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规划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规划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规划案例

篇1

关键词:农村档案管理;管理流程;规范化

农村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记录。真实而完备的档案记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积极而重大作用。本文就如何规范农村档案管理流程进行了粗浅的探析。

一、健全农村档案收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完整

首先,完善档案收集制度,是档案收集工作开展和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根据档案制度细则,档案收集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信息材料应当作为档案内容归档,哪些可不必入档。根据档案的意义,农村档案的收档标准是:具有真实数据性、具有保存价值,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发展具有数据支持、考证依据的文件、资料等都应该入档保存。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档案内容也有了新的内容变化。所以,农村档案的重心转向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社会的新面貌、农村基层建设的新方向及农村管理的新策略上。比如,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村容村貌整治档案、村两委选举档案等等。

具体来说,农村档案内容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来自村支部、村委会、妇委会、民兵组织等自治机构内容已经完备的档案。该类档案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会不断有内容需要添加到档案记录中去。所以,农村档案室必须有专人负责,随时将新的档案内容入档,确保重大事件都有档案记载。第二,村办企业和村民档案。该类档案是本村的特色档案。其次,完善的收集制度为档案工作人员采取合适的收集方式指明了道路。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一般为定期接收。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使很多有价值的、需收档的文件、资料被遗漏,有的因收档不及时,造成了真实性的降低,失去了存档的意义。所以,档案征集应该发挥档案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方式采集档案内容,使得尽量多的有参考价值、借鉴意义的原始材料收归档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二、细致农村档案分类,实现档案内容的有序化

档案整理时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完成档案内容的分类,使整个档案内容依据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机排序,成为完成的逻辑性强的整体。传统的档案室所保存的文件存在着门类不全、杂乱无序的状态,给以后的查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以至于档案不能很好地被利用,所以,档案的分类归档势在必行。依据农村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等,可将档案分为以下几类:文书类、科技类、会计类、声像类、实物类、村民类等。各类档案的入档具体内容如下:文书类内容为党和群众的工作要点、村民自治规则、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村农建设等内容;科技类内容主要为农业生产的设备仪器、村内基础设施、农业研究史料等;会计类档案内容主要为账簿、报表、凭证等;声像类内容为照片、录音带、光碟等;实物类内容为奖状、近期、印章、礼品等;村民类内容为各农户的大事要事等。

依据以上的分类整理细则,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将这些内容按要求分类、保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将相应类别的内容添加到相应的门类中去,很容易就可将工作做得井然有序,为以后的查阅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三、革新农村档案保管思路和途径,确保档案安全性

优质的档案保管工作,是确保档案载体的安全和信息完整性的重要保障。档案保管在档案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工作对象,没有保管好的档案,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地区对档案的重视度不够,又因档案人数有限、经费不足及管理水平有限等因素,档案保管的条件更要得到重视,因为档案保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档案保管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档案的后期利用。调查发现,现在农村的档案室一般都较为简陋:一台电脑、几个档案柜子,甚至有些档案只是被对方在墙角等做简单的存放。可见,改善农村档案保管工作迫切需要被重视,有关部门应改善档案保存环境,将档案保管中作作为档案管理的重点来抓。

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档案的价值、唯一性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实行分级管理。这样就能使最为珍奇的资料被重点保管,保障了该资料较长的使用价值。由于农村档案室条件简陋、保管设备落后,可以考虑将重要档案做本地备份异地保管措施,一方面避免了避免了恶劣自然环境及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问题。另一方面也警醒档案保管人员要安全管理,自觉提高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对于档案保管的技巧,笔者建议各村档案管理人员可创办档案协会,通过协会活动交流、探讨最佳的档案保管措施和方法。

四、多措并举,提高农村档案利用率

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档案管理,只重视保管过程,不重视价值利用。所以,我们要重视档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并采取多种方法,使档案发挥其最大的服务能效。由于农村档案室规模小、档案内容相对粗糙、影响力不大等因素的限制,对农村档案室的利用工作相对较难。为使农村档案发挥更大的服务作用,笔者提出几点提高档案利用率的方法:第一,农村档案工作人员要主动提供档案服务。由于农民们没有使用档案的习惯,所以他们积极有利用档案的需求,也不可能想到通过到档案室查阅信息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通过主动的服务态度,主动为农民和社会机构提供相应的档案服务。第二,提高村民的档案利用意识。在农村,农民对档案知识了解有限,以至于他们想不到用档案解决问题。所以,档案工作人员应走进村民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走访方式普及档案知识,让村民了解档案的用途。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还要不断完善档案查阅、外借、复印等利用方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归纳总结各类档案的利用率,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切实将农村档案工作与农民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总之,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且流程复杂的重要工作,所以,档案工作必须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价值性,并对其合理分类、妥善保管,以实现农村档案最大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农村健康档案管理; 农村档案管理规范; 管理途径;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85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39-01

1 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农村管理干部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有些农村地区甚至根本不重视。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只是一纸空文,农村领导干部更重视农村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认为档案管理与经济建设联系不大,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无部署、无检查、无落实,对农民的健康档案当然根本置之不理。殊不知,农民的健康状况与农村经济建设直接相关,当地居民身体与生活健康指数也从侧面反映农村的生活状况与经济发展程度。另外,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进行动态测量、收集个体生命全过程的各种相关健康信息。农民的健康档案工作最初是各试点县自发组织开展的,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许多农村管理人员难以跟进,不能对内容及时的分人群分类进行更新与补充,最后慢慢导致档案管理意识的弱化,造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迟滞与落后。

1.2 农村档案管理机制与机构尚未完善与健全,有些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条件影响,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配备一定的设施机构与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正常有秩序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档案机构管理人员与相关的设施设备,投入低或根本无投入,导致档案管理机构的名头闲置,农村居民的相关档案被混乱置放,档案或因人为管理不当或因虫蛀霉变致使遗失与毁坏,完整性被严重破坏,安全性令人堪虞。另外,我国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制法规,如《档案法》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宣传与落实,对农村档案管理的约束规范作用甚微,这使得档案管理在农村形空同虚设,完全得不到重视。

1.3 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档案管理在岗人员绝大多数并未进行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他们许多对于基本的档案管理程序不甚明晰,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不按规距与程序来办事,往往只按自己的经验或主观意识进行收集整理。这种情形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或农村上级领导的不重视与不培训不指导,另一方面也因为农村基层农事繁忙,村干部既要处理村务,又要进行农业生产,任务繁重,而他们认为档案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无关紧要的“附属品”,所以自然就态度轻慢。最后导致整个档案管理业务水平的低下与非规范管理。

2 规范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2.1 在农村地区广泛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要提高农村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如集中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管理教育,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积极配合领导干部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与内容信息的更新。让《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农村各基层,增强农村农民与各干部的这项工作意识。要努力转变农村领导干部只顾经济建设的传统滞后的管理思想理念,广泛的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的落实,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营造农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全民积极合作参与化的管理氛围。依法建章立制,将这项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农村发展计划之中,在法规与人治上给予这项工作充分的支持与保障。

2.2 依法在农村对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进行档案管理机构的合理建设与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与提高农村档案管理的工作条件与基础设施设备水平。农村基层的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管理的重要一环,对健康档案管理事业的投入,主要是要在财政上给予技术支持与人员设备保障,并将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可在农村地区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健康档案管理事业的建设中来。努力改善农村健康档案管理条件,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事业的深入长远发展。

2.3 对农村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管理业务水平,培养提高他们工作的责任感与乐于参与奉献的敬业精神。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细致、耐心、谨慎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责任心、奉献精神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需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与现代化科技手段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这就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政治理念要强、业务要精、掌握技能要过硬、工作作风要优良的客观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培训手段对农村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一方面要在业务水平上监督跟进,另一方面也要在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与交流。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科技手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实现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高效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关于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N].赤峰学院学报,2009(5).

篇3

【关键词】 TD-LTE 农村 覆盖 移动通信

一、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农村居民对无线宽带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主城区和一般城区都实现了TD-LTE网络的覆盖,但农村地区的TD-LTE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村地区由于面积广、原有GSM网络站间距大等特点,对TD-LTE网络覆盖的策略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无线传播模型的理论,根据链路预算的结果,给出了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场景下的站间距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TD-LTE网络增强覆盖的策略和方案。

二、TD-LTE在农村场景的建设策略和方案

本文主要从农村TD-LTE网络建设的场景划分、各场景的链路预算结果、采用的提升覆盖的建设策略和方案、测试案例四个方面介绍TD-LTE如果在农村场景下建设。

2.1 TD-LTE网络在农村场景的划分

根据目前城市的测试结果和规划参数,结合农村覆盖要求的特点,农村覆盖的一些重要规划参数可以确定如下:

(1)室内覆盖要求的RSRP门限值取-113dBm,邻区干扰余量取3dB,人体损耗取3dB,其他余量取5dB。

(2)F频段农村室内的综合穿透损耗取13dB。

农村场景基本没有电子地图,无法做仿真,因此只能通过链路预算来估算小区的覆盖半径,从而估算农村场景下的规划质量。根据规划经验,将农村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平原的特点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对无线信号的传播损耗较小;丘陵的特点是:形态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坡面组合体,对无线信号的传播损耗较大;山区的特点是:地形崎岖、起伏较大,对无线信号的传播的阻挡损耗大。

2.2 各场景链路预算结果

根据无线传播模型,结合TD-LTE不同业务对解调门限的要求以及前述设定的规划参数,农村单个基站的覆盖距离在不同场景下链路预算的覆盖半径:平原2.6km,丘陵2.3km,山区2.1km。目前85%以上的农村GSM基站的站间距都在啊3公里以内,可以满足TD-LTE网络对覆盖的要求。

2.3 覆盖的策略和方案

85%以上的基站可采取以下策略:满足以上覆盖距离要求的前提下,采用F频段8T8R建设宏基站,特殊子帧建议采用9:3:2,,PRACH格式选择格式0(UL:DL=1:3),天线高度控制在40m~60m之间,天线下倾角低于6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覆盖能力和业务质量,对于一些需要增强覆盖的场景,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加强农村场景下TD-LTE网络的用户感知水平。

(1)16T16R TDS/TDL双模创新方案提升边缘区域覆盖能力

下行同一个小区采用2个8 通道RRU,其中一个RRU下行主发射TDL,另一个RRU下行主发射TDS,TDS的剩余功率可以给TDL使用,下行单制式可以最大化使用每个RRU的功率,TDL可以实现下行16通道发射。预计可提高20%的增益。

(2)使用高增益天线提高覆盖能力

在F频段使用宽带400mm、长度1.8m左右的16.5dBi的高增益天线代替传统14dBi的智能天线,可提高20%的覆盖能力。

(3)使用Relay基站回传,延伸覆盖能力

宿主基站为用户提供覆盖的同时,给Relay节点提供无线回传链路,在一些覆盖广,有盲区的山区使用,延伸TD-LTE的覆盖能力。

2.4 测试案例

根据以上规划策略,在湖北某农村区域选取了平原、丘陵和山区三个场景,使用了14个基站进行TD-LTE覆盖。平均站间距3.2公里,使用8T8R方案和高增益天线。经测试,90%以上区域RSRP值大于-105dB,边缘下载速率达15Mbps,整体覆盖水平良好。

三、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场景下TD-LTE网络的建设原则、策略和方案,并给出了实际的测试案例,测试结果表明建设方案完全能够指导TD-LTE网络在农村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 审计课程与教学 课堂教学

本论文为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农村财会与审计才人培养模式教学改革》(项目编号GDJG20142564),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HS2014CXQX16)阶段性成果。

F239.0-4

长期以来,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独立学院,囿于师资力量、学生自学能力和教学硬件投入的限制,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普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而案例教学法是比较适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课程中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应当从学习目标的设定到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学习资料的选择到学习评价的考虑等各方面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较好地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学习目标设计

案例教学法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知识目标: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农业企业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农村经济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技能目标: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目标、思路和方法;理解农业企业审计的目标、思路和方法;掌握农村集体、农业企业资产盘点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培养基本的审计工作能力;道德价值目标: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价值理念,养成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良好的职业行为、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意识。

(二)案例教学法学习内容设计

根据掌握的农村审计的文献资料和抽样调查,参考农业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2007),在教学中选择了十个方面作为案例教学法的重点:1、资金、财产的验证和使用管理情况;2、财务收支和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3、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4、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5、收益(利润)分配情况;6、承包费等集体专项资金的预算、提取和使用情况;7、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情况;8、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目标和离任经济责任;9、侵占集体财产等损害合作经济组织利益的行为;10、乡经营管理站代管的集体资金管理情况。在这十个方面再结合集体组织和农业企业的情况选择12个左右案例进行探讨,让学生知道在具体审计中“怎么样”,还掌握“为什么”。

(三)案例教学法学习资料设计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调查访谈、文献查阅、调阅档案记录等方法,围绕教学内容的十个方面搜集资料。同时,近三年披露的农业上市公司的审计事项也是我们案例组织的主要来源。

案例资源收集后,要尽可能多角度、多层次给学生进行呈现,通过视频资料、访谈录音和文字记录、文件资料等形式,最后形成“谁”、“哪里”、“怎样”的案例资料集,让学生体验到审计发生的环境中,通过分析这些资料,考虑这些现象后的“为什么”。比如,在学习“资金、财产的验证和使用管理情况”模块,通过播放视频表现采访村集体负责人、合作社养殖户、村民代表等的访谈资料,让学生感觉到现场访谈的结果,再通过播放养牛场、鱼塘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到生产的具体环境中,这就为讨论如何选择适合的审计程序进行牛、鱼等生物资产的真实性验证提供了环境条件。

(四)案例教学法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宏观设计,包括教学准备、信息呈现、明确议题、分析评价、反思升华等过程。

教师准备主要在于五个步骤:围绕教学目标熟悉教学案例;规划设计,规划时间安排、信息呈现方式、讨论形式、过程如何引导、布置什么作业等;划分重难点,分析哪些结论是通过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有什么样的结论是如果仔细甄别材料会得出可能相反的结论,分析哪些材料中的结论是学生可能会忽视掉的等;熟悉学生,尽可能熟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表达;把握角色,对于教师来说保持中立、自我反省是在案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信息呈现主要在于对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进行选择。根据案例教学的需求不同,需要考虑是为了展示事实、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还是为了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目的,结合教学媒体的特性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条件进行不同选择。

明确议题是要在适当时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案例教学讨论既怕学生思路跟不上,不能形成讨论,又怕学生思路过于宽泛而讨论漫无边际。这就需要教师使用专业判断和职业经验,根据学生讨论的发展不断抛出事先准备好的小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确定案例的主要议题,完成教学目标。

分析评价是在学生进行讨论时通过适时、适当方式介入对小组讨论的过程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性、控制讨论的氛围,达成学习目标。

反思升华是案例教学的最大意义所在,升华不是讲小数目的案例结论推广到全体的适用性上,而是根据讨论案例的特殊性,对已有理论进行扩展或者概括。在教学中尤其要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将案例讨论过程中得到的心得体验进行总结,成为日后进行职业判断的参考。

(五)案例教学法学习评价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教学中还要进行组员之间的互评,将每个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优缺点和特点总结出来;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案例分析的结论和未来的发展做出总结。总结性评价是对整个教学方案的评定,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案例教学的所有环节的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二、案例教学法使用中常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案例教学法虽然相比讲授法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但是在执行中确实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现将问题及解决思路提出来以供参考:

(一)案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合适的案例选择困难

在案例教学中,合适的案例的选择实在是非常困难的。农村审计案例来源或者是教师自己积累或者是源于其他公开渠道披露。如果是自身积累,案例的信度和效度都是不小的挑战,案例证据取舍也是困难重重,选择证据是往往因为先入为主为了得到某个结论而取舍数据,缺乏严谨性;如果资料来源于其他公开报道,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难以考究。

2.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都较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教学是将审计原理还原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中,既要体现工作中的审计思路和也要呈现蕴含的审计原理,既要懂得审计也要还要理解财务处理,既要熟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还要懂得农业企业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核算,既要理解材料之间的关系还要设计思路巧妙地抖搂出来,这些都对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挑战。

对于学生而言,进行案例分析是个对呈现出的所有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的过程,既要掌握材料知识,还要对学过的已有全部知识进行综合运用,通过讨论形成结论,再回到材料中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求证,最后还要对结论进行由此及彼的迁移。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也提出来较高挑稹

3.案例教学效率低

案例教学效率低主要体现在对于时间资源的耗费。在案例的整理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筛选、比较、甄别、整理,纵使如此,得到的效果也仅仅差强人意。在案例讨论的组织过程中,如果学生投入不足,有效讨论和及时反思不能及时结合也会造成效率降低;即使形成了良好地讨论氛围,在各抒己见的自由讨论中,形成最后决议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相对于直接灌输的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的效率在实践上是比较低的。

(二)问题解决建议

以上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现就正在解决的办法进行整理以作参考:

1.建设案例数据库

通过教师们的实地参观、访谈、查阅资料将文献资料或调研资料整理储备,这种资料可以是表格材料、档案数据,也可以是教师在研究中收集的证据或者是在研究中发现的关系描述。大量的数据出现,可以为以后建立证据链、建立跨案例分析的基础。

2.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

优秀的案例分析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功底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互相交流沟通中产生。基于此种目标,应尽可能给教师创造机会进行交流学习,搭建教师间互相交流信息传递经验的工作平台。

3.案例教学与授课法等其他方法相结合

教学策略选择是教学设计中困难最大的地方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不要执着于一种方法而不言其他,案例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应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反思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01):22-24

[2]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145-146

[3]蒋国明.案例教学在英语课程与教学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04):62-64

篇5

关键字:农村;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configuration based on case analysis, the proposed the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to configure the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configuration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layout, services radius configuration items and configuration scale explore suitable for the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standards.Keywords: rural; immigrant settlements; public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高低是衡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移民居民点大多位于农村地区,做为农村地区的一部分,也应该致力于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满足移民基本生活需求,这不仅能保障库区移民得到妥当安置,使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关系到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协调发展。

1.2研究对象界定

结合《镇规划标准》,村庄规模分为四个等级,人口规模在1-1000之间。由于村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的缺失,同时移民居民点项目人口规模也多小于1000人。根据《水电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 / T 5378 ― 2007)“集中安置是集中建立移民居民点和居住点,统一布局的搬迁安置方式,一般指移民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居民点。”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移民居民点指人口规模在100-1000人的村庄。规模大于1000人的居民点,按集镇规划标准进行建设。

2公共设施执行标准不明确、层次不清

公共设施执行标准不明确、层次不清。在居民点规划设计过程中,具体配置哪些公共设施项目,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配置多大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和标准。

在公共设施规划层面,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在城乡规划中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也有所差异,需要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

3公共设施配置依据及案例分析

3. 1相关规范标准

3.1.1城乡规划体系技术标准

目前适用的有关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一93)第六章和《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第七章。这两套标准分别针对居住区和村镇地区公共设施的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规模、设置标准进行了规定。前者针对城市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科技、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八类;后者按照中心镇、一般镇来配置六类公共设施,即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

《镇规划标准》中规定了中心镇和一般镇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在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规划工作中,对于移民集镇公共设施配置有一定可参照性,而对居民点公共设施的配置没有相关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城市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及控制指标做了相关规定。移民居民点人口规模为100-1000人,接近居住组团规模。因此,结合移民居民点实际需求,其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及指标则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

3.1.2服务设施专项标准

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较为具体,指标需要落实在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上,而《镇规划标准》中对具体项目。如中学、小学、卫生院等设施的具体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公共设施配置中,需要参照服务设施的专项标准,如:《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等。

3.1.3公共设施复建项目要求

公共设施配置在用地允许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公共设施项目;在总用地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居民点的复建项目。

3.2典型案例研究-某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

《镇规划标准》将公共设施分为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结合实际案例,对不同等级人口规模移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进行分类配置研究。

3.2.1人口规模

该居民点规划水平年人口规模为524人,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口在201-600人之间,属于中小型村庄。

3.2.2区位条件

该居民点位于对坪镇镇区。对坪镇为建制镇,是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基础设施较完善,有中小学校、卫生院、信用社会、派出所、法庭、税务所等公共设施,商贸教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好,是金阳县南侧的经济文化中心。

3.2. 3布置位置

考虑到公共设施的承接以及方便居民的使用,将公共设施布置在镇区与居民点的结合部位,位于居民点中部主要道路入口广场处(图1)。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于300米,能就近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图1 居民点一公共设施位置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2.4配置项目

由于居民点位于集镇镇区内,集镇现状公共设施配置已经较为完善。因此,在公共设施配置时注重考虑对集镇现有公共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居民点公共设施采用集中布置的形式,公共设施项目配置主要社区管理类、以及有服务半径要求的设施,包括社区管理用房、活动室、医疗室、便民店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配置。

3.2.5配置规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居住组团千人指标,居住组团公共建筑用地面积指标为488-1058m2/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362-856m2/千人。该居民点人口规模为524人,规划公建用地面积为600m2,建筑面积为400m2。

4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探讨

4.1公共设施的分类

根据《镇规划标准》公共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六类设施。

4.2规模等级划分建议

结合移民居民点的特点,按人口规模将居民点分为三个级别(表2)。

表2公共设施规模等级划分

人口规模 设施配置要求 设施空间布局

移民居民点 100-600人 部分设置 须集中配置

600-1000人 设施配置比较齐全 须集中配置

≥1000人 参照集镇标准设置 参照集镇标准设置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3公共设施的布置方式

公共设施布局的位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设施功能的发挥和合理性,关系着设施利用的便捷性,信息传递的可达性以及设施发挥的效用。公共设施布局应结合移民居民点人口规模、地形条件以及规划用地和周边的交通以及建筑的环境。

公共设施的布局采用三种形式:位于主要出入口、位于居民点中部,可以结合步行道路设置、位于新建居民点与现状建成区域结合部等。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结合居民点的具体情况而定。

4.4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

多数公共设施都有一定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内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规模大小。设置合理的服务半径,一方面应考虑居民利用设施的便利程度;另一方面应考虑设施运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5公共设施的配置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主要从人口规模来考虑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大小,并结合移民居民点的实际情况,项目具体应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商业金融以及集贸市场设施等内容。

4.6配置规模

居民点各项公共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配置规模应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千人指标计算,人口规模小于3000人的居民点按组团千人指标进行配置,千人指标算下来不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下限值,即建筑面积362m2,用地面积488m2,应按下限值控制。人口规模大于3000人的居民点按照小区千人指标进行配置。

5结语

本文对移民居民点公共设施的相关配置标准进行分析并探讨,以期为移民集中居民点公共设施配置规划提供借鉴。同时,居民点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居民点民主建设和居民行为文明逐步提升的过程,应通过村民参与、村规约束、村委监督等环节促进居民点设施与村民社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utonomous country "three rural iss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lationship, analyses its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and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case relations and features. Through the villag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Xinjiang oasis cit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a different patter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与内在关系

要解决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要建立起农业、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的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只有清晰地认识了“三农”问题,才能对新农村规划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1.1 “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1)农业问题:自治国农业投资不稳,结构不尽合理。当前,中央财政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份额最小。

(2)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较大差距,两极分化明显。

(3)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1.2 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贯政策

1.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2.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 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4. 促进人口城镇化。

5.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 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内涵

1.3.1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3. 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

3. 新疆绿洲城镇的特征分类研究以及村镇类型

新疆绿洲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1)在宏观上具有环状、带状和点状分布的特点。

(2)总体密度小,城镇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分布格局。

3.1 新疆绿洲城镇的历史演化

3.1.1 新疆绿洲的特点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上的广域性;地域上的封闭性,开放程度低;

人口上的多民族性;独特的绿洲农业环境;绿洲城镇在职能上以综合型为主;

文化景观多样。

3.1.2 新疆绿洲城镇的演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中对新疆绿洲城镇划分为两种类型:

(1)县域(小流域)地域结构模式的研究

新疆的县级行政区为保持自然单元的相对完整性和多样性,往往呈长条状分布,包括了高山到平原各个地貌单元。

(2)塔里木盆地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模式

塔里木盆地是比较完整的封闭性大型盆地,现代城镇和新垦团场城镇经历了由山前河流出山口到河流末端,到戈壁带下缘,又向沙漠延伸发生空间位移过程。

3.2 新疆绿洲城镇的类型和乡村空间特征

新疆绿洲城镇的类型按照产业分为:

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区域资源主导型城镇、区域经济潜力型城镇。

按照南北疆区域划分,城镇发展呈现出差异,南疆地区较落后,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土地承载水平低,北疆和东疆地区条件较好。

4.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发展模式

新农村规划要考虑大量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及其区位。

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异同点:

4.1 城乡统筹的要求和规划技术方法

4.1.1 城乡统筹的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以城带乡,加强产业联系,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4.1.2 城乡统筹的规划技术方法

4.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新疆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

理想的村庄建设和发展模式是建立起城乡要素联系通道,加快在产业、人力、资本之间的流动。

4.2.1 都市化区域,包括乌鲁木齐都市圈、库尔勒都市区、天山北坡城镇

(1)城镇发育特点:城镇体系完善。

(2)气候和农业特点:气候和种植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基础好。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村庄以迁并、置换方式为主,实行土地置换,农民变市民,居住、就业都纳入城市社区管理。

(4)重点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环节的关键问题。

4.2.2 北疆农牧区,伊犁州直、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州

(1)城镇发育特点:中心城镇发展相对均衡,乡镇体系弱而分散,边疆口岸分布多。

(2)气候和农业特点:水资源相对富集,自然和生态环境好,。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改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

(4)重点问题:退牧还草,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4.2.3 南疆绿洲区域

(1)城镇发育特点:水资源和绿洲分散,远离中心城市。

(2)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兼顾发展的模式。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重点以扶贫开发、结合建设抗震安居房的方式。

(4)重点问题:应在区家帮扶的前提下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改善农村卫生教育和医疗,提高人口素质。

4.2.4 东疆哈密、吐鲁番地区

(1)城镇发育特点:绿洲城镇特征显著,城市首位度高,中心城市和乡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落差较大,乡镇分布呈现出“碎片化”特征。

(2)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土地整治和治理为中心,改造中低产田和生态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结合扶贫开发,采取“整村推进”、“中心村带动”方式。

(4)重点问题:随着煤炭、风光能源开发,新的工业基地形成,着重培育信息工业基地的生活服务功能。

4.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中常见的误区有:

(1)不尊重村庄实际情况。

(2)布局不结合地形、地貌,兵营式建筑组合,“千村一面”。

(3)用地不集约,“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等土地圈占现象严重。

(4)对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保护不够,盲目拆建破坏了原有肌理。

(5)迁村并点未结合实际,未考虑农业生产服务半径。

4.4 城乡统筹要求下的新疆新农村规划

4.4.1 自治区对新农村规划的目标

自治区提出了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并在2014年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任务。

4.4.2 自治区对镇村规划的基本规定

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宅基地面积和住宅建设标准,贯彻一户农牧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原则。

4.4.3 村庄规划内容

1. 村庄用地布局

按照布局方式分为集中式布局、开敞式布局和自由式布局。

2. 村庄公共设施

确定村庄基层组织活动中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集贸设施、养老设施等公共建筑规模、位置及空间组合形式。

3. 村庄防灾规划

村庄内主要建筑物、公共场所按规范设置消防通道、消防设施。

4. 住宅和院落设计

对住宅设计、院落布置形式,群体组合、出入口等进行规划;各类公共建筑的类型、规模、布局和空间环境设计等进行规划。

5. 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及生产设施规划

6. 村庄环境整治

7. 村庄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道路交通应明确分级、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及标高,广场、停车场(含可能出现的公交客运站点)位置和用地范围。

8. 绿化及景观规划

村庄规划应加强区域及村庄内部的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9. 风貌保护规划

村庄规划应注重村庄特色的保护和延续,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建筑风貌,结合区域风貌特色,提出风貌保护措施。

10. 竖向规划

根据地形、地貌,结合道路规划、排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竖向设计标高。

11. 村庄分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时序、投资框架,编制规划项目一览表。

12.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应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和农村宅基地标准合理确定。

篇7

1.集中培训阶段的培训模式

1.1 学习-讲座-研讨。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学员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安排了讲座。学员们结合讲座内容,与主讲者进行互动、研讨,以促进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家讲座与研讨交流、学员沙龙和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普遍性与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特色教学、体验反思与训后提高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分享教学经验与智慧,着眼于提供专家与培训者互动的平台。

1.2 优质基地中学跟岗研修。到有特色的优质中学进行跟岗指导为特征,以参与式培训为主打形式,通过专家专题发言、学员参与式讨论、观摩课堂教学和以学科为载体的校本培训等形式实施,力求在参与互动中建构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修中既注重方法引领、理念内化,又注重实践指导。

1.3 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展示成果。针对兵团农牧团场中学生物教师对各类培训的需求,做到按需培训、送教下乡,努力解决农牧团场生物学科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员献课、学员教学反思、学员专题讲座、学员组织参与式讨论、专家组评课及评估考核等形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以展示培训研修的成果。

1.4 经验共享。通过“结业考核与学员经验交流有机融合”的形式,使学员之间交流分享经验。从培训内容的板块设计来看,各学科的培训形式基本上都包括以下三大板块:(1)学员交流。学员先分组交流自己近5个月来的培训成果、个人体会、教育故事和教学案例,再把小组交流中表现优秀的学员推荐到全班交流。(2)论文答辩。由高校学科教育专家和省、市、区教科所教研员以及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论文答辩小组主持论文答辩。(3)提交丰厚的结业成果。学员需提交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期间的个人发展规划、培训总结、个人教育教学中的叙事小故事、优秀公开课教案、校本研修方案、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视频案例)等内容。每个学员都将自己提交的培训成果装订成册,相关电子文本刻录成盘,并放在班上展览,以达到经验交流、智慧共享的目的。

2.分散培训阶段的培训模式

分散培训阶段,对返回工作岗位的学习、研究,我们注重发挥这些骨干教师在当地的辐射、引领作用。为了保证分散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采用的培训模式为:

2.1 个人课表学习。通过培训中心引导教师结合课程改革,设计教学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学习者自主制定学习与培训的时间表,为学习者提供读书、讲授与实践活动的“菜单”供他们自主选择,设立开放的培训和信息资料中心,创造丰富的信息环境。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养成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兵团农牧团场中学生物教师与本师(市)城镇内市级骨干教师结对子,进行相互听评,个别指导和相互交流,并将结对子情况作为城镇骨干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构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等,建立良好的可持续跟踪交流发展态势。

2.2 远程网络学习。培训中心利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通信开展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兵团农牧团场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交流网络,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关注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贴近教师专业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凝聚在基层教师身上的实战经验与各位专家教授的高度理论指导相碰撞、熔合。

2.3 课题研究形式。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培训方式。指导教师选择适当的教育科研课题,并担任申报人,然后分设若干个子课题,组织学员分工承担研究或实验任务。其目的是使课题研究或实验的全过程成为培训学习的过程,从中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兵团农牧团场骨干教师基础较薄弱的情况,选择了贴近学员实际的小课题(具有近、小、真、准、高、深的特点)。

2.4 教学实践反思。这种做法是指学员运用所学理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梳理,重新审视,作出理性思考。要求学员分散培训时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培训模式。具体流程为:(1)实践:组内备课、上课,完成课堂实录;(2)反思:与所在学校教师一道对课堂教学细节共同进行研讨,结合案例研讨方式,赏析课堂的愉悦与困惑。借鉴他人创意,突显自我风格,完成新的实施方案;(3)再实践:组内教师对同年段不同班级学生,进行二度实践,完成第二轮课堂实录;(4)再反思,再调整,完成第二次修改方案。

2.5 特色式校本在研引领。通过与受训学员及单位的“手拉手”长效性培训机制,探索结对申报、资源共享、合作论坛、互访交流、对口支援、“捆绑式”评价、彼此促进的均衡发展模式,为学员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提供方向性与策略性的引领。推出一批新时期优秀初中生物教师的典型及初中生物教师工作的示范区。

篇8

关键词:现状趋势瞻望

一、目前新农村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他们也迫切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于是大规模的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了。因此农村的景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通过对一些建设中和建设完工的农村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建设在景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脱节

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不是由景观设计师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独立完成的,造成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性。论文百事通所以农村建设在景观建设方面还处在无序状态。

(二)建筑无法融入周围环境

农村住宅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经过千年的衍变,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但大多住宅都是由农民自搭自建的,建筑的色彩、格局、样式一味的相互抄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甚至还大大的破坏了周边的环境。这些建筑不但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更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会使之将其慢慢遗忘。

(三)景观建设不够全面

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残留的景观滞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个人空间,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

当前的规划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农村是否适应这种模式。其实假如真要这样的话,可以直接把农村变为城市,没必要做这么复杂的建设。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其真正的本意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是农村城市化。毕竟农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态。

二、现在的农村景观设计趋势

俯瞰整个地产销售市场,“XX花园”、“XX新城”遍地开花,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城市中的住宅都设计成了都市中的田园,而农村中的村落却做成了田园中的都市,广大设计师本着为开发商创造价值的原则,逐渐形成了这股设计之风。但事实上,这样的追求是盲目的,这就好比是中国人抛弃母语学习英文,很容易跟风操作,却很难到位。某景观网站有这样一句留言:“决不要在自然中强调自然,也不要再现代城市环境中去炫耀现代!”看后笔者感触很深,从心底佩服这位网友投机取巧的意识,但是中国的耶路撒冷、美国的故宫只能成为让人们惊讶的怪胎。其实什么设计是经典?自然的,舒适的和适宜人的设计才是经典。

既然是居住环境,那一定是自然舒适的,农村——远离城市的嘈杂喧嚣,远离城市的污染,在这里有轻松的环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居住环境,它本来就具备比城市更为优越的条件,但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气派”,却硬生生的要把它与城市拉回到同一条起跑线,甚至还把它降到更低的位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在这里的景色怡人,居民们男耕女织,到处洋溢着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世外桃源——几乎承载了所有人的梦想。麦克哈格也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说: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也许,天然的一片森林,一弯溪流,一丛野花……在农民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就应该善于去发掘普通人视而不见的“潜力股”,而后去规整,去修饰,从而变成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美丽。

“麦田守望者”——俞孔坚教授,他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的作品。他用最经济的途径,用农业生产来营造景观环境的案例。此案例在中国新景观设计中影响很大,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我们现在讨论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问题,但他的设计思路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纵横交错的田垄,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从前在常人眼里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东西了。但正是由于他的发掘,我们找到了我们一直渴望的东西。那么农村的居住环境是不是可以不去一味地机械模仿城市的市政建设,而是完全可以结合农村实际特点,让“稻花香”来代替园林的主体绿地呢?论文百事通

当然,在这里笔者只是阐述了一种观点,并不是去鼓励模仿俞孔坚教授的这种设计理念,再好的创意也抵挡不住克隆的杀伤力,因为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的枯竭,从而忘却设计的原点。何况新农村居住环境形式也是需要多样性的,不能让农村的景观设计模式化,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其具体分析,然后才能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思路。但是,不管是什么理念,都要立足于农民,因为他们才是最终使用者。

尽管每一个开发商都会扯开嗓子向市场叫嚣,重复他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我们却曾不止一次的亲眼看到农村的拆迁住户,会将“花园”里的草坪铲除,种上蔬菜;会在“花园”里的灌木上晾上拖把;会把“花园”围上一圈篱笆,或在里面养殖家禽……。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习惯的做法就是去谴责农民,因为他们是败坏风貌的肇事者。但是,我却认为广大农民群众是无辜的,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有这个需求,而规划师、设计师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们无视了这种需要,用牺牲功能来满足自己眼中的所谓的“美观”。

所以,当我们着手投入新农村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时候,就必须首先去深入了解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需求,了解他们的审美眼光以及他们的愿望。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的社会群体,其中有的也拥有自己的副业,也有的是往城市打工促农的,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他们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高,有着自己的追求的眼光。他们大多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土地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同胞虽然温饱有余,却还谈不上富裕,所以在发展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走节约路线。还有大规模的规划拆迁,促使绝大部分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以工代农。一个一辈子都在自己土地上的农民,今后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一家。这些还需当前的规划设计师好好的琢磨琢磨。

农村的乡土树种很多,我们在建设绿化环境时,可以更多的倾向于经济的,符合当地特色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而不是为了强调所谓的视觉冲击,去修很宏伟的大道,两旁配置名贵的从远方运来的,还可能并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这样的树种不仅在一开始栽植的时候投资大,而且在以后的维护费用也会远远超过了其它一般乡土树种。事实上,作为居住环境,我们并不需要“震撼力”、不需要“壮观”,我们需要的是舒适与放松,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

另外,在这里笔者还想提的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村因为位于高速公路旁或某国道旁,在短短两周内甚至还要更短的时间内,所有的路边的住宅都被齐刷刷的刷成鹅黄色,美其名曰:整顿美化。可当你折进村子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些被“美容”了的住宅却是一个阴阳脸(在住宅的另一侧并没有涂料),也许这也是一种特色吧。我们并不赞同这种刻意的统一,我们可以看一看澳洲这个农业大国的农村建设,虽然未曾到过,但从友人在当地所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村落毫无规律的延伸到远方,其中,你找不到两所相同的农舍,但所有的住宅都像是风景画的一部分,恰到好处的镶嵌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原始的和自然的。新晨

三、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的前景

“绿色住宅”作为一种新起的生态人居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循环,节能环保成为了“绿色住宅”的首要条件。其实绿色住宅不单指个体的住宅,而是包括整个体系。在新农村规划中,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植物学等的基本原理,处理好住宅建筑与整个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本地植物为基体,共同组成一个适合人居住又生态循环的系统。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具体设计上,注重本地植物的运用和不同植物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补充融合,不加修饰。目的使整个系统更趋向于原始状态与自然状态,最大限度地回归自然。

中国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发展成今天的局面也牵扯着方方面面的因素。上述笔者的观点也许是琐碎的、不成熟的,也许是片面的,但也代表着某个角落一部分人的呼声。笔者衷心的祝愿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够真正的立足于农民,能够更好更快健康蓬勃的发展。同时,农村的人居环境景观建设也能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当代当地农业的特色,愿广大设计师能够集思广益,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不断开辟出具中国特色的景观之路。

参考文献:

[1]谢振宇、杨光穗.绿色住宅——一种新的建筑景观.热带农业科学.2002(8).

篇9

【关键词】2G网络生命周期 PDCH 减站减配 Refarming

1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其重心已全面转向4G。OTT(Over The Top,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业务的替代加剧,使传统话音、短信业务处于加速衰退期。展望2017年至2020年,4G用户占比将不断提升、2G/3G用户将快速下滑、中国移动VoLTE将大规模商用,这将会加速VoLTEW络及终端的部署以及促进用户的快速发展,并推动2G/3G网络的用户加快向4G网络转移。

随着VoLTE时长占比的增加,2G网络承载的语音业务量将下降,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最大化利用原2G网络频率资源。从利润角度上看,由于设备老化、维护成本增加,2017年至2020年2G网络清频、退网的策略该如何制定成为一大难题。这些都亟需从战略规划和工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方案。

在上述背景下,需要盘活存量,拾遗补缺,拆闲补盲,控制2G载频零增长,补盲农村弱覆盖及新兴区域建筑,通过网络结构调整、性能优化等手段确保话音质量,提升网络质量满意度,充分发挥已有2G设备的效率,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做好GSM空闲频段向4G转化应用、GSM向FDD-LTE升级的准备。因此,本论文将在对2G网络生命周期、2G网络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GSM减站减配及频谱规划进行分析。

2 2G网络生命周期

某运营商2G网络在VoLTE形成规模化应用之前,需确保网络质量的领先优势,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话音业务。随着用户及业务迁移至4G,2G计费时长将快速下降,网络利用率将逐步降低。

美国某运营商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2G服务,由于3G引入相对较晚,因此2G服务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较长。2004年开始提供3G服务,并在7年后开始提供4G服务,且在此之后2G网络仍然提供服务,其对于某省运营商具有较强的参照性。

某省运营商2010年开始提供3G服务,并在4年后开始提供4G服务,参考国外先进运营商的2G发展生命周期,以及该运营商对2G/4G网络发展的定位,预计该省运营商2G网络将在2016~2018年期间进入衰退末期,如图1所示。

3 2G需求分析及预测

影响PDCH(Packet Data Channel,分组数据信道)承载速率的因素包括无线环境、用户数和行为、小区类型、信道类型、动态信道比例和业务类型。这些因素给提升PDCH承载速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来挑战。其中,业务类型对PDCH承载速率影响最大,应重点减少PDCH信道被移动QQ等低速、小流量业务无效占用的情况。

应对策略:根据业务、场景、用户动态分配资源;优化载波信道配置;引导市场策略。

如表1所示,可通过预测的2G网承载总话务量(忙时语音话务量+忙时数据等效话务量)推算目标网所需PDCH信道数,比对现网PDCH信道数得出冗余PDCH信道数,即可推出全网冗余载频数,此数据可作为下一章节GSM减站减配方案的参考。

2018年至2020年,随着GSM网络负荷大大降低,从提升用户体验角度上看,可考虑关闭半速率、小包检测。

4 GSM减站减配方案

2017年至2020年预测该省运营商2G客户规模和客户占比快速下降,客户快速向4G迁移。同时,2G网承载话音及数据流量也将快速下降,2G网络利用率也将呈现下降趋势(无线利用率=(忙时语音话务量+忙时数据等效话务量)/(总业务信道数×K)×100%)。但市场对GSM载频仍有一定的需求,如农村弱覆盖区域、新兴区域建筑、自然灾害造成的设备损坏、设备自然老化等。

针对城区范围内的GSM容量站点,提出了GSM减站减配的方案,如图2所示。

以某城市城区GSM基站为例。2016年5月该市城区GSM室外基站数1297个,载波24 532个。取2015年5月与2016年5月该市GSM基站数据业务量信息进行分析。

载波数大于6的小区:1089个;近年内流量减少站点:1131个;站间距小于300 m站点:756个;忙时无线利用率小于70%站点:598个;同时符合以上四项的站点数:173个。在Mapinfo地图上以蓝色星型标记,如图3所示。

4.1 案例1

该市某区域基站分布图如图4所示。

该区域内基站网络利用率均在60%以下,且位于密集市区,站距在300 m以内,可提出对该市A基站进行关站(注:该区域基站频率和参数需相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对周边基站如该市B、C、D基站进行利用率测试,若该市A基站关载频测试后利用率均在70%以下,则可将关掉的载频拆除,重新组合使用至其它新增覆盖区域。关站后周边基站当年及下一年无线网络利用率预测如表2所示。

4.2 案例2

该市某区域基站分布图如图5所示。

该区域内基站网络利用率均在60%以下,位于密集市区,站距在300 m以内,可提出对该市A基站进行关站(注:该区域基站频率和参数需相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对关站后周边基站如B、C、D、E基站进行无线网络利用率测试,如表3所示。

由于该市A基站关站后,周边基站如该市B基站等,利用率将会超过70%,因此可将该市A基站进行减配载频测试,直至关载频测试后周边站点利用率在70%以内,则可将减配的载频拆除,重新组合使用至其它新增覆盖区域。关站后周边基站当年及下一年无线网络利用率预测如表4所示:

同理可对全省进行预测,得出可减配或关站站点数,以满足拆闲补盲需求。

5 GSM频谱规划策略

随着用户尤其是农村用户对高速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频谱资源的缺乏日益严峻,同时,4G的后期工程将重点考虑农村地区的广覆盖。在广大农村,GSM占据900 MHz重要频谱资源,LTE 900M的覆盖半径接近LTE 2.6G的3倍,相同覆盖下的站点数目相应减少50%左右,LTE 900M的室内覆盖性能比2.6G优10 dB以上。通过在GSM 900M频谱Refarming建设LTE,成为农村和乡镇4G建设的首选,既可以满足广覆盖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对频率资源的重复利用,提升频谱效率和数据吞吐量,提升用户满意度。

Refarming就是对GSM网络进行重新规划,从其频谱中分配一段新建LTE网络,实现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快速从GSM升级FDD-LTE网络,满足移动宽带发展需求,提升用户业务感知度,同时保证对原GSM网络的影响最小。

该运营商FDD牌照发放前,以GSM 900M上行频段为例(885 MHz―909 MHz),建议优选自有频率实施宽带化,例如该省初期采用5 MHz带宽(889 MHz―894 MHz)快速实现广覆盖,远期按需扩展至10 MHz(889 MHz―899 MHz)。

先期选择农村地区少量数据业务热点进行部署,快速实现;终端以CPE和Mi-Fi为主,资费策略与关键竞争对手看齐。农村基站载频配置一般小于城区,在考虑农村2G基站频率使用状况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拿出5 MHz或10 MHz频率用于GSM Refarming的试验。

如表5所示,Rearming的频率可使用900 MHz或1800 MHz:900 MHz传播特性更好,但受限于政策和终端,还不能使用手机接入;1800 MHz频率更丰富,但在农村的覆盖能力与TD-LTE的F频段基本相当,无优势。手机形式的低频段4G在牌照放开后对农村覆盖有优势,是今后力争的方向。

地级市区:建议采用1800 MHz进行Refarming,作为TD-LTE的容量的补充。采用“三明治”方案在拥有的1800 MHz频段中间,重整出5 MHz、10 MHz等频谱宽度给LTE使用,两端的边缘频谱依然保留给GSM使用。

其他市县县城:建议采用900 MHz进行Refarming,根据900 MHz可用迁移频段带宽确定使用带宽,利用900 MHz频率优势用作县城广覆盖和深度覆盖。

乡镇农村:建议采用900 MHz进行Refarming,利用900 MHz低频段进行广覆盖,低成本建设FDD-LTE网络,达到与2G网络相同的覆盖效果。

6 结论

由本文分析可知,通过科学合理的GSM减站减配方案,既可以盘活存量、满足拆闲补盲需求,又可以做好GSM空闲频段分给4G并向FDD-LTE升级的准备。将现有的2G网络部分频谱用于FDD-LTE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应尽早开始规划及试点工作,为将来的TDD/FDD混合组网及大规模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随着FDD-LTE网络的部署对GSM所占用频段的重新规划和使用,GSM网络在减站减配的过程中,应确保现网的通信质量和用户感知不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斌杰.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 戴美泰,吴志忠,邵世祥,等. 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3] 曾召华.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理论与实践[J]. 西安科技学院报, 2002,22(3): 301-305.

[4] 杨永辉. EDGE+技术的农村无线宽带应用技术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5(9): 33-35.

[5] 吴晓岩. “十三五”网络规划总体要求及发展环境分析[R]. 2015.

[6] 海南省通信管理局、海南省互联网协会. 2014年海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R]. 2014.

[7] 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省移动公司“十三五”网络发展总体规划[R]. 2015.

[8] 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GSM全省话务量[R]. 2015.

[9] 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GSM全省数据流量[R]. 2015.

[10] 王镭. 划建设工作会总结讲话[R]. 2015.

篇10

关键词 法治;农民;普法规划;民间法

2006年出台的“五五”普法规划亮点之一是将农民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普法规划将农民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是国家更加关注普通人生活和真正夯实法治社会基础的初创性工程。但是目标的良好和意义的重要并不能证成普法规划将农民作为重点普法对象的全部合理性,该项举措的全部合理性需要在普法实践中予以证成。因此,如何在普法实践中将农民作为重点普法对象展开来时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在实践和行动的话语中展开对该问题的分析和描述。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是良法之治,而对于何谓良法问题,一般的论者往往从法律与道德、伦理的关系角度来阐释。问题是国家制定的法律,如果假定为良法的话(即法律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基础),那么,当它适用于不同的语境(比如城市、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它仍然体现出良法之态吗?吉尔兹告诉我们,法律乃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换句话说,法律是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化阐释。在一种语境中谓之良法的法律,在另外一种语境中则不见得是如此。理性设计的适用于城市的国家法能够当然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吗?换句话说,也就是普法规划要普什么样的法?

从形式上来说,法治乃是规则化治理的事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依法办事”。法治的作用就在于促使人们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规则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法律、道德、习惯与宗教等都是规则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各种规则间有若干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各种规则都是一种行为模式,不如此行事就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在现行二元社会模式下,城市和农村是按照不同的规则模式行事的。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法治是“一体三型”的,所谓三型包括城市法治、农村法治和少数民族法治。鉴于本文的论域我们撇开少数民族法治不谈,来看一下城市法治和农村法治。毫无疑问,城市法治和农村法治是有若干差别的,普法工作本身是消弭二者间差别的一种努力和姿态,目的在于实现所谓的一体的法治。但是在普法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城市和乡村在法治问题上的若干重要区别。

首先,现实的法治必须置于具体的境况中来理解,同样的法律置于城市和乡村会有若干差异体现出来。我国属于大陆法传统,以制定法为主,垂法而治,法治由上而下推行。制定法是由社会少数精英们理性设计的制度性规则,它以市民社会为基础,表征着现代性而适应于现代的都市生活。虽然现时的中国农村大部分已不是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但是毕竟经历了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洗礼,包括风俗、习惯、惯例和宗族法等在内的各种小传统仍在广大农民的实际行为中起着某种支配的主导性作用。法律在农村地区,除却一些时有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外,仅仅维系着一种表面的统治力。法律不构成日常生活的真切部分,普通人对法律是陌生、隔膜的。伯尔曼说,法律不被信仰会形同虚设,这正好与法律在农村地区的表面化是对应的。

其次,法治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认知能力,但是与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法律的认知能力相比,农村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法律的认知能力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而这一点正是广大农民们所缺乏的。但是,这也不是农民法律认知能力不高的唯一原因,原因还在于法律的精英性和现代性,抽象的逻辑和晦涩的语言使普通农民言读法律就像看天书一样艰难。因此,我们认为,普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农民的法律认知能力,为在他们的社会生活常识和法律的逻辑运作之间搭建一座沟通之桥,实现“某种知识上的转换”,而使法律成为农民们生活的运作方式,真正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中。

最后,社会性质的差别所导致的法律的运作模式的差异。城市是个复杂社会,但是在陌生人间关系简单;而广大农村则是个熟人间的简单社会,但关系比较复杂。这导致法律在城市和乡村的运作模式是不同的。在城市,大多数法律关系是“一锤子买卖”,当事人间为法律行为时目的单一,接触片面,行为时间短;而在农村地区则大为不同。在农村大家通常都是熟人,彼此间为法律行为时目的复杂,接触面广,行为时间长。比如对简单的债,就不是被简单地理解为给付行为,而是存在着复杂化的倾向:一是债的人情化;二是人情化的债。所谓债的人情化是指债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债的标的本身而及于其他,比如在金钱借贷中,借方通常除偿还本金和利息外,还要另外有所表示,否则将被视为债的关系没有完结;而人情化的债则是将本应由习俗、惯例与习惯等调整的社会关系“债化”了。在农村地区,几乎家家都有的红白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已如上述,法治是规则化治理的事业,但是,这仅是法治的形式特征。虽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按照既定规则行事的,但是在城市和乡村主导性的规则是不同的。法治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内涵:“法律至上”。对法律在行为实践中这种至上性的追求是法治话语的核心理念。我们多年来进行的普法活动其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们按照既定规则行事,更重要的在于在全社会达致一种法律至上的根本理念。但是由于阐释法治的具体语境、不同语境中主体的认知能力和法律运作模式的差异,使得农村法治与城市法治、国家的正式法与农村社会行动中的法充满着“离散、断裂和冲突”。这就彰显了本文讨论的国家在农村社会自上而下推行正式法的运动式普法活动的不可能性。当现代的国家正式法向相对传统的农村社会和广大农民传播、灌输的时候,重要的是去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努力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换言之,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现实存在性,考虑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顾及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使法律真正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实现法律的规则之治和法律至高的法治理念。因此,我们认为,普法运动作为法治知识在不同场景中转换的媒介或者方式,要普的法就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现代性的与都市性的话语,还要深切地顾及民间意义上的传统的、乡土性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国家的正式法与其适当的、实用的乡土化理解,是国家的正式法与非正式的民间行动方式的有机结合。也许,这才是运动式的普法活动的正确之途。

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规定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是普法规划的领导者、组织者,而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则是普法规划的具体实施者。就是说国家是普法规划的实施者,普法规划完全是由国家设计由上而下推行的全民性工程。“五五”普法规划要求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于农

民来说提出了“法律进乡村”活动。问题是这种由国家主导由上而下推行的活动能够达致“法律进乡村”、“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而实现农村法治的目标吗?下面我们通过对个案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环绕微山湖的山东、江苏两省的六县,长期以来,两侧群众因争夺湖田、湖产,摩擦、纠纷、械斗不断,死伤时有发生,给两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近50年来,该地区共发生此类械斗400余次,双方死亡31人,伤800余人。虽然双方的司法机关对在械斗中的杀伤人的犯罪者进行了处罚,但是双方群众都不愿将死者火化,这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双方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双方群众的矛盾和对立一度处于“僵冷”状态。

据此可以作出以下几点分析:第一,国家法在解决纠纷与维护秩序中的有限性。虽然司法机关对在械斗中的违法犯罪者予以惩处,但这仅是惩处械斗行为本身的手段,由于械斗发生的原因没有得到解决,而使法律本身不能构成为达致秩序的工具。第二,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的政府更是地方的政府。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对地方实行治理而使自身融入到地方当中去,地方的利益和地方群众的利益就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在不同地方间的纠葛中,地方政府往往首先是地方利益的代言者而将统一的国家利益置于其后。第三,政府行为与群众行为的交互影响。在该案例中,存在着一个怪圈,当地政府在处理不断发生的双方群众纠纷的过程中而出现“僵冷”、“隔膜”状态,而这又无形中加强了双方群众的对立、冲突与矛盾。

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的消除还需要围绕矛盾的原因来解决。率先突破“坚冰”的是双方政府的“警务外交”与政府外交。2002年,两省相关县区达成共识,构建边界地区长期稳定协作机制。双方沿湖分局、派出所开展联防联谊,共建跨省、跨市县的治安防控网。正如当地人总结的“干部多握手,群众就不出手”。对于双方边界冲突中遗留下来的尸体,虽然司法机关已经或者正在对违法犯罪者进行惩处,但是法律作为国家强制力维持的规则,其作用不是无限的,不可能在这种中依靠强制予以处理,否则将会导致更大更深的矛盾和冲突。于是济宁、徐州商定,由各自政府对死者家属给予经济补偿;双方尸体同时火化。从而使这一群众动辄抬尸上访的“定时炸弹”得以拆除。

现实的纠纷往往都是源于利益的纷争,对于利益的不同态度决定着纠纷的解决和秩序、法治的实现。在该案例中,双方之所以陷入矛盾和对立中,原因之一就在于双方当地政府都有意无意地仅把自身当作地方利益的代言者,而忽视了作为更高层次上国家利益地方代言者的角色;而在纠纷的解决中双方有意识地考虑到了对方的利益,而无意识地将自己作为国家利益的地方代言人。有学者指出人们服从法律的主要原因乃在于具有了意识到的责任。意识到的责任是指人们感到有责任去服从权威的命令而不去考虑个人的得失。在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到的责任”的有无对于政府行为的重要性。当双方政府没有这种责任的时候,矛盾出现、持续并且不断升级;而当其具备这种责任、抛却本位利益考虑时,矛盾在逐步解决和消失。在人们无法抛却个人得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的规则行事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政府具备“意识到的责任”、尊重法律的权威,才能消解群众的对立、矛盾和纠纷,逐步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对法律的尊崇,毕竟国家的、政府的行为对于社会的、公众的行为起着一种示范的影响和作用。

在历年农村普法活动中,地方政府在普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一方面来自具体情景中既得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地区的代表而体现的现代性与相对传统的农村环境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在农村普法活动中,地方政府主要是作为普法活动的外来者和压力者,并且不断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在农村的代言者试图将国家法与广大农民的实际的、日常的生活链接起来。而作为普法活动目的的真正实践者和实际效果的体现者农民们,则有着自己既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则,国家法并不当然成为他们的行动话语。国家法只有内化为他们某种意识和信仰时,才能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实际行动的指南。而如果普法活动仅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外在物,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时,国家法和法律至上的理念是几乎不可能内化为广大农民的意识和信仰,依法办事也就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在普法活动中,我们不能仅把农民视为“受众”和客体,而应凸现他们的主体性,调动其积极性,让他们也把普法活动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耕耘和经营。这样,普法活动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由形式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