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进口贸易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代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贸易“攻防战”可谓此起彼伏。平行进口,作为一个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问题,既是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知识产权法学界长期讨论且颇有争议的棘手问题之一,在我国立法中尚属空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平行进口问题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由此引发的法律争议也会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变刻不容缓。
一、平行进口的概念
平行进口亦称为“灰色市场”,我国学者对其定义有一定的差别。一些学者的定义是: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进口并出售带有相同商标的商品”。[1]还有学者定义为:在外国商标权人授权国内商标被许可人(以下简称商)使用其商标制造或经销其特定商品的情况下,其他未经授权使用其商标的国内经销商(下简称非商)通过外国商标权人或第三人合法进口外国商标权人或其授权厂商制造或销售的同牌名商品并在国内销售,从而形成商与非商在国内市场因商标正面竞争的现象,对此现象称之为平行进口。[2]根据第二种定义,必须有被授权商的“先行”使用或进口的事实,才存在非商的“平行”进口问题。而根据第一种定义,则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根据国外诸多国家的立法及实践,只要本国存在商标权人,第三人未经其许可将标有其商标的商品进口到国内就构成平行进口,不管事实上是否存在商标被许可人的“先行”使用或进口。笔者比较赞同第一种定义法,不过既无“先行”进口,何来“平行”进口?所以笔者认为使用“灰色市场”这个概念似乎更恰当些。
笔者认为,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当某一商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注册获得法律保护时,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直接或间接从外国商标权人手中合法购得标有其商标的商品并未经本国商标权人许可输入本国销售的行为。在平行进口关系中,有三方基本当事人,即:外国商标权人、本国商标权人、未经授权的进口商(非商)。
平行进口的上述定义表明:(1)平行进口商进口的商品必须是国外商标权人生产或销售的同牌名“正宗商品”。(2)平行进口以非商合法取得标的物以及进口的标的物合法为前提。若平行进口的商品系非法取得或为非法商品,则这种“进口”将因其明显违反国家相应的法律而受到制裁。因此,这种非法进口同牌名商品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已无讨论的意义了。
二、在平行进口问题上的两大理论分歧
在国际贸易中,出于经济和法律的考虑,有关平行进口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特别是合法性问题,即平行进口是否构成对进口国当事人商标权的侵犯,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及知识产权法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商标权地域性理论与商标权穷竭理论之争。
反对平行进口者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商标权地域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商标在哪国注册,其所有人的独占权利就应在哪国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未经所有人或被许可使用人同意的平行进口是对进口国商标权人权利的侵犯。而且,商标权根据每一国家的商标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权利存在,其合法作用除了标示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及其信誉外,在不同的国家事实上具有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当商标使用权发生域外转让时,商标权代表着被许可使用人开发出的独立信誉。为了建立这种信誉,被许可人做出了额外的努力,付出了相当的费用。保护这种独立的信誉,就是商标权地域原则之所以产生的基础,平行进口无疑将使被许可人的这种独立的权利利益受到损害。[3]
反对平行进口者还认为,从经济上看:(1)消费者对灰色市场的存在几乎一无所知,面对市场上价格悬殊而商标相同的商品,消费者会感到茫然。平行进口的商品通常只具备商家提供的服务和担保,不具备厂家提供的服务和担保,消费者通常并不知道或不可能注意到这些差别,特别是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即使同一商标的商品,在质量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因而,平行进口可能使消费者对同一商标但不同来源的商品产生判断和选择上的困难。如果平行进口商品存在质量缺陷,而又没有明确标示出商品来源,消费者就会因无从识别而遭受其害。(2)由于平行进口的货物在质量、售后服务以及担保方面和厂商提供的服务和担保不同,由此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将直接损及国内商标所有人或使用权人的良好信誉。
赞成平行进口者的理论依据则是商标权穷竭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商标权所有人或被许可使用人曾经同意将标有其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那么该商标权所有人及被许可使用人就丧失了对它的控制,其权利已经用尽。任何人合法取得该批商品后再如何转销,商标权人无权干涉。因此,平行进口是合法的,不构成对商标权的侵犯。
赞成平行进口者还认为:(1)从促进自由贸易的角度讲,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可以促使相关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通,防止商标权人滥用自己的权利,造成国际市场的人为分割,从而有利于促进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2)平行进口商与授权进口商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给进口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廉价的消费选择。由于平行进口商一般不需要库存及厂家售后服务的开支,不需要广告和公关费用,因此,灰色市场进口的商品在价格上会便宜很多。
三、各国有关平行进口的立法、判例比较研究
篇2
关键词:卸货时间;滞期费;原因;对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基础
我国《海商法》对船舶,海上货物运输以及船舶租用合同等的定义、合同的订立和解除,有关方的权力和义务,运输安全,争端,赔偿,时效,应用法律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另外,《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CFR和CIF贸易条件下进口合同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工作范围也有明确的划分。
二、产生滞期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典型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1、递交准备就绪通知
按国际惯例,船到达指定锚地抛锚并就绪后,船方或通过其向买方或发出准备就绪通知,发送准备就绪通知意味着船舶准备就绪,可随时靠泊。按常规,卸货时间从准备就绪通知发出一段时间后起算,具体卸货时间将根据商品、码头设施能力等相关条件而定。规定的卸货时间用完后,其超出部分,船方即可按租船合同中约定的滞期费费率向承租人(即进口贸易合同中的卖方)收取滞期费,卖方转而按约定向买方收取相应的滞期费。
2、锚地的确定
一般来说,锚地离开卸货港码头,尤其是大型企业的专用码头都有一定的距离。航程少则几十分钟,多则数小时,同时航道水深还受潮水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可能将递交准备就绪通知的地点定在离卸货码头最近的锚地(包括大型企业的专用锚地),或在合同中约定从锚地驶向码头靠泊的时间不记入卸货时间等,这也是通常情况下容易被卖方接受的惯例。
3、航行时间的规定
我国各地海事部门一般都限制外轮在夜间驶入或驶出港口,但已靠泊作业的外轮不受此时间限制。因此,在合同中应注明将船舶等待靠泊前的夜间时间在卸货时间中扣除,这也是惯例做法。
4、恶劣气候等不可抗力影响
夏季,我国部分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而北方地区经常由于大雾、大雪而影响港口和码头作业。在这些恶劣气候的影响下,当地海事部门将按规定下令关闭港口并停止码头作业,所有到达或正在码头作业的船舶只能就近抛锚等候,等待码头重新开放。即使在码头重新开放后,这些等候的船舶也需依次等候靠泊。为此,在合同中须对因受恶劣气候等不可抗力影响而产生船舶滞期的后果加以明确,减半计算通常是买、卖双方更为愿意接受的方法之一。
5、码头拥堵
通常情况下,由于买方码头作业繁忙,尤其是台风、大雾,大雪等恶劣气候过后码头重新开放后,等待靠泊的船只排起长队而造成的滞期,买方应承担相应的费用。但如果能根据具体情况,事先合理安排靠泊计划,也能避免一笔可观的滞期费用。
(二)特殊情况及应对措施
1、安全船舶和安全码头
卖方常向买方提出须保障泊位和航道安全的要求,以保障其船舶在卸货港航行及作业过程的安全。同时也是卖方为了转嫁其与承运人之间租船合同中约定的相关责任。有关安全船舶和安全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出租人交付船舶时,应当做到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同时有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承租人应当保证船舶在约定航区内的安全港口或者地点之间从事约定的海上运输。
2、商检
在我国各主要港口或大型企业的专用码头,一般都有第三方商品检验派驻机构,诸如国际着名的SGS,ITS以及国内的CCIC等,但各派驻机构的规模不尽相同,有些规模较小的现场分析设备很可能满足不了要求较高商品的品质分析,因此需要将取样送交其它设备更为齐全的分析机构进行分析,这样就要花去较多的时间。此外,商品质量分析项目的多少及难易程度也都关系到分析时间的长短。通常情况下,买方在品质分析合格后才准予卸货,以防不合格商品污染其储罐。而整个取样和分析所需的时间都将记入卸货时间。因此,选择第三方检验机构和充分了解商品检验程序是在合同洽谈过程中争取更多卸货时间的重要依据。
3、预计到达时间窗口
一般而言,买方将根据卖方最初提供的预计到达时间做各方面的准备包括申报及安排靠泊时间。如果船舶实际到达时间偏离船方最初的预报,尤其是在码头作业繁忙时期,将会因泊位被占而影响其靠泊时间。如果不对此加以规定,很容易产生滞期。因此,买方应注意在合同中对承运方在预计到达时间窗口之外时间到达卸货港的情况作出约定。
4、卸货前的准备
对于凝固点较低的散装液体化工品,在冬季卸货时需要预先对管线进行加热。同样,对低温(指0℃以下储存)散装液体化工品,在常温条件下卸货时需要预先对管线进行预冷。预冷或预热所需的时间与码头管线长度有关。对此类商品,船方或岸方通常都会在卸货前预先做好各自管线预热或预冷的准备工作。但不排除准备工作不能及时到位的个别情况发生。因此,将船方管线预热或预冷的时间不记入卸货时间的条款写入合同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三、结论
滞期费涉及的面很广,产生滞期费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进口贸易实施过程中,产生滞期费的情况屡见不鲜。除本文述及的产生滞期的大部分原因外,不排除还有诸如等候领航员,当地航行管制等个例情况的发生。但只要不断加以总结,相信一定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防止滞期费的产生。当然,避免船舶滞期也不是照搬条款和单凭经验就能完全做到的。在这方面,国内外有着很多典型和具体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分析和借鉴。总之,在签订进口贸易合同之前,买方或其需对进口商品本身,运输及其装卸条款,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卸货港环境和设施等情况加以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洽谈进口贸易合同中主动提出条件或退而能对卖方提出的相关条件加以审核并积极应对,最终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额外费用。
参考文献:
[1]何丽新,吴海燕.海商法案例精解[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平行进口;权利用尽原则;地域性原则;研究综述
平行进口(PARALLEL IMPORTS)是指本国的商标权人将自己生产的商品出售给国外经销商或者将自己的商标许可给国外生产企业后,这些国外的经销商或者生产企业将其与商标权人在国内生产的相同的商品,重新进口到国内的做法。
一、关于平行进口的主流观点
从理论上看,国内多数学者都是通过知识产权法上的"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来解释平行进口问题。主流的是两大观点:一种是认为平行进口是应该禁止的,第二种则反之。其中,赞成平行进口的理论依据是权利穷竭理论,而反对者则以地域性原则为理论支柱,我国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先生就持这种观点。郑先生认为 :"'权利穷竭'原则的适用也有地域性。……其权利在甲国虽已穷竭,但在乙国仍处于'未曾行使'状态,尚未穷竭。"
(一)根据地域性原则认为平行进口应被禁止
李玉文和方秀云在其《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一文中就曾经总结到,那些主张禁止平行进口的人认为知识产权有地域性,权利用尽也有地域性,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在一国用尽并不等于在其它国家也已用尽。因此平行进口若未经进口国当地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的人的同意,则构成对该产权人或人的侵权。
(二)支持平行进口的两种观点
1.根据权利用尽原则认为应允许平行进口
大多数支持平行进口的学者都将"权利用尽原则"作为其主要的论据,认为知识产权产品一经销售出去,知识产权所有人便不再对知识产权产品享有控制权,因此,平行进口是合法的。
2.根据贸易自由化原则支持平行进口
李玉文和方秀云在其《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一文中还提出,支持平行进口的人除了根据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原则进行证明以外,主要还根据贸易自由化原则进行主张。他们认为平行进口商不仅没有构成侵权,而且还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可竞争价格的商品来源,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他们认为,如果不允许平行进口,必然会造成世界市场的分割,这显然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违背,不利于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世界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此外,还会造成知识产权人或被许可人对进口国市场的垄断,而此种垄断只能给该国内被许可人或人带来利益,对真正的发明创造者并不能带来好处。或者更为重要的是,不允许平行进口,将促使价格安排及其它形式的价格限制,不利于公共社会,等等。平行进口的支持者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与世界贸易的自由竞争贸易原则相违背的。
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至今仍是知识产权法的两个并行的重要原则,也是平行进口问题上两大互相对立观点的基础理论。董石和张莉军在《平行进口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就提到:"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至今仍是知识产权法的两个并行的重要原则 ,也是平行进口问题上两大互相对立观点的基础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地域性原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从发展趋势看 ,权利用尽原则在今后处理平行进口案件中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
二、认为权利穷竭原则无法解释平行进口的观点
有学者进一步主张,在对待平行进口问题上的地域原则与权利用尽原则之争实质上是知识产权的国内穷竭论与国际穷竭论之争。因而,对权利用尽地域性的态度是解决平行进口问题的关键。
但是周哨龙在《再论平行进口》中却认为权利穷竭制度无法被用来解释平行进口。他认为构建权利穷竭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知识产权与物权之间的冲突,即外国知识产权人对于该外销产品能否继续通过知识产权加以控制,因为知识产权产品一经首次销售后,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物的所有权人发生了分离,两者之间就很可能发生冲突,此时权利穷竭制度就对知识产权人在产品销售后对产品的支配权实行了限制。但是平行进口制度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口国内知识产权人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其利益应否保护,而无需考虑外国知识产权人的权利。由于两者在适用前提与关注对象上存在根本差别,因此,权利穷竭制度无法被用来解释平行进口。
李玉文和方秀云在其《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一文中也认为不存在权利用尽的地域性之说。他们认为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说明知识产权只有在申请注册的国家才可能得到保护,而在其它国家则不受保护。一旦知识产权人在登记国将知识产权投放市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均应有权进行购买或享用。至于产品将被销往何处,知识产权人无权控制。事实上,知识产权人在注册国以外根本就没有权利,更谈不上所谓尚未行使的权利了。就是权利人在另外一个国家还拥有权利,那也是根据另外一个国家的法律所享有的,而不是根据第一个国家的法律所享有的权利的 "尚未用尽"的部分。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权利用尽的地域性之说,更不用说利用其来解释平行进口的问题。
三、各国关于平行进口的立法实践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平行进口的规定存在很大差异,就是一个国家关于同属于知识产权的版权、商标和专利的平行进口的规定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国家对同一种知识产权的规定在不同的时期也不相同。
首先,关于专利方面,在陈海浪、杨思哲和马遥的《专利产品平行进口不同立法的价值取向分析》中指出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法律都规定了专利权人的进口权,即专利权人有权反对第三人的平行进口。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6 条在谈到知识产权权利用尽时,虽然避免了作出统一的实体性规定,但在第 28 条专利"所授予的权利"中却规定,如果专利保护的是产品,那么专利应赋予其专有人有权制止第三方未经许可为制造、使用、提供销售或销售为目的进口产品。该条款明确地规定了专利权人享有的进口权,即有权制止平行进口。1992 年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修改时,在总则的第 11 条增加了第 3 款,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进口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因而我国的专利法也承认了专利权人的进口权而否定了平行进口。到目前为止,否认进口权的国家只有两个,就是哥伦比亚和墨西哥。
其次,与专利不同的是,各国关于版权的平行进口的规定很不一致。德国、奥利地的法律允许版权产品的平行进口,但法国、比利时等国却绝对禁止平行进口,而美国、英国则相对灵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部国际公约对版权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作出统一的实质性规定。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没有就版权人的进口权或平行进口的问题作出规定。我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版权人享有进口权。
但是,关于商标权的情况却与专利权完全相反。在李寿双的《欧盟法中的平行进口与商标权:历史演变与最新发展》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允许平行进口。按照德国现行商标法的规定,只要德国商标权人或其商标被许可人将贴有其商标的商品投放于国内外市场,其商标权便由此"用尽"此后商标权人或其商标被许可人无权再控制该商品的流通,包括平行进口。英国的商标法也规定,只要商标权人或其发出的许可证的注册使用人同意将带有这种商标的商品投放市场,那么无论带有这种商标的商品怎样分销和转销(包括平行进口),该商标权人或其许可持有人均无权干预。日本在 60 年代以前,曾反对非商标权人的平行进口,但自 70 年代后也允许平行进口。美国虽然在《正宗商品排外法》规定,非得到美国商标权人的书面同意,任何贴有美国公民或公司所拥有的商标的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均系违法,但其《海关条例》却规定,如果外国商品的商标和美国的商标为同一自然人或法人拥有,或外国商品的商标使用人与美国商标拥有人同属一母公司的子公司或系子公司的关系,则贴有该商标的商品的平行进口不在被禁止之列。
四、存在的问题
对于上述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主张禁止平行进口的用意我能够理解,但对其上述理由我却不敢完全苟同。
关于赞成平行进口的观点主要是从有利于公共社会的角度去阐述的。但无论这种说法多么堂而皇之,终不能掩盖平行进口行为的侵权性。这里的侵权性是直接基于知识产权的独占性不容侵犯这一原理之上,而不是基于权利用尽地域性学说或者其它原理。平行进口侵犯的不是出口国权利人在进口国尚未用尽的权利 ,而是侵犯了进口国权利人尚未动用的权利 。
而且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绝不单纯的只是知识产权问题,更多的则是贸易问题,或者是一个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问题。我认为,仅从知识产权的用尽是否有地域性这一角度来研究平行进口问题,不仅在理论上难以成立,而且还是一种误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地从贸易的角度着手,而且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就某一具体的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它应采取怎样的政策,最终还是取决于该国在世界上的知识产权地位和贸易地位。而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进,倡导禁止平行进口的国家必然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李玉文,方秀云:《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董石,张莉军:《平行进口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载河北法学。
[3]周哨龙:《再论平行进口》,载科技与法律。
[4]陈海浪,杨思哲,马遥:《专利产品平行进口不同立法的价值取向分析》,载当代经理人。
[5]李寿双:《欧盟法中的平行进口与商标权:历史演变与最新发展》,载法苑博览。
篇4
对于加工贸易负面作用的认识,有些是客观存在,有些则是由于看待问题角度的失误,存在夸大甚至强加于加工贸易之嫌。无论如何,看待像加工贸易这样重大的事物,关键要从大局出发,比较其利弊得失。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是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否定加工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引导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因此,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分析。
一、关于加工贸易“飞料”走私问题
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应该说,这是在当前我国增值税率和关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一个明智之举。正是实行了这些政策,才使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少数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犯罪活动。不法分子采用虚报品名、规格、数量,进口以多报少,出口以少报多,高报单耗,以次充好,甚至采用“假单证、假印章、假签名”等“三假”手段,从事走私勾当,将保税进口的货物在国内倒卖。1997年开展严打走私运动以来,连续几年破获了大量以加工贸易之名进行的走私犯罪活动。据海关统计,1997年查获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01起,合计案值33.3亿元,分别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和总案值的54%。1999年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7起,合计案值28.7亿元,分别占全国查获走私案总数的39.5%和总案值的53%(邵祥林、王玉梁、任晓薇:《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第82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752起,案值25.4亿元,虽然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但案值比例高达42%。2001年上半年,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甚至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
从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看,利用加工贸易走私案占较高的比例。但是,能否据此认为加工贸易就是走私最重要的渠道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据国际经验,查获的走私案值,一般约为实际走私案的10%,甚至更低。在查获的走私案件中,不同方式的走私,被查获的难度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从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的比例,来推算不同方式在全部走私案件中的比重。加工贸易走私,由于必然在海关留下有关单据,因此,与那些“闯关”走私案相比,以加工贸易之名走私的案件,事后仍然可能查获,所以,当大规模开展打击“走私”活动时,对以往的案件,加工贸易走私更易被查获。因此,我们尚不能从近几年海关查获走私案中加工贸易走私所占的比重来推论其在全部走私渠道中的比重。也许所查获的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金额占较高比重,只是说明这种走私更易被查获。
走私活动的猖獗,不是因为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而是由于过高的关税和增值税造成的巨大利益的刺激,以及监管手段的落后和官员的腐败。只要上述诱发走私的原因存在,不管是否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都是不可避免的。
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说明,沿袭这种传统的方法加强监管,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必须探索新的监管思路与监管方法,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更加方便加工贸易进出。
二、关于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磨擦问题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发展,引发出两个问题,一是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二是所谓的贸易磨擦问题。
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东亚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转移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大幅度向中国转移了生产制造能力,这些企业原本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移到中国后,由于充分利用了我国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很多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对美出口进一步增加。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东亚新兴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从日本和“四小龙”进口料件,在华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突显出来。按照美方统计,2000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深入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几个问题需要指出。第一,中国对美贸易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实际上是取代了以往东亚其他经济体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企业。例如,1986~1988年间,美国鞋类进口的60%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大陆只占2%。到1999年,这两类产品进口国的位次完全颠倒过来,美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鞋类仅占2%,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鞋类所占份额上升至60%。玩具和体育用品的情形也相类似。1985年,美国从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占60%以上,中国大陆仅占6%,到90年代末,所占份额数刚好相反,中国大陆占60%,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减少至6%。(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第二,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美两国对双边贸易的统计都出现了误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出口的产品,按原产地原则,仍然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恰好相反。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实际情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贸易不平衡状况。有关研究表明,中美贸易逆差应介乎两国统计之间。第三,中美贸易不平衡,并非中国保护市场造成的,实际上,近10年来,中国市场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1990~2000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增长了四倍,1990~2000年,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出口市场,到2000年,中国成为美国在全球的第出口市场。但是,不管原因何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使我国在对美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一些美国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并不是像一些论者所宣称的,影响了一般贸易的对美出口,实际上,美国借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中国出口产品直接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不多,除少数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外,绝大多数产品并没有直接受到限制措施,主要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贸易不平衡,只是转移了其他东亚经济体对美贸易的顺差,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企业。而且,很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这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以贸易不平衡为武器,要求中国加大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速了我国市场开放,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开放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贸易磨擦问题,或贸易伙伴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不正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遇到的反倾销问题。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已经超过500起,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不少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措施,使我国出口形势空前严峻。不少学者与官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对华反倾销,是因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但是,国家经贸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最近完成的一项反倾销研究课题的调查表明,我国被反倾销的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10%。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出现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以往对加工贸易的评价,夸大了其导致贸易磨擦的负面作用,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三、关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关系问题
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挤压了一般贸易发展。在进口方面,对加工贸易设备与中间投入品进口实行保税政策,使我国进口纳税产品比重很低;在出口方面,加工贸易挤占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份额。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关于加工贸易与进口关税收入的关系,以下几点需要明确
第一,对加工贸易进口免征关税,是合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最终会包含在出口产品之中,如果对加工贸易进口征收关税,就会扭曲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使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二,关税对总税收贡献的下降主要是由降低关税水平引起的。我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从1985年的44.3%(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下降到2001年的15.3%,降幅为66%,但同期关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只从10%下降到5.5%。
第三,关税比重降低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方面的减免税。我国有四大类产品不纳关税,一类是加工贸易进口,二类是外资企业设备进口,三类是技术改造等进口减免税,四类是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馈赠。1998年我国进口应税品比重只有19%,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为48.9%,外资企业投资项下进口占10.3%,二者合计为59.2%,通常馈赠进口不到1%,因此,技术改造等免税进口占到20%。也就是说,在应该缴纳关税的一般贸易进口中,政策性免税进口额达到一半以上。关税收入比重的降低,这类政策性减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挤占一般贸易出口市场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即使中国不发展加工贸易,这部分市场也不会自动地留给一般贸易出口。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国投资者可以在其他国家,如东盟国家加工出口。因此,中国发展加工贸易并没挤占一般贸易市场,只是挤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第三国的市场。从过去10多年来中国和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减,可以看得很清楚。
篇5
关键词:关税配额 棉花 进口贸易
我国的棉花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影响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并且直接的影响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因此分析关税配额对我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影响非常的重要,特别是针对一些消极的影响应该给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保证我国棉花进口贸易在关税配额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带动我国的农产品以及纺织业的发展[1]。
一、农产品关税配额概况
关税配额体制的建立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为了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中,国际贸易的谈判在关于农产品市场准则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针对关税配额的建立而言,关税配额在基础上对农产品的市场基期进行了维护以及协商。如果农产品的基期水平在本国的消费低于百分之五的时候,那么将对市场的基期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发展。从原则性上来看,配额并不是通过硬性的指标问题对关税问题进行划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关税问题上的差异性,进口贸易配额实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低于关税,就可以在额度外实行一般关税的原则[2],我国在关税配额谈判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刚加入国际世贸组织的新成员,首先是做出了一定的承诺,为了保护我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商品贸易市场的稳定。我国的棉花进口贸易市场的税收问题是根据滑准税的要求进行的,因此对于滑准税的基准要求要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滑准税简介
滑准税在国际上又称滑动税,是对市场进口税中根据商品的不同价格而进行可辩证调控的一种进口关税问题,在滑准税的设置过程中所针对的高档商品的正常价格进行低税率或者是减免征税,而对于低档商品的正常价格上锁采取的是高准率的税收,因此在我国的棉花进口贸易中的关税率相对是比较高昂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棉花为发展的纺织企业的成本问题,因此形成了一个连环发展的过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国际的关税配额问题我们无法进行调控,但是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对我国的棉花市场进行调控,这样就能够稳定平衡我国的市场发展[3]。
三、关税配额对我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是我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行业,农产品行业的进口总额在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中占有较重的份额。根据实际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农产品进口总额在我国的总进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在2010年,我农产品的棉花行业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了2000亿美元的大关,高达20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比2008的总额年增长了12%。其中,纺织品出口总额为770.5亿美元,增长了28%,比2008年增长了18%;服装出口总额为1295亿美元,增长了21%,比2008年增长了8%。2010年的12月,我国棉花进出口更是实现了同比、环比双重增长的可喜局面。当月,棉花市场对于纺织行业总出口额达1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环比增长5%。其中,纺织品出口总额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环比增长4%;农产品总额为12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环比增长5%[4]。但是,面对我国棉花出口的迅猛发展势头,不少出口国开始对我国实施棉花出口的特殊保护和限制,并希望通过压制我国的棉花贸易市场来有效转移其国内的各种矛盾冲突和注意力。但是,我国政府也适时的调整着外交政策,于是,西方各出口国想要单纯的依靠各种压制或者自保手段来达到压制我国的棉花市场的目的已经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关税配额成为各出口国限制我国棉花业对外进口的主要手段,并给我国棉花进口贸易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国际棉花市场中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1)针对棉花市场中各种纺织品和服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回收的整个流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设置的关税配额,具体表现为,各出口国要求我国的各个企业要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并要求生产的产品具备环境标志和绿色环保声明;(2)为了减少各类产品自身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对企业生产出的棉花市场的各类纺织品进行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例如,不少出口国都要求企业要采用生态化的模式来进行各类纺织产品的生产。
对于棉花市场的关税配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市场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关税配额会大大增加我国纺织行业的进口成本,从而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轨迹关税配额背景下,中国的各纺织企业必须要在建立完善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后,才能顺利的进入国外市场。以我国的棉花纺织企业为例,为了使生产出的产品满足各进口国的技术规定,企业必须要耗费巨资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材料,于是极大的增加了实际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也随之提高。另外,很多出口国家都要求进口的纺织产品要具备国际权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但想要去的各出口国所需要的检验报告,我国的纺织企业就必须将生产出的各种产品送至专业权威的检验机构进行鉴定和评估,但检验和评估所需的费用很昂贵,会极大的增加企业的检验和鉴定成本,也就极大的增加了产品最终的总成本[5]。下表2是针对我国棉花进口贸易受关税配额影响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统计表。
表1 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统计
年份 受影响企业数 损失总额 受影响产品比例
2004
2006
2008 29个
47个
70个 6.6亿美元
9.3亿美元
10.3亿美元 1.3%
1.4%
1.7%
减少了中国的纺织出口的市场份额。随着西方国家对环境和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体系越来越完善,各项标准也越来越详细和严格。中国的纺织行业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规定要求,市场份额就会严重减少。例如,作为中国纺织出口的主市场之一,为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欧盟在金融危机后制定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从而造成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市场份额的急剧下降,而其他一些国家见此情形也纷纷效法欧盟。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纺织行业处境堪忧。市场准入的影响。统计显示,中国每年都有近75 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和限制,其中纺织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西方国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都较为先进,于是,各出口国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并按照本国的技术水平制定出很多十分苛刻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来保护本国的市场,也就严重阻碍了国外产品的进入。我国的纺织行业受限于技术水平,自然也会受到市场准入方面的较大限制。
四、政策建议
棉花是在我国的纺织业的发展中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是最基础的原材料配备,同时是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物资,因此棉花市场在我国的市场贸易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从棉花的生产、加工、出售等整体的环节上是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再生产的产业链条,因此在棉花的关税配额问题上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来解决不良的影响,首先棉花配额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的,因此在政策的要求上应该将棉花这一农产品作为整个纺织业发展的重点,寻找合适我国国情的棉花关税配额比例来进行制约,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对我国的市场进行调控[6]。其次棉花属于低档的商品,因此在国际上的关税比例相对比较高,因此我国可以从内部的调控上来实现海关的配用,这样就有效的对成本问题进行平衡控制,保证纺织业市场的稳定发展。
当然也可以进行调整经营战略。目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正不断趋于区域化和集团化,在集团内部,纺织企业受到的包括绿色贸易壁垒在内的各种贸易障碍的影响都比较小。所以,我国的纺织行业要积极转变现有的经营思想,积极调整进口经营战略,要注重贸易与投资,加快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要加紧建立一批纺织方面的跨国性公司和企业,实现在进口国的当地进行生产,并在产品生产完毕后就地进行销售的模式。实行从纺纱到织布,再成品生产的一条龙经营模式,从而有效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约束和负面影响。同时,我国的纺织企业也可以 积极加大开发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市场,以及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市场,积极开拓更多新市场,从而有效分散贸易压力,增强对各种贸易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
除此之外,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棉花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压力,面对西方各进口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对我国的纺织行业进口进行了各种约束和限制的现状,我国的纺织行业一定要紧跟形势的发展,积极应对市场的具体变化,否则就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惨遭淘汰。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在生产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水平还有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际商场中的竞争力较弱。所以,国内的纺织行业一定要努力提高意识水平,并加强自身生产技术与贸易能力的建设[7]。我们相信,通过切实的努力,我国的纺织行业一定能突破西方各出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国际市场份额,获得长足的发展。棉花进口贸易是纺织业的关键,纺织行业在对外出口贸易中,经常会受到各出口国的贸易保护的限制,而各出口国又拥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权利,于是对我国的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各类产品和市场,并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为原则,制定出十分严格的环保性技术标准,或者采用绿色标志和绿色包装制度以及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补贴制度等,限制国外各种产品的进口的措施。
我国棉花进口贸易在关税配额的影响下对我国的纺织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要对于棉花进口的成本问题从国内的角度进行调控,这样才能够稳定我国的纺织业市场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遵守国际上的关税配额的原则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昌元,吴王平.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政策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3;4
[2]王晓轩,李海燕.我国关税配额对棉花产业和贸易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
[3]龙昕.建信息渠道 促农产品贸易发展[J].大经贸,2008;8
[4]谭砚文,温思美.新一轮农业谈判关税配额的争议及中国的立场[J].国际经贸探索,2006;2
[5]黄一马.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3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
篇6
论文摘要:风电行业是一个新能源行业,发展还未成型,资金积累也不够,拓宽融资方式显得特别重要.分析了我国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现状,研究了融资的战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在近些年不容小觑,由于其尚属新兴产业,基础不够扎实,资金积累也不够,因此迫切需要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以增强发展实力.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行对进口商和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有关的一切融资活动,并具备简便、快捷、准入门槛低等优点,因此风电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融资,以达到融资的最佳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风电行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拓宽风电行业的融资渠道.
1.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性
我国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已走完20多年的历程.“十五”期间,风电发展非常迅速,累计总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3.44x105 kW增长到2008年的1.2153x10’kW,位居世界第4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西班牙.我国历年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如图1所示.
虽然我国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发展迅速,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我国风电设备却始终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的技术设备.据统计,在2007年中国风电设备新增市场份额中,国产设备(包括合资)占57%,进口产品占43 % ;2008年我国风电设备市场40%需求仍由进口产品满足,见图2.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风力发电机组976台,金额超过了9 853万美元.现在世界几大风机制造巨头订单已经排到两年以后,主要订货商都是中国的公司.这些设备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因此占用了大量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影响了风电企业发展甚至日常生产经营.
我国的风电企业在设备制造技术上要与国际大厂商竞争还为时过早,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因此,我国风电行业必须从进口方面入手,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贸易融资,解决我国风电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资金问题.
2.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2.1短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融资期限在一年内的属于短期融资.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以短期融资为主.需要进口风电机组的企业可以选择以下短期国际贸易方式.
2.1.1进口发票融资
对于一般性的单笔金额不大、生产周期不长、付款期限也不长的经常性贸易,应该选择进口发票融资,又称进口汇出汇款融资.它是在进口商收到进口货物,进口货物销售货款回笼之前,向进口地银行申请资金融通用以对外支付进口货款的业务.这一融资方式不需要冗长的审核,只要有票据就可以进行融资,而且效率高、风险小。因此,采用此种融资方式可以减少风电企业在进口设备时资金占压,并可优化资金管理.有了银行的信贷支持,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但由于银行需要控制风险,并不会对所有的发票都进行贴现,因此这种方式也有较大的局限性,
2. 1.2进口押汇
进口押汇是银行为帮助进口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而向其提供的一种资金融通.根据所使用结算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进口信用证押汇和进口托收押汇,前者是开证行在收到与信用证相符的单据后即先行付款,进口商凭信托收据取得单据并将货物销售后,再偿还银行先行垫付的进口货款本息.对进口商而言,进口信用证押汇是以信托收据为抵押品,利用银行信用和银行资金完成其商品的进口贸易和国内销售的融资方式.进口托收押汇是银行给予进口商凭信托收据提货的一种融通资金方式.在付款交单条件下,进口商为了不占用资金或减少占用资金的时间,而提前付款赎单又有困难,希望能在汇票到期前、或在付款以前先行提货,就可以要求银行进行进口托收押汇.实际上,这是一种对进口商较为有利的短期融资方式.
2. 1. 3假远期信用证
在假远期信用证下,买卖双方达成的是即期交易,但规定受益人出具远期汇票,待提供单据后可即期收汇.这种操作方式对出口商来说是即期收款,对进口商来说要等到汇票到期日才对外付款.这实际上是出口方银行对进口商提供的融资,是进口商通过兑现它所持有的银行远期承兑汇票而实现的融资,因此付款银行的贴息及承兑费均由进口商承担.对于进口商来说,借助银行资金既实现了对出口商即期付款的承诺,又减缓了自身暂时的资金短缺.这样,不仅可以即期取货销售,还可以即期付款为条件,要求出口商对商品价格和数量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降低进口成本.
2. 2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我国风电企业针对付款期较长、金额较大的交易可以采用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期限一般在1一5年或5年以上.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较多应用于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或进口融资.
2. 2. 1福费廷
福费廷是一种以无追索权形式为出口商贴现大额远期票据提供融资,并能防范信贷风险的金融服务.主要适合对大型成套设备提供出口融资.福费廷是包买票据(Forfeiting)的音译,是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业务.福费廷属于批发性融资业务,适合于100万美元以上的中型合同,对于金额较小的项目而言,由于收费较高,优越性并不明显。
2. 2. 2出口信贷
相对大型的风电企业可以选择出口信贷形式,其贷款金额大、融资期限长,有些甚至可以长达10年.出口信贷是出口国银行通过向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优惠贷款,从而使国外进口商获得融资便利,增加购买本国出口产品的能力,以达到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的目的.出口信贷作为一种支持本国出口贸易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推广.出口信贷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我国风电企业主要通过买方信贷进行中长期融资.买方信贷是进口商在进口货物运到至该货物销售出去取得货款期间,从银行获得的资金融通,一般由出口商所在的国家银行在出口信贷机构的担保下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贷款,用于支付进口所需贷款.买方信贷对进出口双方都有利.对于我国风电企业而言,买方信贷可以使机组或者零件采用现汇报价,以便企业对商品货价、费用了解得比较清楚,而且也便于和其他国家企业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出口商则可以及时收到货款,从而避免向出口方银行申请贷款,支付不必要的费用.
3.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常见问题
当前,在我国风电行业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也存在转多问题.
3.1缺乏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
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很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风电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做后盾,一旦遇上风险便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易忽视对对方资信的调查一旦没有及时收到零配件和机组,就没有足够的收益,不仅企业难以归还银行的贷款,让自己的资信受到牵累,而且连国家也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国风电企业必须建立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贸易欺诈行为,同时圆满地完成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浅谈我国风电行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分析
-
在进行贸易业务前,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体系的全球信息网络,进行客户资信调查,从资金实力、信用程度等多方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并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估,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体系即时跟踪国外客户的动态变化,适时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并提示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设立这样专门的信用管理体系会大大增加管理成本,也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同样可以达到规避贸易风险的目的.
3. 2对国际贸易融资相关业务不够熟悉
由于企业内缺乏高素质的相关人才,对国际贸易业务和银行业务不熟悉,从而不能熟练地运用新的金融工具.现在越来越多样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求操作人员要有更高的技能和经验,而大多数的风电企业都不能很好地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工具.因此,风电企业应该加大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
另外,企业可以根据贸易条件和自身财务状况,选择国际贸易中的组合融资工具,达到最佳融资效果.单一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必定有其特殊性和不足,可通过与其他贸易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来填补缺陷.我国风电企业大多进口金额大的成套风机设备,融资期限较长,更需要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创造性地利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与现代融资方式,将整个贸易流程作为融资对象,通过组合搭配各种融资方式和风险缓释技术,设计专门的融资方案,以实现充分融资的目的.
3. 3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银行为防范贷款风险,通常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一方面,企业在寻找第3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风电企业进口的风机设备是用于进一步投资风电场项目,而且投资风险较大、期限较长,缺乏银行认可的担保条件,如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机器设备虽然能用于抵押,但是抵押率低,而且还有费用高、手续繁琐、时效性差等缺陷.在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银行不可能为没有实力和担保能力的企业提供较大的融资额度.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本身要努力提高实力,提升自身的担保能力.只有在提升自身能力,增加资金积累、资信度和业务量的情况下,使银行承担的风险随之减小,自然就会愿意提高企业的资信额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融资.当然,当前我国的风电产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政府应该出面为风电行业的贸易融资提供担保,这可作为政府扶持绿色能源产业的一项措施.从世界各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的政策扶持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风电企业和银行之间还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国际贸易融资同时涉及企业和银行两方面的业务,需要双方的协同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企业和银行间能够建立比较稳固、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银行可以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从企业的银行存款、外汇交易或者融资等业务中获得利益,同时也就愿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这是一种共生共利的关系.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亲密关系,还可以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变得相对快捷和方便,将整个业务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降到最低.
篇7
关键词:中韩经济;贸易逆差;产业结构;FTA
2012年5月启动中韩自贸区(FTA),历时30多个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2015年11月30日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中韩FTA,预计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协议生效期在最长两年内中韩双方将实现超过税目90%的产品实现零税率,近进口额的九成之多,借此“零关税时代”将成为中韩经济的关键词,这一绝对利好消息必将辐射到现在及未来中韩经济发展,乃至对中国推动亚太自贸区等区域经济合作中都有借鉴及示范效应。
一、中韩双边贸易发展现状
1.贸易总量迅速扩大
1992年以来,中韩合作势头良好,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二十多年来双边贸易额增幅惊人,增长近50倍之多。据资料显示,2005年中韩贸易额破千位达到1119亿美元,2012年中国跻身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日美,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国和进口来源国,中韩贸易额为2151.1亿美元。截止到2014年双边贸易额为2354.0亿美元,中国维持着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中韩双边贸易在20%年增速的高水平上持续稳定发展。
2.贸易产品结构互补性
中国经济相对韩国来讲起步较晚,虽然技术已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创新,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主要还是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韩国则主要集中于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产品。自建交开始,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旺盛的中国便从韩国进口大量诸如汽车、机电等产品,而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成本也成了韩国进口的目标之一,双边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二、中韩双边贸易存在问题
1.贸易失衡问题突出
中韩两国建交之初,两国贸易规模不大,中对韩出口24.1亿,进口26.2亿,贸易出现逆差2.1亿。随着贸易逐渐开展深化,中国贸易逆差逐渐加剧,2014年中韩2354.0亿美元的贸易额中,韩国对中国出口占61.7%,自中国进口38.3%,中国贸易逆差扩大552.6亿美元,比1992年的2.1亿增长263倍。巨额贸易逆差背后表明了中国出口额严重低于进口额的事实,且巨额逆差在不断累积,逐年加深,持续时间久!
2.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
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设施闻名全球。从中韩两国贸易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劳动力要素密集且成本低廉,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附加值低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韩国工业化程度较高,资本丰裕导致在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分工中处于竞争性优势地位。
据商务部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从韩国进口结构集中于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在2013年和2014年韩国对中国出口贸易中,上述三类是出口总额的中坚力量,占据出口总额的70%以上。在中国对韩国的出口贸易上位居前三的则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在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中同样占据60%左右。在具备竞争性的机械电子等行业内,两国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
3.韩国贸易壁垒设置
韩国对国内产业的贸易保护走向多样化。关税壁垒自然不可避免,各类非关税壁垒也是层出不穷,这大大缩减了我国各类初级产品的对韩出口。如2003年韩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水产品,针对于12种中国水产品设置30%~70%不等的调节关税,同时还有原产地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等,在2014年韩国更是对中国水产品启动更为严格的“进口壁垒”。除此之外,韩国还对中国的诸如大豆、红豆等粮食作物、畜产品、农产品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促使中国贸易逆差程度的加剧!
三、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的一些建议
1.优化外贸产品结构
针对中韩双边贸易中的突出问题,优化产业结构是关键。通过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出口附加值,可以有效实现既定出口量下实现更高的出口额;在实现产业结构由初级劳动密集化向技术密集优化的过程中,中国日臻完善的技术也可以生产具备一定进口替代性的产品,降低进口额,进出口双管齐下缩小逆差。
2.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
中韩经济合作中贸易保护现象屡见不鲜,贸易摩擦接踵而至。中韩关税问题对贸易的消极影响将随着自贸区的逐渐落实而弱化,绿色壁垒将成为阻碍中韩经济深化的一大关键问题。因此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迫在眉睫,优化或改变出口方式及出口结构以图有效降低诸如韩国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等对中国外贸的遏制,同时加强对贸易摩擦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设!
3.中韩FTA的推进落实
中韩FTA无疑是现阶段我国外贸领域涉及数额最大、范围最广的外贸协定,这份将中韩贸易强强融合的协定将会惠及货物、服务、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推动中韩经济繁荣发展,中韩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使两国贸易的经济合作空间更开阔。但机遇挑战并存,处于经济改革转型时期的中国产业应合理推进FTA避免遭受来自韩国竞争性产业的强烈冲击而萎缩夭折!
参考文献:
[1]袁晓莉.中日韩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中国商贸,2014.
[2]马佳.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对中韩贸易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
篇8
中国对外贸易试题
课程代码:0009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最终确立的时间是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2.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关于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出口额迅速增长,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
B.总体上保持贸易顺差
C.贸易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D.贸易市场分布趋于集中化
3.我国“八五”计划期间制定的出口商品战略是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二个转变,即
A.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B.由粗加工制成品向精加工制成品转变
C.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 D.由区域型向全球型转变
4.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的出口商品战略是
A.进口替代战略 B.以质取胜战略
C.科技兴贸战略 D.市场多元化战略
5.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立法体系的总体框架是中国哪个阶段外贸立法的主要特点之一?
A.1949年至1977年 B.1978年至1991年
C.1992年至2000年 D.2001年入世至今
6.《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最早颁布并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1994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78年
7.2005年我国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为
A.3种 B.5种
C.7种 D.10种
8.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为
A.国别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营配额 D.相对配额
9.中国海关监管的对象为
A.货物、服务和技术 B.货物、服务和运输工具
C.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 D.货物、服务和物品
10.国家为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和临时困难或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而给予的关税减免是
A.法定减免税 B.临时减免税
C.特定减免税 D.特殊减免税
11.根据投资动机,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
A.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直接投资 B.进口导向型和出口替代型直接投资
C.出口导向型和进口导向型直接投资 D.进口替代型和出口替代型直接投资
12.1992-1996年是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
A.起步阶段 B.稳步发展阶段
C.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D.调整阶段
13.技术贸易的内容包括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的转让和
A.服务贸易 B.货物贸易
C.技术服务贸易 D.产品贸易
14.我国的技术引进始于
A.1949 B.1978
C.1994 D.1950
15.关于我国技术出口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技术出口带动纺织品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B.以技术出口促进技术开发和技术进步
C.发展技术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D.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6.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每一缔约方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缔约方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不少于其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相同服务及相同服务提供者的优惠待遇,即为
A.国民待遇原则 B.最惠国待遇原则
C.市场准入原则 D.透明度原则
17.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基本动因是
A.国际分工 B.贸易自由化
C.新科技革命 D.产业结构调整
18.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我国对原产于香港的所有货物实行零关税是在
A.2002年1月1日以后 B.2004年1月1日以后
C.2006年1月1日以后 D.2008年1月1日以后
19.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产品主要是
A.先进设备 B.原料性产品
C.电子产品 D.纺织品
20.欧盟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政策主要表现在
A.“反补贴”的运用上 B.“反倾销”的运用上
C.“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运用上 D.“禁止进口”的运用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初期,按照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我国地域的对外开放分成的几个层次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E.出口加工区
2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是
A.全球的区域化趋势加强
B.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
C.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D.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E.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23.我国“十五”计划的进口商品战略,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A.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B.确保重要资源的进口
C.重视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 D.加快农产品的进口
E.扩大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
2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对策措施包括
A.深度开发发达国家技术出口市场 B.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C.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D.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E.深度开发发达国家服务出口市场
25.进出口信贷方式主要包括
A.银行信贷 B.出口信贷
C.商业信贷 D.进口买方信贷
E.进口卖方信贷
26.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
A.消费效应 B.保护效应
C.贸易效应 D.收入效应
E.扩大效应
27.我国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原则是
A.进口许可证可超配额签发
B.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C.进口许可证管理实行“一关一证”、“一批一证”制
D.进口许可证管理实行“一关一证”、“多批一证”制
E.进口许可证发放必须讲求时效性
28.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是
A.扩大技术引进,充分利用技术外溢 B.扩大引进软件技术
C.引进适用技术 D.避免大规模重复引进
E.加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推广和创新
29.中美贸易关系的主要障碍包括
A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B.反倾销问题
C.反补贴问题 D.劳工权利与劳工标准问题
E.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采取逐年降税模式,将产品分为
A.早期收获产品 B.敏感产品
C.特定产品 D.优势产品
E.正常产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国际条约
32.关税
33.配额管理
34.国民待遇原则
35.自然人流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我国实施的“以质取胜”外贸战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7.对外贸易税收的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3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9.发展服务出口贸易的必要性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篇9
[关键词] 商标 平行进口 权利用尽 地域性
一、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概述
商标平行进口,也称商标灰色市场进口,一般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进口商在未经进口国商标权人(包括商标所有人或商标使用人)许可的情况下,从国外进口相同商标产品在国内进行销售的行为。商标平行进口的产品是合法生产制造并合法使用商标的真品,与所谓的“黑色市场”中销售的假冒商标产品有明显的不同,也不同于在正常进出口贸易中的商标产品。商标平行进口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商标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存在价格差,即商标产品在进口国的价格要明显低于出口国的价格,从而使进口商可以通过平行进口商标产品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与国内商标权人竞争国内市场份额,获取利润。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种方式:(1)商标权人同时在甲、乙两个国家获得商标权,并分别在两个国家内进行商标产品的生产销售,平行进口商从甲国或乙国进口商标产品到另一国家;(2)商标权人获得商标权后在甲国进行生产销售,同时授权第三人在乙国进行商标商品的生产销售,平行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商标产品到甲国进行销售;(3)商标权人在甲国获得商标权后,授权第三人在乙国进行商标产品的生产销售,平行进口商从甲国进口商标产品到乙国进行销售。
二、有关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所适用的主要理论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是否合法一直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其中核心内容是商标权利用尽原则的适用和判断标准。
商标权利用尽原则也叫商标权利穷竭原则(Exhaustion of trademark right)、首次销售原则,主要指商标权人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首次投入市场后,即丧失了对它进行再销售、转卖、处置等行为的控制权,商标权人的权利被认为用尽。商标权利用尽原则给了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合法的理由,认为只要商标权人及其被授权人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丧失了对它的控制,其他任何人,只要合法取得商标产品进行再销售、转卖等行为,都不需要经过商标权人的授权,不构成对商标权人知识产权的侵犯。
商标权利用尽原则主要是考虑到了平衡商标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从鼓励商品流通、促进自由贸易的角度,对商标权人的权利做出了一定的限制,防止出现垄断的行为。
然而在实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商标权利用尽原则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商标权利的一国用尽、商标权利的国际用尽和商标权利的区域用尽。
商标权利的一国用尽指商标权人首次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销售到国内市场后,商标权利在国内用尽,不能在国内再行使对该商标产品的再销售、转卖、处置等行为的控制权,但在其他可以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仍然可以行使商标权,不发生权利用尽。主张这一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商标权的地域性特点,即商标权的取得是依据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效力也仅在各国法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承认,不具有域外效力。因此,根据商标权的地域性,虽然商标产品在国内首次销售后权利在该国内用尽,但并不意味着在别国的用尽。著名的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先生即持此种观点,他认为:“权利穷竭原则的适用也有地域性。……其权利在甲国虽已竭,但在乙国仍处于‘未曾行使’状态,尚未穷竭。” 如果平行进口商未经商标权人同意从国外合法购买商标产品输入国内进行销售,即构成对商标权人的侵权,因此,支持商标权利一国用尽标准的国家反对平行进口。
商标权利的国际用尽指商标权人首次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销售到任意一国家后,商标权利即在国际范围内用尽,商标权人将不能再对该商标产品行使再销售、转卖、处置等行为的控制权。按照商标权利的国际用尽标准,只要商标权人一旦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投入市场,即宣告权利在世界范围内用尽,其他人可以不需经授权同意即可对商标产品进行转卖、销售。因此,在国际用尽标准下,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成了正常的国际贸易,属于合法的贸易。
商标权利的区域用尽指商标权人首次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销售到某个特定区域内后,商标权利在区域内用尽,商标权人将不能在该区域内再对该商标产品行使再销售、转卖、处置等行为的控制权,但在其他可以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仍然可以行使商标权,不发生权利用尽。区域用尽是国内用尽在效力范围上的扩大,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内成员之间的产品的自由流通,鼓励贸易自由。目前采用区域用尽标准的主要地区是欧盟,其具体的法律规定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详细介绍。
如上所述,商标权利用尽原则的三种不同的判断标准,直接决定着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是否合法。具体采用哪种标准,是否允许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还应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社会政策、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况来决定。
三、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定
在国际上,虽然有不少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但是均未涉及到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如第一个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即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其没有对商标的平行进口问题和权利用尽原则作出规定,只是在公约的第6条规定了在某一成员国登记注册的商标,与在其他成员国登记注册的商标,应视作相互独立。第一个将贸易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国际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仅仅是赋予了商标权人的专用权,并未对商标平行进口和权利用尽问题作出规定。
各类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均未对商标平行进口做出规定,而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将此问题留给了成员国国内法自行规定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存在较大的差别,各自的利益也存在分歧,各个国家往往根据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商标平行进口问题。
1.美国。美国在1886年的APPONARIES CO. V. SCHERER 判例中,采用了商标产品权利的国际用尽标准,允许了商标的平行进口。直到1923年,在BOURJOIS & CO. V. KATZEL 判例中, 法庭认为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侵犯了国内商标权人的利益,平行进口应该禁止。在此判例的基础上,美国颁布了关税法526条款,规定原则上禁止国外厂商制造的贴有相同商标的产品进口到美国境内。此外,还规定了两个例外情况,即(1)如果商标产品的进口得到了国内商标权人的书面同意或;(2)外国商标权人与国内商标权人是同一人或同一公司,或存在母子公司等从属关系。
在之后的判例中,又增加了对例外情况的限制条件,规定以上两种例外情况应当受到商标法第42条的限制,即如果进口的相同商标产品与国内商标产品存在实质性差异时,商标产品平行进口应当被禁止。1999年,美国对关税法第526条进行了修改,规定如果进口的商标产品与国内相同商标产品存在实质性差异,要求在产品的商标附近加贴显著清晰的标签。通过此规定,可以使国内商标产品与进口商标产品相区分,从而避免国内商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平行进口商标产品的影响。
可见从1923年开始,美国原则上禁止了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但也规定在一些例外情况下可以允许平行进口。
2.欧盟。1957年3月25日由法国、荷兰等六个国家签署的《欧共体条约》第28条规定,为了实现货物的自由流动,各成员国对进口的数量限制和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措施应予以禁止。此规定明确了商标权人不得以侵犯商标权为由禁止相同商标产品在区域内的平行进口。为了进一步确保欧共体条约的货物自由流动原则,通过对欧洲法院判例的汇编,在1988年形成了《协调成员国商标立法1988年12月21日欧洲共同体理事会第一号指令》,其中第7条对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其第1款规定,在商标权人本人或者经过其同意,在将贴有其商标的产品在欧共体市场投放后,商标赋予商标权人的权利不得用来禁止在该商品上使用该商标,其第2款规定了一个例外情况,即在商标产品投放市场后,状况遭到改变或者损害,商标权人有正当理由对抗产品的进一步流通。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欧盟对于在其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商标产品平行进口予以支持的态度,即采用商标权利区域用尽的标准。但对于来自区域以外的商标产品,是否允许平行进口,在第一号指令中未作规定。直到1998年Silhouette案例的出现,才表明了欧盟对此问题的态度。在此案中,被告将原告低价卖给区域外国家的商标产品重新进口并在原告所在国国内销售,原告被告侵犯其商标权。最后,欧洲法院认为商标权利并没有国际用尽,即没有采用国际用尽标准,对于来自区域外的相同商标产品,商标权人有权阻止。
因此,欧盟对于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采用的是区域权利用尽标准,不支持国际用尽标准,这也表明了欧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区域内的货物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建立统一的区域内部市场。
3.日本。日本在1970年以前一直禁止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但在1970年的派克笔案后转变了对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态度。受理法院在审理派克笔案时认为平行进口的派克笔乃正宗美国派克笔,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判决派克笔的平行进口商不构成对国内商标权人的侵权。
之后,日本的进口条例中规定了一些允许平行进口的情况:平行进口产品的商标和国内相同产品商标为同一人或公司拥有,或拥有人之间是母子公司关系;平行进口商进口的商标产品源自商标权人的直接供货。
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产品从低价位国家走向高价位国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在材料、劳动力等方面成本较低,产品的价格较低,属于低价位国家,因此,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发生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贸易的不断攀升,贸易壁垒的不断减少,我国的平行进口问题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对平行进口是否合法有一个明确的认定。
因此,我国应在允许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的同时,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我国应区分一些不利于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平行进口行为,规定一些例外情况禁止平行进口,可以考虑如下几种:
1.当平行进口的商标产品与国内的相同商标产品存在实质性差异且没有显著清晰的标志表明这一区别时。
2.当平行进口的商标产品与国内的相同商标产品在外观、包装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容易误导消费者而有可能会损害国内商标权人的利益时。
3.如果国内商标权人为了宣传商标产品打开销售渠道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从而建立起了一套良好销售体系,赢得了声誉,那么在前期一段合理的时间内不能进行相同商标的平行进口。
综上,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采用商标权利的国际用尽标准来调整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在允许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同时也作出一些例外的规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自由贸易,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额,而且可以刺激国内商品生产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技术,规范市场竞争,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刘亚军马乐:国际特许经营中商标独占使用权保护的困境与选择[J].当代法学,2006.7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环境贸易政策对策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2]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3]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 上一篇:供货风险分析
- 下一篇:施工专业工程分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