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普查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风险普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生产风险普查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责任,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基础,摸清全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本情况,科学评估职业危害风险,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处安全生产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普查,深入落实市人民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2012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提出的“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年底职业危害申报率达80%以上”的工作目标,初步摸清全处职业危害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的底数、分布、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接毒人数等基本情况,建立全市工矿商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管理基础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科学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

三、普查原则和方法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依法依规、真实准确”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借智借力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进行定性普查,对重点行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底调查。安监办负责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普查工作,并将普查信息逐步纳入网上申报和网格化监管系统。

四、普查对象和内容

(一)普查对象。辖区内注册登记的作业场所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其中机械、橡胶轮胎、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木质家具、石料加工、箱包加工、玩具制造、五金电镀、电子制造、装饰材料加工、静电喷粉等生产企业作为普查的重点行业。

(二)普查内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经济类型、行业分类、职业病危害等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接毒人数、职业病发病情况、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工艺或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危害告知等规章制度等。

五、普查时间与组织保障

(一)普查时间。普查标准时点为2012年5月31日,资料为2010年12月31日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登记企业资料。

(二)组织保障: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办,由乔学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查业务工作指导、督查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各村(居)要相应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本辖区普查工作。要将普查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按照要求,严格实施考核。

六、普查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4月25日-2012年5月10日)

各村(居)要结合实际,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做好普查准备工作,安监办负责组织开展职业危害普查和申报培训工作,召开普查工作会议,部署普查工作。

(二)试点阶段(2012年5月11日-2012年5月31日)

安监办组织指导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和网上申报试点工作,开展职业危害基本情况普查试点工作。办事处将选择1个重点行业开展普查试点工作,为全面开展普查活动打好基础。

(三)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2年9月)

全面实施普查。各村(居)、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普查要求,结合2010年12月31日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登记企业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填报相关信息。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居)普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数量、质量控制和抽查等工作;督查各村(居)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督查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

(四)总结阶段(2012年10月)

各村(居)要认真收集、整理和汇总普查资料,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居)普查工作进行验收,内容包括: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核对数据,抽查企业等,并认真进行总结,及时向普查领导小组报告。

七、普查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职业危害普查是全处安全生产面临的新任务,涉及企业多、范围广、技术性强、难度大,是职业危害申报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加强生产工艺本质安全,增强岗位风险控制能力,改善作业场所劳动环境,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民生意识、责任意识,服从大局,周密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各自辖区内的职业危害普查工作,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篇2

一是强化组织机构,夯实主体责任。镇党委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召开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交通道路、森林防灭火、农村家宴食品、消防用电等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全镇各村(社区)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当前一个时期重要工作来抓,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提高警惕,及时对各个领域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和防范。

二是全面摸排,实行台账化管理。切实做好安全隐患风险防范化解,按照全覆盖,重实效的要求,各村(社区)集中人力对管辖区域内的农用车辆、无牌无照车辆、独居老人户、中小学及幼儿园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对于排查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帐化管理,并与被检查对象签订安全责任书,共签订安全责任书600余份。

三是劝导疏导,降低安全隐患。按照镇上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全镇7个村(社区)结合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对村域范围内出现独居老人户用火用电、农用车载人等不安全行为进行及时劝导,如果存在违规驾驶的情况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将情况反馈至黄家湾交警中队、永乐交警中队。

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环节;本质安全;稳定和谐环境

中图分类号:TM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34-01

安全管理工作是油田一切工作的基础,油田发展必须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企业基层始终把安全环保工作抓细、抓实,集中精力做好油田安全管理的贯彻落实,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持久不懈地抓下去,切实落实安全重点环节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切实落实环保敏感区域的保护措施,切实强化全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和责任,做到本质安全,营造适应企业大发展需要的稳定和谐环境。

1、细化HSE管理制度,落实干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对执行制度方面始终坚持在改进中执行,在执行中改进,不断修订、补充、完善,使制度逐步趋于合理化、人性化。讨论制度人员广泛,意见统一,同时执行制度严肃认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的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弦,为单位的安全平稳、均衡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安全生产实际中不断发现新矛盾、新问题,为解决新矛盾和问题,就要补充完善制度。对《基层班组各项管理制度》、《HSE岗位责任制》进行重新梳理修订,对一些新的管理制度、新的操作规程,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学习,为安全施工、标准施工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实行“1110”安全管理法,推动HSE工作开展

开展“1110”安全管理法(灌输一个理念:即安全就是对员工的最大福利,失去安全就失去一切;完善一个体系:即继续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即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抓好“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抓源头和新苗头、抓好特殊环节、抓传承,创新和研究、抓安全管理、抓典型作用发挥、抓安康文化建设、抓环保基础管理、抓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实现了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1110”安全管理法,是HSE工作的安排与部署,也是借鉴“110”的威严与警示,做到安全工作警长鸣。

3、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全员HSE意识

针对不同层面的员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看惯了、干惯了到习惯了”的不良习惯,深刻认识养成习惯性违章的危害,认识到标准化操作也要靠习惯养成。针对新员工群体,让从上岗便养成“我要安全”的意识,提高“我能安全”的能力,警示大家“增强自我防范、学会安全生活”以及“用心营造和谐家庭”。在安全教育内容上,注重提高针对性、时效性和环境性。首先,切忌泛泛而谈,让员工知道每项施工的风险点,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发展”的思想,使其行而有所顾虑,动而不忘条律,减少随意性,增强理智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各类隐患的发生。针对员工标准化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组织标准化操作培训活动,每期一周时间,将他们集中到培训基地,开展标准化操作演练,通过学习、演练到考核,牢记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提升操作技能,对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了熟悉和掌握。举行技术比武集中展示员工标准化操作培训的成果,激发广大员工进行标准操作的热情,推进标准化操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实。大力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4、检查和学习HSE管理制度,提高HSE管理水平

“督导检查”是干好安全环保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坚持日常巡查、每周必查、专项检查、月度普查等方式,狠抓安全环保薄弱环节,并建立监督检查网络平台,让各基层单位根据查出内容,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有效地进行隐患整治。坚持“群防、群查、群治”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组织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严格控制重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环保风险。(1)认真落实带班管理实施细则,督促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现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2)严格交叉施工,对于外来协作施工的,在同一区内我们自己的施工要暂停,不能盲目的交叉,争抢进度。(3)进一步严格承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按照安全管理考核规定要求,严把审批、审核关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考核不合格的承包商,杜绝施工。对承包商施工队伍的现场施工条件、设备设施状况、人员持证情况、安全措施情况进行开工前检查、施工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论与建议

(1)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安全工作重点就是全员抓落实,抓质量上,做到严抓事前准备,过程监督,事后总结。将发挥安全监督专业性强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对应的考核办法,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2)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一靠教育、靠培训,二靠制度、靠考核、靠严明的纪律,通过强化学习标准化操作知识工作,使干部职工牢记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提升操作技能。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要把标准化操作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结合起来,加大对员工标准化操作的培训,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让每名员工谈心得写体会。(3)抓“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借助“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平台,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宣传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实现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的提升。(4)抓好特殊环节:严格控制重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环保风险,督促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现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要根据季节特点,切实把季节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节假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5)抓传承、抓创新、抓研究:继续执行月度HSE量化考核措施,实行月度量化评比与事故挂牌双向考核,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监督管理,开展月度问题分析、评价活动,做到“检查、分析、评价、整改、培训”同步管理运行,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查找缺失、完善措施,通过分析、评价制订整改措施,进行安全培训,借助岗检普及管理标准、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经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6)发挥以往“事故”对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要研究源头和苗头,要冷静分析、系统分析,如果分析不到位,认识就不可能到位,措施防范就不可能到位;根据季节特点和现场环境的变化,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动态化、本质化,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考核,让安全直接管理者要跟上安全发展的形势。在现场中推广使用,对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组织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对安全管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HSE;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培训――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安全工作除了作业性违章有明显的表现点外,许多安全隐患没有明显的表现点,要想发现各种装置性违章、作业性违章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作支撑,否则只能隔靴搔痒,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方式灵活、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环保文化氛围,狠抓安全教育培训,把培训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所谓安全意识,就是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安全素质,则是指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安全因素的防范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领导干部、监督人员和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应当各有侧重。在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中,把学习安全法规与企业事故处罚规定等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安全教育有的放矢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对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中,应当对每一位监督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全面实行竞聘上岗,规定聘期,并在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在对岗位员工的培训中,一方面以法律法规教育、专业技术教育、风险识别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为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另一方面,以“讲故事、论危害”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班组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包括主人翁责任感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教育、安全法规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实例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职工对思想和文化技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已经不被职工所欢迎。因此,在教育形式上,要采用职工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好的效果。从班组安全教育的实践看,比较有成效的形式主要有岗位教育、班前班后会教育、竞赛活动教育、事故分析会教育、安全活动日教育等。

二、检查――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

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有管理、监督、服务和指导等几个方面,在这其中,做好各种人员管理、制度建设、设备的前馈控制最为重要。一是要发现各种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或者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消除不必要的环节,确保各种管理流程更加流畅。二是加强设备管理。设备有使用周期、疲劳期,因此必须掌握各种事故高发季节的规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决不能对发现的问题,漠然视之,因事就事,要善于总结,抓点带全盘。否则就如同瞎子摸象,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个性掌握上。在安全事故巡查中要找事故缺陷,要注意从个别到一般。对已经存在的事故缺陷不要点到为止,要及时对相关设备的普查,要举一反三,迅速展开普查,确保安全。要熟练掌握所属设备的情况,对超过安全运行系数临界点的设备要加强检查力度。三是善于抓苗头,抓首要环节,抓前馈控制。人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安全工作也不例外。工作前要交代各种危险点,查明各种落实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工作中要细心观察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耐心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戒除麻痹思想;留心安全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学习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从多年事故可以发现,80%的事故总出现在20%的职工身上,因此说,加强这极少数职工的安全尤为重要。要建立事故危险点档案,对工作中的各种危险事故长发事故,要善于总结、提炼。

三、监督――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监督十分重要。狠抓安全监督工作,做到安全风险防范到位,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为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督体制建设,做到安全监督全方位覆盖。在基层生产单位成立安全监督站,配备专职安全监督人员。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做到安全监督全过程控制,同时,从管理的角度加大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力度,做到安全风险全员防范。

篇5

一、xx年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情况

(一)以制度规范贯穿始终,政府和企业两个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根据海曙区经济社会发展“xxx”总体规划,在多方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海曙区安全生产“xxx”规划》,提出了我区安全生产面临的现状与问题,确立了今后五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重大工程,为最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新格局奠定了基础。为增强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意识,制定了《海曙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试行)》,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生产社会监督能力。先后出台了《海曙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海曙区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了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和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加大安全投入,年内区财政投入达685万元。区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暨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以及区安委会全体成员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修正、完善了各街道办事处和安全生产成员单位xx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考核标准体系,与26个街道、部门(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街道、部门也与所辖生产经营单位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全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781份,为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机制建设兼治标本,积极探索“高、老、旧、密”区域性安全监管运行新机制。

一是加强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监管。区安监、房管、物业、消防等部门积极加强高层建筑安全监管力度,综合运用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和高层建筑专项调查数据,初步建成了高层民用建筑基础数据库;对全区物业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特种设备专项培训,对高层建筑入驻企业全面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地支部编写了高层建筑商务办公楼宇、高层建筑住宅楼宇两个《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在全市范围内首次支部开展了物业系统消防技能竞赛,通过加强物业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等各项措施,增强了事故隐患预警和防范能力。

二是加强木结构房屋聚集的老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全区木结构老住宅小区,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保单位木结构房屋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在此基础上,经鼓楼街道办事处和区电力、安监、消防等部门多次衔接和现场踏勘,报区里同意,投资110万多元对文昌社区永寿街等地块500多户老屋进行了电气设备安全改造,消除了该区域火险隐患,得到群众好评。此外,区房管部门还会同各街道办事处对全区危险房屋进行了全面排摸,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危险隐患,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加强旧城改造中的房屋拆除工程生产安全。全面落实承担拆迁任务的相关街道、部门的安全责任,针对鄞奉路拆迁地块危险化学品隐患,通过邀请专家组成员把关、寻求化工单位技术支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现场监督和消防备勤等综合性手段,妥善处置了宁波蛋品公司冷库液氨转移和宁波床单厂油罐整体迁移工作。

四是加强商场市场、餐饮饭店、文化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宁波市商场市场、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和配套文件精神,对全区1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市场和餐饮单位进行了排摸,支部实施了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规范了经营单位的经营秩序。

(三)以隐患查改控制源头,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根据国务院、省市统一安排,对全区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火灾隐患,以及冶金、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电力、学校、商场市场等重点行业进行了排查治理,层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179名普查员,培训普查人员611人次,形成了全区范围内纵到社区、横至部门的网络体系。区、街道二级还专门拨出了40万元工作经费,建立了调研在先、实践导向的事前预控,协同监管、条补块缺的事中监控,以及责任倒追、治理隐患的事后调控等机制;探索了与辖区内众多的高层建筑、市场摊群相适应的普查办法、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奖惩措施、隐患普查与分级整治相促进的工作举措,还编印发放了1万5千份宣传单和开展大型广告、标语等宣传工作。

在隐患查改工作中,全区共普查了包括高层建筑入驻单位和市场摊群在内的生产经营单位24028家,网络录入单位24028家,占XX年工商注册基数的110%,发现了一般性火灾隐患单位457家,区域规划性火灾隐患33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5家,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26家,电力安全隐患29条,建筑工程隐患16处,一大批火险和事故隐患得到了整治,94个消防、烟花爆竹非法建设和经营点被取缔,望春街道、鼓楼街道也同时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区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今后实现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以基础建设夯实根本,全力推进全员培训、安全标准化和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全面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年内共培训政府部门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26579人,超额完成了省市赋予的培训任务。按照“企业为主、街道辅助、部门指导”的原则,积极推广宁波希拉里公司成功试点经验,宁波教学仪器公司成功创建为市级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在充分整合火灾隐患普查整治系统的基础上,遵照市区对接、综合利用的要求,初步建成了海曙区安全生产网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并正式投入运行,同时加快了基础信息调查进度,对辖区内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或地下超过500平方米的商场超市,营业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餐饮经营单位,以及未参加过安全生产培训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作业情况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充实了安全监管基础数据库。启动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邀请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有关专家领导考察我区相关街道筹备工作,举办了“安全社区”建设知识讲座,制定了月湖街道、白云街道安全社区创建方案,各项创建项目正在支部实施中。

(五)以提前介入强化行政审核,不断提升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监管水平。为强化季节性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对全区200多家烟花爆竹经营申报单位逐一进行了现场察看,审批发放烟花爆竹季节性零售经营许可证197家,支部272名零售经营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向市民发放2千多份宣传资料,举办安全燃放知识讲座30余场次,提高了市民安全意识,营造了文明燃放、安全销售的良好氛围。同时,区安监、公安、工商部门制定了违规违法案件联合执法、联动处置流程,建立了违规违法经营被查处记名制度,取消被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的经营户下年度经营资格,先后检查863家次经营户,明显减少了春节期间因烟花爆竹而酿成的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严格把牢危险化学品经营审批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使用备案关,对辖区内27家备案的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户实施了年报制度,初审报批了乙种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51家。支部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治理和事故遏制“xx行动”,检查危险化学品经营户270家次,先后2次对区域内重大危险源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对已确认的9家重大危险源实地进行了gps定位。

(六)以铁的手腕推进专项整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区域环境。

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支部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工作大检查,节日前夕,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领有关部门对交通运输、建筑(拆迁)工地、危化企业,人员密集的商场市场、歌舞厅、网吧和宗教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同时,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交通安全领域,全面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执法行动,完善重点路段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划定了941个免费停车位,专题开展了机场路、望春路、三眼桥等交通安全隐患点段治理工作,对环城西路北段13个开口进行了封闭,落实了54个公益性岗位参与路通秩序协管,减少了交通隐患。在消防安全领域,全力开展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城隍庙购物广场、中央商座大厦、宇达饭店等省、市、区挂牌的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任务,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在工业制造领域,对段塘街道、望春街道辖区内的82家工业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在建筑施工领域,对38个建筑工地和134家施工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在商业餐饮方面,对240家商场市场、餐饮饭店进行了安全执法。此外,区质监、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分别对特种设备、校舍安全、文化娱乐场所和医院住院部开展了安全生产检查,配合市里认真查处了市第二医院和庙前河码头工程死亡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落实了相关整改措施。

(七)以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意识,广泛营造“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会同市有关部门在天一广场开展了大型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支部参加省“安康杯”、“浙电杯”竞赛活动,有关街道和部门先后举办了26场咨询服务活动、10场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现场吸引了万余名群众参与。此外,还通过区域内电子显

示屏、户外公益广告、安全短信群发、建筑工地墙体画、宣传橱窗、板报等平台,大力实施交通、消防、生产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开展了“创建中山东路交通文化一条街”活动,自主编写并发放了2万 册《企业员工安全常识》、5千余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XX份《海曙通讯》安全生产专刊,以及近万张宣传画等资料,区教育部门还将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学体系,开办每周一课的安全知识教育课程。区民宗、房管部门先后在佛教居士林、中信银行大厦支部了宗教场所和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应急逃生和灭火演练,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作风年”建设要求,支部召开了全区安监系统廉政座谈会,开展了比学习、比纪律、比落实、比服务、比效率、看实绩的“五比一看”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的一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增多,死亡人数有所上升,区域内火灾隐患还大量存在,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与监管任务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流动性强、文化水平低和管理难度大,已成为事故肇事主因和伤亡事故的主体,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二、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

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按照区委“平安大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完善安全生产运作机制,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监管能力,努力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工作目标:

――确保事故起数、事故伤亡人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力争有所下降;

――确保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生产经营单位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指标稳步下降;

――确保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11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要重点抓好七项措施的落实。

(一)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制度规范的完善和落实,细化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

要细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继续落实《海曙区安全生产“xxx”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明确项目、分解责任、建立标准、提出时限做好支部实施工作。重新修订《海曙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海曙区重特大危险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根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今年要新增加区供电局、海城公司为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责单位,强化电力设施和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安全责任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各街道办事处、行业主管部门对所辖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责范围,提高签责率,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要细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首先,要根据法律规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尤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一定经营面积的商场市场、餐饮饭店、文化娱乐场所推行“四个一”,即一个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一套安全生产制度和台帐、一定比例的安全费用投入、一套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其次,要支部实施《宁波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高危行业实施风险抵押金交纳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三是督促企业建立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制度,支部开展查改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并协调相关协会和专家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查纠隐患,解决实际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运作机制,提升“高、老、旧、密”区域监管能力。

对高层民用建筑,要落实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借助楼宇和谐促进服务中心平台,推进实施《海曙区高层民用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商务楼宇和住宅楼宇两个《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要定型定稿争取课题申报,并推广使用。要探索制定高层建筑设备设施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破解隐患整治资金瓶颈难题。继续完善高层民用建筑基础数据库,利用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立物业管理单位网上申报、在线更新的自主管理机制。继续深化物业系统安全技能竞赛的内涵,积极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强化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和空间安全的常态管理。

对木结构房屋聚集的老住宅小区,要着重建立消防安全社会化运行机制,以社区为平台、物业和辖区单位为支撑,加强社区消防支部建设,强化外来人员租赁房屋管理,配备足够数量消防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地支部救火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党员志愿者、新居民联谊会、和谐促进员等多种渠道和“以房管人”、“以外带外”等途径,把老小区的居民群众和外来人员支部起来,提高主动参与安全的热情。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继续选择隐患严重区块进行电力设施改造,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对旧城改造中的房屋拆除工程,要继续落实承担拆迁任务的相关街道、部门的安全责任,进一步对拆迁地块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排摸,掌握隐患、提前介入、主动防范,切实做好相关企业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拆除等监管工作。继续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积极贯彻市公安、贸易、安监等六个部门出台的商场市场和餐饮饭店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和相关配套文件精神,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商场市场、餐饮饭店进行试点,规范日常管理和安全巡检。

(三)紧紧抓住关键要素,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治理。

根据区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把握好事故易发的关键要素,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深入抓好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建筑和房屋拆迁工程、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根据省、市、区统一部署,按照街道为主、部门协同的原则,今年对全区范围内既有厂房、仓库中设有员工宿舍或在有人居住的民用建筑中,从事生产储存活动、存在火灾隐患的“三合一”场所集中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对去年火灾隐患普查中发现的区域规划患和尚未完成整改的火灾隐患,以及新挂牌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同步进行整改。

道路交通要继续以建设“平安畅通县区”为抓手,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开展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继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和管理水平,消除交通黑点。强化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加大对加油站、危化企业、易制毒和剧使用单位储存、经营、运输等各个过程的安全监管力度,要高度重视春节前后的季节性烟花爆竹安全,依法查处各类非法经营、非法储存、非法燃放行为。建设、装修和房屋拆迁工程,要抓

好施工现场监管工作,切实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建筑坍塌等事故发生。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特种作业人员监管,尤其是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要加强对三市区域等重点部位的综合治理,通过区域隐患普查,采取生产经营单位分级管理、重大隐患分层治理、道路交通管理和居住地群众安全教育培训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区域安全管理水平。

要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的监督,督促企业做到隐患治理责任、治理措施、治理期限和应急预案“四落实”。要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中建立隐患治理数据库,分级管理、分级督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常态化。

(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素质培训工程”。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除继续对安全生产执法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加强培训外,要下大力气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实施“安全素质培训工程”。一是研究出台我区《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意见》,建立“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制定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计划,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增强培训的适用性,注重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即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寻找自我发展机会的能力、适应城市安全生活的能力、适应职业角色转换的能力,全面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能知识、安全生活常识等素质培训;三是探索适宜于外来务工人员接受的培训渠道和方式,支部力量编写《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知识读本》,将术语化、理论化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生活口语,并通过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同伴教育等方式,整合成人学校、社区学院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在企业、社区利用业余时间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集中授课或分散教育;四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月”,交通、消防、生产等安全生产“五进”工作和“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加强社会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关爱生命、注重安全的社会氛围,减少各类事故和“三违”现象。

(五)注重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

积极探索纵向联动、横向联合的安全监管机制建设。规范街道、社区安全管理行为,积极推广以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动态一览表、一张辖区企业分布平面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台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的“五个一”工程。完善街道、社区监管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和谐促进员队伍,发挥其信息、监督的作用,实现安全监管的全覆盖、无缝隙。建立安全生产网格化检查流程,对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abc分级监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安监所、派出所和消防部门火灾隐患抄告流程,继续加强安监、公安、工商、城管烟花爆竹联合执法机制,逐步建立安监、消防安全隐患联动监管机制。要深度开发已建成的安全生产网、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功能,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子系统,实行执法部门监管信息网上公开和隐患查处网上流转,开展街道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试点,逐步实现市、区、街道三级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为科学决策、及时预警、有效管理创造条件。

全面开展国家级“安全社区”试点创建工作。根据《海曙区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实施方案》,月湖街道办事处、白云街道办事处要按照以条促块、整合资源、全员参与、借势借力的工作要求,结合“平安社区”建设工作,整合居民、志愿者、辖区单位的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社区年度计划和实施项目,与中国职业健康协会进行定期沟通交流,区有关部门也要充分给予指导和支持,把自身工作有效地延伸到这个平台中去,实现多赢,提升安全生产社会能力。要继续实施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工程,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能力。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内在含义在不断的深化理解。食品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目光也聚集到生产食品源头--食品生产企业。企业食品生产是个良心生产、道德工程。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如“苏丹红”、“地沟油”、“吊白块”、“奶粉事件”、“瘦肉精”等现象,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抨击。食品安全的警鸣笛已经拉响,企业食品生产的安全性、优化企业食品生产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已刻不容缓。下面从几方面加以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的种类

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包含了多种风险内容:传统食品、非传统食品及道德风险等。这些风险在企业生产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这些不定性风险因素的范围放大,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的保障。

(一)传统食品安全风险,是外因,是一种不可抗力的因素。

任何食品原料都有个保质期,在一定时期内,食品的保鲜及营养都不会流失,一旦超过了期限规定的临界点,食品的营养分子就会发生改变,致病菌大量产生,加上食品在采摘时,农药、兽药吸附在食品表面上,这些残留与病菌产生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对食品安全的冲击也随之增大,增强了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性。

(二)非传统食品安全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危害性极强的因素

这类风险主要表现在几种情况:一种风险因素是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重工业有污染的企业生产,有素重金属物质的排放、有机污染物的持续侵蚀,都直接的给食品的质量造成损害。其次风险因素是一种人为造成的危害,一些不法企业不遵守《食品安全法》,摒弃了社会公德,擅自掺入非食用物质,三聚氰胺的掺入,造成了“奶粉事件”,“塑化剂”造成了恶果;再其次就是一种隐性的新出现的风险,就是转基因食品,米、油等都曾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

二、企业食品安全的隐患及甄别

我国的食品行业在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经过变革,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食品产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的激烈。企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存在着各种潜在的、显现性的问题,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一)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时代的要求不同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壮大。经调查显示我国99%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是中小型规模,手工作坊居多,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各自作战,自成堡垒。我国食品企业以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为主,分布比较杂乱。企业食品专业生产设备缺乏,卫生条件达不到卫生标准,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不得力,存有侥幸心理。

食品安全不但要国家政府下大力度来整治,企业本身也要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全方位的对食品安全给予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的这项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内部食品监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行使基本监管的职责。有的甚至都没设立,使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食品安全生产无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对于可变性特征的风险,企业管理层缺乏忧患意识,存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没及时采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分解分析法及专家调查列举法等进行分析应对,3、社会责任感不强,盲目追求企业效益。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丢失了正确的价值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突出的了这一问题。掘弃了道德伦理,失去了社会责任感,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顾生产的食品是否严重危害到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赚着昧良心的黑心钱,也严重影响了食品市场,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食品安全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对策

食品生产是将在健康食品原料的基础上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二个环节,它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企业只有秉承对社会造福,对人民负责的理念,才能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企业才能得以持续性、有效的和、长远的发展。

(一)依靠法制手段及强制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最大能力将食品安全危害最小化。

《中华人民共和中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安全的职责、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及安全标准等方面都做了规范的制定,要求各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坚守职责,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企业如不能按国家标准进行食品安全生产,就会受到严惩。生产企业对于突发事件要做好应急措施,建立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如果没有对突发事件的提早预防,也将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合理引导生产企业依法运作,监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危机。执法者与生产者之间依法相互互动的治理模式,对优势组合安全生产的各个因素,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的最终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比如在生产领域里,索要票据、合法手续证明等制度,对违法者举报实施保护和奖励等措施,以及普查与抽查、平时检查与突击检查等方式来对企业的食品生产进行把关;在消费领域里,由消费者协会主导,依法设立消费者投诉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实现多元主体的参与,保障食品安全生产。

多元主体之间职责分明,协调好关系,对企业的食品生产进行监督。企业在食品生产中,不能忽视食品的质量问题,优化食品安全,按照安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来生产食品;销售伪劣或有毒食品,都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甚至遭到市场的淘汰。企业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坚守道德标准底线,不主动生产和经营伪劣食品、毒素食品,对于应急情况有相应的措施,使食品生产处于可控状态。

(三)增强企业责任意识,树立企业品牌观念。

企业食品安全是生存之本,加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是企业思想教育的重要一环。优化企业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将食品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保障食品生产从供货渠道、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过程中,食品安全第一,食品质量过得硬,建立良好的口碑,打造自己独有的品牌。

篇7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改革创新、破解难题,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的原则,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实现巩固提升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应急能力、显著提升队伍素质为目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补齐应急工作短板不足,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

1.建立完善安全技术服务和隐患排查专家库。建立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专家库,完善专家管理办法,落实专家工作待遇。

2.持续开展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完善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企业照单管理、部门照单监管,违法照单处罚,实施精准治理。进一步强化抽查检查,通过“双随机”、“明查暗访”等方式,聘请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随机抽查检查。

3.建立安全隐患双重交办双重督办制度。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向生产经营单位交办的同时,向直接监管部门交办;在督办生产经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的同时,督办直接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情况。对安全隐患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罚,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责问责。

4.建立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考核评估机制。将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对各单位实行考核通报和责任追究。对本行业领域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专家(组)、第三方机构履职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治情况等开展评估,作出评价结论,对不严格履职的专家和第三方机进行动态调整,推动专家和第三方机构认真履职尽责,支持帮助生产经营单位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建设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

5.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行业主抓、部门监管、企业落实”的原则,采取示范引领、包干负责、专家指导、送教上门、奖惩激励等方式,持续拓展和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攻坚活动,聚焦发力,久久为功。

6.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覆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文化体系。积极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7.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健全并严格执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企业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对新录用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将外包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纳入本企业培训工作当中,做到不考核合格不上岗作业。

8.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9.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结合企业特点,狠抓科技强安行动,引导企业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落后产能,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的智能化程度设备设施,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非煤矿山企业要推进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改造和“五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要推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不断减少高危场所现场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从本质上提高设施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

10.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班组安全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积极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安全风险辨识,落实管控责任。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整治隐患。强化危险性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  

(三)建设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

11.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统筹推进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移民搬迁、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等重点工程。

12.全面开展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开展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开展道路交通、生产经营单位等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区域灾害隐患排查,配合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研究确定地震、地质、水旱、气象等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

13.加强事故灾害防护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快实施乡村公路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14.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各单位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按本质安全体系要求建设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生产“三同时”落到实处。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造更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加强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督促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和企业接入消防物联网,签订消防维保合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四)建设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

15.完善应急指挥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事故灾难应急指挥机构,厘清和应急管理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决策机制。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修订完善行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提升演练质量和实效。强化应急协调联动能力,建立健全应急联席会议、需求专报、情报会商、协同指挥等制度,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协同指挥演练,增强应急协调联动能力。强化事故灾害信息管理,完善事件信息报送程序。

16.提升现场应急指挥能力。强化一线专业指挥员的培养,建立各类事故灾难应急处置一线专业指挥员制度,赋予专业指挥员全权处置职责。

(五)建设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17.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本行业领域救援力量,组建县级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地震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程抢险、物资运输、道路抢修等专业应急队伍,配备满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需求的应急人员、技术力量、应急装备,提升专业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坚持专业能力建设与综合能力建设相结合,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配备,组织实战化拉动演练,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布局,提升救援队伍“一专多能”救援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18.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运输企业建立微型消防站,并实现区域联防联动。

(六)建设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

19.拓展安全防灾宣传方式。通过客运站场显示屏、开设专栏、“两微一端”等方式,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应急知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全县新型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有效举措。县交通局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细化考核项目,加大考核权重,确保应急体系尽快建立,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同时,积极将应急管理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行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加强与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民间救援组织的沟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三)完善政策制度。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分级分类制定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装备、应急通信、应急演练等工作标准规范,加快健全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

篇8

为贯彻落实省和市要求,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立即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精神,决定立即开展全市安监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要求

通过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其他工商贸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推进我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深入开展,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检查范围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范围是全市安监系统监管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重点检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其他工商贸等行业(领域)的企业。

三、检查内容

1、非煤矿山领域。结合落实市政府安委会《关于年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企业自查自纠为主,属地检查落实,安监局督查的原则,突出以下六个重点:一是基建矿山安全“三同时”情况。要吸取在建煤矿“3.28”透水事故、在建煤矿“3.30”冒顶事故和采石场“4.7”滑坡事故教训,对矿山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未履行安全“三同时”手续而擅自开工建设的,一律停止施工,从严处罚,并限期补办手续。二是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情况。要检查企业全员培训情况,查看是否将水害、电器火灾、滑坡等列入培训内容;检查特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三是矿山防治水落实情况。要检查矿山及周边老空区普查落实情况,凡是未普查的,或经普查确有废弃井巷、采空区而未建立健全防治水患工作制度的,责令限期整改。四是矿山提升运输设备安全管理情况。对一次提升超过9人特别是鑫汇金矿的一次提升十余人的罐车,设备要检测合格,安全管理要包机挂牌,明确责任人;提升罐车防坠器必须半年进行一次脱钩实验;其他安全设备、设施应有操作工班检、专职人员日检、分管负责人周检、主要负责人月检,要检查包机挂牌情况、设备检测情况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超期服役的,停产整顿,未建立健全制度的,责令限期改正。五是检查采空区、尾矿库安全监管情况。金矿、铁矿采空区必须充填,运行尾矿库的干滩长度、安全超高等必须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充填系统建立或运行情况、尾矿库运行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限期改正。六是通风系统安全管理情况。要检查机械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主要进、回风巷是否设立永久测风站,是否建立并落实爆破后作业前有害气体仪表检测和安全挂牌制度。未落实的从严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2、危险化学品领域。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落实监管责任,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力量分片包干对辖区内所有应检查企业的检查,对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带储存设施)企业、剧毒化学品经营使用企业、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加工的企业和医药、化工、橡胶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及相关许可有效情况;二是生产工艺流程,看是否存在擅自扩大生产能力、改变品种等行为,涉及高危工艺的是否实施了安全自动化控制和自动联锁技术改造;三是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四是安全教育培训、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五是安全设施管理、运行、适用情况;六是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落实情况;七是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定期修订和演练情况;八是化工建设项目《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和《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执行情况;九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落实情况;十是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情况。

3、烟花爆竹领域。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落实监管责任,明确批发、零售企业监管单位,落实负责人、专管员和监管职责。要督促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对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标准化标准》要求开展自查,督促零售企业开展自查自改活动,切实提高零售经营者和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条件,确保烟花爆竹经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对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重点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及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检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况。重点检查企业内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人员持证上岗和值班情况和安全生产法规落实执行情况。二是检查批发企业仓储管理情况。如严禁超量储存、超范围储存、违规储存、混存混放,严禁将收缴的非法产品、伪劣产品与合法产品混存,严禁储存经营违规使用氯酸钾的烟花爆竹产品。三是批发企业库房及设施安全管理状况。库区有严格的出入登记检查制度,进出库区的车辆必须加装防火、隔火装置,视频监测、红外报警装置必须24小时在线,库区内安全警示标识醒目、消防措施齐备,库区四周留有充足的安全距离,库区内各相邻建筑物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四是烟花爆竹零售企业经营场所是否符合消防要求,是否存在超量存放、超范围经营,是否按规定实行烟花爆竹专柜销售,摊点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严禁连片经营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4、其他工商贸企业领域。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检查企业项目工程设计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安全规程、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要求、岗位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以及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具体包括: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二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制度规定执行情况。依法取得安全许可情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外来施工队伍(承包商)安全监管情况。三是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和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四是应急管理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情况;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五是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四、检查时间及方式

此次检查从4月8日开始,到5月底结束。采取企业自查、基层全面检查和上级安监部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企业自查为主。

五、有关要求

1、局各科室、各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安监站要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高度重视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认真制定检查方案,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将检查活动迅速部署落实到监管区域内的所有企业,确保不漏过监管范围内的任何一家企业,并认真督促企业搞好自查。

2、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安监站要制定周密的检查计划,每天不间断地组织安监执法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执法检查,采取边检查边执法的方式,以检查促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被查单位立即整改,否则从严进行处罚。

3、要将检查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结合起来,通过检查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检查发现的一般隐患,要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对发现的危及安全的隐患,应立即下达停产整改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要严格实施政府挂牌督办,督促进行整改。

篇9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安全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是要想农产品安全首先要确保农药的安全生产,农药安全生产对农产品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农药生产过程中应积极查找生产中存在的给安全造成威胁的隐患,并采取对策进行排除,为农药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1我国农药生产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企业属于重要的支农企业之一。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药是多学科集成的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农业、林业、化学、化工、生物工程、昆虫、植物病理、植物生理生化、卫生毒理、环境保护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农药的应用及普及程度与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成为现代经济尤其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 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9.2 万人。植物生产调节剂等其它农药品种繁多,农药出口已达61.3 万吨之多。农药生产产品结构的不断改善,生物农药发展步伐加快,创制品种比例的不断提高,给农药生产安全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2目前农药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年我国农药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绿色环保产品少,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未淘汰。环境资源问题突出,废弃物缺乏有效处置等问题依然存在着。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违反安全规定,主要是指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行为;物的危险状态,主要是指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或不安全状态;这里说的物是指作业场所中与生产有关的原料、产品、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及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劳动者、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平时我们说的“三违”即“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范畴;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是指组织机构、制度、人员安排、工作或工序组织上的缺陷,如组织机构不健全、三大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程序缺失、不合理、不科学,或者说其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人员培训不够、安排不合理、不具备或欠缺从事某项工作的资质或能力、缺乏经验和指导,安全意识不强、对供应商风险管理缺失等是引发事故常见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是深层次的问题,而且是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药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解决农药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

农药生产企业位于五大高危行业前列,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的特点,大多数工艺具有高温、高压、深冷等特性,而且一些新工艺、新产品由于我们认识上的不足,在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探索性,包括危险的未知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农药企业无论从原料、或是中间体、还是产品甚至“三废”,更体现出一个毒的特性,存在潜在的火灾、爆炸、中毒和职业健康风险。因此安全生产在农药生产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隐患是事故的源头,只有消除(整改)事故隐患这个源头,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成为当前安全生产的主要课题。要消除事故隐患,首先要发现隐患、排查隐患。排查隐患历来是企业最经济、最有效的事故防范手段。农药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和排查,涉及到组织、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在组织和管理层面上,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一个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为首的隐患排查专业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形成一个全员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预防体系。这是做好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和排查先决条件,没有一支专家队伍作技术支撑、领导不重视、不参与都很难保证隐患识别和排查的延续性、及时性、持久性和有效性。在技术层面上,要结合农药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识别风险、隐患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规定其行为准则以确保这些程序、方法、标准或准则是适宜和有效的。通常的做法是,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行业、企业特点,运用一些定性或半定量的识别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PHA等分析方法,进行定性的分析,目的是对危险和隐患进行普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初步确定危险或隐患的性质、部位及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范围,对火灾、爆炸、中毒等危害较大的危险或隐患,再运用一些比较成熟的评估方法如化学法、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进行重点评估,通过后果评估结果和评估方法级别判别标准做出综合的定量的判定,目的是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和再确认,确定科学合理和经济的整改方案。要想排除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必须深入生产实际,开展全方位的调查,并根据农药生产的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农药生产全过程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具体措施加以解决。积极调整农药产品结构,通过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发展生物农药,尽快淘汰和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努力提高我国农药生产管理水平,我国农药生产管理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形势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农药生产管理工作还要开拓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农药生产管理工作要以保证安全为出发点,我国农药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开始向安全管理转移,今后应更加突出安全管理的重点,从登记管理、经营管理、使用管理和残留监控入手,杜绝、避免和减少农药可能对人、畜、农业生产、农产品和环境生态造成的安全隐患。要提高农药登记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科学性。要对已经登记的老农药品种和产品进行再评审,能保留的要提高水平,不能保留的要坚决淘汰。要提高门槛,严把新农药产品的市场准入关。要有目的地调整目前农药生产规模小、数量多、重复生产严重的状况,整合现有分散的农药生产和经营资源,培育具有开发能力的大型农药生产和经营集团,促进农药工业发展,提高我国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整体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篇10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2.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3)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2.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确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3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1)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2)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

(3)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登记。重大危险源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危险源类别、地址(地段)、建设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及联系人、联系办法、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施工安全主要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工作)。

(4)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机制。

(5)制订和实施对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评价)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3.1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3.2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改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3.3企业制度的创新。

(1)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

(2)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倡导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当前,应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传波.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建筑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