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方面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控制方面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1引言
在不断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今天,成本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重视成本。目前,虽然关于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行业的,专业的、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却显得极其贫乏,我国整个汽车制造业行业的成本控制体系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如何加强汽车制造业行业的工作基础、提高行业运作的规范化,如何对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提出独到的,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更是迫在眉睫。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内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分析,来揭示我国目前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以此来评价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是否合理,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2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经营现状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地位越来越高。虽然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总价值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甚至一些中国产品,全球产量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很小,按照规模,只能占日本汽车制造业的整体规模的25%;而中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更低,只有美国劳动力生产率的4%。虽然就整体水平来讲,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我国相对其他国家成本控制相对落后,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点混乱;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一方面,对于较高端的产品,供应远低于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在另一方面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大量产品积压远远大于需求;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在一方面,许多高科技、高学历的人出国,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另一方面,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也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是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3.1研发设计环节
产品的研究和设计阶段被视为成本控制的初级阶段。产品控制的起点为研发设计环节,也是产品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研发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成本控制,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产品性能而忽视了产品经济性。
研发部门与市场脱节,设计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在产品的设计,只考虑产品的特性,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容易产生一个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的产品,但是在市场上却不一定收到消费者的认可。
(2)忽视隐形成本。
从表面上看,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选取的材料和数量对成本的影响很小,但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零件的选择如果产生错误,甚至使整个产品损坏。这种隐性成本也是设计师和生产管理人员很容易忽视的。在产品开发阶段考虑的重大事项是选择的材料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如果选择的材料成本价格较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增加总产品成本,并最终影响企业利润。
(3)急于开发新产品而忽略了对原有产品重新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研发部门经常会忽略这一点,在幵发完一款新产品后,就会将所有的精力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上。导致了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对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从而加大了生产成本。
3.2采购环节
在汽车制造业企业中,采购成本超过总成本的一半,可以说控制采购环节的成本可以直接对总成本进行控制。在我国,采购环节成本控制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1)许多公司忽视材料的质量、采购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而错误得仅仅将降低采购成本等同于降低采购价格,这种思想观念是非常落后的。
(2)错误的认为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只是采购部门的责任。其实,由于企业的采购环节成本是指采购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同时也包括采购结束后保存和运输的成本。所以就牵扯到各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参与其中,供应链上涉及的各个部门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保证对采购环节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3)企业过于关注购买价格,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采购价格,压低供应商的利润,使与供应商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企业采购物品的价格较高,或者压低价格后贪图价格的便宜大量进货而不考虑实际需要量,从而产生大的库存量,这也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
3.3生产制造环节
很久以前,企业对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的控制就比较注意,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相对较少,但仍然不可忽视。现在,大多数企业将产品制造成本分为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两个部分。对原材料消耗过大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这也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直接产生的成本。如果在原材料消耗缺乏控制,利用不合理,会经常出现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浪费现象,造成成本的巨大浪费。例如不考虑废料的使用等方面,很多废弃的材料实际是可以回收二次利用的,但是很多企业往往不注重这方面的成本控制,对于废旧的材料常常会直接丢弃。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影响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如果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差,单位产品生产所用的时间将会增加,而单位产品所需时间的增加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4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往往被我国企业所忽视,但其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企业将产品卖出去,而企业产品的售后服务也尤其重要。良好的售后服务可以良好的促进产品的销量,对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对于企业品牌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营销服务成本是指服务环节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营销服务成本的控制主要在于加强对售后员工的培训上,专业素质高的员工对顾客的营销能力强,顾客的满意度高,反之专业素质低的员工营销服务使顾客满意度差。所以员工的专业素质对于成本控制十分重要。
5改进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5.1研发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我们知道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主要决定在研发设计环节,所以结合汽车制造业的自身的特点,在企业研发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成本降低目标,这样应用于在企业生产研发到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整个期间都努力进行成本的降低。实施时,在进行目标成本控制时就应先对目标价格和目标利润进行计算,最后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相比较。目标成本低,就寻找办法消除差额。从而使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达到最优。
5.2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对于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制造业企业需要从管理层的角度入手,提高思想,针对旧的观点勇于批评指正,提高观点意识,将采购过程的成本降低。并且,需要确认采购环节的责任,有部门分工,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使责任细化。最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企业需要重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沟通,不断的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
5.3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
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包括着很多的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把控。我们可以实施成本改进和虚拟利润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生产制造环节成本控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的优化。在生产阶段,虚拟利润中心与成本控制中心相比是更实际,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只有在这方面做出进步才会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同时,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和鼓励员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并且能积极提出他们自己的建议。如果意见或建议非常好并且被采纳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则会给予提出意见的员工一定的奖励,奖励或者给予精神上的,而且由于是企业员工自己提出的建议,一旦采纳员工实践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同时会有利于建议取得效果,因此会不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4营销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营销环节,我们应当采用以下方法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对营销环节的成本控制进行完善。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来说,销售费用往往会被一次性扣除,不会因为产品不同而被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分摊开来。而这种方式是不够科学准确的。采用一次性扣除反映不出成本在哪个产品中消耗成本最大,成本是不可能的方式反映企业产品清晰真实的成本扣除。所以我们在实践中需要将营销阶段划分为以下几项阶段:例如营销过程的策划、宣传、产品的安装调试、顾客访问和售后服务等一条龙的服务。从而将成本进一步分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以作业管理为基础,同时将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看成一个整体。从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加以研究,增强售后服务在使用成本方面的影响力,增加关注度。企业还需不断的优化产品销售环节的相关作业活动,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品使用成本。
6结束语
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控制是当前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本文中,根据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各种综合深入的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对于构建企业的制造成本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相应的提出对于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议,形成了自己的新的价值理论。
参考文献:
[1]郭海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 [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孙铮,李增泉.指标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1(6).
篇2
况下,首先对工程设备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如何提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工程设备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
工程设备在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直接费占了很大比重,在项目中资金投入和占用大,故设备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具体如下:
(一)工程设备营销项目实际成本的入账
当前建设工程内,一般出现了\"吃设备\"情况。营建公司项目标价低,不过各项支出显着提高,工程资金匮乏。想要推动项目能够正常开展,很多工程没有特别强调维护基础设施,没有强调配件供给,维护没有达到相应标准。项目进行过程中,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具体操作过程中绝大部分设备被吃掉,资金利用率低。
(二)工程设备是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利进展的必备要素
同时,基础设施能够从不同角度产生关键影响,能够影响项目支出。但是部分工程仅仅把工程支出管理工作交给财务人员具体开展,往往造成各方面工作者没有良好交流。不过设备控制水平低,没有计划的购置设施,往往导致成本提高,造成窝工情况,整体费用提高。
三、提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策略建议
(一)事前控制
建设场所设备控制,应推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避免不合理利用情况出现,保证施工质量。设备价值关键通过工作时期进行展示,购置设备为提高利用率的基础,要结合工程周期,科学的安排基础设施,推动工期和费用保持一致。从制定施工组织方案过程中,研究项目方方面面标准决定是否购置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对联系比较紧密的工程应科学调配设施,提高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现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利用率低,提高了支出规模。所以,应当科学调配设施,减少费用。同时,应营建优秀工作环境,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优秀的运行环境能够推动设施保持正常运转,有效管理工程费用。
(二)事中控制
有效健全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等控制体系,为
项目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基础,必须贯彻当前现代设备控制体系。
因此,应强调借鉴原有的设备控制体系,比如设备操作工作者\"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能力,\"四项要求\"(整齐、清洁、、安全),\"五项纪律\"(贯彻定人定机,具备相关资格,依照安全操作步骤;对设备进行清理;维护设备;贯彻交接班体系;科学保管构件;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寻找专业维修工作者进行维修),\"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操作者和维修者有机统一进行\"定期维护\"(即设备一、二级保养)等。为所有设施营造档案,把各项资料当成设施维护、整修的关键基础,能够推动维修工作者迅速发现设施故障,最大限度降低故障造成的影响,产生故障后,能够迅速处理。
(三)事后控制
设施控制及费用管理活动主要将广大人民群众当作关键前提。应提高在操作者及维修者方面的控制水平;推动岗位责任制不断健全,借助不同激励措施调动相关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设施控制水平,迅速处理设施工作过程内不同故障;推动相关工作者树立时间价值思想,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设施利用率,营造出同具体现状保持一致的设施控制和费用管理指标评估机制,从而产生科学、合理、稳定、标准的控制机制,从项目进行过程中推动控制产生应有的影响,有效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支出。
四、结论
设备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当今企业成本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强化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将成为企业发展进步的一股强大推动力。本文对如何提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其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Orshan, O. Life Cyele Cost: A Tool for Comparing Building Alternative. in Proceeding Symposium on Quality and Cost in Building. 1980, 1(3): 63-68.
2. 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 柳荣华.浅析基本建设中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大学时代,2006,(10):162-163.
篇3
关键词:工程;设备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75-01
一、前言
在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应当紧紧围绕着企业经营总体目标,有效地加强成本控制,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随着企业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成本和产品柔性越来越依赖于高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的设备,设备维修成本管理也将成为整个企业成本战略管理的一条主线。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工程设备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如何提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工程设备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
工程设备在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直接费占了很大比重,在项目中资金投入和占用大,故设备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具体如下:
(一)工程设备营销项目实际成本的入账
当前建设工程内,一般出现了“吃设备”情况。营建公司项目标价低,不过各项支出显著提高,工程资金匮乏。想要推动项目能够正常开展,很多工程没有特别强调维护基础设施,没有强调配件供给,维护没有达到相应标准。项目进行过程中,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具体操作过程中绝大部分设备被吃掉,资金利用率低。
(二)工程设备是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利进展的必备要素
同时,基础设施能够从不同角度产生关键影响,能够影响项目支出。但是部分工程仅仅把工程支出管理工作交给财务人员具体开展,往往造成各方面工作者没有良好交流。不过设备控制水平低,没有计划的购置设施,往往导致成本提高,造成窝工情况,整体费用提高。
三、提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策略建议
(一)事前控制
建设场所设备控制,应推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避免不合理利用情况出现,保证施工质量。设备价值关键通过工作时期进行展示,购置设备为提高利用率的基础,要结合工程周期,科学的安排基础设施,推动工期和费用保持一致。从制定施工组织方案过程中,研究项目方方面面标准决定是否购置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对联系比较紧密的工程应科学调配设施,提高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现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设备利用率低,提高了支出规模。所以,应当科学调配设施,减少费用。同时,应营建优秀工作环境,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优秀的运行环境能够推动设施保持正常运转,有效管理工程费用。
(二)事中控制
有效健全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等控制体系,为项目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基础,必须贯彻当前现代设备控制体系。
因此,应强调借鉴原有的设备控制体系,比如设备操作工作者“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能力,“四项要求”(整齐、清洁、、安全),“五项纪律”(贯彻定人定机,具备相关资格,依照安全操作步骤;对设备进行清理;维护设备;贯彻交接班体系;科学保管构件;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寻找专业维修工作者进行维修),“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操作者和维修者有机统一进行“定期维护”(即设备一、二级保养)等。为所有设施营造档案,把各项资料当成设施维护、整修的关键基础,能够推动维修工作者迅速发现设施故障,最大限度降低故障造成的影响,产生故障后,能够迅速处理。
(三)事后控制
设施控制及费用管理活动主要将广大人民群众当作关键前提。应提高在操作者及维修者方面的控制水平;推动岗位责任制不断健全,借助不同激励措施调动相关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设施控制水平,迅速处理设施工作过程内不同故障;推动相关工作者树立时间价值思想,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设施利用率,营造出同具体现状保持一致的设施控制和费用管理指标评估机制,从而产生科学、合理、稳定、标准的控制机制,从项目进行过程中推动控制产生应有的影响,有效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支出。
四、结论
设备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当今企业成本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强化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将成为企业发展进步的一股强大推动力。本文对如何提升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其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Orshan,O.Life Cyele Cost: A Tool for Comparing Building Alternative. in Proceeding Symposium on Quality and Cost in Building. 1980,1(3):63-68.
[2]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柳荣华.浅析基本建设中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大学时代,2006(10):162-163.
[4]李连军,王润芳.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应用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79-81.
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在施工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是一个重点,贯穿市政工程项目的始终。在进行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必然会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1、市政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项目实施所需消耗的人力、物质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调节和限制,及时纠偏,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之内,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工程多在城市或居民集中的区域,工程施工所具备的水、电、交通等施工条件相对在野外施工的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等要方很多。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使工程项目成本方面材料采购费用低,工程专用临时性配套施费用少。但另一方面,交通干扰、保证安全和文明施工费用特别高,由于市政施工工程的特殊性导致了如今仍没有一个十分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虽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
2、市政工程建设的特点
包括城市道路、排水、桥梁、水利电力、火车站、飞机场、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在内的由当地政府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投资、组织兴建的工程项目都可以称之为市政工程项目。市政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有: 工程的种类多样性。市政工程建设的项目种类繁多,涵盖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垃圾桶,大到一座水电站,市政建设项目的种类千差万别,但无一不是国家或者当地政府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所决定的。由于项目的多样性同时决定了市政工程产品的多样性。二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不确定因素且标准和要求较高。市政工程的施工地点往往会影响到居民的工作生活,再加上工程项目的政府性,因此工程会受到较多制约因素的影响,甚至是一些社会关系方面的影响。再加上项目面对大众,所以对产品质量方面性能方面的要求指标都会很高,施工的难度也会大于其他工程。
3、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缺乏对成本控制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中,对于成本控制的理解不够到位。一般施工单位对于成本控制只是局限于工程结束后的造价核算,而对于工程计划的制定、工程建设结构的合理化、先进工程技术的运用等都是对市政工程成本起到关键影响的因素。其次很多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认为高质量产品的完成必须要依赖高成本的投入,使得质量和成本成为了相对的关系。另外还存在一些市政工程项目,如果施工单位无法完成已签订合约上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将会以扣除施工单位质量保证金的形式对施工单位给予处罚,这种做法无疑又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
3.2 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在逐年增大,在这种前提下市政工程项目也急剧增加,要求承包工程建设的企业也在随之增多。有些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较为松散,不能够对工程成本的投入做到有效控制。部分企业中还存在项目经理部分散化的局面,使得承包企业无法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在企业内部中设立项目经理部或者在项目经理部中没有实行经济责任制。施工单位职工对于成本控制方面的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企业中的人员,首先是企业领导就没有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出的成本控制决策往往带有随意性,不注重成本技术的更新。其次员工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为分散,员工往往只是负责本身职务,在职务分工上表现的较为明晰,但工程项目整体的成本控制是要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执行的。
3.3 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落后
当前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出的制度是严格的,但是,实施的效果都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是缺少一套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手段。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依然以人工管理为主,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在成本计算等方面应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没有完全发挥其巨大潜力,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因而工作效率较低,管理效果不好。而中小型施工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更低,仅将其作为文字处理、报表输出和资料存储的工具。国外施工企业均在工作分解结构基础之上进行会计编码,由于编码详细准确,易于计算机的识别,因此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便于产生不同层次的报表,责任明确。同时成本数据真实、可靠,极大地方便了成本的动态控制。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4、加强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4.1 改正施工单位对于成本控制的错误理解
避免片面孤立的理解成本控制的意义。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先进的工程结构、工程所需技术设施、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成本控制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控制。要优化处理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打消高成本才能出高质量的传统观念,要学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新型的施工材料来代替费用高昂的原材料,在减少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新方法新材料一样可以实现产品质量的优良化。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施工定额为标准,以施工队或班组为最基本的核算单元,推行内部定额工日和工序单价承包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严格把关,让职工个人经济收入与完成工作量相联系,调动挖潜降耗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优化施工方案等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4.2 完善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机制体制
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建立责任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为了有效的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全项目支出授权审批制度、参与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施工合同管理制度等有效的制度。另外对于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原材料等应当适当的建立设备租赁、原料采购的评选制度,使企业在机械工具和原材料的选择上能够做到货比三家,以适当的价格采购到合格的工程建设必须品。企业的领导部门要建立专门的成本监督调查小组,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和成本控制有关的环节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的成本控制。
4.3 加强工程成本控制的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使成本控制更有效率。首先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的筛选,因为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并且有效的缩短工程进度。另外成本控制的方法也应该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目标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都是在国际范围内运用比较普遍的科学性成本控制方法。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把工程所在的环境、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施工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相结合,才能对整个工程项目做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4.4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要从施工单位的领导始对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所有关于成本控制的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对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教育,大力宣传施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使每一个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的了解成本控制对于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另外,企业要特别重视对项目经理部的组建,一定要在项目经理部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度,这样能够使增加成本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有效的节约成本。
4.5 加强施工质量和工期的管理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质量和工期的管理,正确处理质量控制、工期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在现实项目中,处于最理想的即工期短、质量好而造价低的情况是少之又少。强调造价和质量,工期就不应要求过严; 强调项目的造价和工期,质量就不能要求过高; 强调质量和工期,造价就不能要求过紧。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先对建设项目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经过具体情况分析和比较后,制定最适合该项目建设的目标。
总结
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不仅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同时还关系着国有资产的正常使用。在建筑工程整体管理中,其成本控制起着核心作用。因此,需要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能从自身的实际管理处出发,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强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胜江.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
篇5
关键词:企业成本;成本控制体系;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同一类型的产品,如果在性能和质量上近似,那么价格就成了产品是否能在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成本控制深化细化的到产品生产加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得产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价格取胜,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控制成本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成本费用,即可以有效的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可以综合发映出这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企业通过控制好成本,可以实现利润的增加,进而强化自身的经营基础。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盈利。
(二)控制成本是企业降低自身资金压力的重要手段。目前,仍旧有很多的企业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常常出现因岗设人的情况,往往人浮于事。超额编制人员,在这些企业里屡见不鲜,这使得企业的管理费用大大增加,进而对企业整体效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的生产和发展。企业通过对身实施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精简人员机构,使得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明确化,大大缩减管理成本。减少了企业资金的无谓支出,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而这部分节约下来的资金,又可以重新投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三)控制成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下,企业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因此,企业应该树立起良好的产品质量意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减低产品的返修率,同时保证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工作。通过对成本的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产品返修率,才能让客户满意,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返修问题大量出现,会使得企业的维修费用大幅增加。无形中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影响到企业对外的形象以及其自身的整体利益。
二、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成本的高低是市场能否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绝大部分企业开始实施了成本控制管理。但是,很多企业盲目地追求的经济效益,在成本控制管理上走入了误区,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对于成本控制认识较为狭义。很多的企业管理者狭义地认为所谓成本控制,就是努力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的过程。因而,一味地追求成本的节省。也就是,在生产的现场一味追求不浪费资源。以这样的方式追求成本控制,只是片面过分地强调成本的降低,削减了其他费用的支出。导致部分与产品相关的生产活动得不到良好的执行,使得产品性能、质量大打折扣。
(二)对成本的控制未能实现全程控制。很多企业缺乏全面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它们往往只是从采购和生产环节下手,控制成本。而忽视产品管理和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在产品采产管销四个环节上,未能实行全面的成本控制。部分企业在采购,生产环节上力求成本的节约,却在管理和销售上支出了巨额的资金。最终,成本控制管理并没有真正的效果。
(三)为了实现成本控制而出现的短期行为。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对成本的控制,而出现了各种短期行为。究其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其对成本控制的狭义认识,另一方面是由于其社会责任意识较差。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这些管理者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无视消费者利益。最终不仅坑害了消费者,跟毁掉了自己。
三、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以上种种问题,是部分企业在实现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企业要想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它是成本控制得以进行的组织机构基础,它是实现成本控制所需的程序以及过程,它通过文件的形式为实现成本控制提高了活动参考依据。通过成本体系,可以让成本控制管理在还纵上实现到底,在横向上实现到边,在过程上实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为了成本控制提供了规范的规章制度保障。结束了成本控制无章可循的局面,解决了成本支出费用控制无标准可供参考的问题。企业通过成本控制体系,可以科学合理的分析影响成本的各种内在的外在的因素,并结合企业目前自身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经济目标,然后使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方法对某段时间内或某个成本控制项目进行评估和预测,作出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由此,可见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和相应的约束机制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首要基础条件。
(二)细化管理,实现成本的全程控制。成本的费用支出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设计、采购、生产,再到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认真分析、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全面观、整体观,将对成本的控制始终贯穿于了企业的整个生活经营的活动过程中。所以,企业要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环节,进行分析。分析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自己是否做到了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而这些环节和工作又是否获得了真正的效益。要想实现成本的全程控制,企业就要深入分析自身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手段以及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而采取改进措施不断的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现企业在人、物、财以及信息上的最配置。
(三)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观。企业短期的行为的出现,源自于企业过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成本控制管理,就很容易被部分社会责任感不强的企业管理者曲解并错误的运用。这就要求企业转变原本的观念,树立其良好的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将单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观念,转变成追求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观念,在实现经济效益上的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实现社会效益上的社会责任最大化。
四、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渐凶猛,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资源都实现了共享。这为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管理了提供新的契机。不少企业在实现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企业应该首先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然后深化认识,将局部的成本控制上升到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同时,企业更应该转换观念,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观,避免在成本控制上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控制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进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定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越来越成为各方博弈的重要筹码。对成本发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各项资源耗费、支出控制在标准以内,能够赋予企业自主定价权,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目标成本等方法的应用,能够根据设定的目标利润倒推出产品目标成本,进而支撑合理的产品价格。而合理的产品定价往往带来最优的市场销量,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2.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持续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实行成本控制,需要分析和研究影响成本的有关因素,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标准和成本控制制度。这些工作不仅涉及生产技术各环节,还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西方很早就提出过“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ing)”的概念,要求企业关注从研发投入和产品设计开始,到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整个周期的成本控制问题,因为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在研发和设计阶段就已经被决定了。如果企业重视成本的控制,就能够较好的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做好每一方面的工作使之与成本控制的要求相适应,可以持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成本是反映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情况的价值指标。根据“利润=收入-成本”的会计等式,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利润,而提高销售价格和扩大销量可以增加收入。但是在竞争市场中,价格的提高往往伴随着销量的萎缩,其结果不一定增加收入,只有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不断降低成本,才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持久来源,最终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制造业成本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制造业企业目前对于成本控制有所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的成本控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以ZL公司成本核算体系为例,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成本控制意识不强。ZL公司创始于民营企业,创业之初,管理层重心放在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上,全公司以销售部门为龙头,一切向销量看齐,认为只有把产品销售出去,才能创造价值。且公司创始人本身对产品工艺十分熟悉,对于自己粗略的成本估计十分自信,因此极少关注财务的成本核算问题。
2.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由于成本核算体系的薄弱,财务部门的成本数据无法为其他部门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成本核算主要作用体现为满足财务会计每月结账及对外报告的需要。长期以来,其他部门对财务成本数据产生信任危机,工艺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目前的工艺瓶颈和改进结点,销售部门不敢根据成本数据进行大胆的市场开发和市场定价。成本会计尚未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3.成本控制核算方法不精细。随着ZL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不断攀升,以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公司对于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达到成本控制目标的要求日益突显,但是现阶段运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上述目标。
首先,未根据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成本组成的详细分解,找出关键成本因素并作重点分析。制造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ZL公司之前既未进行各项成本构成内容的分解,亦未对实际与标准之间的差异作有效分析,所制定的标准为两年前的工艺和市场数据,对当前的成本核算已失去作为标杆的意义。
其次,间接费用的核算过于粗泛。制造费用包罗万象,既包含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如间接材料、生产管理人员薪酬、生产一般耗用等,也包含成本中心不可控成本,如设备折旧、生产场地租赁费等。对这些间接成本,ZL公司核算体系未作区分,笼统地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然后按统一的标准成本比例分摊到完工的产成品/半成品成本中。
再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和控制能力非常薄弱。ZL公司现有的管理体系中,一般管理人员包括财务成本会计人员这方面的意识还很淡漠,认为有成本数据能够支撑账务处理流程就可以了,对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分析与控制并未引起重视。而且各相关部门人员之间缺乏沟通,成本会计人员对工艺流程完全陌生,生产相关人员对成本计算结果缺乏基本的概念,在对数据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非常明显的矛盾点提出疑问时,成本会计和生产及工艺人员均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说明。
三、完善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ZL公司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以及与工艺、生产及成本会计人员的多次沟通,笔者对其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全面诊断。成本分析结果证明核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比之前大幅提高,得到公司管理层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对财务部门的成本改进措施和建议能够认真采纳和配合。以ZL公司的成本核算体系的优化为基础,本人对完善制造业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制造业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参与。如果没有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中下层管理者及普通员工很难自发具备强烈的成本意识,精确成本核算和分析、成本控制也就无从谈起。目前制造业企业较为薄弱的成本核算体系,与管理层的忽视和缺位直接相关。只有增强管理层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从高位标榜成本控制理念,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
第二,强化有关成本控制方面的培训。制造业企业应该对成本会计人员进行产品和工艺知识的培训,对生产和工艺人员进行基本核算理念的普及。因为在成本核算体系梳理过程中,还涉及诸多与产品和工艺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例如,工艺提供了主要材料的标准用量,生产提供了入库产成品/半成品数量,成本会计人员在录入成本核算表单数据时发生了差错,导致了荒谬的结论,但却自查不出原因,就是因为对产品和工艺缺乏基本的了解。同样,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人员对此错误也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们根本不清楚核算的原理。这都是缺乏系统培训的结果。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应当抽出足够的时间到达生产一线和仓库现场,既有利于熟悉产品,又便于及时的沟通交流,这样才不至于核算的结果无法作为分析的依据,仅仅为核算而核算成本。另外,财务人员经常性的现场察看,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人员串通舞弊的隐患。
第三,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奖罚有度才能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谁的错误由谁来承担责任,在核算精确的前提下,对达到成本控制指标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未达标的进行相应处罚,这样才能有效激励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如何把这样的考核内容融入到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制造业企业管理层应重点考虑的管理内容之一。
第四,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总结。失败乃成功之母,善于总结和分析,就能从前一次的错误经验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次的完善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制造业企业成本体系的梳理过程也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每梳理一次,就应该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一次分析讨论,总结问题点,提出改进措施。只有经过多次的分析、讨论与总结,才能最终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为以后阶段的成本分析和控制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总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循环,精确的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前提,成本控制的效果又通过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只有认真探索成本的实质,加强人员的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成本文化,才能让这个循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最终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娟.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5(9)。
篇7
摘 要 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无疑不利于企业发展。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在为我国各方面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多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强化成本控制,无疑可以更好的推动企业和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国民经济安全。标准成本管理理论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理论,为我国化工企业广泛采用。为此,笔者以化工企业为例,对标准成本管理理论在化工企业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化工企业成本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制度 化工企业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成本是一切企业管理的核心。通过高效的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优的资源整合实现最好的效益,因此,成本控制理论历来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标准成本控制作为一种成熟的成本控制理论,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广泛运用。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新情况和新形势的不断涌现,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在成本控制中的一些弊端日益显现,制约了该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针对这问题,笔者以化工企业为例,探讨了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在化工企业运用现状,并就实际运用中的缺陷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化工企业成本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定义和特征
标准成本控制是结合企业未来生产实际预设一个成本,然后按照这一成本来衡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成本是否合理。从这一理解上,我们可以发现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预设性。标准成本是人为预先设定的一个标准或者界限,这是标准成本最根本的特征。第二,标准成本的可参考性。标准成本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如果标准成本不具有参考价值,那么基于标准成本而确立的标准成本控制方法也就没有存在的现实基础。第三,标准成本的静态性。标准成本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必须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保证自己的稳定,也既静态特征。如果标准成本变化频率过快,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本意义。
二、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在化工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标准成本控制方法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在化工企业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事前成本预估。这也是标准成本控制理论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中最大的运用。众所周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具有高度风险性的行为,通过事前成本预估,明晰有关成本和收益,无疑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预防和处理未来潜在的各种风险,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更高利益。
第二,事中的成本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化工企业可以借助标准成本管理理念,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企业生产,帮助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在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更高利益。
第三,事后的成本核算和归因分析。标准成本只是一个事前预估,这个成本并不能准确反映出企业在生产实际中的成本,但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距,有助于企业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者缺陷,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优化与改善。划定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标准、制定成本项目后,便可核算出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及成本差异,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打破了部门之间吃大锅饭的现象。把成本标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加强考核,使奖金与成本业绩挂钩,从而实现公司与个人的双赢。
三、当前化工企业标准成本控制存在的缺陷
标准成本控制理论方法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无疑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随着我们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标准成本控制理论在化工企业成本管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标准成本控制方法难以反映原材料价格以及人力资本上涨等因素带给企业成本的压力。近些来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增大,这也导致国际国内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化工企业作为多种大宗原料的主要购买者,近些年来,已经明显感受到原料上涨的压力。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少,人力成本增加逐步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由于标准成本的相对静态性,难以准确反映这些因素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标准成本偏离实际成本。此外,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未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这也导致确定一个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标准成本越来越难,从而制约了标准成本的进一步运用。
四、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和理念,促进化工企业成本管理
鉴于标准成本管理方法在未来风险防范中的缺陷,我国化工企业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实现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第一,必须坚持标准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运用。无论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实践,都已经证明标准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是具有积极效用的。第二,在管理思维上,更加注重从企业的整个生命期去衡量成本建设,不过分关注短期的成本与产出。第三,综合运用标准成本控制法、弹性成本控制法、边际成本控制法等现代成本控制方法,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新提升。第四,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努力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新局面的形成。
篇8
【关键词】 成本管理 问题 原因 对策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的高低成为投资人对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企业能否对成本进行很好的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当前,水泥建材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加强水泥建材行业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一、影响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的因素
要想实施成本管理,首先应该明确影响成本的相关因素。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直接材料的影响,直接材料是水泥建材产品成本构成的第一要素,会占到水泥建材企业产品成本的80%以上;二是企业的技术水平,水泥建材企业产品是能源消耗性的低价值的附加品,生产技术水平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技术水平也是水泥建材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因素;三是水泥建材企业的生产设备状况,主要考虑生产设备是否达标及其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四是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状况,水泥建材企业需要的流动资金占用量较大,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应该尽量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并对应收账款及时进行回收,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款率,进而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五是水泥建材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这也决定着水泥产品的成本能否降低,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具有重大影响。另外,宏观经济形式、经济周期以及水泥建材市场等也是影响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的重要外部因素。
二、我国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水泥建材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老化、内容僵化
当前,我国很多水泥建材企业只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供应和销售过程中涉及的成本控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投产前对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成本计划也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成本核算过程汇总,只是重视财务成本核算,忽视了对管理成本的核算。对成本管理的片面理解使得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2、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层面
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应该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但是,从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成本管理的情况来看,其成本费用的控制仅仅局限于遵守和执行我国所颁布的相关财务法律法规中成本条例上,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侧重于宏观需求,忽视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和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
3、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缺少市场观念
很多的水泥建材企业不管市场对水泥建材产品的需求如何,只是一味地通过提高产品产量来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积压存货,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隐藏或者转移到存货中,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使得管理决策在成本信息上出现误区。
4、企业过度依赖于其成本会计系统,并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企业当前使用的成本会计系统并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入了单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无法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准确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不能提供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一方面,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只是局限在财务方面的信息上,无法提供管理人员需要的原材料、作业、客户以及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无法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
三、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缺乏市场观念,素质参差不齐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而非政府,但是有些水泥建材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没有树立竞争冠冕,仍然固守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思想,使得成本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企业的领导侵吞企业财产、,更不用谈对成本进行管理了。
2、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没有与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相适应
当前,水泥建材市场的格局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性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流通性成本比例提高。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的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领域,降低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以及制造费用是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对产品开发、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的管理,因此也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求。
3、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
有些水泥建材企业的管理者流动性较强,对企业的承包期限较短,使得企业行为出现明显的阶段性。为了凸显他们任职期间的业绩,在划分成本费用、调整成本差异以及计提资产折旧方面人为的调整成本,没有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这样就给后任的管理者改进成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情况下,后者为了完成相关指标或者达到一些其他目的,只能继续伪造成本费用来粉饰财务报表。
4、水泥建材企业缺乏相应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却不能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内部牵制制度。企业管理者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可以随意的接触成本资料并进行修改,不仅使得企业无法获得真实的成本资料对成本管理进行改进,而且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那些成本费用管理较好、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部门和个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激励,员工缺乏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企业没有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进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水泥建材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1、大力培养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树立长远的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把企业的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全局与整体,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一方面,通过成本管理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不能使成本管理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将管理的视野向前延伸到对产品的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及对产品的设计进行研究上,向后延伸到客户的使用和产品处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水泥建材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不败地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物质资源在企业发展中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成本管理还应该由物资资源扩大到非物质资源上,如对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等。
2、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
当前,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管理防范,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顾客生产需求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作业成本法以顾客为导向,以企业的价值链为中心,对作业链进行彻底根本的改造,重点强调企业内部和外部与顾客的关系。从整体出发,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将物资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作业形成同步的作业流程,努力消除不能增加产品价值的作业环节,使企业始终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整体优化。
3、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的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全局,它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的,将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其成本管理不仅仅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实现洞察全局的目的。
4、实施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不应该仅仅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是应该对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管理。实践证明。只有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良好的成本管理,企业的成本才会得到明显降低。水泥建材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果只考察水泥建材的制造成本会给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决策带来严重的失误。所以,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应该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成本。
5、实施全员的成本管理
水泥建材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时,应该将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都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尤其是与成本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的部门和人员,例如:决策者、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成本机构人员等都应该纳入到成本管理的主体中,并将成本管理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企业全体员工都能树立成本效益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成本管理的全员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成本管理并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时也以建立成本管理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在降低成本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的员工给予积极的奖励,对于那些不注重成本节约给企业造成浪费的员工应该及时追究其责任,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有效降低水泥建材企业的产品成本。
总之,在水泥建材企业的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水泥建材企业应该意识到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成本管理的对策也应该是随之变化的。水泥建材企业应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彭文胜:水泥企业的成本核算分析[J].中国建材报,2010(8).
[2] 刘明洪、卢杰梅: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探讨[J].市场论坛,2006(2).
[3] 夏秀芳、郝俊梅: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1).
篇9
而美的空调市场总监张治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下乡”空调的挂机2500元、柜机4000元就很合理,既考虑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又考虑到农村消费者的实际接受能力。张治国认为,“家电下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不能只以企业的经济收益来衡量,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特别是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
营销专家于清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限价可以经常提高,如果老百姓不认可,买不起,那提高限价的意义在哪里?解决当前农村市场的家电销售动力,关键还是提供质优价廉、适合农村的好产品。
对于记者提出的,如果限价提升是否会加快变频空调的“下乡”步伐。张治国指出,限价提高与变频“下乡”两者不存在必然关系。因为现阶段国家“家电下乡”招标中关于产品性能和资质的要求全部是针对定速机,而没有将变频空调纳入。因此,变频等中高端产品“下乡”的门槛不是价格,而是政策细则。
实际上,在产品限价不同意见的背后,是企业参与农村市场综合竞争实力的差异。一些小企业希望通过提高限价拉动“下乡”产品的价格和销售利润,但却忽视了大企业通过规模化运作后所具备的成本控制和营销网络资源创新。于清教提出,“家电下乡”也在给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命题:即在遭遇市场需求下滑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经济因素的冲击后,企业如何通过自身的手段和方式来应对,实现“内生性”增长,这将考验企业的综合水平。
[企业访谈]
下乡空调限价很合理
——访美的空调市场总监张治国
记者:在之前空调下乡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反映,价格不低、能效不高、服务不好。对此,你怎么看?下乡空调的价格定位合理吗?
张治国:现有的空调下乡定价很合理。这直接改变之前农村卖空调贵过城市的价格扭曲局面,给予农村消费者真正的价格实惠。
针对农村市场的竞争,空调企业必须要消除城乡“剪刀差”,在新格局之下重新构筑企业的渠道模式和盈利模式。
记者:最近,一些空调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下乡空调的限价提升。对此,你如何看待?美的也赞同下乡空调限价提升吗?
张治国:为什么要提价?对于“家电下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当做一项市场营销策略,还是要兼顾到国家、企业、农民等多方面的利益。
下乡产品,企业应抛弃谋取暴利的幻想,而应从成本控制能力出发,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才能真正融入农村市场之中。
其实,下乡空调的价位限定对企业的综合成本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即要在保证空调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这也是一种创新。这是空调下乡给企业带来的市场竞争新命题。
记者:你提到企业的综合成本控制能力,我们很想知道,现有的限价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渠道模式有何要求,是否所有企业都能承受?美的在成本方面又是如何应对的?
张治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关键是依靠原材料行业和制造过程的系统控制,但这一切都是以规模化为前提。
美的拥有国内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在上游成本控制方面居于优势地位。同时,美的内外销的整体制造规模居于国内领导地位,这也确保了足够的上游谈判能力。而2006年开始,美的就开始推动农村的渠道扁平化拓展,并启动了“渠道新动力”工程。目前,扁平化、高效率、高素质的农村销售渠道网络已基本搭建完毕。
记者:如果企业都在比拼低成本控制能力,那么产品品质和服务又应该如何保证?
篇10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技术
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优化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建议。
一、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成本控制规范性资料跟不上时代要求
按照实际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针对预算定额编制规定来讲缺少在内部定额标准的规范性,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合理、完善的运用限额领料的方式来实施材料使用上的控制。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首先,由于没有制定内部定额标准规范性的制度,所以就缺少参照的标准。再加上各个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环境的不同、施工规模的大小不一样以及运营的方式也不相同等,造成了每个工程材料在使用的时候,在内部定额这一方面上缺少可比性和参照性。其次,有些水利工程项目在成本控制的方案在制定和执行的时候,出现了比较随意也更呆板的现象,这现象的存在造成水利工程的项目在对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只是针对降低成本的额度和降低成本率来讲,进行了一些有关这两方面的规范制定,从而使得对施工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更多的困难和麻烦,很难达到对成本控制的目的,这样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成本控制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最后,由于很多施工单位忽视了实际的情况,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与实际的结合性。未能将项目进行更好的、更合理的细化,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和执行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2、在实施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落实到位
虽然,有些水利工程的项目施工在执行处理结果的时候,管理部门对于成本控制的执行缺少一些监督机制,对于有些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这就直接降低了制度的严肃性和可信度。另外,更缺少对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激励制度,对成本控制执行的好坏要与他们的收入和升职直接挂钩。
3、缺少一支高素质的成本控制队伍的建设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有些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很低,他们觉得成本控制应该是单位的领导和财务部应该考虑的事情,与其没有任何的关系;另外,施工单位未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风险行为控制和施工的人员的利益结合到一起,实行成本控制的考核。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严格按照施工成本控制规范要求的人员应给与一定的奖励,反之,要严惩;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施工单位没有将施工成本管理的绩效与个人的收系到一起,对于成本控制剩余的价值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奖励给出色的管理人员,未能将剩余的价值地利用起来,这样就造成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和强化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监督机制制度。由于成本控制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得到相关法律的支持,所以,在对成本控制中一些责任人对于成本控制的管理不是很上心、;与此同时成本控制的整体队伍的素质不高,有工作人员缺少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积极,更缺少专业的科技管理水平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就造成了施工成本的浪费。
二、提出的建议
1、健全工程成本控制规范性资料
按照实际发展的要求,对于内部定额的标准要制定一些规范制度,同时更要实施落实到位。尤其是一些材料使用的控制要实施,达到控制材料成本的目的;对于制定合实行成本控制的方案要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同时更要保证制定的目标必须细化,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序上,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控制计划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成本控制目标在制定的时候要联系实际,这样更有利于实际的操作;按照成本控制目标的原则执行,要节省正常耗费外的成本,不要降低需要的施工成本,坚决杜绝由于成本控制的过度实行造成施工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发生施工事故。
2、降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
降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第一,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清楚施工项目的构成情况和阶段性的目标,这样更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二,对施工工期的控制。简单地说就是对时间要掌握好。工期和成本以及质量对一个工程来讲很重要,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工对于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对于工程项目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工,就会增加人工费、机械费,甚至材料的费用也会增加。因此,控制好施工的工期对于施工单位来讲,会直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3、提高成本控制队伍的整体素质
如果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技术工作要想得到提高,就要提升成本控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定期的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技术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加强对人员资格的录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要认真做到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技术工作人员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同时还要落实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创建文明建设工程。
- 上一篇:专项施工工程施工方案
- 下一篇:数字媒体技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