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市场风险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金融市场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金融市场风险

篇1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存货质押融资 分析 思考

一、引言

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因为供应链的业务往来增强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改善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利率自由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是否能够通过供应链金融缓解金融市场风险越来越难以控制的当下,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学者与实践部门一直试图解答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答首先需要建立在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掌握基础上,了解供应链金融内部机理与实现流程,才能发现供应链金融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关节点的控制保证供应链金融在信贷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引导金融资源的流向。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出发点,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框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实施供应链金融奠定基础。

二、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机理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莫衷一是。一般认为,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研究如何利用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供应链上资源协调配置的理论,其以资源的使用权而非企业边界界定资源聚合模式,超越节点企业范畴,成为跨企业边界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实际上,存货质押融资并不是供应链金融才产生的新融资形式,正因为如此,加入了供应链环节的存货质押融资从安全性与稳定性来看,将由于一般意义上的存货质押融资。

相较于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始终以供应链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显然,脱离了供应链的金融就是传统金融,缺乏有效的物资流与信息流的“背书”,难以在当前金融发展步履维艰的今天发挥充分的资源配置功效。当然,供应链金融同样是营运风险的金融业务,要进行风险控制与盈利两大目标的“权衡”,但实际业务基础保证了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逐渐地,这种金融模式开始淡化供应链企业本身,将企业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信用与信息的背书基础,不断成为强化企业信用或得资金的平台。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以存货或仓存单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引入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关键点,实施为核心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实现了动态企业信用的定位。并且,通过业务往来的信息流以及物流企业的进入,增加了信贷过程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违约风险的安全系数,即使是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意味相对较弱的存货质押融资,同样为信息的对称产生了较强的杠杆效应,有利于促进资金链的完整性。

(二)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机理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运营机理在于,其利用各类金融创新工具(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有效资源运营的手段),改善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对等、环境不成熟和相互不信任等供应链约束,加快供应链中各类资源的流动速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也正是这一机理,保证了供应链金融持续的生命力,尤其是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改善,从理论价值上充实了改善信息不对称难题的有效论据,这实际上凸显了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所在,为其在金融市场中赢得了一致的声誉叫好。

基于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信用被重新发现与定义,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业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形成“联立”信用,显然需要金融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结构型变化与之适应。这个过程在存货质押融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供应链金融银行放贷对象通常为处于下游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通过与上游企业真实存在的购销业务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银行是基于上游企业,即供应链业务中的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展开进一步的贷款,那么,银行基于核心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实际上实现了“1+N”的动态信用评级,将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作为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

三、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框架

供应链金融对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与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来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原来的静态授信模式,还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供应链上的实物流节点可以衍生出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而且,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对商业信用的补充与衍生,往往是将资金流入在供应链地位中资金、信用相对较弱的企业实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配置效应,引导资源对相对稀缺单位进行扶持,发挥了金融“普惠”的功能,这对于处于改革逐步深入的我国金融大环境来说,大有裨益。此处将以供应链金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存货质押融资为例,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步骤进行概述:①中小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签订购销合同。②中小融资企业以该采购合同向银行申请存货质押贷款。③银行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协议。④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⑤核心企业将存货运往银行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控制和监管。⑥中小融资企业向银行偿还贷款。⑦根据中小融资企业销售产品资金回笼情况,银行指令物流企业发货给中小融资企业。⑧销售期末,如果存货剩余,核心企业按协议回购存货。如下图所示:

图1 存货质押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框架

如上图所示,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可以有效地得到金融信贷资源,从关键而非物理意义的大企业入手,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流,使原材料、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实物链保持完整,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获取资金难的问题。同时保证供应链企业购销行为,通过信息流实现了对供应链物资流转的顺畅,刺激了经济正循环与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协同战略合作,有利于增强供应链企业整体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基础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于以供应链实物流与信息流为基础,业务的稳定性保证了金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从企业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不仅提供了资金,实现了大环境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更为企业的信用进行了基于供应链整体与动态的重新确定,如本文所论述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因加入了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无缝接轨,解决了供应链弱势企业获取资金难的问题。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来说是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举措。而从战略意义来看,供应链金融势必要求银行系统内部的业务流程,如信用评级、风险预警的制度建设与之相适应,银行系统内部的结构性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控制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概述

根据主导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现阶段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分为以电商企业为主导、以传统银行为主导以及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的三大模式。电商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用户都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参与者。B2B、B2C、C2C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的业务类型。其中B2B即企业对企业,指的是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向企业用户提供的订单融资金融业务;B2C即企业对个人,是专门针对个人用户提供的应收账款等融资业务;C2C即个人对个人,在该业务模式中互联网金融机构只是作为个人间投融资的中介平台。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各类风险的分析如下:首先是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借助电商平台对客户的交易付款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是仅仅依靠电子订单以及互联网上的身份信息可靠性较低,进而产生新的信用风险;此外操作风险也是常见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类型,互联网和金融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使得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增加,由于融资请求较之传统的金融模式难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回收的监控复杂性;其次是安全风险,金融平台的稳定性、金融产品以及申请流程的科学性以及软件问题都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最后是环境风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下贷款抵押物的类型更多样化,投资者与贷款者的数量以及资金规模都比较大,当抵押物的市场价值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发生几率就会增大。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控制

(一)完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

金融平台稳定性会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由于硬件或者软件问题导致的风险必须要加快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提高金融平台的硬件质量和配套软件适应性。为了提高金融平台的规范性,相关部门要对云平台、物联网以及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规划,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国家规划的范围内提高自身信息平台建设质量。

(二)加强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对接

电商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对贷款者征信评估的输主要来自于线上交易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征信数据电子订单造假的难度更低,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避风险,要加快线上线下业务的对接,将线下物流与线上信息流进行对比,全部核实无误后方可放款,避免虚假订单信息骗取贷款的情况。电商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交易监控体系的完善是线上线下业务对接的接触,从业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要加快培养精通互联网知识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三)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激励和信任机制

信息共享的程度对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影响巨大,为了规避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要加快信用评估机制的建立,使金融机构可以获取的全面准确的贷款人信息,深化信息共享,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根据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和市场环境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并推动建立起线上线下金融服务都适用的征信体系,通过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提高金融市场中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程度,避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业务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及道德风险。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但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正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要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相关法规和征信体系的完善来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推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供应链 需求不确定 嵌入式期权

0 引言

供应链管理自1985年Michael E. Porter提出以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原有的供应链风险不断增大,并且许多风险都是难以预测和防范。一旦这类风险的发生严重影响供应链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或倒闭。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供应链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金融研究边界的不断拓展,期权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期权是金融市场中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它提供给期权持有者一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是否买(卖)特定标的物的权利。目前,已经有许多文献证明期权合同在分散供应链风险和提高供应链效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嵌入式期权不能在公开市场上任意交换,持有者不能将它和合同分割开来,对持有者而言,嵌入式期权是一项沉没成本,一旦合同订立,成本便不可恢复[1]。Ritchken P H等最早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引入期权机制以对冲产品价格和数量波动的风险,但是文中假设期权的价格是已经给定的[2]。Sarmah S.P等研究了在信用期权条件下,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销售商以及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销售商的供应链协调和利润共享的问题[3]。Liang Liang等,丁斌等把期权工具引入到应急物资采购管理决策中,通过模型的仿真求解证明了通过期权工具的使用可以带来增加供应商的利润和避免应急物资的浪费[4-5]。王婧等,Chong Wang等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的特性,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分别从零售商和批发商角度研究单周期两阶段的最优订货策略,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6-8]。宁钟等通过分析供应链期权机制,引入独立式期权机制和嵌入式期权机制,针对供应商和销售商,分别探讨了在多供应商、多销售商的供应链模型下的独立式期权机制以及单供应商、多销售商的供应链模型下的嵌入式期权机制[9]。Yingxue Zhao等通过合作博弈的方法建立一个供应链期权合约模型,表明与基准基于批发价格机制,期权合约能使供应链协调,实现帕累托改进;并且通过一个以价值为基础的方法给出了期权的定价[10-11]。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环境下,供应链市场风险管理中嵌入式期权合同各主体的决策行为。

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设

考虑一个由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该供应链中的产品生产提前期比较长、销售周期较短,市场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并且该产品具有Newsvendor(报童模型)特点。供应商和零售商均是独立的决策者且是风险中性的,其中供应商占主导地位,零售商是追随者,两者之间的信息完全公开。由于产品的生产提前期较长,所以零售商在订货时无法准确的预测市场的需求,并且在销售季节开始后,零售商无法修改订单或下达新订单来补充库存,但零售商可以通过期权交易来调整库存。零售商可以利用期权来避免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减少订货量来规避产品过剩的风险,通过购买期权来减少缺货成本,其代价就是支付给供应商的期权费用。

在销售季节开始前,零售商以单价m购买Q单位产品,同时以单价a购买q单位期权,每单位期权使得零售商在销售季节中有权利(而非义务)以执行价格b获得单位产品。零售商和供应商均在销售季节开始之前进行决策,假设供应商完全是根据零售商的订单来组织生产,即供应商的产量为Q+q。

4 算例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期权为零售商提供了在销售季节补充库存的弹性,对于那些产品生命周期较短,需求挥发性较高的市场而言,这种弹性使得零售商能对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不同情况下供应商、零售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引入期权以后,零售商的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都要高于他们在报童模型中的利润,供应商的利润在大多数时候也是高于报童模型中的利润,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5 结束语

在供应链中如何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目标。本文将作为金融工具的期权机制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通过期权这种形式零售商降低了市场需求不确定的风险、增加了产品订购量的柔性。供应商通过制定合适的期权价格和期权执行价格,可以在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基础上使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最大化,实现了帕累托最优。但是本文考虑的供应链环境较为简单,仅考虑了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两阶段的嵌入式期权合同。因此多个零售商对多个供应商以及多阶段情况下是未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佳.期权在易逝品供应链风险规避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Richken P H,Tapiero C S.Contingent claims contracting for purchasing decision in inventory management[J].Operation Research,1986,34(6):864-870.

[3]Sarmah S P,Acharya D,Goyal S K.Coordination of a single-manufacturer and multi-buyer supply chain with credit op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1(2):676-685.

[4]Liang Liang,Xihui Wang,Jianguo Gao.An option contract pricing model of relief material supply chain[J].Omega,2012,40:594-600.

[5]丁斌,刘松林.基于期权合约的应急物资采购定价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12(6):78-80.

[6]王婧,陈旭.考虑流通损耗的生鲜农产品零售商期权订货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7):1408-1414.

[7]王冲,唐曼萍,王莉莉.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研究[J].软科学,2013,27(4):99-105.

[8]Chong Wang,Xu Chen.Option contracts in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with circulation los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3,6(1):104-112.

[9]宁钟,林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期权机制[J].系统工程学报,2007,22(2):141-147.

[10]Yingxue Zhao,Shouyang Wang,T.C.E.Cheng,Xiaoqi Yang,Zhimin Huang.Coordination of supply chains by option contracts: A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approach[J].Europe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207:668-675.

[11]Yingxue Zhao,Liu Yang,T.C.E.Cheng,LiJun Ma,Xinjian Shao.A value-based approach to option pricing:The case of supply chain options[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13,143:171-177.

篇4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对政治和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比如为了协调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支持或限制一些产业发展,就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最终蔓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金融机构,从而构成风险因素。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未能履行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就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这种风险的产生可能由于主观上不愿意还款,也可能是由于客观上企业确实没有还款能力,从而构成金融风险。

3.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等导致金融机构在决策上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规模日益扩大、结构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中,极有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等问题,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判别和准确、及时提取有用信息,从而导致风险产生。

4.市场风险

这种基于供应链上关系密切的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方案,可以极大地控制和转移银行的信用风险,但由于是一项新兴业务,相应风险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风险控制问题,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业务效率。

二、对策及措施研究

在现阶段,大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谈判能力不断提高,银行为大企业提供融资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银行势必需要开拓新的获利渠道。供应链金融各种业务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

1.立足于中小企业的角度

作为整条供应链的辅助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信用额度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支持。所以要想获得发展生产所必需的可靠稳定的资金来源,中小企业必须提升自身在整条产品供应链中的信用水平,与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建立密切的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①建立良好的信息体系。中小企业想要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得融资,必须要有即时畅通的信息渠道,完善信息体系。对于自身的原材料短缺量和需求时间要有准确的数值指标。对于产品销量和产品存货也要有明确即时的数值信息。这是满足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条件的必要前提。处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建立起自身良好的信息体系,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为其提供贷款的热情。②进一步提高信用度。中小企业为了确保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小成员,只有保证自身商业信誉,才会获得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也才能依此为条件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进而保证自身业务的顺利运转。如此循环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2.立足于商业银行的角度

①适当放宽授信条件。由于商业银行在考察该供应链上申请融资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指标和还款能力时更倾向于综合考察该供应链上与待融资中小企业有紧密协作关系的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运营状况以及担保还款能力等,所以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放贷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待融资中小企业自身授信条件的要求,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准入门槛。

②健全精细化风险管理机制。鉴于目前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灵活多样,商业信誉总体水平不高,经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特性。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用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实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一体化、整个监管过程精细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对参与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所有企业,包括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提供监管服务的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等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监察,以确保各个环节安全无误。

③开发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目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最明显的成效的就是为产品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在对以往供应链金融成功业务模式进一步优化改革的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对供应链运作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努力开发更多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现阶段,我国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金融市场融资供需两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将不断深化融入供应链金融的进程,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将保持长久平稳的发展。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 融资 业务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政策随货币政策不断调整,导致大部分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授信政策日渐趋紧。随着“三期叠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受到了双重挤压。同时,更外资银行的进驻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在当前激烈竞争的金融环境下,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

一、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我国最早的供应链金融开始于2001年,当时深圳发展银行首先在广州和佛山开始了试点存货融资业务,之后便开始对供应链金融进行全面的推广。在2006年,该行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随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且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众多银行加入到供应链金融的队伍中,如中信、浦发、兴业、民生、招商、交通等商业银行,甚至包括四大国有银行都纷纷开展了类似“供应链金融”服务,并获得显著成效。从实践中来看,尽管这些商业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基本相似,但各行从实际出发,以不同的角度推行供应链金融,并形成了各自品牌,如浦发银行“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兴业银行“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华夏银行“融资供应链”、招商银行“贸易链融资”等。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呈现下滑趋势,导致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各商业银行遂收紧信贷,但供应链金融反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是非常认可的。同时,汇丰等外资银行,随着传统贸易融资增长,也纷纷加入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行列,供应链金融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主要运行模式

对于弱势企业来说其资金缺口通常发生在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阶段。为适应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分别为这三个阶段设计了相对应的融资模式:即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模式、生产阶段的存货质押融资模式、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1)预付款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主要针对下游经销商,是下游经销商为获取部分提货权而向商业银行发起的贷款申请,是由商业银行、下游经销商、核心企业和物流监管企业共同参与的一种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银行为下游经销商向核心企业采购货物提供授信支持,并根据下游经销商提前还款或补充保证金的状况下开具提货通知书通知核心企业发货。核心企业的“增信”体现在下游经销商违约时,核心企业承担保证担保、货物调剂销售或差额退款的责任。

(2)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是企业以银行认可的存货等动产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行为。存货质押融资是由商业银行、节点企业和物流监管企业共同参与的一种融资模式。只要拥有稳定的存货,任何节点企业都可以采用该融资模式,并且无期限限制。在该模式下,质押存货由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企业进行监管,并对其质押的存货进行价值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贷款的发放与否,如图1。

图1 存货质押融资流程

(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是企业以供应链下游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授信融资业务。应收账款融资是由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利用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作为增信,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将未来的现金流变现,盘活企业的资金周转,核心企业的信誉优势,结合应收账款的封闭还款机制,使得商业银行融资的信用风险降低,具体流程见下图2所示。

图2 应收账款融资流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取得的巨大收益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缓解已向业界证明了供应链金融的巨大潜力。但是,在供应链金融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

(1)融资水平低下,缺乏系统认识。目前,业界对供应链金融的认识大多还停在企业贸易融资层面,它以解决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主,而如何系统地满足供应链企业的全面金融需求以及与核心企业生产供销相联系的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整合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2)金融产品单一,品牌魅力缺乏。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在表内业务(票据和担保)进行拓展,各商业银行在汇票、信用证等方面的创新远不足以满足供应链上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在品牌建设层面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整合供应链融资产品体系。

(3)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信息的掌握至关重要。供应链金融是以某个资信度较高的大企业为重点,上至原材料采购、配件供应,下至流通、销售这一整条供应链链条进行梳理,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若干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全面掌握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相关信息以及贸易信息与数据,做到企业、银行与物流公司信息共享。目前,我国虽已有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是许多信息未做到共享。

(4)融资风险复杂,难以把控。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链条,将整个链条上的企业连接成一个整体,存在各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而商业银行需要全面把握整个供应链的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5)管理不健全,缺乏高端人才。针对供应链金融,链条上存在若干企业,链条复杂决定在融资过程中决策链条长,环节繁琐,高端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融资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四、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对策

(1)提高融资水平,提升全面系统认识。纵观各银行机构筹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供应链金融将会是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商业银行应根据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具体形式及时更新发展思维和理念,在传统贸易融资外开发新的供应链金融领域,不断满足中小企业多方位的融资需求,适应日益严峻的竞争格局。

(2)创新金融产品,打造魅力品牌。商业银行应该努力开拓汇票、信用证等表外业务,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专门针对核心企业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针对传统贸易融资的订单化金融产品,突出自身的品牌特色。同时,不断强化品牌统一的形象,打造供应链金融品牌。

(3)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高效、透明的信息共享平台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要想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畅通,必须加快建设我国“产、供、销”一体的完整供应链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数据库,以便企业及时从银行申请到授信和银行对物流、资金流的双向监控。

(4)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测和评估是供应链金融平稳发展的必要条件。商业银行要建立包括供应链金融在内的金融风险评估机构,时刻关注供应链的贸易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运作状况等,全面把控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及早发现和处理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可能发生的金融损失。

(5)健全组织结构,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的供应链运作管理机构,加强审批、市场、运营、监督等条线的人员的交流,形成一体化流程操作。同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完善配套的薪酬和福利保障机制,努力培养供应链金融领域专业素质人才或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助力供应链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封丽.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发展的思考[J].市场周刊,2015,(2).

[2]王岁苗.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J].财税金融,2014,(32).

[3]杨玉梅.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研究[J].西南金融,2015,(6).

[4]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

[5]吕亚楠,王姗.探索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J].商,2014,(6).

篇6

Zhao Daozhi;Guo Qing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摘要: 随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断完善,担保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受到普遍关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采取有效的风险价值度量方法对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 Merton模型来度量每一个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进而通过Merton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构建了一个计算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模型。这种方法与信用等级无关,并弥补了VAR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弊端。

Abstract: With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size of secured loans is expanding, risk management of secured loans is generally concerned. The risk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includes mart risk, credit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taking effective method to measure the value of the risk is signific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ventory financing pledge.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his paper uses Merton model to measure each company's expected default probability and the size of credit risk, builds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credit risk. This metho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redit rating and make up the abuse that VAR needs a lot of historical data.

关键词: 存货质押 信用风险 风险度量 Merton模型 信用损失

Key words: inventory pledge;credit risk;risk measurement;Merton model;credit lost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13-02

0引言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在我国整个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非常有限,并且由于信用资质不是很好使得其融资的成本较高。同时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对于供应链中资金流方面的需求更为严格。因此,如何对供应链服务进行创新,满足中小企业对融资业务的迫切需求,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金融领域、物流领域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1文献回顾

1.1 供应链金融内涵的研究LeoraKlapper就供应链中的中小型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机理及功能进行了分析[1];Allen N Berger等人最早提出了关于中小型企业融资的设想及框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2]。杨绍辉认为供应链金融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3];闫俊宏把供应链金融定义为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

通过实践观察发现,供应链金融是指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与供应链相关的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工具使供应链的价值得以增值的融资服务活动。这种新型金融服务已不是传统的抵押贷款,它越来越倚重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了银行、物流企业、贷款企业的三方密切合作关系。

1.2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Fenmore[4]对订单融资业务进行了分析。Rutberg[7]以UPS为例介绍了物流金融模式,储雪俭指出物流金融中存在着委托一关系,并指出信用是物流金融业务运作的基础。于洋和冯耕中[6]通过对我国物流银行业务的分析,将其分为两种物资银行业务模式:基于权利质押和基于流动货物质押。李蓓从进出口贸易角度,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分为进口业务模式与出口业务模式。巫钢和姚伊娜首次把期权引入到物流金融中,应用期权的思想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分为买方客户授信和卖方客户授信。

1.3 供应链金融职能的研究任文超[7]认为物资银行可以解决企业间的拖欠问题,通过资金流的盘活来带动物流。罗齐和朱道立[8]提出了应用融通仓模式解决供应链中的融资问题,通过融通仓可以降低银行与企业的交易成本,为双方搭建良好的融资服务平台。宰予东以融资租赁和物资银行为例说明了物流企业中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动着物流业的发展。邹小艽和唐元琦提出了物流金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票据融资、实物融资与物流保险等方面。

1.4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Jokivuolle和Peura建立了一个担保物价值和企业违约概率的风险债务模型,研究表明贷款价值比率随担保物价值波动率增加而降低,随借款人违约概率的增加而降低。朱道丽、朱文贵和徐最将商业信用与存货质押融资服务结合起来,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零售商提供存货质押融资服务的定价模型,给出了存货质押融资服务的利率确定。冯耕中和陈宝峰研究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度量问题,在动态控制存货价值下限的质押方式下,提出了度量价值风险的模型。王光石、李学伟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涵及运其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应当建立的七个子系统。

2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信用风险的度量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违约事件或因借款人的信用质量恶化事件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从定义中可以看到,信用风险包含几个基本风险:风险的数量即受险金额;信用质量,也就是违约发生的可能性;潜在的损失。

2.1 风险暴露风险暴露(记作E)是指蒙受信用风险的受险金额。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每一笔贷款分为已提款部分和未提款部分(记作O),已提款部分相当于定期贷款,在违约事件中如果借款者不能履行偿还合约条款义务,银行暴露的是借款人的未尝债务总额。贷款的未提款部分是一个或有债权,当借款人在经营中遇到资金问题时,借款企业非常愿意提取银行承诺的贷款(记作C)来解决困难,所以债务人除了在正常情况下欠银行的未尝债务之外,还可能在面临违约之际使银行蒙受损失。因此,受险金额是银行已发给借款企业的贷款的未偿还余额与企业可能提取贷款的金额之和。设α为借款企业违约时的最大提款比例限制,则信用风险的受险金额为E=O+(C-O)×α(1)

2.2 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是债务人履行偿还债务义务能力的不确定性,用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内的违约概率(记作P)度量,反映债务人不能按照所有合同规定义务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程度。我们用V0表示存货的当前市场价值,Vt表示存货在任意时刻T的价值,F表示企业的贷款金额,P表示企业违约的概率。

假设:(1)存货的收益是瞬时正态分布;

(2)任意时刻t存货价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V■=V■exp(μ-■)t+σ■Z■;

(3)若存货的最终价值VT在T时刻大于贷款金额F,则银行的所有债权可以得到全额偿还;(4)若存货的最终价值VT在T时刻小于贷款金额F,则银行接受并处理企业的资产。

对假设(2)进行逆运算,求出违约时的Z值即

Zdef=Zdef=■

违约概率

P=P(VT?燮F)=P(ZT?燮Zdef)=PZT?燮■(2)

2.3 违约损失由于实施担保、抵押、质押等风险缓解技术,在违约事件中债权人能够回收部分未尝余额。银行在每一笔质押融资业务中的违约损失(记作L)可分为预期损失(记作EL)与意外损失(UL)。预期损失是过去数年,类似的企业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平均值。实际损失L=风险暴露E乘以违约损失率(S),再乘以违约指使因子I。I是一个离散性随即变量,违约发生时它等于1,而当违约未发生时它等于0,两者对应的概率分别为P和1-P。假设违约损失率S与风险暴露E之间相互独立,并用pr(S,E│I)表示给定I为某个值时S和E的联合概率密度。

预期损失(EL)是每种状态下的平均损失乘以每种状态发生概率的加权平均EL=■p(1)■■I×S×E×pr(S,E│I)dSdE=P×■■I×S×E×pr(S,E│I=1)dSdE。(3)

由于■■S×E×pr(S,E│I=1)dSdE=σ■■+■■,并且(4)式中的S与E相互独立,所以EL=P×■■×■。

非预期损失(UL)是各状态下的损失偏离预期损失的平方再乘以每种状态发生概率的加权平均UL2=■p(I)■■(I×S×E-■)2×pr(S,E│I)dSdE。

当I=0时,UL2=P■■(S×E)2×pr(S,E│I=1)dSdE-■(4)

由于S与E相互独立,所以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概率分布函数的乘积,此时(4)式最终整理成,UL2=P×(σ2S+■)(σ2E+■)-■=(P-P2)■■+P(σ2S■+σ2E■+σ2Sσ2E)。

3小结

由于运用VAR方法度量信用风险依赖于置信度,它是一个最大可能值,所以在置信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应的结果有可能会跳跃很大。而本文利用Merton模型来度量每一个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进而通过Merton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构建了一个计算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模型。这种方法是度量各种可能值偏离于预期损失的平均偏差,是唯一值,并且与信用等级无关,弥补了VAR方法中需要大量历史数据和跳跃性很大的弊端,它可以将具体的风险量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值,便于银行对风险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Klapper L,The Role of Factoring for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11):3111-3130.

[2]Berger A N,Udell G F,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11):2945-2966.

[3]杨绍辉.从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服务,物流技术,2005,(10):179-182.

[4]Fenmore E.Making purchase-order financing work for you[J].The Secured Lender,2004,60,(2):20-24.

[5]Sidney Rutberg. Financing the Supply Chain by Piggy- backing on the Massive Distribution Clout of United Parcel Service[J].The Secured lender, 2002,58,(6):40-46.

[6]于洋,冯耕中.物资银行业务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J].管理评论,2003,(9):5.

篇7

消费信贷在我国扩大内需中发挥重要作用,在2007-2009年中,居民消费信贷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分别是32•00%、32•56%、36•19%①。但居民消费信贷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的比例仍较低,2007-2009年依次为11•42%、12•32%、12•26%②。而在美国、西欧等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为20%-40%,有的甚至高达60%[1]。我国消费信贷比例仍较低的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消费信贷总量低、增长缓慢、增速不稳定、信贷结构不合理。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仅为9•8%;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贷款增量仅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0•5%;2006年我国农村消费信贷负增长1•5%,2007年增速为13•8%,而2008年回落至7•2%;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农村住房贷款占消费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0•6%、54•1%、65•3%,相对而言,其他品种的消费信贷所占比例还要小得多[2]。那么如何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一般认为应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性、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等。不过,笔者认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可以根据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当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突出特点是农业产业化,这一组织形式使农户与其它经济主体形成大量供应链关系,因此可借助供应链金融理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为供应商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3]。它最初主要是银行为克服中小企业缺乏担保品等信贷难题而以大企业为依托进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服务。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的供应链关系,并以现实或潜在交易关系所产生的未来确定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将交易中产生的存货、应收账款、供货合同等作为质押工具,获取银行消费信贷资金,当供货关系发生并产生现金流时及时偿还贷款。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是银行适应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发展需要所推动的金融服务创新,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获取消费信贷资金难的问题。

二、供应链金融视角中的农户消费信贷拓展的机理分析

1•通过信贷的物质基础创新促进农村消费信贷拓展长期以来,消费信贷主要以住房等不动产作抵押贷款的物质基础,不动产越多,不动产变现能力越强,获取贷款就越容易。由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决定城市居民积累的不动产较多;城镇不动产市场如拍卖市场发达,决定不动产变现能力强,从而获取消费信贷资金容易。但农村居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户以住房等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小农经营导致财富积累及增速慢而使可供抵押的住房资产数量少;同时,由于我国农村拍卖市场不发达,抵押物变现能力差,抵押物的市场价值低,因此当农户发生还款风险时,银行不能及时有效变卖抵押物以收回贷款。因此,农户消费信贷的物质基础较薄弱,导致农户获取消费信贷资金困难,导致城乡居民存在信贷机会不均等。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户经营的主要方式,逐步摆脱了小农的孤立经营,广泛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目前农村产业化组织形式从数量、龙头企业及对农户的带动作用等方面均为开展供应链消费信贷创造前提条件(如表1所示)。农户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交易上形成大量供应链关系,广泛存在合同交易、信用交易,出现先交付农产品后付款、先付款后交付农产品等新交易方式,产生经营中的大量流动资产。这些流动资产因农户经营种类多而增加,因农户经营总量大而规模大,因技术革新导致经营反季节性农产品多而使流动资产具有常态化、稳定性特点。因此,这些流动资产作为质押品进行贷款就具有种类多、规模大、常态化、稳定性特点,增强农户消费信贷物质基础,促进农户消费信贷市场活跃,克服农户长期以不动产为依托的信贷物质基础匮乏的约束,为农村消费信贷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创造物质条件。

2•通过农户消费信贷还款方式创新促进农村消费信贷拓展

长期以来,银行消费信贷还款方式单一,一般采用按月分期均衡付款的偿还方式,而这必须以稳定收入作保障。收入越稳定,越容易获取银行信贷资金。城乡居民收入按其来源均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这些收入可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有较为稳定的来源渠道,且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波动幅度较小,可以合并为稳定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受季节、价格及整个市场消费环境等影响,收入的稳定性低,财产性收入受资本市场波动和国家政策影响,其波动幅度较大,这两种收入可合并为非稳定性收入。[5]根据这种分类方法,从表2可以得到,城镇居民2005-2008年稳定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依次是92•29%、91•72%、91•35%、89•22%,农村居民2005-2008年稳定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依次是40•61%、43•37%、43•92%、45•73%。因此,城镇居民以稳定性收入为主,而农村居民以不稳定性收入为主。说明银行消费信贷还款方式是与城镇居民的收入特点相符合,但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特点不相符。由于我国银行消费信贷不能根据城乡居民收入特点灵活决定还款方式,导致城乡居民获取消费信贷资金的机会不均等。供应链消费信贷使农民可根据自己参与供应链的关系及流动资产变动情况和增长趋势,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变化特点,选择比较有利的灵活还款方式,从还款方式进行拓宽消费信贷业务,在分期还款和到期一次还款方式之间为农户设计出多种选择方案,可以开展按年度、季度、月份等多种还款方式,开展递增、递减、平均或者一定时期内的弹性还款方式。根据农村居民的经营及收入特点量身定制各种消费信贷还款方式,促进多种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的不同组合,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因此,拓展农村消费信贷,银行消费信贷还款方式应与农村收入不稳定性相适应,也就应与农村经营方式相适合,增加还款方式灵活性。

3•通过优化信贷市场结构拓展农户消费信贷

农村消费信贷一直以来以住房等不动产为依托,由于这些不动产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主要适用于满足住房等大额耐用消费品及教育等持续时间长的服务消费信贷资金的需要。相对于日常小额消费资金的信贷需求而言,具有信贷成本高、信贷手续繁杂等问题,“可能造成消费者有限的担保资源的浪费,因而是一种宏观上的非效率选择”[6],同时,农村消费信贷特点,如农村消费信贷属于零售业务,业务对象多、金额小、利率低,加之农户长期以孤立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这些使银行从事农村小额消费信贷的成本高、利润低,从而影响农户及银行双方开展小额消费信贷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农户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消费趋势对信贷资金需求。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户参与各种供应链关系,产生大量不同规模、不同期限的流动资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户的组织形式,为银行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低成本获取大量农户的收入、信用及消费信贷资金需求等信息创造条件,为银行开展小额消费信贷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创造条件。由大额信贷向小额信贷转变,由还款期较长向期限短的日常生活信贷转变,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适应农村消费结构由集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需要,开发广阔的消费信贷市场,如开展个人旅游贷款、信用卡贷款消费、家居消费贷款等;适应农村消费重点和政府引导农村消费的政策需要,开办彩电、洗衣机等家电消费贷款业务;适应经济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大力开办服务消费贷款业务,如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适应新能源消费、绿色消费等可持续消费政策引导需要,大力开展绿色消费信贷。保障政府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农村消费信贷政策的方向一致性,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通过开发形式多样的消费信贷品种,并针对不同信贷品种和贷款对象,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向农户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农户多元化、个性化消费信贷需求,形成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的消费信贷品种体系,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

三、扩大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

1•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由商品买卖关系向利益

共同体关系深化发展规范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户和龙头企业关系有利于农户参与供应链消费信贷。目前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和龙头企业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的原材料采购及商品买卖关系,只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初级形式,公司与农户关系松散。一方面,农户在合作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自身权益经常受到损害,农业产业化没有使加工、流通领域的农业效益回归农村、农业和农民;另一方面,农民提供的农产品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影响龙头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高,约束了加工农产品竞争力,损害龙头企业利益,从而使双方不能形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促进双方建立利益共同体,首先,坚持互惠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做好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生产上,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服务,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经营一体化。在交易上,收购农产品的龙头企业不只是按照合同保护价或高于市场的浮动价收购,更要注重根据加工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决定初级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根据在加工环节的盈利能力返还部分利润给农户,形成一体化经营格局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在处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上,应按照生产和市场上的贡献和风险大小作为合理分配利益依据,实现农户和龙头企业双赢格局。其次,克服生产和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当市场价格高于双方事前契约中规定的价格时,农户存在把产品转售给市场的强烈动机;当市场价格低于契约价格时,企业有从市场上进行收购的动机。因此,双方应从长期生产和交易的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克服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倾向。再次,坚持特色农业与产业化结合。特色农业是一种稀缺资源,有利于供应链的稳定性。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而特色农业的壮大也将进一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保障产业化中农户和龙头企业的长期交易关系和稳定的利益关系,使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拓展的前提条件得到保障。

2•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定位及有序竞争

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依托农户收入水平高低进行,使多数银行定位于收入水平高的优质客户,使各金融机构竞争趋同性严重,导致在同一信贷领域过度竞争,同时使低端客户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服务。这不符合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性要求及有序竞争需要。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须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应根据自身优势,根据对消费者、信贷市场、金融行业竞争对手的深入研究,根据各种消费贷款所涉及的产业、行业、供应链等深入研究,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市场定位,根据农户个性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特点,开发特色化、个性化消费信贷产品,对消费信贷品种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灵活的利率、期限、质押方式、还款方式的不同组合和创新,形成有特色的消费信贷品牌服务,促进多类型、多层次的专业化消费信贷金融机构形成,克服品种少、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等信贷问题,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如中小型农村银行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信息优势,与广大农户有紧密联系,具有信息优势导致信贷交易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产权结构优势导致信贷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竞争优势,但资金实力不足和人才缺乏等劣势,因此应定位于农户小额消费信贷融资。农村大型金融机构在资金、网络和人才方面具有优势,但经营规模大、距离农户较远、获取借贷农户信息成本较高等劣势,若从事农户小额消费信贷,面临贷款成本高,难以达到规模经济需要,因此应定位于大额消费信贷融资。对农户超大额及集中性消费信贷资金需求,开展农村银行之间的联合贷款,以缓解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的弱小。

3•创新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

以流动资产作为质押贷款,由于其价值受市场波动影响非常大,且这些流动资产给农民带来的收入与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信贷者的信用状况不仅仅包括传统的个人学历、收入、财产等内容,更应涉及信贷者对流动资产市场的未来价值的判断能力及对流动资产的经营能力。因此为促进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农户和龙头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若采集农户信用信息,可从各种龙头企业获取农户的综合信用评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农户信用状况,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农户素质、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若采集龙头企业信用信息,可从大量农户的综合信用评价中获取,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龙头企业的基本财务情况、管理能力和发展潜力;交易信息,包括交易产品特点、交易稳定性、交易频率、交易利益关系等,保障科学客观评价交易质量。利用先进技术,加快建立农户和龙头企业电子化信用信息档案,利用计算机模拟的信用评价结果引入消费信贷审批流程,规范农户及龙头企业信用评价方式方法,以此降低消费信贷风险。对一些不易标准化和量化的信用信息如农户的素质、品格、可靠程度等,银行可通过与农户保持长期关系获得这些信用信息,既减少收集信息成本,又使甄别信用风险更容易。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通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挖掘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户,对不同信用状况的农户给予不同授信额度及贷款手续,实现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双赢。

4•加强对农户消费信贷的全过程管理

以供应链为依托的消费信贷,由于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质押品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均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相当大,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流动资产风险差异度相当大;风险均以一年度为周期,且不同年度风险变化缺乏可准确判断的规律。这就存在大量农村居民无法准确判断和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农户随时可能产生违约意愿和行为,产生违约风险。从借款人角度来看,违约风险可以分为被动违约和理性违约。被动违约是当借款人因为实际支付能力下降或因突发事件的发生,无力继续支付债务时发生的违约。理性违约是指借款人从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在有偿还能力的条件下,主动终止执行贷款合同的行为。被动违约主要与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有关,理性违约主要与借款人的偿还意愿有关[6]。因此银行须准确掌握流动资产在一年中不同地区、季度、月份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变化,以及交易行为和交易发生时间,并以此判断和监测各类流动资产质押品消费信贷的成本、收益,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及坏账损失,分析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并及时调整相关流动资产质押品在银行信贷组合中的比重,保障消费信贷全过程管理。

5•创新农户消费信贷保障及保险制度

篇8

关键词:保证保险 信用风险管理 信贷模式创新

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信贷需求和经营性融资需求不断增加,配套的保证保险需求也非常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保险公司基于贷款保证保险进行了多种尝试,并有逐渐扩大之势,但与此同时,对于贷款保证保险应当如何管理,很多业内主体仍然存在相当多的争议。毫无疑问,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育和成熟,贷款保证保险以及相关的其他金融产品必然地重新走到台前,在这种背景下,认真审视保证保险走过的曲折历程,特别是对车贷险经营失败的经典案例再次进行重新反思,对于未来保证保险健康稳步发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此展开,对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些观念进行剖析,对还贷保证类保险在经营管理上急需澄清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历史及现状

在保险史上,可能没有哪一个险种像车贷险一样给财产保险全行业带来过山车式的巨大震荡和冲击。我国车贷险真正开始于199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同年,中国人保推出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即车贷险。车贷险从深圳肇源,迅速普及。

1999年4月,央行配套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相关举措,有效刺激了私人的汽车消费,汽车消费贷款由此急速升温。一时间,车贷险成为了各大保险公司竞相争夺的“蛋糕”,保险公司为了追求保费规模,将经营目标锁定在车贷险及其带动的车险保费上,车贷险市场在不规范的激烈竞争中急速畸形膨胀,以平均每年200%的速度迅猛增长。到2002年下半年该业务发展到鼎盛,但是随车贷险而来的风险也日益凸现,高赔付率、高贷款逾期率、高风险率、低费率和低追偿成功率等都成了车贷险的致命所在,各家保险公司开办的车贷险业务最后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巨大的风险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车贷险。2003 年8 月开始到2004年,全国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宣布停办车贷险业务,一度红火的车贷险淡出市场,而由此遗留的各种问题直到2010年才陆续清理完成。此后,有部分保险公司尝试重开车贷险,但大多以冷淡收场告终。

纵观车贷险发展历史,其对于配合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个险种本身的市场价值是得到认可的,但是与此相伴的种种问题和严重后果成为很多公司多年以来沉重的负担,并给银行业和保险业带来深重影响,至今车贷险仍是很多公司的梦魇。

2.车贷险经营失败原因分析

回首车贷险的经营过程,很多业内见仁见智,进行了从内到外的系统性分析,但是分析的最终结论集中在诈骗严重、承保质量低、社会征信体系的缺失、追偿乏力、产品缺陷等等,到今天,很多保险公司对车贷险视为畏途,并因此将还贷保证类保险划入,不敢涉足。阴影深重,可见一斑。

但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上述分析切中了问题的表象,却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车贷险严重亏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最应该吸取的教训,这对于我们重新探索还贷保证保险领域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从更为根源的角度进行分析,车贷险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下述几点。

2.1是经营管理者风险认识不清,缺少对信用风险和信贷流程的深刻认识。从产品的设计、业务流程的设定、实务操作的执行各个方面都要求管理者和经营者对于信贷风险的关键风险节点具有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并与银行的相应流程进行有机的嵌合,否则就会导致在业务管理及实务操作上设计不到位、执行易走形。从最初的产品设计来看,虽然在核保审核和贷后管理的流程仍有明显缺陷,但整体看对于风险是有较为慎重的考虑的,然而在实际开展之中,绝大多数执行者对车贷险业务的风险性认识不足,盲目发展,对风险源控制不力,很多原则性的责任限制、流程要求都放松甚至放弃,导致风险失控。

2.2是大面积推广、一哄而上,导致管理失控。还贷保证保险是对流程要求严格的管理型险种,必须置于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之下,适合专业团队精兵推进,并不适于大面积铺开,车贷险的教训就在于无视险种本身的风险特点,盲目推广,全面开花,管理完全失控。各地保险公司为追求规模,随意删除除外责任,任意扩大承保风险,滥签补充协议,进入一种非理性竞争状态。这对我们的启示是: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当市场主体一哄而上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冷静与清醒,对管理者的智慧是一个重大考验;车贷险的失败给行业树立了一个非常沉重的样本。

2.3是责任分工不清,风险管控落空。由于银行将全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在审贷过程中主观上放松了审贷的责任感,存在明显的心理风险;而保险公司却未承担起审贷职责,相反,仍完全寄希望于银行的审贷流程,完全接受银行的审贷结果。这样权责不对等的状态,使得风险管控落空,甚至于银行为扩大贷款规模,随意放松审贷门槛,造成业务质量低下,更有甚者,“一车多贷”、“空车套贷”、“虚拟贷款人”等恶意骗贷行为畅行无阻。

2.4是保前、保中、保后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流程形同虚设。

汽车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可控风险(有意违约) 和非可控风险(被迫违约) 。可控风险主要来自于道德风险、违规操作风险、首付款风险等,虽不能完全消除,但通过对可控因素的调节控制,可以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非可控风险主要来自于突发意外事件导致还贷能力丧失、利率风险、流动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是不可控的或控制起来是难度很大的。

良好的保前、保中、保后风险控制,包括核保控制、贷后管理、追偿处理等,就是要控制可控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地识别和预见非可控风险,并及早采用对策,以最大可能地降低损失的发生。由于机动车辆的流动性、快速贬值性,车贷业务尤其需要采用严格的全程风险控制。全程风险控制,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有严格的整套控制流程、专业化的后台管理团队、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灵敏的信息反应速度。遗憾的是,车贷险经营中,在绝大多数基层公司,上述条件并不具备,甚至严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业务质量低下,同时也刺激了道德风险的发生。

2.5是内外勾结,道德风险加大。在车贷险迷局之中,道德风险导致的损失漏洞非常之巨大。如前所述,由于车贷险经营管理流程风险控制薄弱,因此给部分从业人员以可乘之机。在整个业务链条中,涉及到的具体人包括贷款者、经销商、银行职员、保险公司人员等人员,这些人中的部分人员相互勾结,采用虚拟贷款人、编造手续、一车多贷等手段,直接从银行骗贷,并将风险完全转嫁到保险公司。这种道德风险在狂热的市场氛围和明显的管理缺陷诱惑下得到不断强化,最终给保险公司留下了巨大的窟窿。

2.6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车贷险风险扩大。如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尚未建立、部分地区车辆抵押登记制度不完善、汽车大幅降价使得车辆贬值速度加快、国家信贷紧缩政策、政府治理违章超载、2003年突然爆发的非典事件等,都对借款人的还款意识和能力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大多属于非可控因素,大大增加了还贷违约行为,而保前风险控制手段难以针对这些因素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车贷险的经营风险。

其实,反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上述结论同样适用,经营者管理失控、风险认识不正确、非理性竞争、市场参与者一哄而上、严重的道德危机等等导致风险迅速累积,直到某一刻客观环境的变化引爆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环雪崩。这为所有信用风险市场的参与者敲响警钟,信用风险的特殊性,要求所有参与者保持冷静头脑,张弛有度,进退有据。

3.未来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前景

我国信贷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末全国银行贷款余额为5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个人消费贷款8.9万亿元。此外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经销商的分期付款方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实现了贷款发放的功能。这些都为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的,我们以融资租赁公司为例,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展望。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租赁立足于“资产信用”,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一时不易鉴别的新企业或中小客户也可以享受到融资服务。金融租赁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转型升级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0年末,全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达202家,融资租赁交易额约4500亿元,同比增长了60.7%。 2009年我国融资租赁总额位居全球第四,但从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租赁额占厂房及设备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看,我国渗透率仅为3.1%,远低于世界平均渗透率17%,预计到2015年末,融资租赁业在中国将发展成银行信贷和证券融资的重要补充。融资租赁公司需要从银行获取授信,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保险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高度关注。自2011年10月以来,中央屡次强调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对商业银行下达了行政命令,要求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近日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也可视为政府支持小微企业金融的一个姿态。与此同时,市场也不愿意错过小微企业金融的盛宴,小贷公司在夹缝中顽强生长,近年来实现爆发性增长,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贷款保证保险也可以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发挥出积极地作用。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金融市场,一些其他风险转移机构,如融资担保公司这些年也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偿付能力及经营稳定性存在令人担忧之处,如最近北京金融局宣布26家不满足条件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过期作废,数量占到北京融资担保公司的25%。与此相对,保险公司在资本金、偿付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则非常明显,因此保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融资担保公司的有效替代者。

4.保证保险经营管理策略探讨

深入研究保证保险的风险分布,采用强有力的内部管理和资源组织方式,是开展和稳健推进保证保险的关键;因此,重开还贷保证保险,必须从战略和战术上进行科学架构、合理规划。

4.1建立垂直化的组织和人员管理架构

保证险管理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过程监控要求高,简单地按照一般财产险产品的管控模式,极易出现前述规定动作变形、管理失控的情况。因此应当建立总分支垂直化的组织和人员管理架构,确保总公司对经营团队直接的人权、事权控制,对保证保险实施严格的授权经营,确保各项风控要求能够从始至终贯彻到底。事业部制管理形式是较为可行的组织形式。

总公司保证保险主管部门必须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组织能力,并对金融市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因此,总公司应当设置专岗进行行业发展研究,建立跨行业的沟通机制,以便及时发现行业性的资源动向,实现保证险业务的随时跟进或者转向。

4.2采取专业团队拓展与有限度推广

保证险的前述特点决定了业务的拓展与推广不能简单利用现有队伍,必须结合资源分布,组建专业团队,确保团队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控制能够实现全流程的操作规范到位。

同时保证保险不适于全面铺开,切忌大面积推广,应当从信贷资源丰富的大中型城市进行由点到点地渐次铺开。一旦全面铺开,风险选择标准必然降低,风险管理水平难以保证,这也是车贷险的经营所验证的。盲目的市场拓展以及非理性的市场竞争,必然地导致管理失控。因此,必须将市场的推广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标准之上,符合一点,开展一点,不盲从,不跟风,稳扎稳打,精英化经营。

4.3建立规范完善的承保及保后管理流程

鉴于保证保险风险的特殊型和专业性,必须在承保核保、保后跟踪、理赔、追偿等一系列环节设置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流程,以充分满足保证险的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到不同信贷模式风险状况的差异,必须就具体项目类别对全流程进行充分深入地研究和认识,对于各环节的风险点设置有效的识别和防范方式。结合不同贷款项目,流程会有所差异。关键在与下述重点环节:

保前风险审核。保险公司必须全面介入审贷环节,进行深入的信用风险评估。通过调取信用评估报告、第三方调查、问卷调查、家访等方式,综合判断借款者的还款能力和潜在道德风险状况,做出可靠的信用评价。在此环节,调查问卷、家访流程、文件资料要求等等必须设定严格的标准,并且要求执行者严格执行,所有环节都必须准确到位,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拒保,坚决杜绝“动作变形”,不给管理失控留下隐患。

保后跟踪管理。承保后,应为客户建立完整的信用档案,并采用便捷的电子化管理方式,以便进行高效的保后跟踪。跟踪事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来自银行反馈的财务信息,如银行帐户资金的显著下降,还款逾期等,发生上述情况,必须立即启动客户回访,视需要进行催收;二是检测非正常的环境变化,比如本地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调整等等,根据环境变化对特定客户可能产生的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客户回访;三是客户回访,包括前述有风险预警的回访,和一般性的定期回访,回访应着重调查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现状,了解是否信用风险是否扩大,此环节也必须严格按照一些列规范流程和标准进行严格执行,如果回访给出了明确的预警信号,必须进行二次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止损手段。

追偿与资产处置。追偿及资产处置是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最后环节,也是一个保底的环节。结合不同类的抵押物及业务类别,追偿及资产处置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一款保证险产品设计之初,应建立有效的第三方合作渠道,以保证追偿与资产处置的有效实施。

4.4明确定位,价值发展

在银行—保险公司—贷款人的链条中,保险公司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开展信贷保证险,除银行外,还可能涉及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准金融实体,如何与这些金融市场参与者做好角色分工?保险公司作为一个行业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这是需要在业务开展中时刻牢牢把握的,唯此,才能在不理性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

保险公司的价值集中体现在通过还贷风险的承担使得贷款者信用升级,从而促成信贷交易的达成;站在放贷者的角度看,保险公司的价值在于有效降低其“或有负债”,美化财务报表,从而使企业在股市有更好的表现。保险公司的特别优势在于资本金雄厚、偿付能力充足、信誉有保证。保险公司具有其他的关联保险产品,能从其他角度降低还贷风险,这是其他公司难以替代的。保险公司具备一定的数据积累及风险管理积累,因此对于特定行业的信用风险识别和判断,保险公司有条件能够具备更为专业的能力。另外,保险公司本身也沉淀大量的资金,可以承担投资者的职能,因此,在特定的时机,保险公司的资金也可纳入整个信贷流程之中,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整合。

保险公司的还贷保证保险业务在很多场合,必然面对诸如担保公司等的竞争,保险公司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特定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如果与担保公司等陷入简单的价格之争,还贷保证业务的亏损指日可待。

4.5积极探索业务创新,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保证保险的经营必须满足市场需求,才能获得生命,如果保险保障责任范围过窄,管理过于简单严格,有可能根本无法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前面提到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重启车贷险,因为要求过于苛刻,比如要求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绝对免赔率,银行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同,很快便无声无息了。兼之单纯采用传统业务模式,保险公司并不能充分凸显行业性价值,还贷保证保险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业务创新,突破风险控制瓶颈,弹性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保费规模与效益的均衡发展。目前较受关注的业务创新形式包括:

4.5.1引入新的风险承担者,实现风险分散与转移。比如,有些保险公司在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过程中,将工程机械生产商和销售商引入保证保险体系,由其承担10%的初始损失,并承担回购责任,进而用缴纳部分保证金的方式,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责任锁定。这种操作模式就通过引入新的参与者,分担了保险风险,一方面,相当于保险公司首先设置了10%的绝对免赔率,同时确保了抵押物的变现,对全流程风险点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业务合作得以顺利达成。

4.5.2通过供应链融资等手段,整合分散企业,实现风险分散。供应链融资是近年兴起的创新融资形式,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这种方式将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整合到一起,与核心企业的信用绑定,形成了有效的风险分散,使得整体的违约率和信用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风险水平高度依赖核心企业的风险状况,如果核心企业出现严重的经营问题,保险公司将面对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对行业和核心企业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并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

4.5.3强化保险集团资源整合,实现全流程运作。还贷保证保险存在的前提是融资需求的普遍和旺盛,在与银行、融资企业等市场主体合作过程中,综合调动保险集团的资金、关联金融资源,通过全流程的资源整合,能够通过满足市场主体的其他需求,从而为保证保险的稳健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4.5.4联合政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借助政府力量政府,紧扣经济热点,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探索发展保证保险,可以做为保证保险开办初期的一种有效借力模式。浙江宁波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去年一年向1485户小企业的15.64亿元贷款提供保险支持,为缓解当地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5.5利用互联网经济的高度分散性,实现业务模式创新。互联网经济的力量正在不断释放,其高度分散性的客户分布为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长尾理论”已被众多实践所证实。保证保险也可以借力互联网,实现销售的创新。可供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阿里金融,其利用淘宝平台积攒的海量交易数据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阿里金融开发了贷款团购,正在打造一条信贷流水线,建成真正的信贷工厂,实现贷款的批量化“生产”,据了解,阿里金融总共已为10万户企业提供了贷款,坏账率只有0.9%,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4.5.6利用新型风险转移手段化解保证保险风险。近年来各种新型风险转移手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保险连结证券(ILS)产品包括巨灾债券(CAT Bonds)、行业损失担保(ILW)、Sidecars和债务抵押债券(CDOs)等都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将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这些新形式的证券产品在传统再保险和转分保之外提供了新的巨灾保障的替代手段。车贷险,以及其他的还贷保证保险都可以借助债券形式,向社会进行风险转移,从而为保证保险的经营提供稳定的条件。这是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

4.6逐步积累信用资料

保险公司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可以逐步建立并完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档案。通过资料积累以及深度挖掘,可以为保证保险的进一步做大,包括为将来信用保险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徐昊逊.基于多方博弈的汽车消费信贷问题研究,《知识经济》2010年第02期

2.宋玮.对车贷险市场风险管控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06期

3.周万春.工程机械按揭销售的风险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 《企业家天地》2007 年3 月号

4.钱雪亚、邓娜.汽车营销模式的金融创新, 《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0期

5.吕志铭.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金融公司合作的前景,《经济论坛》 2007年24期

作者简介:

篇9

经营环境多变,发展压力较大

一是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区域风险较为集中。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从2012年开始增长速度逐渐下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6.7%,达到近26年以来的新低。随着近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降,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风险开始逐步显现。从“三期叠加”到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投资主导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与产能过剩问题愈发突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三去一降一补”、行业整合、产业升级等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

对于城商行来讲,市场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除少数城商行存在跨区域经营以外,大多数城商行的经营范围仅限于当地,业务较为集中。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区域范围内经济体量有限,行业风险集中,与跨区域经营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的业务风险难以有效分散。

二是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利润增长承压。在过去十余年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时期,锁定的利差收益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占收入的80%以上,商业银行经营过分依赖利差保护。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结构中存贷款收入占比约为60%,盈利结构较好的银行利差占比甚至不到50%。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负债端价格不断上升,资产端价格竞争激烈,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目前利差已经下降到2%左右,突破2%近在眼前。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利差收入所占比例较高,中间收入占比不足。在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议价能力较低的城商行受到的冲击更大,这不但极大地影响了利润,对其风险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也倒逼城商行加大业务转型,寻找差异化和本土化的错位优势。

三是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业务模式亟待改变。随着科技不断应用到金融领域,两者的融合正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业务模式,移动支付、人工智能、智能投顾等新型模式层出不穷,正在对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银行渠道和服务模式将迎来一个重塑的过程。互联网公司的参与,尤其是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的金融布局,将使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作为科技金融的引领者,大型商业银行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已经在支付清算、财富管理、零售渠道、借贷融资等方面展开应用,给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迅速抢占了先发优势。由于总体实力的差距,城商行在信息科技方面起步较晚,建设水平和资金投入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大规模的投入获得科技优势。

深耕细作,构建自身发展的“金融生态”

金融生B是指金融发展所处的微观环境,包括法律体系、信用体系、服务体系和银企关系等内容,反映了金融业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本文所指的城商行自身发展“金融生态”则是从城商行自身经营管理出发,顺应宏观发展趋势,借助零售条线和公司条线的经营,在地方区域深耕细作,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建立起自身发展的内外部良性生态,这种生态能够有效缓冲经济周期和市场风险带来的冲击。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城商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在业务方面存在很大的同质性,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风险来临之时,城商行将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一旦城商行在地方构建起良性的金融生态,这种生态就能为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市场风险等各种不利因素对城商行的发展形成外部冲击时,构建的金融生态则扮演起“自动调节器”的作用,缓冲风险,抵抗冲击,最终能够形成稳定、适应的调节能力。

因此,在多变的形势下,城商行必须在当地深耕细作,培育自身的差异化优势,通过构建自身发展的“金融生态”来缓冲可能面临的风险冲击,并寻找新的盈利机会。城商行自身良性“金融生态”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业务生态决定生存,需要深化业务体系;内部生态决定发展,需要强化自身管理;宏观生态决定未来,需要顺应发展趋势。

业务生态决定生存,需要深化业务体系

当地市场的占有率决定着自身的生存问题,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城商行深化业务体系需要从零售条线和公司条线两方面同步展开,与当地居民生活、企业成长和金融机构确立良性可持续发展关系,实现负债端和资产端的良性生态。

零售条线方面。应该从居民生活圈出发,充分融入社区居民生活,构建以居民生活为中心的零售生态。零售条线的关键在于获取低成本资金,掌握核心负债。目前来看,随着城市居民理财意识日益增强,城商行获取核心负债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零售条线必须把重心逐渐转移到支付端,构建以银行为核心,围绕居民生活中的日常交易建立良性循环体系,做实零售条线的交易银行,从源头抓住核心负债。构建零售生态,需要从居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出发,在地方局部范围内建立一个与城市居民紧密结合的交易体系,实现居民日常资金的体系内循环。已有部分城商行在所在地建立了电商平台,希望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打造便民的金融服务平台。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居民认可度较高,城商行应该率先行动,从源头出发吸引客户,通过“扫街”式营销方式,与地方各种商店零售端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居民客户和零售商店凝聚在体系内部。一方面通过补贴商户,借助商户力量拓展居民客户,增加客户黏性;另一方面通过商店的日常交易在体系内形成低成本资金沉淀。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各地的超市、商店和商场等实体场景,并且客户正在慢慢养成网上支付习惯,城商行必须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从中寻找机遇强势介入。通过融入市民生活圈,以生活支付场景绑定客户,逐渐形成零售端的良性金融生态。

批发条线方面。应该切入供应链金融,打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日常经营,构建批发条线生态。只有深入行业内部,才能把控行业风险;只有产融结合,才能扎根地方经济,实现良性持续发展。互联网时期的供应链金融不再是一项单独的服务,而是一个合作共赢平台,与核心企业合作,借助其行业的专业性来控制上下游风险,解决风险控制问题。以互联网科技为工具,解决效率和客户体验问题,最终打造基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融资和综合服务类产品,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做出反应。

城商行立足于地方经济,以所在地市为主,辐射整个省域范围,批发条线业务的开展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但是从目前来看,城商行批发条线的业务开展仍以零散公司客户为主,没有做到规模化、批量化地整合地方企业客户,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经济下行导致信贷风险上升,城商行不具备行业专业性,对于风险的把控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只有行业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能够有效识别行业风险,把控交易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使信贷模式变得快捷、迅速,短时间内批量处理信贷业务是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新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利用大数据,利用金融科技,借助核心企业,迅速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随着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实施金融战略,整合自身行业资源,借助金融获利。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城商行必须借助核心企业的力量,迅速切入供应链金融。通过搭建地方产业平台,借助金融科技,以行业为条线梳理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核心企业共同分享收益,帮助企业管理上下游,整合产业链。

内部生态决定发展,需要强化自身管理

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对城商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尤其是“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在运作模式、盈利模式和金融需求等方面都与传统行业存在较大差别,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兴企业的金融需求,如何通过调整内部管理水平,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是城商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提升管理能力。过去十年城商行业务发展迅速,但内部管理能力在以往基础之上改变不大,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同步提升,部分环节仍然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在关键的发展转型阶段,外延式扩张模式的局限开始逐渐显现,发展模式必须向效率效益导向型转变。以效率和协同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聚焦流程优化,集中梳理各个条线,理顺组织架构。

提高专业水平。专业化水平是城商行进行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的基础,是客户信任和依赖的前提。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专业能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无论是对于公司客户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还是对于零售客户的资产配置,各方面的业务能力都需要不断提高。首先是总行层面业务的专业性。总行层面承担着引领全行业务发展转型的责任,必须前瞻性战略性地思考业务发展方向,对新兴业务先行先试,将成熟经验和做法在全行迅速复制推广。其次,分支行条线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和培训,定期更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模式,以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标准来提高专业素质。

提升运营能力。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集约程度高、服务功能强、流程设计优、风控手段科学,而目前城商行内部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应能力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业务发展的信息化、便利化和高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城商行需要梳理全行业务,在总行层面建立作业中心,逐步实现业务的工厂化集中处理。在分行层面设立单独的运营管理部,以分行为管理平台,建立总分支三个层级的运营管理模式。推行综合柜员制,精简柜台业务人员,将“服务+结算”模式改造为“服务+营销+结算”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宏观生态决定未来,需要顺应发展趋势

立足地方经济,布局“新经济”金融。城商行大部分位于国内某个局部区域,以地方经济为主,而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区域特征明显。在国家去产能的背景下,城商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应该立足当地经济,主动调整信贷资源配置,减少过剩行业的资金投放,帮助政府在源头优化资源配置。“新经济”的出现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其发展壮大是经济结构转型必经的阶段。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抓住新经济发展的契机,将信贷资源更多地投放到战略新兴产业,支持高端制造、生物工程、海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地方经济转型。

借助国家发展战略,形成自身优势特色。国家战略的制定顺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借此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地方政府也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制定了相应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建设、自贸区试点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蓝色经济区规划等区域战略不断推进,给城商行带来了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城市商业银行扎根地方经济,要紧抓区域特色,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借发展机遇培养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形成自身特色。

篇10

[关键词]物流金融;金融产品;仓单质押

[中图分类号]F252.21;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20-02

中山地处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经济圈”腹地,承接着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大城市的辐射。自《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以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在中山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物流产业的繁荣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催生了对物流金融服务的极大需求。

1 中山市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作。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从狭义上讲,物流金融就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

近年来,工行、广发、兴业、中信等商业银行中山分行与物流行业的合作已有诸多尝试,试图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紧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在融资路上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可以变现为流动资金――一项具有变革性的融资模式正逐渐在中山“成形”。2010年,工行中山分行与广东天润物流签订了一项战略性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方案,共同解决进驻物流公司的企业的融资难题。通过广东天润市场“诚信联盟”这个信息平台,选取该市场内年交易量大、运营良好、赢利能力强的物流公司和租赁仓库的生产厂家作为目标客户,由目标客户形成3~5人的联保小组,向银行申请融资。这一方案的优势,就是希望通过第三方的信息平台解决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建立联保的方式并通过天润物流公司的监管配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无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园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2 中山市发展物流金融的制约因素

虽然物流金融业务在中山已有尝试,但金融品种较为单一,在发展物流金融业务中尚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

2.1 中山市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合作意识

物流业往往重视自身建设,忽视了金融对物流强大的反作用。据统计,中国的物流费用大致为GDP的18%~20%,物流费用中主要是来自资金占用。物流供应链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供应链上的企业,希望物流企业在完成物流功能的同时,也能提供相应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的服务,以此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与效率,而中山物流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资金实力比较薄弱,很少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定位自身的服务功能。此外,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间缺少有效沟通平台,导致银行对企业的需求知之甚少,金融产品设计缺乏个性。金融机构精心设计的物流金融产品,物流企业不了解,银行找不到合适的客户。

2.2 物流金融服务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虽然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能为物流企业、银行及工商企业带来利益,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但是在开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风险,制约了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1)客户资信风险

客户的业务能力、业务量及商品来源的合法性(如走私商品有罚没风险)、商品质量等诸多方面对物流企业及银行来说都是潜在的风险。因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范围较狭窄,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往往因政策变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价格波动等因素而无力还款,企业恶意逃债的现象也不少见。因而资信风险在物流金融业务中较为突出。

(2)仓单风险

对仓单质押业务来说,仓单是质押贷款和提货的凭证,是有价证券,也是物权证券,但目前仓库所开的仓单还不够规范,如有的仓库甚至以入库单作为质押凭证,以提货单作为提货凭证,因此,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程序,保证仓单的唯一性与物权凭证性质。

(3)质押商品评估风险

商品的市场价值会有所波动,有些商品的保值能力较强,而有些商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在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货主希望质押商品品种、数量和标准化程度能不受限制;而对于银行和仓库来说,则要求质押的商品要有所限制,因而会尽量选择适用广泛、易于处置、价格波幅较小且不易变质的商品。若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在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借款的时候,变卖拍卖该质押物的价款可能无法偿付银行贷款,从而给银行造成损失。作为质押物价值评估机构的物流企业可能要面临评估不当的风险,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商品监管风险

质押物在库期间,物流企业负责对质押商品的种类、数量、品种进行有效监管,负责质押物信息在仓库与银行之间传递。做好防潮、防霉等安全保障,严防货损货差,严格出入库的盘点。一旦保管不善,就会给仓单的持有人造成损失。

(5)内部管理和操作风险

许多物流企业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程度很低,增加了内部人员作案和操作失误的风险,形成管理和操作风险。

2.3 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

银行、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业务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以诚信和自律为基础,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不仅使整个物流活动中的每个个体分摊诚信成本,也增加了交易难度,并且可能减少成功交易的机会。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在推出创新型物流金融产品时,基本上只选择与大型、知名、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合作,从而限制了业务开展的空间。

2.4 物流金融服务效率低下

金融服务体系受传统银行经营体制制约,金融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需求重视不足,对物流业资金监督不够,金融手段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物流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建立了一套手续繁杂的审批程序。

2.5 物流企业经营水平有限

中山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绝大多数为小型运输仓储公司,限于规模、资本等多种因素,大多数物流企业在包括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经营管理制度、员工素质等各方面都还难以达到物流金融所要求的水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物流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大范围开展。

3 中山物流金融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

物流金融服务是银行和物流公司新的增值服务模式,应联合发挥银行、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物流公司、仓储公司、制造商、经销商和企业用户的优势,以资金流盘活物流,以物流拉动资金流。在提供金融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库存的变动以及产品的质量与规格型号、原价和净值、承销商与销售区域等具体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银行来说是不易掌握的。物流企业为银行提供可靠的信息,和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取得银行的信用,共同开发物流金融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现代化的物流金融服务。

3.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加强对物流企业的信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制定信用标准,对物流企业进行信用分级,开展物流企业信誉记录与评定工作。通过建立更加健全的信用机制和更加全面的信用评估体系来防范金融风险。只有在客户资信良好、融资项目风险较低或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对客户提供物流金融服务。

3.3 加强物流金融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开展物流金融创新服务的前提保障。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高效的物流业务结算系统,有助于提高物流业的支付结算效率,满足物流业对资金流的要求。物流企业应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物流过程、客户运营状况、库存商品市场价值做充分地了解和监控,才可有效地防范物流金融的风险。同时还要实现和其合作伙伴、客户以及监管机构协同作业的信息化。协同作业的信息化能够提高同客户与银行进行信息沟通和共享的效率,降低物流企业和银行的风险,方便银行对物流的监管,完善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

3.4 加大对大型物流企业的培育

要发展壮大中山物流企业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要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开展增值服务的条件,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物流企业加速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成为中山物流金融发展的领跑者。

3.5 优化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不断完善现代物流金融的政策法律制度,对与物流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进行梳理、清理,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并完善管理实施细则,营造与现代物流金融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经济与技术环境,建立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小梅,吴鹭蓉.对我国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8(2):56-57.

[2]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