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操作风险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篇1

培训形式:理论讲授40%、互动案例讨论30%、练习20%、经验分享、答疑10%。课程收益:

一、

二、通过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特点,掌握柜面业务常见操作风险的识别方法及管理技术。通过对银行客户风险案例分析,学习识别客户风险的技术和方法。提高

对银行客户风险控制和监督的技术和能力。一天(6小时)银行柜面员工及基层管理者第一部分临柜业务操作风险管控

一、存款业务中的操作风险防范

1、储蓄存款

1)储蓄实名制度中的操作风险案例

储蓄实名制度中的操作风险案例解析

2)取款中的操作风险案例

取款中的操作风险案例解析

3)柜员帮助客户填写凭证的操作风险案例

柜员帮助客户填写凭证的操作风险案例解析

4)存款挂失业务中的操作风险案例

存款挂失业务中的操作风险案例解析

5)冲正业务的操作风险案例

冲正业务的操作风险案例解析

6)大额存取款中的操作风险案例

大额存取款中的操作风险案例解析

2、单位存款

1)帐户管理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2)现金管理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3)单位存款的变更、挂失及查询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4)单位存款的查询、冻结、扣划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5)单位存款收付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二、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防范

1、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案例

2、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解析

3、结算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解决方案

三、中间业务中的操作风险防范

1、收付款中的操作风险与案例

2、保险中的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3、代缴税款中的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4、存款证明中的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四、银行卡业务中的操作风险防范

1、银行卡业务风险案例

2、银行卡业务风险分析及解决方案

五、理财业务中的操作风险防范

1、销售不当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2、风险提示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3、产品设计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4、产品宣传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六、反洗钱操作风险防范

1、客户身份识别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2、交易记录保存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3、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3、反洗钱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操作风险案例与解析

七、临柜业务操作风险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临柜业务操作风险的特点

1、多样性

2、破坏性

3、不确定性

4、影响大

(二)产生临柜业务操作风险的原因

1、主观因素

1)风险意识淡薄

2)业务素质不高

3)责任意识不强

2、客观因素

1)人员不足

2)存在制度漏洞

3)系统设计缺陷

4)柜员执行力不强师资顾问:老李

QQ:3080115667

Tel :010-51111585

篇2

关键词:银行案防工作 风险控制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85-02

一、当前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温州银行自2011年初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开展“银行业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在案件防范、排查、整改以及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针对各业务条线排查中暴露的各个内控薄弱环节、操作风险点,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从推进合规建设、改革机构架构、改造业务流程、完善制度体系、导入经济资本、改进考核体系、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内控案防长效机制,深化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风险意识。一是在全行开展“银行业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主题教育活动,稳步推进“制度大梳理”、“合规大教育”、“风险大排查”、“执行力大推进”、“内控大评比”五大活动。活动期间,在内网开设“案例天天讲”栏目,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学习,加强员工内控合规警示教育,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和案防意识。二是面向高管,以参观展览、听取讲座等形式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从岗位特性入手,警醒高管人员防范职务犯罪。三是面向各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通过不定期通报、下发金融案例分析,组织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案防意识。四是面向新入行员工,开展“银行业案件防范和职业道德教育”,从源头上筑牢防腐倡廉思想防线。

2.全面开展制度梳理,规范制度管理。一是在2011年6月底制订了《业务制度管理办法》,对全行业务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二是由合规部牵头,制定制度梳理初步方案,于2011年上半年向总行各部室、分支行(营业部)发出制度建设意见、建议征求的通知,征求现有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不足,业务操作流程设计的不合理和存在的风险隐患等意见建议,并采取调查了解,学习同行,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全行180个规定、办法、操作规程进行制定、修订、合并、补充和废止。目前已将制度梳理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更具有可操作性。

3.开展全面排查,防范风险隐患。一是以风险全覆盖为原则,制定大额不良贷款排查方案,确定排查标准和范围。二是加强抵(质)押物权证管理。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抵(质)押物风险排查,修订《抵(质)押物权证管理办法》,实施抵(质)押物集中管理。三是开展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专项调查,对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情况及我行新增不良贷款进行全面分析。

4.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控能力。一是建立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组织机构体系,科学界定三级机构之间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管辖行的枢纽作用,让管辖行在柜员调配、客户经理管理、资源分配等基本职能中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二是强化条线管理。为适应总分支三级架构管理模式,设立零售信贷部、个人金融部、信用卡部,加强对小企业、个人信贷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公司业务,信用卡业务的条线管理机制和营销框架,坚持“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的原则,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三是加快审计体制改革。在分行设立审计部门,试行分行内审人员派驻制,分支机构内审部门负责人与专职审计人员由总行委派,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四是健全监察监督管理。在四家异地分行以及鹿城区以外的四家管辖行设立监察室,其余管辖行设立纪检组,建立机构健全、监督有序的监察体系。

5.完善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一是完善分支机构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从经营效益、业务发展、资产质量与内控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二是提高内控管理在考核分数中的占比。将合规经营管理职责落实情况列入各分支行考核指标体系,取消业务发展指标中时点存款任务指标和考核指标,并对《2011年分支行经营目标考核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将内控管理考核指标由原来的15%调整为20%。三是完善薪酬管理。邀请第三方咨询公司重新设计员工薪酬管理体系,明确薪酬由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性收入等构成。基本薪酬不高于其薪酬总额的35%,分支行高管绩效薪酬根据年度经营考核结果,在其基本薪酬的3倍以内确定,对重要风险岗位员工,其绩效薪酬的40%以上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并特别规定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比例应高于50%,有条件的应争取达到60%。如果高管人员和员工在职责内的风险损失超常暴露,将全部追回已发放的绩效薪酬,并停止发放所有未支付部分薪酬。

二、在风险控制、特别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控制;防范;措施研究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及我国招投标法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外投资旺盛,带动了对采购量的增加,这给招投标行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招投标行业隐藏着一些经济风险,一些招投标机构采取的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如贿赂、寻租,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招投标机构和部门应重视对该项工作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培养和促进招投标工作的安全有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招投标的风险分析

1.招标机构面临的风险

对于招标机构来讲,其面临着外部操作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在外边操作风险方面,主要包括招标人的不法行为潜在的风险,如商务条件、技术能力不具备,而隐瞒客观情况进行的招标业务,这样就给招投标操作带来风险。另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招投标的市场规则不统一,招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上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也给招投标工作带来风险。对于招投标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方面来说,首先,存在着招标业务操作风险,如招标业务流程不严谨,技术审核过于粗糙,招标公告时间和报名时间缩短,设置过高的技术要求等,这样就出现了流标现象。其次,存在着招投标的财务管理风险,如投标保证金数额比较大,面临着财务风险问题。最后,招标工作中的职业道德风险。招标人员容易受到利益引诱,出现受贿问题,如泄露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会出现质疑和投诉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的招投标风险分析

建筑承包商在进入某地区市场,进行承揽该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要面临以下风险:如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真和失误风险、业主买标风险、联合保标风险以及报价失误风险等。对于国际工程项目来说,存在着招投标程序审批与国内接轨的困难,造成的拖延导致招投标工作效率比较低。而国内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来说,存在着地方保护的问题,涉及到审批环节和手续的繁杂,信息的不畅通的问题。特别是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的不规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具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很难投标。

三、招投标风险识别分析技术

1.运用专家经验法

通过组建专家小组来进行招投标的风险识别,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和量化。专家实地考察后,提供建设项目的信息和工程状况,讨论项目招投标风险的因素,如技术、工期、成本,并对此进行风险量化的评价意见。

2.制作风险来源表

招投标人员将招投标工作风险进行全面罗列,这样就可以涵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程度,如风险来源,发生的时间和次数估计,以及风险的后果程度。这样就能够使工作人员对风险有详细的了解。之后就是对风险进行归类,便于对风险进行管理。

四、加强招投标操作的规范和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招投标的业务管理

企业要设立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机制,要建立单独的负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力度。进行招投标的工作人员要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加强学习,并且与业主要进行有效沟通,获得业主的认可,才能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要完善招投标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降低和控制风险,建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和风险防控应急处理方案,建立“招标项目投诉质疑案例分析制度”,相互借鉴防范,以及完善流程的审批程序。

2.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企业要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加强对员工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和培养,充实员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员工的道德风险意识和业务风险意识,加强员工的招标项目操作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对员工要进行道德信用监督。同时,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便于招投标项目团队和员工的操作优势,共同对招投标的风险进行分析讨论,从事招投标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操作流程,加强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实施。

3.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要对投标的保证金进行专人管理,按项目分别列支核算收支,设立投标保证金专户。加强发票和现金管理,标书销售人员必须领用由财务部门开具的专用发票,避免在销售招标文件环节业务人员直接接触现金。与此同时,企业应采取先进的招投标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这样能够为企业招投标工作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网络进行的开标、评标,规避了人为风险。

五、结论

通过对招投标的风险控制机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在招投标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要加大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控。企业要建立健全招投标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要加强在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招投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运用先进的招投标技术和方法,将招投标工作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企业的招投标工作进展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阳: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招投标风险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2,(05).

[2]王克伟:招投标规范操作及风险防控[J].中国招标.2012,(05).

篇4

事件研究法综述

在国外,事件研究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领域、会计领域、法律和经济领域等等。正如Fama所言:“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有关事件研究方面的文献已成为金融经济文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外学者提供了多种对于信息科技风险及其事件表现形式的视角[4]。Campbell等、Kannan等在其数据和安全漏洞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了机密-完整性-可用性框架(C.I.A.),该框架已经被大量应用于组织数据和信息资产的风险评估中[5-6]。在此基础上,Whitman将信息科技风险事件主要归结为机密性事件、完整性事件及可用性事件,而这些事件大多产生于恶意行为及突发因素导致[7]。Cavusoglu等依靠严密的企业资源基础模型与信息传递理论,试图建立理论模型来分别验证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对大型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影响[8]。Im和Baskerville认为,实际上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均由人为因素导致[9]。Willison和Si-ponen调查了1280家金融机构,发现绝大多数的风险限于蓄意电脑滥用、数据隐私侵权以及其他一些恶意威胁[10]。Goldstein等利用资源脆弱性理论和声誉-质量保证理论,阐述了关于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的战略问题[11]。

国内方面,缺乏专门研究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的文章,多数集中于对操作风险事件的研究。盛军对国内银行级别和案例类别、损失事件数目和金额的地域分布、损失事件发生年份和案例类别进行了交叉分析,并与国际上的分析结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定性的区别[12]。何茂春将影响信息系统事件级别的影响度、紧急度等关键因素的基本属性进行评估量化分解,以多因子事件等级量化方法,按照加权处理的原理,同预先设定的对应等级数值表对照比较,准确地给出事件等级的定级,为风险计量与控制提供了量化依据[13]。谭诤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特征: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历年分布频率呈现先升后降态势;隐蔽性越强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生频率相对越低;操作风险事件越隐蔽,损失越大,处理时间越长;操作风险事件管理呈现明显时滞性[14]。陈平、戴伟光从事件类型、业务类型、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引起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以及操作风险易发区域、易发业务线和各业务线的风险易发环节[15]。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于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的研究已十分成熟,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于定性分析层面。本文以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评价体系为基础,将其每一个指标看作一个事件,建立了基于风险事件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模型。

2模型构建

该评估模型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横向比较(按照时间先后对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状况进行比较)和纵向比较(按照同一地区对同行业间风险状况进行比较)两个维度。风险评估的主要参与者是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风险部及审计部。其中,信息科技部处于核心地位,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风险部及审计部的参与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及准确性,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风险事件,通过一定的风险事件发生频率来衡量固有风险;通过一定的风险事件控制情况来衡量控制有效性。风险评估的目标在于确定固有风险及控制有效性等级。模型具体描述如下:

首先,商业银行以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试评估体系中的固有风险四级评价指标作为事件,调查其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的发生频率。由于固有风险属于成本类指标,故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从小到大依次分为五个等级,即从无、偶尔、一般、频繁及很频繁。其次,商业银行以信息科技风险评价体系中的控制有效性四级评价指标作为事件,调查其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的控制情况。由于控制有效性属于收益类指标,故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从大到小依次分为五个等级,即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及很差。最终,结合前两步得到的固有风险得分及控制有效性得分,结合中国银监会给定的指标权重,可以依次得出三级指标残余风险、二级指标风险等级及一级指标综合风险水平。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动态水平及行业地位。

2.1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通过固有风险和控制有效性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估。其中,固有风险可以理解为科技基础的完备性,下设5个三级指标、17个四级指标;控制有效性可以理解为风险管理情况,下设8个三级指标、36个四级指标。

2.2风险指标量化

对于固有风险,发生事件意味着风险增加;对于控制有效性而言,发生事件意味着风险降低。固有风险得分越高,风险越大;控制有效性得分越高,风险越低。根据表2,按照找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放大问题,选择固有风险得分区间的上限作为得分固有风险发生频率的量化值,选择控制有效性得分区间的下限作为控制有效性比例的量化值,

3案例分析

问卷的收集与分析

课题组选取了辽宁省某X银行进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针对该银行的现状,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来获得风险指标的得分。首先,对该银行的信息科技部门经理、风险管理部门经理及审计部门经理分别进行了个人访谈。通过访谈,针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项风险指标,得到了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为风险评估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其次,由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结合新《指引》中的有关规定设计调查问卷,并辅以相关解释说明。再次,根据概念模型中的要求,由银行的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风险部、审计部分别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最后,调查者通过邮件的方式收集调查问卷样本,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6份。从统计结果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

(1)参与本次调研的人员知识结构较为互补。其中,信息科技部有效问卷占到了50%,风险管理部有效问卷占到了16.7%,审计部有效问卷占到了33.3%,后两个部门合计50%。这说明信息科技部在本次评估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两个部门处于辅助地位,这与模型描述一致。

(2)参与本次调研的人员经验较为丰富。其中,10年以上从业人员占到了55.6%,大于50%。这说明参与本次调研的人员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与行业背景,能够为本次评估提供较为科学、客观的样本数据。

(3)参与本次调研的人员职称较为分散。其中,中级和其他基层业务人员均占到了33.%,初级、副高级、正高级依次占到了16.7%、11.1%、5.6%。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数据的广泛性,能够从各个层级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

(4)参与本次调研的人员职务较为合理。其中,总经理跟副总经理合计50%,经理占据了另外50%。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高管对本次调研的重视程度,保证了本次评估的顺利实施。

4结论

(1)本文以事件研究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试评估体系,提出了基于风险事件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模型。本方法适用于没有建立风险事件分布数据库的中小商业银行,能够为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工具。

(2)通过风险评估,商业银行既可以从细节上掌握本行存在的残余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又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科技风险的可控程度,从而确定本行风险控制的战略及规划。

(3)通过商业银行自身的横向比较,可以掌握信息科技风险的变化,实现信息科技风险的动态管理;通过地区内同行业间的纵向比较,可以明确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所处地位,从而制定风险战略和目标。

篇5

[关键词]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成因;控制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096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指的是银行在营业过程中由于种种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诸多因素内容造成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柜面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风险现象。同时,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还具有无法预知、破坏性强等相关特点,对银行的正常发展和盈利效益,甚至对银行自身声誉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近期出现的多起存款失踪案件,无论是否银行自身管理不当引起,都对银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1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具体内容

具体来讲,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柜员管理风险

柜员管理风险的内容主要包括柜员在银行柜面业务中岗位设置过多,造成业务员出现一人多岗现象,对柜面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柜面业务人员在管理权限上控制不严,会造成柜面越权操作的风险事项。还有柜面人员的流动性越大,柜面人员管理的压力越大,风险防范能力也越弱。

12账户管理风险

账户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柜员在银行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存在着不按标准流程走、盗取用户银行账号、不认真申请用户账号进而造成申请失误等诸多失误操作现象,对银行客户的账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13单证管理风险

单证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单证管理人员在自身工作内容上的失误,出现越权现象,造成重要单证丢失等,甚至部分单证管理人员存在着业务公章随意使用、不合理保管、混用乱用的现象。

14授权管理风险

授权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柜面工作人员在现金取款、转账、开户、开证等授权的过程中没有执行相应的授权标准,形成风险事项,以及部分柜员在账户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真实性的验证,就提前办理业务,甚至逆流程操作等现象。

15现金管理风险

现金管理风险应该是银行柜面操作中最常见的风险内容,具体来讲,现金操作风险主要指的是现金保管不当、现金点验不清、用户身份真实性有待审核、假币进库现象等,这些都是银行柜面业务在现金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内容。

2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

具体来讲,造成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人为因素

在银行柜面操作管理的过程中,最有可能造成银行柜面操作出现失误现象的因素就是人为因素。柜员作为银行柜面操作中的直接操作人员,柜员自身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思想素质以及精神、身体状态等,都与柜面操作质量息息相关,而部分银行在柜员的培训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柜员岗位职责制定流于形式、柜员岗位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柜员实践经验缺乏历练、柜员工作疑惑缺乏指导等现象,对于柜员的职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22制度因素

柜面制度是指导银行柜面人员开展业务,防范风险的主要依据,管理制度自然也就成为银行柜面操作过程中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当前银行在柜面管理制度建设及优化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僵化、操作性不强、制度建设与系统交易不契合、制度规范令出多门、柜面各项制度繁杂,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在银行柜面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上也存在各项制度不落实,违规操作等情况,对银行柜面制度的效能作用发挥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银行柜面管理的长远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3管理因素

柜面人才培养计划缺失,人员流动性过大;柜面管理失当,对工作内容进行错误的指导,管理失误导致柜员工作负荷加重,忽视柜员日常思想管理等,也是造成柜员在银行柜面操作中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银行操作系统建设不合理,优化不及时,比如操作界面不友好,系统漏洞导致授权控制失误,新业务系统未及时优化,人为增加人工操作环节等情况,都会增加柜面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3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针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本文提出以下控制建议措施,以达到有效规避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目的。具体来讲,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加强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培育

银行需要不断加强对柜面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柜员、营业经理、大堂经理等多层次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培训,使银行柜面工作人员能够掌握熟练工作技艺,拥有专业的职业意识,进而出色地完成银行柜面相关的业务工作内容。具体来讲,银行首先需要加强对柜面业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采取导师带训、统一培训、上岗实践等多种方式完成对员工柜面业务能力的培养;其次银行需要针对柜面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意识进行培养,银行可以采取理论培训、实践培训、榜样培训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法,加深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风险意识,保证柜面工作人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工作标准的重要性;最后,银行应建立柜面后备人才的培育机制,针对目前柜面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银行应侧重培养综合性柜员、营业经理助理等后备人才。在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下,网点的柜面人员不至于出现断档,而可以迅速调整人员,组织生产、控制风险。

32加强银行柜面管理制度的优化贯彻

银行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柜面管理制度的优化建设以及贯彻落实,保证银行柜面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地发挥相关管理职能,为柜面操作树立优良的操作标准。具体来讲,银行首先加强对银行柜面业务内控制度的建设,针对柜面业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范围等进行清晰明确的规范,确保工作人员不会出现越权操作的行为;其次,银行应该着重制度梳理,统一规范。根据当前银行柜面业务面临的实际情况,改进银行柜面业务的操作流程标准,建立银行柜面业务操作流程标准应急方案,保证银行柜面工作人员能够在标准的促进下,更加有效地提升银行柜面操作标准,避免柜面操作风险;最后,银行应该确保柜面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采取有效的考核监督制度,保证银行柜面操作的抵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3加强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和系统建设

首先,银行应该采取严格的奖惩措施,对柜面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同时,应提倡多奖励,少处罚。银行还应不断加强对业务成果、操作标准的监督与考核,加强柜面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应用,采取事前标准、事中考核、事后检验的方式达到相应的考核监督目的,最终有效地完成对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监督考核。其次,银行应重视柜面操作系统的优化,加大对业务处理系统优化资金投入,通过系统优化,提高系统可操作性和风险防控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对银行的专业形象有着极为严重的损害,对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银行一定要加强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保障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永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临柜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浅探[J].现代金融,2013(10):39-40

篇6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CDIO理念

伴随着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金融市场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此起彼伏。自上个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出,金融风险的预防以及管理已经是金融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学科和实际的需要,大多数金融相关专业都有开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但随着金融风险呈现出复杂、多变以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式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必须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创新性的金融和工程科技人才。

一、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为金融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金融风险管理的教学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金融风险一般是针对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其他相关金融风险。单从老师的“教”很难让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方法,应该让学生以“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灵活掌握,让学生更能自主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2]。金融工程专业是一门建立在金融学、数学、计算机基础上的学科,以研究金融衍生品为主,以工程学原理、系统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专业构建和完善金融体系为目标,是一门系统研究虚拟市场的专业[2],对实际操作方面是有做相应教学要求。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中也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只掌握了理论基础却无法再实际中应用,这也是现行教学方式所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学改革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二、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一)改进理论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石,没有理论学习就不具备实践基础。一般理论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一直是目前高校理论教学的短板。专业课大多设置在第三学期以后,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基础课程之后,有能力参与专业课的学习与研究。所以,理论教学除了注重教授教材知识外,还需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积极性,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参与式以及探讨式教学。例如,在讲授金融风险种类时,可以精选国内外相关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更清楚判别金融风险种类。教材内容多数属于滞后信息,而现在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信息化意识较强的90后,如果只按照滞后信息灌输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找到积极参与的乐趣,通过阅读查询大量相关信息也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金融行业相关风险管理知识,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定位[3]。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也可以积极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最重要是需要学生的自主“学”,而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多方位的发现新信息化时代里的新知识。因此,互学型的参与式教学会使学生更有信心参与学习并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基础。

在改变现有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当多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及教学理念,如CDIO理念也可以积极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方式之中。CDIO教学思想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和瑞士皇家工学院从2000年开始研究的新型教学理念。CDIO主要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主要是提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载体的新型教育理念[4]。虽然CDIO教学理念多适用于工科专业,但金融工程专业也是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潜在热门专业,因此,应该将此观念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创新能力、个人能力以及与社会协调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金融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从马科维茨投资理论可以知道获得高额收益回报就必须承担一定风险,而这些风险都是无法通过分散化方式进行消除。所以必须认清风险以合理方法有效管理风险。金融风险管理的思想都是以量化风险的数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因此除了理论教学之外,也要加强实践教学。比如精选金融风险建模相关教材便可以让学生正在接触到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践上机课程让学生们使用Excel、VBA等软件学会量化信用风险的工具;通过股票、期货风模拟交易让学生了解股票市场以及其面临的金融风险。通过一些实训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为毕业后从事金融相关联专业打下前期基础。

(三)课堂外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学习机会。金融风险管理属于交叉学科,其中内容与金融学、投资学及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等学科内容有重复部分。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接触相关的网络公开课、慕课及微课等各种课外学习方式更全面的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专家或者相关从业人员的主题讲座,让学生们能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科,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每学期组织研讨会,找出与金融风险管理贴近的主题,让学生们自主讨论并从中拓展知识面。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丰富考评方式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后,也需要用有效的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考评也能及时为老师提供依据,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单从几次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丰富考察形式。考评形式应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课发言、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多方位考察学生。这样便可以从基础知识到分析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堂外教学以及考评方式四个方面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从理念到实际仍需要经历推行磨合。总之,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在各个方面完善金融风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提升了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发展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锦.《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改初探[J].市场周刊,2014 (5):150-151.

篇7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包括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内的各方主体一直都在积极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是指一个商业银行以整个产业链为出发点,同时对产业链上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以促进整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及物流监管公司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产业模式。这是一项既有利于使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又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模式增加收入来源的新型融资模式,被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广为接受。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态势良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供应链金融新产品,逐步创新融资模式,推动供应链金融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风险防范不容忽视。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应用状况及学者们对其进行的理论研究,供应链金融有三种基本运作模式: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基于存货的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基于预付款的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商业银行开发的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也都是基于这三种融资模式来运行的。闫俊宏(2007)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和保兑仓融资模式的运作机理及其功能,从而提出了供应链金融潜在的融资优势。马佳(2008)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现金缺口状况,对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进行了具体研究,以图示的方式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并对三种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不同融资模式适用的不同阶段和各自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对具体某个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或某一项具体的融资模式展开论述,详细分析其操作模式及实践运用状况。陈凯(2012)对中国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中国银行针对供应链金融开发的具体产品,包括用于装船前融资的订单融资,用于应收账款融资的融易达、融信达、通易达及融付达以及用于货押融资的融货达等一系列产品,即利用对具体产品的分析阐明供应链金融的具体融资模式。王卫东、黄政(2014)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尴尬处境(即银行需要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增加其盈利能力,而中小企业资产轻、风险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提出了一种较为安全、简单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银行以比市场利率稍低的利率为核心企业提供贷款,核心企业再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率将该笔贷款贷给需要资金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银行收取特定的手续费。他们指出这种安全简单的融资模式实用性较强,可以为银行以及供应链上的整个企业体系带来价值增值。杨亚静(2014)对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概念、目的及流程进行了论述。她指出,供应链金融下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由核心企业提供担保,以买卖双方的贸易合同为依据,以预付账款下买方的提货权或以货物作为质物来取得银行对上下游企业的垫付款,上下游企业未来所得货款首先用来偿还贷款的融资模式。她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了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

3.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与传统的固定资产融资和担保融资模式极为不同的创新融资模式,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都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防范直接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规模与水平。

国内学者一般通过分析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指出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具体风险状况,并提出进行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闫俊宏(2007)对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其做风险评价,最后提出了运用信用利差期权的方法来管理和转移信用风险的思路。马佳(2008)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三种基本融资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主要的风险控制点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针对信用风险,提出了“主体评级+债项评级”的新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客观化。针对市场风险,提出了基于企业对货物进行套期保值的业务方案,并提出了该方案的基本业务流程及风险控制。李瀑(2014)指出,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信用体系缺乏、企业之间风险传递、业务的操作风险及来自法律和政策等方面的风险,并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对策,包括改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实行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及加强贷后的动态跟踪管理等措施。

还有些学者专门针对某一种具体风险或某一种具体融资模式的风险进行详细的研究。曹俊(2011)认为,供应链金融这种融资模式不仅涉及金融机构和授信企业,还涉及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其中任何一个参与企业的行为都会给整条供应链的发展带来波动性影响,每个参与方都可能成为信用风险的来源方。通过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构建了一个覆盖核心企业、借款企业、物流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杨亚静(2014)提出了预付账款贸易融资模式下的风险规避办法。她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以用来规避风险,具体包括对现金流进行封闭式运作、审慎选择质押物以及审慎性会计原则三条路径。李倩、苏越良(2014)以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核心企业资信状况及供应链运营状况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与根据以往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得出的结果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发现新的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地扩大商业银行的授信范围,减少信用风险。

篇8

关键词:银行卡;挂失业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10)-0077-03

目前,银行卡以其方便、快捷和安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银行卡。然而,在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中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各家银行对于银行卡挂失业务政策界定的不规范、不统一、不明确,形成了较大的法律政策风险。致使银行、柜员和持卡人在办理挂失业务前后发生的资金损失责任难以认定。

一、当前银行卡挂失业务的法律政策缺陷

银行卡挂失业务是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当持卡人发现银行卡被盗或丢失时,为保障其资金安全而向发卡行提出冻结卡片和账户申请,以达到终止付款的目的唯一做法。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卡挂失业务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如银行及持卡人所期望的那样,可以避免一切资金风险。在现实生活中,银行卡被盗或丢失后发生资金损失现象屡屡发生,对发卡行和持卡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此,笔者查阅了部分银行挂失业务相关法律规范条款,其暴露出政策缺陷各不相同。

工行:银行卡正式挂失前责任由客户承担。工商银行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电子银行章程》规定,银行卡正式挂失前的损失由客户自理。其在银行业首次提出,因客户未尽到风险防范义务而导致的损失,银行将不承担责任。

广发行:首创48小时失卡保障计划。银行卡丢失后带来的损失常常是发生在挂失前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那么,如果持卡人在挂失前,银行卡已被盗用,其经济损失由谁来埋单呢?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广发银行2006年率先推出了国内首创的挂失前48小时失卡保障计划。客户在失卡后,只要及时向银行挂失并履行简单的手续,就可在一定范围内无须承担其挂失前48小时内所发生的银行卡被盗用的损失,保障金额最高为1万元。而如果持卡人的银行卡连续6个月未发生交易,将被自动取消失卡保障功能。

中行:推出挂失零风险措施。中国银行的信用卡必须通过电话挂失方能即时生效。但是长城电子借记卡等在挂失成功后24小时内的损失是由客户来承担的。而中国银行的中银信用卡、中银都市卡等则实行挂失零风险措施,信用卡遭遇丢失或被盗后,只需致电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40066-95566或010-66085566,办妥挂失后即无需承担挂失后的风险。

陕西信合:受理挂失前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富秦卡遗失、被盗,持卡人必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发卡网点申请办理书面挂失,并交纳挂失手续费。在特殊情况下,持卡人可以口头或电话向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任意联网营业机构申请口头挂失,但必须在5日内到发卡网点补办书面挂失申请手续,并缴纳挂失手续费。口头或电话挂失5日后自动取消挂失。如未在口头或电话挂失时限内办理书面挂失,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发卡网点受理挂失手续之前所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

由此可见,我国各个银行对于银行卡挂失前后损失责任的划分是不同的。下面笔者通过某金融机构发生的一起客户银行卡被盗资金损失纠纷案例,针对目前银行卡挂失业务中因法律政策缺陷和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持卡人与银行资金损失风险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二、银行卡挂失案例分析

储户张某装有某金融机构银行卡、身份证及部分现金的包不慎被歹徒意外抢走。案发后,储户张某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同时拿上存折和身份证复印件到发卡机构办理卡挂失。该机构柜员按照业务流程受理挂失业务,首先用存折进行了查询,发现卡存款余额为100000元。随即审核储户张某的身份证复印件(按规定储户必须出具相关证件原件),要求储户填写挂失申请,输入银行卡密码。在输入密码时储户张某由于紧张一时又记不清准确密码,耽误时间大约7-8分钟,待储户输入正确密码,办理完挂失手续时,发现储户张某银行卡现金余额还剩90000元,其中10000元在办理挂失业务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在其它金融机构ATM机分5次取走。为此,持卡人张某与该网点柜员发生争执,要求银行赔偿被取现金10000元。

事件发生后,该银行网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通过调阅监控录像、了解办理业务过程,查找相关法律规定和有关文件,咨询法律专家。为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减少对银行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协商解决。最终达成和解,由该机构网点当事柜员赔偿持卡人张某现金4000元,张某自己承担6000元。

目前,这类银行卡被盗资金冒领纠纷在案件定性、举证、调解、判决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法律规定,在全国各地司法案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处理结果。就本案调解处理结果而言还是比较合理的。下面从柜员、持卡挂失人、银行管理者、法律顾问四个不同层面陈述的理由及该案例暴露的风险点和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相关理由。柜员认为:客户要求办理银行卡柜台挂失业务,柜员严格遵照业务流程进行操作,中途拖延办理时间是持卡人不能及时准确输入密码造成,柜员办理挂失业务过程无过错。

持卡挂失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若存款在挂失前或挂失失效后已被他人支取,储蓄机构不负责任。《XX银行卡章程》第四章第二十条规定,发卡网点受理挂失手续之前所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客户办理银行卡挂失业务在受理前卡余额为100000元,资金没有损失,而在办理挂失业务过程中出现的资金损失10000元应有银行承担。

XX银行管理者认为:从柜员办理卡挂失业务流程来说,柜员基本没有过错,但柜员有提醒客户先进行口头挂失或电话挂失的义务;从保证客户资金安全负责角度来说,柜员查询后应建议客户对银行卡立即进行止付。从客户来说,用身份证号码设置卡密码,在卡和身份证同时被抢劫后,密码破译,存款被支取,客户应负主要责任。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银行卡挂失手续办妥后,持卡人不再承担相应卡账户资金变动的责任。《XX银行卡章程》第五章第三条也明确规定,银行卡必须设置密码,持卡人对密码要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透露,因持卡人泄露密码引起资金损失由持卡人负责。因此持卡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顾问认为:这起客户资金在办理柜台卡挂失业务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取走,从事实依据和法律规范来讲,持卡人责任应占80%,金融机构占20%。其理由:卡和身份证被抢劫是造成存款被支取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原因,密码被破译是关键因素,办理挂失拖延时间是次要原因;从法律规范角度来讲,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XX银行的《XX银行卡章程》相关条款表述,在定性、举证、认定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分歧;从处理纠纷和法律判决的习惯来讲,持卡人为弱势群体,在调解或判决时较为有利。因此调解结果为该机构网点承担40%责任,持卡人承担60%责任。

(二)风险分析。通过该案例可以发现,目前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银行卡柜台挂失业务存在三处较大的风险隐患。

法律法规风险。目前,办理银行卡挂失业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人民银行1999年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各金融机构自行制定的《银行卡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和相关文件规定。就银行卡挂失,《办法》52条第5款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向持卡人提供银行卡挂失服务,应当设立24小时挂失服务电话,提供电话和书面两种挂失方式,书面挂失为正式挂失方式,并在章程或有关协议中明确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挂失责任”。根据《办法》这一规定,各金融机构在各自制定的章程或合同、协议中对银行卡挂失责任差异较大。笔者查阅了个别金融机构的章程或协议,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表述。①发卡行办理银行卡挂失生效后24小时内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②发卡行受理银行卡挂失业务办妥前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③发卡网点受理银行卡挂失前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不同金融机构针对同一行为过程却有不同的法律规定,致使在司法举证、界定、判决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形成法律法规风险。

操作风险。从目前各金融机构网点银行卡挂失业务流程来看,存在三个风险环节。①对持卡人办理挂失业务的身份审核。一是出具身份证原件或相关证件原件,二是银行卡密码。而银行网点柜员在办理挂失业务时经常遇到持卡挂失人不能及时提供证件原件或正确密码。②止付、密码挂失、口头挂失、电话挂失和银行卡柜台挂失的使用顺序没有明确界定,致使柜员在操作中不能及时提醒客户在第一时间选择最有利的挂失方式。③硬件故障、通信系统占线或客户操作不当等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客户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发卡行办理挂失,而使用电话挂失遭遇占线或操作失误等。

道德风险。针对银行卡挂失业务现行法律规定及金融机构自行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存在的漏洞与风险,一些道德低下的内部员工或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完全可以利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如违法犯罪分子利用XX银行颁布的《银行卡章程》规定的“受理银行借记卡挂失前造成的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在银行网点受理后办理挂失业务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其它金融机构自助终端、网上银行支取现金或进行转账,而后要求银行赔偿资金损失。

三、防范建议

(一)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相关规定。现行使用的银行卡挂失业务相关办法章程、合同、协议等基本上都是上世纪末制定颁布的。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通存通兑等不断普及和推广,当时制定颁布出台的相关规定已暴露出很多漏洞和不适应。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金融部门应尽快修订、完善银行卡挂失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规定,杜绝漏洞,防范风险。

(二)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完善网上挂失、电话挂失业务环节,简化操作流程,实行挂失业务优先受理等,使储户丢失卡折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网络或电话银行止付存款。

(三)突破存款挂失须到原开户行办理的传统做法,通过系统网络或内部电话为客户办理异地存款挂失手续,缩短失盗银行卡(存折)失控时间。

(四)银行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业务操作灵活性。客户匆忙挂失,卡折要素及身份证件提供不全在所难免,银行可在确认挂失人存款真实性前提下灵活办理存款临时止付手续,不可因手续不全而延误止付时机。

(五)规范挂失业务流程,加强银行员工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通过实地调研,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制定合理灵活的挂失业务流程,开展挂失业务演练,提高业务技能。在员工中经常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案件防控教育活动,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六)加强银行挂失业务的宣传力度。通过张贴墙报、印发资料和柜台讲解等形式宣传银行存款知识,银行卡、存折(单)、密码保管常识以及银行有关操作规程,提高持卡人风险防范意识和操作挂失业务的技能。

参考文献

[1]丁一佳. “睡眠银行卡”引发问题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3):66-67。

[2]李正祥.浅析伪造银行卡犯罪猖獗的原因和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3):4-6。

[3]栾娟. “挂失”他人银行卡取款的行为定性[J].中国检察官,2011,(8):74-76。

篇9

【关键词】 财务管理原理; 目标定位; 教学方法

一、《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目标定位

《财务管理原理》是财务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大部分高校都设有此课程,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二是为了区别于会计学专业,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基本是从会计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课程设置上与会计学专业相似度很高,因此,将原会计学专业设置的《财务管理》课程分解为《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两门课程以区别于会计学专业。在实践中更多的是为了第二个目的,直接导致了这两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分工不明确、内容经常重复等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教师对《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惑,胡爱荣等(2009)认为《财务管理原理》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材选择难、课程内容安排难、课程中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笔者在该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难以选择到合适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的相关教材一般命名为《财务管理原理》、《财务管理基础》或《初级财务管理》等,但就其内容覆盖面上看与《中级财务管理》和一般的财务管理课程并无二致;二是教师在选择施教内部选择的困惑,如何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施教,将压缩中级财务管理任课教师的空间。为解决这一矛盾,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给同一老师,由其按照财务管理的内容安排教学进度,产生的实际后果就是将财务管理课程分成两学期讲授,导致《财务管理原理》课程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前提是需要对该课程在整个财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目标和地位准确定位。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的课程目标可以设定为三个方面,并辅之以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一)《财务管理原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主要是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该部分内容应该成为本课程重要的讲解内容之一。以笔者管见,财务管理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观念在财务中的地位类似于借贷记账法在会计中的地位,其基础性不言而喻,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讲深讲透,并向学生介绍其在后续课程中的运用情况,如在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二)《财务管理原理》的第二个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框架的基本内容

财务理论的框架以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为逻辑起点,融资、投资利润分配、营运资金管理等始终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的。所有财务理论研究的目标函数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如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的是权益融资的高成本、低风险和负债融资的低成本、高风险;投资组合理论权衡的是投资收益和风险;利润分配理论权衡的是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利益。所有理论的目标都是为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三)《财务管理原理》的第三个目标是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有一些感性认识

主要包括对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等财务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有所认识。

二、《财务管理原理》的教学方法探索

《财务管理原理》的课程目标特点是覆盖面广,强调实现财务知识的结构化,与此对应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基本概念、财务基础理论和财务管理实务三大模块,教学任务重,教学要求高,显然单凭教师的课堂讲解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创新,需要多种方法并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任课教师讲解法、案例讨论法和研究性教学方法等。

三种教学方法对应的是三类财务管理原理的内容。首先,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由任课教师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框架;其次,为使学生能够对财务管理实践有所了解,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介绍财务管理的实务;最后,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财务管理概念和实践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财务理论,以解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这三部分的内容是循序渐进、依次深入的。

(一)财务管理基本概念:任课教师讲解法

由于学生通过《财务管理原理》这门课程才开始接触到财务管理的内容,教师对于基本概念的讲解是本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学生准确掌握财务概念、术语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财务管理的基础,教师必须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清晰而深入地灌输给学生,即在每一章的开头由任课教师讲解财务基本概念,如在概论部分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的联系和区别、财务目标;风险衡量和价值观念部分的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时间价值等概念。以“财务风险”为例,教科书的标准定义是“企业负债导致的不能清偿的风险”,而在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大部分著作和文献中,财务风险的定义被放大,包含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因此,在概念讲解时,需要全面介绍各种不同的定义,为学生进一步研究提供最初的概念规范。

(二)财务管理实践认知:案例讨论法

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后,具备了解和分析财务实践的能力,从课程设置上也需要进行专业实践教育。案例分析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方法,这里所说的案例是广义的,不仅包括通常具体企业的案例,还包括广义的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如上市公司的投融资现状等。从这些案例讲解和讨论过程中,既要达到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实践有感性的认识,又要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出问题,只有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才说明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西安;内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224;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2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建行的经营风险已经从隐性向显性逐渐转化,决策层由于缺少合理的经营与管理而造成的管理风险,从业人员越权和欺诈经营而导致的操作风险等。出现这类风险,都与建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风险防范制度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强化对建行内控机制的探讨与分析,打造全方位的内控长效制度与风险管理平台,尽可能形成科学长效的内控机制对于确保正常的财务状况、完成预期目标以及保障我国金融系统安全运行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

二、案例分析――以建设银行西安分行为例

(一)建设银行西安分行的介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较早,其经营时间也比较悠久,其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并于1996年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也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该银行于2004年9月15日在四大银行中第一个实现了股份制改造。2005年9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0939是其代码,这也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完成公开发行上市的银行。

建行西安市分行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管辖下的二级分行。成立越50多年以来,西安分行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市场所需的实际情况,以客户至上的原则,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规范经营,现阶段已发展为陕西省服务一流、业绩卓著、途径发达、规模靠前的综合化、全功能现代商业银行。

(二)建设银行西安分行内部控制面临的难题

1.银行管理人员对内控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出现偏差

因为管理理念上存在偏差,导致银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贷人员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尤其是建行实施客户经理制度以后,他们只为了谋取效益,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领导对其没有产生一定的重视,把关较为宽松。建行对于较大额度的贷款,没有同信贷员共同进入企业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查,没有掌握企业经营的现状,只是坐在办公室听别人的描述,在审批的过程中,没有足够把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审查资料的合规性,获得资料后只是履行签字手续,造成部分上报的材料出现问题。

2.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合理

网络信息的持续更新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银行强化防范金融风险、会计内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范与要求。该分行没有有效根据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较为具体、规范的操作流程与业务实施规则。由于建行的业务类型比较繁琐、营业网点分布广泛,进而存在的风险点也比较多,其会计内控机制缺少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最终对内控机制发挥全部的功效具有消极的影响。

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根源在于,一是有关的工作人员缺少风险防范意识与遵守制度的理念;二是组织框架不科学,其人员的操作权责划分比较模糊;三是员工没有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所具备的技能无法满足现在岗位的要求;四是“用非所长、学非所用”,并非学以致用,其工作内容比较模糊,造成分工后缺少合作;五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关键和重点以及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没有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差别化监控。

4.缺乏风险防范的观念

商业银行应当产生竞争,然而盲目的竞争会造成银行在利益的作用下引发轻利益重经营的思想,进而导致银行将开拓市场、发展业务与强化控制对立起来,使得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匮乏、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等现象,产生的结果务必使得银行的内部管理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实际过程中,部分银行贷款评估注重形式,无法合理执行贷款审查机制,具体表现为:贷款档案信息不完善;部分银行没有设立单独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贷款没有有效的效益分析与动态监管;缺少齐全具体的客户信用信息;对某个企业的贷款没有形成定期调查的习惯,造成资产风险越来越大;对单个客户尚未规定总体的信用限度,对于不同的信用方式也未形成一定的上限;其贷款机构不科学,造成不良资产比例高、数额大。这些因素对其资产的安全性带来了消极作用。

5.约束、激励制度不科学

就建行的约束激励制度而言,关注对发展业务的激励,而对机制的约束没有摆在相关的位置。具体体现在:考核指标依旧是速度与规模指标,很少涵盖质量指标,集中财务等优质资源开拓某些业务,几乎没有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奖励,缺乏一定的内部控制与质量管理,或对造成问题的人员以及机构缺少足够的处罚力度。在该约束激励制度的作用下,上级部门以及管理层看重的是业绩,而相关的员工看重的是收入与升迁,两者无法形成默契,再加上违规成本较低,有关的支行或下级机构也模仿其有关的措施与管理,积极开拓营销,将业务发展取代于内部控制。进而把有挂的优先管理理念放在一旁,造成内控无法得以强化甚至被弱化,进而存在钻空子、打球等违规操作,最终导致内控和发展出现失衡的现象,从潜在风险向现实的风险损失演变,从偶然的违规操作向持久性的违规操作演变。

(三)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1.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的认识高度

建设银行应对新入行的员工进行合格操守、规范操作的教育与培训,着力培养员工学习提升风险意识、合规履职意识、内控意识和案防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有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风险合规培训和职业道德讲座,采用现实案例来授课,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身职业道德,强化新进员工守法合规理念。

2.优化银行内部会计治理结构

首先归纳有关的经验教训,对当前内控的有关流程与机制进行充分的完善、梳理和整合,要对业务风险点的防范加以突出,对会计业务环节中的风险进行具体排查,找出有关的风险点,进而出台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综合性、前瞻性的业务流程。对内控的手段、原则、对象、目标、要求、关键控制程序进行明确,确保所有的会计岗位的操作都有章可依。其次,对其制度的完善与更新加以重视。针对不完善、不满足业务发展的办法与规章制度应当予以修正与优化,将已经具备新规定、已过时的办法和制度应当及时进行废除。

3.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完善核查监管机制

优化监管稽核机制,在强化上级部门监管稽核机制内部审核的前提下,内部稽核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务必进行相互合作,发挥专家与导向的功效,对基层银行管理者进行较为系统的风险内控教育,进而对基层银行自发性的建设内控机制具有促进意义,同时督促基层银行定期上交内控状况报告与内控整改意见。稽核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独立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4.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银行业控制市场风险时主要考虑利率风险,建行在优化利率风险的过程中必须打造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形成明确的职责,通过对风险量化的处理,创建合理的风险量化模型,进而分解年度资金的预定目标,将产品设置进行额度限制,为各级交易工作者设置止损限额与交易限额,进而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形成科学的总分行利率风险汇集、转移机制,再通过总行统一进行对冲与管理。

在信用风险方面必须形成信用风险的责任制度,清晰每个岗位乃至部门的风险责任和相应处罚措施。必须对违规、违纪导致的信贷业务的损失与风险进行责任追究,严格分析出现损失与风险的重点环节,追究有关的责任人与责任部门。

5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建立科学绩效管理平台

科学、合适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对商业银行形成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具有积极作用,改善其综合竞争力与经营管理水平,所以,这种绩效考核机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制定制度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明确化、公开化原则;第二,客观考核的原则;第三,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四,反馈原则。

三、结论

本文对中国建设银行内控的现状加以探讨与分析,指出现阶段建行内控中面临的有关问题以及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案。文中描述的银行内控分析和有关的优化不单适用于中国建设银行,同时从某种程度而言也适用于其他的商业银行。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从开始的思想问题,再到内部结构,风险管理,直到最后的奖励约束机制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改进。换句话而言,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以及我国加入WTO,有关的商业银行即使在较为激烈的竞争过程中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然而依旧存在较大的压力与风险,进而无法解决相对薄弱的内部控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强化业务拓展以及市场开发的同时,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控制理念与管理经验,尽可能的在风险评估程序、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理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改革与研究,将完善内部控制看作是一项连续性、基础性、常规性的工作,推进内控制度的建设,积极优化内部管理与控制的状况,打造一种科学、持续的内部控制平台,进而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财产安全,最终使得其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中.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1(07).

[2]应旭婧.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