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分析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模糊聚类 旅游业上市公司 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97-02
一、模糊聚类分析理论
所谓聚类是指将数据划分到不同类的过程,同一类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不同类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聚类与分类不同,聚类所要求划分的类事先是不确定的。
聚类分析是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其目标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分析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主要有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以及市场研究等。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和模糊聚类等。
模糊聚类分析的实质是根据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来构造模糊矩阵,根据样本的相关数据指标来计算样本的空间距离,从而对样本进行合理分类,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模糊聚类建立起了样本对于类别的不确定性描述,因而更能客观反映现实。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指标的选取
本文从深、沪两市A股中选取了18家旅游业上市公司2011年的部分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具体选取的指标包括能反映企业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发展能力(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及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共15个财务比率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18家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数据标准化
将选取的18家旅游上市公司的15个指标数值,首先进行标准化。其次,利用函数AVERAGE和STDEV可求得每项指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结果如表1:
设Xij为第i家公司的第j项指标,利用公式X'ij-=(Xij-Xj均值)/Xj标准差(i=1,2,…,18;j=1,2,…,15)可将样本数据标准化。
(三)求取模糊相似矩阵R
利用公式dij=[■(Xki-Xkj)2]1/2针对标准化数据矩阵先求得距离矩阵D。利用公式rij=1-c■针对距离矩阵D求得模糊相似矩阵R,其中c为可使0≤rij≤1的常数。
(四)建立模糊等价矩阵t(R)
同时满足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的模糊关系是等价模糊关系,只有等价模糊关系才能进行模式聚类,而由上述步骤得到的模糊相似矩阵一般只具有反身性和对称性,不具有传递性,因而需要求得同时满足三种性质的模糊等价矩阵,本文中利用“传递闭包”来求得模糊等价矩阵,即使相似矩阵R不断自乘,直到满足R2K=RK为止,RK就为所求的模糊等价矩阵。
(五)聚类
针对上述模糊等价矩阵,设定阈值,根据模糊等价矩阵中的数值大于阈值的记为1,小于阈值的记为0的原理,当阈值设为0.65时18家上市公司分为5类,当阈值设为0.76时分为8类,选取阈值为0.76时较为合理。所得聚类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知,其中华侨城、华天酒店、峨眉山、桂林旅游、云南旅游、三特索道、黄山旅游、中青旅、国旅联合、大连圣亚和旅游聚类结果一致,归为一类(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偿债能力较弱,发展能力中等);张家界为一类(盈利能力中等,偿债能力较弱,发展能力中等)。西安旅游为一类(各项指标均偏低);北京旅游为一类(盈利能力较弱,偿债能力较强,发展能力最强);丽江旅游为一类(盈利能力最强,偿债能力较弱,发展能力较强);世纪游轮为一类(盈利能力较强,偿债能力最强,发展能力较强)。宋城股份为一类(盈利能力较强,偿债能力较强,发展能力较弱)。首旅股份为一类(盈利能力中等,偿债能力较弱,发展能力较弱)共8类。
三、结语
本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针对18家旅游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财务分析,通过Excel表格实现聚类分析过程,再通过分析比较选取了阈值0.76,将聚类结果分为8类,针对各类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了解了各类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可以为其财务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山西省软科学资助项目(2012041071-02)]
参考文献:
1.干方彬,王伟.在Excel中实现上市公司财务的模糊聚类分析[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12)
2.许霞.基于模糊数学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模型及算法[J].航空计算技术,2005(6)
3.楼裕胜.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与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3)
4.翁钢民.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N].燕山大学学报,2012(1)
5.周运兰.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研究[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
6.刘晓勇,林健良.模糊聚类分析在金融机构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1)
7.王花,黄晓霞.模糊聚类分析及算法比较[J].现代计算机,2010(6)
篇2
【关键词】类金融机构 财税管理 特点
通常情况下,类金融机构即“一行三会”主管外的金融企业,例如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类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和实际运作与金融类机构存在显著的差距,所以其采用的财税实务管理方法相比金融类机构也存在差异,要实现类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符合其特点的财务管理展开研究。
一、类金融中担保机构财务工作特点分析
(一)注重预算管理
准确的财务预算可以为担保公司管理决策、评估经营目标实现程度等提供依据,保证股东收益,所以在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缩减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距问题一直被高度关注。现阶段担保机构主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预算:首先,全员预算,考虑到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担保公司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控制与监督职能的发挥,所以在担保机构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将机构整体的目标分解,然后结合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进而使担保机构内部每个员工对机构的发展方向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任务量以及在任务量完成过程中的支出费用,这不仅可以保证预算的落实,而且有利于担保机构年度构架的稳定。其次,分层次管理,担保机构内,董事会层面、总经理层面和各部门层面要结合自身的权责对预算任务进行细分,然后将分解的情况汇总,可以使预算的额度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偏差进一步的缩减。再次,正逆向预算编制同时进行,正向的预算过程和反向的推算论证过程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所以担保机构在常规预算工作后,会在各部门进行独立预算,然后向财务部门汇总,由财务部门结合分解指标对预算任务编制的合理性进行盘算,如果发现偏差,需要进一步挖掘出现偏差的原因,这一方面可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担保机构内部部门间的沟通,使各部门对自身可利用资源数量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避免对资源的浪费。
(二)注重结合量化的财务指标实现全员考核
随着类金融中担保机构的不断发展,其逐渐认识到绩效考核并不局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担保的整体经营目标明_后,结合完善、具有可操作性且可以量化的财务指标,可以实现内部考核。现阶段担保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将基于财务核算的不良率、资金利用率、收息率、逾期率等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依据,既可以对担保运行的实际状况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准确的判断担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担保的抗风险能力。另外,现阶段担保在进行财务考核的过程中采用分层、分岗的办法,结合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确定具体的考核标准,例如,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以风险控制为主,所以考核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不良率和逾期率;客户服务部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客户关系,所以其在考核的过程中以收息率、利息实收率、老客户新担保数、客户数量、担保后期服务、客户管理等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等[3]。这种分层分岗的考核,实际上是实现了通过财务指标对全员的考核,是对财务数据充分利用的体现。
由于类金融机构的发展环境、运行模式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性,所以在除担保以外的其他类金融机构中也可以发现类似担保财务实务的特点,所以了解担保在财务实务方面的成功,可以为建立适用与类金融机构整体的财务管理机制和方法提供借鉴。
二、类金融中担保机构税务工作特点分析
类金融中的担保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设计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目和税率,在税务工作具体开展时还要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政策和税收优惠,完成纳税申报、财务处理、风险提示等任务,可见税务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关系到担保机构的收益和法律风险,所以担保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税务工作予以高度关注。要了解类金融担保机构税务工作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准确把握担保机构税务实务工作的依据
在营业税税务处理的过程中,要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采用5%的税率进行计算的同时,考虑担保机构自身是否满足享受国家营业税优惠的六个条件,在确定具有享受资格的前提下,享受三年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受到先征后返的营业税后,税务人员应该在是企业实际受到后,在借方记录银行存款等科目,在贷方记录营业税金及附加或其他业务支出,以此保证营业税的先征后返过程不会导致税务记录的混乱,造成偷税现象的发生,在营业税税务进行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确认借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收入,避免担保机构因营业税记录误差造成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实务处理的过程中,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由于政府对担保机构采取的政府补助、奖励政策等支持,所以税务人员应按照国家统一的程序申报代偿补贴,并进行扶持奖励、专项收入会计处理,专项用途财政资金处理以及相关费用的扣除等工作,其中扣除工作设计到睡前是否可以全额扣除、是否可以限额扣除、是否可以扣除等费用划分,这对税务人员的税务处理能力和税务处理经验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类金融担保对税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所以税务处理队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降低了担保面临法律风险的概率,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出上述列举的两项税务外,担保涉及的其他税务工作也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任何财务人员不能随意的调整税率或随意的运用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否则可能使担保机构面临法律惩处。
(二)合理的应用国家的优惠政策
我国现阶段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适用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其中担保公司在“金融服务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中被提及,所以位于西部地区的担保机构在税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此优惠,如果担保财务实务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应用国家优惠政策,会直接导致担保公司利润的缩减,影响国家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可见担保财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避免可能给担保机构带来法律风险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应对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全面、准确的了解,在税务工作中有效应用,保证担保公司利益的合法化和最大化。
(三)注重税务工作的细节
在税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任何细节均可能影响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所以税务人员在进行自我优化的过程中,应对税务处理的细节问题进行不断的优化和纠正。例如在处理担保补偿准备金的过程中,会涉及应收代偿款、担保赔偿准备金等多种科目,而且在会计提取的过程中,要结合担保赔偿准备金与当年担保责任余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提取,在提取、担保公司代偿、确定忍受贷款无法全部回收、收到代偿款本息、受到规定的代偿补贴等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会计实务记录,如果税务人员记录不准确或在记录的过程中较混乱,将直接影响担保机构的实际利润。
可见,类金融担保机构在进行税务处理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多,面对的情况也较复杂,完全凭借税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开展税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担保机构在国家审计的基础上,要积极的在内部建立专项部门,通过内部审计抑制税务、财务管理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类金融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并不能被金融机构完全取代,并在实践中,结合具体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对其各方面进行优化,这为类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针对类金融中担保的财税实务工作展开研究,实际上就是为类金融中担保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机制优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师桂峰.小贷的高效财务管理法[J]. 首席财务官,2015.
[2]潘忠.财务管理在担保行业的作用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5.
[3]张乐.对外担保财务管理方法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5.
[4]刘毳. 石岘纸业债转股类金融不良资产价值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08.
篇3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2
一、引言
无论是投资者、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自身,大都会习以为常地设计一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而这种体系的构建依赖于分析者的偏好和经验,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带有较强主观性,且难以解决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问题。本文运用的因子分析方法就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把众多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基本不相关的综合因子,以实现“用变量子集来解释整个问题”的目的。避免了运用单指标的片面性,也克服了运用其他多指标法所存在的人为赋权等缺陷问题。
二、选定财务指标
为充分反映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规模能力(净资产X1、净利润X2、主营业务收入X3),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X4、总资产收益率X5),成长能力(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增长率X6、近三年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X7)三个方面选择了7个财务指标。
三、因子分析法在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具体运用
以2011年12月31日20家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数据为基础,求证如下:
1.数据分析前的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
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值的大小是衡量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2个主要指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要进行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型检验。KMO统计量取值在0~1之间,其值越大,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一般认为,如果KMO统计量值在0.9以上会取得非常好的分析效果;而在0.8~0.9之间属于好;0.7~0.8之间属于一般;0.6~0.7之间属于较差;0.5~0.6之间属于很差;如果在0.5以下则不可接受,即样本数据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型检验是针对整个相关矩阵进行的检验,其零假设为:相关矩阵是单位阵。该检验统计量服从x2分布,如果检验结果不能拒绝单位阵的零假设,即P>0.05(P这里指显著性),则应慎用因子分析。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表1)表明:KMO统计量值为0.653,虽然该值较小,但可以尝试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为P=0.000,满足P
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2.确定公共因子数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通过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得到方差分析数据(表2)。以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作为提取公共因子的标准,则可提取2个公共因子。这2个公共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高达73.216%,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完全满足作因子分析的要求。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从下面的碎石图可以看到,纵坐标为特征值,横坐标为成分数。前两个因子特征值大,途中折线陡峭,从三个因子以后,折线较平缓,因此,选择两个因子。这和表2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也就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只需要提取两个公因子。
3.计算公因子并得出排名
使用 SPSS18.0 计算得出公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如表3所示), 这是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最终结果,通过该系数矩阵就可以将所有的公因子表示为各个变量的线性组合。根据表3可以得到两个公式如下
F1=-0.104X1+0.146X2-0.206X3+0.284X4+0.373X5+0.374X6+0.035X7
F2=0.387X1+0.226X2+0.469X3+0.045X4-0.109X5-0.195X6+0.205X7
用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及排序结果,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横向比较与分析评价(如表4所示)。
表3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表4 各企业的指标排名
四、结论
所选的7个财务指标从盈利、规模、成长三个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由上表7可以看出三安光电、大族激光和生益科技的得分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总的来说,最近三年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的发展速度较快,不管其盈利能力还是企业的规模增长都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是随着数学变换过程自动生成的,具有较强的客观性。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的排名和存在的优劣势,对企业以后改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芊,蓝国赈.基于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6).
[2]文小玲.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绩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08).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集团公司;重要物资;集中采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在进一步加大设计规模、施工难度的同时,更为注重了人们在节能、环保、审美、功能等多个方面的需求,由此即对建筑类集团公司的施工技术、方法、工艺以及设备、机械等固定资产、硬件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直接促动了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对此,现代企业、集团为从中求的生存、发展,加强重视了对其内部财务活动的监管与规划,而为避免在采购一些重要物资时出现重复,通过推行集中采购,不仅有效节约了经营、生产的投资与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集团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下,本文分别针对建筑类集团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的优点、缺点进行分析、探讨。
一.集团公司重要物资采购的概述
物资集中采购,其主要是指处于经营、发展中的集团公司在采购所需固定资产、硬件设施、原材料时,以统一、集中的管理方式,针对有关产品供应商、市场价格、招投标工作的具体情况、信息资料进行调查、监督、管控,通过收集、汇总、整理集团下属分公司、子公司的采购申请,设计、编制一套全面、完整的采购计划,最后以集中订购、结算的业务处理方式完成物资采购。实质上,物资集中采购,就是由集团总部组织规划、统一部署其所有部门、下属单位的采购内容,通过设立专项部门加以实施,以此避免不同部门、单位在分散采购时出现的重复现象,能够有效节约、降低集团公司的运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此种采购方式适用于大批量物资的采购,对于集团公司、企业单位的经营、生产规模有着一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建筑类的集团公司、企业单位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主要依靠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来谋取经济效益,由此即需要不同类型、数量充足、技术先进、质量合格的硬件设施、固定资产作为支持与基础。可见,在建筑类集团公司的运营成本中,物资采购的资金投入占有很大比例,而为最大限度的使用采购资金、节约采购成本,集中采购模式的应用越发受到关注与认可。一般情况下,建筑类集团公司所需的重要物资,主要包括:电梯、挖掘机、塔吊、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三钢工具、方木、钢制模板等周转材料;水泥、混凝土、砼、钢材等耗材。
二.建筑类集团公司重要物资集中采购的缺点与不足
(一)采购过程中的业务处理较为繁杂:
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支柱型产业,国内的建筑行业市场瞬息万变,加上建筑类集团公司所需采购的重要物资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从而大幅提高了集中采购这些物资的难度,具体表现为建筑类集团公司的下属分部、子单位较多,由于这些单位在经济状况、经营项目、技术条件等诸多方面上存有一定的差异,对于物资种类、数量、型号、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些小批量、特殊型号的订单,直接加大了汇总、整理总体采购计划的难度与业务量。此外,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物料价格,建筑类集团公司在调整、确定采购价格时,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来进行分析与决策,无法及时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反应。
(二)物资购入后的分发成本较大:
建筑类集团公司实施集中采购的过程中,由于重要物资的货量较大,虽然可以在各供应厂家内拿到较为理想的产品价格,但在后续的物资处理、分发上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具体表现为建筑集团的分公司、子公司座落于不同的城市、区域,在统一购入重要物资后,需要依据详细的采购计划加以分配,而由于发送、运输物资的距离较远,从而大幅增加了发货成本,综合考虑先前在供应厂家拿到的优惠价格,最终的总体采购成本并不一定是最经济、合理的。
三.建筑类集团公司实施物资集中采购的条件与优势
对于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建筑类集团公司应建立在具备一定必要性的前提下进行,倘若只是小批量物资的购入、添置,集中采购模式的应用不仅难以在供应商处拿到优惠价格,同时也虚增了业务处理、发送运输的成本。此外,建筑类集团公司在购入一些重要物资时,若要以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应拥有一定的经营、生产规模,并保证监控、管理各个分部、子公司时的有效性、规范性,为总体采购计划的汇总、整理创造良好环境,保持集团总部与各分、子公司间的步调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类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一般是由集团总部设立的专项部门负责,为保证各项业务处理活动的效率、质量,应有针对性的设计、编制采购管理制度,并通过实施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集中采购的优势。
(一)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建筑类集团公司一般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厂家、确定采购价格,此种做法不仅能够促进各投标厂商间的竞争,同时依据详细的采购计划,通过制定有利于自身采购的招标标准、投标规则,能够获得最为经济、合理、优质的物资产品,以此降低采购成本。此外,对于一些价格浮动较为频繁、剧烈的原材料,建筑类集团公司通过集中采购,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价格浮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在大幅缓解、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显著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物流系统的优化:
由于建筑类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对于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通常是大批量的订单,而在分发、运输这些重要物资时,就需要一套系统、专业、完善的物流系统作为基础保证。对此,我国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为现代集团企业的采购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运输服务,而国内部分建筑类集团公司也在逐步建立、改进自身的物流系统,较好的完成了大批量物资的大范围发送,大幅降低了重要物资的运输成本。
(三)有利于整合采购资源,加强供应链管理:
有了负责集中采购的专业分公司,集团总公司就可以将本来分散与各施工分公司的采购资源加以整合,面对外部供应商即以集团总公司的名义洽谈业务,可以增大采购规模,使得更多的公司愿意为集团总公司提供原材料。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让资源的整合更加便利,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资源整合看做是采购数量的增加,而应该从战略的层面上对供应商进行调整。以拓宽物资供应渠道,保障重要物资的供应。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企业间协调、互动的经营战略,它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彼此的主要产品把跨企业的各项供应业务联系起来。这样的话就可以共同面对风险,降低成本,以达到竞争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类集团公司的经营、发展中,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但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仍有诸多环节、事项有待改进。对此,集团公司必须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业务需求,针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适时调整采购模式,以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促进企业发展。
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财务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相关理论已比较完善。财务分析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在以知识资本为首要资本的21世纪,同样对其产生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什么是财务分析呢?通过大量学者对财务分析这一概念的概括与总结,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相关权威调查,在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举例来说,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只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另外,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凭证、账簿等)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应该引起公司企业高层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超级秘书网
3.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调查,在我国有65 %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 %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人们普遍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 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 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对于同一物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 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 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
(四) 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 公司决策层和财务人员要对财务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 确保财务数据来源真实准确
1. 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 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3. 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三) 综合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篇7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26 文献标识码:A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中的关键部分,这就是通过对财务会计核算及财务报表进行仔细的分析,使用一些相关的技术分析方法,对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投资、经营、分配等)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等进行有效地分析并作出评价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发现在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过去的工作作出科学的总结,进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医院财务分析目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1重核算,轻分析
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长期受到过去旧思想的影响,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单纯的记账、出账以及制作财务报表的模式,对于财务分析工作,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往往是不过关的,缺乏一定的分析、总结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核算模式往往就是企业产品经营费用的进出的核算,而成本核算也只是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一旦发生了,就应该计入到产品成本之中,这虽然实现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控制,但是不够全面,判断的方法也很单一。往往根据用途对已经产生的费用进行分类,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虽然为成本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材料,但是分类形式单一,缺乏细致的分析。目前,大部分的医院管理都缺乏全面性和分析性,这就使医院管理职能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中。
1.2风险意识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机制,建立起以自我快速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当前,很多医院只是在奖金核算上使用了财务分析,没有意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在固定资产保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方面仍使用原始的管理机制,这就使医院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发挥出医院卫生资源的优势,导致医院在竞争中失败。
1.3财务指标分析不全面
有些医院已经意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行的医院财务分析只是简单的列出了医院一段时期内的总的收入和支出,对于费用的产生原因也只是简单的解释,没有很好的发挥出财务分析的优势,例如、费用评价指标、管理指标等等方面,这就不能够满足企业当前财务管理的需要,对于医院的决策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医院的全面发展。
2 解决和完善财务分析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应该引起单位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财务分析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医院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克服重核算、轻分析的思想。分析要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既要重视事中、事后分析也要重视事前预测分析,同时分析应注意有效性。如果分析结果没有落实,将使分析工作失去意义。因此,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积累、收集、整理相关会计资料,为分析奠定基础;努力做好各方面的财务分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全面可靠的会计信息。
2.2医院财务要树立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财务分析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轨,财务分析工作也必须由单纯管好用好资金转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机制转轨,在同为家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医院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应追求经济效益。从经营管理入手,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加强经济核算和效益分析,更新财务分析观念:开展全成本控制分析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开展成本控制分析,首先要正确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提高医院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其次要揭示医疗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减少资金周转困难,防范财务风险。
2.3全面运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指导医院持续高效运转
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主要有:经济效益指标,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资产收益率等,主要体现职工及现有在用固定资产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负债比率指标,是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60%-70%较合理,如达到85%及以上应发出预警信号,引起足够重视。变现能力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评价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认为流动比率2:1速动比率1:1为好。病人费用评价指标,如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门诊人次药品费、每床日收费水平、每床日药品费等这些指标一般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在为病人作好治疗的同时切时做到减轻病人负担。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药品周转率、床位周转率等等,这些指标一般越高越好表明收款速度快、资金占用少、资金流动性高及偿债能力强。
2.4支出的界定
财政专项支出:即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其性质同财政补助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一致,所以归口单位也应一致,归入行政或后勤单位。
其他支出:即医疗、药品支出以外的支出,包括被没收的财务支出、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财产物资盘亏损失、与医院医疗服务无关的基础性科研支出、医疗赔偿支出等。同其他收入的性质大体一致,能界定支出单位的归入单位支出,不能界定支出对象的,归入行政或后勤单位,这样收入与支出的单位才匹配。
药品支出:即医院在药品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药品支出分为直接支出与管理费用分配支出两部分,其中直接支出同药品收入一致,也应按规定比例计入药剂科和病人所在科室或医疗小组;而管理费用分配支出则应由药品部门承担。
医疗支出:即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家庭和个人的补助支出等。医疗支出也分为直接支出与管理费用分配支出两部分,原则上直接支出谁领用就由谁承担;而管理费用的分摊支出坚持“与受益相匹配”的原则,由医院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
综上所述,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医院财政管理部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以当前医院的发展状况为依据进一步改善医院的财务管制,尽量的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以及财务管理的后期预算、决算工作。医院可以通过加强财务分析,进一步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预测医院的未来发展,使医院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财务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分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财务分析作用在实际中的发挥。本文探讨了当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财务分析 分析手段 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活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财务诊断、咨询、决策、监督、控制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依据。财务分析既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本任务,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它们分别为:财务分析可以帮助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都已实现目标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财务分析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发现那些未被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还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矛盾。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经营活动能够健康稳定的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润目标;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企业的管理者能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能够把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宏观因素进行区分。这样就进一步的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进行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发现经营的薄弱环节。借助财务分析得出的财务数据,企业管理者能对企业运营的成本、利润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从而管理者就可以发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这样就能达到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财务分析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分别为对财务分析作用的认识不足;现行的财务报表方法不健全;财务分析手段落后。
1.对财务分析作用的认识不足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财务分析人员,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依然不够重视。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其决策提供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管理者只重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没有对财务的管理与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些情况都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人员素质提高的要求不高,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目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必须朝着战略管理的方向发展。企业战略管理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掌握财务分析的知识与方法,更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最近几年我国财务人员的总体素质有了一些提高,但与新时期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由于管理者的重视不足,财务分析的结果不能应用到改善企业经营的实践中。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有关资源,同时还挫伤了财务分析人员的积极性。
2.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不够健全
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的不健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可比性,从资料的来源看,当前评价企业实际数据时缺少统一的参照物或者参照标准,且不同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差异,由此有时即便是同类报表也缺乏可比性,这样财务分析的结果就会出现差异。财务分析中使用的数据多为汇总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相应的财务报告也就不能对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反应。其次存在滞后性,企业财务分析所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种,但是它们都是理想的静态的分析方法,反应企业以往的业绩与经营成果,是对企业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但无法对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说明。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的决策可能与企业现在的发展存在差异。尤其是对动态管理和及时管理来说,财务分析结果的用处不大。最后是财务分析浅显,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重视的都是财务状况的表述,不能直接说明其产生的原因。从财务分析中获取的信息只是为管理者提供查找问题的原因,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后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
3.财务分析手段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自上世纪末以来许多企业已配备了财务电算化的管理系统。某些客观因素影响了电算化系统的普及和有效使用。例如在很多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开发运用滞后于财务管理,进而影响了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还有人们常常把会计电算化简单的理解为财务处理的计算机化,计算机在企业经营分析、预测、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况且会计电算化还没有在我国普及,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手工操作。手工计算存在成本高、耗时长、低效率和低准确率等问题。由此带来了更大的数据延迟和误差。
三、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对财务分析作用的认识
切实提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认识,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财务分析工作,帮助和支持财务分析人员熟悉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尊重财务分析成果,提高财务分析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例如在提高财务分析利用率方面,管理者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财务分析活动会议,肯定成绩、明确问题、提出建议或措施、落实责任,使得财务分析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这是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径。具体来说,在召开财务分析活动会议时,财会人员要提高参与意识,广泛开展自上而下的财务分析利用效果交流。再如财会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对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健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建立科学有效地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财务分析应多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以减少因为分析人员的主观偏好而发生的财务分析失真情况的出现。在财务分析中可以较多的运用数据模型,既可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财务信息,又可以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的方法增强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有用性。同时在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论证和说明时可以利用定性的分析方法。还可以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联系相关法规政策,考虑不可计量因素进行综合论证,并实际修正定量分析的结果。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必须结合起来综合判断,修正误差,是结果更趋于客观实际。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聘请外部人员进行财务分析,以减少分析的主观性。在实现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之前要消除各类财务分析方法中的不利因素,尽量选择本行业内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财务分析的最后是编制分析报表,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尤其是做好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写工作,使得企业的会计政策、生产状况或事项、非货币性等内容得到明确清晰的反映,管理者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更加准确的预测;在编制报表时,分析人员可以尽量了解企业重要会议涉及的企业经营状况,并有选择的与分析报表结合在一起,方便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由于报告中涉及的数据多为汇总性的数据,所以有必要在分析报表中附带数据的详细说明,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汇总数据的迷惑性,分析报告内容才能更加具体详细。
3.改进财务分析手段
企业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电算化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可以对企业各部门的财务进行更好的分类整理计算与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整体质量,消除手工计算中存在的成本高,时效低以及无法处理偶然和特殊事件的弊端。会计电算化只是分析的手段和工具,财务分析人员是财务分析工作的真正主体。分析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因此企业应当选拔一批优秀的财务人员担任这项工作,同时在企业内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培养适应本企业的专业分析人员。在财务分析人员的过程中应同时注重基本分析能力、数据的合理修正能力还有综合分析能力,切实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深入,我国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方式也开始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提高经营与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出更大贡献。因此改进企业财务分析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参考文献:
[1]许海.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分析财.会研究.2010:7.
[2]贺鹰.企业财务分析问题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10:2.
[3]姜玉洁.关于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几点思考.财会研究.2010:4.
[4]陈洁.财务会计分析探讨.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2.
篇9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认识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也变得不确定,企业利益相关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希望及时、全面和客观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财务分析报告能直观的揭示企业经济内涵,满足管理层、债权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预测和决策分析的需要。但作为财务工作人员,一般长于实务处理而短于财务报告的分析,苦于无问题可分析或拘囿于模式化分析。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如何提升财务分析报告能力的认识。
一、财务分析报告概述
1.财务分析报告的类型
财务分析报告按内容划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和简要分析报告。综合分析报告是对企业整体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涵盖了企业所有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用于年度、半年和季度财务分析,属于定期财务分析的范畴。它具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各项决策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最主要的内容。专题分析报告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大经济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门分析,属于不定期财务分析的范畴。它具有时间不固定、分析事项单一的特点,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解决企业的特定问题。简要分析报告是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概要的分析,主要用于月度或旬的财务分析,属于不定期和定期财务分析的范畴。它具有简明扼要、重点分析的特点,主要反映企业特定财务指标的分析或预测今后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报告按分析时间可分为定期分析报告与不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主要受到财务制度强制性规定,主要向外部利益相关人提供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如综合分析报告。而不定期报告不具有强制性规定,主要用于内部管理者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如专题分析报告。
2.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辨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基础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经济指标在数据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之间数量关系和差异;比率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找出客观联系。辨证分析法是财务报告分析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主要按照寻找差异-分析原因-措施建议的程序,揭示比较分析和比率分析中反映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形成相应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财务报告分析常见问题或不足
1.财务分析报告高度不够
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是财务部门,而阅读者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由于受到部门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报告只能站在财务的角度,而难以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易出现“就财务而财务、就数据而数据”的问题,财务分析视角难以拓展,不能将指标数据和数据背后的经营实质联系起来。这种与企业管理脱节,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只能称为数据的罗列表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分析报告。
2.财务分析方法不科学
企业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财务报表数据虽然是静态的,但这种静态是相对的,而动态是绝对的,所以财务分析报告需要树立辨证分析法的观点来分析静态的数据。目前,存在问题是分析方法不科学,习惯于静态分析,靠经验来判断静态数据背后的动态问题。造成无法揭示问题的本质,结果只能是“抓大放小、避重就轻”。
3.财务分析整体性差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有将多种指标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层层深入、递进式分析判断,才能深挖出指标背后的问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常常习惯于单项指标分析和判断,比如一个财务指标数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分析时一般局限于一个指标进行反复分析,鲜于举一反三的分析。即使进行多个指标综合分析判断时,一般也只是将各个指标数值简单地加权计算,而没有将各个指标数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难以分析出指标背后的经济实质。
三、如何提升财务分析报告能力
1.充分了解财务分析报告的目的
首先,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之前要明确分析报告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以提高分析的效率和效果捕捉报表使用者希望“真正了解的信息”。其次,要辨证的进行财务分析,不同指标用于不同的财务分析目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应辨证看待分析结果。比如资产负债率指标,当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时,是越小越好,但用于财务杠杆分析,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表明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对企业财务最大化不是劣势而是优势。再次,要了解财务报告对象不同,对于对外公布的财务分析报告,应使用约定俗成的语言,注重分析的完整性,防止社会公众的误解。对于企业管理层使用的财务分析报告,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要重点进行问题分析。
2.注意财务分析报告格式的规范化
财务分析报告属于写作的范畴,但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其更倾向于公文类的模式。财务分析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段、说明段、分析评价段和建议措施段,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可能有所取舍。一是要先草拟提纲和段落层次,然后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方法,按照找出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步骤来反映问题和揭示问题。二是要注意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侧重。分析问题过广可能使财务分析报告抓不住重点,但分析的过窄可能使问题交代的不清楚。三是在财务分析报告形式上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使财务分析报告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在格式上力求简明扼要,对重大差异或重要的指标应标以特殊符号,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3.财务分析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人员要注重素材积累,多了解一些宏观经济情况,把握企业财务状况以外的客观原因。要重点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同行是财务分析最好的“参照物”。二是要注意横向和纵向沟通,横向要和企业其他部门沟通,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防止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出现“坐井观天”现象。纵向要向企业管理高层多汇报、多请示,以了解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的方向,吃透企业政策,使财务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三是要注重财务分析报告文字表达,行文要尽量流畅、简明,避免口语化。同时对财务数据多角度分析,避免轻易对财务数据下肯定结论,防止不准确的结论误导财务报告阅读者。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66-01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原因,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有关方面了解医院工作状况为医院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法对医院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随着政府对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政府作为出资人,医院管理者作为经营者,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建立规范、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
1 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主要缺陷
1.1 现金流量指标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核心是现金流量指标管理,现代医院管理也必须注重现金流量指标,医院财务管理对现金流量指标并不关注,不少医院未考虑医疗市场需求,扩张速度超出医疗服务需求,沉重的债务压力导致入不敷出,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1.2 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医院虽是独立法人实体,但对医院管理者经济责任考核并未落实,绩效考核并未重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很多医院并未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奖金分配,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1.3 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缺乏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
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反映过去财务、经营状况,并不着眼未来,而非财务指标往往是面向未来的。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倾向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复杂的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没有很好地与非财务指标结合,往往只能得出单一的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论,缺乏实际决策的利用价值。
2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医院主管部门、医院管理者以及各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根据各个医院规模以及管理者的侧重点不同,建立适用不同医院管理层面的系统、全面、动态指标分析体系。
2.1现金流量指标
医院获取现金及等价物与医院实现的收支结余比较,更具有客观性和稳健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分析:结余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结余;业务收支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业务收支;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和药品收入;资产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2.2财务状况指标
财务状况指标反映医院在某时点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的高低。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3成本管理指标
成本管理指标反映医院门诊或住院收入的每病人耗费的成本水平。门诊收入成本率=门诊科室成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成本=住院科室成本÷住院收入:成本收益比率=相关收益÷相关成本。
举例说明:
门诊科室成本收益率=(门诊科室收入―门诊科室成本)÷门诊科室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新制度并没有明确医院各科室分类的定义,现行医院科室分类取决于医院管理者的侧重点,各个医院管理侧重点不同则科室分类不同,进而导致科室成本信息收集结果不同,使得现阶段成本管理指标只适用于医院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缺乏同行业同时期的横向比较。
2.4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反映医院经济效益的管理程度,各医院可根据实际管理的需求,结合物资以及绩效管理方案,制定不同指标。举例如下:
百元卫生材料创造医疗收入率=医疗业务收入÷卫生材料耗用额。反映医疗收入中耗用卫生材料情况,此指标可促使临床部门控制材料成本费用支出。
固定资产收益指标率。医院固定资产创造价值能力指标,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1)每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业务收入=医疗收入(含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下同】。(2)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业设备平均额。此指标反映医疗设备利用效率和医疗设备获取收益能力。
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工作量÷设备额定工作量,此指标反映医院设备是否充分利用,是否闲置。
人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数,此指标反映医院人均经济收入水平,是医院人力资源经济效率指标,是考核临床业务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2.5 在财务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分析的典型方法是“平衡记分法”,从财务指标、顾客满意度、内部管理流程(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创新学习能力4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医院管理水平,把医院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起来,其分析评价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医院的各个方面。
非财务指标的核心指标有:
①平均住院床日数=出院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此指标是衡量医疗业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病人住院床日数越长,表明医疗业务质量不高,反之,表明医院业务质量较高。②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反映病床一般负荷情况和病床的利用效率,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③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它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④人均门诊人次=门急诊人次÷职工人数(此指标反映医院职工劳动生产率)。此外,群众满意率,学科建设及学科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指标是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长期竞争力的体现。
2.6 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立足于医院收益者,反映医院每门诊人次、每住院人次或每床日收费水平的高低。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门诊收入÷门急诊人次;每住院人次收费水平=住院收入÷出院人次数;每床日收费水平=住院收入÷出院者实际占用床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