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发展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篇1

[关键词]校园 电子商务 可行性 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相关经济的迅速发展,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早在2001年,众多学者便已投身校园电子商务开发的理论研究,并在少数校园开展相关实践课程,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全国市场而言,还没有较为实际的校园电子商务构筑平台,更缺乏成熟的校园电子商务软件。

一、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

1. 大规模的消费群体

校园电子商务实质上是基于传统C2C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像淘宝网那样的交易型网站打下的网购交易群体的基础。随着网购观念的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渐成网民消费生活的习惯,2009年网络购物的用户增长率高达45.9%。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广。另外,大学生作为校园电子商务交易的主要面向对象是网上交易的主要人群之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主力军。

2. 良好的信用机制。

由于校园电子商务交易买卖的面向对象主要是全民素质较高的学生和教师群体,其有别与传统电子商务买卖信用风险较大的特性,尤其是对于卖方而言,参与该市场竞争的主要是在校师生和学校周边的商家,一旦出现违规现象极易暴光,因此,交易双方都会自觉维护好自己的个人信用。其次,由于时空有限,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商品也易实现面对面交易,从而降低了买卖风险。

3. 方便的物流配送

由于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师生们居住集中, 使物流的配送能够准确、 及时,物流配用和等待时间等各项交易成本大大减少。另外,还可以通过贫困生勤工助学的方式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问题。

4. 稳定的商品来源

首先,大学生逐渐养成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习惯有助于校园二手商品交易,校园电子商务又有助于弥补现有的诸如跳蚤市场这样的需求供给产生脱节的缺陷。其次,参与校园买卖的双方年龄相仿,审美观和价值观相似,有共同的消费倾向。最后,就校园范围内,大学生作为人数最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是一些高档消费品的未来潜在消费者,是众多商家的商品推广对象。

5. 优良的网络环境

高校校园内稳定的网络环境及相应的硬件配置为校园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借助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平台,为校园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了载体。现今大部分校园的电子商务实验室设施已较为完善,并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现成的电子商务建设模块为项目的开发和网站的维护工作省去了大量经费。

6. 便捷的交易实现途径

在校园电子商务实践平台中,以校园网为依托,借助技术和营销网络体系,连接供货商家、实物配送点、学生和教师。学校对整个平台的运作进行宏观管理,平台维护者提供技术支持,卖方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买方借助这个平台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通过IM与商家进行交流,达成“协议”,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整个交易过程,中间环节均由系统自动实现。

二、制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实践中,大部分高校校园网在资金投入、宣传力度、网站维护、服务质量等问题上存在极大的缺陷。就目前来看,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存在于各个方面,从建设和应用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认识因素

首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并非盈利性机构,而校园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务必牵扯到利益纠纷,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带来经济损失,相关责任的归咎又会成为一大难题。然后对新兴事物认识不足,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偏见,不知道校园电子商务如何构建和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2. 实施因素

许多学校建立校园电子商务初期对其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重眼前利益,导致后期无法拓展。其次,在建设中缺乏校园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硬件平台建成后,后续资金供应不足。再次,由于从事校园电子商务管理的大多为在校师生,管理制度、经营模式过于理论化,缺乏在实践中运用的能力。

3. 技术、人才因素

现有的一些电子商务软件大多不具备校园电子商务功能,真正的开发运用维护等各项工作需要重新调整,但是高校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理论学术性研究,对于各项技术的实践应用较差,且教育水平与当今信息化发展进程的脱节现象严重。其次,对校园电子商务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有限,真正能掌握一定技术的人员大多为高年级学生,但是他们大多面临就业、考研等自身未来发展的压力,真正能够投身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的人员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三、结束语

在中国,虽然校园电子商务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的不断完善,对于高校摆脱传统保守的观念努力发展校企联合的经营模式,加强实践性课程教育,校园电子商务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未来校园电子商务将以强劲的势头在各大高校内迅速崛起。

参考文献:

[1] 黄立新. 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4):117-119.

[2] 翁苏湘,张林浩,张国良. 基于校园交易网的大学园区电子商务解析[J]. 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8(12):94-96.

篇2

关键词:新时期;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构建网络电子交易平台,通过这种平台,完成商品交易活动的一种商业运行模式。这种商业运行模式在实施起来较为便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在网络交易平台上,买卖双方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进行交易,买卖双方不需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就可以实现交易过程,因此,这种网络交易方式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与快捷性。这种模式一经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仅有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但到了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了6.4万亿元,并且每年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目前我国的的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

发展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选择。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改革,经济转型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属于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电子商务产业能够有效拓展相关产业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开放发展,能壮大现代服务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其次,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对于推动内需也有重要作用。目前,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国民消费总值逐年攀升,电子商务对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动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次,发展电子商务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相关产业的短板问题,能够使相关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

二、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其经济推动作用是显著的。但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网络购物的诚信危机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业活动,虽然能够非常便利高效地完成交易过程,但商业信用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在网络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有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商品质量问题严重。通过网上交易,消费者不能对商品进行实际鉴别,这就导致很多消费者不愿通过网络手段进行购物消费。这就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2、网络的安全问题。通过网络交易,也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诸如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等等问题,这种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也是制约电子商务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有很多用户不愿进行网络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网上交易安全性的担忧。

3、法律不健全的问题。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进行规范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些电子商务管理办法、规定等,但这些法律规定和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法律不健全,就无法保障电子商务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三、新时期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分析

1、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坚决支持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极大,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对电子商务行业的支持。自从电子商务出现之后,国家就大力支持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产业,在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坚决支持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同时,国家也需要积极承担起监督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规范电子商务行为。这种国家坚决支持,适当规范,规范适应发展的监管方式,既能保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做过多的干预。这种方式对于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持续、高效、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的作用。

2、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相关法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在这种新情况下,要促进电子商务的高效、健康发展,就需要能够针对网络经济新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法规,这样,才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为电子商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比如,在网络环境下,很多个人或者是部门的信息容易被泄露,国家要能够完善信息保护和使用方面的法规,对个人或者是群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这样,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再比如,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着数据使用者的权利受到损害的现象,国家也需要能够通过完善相关法规的方式,明确数据使用者的权利责任及使用规则,能够保障数据在的有效开放利用。

3、完善信息网络、物流基础等设施的建设。在信息时代,信息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要的做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是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完善信息网络、物流基础等设施建设对于扩大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国家一定要重视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第一,国家要加强对电信、仓储物流领域的相关监管工作,要投入资金加强公共基础建设,促进公共基础设置的开放和公平使用。第二,国家要不断建立与完善电信市场结构,要降低信息终端的宽带接入门槛,减低通信资费,以保障更多的人群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这样,才能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第三,国家要制定相关法规,要加强网络管理,保障网络运营的透明度,要能够做好统筹规划工作,有效整合仓储物流设施,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四,国家要进一步减低高速公路、路桥等收费标准,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要规范交通支付监管秩序,保障物流的有效畅通。第五,要进一步加大信息网络、仓储物流建设的投资数额,通过加大投资的方式,保障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为电子商务的有效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4、提升电子在线支付的安全性。在线电子支付与传统的交易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其最大的差别是在线电子支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互联网黑客攻击技术不断提升,各种病毒都能威胁到网络的安全。这种现状,就决定了电子在线支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在线支付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消费者就不愿意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交易,电子商务发展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提升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安全才能有效激发人们电子网络交易的欲望,才能消除人们的不良心理,积极投入到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交易,可以说电子商务的持续高效发展,需要有在线支付安全作为保障。提升电子在线支付的安全性,首先需要要加强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能够研究出一些新技术手段,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中,提升电子在线支付的安全性。

5、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有效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要能够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学科涵盖内容广泛,涵盖的内容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通信、经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正因为其内容面极广,这就加大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难度。我国要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花大力气,要尽快在高校中完善相关学科建设工作。要能够投入人力、财力大量搞科研,能够就电子商务中的高端技术、商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企业在引入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要能够留住人才,同时也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人才。要能够建立起现代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相关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完善制度,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6、加大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互联网时代,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维护市场的创新活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电子商务产业中,也需要能够通过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创造这样的市场环境,国家就需要极大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发现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就需要能够依法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缺憾,这里研究了新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对策,对于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芊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聂林海.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工作举措[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03)

篇3

关键词:金华 电子商务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32-02

1 引言

2009年8月18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授予金华“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这是继杭州“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广州“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城市”之后,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城市,也是地级市中首个被授牌的城市。2010年,金华市网上注册的淘宝网店已经超过3.5万家,全国排名第6位,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0亿元,获得“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称号①。

2 金华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

2.1 优势分析

2.1.1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金华是我国沿海地区通往西南内陆腹地的交通要冲,是国家级陆路交通主枢纽和浙江第二大信息枢纽、第四大现代物流枢纽。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交通“外通内畅”工程。外通方面,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诸永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汇于市区,多趟动车组开通,东永等高速公路和杭长铁路客运专线(预计2014年完工)都在建设中,金华与上海、杭州的“同城效应”加快形成。“内畅”方面,重点建设金义快速路等8条城际快速通道,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加上功能齐全的国际物流中心、公共型保税仓库等贸易平台,客货运输十分方便。

2.1.2 政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金华市政府对政协提案十分重视并采纳提案建议,将“信息化战略”列为金华五大发展战略之一。《金华市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金华规划纲要的通知》,传递了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信息化战略来推进“数字金华”建设的决心。在这基础上,市政府提出“要加快传统商务模式向现代商务模式的转变,在现代商务活动各个主要环节和经济管理部门全面建设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国际化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在资金补助、投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孵化、成长环境。

经过几年的努力,金华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信息产品制造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通信运营业务总收入超50亿元的大产业。一批成长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功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了融资,迅速发展壮大。金华市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关注和投资的热点及培育上市的主要对象。

2.1.3 企业自身不断探索,拓展电子商务模式空间

、、中国包装网、中国化妆品网、中国安防产品网、中国饰品网、中国五金网等行业网站,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将总部设在金华。调查显示,与全国同级城市比较,金华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已远远领先。仅有几台电脑、没有组建局域网的企业用户只占7.14%,中小企业已组建局域网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用户分别占35.71%和28.57%,已实施了较为完善的ERP的企业用户已占近20%,有15%的传统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

2.1.4 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关注

金华市利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成功引进美国IDG、华登等四家著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1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将适时在香港上市;天格网络公司与美国著名风投机构IDG达成1000万美元的风投意向;中国服装网与网盛科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融资1000万元,并确立了三年内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战略目标;浙江中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动作频频,先是与网盛生意宝达成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后来又与中华服装网强强联合,去年底又并购了穿针引线国际流行资讯网,形成了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中国食品网、汇鑫科技等企业也纷纷通过风险投资或战略合作实现融资。

2.2 劣势分析

2.2.1 企业现代化水平低,管理层面欠缺

目前金华市大多数企业还处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结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在企业层面上,由于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没有注重流程重组与结构优化,因此,“用”与“体”依然是“两张皮”。当前,金华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在服务器管理,网页内容更新,客服管理,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尚存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有的企业以电子商务之名,行电脑游戏之实。

2.2.2 专业人才稀少,缺乏动力支持

金华随着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崛起,人才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金华招人难,留人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缺乏,而且到上海、杭州挖人成本非常高。”金华某网站负责人坦言,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制约金华电子商务业进一步发展。在金华发展电子商务,希望大潜力也大,但人才短缺是最头痛的问题,甚至拖累了企业发展。金华主要缺三种人才:(1)电子商务模式设计、战略规划的管理人才;(2)电子商务市场运作和市场营销人才;(3)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咨询和项目实施的技术人才。

2.2.3 物流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业发展滞后

电子商务对于无形商品来说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因为无形商品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送,不存在商务信息流与物流的配合问题。对于有形商品来说,电子商务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形商品必须借助于完善的实物配送系统。商品长途邮递成本高昂、时间延迟,以及物流企业良莠不齐的现状,足以使许多消费群体望而却步。例如在网上下订单只需要几分钟,而送货却需很长时间,这是客户所不能忍受的。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交货速度是当前物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篇4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农村经济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出台多项政策以便保障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6年4月,阿里研究院了《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5)》。结果表明,2015年阿里平台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超过90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占比97.73%,1688平台占比约为2.27%,2015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0亿元,保持继续增长趋势,比2014年增长30.52%。2016年,河北省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溯源全覆盖的省份。阿里研究院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河北省有淘宝村91个,位居全国第六。全面发展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河北省农业发展使命的需要,是提升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河北省如何应对传统经济的转变,如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变动,如何抓住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全面提升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河北省农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由此可以得出,客观地研究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且找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具体性对策建议,探索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还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河北省电子支付方式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应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得到迅猛的发展,支付由传统的现金交易模式转变为多数靠电子进行支付。此类的转变极大地便捷了人民的购物方式以及转变了传统的消费习惯。2013年,河北省的支付宝网上支出金额同比增长117%,其中人均网上购物消费4258元,缴费支出269元。2015年年底,我省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达56.0%,较2014年年底提升7.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团购使用率达22.1%,较2014年年底提升5.8个百分点;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网民使用率较2014年分别增长7.1、5.8、4.9个百分点。虽然如今在农村仍有一部分的农民没有接触网络,尤其是中老年人,仍使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但是大部分的青年人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可以便捷地通过新型的支付方式在电子平台进行产品的交易,这些新型支付方式(如网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已经被广大青年接受并且习惯,无形中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2.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快速发展状态,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瘦肉精、毒豆芽、假奶粉等,让城市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健康。这些城市居民对特色优质的农产品有着强烈需求,部分消费者更愿意花钱购买具有保健功能和能体现文化品位的特色高端农产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特别是具有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成为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3.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底,我省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3731万,2015年新增加网民数量为12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5%,相对于2014年年末增长了1.6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手机用户规模达到6367.2万,比2014年增长138.1万。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到2015年年底为1226.5万户,同比增长98.9万户。

三、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建设体系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以方便快捷的物流为基础,而我国农村的物流配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今多数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是覆盖到了县一级地区,县以下的乡镇无法送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客观原因是河北省农村地域山脉较多并且交通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物流体系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农村物流体系仍然薄弱,设施装备的科技含量仍然较低,河北省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2.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由于目前河北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环境相比,农村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公共服务设施匮乏,“虹吸效应”使得农村的电子商务人才流失于发展较好的城市,导致现如今河北省农村特别缺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又懂得经营农产品,更愿意到农村进行服务的有为青年。目前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农村电子商务的直接参与者层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在推动与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政府层面,缺乏懂电子商务的管理人员。3.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解决。根据《2016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当前约具有3614.71万农村人口,这个数字接近河北省总人口数量的1/3。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的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市县到乡镇的网络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农村网络信息服务还没有完全深入基层,村级信息服务点不够健全,农业信息传递在最后一千米上遇到了阻碍。县镇二级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对策

1.鼓励第三方物流在农村中发展。对于农村农业个体户以及网商,通过园区进行物流配送并不合理,所以需要链接商户与消费者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第三方物流。因此第三方物流任重而道远,它的参与主体涉及了供需两方以及物流企业自身,通过合同签订确认三方权责,受到法律保护的合同保护着三方的利益。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更明显的优势,配送速度以及物流服务都较为成熟。2.加快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综合考虑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普及率以及信息传输等方面因素,农村电子商务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1)正式差异化培训。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每个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难题都不一样,所以针对农村网商的培训应该体现出差异,可以请专业网商老师为村内网商进行培训,以及请在各大电商平台经营高级店铺以及销量靠前的成功网商进行成功演讲,传授经验。(2)非正式交流。安排农村中从事电商相关创业人员周期性参加政府、行业相关组织、企业的线下线上交流活动,针对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如政策、运营等。同时促进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提升。(3)走出去交流。通过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县市的考察和调研以及与其交流互动,可以高效率解决自身所遇难题与瓶颈。不定期组织电商相关人员参加电子商务研讨会,参加相应培训课程以及与其他地区共享资源,互助互利,达到双赢。3.提高农村电商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宽带普及率,建设面向三农的移动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如网络普及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网络信息平台、冷库、物流配送等的建设;积极配合建设和完善适合农产品特点的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农产品信息、数据交换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倒逼机制,鼓励河北省传统农村商贸企业加快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勤,周卓.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181-183.

[2]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国际商务论坛,2015(12):30-33.

[3]耿荣娜,曹丽英.基于AHP方法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535-539.

[4]胡善珍,王伟浩.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供销社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73-75.

篇5

关键词: 旅游电子商务;美国;经验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其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和资源都已十分充分和完善,旅游网站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且收益可观,市场相对成熟,已经进入稳定的增长期。本文拟就美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

1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主要有航空、酒店公司的官网,第三方在线旅行服务商、旅游搜索、旅游社交点评及综合型旅游在线服务商等。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以直销、Merchant模式和Agency模式和广告媒体模式为主,其中第三方在线旅行服务商以Merchant模式和Agency模式并行。旅游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基本都是在线上开展,与线下呼应较少。

从旅游电子商务规模看,据美国comScore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旅行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一千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航空旅行占比高达65%,酒店占比19%[1],美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约为中国的四倍。同时,以独立用户访问量排名的全球网站TOP1000中旅游网站共22家,其中美国就占14家,份额高达63.6%[2],成为全球旅游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在线旅游市场结构看,美国机票在线预订业务以航空公司直销为主,大型第三方在线旅行服务商未将机票在线预订列入重点业务;酒店在线预订则是第三方在线旅行服务商和旅游社区的主要业务,市场保持稳步快速增长;度假旅游业务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同比增长10%,但网上入口较少,仅占在线旅游交易额的5.0%,度假产品的能量尚未得到释放,发展潜力巨大;在线租车在美国发展时间较长,很多第三方在线旅行服务商都参与了这项业务,2012年交易额达到近97亿美元,占比9.4%,市场相对成熟。

2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经验

2.1 涵盖旅游业务的多个方面

美国的旅游网站在信息内容的提供上,不但数量巨大,而且准确性和时效性强,涉及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旅游常识、旅游新闻、旅游目的地天气、旅游文化等信息,而且还包括各种优惠、折扣的信息,以及航空、酒店、汽车租赁服务的检索和预订等方面的内容,用户可以搜索、比较和点评旅行产品和服务。在服务功能方面,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但提供如航空机票、住宿、租车、游轮等单一产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在线预订和销售,还提供打包服务,并且可以在网上预订家庭休闲短假产品、个人周末短途旅行、商务旅行等。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平台和市场运作方法,旅游电子商务公司类型功能比较齐全,网上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健全,涵盖旅游业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点评、旅游激励、旅游计划、旅行搜索、旅游预订及旅游等多个环节,形成封闭循环系统。

2.2 多元化的在线旅游策略

首先,流量入口多元化。美国旅游网站彼此之间虽然竞争激烈,但都互为对方带去流量。Expedia为Priceline贡献了18%的推荐流量;同时Priceline和Orbitz也为Expedia带去了7%和4%的流量[3];而Expedia还是Orbitz的第二大流量来源方,贡献了13%的流量。同时,搜索引擎也是美国在线旅游的重要流量渠道,Google、Yahoo、Microsoft三家同时给这些在线旅游公司导入流量。此外,垂直旅游搜索、旅游论坛等也为旅游网站贡献了大量流量。其次,渠道渗透多元化。一方面,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形成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团队,进行产品创新,抢占市场;另一方面,近年各方开始布局无线战略,而且都有实质性的发展,基于移动终端开展旅游预订业务和其他旅游服务项目。

2.3 服务领域国际化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不仅开展本土业务,还面向多区域开展在线旅游业务,扩展海外市场。如Expedia集团,2011年39%的交易额和42%的营收额来自海外业务,而2005年该比例仅均为22%;其旗下、Egencia、EAN、Hotwire等网站在服务于美国市场的同时,还面向欧洲、亚太、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在区域市场中,其在中国拥有艺龙,在欧洲拥有Venere。此外,Priceline则只有22%的营收来自美国本土地区,Orbitz、TravelZood等都有部分海外业务。

2.4 网络营销手段多样化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开展网络营销的手段也呈多样化发展。在营销渠道上,采用SEM/SEO、垂直搜索、社交网络、线下营销、客服沟通以及邮件营销等方式;在促销手段上,使用发放优惠劵、季节性或周期性促销、忠诚客户激励等措施;同时,还和多家第三方网站合作进行联盟分销,以扩大市场份额。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下吉林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策略研究”(2011416)

参考文献:

[1]comScore.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美国旅行电子商务市场报告[R].2012.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分析

一、目前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主要主张

美国是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电子商务开展的时间最早,发展也最快。为了使电子商务在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下健康发展,开展了电子商务的各项立法活动。在税收法律方面,1996年下半年美国财政部颁布了有关《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白皮书,它支持电子和非电子交易间的“税收中性”目标。1997年7月1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了《全球电子商务纲要》,号召各国政府尽可能地鼓励和帮助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应用,建议将互联网宣布为免税区,凡无形商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网上服务等)经由网络进行交易的,无论跨国交易或在美国境内交易,均应一律免税;对有形商品的网上交易,其税负应按现行规定办理。1998年5月14日,几经修改的互联网免税法案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以41票对0票的优势通过,为美国本土企业铺平了自由化的发展道路。

欧盟对待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显得相对保守,倾向于制定较为严格的监察和管理措施,对免征关税问题也较为慎重,主要是担心免税会影响各成员国的财政收入。但目前也原则上同意不再对开展电子商务的公司征收新的税种,并就跨国电子商务的有关原则与美国达成了一致。但欧盟也迫使美国同意把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数字化产品视为劳务销售征收间接税(增值税),并坚持在欧盟成员国内对电子商务交易征收增值税(现存的税种),以保护其成员国的利益。

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电子商务的涉税问题,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一方面要维护本国的财政利益,同发达国家相抗争;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广大的互联网用户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利益。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采取传统的商业形式,对于代表最新科技的电子商务方式,持观望态度,所以面对电子商务对税收问题的挑战,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自己的方针政策。但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并不赞同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在1999年12月召开的WTO西雅图会议上,东道主美国竭力要求WTO颁布一项禁止对电子商务征税的永久性议案―《全球电子商务免税案》,该法案最终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因为发展中国家担心无法控制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活动而导致税款的大量流失,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发展中国家担心,网上交易完全免税(特别是零关税政策),会使发达国家的产品和网络服务畅通无阻的进出各国,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挤垮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不同意发达国家强调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做法,因为发达国家的公民拥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能够从国外获取大量的投资收益和经营所得,而发展中国家正相反,所以发展中国家更侧重于维护地域税收管辖权。

综观国际社会对电子商务的征税政策及态度,其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从美国的完全免税政策到欧盟的坚持税收中性、保留对电子商务的征税权及发展中国家面对电子商务涉税问题的漠视和茫然,不难发现其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各国税制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各国从电子商务及其征税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有差异。综合主要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主要政策,可以看出一些共性的原则,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税收中性原则。即对通过电子商务达成的交易与其他形式的交易在征税方面要一视同仁,反对开征任何形式的新税或附加税,以免妨碍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公平税负原则。即指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制订应使电子商务贸易与传统贸易的税负一致,同时要避免国际间的双重征税;三是便于征管原则。即指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制订应考虑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和征税成本,便于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否则,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从而难以成为一种可靠的税源;四是简单、透明原则。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容易被纳税人掌握,并简单易行,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政策的冲击

电子商务以其高科技性、无形性和交易虚拟化等特征,使纳税主体、客体的认定以及纳税环节、地点等基本概念陷入了困境,课税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同时,电子商务也加大了税收征管和稽查的难度,对常设机构的概念提出了挑战,税收管辖权受到了冲击。

(一)电子商务对税收理论的冲击

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网上交易使传统的税收原则虚拟化,并且,由于网上交易商品形态的变化,使电子商务的课税对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使纳税人、纳税环节等税法要素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电子商务是以无形化的方式在虚拟市场中进行交易活动,其无纸化操作的快捷性、交易参与者的流动性等特点,使纳税主体、客体、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等按照传统税法进行界定存在困难。

1、电子商务带来纳税主体的不确定性

纳税主体即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上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现行税法规定,凡从事商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办理税务登记,确定纳税主体比较容易。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实体的市场,而是一个虚拟的市场,网上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是触摸不到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看不到传统概念中的商场、店面、销售人员,就连涉及商品的手续,包括合同、单证,甚至资金等,都以虚拟方式出现;而且,互联网的使用者具有隐匿性、流动性,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双方,可以隐匿姓名、居住地等,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经营地点,从一个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一个低税率国家。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纳税主体的不确定性。

2、电子商务使纳税客体发生了变化

纳税客体即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规定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作为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构成要素,表明国家征税的具体界限,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也是决定税收属性的主要依据。电子商务中,虚拟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对传统课税对象划分方式提出挑战,并对税收征管产生影响。

在交易内容上,电子商务具有数字化特征,使许多传统的商品交易变成了数字信息的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品的性质,使商品、劳务和特许权难以区分。在交易模式上,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是在传统的物理交易场所进行的,而是在虚拟的交易场所(网上商店)进行,买者与卖者互不谋面直接进行交易,减少了商务活动的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另外,电子商务中的财产作为一种虚拟财产,是网络空间中虚拟社会的产物,产生于网络空间却已蔓延进入真实社会层面,不仅在整个现实社会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财产,已无法纳入传统财产的范畴。

3、电子商务使传统的纳税环节难以适用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现行税法对纳税环节的规定是基于有形商品流通过程和经营业务活动,主要适用对流转税的征收。在传统交易中,商品要经历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出口等环节才能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纳税环节就是要解决在那些环节征税的问题,它关系到税收有谁负担,税款是否及时足额入库以及纳税是否便利等问题。电子商务简化了传统商品流转过程的多个环节,往往是从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中间环节的消失导致相应的课税点消失,加重了税收流失的现象,其中以流转税最为严重。

4、电子商务使纳税地点难以确认

纳税地点的确认,是实施税收管辖的重要前提。现行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包括机构所在地、经济活动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在目前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主要涉及的有买方所在地、卖方所在地、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商所在地等,它们一般都处在不同的地方,甚至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电子商务的无国界性和无地域性特点,导致无法确定贸易的供应地和消费地,从而无法行使税收管辖权,是传统的纳税地点难以确认,从而使偷税漏税及重复征税行为的发生难以避免。

(二)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法实践的冲击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产品的流转方式,有形商品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在,使交易的商品流转化为信息流,并通过网络来传递,这就改变了商品的传统交易形式,而且电子商务产生了新的信息资源,这些都对现行税法造成了冲击。例如,原来以有形商品形式出现的书籍、报刊和软件等,现在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使用,还可以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传播,其性质是提供商品还是提供服务或特许权使用?界限模糊。对于这种交易行为应该按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还是按提供劳务征收营业税,或按转让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现行税法难以判断。同时,由此应当缴纳的所得税,应视为生产经营所得,还是提供劳务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其标准也很难界定。因此,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对象的数字化,进一步引发了税法使用上的不确定性。

三、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政策构建的基本前提

电子商务以其虚拟化、无形化、无界化、无纸化以及电子支付的特点对以实物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原则造成了冲击,暴露了许多法律的空白和漏洞,传统的税法体系对其无法适从。良好的诚信体系、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和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税收原则是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体系的基本前提。

(一)诚信基础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建立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是实施电子商务税收的前提之一。同时电子商务税收诚信也是电子商务信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应当包括:构建电子商务诚信评估机制、中介机制;培养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与纳税意识和消费者诚信消费习惯;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监督体系。

(二)法律基础

电子商务活动是在网络虚拟市场中进行的一种全新的交易,必须用完善的法律予以调整。但由于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目前的税收法律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所以,要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一是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原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需要,增加涉税电子商务部分,完善电子商务涉税程序法与实体法,使电子商务主体的权利得到保障,义务得以顺利完成。二是制定新法。随着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必然成为税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新的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税收政策已经势在必行。并且电子商务中出现新的网络信息商品,继续采用传统的税收法律法规,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三)技术基础

为了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减少税款的流失,应加快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税务,研制开发电子化的税务票证系统和电子征税软件,研制包括电子发票、电子税票、电子报表等税务凭证。建立网络税务平台和网络税务认证中心。该系统可以保证税收征管系统自动运行中对纳税人及其基本资料提供可靠依据,从而确定电子交易的双方,以便确定纳税人,掌握有关交易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税收征管活动。

(四)税收原则基础

电子商务的到来虽然对现有的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税收活动带来了从未经历的问题,但仍然必须坚持税收法定主义、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三项原则。

1、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除了遵守现行的税收理论和政策外,还应当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如果开征新税,必须在法律法规确定的范围内征收;税收构成要素和征管程序必须由法律加以限定,法律对税收要素和征管程序的规定应当尽量明确,以避免出现漏洞;征收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征收,不得擅自变更税收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同时也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

2、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虽然是一种数字化的商品或服务的贸易,但并没有改变商品交易的本质,仍然具有商品交易的基本特征。因此,按照税法公平原则的要求,电子商务和传统的贸易活动应该使用相同的税法,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税收公平原则支持和鼓励商品经营者采取电子商务的方式开展贸易,但并不强制推行这种交易方式。

3、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主要是指税法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有利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税收行政效率的提高,税法的调整也必须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和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成本,电子商务税收同样必须坚持效率原则。为此,在制定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时,一方面,应当以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为前提,确保税收政策能够准确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力求将纳税人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偷税漏税与避税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应当贯彻肯定、明确、简洁、易于操作的原则,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税收效率。

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一)电子商务的类型

从电子商务的交易内容可以看出,根据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信息和实物流转的渠道,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直接电子商务和间接电子商务。现行税法与间接电子商务关系密切,而与直接电子商务则严重脱节。

1、直接电子商务

直接电子商务又称完全电子商务,是指完全通过网络实现和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商务方式,即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完全通过网络实现。直接电子商务主要适用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交易,如计算机软件、游戏、网络服务的购买、付款和交付等,是能够实现网上支付的电子商务的高级形态。

2、间接电子商务

间接电子商务又称不完全电子商务,是指无法完全通过网络实现和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商务方式,必须依靠外部要素完成物流和资金流。间接电子商务主要适用于有形的实物商品交易,如家电产品、粮食副食、建筑材料、服装鞋帽等,是网上支付与物流业不发达的情况下采取的初级形态的电子商务。间接电子商务只是借助网络完成部分交易,物流和资金流的完成仍然依赖传统的渠道,并未改变交易的实质。所以,其课税对象并没有发生变化,可以按照传统的税法进行税收征收。

(二)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选择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税收制度带来了直接的挑战。改革现行税制,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必须在以下几个税收政策的基本方面作出选择。

1、征税与不征税的选择。无论是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的交易,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达成的交易,它们的本质都是实现商品或劳务的转移,差别仅在于实现手段不同。因此,根据现行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的规定,都应对电子商务征税。如果对传统贸易方式征税,不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征税,则有违公平税负和税收中性原则,从而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美国,沃尔玛特等传统的零售商对电子商务免征销售税也存在较大的异议。在我国,电子商务将会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务活动形式,如不征税,政府将会失去很大的一块税源,不利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如果不及时出台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可行性办法,因为电子商务具有无地域、无国界的特点,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税收问题面前,税收的国家和由此带来的国家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当然,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制定相应的税收鼓励政策是必要的,但主要应通过延迟开征时间和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来实现。

2、是否开征新税的选择。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电子商务是否开征新税仍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反对开征新税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税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开征新税的前提应是经济基础发生实质性的变革。电子商务同样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其交易内容与传统贸易并未实质性的区别,只是交易形式有所创新。因此可以认定电子商务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商品经济,并未使经济基础发生实质性的变革,不应当开征新税。坚持开征新税的观点认为:网上交易的税种是由交易的内容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电子商务的形式来决定的。电子商务中产生了数字化、电子化的新型商品与服务,该商品具有虚拟化和无形化的特征,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基础,带来了税基的变化,继而使税种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开征新税,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以因特网传送的信息流量的字节数作为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开征新税――比特税。比特税方案一经提出即引起广泛的争议。就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税制建设来说,征收比特税显然是不现实的。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不开征新的税种,而是运用现有税种,对一些传统的税收基本概念、范畴重新进行界定,对现行税法进行适当修订,在现行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印花税等税种中补充有关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款,将电子商务征税问题纳入现行税制框架之下。

3、税种的选择。在不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种的情况下,原有税种如何使用需区别情况对待。电子商务形成的交易一般可分为两种,即在线交易和离线交易。所谓在线交易是指直接通过因特网完成产品或劳务交付的交易方式,如计算机软件、数字化读物、音像唱片的交易等。所谓离线交易是指通过因特网达成交易的有关协议,商务信息的交流、合同签订等商务活动的处理以及资金的转移等直接依托因特网来完成,而交易中的标的物――有形商品或服务的交付方式以传统的有形货物的交付方式实现转移。因此,对于在线交易,应当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离线交易应当按“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对于通过因特网提供网上教学、医疗咨询等业务,则应属于服务业,应当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4、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选择。世界各国在对待税收管辖权问题上,有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属人原则”的,有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属地原则”的,不过,很少有国家只单独采用一种原则来行使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往往是以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公民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能够从国外取得大量的投资收益和经营所得,因此多坚持“属人原则”为主来获取国际税收的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收入较少,希望通过坚持“属地原则”为主来维护本国对国际税收的管辖权。根据我国目前外来投资较多的实际情况,在行使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上,应坚持以“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的标准。

五、改革现行税制,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飞速发展,面对扑面而来的电子商务发展大潮,制定我国电子商务方面的税收政策,改革现行税制,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变得刻不容缓。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又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使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在保证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能维护国家和保护国家利益,并不断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一)修改完善现行税制,增加有关应对电于商务的条款

以现行税制为基础,对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条款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对网上交易暴露出来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等方面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对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以及关税等税种增加电子商务税收方面的规定,明确网上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所适用的税种和税率。同时研究确定电子商务的网址和服务器视同为常设机构所在地或经营活动所在地等问题。

(二)统一税收管辖权,逐步向单一的居民管辖权倾斜

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在税收管辖权上,我国同时实行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但是,在电子商务中,收入来源地的概念非常模糊,交易双方往往借此偷逃税款。如果实行单一的居民管辖权,即只要是本国居民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就征税,这样既可以简化操作程序,又可以增加税收收入。

(三)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征管体系

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使传统的税收征管受到挑战,为此,要建立符合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一是开发电子税收软件。从长远看,电子商务将会在各种贸易总额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电子商务的税收也将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尽快开发出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电子税收软件,使其能在每笔交易时自动按交易类别和金额进行统计,计算税金并自动交割入库。二是加强税务机关的网络建设,尽早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面连接,并与银行、海关、商业用户实现网上连接,真正实现网上监控与稽查。三是积极推行电子报税制度。纳税人通过计算机,输入有关数据,填写申报表,进行电子签章后,将申报数据发送到税务机关数据交换中心。税务机关数据交换中心进行审核验证,并将受理结果返回纳税人,同时将数据信息传递给银行数据交换系统和国库,由银行从企业账户中划拨,并向纳税人递送税款收缴凭证,完成电子申报。

(四) 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协调与合作

要防止网上交易所造成的税款流失,应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税务机关的密切合作,运用国际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情报交流,深入了解纳税人的信息,使税务征管、稽查有更充分的依据。在国际情报交流中,尤其应注意有关企业在避税地开设网址及通过该网址进行交易的情报交流,防止企业利用国际互联网贸易进行避税。

(五)坚持税收中性和效率的有机结合

在不影响纳税人对贸易行为选择的前提下,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首先,降低我国增值税名义税率,达到国际增值税平均水平,平衡国内外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其次,在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时,把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纳入其中,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第三,在所得税方面,对电子商务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产业税收优惠,放宽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办法、投资抵免、工资扣除和研发费用上的限制。

(六)培养面向网络时代的税收专业人才

电子商务与税收征管,偷逃与堵漏,避税与反避税,归根到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电子商务是一门前沿科学,围绕电子商务的各种相关知识在不断发展,而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大多缺乏网络技术人才。因此,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培养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识且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需要,确保国家税收利益。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王秀明.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探讨[J].经济学情报,2000,(1):37-41.

[2]闵宗银.电子商务及其引起的税收问题分析[J].税务与经济,1999,(6):12-15.

[3]王丽萍.电子商务法律法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23-231.

[4]李雪若.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难题[J].中国税务,2000,(7):4-8.

[5] 郭平, 马华华. 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与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18 ): 168-169

[6]林汉隽. 电子商务下的增值税课税[J] 税务研究,2003.(8):62-64.

篇7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1)消费选择多样化,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量多。一直以来,农村需求本身没有得到满足。这是因为,尽管农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较小。较小的收入增长使得农村消费者在面对所需要的商品?r可以选择的机会小,因此农村的消费需求无法完全释放。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以“淘宝”平台为例,“淘宝”平台将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商家联系起来并带到农村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收入选择高档、中档、低档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它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农村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势必会受到农村消费者的欢迎。

(2)为农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农产品的销路一直是个困扰农民的问题,蔬菜水果丰收之后找不到销路只能烂在地头的新闻也时有报道。而农村电子商务则为这样的农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把农产品销售到全国,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一直以来,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给予政策支持,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积极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并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融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此外,国家还投入大量资金给予支持。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

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超过1400亿元,10年或者20年后,农村网购市场或将超越城市。农村电子商务规模的迅速扩大,无不预示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前景。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运输困难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便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条件差。在城市下一级的乡镇,有些拥有国道,而在乡镇的下一级一些偏远地区,主要道路为公路。道路的路况也是有好有坏,有的公路铺了水泥,不受天气的影响,有的公路就是一条泥土路,运输易受天气的影响。不同的道路条件,决定了不同的配送成本。而在乡镇以下,配送成本更高。过高的物流配送成本,使得由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低成本效果大打折扣。

(2)农村居民普遍学历低下,缺乏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

要从事电子商务,并不单单只是会上网就行,农产品想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出去,必然要通过专业化的人才来营销、策划、包装等。农村的现状是居民普遍学历低下,少数外出打工的农民选择返乡的人也多已中年,学历稍微高一点的青年都选择外出。此外,尽管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给与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等人才留在农村,但是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还是很难吸引大批人才停留。人才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3)支付与结算问题

在城市中,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支付结算便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结算方式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大便利。然而在农村,这些支付方式则很难推广。农村现行的支付方式主要还是用邮政、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结算。农村观念保守,农村居民对电子银行、手机支付等现代支付手段持有怀疑态度,牵扯的又是钱财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农村推行这些现代支付方式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意识

为了让农民对电子商务有所了解,除了在电视上宣传,政府还可以设电子商务宣传机构等定期对农村居民进行宣传。通过专设机构,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在群众当中的威信加大宣传效果,这比电视广告宣传更为直接和有效。只有让农民有了电子商务的意识,才能调动起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效果。

2.发展“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合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如今,农村合作社加企业的合作模式在全国各地都有了较好的反响。由公司牵头,成立农村合作社,规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体系,统一农产品的收购,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统一的销售,共同发展乡镇特色农产品。注册统一商标,建立共同品牌,集中力量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努力发挥集体运作的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共享市场信息,减少产品生产和物流的成本,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有效避免恶性竞争的现象。

3.建立农产品数据库,推进产品标准化

网上销售对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地方性信息结构统一完整并且具有兼容性的农产品数据库。特别是对于地方性特色强且并未标准化的农产品,要与当地经验丰富的农产品生产人员沟通交流,进行新产品标准化草案的探讨,使产品具备在全国市场上流通标准的要求。在产品标准建立后,将农产品质量标准等信息向城镇农产品制造全体积极推广,鼓励学习,以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

4.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在互?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重要的是运营商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建立这种机制后,企业才有可能在农村建设更多的互联网基站,实现网络普及。

加强农村公路建?O,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

5.培养农村现代电子商务人才

人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培养专业化人才是必然选择。可以在大量吸引农村青年返乡的基础上,对这些人进行专业化培养,再加上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等政策。将会为农村电子商务输送一大批专业化人才,解决瓶颈问题太。

6.打造适宜农村的结算方式,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农村电子商务结算方式的推广,除了应该向农民积极推广现行结算方式外,还应该为农民打造特殊的结算方式。此外,由于农民居住较为分散,生产也较为分散,而其面对的市场却是一个大的市场。完善的电商平台应该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7.传统企业取长补短,合理选择自己的电商之路

传统企业要将电商发展纳入企业战略中,深入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明确自身定位,建设内部电商发展队伍。努力发挥现有的资金、物流、产品和品牌优势,着力解决线上的渠道和价格问题。对于规模实力不同的企业,合理选择自己的电商转型方式和电商模式。大型企业可以自建电商平台;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中小型企业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电商服务商辅助转型。同时对于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各企业可以在熟悉的传统销售方式(批发或零售)基础之上,选择性地建立B2B批发订货系统,B2C商城系统等等。

篇8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企业主对网络本质的认识日趋理性和科学。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说,网络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但是这个渠道整合了传统意义上的所有的媒介形式,同时聚合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族;从产品营销的角度来说,网络是一个营销与传播整合的通道,在网络媒体上把传播和销售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也就是实现了品牌传播与产品销售的整合。

正是基于网络媒介对传播与销售的整合,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方面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触网,让网络营销的效果更为直观和直接;另一方面基于电子商务,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为直接,特别是与年轻消费群族的沟通。

网络销售之所以会日益受到品牌方的重视,因为网络销售的发展具有传统品牌运营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曹芳华认为网络销售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网络媒体整合了品牌的营销传播和产品的销售,因此让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效果更为直接,更为实效。因此让广告投入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当然网络营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营销性价比的提高只是普遍而论,具体如何提高还是在于“事在人为”!

2、网络销售压缩了传统营销的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产品的价格能够进一步降低。曾经有一位企业家的老总和曹芳华的聊天中说,如果压缩中间环节,在同样销量的情况下,所有产品五折销售,我的利润额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们在专卖店买的全价或者9折商品,其实出厂价都不到4折,因此网络销售让产品价格趋于理性。

3、网络销售让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大。在一家专卖店,如果上400个SKU,那么是一个很大的店铺了,这么大的店铺库存、物流、场地租金、人员等是一比很大的开支,但是在网络专卖店,消费者可以轻而易举得做到600个SKU,因此让消费者的选择面进一步扩大。前几天参加某知名品牌的订货会,看到展厅里1000多个的sku,但是经过经销商的选择,能和消费者见面的不到一半,另外一半产品未必是没有销路,而是没有机会和消费者见面。

4、网络销售让品牌的销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网络的地方就有我们的销售终端。在传统的加盟体系中,县级市场对于商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市场,如果开专卖店,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入不敷出,如果不开,又很可能被竞争对手占据先机。但是网络销售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销售打破了地域和终端数量的限制。

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品牌的商业模式,因此对传统品牌来说,如果不改变发展的模式,那么正在酝酿一场品牌生存的危机,有哪些危机呢?以下是曹芳华在网络营销、网络销售运作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总结:

(一)网络销售正在对商构成威胁

在传统加盟体系中,终端数量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众多有实力的经销商往往拥有独特的当地资源,因此往往一个有实力的经销商和品牌之间关系很暧昧,一方面经销商独特的资源和铺货能力能够为企业拓展区域市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有实力的经销商欠款问题让企业颇为头痛。甚至有人打趣说,做品牌难,一边给媒体打工,没有广告不行;一边给经销商打工,没有支持没有账期经销商不做。

网络销售的发展正在架空经销商的价值,网络销售让消费者直接面对品牌,因此商这个中间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日益稀释。

如果您的品牌还在把大把的银子撒在跑马圈地拓展专卖店,那就省省吧,想想10年后的情况,到目前的80后成为中年人的时候,那是的消费图景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以其用来跑马圈地,不如用来提升品牌的网络影响力和品牌势能,在此曹芳华期待与各大品牌合作探讨。

(二)网络销售的发展与大众品牌的危机

网络销售的发展为什么会对大众品牌构成威胁,这有两个基础前提:1、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提升;2、网络为是长尾发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消费者的个性化就是在网络销售平台上,任何产品都能卖,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因此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崛起和爆发让“基本款”受冷落,让个性化的“概念款”将成为市场青睐的主角。

网络是长尾发力的平台让个性化的消费者聚合成规模市场,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商为了保险,因此订货的主体是基本款,但是在网络销售平台上,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能够聚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市场。

因此有很多人说阿迪达斯已经被耐克、李宁、安踏、361度等品牌挤压得不行了,但是如果纵观未来的消费趋势,阿迪达斯是目前所有运动品牌中最具有潜力的,众多的个性化品牌将全面发力与未来的个性化需求市场。

总而言之,网络销售正在颠覆传统的品牌运营逻辑,市场是一个江湖,江湖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今天的旧船票就不能登上明天的客船了。

篇9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法律风险;法律规制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普及,农村网民数量与日俱增,通过互联网,他们既可以完成商品购买,也能够实现商品销售。可以说,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所谓农村电子商务,就是网络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民群众、乡镇企业等)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商品(多为农产品)销售的一种商业活动。从本质上讲,农村电子商务意味着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产品销售与购买过程中,借助于互联网优势来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很显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致使农村电商面临着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法律规制,以保障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健康发展。

一、从法律层面规制农村电子商务的紧迫性

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旨在促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进入到电子商务行业,成为虚拟网络的经营主体,共享现代科技发展成果。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大、分布广,农产品需求量大且容易受地域影响。按照传统的线下销售方式,农产品销售需要先后经过采购商、经销商等多个环节,无形中增加了运输时间与销售成本,此外,因农产品多为新鲜蔬菜、瓜果等,保鲜期短,销售区域也受到很大限制。可以说,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为农产品电商销售提供了重要契机。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依托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品销售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去掉了中间环节,压缩了中间成本,客观上有助于增加销售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毋庸置疑,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的确为农村地区产品销售带来巨大商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较短,存在诸多问题,如交易主体数量庞大、法律意识淡薄、电商操作经验不足;交易平台监管不到位、货款支付风险高;交易商品质量缺乏保障,存在伪劣假冒现象;交易纠纷不断、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保障,规范农村电子商务主体的交易行为,保护农村电子商务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法律风险

在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交易主体良莠不齐,交易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加上电商平台存在恶性竞争,网上支付受到威胁,由于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及市场监管体系,使得网络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大打折扣。

(一)交易主体资格风险电子商务交易中,主体资格的重要性总是在交易纠纷中能够凸显。一般而言,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主体有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和农民合作社不同,农村企业是依法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的法人主体,在法律层面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处于国家法律监督与管理范围之内,并受国家相关法律的。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如果农村企业与网络消费者之间产生纠纷,那么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则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与此不同的是,农户、农民合作社在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时,并未经过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的注册登记,要成为电子商务主体,只需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进行用户注册即可,由于他们不具备法人资格,所以很难被有效监管。一旦网络消费者与他们之间产生纠纷,其合法权益的维护则显得较为困难。总而言之,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关键在于科学界定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法律机制。

(二)交易产品法律风险电子商务交易依赖于网络平台,网络的特殊性提高了工商部门对电商交易的监管难度。线下交易中,产品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线上交易中,产品的价格则偏离价值规律,不论高价,还是低价,都是有可能出现的,这意味着,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价格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除了产品价格风险之外,产品质量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前文提到,个体农户是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体之一。个体农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所展示的产品多数为自家种植,他们普遍缺乏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所经营的农产品多为“三无产品”,无疑增加了交易产品的质量风险。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一些个体农户道德素质不高,为了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在电商平台上交易的产品存在“以次充好”甚至是“弄虚作假”的现象,使得交易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三)交易平台法律风险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载体,交易平台同样具备一定的法律风险,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三个:其一是交易平台欺诈注册商家的风险。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种类繁多的交易平台中,不乏有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平台。由于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多为农民,他们对网络了解得不够深入,缺乏对不法平台的鉴别能力,当他们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注册时,很可能会因为程序不合法而不具备合法主体资格,致使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其二是交易平台之间恶意竞争引起的风险。为了在竞争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一些交易平台之间产生不正当竞争,对商家进行平台限制,不允许同一商家在不同交易平台经营,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电商交易的公正性,且容易增加商家的交易成本。其三是基于交易平台的第三方支付风险。为了避免卖家收到货款不发货和买家收到货物不付款,就需要有一个独立于网络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第三方主体负责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的流程是,买家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并提交订单后,将货款支付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后卖家发货,直到买家收到商品,再经由第三方平台将货款支付给卖家。毋庸置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使得其在农村电商交易中被普遍应用,但其劣势也极为明显,一旦遇到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那么账户资金安全则会受到严重威胁。

三、农村电子商务存在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

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存在上述法律风险,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一)缺乏农村电商相关法律规范网络交易的覆盖面广,参与主体数量庞大,商品种类多且更新速度快,在交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新问题。与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相比,国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进程则相对缓慢。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并未专门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这并非代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完全没有法律依据。为促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虽然我国在2019年初正式颁布并实施了《电子商务法》,但其中的条款并未考虑农村电子商务的特性,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中遇到的新情况也难以单纯凭借《电子商务法》进行调整,在电商交易中,一旦出现不法分子,那么网络主体权益则容易造成侵犯。与此同时,与线下交易不同,线上交易中的纠纷常常因法律制度不完善而无法获得妥善解决。换句话说,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网络交易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出现争议,因缺乏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得任何一方利益受损时都会遇到维权困难问题。当然,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特殊性更加突出,这是因为交易产品多为水果、蔬菜、粮食等农产品,保鲜期限短,容易变质或者被损坏,当网络消费者收到的问题商品时,很难判断出是商家的责任还是物流公司的责任。

(二)农村电商交易监管力度不足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是在虚拟网络上进行的,要有效规范电商交易行为,除了要科学制定商业规则之外,还必须加强立法,建立专门的监管制度,整合管理体系,尽可能做到对网络交易的全方位监管。但是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监督存在制度不健全、方法陈旧、力度不足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必须承认,国内网络监管制度有待完善,农村电商监管体制建设滞后于电商行业发展速度。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广泛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随之提升,主要特征集中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等,要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有效监管,势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显然与网络监管部门有限的资源相矛盾。另外,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之所以存在监管困难,很大程度上在于该行业的准入门槛低、交易群体数量庞大、涉及地域范围广。经营者要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一般只需要在电商平台上进行身份注册即可,或者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同样可以完成商品交易。这些虚拟的交易行为灵活多样,将以往的监管方式直接用于监管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是难有成效的,容易出现监管空白,最终使得电商交易陷入纠纷维权难的困境。

(三)农村电商主体的法律意识淡薄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经营的主体中,个体农户所占比例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个体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道德及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具体来说,个体农户网上交易之前,需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提交个人信息,一些农户道德素质不高,填写虚假个人信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纠纷时便溜之大吉,严重损害了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受经济条件、学历水平等因素制约,个体农户普遍缺乏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也未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也缺乏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正确认识,当他们效仿城镇居民进行电商交易的时候,其无侵权意图的行为可能会损害他人权益,或者其自身权益受到他人损害依然未能察觉,这也是法律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

四、农村电子商务法律规制的建议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新的路径。由于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遇到诸多难题,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一)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最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规制作用,但鉴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特殊性,有必要对其中部分规定进行适当调整,或者添加一些新的法律条款,以弥补立法空白。要修订完善涉及农村电商的配套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添加农村电商领域的其他适用性规定,在优化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同时,推动其更好地适应电商发展实际。具体来说:一方面,要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方面入手,制定《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人条例》。建立注册登记制度,提高电商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凡是要从事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不论是个体农户,还是其他经营主体,都如实填写身份信息,并接受第三方的审核,审核通过方可进行电商经营;审核中,如果发现有不良交易记录的商户,应该拒绝其进入农村电商市场。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商户需要通过工商注册来确定经营范围,日后所经营的产品必须在注册经营范围内,严禁经营超出注册经营范围的商品,从根源上杜绝“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此外,政府要积极引导并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要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为规范交易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必须加大对电商交易犯罪的惩治力度,力争为网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网络环境。从电商支付安全方面出发,应当通过立法来确立归责原则。电子支付是农村电商交易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实践中,不论是发起人过错,还是银行系统过错,都会直接造成电子支付失败。建议按照损害事实来进行过错推定,除非当事人能够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否则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篇10

B2B发展速度较快

2003年中国B2B网站达1345个,能够有效、持续运营的有667家。其中综合类网站149个,包括中国商品交易中心、阿里巴巴等,有72个综合类网站能够持续运营。专业类网站1196个,有464家网站从事内外贸信息的和会员服务,其中外贸网站281个,区域性网站219个。在这些专业类网站中,有50%左右能够持续运营。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企业的B2B交易网站并没有公开运行,只是在自身的供应链中使用。在商贸批发领域,比较多的企业只是建立了信息网站,并没有展开实质性的交易,但是预计未来2年内,大型的商贸企业会加大B2B在采购和供应方面的力度。

 

规模偏小 水平偏低

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仅为22.3%,并且未来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明显不高,企业未来1年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仅为13.7%。在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网上查询、网上信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72.9%和71.4%,但是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其中,网站有在线支付功能的不到1/3,利用互联网进行过集团采购的只有1/7。

行业间差异明显

根据CCID调查,在各行业中,电子行业的电子商务参与比例较高,达到了35.1%,其次是汽车行业,建筑、电力行业较低。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行业特点、加入WTO带来的激烈竞争有关。金融、家电制造、石油化工、信息产品制造和分销等行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参与B2B交易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交易额相对较大。具体情况见表2。

大企业对B2B的推动作用较大

国内B2B的交易中,大型企业的采购和销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采购方的强烈要求,许多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电子化交易。小型企业的电子化采购需求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大企业的采购对于它的供应链上的小企业的生存来说特别重要,因此,如果大企业需要同它的供应链上的小企业进行电子化交易时,小企业一般都会快速响应要求,这样就会以这个大企业为中心,形成一个电子化的供应链。例如中国石化、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宝钢公司以及神州数码的B2B交易,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电子化供应链,带动了一大批业务伙伴企业把他们的业务搬上网,这对2003年国内的B2B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推动力依然是国内B2B发展的主要动力。

电子商务症结所在

定位需要明确

虽然企业普遍关注电子商务,但大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很多网站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的网站都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网站建设目的不明确,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网站功能简陋,用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户的咨询也常常得不到回复等等。在2000-2002年,出现了一批为了上网而上网的网站,上网与企业经营之间几乎没有可以结合的地方,目前,这些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由于缺乏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总体规划,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司的业务严重脱节,应该从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角度考虑,将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纳入到信息化战略规划中,用信息化战略来指导企业的电子商务进程才能发挥互联网的最大价值。

商务环境有待改善

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社会商业信用问题、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问题、标准化问题、网络支付问题、企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问题、网络市场规模问题以及IT技术和管理信息人才问题,这些都困扰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不完善,企业信用较差,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控制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对企业不可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根据CCID的调查,目前有77.7%的被访企业还没有参与电子商务,其中32.8%的企业认为社会环境尚未成熟是目前未参与电子商务的原因。信用问题是企业进行网上交易时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基于信誉较好的企业间展开的,因此交易量非常有限。因此,大力发展信用中介组织,建立社会信用机制,将成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途径。56.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规范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强监督,同时发展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水平,加快培育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国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的进步和完善,但是,我们知道,物流产业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产物,然而,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物流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这大大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与合同的认证,各大商业银行间没有联通而导致网络支付困难,被企业视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障碍。同时,网上支付仍然没有成为网上购物的主流付款方式。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根据CCID的调查,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仅仅为22.3%,并且未来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也明显不高。大型企业未来1年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仅为15.8%,小型企业中不考虑参与电子商务的比例达到了39.4%。具体情况见表4。

从行业来看,未来一年内,25.0%的食品企业表示将考虑参与电子商务,而45.0%的建材企业表示较长时间内都将维持现状,不会考虑电子商务。大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产品宣传、知名度提高等较低的层面上,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深刻认识。因此,更新观念,明确认识迫在眉睫。

 

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我国B2B的高速发展至少还会再持续3、4年,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结构还不齐全,同类型的交易网站还比较少,大部分没有饱和。而且,在一个区域内,在细分的市场中,每一个目标市场应该有2个有实力的竞争者,而许多类型都还是只有1个,甚至还没有著名的网站!这说明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或者说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