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师生;教学行为;课前准备;学习习惯
近年来,“减负增效,高效课堂”成了教师课间的热门话题。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怎样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结合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与“减负”工作的逐步落实,自己也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还是教师和学生。
一、教师方面
1.转变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整个课程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新的课程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自觉调整教学行为,转变自身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充分的课前准备
从理论上讲,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这个教学策略的提出就给每位教师课前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何用好这四十分钟,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教材研读是语文备课的重中之重。教师要静心凝神地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其次,要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教学的细节问题,确保课堂顺利进行。再次,课前还要准备好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动感强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使学生获得直观表象,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课堂教学的预设也是教师课前备课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有效的前提。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提高课堂效率。
3.要精讲与精练
实践证明:精讲精练,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个极为有效的做法。精讲,是指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精心设计,透彻剖析。课堂上,教师多占一分钟,学生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一分钟。所以,教师要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教学中心,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三讲、三不讲、三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讲促思,以讲解惑,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精练,即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点、难点、容易混淆需对比的知识,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设计合理恰当的练习,是实施精练的关键。这样才能立足课堂,提高效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二、学生方面
1.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课前预习是学生的自学形式之一,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前导,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行为,又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好了,听课才能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难点和自己在预习时没有理解的知识,并成为学生关注的部分,主动而又重点地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果坚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就会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语文《太阳》这一课前,把学生分为三组,并且给各小组布置了事先设计好的不同的预习题目,采取了加分的激励手段。学生通过课内预习、课外搜集等方法了解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太阳的知识,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他们滔滔不绝地互相答辩,学而不厌地研讨课文内容与重点,既分享课外搜集的资料,又补充了课文内容,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求知欲非常强烈,时间在静静的阅读、感情的朗读、激情的辩论、快乐的研讨中过去了,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得到了更好的扩展。所以,学生预习到位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了,课堂的高效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2.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好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有哪些呢?(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不同,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学生不仅要听教师的讲解和提问,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以便做好评价和补充。(2)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要边听、边想、边记,重点的内容作批注。(3)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质疑,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篇2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情境;开放课堂
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在特定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互动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的教学气氛等都是影响学生是否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以上观点,对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参与进行分析。
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引导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成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本身,而不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以成绩来衡量。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学习。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这也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缺陷。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要充分地尊重学生,让课堂教学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由此可见,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以丰富的教学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参与
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虽然高中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发展还不成熟。高中新课程教材在编写上比较注重联系实际,也有一些学习情景的创设,但由于地域条件和学生基础的差异,并不是都能满足教学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关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抽象的知识,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情境设定方法。
1.生活情境
知识是源于生活的,最终也会运用到生活中去。高中生物更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设定情境,这样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也能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进行关于细胞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理解细胞的定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多媒体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例子没办法拿到课堂中来,这时可以将这些抽象的问题通过设立多媒体情境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生物中的抽象概念,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3.游戏、活动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游戏和活动,能快速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交流与合作,这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远比教师单纯地教授理论知识效果好。例如,在进行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从体液调节的学习开始,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既轻松,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情境设定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去玩。在课堂教学的情境设定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素材,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活动。
三、以开放的课堂来带动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环境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变化更为复杂。在封闭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限制,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但是,开放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重点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以开放式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高中生物课堂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使生物教学不仅只在课堂的40分钟上,将生物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为主。从空间上看,开放式的教学要摆脱课堂的限制,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活动、户外实践为辅助。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空间中进行学习。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到户外收集生物材料自制生态瓶,通过对组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成分的思考和对其稳定性的观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注重过程
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只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以学习过程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作用,适当的鼓励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钱世梅.找出病根,开出药方: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探索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
[2]王慧.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8).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探究;导学案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于看重的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都只是为了最后的高考,这样的教学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让学生感到语文的枯燥,导致学生看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当然,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实现高效的课堂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最终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做好铺垫。
一、提倡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主体
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提倡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设计教学方案,并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采取的就是小组自学,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之前,我已经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点难点和情感目标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当然,这些都是每个小组在课下进行准备的。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选择1~2组优秀的设计让学生进行试讲,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更新的课堂环境中找到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明白“套子”的意思。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案中不足的地方进行点拨,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热情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对其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已经抹杀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把握本文主题。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之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2)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结合文章内容,自主分析上述问题。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文本中所要展示的思想情感,进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精编课前导学案,提高教学目的性
所谓的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前导学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且,课前导学案改变了由教师一味地教的情形,它将课堂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变。同时,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导学案中,逐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设计了如下导学案:
基本知识自学: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2.作者是怎样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
心情?
……
引导学生在课下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并将自己没有明白或是把握不准确的地方标记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即便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涉及自己遇到的这个问题,学生也可以进行提问,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而且,质量高的导学案,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了基础。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魅力与价值,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凸显学生主体,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姜清平.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教师,2009(18).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碳教学实效
“低碳”这一理念已不只是经济、环境领域的追求,,同样也是教育领域的期盼.在课堂上,构筑低耗高效、以生为主的”低碳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上乘对策.身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笔者的思路也从日常生活延伸到了教育领域.我们不仿也用”低碳”来审视一下当下的数学课堂,化繁为简,回归本真,扎扎实实,夯实基础,让低耗高效切实落到教学实处.
1.淡化形式 化繁为简,洗尽铅华
课堂教学始于教学设计,一堂低耗而高效的数学课,应从教学设计入手,课堂教学要讲技巧,要有创新,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所有的技巧运用和创新探索,都应当真实、扎实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万不可堕入形式主义的泥沼.然而在课堂上(尤其公开教学的课堂)我们会很多地见到:别出心裁的”导入”,花费了很多口舌却不如开门见山有效;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游戏,大费周折的结果;徒有形式的小组讨论,在讨论还没有展开就结束;复制模仿名师的教案,结果弄巧成拙反成了东施效颦……这种单纯为了追求教学”出彩”的形式主义套路,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空,给人留下不扎实、不朴实的印象.这样 “高耗”的教学完全是对师生生命资源的一种浪费.我们需要正视由于过度”注重形式”而把问题复杂化的现象,不能丢弃了数学课程的知识内涵.
因此,我们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简化”目标,从众多的目标中精心筛选最重要的、可以保留下来的目标,目标可以不一定大,但一定要具体,一节课若能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两个数学问题就可以了.其次要”简化”内容,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把那些讲不清的内容删除、讲了对学生无益的内容删除,让教学内容切实贴近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最后”简化”教学手段,去掉表演的成份,重视课的实质,一切教学辅助材料包括课件、教具、学具等,应为教学起”烘托”、”渲染”作用,该省的要省、能简化的可简化.这样的课堂就是低耗而高效的课堂.
2. 激发内驱 ,以学代教,回归本真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有意义的学习.显然,要实现这种学生自主的有意义的学习,就必须把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演练.新课程评价教学成功与否,落脚点不在于教师做得怎么样,而是学生最终学得怎么样.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一定”收到”了什么.如果我们的立场错了,那么教的内容越多,学生因厌倦而导致教学效果越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与低耗高效背道而驰了.
如何实现学生自主有意义学习的低碳课堂教学呢? “激发内驱,以学代教”就是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津津有味地参与学习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知识与方法.在课堂上教师是导学者、合作者、”竞争”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努力摘到”苹果”,品尝成功的喜悦.”以学代教”不是指老师少教或不教,而是教在关键处,将力气用在”刀刃”上,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要学、爱学、乐学,引导学生学懂、学会、学透各种知识,并感受到学习的充实与快乐.
3.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还应关注学生的学,所以要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如 “乘法的认识”在练习设计中我紧扣乘法意义的理解,加深体验,第一层次着重强化必须是相同加数相加才能用乘法表示;第二层次由摆图片写算式,看图写算式到根据乘法自己来表示算式的意义,层层递进,训练扎实;第三层次利用主题图写乘法,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设计,围绕乘法本质展开数学活动,有的只是平平实实的活动,教学环节简化朴实、教学手段简单实用.采用的是”低碳”教学手段,追求的是数学活动的扎实有效.
篇5
关键词:课改;教学;高效
随着我区开展新课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摆在了我们面前;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更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在此形势下,如何立足学校的实际,构建思想政治的高效课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不断提高自己,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风格感召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具有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平易近人的气度、教学相长的谦虚品质。试想,一个风趣幽默、衣着得体、知识渊博、谈吐优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老师,哪个学生不喜欢,只要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自然就喜欢上你的课,自然就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课前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打造高中政治教学的高效课堂,课前备课必须充分,既要备“教材”,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所以我平时备课会根据我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教材,编写教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可能问到的问题,或者近期的社会热点设计教学程序。备课时我还会翻阅大量试卷,看看同一个内容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一般的课堂都会安排5至10分钟的练习时间,这些作业练习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如高一教材《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中,我就选用了一道选择题:2012年温总理的报告中要求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4%,而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道题既考查了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又复习到了上节课的重点“通货膨胀的影响”。课前准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
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我平时采用的导课方法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常用的有:温故知新导入法、时政热点导入法、身边的事例导入法和开展课前“新闻播报”活动。如在学习高一第一单元第三课《消费面面观》时,我首先提出“关于压岁钱”的主题,“压岁钱”是每个同学在新年时都会得到的,但随着时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数额越来越大,它成了一把“双刃剑”,让学生讨论和自己是如何使用的。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例比较感兴趣。利用这种方式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还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对这节课的理解和学习。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动用教学方法,争取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四、创造积极有效、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
1.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氛围能唤起学生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既轻松又和谐。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运用商量的口吻,充分体现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2.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
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交往与沟通是教学的核心。学生构建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思考、表达,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
五、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辅助条件
现行政治教材拥有大量的小资料、小故事及插图,图文并茂,融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运用得当,同样可以把课堂变得很精彩。另外,作为政治教师,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如认真研读《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看世界》等,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政治生活知识知多少”竞赛、举办安全讲座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是值得我们政治课教师不懈探索的一个问题。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我相信,只要我们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步,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于一.社会工作的起源及本质特征[J].中国妇运,2010(1).
篇6
1 重视课堂内容的有效准备
1.1 针对某些特定的课而作特别的准备
课前进行有效的准备,可以让45分钟的课堂更有价值。很多老师都知道,下午第一节课,被很多人比喻为睡觉课,这样的课效率低几乎是大家公认的,所以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上睡觉课,但是只要愿意挑战,是能够让学生想睡也睡不着的。
比如,在课前,准备一些比较有趣的素材,上课时,尽可能地准备多样的活动形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等,那么不知不觉中一节课会在精彩的氛围中结束。例如:在探究如何治理"白色污染"时,针对学生下午第一节课昏昏欲睡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就抛给学生如下问题:
(1) 假如你是一位南京普通公民,生活中你应注意什么?
(2) 假如你是一位化工生产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减少"白色污染"?
(3) 假如你是一位环保工作者,你应如何处理这些"白色污染"?
(4) 假如你是一位化学家,你将怎样从源头上消除"白色污染"?
学生马上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热烈地讨论起来。这一节课的状态和效果的高质量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同样是一节课,同样的时间,如果我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收获更多,让课堂更加有效。
1.2 针对整个教学而作充分的准备
课堂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过程,还包括管理过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们不仅需要过硬娴熟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必备的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说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事情的效果与付出的频度成正比,但超过了某个频度,则成反比。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一味的以为时间花的越多效果越好。记得以前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往往直接讲这两者的概念,然后做了一些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判断的题目,以为学生能掌握的很好,哪知学完这章内容再回头复习时,学生又不会分辨了,还会问老师BaSO4是电解质吗?通过学生不断的发问我才发现新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反复的做题并不能代替理解。从那以后,我试着改变了教法,在讲概念前先提出问题:哪些物质可以导电?有些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导电但是在另一个条件下却不导电。有哪些这样的物质呢?为什么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积极性也很高。
2 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
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所得的收获会有很大差异;而如果平铺直叙地呈现给学生,则同样的知识要有效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可谓是事倍功半。
2.1 以建构主义教学观引领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是一块一块拼接到学生的大脑里,而是在他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增长。例如,在学习乙醇时,我们可以先问学生:"乙醇是大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关于乙醇你已经知道哪些呢?"在学生进行讨论列举后,我们可以再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补充,然后再进行归纳,这样还可以节约时间使之分配到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从而尽可能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当然,还可以将乙醇的教学设计成一堂探究课,让学生通过实验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探究学习。建构主义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
再比如,学习《浓H2SO4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初中所学的稀硫酸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浓硫酸的性质。
2.2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的思维
做相同的功而收获不同,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关系。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的途径之一。
化学学科往往与环境,医疗卫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创设的问题情景也很多。另外,还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利用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上《硝酸的性质》这堂课时,可以讲述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的故事,他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战争结束后,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 那么,玻尔是用什么溶液使金质奖章溶解的呢?
再例如,上《氯气的性质》可以引入氯气泄露事件,如: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车祸,造成其中一辆山东液氯槽罐车中的液氯大量泄漏,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造成28人死亡,350多人入院治疗。氯气是一种具有怎样性质的物质呢?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把有毒的物质转化成无毒的物质呢?
2.3 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曾经一度,"丝丝入扣"成为一节好课的标准,但过于精准的预设有时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使教师过分专注于"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好说明学生正在积极思考,如果教师为了进度要求而忽略课堂的生成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当前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会妨碍他们对后续内容的理解。曾经有一堂化学公开课,讲氨气的性质,需要演示的实验中有一个是喷泉实验。
虽然教师课前进行了准备,但课堂上实验依然失败。这个时候,讲课老师可能有一丝的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于是,她带领学生从氨气的性质出发结合喷泉的形成原理共同分析喷泉失败的原因,最后在实验老师的配合下,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这一次意外的失败,让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喷泉的原理以及喷泉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认识更为深刻了,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利用教的时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益。
3 强调课后的有效反馈与反思
3.1 及时、全面的反馈
教的是否有效最终还是要看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及时而全面的反馈,可以让教学行为及时得到修正。反馈的手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考试外,也可以是来自学生的开放性的评价,当然也可以让这两者有效结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我对老师有哪些建议?"这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设计的学生每天作业后的师生交流问题。意在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及时反馈学的心得,以利于促进教师更有效地教。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师生都收获良多,让教与学真正同步发展。
3.2 反馈过后的反思和调整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为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教师应追记每节课的得和失,做到每课必反思。
篇7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主渠道。我们的课堂教学经过两年的课改实践后,理论上应该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教学成绩全面上升。但事实上也存在反而比传统教学成绩有所下滑的现象。本文是根据笔者在科学课堂的实践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改革的时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利用生动精彩的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以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很多教师就忽略了对新课的引入,一开始就请学生展示,省略了导入这一环节,错失最好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所以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任然应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大胆突破课本的限制。例如,在教学《电热器》一课时,笔者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上海某大学女生宿舍因为不当使用热得快引发火灾致使4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的新闻,接着要求他们当一回消防员做一个火灾分析,并通过提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热得快有这么大的威力?”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热得快是一种电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提出“还有哪些电热器?”这时就马上会有同学说:“还有电吹风,电熨斗,电热毯,电磁炉,电饭煲等,但是这些用电器为什么会发热呢?”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学生就在这一个个的问题风暴中获得新的知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开放的教学过程,保持学生激情延续
我们都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学生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呢?在科学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游思。可采用“你问我答”问题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你问我答”模式就是以“提出问题精品问题评选极品问题评选”为主线,以问题为主体开张教学的一种课改模式。比如学习《地球的自转》时,在现有小组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先组内展示各自的问题,组内互助解决知识难点并评出本组的“精品问题”参加本节课“极品问题”评比。经过认真讨论评比后,提出了以下一系列极品问题:①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还会有昼夜更替吗?这时地球上会出现怎样的后果?②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产生的现象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③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④在游乐场的大转盘上我们能感觉到转盘的运动,可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呢?”⑤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地球在运动呢?这些问题都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当做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巩固。对于这些由自己设计的问题,学生有能力也更愿意去完成,可以很好的保持学习科学的激情。
正是因为课堂上“少了一些不准,多一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自由地呼吸”,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从而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 使其能生根发芽,并最终开花结果。
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热情升华
科学的本质指出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学科,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了有关地震知识后,有学生提出,既然地震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的释放,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它?能不能用某种办法把这种能量引走,而不让它对地表产生巨大的破坏呢?日本地震后,学生天天关注新闻报道,有学生提出,地震后,城市和乡村的生态恢复有什么区别?科学技术对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办法?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后,有学生提出不同酸碱度的水(包括清水、茶水、淘米水、洗衣粉水) 等对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技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够学以致用。
四、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关系是: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隔着老师,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传授的作用。所以教师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和深刻,以及“讲”知识的清晰度、鲜明性、生动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得好坏。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课堂关系是:学生——教学内容。学生直接感知、体验、领悟、运用教学内容,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反应条件。设计各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例如在上《常见的植物》一课时,可以走出教室变班级集中授课为室外灵活授课,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再加上这节课的授课时间正直春季,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真实素材,对植物茎、叶、芽、花等各个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数学;学习方式
一、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重要任务.
新课程创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从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确实这样的观念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如有的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找规律”时,引导学生找出课室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找出了窗帘布的花边、吊扇的安装位置等,改变了过去的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又有的教师在教学“用数学”时,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收集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两个学生在进行跳绳活动,让学生统计跳绳的下数,可以提出“一共跳了多少下?”“某某比某某多跳多少下?”“某某比某某少跳多少下?”等数学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小统计以后,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表的制作;有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摆摆、说说,在探究中学习,得出多种算法,以满足不学生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重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识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给学习材料以丰富的现实背景[1].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三、重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上教材编写过程中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向学生展示“有大堆零乱物品”的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思想[2].然后以评选“最佳小管家”作为奖励机制,让学生共同把教室里的杂物,按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学生把小组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再一次进行分类,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3].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明白学习分类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分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再通过大家齐动手整理教室,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也养成了整洁爱美的良好习惯.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四、重视评价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更新教学观念,也需要师生融洽的合作,当然,教师仍然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先,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差异性,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比如,课堂提问要分层次进行,简单的问题、一般性的问题、较有难度的问题,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针对性要强,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要重视评价的作用.这里的评价,既有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4].师生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并纠正错误;通过相互评价,发现并肯定对方的优势,形成评价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进行教学反思,写教学故事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形式.它不同于纯理论、思辩式的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所经历过的教学活动的一种回忆、刻画、描述,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文本记录发现课堂教学的脉络,更快地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而且通过教师之间的互评,可以凸显被教师习惯化的环节,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理性、深刻的反思,形成客观的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课堂反馈,从学生的思维、语言特点出发,写出他们评价背后的矛盾,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邓石华.“有效学习”与“学习有效”[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10(2).
[2]韩晓霞.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浅析[J].甘肃教育,2010(3).
[3]周惠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0(1).
篇9
一、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有很大不同,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课堂被概括为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要求课堂教学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有无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科学地组织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各项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点,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力量讲清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要分层化,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教师必须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高效课堂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服务者、参与者与促进者。课堂要求师生关系平等,这就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固有的师生模式,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表演、学生描述、师生换位、小组竞赛等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要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和情境,使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的主体角色,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新知中迁移,迁移中应用”。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学习内容和时间进度上可以自主支配,可以和同学、老师互动合作、探究、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篇10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课历来不大被师生重视,虽然现在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全面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但效果不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因此研究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高效课堂问题已迫在眉睫。随着高效课堂实施的不断深入,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改变均需要高效课堂的实现。可以说,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布置预习提纲,强化宏观指导
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学生不可能在课外很好地预习本节知识,那么,在每节上课的前几分钟,先给出“预习提纲”,然后指导学生预习。例如在学习“Flash 8”的时候,给学生发预习提纲:1.打开“Flash 8”的编辑界面,观察这个界面与之前学过的“Word”“Excel”等一些程序有哪些不同;2.试着了解“工具面板”中的工具,看看都有哪些功能。让学生先自己动手使用,这样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二、关注学生活动,还课堂给学生
明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角色,教师要学会放手,学生能学会的教师绝不包办,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掌握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干,而不应该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讲解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更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讲解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文本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阶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只是给出导学案、例题及任务,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帮助学习,这同时也给学得较好的同学一个展示的机会。当然,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很大,教师要勤于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事实证明,学习效果十分好。
三、任务由浅入深,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既要激发兴趣,又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例如:我在讲高一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中的“FLASH形变动画”时,先告诉学生形变的本质和原理,然后用2~3分钟时间演示“一个圆形变成方形”的形变动画制作步骤,再让学生自己做一遍(这个过程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紧接着给出任务1: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制作完成“一个圆形变成文字‘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与遇到的困难。显然,学生用我刚才讲解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时同学们就开始小组讨论解决了。由于学生对这个软件并不熟悉,因此讨论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当然很多同学已经快沉不住气了,此时我及时地告诉学生:“只有图形才能制作形变动画,对不是图形的内容在制作形变动画之前都要执行‘分离’操作,即选择‘修改’菜单中的‘分离’,否则会出现错误。”并要求学生马上自己试着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很快就制作并测试了,且很有成就感。接下来,给出任务2:制作数字“1”变为“2”,再变为“3”的形变动画。这样逐步深入,就可以化繁为简,让所有学生都学会。
四、学生当众演示,教师全面辅导
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当众演示。借助多媒体向其他同学做示范性演示,它不仅在知识习得方面有很大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在学生演示时,教师应适时地给予评价,如发现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想办法,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采用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干、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优良品质。
五、及时反馈信息,抓好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