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04-01
新疆塔城市现阶段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多种扶持政策,在农机发展过程中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农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之后,农民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在开展农业作业过程中,采用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农业作业的工作效率,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塔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机购买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加,我市农民购买农机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塔城市在农机发展过程中,以现代化农机建设为发展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在发展农机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发展过程采用的主要方式
首先,市领导对机构的强化。塔城市的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了相应的组织和领导,改变了原有的建设模式,改革创新,做好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其次,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塔城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全程对农机机械化的相应项目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在地区的示范划拨出专用资金;再次,经验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塔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其管理水平也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市农机部门制定了合理的合作社标注,并明确了每一个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2.主要结构
塔城市自从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探究,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农机大户联合合作性质的、专业共同出资建设的、以及承包转让性质的集约经营方式。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经营规模问题与大型机械存在差距
塔城市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土地经营规模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机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是土地的分区经营化、作物种植方式的结构不同等特点,导致了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了机械设备工作效率低下,经营的成本增加。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机械作业与经营的规模,对设备的工作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合作社合理的发展。
2.扶持力度欠缺,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虽然国家和政府都拿出了专项资金用于合作社的建设,但是资金的投入力度依然不足。资金支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条件,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是其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的解决资金投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切实做好建设的资金投入,才能切实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
3.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专业管理水平较低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严重影响到了农机化高效的发展和发挥,从而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1.积极发展土地经营规模
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在一起,鼓励农民以各种方式实行入股,在土地经营方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农业经营体制中,形成农机化合作的良性发展。
2.加强对农机资金的持续投入力度
资金的投入需要当地部门给予充分的支持,地方政府还应该出台适合当地的农机惠农政策,同时当地的银行机构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支农惠农政策,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提高当地的农机专业化合作社建设。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
农机专业化合作社需要利用年初农闲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和专业化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活力,最终使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4.改善发展环境,适应农业产业的调整,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新机械的支持,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新机械的同时还需要将这些新设备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此外,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决定其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将农村专业合作化服务组织纳入到政府的年度计划中,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结语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高效转移,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收入。
参考文献
[1]荆红玲.对绛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农机. 2010(12)
[2]孙玉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的有效途径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6)
[3]齐宏,马俊涛,尹秀珍.曲阜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06)
[4]张蓝水.重在施展特有的农机专业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刍议[J]. 农机科技推广. 2010(05)
篇2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76-02
前言
南陵县现阶段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并包括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农业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工作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同时采用的农机化也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对现代农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购机补贴的不断增加,安徽省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极高,安徽省南陵县作为一个国家级现代化农业试点示范区,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同时农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1.发展中采取的主要方式
1.1对领导机构的强化
安徽省对于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进行强化型的组织领导,改变方式、改革创新,切合落实好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
1.2政府的支持
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也出台政策对购机需求的补贴。同时对于全程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项目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在全省范围内提供了资金支持。
1.3经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南陵县日趋成熟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日趋壮大的同时,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制定了合理发展合作社的标准,并明确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2.主要结构
南陵县作为早期试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成为了多种不同模式的合作社,其中代表的有农机大户联合性质的、专业共同出资的、以及承包流转土地相结合的集约经营方式等。
3.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
安徽省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均为证件齐全,各项社务管理制度已基本逐步完善。为广大省内外农户提供农机专业服务,合理收取费用,产出归社员所有。
4.发展中的优势
4.1解决季节性问题
安徽省南陵县由于气候性的原因,农机专业服务时间短,季节性强。而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合理安排跨区作业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至此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改变了现状。
4.2有利于新机具的推广
农业合作社的开展为农机专业合作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有效的将合作社成员集中在一起,通过现场试验示范,让农户们对于新农机具的应用有了进一步了解,这都为新机具得推广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4.3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
采取机械化的管理,提高了安徽省南陵县的水稻种植和收割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
4.4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目前农村大量年轻务农人员外出打工,农村劳力紧缺。有效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有效缓解农村劳力不足现象。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1.1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与大型机械的差距
南陵县地处半丘陵半圩区,圩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农机化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土地的分散经营化、种植品种的方式结构不同等特点致使大型机械难以发挥其突出作用,使其效率低下、成本增高。此二者需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机械作业与当地规模经营问题的有利结合,提高效率,合理发展。
1.2扶持力度欠缺,资金不足
资金支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条件,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是其进一步扩大生产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基础。切实落实好国家政策是合作社顺利实行的标志。
1.3合作社缺乏高管人员
合作社的管理模式也不符合当今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安徽省南陵县农机化高效优质的发挥。农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多数培训都安排在4月份之后,而农机人员4月份之后都忙于本地或跨区作业了。
2、南陵县解决方式
2.1积极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安徽省南陵县将土地集中在一起,鼓励农民以各种方式实行入股进社,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农业经营体制中,形成农机化的良性发展。
2.2加大对农机的资金提供
加大资金的投放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多购多补、累加累补等方式。同时银行在信贷上也应该出台一些优先政策扶持。党和政府也一定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优先发展重点。
2.3加大培训力度,配需高素质人才
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利用年初农闲时节,采取多种样式和渠道的分期、专业化培训,培育一些懂技术和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也有利于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的水平和活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2.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层结构,加大对农机专业化的推进,促进其向标准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2.5适应农业产业调整、做好新农具推广。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新机具的支持,机械化的使用同时也需要新农具的适当推广应用。
2.6改善发展环境
合作社的发展环境是决定其是否能发展下去的关键,切实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化服务组织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7合作社的建设规模要适宜
南陵县在合作发展当中最大限度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扬长避短,形成合力,有利于其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近年来,应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安徽省南陵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热情,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农村的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更促进了多种要素的有利结合发展,这一先进的发展状态是良好的,虽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短暂性的失误,但南陵县都以采取合理化的措施进行改革提升,正一步一步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 胡伟;张竹音;宋樱.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政策扶持[J].农机市场.2009(04)
[2]. 徐大志.浅析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意义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02)
[3]. 张蓝水.重在施展特有的农机专业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大户刍议[J].农机科技推广.2010(05)
篇3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措施;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22-01
近年来,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了葫芦岛市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葫芦岛市近几年新建和改扩建设施小区全部采用钢架结构,背坡用苯板保温,机械卷帘,适宜四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设施农业已经扮演起葫芦岛市支持产业的重要角色。设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性要素。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已经成为葫芦岛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已经建成黄瓜、番茄、青椒、茄子、韭菜、土豆、圆葱、大根萝卜等一批规模化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未来几年,全市要重点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将着力推动优良品种示范、集约化育苗推广,不断整合专业组织力量,为当地蔬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推进标准化生产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在全市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示范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全市蔬菜生产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预计在兴城市元台子、东辛庄、徐大堡、药王、华山新建5个设施蔬菜标准园,每个标准园占地面积20 hm2以上;2016年建成元台子、徐大堡2个蔬菜标准园,建成药王、华山2个食用菌标准园;2017年建成东辛庄1个蔬菜标准园。
不断规范蔬菜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规程,通过宣传、培训等多种途径,引导农户规范化生产,并逐步做到科学安全用药。在生产用药方面,建议少用化学药剂,提倡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可通过多种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比如采用粘虫色板、防虫网、杀虫灯以及性诱剂等。除此之外,鼓励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并提倡对此进行补贴,加速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步伐。在蔬菜生产安全方面,应当尽早建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尽快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5项制度,切实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在品牌建设方面,鼓励发展绿色无害有机产品,并进行产品精细化生产,通过产品推介会、宣讲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将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推向市场[1-2]。
2 加速技术创新与蔬菜品种示范推广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首先,对于安全生产、优质品种培育、成本控制、增产增效等实用性较强的创新技术应当大力推广,尤其对于能够有效解决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等问题的连作障碍治理技术应当尤为重视。其次,对于病虫害防治技术来说,应着力推广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基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形成安全高效的防控措施并加以推广。最后,对于轻简栽培技术,对于那些能够通过农机农艺结合方式实现劳动强度降低、效率提高的技术应当大力推广。
加强蔬菜品种示范作用的推广力度,在品种选择方面,优先选择质优、高产、抗病性强、抗逆性强以及耐低温的品种,如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专用品种。
3 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
加强蔬菜集约化建设主要是指加强引进防寒保温、遮阳降温、水肥一体、通风换气、育苗床架、基质装盘、播种、催芽等设施设备的力度,在茄果类、瓜类等蔬菜品种上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在蔬菜育苗安全性、标准性方面下功夫。推进兴城市沙后所镇、徐大堡镇、华山街道、南大乡、碱厂乡5个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育苗中心的管理、技术服务,为葫芦岛市设施农业提供优质种苗及技术[3-4]。
4 健全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能否不断强化服务手段、健全服务体系,取决于各级政府对服务设施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对服务能力建设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建议通过技术引进,在多区域进行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蔬菜重点乡镇村要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努力建设一批蔬菜植保专业团队。
5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基于葫芦岛市在蔬菜生产上的优势,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有利于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升葫芦岛市蔬菜产业化水平。培育重点应聚焦于集约化育苗、产品商品化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方面,配合开展种苗统一供应、病虫害统一防治、产品统一加工销售等服务,逐步弥补蔬菜种植户在安全生产、质量监督、产品销售方面存在的短板。
6 结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市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力度,协同信贷部门,采取低息贷款、提供贷款贴息补助等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健全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在服务团队建设上优化人员配置、增加经费投入、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意识;积极推行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品种结构,从品种选取到技术推广,从品牌建设到产品销售,不断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依靠科技,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提前规划布局,大力推动批发市场建设,积极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到市场化体系建设中来。
7 参考文献
[1] 高峰,俞立,卢尚琼,等.国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279-285.
[2]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7-10.
篇4
关键词:小型农业机械;皖南地区;影响因素;推广应用;对策
安徽省皖南地区在新时期大力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他们的总体发展思路就是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来发挥科技创新,充分开拓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将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作为首要突破口,主要强化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在整个皖南山区推广成熟的机械化设备技术,确保山区内林果业、设施农业、初加工机械化等环节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优化升级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快速提高农区机械化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基于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皖南山区专项工程发展概述
皖南山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他们所主要种植的农业作物包括水稻、油菜、茶叶、烟叶、果蔬、药材、等等。该地区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推出、再配合政府扶持和社会服务,构建了一套符合于地方农业发展行情的小型农业机械化体系。到2015年底,该地区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10个,果茶桑机械化水平也已经达到50%以上,农技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超过500个,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乡镇、行政村的全面覆盖。争取到2020年,包括皖南山区在内的整个安徽地区将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超过42个。从皖南山区的主要农业机械化专项工程项目来看,包括了茶叶、山核桃、板栗、桑树等专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以特色农产品为例,该地区就开展了基于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的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以“一乡一品”工程原则,大力推广山核桃脱蒲、烘干、板栗剥苞、蚕茧烘制、毛竹初加工、果树植保等机械化生产及初加工技术。强化对地方新型适用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经验交流[1]。到2015年底,皖南山区已经初步建成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实现了对地方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的影响因素
安徽省皖南山区由于整体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规模等等内外因素,所以农业发展地域性特征极强,其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被深刻影响,主要来讲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皖南山区更适合于发展小型农机,而事实上地方小型农机相比于大中型农机保有量更多,在水田、耕地、茶园、林山和竹园中应用更加得力。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多种农业种植经营方面都求小求新,例如对微耕机、小手扶、修剪机、茶机等小型机械的应用就非常广泛。而更由于地区地理条件影响,在山间耕作作业、运输等等农业活动中也更适合于小型农机发展。第二,皖南地区整体农机作业水平不高,这是由于当地山区土地规模较小且非常分散的地理特征所造成的。所以许多农户沿袭了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这使得农机作业面积偏小且作业时间偏短,导致农机利用率变低[2]。总体来看,这不利于皖南山区土地流转,更不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虽然皖南山区比较适合于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但整体来看地区农机装备总量还偏低,特别是受到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限制影响,田地整体平整度差、农机耕路也不够完善,农机总生产动力较比北方某些地区还有巨大差距[3]。
3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及应用的发展优化策略
3.1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以发达国家过往发展经验来看,必须做到对工业反哺农业来弥补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地方扶持力度,实现多元化投入发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基本导向、以工程项目投入为主要抓手、以乡村集体与农机专业化合作社为投入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特色小型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再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新形势下努力转变观念,多多投入财政资金发展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研发、引入、示范、鉴定、推广和培训工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帮助农民在享有优惠福利政策的辅助下实现小型农机购入,例如贷款购买设备、享受政府补贴政策等等。通过政策拉动内需、保持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稳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对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高。
3.2强化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皖南地区要想快速发展小型机械化农机农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建立具有农业机械化技术特色的指导专家组,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机械化种植,并扩大种植规模,建立以地区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指导。再者,也要加速制定适应于不同区域及不同农业产品的科学农艺标准,走规范化机械技术作业路线,提升地方农技作业的标准化水平,做到健全皖南山区小型农机化技术创新体系。最后,还要把初加工这一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来突破,将农机农艺有效融入到初加工生产体系当中,进而提高它的科技含量和适应性,打造一套轻便耐用且节能环保的初加工农业机械化设备。
3.3重视新型服务主体培育
要鼓励和积极推动发展适合于皖南山区的特色专业性农业技术,再配合综合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等等,建立具有示范性和共建性的专业农机合作社并重点扶持。在这一点上,要优先委托和安排合作社组织承担皖南山区的小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开发,推广优势项目,探索全新合作模式,进而达到对经营服务领域的全方位拓宽,最大限度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力度和规模[4]。
4结束语
皖南山区作为安徽省的特色农业发展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及技术指标,当地还应该继续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小型农业机械化道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利用小型农机将山区地理劣势转化为优势,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最终实现山区农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茂林.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8):21-22.
[2]梁景晟.泰和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4,45(5):13-15.
[3]石永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订单农业;农业金融机构;农发行
目前,在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当中,出现了一种订单农业的新型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发生在农民生产之前,农业生产者和企业或第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收购合同,以此来保证农民和收购企业双方的利益和义务。订单农业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和企业收购难的矛盾,还是双方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为农业产业调整指明了方向,保障了粮食的畅销,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模式。
一、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及支持发展订单农业的作用
1.牡丹江市订单农业发展现状。牡丹江市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提高农村生产发展上做文章,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并实行粮食“订单”收购,保农增收,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最新统计结果表明,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指导的订单农业面积达到304万亩,约占全市农田播种总面积的50%,订单农户发展到15万多户。通过几年的发展,牡丹江市的订单农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订单涉及的对象也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发展。
(1)以龙头、加工型企业为依托。牡丹江市的订单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是依托龙头和加工型企业,所覆盖的范围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这种和农民、农村经济组织签订的订单形式可以确保农副产品企业原材料的供应稳定。龙头企业都主动向基地农户靠拢,实行政策引导、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使生产基地规模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原料供应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大力发展农民信得过的“猪合同”、“米合同”、“菜合同”等“铁订单”,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此外还有生猪、果菜、肉牛等半紧密型产业。与其联结紧密型的产业,一般都采取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和入股分成等形式。
(2)以中介服务组织为依托。主要是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产品购销大户信息灵、渠道广的优势,搞好农产品的集中销售。如东宁黑木耳协会、林口食用菌协会、海林北药协会、宁安蔬菜协会,它们在农业订单中都起到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农业金融机构支持订单农业的主要作用。农业金融机构提供的粮食合同收购贷款,是向粮食企业发放的,专门用于粮食企业为履行收购合同,预付给种粮农户部分生产性资金所需的贷款,是农业金融机构支持订单农业的贷款品种之一。
二、发展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牡丹江市的订单农业发展迅速,但是仍处于初期阶段,能否完全适应本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还取决于如何对订单农业的正确引导,如何使其越来越规范,如何让其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
1.订单农业合同签订、运作、约束机制尚不规范。从订单文本看,规范性合同少,意向性协议多,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准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对完全履行订单合同造成了困难。从订单的实施环节看,部分是企业与订单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有些是对规模型订单农业的技术指导和投入不够重视,粗放型种植依然比较普遍。从责任约束看,由于订单农户地处分散,且属于弱势扶持群体,一旦违约,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
2.法律意识不强,合同履行率不高。由于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合同的制定又不十分规范,这影响了订单农业的落实效果。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在订单合同签订以后,当农产品市场供小于求的时候,有些农民会为了自身利益违反合约,私自把产品卖给其他客商或自行销售;当农产品市场形势趋差,价格走势明显低于订单价格时,一些企业不按订单价格或压级收购。部分企业特别是农户均存在一种包赢不输的思想,不愿意把合同条款定细,以便在违约时规避责任。
3.农村资金存多贷少,流失严重,资金缺乏成为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瓶颈”。贷款难问题也一直制约着订单农业的发展:首先是订单农业比起其他农业贷款风险大。由于订单农业需要发单方前期投入大量的资本。同时,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长,在此期间价格受市场的波动比较大,自然条件也对农场品影响较大,不确定因许多。这些都给银行的贷款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其次,贷款缺乏抵押担保。在农村农民的房屋和土地是不在抵押范围内的,这对农业抵押贷坤造成了极大困难。最后,企业对订单农户要求的门槛较高,对于农户的生产规模和资金实力都有要求,这严重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三、促进订单农业业务发展的措施及相关政策建议
1.规范订单合同,营造良好经营环境与载体。想要使订单农业真正的使买卖双方达到共赢、风险降到最低,必须将强双方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规范的订单合同文本,其中清晰划分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订单的可靠性。其次,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操作,依法严惩部分企业恶意违约骗财,为订单农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发展环境。
2.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合同履行率。法律监督是合同的防弹衣,是保证合同履行率的坚实后盾。第一,订单农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做保证。要建立健全的订单农业法律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为从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并为从业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第二,加强农户或企业的诚信意识,为促进合同的正常履行,提高违约成本。加强农户、中介组织、企业的整体意识,将其利益进行结合,违约成本明显提高。
3.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了订单农业的良性发展。对于那些企业制度完善、产权明晰的企业,农业金融机构要给与充分的支持,积极引导粮食加工及销售企业合并,发挥其加工、存储、销售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龙头企业,同时,农业金融机构应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化推广;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59-1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就是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从提高经济效益,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善于、勤于总结工作方法;培养、扶持农机大户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个人肤浅建议仅供参考。
1提高经济效益,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推广法》总则中的第一条明确的规定: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可见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就是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为己任。
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工作推广的过程当中,要时刻了解农民朋友的动态发展,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并且通过哪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将技术传递给他们,保证让农民朋友有所收获。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要找准农机化推广工作中的问题所在,不怕出现问题,关键在于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推广工作。并且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要通过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应用新技术,从而达到推广普及的目的。
2 善于、勤于总结工作方法
由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毕竟现在我国的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学习能力和接收技术的能力都不强,需要一个接收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农机推广工作者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学习方案,帮助农民朋友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要学会先让农民朋友认识到农业机械的好处和其重要地位,然后有针对性的引导农民如何操作。先使农民朋友在思想上认识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在心理上先接受它,培养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学习农机技术,并且学的快、学的好。
其次,由于农民学习能力不强,农机推广技术人员还要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引导他们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知识和技能都真正的学到手。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农机,并支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3 培养、扶持农机大户
农机大户是重点培养对象,因为在思想意识上他们已经先其他人一步,他们对农机知识与使用技术感兴趣,他们会比其他农民朋友更加主动而又具有学习热情,他们更加渴望得到新知识、新技术。另外作为农机大户,他们同其他人相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或是通过学习,或是通过实践经验,总之他们的业务水平都不会太差,都是农机实践运用能手,农机推广工作者要辅助他们再上新台阶。
对于农机大户,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制定措施和目标,要与农机大户交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动态,满足他们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了解农机大户的想法,想办法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把农机大户吸引到我们周围,作为业余的农机推广员和信息员,在夯实自身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4 结语
新时期的农机化推广工作可以说是农机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上主要从提高经济效益,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善于、勤于总结工作方法;培养、扶持农机大户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农机化发展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供读者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陈鹏飞.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南方农机.2011(01).
[2] 张志星,袁晓霞.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06).
[3] 马龙武.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02).
[4] 李远明.我县农机推广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农家科技.2011(03).
[5] 陶成林,王玉庆.浅谈农机推广工作的制约与对策[J]. 农家科技.2011(S2).
[6] 李琳,郭长明,黄鹤,胡跃坤,刘斌.农机推广工作之我见[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06).
[7] 刘敏.21世纪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2(06).
[8] 张传宁.基层农机推广发展现状与创新推广工作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0(02).
篇7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踞巴山,汉水、旬河横贯县城。这里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变化较大,伏旱表现明显,雨量较少,常年降雨量在851.2毫米,全年光照时间为1794小时。全县国土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2个镇、318个村,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耕地面积53.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15万亩,旱地50.02万亩,水浇地0.6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油料、烤烟、黄姜、蚕茧等。旬阳县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川道地区,农业耕、种以人工作业为主,大量依靠手工劳动。
一、旬阳县农机技术发展现状
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攀升,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2.28万千瓦,拥有各种农业机械89137台。其中:拖拉机368台,农用运输机械4197台,农用排灌机械1617台,畜牧机械15974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6533台,其它农业机械11218台。全县机械植保面积4750公项,机收面积2100公顷,水田机耕面积1550公顷。粮食机械脱粒25986吨,农产品机械加工149015吨,机械化饲料加工2255吨,农机运输作业量1251万吨,公里。总体全县农机作业水平约28%,特别是粮食脱粒、粮食初加工、畜牧业饲料初加工,植保防虫机械作业程度可以达到95%以上。
二、制约旬阳县农机技术发展的因素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在农机推广工作开展实际过程中,我县农机装备配备严重不足,配备的机械结构单一,无法将最新的农机化技术有效的传播出去,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存在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的现象,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较少,工作效率低不说,作业范围也很有限,不能适应当地的农业发展进程。
2.受区域地理条件限制
平原地区农机化进程一般较快。地势平坦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农机推广工作也相对好开展。但是我县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山大坡陡,田块小,自然条件恶劣,市场现有的耕作农机具很难适应我县农业生产需要。
3.推广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农机推广机构和专业的推广人员是农机推广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农机推广服务系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推广工作人员大量流失,特别是一些水平较高的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导致农机推广队伍素质相对较低,难以承担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而使一些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农机技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普及。难以充分发挥农机的有效性。
4.推广经费不足
由于财政困难,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机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向着高产低耗多样性方向发展,我县的农机推广的人力明显匮乏。投入推广经费不能满足机具从引进到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开支。无法开展实质性的工作。
二、旬阳县农机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
旬阳县是一个自然地貌结构比较复杂的山区县,发展农机化不能延用固定发展模式或典型经验加以引导和推广,而是要在农机化发展途径、发展思路和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上下功夫。
1.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机推广模式
要推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合理引导的农机化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强农机推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加强机构建设,增强机构实力,探索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提高农机科技应用程度。
2.加快实现农机具装备结构调整
必须加强组织措施和领导措施,充分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有效机制,加快实现农机具装备结构调整。围绕畜牧、蔬菜、摩芋、黄姜、果业、烟草等县域主导产业,积极做好机械配套服务,尤其是做好强村大户畜牧养殖机械的配套设施。增强经济作物附加值的提升,更好、更有效的发展当地农业生产。
3.培养专业的科技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专业知识的队伍是没有发展潜力的队伍。因此。加强农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农机科技知识的消化。可以通过培训或者组织工作人员到其它地区进行参观学习,来提高科技知识和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有前途,爱钻研,肯实干的中青年人员,尽快掌握农机推广工作的新动向,结合农机推广工作发展的态势,对未来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展望和规划,实现农机推广工作的科学、规范发展。
篇8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07-02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大通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发展特色农业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富民富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按照“稳定面积、改良品种、加强宣传、敞开收购”的产业开发思路,实施订单农业,通过抓认识、订规划,抓示范、促规模,抓科技、树品牌,抓流通、提效益,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1发展现状
青海省大通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4.7 ℃,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平均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656.1 h,年≥0 ℃积温为2 450 ℃,无霜期132 d,冻土层厚最大1.2 m。年均降雨量为514.3 mm,年蒸发量1 300 mm,降雨量少而集中,6—9月为主要降雨季节,雨热同季,海拔2 200~2 800 m地区适宜于小麦、蚕豆、油菜、马铃薯和各类蔬菜的种植。气候冷凉,夏秋多雨,海拔较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适宜种植马铃薯。
大通县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农业科技人员对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使得马铃薯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将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提出干旱地区重点发展马铃薯商品薯,脑山地区重点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战略计划,尤其是地处青海东部的大通等地区,海拔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少,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自然的隔离带,是生产优质脱毒种薯的良好场所,成为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的重要繁育供应基地[1]。
大通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将马铃薯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培育马铃薯新品种,优化种植业内部产业结构,科学规划种薯扩繁规模,强化基地建设,打造特色马铃薯产业带,为大力发展“大通马铃薯”品牌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马铃薯起垄机、覆膜机等机具得到大范围应用,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形成了育种、繁育、科研、示范、推广、贮藏、开发为一体的格局。
2存在的问题
2.1品种多而杂,优质品种少
大通县马铃薯生产发展以高产、鲜食为主要目标,专用型品种极少,普遍存在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含量低、薯形不规则、芽眼较深等缺陷,致使马铃薯销路狭窄,品种结构矛盾突出。
2.2缺乏资金投入,良种覆盖率低
由于经费紧张,新品种引育工作难度大,良种生产规模小,优质种薯的生产供应能力差,供应渠道不畅,市场混乱,食用薯代替种薯现象普遍,脱毒种薯的覆盖率较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产发展[2-3]。
2.3马铃薯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
目前,马铃薯生产仍以人力、畜力为主的落后生产方式为主,虽然近年来应用了马铃薯机械种植机和收获机,但只停留在示范过程,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
2.4贮藏运输条件差
马铃薯贮藏主要以一家一户分散贮藏为主。可控的贮藏设备很少,种薯贮藏难度大,现有的种薯贮藏窖满足不了种薯基地建设和生产用种的需求。
2.5马铃薯加工企业滞后
目前,马铃薯的生产仍以粮食和蔬菜为目标,主要作鲜薯、饲料和粗淀粉生产,马铃薯用于加工的比例小,且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低,生产规模小,加工的产品主要是自食,很少在市场上销售[4]。省、县内大型马铃薯企业少,影响了马铃薯的加工。
2.6商标意识和品牌理念不强
形成“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包装,三等的价格”的现象,市场竞争力不强,商标宣传推介不到位,地理商标重注册轻运用,商标效益不明显。
3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力度,制订各项扶持政策,对马铃薯种薯生产部门和加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多渠道争取资金,注重指导招商引资和吸纳社会资金。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形成产业规模,向高效、绿色现代农业发展。提高马铃薯种植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
3.2完善种薯供应体系,创新经营机制
马铃薯新品种引育要有适应不同生态和栽培条件的不同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如高淀粉品种、炸条品种、鲜薯食用品种和特殊用途品种等,以满足各地各类产业区域的品种需求。研究专用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立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可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把优质种薯供给农民,同时开拓具有高原特色的种薯市场,走以服务为主、微利经营的道路,以提高良种覆盖率[5-6]。
3.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切实搞好马铃薯产业区域规划和布局,并且有计划地实施,提高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能力。以青海农林科学院和省内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依托,实施脱毒组培苗、微型薯、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生产,保证全省马铃薯种薯2~3年更新1次;同时向海外提供优质脱毒种薯。脱毒种薯大田繁育基地建于海拔比较高的地区,其中在海拔2 800~2 900 m的高位脑山建立原种生产基地,海拔2 700~2 800 m的地区建立一级种基地,海拔2 600~2 700 m的地区建立二级种基地,海拔2 200~2 600 m的低位水地区建立外向型品种的种薯基地,为外省马铃薯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薯。在干旱浅山地区建立以青薯2号、青薯168等菜用型商品薯为主的生产基地和下寨65、青薯2号等高淀粉型品种为主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外川地区建立早熟型品种基地。
3.4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市场流通体制建设
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加强市场流通体制建设,拓宽马铃薯产品销路。
3.5加强“大通马铃薯”建设
一是加强“大通马铃薯”的宣传力度。通过农业信息平台、商介会、新闻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大通马铃薯的品牌。二是强化基地建设。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打造大通马铃薯产业带,稳步发展马铃薯产业,积极稳步扩大淀粉加工、鲜薯外销、种薯繁育三大基地,形成县有繁育中心,乡有种薯基地,村有扩繁点和良种示范户的四级良繁推广体系[7-8]。三是提高加工、营销能力。建设有一定规模的马铃薯产品加工企业、大型马铃薯批发市场和销售网点,培育购销贩运大户和营销人员,加强商标管理。
总的来说,发展大通县马铃薯产业,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据该地气候、交通等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加强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在马铃薯生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开拓马铃薯市场。
4参考文献
[1] 蔡有华.青海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J].中国马铃薯,2005,19(5):310-312.
[2] 戴兴临,汤洁,张弢,等.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188-190.
[3] 肖昌智,樊家云,陈海燕,等.威宁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简述[J].农技服务,2008(9):146,156.
[4] 刘孝荣.宁夏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5] 周勇峰,孟芳.对发展青海马铃薯产业的思考[J].青海农牧业,2009(1):9-11.
[6] 王秀艳,王健,杨秀君,等.承德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中国马铃薯,2007(5):318-320.
[7] 王秀林,王虎,刘生武,等.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榆林科技,2009(1):29-31.
[8] 郑皓莹.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J].新农业,2013(1):29-30.
篇9
关键词 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SWOT分析;战略组合;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93-02
2015年朝阳市的设施农业总面积12.3万hm2,分别占全国设施农业总面积379万hm2的3.25%,全省设施农业总面积74.6万hm2的16.49%,位列全省第2位(仅次于沈阳),全市设施农产品产量达到542万t,产值1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朝阳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设施农产品稳定生产供应基地。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在设施农业生产和管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以信息形态存在的设施农业科学技术和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SWOT分析是一种较客观的态势分析方法,对象发展相关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通过调查的形式来挖掘与研究,再根据找出的有利因素以及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1-4]。为把握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特点、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本文试图运用SWOT分析法,对全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进行综合分析,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战略。
1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1.1 优势(S)
1.1.1 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资金支持力度大。2010年省政府专门安排10亿元资金,在朝阳市启动了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2011年省财政下拨4 420万元,扶持建设36个设施农业蔬菜育苗中心,并制定了从2012年起连续3年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的扶持政策,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4 000万元。2013年,“朝阳市农业科技网络图书馆建设”项目被列入省科技计划,给予50万元项目资金;2014年,“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及信息化技术应用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被列入省科技计划,给予30万元项目资金。朝阳市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开发,几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80.8亿元,其中银行部门投放贷款41.28 亿元,下拨省补贴资金8.53亿元,市县乡投入资金19.29亿元,农民自筹88.05亿元,企业投入23.7亿元。2013年,市政府拨付182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朝阳市设施农业信息化科技提升工程示范园区建设”项目;2014年,市政府拨付50万元“农业信息化科技服务网络建设”专项资金。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开发工作得到强有力资金保障。
1.1.2 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颇见成效。2010年年底初步建设完成朝阳农业信息网,共设8个栏目。2013年,改版后的朝阳市农业信息网全部纳入市政府管理,真正做到机房统一、数据库统一、出入口统一,从而实现资源共享;2015年,以科技情报所为依托,整合科技局全局人、才、物资源和情报所技术力量,建立了朝阳市农业科技网络图书馆,图书馆共设有9个栏目、23个子栏目。自2015年7月上线至今,总计信息条数7 947条,月均信息数660条,总点击量42 500多次;实施了朝阳设施农业信息化科技提升工程。该工程主要以辽宁省农科院、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农业科技专家为技术依托,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在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建立“朝阳市设施农业信息化总控制中心”。以朝阳县为试点示范,建立了4个朝阳市设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园区;2008年5月,建设了北票市“农业科技110”系统;2011年,建设了朝阳县“农业科技110”系统。
1.2 劣势(W)
1.2.1 信息适用性不强、指导性差,建设与服务滞后。全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仅供给不足,整合程度低,缺乏专业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且实用性、指导性差,相关用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科技部门围绕全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搜集、整理、加工国内外设施农业先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防控技术、模式、机械、物理设备、优良的品质资源等科技信息资源工作开展力度不够,科技信息服务手段不强,没有很好地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朝阳市设施农业向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严重滞后。
1.2.2 资源分散,资源共享程度低、范围窄。朝阳市各地方信息资源具有地方特色,但目前特色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由一个渠道很难获得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信息,或针对某一群体的专门信息。在资源采集中也发现,资源分散,管理分割,一些涉农人员因条件限制而难以获取。能够获取的又面临信息匮乏的问题,从而难以开展信息增值服务。目前,缺乏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共享程度低,泛泛的科技类数据库多,缺少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大型实用数据库,数据库的综合性能尚需完善。
1.2.3 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未能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人力资源建立面向设施农业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相关领导部门不够重视。
1.3 机遇(O)
1.3.1 设施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是主流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内容愈加丰富化,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与推广,使设施农业进行精准、便捷、高效的环境控制成为了可能。中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设施农业生产环节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者的劳动强度,这将是现在乃至未来设施农业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1.3.2 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对朝阳市百万亩设施农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后指出:“朝阳地区在政府扶持下,推行设施农业,发展菜篮子,既不与粮争地,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一举多得。这一发展思路效果明显、经验可贵,对全国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对全国类似地区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作为设施农业建设重点的科技信息资源中心及其服务体系,政府从财政政策、投入政策、扶持政策和联动机制等方面均给予重点支持。
1.3.3 农村电商、物联网等飞速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科技信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的觉醒无疑是21世纪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延伸,“物联网+农业”的模式也大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物联网开始了对整个农业体系的重新整合。物联网技术为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元素和系统支持,利用感知、信息传输、反馈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处理系统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智能信息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化,建立多维度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以加强农业科研水平和信息沟通水平,加快农业新成果的交流和良性传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以人为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同时,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设施农业能够飞快发展的根本。
1.4 威胁(T)
1.4.1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将使省内外其他落后地区与本区域农业竞争加剧。互联网的特点为开放和共享,在获得重要资源的同时,也在分享着自身的优势资源。这意味着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他地区的竞争力。朝阳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以及农业专家,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将是增强本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4.2 科技人才素质不匹配。随着辽宁省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青年劳动力快速转移,村庄空心化、农户兼业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朝阳市为农业大市,近年来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人口逐年递减,多数农村子弟更趋向于一、二线城市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已不能适应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则更加短缺。因此,发展设施农业科技信息化亟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保证设施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1.4.3 网络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农业信息化的普及,许多农业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展现出巨大作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由于网络的开放和共享机制[1-3],以及农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农业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朝阳市为辽西北欠发达地区,以信息化的基础性建设为主,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受到重视,努力减少信息安全隐患或成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1.4.4 投入成本高,资金无保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为周期较长,需要扶持资金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科学规划使用资金。但政府扶持资金或者重点项目的投入一般都存在一次性、短暂性等问题,尽管各级财政都增加了对高效设施农业的投人,但扔然很难解决资金问题。
2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战略分析
SWOT分析将研究对象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研究对象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匹配,形成了4种可行SWOT的备选战略:①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主动进攻型战略,也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通过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②劣势-机会(W-O)战略,它是通过抓住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薄弱环节,从而逐步获取发展优势,达到发展目标的战略,是一种渐进式发展战略。③优势-威胁 (S-T)战略,它是通过利用自身优势[5],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最终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是一种对应防御型战略。④劣势-威胁(W-T)战略,是一种防守或撤退型战略。
2.1 S-O战略(最大限度发展)
一是发挥各级政府的相关职能,充分利用资金和技术支持构建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二是依托本地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借助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物联网技术平台,促进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2.2 W-O战略(利用机会,回避弱点)
一是利用农村电商、物联网技术平台带动信息化水平提升;二是抓好典型示范,推进信息化标准建设,开展信息化水平测试;三是通过政府协调,整合科技信息资源,扩大共享程度和范围;四是利用政府资源加快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
2.3 S-T战略(利用优势,降低威胁)
一是做好政府工作,把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性不强和后期合理化使用等问题解决好;二是利用区域性规模化优势构建竞争力强的信息化平台;三是通过政府层面吸引有关科技人才;四是保障具有高度信息安全监管的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正常运转。
2.4 W-T战略(收缩,合并)
一是加强本地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人才的重点利用;二是加强本地资源的整合,并建立区域性设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将可用资源放在建设基础性平台设施方面,包括服务水平、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等方面;四是引进其他区域科技信息技术及人才开发本地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
通过对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和发展目标的系统分析,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较现实可行的战略选择是“劣势-机会(W-O)战略”,应据此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
3 参考文献
[1] 杜华章.江苏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9):952-957.
[2] 崔淑贤.辽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3):36-39.
篇10
关键词 SM2801b;灌溉控制系统;土壤湿度;VB;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 TP3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47-02
Design of Multiple Remote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Used in Greenhouse Crop
NIU Tao 1 WANG Yi-ya 2 CHEN Shu-guang 3 WANG Xian-ju 3 *
(1 Fuyang Xinni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Fuyang Anhui 236000; 2 Fuyang Chunj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3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use of greenhouses for crop cultivation,soil moistur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its growth.Therefore,through multi-point soil moisture detection of greenhouse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crops to implement precision irrigation according to soil moisture of each point.This paper designed a kind of soil multi-point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SM2801B soil moisture sensor was chosen as the measured soil moisture components.STM32F429 was used as control core.Multi-point soil moisture detec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as executive element were used to realize fixed irrigation of crops.At the same time,communication was achieved through a serial port and PC.Soil humidity was displayed in the form of curve at various points in the PC interface of VB.Remote fixed-point irrigation operation was realized through the upper machine interface.
Key words SM2801b;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soil moisture;VB;MCU
环境因素的适宜与否对于大棚作物来说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需克服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果仅靠人工管理的方法是无法单独实现的,必须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来控制环境条件,从而使作物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1]。
土壤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保证作物长期在一种适宜的土壤湿度环境下生长是设施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农业中采用统一灌溉方式,极易造成过量灌溉、不均匀灌溉,不但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当灌溉量超过一定值时,还会影响作物生长[2-3]。本设计结合现代精细农业和节水需求,设计了一套多路远程可控灌溉系统,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多点土壤湿度信息,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参照专家系统得出各点灌溉量的准确值,PC机将各点灌溉量发送下位机,下位机控制继电器进行定点定量灌溉,既节水,又可为农作物提供了稳定的土壤湿度环境。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本系y以STM32F429单片机为控制中心,以多个SM-2801B土壤水分传感器作为测湿元件对大棚内多点土壤湿度进行测量,单片机对其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分处理,并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输给PC机以供远程观测。单片机将各点测量值与土壤湿度设定下限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土壤湿度值低于设定湿度的下限值,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打开电磁阀开始灌溉,直到土壤湿度达到预设湿度的上限值,停止灌溉[4-5]。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将处理过的土壤湿度数据通过串口传输给PC机,并通过VB编写的上位机界面以数值和曲线2种形式进行显示,便于远程土壤湿度观察与分析。通过VB上位机界面能够灵活地设置土壤湿度的上下限值,可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灌溉需求,还可以通过上位机远程灌溉操作。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1.2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STM32F429、多路土壤水分传感器SM2801B、继电器、多路选择开关、电平转换模块和电磁阀等组成。在大棚里布置多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实现多点的土壤湿度测量,单片机通过控制多路选择开关分时采集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一方面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RS232串口传输给上位机,另一方面将处理过的数据与对应点设定的土壤湿度上下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触发相应继电器动作[6-7]。
1.2.1 土壤湿度测量电路。系统采用8个土壤水分传感器SM2801B测量土壤湿度,传感器输出为RS485标准信号,因单片机为TTL电平,因此两者要实现通信,中间要通过RS232/RS485/TTL转换模块[8-9]。由于单片机STM32F429串口资源有限,而各个传感器通过电平转换器都需要与单片机串口通信,所以为解决此问题,并减少转换器使用数量,降低系统开发成本,在传感器和转换器之间接入多路选择开关。单片机与单个土壤湿度传感器的电路连接图如图2所示。
1.2.2 继电器模块。本系统中的继电器采用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全电子电路组合的元件,它依靠半导体和电子元件的电、磁和光特性来完成其隔离和继电切换功能,与传统继电器相比,无机械触点,使用寿命长。
本系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固态继电器3、4端为直流输入端,1、2端为交流输出端,单片机引脚输出高电平,NPN三极管便导通,12V直流电源加入到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开关闭合,电磁阀通电,开始工作。当PA0引脚输出低电平时,输入端电压过低,输出端的开关断开,电磁阀停止工作。由此可见,通过单片机引脚输出高低电平即可控制电磁阀通断。
1.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单片机STM32F429为下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为IAR,编程语言为C语言,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下位机程序主要有主程序、土壤湿度采集子程序、串口通信程序和继电器控制子程序。当系统上电复位后,主程序开始运行,首先调用土壤湿度采集子程序,分时采集8路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值,并对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对应数据存储区,同时调用串口通信子程序将8路土壤湿度值传输给PC机,在继电器控制子程序里,单片机实时对各点采集的数据与相应点的设定土壤湿度上下限值进行比较,若测量值低于预设的土壤湿度下限值,单片机对应引脚输出高电平,驱动继电器执行动作,打开电磁阀,开始灌溉,直到湿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单片机引脚输出低电平,关闭电磁阀,停止灌溉。单片机主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2 结论
经过硬件和软件调试,通过上位机可完成对各点土壤湿度上下限值灵活设置,单片机分时采集8路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实际测量值与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可实现定时测量和定量测量,达到精准灌溉的目的,对促进大棚作物高效、优质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3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7-10.
[2] 葛志,傅理.国内外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751-15753.
[3] 刘笃仁,韩保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王芳琴.单片机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5] 张观山.果园智能灌溉系统的开发[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6] 赵伟.基于远程通信技术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2010.
[7]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 上一篇: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 下一篇: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