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软资源。教学资源的元数据可分为两个层次:直接对教学资源进行描述的元数据,称为教学资源信息ERI(EducationResourcesInformation);对教学资源的组织目录进行描述的元数据,称为教学资源目录信息ERII(EducationResourcesIndexInformation)。其中ERII根据资源规模可抽象为多个层次。元数据是指描述数据的数据,是指与业务技术过程及企业使用数据有关的所有物理数据以及包含知识的信息,是指来自企业内外所有(软件或其他介质含有的)物理数据和(员工和各种媒介中含有的)知识,包括物理数据的格式、技术和业务过程、数据的规则和约束以及企业使用数据的结构。教学资源中的元数据是指描述教学资源的类型、规格、属性、联系、约束等信息的数据。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如下。(1)提取教学资源知识单元,结合教学资源本身及其应用的特点,确定元数据的基本数据结构。知识单元是教学资源中可应用于交流使用并能完整描述一个知识点的最小单元。目前在知识单元划分上还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一般由课程专家和教学专家参照教育部课程建设规范中的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三级划分,将划分得到的第三级资源作为知识单元进行管理,并向上逐层扩展,得到相应层次的粗粒度资源。(2)构建教学资源目录树。目录树从根节点开始,包含一个对其所有数据的层次视图,并提供基于树形的搜索系统。教学资源目录信息ERII根据资源规模可抽象为多个层次。按照目前的惯例和一般使用情况,将课程资源按内容及其关系,划分成大的章,章内再划分小节,小节中又可包含若干更细分的知识单元。这种结构可以看作是教学资源目录信息ERII的外在显现,即教学资源目录树。(3)教学资源服务。在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系统存在三种角色:资源提供者、资源管理者、资源消费者。资源消费者是指教师或学生,他们提出资源消费请求,包括对资源质和量上的要求;资源管理者即资源中介,是系统管理中心,主要管理ERI或ERII,并根据资源消费者提出的请求进行必要的计算,反馈消费者信息,满足其需求;资源提供者是教学资源存储中心,主要负责资源的存储,并按接收到的指令为消费者提供相关资源。按照信息流动的不同方式,分析他们之间的工作模式,相应地设置层次结构。将资源与其元数据适当分隔存储管理,在资源服务时采取资源信息处理和资源实体传递两条线的方式,减轻资源的负担,平衡网格环境的负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关键技术
1.元数据结构设计
本文拟采用的元数据基本结构如右表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该元数据结构根据教育部课程教学及大纲规范要求,结合本学科方向课程及教学实践,以及资源管理和软件开发的需要,并综合其他相关因素形成。
2.教学资源目录树构建
目录树是指存储有关网络资源信息的特殊数据库,把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都作为目录信息,在目录树结构中分层存储、访问、管理和使用。目录树将分布式系统中的用户和资源,以及其他对象统一组织起来,提供一个单一逻辑视图,允许用户透明地访问网络上的资源。一个由目录树支持的网络系统是一个集成、网络化、统一的系统,而不是各个独立功能部分的简单聚合。目录的内容称为对象类(ObjectClass)和项(Entry)。对象类描述什么信息可存储在目录中,而项把相关信息组合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对象为抽象约束,项为信息内容。ERI之上的ERII逐层抽象或封装生成,下层的ERII是上次ERII的一个项,这是逐层递归或递推的过程,因此它们采用一致的管理操作方式,软件算法具有可复用性。元数据信息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方便检索管理,而资源本身仍以文件方式存储于磁盘。为了管理的方便和统一,资源库的物理存储与资源管理的目录树结构基本保持一致。通过目录树方式记录存储教学资源数据信息,与资源库本身的层次结构(树型结构)相统一,同时也与Internet及各种管理中的层次结构相一致,为教学资源管理提供方便,易于使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3.教学资源服务
在教学资源库中,资源建设是基础,资源管理是关键,要对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应用,就需要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资源提供者对资源进行存储、传输等控制管理,资源的搜索、协调传输等任务主要由资源管理者完成。网格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有效调度、管理、配置可利用资源,将实际上的异构环境转换成一个虚拟的同构环境。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管理是网格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延伸,需要完成资源寻址和定位,找到特定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本身也属于网格资源的一部分,教学资源节点与网格节点也是统一的。在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管理中,选择基于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满足教学资源访问中的结构关系,能够方便地搜索到资源及资源信息所在的服务器,与Internet和网格层次管理结构一致,而且层次化的体系也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系统在用户和资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体系,通过的方式将异构、分布的大型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提取共享。通常一个资源请求任务被派分给一组Agent,这些Agent根据被请求资源特征,在构造层各计算节点间自主地移动,寻找资源信息,获得资源服务,完成自身的任务,满足用户在广域范围内对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请求。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上面是用户(消费者),提供资源服务请求;下面是资源提供者,提供教学资源;中间是服务系统。消费者通过就近(或网格结点)提出资源服务请求,通过当前获得的资源信息ERI以及资源目录信息ERII,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结果将请求任务分发到相关的,进一步处理;最后根据获得的教学资源分布信息,按照一定的模式交付给用户。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教学点;数字资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51-01
2013年11月在上级电教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局教育装备站的具体实施下,我市完成了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并于同年12月份正式使用。应该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创优提质"工作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它成为提高办学效益,缩小城乡差距,体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当中主要采取努力做到"三个到位"、认真抓好"两个落实"、"一个核心"的管理和应用模式。通过实践效果比较好。
1.促进项目管理与应用,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1.1明确认识,领导到位。地任何新生事物都存在一个认识的过程,对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而言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召开各学校领导动员大会,要求各教学点召开教师动员大会,使每位教师都明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优势所在和现实意义,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再次,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各教学点负责人为副组长,网管员、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领导组织机构。确保分工具体,各司其职,领导到位。
1.2做好建章立制,管理到位。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为此,结合我市各教学点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接收与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网络管理人员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存档张贴上墙。这样一来,使得"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有章可寻,有制可依。
1.3加强经费保障,配套到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扎实做好经费和配套设施的保障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求各中心校下大力气做好这方面的保障工作。2013年9月份要求各教学点做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天线安装的选址工作,电路安装的接入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应用,各教学点的反映,资源接收不正常,资源不全面,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除了有天网传送,还有互联网传送,如果能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接上互联网那就好,要不也可下载后通过硬盘拷贝送至教学点。督促中心校对有条件的教学点进行改造建设,并把办公用的电脑进行连网,有利于教师的备课。
2.促进项目管理与应用,认真抓好"两个落实"
2.1强化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做好资源共享接收和收集整理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稳定的设备接收系统,没有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应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求教学点强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管理,发现设备的软硬件问题及时检修,做到防火、防雷、防尘、防潮、防盗等"五防",另外,做好资源的按时接收和整理工作。针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播放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教学点实际,在一般情况下接收周一、三首次播发,为保证接收效果,通常24小时开机。遇到停电等特殊特殊情况,导致资源接收不全的问题,再利用周二、四为重播时间接收;后来资源传送时间更新为周五首播,周六重播。资源的悼念与整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管理员深深体会到仅仅靠IP数据资源浏览器进行教学,对资源的应用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因此要求管理员下大力气按学科门类整理资源,学科含概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并在学期末对本学期的内容归纳整理刻录成DVD数据光盘,存档保存,以备以后使用。
2.2狠抓对教师的培训与提高,使资源应用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每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应用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主要针对资源内容中的教师上课环节和学生自学环节,局域网资源的调用和高度,上网查阅资源,视频文件、flas、压缩文件的基本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培训。经过一时间的培训,使得分部50周岁以上教师也可以独立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上课。
3.促进项目管理与应用,认真落实好"一个核心"
根据电教装备部门提出了应用的五项指标,即"建、管、配、研、用",其中"建"是基础,"管"是关键,"配"是辅助,"研"是引领,"用"是核心。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在应用中要明确2个入口,一个是通过天网下载资源上课应用入口,一个是互联网资源上课应用入口。只有掌握了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才能有力的保证了资源的高效应用。只要是有下载的资源或能上互联网,每位教师都会合理的应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课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
总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教学点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苦,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篇3
关键词:网上医学教学系统;Web;;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2
The Key Realization Technology of ".NET-Based Medical Teach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Yang Mei
(Sichuan Zigong Health School,Zigong643000,China)
Abstract:Mainly describes the medical teaching based on ASP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what need computer key technology,including the system structure, technology,system database,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multimedia teaching information resource database,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Keywords:Online medical teaching system;Web;;Streaming media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深入发展,网络教育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彰显其巨大的作用和价值。医学教育工作者可通过网络查询最新的数据资料,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树,但是,在医学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难以向学生直接展示的人体结构、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且各种活体、各种操作不易长期、反复、多次展示,如果以多媒体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方式,通过CAI演示即可达到更好、更直观、更长远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根据本校的教学需要,我设计开发了《基于ASP的医学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集开放性与交互性于一体的网上教学系统,系统具备了视频教学、视频点播、课件教学、作业布置、论坛答疑、和管理视频课件、数据库管理等等功能,在实现中涉及到诸多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等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本文在此进行了探讨。
一、系统体系结构
目前基于网络的教育平台的体系结构一般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或者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它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3层结构新型的应用系统平台模式。B/S模式下的客户机只需安装浏览器软件,如Windows XP系统内嵌的IE即可,无须开发前端应用程序;中间层的WEB应用服务器,如Microsft公司的IIS等是连接前端客户机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桥梁,主要的数据计算和应用都在此完成,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完成数据的管理。
选择Browser/Server结构更利于网上教学系统的实施,利于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同时降低系统的投入和维护成本。用户通过浏览器,可方便的与后台存放具体媒体素材的数据库进行交互查询,就可等到具体的视频节目信息进行点播。
二、系统技术支撑
(一)技术
目前主流的站点数据库访问技术有:ASP、PHP以及JSP,它们各具优缺点。
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是一种服务器动态网页开发技术。首先,IIS接受用户的客户端浏览器的页面请求信息,定位ASPX页面,把请求信息交给模块来处理;其次,模块分析ASPX文件,执行其中的服务器端指令,生成纯HTML文档,并返回给IIS;最后,IIS再将HTML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若文件中含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由ADO组件执行访问库的操作,并依据后台数据库的访问结果自动生成符合HTML语言的页面,并将处理结果通过Web页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
以其简单的语法、嵌入HTML方式、丰富的WEB控件、高效的开发效率、高性能和可伸缩性和超强的不同终端设备的支持能力等特性,在WEB技术领域取得了成功。医学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站点数据库访问采用ASP技术,便于对后台数据库的维护和访问,如添加、修改、删除库中内容等,也利于开发、形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
(二)系统数据库
本着安全性、并发性、稳定性、开放性、先进性等原则,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包括支持开发的引擎、标准的SQL语言,支持存储过程、触发器、支持XML等特性,与 2.0的紧密结合、数据库镜像、全文索引。
(三)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它多媒体能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其特点是以“流”(Stream)的形式进行数字媒体的传送,客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使时延大大减少。流媒体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它的基础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的采集、压缩、存储、传输等多项技术。
图2.流媒体应用系统构成
为实现医学网上教学系统中的在线点播系统,有一个流畅的播放效果,应结合流媒体技术,在系统中安装视频采集硬件和软件,实现实时直播功能,比如学校直播学术报告、实时的手术室现场转播。
目前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有三种,分别是Real Networks公司的Real System、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和Apple公司的Quick Time。本系统采用了Windows Media流媒体系统。其关键步骤是将视音频信号源转换为ASF高级流格式。视音频信号可以是活动信号源(如摄像机、录像机等),也可以是影音文件(AVI/WAV/MP3等)。编码器采用了Windows Media Encoder,其主要特色是容易使用、高品质编码,输出品质高。视频采集卡选用了Winnov公司的Videum II Broadcaster,其技术与Windows Media兼容。
(四)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立
根据本校的医学教学特点,在网络中传输的多媒体信息主要有经过压缩的视音频信息流和含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的多媒体课件等。信息的存储是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基础。为了达到有序、合理的存储,以树状目录结构,将资源根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检验医学、护理学进行了了分类和组织。因此可把各种多媒体资源通过MPEG压缩后刻制成光盘(VCD或DVD),放置于光盘库中,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网上的查询和阅览。光盘库能够满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大数据源的要求,但其自动换盘机构的换盘时间通常在秒量级,致使光盘库的访问速度慢,对于学校非主流专业所涉及的教学相关资料访问量小,可保存在光盘库中。本系统采用了目前主流的蓝光光盘库。学校主流专业的教学相关资料由于访问量大,存在并发的点播(VOD)、广播的视音频信息,为了保证读取速度和多路点播的需要,可采用硬盘阵列存储,以一级库序列而优先访问。由于硬盘阵列可以改写,需要注意其数据的安全性,做好备份。用利用硬盘阵列与光盘库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海量信息存储问题。
(五)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网络的构建
教学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各教研室、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用户终端通过传输网络(校园网)连接到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学信息资源库上。它主要由影视教材上载、卫星电视收录、网上信息资源下载、素材采集、存贮、检索等几部分组成。
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应当充分考虑到先进性与普遍性,网络中采用了星型树状的拓扑结构和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在服务器出口的主干上配置1000M带宽交换机,保证了各端口独享1000M带宽。从交换机向下级联的集线器都采用共享1000M的配置,客户远端也通过此集线器共享1000M带宽。
服务器在网络内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要求有更高更快的处理能力,且性能要稳定。服务器应支持双CPU、多线程、多进程,尤其是在网络管理方面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视频服务器和我们选用了Power Edge R410(CPU型号:Xeon E5506 2.13GHz内存容量:4GB ECC DDR3,硬盘容量:584GB网络控制器:双端口千双端口千兆网卡),现在使用最多的影片格式一般是RM格式或ASP格式,我们在视频服务器上安装了Real server和Microsoft Media Server,这些软件性能卓越,安装方便,占用服务器资源少,成本低,它们很好的支持了MP3、SWF、AVI等格式的文件,客户端只需安装Mdeia player和Real Player播放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同样也选用了一台Power Edge R410,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
三、结语
本系统经过使用后,师生反映良好,较好的呈现医学教学特色资源和资源共享,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资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除组织专业人员和广大老师进行开发和引进外,还可建立互动开放的系统,扩大用户群,增加上传资料功能,丰富和完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赵松涛.SQL Server 2000系统管理与应用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2]王慧芳,杨嵘,杨威克等.网络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王光辉.基于Web的后勤供应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2005,5
[4]穆肃.校本学科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3
[5]阳沛湘.军事医学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建[D].硕士学位论文,2003,5
[6]李向阳,卞德森.流媒体及其应用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3,9
篇4
关键词:学校资源匮乏 小学安全管理 创新管理策略
现今,在我国众多小学校园中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一直作为学校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学校资源匮乏严重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资源匮乏未给予充分的关注,使得小学安全工作制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在校的安全,不仅阻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时还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一角度分析得知,从学校资源约束的角度,改善小W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并创新出合理的发展途径,对于该方面工作顺利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这样的状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论述。
一、资源匮乏对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影响
(一)影响对突发事件防范的能力
突发事件的防范,对保障小学生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小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现今,在大部分小学校园内对安全管理工作都加以重视,但资源匮乏与能力的不足,对于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约束。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小学校园把安全教育编制进教学大纲,极少数小学具有对于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开发能力。对于处置突发事件和安全救援工作,存在着亡羊补牢和被动配合上级机关等问题,根本不具备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援的能力。换而言之,对于突发性安全事件,小学校园内只能做到开展抚恤和恢复正常教学工作。至于,其他方面学校由于自身资源匮乏,很多工作力所不及。
(二)校园安全管理碎片化
资源的匮乏与能力的不足也给安全管理过程带来碎片化的影响。小学校园内的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给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资金的不足、组织架构的混乱、资源配置分散,给处置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所以,一套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现今,国内的绝大部分小学校园内对于安全管理存在碎片化和混乱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一些不法分子产生报复社会的心态。近年来,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频繁发生,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积极应对,教育部门开展对于校园内安全管理的检查工作。由于校园资源的匮乏与能力的不足,部分学校也只能疲于应对,根本无法应对各部门对于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安全问题的显现是长久的资源匮乏与能力不足带来的,只有在现有的条件的情况下,整合资源配置,改革创新安全管理防范模式。
二、学校资源约束视角下的小学安全管理创新
(一)校园安全管理组织社会化
社会应急安全管理的组织系统,是集合各方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应急组织的要求,完全体现整套管理系统的水平,小学校园内的应急安全权管理资源的匮乏与组织架构的闭塞性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通过应急管理组织的整合,来改善这样的现状,对于政府与社会的资源,应予以充分利用。通过强化学校和政府、社会组织的协作,来增强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该种创新的策略中,资源整合只是向社会组织寻求一定的帮助,安全管理组织的社会化,实质性的内容是以小学安全为核心,将全社会能够集结的力量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系统,学校与其他应急力量均属于该系统当中。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不招募的形式,邀请社会中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对安全管理设备进行投资,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辅助小学校园安全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建设。
(二)安全管理资源市场化
安全管理组织的社会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应急资源配置,但是由于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掌握着应急资源,但并不是资源直接的提供者,通过有效的方式产生这样的资源,其的有效率存在很大差异性。小学安全管理的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产品。这里所指的产品是安防设施设备,校车,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等;二是人员。即安保和医疗、心理抚慰的人员;三是服务。即安全规划的编制、应急预案编写、潜在安全风险评估等的。为了有效的保障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将安全管理资源予以市场化势在必行。在实际的操作中,对参与安全管理和实际工作的人员与附近邻近小学共同聘请,应急安全规范共同制定和使用等。通过这样市场化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水平。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现今的小学校园中,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受学校自身资源匮乏较大的影响,这样的发展状况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同时未能给学生提供相对安全与健康的环境。基于这样的状况,在此次研究中提出了两种创新的方式,即校园安全管理组织社会化和安全管理资源市场化,通过借助社会和政府力量,完善自身安全系统的构建。另外,通过对人员和安全管理机制的共享以及提升安全服务质量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小学资源匮乏而无法支撑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困境。本文此次的研究和论述,旨在提升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望能为现今小学校园安全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新课程(小学),2016,(09).
[2]郑金阳.关于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7).
篇5
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目的就是要营造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它的建设应遵循标准规范、共建共享和保证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互联优势,打造新一代资源开放共享应用的资源管理平台新体系。
开放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由多个资源站点组成的,资源网内每一个提供资源信息的站点都是网内的一个节点,资源节点之间基于一定的信任授权关系进行资源互访和共享,是实现网内资源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共享资源信息的服务体系。其特点是基于元数据标准规范,充分开放,充分共享,形成能上连省、国家信息资源中心,下连县市区、学校资源管理平台,横向连通史弟地市信息资源中心的一个资源服务网络体系。
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数据的存储与分布问题,存储与分布数据的方式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应用体系结构。新型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应用体系,可以将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中存储到一个中心节点,进行统一的管理,而资源本身的物理存储则可以采取集中和分布两种方式,既可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也可以保留在分布的节点或者原来的系统中,形成分布式的教育资源。整个平台系统的核心是中心节点,它的作用主要有:
资源注册所谓资源注册,就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资源编码,将一系列最基本的元数据描述信息(注册信息)添加到注册库中,注册信息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和资源的地址等元数据规范标准描述的所有信息,对资源进行元数据编码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存储的基础。资源网内的各节点可以利用中心节点的资源注册服务进行注册,将节点资源纳入统一的教育资源库中,而资源本身可以保留在原来的系统中,不会受到任何干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资源本身直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
资源检索所谓资源检索,就是用户通过查询注册信息库,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资源的注册信息,并且通过存储地址或者有关描述使用的信息,方便快捷地找到需要的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
管理公共资源库中心节点可以存储并管理所有学科所有类型的资源以及描述信息,并支持按照学科扩展的资源描述规范,可以对所有符合元数据规范的资源描述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共享和的集成平台,完全基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技术开发规范,以数字化的各种教育资源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教育资源库群为支撑,以多种检索技术为手段,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对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和共享的迫切需求,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对资源实现元数据规范的标准编目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源信息编码完全基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编目,这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
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接口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是资源共享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依据平台的管理功能实现中心节点和分节点之间的资源同步或资源互换,分节点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资源内容的批量互换,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科目或目录进行内容互换。
资源检索中心资源目录检索中心是通过资源站点注册中心,提供多种同步策略将分布在不同节点的资源目录信息同步到中心节点的目录服务子系统,从而实现对分布于不同地点资源库目录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定位。
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可以实现对因特网上教育门户网站、中小学网校、学科资源站点的自动发现、自动分类和动态跟踪,充分展现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分布共享的特性,这项功能通常是基于一些免费资源的搜索。
资源内容评价系统目前资源库建设的评价在网上几乎都是以发贴子的简单形式来实现的,面对这种现状,新型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将能够实现异地分时对同一资源进行量化和人性化评价,系统能够根据量化数据进行自动汇总和整理,建立满足需要的资源网络评价管理系统。
个性化资源服务构建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共享不同的资源站点、资源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根据学校对资源使用的实际需求,配合学校管理平台,完全可以开展个性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建设应用服务。
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
在系统组织实施时,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一线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的主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如下(供参考):
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确立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确定资源建设标准,依据标准规范描述资源的每一个具体属性。
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为“资源建设评审专家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提供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也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组织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学科教师、技术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相关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
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任课教师的特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质量。也可同时配发资源征集完成量化登记表,监督和评价各学校的资源征集情况。
篇6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在学校中也普及开来,陕西许多学校特别是市区学校已经具备了利用网络优秀教育资源服务教学的条件,如校园网的覆盖、多媒体教室的建立、网上备课和教师网上答疑平台的设立等。这些条件使教育教学资源由各个学校的独立资源变成了一潭活水,使许多学校教师通过资源共享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国家教育部已在2000年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基本目标是:“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然而,陕西省建立在“校校通工程”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依然进程缓慢。
从全国来看,国家级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是2002年正式立项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它也是目前唯一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资源库,是国内唯一建有多学科、多种类教育资源的资源库,包含了从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资源和农村教育、行业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等其他教育资源,主要合作单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而省级的类似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是浙江省在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的“基础教育共享资源库”,它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2006年—2007年,初步形成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管理机制,建立教育资源评价制度和准入制度,统一全省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2008年—2010年,逐步完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管理机制,实现基础教育所有学科全覆盖,配合课程改革推出有特色的专题学习网站,建立教育资源研发基地。
陕西虽然位居西部欠发达地区,但陕西却是一个科教大省、文化大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科教资源,尽早地规划建设陕西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变科教大省、文化大省为科教强省、文化强省。陕西在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的过程中,可供依托的基础也很多,我们可以以陕西师范大学为基础,以西安中学、西铁一中、高新一中等具有软件、硬件优势条件的中学和具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软硬件条件的部分学校为载体,①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建设的试点工作,等积累一定的运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后再向全省推广。
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框架构建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指建立基于Internet的教育资源库,其内容应该包括备课资源系统(如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文献资料、题库、网络课程)、示范课公开课资源共享系统、教师集体讨论质疑平台、学生学习探究平台、名师专家交流平台等。
笔者认为实现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网上交互式教学辅导与学习,是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也是推进陕西科教兴国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课堂教学,缩小地区与地区、地区间、学校间的教学差距的最佳解决方案。而且在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遏制择校风和实现教育公平方面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为陕西储备优秀的教育人才。
在建设资源共享库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教育理论,结合教育实际,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在资源共享库建设过程中,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管理下,以一线教师上传教育教学资源为主,专业人员搜集教育教学资源为辅,同时利用好地方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以及教育教学相关出版社合作),在经过专业人士过滤、加工、完善,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整合后,再呈现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中。
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必须能够满足用户根据年级、学科、范围、媒体类型和关键字等精确搜索海量知识中的所需要的资料。检索应包括名称、关键词、知识点、复合检索、浏览方式查询等,能够对各种多媒体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检索。同时科学而高效的导航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要的资源,使用者可以通过栏目模式、知识点模式、类型方式等浏览方式查找资源。其次还能进行网上交互式沟通,比如教师或者学生在使用资源中可以把建议、意见直接反馈给作者,便于互相探讨和共同提高自身能力。
同时在设立优秀教师示范课展示,开展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帮扶新任教师活动,组织有经验教师、专家开展网上讲座,来达到提高我省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帮助新任教师迅速成长。
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国教育发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大力建设局域性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如上海教育资源库、温州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济宁教育网教育教学资源库、香港教育城资源中心、杭州教育城域网等,均得到了学校、一线教师、家长的好评,也提高了当地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所以,陕西在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的过程中在借鉴好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的同时也要做好调研,多听从专家的意见;同时也要加强学校间和教师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摒弃门户观念。
1.教育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要想让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比如可以由一线教师、相关学科专家、外聘专家组成学科评价小组,对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和品质,让资源共享库里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具有启发性、适合现在新课改模式的、具有范例性质的资源。同时可以把一线教师上传的原创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量作为职称评定、年终鉴定的一个参考,这样也能调动一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的优质、新鲜。
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区县教育局、学校组成管理领导小组,细化分工,形成梯队形的管理,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的高效、科学和完整。
2.力求原创,追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陕西教育
在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教育教学资源储备,可以分为视频类资源、图片类资源(包括文献资料扫描版)、文字类资源、数据类资源,并把这些资源整合到各学科中,同时与对应课题一致,便于教师搜集、利用这些资源;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原创,如一线教师原创课件,学校示范课、公开课课件,学校集体备课成果等这些切合课堂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收录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来服务陕西教育。
3.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学校、教师参与课题、教学情境研究
篇7
一、建设县教育城域网专网。利用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网络宽带百兆进校园,学校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搭建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全县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三通工程。努力实现政务管理、教学管理、教学督导管理、公共课堂管理、教学研究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为师生及教育机构提供一个基本的学习空间、交流空间、教研应用空间、教育管理空间,突破现有教学、教研、管理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师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促进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云服务的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统一用户认证与管理,统一管理资源的上传、审核、、浏览、推送、检索、下载、覆盖小学、初中各学段课程的同步教材教学资源、视频资源。资源包括覆盖小学、初中各学段课程的同步教材教学素材资源、视频资源库、教学动画库、微课资源库等在线资源。实现网络备课、网络教研。基于网络资源和本地资源建立开放交互的动态教研平台,搭建学科教研、区域教研、名师工作室等活动空间;实现教研工作信息功能,提供课程资源服务;实现区域教师有目的、有选择的教研活动主题视频资源,供其他教师浏览、点评、交流。加强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延伸,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我县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全过程信息化。探索京津高等院校与我校合作开办网络教育。
四、加强应用能力培训。依托我县职教中心、科研机构、企业的研究平台,建立一批与规模企业产业相关的实训基地,举办企业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班。
五、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设置“互联网+”学校相关专业,在专业教学中积极引入先进研究成果。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脑针织、数控技术等专业技术培养,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互联网+”学科实验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
篇8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更好的项目的创建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朱辉校长为组长,范洪志主任(远程教育主任)、袁艳娣(教研员)为副组长,远教技术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朱辉校长负总责,袁艳娣负责资料的收集、范洪志负责技术服务。并确定项目的具体工作由范洪志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项目的意义,为项目开展营造积极的氛围。
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项目工程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会上,教研员通过了实施方案;远程教育主任宣读了实施细则;朱校长做了《远程教育——七家子小学腾飞的翅膀》的重要讲话。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2、开通校园网、七家子小学qq群(83082447)、远程教育(水源)博客网站。利用网上宣传、下发文件、qq群聊天宣传资源库的实际意义。用此扩大对资源库的建设的宣传。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在我校教师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
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
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铁岭市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
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该资源。
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
资源使用率的统计分析:对各种资源浏览和下载次数的统计,对此资源可进行评星,提高权限进行奖励。
(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功能扩展接口:为实现系统的自身完善和功能升级,提供可扩展的接口。
(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
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
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
由于资源库建设是一个数据库结构不断完善和各种资源逐渐增加的过程,必然要经常对资源库进行修改和维护,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器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园网中windows XX server完全能胜任校园网应用的基本任务,而access数据库具有使用方便,能够直接进行维护和管理的特点。
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
(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等15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应完成一批一批。这样分期,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这次参与资源库建设教师中2人被评为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骨干教师、师德标兵。
6、以应用促发展
教学信息资源库能否发挥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库不是学校的最终目的,而且要想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得好,也必须把它应用与教学,反复实践,不断完善,才能精益求精。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应用大多是以课件/积件的形式展现的,但我们不能等,不完全依靠别人制作好了再拿来用。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编制工具去广泛地调用教学信息资源,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需求是最好的动力,只有在教学中应用,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资源库
四、在工作中形成了我校独特的风格。
1、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教学素材、知识评价素材、拓展资料等海量资源,具有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和应用方式,全面支持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内容需要。
2、、学科种类齐全,涵盖多种教材版本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学科,为所有学科教师提供资源服务。按照各学科教学特点,具有课标通用版以及其他主流教材版本同步资源。
3、、平台操作方便,利于教师提高备课效率
资源库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特点,教师用户可按照学科、年级和知识点分类浏览、下载资源,完美体现“所见即所得”特点。为了便于教师备课工作,图片、文本、动画、音视频等类素材可直接或以超链接形式插入word或powerpoint,提高备课效率。
3、、资源管理功能强大,满足个性化要求
资源库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实现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支持用户将自己搜集的资源以逐条或批量方式导入到本系统,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系统包含用户管理、学科年级管理、知识点管理以及存储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应用,定制教材版本、知识点、资源分类栏目,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4、资源丰富、内容实用,十七种类型、上万件资料可供修改、参考使用。
5、资源管理方便、更新及时,可随时增减、修改内容。
6、视频、动画、文版资料清晰,内容覆盖6个年级15个科目。
篇9
【关键字】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率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105―04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师生的“异时空性”或“准永久性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因此,通过各种技术媒体联系师生并承 载课程内容是有效地开展教与学的必要前提,这种将师生联 系起来的媒体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来说就是教学资源。 一般而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 过程中提供的动态资源及教务管理信息资源。世界各国在发 展现代远程教育时深刻认识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远 程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下面结合我国广 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教学的实际,来揭示我国现代远程 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 的原因,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问题
1主要表现
我国电大系统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目前,在教学上,形 成了一个由中央电大、44 所省级电大、956 所地(市)级电 大分校、1875 个县级电大工作站,3292 个教学班(点),由 此组成的遍及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系 统。在信息传播上,建成了融广播、电视、卫星、网络于一 体“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平台及教学 信息传输、接收、反馈和管理系统[1]。并采用多种形式编制、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同时教学资源应用水 平也有一定的提高。然而,在电大系统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率还不高,这是目前制约电大现代远程 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纵向上看,中央电大开发建设的教学资源及中央 电大与合作高校开发建设的教学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我 们先来看一看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程《公共行政学》(原《行政管理学》)在“电大在线”上的 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教学文件“行政管理学课程考核说明”,
2006 年 12 月 25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 日 23 时浏览人次为 8379;IP课件“行政管理学第一讲:有限理性与政府决策(2004 版)”,2005 年 2 月 25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日 23 时浏览人次为 6852; 直播课堂“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2004 年 12 月 13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 日 23 时浏览人 次为 12115;教学辅导“公共行政学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7 年 12 月 18 日挂网,到 2008 年 11 月 27 日 23 时浏览人次仅 有 2611。[2]据《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07》[3]统 计:2007 年,全国电大系统开放教育专科(2 年制 3 年业余 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多达 209066 人。显然,浏览“电 大在线”上《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学生人数很少, 该课程网上教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应用率较低。
二是从横向上看,省(市、区)级等地方电大自行开发 制作的教学资源,一般只在本辖区内使用,很少互通,有效 应用率很低。潘俊等[4]认为电大“现实的情况却不能令人满 意,这主要表现在各级电大之间、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同级电 大之间也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很少有横向的联合攻关和协作 活动。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大系统优势 的发挥。”
2原因分析
(1) 教学资源的应用缺乏一个统一集中的管理平台, 不能有效地集成、整合、利用全国电大系统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全国电大主要通过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及分校三 级远程教学平台互动应用教学资源。三级教学平台的基本职 责为:中央电大负责统设必修课程(“统设课程”占总学分的60%以上)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所建教学资源放在电大在线 教学平台(即Open Education Platform,简称为OEP系统)上; 省电大负责选修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并对必修课程资 源做必要的补充,所建教学资源存储于自己的平台;市校根 据当地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中央、省电大 教学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导学计划,向学生提出使用多种媒 体教学资源建议,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答疑等资源。省级电大和电大分校通过 卫星接收获取OEP系统播出的教学资源,电大分校通过OEP 系统同时获取省级电大下发的资源。[5]由于三级平台没有遵循 统一的数据库、数据标准、操作系统与用户管理,教学平台 导航不清晰,路径复杂,给教学资源应用和共享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学习者无法实现单点登录而获取所有的教学资源或 参与所有的学习活动。学生进入教学平台后,有茫然不知所 措的感觉,不能非常清晰、明确、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 源,有的资源学生要打开三、四层界面才能找到,影响了师 生对网上教学资源使用的积极性。
(2) 地方电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模式影响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率。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6] 显示,相当多的地方电大师资队伍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教 师数量与在册学生规模不相适应。表现在教师数量偏少,这 在电大分校和工作站尤为突出;二是教师质量与职责不相适 应。表现在有的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不符合所担任角色的职责 要求;三是责任教师数量与所开设的课程数量不相适应。表 现在有的教师分管的课程过多;四是教师学科专业结构与开 设的专业不相适应,表现在有些地方电大开设的部分专业尚 不能配备对口的专业教师。地方电大师资队伍存在的上述问 题,势必影响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原因很显然,人的工 作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教学任务超负荷,会导致教学 资源的应用不完善;教师教学业务不精,无法引导学员应用 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观念不转变,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 使网上有现存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也不会想到去应用。
(3) 学员的学习观念、学习能力及学习条件也制约着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学员的来源复杂,他们的专业背景、信息 素养、ICT环境与学习能力,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对多媒体资 源的偏好与网上学习时间限制等特征差异非常明显,这些特 征会影响到教学资源的使用。例如,学员的学习观念没有转 变,习惯于上面授课和看文字教材和资料,再好的多媒体教 学资源也不想去应用;学员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可能 参加网上学习讨论;学员家里没有计算机,教学点又不能随时 提供上网条件,学员想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无法实现。
(4) 省(市、区)级等地方电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 运行机制没有形成。
目前,电大实行的是“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分工协作”的教学管理体制。其中“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是实质,因为地方电大归属同级地方政府管辖,人、财、物 受制于当地政府,这很容易造成地方电大各自为战,自成体 系的局面,如果不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信息的沟通,统 筹协调,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盲目重复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形成“平台孤岛”、“信息孤岛”。近几年,为促进共建教学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制定下 发了《广播电视大学省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办法(试行)》等 相关文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真正的优 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还一时难以真正形成并有效运行。
(5) 一些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该课程的教学资源有脱离现 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员对教学资源应用的积极性。
例如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必修课《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网上和文字教学资 源中的综合练习题共有 55 题填空题,但在 2007-2008 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所考 5 题填空题中仅有一题出自 55 题 之中,类似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学员对教学资源的不信任感, 从而影响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
此外,诸如网络不畅通;教学资源老化;一些基层电大 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相应工 作落实到实处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现代远 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
二 对策
电大是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 多种媒体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多种媒体教学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是其重要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资 源应用能力和水平,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对于探索远程开 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适 应性,对于提升电大综合办学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因此, 电大面对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问题,应采取有针对 性的策略和措施。
1 促进资源建设标准化,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完善教 学资源发行、配送渠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 的新机制。
电大系统本身应该是个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大平台, 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应当成为电大办学的突出优势和重要特 色,从长远看也是电大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的文化特征,需要在发展战略层面上形成新的共识和合力。 要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新机制,首先, 应促进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及教 学资源传输系统。加紧进行远程教学平台的升级和改造,实 现师生三级平台统一用户验证、教学资源授权共享,保证教 学资源传输畅通,以方便使用为出发点,为教学资源的整合 和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其次,要按照平等互利、诚实 守信、市场运作及统一规范的原则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利用,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没有开发,教学资源就 得不到及时的数量补充和内容的更新,就有枯竭之虞;而没有整合,教学资源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和发挥效益, 就有浪费之弊。[8]因此,电大系统应通过全国电大教学资源 协作会及其网站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 展示、交流和共享提供便利。优质省建课程及教学资源进入 中央电大课程平台,列入中央电大课程目录和《中央电大多 种媒体教学资源使用计划》,同时通过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 源库,实现在全国电大或更大范围内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 使用效益。第三,建立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 资源发行、配送渠道,从管理的层面确保教学资源能及时、 顺利到位并得到有效应用。任为民[9]认为:教学资源的配送、 发行渠道主要有三个: 一是信息流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和 卫星VBI数据广播传输用书计划、播课计划、资源信息和资源 管理信息;公布资源出版单位、发行部门、征订办法;传送 共享资源、动态资源和教学需要的补充资源:解决资源调配、 资源协作、资源储备等问题。二是物流渠道:主要由中央电 大出版社、音像社、杂志社和教材交流发行中心和各地电大 相应的征订发行人员组成,形成多种媒体教材发行网络。一 般各种教材在开学前一个月由出版单位发出,通过国家新华 书店或铁路、邮政系统直接邮递,确保课前配送到每位学生 手中,适应学习的需要。电大系统应每年召开一次以上征订 发行协调会,交流经验、研究解决发行中的问题。三是管理 渠道:电大系统教务、教学管理部门应专门组织召开教学资 源协作会, 研究教学资源建设、制定资源管理制度、组织资 源开发协作和各地自建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调配等。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 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率。
2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把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和 创新的重要内容。
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应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及实施细 则,对教学资源应用要作出明确规定和提出具体建议,为地 方电大合理使用多种媒体资源提供使用方案和指导,同时, 考试命题不能脱离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内容。地方各级电大 及教学点都要采取措施,引导、激励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目标 和教学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效整合、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 源,应用远程教学平台等技术设施手段,进行多媒体、数字 化、交互式教学的探索,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 行自主学习。在考试及形成性考核中也应注重考察学生利用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学习的效果。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学习经 验交流以及学习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把提高学生利用多种 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 要内容。
3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和改进教学资源应用的指导并提供相关支持服务。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需要师生有较强的应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与学的综合能力。因此,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 显得十分重要。各级电大应根据电大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电 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开发教育技术培训系统,开展包 括远程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媒体理论等方面内容的教 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掌握新的 教育技术,学会应用新观念、新技术创建新的教学方法和管 理方法,提高应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综合能力。另一 方面,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多 媒体技术等新媒体手段的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媒体 教学资源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应 利用各种载体向基层电大教学点和教师、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信息,提出利用多种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基层电大要及时向教师、学生传递相关信息,为学员提供网 络教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和相应的服务。此外,中 央电大、省级电大及教学点还要按照教学工作职责要求,把 帮助教师、学生解决教学资源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落 实到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中去。
4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应用的课题研究。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仍是一项新事物,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对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和经验总结十分必要。各级电大和广大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 应按照“边实践、边研究、边产出”的要求将教学资源应用 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教学资源应用的文献资料,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展开深层次的研 究;二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事实, 丰富和发展教学资源应用的理论,提出解决教学资源应用中 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三要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要 及时推广应用,促进教学资源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 结语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是一项系统 工程,它涉及到远程教育硬件建设、资源建设、教学管理、 教学模式探索、运作经营等一系列的工作。因此,现代远程 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艰难的 “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需要各级电大和广大现代远程教 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的实践中去,不断 开拓创新。本文结合电大教学的实际,探讨了现代远程高等 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对教学资 源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建议。但由于笔者 掌握的材料以及理论和研究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未能作更 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是提纲挈领地提出来,有些观点也未必 完全正确,谨以期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7.
[2] 电大在线.我的课程[EB/OL].
[3]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广播电视大 学教育统计年鉴.2007[M].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社,2008:57.
[4]潘俊,杨亚萍.地方电大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2,(4):39.
[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题组.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养模式构
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课题研究报 告 [M]. 北京 : 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出版 社,2007:83-91.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评估课题组 编.中期评估专题报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3 年 8 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社.2003:136.
[7] 中央电大教务处.关于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 步推进教学资源应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电校教[2005]45 号)[EB/OL].< crtvu.省略.2006-10-12/2008-9-12.>
篇10
1 软硬件环境
晋城市教育信息中心共部署了10台服务器直接服务于资源平台,具体为:1台FTP服务器、2台资源服务器、3台VOD服务器、3台IPTV服务器、1台数据库服务器。
资源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选用的是IBM(深圳)X3850,配置为 2*XeonMP2.67G/内存8GB/6块2.5寸73GSAS硬盘/双千兆网卡/双电源2*1300W;
VOD服务器和FTP服务器选用的是IBM(深圳) X3650,配置为2*Xeon 1.6G/4GB内存/3块146.8G Ultra320 SCSI硬盘/8×DVD光驱/双1000M网卡/RAID7e(支持RAID0,1或10)/2*835W电源;
IPTV服务器选用研祥810A配置为P4 3.6GHT/1G/250G SATA/DVD刻录机/256M ATIX600显卡/CD/raid1/千兆网卡/音视频采集编码设备/转播服务软件。
服务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R2、SQL Svr Standard Edtn 2005等软件。
2 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
我市教育信息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以素材教学资源为主,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各种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单元材料,包括文本类、图形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等。
基础教育试题库――是按照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电子化的各学科题目的集合。
教学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多媒体软件。
教育文献――是指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教案、论文、教与学的参考资料等,也可叫做教育类的电子图书馆。
视频类――IPTV通过网络转播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本地化的视频点播、实时的视频直播等视频类教育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包括自主学习型和讲授型两种网络课程,是以多媒体形式通过网络实现的某些门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专题教育网站――在教育网中,围绕某课程学习专题建立的的自主学习型网站、网站微博。
3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
3.1.网络资源要遵守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要求,无政治性和科学性错误;资源内容恰当、准确和完整;学生学习内容以一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单位;专题学习网站和教师使用的课程,要求是一个完整的主题。
3.2.教学素材是供教学使用的,要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又要保证资源组合的方便性。素材资料要以知识点为基础。
3.3.网络学习资源要满足可进入课堂、能面向学生的要求,有利于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适用于较低的技术环境,便于保存和交流。
3.4.试题库要具备查询、录入、删除、修改、组卷等功能。
3.5.教学课件要能够通过标准的浏览器访问。
3.6. 专题教育网站要提供学习者和教师的互动平台、完善的导航系统和必要的学习工具等。
4 教学资源库建设模式
教学资源库不是简单的资源集合,应具备以下功能:检索、增减资源、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简单等。以晋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库为例,包括以下模块:
4.1.后台管理
4.1.1 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上载:允许资源管理者对资源上载存储。
资源下载:合法用户可以下载资源到本地。
资源审核:资源管理者对上传的资源审核,加入到的资源库中。
资源查询: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索引:具备编制、 、修订、删除资源索引功能。
资源修改:资源管理者可以将资源元数据属性列出,除标识外均可修改、删除、移动与复制等操作。
4.1.2 系统管理模块: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资源库的用户数量可以控制,也可限定IP访问。
安全控制:利用防火墙、网管软件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功能扩展接口:提供可扩展的接口实现系统的自身完善和功能升级。
4.1.3 用户管理模块:
为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
系统管理员有对整个系统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通过Internet以浏览器方式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等一切权限。
资源审核员:系统管理员赋予其权限,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教师: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
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
游客:可以浏览、查询、上载资源。
4.2.前台应用:
4.2.1 首页
首页包括LOGO(可自定义)、资源展示入口、用户个人中心主口(登录、注册、找回密码)、帮助、版权
4.2.2 用户登录
登录 个性化应用 用户名、时间、IP写入系统日志,未登录用户不能进入到资源展示页。
4.2.3 用户注册
注册、必填项与选填项分离、免责声明等
4.2.4 找回密码
通过提示问题回复,密码发送到用户邮箱
4.2.5 用户个人中心
系统公告:展示系统公告(是否阅读标志编号、标题、人、日期)
我的资料:展示并允许用户修改注册资料及密码修改
我的收藏:资源列表(个人收藏的资源库资源的列表)
我的资源:个人资源列表,资源导航方式,资源展示数量。
4.2.6 资源检索
检索条件:关键词、标题、作者、关键字、全部
筛选条件:分布站点、资源类型、媒体格式、时间范围、学科、教育类型、年级、学习者、查询结果每页显示数量
4.2.7 帮助
提供在线应用提示、管理员、用户的帮助说明(使用说明及关键问题处理)
4.2.8导航
一线式导航、按元数据分类、人教版、新课标版、北师大版等;左侧树状结构的知识点,树状导航下资源列表、图标、缩略图+局部检索
目录导航下资源列表:关键元数据列表+可展示全部资源元数据+局部检索
5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来源
中小学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因特网、各类教学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等方面。
5.1.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资源库主要的资源来源。特别是有些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的学科类个人网站,对某一门学科的教案和课件等收集比较全面,并且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价值资源下载,进行二次开发整理加入资源库中。
5.2.由各出版社出版各类教学光盘品种较多,比如爱国主义影片、专题教育光盘、多媒体课件等比较权威。可以整理、电子化、筛选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资源,导入资源库。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成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材料中有用的部分,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积件,导入到素材资源库中。
5.3.各级电化教育馆、学校都累积了大量的电教资料,如教学投影片、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片和各种辅助学习的音像资料等。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这些音像资料几乎不用,将这些音像资料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方便地调用这些资源在教学中使用,学生自主学习时也可随时使用这些网络资源。
5.4.教育软件主要分成教学管理和辅助教学两大类,其中的资料性软件可以将其导入资源库。
5.5.学科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建设的主力军,学科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各级电化教育馆可以成立一个教师、教研人员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开发小组,收集一线的各学科教学骨干、程序开发人员、美术设计人员等多方面的人才,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参与教学设计、资源设计、实践教学情景设计,教育技术教师根据设计制作相应的媒体素材;针对性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
5.6.各级电化教育馆深入学校了解其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制定教育资源建设规划;组织各科优秀教师、电教、教研人员对一些公司或教育团体开发的资源进行监理、评审和验收和合作;将一些比较好的学习型网站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做尝试性的试点。
5.7.加大视频资源的建设,视频资源相对于其它媒体资源来说,有利于创设情景,有图文声像并茂、形象性和直观性强等特点。视频资源的建设可通过自制、购买、引进、联合制作以及对原有教学录像资料的二次开发等方式进行。
6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保证
6.1.专门成立资源建设和管理的领导班子,借鉴发达国家首席信息官的做法,让负责资源建设的官员有决策权。管理人员对各类资源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采集、整合、集成、传输、数字化转换等,从网上搜索和下载更新的信息资源定期地维护和更新。
6.2. 2004教育部成立的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合署办公;省、市、县三级电化教育馆争取尽快成立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落实资源建设经费,加快资源更新和扩充进程,适应中小学师生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基本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6.3.鼓励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并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这种网站资源内容以Web形式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