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疏导路径
一、就业紧张局势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由于就业市场的紧张局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焦虑恐惧心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对于他们而言,离开学校是起点,也是他们肩负养家糊口使命的开始,如何找到一份满意而又薪资不错的工作,是他们在毕业前的奋斗目标。然而大部分同W由于缺乏对职场的了解,害怕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压力与担忧一直伴随着他们,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就业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不寝不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端正心态找到好的工作。
2.盲目从众心理。就业过程中的随大流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想找什么工作,于是干脆跟着其他人一起,看其他人在哪些公司投递了简历、参加哪些公司的面试,缺乏自己的想法和准备。对于这一批同学,因为缺乏主动性和规划性,他们总是急匆匆的准备简历和面试,面试过程中也回答不出令面试官满意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即便有一小部分的幸运儿可以找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所找工作的认知,这些同学也容易轻易离职。
3.自负挑剔心理。对于一些就业地区偏僻、就业环境差、薪资不高的职位,有一部分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了四年大学,不应该将就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应该要寻找各方面条件都达到自己需求的公司来投递简历。这部分同学在这种挑剔自负的心理状态下,无形中就缩小了自己的求职范围,导致自己获得面试的机会大大缩水。
4.自卑孤独心理。对于一些家庭贫困、专业成绩并不太突出的同学而言,他们与自负的同学相比,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家境贫寒,从小缺乏锻炼,在面试场合胆怯不敢表达自己;而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专业基础不扎实,面试的时候底气不足,面试时不敢表现自己的其他方面,这些同学在遭遇面试失败时候,非常容易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容易导致自己陷入一种心理困境,无法调整状态重新去找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因素,也有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1.教育体制的相对滞后。从大的环境上来说,大学的专业教育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还是教材设置,这些设置都不可能随时更换,然后市场这种大的环境却是风云变幻的,这就导致了高校的教育体制对于市场而言,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避免的相对滞后。如果在课程教学上,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把握这些变化,将导致教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与市场的需求脱离,这就导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缺乏市场所要求自己具备的专业结构知识,容易影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
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市场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的用人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而是扩大到了求职者具备的专业技能、专业资质、领导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正是这种高标准,导致很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容易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求职障碍,从而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
3.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高校虽然对大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有些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程,课程设置的效果并不显著。另一方面,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比较短暂,学生在课程中的受益较少,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程结束之后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即便有了初步的规划,也很少有学生会坚定去执行。除此以外,高校还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不能给学生形成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而言,无法辨别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适合的工作,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形成盲目、从众和迷惘的心理状态。
4.缺乏专业认同。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自己自主选择的,而是听取了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失去兴趣,甚至厌倦自己的专业,无法对自己的专业形成较高的认同感,更不会积极主动去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于这样一批同学,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就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水准,难以找到好的工作,容易在就业障碍下产生自卑的心理。
5.缺乏就业指导。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主要给学生介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求职问题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有些问题学生自己也无法解答。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师不能完全替代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更不能替代具体专业方向的人力资源专员,因此学生在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情况下,不能很好的总结求职经验,容易在求职障碍下产生心理不适。
6.缺乏就业心理疏导机制。大学生找工作都是自己投递简历、参加面试,面试的结果也不会及时反馈到学校,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容易被忽视,一旦缺乏这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排查机制和心理反馈机制,不能及时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开导,容易在就业障碍中产生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对于市场的千变万化所导致的专业滞后性问题,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的变化来进行弥补。教学改革是教师肩负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为人才市场和学生之间搭建着重要的桥梁,通过适时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争力。
2.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给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专长讲座,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获取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形成对个人有益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大学里需要为自己未来求职准备哪些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与专业对口的人力资源人员,让他们给学生讲解求职过程中,人力资源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告诉学生要从哪些方面去准备;与此同时学校和学院也可以积极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就业动向。
3.开展应聘模拟训练,提高求职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应聘模拟大赛,全程模拟应聘过程,让学生了解整个求职过程,通过投递简历、多种类型的面试,让学生对求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提高学生求职技巧,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4.健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反馈和排查机制。为了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健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咨询机制,加大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排查和心理咨询力度,形成班级――班主任――学院――学校的心理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应届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和学院也可以开展就业心理问题的专场讲座,给学生介绍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不适并及时作出调整,从而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结束语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作出努力,既要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也要培养学生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和职场适应能力,只有多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他们才会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广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指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2]吴新中.大众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篇3
关键词: 就业心理; 就业意向;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02-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我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目前,大众化进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也由原来的统包分配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伴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在就业市场处于竞争劣势的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意向,为了在下年度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协调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关系,我们对准毕业生――2011届工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就业心理及就业意向方面的问卷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本次调查共针对宝鸡文理学院12个工科专业(其中有8个本科专业,4个高职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达94.2%。
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三个方面: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就业观念及意向,共31道选择题,其中多选题9道(因此统计数据含有重叠交叉部分),较全面地分析了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2011届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结果分析
1. 就业心理
1.1 关于专业前景和就业形势
20.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59.3%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较有前途,约有8.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较无前途,感觉自己所学专业很无前途的学生只有3.5%,这说明绝大多数工科学生还是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的。目前国内工科大类毕业生专业前景较好,即便是竞争力稍弱的地方院校工科毕业生也不例外。
虽然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比较乐观,但是相当一部分准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比较担忧。有79.4的学生觉得现在形势严峻、就业难。认为目前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大学生只有3.5%。另有13.3%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准毕业生对就业不关心、不了解,统计数据表明有7.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无所谓,以及3.8%的学生不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
1.2 关于就业能力
当被问及就业能力时,有84.7%的大学生认为在就业中,个人能力的决定作用最大,这说明我们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乐观积极的。其中,有0.6%的学生认为专业在就业中的影响也很大,有0.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就业中会有影响,另有0.3%的学生认为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就业。
有55.2%的被调查学生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只有不到1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感到满意,有49.6%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一般,有28.9%认为自己专业技能较差,另有12.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很差。实习经历和考试证书/技能认证也是很多被调查学生所看好的竞争实力,比例分别达到25.1%和14.5%。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成绩不是自己就业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
以上调查说明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成为一种“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通过高考调剂才来到学校学习,入学时不能进入自己第一志愿学校学习,面临就业时又因为自己学校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弱于重点院校,从而怀疑自身实力。正是存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使学生与一些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是:明确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从根本上提高本校就业工作实力和水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越清晰,学生就越容易对自己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并加强对自己有针对性的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同时对母校的认同感也会增强。
2. 就业期望
2.1 关于期望薪金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自己试用期后的期望月薪调查结果是:800-1000元的占4.4%,1001-1500元的占6.8%,1501-2000元的占18.0%,2001-2500元的占20.4%,2501-3000元的占25.4%,3001-4000元的占13.9%,4001-5000元的占2.1%,5000元以上的占9.1%。总体看来,学生试用期后期望月薪偏高,大多集中在1501-4000元之间,除期望月薪5000元以上学生人数多于4001-5000元学生人数以外,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本院2010届工科毕业生实际签约薪酬标准大多集中在1000-1500元,可见被调查的大学生期望薪金普遍偏高。
关于自身期望薪酬标准的考虑依据的调查结果为:36.9%的学生依据人才市场的行情,62.6%依据对自身价值的评定,39.3%的学生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力,7.8%的学生参照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12.2%的学生因为其他原因。
综上,大学生在进入就业求职阶段前对自身定位不准,又不能适度考虑一些客观因素。对此,我们应当及时采取如邀请2010届求职典型与2011届学生进行交流等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适当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薪金值。
2.2 大学生对毕业后工作定位所关注的问题
30.8%的学生关注行业的发展前途,35.8%的学生侧重于所从事的行业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对口,28.8%的学生会因为某个行业创业机会大而会选择某个行业,26.7%的学生注重这个行业是否稳定,25.5%的学生注重行业的收入高低,还有17.5%的学生关注其他一些问题。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智的,首先会考虑行业发展前途、创业机会、与专业对口等长期因素,其次才会考虑收入高低等短期因素。
3. 就业观念及意向
3.1 关于就业区域的选择
19.8%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20.7%的学生选择在上海就业,28.9%的学生选择在广州、深圳工作,34.1%的学生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40.9%的学生选择在中部大、中城市工作,37.2%的学生选择在西部大、中城市工作,9.5%的学生选择其他地区作为未来工作地点。在求职较为困难时,有33.6%的学生乐于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56%的同学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愿意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10.3%的同学坚决不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工作。
学生对就业区域做出上述选择的原因调查结果为:20.6%的因为生活条件好,73.2%的因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31.5%的因为良好的人才政策,22.0%的因为看重创业环境,30.9%的为了回报家乡,14.6%的因为其他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多的大型企业,发展机会多,人才政策也好,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学生。面对这种形势,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小城镇就业,并利用一切机会倡议国家对基层就业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努力消除结构性就业的影响。大学生也应辩证的看待发展机会,充分利用国家目前发展西部的一些政策,从基层做起,在乡镇企业中脱颖而出。
3.2 关于先就业后择业
绝大多数大学生赞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仅有13.6%的同学不赞同这个观点。在调查中发现有63.2%的学生有“就业困难时,先签一份工作保底,有更好的工作机遇时再违约”的想法,另外有41.3%的学生认为“违约行为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事情,学校不应该用诸多程序进行限制”,32.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25.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对违约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这必然导致一个在往届毕业生中已经很严重的问题诚信缺失现象的加剧。毕业生为了自身利益而违约,导致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被打乱,增加了招聘成本。同时,用人单位会因为某个学校一些毕业生毕业前违约以及毕业后跳槽等行为而对这个学校的信誉度产生怀疑,以后拒绝聘用该校毕业生,造成一些就业基地的流失。
3.3 关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
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15.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57.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有一定的作用”,21.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太大的作用”,5.9%的大学生觉得“说不清楚”。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大多数同学对我们的就业指导持肯定态度,但是效果还有待加强,应该结合就业需求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另外,对于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最希望获取的信息调查结果为:希望学得应聘技巧的占53.7%,希望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占51.1%,希望得到求职心理辅导的占30.3%,希望得到职业规划辅导的占25.3%,希望了解专业出路的占32.9%,还有5.7%的同学希望获取其他信息。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办模拟招聘、请专家做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应聘技巧及求职心理辅导,并可以采用多种媒介方式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每年请一些本系专业教师及领域成功人士为大学生介绍本专业前景及最新发展,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出路。
未来的就业市场使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毕业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培养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创业”、“先就业后择业”等良性就业心理,消除毕业生中“依赖脆弱”、“攀比妒忌”、“从众实惠”等恶性就业心理。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时能准确定位,避免单纯追求就业区域或者高薪金,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就业,以获得就业成功。
参考文献:
[1] 韩秉文,董颖.服装纺织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意向调查研究[J].大学生就业,2008(6):59-60.
篇4
论文摘要: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探讨,对创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国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很远,与国内重点大学差距很远,就是距离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就业指导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地方院校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思想状况及就业意向调查、就业指导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快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院校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以不少于教师和学生人数1:500的配置标准,尽快配齐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就业指导教师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咨询答疑,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职业岗位特点、人才需求动态、人才素质要求等,可不断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头脑。根据就业宁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寻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遇到不断积累新经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从地方院校的实际出发,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知识体系
地方院校作为一种专门的办学机构,要有明确的办学目的,要按照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有选择地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育。
地方院校应当将就业指导工作纳人学校系统的教学计划体系中,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就业指导功能。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系统地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掌握选择专业与职业的能力,开展职业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帮助。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形势和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基本内容。就业形势指导要在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走势情况下,根据就业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分学科、专业、学历和行业发展情况全面准确地向学生分析形势。通过形势分析,让学生清醒地认清就业形势,并结合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迎接各种挑战,并正确定位择业,努力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应当以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就业政策指导包括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和规范,如大学生就业机制、工作程序,档案、户口转寄和存放的有关规定,以及违约及调整改派的处理等规定,同时也包括地方和高校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如优生优荐政策、公务员选拔推荐政策、就业招聘会的组织管理等。就业指导的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准确掌握就业政策和办法,按照政策和办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择业行为,并明确自己的责、权、利,避免择业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维护正常的就业秩序,确保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择业心理指导是就业指导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不仅会遇到种种外部障碍,还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大学生择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困难的心理调整和适应的历程。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能否顺利择业就业至关重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把择业心理指导放在重要位置。大学生择业心理应从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着手,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分析就业形势和择业倾向,正确对待就业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用人单位等。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坚持换位思考、走出就业焦虑的心理误区,克服依赖心理、走出盲从误区,克服保守思想、正视挫折和失败,走出自卑心理误区,正视现实状况,保持平常心态,走出心理误区。
重视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指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相应变革,为大学生提供的发展空间与展现才华的舞台在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开办自己的企业。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有利于缓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压力,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可以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如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管理才能、身体素质及科学的经营头脑等,智慧潜能如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税收知识、法律知识等,风险投资常识如高风险、高收人、分散投资等,创业指导的基本方式包括参观学习、成功人士专题讲座、课堂典型案例分析等。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创业,并及时加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锻炼,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调查研究,重视理论对就业指导实践的指导作用
地方院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调查和工作实践。调查研究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途径,也是就业指导工作者的基本功,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摸清情况,准确掌握信息,做到胸中有数。通过调查研究,可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在分析综合后,能掌握学生就业的基本心态,掌握就业的基本形势,了解就业政策的基本走向,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特点,以及工作中须不断改进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不断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者须积极参加就业实践工作,了解就业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开展日常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处理日常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拓展和维护就业市场的基本途径等,要通过就业工作实践,把就业指导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运用和检验,不断总结就业实践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指导师。
要重视毕业生生存状况.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毕业生从自己工作的切身感受中体验到的社会对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正确协调处理人际和社会关系的方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母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等。调研的主要途径包括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到用人单位或者要求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等。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加强和校友的感情联络,充分调动校友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校友所在单位的协调和联系,巩固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是根据校友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以现身说教的方法或典型事例来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四是在广泛征求校友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和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改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思想状况和就业意向的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专业认识、就业态度、职业理想和目标、职业稳定度、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标准、择业手段和途径、影响择业的主要观念和择业的心理素质及求职前的心态等,调研的途径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调研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就业心态、就业观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加强对地方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调研的内容应包括社会未来几年对各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以及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情况,如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外语和计算机过级要求、社会实践工作情况、综合技能要求、专业和知识结构、性别、学历层次等。调研的对象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调研的方式可采用通讯、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对大学生人数和专业需求状况的调研,一是有利于拓展和巩固大学生就业市场,二是有利于依据切实可靠的数据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三是有利于高校根据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情况的调研,有利于高校结合社会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高尚品质和情操。
四、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
全程就业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就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就业观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进人高校就开始关注就业,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并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而这就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
篇5
关键词:京津冀 协同发展 高校毕业生 就业路径
一、调研目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无疑为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优化调整城市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资源共享,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以实现区域互利共赢。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背景,对河北省大学生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高校数量众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省的难题,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为深入贯彻国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准确把握我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摸清我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路径和高校学生最关心的突出问题,提出科学的合理化建议,因此课题组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案及实施
(一)活动的组织
为保证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课题组制订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等调查问卷,并做了网络问卷,确定了调查院校,并且从调查的对象、方法、实施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方案,课题组分为3个调研小组,统一组织深入到各高校进行调研活动。
(二)调研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5年5月至7月。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网络问卷等方式,调研范围包括唐山市7所高校,并有20余所省内其他地市院校参与了网络调查问卷,调研对象包括就业部门领导、院系书记、辅导员和高校毕业生及在校学生等。
(三)调研问卷的编制、发放与回收
为提高本次调研的科学性,保证信息收集的真实性,课题组针对就业工作人员和高校学生分别发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等调查问卷,并做了网络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931份,有效率93.1%,课题组对回收调查问卷进行了审查整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使调研对象分布合理,选取的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就业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在校生和毕业生共计1000人,有效回收问卷931人。在调研的学生中,男生521人,女生410人,本科生367人,专科生564人,省内生源768人,省外生源163人,通过对这些对象的问卷调研,能相对客观地反映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二)大学生就业地域的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选择在河北省内就业的有602人,占比重达到64.6%;选择京津地区就业的260人,占27.9%;选择东部沿海地区的占46人,占4.9%;选择其他的23人,占2.6%。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看到了河北发展的机遇,愿意在河北省内就业。
(三)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自我认识
大学生对当前就业问题的认识,包括对当前就业形势、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就业渠道的认识等,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上,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483人,占51.8%;选择形势一般的257人,占27.7%;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的165人,占17.7%;选择不了解的26人,占2.8%。在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上,85%的学生都选择了大型招聘网站、人才市场和校园招聘会,选择其他方式的占11.3%,有4.7%的同学选择不知道。在就业渠道上,选择家中安排就业的有70人,占7.5%;选择就业压力大但只要完善自我,就业不是问题的674人,占72.4%;认为就业太困难,没信心的187人,占20.1%。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一是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是对其严峻性还有些认识不足,应加强就业形势教育;二是在就业信息了解和就业渠道上,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能主动把握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途径分析
大学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了解情况包括,很了解的28人,占3%;了解一些的329人,占35.4%;听说过的535人,占57.5%;不关心的39人,占4.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在是否选择于河北省内就业的问题上,选择非常乐意的占747人,占80.2%;选择不一定的94人,占10.1%;选择不愿意的90人,占9.7%。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途径选择上,选择报考机关事业单位的427人,占45.8%;选择继续深造的289人,占31%;选择基层计划的48人,占5.2%;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167人,占18%。
通过上述调研可见,一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认识上,比较了解这一战略的学生相对较少,大学生要多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抓住战略机遇;二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选择在河北就业的人数超过80%,在就业途径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更趋于理性,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这说明学校和政府在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支持上,效果已经显现。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交通的便利。交通一体化,一小时经济圈的建立,为京津冀范围内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减少了生活压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助力河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给河北经济发展注入大量经济血液,经济的增长,产业的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必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势必超越第二产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河北大学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第三,北京、天津是全国科技人才的聚集地,聚集了全国1/4的重点院校,1/3的科研院所,1/2的两院院士,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将借力京津人才优势,助推河北产业升级,在人才交流的过程中,将为河北的大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加快河北省大学生快速成长,同时为胜任转型升级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带来诸多挑战
首先,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河北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就业上不是优秀人才的首选之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河北省的经济必将得到长足发展,势必会吸引众多优秀学子到河北省就业,这样对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将形成一定压力,对于河北大学生无论从学历还是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对河北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河北省是教育大省,却不是教育强省,学科竞争力上与京津一流高校相比,还有差距,河北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部分学生就业力准备不足,就业心理缺乏,对自身资源的整合能力差。
五、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促进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路径分析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要想抓住机遇,高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学生自身也要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
(1)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实施者,其职能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成为河北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河北省各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结合区域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借助京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培养符合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突出有别于京津名牌高校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量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2)河北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努力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为省内高校发展奠定基础,为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铺平道路。
(3)大学生要抓住机遇,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一是大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职业生涯职场观念,做好人生合理定位,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已成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要调整心态,对现实要以平和的心态加以接受,调整就业期望值,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了解自己到底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到企业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三是要有进取心。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要坚韧不拔,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在实践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 439.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实证研究;曼-惠特尼U检验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及研究现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波及到大学生就业。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部分企业开始裁员,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国内外的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从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一是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和观念的调查与分析。其结果表明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标准、择业意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择业注重自身经济收入,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选择的价值标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樊建芳,2001)。二是从宏观的层面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一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不足;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人事及分配等制度的负面影响;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并由此从政府、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提出解决对策(苏竣等,2000,“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课题组,1999;谢维和,2001,姚裕群,2004)。三是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现象的过程中,很多学者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层面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应松宝(1998)从就业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要素、学校环境要素、家庭环境要素3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而刘圣陶(2001)则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因素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个人综合素质、择业心理、求职方法等3方面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陈岩松(2004)结合毕业生问卷调查,对涉及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因素进行分析。蒋洁(2007)从影响就业的心理品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个角度的24项因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职业能力。
二、调查分析
美国著名学者Bill Caplin曾针对美国大学生就业做过大规模调研,本调研直接采用Bill Caplin的研究模式,以评比量表为基础,对问卷量表进行二次量化。此外,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问卷在影响因素的确定和划分维度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学者刘久成和解思忠的研究成果。在问卷量表的设计上还引用了刘小平、邓靖松在《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阐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体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750份,学生类问卷共发放800份,实际回收729份,企业类问卷发放到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和南京周边地区,共发放950份,回收903份,由于采用了有效的问卷管理方式,共回收1632份,有效问卷共1614份,有效率为98.89%。主要采用SPSS14.0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内部一致性系数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测量项目的一致性程度和内部结构的良好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度指标。一般而言,Cronbach的系数应大于0.7为佳。对1614份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出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86,主观部分的Alpha值为0.893,而客观部分的Alpha值为0.787,均大于0.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信度。通过比较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影响因素的认知,从而了解二者对就业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以及差异的具体表现。问题: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的认知是否有显著的差异(见表2)。
零假设H0: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的认知是相同的。备择假设H1: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重要性的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就问卷设计的29项就业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曼-惠特尼U检验,其结果发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平时成绩、外语水平、学历层次、诚实正直、责任心、吃苦耐劳、职业道德、自信、合作精神、人际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个人形象、举止端庄、公民意识、性别、家庭背景、毕业院校知名度、国家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获取这20项就业因素重要性的认知中存在显著的差异(p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影响因素的认知上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企业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学生自身的品质。企业要求学生有责任心,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事,而不是大学生普遍担忧的人际和学习能力等。对于刚出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人际、适应能力和工作经验等这些都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的培养,而自身朴质和务实的品质是万万不可少的,这些品质是成功的基石。对于就业的外在客观的因素,如家庭背景、毕业院校的知名度等,大学生的重视程度高于企业。这反映了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确实,在某些行业,毕业院校成为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一个标准,但大学生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联系目标公司的招聘人员,多给自己创造些机会。
通过总体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得分均值都很高,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面对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存在焦虑心理,觉得任何影响因素都是重要的,不知道自己应该侧重哪些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和自己的兴趣要有个清晰的认识,平时多涉及了解自己喜欢的行业,增强对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石红梅,刘建华.大学生就业信心及其影响因素[J].市场与人口研究,2006(2).
3、徐黎华,郭梅芳.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因素调查与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3(3).
4、陈万思,姚圣娟.管理教育与管理胜任力差异实证研究――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06(3).
篇7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篇8
[关键词]教育公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65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3
1 教育公平是研究大学生就业的起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市场化时期,劳动力流动加快,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阶层位序。在此背景下,尽管高等教育能够增加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但当教育的生产功能差别不大的时候,就业政策的变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大学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快速实现人生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顽疾。
大学生就业作为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表征,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命题。瑞典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指出,要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就要保证所有人都具有学业成功的机会,即强调教育机会均等性。教育与各种资本密不可分,本文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概念出发,将“人力资本为核心”还是“以社会资本为核心”作为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合理化的参考建议。
2 概念界定
2.1 人力资本
根据舒尔茨和麦卡德尔的相关研究,本文中的人力资本指在就业过程中,根植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经历、实践能力等,衡量大学生的职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关于人力资本量化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出较为清晰的框架,指标较为宽泛,随意性也较大。
2.2 社会资本
本文以个体为中心,以社会关系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内涵,强调其可持续性。作为一种科学范式,研究在宽泛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1 人力资本投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实现年轻一代的社会化。通过教育提升个体人力资本优势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肯定,教育使学生获得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技能,从而在社会选拔过程中实现平等的就业竞争机会,促进社会公平,甚至成为预测职业成功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
个体人力资本的培养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完成。首先,从家庭教育投资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庭前期的教育投入对基础人力资本的养成产生效用。这种教育成果在就业这一结点的合法转换难以利用一个模型简单陈述出来。但值得肯定的是,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会导致学生人力资本存量的个体性差异,通过投资使得阶层优势得以传递,而人力资本差异进一步影响个体职业规划能力。其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学校能否超越家庭,对教育效果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引起学术界广泛争议。学校是个人技能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个人心智技能的机会,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值得说明的是,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均等化可能导致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产生群体性差异。
3.2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强调自致资源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人力资本作为自致资源的重要内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内外学者倾向于通过测度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来印证人力资本对于就业的影响,并提出在教育收益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存量甚至可能成为就业市场二元分割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作为教育成果的重要表征,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曾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以人格特质为重要表征的人力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就业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是实现大学生职业地位垂直流动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缩小社会不平等。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资本的介入,家庭的阶级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家庭背景越好,大学生毕业时就业概率和起薪就可能会越高。于是,人力资本的作用效果引起一定的质疑,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3.3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对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同。就业质量的测度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维度展开,相关研究的焦点围绕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具有效用展开:首先,薪酬水平可以作为教育的产出,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通过起薪水平影响就业的质量;其次,人力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4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上的使命受制于当今的社会阶层分化,阶层差异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下,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先赋资源,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就业的十字路口,个体行为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竞争压力为社会资本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空间。然而,家庭背景的多元性使得社会资本的“质”和“量”存在广泛差异,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效果难以达成广泛一致性。
4.1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
作为一种推动就业的重要社会能量,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个人就业效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是社会流动的新起点。首先,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能使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渠道更为通畅,改善就业机制的运作效率,弥补信息不充分导致的时效性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多元化就业;其次,社会资本为部分学生提供了某种情感支持或者情感保障,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提高就业信心,降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再次,充裕的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对网络关键人实施影响,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现实支持,提高就业质量,进而实现就业期望值,即社会资本增强个体行动的效果,成为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正面力量。
4.2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首先,差序格局理论强调关系的血缘性,以家庭为重要门槛的社会关系具有较强的排他性,限制了他人进入公平竞争的领域,甚至可能导致教育在就业场域的失灵现象;其次,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存量存在社会等级之分,容易造成“权力崇拜”或“关系崇拜”的现象,形成对社会资本的极端盲目性,对积极就业产生无意识的消极心理;再次,社会资本的不平均分配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性,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使得高质量就业的难度系数逐渐增高,遂使得部分资本短缺的大学生对“就业难”过度肯定,将就业期望与现实努力的断层完全归咎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降低就业过程的社会公平感和积极能动性。
5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否具有边界模糊性
近年来,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相关研究中,争议的焦点是: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两种资本“孰轻孰重”,即哪种资本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形成对个体优势发展的独占性,研究中依然不乏有学者得出人力资本的影响更为显著的结论。如胡永远提出,对毕业生初始工资影响最大的是大学生的非社会资本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本因素。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去精英化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在削弱,个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难以完整解释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家庭为重要单位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逐渐凸显。
再次,从就业的实际运行机制来看,两者的互补性也得到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证实。具体地,社会资本理论尽管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大学生的就业状态,但是又难以脱离人力资本来把握个体特性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成为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桥梁,两者共同作用下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一方面,相关定性研究多以教育公平理论为支撑阐释两种资本的运作机理,但是由于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使得结论存在广泛差异;另一方面,相关定量研究中,由于一次性调研搜集到的数据存在连续性问题,且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维度差异,使得两种资本效用的大小、方向等方面的可比性较弱,难以形成一致性结论。
在笔者看来,以人力资本为条件,研究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到底哪种资本发生作用取决于两个鲜明的特点――大学生的个体特质与家庭背景。首先,人力资本存量较强的学生,个体特质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满意度,社会资本的效用空间被大大弱化。其次,人力资本存量较弱的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性为社会资本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空间。但是原生家庭背景使得社会网络资源具有阶层性,再加上就业的地域性差异,使得社会资本的效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之,就业机制具有鲜明的个体化特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既可能互相竞争和争夺空间,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可能在一次就业过程中同时发生作用,相互成为就业途径的重要补充,从就业结果来看,两者的效用大小难以严格区分,具有一定的边际模糊性。
6 结 论
6.1 人力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基石,能保障适度的竞争优势
教育具有增强人力资本的功能,可以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致因素对社会流动的作用逐渐被肯定,而受教育成为获得自致因素的最好途径。人力资本作为自致因素的主要表现,成为个体跨越社会阶层间隔的重要助推力。
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持续作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良的学习成绩、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健康的就业心理,进而提升个体的配置能力,实现个体职业地位的提高,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追求教育质量也是现代社会关于教育公平的重要诉求,鉴于此,从学校角度来讲,通过深化教学改革,积累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结构的匹配度,才能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真正价值。
6.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边界模糊性
教育具有社会化的功能,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家庭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个人教育成就的差别化。目前,人力资本或者社会资本的单一要素难以清晰解读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且家庭教育投资可以通过资本的代际兑换形成人力资本,使得大学生就业影响机理的研究更为复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场域既相互争夺空间,又相互补充。鉴于就业的个体化差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孰轻孰重难以考量,其效用难以严格划分,具有边界模糊性。
6.3 教育的绝对公平难以实现,应提高合理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质量就业难度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社会资本的运作可能会强化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挫伤家庭或者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影响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
但是,消除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并非要完全摒弃社会资本,实现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的“完全平均主义”。家庭地位优势下的社会资本作为相对稀缺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空间,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供异质性程度较高的就业信息,并对就业结果产生质性影响,其运作是一种现实选择。因此,不能过度强化社会资本的负面效果,“父辈就业”一词带有一定的偏颇性,应该在一定空间内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效果。
鉴于此,相关部门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大学生就业大数据平台,加强信息平台的政府监管,增强就业信息的透明度,限制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通过制度设计鼓励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群体回归到合理、高效的就业机制上来。
主要参考文献
[1]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学,2001(2).
[2]赵延东,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
[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4]陈海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5(11).
[5]郑晓涛,李旭旦,相正求.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6]胡永远.个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7(6).
[7]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求职中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8]杜桂英,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9]李培林,田丰.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J].社会,2010(1).
[10]刘芳,吴欢伟.个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作用研究[J].中国科学论坛,2010(10).
[11]马跃如,李树.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
[12]李泽,谭诤.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作用下的研究生就业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1(2).
[13]钟云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求职[J].高教探索,2011(3).
[14]孟大虎,苏丽锋,李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J].人口与经济,2012(3).
[15]钟云华.阶层背景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
篇9
关键词:朋辈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近年来,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使大学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大部分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对于未来定位和规划不明确,易随波逐流等问题。为了积极发挥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朋辈辅导,是一个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朋辈辅导的现状与趋势
(一)朋辈辅导的定义
朋辈辅导又称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这一名词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所谓“朋辈”(Peer),实际上就是“朋友和同辈”的简称,是指年龄相近,职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可以是相互熟悉的,也可以是相互陌生的。朋辈辅导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相当成功,特别是在学校心理辅导方面更是效果显著。
我国朋辈辅导起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朋辈辅导在大学生辅导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面对大学学习、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等方面。
(二)朋辈辅导的发展趋势
1.理论研究将更加深入。各高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做法,主要集中在知识宣传和各层次心理辅导。但我国对于朋辈辅导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在实践和探索中,研究的成果也没有系统性,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对于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在理论方面我国的教育者还需做更大的努力。
2.工作模式将更加多样。关于朋辈辅导的工作模式国外主要有:朋辈心理咨询、朋辈调解、朋辈心理互助、朋辈伴读。这些工作模式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根据我国教育体系,我们应该设立更完善的机构,制定相关的制度,保障朋辈辅导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朋辈辅导中交往过程的主体性、分享型。而将朋辈辅导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和助人技巧进行同龄人之间的互助、激励、支持也是朋辈辅导模式多元化的一个新探索。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辅导现状
1.就业辅导工作队伍单一。当前大学教育不能完全切合经济体制发展脚步,大学生就业普遍出现被动和随波逐流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喜好不明确,缺乏对职业的合理定位和认识。
学校就业辅导队伍单一,就业辅导人员一般由行政人员和辅导员担任,他们对于市场的把握,专业背景的认知都很局限,没有深入的进行市场调研,对于学生的就业辅导只能集中在一方面,不能很好的进行全覆盖。
2.就业辅导内容不全面。目前,高校就业辅导人员对于就业信息的把握主要是来源于企业的信息,但由于就业辅导队伍人数的局限,不能深入考察企业,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而且我国地区结构不均衡,对于人才需求的配备各企业各不相同。这也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在就业辅导工作中应关注毕业生不同心理特点开展辅导。主要的心理特点表现在:
1.焦虑。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社会形势,大部分学生面对就业表现出的是焦虑。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非常困惑。特别是面对求职屡次失利时,很多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
2.自卑。很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不是很理想,各方面综合素质比较薄弱,这经常会给他们带来消极自卑的情感。特别是面对很多优秀的企业,觉得自己不是名校毕业,自信心不足,不敢去竞争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3.自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都高人一筹,或者觉得在学校得到了很多荣誉,在择业过程中高姿态,总是觉得会有更好的企业,也成为了就业困难的人群。
4.依赖心理。有一部分学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家长。根本不去尝试自己择业,也不会听就业辅导的任何建议,由于过多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自主性,也会在真正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
三、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结合就业指导中的问题现状引入朋辈辅导,将“准专业、互、个性化、亲民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结合,让朋辈优势发挥出来,让具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人一起分享信息,让已经就业的学生来指导即将就业的学生,这将大大提升就业指导水平,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一)互助自助确定培训辅导计划
朋辈辅导的重点步骤就是进行朋辈辅导培训。从事就业辅导的老师和学生毕竟不是专家,所以要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实施中也要注重针对性和前瞻性,让这支队伍更加专业化。同时通过在就业过程中朋辈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进而达到互助,最终达到学生心理的自助。在这个过程中,会转变大学生一些就业理念。
(二)建立辅导机制定期开展针对性辅导
朋辈辅导应该面向不同年级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辅导。朋辈辅导的开展,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朋辈辅导的开展并非仅仅帮助同学或朋友渡过难关或提供一些具体帮助,更应该在帮助同学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进而达到自助的目的。在辅导机制的探索中,针对大一的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前景规划,让他们能少走弯路,激发自己的职业规划主动性。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多去进行实践,朋辈的建议和意见能让学生提高自身潜能,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对于大四的学生,朋辈指导会给他们更多准确的信息,特别是已经就业的学生的指导,能让大家更好的把握社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调整就业心理。
(三)发挥朋辈优势,为就业建立更多渠道
毕业生的朋辈指导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让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就业指导,开展毕业生与在校生的就业座谈会,优秀的毕业生可以推荐在校生去实习和实践,从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将朋辈辅导的作用延伸。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朋辈校友的优势,以此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
综上所述,朋辈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补充,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延动,杨秀文,主编.心灵的支撑: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教程[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篇10
关键词:高校就业;就业指导;顺利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狭义上讲是给在校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协议的载体。从广义上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社会求职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就业心理辅导,求职就业技巧传授;通过收集社会资源、了解社会需求来提供就业导向,组织相应的专场招聘等。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在校大学生所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保障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是各大高校目前的重要工作。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力度不足
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发现普遍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第一,在院校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更多是针对近几年的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心理及求职注意事项等。第二,各大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单一,主要是就业信息收集、以及办理就业手续和离校手续等。
2、就业指导师资建设薄弱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各高校当前普遍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各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和老师以及部分企业中高层,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所以,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能针对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起到短期指导和程序上的辅助作用,对在校生个人长远发展起到作用微乎其微。
3、就业指导工作中忽略创业指导和教育
在当今高校逐年扩招生源,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是一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出路。高校的创业指导和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建设,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但是,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少涉及创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存在的创业指导教育大部分是一些相应的竞赛类活动,缺乏一定的倡导和创新。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中,创业指导只占用了很少的课时,使得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缺乏创新能力。
4、大学生自身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求职人数逐年巨增,就业矛盾日显尖锐化,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面对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日显焦躁,在人生选择和奋斗关口上,出现逃避、退缩现象;对于各个就业岗位的竞争中,显现出自卑心理,自信心匮乏;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现实社会的了解,个人期望与现实就业形势的落差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第二、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就业指导培训,大学生个人求职就业没有方向性,在求职就业中出现跟风走,大部分按照固有的常规模式发展。第三、缺乏社会实践,与社会出现脱节断档的现象,对各种职业的认知度较低,没有详细的行业了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就业指导内容。
第一、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改变原有教学计划、大纲,根据广泛的调研,收集就业热点,发现求职就业创新处。第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覆盖面。就业指导课不再主要针对毕业生,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通过课程的开设来加强学生就业危机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大二和大三阶段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确立适合个人发展的就业观;大四阶段提升学生求职技巧,增强求职心理,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求职提供广阔的空间。
2、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建设。
面对目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是非专业的情况,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聘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加入,提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人数,配合部分兼职教师。第二,加强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专家指导交流会,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水平。
3、重视创业教育,提供在校学生创业载体
把创业指导和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积极性,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一系列载体。第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知识和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的宣传,进行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可行性分析,倡导挑战自我,自主创业,为自己创造就业新岗位。第二,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专业、生源等情况建立本校学生自主创业制度,鼓励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学校资源,构造大学生创业平台。第三,组织策划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科学热情,挖掘大学生的知识与潜能,扶持创业团队,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
4、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
第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个人能力以及正视所能追求的个人社会价值,做好个人自我认知,摆正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公正评价个人优缺点,继续发扬个人长处,及时弥补不足和短板,完善自我。第二,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来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及时了解社会就业动态,获取就业信息,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法规,掌握求职技能。第三,提高心理素质。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能力,树立自信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自己跌倒的地方总结原因并及时改正,作为以后求职路上的经验积累起来;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整,培养个人良好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畅.谈学校职业指导的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42-45.
[2]肖克奇,张振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6,(22)28-30.
[3]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4~25.
[4]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3-365.
[6]李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