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处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处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户收入风险是指农户收入的波动,风险处理机制是指人们赖以降低收入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的机制。相关研究发现,在正规风险处理机制①处于缺失状态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已经发展出许多非正规机制来处理收入风险。经济学家已经对这些非正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考察静态条件下的非正规风险处理机制,对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迅速转型背景下非正规风险处理机制变迁的研究还非常缺乏。
一、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理论分析
以收入风险的发生为界限,可以把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分为收入平滑机制和消费平滑机制。前者是指农户在收入风险发生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收入,属于事前机制,后者是指在收入风险发生后农户采取措施来避免收入波动对消费所产生的负向影响,属于事后机制,具体又包括非正式保险在机制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1](141-166)
非正式保险是指依靠社会网络(例如亲友网)内的互惠性收入转移来进行横截面的消费平滑,以避免收入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其主要形式是社会网络内的无偿援助和无息借款。②同正式保险机制一样,非正式保险机制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是,由于社会网络通常以血缘、地缘为纽带,其成员的流动性很低,内部的信息交流较为充分,伦理观念的约束力较强,可以使非正式保险相当大的程度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顺利运作。[2](147-174)非正式保险还面临着实施问题。非正式保险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约定,也缺乏强制实施机制,这就使非正式保险机制面临着实施的困难。由于社会网络内的博弈是重复进行的,违背诺言者将被社会网络所排斥,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克服实施问题。
跨时期消费平滑是指通过收入的跨时期转移来实现消费平滑,避免收入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形式主要包括储蓄和借款。储蓄行为泛指农户在收入高时积累资产而在收入低时动用资产的行为。农户的储蓄行为主要受到高的时间贴现率的限制。在收入很低时,维持目前的生活尚且相当艰难,于是农户很少为将来考虑,时间贴现率很高;③结果使农户的储蓄水平很低。在借款方面,发展中国家农户的在正式信贷市场和非正式信贷市场都面临着明显的约束。由于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的封闭性,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时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比较而言,由于非正式的放贷者往往身处农村社区之内,有更加充分的关于借款者的信息,能够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发展中国家,非正式放贷者往往是农户借款的主要来源。然而,农户从非正式放贷者那里借款会受到高利率和配额的限制。[3](519)低的储蓄水平和借贷时所面临的约束,使发展中国家农户利用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应对风险的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
收入平滑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风险规避措施,以尽可能保持收入流的稳定,从而避免消费波动的行为。收入平滑的主要的形式是多元化策略和保守生产策略。多元化策略是指尽可能使收入来源多样化,只要不同收入来源不完全相关,这些收入来源的组合就会降低总的收入风险。保守生产策略是指尽可能从事风险较低(但同时回报也低)的生产活动。收入平滑策略的使用相对于其他风险处理策略而言,主要取决于农户自己的选择,所面临的外部约束较小。但是,收入平滑策略会带来专业程度的降低和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从而带来生产效率和农户收入的降低,使农民不得不在收入减少和风险减少之间权衡,[4](103-114)这是限制收入平滑策略的主要因素。
二、经济转型中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变迁
(一) 经济转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
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市场化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这种经济转型使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政府逐步给予农户长期的农地使用权;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明显减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2)农户进入非农产业的制度壁垒逐步被清除,许多农户兼业经营非农产业;乡村工业得到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3)政府对农村人口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采取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大量的农村人口常年在原社区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部分农民甚至举家迁往城市(镇)。(4)农户的收入来源趋于多样化,非农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加大。(5)农村的金融活动逐步活跃,除了正式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活动逐渐增加外,民间金融也逐步产生和发展。(6)市场分割的现象得到缓解,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逐步形成,部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7)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了新作物和新技术,新的生产经营组织,新的消费品,强烈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经济的变化,使各种风险处理机制的存在条件发生了变化,从而带来了农户风险处理机制的变迁。
(二) 转型期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变迁
1.非正式保险机制的变化
经济转型使非正式保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随着人口流动和收入来源多样化,农村社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逐渐增多,农村社区的封闭性特征有所减弱。但是,在农村社区内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信息交流却减少了,加之生产经营活动的多元化,人们判断对方收入和支出的能力下降,难以像转型初期那样根据既往经验和直接观察来判断他人的收入与支出状况。这就使非正式保险的参与者更容易隐藏关于自己收入和支出的真实信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必然会削弱非正式保险机制的作用。
经济转型使非正式保险的可实施性降低,也使非正式保险实施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表现为:(1)在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了社会网络的功能,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降低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性,收入增长也使人们有能力通过持有银行储蓄来进行自我保险,这就降低了人们被社会网络排斥的成本;(2)非正式保险实施惩罚的重要机制是传统伦理所造成的舆论压力,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独立利益意识的增强,传统伦理观念约束力的降低。这些变化都会降低非正式保险的可实施性,缩小非正式保险机制的作用范围。
非正式保险机制的减弱表现为无偿援助范围的缩小和援助方式的变化。转型后期,无偿援助范围无偿援助往往只限于亲戚,尤其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这实质上是家庭风险共担的一种延伸。更多的援助是通过无息借款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相互援助,权利义务关系相对清楚,所以其可实施性增强,成为转型期非正式保险的主要方式。
2.跨时期消费平滑转移机制的变化
在储蓄方面,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人们已经较少地依赖积累实物资产来处理将来的风险,金融储蓄已经成为农户积累资产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收入水平低下,农户的储蓄相当有限,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储蓄,储蓄在农户实现跨时期消费平滑中的作用有限。
在借款方面,由于民间金融的出现以及正式金融部门贷款服务的改革,农户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有所降低,但是,农户在借款方面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限制。首先,农户从正式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受到限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更加严重。中国农户的小规模经营使正式金融机构面临着很高的交易成本。由于土地产权的集体性质,中国农户无法用土地作为抵押品来获得贷款。而与此同时,转型过程中迅速成长的第二、三产业有远高于农业部门的投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正式金融机构更愿意将从农业部门获得的资金投入非农部门,表现出明显的非农化倾向,[5](34-50)使农业部门所能得到的贷款在数量上受到很大的限制。④农户为了获得有限的贷款,不得不进行“寻租”活动,因此产生的成本使农户从正式金融部门获得贷款的代价提高。其次,农户获得非正式贷款也受到限制。中国的非正式放贷者仍然处于非法或者受法律严格限制的状态,其放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或者不能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必然会使其资金供给者要求更高的回报,导致非正式放贷者会索取高于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率,使农户非正式借款的成本偏高。非正式放贷者为了防止坏帐损失,还根据借款者现有资产的状况和获取收入的能力设置贷款的数额限制,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农户的非正式借款。农户在借款方面所面临的限制,削弱了农户利用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处理收入风险地能力。
3.收入平滑机制的变化
在事后进行消费平滑的可能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农户更多地在事前采取措施来防止收入的波动,即进行收入平滑。经济转型使农户收入平滑策略使用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首先,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减少了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行政干预,更多地依赖市场手段来调节农业生产结构,使农户的经营自逐步扩大;乡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与农村人口城市制度壁垒逐渐降低,使农户可以更为便利地在非农产业就业。政府逐步给予农户相对稳定的农地使用权,使农民不必担心因为粗放经营而被收回农地,也有利于农户兼业经营非农产业。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农户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处理风险。其次,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户独立自主经营权不断加强,在技术和产品选择方面基本不受限制,对新技术、新市场机会的谨慎选择成为农户处理风险的重要方式。
三、转型期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完善,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发育充分的条件下,人们可以有效地采用事后机制(正式或非正式保险、跨时期消费平滑)来处理收入风险,其在生产活动中会更积极地进行创新,专业化程度会增加,经济效率会持续提高。由于事后风险处理机制不会带来经济效率的损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风险处理方式。但是,如前所述,在我国现阶段,在正式风险处理机制基本缺失,农户事后处理收入风险的非正式保险机制和消费平滑机制又受到诸多限制;[6]于是,农户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事前机制(收入平滑),或者被迫承受消费下降,导致了多种负面后果。
(一)效率损失
收入平滑机制会带来效率损失。首先,转型期中国农户实行通过多元化经营处理风险会应为分工不足和农地流转不足而带来效率的降低。在户均耕地仅为7亩左右的情况下,中国农户却同时种植多种农作物,⑤这就使农户无法通过了实行专业化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农户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收入波动,即使在非农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仍然兼业经营土地,从而使农地资源难以实现合理流转,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的问题难以解决,这是农业经济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其次,农户为了减少风险,稳定收入,对新生产技术和新市场机会的反应相当反映缓慢。在新生产技术应用方面,农户的态度相当谨慎,为了防止风险,多数农户更愿意采用风险低但收益也低的技术和品种,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水平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在新市场机会的利用方面,大多数农民不敢独立判断和选择,往往最初持观望态度,当观察到他人受益之后则一拥而上,形成了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跟风”现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收入差距扩大
依赖收入平滑机制来处理风险会还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Dercon的研究发现,富裕农民可能会比贫穷农民更少地采用收入平滑的方式来处理风险。[7](850-875)这是因为,富裕者往往有较多的实物和金融资产,这本身有利于他们实现自我保险,而且,较多的资产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向放贷者提供抵押,或者可以作为传递其经营能力的信号,更加容易获得借款。结果,富裕者由于在获取收入的过程中更少的考虑风险问题,其专业化程度会更高,对新技术和新市场机会的态度会更加积极,生产经营的效益会更高。贫穷者的情况则正好相反。这种机制会反复发生作用,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显然,农户越是缺乏事后的消费平滑机制,这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越明显。这种机制在我国农村同样存在,如下图所示,收入水平越低,农户越倾向于采用收入平滑措施,这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⑥
(三)福利损失及其长期效应
在通过收入平滑仍然无法消除风险的情况下,农民会被迫直接面对风险,被动地承受收入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例如放弃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降低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推迟对疾病的治疗,出售生产性或消费性固定资产,这显然会对农户长期的生产效率构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低收入者更容易直接面对风险,所以,他们更容易陷于长期低效率的状态,这会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使收入差距持续加大。
四、政策建议
事后风险处理机制(非正式保险和跨时期消费平滑)受到限制,使农户依赖事前的收入平滑来处理收入风险,或者不得不被动地承受收入风险,导致了多方面的负面后果。因此,帮助农户建立有效的事后风险处理机制,对于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尚难以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现阶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帮助农户处理收入风险:
(一)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多元竞争的格局,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由于四大国有银行退出农村,农村金融服务基本上形成了由农村信用合作社独家提供的局面。为了克服农村信贷供给存在的信息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当通过改革,恢复其农民“合作”的性质,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除此之外,还应当给能够较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和民间金融以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多元化,通过竞争来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减少农民所借款时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
(二)鼓励商业保险进入农村,鼓励民间保险组织的发展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农业保险中非常严重,导致商业保险在农业如果要取得合理利润就必须索取较高的价格(保险费),超过了农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使纯粹商业性农业保险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各国对于农业保险都有相当大程度的补贴。考虑到我国财政的承受能力,接受政府补助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实行。在目前,应当借鉴非正式保险的优势,鼓励介于非正式保险和正式商业保险之间的民间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的发展。由于成员限定在社区范围之内,参加保险组织的农户之间相互熟悉,这种互助合作保险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问题,低成本地为农户提供保险服务。
(三)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救灾救济制度
农村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获取收入的能力很低,最容易因为风险而陷于困境。但是,这部分人不可能成为任何追求可持续运营的金融机构的理想客户,更无力购买商业保险,甚至会受到非正式保险的排斥。对于这些群体,应当通过政府所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予以解决。严重的、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难以依靠互助保险来解决,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在这一方面,政府的救灾救济制度以及民间的慈善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强监督,提高效率,使其在农户的风险处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消除市场和产业壁垒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倾向,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这不仅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而且使市场价格容易因为区域性因素而发生波动。市场壁垒的消除,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有助于农户实物资产的价格稳定,从而有助于农民处理风险。另一方面,农户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仍然存在着户籍制度、福利制度等制度壁垒,妨碍了农户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处理风险,通过消除进入非农产业的各种壁垒,能够帮助农户处理风险。
除了以上强化事后风险处理机制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为农户生产活动提供更好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帮助农户低成本地降低收入波动。政府如果通过公共投资提供良好灌溉系统、便利的交通条件、准确的天气预报、充足的市场信息,无疑可以帮助农户减少收入风险。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来帮助农户减少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收入风险。
注 释:
①这里的正规风险处理机制,是指专门用于风险处理的正式制度安排,包括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我们将除此之外的其它风险规避措施称为非正规风险规避机制,其中主要是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非正式保险、非正式信贷市场,还包含生产过程中规避风险的种种做法;正式信贷市场虽然是正式制度安排,但却不是专门用于风险处理,所以我们将其归入非正规风险规避机制。
②亲友之间的无息借款由于其明显的状态依存特征而区别于商业性借款,通常被认为属于非正式保险。
③正如民谚所云,“穷人顾当下,富人想将来”。
④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4)的数据,农信社向农户的贷款仅占其农户在农信社全部存款的三分之一左右。
⑤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种植农产品种类在4种及4种以上的农户占到27.9%,在3种及3种以上的农户占到60.4%,并且其风险防范的目的非常明显。
⑥但是,收入最低组却较少采用收入平滑的方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水平已经低于某个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和基本“尊严”的界限,通过冒险所带来的收入增加会使其效用获得很大的增加,所以,其生产行为更加趋于冒险。
主要参考文献:
[1]Dercon, S. (2002). “Income Risk, Coping Strategies and Safety Nets,"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vol.17.
[2]Marcel Fafchamps(1992),“Solidarity Network in Preindustrial: Rational Peasants with a mor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vol.41(1).
[3]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 [M].陶然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Morduch, J., (1995), “Income Smoothing and Consumption Smooth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9(3).
[5]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J].金融研究,2001(5).
[6]马小勇.中国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2).
篇2
一、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内涵及要求
医院财务收支审计是由医院内审部门推进启动的、以医院收入和支出情况为基本审计客体、以识别评估医院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提升财会水准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目的的审计工作。具体而言,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应该涵括三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基于收入的审计,其二是基于支出的审计工作,其三是基于往来款项的审计。
目前,随着审计理念的逐渐成熟及医改的日益深入,医院财务收支审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具体而言,应该确保如下“六全”。其一是应该确保全覆盖,在收支审计中应该确保把所有涉及到的资金、所有涉及到的部门或单位、所有的相关方均纳入审计工作的视野中。其二是应该确保全方位,如上所言的三个方面是主要或者说粗线条的分类,具体而言还包括物业管理审计、采购招标审计、医保结算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或相关成分,其中采购审计甚至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其三是确保全精细,医院收支审计关照的资金流动情况中的部分偏于零碎繁杂,应该始终始终确保落实精细化转型或升级。其四是应该确保全维度,不仅应该关照收支方面对应资金运用的真实度、可信度及循规情况,还应该在中观层面关照诸如支出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及本身的完善程度,同时更应该注意审视宏观资金方面的事项。其五是应该确保全流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不是特定时段或时点的问题,而是需要关照诸如特定会计年度等时段中的全部情况,或者确保审视全时段,或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量践行全流程跟踪。其六应该确保全整改,对发现的问题都应该全方位而彻底的实现整改,规避审而不改、屡审屡犯的可能。
二、医院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风险问题
(一)基础组织风险
部分医院审计岗位人员同时往往兼负部分财会管理事项,确切说同时还是财务部门的员工,这种情况从根本上挑战了其原本的独立性。这种两栖状态,影响了部分医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水准;相当一部分医院的内审岗位设置数量偏少,制约了其整体上的胜任能力。
(二)事前准备风险
部分医院内审启动财务收支审计工作的时候,基于在岗人员两栖态势及对单位内部情况有一定熟悉度的自负心理,对审前调研的关注度不够,对基础信息搜集事项的重视度相对缺乏,甚至存在直接忽略或跨越的现象。
(三)审计过程风险
事前准备的严重不足,及部分医院借力信息化及大数据相关技术情况方面的局限,审计效率偏低,精细化落实往往缺乏基础性前提条件。另外,因为审计效率及审计规划时间安排之间的矛盾,具体审计工作往往比较匆忙,审计审慎及职业判断能力等作用的发挥有限,让相当一部分风险事项遗漏而去。
(四)审计深度风险
因为认知层面残缺及过程环节的系列风险问题,致使审计深度方面偏浅,在审计意见中往往只是起到部分查账的作用,对于诸如重复收费、违规销售、骗保事件、串通舞弊等系列报表背后的系列风险事件的确认及识别成效有限,对于全维度要求之中观和宏观方面事项的落实往往没有涉及到。
另外,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整改风险,审而不改、审而不能改、审而后犯等现象依旧存在,另外就是因为财务收支审计项目的事后审计性质导致整改时效普遍较差。
三、提升医院财务收支审计水准的可行思路
(一)有针对性地推进准备工作
推进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准备工作的时候,无论在事前人员专项培训、审前调研抑或基础素材搜集等事项中,既要规避疏忽形式化倾向,还要规避僵化全方位落实而导致工作重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顺应补缺逻辑有针对性的推进。无论是准备阶段,还是后续审计推进阶段,都需要重视规划或计划的厘定,提升事项安排的规范有序即科学程度,进而提升准备阶段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充分借力大数据时代优势
推动提升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水准,应该充分借力信息技术及最近几年涌现而出大数据优势,扩大基础资料搜集范围,提升基础数据处理效率,强化多维度的信息分析,不仅能较好地破解审计任务及能力之间的矛盾,利于风险问题识别,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精细化转型,同时还能推动审计深度的实现。比如在审视特定采购项目涉及款项的时候,如果能借助大数据的信息优势,把医院主管采购事宜的领导等相关方的行踪信息汇总搜集,可能会根据具体航班情况倒逼发掘和涉及公司串通舞弊的线索。
(三)强化职业判断能力的发挥
在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过程中,应该适当提升对职业判断能力的依赖程度,强化这方面作用的发挥,以能更好地透过报表数据中看出医疗费用补偿虚高、药品执行价格不符合具体规定、救助对象所发非人、专款挪用等诸多风险问题。对此,应该在人员聘用或岗位调整环节选择审计经验及职业判断能力水准较高的人员,在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及相关场合适当提高对类似方面的重视程度。
篇3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管理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资金周转、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应对竞争风险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都转向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由于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有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所以银行在享有信贷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良贷款的严重偏高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银行贷款风险的存在不仅有历史原因,还有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原因,同时还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管理机制原因以及社会道德与信誉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银行信贷正常、安全的运行,应提高银行信贷风险意识,加强管控能力,不断完善信贷管理的机制。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从产生信贷风险的来源不同,可将风险来源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等因素。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中诸多因素的变化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借贷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贷款目的和用途、贷款违规行为如多头贷款或透支,贷款抵押物变现较难,贷款担保没有实际意义等方面带来的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因为贷款环节的基础工作没有真正按要求落实,信贷档案资料缺漏、虚假;贷款业务时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环节没有真正落实,缺乏系统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违规帐外经营较为严重等因素造成。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贷前调查存在漏洞
在国有商业银行贷前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工作不全面,资料收集不全、可参考数据真假难辨;企业或个人提供的审核资料假信息较多、并且使用各种不正规的方式骗取贷款;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审查工作不认真,道德缺失,责任感不强导致借款人注册资金未到位或抽逃公司注册资金以及个人不良信用等都未及时发现,使前期调查失去意义,不能从贷款调查一始把好贷款的安全关卡。
(二)社会信用管理不健全
商业银行信贷过程中社会信用以及贷款对象的信息是贷款审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调查资料,但是由于信贷审批机制尚不完善,对信贷主体的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审查,社会信用不真实、信用管理缺少真实的数据,商业银行信息收录滞后、银行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企业信息不符、有的银行之间为了争夺业务甚至提供假数据或是隐藏数据等现象,导致参评数据缺少真实的依据,无法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除此之外,银行信息查询不能与国家公务机关如工商、税务、法院、产权登记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挂钩和使用,有的地方政府保护企业现象比较严重,对信息调查工作更造成了困难,信贷工作人员仅能凭借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等机构出具的报告进行判定,而这些机构往往可信度比较低,因此也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使得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或个人顺利通过信贷资格审查。
(三)信贷风险管理滞后
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还主要以贷款的发放为主要工作任务和实际收益,部分客户经理和管理者为了完成当期任务而忽视了贷款的管理,虽然有贷款“三查”制度,但是过于相信或依赖贷前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审核、论证、第二来源落实等工作确定后,认为信贷风险应该是降至很低,即便出现问题也有第二还款来源担保,忽视了贷后管理,因此重视信贷营销而轻信贷后检查的管理模式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所以一旦信贷问题出现,风险便已经成为现实,就无法挽回。与此同时,风险预警机制的不健全,即便出现风险也不能追究责任,更不能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更加促进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四)贷后检查工作流于形式
部分工作人员由于与贷款客户没有形成对等关系,不愿得罪人或是对于较大贷款客户存在畏惧心理,也有部分人员不知道如何将管理工作执行和落实下去,将贷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没有及时发现企业或个人由于经营不善出现的倒闭、亏损等问题,导致大量贷款变成呆账、坏账、死帐。同时,更有极少数管理人员,工作作风不正,出现接受客户馈赠等现象,导致管理工作形式化、流程化。
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贷前风险管理
在信贷之前要全面、真实的对企业和个人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客户的授信,做到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统一管理,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统一管理。充分评定客户的偿债能力,做出客户授信额度的确定,将第二还款来源以及贷款变现方式认真审核。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的风险了解,避免贷款环节的不正规操作行为,从贷款第一道关卡保障信贷安全。
(二)重视贷后检查工作
为了减少因忽视贷后检查工作出现的弊端,首先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风险管控的技能,同时还应调整三查岗位的管理关系以及比例关系,增加贷后检查岗位的工作人员,引进优秀信贷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金融专业培训,增加贷后检查环节的实力,真正将信贷责任落实到人,完善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管理员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对贷款对象进行实时管理,确保贷款安全。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不良贷款的预警机制,从制度上加强贷后检查。
(三)建立客户信誉等级评价体系
根据社会信用出现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建立客户信誉等级评价制度将信用风险相关资料如主体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等建立全面系统平台,加强与国家公务部门的合作如工商、税务等,做到资源共享,扩大信息采集方式,完善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相关评估中介、审查机构也列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之中,以促进社会信用的形成,使银行可以对客户做出完整的、真实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评估。
(四)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要根据不同贷款金额、行业、用途制定信贷风险识别的界限,设定预警方案,同时要结合贷款风险进行分类,加强可操作性的实时监控,除此之外还要对贷款人进行违约风险程度分析测算和跟踪监控。对贷款业务品种进行适度的限制,避免信贷品种盲目增加,减少商业银行不良信贷的比例,建立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综合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对信贷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的监测及拨备计提,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从体制上防治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形成科学、谨慎的风险控制长效机制。
(五)处理不良信贷业务
对已经形成呆账、坏账的贷款应尽快处理,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资产剥离、法律诉讼、以资抵贷、呆(坏)账核销等方式将不良资产盘活,同时还要将资产处理方式多样化,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投资银行、二级市场等机构,将不良资产压缩到最小范围。
参考文献:
[1]陈诤.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4)
[2]何国勇.对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丛.2008:(3)
[3]李平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8:(12)
[4]张小明;刘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问题[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2)
[5]任书敏.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9)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管理;风险隐患;控制对策
企业会计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采取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编制会计报告,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会计报告对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织,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电力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上确立有利地位,必须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1.1 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预算管理的风险隐患
预算管理是每个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即对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预算,在编制预算时考虑各项经济风险,利用成本预算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从而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特殊性,属于国家垄断行业,但是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明确树立经营管理意识,会计管理理念落后,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既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法,也缺乏相应的成本预算监督机制和成本预算控制体系,是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工作流于表面。而且电力企业的规模较大,涉及多种业务类型,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会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1.2 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控制制度风险隐患
大中型的电力企业职能部门众多,各部门间形成各不相同又紧密联系的管理制度,企业进行统一的会计管理难度较大,而且部门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因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不统一,造成电力企业的对会计状况的监督和管理无法有效实施。企业会计控制制度方面的缺陷会对企业会计管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例如会计流程不规范,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和流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原始资料不完备,使会计账簿存在误差,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不准确等等。此外,会计本质上是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企业会计管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监督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然而,部分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形成之风,电力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3 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风险隐患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相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将会计管理作为主要职能,强调会计电算化管理和风险管理。电力企业要开展会计管理工作,必须明晰企业产权。但是目前我国大型电力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产权关系并不清晰,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充分掌握,虽然设置较多机构,但是多头管理的局面造成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而且,对各部门和单位的会计相关资料没有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不利于企业对各部门的管理。
1.4 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成本投入风险隐患
电力企业的经营项目众多,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且成本构成相对复杂。在电企会计管理中成本投入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成本浪费问题严重,大多数员工没有树立节约意识,造成投资过高,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利益。而且,电力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不同员工间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管理人员的工作仅仅是简单的算账和记账,会计分析能力不强,缺乏对会计信息的反馈能力,不能对企业的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无法为企业节约成本,进行合理的运营决策发挥有利作用。
2 对电力企业会计管理风险隐患的控制对策
2.1 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体系
电力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首先,电力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部门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范部门工作,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会计报告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提供有力保证。其次,要健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加强电力企业会计管理部门与企业部门的联系和制约作用,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在会计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对会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再次,健全成本预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会计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制,使会计管理各项工作都在制度的规范下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最后,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工作评价制度,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合理。在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评价时,要对各部门的评价标准进行统一,明确会计指标,在对企业的成本、费用和经济利益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做出相应评价。此外,还要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和激励制度,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鼓励或惩罚。
2.2 加强电力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
会计风险管理指的是对会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和处理。识别风险指对会计活动中的风险隐患进行辨认和分析,找出产生风险的原因,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风险控制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减小或消除会计活动中的风险的不良影响,防止风险影响范围扩大;处理风险即对以及产生不良后果的风险进行处理。电力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工作时,要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理念,确立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的会计活动的控制。针对电力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隐患,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环节加强监督和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将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成本预算当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支出,采取一定措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要将电力企业会计管理部门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电力企业工会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容易出现会计风险隐患的环节加强检查和监督,对提供不实会计信息的部门进行严厉处罚。
2.3 建立专业的会计管理组织队伍
一方面,对原有的会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抵制腐败之风和不良和工作作风,同时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和管理工作水平,对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引进专业的会计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会计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
3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电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电力企业要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会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茜.浅谈电力企业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投资与合作,2012(10).
篇5
[关键词] 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 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陆续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给出判断的标准,这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实践中拥有越来越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完善,评价公允价值的方法不断更新,不同方法计算的结果更是千差万别。如果会计人员不能恰当地选择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必然会影响会计结果的公允性。所以如何将由于会计人员主观职业判断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中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风险
1.公允价值结果的可靠性风险
尽管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但是公允价值的计量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从我国的现状看,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够成熟,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即使是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存在活跃的报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证券市价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而且波动较为频繁,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同时对不活跃市场的相关资产,虽然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等信息都很缺乏,人为判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公允价值结果的可靠性风险。
2.取得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风险
公允价值的运用较历史成本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要求更高,目前没有对各类资产规范评估方法,导致对同种资产运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千差万别,不同财务人员对同种资产评估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尤其是当缺乏活跃市场时,取得公允价值更需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目前我国对公允价值评价方法的运用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导致取得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较差。
三、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中会计职业判断存在风险的原因
1.会计人员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体因素
(1)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以及长期的经验积累。公允价值结果最终由会计人员及公司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和计量。其判断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和潜在利害关系人的经济行为形成鲜明的经济影响。目前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使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加大。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不足,导致不能准确、恰当地反映公允价值,将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风险。
(2)动机不同。按照新准则中的规定,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得或损失都计入当期损益,现实中,由于会计主体的自我保护动机,会计人员、会计机构为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会判断和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方法。公允价值很可能被企业会计人员有意加以利用,成为新的盈余操纵手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报表使用者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2.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因素
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重复性、规范程度、类型和要求的判断质量等方面。一般情况下,经济业务规范性越差、越复杂、越不确定,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也越高,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也就越大。尤其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经营方式和金融手段层出不穷,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对我国企业来说是比较新的内容,这必然带动会计核算业务也不断变化更新,这些技术上的难度,都会对公允价值结果的正确性造成影响。
3.其他因素
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经济信息来源的有限性等也是造成会计职业判断失效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的因素。由于在会计实践工作中会计主体受到多方利益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处理方法的权衡与比较、会计估计、重要性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等诸多方面。因此,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导致会计处理的结果失真。
四、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中会计职业判断风险的防范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准则的实施细则
要借鉴国外经验,及早制定和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完善会计准则实施细则,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和正确使用企业会计准则。一方面,对难以确定公允价值的特殊资产,如:专用设备、非标准设备、企业自制的机械设备等,要制定运用指南,以便详尽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从而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有据可依;另一方面,针对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特殊性,应制定信息披露细则,以提高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统一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并有利于对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监管时有则可依。
2.开辟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取渠道
为有利于企业在资产定价时有适当的可比资料,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应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公允价值信息数据库或网站。传递标准的公允价值既可以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资源共享,又可保证信息来源的广泛性,获取的便捷性。为了使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的口径统一,财政部门要与物价、统计、行业协会等部门协作,根据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监管技术,掌控的监管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分地区将同类产品的所有生产、销售的相关信息收集起来,由相关机构整理、分析,选出具有客观性、代表性的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标准。
3.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鉴于存在某些企业以会计职业判断为借口,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财政部与证监会应出台相应政策对虚假会计信息在不同环节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规定;对利用公司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严惩,使其违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立法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4.提高会计行业的进入门槛
在新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下,财政部及证监会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提高会计行业的进入门槛,使从事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的职业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必须坚持以会计法规制度为前提、以公允反映会计信息为准则、以遵守职业道德为基础,充分重视实用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从而对会计事项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使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兼顾企业、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红梅:公允价值应用的特点及潜在风险.北方经济,2009,(4):86
篇6
[论文摘要]风险投资基金作为一种连结投资者和风险企业的中介组织,风险资本所有者和其管理者是分离的,蕴藏着出现“内部入控制”的内在条件。而且,由于风险投资活动的高风险、投资中不可控因素多等特点,使“内部人控制”现象更为严重。因此,设计一套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已有各类风险投资基金200余家,他们没有根据风险投资高风险、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特殊性采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对与风险投资基金中激励与约束问题相关的理论进行评述,以便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奠定方法论基础。
风险投资基金中风险资本所有权与其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目标和利益的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未来的世界的不确定性是产生对风险投资家进行激励约束问题的充要条件,本文主要是对与风险投资基金中激励与约束问题相关的理论进行评述,以便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奠定方法论基础。
一、委托理论
(一)对委托理论的简单评述。
在与“对经理人员进行激励约束”相关的理论中,被认为既是企业理论、契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同时又属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委托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作为出资者的股东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成为委托人;经理人员则是其人,经理人员应对股东负责,以股东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由于委托人和人利益目标的不完全一致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备,产生了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问题”。因此,委托理论主要研究委托人如何通过对人进行适当的激励,以及承担用来约束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或使人支付一笔保证金使其利益偏差有限,以解决“间题”。委托理论也就是在此基础上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曼内(1965) ,詹森和麦克林(1976)、哈特(1983)等人对其做了进一步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对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例如,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分配给企业中最具信息优势、最难以监督的成员、权的竞争和接管(Manne,1965)、经理市场施加的激励与约束(Fairia,1980)、企业债务约束(Hart,1983)等等。
委托理论作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为人们分析、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工具。但是,与其他理论一样,委托理论也并不是完美的,它自身也存在某些缺陷。委托论者虽然也认为企业是由包括实物、劳动在内的诸要素组成的特别契约,但并未对劳动这一要素进行进一步地研究,从而也无法正确认识到劳动的提供者,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中的地位,因而该理论是基于“出资者应单方面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这一观点之上进行分析的,而它的这一观点已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今社会中分享制度日趋发展的现实。尽管委托理论具有上述缺陷,但仅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言,我认为风险投资的特殊性使委托理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理论自身的上述缺陷,从而使该理论对本文设计一套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原因在于:风险投资基金作为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企业,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成为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风险投资家所拥有的这些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专有通用”的性质(因为人力资本属于风险投资家个人所有,所以为“专有”;而风险投资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比其他行业都要高,这就使风险投资家在管理其他要求较低的行业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所以为“通用”),而且属于风险投资基金的稀缺性“资源”,或者说,由于风险投资对人的高素质要求导致风险投资家市场处于严重的求大于供的状态(这一点对我国而言尤其明显),因而风险投资家承担的风险是极其微弱的,从而投资者成为风险投资基金的风险承担者而享有剩余索取权。除此之外,委托理论本身的分析框架对研究风险投资基金中的激励与约束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二)委托理论对设计风险投资基金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借鉴意义。
委托关系一般是指的内部关系,即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詹森(Mjensen)和麦克林(W " Meckling)将委托关系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可见,委托关系是基于授权而产生的契约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活动中相当普遍,许多契约都是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签订和执行的,通常将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信息优势)、行为最重要而又最难监督的一方称为人,即本文中的风险投资家;而将其行动受人的私人信息约束的另一方称为委托人,即本文中的投资者。在委托关系中,一方面,委托人与人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效用最大化),而两者的利益目标函数是不完全一致的。作为出资者的委托人追求的是公司利润的最大化,而人更多地追求的是个人收人最大化、社会地位的提高、权力的扩大以及舒适的工作条件等,与付出努力相比,享受闲暇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效用。另一方面,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委托人能够了解的有关人的信息是有限的,如人的努力程度、人的才能、风险态度等;而人不仅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才能,而且他更了解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因此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人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降低努力程度和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满足,甚至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即产生“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因此,委托理论的核心就是在以下两个约束条件下,委托人如何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预期效用的补偿规则:一是委托人必须保证使人因接受这一份合同而获得的效用至少等于他拒绝这一合同而得到的效用,即“参与约束”;二是一旦签订了这一合同,在这一合同下,人所选择的行动对他自己来说必定是最优的,亦即这一合同必须使人在他所选定的行动上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激励相容约束”。斯彭斯和泽克豪森(Silence&7.eok-hauser,1971)、罗斯(Ross, 1973 )及米尔斯(Mirlees ,1976)运用数学模型,从效用函数、不确定性信息分布和报酬安排出发,构造了委托人和人之间风险适当分担的合同关系,指出“让人承担部分风险或完全风险”是激励人选择对委托人最为有利行动的有效机制。拉德纳(1981)和鲁宾斯坦(1979)使用动态重复博弈模型说明:如果委托人和人之间保持长期的关系,双方都有足够的耐心(贴现因子足够大),那么委托人可以相对准确地从观测到的变量中推断人的努力水平,人不可能用偷懒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效用。拉德纳和鲁宾斯坦由此得出长期合同是激励和约束人的有效机制。法马(Fama,1980)认为在竞争的经理市场上,经理的市场价值(从而收人)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从长期来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所以,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经理也有积极性努力工作以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人。霍姆斯特姆(Holmstrom , 1982 )模型化了法马的这一思想。迈耶和维克斯(1994)也提出了该思想,认为在动态博弈中,诸如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部分地解决人的激励问题。曼内(1965)则指出,权内部的竞争和接管能够起到有效地激励、约束人的作用。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委托理论所研究的问题实质是激励问题,因而,有关由委托关系而引致的对“道德风险”现象的研究,在经济学中也被称为激励理论。委托理论是经济学家迄今为止所拥有的分析激励问题最有效、最通用的工具。本文的主题—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同样可以用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来描述:假定作为人的风险投资家真正是所谓的“投资理财专家”,这样基金总收益可能单纯是“专家”工作努力程度的正向函数。但实际上除非人有着一种利他主义行为,否则努力替委托人工作总是倾向于降低人的效用水平,此为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付出更大的努力程度也能增加其个人收人(基于管理绩效的奖金),因而倾向于提高其效用水平,此为收人效应。所以,风险投资家努力工作总是存在着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此设人的效用函数为U=f(t,T),其中U表示效用水平,t表示风险投资家的劳动投人量,并假定劳动投入量代表了其真实的努力程度,T代表预期收益,且再假设T是努力程度t和运气P的函数,即这表明基金总收益是风险投资家努力工作和其个人运气的增函数,因此可以将风险投资家的效用函数重新描述为U=f(t,p)。这表明风险投资家为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存在两种相反的倾向:尽量地少工作以争取闲暇,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努力工作以增加自己收人进而提高效用水平的倾向,因而又存在着努力工作的愿望。风险投资家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是根据收益的边际效用与劳动投入的边际效用的绝对值相等决定劳动投人量,即但是由于因而随着风险投资家投入劳动的逐渐增多,风险投资家争取闲暇的心理动机就可能压倒通过努力工作来提高收人从而提高效用的动机。因为,劳动投人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并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作为人的风险投资家的上述行动,他所能观察到只是另外一些变量(如风险资本的增值程度),这些变量至少部分地由风险投资家的行为决定。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变量奖惩风险投资家,使风险投资家在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的条件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委托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它为风险投资基金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上述一个分析框架,还在于它的部分结论对其具有现实意义。
二、管理激励理论
对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激励问题,管理学和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在几乎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上进行阐释。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它是继一般均衡理论后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革命性的突破。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从20世纪初泰勒开创管理科学开始,一直是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它经历了由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要、由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因素明晰、由激励基础研究到激励过程探索的历史演变过程。按照研究激励侧面的不同与行为的关系不同,根据理论史上的上述差异,在此本文将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一)多因素激励理论。
多因素激励理论是从研究人的心理需要而形成激励的基础理论,它着重对激励诱因与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其代表理论有:马斯洛(A.Maslow,1954)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Alderfer,1972)的ERG理论、麦克利兰(D . C . McClelland,1961)的成就需要理论、梅奥(E. Mayo,1933)的“社会人”理论、赫兹伯格(F. Herberg,1957)的“激励-一一保健”双因素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转向另一个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针对人的需要实施相应激励是不可能的;但激励人们努力的方式不应是单一的,当物质激励提供的激励效果下降时就应增加精神激励的内容;要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被奥尔德弗概括成ERG理论,即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ion-ship)和成长(Growth)理论。随后,赫兹伯格对满足个人需要的效果提出了“激励一一-保健”双因素论,认为仅仅是满足人的需要还不能排除消极因素,就如卫生保健不能直接提高健康状况而只能有预防作用那样,满足需要可以认为是消除个人不满和抵触情绪的一种“保健因素”,更应注重“激励因素”对人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满足人的各层次需要的工作收到提高生产率的实效。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对具有高目标值的企业家或经理人员的激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情谊需要,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对研究风险投资家的激励方式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
(二)过程激励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是弗洛姆(V. H. Vroom,1964)的期望效用价值理论、亚当斯(J . S . Adams ,1963)的公平理论以及波特(L. Porter)和劳勒(E.Lawler)的期望论模型等。这些理论研究表明:根据人们的行为动机以及目标设置,将个人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弗洛姆对于如何提高激励因素的激励力,提出了“期望模式理论”。他认为,某一行动成果的绩效,以及期望机率一一个人认为某一行动成功可能性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激励因素的作用大小。如果他认为达到目标的期望值很高,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就会激发出强大的力量。但如果他认为目标太低,就会鼓不起干劲,失去内部的动力。在弗洛姆的“期望模式理论”基础上,美国的波特和劳勒于20世纪60年代末建立了期望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变化因素,涉及当事人对该项工作的成功、所获报酬以及相关影响的认识和评价。这一理论所包含的内在激励的重要性在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一项工作交给内在激励价值高的人比交给内在激励价值低的人会产生更大的激励效果。亚当斯的公平激励理论强调工作报酬相对公平的重要性,认为同等的报酬不一定获得同样的激励效果,只有通过纵向比较(即把目前投人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的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人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和横向比较(即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人”,包括教育、努力及耗用在职务上的时间等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才能知道同等报酬是否具有相同的激励效果。如果激励机制的设计违背了公平原则,将会导致激励效果的下降。
(三)综合激励模式理论。
综合激励模式理论是由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提出的,主要是将上述几类激励理论综合起来,把内外激励因素都考虑进去。内在的激励因素包括:对任务本身所提供的报酬效用价值;对任务能否完成的期望值以及对完成任务的评价。外在的激励因素包括:完成任务所带来的外在报酬的效用价值,如加薪、提级的可能性。综合激励模式表明,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诸多激励因素共同作用的状况。
管理激励理论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对激励的过程进行深人细致的研究,确定影响因素,寻找科学和多样化的激励方法以期提高激励效果的有效性和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它克服了由泰勒首创的科学主义管理强调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在人的激励方面存在的不足。但另一方面,管理激励理论侧重于对一般人性的分析,服务于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需要,并没有针对管理者本身的专门激励理论,而风险投资基金中的激励与约束恰恰是对风险投资家的即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尽管如此,但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激励与约束”问题,其实质是一个“管理高层管理者”的问题;二是风险投资家具有一般的人性特点,即具备管理激励理论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因而,管理激励理论仍可作为设计对风险投资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支撑。
篇7
关键词:楼板 裂缝 结构加固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
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此外,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转贴于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3、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4、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5、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篇8
一、裂缝表现
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
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
二、原因分析
(一)设计因素引起的裂缝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形式的工程,柱、剪力墙较多,因此结构竖向刚度大。而楼板因跨度大,板较薄,其刚度较小,当混凝土发生变形时,在刚度突变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造成板角开裂。基础设计往往是一致的,而每根柱的荷载不一定相同,必然产生不均匀沉降,尤其是角柱和核心筒剪力墙,与其他柱有较大的沉降差,楼板容易开裂。基础设计应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协调,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楼板筋设计应采用细径密排,最好采用双层双向钢筋,角部设置放射筋,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应设置加强筋。
(二)施工因素引起的裂缝
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或稳定性不良,造成局部变形过大,易产生平行于板边的跨中裂缝。拆模时间过早,结构无法承受自重而出现跨中裂缝;钢筋绑扎不规范,最常见的是负弯距筋未设置足够的马凳筋,承载力降低。负筋绑扎不牢,施工中无法保证钢筋间距均匀,不满足构造要求。角部施工时省略了构造筋,造成配筋不足;混凝土配比不正确;混凝土浇捣时振捣不密实,压光时间不当,或振捣时间过长,使粗骨料下沉,面层浮浆多;混凝土浇捣后养护不及时、不充分、表层失水太快,里层混凝土水化不足;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中各成分不能均匀混合,影响强度。施工荷载的过早施加、超载也是造成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三)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粗、细骨料(砂、石)级配不良,造成骨料间孔隙率大,混凝土中游离水隐藏量多,密实度下降,从而导致强度下降。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但会降低混凝土强度,而且抗裂性、防渗性受到明显的影响。砂、石颗粒偏细也将增加水泥用量和耗水量而影响强度;外加剂选择不当,其减水或膨胀效果不明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将发生变形,变形遭受刚度、强度较大的构件约束时,构件将产生拉应力,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1) 优选水泥品种。混凝土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致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及后期降温而产生的温差变化,为此,在施工中可采取一些措施,如选用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热水泥品种来配制混凝土。
(2) 控制材料的使用。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降低水灰比,减少水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离析等现象,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减小。施工时尽可能选用良好的颗粒级配方案,用颗粒级配大的粗中砂来拌制混凝土,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另外,还应控制施工工期,尽量不要在高温季节施工,可减少温差应力对混凝土变形的影响。
(3) 提高操作水平。加强混凝土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避免温差裂缝的产生;对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后lO到12小时内及时做好浇水养护, 以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保持水化反应,并且连续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半个月。这样,不仅有利于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而且还可以在养护时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作用,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4) 控制钢筋位置。在绑扎构造钢筋时为防止钢筋走位,可以用一些技术措施进行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板面裂缝的发生。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5)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保证。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防止裂缝的发生。
(6)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确定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和撤除时间,养护严格按标准执行。
四、混凝土裂缝处理
(一) 对于浅表面裂缝(沉缩裂缝,干缩裂缝),缝宽小于0.5m,可用下列方法:
1. 裂缝表面清理干净,用水泥浆刮抹。
2. 稍深一些的裂缝,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 用水冲洗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
(二) 裂缝较深(10mm以上)
篇9
论文摘要:在当今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制度创新是对人力资本实施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通过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才能在既定风险水平下,实现投资者收益的最大化。
0前言
风险投资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风险投资是指一切具有高失败风险和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上的风险投资是指为建立和发展专门从事某种高新技术生产的中小型企业而持有一定份额所形成的资本。按美国风险投资协会(mvcn)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人到新兴的,有巨大潜力的企业隋别是中小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风险投资是一种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投资形式,是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
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有两种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可或缺:其一,风险资本家需要激励与约束去投资于成功的企业,减少对风险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其二,风险企业家需要激励与约束去努力把企业经营成功.降低风险投资的成本。只有在这两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风险资本才能高效率地运作。
1风险投资运作的3个阶段
风险投资运作的过程包括风险资本的筹集、投资和退出3个阶段,并由此形成一个风险投资周期。
(1)风险资本筹集阶段。作为风险资本循环起点的筹集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筹集足够数量的风险资本以满足投资之需。Gompers and Lerner等人认为,风险资本筹集的变化源于创业资本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但就某个具体的风险基金而言,风险资本能够筹集到的数量也就是风险投资者供给资本的数量。这些数量主要取决于风险资本家以往的业绩和筹资能力。而风险资本家的业绩和筹资能力主要受风险资本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风险投资者对风险基金的投资实质上是对风险资本家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资本家的人力资本价值是一种潜在的、主动性资本。需要某种激励才能激活,因此,风险投资者只有对风险资本家人力资本实施某种激励与约束,才能在既定风险水平下,使投资者收益最大化。
(2)风险资本投资阶段。风险资本投资阶段是风险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并且是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关键阶段。风险资本大都以高科技风险企业为投资对象,风险投资周期长、高风险、高回报。它属于股权融资,它不是靠股份分红或派息,而是靠企业资产增值后的股权转让获得收益,投资周期长,不需要定期、固定的资本偿还,从而使资本的使用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在美国有20% --30%的创业企业可能完全失败,60%以上的创业企业受到严重挫折,只有10%--20%获得了成功。一旦获得成功,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在美国,风险投资长期年回报率达20%,远高于9%-15%的股市长期年回报率和5%—6%的国债收益率。
风险投资是通过转让股权获得长期资本增值的典型性资本。风险投资投人的资本主体是非债务性资本或非借贷资本,它与以借贷资本为特征的间接融资有着截然不同的资本运作模式。风险投资是集融资、投资、资本运营和企业管理于一体的系统性金融工程。风险投资将资本投向有着巨大风险的高科技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上,因而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非常在意风险企业资产的增值,以便将来通过上市或出售等退出机制来取得高额回报。风险资本家既拥有资本优势,又具有人事管理、市场开发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因此,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投资行为,更是一种智能型、专家型金融管理行为。
(3)风险资本退出阶段。风险资本退出的方式很多,包括公开上市(IPO)、兼并与收购、出售和清算等。尽管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后一个阶段,但它对风险投资其他阶段的正常运行极其重要,不同的退出方式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回报、风险资本家后续阶段的筹资能力、风险企业家的货币收益和对企业控制权的掌握等。
2风险资本循环不同阶段人力资本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1)风险资本筹集阶段的人力资本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由于风险投资者对风险基金的投资实质上是对风险资本家人力资本的投资,而风险投资基金通常采用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在有限合伙制组织架构下,风险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人力资本实施财务激励与约束的方式主要有:
其一,控制权激励。在新经济环境中,人力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在企业营运过程中转换的形态)的比重越来越小。因此,现代企业的价值应为物质资本的价值与人力资本的价值之和。物质资本的价值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价值容易计量。然而,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效度不同,其表现出来的人力资本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力资本的激励效度决定着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而决定着整个企业的价值。在有限合伙制组织架构下,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以非对称形式在基金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形成对风险资本家人力资本的一种有效激励方式。作为企业剩余的主要索取者的投资者一般不被允许参与投资企业的直接管理,即拥有有限的剩余控制权。风险投资家拥有包括确定基金筹集的具体时间、选择具体投资对象、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后续管理在内的主要剩余控制权。相对于外部风险投资者而言,风险资本家具有风险资本运作所要求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因此,剩余控制权向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风险资本家倾斜,有利于发挥其专有的人力资本优势。
其二服酬激励。陈爽英、韩传强((2003)提出了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的计量模型,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应包括固定合约收人海本工资、津贝旬和对企业剩余利润的分享—剩余索取权两部分。很显然,基本工资、津贴属于人力资本补偿价值,不属于产权收益范畴。在有限合伙制模式下,风险资本家的报酬结构也由固定报酬和可变报酬组成。其中固定部分也就是基本工资、津贴,占投资金额的2%}3%;可变报酬即剩余利润大约占投资利润的20% 。按照财务规定,风险资本家的利润留成只能在投资者得到投资回报之后,才能实现。上述以利润提成为主的报酬结构和收益分配顺序有利于在风险资本家的目标与基金增值的要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励风险资本家释放其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
其三,声誉激励。经济学从追求利益最大化假设出发,认为人追求良好声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经济学声誉模型表明,声誉影响人的决策行为。经理市场上的声誉可以作为显性激励合同的替代物。对于风险资本家而言,个人声誉是其人力资本要素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声誉有利于提升其人力资本价值,相反,会毁损人力资本价值。风险资本的融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风险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声誉的一种正面评价,风险资本家的声誉是对投资者资金安全性的保障。所以,对于那些在风险资本市场拥有良好声誉的风险企业家而言,其筹集风险资本更容易,而声誉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风险资本家以往的业绩。风险基金运作效果好坏不仅影响现有的风险投资者利益,而且通过声誉激励机制的传播作用影响潜在的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的选择,进而对风险资本家形成有效的约束。
(2)风险资本投资阶段的人力资本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资本投资阶段是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关键阶段。风险资本家对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对风险投资的成败尤为重要.其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
第一,股票激励机制。在风险投资阶段,风险投资家是委托人,风险企业家是人。风险投资家为减少与风险企业家的冲突,广泛采用以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为主要形式的报酬激励。在风险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中,风险企业家或企业家团体的报酬是同企业业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的工资收人通常低于其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大部分收人是以潜在价值大大高于现金工资收人的股票方式支付。通常情况下,风险投资家要求股票或期权持有达到一定期限。这样创业者在短期离开时,就不会得到股份,进而增大其离职成本。另外,企业家的股票只有在企业业绩达到预定目标时才能兑现。如果企业未能实现预定目标,风险资本家可以通过连续的融资来稀释风险企业家的权益,使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利益实现了高度趋同,降低了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此外,在风险投资实践中国外常采用诸如次级普通股、幻觉股票计划、补偿和奖金计划及利润分享计划等激励机制。
第二,阶段性投资激励机制。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内容主要涉及3类要素:发现某种潜在的市场获利机会、拥有某种核心技术及整合资源的能力。与物质资本相比,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价值识别的困难性,不可让渡性及非从属性。此外,与风险资本家的效用函数不同,风险企业家除了追求货币收益以外,还追求在职消费、职业声望和其他非货币收益。企业家的非货币收益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因而,风险资本家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动机的需要,有可能背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投资于报酬低于投资者预期甚至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分阶段投资赋予风险资本家一个有价期权,即风险资本家通过收集信息,监控企业进程,并保持定期退出低质投资项目的选择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机制,一旦风险投资家发现任何有关未来回报的负面信息,该项目自新一轮融资起就可能被终止。由此会导致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无法实现,风险资本可能被套牢,而阶段性投资能缓解套牢的问题。
第三,投资者退出权激励机制。投资者退出权是指投资者能及时退出有问题企业的权利。最常见的退出权是在风险投资活动中的赎回权(redemption),即风险投资家在一定条件下直接从他所投资的企业中抽回投资而退出该企业的权利。赎回权实质上是一种看跌期权。当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目标时,作为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家为减少投资损失,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将股权回售给被投资企业。当风险资本家行使赎回权时,一方面会使风险企业家实质运作资本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信息影响风险企业家后续阶段的资本筹集。
(3)风险资本退出阶段人力资本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风险投资追逐高收益,这与其所承担的高风险相对应。当它所扶持的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必须寻求退出出路,其退出方式主要有:首次公开上市(IPO);企业兼并收购;清算。当投资的风险企业达到了风险投资的收益预期时,一般会进行上市或企业间的并购,但由于风险投资承担着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投资成功率较低。当投资的风险企业经营状况不好,难以扭转局面、无法达到风险投资收益的预期时,一般进行清算。解散和破产进行清算可能是较好的减少损失的办法。风险资本不同的退出方式对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
篇10
一、审计导向下公允价值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从决策有用观来看,公允价值的提出是因为历史成本不能满足人们对企业资产的认识,由于经济的发展或者说通货胀缩,使得历史成本的计量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需要从现时角度或者说未来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资产价值。也可以说人们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时了解企业的现状,需要公允价值。
我国早在1999年就引入公允价值说法,但由于在实践中,有人随意操纵公允价值,其作用因此一直受到质疑。随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潮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会计实践要求,公允价值再次浮出水面,人们重新审视其作用。
在企业会计准则[2006版]中,公允价值概念散见在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个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未单独设准则,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没有单独使重大系统性缺陷。
虽然公允价值未单独设立准则,而且比较详尽的操作也只是在《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但公允价值已经提到一个很高的认识高度,关键还是这种计量模式的现实可操作性。
相比企业会计准则[1998版],企业会计准则[2006版]的公允价值运用更广泛,稍具操作性,但是正如学者所说,目前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没有明确定义,影响会计人员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运用。中国的会计模式是政府导向性的,所有会计制度、规章都是政府负责制订,由此也是企业财务通则大受基层财会人员欢迎的原因。面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财会人员迫切需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学习,特别是为其提供操作指南,更有助于公允价值的推行。
会计人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资产、负债价值,审计人员履行受托责任,应当对报表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部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作出评估。在公允价值审计之前,考虑会计人员的专业熟练程度、信息技术、专家利用诸多因素,对审计风险作出评价;在实质性测试时,对管理部门重要假设、估价方法以及基础数据记性测试;在完成实质测试后,还要对管理部门是否披露严格执行会计准则、计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假设和估计以及计量方法予以关注。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也与会计资产保全目标相接近,针对公允价值,企业会计核算方、中介审计方这两者都需要有一个结合点,共同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否可以在内部控制上找到结合点?
从国外的内部控制发展历史来看,其发展很多程度上是审计推动的。以美国为例,1992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内部审计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发起的Treadway委员会下属的反欺诈财务委员会(COSO)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该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体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项要素。
实际上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使企业经济活动的操作处理方法制度化、规范化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员工遵照执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它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与财产保护和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措施;管理控制制度除组织机构的设置外。还应包括管理部门对事项核准和决策步骤上的程序与记录。
由于企业的各风险越来越大,同时借鉴美国的内部控制做法,中国已经开始对各项控制规范进行修订,其中基本规范、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正在征求意见当中。
笔者曾看到在框架中有公允价值的制订想法,有无必要建立单独的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并有效的执行,有利于理顺会计人员的思路,有助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降低随意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二、审计导向下的公允价值内部控制设计的构想
一般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要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等方面。审计导向下的内部控制应该是怎样呢?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当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的真实性承担责任,依据会计准则制订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程序,收集证实计量所使用假设和估计的证据,最后选择适当的估价方法进行估价。至于具体的内部控制涉及,笔者拟提出以下框架构想:
(一)机构设立
建立公允价值管理委员会,由董事会成员、业务部门负责人、会计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中财务负责人任主任,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账户和交易类型、公允价值的层次选择、负责提供公司的战略规划,提供重要假设和估计的企业战略层面依据,审定信息来源,决定是否选择外部机构进行计量和评价。
(二)获取公允价值的路径
1、根据确认的账户归属公允价值的计量层次,提出公允价值的具体取得途径。
(1)第一层次需要确定信息取得途径。
公允价值的第一层次是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市场能提供对资产和负债的报价。
(2)第二层次要求行业资料,提出权威数据来源。
公允价值的第一层次是类似资产和负债可观察到的市价,在取得类似资产和负债可观察到的市价,进行差异调整。
(3)第三层次建立模型。
至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采用现值技术确认。
2、对重要经济参数的跟踪监控。
部分对于公允价值计量非常相关的参数(市场收益率、市盈率、利率、汇率等),公允价值会计人员需要及时掌握其信息,如金融工具的市场收益率。在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前提下,会计人员以合同条款和特征在实质上都与被估价金融工具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确定其公允价值。
3、确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1)确定分项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在根据资产账户类型和所属公允价值类型后,计量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即从活跃市场或类似资产取得报价。
(2)确定分项负债的公允价值。
负债的公允价值有三个角度的理解:对应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应交换中的公允价值;在债权人清算时的公允价值。例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就是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就是以债权人清算时(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计量。
(3)组合资产的公允价值。
笔者提出组合资产概念,是指会计人员在获得单项资产、单项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算出的总资产(由单项资产组合)或净资产(单项资产组合减单项负债组合),总资产或净资产即为组合资产。
(三)人员配备和内部审核
1、对人员的专业熟练程度的测验。
企业要设置相应岗位、培训专门人员具体进行公允价值会计和内部审计工作。从内部控制最初起源来看,内部控制是内部牵制,会计和内部审计可以互相牵制,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通过人力资源部的考核。
2、评价计量时用到的假设和估计。
会计人员根据管理委员提供资料和确定的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合理假设,并作相应的估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内部监督,有必要再次进行评价。
(四)外部依赖和评价
1、对外部鉴定机构的依赖。
从信息经济学来看,特别是面对组合资产时,公允价值的计量是有信息搜索成本的,换句话说会计人员找市场价格信息时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有时可以依赖外部机构提供公允价值。
2、接受外部审计的内控评价。
外部审计的职能与内审职能不一致,外部审计对公众负责,外部审计视角更广泛一些,从业人员更精炼,因此依据外部审计更能发现内部控制的一些缺陷。
(五)公允价值报告
一般来说我们公允价值概念采用的是狭义概念,就是不含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这样企业的财务报告是混合计量模式,为了内部管理需要,我们可以设计报表反映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见下。
随着企业风险意识的增强,资本市场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定要设置。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会加大企业的推行成本。而有了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保全资产,而且作为外部审计,也能提高审计效率,间接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同时笔者认为审计角度的内部控制建立,也有利于其他角度内部控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