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小课堂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知识小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要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改革。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真正提高心理素质,在未来工作、学习、生活中积极应对挑战。
1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懂得教育基本理论,还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方法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要求。据学情分析,现今的高职在校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得改变以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颖的形式、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自觉地去发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完善自己的人格,面对身边的挑战,体验自己美好的人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根据高职生的群体特性、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
学模式,讲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小班制分班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要求,以他们喜欢的、轻松愉快的方式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进一步运用杜威的教育理念到实践中去,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1.2高职生不同的心理求知需求问题凸显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今的在校高职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应“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其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喜欢展示自我,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生个性张扬,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不喜欢的课程或教学模式不愿意去主动适应,而是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或方法,否则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或厌学情绪。敢于追求自己的愿望,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2)喜欢走捷径,不喜欢没有成效的学习。“90后”大学生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对于深奥的学科理论不愿花费很大力气去研究。喜欢急功近利,希望自己的努力或学习能够马上见成效,对于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劳动的活动不感兴趣,希望教师的授课能够直奔主题、形象生动、快速见效。
(3)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期望过高。“90后”大学生对于功成名就非常渴望,很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幻想里生活,羡慕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只看到他们的成功,而对于其付出的努力却不屑一顾。对于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不愿深思,而是希望教师能给出一条成功的捷径。
(4)求知欲望强,但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大学生希望自己是强于别人的,希望自己的未来是成功的,对于知识技能的渴求很强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地位、有能力的人。但他们对于成功之道却很模糊,总抱着侥幸心理,祈求自己的运气好一些、路途平坦一些。对于现在的学科学习不重视,不愿下工夫学习,希望教师能够将全部知识塞给自己。
(5)不喜欢有压力,“90后”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整个家庭的照顾和爱护,在家里没有受过委屈或挫折。他们不喜欢有挫折的事情,也不善于面对挑战。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或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就不能忍受,或郁闷或呼吁,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6)追求新鲜刺激,“90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求新求变,对于一般的说教听不进去。
2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2.1角色扮演或情景表演
心理剧是现在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魅力在于当事人能够重新体验冲突情境,在冲突情境中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解开自己的心结。同样,简单的情境表演或角色扮演也能让学生体验自己内心的冲突,使旁观的学生看清楚问题所在,重新整合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如讲解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宿舍情境,然后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慢慢进入角色,把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角色投射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动,学生对人际交往模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会关注自己的交往模式、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2.2团体体验活动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期望很高,也感到很神秘,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解决自己内心的一些困惑,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他们对于自我探索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用于团体体验的方法很多,其中不错的方法是沙盘游戏。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很适合当代大学生,它看似轻松,要求用不同的玩具展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用教师灌输,也不用学生费脑记忆。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学生们会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觉察,对自己的困惑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使下一步的感悟与改变成为可能。比如,有学生在体验沙盘游戏时,把一个“超人”放在了屋顶上,并且还自言自语地说“超人飞吧”。做完沙盘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他明白了自己与“超人”的链接,了解到自己内心的感觉与力量。在大家谈论沙盘游戏的感悟时,他兴奋地说:“这东西真神奇,它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好像把内心的我与现实的我统一了起来,我明白了自己的困惑,我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
2.3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了解自我的有力工具,适时运用一些测试,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积极地自我调节与完善,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讨内心世界,提高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如讲解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指数。有些学生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也不了解自己处理压力的模式,但在心理测试后,他们会突然明白自己原来还有不了解自己的一面,并希望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心理特点,希望教师再讲解一些压力处理的方式,以便使自己获得成长。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用案例作引子讲解一些压力处理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压力的防御机制,了解面对压力与挫折时该如何应对,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2.4影视案例材料的分析与讨论
大学生是伴随网络“90后”发展而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影视、动画、多媒体很感兴趣。在讲解理论前,让他们观看一些有针对性的影视或动画材料,然后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这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再把理论知识提炼出来,加深他们的印象,形成理论沉淀。如讲解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段“幸福魔方”之“我的男友变心了”,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别人的故事,往往会很清楚问题在哪里,以后自己也会避免同样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其认识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实现了。再如,在讲解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心理访谈“大六男生”,然后讨论其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上了六年大学,大学的学习应该注意什么,以及大学学习的目标与方法应该如何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有兴趣,而且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发现自己的潜能,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
2.5理论传授
大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有感性的认识,还要有理论的沉淀,关键时刻的理论提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抓住机会,简要概述地提炼理论并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比如,在讲解人格健康时,不仅让学生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人们心理活动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要适时地把一些理论知识提炼给学生,如著名的人格理论、人格要素、人格健全的途径等,让学生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有理论指导,从而少走弯路。
2.6团体训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体验自己的心理冲突,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完善自己,有意识地健全自己的人格。因此,团体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模仿心理工作坊的做法,对学生进行团体训练。第一步:认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讲述我的 5个成功故事;第二步:认识自己的理想――我的 40年计划;第三步:了解自己的位置――我现在在哪里;第四步:了解成功的途径――我梦想的路在哪里;第五步:回到现实――我怎样出发;第六步:控制约束机制――我的旅行指南;第七步:制定近期目标――我要出发了!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明白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怎样起步、怎样约束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健康教育;课堂质量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在近几年的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我觉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有以下好处: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较好地突出教学内容及主题;让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听,易于感知。下面具体谈谈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健康教育的一些感悟。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及班主任共同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下发学生学习阅读。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有问题时主动咨询心理辅导老师。这样对于一大部分学生都会起到心理健康预防作用,让学生不再为心理问题而惧怕担忧。学校每两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主持并召开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怎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心理。学会互相观察、辨别是否心理存在问题,会用简单的解决办法,以免发现太晚对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学生童年留下阴影。我在近几年的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借助一些网络教育资源,包括图片、课件或视频影像资料等,并将这些相关资源合理整合应用于教学。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它自身的优势,其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性,能很快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DVD光碟、U盘或网上相关的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音乐,编排韵律操,让学生在喜欢的动画内容和舒缓音乐的感染下,认真参与健康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是代表着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手段仍以黑板加粉笔为主。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小学生会对声、光、电等动感的课堂气氛感到更有趣。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方法。比如我教授的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他们对教师肯定十分畏惧,上课也不喜欢好好地听,甚至有的会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等等。我利用课件放一些优美的乐曲,吸引他们的悦耳音乐使他们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听一会,这个时候我在说上课,他们会在自然的情况下,放松的和我交流,不再害怕,大胆而且自信。
二、增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
小学的健康知识主要包括:认识各种的常见食物的名称、种类及其主要特征,了解不同的食物的营养成分;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并了解各器官的主要功能及基本的保护方法,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卫生;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等优点,合理应用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的调动,做到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动静结合,让健康知识浅显易懂,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健康教育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播放时,教室的电视屏幕上卡瞬间出现一个人的身体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自己的身体,并播放一些人体肌肉、骨额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增强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自我建构中了解“我们的身体”的知识,让他们在自己的正确认知下,自觉地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学《高矮与胖瘦》,我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小亮前后的胖瘦对比,并在教师的提问和同伴讨论中,逐渐增进对体质健康的理解,得出结论:“胖不等于健康,要合理饮食,不挑食、偏食,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才会健康。”
三、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中,若出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穿插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语文课中,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和学生探讨,课文人物的想法对心理健康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怎样做?久而久之在学校各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也就不会出现心理疾病。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例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录像机等设备录制微课,共享到老师、家长和学生QQ或微信群中。这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既方便又具有教育作用。既让班主任学到了解决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也让家长在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在进行六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时,通常要创设学习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他们喜爱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健康教育活动中。多媒体的立体音响效果,精彩的图片能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很快进入角色,在快乐的学习中学习健康知识,促进他们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时,教师选择了《阿凡提》的动画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用动画里话泼可爱的阿凡提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说唱跳结合的形式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动画的内容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明白快乐喜悦的心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样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在舒缓的音乐中体会快乐,激发学生开心快乐的情感。在最后的富翁和阿凡提的对话,体会快乐幸福源自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源自一个人的修养,源自知足。
四、突出教学重难点
篇3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作用重大,但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实效性、更具魅力。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全面推广与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地学校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立心理咨询室等多条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这些方式虽有一定的补救作用,然而却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彻底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重诊治,轻预防,大多停留在事后问题补救的层面上,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不够。
其次,心理健康知识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不强。
再次,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远离现实生活,导致学生不感兴趣。
学生对“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感觉厌烦,而且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有一种课程化的倾向,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进而心理压力也会加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出现。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性、互动J性、多媒体性等优势决定了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更具吸引力。
(2)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将声音、动画、图形、字幕、视频等信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让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当前学校教育方式发展的新趋势。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的目的,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心理素质的提高。
1运用Flash动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Flash动画具有体积小、互动性强、兼容性好、无限缩放不变形等诸多优点,教师利用形象、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将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注意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也会深刻而强烈。
例如在讲述责任心的重要性时,教师导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Flash动画,并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到底谁该为这起事故负责;②那个肇事司机是一个怎样的人;③为什么说东北人是活雷锋;④你是怎么理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
这个Flash动画创意新颖,生动形象,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了健康心理氛围的熏陶和知识的加强,明白了“责任心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素质,更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的道理。
2.运用多媒体影片帮助学生磨练意志,培养自信心
英国心理医生弗德尔发明的“电影疗法”目前在全国300多所高校已经先后应用,多媒体影片通过画面、镜头、音乐、色调等来解释影片人物的心理问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每 一次欣赏电影的过程既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情感体验,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次心理健康辅导。这种形式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情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具有其他任何心理健康治疗活动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的主人公阿甘幼年腿有残疾,受到同伴们的iJ L讽与嘲笑,而他却凭借坚持不J解、屡败屡战的精神,跌倒了继续挣扎着爬起,最终达到丁奔跑如飞的速度,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也正是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在越南战场上成为唯一幸免的人。其实,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都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为某一个日标而奋斗,他的信念坚定,目标清晰,即便先天不足,他也以平常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获得成功、
将“电影疗法”应用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学生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心灵深处也伴随着剧情发展,像阿甘经历的那样获得坚强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进而激励学生克服生活磨难,激发对生命的信心。 “电影疗法”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尝试,不仅在选片上要严格把关,还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通过观赏电影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利用UC提供课外辅导,解决学生厌学心理
远程教育正以一种全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又一途径。UG聊天工具是新浪网推出的一个功能相对强大的信息交流_L具,集文本、声音、视频为一体,既提供语音聊天方式,又提供视频聊天功能,还可以自行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聊天室,与网友畅所欲言。将其应用于远程教学,可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起到辅导作用。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因为对知识消化不良,思维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而产生厌学心理。我们可以利用UC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促使他们反复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厌学心理最小化。具体实现过程如下:①学科教师在学校网络中心申请UC账号。②教师将教学内容使用流媒体技术做成视频教学材料③学生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登录学科教师的UC房间,选科目、选内容,对欠缺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
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能上网的地方,只要登录到UC上,就可以通过UC音频或视频听到教师讲课,还可以在线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品质,这样便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彻底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4.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制作独立、美观、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以便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展开。一方面将心理健康知识上传,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个人气质与性格、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鼓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在网页上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论坛等模块,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不解与迷惑呈现出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其在线解答,为学生提供更为快捷、个性化的服务。
网站的建立,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更为广泛,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更为丰富。学生通过网上学习、互动交流,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地获取,这样便能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对解决自己的个性化心理问题更有成效。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了直接经验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听觉型转变为视听复合型,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护理行为相结合,贯穿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我科自2001年正式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以来,不断探索有效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手段,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全面提升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护士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以及自身对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及技巧的掌握程度都影响到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1.1引导护士正确认识临床护理教育 我科通过理论灌输、行为引导、案例分析等各种方法的结合应用,积极引导护士充分认识到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解决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增强整体护理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作为医院临床护士,不仅要给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患者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患者及家属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配合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避免疾病复发,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1]。
1.2督促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 要达到预期健康教育的目的,护士自身应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我科在充分完善健康教育资料的同时,通过理论授课、查找资料、现场提问、试卷考核等形式,督促护士认真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指导患者。
1.3在实践中引导护士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技巧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有正式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即按教育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和必要的工具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也有非正式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语言教育方法为主,比如在进行护理活动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简短的说明和指导。教育方法有语言教育、图文宣传、电化教育、实践教育等。常用的教育技巧有基本沟通技巧(如谈话、提问、非语言沟通等)、组织小组讨论或座谈会、组织专题讲座等。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水平,确保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的有效落实。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制作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经验交流、总结提高等方法,引导护士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技巧。
1.4 制作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指引护士规范、连续、完整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依照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2]。我科将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制定相关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将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内容标明,护士可根据路径表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分期分段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
2丰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资料
2.1制作常用健康教育的影像资料 我科拍摄了如术后基本活动方法、甲状腺功能锻炼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影像资料,结合语言教育、现场指导等,有效地加深了患者及家属的印象,使其能尽快掌握并应用。
2.2 制作健康教育小卡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常规做好口头宣教的基础上,我科还实施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小卡片为模式的健康宣教方法,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健康教育小卡片设计小巧、精美、便于携带,将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检查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内容用简洁的话语,配合形象的漫画图案,使患者或家属愿意阅读,利于掌握。同时也方便护士随时持卡宣教,不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2.3开设健康知识小课堂 随着医院结构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大,护理健康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内涵也由狭义向广义扩展。狭义的护理健康教育,其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广义的护理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为改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成员以及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我科从2012年开始,每月开展四次健康知识小课堂,通过幻灯普及常规健康知识及本科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同样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3完善评价措施,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3.1实施护理组长评价、护士长抽检制度 我科采取护理组长评价、护士长抽检制度:护理组长对本组护士所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必须逐条进行评价,了解患者是否真正掌握,宣教内容是否齐全,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督促责任护士进一步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宣教工作;护士长每周抽检部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情况,了解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否执行到位,组长是否认真进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通过上述制度,促进本科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
3.2问卷调查 为了确保健康教育的效果,每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从中了解这段时间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患者及家属有哪些意见建议,从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认真满足患者及家属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
4增强法律意识,避免法律纠纷
进行临床护理教育过程中所有教育指导内容均应来源于正规出版刊物,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方能有效避免法律纠纷。
我科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丰富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资料,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许多护士受到患者的表扬,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化前珍.社会护理学概论[M].西安:第参考文献.
[1]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广州:广东科级出版社,2002:1.
篇5
一是注重表达,忽视交际。主要出现在独白类、介绍类、议论类的交际话题教学中。如《说说我的家》、《我喜欢的一句名言》等话题,学生事先准备好文稿,上台脱稿或照稿说,教师主要对表达内容、说话仪态方面做点评后结束教学。
二是注重表演,忽视交际。主要出现在交往类、表演类话题教学中,如《打电话》、《问路》等等。学生带着各种头饰热热闹闹地表演之后,教师稍作表演和表达方面的点评,教学也宣告结束。
笔者以为,无论是注重表达还是注重表演,这样的教学都偏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原点——“交际”,因而迷失了交际的本质,滑向了口语训练的边缘,陷入了低效的泥沼。
“交际”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孟子·万章》中。现代汉语对交际的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往来。”交际的英文单词是Communication(名词)和communicate(动词),词源为拉丁文communis,意思是共有共享。由此可见,“交际”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交”与“接”的互动活动,并在互动中与他人共享或交换观点、感情和信息。
为了使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更明,效果更佳,我们应该围绕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交际性”这一核心,力求在原点上寻找突破,遵循“在交际中,通过交际,为了交际”这一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全程、全体、全面的立体化口语交际教学效果。
一、找准话题的兴奋点,激发内在的交际需要
现行教材中的不少介绍类、独白类话题距离实际生活较远,这就需要教师花心思找准话题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要。
比如苏教版第六册(上)《介绍一个民族》,这个话题如果单纯从课前查资料、课上介绍的路径教学,就有可能平淡而无味。联系现在的孩子外出旅游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以民族特色物品作为话题的兴奋点。学生将搜集到的民族特色的物品带到课堂,琳琅满目,唤起了美好的旅行记忆,课堂交际热情高涨。
再如教学《学会解释》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曾经被他人误会的经历;教学《说说我的家》时,可以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学《学会申诉》时,可由几则典型的损害儿童利益的新闻切入等等。只要我们找准话题的兴奋点,就找到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内在需要的金钥匙,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交际的具体情境中。
二、创设适合情境,体验真实的交际情感
情境创设是口语交际必不可少的元素。笔者以为:情境创设以真实自然的情境为最佳,模拟情境次之。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片段《打电话》(苏教版一上)中体味一番。
片段一:
师:(出示图片:丽丽生病的情景)同学们,丽丽因为发烧不能来上学,要向老师请假。你们能帮帮她吗?
生:能。
师: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生1:说自己得病了,请多长时间的假。
生2:问问老师同不同意自己请假。
师:现在我就是丽丽的老师,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师生表演通话)
师:电话打得不错,很有礼貌,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说得很清楚。谁再来试试。
片段二:
师:我有一个信封忘在办公室桌子上,现在急着要用,该怎么办呢?
生:去拿!
师:可以。不过办公室离教室较远,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打个电话。
师:这个主意倒不错。如果要你来打这个电话,该怎样打?(请学生现场模拟打电话,根据打电话的要点指导学生拨号、自我介绍、说清事情、注意讲话要有礼貌等等)
师:那就请你替我给办公室的王老师打个电话。(现场打电话,其他人专注地倾听)
王老师:(来到现场)刚才是哪位小朋友给我打电话的?说得很清楚,也很有礼貌,咱们握握手。(学生情绪高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信封里是什么吗?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特殊号码。(随机出示120、110、119),知道这些是什么号码吗?
在“片段一”中,教师让学生模拟表演打电话,学生更多地处于一种模拟的情境,缺乏真实的交际情感体验;在“片段二”中,学生处于教师创设的真实自然的情境之中,打电话成了真实的交际,学生获得了真实交际情感的体验。伴随交际情感体验的口语交际课,应该是最有效最精彩的。
体验真实的交际情感应该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种追求,交往类的话题如《借铅笔》《学会请教》《小小展销会》等等,只要稍用心思,大多数都能创设出真实自然的情境。
三、设计多维路径,促进全体的交际互动
“互动”是口语交际教学最重要的元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实现最大化的交际互动,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口语交际话题来看,有的话题交际互动是显性的,如交往类、议论类话题,此类交际互动面广。有些话题的交际互动是隐性的,如介绍类、独白类话题,需要教师设计多维交际路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进行交际互动。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上)《健康小顾问》时,就可以分为这样几步设计多维交际路径:
第一,课前准备,做到有备而来。可以让每个学生调查同龄人中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根据调查结果,选择相应的健康小常识。
第二,示范引路,讨论交际要点。课堂上,教师展示一段“护牙小窍门”的视频介绍,让学生讨论交际内容的要点:健康知识正确,理由解释清楚,语言浅显易懂。
第三,小组互动,分工合作。可以在全班进行同质分类,介绍同一类健康知识的分为一组,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推荐两个代表联手上台比赛,其余分工做大众评委和咨询观众。
第四,集体互动,多维交际。竞选主持人,各组代表、评委就座,开始“健康小顾问”专场活动。其间,鼓励学生进行现场咨询,考验小顾问的水平,每组代表相互合作回答咨询;大众评委就每组代表的表现进行点评打分,小顾问与评委进行交流;主持人进行现场气氛调节等,实现全体参与的交际互动。
第五,综合评价,自由表达。评选“最佳顾问奖”“最佳台风奖”“最佳咨询奖”“最佳评委奖”等一系列奖项,获奖者接受“特派小记者”现场采访,最后请顾问、大众评委、咨询员从各自角度进行总结。
从上例可以看出,口语交际路径中由个人到小组最后到全班,逐步逐层进行交际互动。课堂教学始终在“交际”中进行,相应的能力也在“交际互动”中得到提升。推而广之,此类话题如《说说我的家》、《我喜欢的一句名言》以及表演类《水浒故事擂台赛》等等,都可以这样设计多维交际路径。
四、鼓励多元评价,培养全面的交际能力
新课标倡导评价主体多元,鼓励教师、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多元的积极的评价更切合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消除学生交际的心理障碍,指导性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有效的言语表达。学生的互动评价,可以促进生生之间的进一步交际,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倾听、记录和评价的能力,学会尊重、接纳、欣赏他人,达到培养全体学生全面的交际能力的目的。
仍以《健康小顾问》为例,在学生“健康小顾问”介绍时,教师可以要求咨询员和大众评委仔细倾听,及时记录,有效咨询,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有理有据的点评。评价时,教师可以暂时退到“后台”,让学生评价者运用第二人称对讲台上的顾问进行直接评价。
篇6
在小学美术实验课本里,有一节叫《瓜果飘香》的绘画实践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色彩和造型方面的能力。配合健康理念这一主题,我就把教学环节在以前的基础上稍稍作了改变。首先在刚刚上课时,我叫一个同学尝尝我事先准备的两种以甜味和酸味为特色的水果。那位同学自然会选择甜的水果吃。此时我就提醒大家,其实吃太酸太甜的东西都不好,尤其是对儿童的牙齿是有害的。随口一句,就把一个浅显易懂的健康知识传授给了大家。接下来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同学画的很快,画完了就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了。于是,我就给大家抛出个问题让这部分人去思考:你画的这些瓜果很漂亮,那你能不能说出它们在营养学上都有哪些作用呢?它们对我们儿童的身体健康都有哪些促进作用呢?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少数画得快的同学在积极的讨论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同学画好了,他们也自觉地加入到了讨论的队伍之中。在总结的时候,大家都说的有条有理,还有的同学把什么瓜果能组成什么菜谱都说了进去。这样一来,大家既画了画,同时还交流了健康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说这节美术课“很过瘾”。
二、生动的绘画比赛源自生活
作为美术教师,当班主任也有一段时间了。在美术教师这个队伍中,担任班主任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有时就少了许多和同行交流经验的机会。其他学科的班主任都在用着怀疑和期待的眼光,看着我这个“另类”的工作是怎样开展下去的。我自从当了这个“孩子王”,就暗地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班主任这项工作做好,而且还要有自己的特色。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比赛都不太“感冒”,所以自己就产生了变换一下形式的想法。能不能发挥美术教学新课标、新理念的特色呢?能不能把我校健康主题的办学特色和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尝试着把这些理念贯穿到一次绘画比赛中。举个例子:有一次美术课的主题是“水――生命的源头”。当时,我国的“神七”载人飞船刚刚发射成功,在全国掀起了“宇航热”。紧接着便是在宇宙探索方面最大的话题――美国“火星奥德赛”飞船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大量冰物质,进而推测在很久以前,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发展的环境。围绕着这些新闻,我想到了探索宇宙――生命的痕迹――水的资源这几者的相互关系。开始,我就把大家的焦点带到开发宇宙的话题中,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在议论的过程中,对两个问题表现的很关注。1. 我们的宇航员在飞船上喝水吗?要是带的水不够喝怎么办?2. 火星以前有水的时候景色是啥样?怎么现在会变得这么“丑”呢?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珍惜现在美好家园――地球的问题上来。根据这些话题,我提出让大家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回答问题的要求。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在课前准备好的白纸上埋头作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幅幅生动奇妙的画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通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表示要从身边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决不浪费现有的水资源。同时,同学们又谈论到了如何绿化地球,防止土地沙化等问题。在一次普通的美术课里,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人文主义、环保意识的健康教育,同时还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真是一举多得啊。
三、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产生在课堂中
篇7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结果:干预前比干预后知晓率显著提高,P
【关键词】 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影响。
正常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正常小儿10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独站,13~15个月会独走,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2岁左右步态稳。但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有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育儿技能、生活习性、出生季节、是否接受儿童保健指导等都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过多、过紧,运动功能发育可能较其他季节出生的小孩延迟。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获得有效的支持,促使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1]。我们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册管理的县城社区内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
1.2 分组 : 将研究对象分4个目标人群,分别是:新生儿期组、婴儿期组(28d~未满1周岁)、幼儿期组(1岁―未满3周岁)、学龄前期组(3周岁~入小学前的集体儿童)。
1.3 方法和内容
1.3.1 创建健康教育小组 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小组,负责不同时期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长是健康教育的总负责人,为每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评价和分析;儿童保健护士负责上门家庭健康教育;儿保医师负责托幼园所的健康督导和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为健康讲座的主讲专家。
1.3.2 工作方式和内容 (1)新生儿期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传播为重点,采用入户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专职儿童保健护士负责3次上门访视工作。访视中对新生儿要进行“问”:喂养、睡眠、预防接种和大小便的情况;“查”:全面的体格检查,称体重,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特别注意口腔、脐部有无病变、黄疸出现与变化情况,以及母亲的生理、心理康复情况,并进行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步评估;“指导”:发现新生儿有疾病,及时转到儿科治疗,把生长发育状况不良者列入高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管理,指导母亲饮食、休息、清洁卫生及产后运动,亲自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哺方式和次数,同时给予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2)婴儿期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为主,采用个别面授和家长班大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该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热量和营养的需要量高,但婴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营养失衡和喂养问题。所以,健康教育以儿童营养与喂养为重点,由儿保医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进行门诊观察和检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指导家长学会合理的膳食原则,使婴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由于喂养不当而造成的各种营养性疾病。定期召开家长学习班,以交流经验的大课堂形式使家长提高认识,掌握育儿知识,增强育儿技能。(3)幼儿期组:此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为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增强,但注意力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戏互动的教育方式,以发展感知觉、运动、语言能力为早期教育的重点。通过每月1次行为发育评估检查,了解儿童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体检时发放儿童发育进程表(如8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岁3个月独自走稳、1岁半学习自己用勺子等),让家长们清楚知道此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教会家长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的技巧。每半年举办1次相应年龄段的育儿讲座或小比赛(如家庭接力跑、小诗歌表演等),让专家、家长和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个轻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融教育于游戏中。(4)学龄前期组:此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稳步增长,神经精神发育迅速,智力日趋完善,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为指导的教育方式,重点是防止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发生。每季度由专职儿童保健医生到托幼园所进行健康状况的督导,通过游戏、讲小故事、树榜样等形式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正确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对保健员和教师,采用上课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各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对厨房人员、清洁人员用示范方式教会消毒剂的各种调配方法、紫外线灯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家长采用大讲座、发放宣传册、橱窗画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
1.4 效果评价: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行为反映。通过观察儿童日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问卷调查。对家长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为育儿知识、儿童行为发育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等[2]。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分的方式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结果
4个组别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有所差异。其中,新生儿组的差异最为显著,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这时期的家长初为人父母,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相对缺乏,对育儿知识最为渴求,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学龄前期组干预前后知晓率提高最小,反映了这时期无论是儿童或家长,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幼儿园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识,同时也反映出这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质量有待提高。
3 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内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历程中有具体指导的现实意义[3]。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要针对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医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儿童与家长并重,认知的过程应遵循从被动―主动―自主的规律,尤其是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是被动的群体,家长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传导者。儿童的不同阶段认识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和活动特点,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形式、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实施。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层次、儿童所在托幼园所的育儿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都会有影响。医院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郑国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管理体系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30,1076.
篇8
关键词:“微课”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具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由选修课逐渐调整为公共必修课,但由于高职生与本科大学生相比,本身存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素质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也不高,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一场“微”革命正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悄然进入到我们的教学系统。
目前,我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也深受各省市教育部门推崇,各地高校也陆续开展关于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项目研究,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投入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此背景下,将微课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岗位职业发展的需求。
“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与该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测试、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也包含其中。“微课”模式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类型,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1、教学时间较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这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微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应用到复习旧课或者课堂导入环节。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较多,光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方法,有些学生善于做笔记,但也无法全面的把握整堂课的精髓,因此采用“微课”,教师根据上节课的教学要求,制作旧课复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新课主题设计新颖的问题,制作精美的视频作为导入材料,在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观看,吸引其注意力,使其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较少,适合教学需要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重点突出,更适合师生的需要。比如人际关系章节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如认知因素(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教师可以认知因素这一重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能充分的理解。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当然,正因为“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更要求教师明确某章节的重难点,排除大量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普遍性和常识性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3、资源重复利用,教学灵活方便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10几兆左右,其可以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线浏览或下载其他辅助资料,实现移动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等限制,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课上的好的教师,一般也只能对着他所讲授的班级,其他班级的学生无法享受,而有时候一堂课效果如何还与教师的自身因素以及学生的配合情况有关,因此同一个教师在某一个班上的好,但未必能在另一个班上好,因此进行“微课”教学能保证教学的相对统一性和平等性。而且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可以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外,在课余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反复观看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另一方面,“微课”教学也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改善有心无力,“微课”让教师能观摩自己的授课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并不断进行教案完善和实践调整。
4、情景化构成,教学真实有效
“微课”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根据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形式多样的 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型、心理微电影等,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案例分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分析法应用中,教师往往采用文字性的描述,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根据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发现面对冗长的案例,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并不高,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有所影响,因此在“微课”中,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音频,让学生能边看边听,实现视听手段结合使用,增加可读性和理解性。另外,很多教师采用的案例有时会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可以选用咨询个案,在征得来访学生同意后,让其自我陈述,并进行录制,形成视频案例库,在讲解相关章节内容时可以随时调用,如讲解“大学生自我意识”这一章中,当涉及到自卑心理、自我中心心理等内容时,即可用“微课”视频,这样真正贴近的学生现实,引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拍摄成微电影,也可以借助舞台拍摄成心理情景剧短片,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讲解“寝室人际关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寝室成员拍摄自己的寝室人际关系,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让每位同学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反思自身可能存在哪些不良的人际心理,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不仅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与心理教育目标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来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能够深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李淑云,刘淑梅,戴玉竹,刘晶瑜.“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2).
篇9
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我校大一文、理科专业各抽取两个班,将其中的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作为实验组,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76人,对照组80人,每组男女人数比例大致均等。(1)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6],该量表是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测试工具之一,由郑日昌负责编制。量表共包括12个因子,104道题目,采用5级计分,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记1~5分。量表根据每个维度的T值,划分为症状较明显、可能有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4个水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编简易教学效果测评表,主要用于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及课程对自我的帮助情况。先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集体前测。之后实验组以班为单位开展体验式教学,围绕“新生适应、自信提升、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两性关系、感恩教育、挫折应对”等7个专题进行(表1),每次90分钟左右;对照组也以班级为单位,主题相同,授课教师也相同,但以心理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课程结束后再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两个组的学生进行后测,并采用自编的教学测评表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采用SPSS17.0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研究结果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各因子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差异亦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组实验后在躯体化、抑郁、社交退缩3个因子上虽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实验前相比仍有显著差异。除性心理障碍、依赖两个因子外,实验组在其余各因子上均较实验前有显著改善。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看(见表3),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在谈及课程对自己的帮助方面,实验组的评价也远高于对照组。课程结束后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发现:实验组所有学生均对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少学生在心得体会中提到“没想到大学校园里还有这种真正触动人心灵的课程,希望大学四年里该课程能持续开设。”
在陈述自己的收获时,“提高自信”出现了41次,“积极乐观”出现了27次“,宽容或接纳”出现了46次“,信任”出现了30次“,赞美与欣赏”出现了15次。此外,许多学生还通过教学解决了一些发展性的问题,其中25人提到“更了解自我”,27人提到“提高了人际交往技巧”,15人提到更懂得“珍爱生命、感恩他人”,17人提到“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10人提到“能更积极地面对挫折”。学生在评估课程中对自己触动最深的部分时,相当多的同学提到了感恩教育中的情景模拟活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4个人”,当代表着生命中最重要4个人之一的纸条被撕毁时,感觉似乎真的突然失去了某个重要的人,现场气氛顿时凝固。经过这一活动,很多学生都表示更懂得珍爱自己和身边的人。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在谈及收获时只是泛泛而谈,多数学生认为学到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课比较轻松,但在课程对自己的具体帮助方面鲜有涉及。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除个别因子外,实验组学生在自信、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各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实验前有了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学生与实验前相比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相比传统的心理讲座,体验式教学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相对更有效。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模式侧重的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剧、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相比之下,体验式教学更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心理素质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之所以有效,与体验式教学自身的特性、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积极的课堂氛围密不可分。首先,体验式教学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成员之间的体验与感受分享一方面丰富了成员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也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交换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其对事、对人、对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领悟、自我成长。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景的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景可以帮助成员学习和实践有效的行为模式,并将经验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二,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是体验式教学发挥效果的重要前提。我们的方案经由教研室所有教师共同研讨后制定,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也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改变。其三,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成员改变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真诚、温暖、接纳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最大程度的开放自我,释放消极情绪,在相互接纳的气氛中获得成长。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远远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收获更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7]。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体验,这虽然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学生的情感难以激发,学生的体验难以产生,这种没有情感体验的认知获得,容易出现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现象。而体验式教学将心理健康知识寓于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行为训练中,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也关注其“情感”和“行为”,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因而收效更好。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积极参与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研究证实“: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习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亲身经历产生的体验和感悟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而体验式教学则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9],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本研究发现:实验前后实验组在性心理障碍、依赖两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这或许是由于我们的专题中并未涉及性心理方面的有关内容,因而无明显改善;而依赖与个体的人格密切关联,故在短期内收效不明显。此外,导致依赖因子差异不显著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所选择的对象是90后的大一新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的家庭教养模式导致其个性方面依赖倾向较突出,因而难以在短时间改变,但仍呈现下降趋势。#p#分页标题#e#
篇10
在做工作计划时要认真思考,好的工作计划应像目录树一样,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用完整的工作计划去指导我们的工作,会达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计划范文合集,欢迎大家阅读与评价!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狠抓健康知识教育
确保了每周每班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了有教师、有课本、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总结。健康课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教师做到了在欢快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从而建立了健康的理念,增强了健康是有生命、有活力体现的意识。
另外,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进行指导,根据季节变化给学生讲一些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的知识。
二、加强健康教育课的管理
1、教材和教具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体育与健康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的三项基本要求。
2、教学计划学校有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的一致性。
3、教案教师备课有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授课过程、教学小结等八项主要内容。要求备课教师做到无概念错误,教案整洁、简练。授课中切实按计划上课。
三、学校硬件设施情况
每间教室黑板达标,并装配了四至六盏日光灯。厕所每天清扫、定期消毒;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
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各班班主任时常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勤洗手,饭后嗽口等卫生习惯。学校健康课教师还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大多数学生做到了头发、指甲整洁,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干净整齐,班主任对此项工作有记录、有评价。
班主任及心理保健教师经常与学生谈心,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五、大力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学校宣传栏定期开辟了健康园,内容形式不限,宣传一些健康小知识、常见病的预防等有益的内容。班级每期板报都有卫生角专栏。校园广播站设有专门的健康知识专栏每天按时播音,开学不久学校给学生发了多封致家长一封信,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鼓励家长给孩子打疫苗等,学校定期组织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
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基本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确保了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同时为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增添了无穷乐趣。学校把体育健康课教学做为重点,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1、上好课间操。
坚持每天课间按时上操,严格要求学生的做操程序和动作质量。由体育教师领导,班主任跟班,使学校的做操合格率达到90。
2、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
为提高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学生体育专项能力,学校定期举行校级各种小型体育比赛,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常规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校宣传栏,学生卫生小报、黑板报、广播站等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身体保健”、“环境美化”、等内容的宣传。以“我爱美丽的校园”、“为校园整洁弯弯腰”、“争当环保小卫士”等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值周教师监督纪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使学校的室内、外卫生十分洁净,各班卫生环境保持较好,地面、墙壁、操场无纸屑、无污渍,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窗户明亮,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全教会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标准,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为重点,不断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全面提高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围绕素质教育大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及考核人员名单:
1、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2、卫生考核组人员:
组长:xx
组员:一办:xx二办:xx
三办:xx四办:xx
五办:xx六办:xx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健康教育方面。
1、认真执行教育法规,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教案、有考核。每周第一次体锻课上半节课(约二十分钟)上健康教育课,由体锻老师上,有简要备课。
2、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季节特点,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请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十一月上旬),每月出一期卫生知识黑板报。
3、严格执行班级个人卫生检查制度,要求每个学生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环境卫生方面
1、坚持每天早晨10分钟劳动,人人定岗位,有任务,班主任有针对地指导和督促检查,平时每班有小卫生员,定期检查班级卫生和个人卫生。坚持两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双周周五中午12:00开始)。
2、严格执行“控烟制度”严禁在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吸烟,不乱扔烟蒂。
3、为了净化、美化我校的环境,要求全体师生做到扫好地、管好墙、摆好物、堵好嘴。
4、人人做到“四见”和“四不”即:见纸就拾,见灰就掸,见脏就扫,见污就抹,“四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不乱涂乱画,不穿脏鞋上楼。
5、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环境卫生,设立卫生评比优胜流动红旗。年级组设立卫生考核小组,定期卫生检查评分并每月汇总。具体要求如下:
(1)年级组对各班进行卫生检查、评分、每月进行一次流动红旗评比,卫生成绩当天上墙公布,检查情况月底汇总后上交卫生室;评出卫生优胜班级,再上交教导处,月初进行表彰。
检查时间不易,由各办公室主任委派有关人员及学校卫生考核小组人员(交叉检查)。一←→二;四←→五;三←→六。
(2)实行垃圾袋装化,袋口需扎紧扔垃圾箱(塑料袋由各班自备)
(3)学生奶的饮用要求各班统一时间在室内集体饮用,牛奶袋统一放入垃圾袋,不得外丢。(各班小卫生员或领牛奶学生负责)
(4)卫生保健老师每天巡视检查校园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班主任,及时整改,做好记录。
(5)学生身高、体重、视力的测试由体育教师负责,胸围、龋齿、肺活量由保健教师负责。
6、学校厕所专人包管,要确保水箱供水,手纸及时处理,厕所内做到通风、无异味。
(三)卫生保健工作方面。
1、为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对食堂饮食饮水卫生经常进行抽查,每学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做到食堂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堂卫生工作制度,确保食品卫生,杜绝安全隐患。
2、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各班、各室的饮水卫生。
3、向学生宣传用眼卫生,人人做到“三个一”即离书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人人做到“六个不”即:走路不看书,不在光线弱的地方看书、写字,乘车不看书,不在阳光下看书写字,不歪着头看书写字,不躺在床上看书,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切实提高眼操质量,使学校近视眼新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进行不定期的眼保健操质量检查。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校领导专人分管,制定规划制度加强管理,使《条例》的各项规定在学校进一步得到落实。
二、进一步加强完善健康教育工作。
我校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将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完善,继续落实每周0.5课时的健教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教案,严格按照健康教育20条来做。并建立完整的基础档案。
今年我校的健康教育重点将围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以及禁毒教育来开展。在健康教育课上除了一般的广播、电视转播外,我们还将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另外,每个主题活动期间,如“爱牙日”、“爱眼日”,“预防艾滋病”等我校都将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各类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三、做好传染病工作预防工作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抓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健全组织网络、明确职责,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报告、晨检、消毒等各类制度及应用于工作中。
四、搞好饮食饮水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把食堂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严格的按照食品卫生工作条例去做,有卫生许可证,有食堂人员的健康证等等,各类设备、手续齐全,做到生熟分开,做好三白。卫生室做好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监督、培训工作并与食堂管理人员严格把关,每天验收,每周检查一次食堂卫生。
每年的5——10月是食物中毒事件易发阶段,严格地把好饮食饮水关,并在学生中宣传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倡导学生不在小摊贩处吃食等,并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
五、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学校爱卫会由校长、工会主席、德育、总务、教导主任,各年级组长及卫生老师组成。学校爱卫会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各司其职,分别抓好各年级、各组室、食堂、班级、清洁工等各支队伍,建立学校爱国卫生网络。
2、把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班做好教室卫生的保洁工作,政教处、卫生室每天进行检查。评比结果与各班的卫生流动红旗评选结合起来。各组室争创文明活动中把卫生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要求教师在校内必须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校内严禁骑车或乱停乱放。办公室内禁烟,室内环境整洁优美。每月由学校工会成员检查一次,由工会公布,并与组室评比挂钩。
3、卫生室配合各部门抓好学校卫生工作,落实每周的健康教育课,对各班劳动委员、卫生员、食堂人员等定期培训。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归档整理等。
4、落实除四害工作,配合街道做好各项除四害工作。
六、六病防治工作
根据xx年度学生各类指标,开展学生用眼行为干预、肥胖学生健康指导等工作,并开展调研,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近视眼工作,开学初对学生进行视力、沙眼的普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好眼保健操,开展防近治疗工作。
龋齿、牙龈炎的防治。利用每年9月20日爱眼日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使学生懂得龋齿、牙龈炎对身体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配合好牙防所做好龋齿、牙龈炎的普查普治工作。
蛔虫病、贫血的防治。11月对全校学生进行粪检,发现阳性患者马上进行驱虫治疗。12月对一、六年级进行贫血检验,发现贫血开出处方单与家长联系进行治疗。
营养不良的防治。每年3月——5月对学生进行体检,做出营养统计表。发现营养不良学生予以重视并指导。
七、建设健康校园工作
根据新一轮建设健康校园的工作要求,制定建设建设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建设工作。
八、常规工作
1、规范做好凭证入学工作。
2、配合防疫站做好对学生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3、做好红十字工作。在红会纪念日,会法颁布xx周年纪念日开展各类活动。并组织好教工学生参加赈灾扶贫工作。建立健全的红会资料。
4、做好献血宣传,教师的献血体检工作,力争完成今年的指标。
5、做好学生体检工作,慢性病、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登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