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货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货风险分析

篇1

期货公司的客户风险,主要是指期货公司的客户信用风险,即由于客户穿仓而不能及时追加

保证金时期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客户不履约或者无法履约,将由期货公司代为履约,当客户出现透支或穿仓时,保证金缺口的损失将由期货公司负担,这时期货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就变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投资者能不能归还期货公司代之垫付的资金,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还款能力,更要考虑其还款意愿。因此,客户的任何信用危机都将影响到期货公司的业绩。客户信用风险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客户因法人代表更迭,所有权变动等重大事件,经营状况的恶化及不可抗力的发生而不能履约;二是期货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价格急剧变动,使客户无力承受,无法履约。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期货市场高速发展的背后,风险事件也频繁发生?2004年,嘉陵期货公司挪用巨额客户保证金;寰宇期货公司客户“爆仓”,发生结算危机;中航油(新加坡)因总经理陈九霖的期权投机交易产生巨额亏损5.5亿美元以致破产清算;2005年,海口万汇期货公司高管携款潜逃?这些风险事件再次给期货市场敲响了警钟?因此,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对期货公司来讲尤为重要。特别是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理念还不够成熟,个人信用体系并不完善,期货公司仅仅通过对客户的有限了解不足以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客户投资决策的失误和风险控制的不力,在其自身资信较低的情况下,将更多地转化为期货公司的风险。

二、国外对期货公司客户风险的研究

国外期货公司,对于客户风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客户保证金管理上,广泛运用SPAN系统,通过SPAN系统对投资者交易部位设定保证金需求,对交易风险进行防范。在客户信用管理上,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从理论演进历史来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70年以前,主要依据专家的经验和主观分析来评估信用风险,如5C分析法;第二阶段是建立基于财务指标的信用评分模型,如Altman的Z分数模型,以及后来的各种Logit模型、Probit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是通过建立信用评价模型,在较为完善的数据基础上编制企业的信用质量评定和转移矩阵,并应用于测算信用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防范。此外,台湾地区还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四级偿付链条”法。国外信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1)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2)信用评价模型和方法,(3)信用评价过程。

目前我国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主要依靠调整保证金比率,期货公司能够运用的风险管理工具非常有限。风险管理手段多是事中和事后的手段,如强制平仓、追加保证金,而缺乏风险预警等事前手段。特别是在我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股指期货即将出台的情况下,加强期货公司对客户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期货公司客户风险控制分析

1.事前控制――建立客户档案。

即通过接触客户,搜集和整理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备系统的客户档案,为期货公司提供分类研究客户风险的最为直接、可靠的资料,使期货公司能够在进行售后服务的同时对客户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控。客户既是企业最大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和资信评估。通过资信管理识别和选择客户,若发现信用良好的客户,则是期货公司的重要资源,值得开发和保持;若发现信用较差的客户,期货公司与这类客户交往时,需要非常谨慎。期货公司要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其风险意识,提高客户的交易技能,减少大幅度亏损的可能性。

2.事中控制――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就是要在交易前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目前,对于客户的资信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5C要素分析法,即专家意见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信用的5个方面来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一种方法。二是信用评分法,是指对评价内容的指标进行考核评定信用分数,按每一项目内容给定分数计分得出总分,最后按得到的总分确定客户资信等级。通过信用评分,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银行领域。本文选择从交易风险控制角度着重分析客户信用,并从结算数据中衍生出反应客户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以弥补财务数据的不足。

期货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指标:

(1)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财务指标可以充分说明客户的资金状况和偿债能力,可以作为期货公司对客户进行信用分级的基础。

(2)风险偏好指标

风险偏好指标包括持仓比例,最大风险度,客户追加的次数,连续追加的次数,以及强行平仓的次数。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出客户是风险偏好者,风险规避者,还是对风险持中性态度,从而对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3)合规操作指标

合规操作指标主要通过合同签署的合规性,保证金安全存管,入金手续完整性以及入金承诺兑现情况等综合反映期货公司客户的资信状况。

根据以上指标分析,可将样本客户划分为以下五类,并定义其性质:

第一类客户为综合类客户。这类客户综合水平较高,各项指标得分都大于均值,这类客户的长期交易前景非常好,信誉优良,可以放心地与之交易。期货公司对这类客户在信用上应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可以设置相对较低的最低保证金比例;设立专门的大户经理,实行一对一的跟踪式服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维护与这类客户良好的业务关系;同时期货公司也应当定期地了解这些客户的情况,掌握这类大客户对期货公司的意见和要求,防止这类客户的流失。

第二类客户可以称为重点服务类客户。这类客户是期货市场最活跃的因子。他们在积极参与期市交易,并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但是这类客户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期货公司需加大这类客户的服务力量,分析其交易挫折的原因,帮助客户扭转亏损局面。这个级别的客户具有较大的交易价值,没有太大的缺点,也不存在破产征兆。对这类客户可以长期与之开展业务,但须严格按照保证金限额进行交易。这类客户往往数量比较大,期货公司应努力争取与其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并不断增加了解;对这类客户定期地进行信息搜集是必要的,尤其应当注意其经营状况和其产品市场状况的变化。

第三类客户为潜力类客户。这类客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期货市场上交易并不活跃,其交易量和交割次数都非常有限。这类客户对期货公司贡献力稍显不足,可以适度提高手续费率来达到期货公司与客户的双赢。

第四类客户为常规类客户。目前来看,期货公司的大部分客户都属此类,即各项指标都处于均值附近,持仓比重一般不会很大,盈利水平也比较稳定。他们贡献了期货公司大部分手续费,做好他们的基本服务,保证客户源非常重要。

第五类客户为关注类客户。这类客户一般都是风险偏好者,并且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这类客户虽然不曾有较大额度的保证金追加,但多次出现持仓比例过重的情况。鉴于风险管理是期货公司的生命线,所以这类客户需要重点关注。对其保证金比例要进行严格限制,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可以采取提高保证金,限制客户的最大持仓量甚至是暂停交易等措施,防范风险。

3.事后控制――对风险进行及时化解

在期货市场出现风险事件时,期货公司可以按照其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采取紧急措施如提高保证金、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限制会员或者客户的最大持仓量及暂时停止交易等,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期货公司要谨慎为本,根据市场风险状况及客户诚信记录和风险承担能力确定客户的保证金水平,严禁低于交易所标准收取保证金。期货公司应严格执行追加保证金和强行平仓制度,及时化解风险,严禁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期货交易,防止出现客户穿仓。期货公司必须以自有资金将交易所要求的最低结算准备金足额存放于保证金封闭圈内。当客户出现透支或穿仓时,期货公司应及时以自有资金补足。

篇2

一、案情简述

国内某生产性出口企业甲公司同某国大型销售商乙公司有长达十多年的合作历史,甲公司长期由乙公司授权,贴牌生产向其供应系列轻工产品,每年贸易金额在200万美元左右,该营业额占A公司所生产总额的2/3,尽管利润率低,但A公司仍能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由于双方数年的合作,彼此互相非常信任,付款条件由当初的信用证发展到后来的D/P,一直到前几年的后40天T/T(即提单日期后40天T/T付款,一般货物从中国启运港到乙公司所在目的港所需要的时间为40天左右)。虽然付款条件的放松会对甲公司带来越来越多的风险,但是由于乙公司的良好经营和信誉,并未给甲公司带来许多应收账款或坏帐,双方的合作非常顺利。

然而,从2007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的金融海啸的爆发以来,由于乙公司所在国消费意愿的持续下降,乙公司的销售能力呈逐步下滑的趋势,资金回笼也越来越慢,拖欠货款的现象已经日益显现,而甲公司的供货仍按照当初既有的合同进行生产发运。 刚开始的时候,乙公司还能照常清关提货,后来由于资金问题接连把货物压在港口没能清关接货。等到甲公司后来停止供应货物进行盘点应收帐款时,发现乙公司已拖欠甲公司近100万美元的货款,资金的断链很快使甲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中。

甲公司曾经想把部分滞港货物转卖给其他小型零售商和经销商来舒缓困境,这些客商由于诱人的价格也有购买的需求,可是当得知产品是乙公司的定牌时,却因知识产权问题未敢转接货物。甲公司想把货物运回来改定牌,合计下来由于高额的来回运输成本、滞港费用和改牌的费用(主要改换客户定牌和去掉产品上乙公司的定牌和LOGO的费用)而告吹。虽然甲公司也投保了一部分信用保险,然而受制于小的信保限额和追偿欠款时间较长的缘故,而且所能解决的资金也只有较小的一部分,不能从根本解决甲公司的财务危机。

二、案例分析

1. 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恶化的大环境是诱发本案的主要原因

从甲公司和乙公司十多年的贸易交往来看,付款条件一直对乙公司越来越有利。乙公司的资信好,没有主观恶意拖延付款的现象是建立在甲公司好的产品、乙公司好的营销能力和良性的消费市场三者基础之上。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直接后果是使大批消费市场不景气,破坏了既有的基础, 从而影响乙公司的销售能力、库存增加、资金回收困难,进而造成乙公司的资金断链,对外支付能力降低。随着时间推移,甲公司的多批应收帐款未收,严重影响了其收支状况,促使其陷入财务困境之中。

2.不利的付款条件直接促使甲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之中

后40天T/T(即提单日期后40天T/T付款)的付款条件属于乙公司的商业信用,对甲公司非常不利,虽然在次贷前未出现大的问题,但是一旦市场萧条或贸易环节出问题,甲公司将面临严峻的风险。乙公司主观上固然没有对甲公司实施任何的商业欺诈,但受制于大环境和自身的财务困境,不可避免要连累到甲公司。如果在本案例中,实施的付款条件是具有银行信用的L/C,也许甲公司受到的财务危机的冲击将大大降低。对于这种长期合作的业务,循环信用证的付款将是比较好的风险防范措施。

3. 贴牌的货物不能转卖套现加剧了甲公司处理财务危机的难度

货物的贴牌对甲公司处理滞港货物陷入极为被动的状态, 因为货物的销售对象只能是乙公司一家, 在知识产权问题的困扰下,任何的转卖套现都难于实现,这样就加剧了甲公司化解财务危机的难度。即使实施退运改牌也必须征得乙公司的同意,高额的来回运输成本、滞港费用和改牌的费用,这在实际的业务中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当初出运的甲公司的自主品牌或中性包装,也许这个棘手问题就较为容易解决。

4. 甲公司不规范的操作以及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甲公司在大环境持续变差,乙公司销售能力持续下滑以及拖欠货款的情况下,仍按照当初既有的合同进行生产发运,把更多的资金套在具有风险的市场,属于操作上的不规范,具有很大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一旦销售下滑,资金回笼慢的情况下,必须与客户尽早协商,建议暂缓或暂停,甚至取消既有的合同,等市场明显恢复后,再来协商供货。这样,对贸易的双方都能减少风险。

三、几点思考

1. 出口商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慎重采用贴牌出口

贴牌生产出口在中小企业生产型企业较为普遍,并占了较大的比例,在大环境好的情况下,虽然能较好的维持这些企业的生存,但也有相当的不利,首先,中小企业从贴牌生产中获利较低,对自身长久的发展难于持续;其次,贴牌出口容易造成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和争议,经常被出口国和进口国进行种种的查验,甚至带来官司;再次,当贴牌出口的货物遭到进口商拒付时,出口商无法转卖,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出口商处置货物的能力。最后,在当前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未收到或确保全部的货款,出口商应尽量避免贴牌生产出口,如果采纳贴牌生产出口,出口商应采取比较保守而且有利于自己的付款方式(策略详看第2条)。另外,在长期的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在接受贴牌生产出口订单的同时,也应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产品核心技术和经济实力等特点,逐步培育自主品牌,因为自主品牌能够改变企业发展的方式。即使没有自主品牌,也尽量采取中性无牌的策略,这样,在当前不利的形势下能够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来避免各种风险和纷争。

2.出口商在金融危机下应采取较为保守的付款方式

出口商应尽量选择有利于自己保守的付款方式。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尽量多了解和试探客户的对外支付能力,对于信用证,同时也要相应了解开证行的资信情况,采取较为保守的付款方式来防范风险。金额较小的订单,宜采取费用较少,操作简单T/T预付的方式;金额较大订单,由于客户的资金问题无法实施T/T的,宜采取信用证的方式,这样有利于确保买卖双方都能够避免风险。后T/T,D/P和D/A等不利付款方式尽量不宜采用,因为在金融危机下,商业信用风险是非常难于控制的,虽然有些合作伙伴或客户没有主动进行商业欺诈的意图,但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难免碰到所料不及的商业风险,甚至连银行信用也存在风险,出口商也要持谨慎的防范策略去应对它。

3. 出口商在金融危机下应采取稳妥的业务操作

篇3

关键词:石油工程 招标管理 风险 策略

一、招标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分析

1.招标机构风险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油田招标机构与招标机构的委托合作日益增多。但是,有的招投标机构搞恶性竞争,或唯建设单位领导意见是从。有的人为设计市场准入门槛,本地的交易市场只对本地企业开放,外地企业进入相当困难,造成市场分割,不利于公开、公平竞争。还有种种不规范的收费行为,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还为减免或少缴费用存在严重的营私舞弊行为,滋生行业腐败。

2.招标流程风险分析

招标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从而决定了它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流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石油类物质种类繁多、情况各异,从而对其可能突发的情况很难全面预计。加之石油物资的特殊性和专有性,中级环节多,招标过程少则一个月,长则数月,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出现组织不完善、废标或结果被投诉等情况,要是处理不当轻则对石油生产建设或石油工程进度产生很大影响,重则违法、违规,风险极大。

3.招标文件中的技术风险分析

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乃至石油项目物资供应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招标文件中的技术参数稍有疏漏,势必在实施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石油物资技术复杂且特殊性强,易出现物资统一规定与实际使用效果不相称,使各装置通用设备不配套、供货时缺件或没有按所需安装顺序供货,形成采购风险。

4.投标人行为风险分析

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些投标人在竞标中,为谋取中标,以虚假方式、虚假材料参与投标活动,投标件时提供虚假资质,伪造、变造的销售业绩,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检验报告,甚至伪造投标保函等等。或者大幅度降低投标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竞标,而低价中标的背后却隐藏着获取“不正当”利润的阴谋,投标人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往往降低自身材料采购成本去弥补竞标中的亏损,造成了石油物资质量隐患,给招标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5.评标过程风险分析

评标是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投标人的过程,是招标投标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评标专家是评标过程的主要依托者,应本着为招标人负责的态度评标,但不排除一些评标专家借此机会,违规评标或与投标人串通。另外,由于评标专家评标水平参差不齐和知识结构差异,评标时不能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评审过于草率,或者评标时间过于仓促,不能保障到评标工作质量和深度等,都会影响招标质量,形成风险。

二、招标工作中的风险及应对对策研究

1.谨慎选择招标机构,减少招标风险

油田委托招标公司招标,要选择信誉好、责任心强、人员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公司来完成,争取做到招标过程严谨缜密,各个招标环节都严格合法合规。健全完善对招标机构的惩处激励机制,建立信用档案,加强协作的清出力度,对招标发生严重事故的机构,要严肃处理。招标单位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估计,对预期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制定特定的应急预案,及时将各种信息与招标方和管理单位进行沟通,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控制措施,确保服务的时效性和公正性。

2.提高石油物资招标工作人员责任心,杜绝流程风险

由于招标工作事项繁琐、细节多的工作,需要招标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顺利完成。因此,全面提高石油物资招标从业人员责任心,是杜绝流程风险重要手段。招标工作者需认真、仔细做好招标事前准备工作,努力规范招标流程各个环节,妥善处理招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况,避免造成废标、违法、违规等。同时,应尽量缩短招标周期,保障石油物资的及时供应以确保生产进度。

3.规范编写招标文件,避免技术风险

招标文件的编制逐字逐句都应严谨缜密,每一条款都要清晰明了,更要掌握石油物资具体技术参数,并细心检查核对以免张冠李戴,本着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对待每个潜在投标单位,将各项条件和要求充分体现在招标文件中,在各项条款中充分考虑潜在风险,避免出现物资统一规定与基础设计不相符,各条款互不协调等情况,以致在今后的实施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

4.组建石油物资市场信息体系,防范投标人行为风险

投标人为获取中标,不择手段,伪造资质、财务状况和业绩等,给石油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招标管理风险。要想杜绝这种风险,可以组建石油物资供应环境的市场信息体系,对供应商建立重要石油物资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和建立同类物资的价格目录,掌握供应商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等可靠信息,随时进行比较和选择,合理制定招标价格。另外,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招标管理的一部分,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供应商“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从而有效的保障石油物资供应质量,减轻招标的质量风险。

5.严格甄选评标专家,防范评标过程风险

对于评标定标,评标专家的责任心及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评标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是否能认真严谨的进行分析评审,是否能客观公正地做出判断,都直接影响到整个招标的质量。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全面优良的素质,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根据改革进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努力改善自己的素质构成,才能使评标工作具有深厚、扎实的根基,才无愧于评标专家的光荣称号。

三、总结

随着我国项目招标的普遍化,招标管理的风险因素也将与日俱增,招标的风险管理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石油行业的项目招标工作者更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在招标过程中时刻注意招标风险防范,将招标风险管理有效地融入油田各种项目招标工作中,不断提高石油企业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玉忠. 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7).

[2]李宏勋,王松乐.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石油企业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J]. 价值工程. 2010(17).

篇4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471;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81-01

1 质量风险概述

一般指不确定性对目标实现的影响(GB/T24420),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企业的质量风险则是由于质量问题或消极质量事件产生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获利、生存及发展产生的影响。汽车制造业是典型的供应链式结构,链上节点企业的质量风险具有相关性、积累性和传递性等特点。整车企业作为链上的主导企业,其质量风险既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运行过程中,更来自于众多的一、二级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质量风险的范围不仅局限于产品质量本身,对于整车企业而言,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人员管理水平、组织结构变更等要素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将供应商质量风险分为四个大类:产品风险、过程风险、产能风险和变更风险。(1)产品风险这里是指与产品本身属性密切相关的一类质量风险,包括产品质量的控制状态、实物抽检状态、缺陷产品鉴别等。(2)过程风险过程能力指的是输出特性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的能力,而过程风险表示该过程处于稳定(加工)状态下的波动性,反映了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3)产能风险产能风险是由于供应商生产能力的原因,在合同规定的时点内可能发生的风险,主要涉及生产设备效率、故障停线时间、订单交付等。(4)变更风险由于软硬件资源(人、机、料、法、环、测)发生了变更,可能会对供应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部分影响被认为是变更风险。

2 质量风险分析方法

质量风险分析是供应商质量风险管理中的重要过程之一,更为供应商的质量风险评价奠定了基础。主观分析包括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客观分析包括目标偏离度法、测量系统能力法。(1)主观分析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变更风险,这些指标需要供应商向整车企业进行实时通报,以便整车企业及时知晓变更的情况。由于变更之后对供应商的质量既有可能产生正面的影响,也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变更的情况进行优劣的判断。整车企业应针对各种变更风险,建立专家评分调查表,质量管理专家根据收到的供应商变更信息完成表中问题的评分工作,必要时须前往供应商现场进行变更核查。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问题间的权重,得到专家对于变更风险的加权得分,进而确定风险高低程度,实现主观层面的量化分析。(2)客观分析与主观分析的专家评分相对,另一部分风险指标能够经过客观的数据分析过程来进行风险程度的划分,以达到准确评估风险的目的。

2.1 目标偏离度法

对于可以直接通过日常数据计算得出的风险指标,如产品合格率、设备综合效率、订单交付率等以百分率作为指标,以偏离目标值的幅度大小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低、中、高。目标值的确定应充分参考顾客(上级供应商或整车企业)的期望、历史数据,以及同行业水平等,明确目标值后,可采取层差法、插值法、比例法等方法设置各个风险等级对应的百分率区间。使用该种分析方法的风险指标主要包括产品风险和产能风险。

2.2 测量系统能力法

优异的测量系统是进行其他过程能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测量系统的波动会造成供应商生产、加工过程的输出问题,为了防止或降低测量系统的风险,需要考察人为操作或者量具误差所产生的波动大小,同时还要横向评测测量产品间的波动,进行测量系统风险等级的综合划分。对于计数型测量系统,使用假设试验分析―交叉表法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次计算评价人之间的一致性(Kappa准则)、评价人与基准间的一致性,在两者一致性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评价人的有效性G1、漏判率G2和误判率G3来综合确定测量系统性能G。风险等级以三项指标对应的最高风险等级为准,即LG=max{LG1,LG2,LG3}。

3 提升汽车零部件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供应商高层及管理层的质量意识,为质量提升争取足够的资源

对于业绩差、难于管理的供应商,其中最大的题来源于供应商管理层不重视质量提升,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司效益上,质量意识淡薄。供应商的管理层对质量提升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提升的成败,因此提高供应商管理层的质量意识是推动供应商质量提升的关键。提高供应商管理层质量意识的方法有很多,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汽车企业管理层与供应商管理层互访沟通传达汽车企业对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召开供应商大会、适当增加供应商的危机意识等推动质量提升进程。

3.2 和供应商成立质量提升小组,双方参与团队合作

业绩差且难于管理的供应商普遍存在部门之间合作差、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等问题,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各部门推卸责任不能相互合作及时解决问题。对于这种供应商,汽车企业要参与质量提升的全过程,成立覆盖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所有部门的质量提升小组,并建立横向和纵向沟通渠道,以会议沟通如制造系统及质量晨会制度和微信沟通为主要形式,保持信息沟通流畅,决策效率高,对问题反应迅速、有效,配合供应商管理层消除各部门之间的障碍。

3.3 重视过程质量,找出过程控制的薄弱环节

质量提升的重点应该是找出过程控制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提升。汽车企业组织的工厂审核以及汽车企业和供应商以外的组织实施的二方审核都是供应商寻找生产过程薄弱环节的有效方法,工厂审核是基于汽车企业的质量要求,二方审核该能够比较全面地发现问题。对于业绩较差的供应商,建议采用二方审核,审核的重点是过程控制,找出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的质量问题,确定薄弱工序,将薄弱工序作为质量提升的重点,并要求供应商薄弱工序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作为质量提升的主要责任人,实行全员参与。

4 结语

质量风险的分析仅是供应商风险管理的环节之一,风险管理还应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等环节,因此风险分析方法的科学、合理和可行性需要放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当中进行衡量。本文主要是对质量风险指标的部分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没有涉及全部的风险指标和方法,只期望能够在供应商质量风险分析方法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探索。

参考文献:

[1] 樊玮.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供货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5.

篇5

“零库存”存货管理是丰田生产模式下的一大核心理念,国内一些汽车厂家在没有掌握其精髓的情况下,采取了简单的照搬复制的方式实施“零库存”供货模式,其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汽车厂家要求供应商将其生产的零部件储备在附近的仓库之中,由汽车厂家根据生产需求随时领用但不做购进账务处理,然后通知供应商对已经耗用的物资开票结算。这种“零库存”供货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经营成本的转嫁,把原先由汽车厂家承担的资金占用和库存成本分摊到各个供应商,从而实现汽车厂自身效益的提升,却增加了供应商的管理成本和财务风险。

二、“零库存”供货模式下供应商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汽车厂家为了满足自身的装机需求,要求供应商在其找指定的仓储物流企业设置中转库,根据汽车厂家的要求形成产品的常备库存,并由零部件厂家向仓储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支付仓储配送费用,在增加供应商库存资金占用的同时又增加了仓储成本支出。

(二)由于汽车厂家领用物资结算一般是按照月度进行,总有一部分物资流转在汽车厂家的装配过程中,导致供应商的货物在出库和开票结算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差。而税法中对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要供应商没有就已经领用出库的货物按照规定纳税义务时间申报纳税,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就有偷税的嫌疑,处理不好可能招致税务行政处罚,增加了涉税风险。

(三)由于仓储物流企业大部分是由汽车厂家指定,其初始设计职能是服务于主机厂家的装机需要,尽管其主要收入来自供应商的仓储费用支出,但是却不能按照供应商的需要提供细致、准确的仓储服务,如果供应商对库存产品的跟踪管理不到位,势必会造成产品丢失、毁损、滞压,增加了企业库存产品的安全管理风险。

(四)汽车厂家在办理客户结算开具发票后,还要延长货款的结算期,一般是3-5个月,这对于供应商的流动资金形成了无偿的占用,影响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给企业带来资产运营中的流动性风险。

(五)由于汽车厂家占用了供应商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资产的流动性大幅下降。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就要不断的向金融机构借贷,又造成利息支出的大幅上涨,给企业带来盈利风险。

三、供应商对“零库存”供货模式风险的应对

B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汽车行业中居于龙头地位,并成功上市,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极具代表性。为了应对“零库存”供货模式下的不利局面,B公司财务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制定了诸多有效的管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通过完善仓储合同争取合理权益。仓储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格式文本合同更多的关注了其本身的权利和供应商的义务,很少提及供应商作为仓储合同的主体以及仓储费的实际承担者所应享有的权利。B公司以补充合同的方式实现了仓储企业对于库存产品定期对账的配合、月度库存报表的提供、产品损伤风险的赔偿等合理诉求,理顺了和仓储企业的合作关系,降低了库存产品的管理风险。同时加强各月中转库月度出库产品的统计对账工作,实现出库产品的尽快开票结算,压缩无效资金占用。

(二)降低涉税风险。在与汽车厂家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货物领用后的货款延迟支付期限,将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由货物发出的当天延迟到双方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并将当前主机厂家的零库存结算模式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做好备案,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可,降低涉税风险。

(三)制定各种产品的库存定额

根据主机厂家的装机需求,严格控制产品的常备库存定额,对于超库存发货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权限审批,并实施严格的审批追责。

(四)加强对中转库的账务管理。B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中转库管理制度,派驻专人负责中转库的库存账务管理,并由财务部委派专职人员负责各中转库的库存账务稽核,对于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整改,确保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五)定期清理中转库中的不良库存。B公司根据管理需要,在公司的ERP管理系统中设置了库龄分析功能,定期对每个中转库的库品产品根据入库的时间按照先进先出的出库原则进行库龄计算分析,对于库龄达到一定期限的产品,责成相关人员做出情况说明和并制定清理计划,限期完成对不良库存的清理,减少不良库存的资金占用。

(六)对于所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账龄计算分析,账龄达到一定期限的欠款责令责任人实施清理,严格按照汽车厂家规定的信用期限实施货款的回收,实现了主机厂家欠款与信用期的同步。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风险

1、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概念及过程

1.1 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概念

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是指在施工阶段收集大量的建设项目风险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过去的和现实的建设项目风险信息,在对建设项目确定性造价估计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定性分析判断和严谨的定量预测方法为手段,通过分析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风险,确定该阶段成本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预测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基于此对成本风险进行管理[1]。

1.2 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过程

Tumala提出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价和风险监督、控制五个环节的风险管理体系[2]。其中,最主要的过程包括:

(1)风险识别。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归类的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的以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识别,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并寻找项目所有可能遭受损失的来源,也就是项目的风险因素[3]。

(2)风险分析。综合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分析与评估是指应用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4]。它包括施工整个过程中可能对成本产生影响的所有风险[5]。

(3)风险的控制。跟踪已经识别的风险,识别剩余风险和未出现的风险,保证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根据拟定的风险对策,协调、解决和处理风险问题,把经济损失和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6]。

2、施工阶段项目成本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

(1)识别风险的主要因素。跟踪、收集、处理和生成与工程成本有关的活动与过程的风险信息。

(2)识别风险的性质。对影响成本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并给出全部风险的分类。对全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原因进行分析。

(3)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根据风险的分类、原因、后果和发展进程分析,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序列。

3、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分析

风险表示某目标或者任务不能完成的可能性。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对成本产生影响的所有风险。由于建筑业产品的特点以及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在项目实施阶段,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因素和状况[7]。项目风险识别不仅要识别可预见的风险,还要识别那些比较隐蔽的风险。根据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一般来说,除了承包人风险之外其他的风险因素都可划为外部风险。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具体分类以及导致各类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工程业主及相关项目管理者的风险、工程项目环境风险、工程项目承包商自身风险。

3.1 工程业主及相关项目管理者的风险

(1)工程业主风险。业主资金无保证,付款能力差,或者业主信用差,缺乏履约诚意,拖欠工程款等,使得承包商贷款利息增加,成本提高,以及工程业主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协调能力差,工作效率低,难以及时为承包商提供工程有序施工的条件,造成工程停工等现象的发生[8]。

(2)相关管理者风险。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拖延签署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差,不按程序办事,有目的拖延支付工程款;监理工程师专业和技术水平低,对一些索赔问题提不出合理化建议或作不出决定等从而引起工程进度拖延,成本增加的风险。

3.2 工程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国家的政策、法规的变化是承包商难以事先预见的[9],而承包商在工程投标阶段往往对这些风险因素估计不足,导致成本的变化。

(2)经济风险。材料、设备价格的变动,通货膨胀以及贷款利率提高等都会引起承包商施工阶段成本的变化,存在一定的风险。

(3)社会风险。社会风气腐败,职能部门卡、压现象严重,办事效率低。或者工程周边居民素质低,社会治安差,出现材料、设备遗失,施工现场被破坏导致工程成本增加。

(4)自然风险。台风、洪水、地震、严寒、酷暑、不良地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3 工程项目承包商自身风险

(1)技术风险。设计不充分,存在错误或缺陷;设计粗糙,未考虑地质、水文条件和施工的可能性,以及技术方案不合理,导致质量问题,引起工程返工、工程延期,造成成本增加等风险[10]。

(2)合同风险。合同中存在仅对单方规定的约束性条款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合同条款不完整,有遗漏以及合同管理人员水平有限,索赔和反索赔能力差,也会给承包商造成经济损失。

(3)人员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管理水平低,协调能力差,管理手段落后。同时,现场工人的素质、专业技能以及人员的稳定性等因素,都是承包商在施工阶段不可避免的成本风险因素。

(4)安全风险。安全措施不得当,造成工伤事故;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存在结构的安全隐患;不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操作,存在设备安全隐患等导致成本变化。

(5)设备材料风险。材料、设备管理不善,导致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品牌规格有误,到货时间有偏差等原因,引起工程的进度拖延,导致工程的成本改变[11]。

(6)行为风险。项目负责人与监理人员、采购人员与供货商等产生利益关系,对项目产品、质量、成本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7)其他风险。除了以上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外,还存在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分包商或供应方违约;工程预算人员工程价款估算或结算错误等影响成本的风险。

4、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

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对最重要和较重要的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回避或者减少这些风险因素的影响。对任何项目来说,在实施时都必须对承担的风险准备应对策略和计划,文章列举了下列成本风险应对策略以及相对应的具体控制措施方法。风险控制策略主要有风险分散、转移、回避、保留。在具体的实际项目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手段。

(1)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指的是将主要的大的风险分散为各个小风险加以控制,减少了风险控制的风险和难度。具体表现可以在材料采购上可以采取分散供应商,避免由于单一供应商带来的供货不及时危险;在选择劳务分包单位时可以分标段、分工程招标,也可以相应的避免风险。

(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主要是通过签订上下差合同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或者其他下家。另外还可以通过工程投保来转移设备、工程风险等。但风险转移本身也存在机会风险,如果没有发生风险,建筑企业仍然要付出风险转移的代价和损失。因此,风险转移不是一个首选的应对措施。

(3)风险回避。减少风险的最好方法是回避风险。如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加强风险管理和明确责任制度等。在采取回避风险措施前,首先要对风险有充分的分析和认识,对回避风险后的事态发展要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风险回避策略在项目尚未实施之前最为有效,因为此时项目资源并未完全投入,改变项目实施方向造成的损失较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回避的,有些风险回避后还会产生新的风险[12]。

(4)风险保留。可以在项目实施之前建立风险预留基金,如果风险造成的损失不大,可以安排风险预留基金来补偿资金或资源损失。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做准备,在合同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采取风险保留策略。

篇7

一、卷烟

品牌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方法。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正是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卷烟品牌管理之中,其过程是对卷烟品牌在市场成长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然后识别市场营销风险,并给出应对市场营销风险的策略。

1.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找出影响卷烟品牌在市场营销风险的工具和方法,风险分析根据风险分类,从风险产生的原因人手,主要侧重定性分析。

2.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识别

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就可以识别出卷烟品牌的市场风险并进行评估和评价。将辨识出的所有风险建立清单,然后将风险清单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为风险评估做好准备。

3.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应对

获得卷烟品牌风险评价的结果后,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通常采用的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

二、卷烟品牌的风险分析

卷烟品牌的风险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识别。第一个维度是卷烟品牌的价值链分析,第二个维度是卷烟品牌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第三个维度是卷烟品牌的生命周期。首先,价值链分析是风险识别的基础,通过分析得出卷烟品牌创造价值的流程,从中识别各个环节的风险;其次,内外部环境分析是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分析卷烟价值增值的过程所处环境的变化,并从中进行风险的类别划分;最后通过分析生命周期,了解卷烟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对应的风险。

1.卷烟品牌价值链分析

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一个由各个环节组成的链条,称为卷烟品牌价值链,价值链是品牌内在生成的一个完整过程,每个环节都或大或小的影响着卷烟价值的创造,即卷烟品牌风险存在于价值链环节之中。价值链如图1所示,在卷烟品牌的价值链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技术研发、原料和物质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与市场服务等基本活动。

图1卷烟品牌价值链分析图

2.基于价值链的卷烟品牌内外环境分析

卷烟品牌价值链是一种开放型系统,这个系统与其所在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着输入、转换、输出与交流的循环式行为流。内部环境是卷烟价值链实现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信息化建设等,外部环境则是价值链实现的必要条件,主要有宏观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顾客需求等几个方面。

3.卷烟生命周期分析

卷烟生命周期分为导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卷烟在自身品牌上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创牌起步到1万箱、10万箱,从省内市场到省外市场,从区域性品牌到全国性品牌有一个周期性过程;在不同的市场区域也有从导人到成长的过程,因此生命周期要区分品牌生命周期和市场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风险,因此不同卷烟品牌、不同的市场要进行生命周期风险分析。

三、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识别

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和企业整个经营大环境相互关联的。有的风险是因为市场原因产生的,有的是其它环节的风险沿着价值链呈“牛鞭效应”传递的,因此市场营销风险是基于系统风险的阶段反映。

1.卷烟品牌的经营风险

价值链和内外环境分析提供了一个识别卷烟品牌风险的基础。从外部看,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国家局的政策导向等是卷烟品牌价值实现的大环境;来自其它品牌和替代品的市场竞争是卷烟价值链面临的直接风险;从烟叶原料到顾客满意的物流输入和输出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从内部角度看,卷烟的研发生产和品牌营销等是卷烟价值实现的操作基础;企业的营销组织管理是卷烟价值实现的保障因素。这些因素的安全性问题我们统称为卷烟品牌的经营风险。

2.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

卷烟的市场营销风险来自四个方面的风险,即市场风险、营销风险、市场供应链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

营销风险关注品牌的营销能力对市场产生的不确定性,主要通过调查营销效果获取。营销的效果通过营销的思想、方法和工具等营销方式表现出来,营销方式的外在表现是目标消费群体定位的准确性和营销方法组合的合理性,而由此产生的营销效果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指标,通过对这几个指

标检测,可以清楚了解品牌的营销风险。

市场供应链风险关注卷烟在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即产品供应的安全性

。市场供应链指卷烟从工业公司经商业公司、零售户到消费者的安全供应过程,安全供应包含两层含义,既要保证及时供应,又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需要标准品质、合理的工业存销比、安全准时运输、按订单订货、不售假烟等数据和行为的支持,因此其中的风险是需要长线控制的。

品牌的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关注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状况。卷烟的竞争状况通过品牌的成长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免疫力等指标反映。成长力表现品牌的成长性,通过计算销售增长率获得;辐射力表现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卷烟在全国的市场分布和省市市场的均质性是辐射力的重要体现;竞争力表现品牌在市场的竞争力状况,同档次市场的占有率和与最好品牌的相对增长率是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免疫力表现品牌在市场中对假冒伪劣卷烟的伤害的抵御程度,通过调研防伪的有效性获取。

3.市场营销风险体系

通过对市场营销风险的识别,我们整理出了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体系,如图2所示。

图2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体系

四、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的对策

风险分析和识别是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综合评价市场营销风险并采取预警和相应的策略。

1.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评价

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是一套体系,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解决评价风险体系的较好方法。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时首先确定准则层风险指标和措施层指标的重要性和隶属度函数,然后判断市场营销中出现的各风险状况,并根据性质确定其在措施指标的隶属度和准则层的隶属度,最终求出卷烟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风险隶属度矩阵,即为卷烟品牌的市场营销风险。

另外,风险评价还要关注的是评价体系的周期,因为卷烟品牌风险时时处于变动之中。作为品牌监测,周期过长就失去监测意义,周期过短,也不能全面反映风险现状。因此卷烟品牌风险的确定需要根据各指标的数据获取的周期和品牌的发展现状确定。

2.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预警

对卷烟品牌的风险要划分级别来区分缓急程度以便于预警,一般分为四级:一级风险表示卷烟品牌面临着非常危急的情况,可能给卷烟品牌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比如有明显质量问题的批量卷烟流人市场,大幅度降低品牌的美誉度;二级风险表示卷烟品牌现在面临着严重危机,可能给卷烟品牌带来惨重损失,比如因天气或交通因素导致卷烟不能按时供货而造成长期断货;三级风险表示目前卷烟品牌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某些销售较好的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卷烟品牌;四级风险表示目前卷烟品牌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这样在预警时就可以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预警信号,一级风险亮红灯,二级风险亮橙灯,三级风险亮黄灯,四级风险亮蓝灯,图3是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预警模拟。

图3卷烟品牌市场营销风险预警模拟图

风险评价给出了市场营销体系、准则层和措施层的隶属度矩阵,通过隶属矩阵确定隶属度最大的风险级别相应预警信号,就完成了市场营销的风险预警。

3.卷烟品牌风险的对策

卷烟品牌风险的关键是具备相应的管理组织,负责卷烟日常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理和控制等工作,同时要持续优化卷烟品牌价值链流程,有效消除风险隐患。

卷烟品牌红色预警时需要启动紧急预案,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统一对外方案,处理好政府、媒体和利益攸关组织的关系,减少伤害。橙色预警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对风险的策略重点进行调整,为防止风险状态继续恶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战略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新风险的发生,将高度风险状态逐步转化为轻微风险乃至正常状态。黄色预警时,要按照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逐一审查,并对所暴露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诊断,有意识地采取行动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所造成的营销损失。蓝色信号时表明卷烟品牌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对各种因素继续监测,保持卷烟品牌健康发展。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 国际总承包项目进度风险量化风险管理蒙特卡洛模拟技术

一、国际总承包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2006年7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inopec EngineeringIncorporation,以下简称SEI)和伊朗当地两家工程公司组成的承包商联合体(SEI/SAZEH/ODCC)竞得伊朗SHAZAND ARAK炼厂扩能和产品升级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以下简称Arak项目),合同总价22亿欧元,项目总工期42个月。承包商联合体负责项目基础设计的完善、详细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施工安装、预试车和试车服务。

2006年9月16日,Arak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正式生效,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承担的合同额最大的EPC总承包项目,也是首次参与以联合体的方式承揽国际工程。

面对来自业主以及主合同的严格要求,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联合体承包工程带来的不确定性,承包商联合体决定在Arak项目上实施风险管理,希望通过系统的风险管控,为项目进度、费用等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增加价值。

(一)项目的风险分析

EPC总承包项目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结构、工艺较为复杂、建设规模大、系统繁杂、参与项目建设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并且关系复杂。与国内承包项目相比,国际工程承包更是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国际关系,货币金融市场状况、该国有关进口政策,资金和劳务的政策法规、外汇管制办法等诸多方面,而且还可能存在文化沟通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技术标准、不同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存在更大风险。

为规避独立承包域外市场面临的风险,目前国际知名工程公司的海外项目大都通过与其他公司组成联合体或者项目合营的形式共同执行,以实现优势互补。但联合体的运作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社会、体制、文化和经营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复杂的组织管理和分工协调,使得联合体承包工程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内部风险。

按Arak项目业主招标文件要求,承包商联合体成员必须对业主承担共同的和连带的责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根据Arak项目联合体三方内部协议,项目设计按生产装置和配套系统单元进行工作分工,价格固定,SEI/SAZEH/ODCC分别开展各自的设计工作。对于采购,联合体三方共同负责项目所有设备、材料的采购、清关、运输等工作。项目设北京、德黑兰和欧洲三个采购中心,把不同类型的设备材料进行分类合并,由不同的中心进行具体操作。对工程施工,联合体三方共同参与,统一管理。根据项目组织机构、设计分工以及现场平面布置等原则,项目共划分成10个施工管理区域以及8个职能支持部门,在施工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相比独立执行项目模式,Arak项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要复杂的多,内部组织、沟通、协调风险也要高得多。

Arak项目不但具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上述特点,而且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了四次制裁伊朗的决议,包括冻结资产、禁运敏感物资等措施。受国际形势的制约,项目遇到了供货商不足、支付渠道受阻、制造厂因拿不到对伊朗出口许可延误工期等种种困难和风险。

由于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客观存在,以及Arak项目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项目所在地特殊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系统的风险管理成为必要和必然。

(二)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应对、监控的系统过程,包括鼓励对项目目标有正面影响的风险(机会)发生并加强其影响,减少对项目目标有负面影响的风险(威胁)发生并减弱其影响。未经管理和减轻的风险往往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而系统的风险管理能够提高项目绩效,是项目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延伸。

项目风险管理可划分为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规划和风险监控六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风险管理规划――决定如何进行与规划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

风险识别――判断哪些风险会影响项目,并以文字记录其特点。

风险定性分析――对风险及其条件进行定性分析,以便按其对项目目标影响进行排序。

风险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概率与后果,估计其对项目目标造成的影响。

风险应对规划――制订为项目目标增加机会、减轻威胁的程序与技术。

风险监控――在项目整个生命期间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执行减轻风险计划,并对这些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定量风险分析作为风险管理的过程之一,并不是每个项目都必须。由于其对输入数据要求较高,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以及定义不是很明确的项目,一般在定性分析之后直接制定风险应对措施。还由于定量分析需要通过专业软件来实现,实施定量分析的对象往往是在定性分析过程中被认为对项目的目标存在潜在重大影响的风险。实施定量风险分析的过程就是对这些重大风险事件的影响进行概率分析的过程。定量风险分析虽然耗时耗力,但却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识别、评估风险影响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避免风险被重复识别、评估甚至重复制定应对计划,提高风险数据的质量和风险管理的效率;

2.可以为每个风险单独量化,也可以分析某类或者所有风险对项目局部或者项目总体的影响;

3.在规划风险应对之后,再次实施定量分析,从而确定项目总体风险及其降低程度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或者可接受的水平;

4.对于进度风险分析,以进度计划为基础,通过风险与WBS的映射,避免活动/任务浮时所造成的定性分析结果的偏差,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项目目标的关键风险和关键活动,有助于实施有重点的风险管理。

二、进度风险量化分析与管理实践

项目阶段不同,风险管理的任务和手段不同。项目执行阶段

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风险监控,包括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和评估风险过程的有效性。监控风险的工具和技术主要包括风险再评估、偏差和趋势分析、储备分析、风险审计、状态审查等。

Arak项目执行阶段的进度风险量化分析和管理,首先通过定期风险再评估,初筛中高风险,并持续评估其对项目进度目标的影响;其次,通过定量分析,精确筛选影响项目进度目标的关键风险和关键活动,以便集中项目资源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控。

(一)定期风险再评估

每季度对历史风险清单进行全面审查,对现有风险重新评估其属性,包括所属类别、影响的WBS、紧迫性、发生概率、影响区间、风险排序、应对策略及其责任人,识别新风险,关闭过时风险。

1.风险分类

按照项目阶段以及受影响的项目区域,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以明确受不确定性最大的项目区域(WBS)。首先按照设计、采购、施工、商务/财务、项目管理界面划分,其中的设计、采购、施工也是项目WBS第一层结构(phase);其次通过识别风险影响的项目WBS第二层级(sub-phase),对风险进一步细分,同时也有助于后续风险事件映射到具体活动/任务的量化评估和分析。

按照项目WBS第二层级,设计类风险分为详细设计、采购服务、设计文档,采购分为大宗材料、带位号设备,施工类风险分为施工、预试车、协助试车。按照界面和范围,商务/财务类风险分为商务和财务,项目管理类风险分为项目计划、项目控制、组织管理、HSE管理、人力等资源以及外部风险。

根据上述风险分类,对新识别风险进行归类,并判断风险类型是威胁风险还是机会风险。同时,审查清单中所有风险的状态,判断风险处于开启还是关闭状态。如果风险被关闭,将不再进入下一步定量分析的范畴;如果属于机会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则是积极的、正面的,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其发生概率、提高其影响。

2.风险紧迫性评估

按照风险发生距离评估当前时间远近程度分为远期风险、近期风险以及过期风险,从而进一步明确风险应对的时间要求。由于风险影响的活动持续、先后进行,某些风险虽然曾经发生过,但还会对未进展的WBS任务/活动造成影响,此类风险被界定为过期风险,需要引起项目组特别关注,否则将会变成未经管理的项目事件或者项目存在问题。

3.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定量分析或应对规划、风险监控提供基础的过程。

概率和影响是风险的两个量纲,概率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是风险一旦发生对项目目标产生的后果。风险概率一影响矩阵将概率与影响两个标度结合起来,以此为依据建立对具体风险事件进行评定的等级(低、中、高)标准,评估每项风险的重要性及紧迫程度。定性评估为高等级的风险作进一步分析,包括量化以及积极的风险应对。

表1为Arak项目的P-I矩阵,高风险、中风险、以及低风险由项目决策层根据概率与影响结果组合后确定。

已识别的每条风险都要进行概率和影响评估,判定该风险处于概率一影响矩阵的哪个区域,并且随项目进展、外部环境变化定期更新。一般通过与经验丰富的项目主任、项目经理,熟悉相应分类的设计经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商务经理、控制经理等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评估。定性分析为中高程度的风险,继续下一步定量评估和模拟分析。

4.风险应对策略及责任人

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包括确定和分配风险应对责任人来实施已获得同意和资金支持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量化风险分析

1.定量评估

前述的定性评估过程已经对风险影响的项目WBS前两个层级进行了界定,并且评估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进度目标的影响区间。由于进度风险定量分析基于进度网络图和持续时间估算进行模拟,因此,需要把风险事件的影响映射到相应WBS具有前后序逻辑关系的活动/任务层级,亦即首先要识别被该风险影响的所有活动/任务,其次,根据活动/任务之间的关系及风险特性,分配并调整具体影响的概率分布和参数。

通过Pertmaster风险分析软件(以下简称Pertmaster,该软件先后与Primavera、ORACLE公司合并,目前已经更名为PRA-Primavera Risk Analysis)提供的以下功能,实现定量评估的赋值与调整:

(1)按照定性评估结果直接赋值

定性评估的风险概率和影响区间直接赋予每一项被该风险影响的活动/任务,一般适用于平行活动/任务。

(2)按照定性评估结果平均赋值

对定性评估的风险概率不作调整,但定性评估的影响区间平均分配到每一项被该风险影响的活动/任务,一般适用于前后续接的活动/任务。

(3)对定性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根据具体情况,对定性评估的风险概率和影响区间进行调整。

(4)无法判断风险影响的具体活动/任务

当难以对风险影响的具体活动/任务作出判断时,可以把风险影响加载到更高层级的WBS上,模拟运算时,Pertmaster视风险影响该WBS项下最后结束的一项活动/任务。该功能虽然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和灵活的处理方式,但容易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因此,一般要求识别出所有被影响的活动/任务。

2.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分析

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0)模拟技术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将各项不确定性和风险换算为对整个项目费用、进度目标产生的潜在影响。模拟时,根据每项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如最小值、最可能值、最大值的三角/点连续分布),任意选取随机数,经过多次叠加,计算费用/工期目标的实现概率,以及既定置信度下的项目费用/工期。

(1)项目工期的概率分布

图1中的横轴代表项目完工日期;左纵轴是以次数表示的概率分布;右纵轴代表累计概率分布(置信度)及相应累计概率分布下的完工日期。每个柱状图表示在选定次数(本例为1000次)的模拟计算结果中,有多少次(概率,对应左纵轴)落在横轴的完工日期区间。柱状图累加即得到累计概率分布曲线,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置信度下的完工日期以及既定完工日期的实现概率,既定置信度下的工期与既定工期之间的差值即为预计的延期。

以采取应对措施后的分析结果为例,加载7条风险事件后,80%置信度下,Arak项目12单元(石脑油制氢装置)预计2010年9月25日完工,比原计划的2010年7月29日推迟两个月左右。

(2)敏感性分析

对风险以及风险影响的活动进行敏感性排序,确定需要优先考虑的风险和活动,帮助决策者有重点的采取应对措施。

量化分析的敏感性排序与定性分析风险排序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对于进度风险,定量分析能够排除浮时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筛选出影响项目最终目标的关键风险,从而确保对关键风险的重点管理;另一方面,定量分析能够结合风险和被影响的活动,并考虑其关键性,对影响项目进度目标的活动进行筛选、排序,确保对关键活动的重点管理。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确定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和活动,以集中项目资源对这些风险和活动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或)对项目目标的影响,从而达到以最少资源获得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管理最大化收益的目的。

(三)风险应对监控

对定量风险分析筛选出的关键活动和关键风险,制定较为详细的风险应对计划,定期监控其实施状态,确保风险应对计划的落实。

三、对定量风险分析涉及的相关性问题的研究

当一个风险影响多个项目活动/任务时,对多个项目活动/任务的影响取值一般具有相关性。以“钢材价格波动风险”为例,假定其影响在±10%范围内波动,如果某次模拟时,对管道的影响取的是中间值±O%,对钢结构的影响也大致影响在±0%附近。

如果忽略上述相关性,其分析结果会受到“中心极限定理”的影响,亦即当多个风险的影响独立、同分布,由于模拟时不考虑相关性,可任意取值,高值和低值相互交错,导致部分“灰色区域”几乎没有被抽中的可能,造成风险影响范围被压缩,多次模拟的结果趋于收敛,如图3中的较陡的(红色)累计概率分布曲线。

因此,当一个风险影响多个项目活动/任务时,要注意选择Pertmaster软件提供的“影响相关”选项,以免分析结果失真。

四、结语

与国内工程相比,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面临更大风险,因此系统的风险管理成为必然。然而,并非每个项目都有必要和有条件去实施量化风险分析,但对于大型的、定义明确的项目,通过专业软件对定性风险分析筛选出的中高风险实施定量分析,有助于对影响项目进度目标的潜在关键活动和关键风险进行重点管理。本文以Arak项目执行阶段为对象,定期对进度风险进行再评估,初筛中高风险;进一步通过定量风险分析,精确筛选影响项目进度目标的关键风险和关键活动,从而集中项目资源对关键活动和关键风险进行重点管理与监控。最后,通过我们的实践,对定量风险分析涉及的相关性问题,研究提出可用于实际操作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篇9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medical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the progress of medical equipmen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cal development, medical devices for clinical use of security control,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decided to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can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high risk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High-risk medical devices implanted or used to support and sustain life or medical device products with potential danger to human body. We found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n high-risk medical devices are still exist many hidden dangers, to standardize and perfe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new reform environment in high-risk the use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引言

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目前医院使用最多的为骨科钢板、螺钉、人工骰骨头、血管支架、人工晶体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等,以及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高频电刀、输注泵、多参数监护仪等高危设备,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生命安危。我们发现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隐患,亟待规范和完善。

1、使用现状

从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频率看,全军乃至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比较普遍,医院使用高风险设备、植入性器材、填充材料频率较高。当前,医疗机构使用高风险医疗器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采购职责不明确,进货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督。医疗机构的器械采购大多由设备科购买,但由于高风险医疗器械的使用存在随意性和应急性较大的特点,设备科很难满足其日常供应所需。二是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使用质量难以进行全面跟踪;三是没有使用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由于临床医生并未将手术时所用的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产地、供货单位、注册证号、批号等项目记录或完整记录在病历中,一旦发生产品问题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部门都难以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责任划分和追究;四是临床医生多重视患者的在院治疗效果,而忽视病人的术后随访,不能确保植入物在人体内正常发挥作用,这也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原因分析

一是医疗器械使用者掌握法律法规知识不够,在使用环节忽视查验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情况,因此往往重视医疗效果不重视器械的质量审核;二是高风险医疗器械在采购、验收、使用、术后情况跟踪及日常监督各环节都存在一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3、加强管理

高风险医疗器械即植入人体或对人体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或对人体生物学上的相容性及受阳光、辐射、电磁、微波等能量能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的医疗器械。为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 为保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管理:

3.1 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产品管理办法》,严格检查“三证”;

3.2 认真执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

3.3 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

3.3.1 要查验供货单位的合法证件,对首次供货单位要认真考察其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

3.3.2 必须签订购销合同,合同除按照《经济合同法》签订一般条款外,还必须注明质量条款、售后服务要求、高风险医械应附有的生产企业资格证明、产品注册证、注册产品标准、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企业质量体系考核认证的有效证明文件、产品售后服务协议, 包装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运输、储存的要求等;

3.3.3 采购进口高风险医械时, 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国家药监部门核发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中文产品说明书、质量标准、中文标签等;

3.3.4 购进高风险医械应有合法票据;

3.3.5 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统一采购高风险医械产品, 并建立可追溯的数据和档案;

3.3.6 购销必须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3.4 要建立高风险医械产品购销记录和使用记录。购销记录包括:购销日期、对象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标准号、保管员签示质量。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情况和维修养护记录。两记录都应保存5年;

3.5 建立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3.5.1 用于心脏的治疗急救装置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体外心脏起博器、心脏除颤器、主动脉内囊反搏器、心脏除颤起搏仪;

3.5.2 有创医用传感器:各种植入体内的医用传感器;

3.5.3 植入体内或长期接触体内的眼科光学器具 眼人工晶体、角膜接触镜及护理用液、眼内填充材料(玻璃体等) 、粘弹物质(重水、硅油);

3.5.4 物理治疗高压氧治疗设备;

3.5.5 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人工心肺设备、血液净化设备;

3.5.6 植入器材骨板、骨钉、骨针、骨棒、脊柱内固定器材、心脏或组织修补材料、眼内填充材料;

3.5.7 植入性人工器官人工食道、人工关节等;

3.5.8 支架血管支架、食道支架;

3.5.9 急救设备婴儿培养箱;

3.5.10 介入器械血管内导管、导丝和管鞘、栓塞器械。

3.6 各医疗单位在使用高风险医械产品过程中要建立使用记录卡, 发现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医械及已使用到患者身上, 因质量问题造成患者致残、死亡不良事故,要及时报告当地药监部门;

3.7 要规范仓储条件,划区挂牌储存,购置通风、除湿、避光、防潮等相应的养护设施,确保产品质量;

3.8 提高人员素质,经营、使用单位质检机构负责人和专职质检人员应有大专以上相关学历或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专职质检人员和采购人员、验收保管人员须经过专职培训, 持证;

3.9 由于高风险医疗器械最易发生伤害事件,因此应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3.9.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3.9.4 设备科协助医院主管部门,对本单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工作,加强对临床科室人员的不良事件教育,提高其医疗器械安全风险意识。

3.10 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3.10.1 医疗设备的大量应用于临床,如在使用和管理诸方面造成不当,会给病人和使用人员带来各种风险和隐患,应对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定期监测和建档,以保证医疗设备应用的安全、有效;

3.10.2 以2007年3月1日了第二版的ISO 14971《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国际标准,制定本单位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和评估制度,以确保对病人和使用人员不造成危害,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10.3 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应有医护人员、病人、医学工程人员组成,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实行医院全方位医疗设备风险安全分析、评估管理;

3.10.4 医疗设备应用安全风险来源:医疗设备在使用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对病人的伤害;由于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3.10.5 风险评估分析应根据不同设备、不同条件充分考虑到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作相应措施;

3.10.6 风险管理应有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部分组成,应对一些生命支持和功能支持的医疗设备制定巡诊计划,(如呼吸机、监护仪、高频手术设备、各类光学内窥镜、体外循环设备、X线诊断设备等)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整改;

3.11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新标准同时具有ISO和IEC标识,这意味着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标准化组织承认新版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

3.12 临床使用过程中,建立健全高风险医疗器械各个环节的职责标准及流程,监管部门真正起到监管作用。采取事前监管,事后溯源的原则,保证患者的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武俊华.《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第二版标准的主要变化.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12)

[2] 刘贻早.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的管理.中国医学装备,2006,(03)

篇10

【关键词】风险认知;主动预防风险;进行动态管理;降低风险

1 风险管理方案

1.1 工程风险管理的含义

工程风险管理是指依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工程风险管理分为两大环节,四个步骤:第一个环节是工程风险分析,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思路对工程风险性态进行准确的描述,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认识工程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第二各环节是采用规范分析的思路,依据工程风险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工程项目的人员、资金和物资等资源的限制,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置方案。工程风险的四个步骤是:工程风险辨识、工程风险估计、工程风险评价和工程风险处理。

2 动态工程风险管理思想

对于建设项目,代建单位拟采用动态风险管理方法。动态风险管理方法,即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重复上述风险管理的步骤,利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反馈机制,实现动态的风险管理过程。

3 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

工程建筑面积大,工程造价高,工期长,故将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较多。代建单位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保证实现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功能和成本目标。

4 制定工程风险管理计划

4.1 工程风险管理组织的设置

周全的工程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及其高效率地贯彻实施都离不开良好的风险管理组织。采用矩阵型工程风险管理组织方法,矩阵型工程风险管理组织采用纵向和横向交叉式的管理模式,对于某一项子工程的管理人员来说,既要接受垂直领导,也要接受横向指挥和协调。此方式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4.2 工程风险辨识

建设项目资金由建设单位拨付,投融资环节的风险较小。因此,工程风险管理的重点将放在工程施工环节。代建人拟将工程风险的辨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施工准备中的风险辨识;第二阶段是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辨识。以求全面而无遗漏地辨识工程风险。为保证风险辨识的系统性,可按照工程内在的施工工艺顺序和内在的结构关系辨识风险。风险存在的普遍性使工程风险的辨识必须有所侧重。

工程风险辨识过程主要存在两个环节:一是查找风险源;二是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

4.3 工程风险估计与评价

4.3.1 风险估计

由于风险估计的结论将影响风险响应措施的选择,在此环节,代建人坚持谨慎性,以及定性估计与定量估计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风险状态。

(1)定性估计

在定性估计,即对风险程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中,采用专家调查法搜集用于风险估计的数据,到施工现场和施工企业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听取设计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各个环节暗含的风险的意见,将专家意见和类似工程历史评判资料汇总,作出模糊综合判断。

(2)定量估计

在定量估计,即风险量的计算过程中,分组对设计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调查,运用头脑风暴法让每组内被调查者独立判断分部工程(如基础工程)的施工风险的损失水平及其发生概率。从而得出分部工程施工风险状态的调查表。

根据调查表的数据,算出各组被调查人员判断的风险损失期望值,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总风险损失期望值。

本工程建设周期持续时间较长,涉及委托人和使用人、代建单位、咨询、监理、设计、施工、供货等各个方面,风险因素多,风险识别工作量大、情况复杂。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由项目管理合同预算组负责,搜集各方面的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整理等具体工作手段,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列出本工程初始风险清单。

5 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5.1 多样性。项目风险管理的客体随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交钥匙总承包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风险;而设计-施工总承包面对的只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风险。

5.2 复杂性。项目风险管理所要处理的风险问题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量大得多。因此,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必然更大。相应的,其所取得的效益也更显著。

5.3 社会性。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成员(利益相关者)多,相关关系十分复杂。

5.4 全局性。代建单位风险管理是管理者从全过程(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管理,而不是把各阶段或各个过程分割开来进行的项目风险管理。

5.5 风险评价

工程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工程风险和风险处置措施对系统的影响程度。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AHP法是介于定性和定量分析之间的层次分析法,故代建人将采用AHP法进行本项目风险处置措施的优劣排序

AHP法的操作过程:首先是列出相对矩阵模式,然后将各风险措施两两比较,主要比较风险防控效率、措施保障能力和风险处置成本。比较评判过程采用专家调查法,让不同组的专家分别对两两风险处置措施的相对优化程度做出判断。经数据处理得出其平均的相对优化度。以次类推比较其他风险处置措施的相对优化度。当三种风险处理措施两两比较后,构成相对矩阵,运用方根法计算相对优化度。最后通过检验,得出风险处理措施的优先排序。

5.5.1 工程风险处理

a) 工程风险的处理方法

工程风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鉴于本建设项目的性质,以上三种方法均有可能用到。在实施中,代建人将按上述的AHP法确定其采用的优先顺序。

(1)工程风险回避方案

工程风险回避方案主要运用于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有些项目的取舍或变更不会对整体工程造成太大的影响。

①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承包商,以便降低技术风险。

②控制工程分包防止将工程分包给劣质承包商的可能性

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规划和拆迁,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回避施工地质条件复杂,拆迁困难的地域。

(2)工程风险自留方案

根据风险自留的条件,制定风险安排。

①可自我容纳的较小的风险控制和化解方案。一是制定和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制定施救措施,如防止已发生的危险扩散;降低危险扩散速度,限制危险作用的空间;迅速处理已经造成的损害。

②未预料风险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由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应急措施和风险补救措施构成。

③不能回避或转移的风险的控制和化解方案。这类风险的处理途径有三条:一是变更设计,当一些经济风险或政治风险影响设备采购和安装时,在变更设计可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更设备型号和安装要求来化解风险;二是借鉴较小风险控制和化解方案;三是实行替代方案。

(3)工程风险转移方案

工程风险转移方案是较常用的一种风险处置方案,风险转移方式是:

①在投标阶段向投标人收取投标保证金,以防中标人违约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

②中标后要求承包人或供应商向业主提供履约担保,担保方式为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保函金额按中标合同价的10%。

③预留中标合同价的5%作为质量保证金。

④要求承包商办理必要的工程保险。

选择以上几种风险转移方式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考虑:一是风险分析结论,根据风险调查和分析的结论,一些主要风险最初源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因而通过控制合同履约环节的风险,可以有效地分散相关风险;二是合同履约担保方式本身的担保效力较高,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未履约或未完全履约的风险,担保银行可以提供担保,而担保费用由对方支付;三是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并列成为工程外加的双层保障机制。

6 工程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

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将做好指导、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工作。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全员参加的、施工周期内全过程的、动态监控的复杂管理系统。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如发现风险计划的不当之处,需进行及时调整。

7 工程风险管理计划的调整

工程风险管理计划的调整是实行动态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主要设计如下两个环节:一是风险管理组织的调整;二是补充或修正风险分析,调整工程风险处置对策。

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风险管理,可有效控制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以最少的成本保证本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8 工程保险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担,应该尽量采取社会化、商业化的方式转移,根据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和适用法律的规定,在项目合同履行期间,承包商职能部门应及时为项目办理各种保险。工程总承包项目涉及的保险种类有: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包括海运且保险金额不少于替换整个项目的价值)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和雇员赔偿险(限雇主人员)、建筑物一切险(包括综合的建筑物、工厂、设备含财产损害,保险金额不得少于用于替换全部物质的价值)、一般责任险(包括一般责任险或一般商业责任险,保险范围是项目所从事的一切营运活动)、业务中断险、利润预损失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承包商所有雇员包括当地雇佣人员)、车船险、及融资需要投保的其他保险。项目投保的险种由承包商企业根据项目情况决定,但是合同规定必须投保的险种其金额和条件应符合合同规定并保持有效。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应按商业上合理的条件和当时的市场行情进行择优选择。办理商业保险后,承包商职能部门应将有关单证的副本发给项目经理部并组织相关的学习,制定相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林.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践心得.建设监理.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