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网络服务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联网网络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侵权连带责任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界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及其相关规定出现在《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中,这一概念与计算机或者互联网的专有概念并不相同,是立法者为了明晰网络侵权责任而创造的概念,而且在《侵权责任法》中也没有对此概念进行明确。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进行确定,直接关系到侵权行为的认定和侵权责任的承担。在学术界,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有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网络运营的环节都在变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和范围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这些学者认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单一特定的界定是不恰当的,它们把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要分为两类: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者。也有其他观点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一个群体参加到网络活动当中,有必要对其通过统一的概念进行界定。比如“网络服务提供者是为各类开放性的网络提供信息传播中介服务的人”。也有学者借鉴美国《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的规定,“按网络活动主体的功能来界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为各类开放性的网络提供信息传播中介服务的人。”
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网络侵权中的重要主体之一,确定其概念和范围直接关系到侵权责任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做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认为,在对其概念进行确定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因素,即概念的统一性和本质性,由此,可将网路服务提供者定义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社会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具有中介性和营利性的主体。依照具体分工进一步划分,可将其分为五类:一是网络信息传输基础服务提供者;二是网络空间服务提供者;三是网络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四是网络链接服务提供者;五是综合性网络服务提供者。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参与网络侵权的形式及构成要件
(一)直接侵权
直接侵权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损害行为直接作用于被侵权人的人身或财产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权益,在侵权过程中没有其他主体的介入,这也是在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侵权情形。《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侵权行为的规定。由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一般是内容服务,通常表现为作品的转载以带来一定的流量、收益和知名度,因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直接侵权行为往往表现为著作权侵权。为方便论述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下文以华谊兄弟状告搜狐、新浪一案为切入点。
该案中搜狐、新浪等公司为经华谊兄弟公司的允许擅自播放《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影片,侵犯了华谊兄弟公司所享有著作权的影片严重影响了华谊公司的票房收入和相关收入。到法院后,法院最终判决搜狐、新浪等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本案是典型的网络侵权行为,且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侵权行为。
在损害行为上,此案中网络侵权的行为主体显然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由于其从事了相关法律所禁止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才需要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华谊兄弟状告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一案中的门户网站将他人制作的电影置于网络上供他人欣赏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这是因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并不享有对被播放电影的任何权利,且这一传播行为显然侵害了华谊兄弟的著作权。
在损害结果上,网络具有高速传播的功能,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直接侵权行为比传统侵权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大得多,网络侵犯著作权能极大地损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相关权益。在本案中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确实存在侵权行为,且对华谊兄弟造成了损失,但是这一损失的具体额度却难以计算,这表明网络侵权行为损害结果的复杂性。
在主观过错上,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在主观心理上具有主观故意或者过失,网络侵权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在其构成上当然也要求侵权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在本案中,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将《非诚勿扰》等影视作品作为吸引网络访客的共享内容,非法传播的行为显然违背了其法定的义务,主观上也必然具有过错。
在因果关系上,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有多种不同的学说,但不论采取哪种学说,均是为了论证因果关系是指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侵权案件中,要证明的显然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损害行为与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本案中,需要证明的就是网络门户网站所实施的行为造成了华谊兄弟的损失。即,当们可以从门户网站上欣赏电影作品时,就不会再去购买电影票来看电影,这就必然会损害电影票房收入。
(二)间接侵权
与直接侵权行为相比,间接侵权行为在认定上比较困难,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之一。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来看,间接侵权责任的构成也必须具有损害行为、过错、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等要件。除了一般的构成要件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规则。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由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中间性,因此在网络侵权场合,间接侵权的例子比较多见,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博客侵权第一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堂发副教授在登录中国博客网时发现在一个名叫“长套袜”的网页上载有辱骂他的言词。随后与中国博客网进行联系,但该网站最终未将该贴删除。陈堂发随后上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该贴存在侮辱原告的信息,原告当初电话通知被告删除信息,可以认定被告此时已经发现有害信息,其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停止有害信息的传播。但被告为尽其应当尽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本案中,网络用户侵害了陈教授的人格权,如果中国博客网明知存在这一侵权事实,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的,则需要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在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间接侵权的责任时往往需要借助特殊的规则,即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和第3款所规定的“明知”规则及“通知和取下”规则。
所谓通知和取下规则,源于《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的规定,要求被侵权人在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其他网络用户的侵害时,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相应的删除、屏蔽、断开等措施,若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受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或为采取必要措施时,则需要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在本案中,被侵权人陈教授在自己的人格权受到侵犯后,通知中国博客网,要求该网站采取删帖等必要措施并提供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材料,但中国博客网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谓明知规则,是由《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所规定的原则,该原则目的在于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只有在明确知道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时才承担责任的规则。该原则要求,在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所提供的网络服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采取必要措施从而造成权利人合法权利损失,则需要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在本案中,网络用户显然侵犯了陈教授的合法权利,中国博客网在明知这一情形发生的情况下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因此需要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的连带责任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的性质
前文论述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但这种责任的性质到底如何,此种连带责任是否源于其与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行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所具有的性质。
首先,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人的来源是间接侵权,而非直接侵权,若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侵权则由其自身承担与自身侵权行为相应的责任即可。《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依据的正是间接侵权,所谓的“明知”规则和“通知和取下”规则即是对这种间接侵权责任的一种规范。在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只有在接到通知后未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的情况下才承担连带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用户是直接侵权行为人,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间接侵权责任,在责任分担的时候,网络服务提供则所承担的仅仅是次要责任。
其次,连带责任的责任主体必为复数,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的连带责任的责任主体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网络侵权具有无地域性和虚拟性,虽然在现实中被侵权人往往很难获知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或者地址,从而导致被侵权人无法将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一起列为被告,但这并不能改变这种侵权责任主体的结合关系,也不会影响网络用户才是真正的侵权行为人。
最后,共同侵权行为并不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的基础。一般认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部分:主体上的复数性,意思上的联络性,行为上的关联性,结果上的统一性。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只符合主体要件和结果要件。在主体上具有复数性,包括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结果上具有统一性,否则也不会有连带责任的存在。但是,这种连带责任在共同侵权的最核心的两个要件上却难以符合。一方面,意思上不具有联络性,网络用户在实施侵权损害行为时不会与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联系,在现实中也并没有这种可能,因此二者不存在共同故意。另一方面,行为上不具有关联性,网络用户作为直接侵权人,实施了对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直接造成损害的行为,而网络服务提供者之所以会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是因为其未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二者在行为上并不存在相互支持、彼此合作,更不会具有共同侵权所必须的关联性。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连带责任的现实意义
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侵权责任性质为过错责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过错责任原则比较适合于实践中的需要。具体而言,过错责任原则的确定有如下益处:
第一,有利于使被侵权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的情况下承担侵权责任,而不要求“故意”或“明知”,一般而言,从解释学角度来看,“知道”包括“明知”和“应当知道两种状态”。因此,在网络侵权中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过错责任,并非降低了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相反,更加有利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的被侵权人主张自己的权利。
第二,有利于平衡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第36条第2款规定了通知义务,即被侵权人发现有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可以不经法院审理,直接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接到通知,也不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在从事相关侵权行为,则即使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收到了损害,网络服务提供者也不必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过错责任的规定,显然可以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从复杂、琐碎的信息审核工作中抽出身来,去从事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推动网络事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有利于促进网络行业健康发展。网络服务行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贡献起了重要作用,虽然这一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网络行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若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课以无过错责任,则必定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承担的义务,迫使其在信息审核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这样发展下去显然不利于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损害国民经济。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过错责任则可以减轻其责任,促进网络行业的发展,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参考文献:
[1]何敏.网络侵权问题探讨[J].北方法学,2012(5).
[2]杨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抗辩依据[J].科技与法律,2001(4).
[3]耿铁虎.论网络侵权中的服务提供者责任[D].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华谊兄弟状告搜狐新浪等网站侵权[EB/OL].http:///html/article/200901/07/338975.shtml,2010-8-1.
[5]陈长明.论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6]王眉.“中国博客第一案”引发的法律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1).
[7]刘颖,黄琼.论侵权责任法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J].暨南学报,2010(3).
篇2
何欢(1990-),女,汉族,籍贯江西樟树,研究生在读,四川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自由和民主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感的松弛,使得网络侵权案件频发。能否合理衡平权利保护、网络发展以及表达自由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关系到我国公民权利的保护,还关系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因而,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避风港”规则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传播方式的全面变革。普通的个人掌握了原本只有大众媒体才能掌握的传播技术和资源,可以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传递信息。这在极大扩张公民表达自由的同时,也使得网络成为了侵权行为的多发地。为此,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于网络侵权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与划分,针对网络新媒体的各种特点,确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该条规定,被侵权人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后,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来防止其损害的扩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权益却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时,也要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
所谓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其实就是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实施了一定的侵权行为,在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由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一起承担责任。这意味着,在网络技术时代,侵权责任机制由传统的直接侵权责任向新型的简介责任机制转变。这种责任方式的转变,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我国目前学界的通说认为,大陆法系民法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是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多数学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之所要与其网络用户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原因就在于其间接侵权的行为与网络用户的直接侵权行为构成了共同侵权。在网络侵权的案件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作为实际上构成了对加害行为的帮助,其帮助行为与实施加害行为的网络用户一并构成了共同侵权行为。至于实际行为人是否知晓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行为的存在,并不影响对共同侵权行为构成的认定,不要求该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必须有共同的故意。从法律适用上看,共同过失与网络侵权情形下侵权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也能很好的契合。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构成要件
研究侵权法问题的核心是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所谓归责原则,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时,应依据何种标准使其负责。我国《侵权责任法》并没有将网络侵权列入特殊侵权的范畴,这说明网络侵权与一般侵权行为在构成要件、规则原则等方面并无不同,只是在责任主体上存在差异。过错责任原则虽未被明确写入第36条,但从法条的表述上看,既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行为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实施的,表明其有主观过错,在主观层面上,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侵害后果的发生持一种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该条规定间接地确认了过错责任原则在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归责中的适用。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首先,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了一个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属于不作为侵权责任。一是通知情形下的不作为侵权。为实现对被侵权人的救济,我国《侵权责任法》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设定了一个“采取必要措施”的作为义务,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如若其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被侵权人损害的扩大,则对被侵权人构成不作为侵权,对此应承担连带责任。二是知道情形下的不作为侵权。此处的“知道”,绝大多数的学者将其理解为“明知”。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传播主体分散且不知名,传播目的也极不确定统一,使相关监管陷入困境。
其次,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为时存在主观过错。笔者认为,可以以“及时”、“必要措施”两者的涵义来具体考察网络服务提供者有无过错。“及时”指的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被侵害人通知后进行审查并做出判断的时间。在实践中,由于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技术手段各不相同,使得这个期间无法被具体规定,只能由法官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自由裁量。根据法条的规定,“必要措施”指的是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说明只要能够防止侵权行为的继续,任何措施都可被视为必要措施。
再次,受害人的民事权益受到了损害。在网络侵权案件中,被侵害的权益大多数是财产性损失,例如侵害他人知识产权造成的损失。网络服务提供者还可能因其行为对他人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造成精神层面上的损害。
最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作为侵权与被侵权人的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才可追究其连带责任。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时,侵权行为人的行为与被侵权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存在,是认定其连带责任是否成立的前提。
三、 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限制——“避风港”规则
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规定的过于原则,一方面将会导致互联网这一重要传播媒介的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会加重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义务,进而威胁到公民的表达自由。
美国是网络立法最早、最全面的国家,时至今日,其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限制制度已构建的非常成熟。美国于1998年颁布了《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确立了“避风港”规则的适用,以限制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承担,避免其承担过重的责任,阻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不知道也不应该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服务实施了侵权行为,对于该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后果,可不负赔偿责任。“避风港”规则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新的抗辩理由。在满足何种条件下,网络服务提供者方可进入“避风港”,是这项规则适用的关键问题。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引入了“避风港”规则。结合我国相关法条和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的规定,笔者认为适用“避风港”规则的条件如下: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上不存在“明知”的过错;其不因此侵权行为而享有利益且无法控制该行为的发生;在接收到被侵害人的通知后及时采取了必要措施。
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否适用“避风港”规则来免除自己的连带责任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根据《数字千年著作权法》中的规定来看,网络服务提供者只有在不知晓其系统或网络中存储的材料或使用材料的行为是侵权的,并且也未意识到能够从中明显推出侵权行为的事实或情况,或知晓到之后及时采取了必要措施时,才可以适用“避风港”规则免除其连带责任。此外,由于技术服务类型各不相同,在司法实务中,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收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能够采取的“必要措施”也不尽相同。网络服务提供者一旦知晓其系统或网络中存储的材料或使用材料的行为是侵权的,就有义务立即采取删除、屏蔽等控制手段,以避免损害的扩大。但如果采取的该必要措施会导致其违反普遍服务义务的话,那么则会使网络服务提供者陷入两难境地,需要再次考量是否应该采取该措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图书馆服务 服务变革 泛在化服务 情景敏感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4-0017-05
信息技术的变革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随着3G技术的应用与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人类社会逐步迈入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在新技术新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功能与能力的拓展,更面临着颠覆性的变革。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机构,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工作方式与学习方式之下也面临着发展危机与挑战,信息服务变革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篇4
网络视频以技术可分为两类:模仿世界共享视频巨人YouTube模式的视频共享类网站,及以P2P技术为核心的视频观看平台。前者国内以土豆、我乐、优酷网为代表,后者以PPlive为代表。2007年共享视频网站获得了长足发展,如土豆网年初时只有500个服务器,年末则达到3500个,全年流量增加了7倍。而采用P2P技术的网络视频由于用户越多画面越流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购买宽带的资金,因此发展潜力巨大。
从56号令出台的背景看,早在2006年网络恶搞视频出现诸如引发版权纠纷,侵犯名誉权、隐私权,歪解红色经典等问题开始,广电总局便有意出台相应的视频管理规定。目前国内共享视频网站最严重的问题是对敏感突发事件未经严格审核便允许上传,如近期的胡紫薇事件。而鉴于读图时代集合多感官的网络流媒体显示出的强大传播效应,56号令的出台可谓恰逢时机。
⒈保护国内网络视频业务的正常发展
此前对于网络视频业务提供者,2004年7月6日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39号令)规定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机构,不得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而56号令第七条、第八条进一步规定,要求“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显然,56号令再次强调了政府对互联网严格管理以及保护国内网络视频业务的态度。因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像YouTube这样总部设在境外的视频网站不会遵守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并且国内刚起步正处于春秋诸国林立时代的视频共享服务市场,根本无法与其竞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视频市场无疑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因此,56号令第十五条提出“鼓励国有战略投资者投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企业”,鼓励“积极开发适应新一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特点的新业务”,鼓励“积极发展民族网络影视产业”,鼓励“传播公益性视听节目”及“坚持保护本土业务、创造”。
⒉市场操作规范化
56号令第十四条“要求市场操作进一步透明化以及操作规范化。”因为很多视频网站投融资的时候并未公开和透明化,因此在审核和控制上造成了一定的监管难度。网络视频是寡头巨资的游戏,业内一直有“没有一亿元玩不了”的说法,政府对网络视频市场操作的严格规范必然会使一大批不具备条件的中小视频内容提供商退出竞争,促使市场资源优化重组。
⒊加剧市场竞争
第十七条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播出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应当是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节目和中央新闻单位网站登载的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强调了“未持有《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为个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不得允许个人上载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在提供播客、视频分享等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时,应当提示上载者不得上载违反本规定的视听节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播、链接、聚合、集成非法的广播电视频道、视听节目网站的节目。”这对通过用户渠道获取时政类新闻视频的企业为主要流量的网站影响较大,共享视频网站也会受不同程度影响,而其必须尽快制定有效管理办法保证不错过网络视频发展的黄金期,对此近日已有多家网站,如土豆网CEO表示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相应管理办法。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网络共享视频市场的前景,也认同其竞争的残酷。如悠视网CEO李竹则认为,国内整个网络视频领域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也只有3家左右。其他预测相近,可见网络视频行业的淘汰赛不会因为大批中小网站的退出而结束,相反,最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毫无疑问,56号令将促使网络共享视频市场由诸侯林立的春秋时代进入烽烟四起、优胜劣汰的战国争霸时代。
⒋进一步严格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六条添加了对主管部门追究责任的条例,强调了“广播电影电视、电信等主管部门不履行规定的职责,或的,要依法给予有关责任人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第二十一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和电信主管部门应建立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公众有权举报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这些是政府进一步严格管理与监督的措施,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责任处罚标准及公众监督中相应部门责任,恐怕较难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篇5
[关键词]多元主体;程序分工;公共服务供给;网链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0-0071-07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范式在世界各国范围内掀起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浪潮。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一变革包括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包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公共事务引入内部市场机制等。[1]其中,民营化成为了政府体制改革的主流趋势,政府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其本身来满足公众的需求,通过以公私伙伴关系的合作治理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和进行治理体制的创新。公共服务提供的合作治理实践正在逐渐改变着公共服务的形态和逻辑,促使人们去认真思考国家、市场与社会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重新定位与能力发展。
过去我国深受传统的行政垄断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层级中,政府往往决定着制度供给的方式、程序、内容以及战略安排。单一的制度供给模式不仅将其他的社会主体排斥在体制之外,而且服务供给的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近些年,我国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体的参与,创新服务供给的方式,打破传统的官僚体制,实现公共服务的多中心化供给,取得不少的成就。然而,学界针对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大多数是集中于探讨公共服务的主体(who)、原因(why)、内容(what)等宏观现象,其实在微观层次上,对于如何供给(how)及其程序分工则关注较少。因此,进行公共服务供给程序分工的描述性分析,为制度供给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服务供给的宏观视角:多元主体
在实践中,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供给的转变,大致包含了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市场和社会参与的供给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的多中心供给模式。改革开放前,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下,政府作为“无所不包、无所不揽”的全能式政府,通过政府包揽、分级承担、统一计划的方式来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在非市场条件下,政府的自然垄断导致了过高的体制运行成本,同时计划分配的产品供给,既造成区域间公共服务“碎片化”的不均态势,又形成比社会有效水平更低的非市场产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推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一方面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并存,让市场主体参与到制度供给的程序中来;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得到迅速的发展,有效地弥补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空白。不过这一时期市场化的改革仍处于探索时期,政府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更多地发挥着“政府替代”的作用,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法律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企业社会的运行机制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市场和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明显的依附性。不过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治理理论的深入发展,面对日益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和多元化的公众需求,原先片面地依靠政府机制、市场的竞争机制或者是社会的志愿服务机制来进行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已经是捉襟见肘,公共服务供给往往是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实现。建立这种关系的一个潜在的逻辑在于,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它们在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成功的制度安排在于汲取双方的优势力量以建立互补性的合作关系。[2]
基于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回顾,不难发现制度供给模式实现了从单线条的科层结构向多元主体网络化结构的转变,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四种发展方向:
1.从权威机制走向协商治理
在传统的形式中,以权力为基础的供给机制是建立在规则、机构和政治等级之上的纵向模式,以行政命令和责任机制来控制制度供给的流程。政府与其他的主体,诸如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个人之间是非对称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然而多元主体的网络化结构中,各主体间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转移,主体间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赢的关系,政府以协商治理的方式来完善制度供给机制的重新再造。学者库珀认为:“不管这种协商治理指的是与被管制的企业进行谈判、与营利和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合同、与任何其他政府机构的跨权限安排、与作为客户的公民的服务协议,还是政府组织内成员间的绩效协议,这样的管理在90年代不管是在保守的还是温和的政府下,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加强。”[3]
2.从内部化走向合同外包
公共服务供给的“内部化”是指政府将购买服务行为转移到政府的次级组织或者通过其依附性主体来完成公共产品的供给。例如在我国政府主导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政府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还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转换而来,缺少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我国,社会组织绝大多数时候反而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作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承接者。这一情况造成了购买行为的“内部化”,即社会组织变成了与政府行政性质相同的“次级政府”,由此也带来了服务质量、费用合理性以及资金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4]如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被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正改变着公共服务的生产和递送方式,有效地拓展了现有资源基础的供给能力。[5]政府将一些本需要自己承担的公共服务以合同形式承包给其他的社会主体去经营,以此来完成公共服务的制度供给。在经营性强、适合竞争性的项目上交由市场上的企业主体来参与服务提供,而在一些“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空白领域则外包给志愿性的社会组织来服务,以此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3.从低水平走向高绩效
政府单一主体的制度供给方式存在高度的垄断性,实际上在复杂的环境面前政府所需的信息与资源和实际现状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增大、信息资源逐渐受限、公众需求现状不断膨胀等等,种种的压力都需要迫使政府采取高绩效的方式来改善制度供给的现状。多元主体的公共服务模式无疑成为最佳的选择,市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介入,大大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使得政府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更多的其他公共事业;同时,多元主体之间的资源互补、信息共享有效地改变了单一主体资源不足的困境,使得公共服务在合作网络中实现增量式的提高,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专家、经验在网络环境中的规模效应。
4.从政府负责走向风险共担
在多元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中,政府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来共同致力于公共产品的开发与提供,或者政府以合同外包的形式委托给其他的参与主体。这大大地减少了由政府独自承担社会公共服务的成本与风险。然而风险共担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转移,政府作为合法的权威性机构,仍然担当着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只不过供给服务方式的转变,使得机制运行的成本在复合型的网络结构中实现了风险与成本的分摊。各行为主体都需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保障在合作治理的网络中实现共赢。因此,政府的责任不仅没有淡化,而是发生了更为深刻的转变。政府开始需要关注合作关系的确立,规则的制定,合同外包的管理,外包服务的绩效测量和监管等内容。
三、公共服务供给的微观视角:程序分工
从宏观视角来看,公共服务供给是在平等协商、合作互惠的网络关系中依赖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在“多中心”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益。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实际上在多元主体内部乃至跨主体之间发生了多个环节的外包与转移、分工与协作,形成了诸多制度供给的“服务供应链”。因此,程序分工为我们从微观层次观察服务供给的流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程序分工何以产生?可以说,区分服务的规划者与服务的生产者是公共服务供给程序分工的前提条件。原先多中心服务供给的参与主体开始在“服务供应链”中扮演起角色的分工,成为了服务的规划者、服务的生产者和服务对象。为此,笔者特绘制了以下的流程图(图1)对“服务供应链”中的程序分工进行描述性分析。
从服务需求的输入到产出,从政府主体的垄断式供给到社会与市场机制的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在整个服务供应链中可能经历了n次的程序分工才能得以完成。总体上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将服务规划者与服务生产者的分离称为“初次分工”,这是程序分工的首要环节与初始阶段。服务的规划者一般是指政府,通常接受服务对象(公众)的利益诉求、确认公共服务的内容需要、制定服务供给的政策法规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等。可以说,政府活动的范围不再是一项服务提供的“全能者”,而是明确地将其生产性的职能划拨出去,由其他的生产性主体来承担。正如萨瓦斯教授所认为:“政府本质上是一个安排者或者提供者,是一种社会工具,用以决定什么应该通过集体去做,为谁而做,做到什么程度或什么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6]
服务生产者则作为政府合同外包的承包人,通过组织生产来直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然而,对于服务生产者不能直接有效的生产内容,则还需要通过业务的分工与转移,交由其他资源优势的主体进行弥补和辅助,间接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即形成了“生产者内部的再次分工”。生产者内部的再次分工本质上是在初次分工之后公共服务供应链在生产环节上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一般来讲,服务的生产者既可以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也可以包括政府。政府并不总是服务的规划者,在不同的情景中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生产者内部的再次分工往往是发生在这三个参与主体的内部服务生产链,或者跨主体的内部分工与合作中(如图2所示)。大体上包含了以下几种情况:
1.政府内部的程序分工。这是所有供给方式中,最为基本和传统的方式。政府服务供给的链条一般是通过不同层级的政府和一线技术官僚的分工来实现公共服务。政府内部也有层级,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要进行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服务的同质性越强,就越应该由高层级政府来承担,由此产生的规模效应会更加明显;服务的同质性越弱,就越应该由低层级的政府来承担,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不同层级政府的责任分工是不同的,而一线技术官僚又将政府部门的要求通过专业的职业技能送达服务对象,形成了自上而下责任分工的扩散机制。
2.企业生产链内的程序分工。企业往往是服务生产的承接者,有效地承担着政府的合同外包,或者通过特许经营权参与公共服务的制度供给。然而承包政府服务的生产企业,它不可能拥有所有所需的资源,往往还需要通过自身上游和下游的企业或者同行业当中的其他优势竞争者来完善服务供应链当中的某些业务。其中担当服务生产者的核心企业将供应链中的每一个节点的优势者集合起来,实现服务供应链整体效益和产出的最大化。以北京四号线为例,北京地铁四号线是国内首例运用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建设、运营的地铁线路。其建设、运营的微观层面充分体现了企业服务生产者的内部分工。在地铁建设期,北京市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与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地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合同,共同对北京地铁四号线进行投资建设。在服务供给中实现了规划者与生产者的初次分工。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作为地铁建设的“生产者”,但并不是完全依据它自身来完成地铁建设,而是将具体的生产者纳入到地铁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凝结其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的建设中来。地铁建设的供应商通常需要建设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可以看到地铁建设在初次分工之后再次进行了生产者内部的分工,将规划建设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再次交由行业内的出色企业分工合作完成。而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建成之后,2006年4月12日,北京市政府与作为特许经营公司的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特许协议》和《资产租赁协议》,并以这两份协议作为制度依据,北京地铁四号线公私合作项目正式确立,这标志着地铁在运营期间的初次分工的完成。而京港地铁将以租赁的方式获得由市政府投资的第一部分即土建部分的资产使用权,并享有30年的特许经营权。在这30年期间,由京港地铁运营北京地铁四号线,承担设备维修与维护、运营和管理。这个过程又是生产者内部再次分工的过程,京港铁路要承担起地铁运营期间监督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服务,为民众的出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3.社会组织间的程序分工。作为弥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供给机制,在当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近几年,社会组织在社会家居养老服务、城市环境卫生、公益慈善中承担重要的角色。社会组织内部也形成了多NGO间的友好合作机制,并通过大批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将公共服务直接提供给的广大民众。
4.跨主体内部协作的程序分工。不论是政府内部层级的职责分工、企业内部在生产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或者是同行业企业的内容分工,还是社会组织间自发的分工协作。实际上,跨主体内部的协作供给成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要形式。在服务生产者中,任何一个主体的“服务供应链”都可能会与其他主体的“服务供应链”交织在一起进行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了紧密的网链式结构。例如在环境治理中,政府首先既可以作为规划者也可以作为生产者,通过强制性的税收、法律等手段对污染型企业进行“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惩罚。其次可以与环保NGO进行合作,将部分生产性的职能交由环保社会组织去做,实现在服务供给中的“初次分工”。环保NGO一方面可以通过新闻曝光等手段进行对污染型企业的问责;另一方面,它可以将职责分工进一步延伸到企业生产的供应链中,进行服务生产的“再分工”,与处在污染型企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展开合作,由核心企业承担部分的责任,对供应链上下游的不良企业进行施压,促进污染型企业进行整治和治理。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跨组织间的协作服务,其制度供给的供应链是在多链条的分工协作中得以实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涉及到单一明确的服务生产者,更会在服务生产者的内部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分工,最终通过彼此紧密联系的供应链,将各节点的职责内容整合起来实现高绩效的制度产出。
四、公共服务供给网链化模式的生成及优势
从公共服务的需求到产出,我们知道任何主体都只能在服务程序中的某些环节拥有优势,只有网链中的各主体在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才能取得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诚如图3所示,继公共服务供给的初次分工之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内部都已形成各自纵向一体化的“服务供给链”。然而在虚拟的边框内,生产者的分工并不只是局限于服务供给的单链式结构,而是在跨主体的协作间实现了服务供应链的横向扩展,结成纵横交错、紧密复杂的“网链化模式”。
公共服务供给网链化模式的生成并不是生产程序中“服务供应链”的简单累加,而是由其遵循的基本逻辑。一方面依据网状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原先单链式结构的服务供应链是在遵循线性思维的情况下,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实现核心组织对于服务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达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网链式结构的服务供应链是在多参与主体的范围内形成的战略合作与联盟,是横向一体化在不同服务生产主体间的扩展;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网链化模式的生成本质上是基于核心权力的扩散机制。从宏观层面,多元主体的供给模式是以主体间的平等协商为前提,但是从微观的程序分工来看,实际服务供给的过程中主体间的权力大小是不一致的。在服务供给的网链化模式中往往会存在一个核心权力主体,主要是作为政府合同的承包者。它能够对整个服务生产的网链进行资源整合和监督管理。在服务生产网链的各个单元中,如果哪一个程序单元无法接受新的挑战和任务,那么核心权力主体就可以放弃它,转而与服务网链中其他优势主体进行合作,以保持公共服务供给网链结构的动态性、平衡性。由此可见,这种基于权力关系而形成的服务供给网链,并不是单一“服务供应链”的无序组合,因为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职责分工和能力要求。
当下公共服务供给的网链化模式作为一种实现服务生产协同和服务价值增值的主要载体,已经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1.弥补局部劣势,实现资源互补。在服务生产的网链中,通过生产者内部的程序分工与协作,可以有效地为生产者间提供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学者Jonas Prager就曾指出:“事实上,没有一个私人部门能整合所有所需的资源用于生产,因为典型的私人部门正在逐渐承担有限数量的基本业务,而辅业务则委托其他外部的承包人完成。”[8]由此可见,作为服务生产者在其内部具体的操作化程序中出现了高度的分化,服务生产者可能是整个制度供给网链中的生产组织者,它在把握整体的服务供给方向下,自己承担公共服务供应链中的优势业务,而将非优势业务再次通过外包、协议或者合作转移到其他的优势主体。我们知道不同主体拥有完全异质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在服务供给的网链化模式中生产者内部的程序分工就是为了打破自身能力与资源的束缚,通过各主体相互之间的战略性合作,使彼此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核心能力的互补融合。
2.保持优势专长,强化核心竞争力。服务生产者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生产者区别于其他生产者的重要标志,也是服务规划者进行服务供给招标选择的参考依据。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流的知识。[9]一方面,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性,不同的组织因其能力与资源的差异,往往在组织的核心领域进行能力的较量,以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形成区别于他者的组织特色;另一方面,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组织在生产技术、业务水平、社会声誉上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保持组织在服务网链中的某一分工环节上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保持分工内核心专长的竞争优势,而不需要在所有的分工环节上都进行专长的分散。因此,战略环节要紧紧地控制在组织内部,而非战略环节的许多活动可以通过多次外包的方式进行分工转移。这样在完整的服务供给网链中,不同优势环节上优势组织有效的分工协作就形成了服务绩效的价值增值。
3.促进生产周期变革,改善公众服务需求。当前公众对于公共产品要求的数量、质量、形式和内容越来越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单一化特色的服务产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多样化的需要。一方面,现有的服务产出难以满足公众“超需求”的俱乐部产品,在服务生产的过程中积压了诸多过往低效的公共产品,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需求反馈机制程序较长,往往需要经过服务的规划者,经确认之后再进行生产,难以对变化中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回应。而通过服务供应网链中的程序分工,服务生产的周期发生了巨大变革,许多组织不再一味执着于承担服务生产的所有流程,而是直接将自己的辅业务交给专门的优势生产者,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公共产品开发和服务公众的时间。同时,服务对象利益反馈机制也大大缩短,能够直接将建议反馈给服务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主体,迫使其进行服务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五、结语与展望
公共服务供给的网链化模式无疑是在服务供给的程序分工中实现了高度的整合,通过“服务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融合,有效地纳入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作用,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然而公共服务网链化模式中的管理仍然面临着挑战。一方面,依靠网链中的程序分工来提供公共服务,那么就需要确定并明确指出谁将成为服务供给网链维系与管理的核心权力主体,增强核心权力主体的管理能力与技巧,以确保服务供给网链中的相关节点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并提高其优势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网链化模式的运行是依据一系列的合同外包转移而得以实现,但是合同管理仍然在实践中困扰着服务生产网链中的参与者。例如当网络的建立和集体运作带来灵活性的时候,责任的疏漏就发生了,它也使责任更加复杂。[10]因此,政府作为服务合同的发起者,有必要增强合同管理的能力。
总而言之,从多元主体的制度供给模式到公共服务供给的程序分工,是一种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的转移,是概念框架向具体操作层面的落实。它既有效地整合了服务供应网链中各环节的优势资源,以网链中多边的战略联盟与分工协作实现了整体绩效的最大化,又不断地回应民众的需求,真正地做到以公民为本。这种潜在的能力与价值势必对于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余晖.管制与自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94.
[3]菲利普・库珀.合同制治理――公共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M].竺乾威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0.
[4]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8.
[5]BroadbentJ.GrayA.and JacksonP.M.(2003)″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editorial″Public and Money ManagementVol.23 No.3pp.135-136.
[6][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司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8.
[7]郁建兴、吴玉霞.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09,(12).
[8]Jonas Prager,Contracting our government servicesLesson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4542p176.
篇6
关键词: mSwitch 移动、多媒体、多业务软交换系统
IPv6网际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
IPv4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
SIP 起始会话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P电话
一、前言
随着Internet 规模的不断扩大,现行的IPv4网络面临着IP地址即将耗尽与骨干路由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与现行IPv4的地址机制与管理密切相关。由于当前网际协议(IPv4)的局限性,被命名为IPv6的新一代网际协议正在被深入的研究和标准化中。
IPv6被视作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而由IETF设计的SIP也被普遍认定为下一代多媒体通信的核心协议。因此,IPv6环境下的SIP通信是未来网络通信的发展方向。在接下来的论文中,我们描述了在IPv6环境下使用SIP的优势,并结合软交换产品mSwitch提出一个能够在混合IP环境中提供语音服务的解决方案。
二、多网络环境下的SIP服务
尽管IPv6已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核心标准之一。但是,新生事物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现时IPv4仍然很好的支撑着的Internet。IPv4 / IPv6互通技术以保证IPv4能够平稳过渡到IPv6,除此之外,互通技术应该对普通用户做到“无缝”,使用起来没有感到不便,对信息传递做到高效。在过渡时期,要解决相互通信的问题无非两类:第一类就是IPv6之间互相通信的问题;第二类就是解决IPv6与IPv4之间的通信问题。
1、IPv6网络环境的SIP通信
SIP不是垂直型通信系统,不能独立提供业务,它必须与其它协议共同使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体系结构, 所以在构建下IPv6网络的多媒体体系时, 采用以下的协议组合提供多媒体业务。①网络层:IPv6;②传输层:使用TCP、UDP;③应用层:包括以SIP为核心的多个协议。
IPv6环境下SIP网络的基本结构于IPv4类似,由两部分组成:用户(UA,User Agent)和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同样也包括:(Proxy)服务器、重定向(Redirect)服务器、注册(Registrar)服务器(注.只是理论上的SIP网络服务器可细分为以上4种功能的服务器,但在实际中,它们并不是物理上分离的。重定向和服务器一般位于mSwitch系统控制层的SLR/RS服务器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IPv6128位的地址空间、对数据报流控机制和支持安全性等新特性,IPv6网络需要功能扩展的DNS的加入。
2、IPv6与IPv4之间SIP的通信
双协议栈和NAT-PT
双协议栈这样的设想要求同时支持IPv4和IPv6。也就是说,IPv4和IPv6的路由协议同时在网络上运行,系统的终端设备具有IPv4和IPv6的地址、可以发送和接收IPv4和IPv6的数据报。如果接收到某IPv4地址的报文,终端设备回应的报文中将含有该IPv4地址,主机间的数据传送也使用相同的方法。
由于潜在的网络不兼容,SIP在IPv6和IPv4网络环境中设备并不能够直接的连接,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网关机制去允许UAS相互连接,因此我认为,可以在mSwitch系统控制层的SLR/RS服务器中增加SIP协议转换网关(SIP Protocol Translation Gateway),它位于IPv4和IPv6客户端的边界上,采用双协议栈机制来转换两边的协议,这样就允许终端设备只需要支持一种IP版本,提供了一种便利的IPv4和IPv6设备间通信机制。SIP协议转换网关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用来修改某IPv4/IPv6主机发送过来的信令,并使其被另一边的IPv6/IPv4主机所理解。
SIP协议转换网关具体的功能是接收并修改SIP信令,为RTP通信设置UDP映射,并把SIP信令传递给另一个。SIP协议转换网关必须拥有两个外部,一个为IPv4目标另一个为IPv6目标。如果某SIP请求信令被IPv4端接收到,在经过SIP协议转换网关修改其格式后它被发送给IPv6,反之亦然。一般SIP信令的以下部分需要被修改:Contact header、Request UR、SDP headers、Content-Length、VIA。也可以把两边的功能都整合入SIP协议转换网关,但这将增加网关的复杂性并且也会增加网关的负载,因为网关不得不处理更多的SIP消息,可能还要提供类似于CPL的翻译或路由的服务。
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 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的缩写,它是一种IPv4与IPv6之间通信的工具。NAT-PT是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转换和协议转换。NAT-PT的协议转换使用了SIIT算法,而网络地址转换与IPv4的NAT是很相似的,不过前者是IPv4与IPv6地址之间的转换,后者是IPv4的私有地址与正式地址之间的转换。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NAT-PT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要允许IPv6的主机和IPv4的主机相互通信,其中的一个实例就是NAT-PT,当SIP主机成功建立连接后,多媒体流将使用NAT-PT相互交换。
篇7
关键词:Wi-Fi 无线上网 智能家居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1 前言
Wi-Fi技术方便了用户的无线上网,并且在办公环境中简化网络布线,只要在局域网任何一个终端位置部署无线路由器等访问节点,在一定距离内安装有Wi-Fi终端的计算机,手机,家电等即可方便的介入互联网。智能化家居是近些年来在数字化产业中新兴的一个名词,已经成为人们家居生活的一场革命。Wi-Fi技术运用到家居产品中,不但可以方便的对家庭环境的控制,还可以使人们可以更便捷的享受智能生活。不少厂商已将Wi-Fi模块加入空调等家居设备中,以搭建无线家居智能系统。
2 Wi-Fi技术简介
Wi-Fi又称802.11b标准。它的优势有几方面。第一传输速度高。无线网卡使用的标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区别。基于IEEE802.11b标准Wi-Fi速度可达11Mbps,IEEE802.11a标准时速度为54Mbps、IEEE802.11g标准时速度为也是54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长,Wi-Fi的半径可达100米以上,办公室乃至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厂商无需进行有线布线,从而节约了成本。首先在设计无线局域网是厂家要设置"热点中心机房”,"热点”通过高速线路接入互联网,然后其所发射出的信号可覆盖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户移动设备接入到热点之后就可以使用网络。这就需要Wi-Fi与各种支持802.11DSSS的设备兼容。目前市面上许多智能手机生产商都引入Wi-Fi技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Wi-Fi模块在智能家电中的应用
家庭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是智能家居,它和物联网联系密切,物联网繁多的应用,将互联网,电脑,手机等IT领域产品,和智能卡、芯片、传感器、红外线产品,以及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产品,联系起来,充满商机。智能家居市场主要存在两类:有线和无线方式。构建一个典型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下列主要子系统:
(1)家庭信息网络:包括局域网,可实现的资源共享等功能。(2)家庭多媒体网络:家庭网络将音频和视频分布到多个房间。(3)相关模块:安防系统、自动抄表、视频通话、门禁系统等;各子系统需要信息传输传感单元和互联网结相合的网络,在网络中,传感传输单元进行网络的信息传输。
在物联网的网络连接过程中,Wi-Fi模块可应用于许多方面:
(1)娱乐影音业务。家庭用户可以选择从互联网上观看各种电视节目,也可以使用控制器和程序交互或进行网络游戏,网络音乐播放,搜索信息等。(2)网络服务。包括无线上网、远程办公、视频通信、医疗、电子支付和电子购物等。(3)安防业务。Wi-Fi模块可以实现智能家庭的安全报警系统,通过短信发给用户手机或小区安全保卫部门管理系统,以便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用电器,并且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将视频内容的视频监控系统发送到终端设备。(4)家庭内各设备的互联合作。智能家庭设备,如照明、娱乐等,可以通过Wi-Fi模块实现信息设备的互联和协作,从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家庭信息与网络信息的数据交换等。(5)家居设备网络服务。通过Wi-Fi智能技术,用户可使用各种不同的设备来实现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例如,上传存储信息和各类软件程序,下载多媒体资源,将手机照片自动传输并存储到网络上,并将其显示在电视上,还可以使用电视对多媒体内容进行搜索。
4 系统结构与功能介绍
4.1 Wi-Fi网络基本组成
(1)无线接入访问点AP站点: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配合现有的有线设备来架构并分享网络资源,它主要在局域网MAC层中扮演中工作站及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线网络的Hub一般,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轻易地与网络相连。(2)基本服务单元: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3)分配系统: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4)关口:也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
4.2 系统结构
在智能家居通信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和各个电器化系统模块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互连,采用C/S结构。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在客户端,首先需要与系统模块间建立一个套口连接,另外家电上安装的感应模块监听以等待客户端的连接。客户端进行连接以后,需要输入相应口令,口令通过验证,服务器就会为此客户通信,在家庭模块和客户端之间建立相应的IN/OUT数据流。如果客户想要对家电的状态进行更改,就需要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并对家电内部智能控制系统发指令,向服务器端发送修改请求,得到响应以后就可以更改家电的状态,并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4.3 系统功能
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控制信息利用的就是Wi-Fi网络,通过网络再将信息从服务器返回到客户端,就能实现对家电模块的控制。家电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智能遥控开关和信息控制器。系统通过编码将家电中心控制器的Wi-Fi模块命令输出,发送到无线局域网网关上,安装在家电上的微处理器将接受到的命令代码进行解析,从而实现对家电的控制。
5 结语
在物联网技术中使用Wi-F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家居设备和传感器信息也能够使用Wi-Fi技术进行远程的控制和传输,从而实现智能家居的统一控制和管理。Wi-Fi已经成为现代无线网的主流接入标准,并为智能家居生活带来新的商机,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芳华.基于ARM的Wi-Fi无线通信终端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0.
[2] 赵海霞.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问题 现状 发展
二十一世纪,物联网已经被很多国家提上战略发展方向日程。美国政府支持相关专家提出了围绕物联网的“智慧地球”计划,欧盟早在2008年初成立的微纳制造技术平台便是在全欧洲发展物联网技术的信号。与此对应,日本和韩国相继提出了适合于本国的“i-Japan 战略2015”和“u-Korea策略”,温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也是在给予市场积极的信心,推动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 物联网概念以及内涵
物联网,字面意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由信息传感设备在一定的协议规则下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中,方便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用来达到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目的。物联网包含的意义有两层:第一是物联网只是互联网在实物上的延伸和扩展,其基础架构仍然是互联网;第二,用户端不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属性的物体,信息交换也不仅仅限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也能进行通讯。其产业链从上至下有芯片提供商、终端设备开发商、网络供应商、软件应用开发商和用户等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有电子标签、传感器、智能卡、条形码等。
2 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意义
纵向上看来,物联网上游是制造行业,包括的硬件有网络设备、芯片、传感器等,设备供应商起主要作用,中游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把上游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整合,同时为处于下游的的个人用户或者是企业用户提供服务,例如软件开发商、系统平台构建商,处在下游的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是物联网的两大产业范畴。产品制造主要指物体感知设备,提供服务则包括网络服务业、基础设施服务业、软件应用等等几大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各国经济转型的目标,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服务业正是服务业的核心发展方向。物联网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新形势,它在物联网的相关应用中加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相关物联网终端应用,企业可以提供给用户关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智能管理和控制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必将在科教文化、娱乐医疗、通信物流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涉及到政府公共管理市场、以企业为主的行业市场和以个人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等等多个行业。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作为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与通信联合产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信息量巨大、接入设备复杂、物物智能等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多种技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3.1物联网架构。架构是指物体连接网络的网络模型,架构的目的是增强服务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和保证用户公平。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架构有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支撑两种。云计算和存储、基于事件驱动、非中心控制职能架构等等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思路。
3.2统一标示。物联网搭建起来的网络中包含着海量的物品,正确对数目庞大的物品进行正确区分和有效率查找是统一标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设计、标示分配管理、加密解密、映射机制等是统一标示的内容。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电子标签发送数据给读写器,利用RFID系统进行软件功能集合。
3.3网络通信技术。高层协议多样性和通信数据量大、通信范围广是物联网网络通信的特点。多协议之间的融合可以采用本体翻译技术,各种类别的组网方式譬如传感器组网、射频识别组网和DTN组网等,结合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利用软件无线电和数据挖掘来实现大范围的海量通信数据要求。智能化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使网络终端自发式地对于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3.4安全和隐私保护。没有授权的识别访问、数据保密、用户隐私、企业机密等等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内容,牵涉到用户身份验证、云存储安全、高端数据的可用性在非集中管理方式下的实现问题。
4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4.1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很多企业打着物联网的旗号在原来各自擅长的领域独自作战,开发的应用主要是闭环,所涉足的产业也很分散。但是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这些新兴领域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某一企业开发制定的物联网项目缺少可复制性,企业之间无法资源共享。编码与寻址问题没有统一。海量物品的唯一编码在我国物联网企业也没有完善。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所有物品统一的编码和寻址问题。协议算法局限。低功耗的多跳模式与传统协议算法存在很大差别,全新的适用于短距离节点之间的多跳算法没有出现。
4.2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协调和指导。构建完善的物联网是提升信息技术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业形成期的我国物联网行业需要国家战略来改观混乱的产业界状态,国家对于物联网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做出明确指示和规范,对行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重视物联网在经济发展方向中的战略地位。标准的制定对于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设计物品互连共通的统一编码、基础平台等方面制定标准可以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同时,将物联网技术与低碳环保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观联系起来,这对于我国物联网方向的确定和重点领域的突破有着重要作用。完善商业环境。物联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物联网市场的风险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商业环境使得人们对于物联网的接受认可程度较低,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工信部门和商业部合作,展开物联网商业环境搭建对于物联网企业的成长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5 结语
物联网的兴起必带给物品的使用功能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物联网的建立需要解决架构、统一标示等问题,我国物联网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可以从战略层面规划物联网发展,建立成熟完善的商业环境来促进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顾加强.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13,04:114-117.
篇9
关键词: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支撑平台;物联网;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6-0074-02
0 引 言
随着目前“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基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搭建家庭网络,并以此为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应用业务,成为目前NGB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然而,各种应用业务长期以来形成垂直化的发展模式,系统集成商针对行业客户的需求定制应用或实施系统集成项目,这些应用通常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不同应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和服务不能重复利用,难以形成信息和应用的聚合。应用的垂直割据使广电运营商难以发挥其业务运营的优势和价值。
建立一个基于NGB的统一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口供不同应用接入,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统一控制终端,统一收费成为充分发挥广电运营商优势,使基于NGB的家庭网络迅速进入市场的关键。
1 基于NGB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总体架构
根据基于NGB的物联网业务的需求,并充分考虑广电行业的优势及缺陷,本文借鉴国内外对物联网支撑平台的设计,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NGB的物联网支撑平台的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采用开放分层结构来实现,自下而上包括物理层、网络层、平台服务层、接口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包括硬件设备和虚拟设备,所谓硬件设备是指搭建平台所用的服务器、控制终端等,而虚拟设备包括搭建平台所用的虚拟操作系统、虚拟平台等;网络层由下一代广电网和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组成,实现物理层数据的上传和应用层数据的下达;平台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应用管理、数据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和计费系统;接口层为接入支撑平台的各种物联网应用业务提供业务接口,为支持应用业务中涉及到的短信、彩信、呼叫等功能提供通信接口,为云计算平台的接入提供接口,为其他行业内的支撑系统的接入提供接口;应用层囊括了所有的应用业务,可以自己开发,也可与第三方应用平台对接。
支撑平台的核心功能集中在平台服务层的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担负了底层数据与应用层的上传下达、数据的分析管理、费用及设备的管理等,下面将分别对这五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2 应用管理系统
应用管理系统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上层应用的接入、删除、维护等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将下层数据采集终端与应用进行绑定,以便确定下层数据采集终端与上层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是将上层应用与家庭网关信息进行绑定,从而确定上层应用与家庭网关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定制了相关应用的家庭网关能够获得相应的服务;第三是应用业务的添加、删除,即对新增的业务进行鉴权管理;对取消的应用进行解除相关绑定的管理;第四是应用业务基本信息的管理,即编辑应用业务的信息、资料等。
3 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负责对上传、下达的数据进行封装或解析,确保数据的准确传送,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此外,数据管理系统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交互数据的分析统计,提供统计报告,了解用户需求,挖掘潜在市场,为业务的拓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4 用户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负责对不同身份的用户的资料、登陆设置、查看权限、编辑权限等进行管理。在本平台中,涉及到的用户种类包括管理员、应用业务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营业厅业务员和普通用户等。
在这些用户种类中,管理员的权限最大,包括对整个平台内的应用、设备、用户以及接口的管理;应用业务提供商具有管理自己提供的业务资料的权限,并能够查看平台中现有用户使用该业务情况,为提升自身的服务提供参考;终端设备提供商具有管理自己提供设备的介绍资料的权限,并能够查看平台中现有用户使用该设备的情况;营业厅业务员具有查看平台中应用、设备及用户资料的权限,能够为用户管理各种应用及设备,能够添加或删除用户,能够添加或删除设备等;普通用户具有查看并修改自己定制的业务、归属的设备以及管理个人资料的能力,并能查询全网提供的所有业务及其相关设备的信息。同时,系统还可以为所有用户提供动态密码,确保用户个人资料的安全。
5 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平台内设备的添加、删除、修改等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设备与家庭网关信息进行绑定,确定设备与家庭网关之间的对应关系;二是设备的添加和删除,即对新增的设备进行鉴权管理,对取消的设备进行解除相关绑定的管理;三是设备基本信息的管理,即编辑设备的信息、资料等。还可查询设备的工作状态,对故障设备进行远程修复,对于需要软件升级的设备,提供远程升级的服务。此外,系统中的计费系统还可以接入现有的BOSS系统,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管理。
6 结 语
本平台将物联网各项应用进行了整合,以提供统一的支撑平台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统一平台+不同应用子集”的结构,为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提供了统一的接口与管理方式,使广电运营商能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各个合作商,并能通过数据分析,更多地了解用户,挖掘潜在需求,推出更受大众喜爱的应用。统一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基于NGB的物联网业务朝着统一管理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胡昌玮,周光涛,唐雄燕.物联网业务运营支撑平台的方案研究[J]. 信息通信技术,2010(2):52-57.
[2] 赵俊钰,诸旻,左建,等.物联网网络服务支撑平台方案研究[J]. j电信科学,2011(5):132-136.
[3] 秦龙,孙国兵,姚琼,等.物联网与广播电视概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S1):33-34.
篇10
【关键词】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一、网络安全的特点
首先是多元化,互联网安全多元化一般体现在安全问题的形式多样化以及隐患内容的多元化,从而要求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也必须要尽快的完善。目前所有的互联网安全防范系统也都逐渐趋于技术化和多样化,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网络威胁。
其次是体系化,网络安全体系化通常指的是相关制度的系统化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的体系化,对于及其复杂的互联网环境,我们必须要积极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防范系统,这样才能够确保互联网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另外,对于多变的网络环境来说,相应的防范技术也必须要及时更新。
最后是复杂化,网络环境的复杂化特征要求客户端联网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互联网安全的威胁因素,互联网安全问题渐渐的扩大到网络中的不同层面,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更新安全防范措施,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的互联网环境。
二、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物理层
众所周知,互联网网络机构一般都是拓扑型,网络设施的不同决定了其服务的节点对象也不一样,网络设施通常有服务器、路由器以及交换机等机房设备,另外还有可能会有类似于UPS的维持设备。此外,计算机硬件和网线等设施出现的问题也是属于物理层的安全范围,互联网物理层存在的安全问题通常都是比如物理通道问题、线路问题以及受到干扰等。
(二)网络层
现阶段,对于计算机网络服务的相应权限规定并不是非常的明确,也不是很全面,这样一来很多用户的计算机常常会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很多重要资料遭到窃取。计算机网络层安全问题一般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在对网络进行配置的过程中疏忽大意而让网络出现漏洞,此外还有可能是用户自身操作失误或者没有安装相应的安全防范软件所引起的。
(三)系统层
系统层一般指的是操作系统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这一问题是所有互联网安全问题中最普遍。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还不够到位,很多用户在计算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都是盗版,这些盗版系统存在非常严重的漏洞,一些别有用心的黑客会利用这些漏洞展开网络攻击,给用户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多安全风险。
(四)病毒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日益猖獗,病毒不但会对用户电脑中的数据资料造成损坏,有些破坏性强的病毒还有可能导致硬件事故的发生。如果这些病毒在互联网中任意传播,将会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计算机网络病毒一般是通过互联网(广域网)和局域网来进行传播的,用户在进行网上冲浪时如果接受了带病毒的邮件、下载了某些软件都可能感染;而存在于局域网中的病毒会导致网内多台计算机受损,严重时会导致局域网瘫痪。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物理层的防范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中比较普遍的就是物理层出现的问题,要解决好计算机物理层的网络安全防范问题,就应该尽可能的做好网络机房的防范措施,由于计算机硬件设施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因此在组建网络机房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构建,机房的位置必须保证通风和干燥,尽可能的避光,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遮挡物进行避光;同时,应该做好机房的防火防盗工作,有条件的学校或者企业要配置冷暖空调,随时调整机房内的温湿度,配备UPS电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计算机硬件设备随时处于稳定的状态下,从而保证物理层不会产生安全问题。
(二)加强技术层的防范
一方面要做好互联网入侵检测,可以对电脑系统程序和网络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来监测各种网络入侵行为,当发现存在网络入侵时能够及时的自动切断或者报警。现阶段使用的入侵检测技术一般是针对计算机用户误操作行为以及网络的不正常现象的检测,虽然这种技术能够及时的响应,误差率也相对较低,但是入侵模型的构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成本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要做好病毒的监测和防范,对于计算机病毒通常来说可以划分成预防、检测、查杀这三个阶段,做好病毒防范措施,能够让用户的计算机处于良好的状态下,确保用户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上网,保证互联网环境的安全稳定。
(三)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个人用户一直都是网络安全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关系人,因此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增强普通用户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对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有效防范和处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第一,必须要有好的上网习惯,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升级,修补操作系统存在的漏洞,让自己的电脑时刻处在安全的状态下,用户在互联网中浏览网页时要注意提高防范意识,不在危险度较高的论坛下载资料和软件,不随意接收陌生人的邮件;第二,用户必须要对自己在互联网中的账号和密码严格的保管,避免被黑客盗取,用户要在windows系统中设置好administrator密码并有效的管理,各种网银账号不能随意透露,做好各方面的防范工作。
四、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方法措施极其重要。我们必须要以健全的网络安全防范系统为保障,从技术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互联网安全的影响因素有深入的认识并从源头上进行防范,确保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贺贝.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