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规模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规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发展规模

篇1

1国外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的特点

1.1因地制宜,模式各异

畜牧业发达国家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13I: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的现代草地生态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大规模工厂化模式,以欧洲国家荷兰、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适度规模化模式,以及亚洲的日韩和我国台湾为代表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在这些国家,尽管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尊重本国或地区资源现状,利用已有的土地、草原、资本或技术优势等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畜牧业。

1.2标准化体系完善

发达国家畜牧业标准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相对成熟,标准化体系的制定注重生产环境标准化,如日本对养殖区域植被、路面等进行的明确规定l川;注重生产过程与丁艺的标准化,如欧盟各国要求从种畜禽的培育到使用的饲料、药品、产品加工过程中车间的卫生条件、加工设备的条件、包装材料、储运时间、温度以及储存天数等都要遵守有关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系统标准要求问;严格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发达国家无论是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上或是采取的措施上都非常严格,要求产品产地无任何污染,贮藏、运输过程未受污染,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和食品行业质量标准f41。同时,这些国家都拥有健全规范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控制方面采取了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41。

1.3设施发展水平高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左右就相继实现了畜牧机械化,在饲草加工、饲料加工、饲养过程等方面发展到了较高的设施水平。牧草收贮工艺采用具有现代化工艺的新型旋转割草机、调制割草机、快速烘干设备、拣拾压捆和青饲收获机;饲料加工广泛应用微粉碎和超粉碎设备、高精度微量配料系统、全自动控制的挤压膨化机及高温高压短时强制调制器与制粒机;蛋鸡饲养设施趋向于高密度大型化,采用6—8层叠层笼养,喂料、饮水、清粪、拣蛋自动化,全封闭鸡舍,鸡舍环境自动检测调节,并配备蛋品全自动化收集、处理、计数和装箱设备;肉鸡饲养设施以环境调控、高速定量精确饲喂设备和消除应激反应为主;规模化养猪中,猪舍环境控制自动化,自动料线、脂肪测定仪、妊娠测定仪和种猪个体饲喂技术和自动清粪设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奶牛饲养采用青贮收获及加工系统、自动取饲系统、全混合日粮系统、自动饮水系统、牛场清粪设备、牛舍环境控制设备和全自动挤奶成套设备、奶品快速冷藏成套设备和奶牛场综合管理系统等醐。

2我国畜牧业规模养殖概况

2.1规模养殖比例不断提高

我国畜牧业规模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以农户家庭庭院养殖为主,专业户不断涌现,涉足于畜牧业生产领域的一些企业开始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畜牧业进入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大型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化经营迅猛发展,“公司+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进人2l世纪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养殖持续增加,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标准化生产力度加大。201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和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为34%、82%和28%,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8、16和17个百分点171。与此同时,规模化养殖优势逐渐显现,肉、蛋、奶畜产品生产产业带已形成,优势区域的生猪生产、家禽生产、牛羊肉生产、奶类生产和羊毛生产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50%、92%、88%和89%以上嘲。

2.2规模养殖设施化水平提升

随着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设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形成了饲料饲草加工、牧草种植及收获、畜禽标准化饲养、生产检测方面门类齐全的成套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在畜牧业上得到应用。饲料加工已由简单的粉碎发展到配合饲料、熟化饲料的加工,畜禽饲养的饮水系统、施药技术、降温和通风系统、消毒设施、喂料系统、清粪设备等基本上能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求【9~。同时,国内已开展了畜牧业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制了蛋鸡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管理系统,可对鸡舍实现自动控制,实现了蛋鸡喂养自动化、清粪自动化、危险环境报警自动化【151;滕光辉等1161研制成功了家禽健康养殖智能控制系统,对蛋鸡现代化养殖技术进行了集成研究,在德青源生态养殖场进行了成功验证,为养殖场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疾病预防能力;中国农科院开发了“种猪场生产管理系统”、“种禽场饲养与繁育的数字化智能系统”、“基于个体信息的猪的优化饲料配方系统”、“猪疾病防疫与优化饲养管理数字化智能系统”等,形成了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平台【埘。宋延民等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奶牛身份识别器、计步器、自动分群系统、自动称重系统、牛奶流且/电导仪、管理与分析系统,形成了以挤奶厅为中心的信息采集奶牛管理系统和奶牛养殖健康系统【l研。东南大学研制了畜禽规模设施养殖环境传感网监控系统平台,可以采集用户需要的环境参数,并能根据要求控制养殖场内的排风、喷淋和光照系统1191。

2.3畜牧业标准化不断推进

规模养殖推进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小区突破8万个;牧区半牧区舍饲半舍饲稳步推进,已有3000万头以上牲畜从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半舍饲圈养嘲;全国畜牧业标准新立项108项,比上年增加了95项,初步构建了畜牧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现已通过畜禽“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近2000个捌。

3江苏省畜牧业规模养殖现状

3.1规模养殖比例高

2008年以来,江苏省全面启动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为重点的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已有1368家规模养殖场成为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阎。生猪、蛋禽、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4%、86%、92%和94%,全省建成万头以上猪场123个、50万只以上肉禽场137个、lO万只以上蛋禽场42个,千头以上奶牛场33个【2t1;全省共有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省级67家,各类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7000余家1221。

3.2产业区域特色明显

江苏省以优质瘦肉型猪、优质地方家禽、奶业和波尔山羊四大优势产业建设为主线,依托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以江宁、锡山为代表的江南奶业经济带和以铜山为中心的徐连奶业经济带奶牛存栏已占全省的85%;如东、阜宁的生猪,东台、海安的家禽,沛县的肉鸭,睢宁的山羊,高邮的蛋鸭等一批特色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宁镇扬等丘陵山区肉鹅产业带肉鹅饲养量占全省的80%、肉鹅深加工占全省的85%f7l。

3.3设施化水平较高

规模养殖过程中,江苏省积极推广家禽标准化生产技术、肉羊集约化快速育肥技术等,建成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5家120l。从规模养殖的设施水平看,大多数规模养殖场都采用了密封式圈舍,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饲养。除传统的湿帘通风、冷风机降温、红外线保温箱、电热地毯保暖、电动除粪、自动喂料、自动光控、自动拣蛋等传统设施外,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逐步在畜禽养殖中得到应用;全省发酵床养殖面积达114万m2,部分地区建成了规模养殖场的远程监控系统和利用物联网技术建成的智能化生猪规模养殖基地,大大提高了规模养殖质量和效率120l。

4提升江苏省规模养殖水平的对策

4.1强化政府宏观决策

4.1.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要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与布局、养殖标准制定、养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养殖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宏观指导职能,积极开展标准化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工作,保证规模养殖的发展水平。以畜牧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广泛开展产业信息分析和预测、评估工作,跟踪国内外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和模式、国际国内市场动态、疫情动态等,建立起畜禽产品数量和质量动态预警体系,提升产业的指导能力。

4.1.2出台各类鼓励政策应积极出台相关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的畜禽养殖,鼓励和扶持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或产业协会,促进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养殖比例,促进产业化经营。对于在建设高水平规模养殖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4.1.3加大政府对产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畜禽品种繁育、规模养殖设备和畜禽生产污染治理等领域资金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比例不足l%,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要提高政府对畜牧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增加科研立项的数量,并引导科研资金向畜禽品种、养殖设备和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领域适当倾斜。

4.2大力拓展市场需求

4.2.1拓展畜禽产品营销市场市场需求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动物性产品的消费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为发展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的扩大,江苏畜产品数量进一步增长,除供应本省市场需求外,还积极向毗邻的上海市场扩展,特色名优产品在上海大都市很受欢迎,江苏已成为上海优质畜禽产品稳定的供应基地。同时,江苏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畜牧业产业和科技发展基础良好,有利于各类产品的出口。在稳定省内和国内市场的前提下,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畜禽产品的出口,以拉动规模养殖水平的提升。

4.2.2多元化市场需求推动规模养殖的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消费者对肉类嫩度、肉色、蛋壳颜色、蛋黄色度,奶类的乳脂率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乃至畜禽的品种和养殖方式都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一部分高端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对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追求,高质量畜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是规模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和模式、规模养殖产品加工水平等多样化发展的驱动力,要及时把握市场契机,积极适应和满足畜禽产品消费市场的要求和变化,促进全省规模养殖多层次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4.3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

科技进步始终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育种技术不断改进畜禽的生产潜能、饲料营养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检测技术和监测体系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促进产业增值等。总而言之,畜牧业生产效率、农民素质、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畜牧技术的创新、推广与普及。

4.3.1畜禽品种资源创新的需求良好的品种是畜禽生产的核心,品种技术的创新在畜牧科技发展中居主导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培育了苏太猪、扬州鹅、邵伯鸡、京海黄鸡、雪山鸡、苏禽黄鸡、苏邮1号蛋鸭等新品种,在畜禽品种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现有的品种结构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及时更新和淘汰市场占有率低、生产性能相对落后品种,利用我省的种质资源优势开发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或新品系。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基础上,提高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育种应用研究的效率,加快品种创新步伐。

篇2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三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67.6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8.3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13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00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13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13年生猪出栏9.5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13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3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2、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南酸枣、刺葡萄、茶叶、竹笋、有机大米、油茶等产业,切实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制订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等,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力度。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竹业、茶叶、油茶、有机大米等主导(优势)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采取订单农业等形式,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式,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合作社、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4、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一是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是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三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四是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五是加强对合约的法律监督和仲裁,维护合约的严肃性。

篇3

关键词 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24-02

蚕桑产业是霍山县农业产业化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桑园逾3 333.33 hm2,1家蚕种场,2家缫丝企业,是全省蚕桑重点县之一。目前,霍山县户均桑园2 200 hm2,户均养蚕不足2盒,养蚕户年均养蚕收入逾5 800元;年养蚕10盒以上的大户436户,占蚕农户数比3%;养蚕大户桑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5.1%,2 hm2及以上规模桑园占62.5%。随着霍山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往日的比较优势被削弱,产业发展遇到新难题。霍山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推广适度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农收益,稳定了蚕桑生产,并初见成效。

1 霍山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做法

1.1 调查研究,明确思路,推广规模化生产

通过调查比较,大户规模化养蚕较小户零散养蚕有四大优势:一是生产效率高。小户零散养蚕盒种用工量15 d,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盒种用工量10 d,降低33%。二是户均养蚕收入高。户均1 333.33~2 000.00 m2桑园的蚕农年养蚕收入不到1万元,而1.33 hm2桑园规模化生产,年养蚕收入可达11.2万元。三是单位面积效益高。小户零散养蚕只能养30盒/hm2,收益5.1万元/hm2,而大户规模化养蚕能养49.5盒/hm2,收益达8.4万元/hm2,增加了65%。四是蚕茧质量优。小户零散养蚕管理粗放,蚕茧质量较低,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精心管理,蚕茧质量好,价格也高出1~2元/kg。因此,霍山县在2008年就明确提出了实施“1631”工程的发展思路(即打造1条省道“318”线百里蚕桑高效产业带,培育6个重点产茧乡镇、30个主产村、1 000个养蚕大户),把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1.2 引导示范,培育大户,推动规模化发展

一是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引导懂技术、善经营的蚕农承包弃管、弃养桑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大户倾斜,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指导大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实行反租倒包。龙头企业整体租赁农户集中连片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改造治理,再以较低的租赁费反租给养蚕大户。不仅实现了土地的优化配置,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三是开展“3个培养”。即:在千家万户中培养优质茧户,在优质茧户中培养养蚕大户,在养蚕大户中培养示范户。现已培育年养蚕10盒蚕种以上的大户430余户,他们已成为通过规模化栽桑养蚕发家致富的示范户。如钱家店龙华桑园某反租倒包户承包桑园2.6 hm2,2012年养蚕128张,产茧5 760 kg,单价达到38.8元/kg,售茧收入逾22万元。

1.3 增加投入,夯实基地,加快规模化发展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将国家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涉农项目资金用于蚕桑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争取龙头企业和蚕农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地建设。全面落实新辟、低改桑园分别按3 000元/hm2、1 500元/hm2、使用优良蚕品种的给予15元/张补助政策;对大户和优质茧户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品和蚕用物资;对新建省力化养蚕大棚、使用方格簇营茧、规模化养蚕的养蚕大户给予补贴,年均投入资金逾400万元。各类补贴足额及时到位,有效规避了蚕农养蚕的风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1.4 多措并举,解决用工,保障规模化发展

针对养蚕大户用工紧张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指导农户分批饲养,避开用工高峰。分批催青、分批发放蚕种,大大提高了蚕室蚕具的利用率,减轻了短期内用工紧缺的困难。二是大力推广省力化,减轻用工强度。推广桑树伐条机、切桑机等省力化机械,以及小蚕共育、蚕台育和自动上簇等省力化饲养技术,解决用工成本高的问题。省力化养蚕盒种用工比传统用工平均减少5个用工,节约用工成本400元。三是鼓励多元化发展,把临时雇工变成长年雇工。积极探索“桑枝食用菌”、“桑园栽培花卉苗木”、“桑禽”、“桑畜”等套种套养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养蚕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霍山县在推广规模化蚕桑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生产方式落后。二是产业投入较少,融资机制不活,制约规模化发展。三是产业链较短,综合利用率偏低,农户收益没有得到最大化。四是临时用工数量较大,时间短,用工难的困扰仍然存在。

3 对策

规模化生产是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是促进蚕桑产业增效和蚕农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现针对发展蚕桑规模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科学规划,创造规模化发展的自然环境

当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对蚕桑生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蚕桑生产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标准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科学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划分禁养区、可养区和宜养区,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1]。在宜养区域大力发展标准化养蚕区,推进规模化生产。

3.2 创新理念,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新模式

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原则,积极引导并逐渐向宜养区转移,实行种养结合,把规模化生产同套养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沼气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剩桑残叶养猪、喂鸡,蚕沙、粪便生产沼气,残渣肥田,逐步形成“养蚕—养猪(鸡)—沼气—肥田—养蚕”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增加蚕农的收入[2]。

3.3 打造品牌,激发规模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完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推广新技术,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保证和提高蚕茧质量的同时,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认证,使其成为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鼓励和支持生产加工企业创品牌、树品牌[3]。争取打造出像江台星云牌干茧、富安牌桑蚕丝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名特优产品。使广大蚕农收入能够稳中有增,常年有事干、四季有钱赚,保持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3.4 加大扶持,优化规模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建立涉农项目投入倾斜机制。集中打捆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农村沼气、水土保持、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项目,支持蚕桑规模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把大户规模化养蚕纳入信贷担保范围,为种养大户提供融资担保[4]。积极推进涉农保险,把规模化养蚕大户纳入保险范围。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蚕桑专业合作社(或大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养蚕风险防范基金,提高蚕桑产业抗风险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陈从明,王保.浅谈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13(2):46-48.

[2] 陈康伟,杨约生,陈田飞.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08(4):64-67.

篇4

“十一五”产业出现拐点

“十一五”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的战略起步期。这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拐点的趋势逐渐明显:

从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来看,增速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超过35%,到2006~2008年已经分别下降到23.6%、17.9%和12.5%。

从投资来看,投资重点由家用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产业链下游向电子元件、器件等上游转移。

从投资主体来看,由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转变。

从企业发展来看,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

“转型”特征的出现,具有深刻的产业背景,是产业发展到这一历史阶段,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长期以来,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两股重要力量:一个是国际产业转移,使得产业投资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产能迅速扩大;另一个重要力量就是出口。但是,这种以投资驱动、加工贸易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了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外贸依存度过高,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第二,核心环节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附加值偏低;第三,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十二五”要转变发展方式

展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内生增长。促进产业内生增长包括几方面内容: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自主创新,拓展内需市场。其目的旨在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产业链核心环节,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近期,国家也为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各地方政府必须主动出击,密切关注国家战略方向,仔细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准确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十二五”产业规划研究与制定,打造“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即:抢位发展、本位发展、换位发展、定位发展。

抢位发展:

率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也深刻改变着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环境。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我国提出要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这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

电子信息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和材料、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基础软件都是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以微电子、光电子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是新能源产业、物联网、新材料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和高渗透性也决定了生命科学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技术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

以物联网为例,基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信息网络产业,是这轮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也必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之一。

本位发展:

推动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式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两化融合,有利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振兴地方经济提供了有力抓手。

目前,各地方政府正积极将两化融合战略落实到本地优势工业领域。广州、上海、重庆、南京、青岛、珠江三角洲、呼包鄂乌地区、唐山暨曹妃甸等地区率先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这不仅激活了产业存量,同时创造了产业增量,培育出汽车电子、数控机床、医疗电子等新兴产业形态。

此外,还有更多城市基于本地传统产业特色,打造区域特色行业信息化标杆,落实有区域特色的两化融合,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

换位发展:

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

从全球来看,目前正在经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第四次重大产业转移,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承接国外、沿海电子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成效日益显著,一批重大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项目已陆续落户中西部地区。但同时,我国中西部面临着东南亚、南美等区域的竞争。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做好“筑巢引凤”工作,努力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2009年至今,我国已经陆续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12个国家级区域建设意见或规划。众多区域发展规划的密集出台旨在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协调、集约式、可持续发展。

定位发展:

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产业规划时,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又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激发产业活力的产业政策,落实可操作性强的重大专项,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十二五”产业规划落地。

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利用核心问题分析法,充分调研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核心问题,分析制约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面向产业发展政策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利用对标比较分析法,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经验,甄别出对产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产业政策。

重大专项的安排,必须围绕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市场推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或重大工程建设作为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要根据本地区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篇5

关键词:林林食用菌;农民;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3月,现已由刚成立时的10名社员,发展成40名社员。2012年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在我市二站,大叶沟、友谊县等地建立了3个分社,现全社种植黑木耳50万袋,年产值可达130万元。2011年底每名入社社员分红5万元,合作社提取发展资金16万元,现林林食用菌农民合作社已注册了商标,并申报了绿标,产品质量有安全保证。

二、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情况

(一)建立机构规范运作

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章程,设立组织机构,实行财务公开透明管理,建立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民主管理结构,不断完善合作社主导、社员广泛参与管理等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盈利共享、风险分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增强了分散社员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总结上个季度的生产完成情况,制定下个季度的工作目标,并向全体社员汇报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对合作社成员发展好的给予表扬,弱的给予帮扶,差的给予批评,提高了社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加强管理增强实力

1.增加投入上设备。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两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在已建立产品深加工的工厂,拥有产品压缩机、微波杀菌烘干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现代化加工,提升了合作社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开展培训推技术。合作社成立了培训学校,无偿为本社成员及其他有意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常年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几年来印发食用菌种植技术手册一千余册,推广了食用菌种植技术,扩大了种植队伍,同时也帮扶了一部分技术、资金有困难的农民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3.加强合作求发展。如今合作社已做到了“六统一”,即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回收加工产品、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统一信息、统一技术培训,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解决了种植技术难题,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知名度,提高了产品价格,消除了产品销售顾虑,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4.创新模式促增值。合作社充当了内联社员,外联市场的重要角色,既是生产经营核心,又是信息科研服务中心,目前已发展成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增加科技投入,通过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种植管理技术的提高和优良菌种选育、推广,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也不断增值。

5.绿色生产保环境。合作社在组建、发展与繁荣过程中,始终坚持食用菌产业用料与生态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育食用菌所形成的废弃营养基作为肥料,返回土地,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施用,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有效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共存,其社会效益显著。整个食用菌种植过程实现了无公害的循环农业。

(三)取得的成效

1.切实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作社通过组织社员农户统一选育品种、集中加工、集中销售等配套措施,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顺利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目标,户年均增收35000元,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也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提高了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合作社通过对社员及周边农户开展培训食用菌种植与管理等方面技术指导与培训,为社员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户科学管理水平。

三、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

1.林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农民从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个体走向联合并形成新的集体的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它在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实现规模经营,促进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共同富裕。

篇6

今年上半年,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净息差不断收窄,依靠规模扩张的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在稳步扩大资产规模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银监会日前的2016年二季度主要监管数据显示,2016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 7%;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20t.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今年二季度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增速均超过15%,虽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92个和2.9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反映出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产规模增长动力充足

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季度末,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3.4万亿元,同比增长7.4%;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77.1万亿元,同比增长7%;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3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今年二季度,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动力较为充足,体现在三个方面。”温彬分析称,“一是银行资本充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净额达到13.69万亿元,同比增加1.7万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3.11%,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二是资金供需两旺,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中小企业等贷款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银行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是表外业务监管加强,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表外业务更加规范,部分资产和负债业务重回银行体系。”

2016年,大量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入落地阶段,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项目资源。无论是平台模式还是PW模式,基建类项目信贷对银行而言均为优质资产,配置比重将继续提升,尤其是大型银行的基建类信贷仍将占新增信贷显著份额。

除支持大型基建类项目外,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9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同时,工行通过产品创新、机制优化、资源倾斜、专项考核等多种措施,优先保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小微企业客户的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申贷获得率及客户增长率均高于公司类客户平均水平。

在个人信贷业务方面,今年以来,银行逐步加大对个人客户的信贷投入,住房按揭贷款、消费类贷款以及财富管理成为银行个人业务新的发力点。

资产质量依然承压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899l亿元,同比增长3.17%。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1%,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5.16%,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资产增速放缓,=季度资产增速为15.66%,较上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二是净息差收窄,二季度净息差收窄至2.27%,创有数据以来新低;三是核销不良贷款,侵蚀利润。”温彬认为。

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有助于防范信用风险扩大,同时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保持平稳。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437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52亿元;不良贷款率1.75%,与上季末持平。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80.8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77.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3万亿元。

“二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5%,与一季度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为14373亿元,较一季度增加452亿元。不过,二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不良贷款余额以及关注类贷款占比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剪刀差较一季度还在上升,说明银行资产质量依然承压,需要在严控新增不良贷款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置和化解。”温彬表示。

从“扩规模”向“调结构”转变

业内专家预计,下一阶段,随着银行资产和负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受基数效应影响,预计规模增速会逐步放缓,银行也将从“扩规模”向“调结构”转变。

“从负债端来看,一方面大力发展核心存款,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确保流动性安全。从资产端看,按照中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三去’要求,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同时增加债券等投资类资产比重,优化资产结构,并推动资产(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温彬分析称。

篇7

关键词: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2-0019-02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山核桃产业的经营面积不断增加,山核桃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市场也正在稳步提升。然而,在山核桃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山核桃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山核桃这一非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实现农民群众致富增收,保护改善我国森林资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山核桃种植业迅速发展,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山核桃的种植方式也逐步由原来的粗放、分散的种植方式转变为集约、精细的种植经营,规模、产量不断提升,但是在整个山核桃产业中存在着品种混杂、良种普及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也是制约目前山核桃产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1.2 加工状况

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产量的提升,拉动了山核桃加工产业的发展,从整个产业来看,山核桃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产品多样化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山核桃深加工水平不高的问题。山核桃加工仍然停留在核桃仁、核桃油等初级加工上,对于青皮、核桃壳等方面的研究利用不够精深,加工发展力度不足,而且整个山核桃加工产业的品牌化经营意识不强。

1.3 市场现状

在我国市场经济以及农产品流通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山核桃市场越发活跃,销售网络不断拓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山核桃产业发展上存在着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的问题,专业化的销售市场建设不完备,尤其是专业的合作社在营销管理方面经验欠缺,对山核桃的市场认识分析不够,这也是目前制约山核桃产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2 影响山核桃产业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山核桃种植,是否有气象灾害发生,土壤条件是否有利于山核桃的增产等等,这些基础的因素都会对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带来影响。

2.2 种植技术因素

山核桃种植无论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还是整形修剪等,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种植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山核桃的产量与质量,单产低、品质不高,产品价格自然难以提升,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收益,势必会影响山核桃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制约山核桃产业的发展。

2.3 市场因素

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市场因素主要有山核桃种植户、加工企业与消费者。山核桃种植户作为山核桃的供给方,其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以及成本收益情况,都会影响到种植山核桃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对于加工企业而言,产品品牌效应、产品质量、产品多元化程度等,都会影响山核桃的产业发展。在消费需求方面,对山核桃产品的消费能力、品质及种类的要求等,会对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形成引导。

2.4 政策因素

产业政策的扶持是对山核桃产业发展最有效的带动,产业政策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导向功能,在配置山核桃产业资源以及弥补市场缺陷方面起很大作用。要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平稳发展,必须具有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山核桃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活力。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扶持

要实现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必须在山核桃的种植管理、产品加工等方面增加技术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山核桃的良种引进、果实采摘、去青皮、包装以及后期的精深加工等方面,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地提高山核桃种植与加工的效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山核桃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同时,应该对山核桃种植户加强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在山核桃的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期管理、采收贮运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精细化种植管理水平。

3.2 拓宽山核桃产品市场

市场是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促进山核桃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山核桃产品的市场流通渠道。首先,应该加大对基层山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可能将山核桃产业的品牌塑造起来,以品牌战略形成市场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其次,林业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山核桃的市场交易供需信息、产品流通价格波动、互联网销售、连锁经营等方面加强扶持力度,以推动山核桃销量的提升。

3.3 提升山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要促进山核桃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必须重视产品的精深加工,依靠山核桃产品的多元化以及附加值的提升,推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方面,应该加快对各种山核桃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创新丰富核桃精油、脱皮核桃仁、核桃营养粉、核桃乳饮料、核桃休闲小食品、高档保健品和药物等产品,依靠多元化的产品发展策略,提升山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3.4 加强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林业主管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示范基地建设、科技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技术扶持以及财政补助政策,在核桃产业发展规模基地建设以及提质增效上出台相应的技术、资金扶持措施,带动整个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林农增收。同时,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应该着力引领发展山核桃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基层山核桃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

4 结语

山核桃作为我国常见的山地丘陵区林业产业,只有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才能带来较高的效益收入。因此,农村基层的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引导,在政策技术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推进我国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与生态化的经营发展,以山核桃产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真正实现我国农村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高宇列.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篇8

一、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把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常抓不懈,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张基地规模,推行科学饲养,兴办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牛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止2010年底,牛存栏总量达10.71万头,年出栏5.7万头,实现收入1.4亿元。止今年6月底,牛存栏总量达12.31万头,出栏商品肉牛3.45万头,冻配改良1.78万头,实现养牛收入9800万元。全县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场)34处,其中养牛小区29处,青贮窖26.2万立方米,玉米秸秆饲料加工点74处,为进一步提高全县牛产业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特点是:

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了牛产业发展定位。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悠久的养牛传统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优势,科学决策,牢固树立了“牛果产业富民”的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下发了《县牛产业发展规划》、《县“十二五”牛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县十四届二次党代会把“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列为全县经济社会“三二一六”发展战略之中,县十四届十七次全委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对牛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安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牛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牛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统一了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各乡镇、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紧密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促进牛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突出繁育基地扩张,强化了牛产业发展基础。坚持把肉牛繁育基地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加快建设集中优势产业带。按照不同区域饲养传统及基础条件,科学合理布局,在南部山区8乡镇利用天然草地优势,重点发展基础母牛,繁殖后备牛群,在什字塬区5乡镇发展规模化肉牛育肥,初步形成了“南繁北育”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加速肉牛繁育步伐。继续坚持走以千家万户繁育为主体、专业繁育大户为骨干的路子,落实了一系列基础母牛及犊牛保护措施,近两年投放能繁母牛保护资金150多万元。现有基础母牛存栏6.9万头,占牛存栏的64%。

3.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转变了牛产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科技研发、繁育育肥、饲料加工等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企业。二是加大小区建设力度。把标准化小区养牛作为发展现代牛产业的重要措施,坚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机制创新、管理规范、效益突出”的原则和“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综合利用”的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注重场址选择、规划建设、科学饲养管理等工作的同时,探索出了两种养殖小区发展模式:一种是项目带动模式。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暖棚牛舍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建设,建好小区基础设施,引导农户入驻小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经营。另一种是农户联建模式。由政府协调,动员养殖大户联合投资建设养殖小区,由入驻养殖户选出负责人负责小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农户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养殖小区的建成,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开展规范化养殖的积极性。截止6月底,全县共建成养牛小区(场)29处,饲养肉牛4200多头,实现经济收入1100万元,入驻农户户均增加收入0.55万元。

4.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了牛产业发展进程。一是加强黄牛改良工作。坚持把黄牛冻配改良作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每年开展两次黄改冻配技术员业务培训,累计培训黄改技术骨干780多人(次)。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乡村修建黄改冻配点38处,定期运送政府统一采购的液氮细管,督促指导各点开展黄改业务。持续落实黄改冻配“以奖代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黄改冻配工作,使肉牛良种率达到了78%,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二是提高秸秆利用。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狠抓了玉米秸秆加工转化利用工作。每年青贮时节县上统一采购,下发青贮包装袋、菌素和饲草料加工机械,协调组建服务队,采用“来料加工、回收兑换、上门服务、成品销售、引进开发”五种模式,积极推行养殖小区“联户青贮、分户使用”和村集体“统一青贮、分户使用”机制,派驻技术人员下乡入户指导,严把“青、碎、实、满、严”五关,确保了青贮质量。2010年全县玉米秸秆加工转化率达到73%,不仅保障了牛产业饲草供给,促进了肉牛养殖从粗放饲养向精细化养殖的转变,提升了养牛科技含量,而且加快了农作物秸杆利用步伐,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5.强化疫病防控,确保了牛产业安全生产。坚持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为重点,严格落实了动物防疫双轨承包责任制,牢牢抓住“免疫、检疫、监测”三个关键环节,按照“格式统一、一户一帐、一头(只)一号”的要求,狠抓了春、秋两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经常性补针补免、防疫档案建立和免疫卡片、家畜耳标的佩戴等工作,做到了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标识率100%,保障了牛产业生产安全。

6.狠抓项目建设,增强了牛产业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招商引资等渠道,先后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冷链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南德温肉牛冻配改良、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等一批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预算100万元牛产业发展资金,用于黄牛改良、村级防疫员报酬等。特别是近三年连续实施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项目,总计投资153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99万元,为我县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良繁体系建设、玉米秸秆加工转化、基础母牛补贴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牛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创建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和牛产业富民增收的总体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思想认识不到位,抓落实不够有力。牛产业虽然在我县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将牛产业确定为农村支柱产业之首,但在抓宣传、强措施、促落实的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将牛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应有的位置,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发展现代畜牧业认识不足,缺乏敢创敢试、大干快上的勇气和胆识,同时,受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力不足;肉牛繁养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养殖小区入驻户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制约,仍然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分户经营为主,规模养殖仅占全县总农户的10%,牛产业发展步伐缓慢。

2.产业化水平较低,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一是大部分已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标准低、档次低、技术水平低,设施设备不完善、不配套,与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差距较大。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短、加工带动力弱,与基地农户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显。三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信息不灵,交易市场功能不足,收购、运销、加工等环节不畅,牛价基本掌握在牛贩子手里,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养殖户得利不大。四是畜产品市场波动周期加快,幅度加大,而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五是随着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小区的发展,畜禽粪便和污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养殖场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系列化服务滞后,科技养殖水平不高。一是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薄弱,技术人员少,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技术水平低,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畜牧科技示范推广普及面小,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落实还不到位,农民科技养牛意识不强,肉牛饲养管理水平和效益不高。

4.资金短缺,制约了牛产业快速发展。一是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由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群众自筹、社会帮扶相结合的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群众普遍自身积累少,自我发展能力弱。养殖企业薄利经营,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影响扩展养殖规模。二是县财政每年列支的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牛产业需要。三是畜牧建设项目少,缺乏大项目带动,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成为牛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三、几点建议:

发展牛产业,创建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全面提升牛产业开发层次和水平,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推进全县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扭转阻碍牛产业发展的比较效益低等不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牛源不足、资金困难、综合养殖水平不高的局面,建议在今后的牛产业发展中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对牛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从全国情况看,肉牛产业有萎缩的迹象,但肉牛市场需求有增大趋势,肉牛价格将逐步走高,大力发展牛产业前景乐观,加之我县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牛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为此,全县上下要坚持大力发展牛产业的信心不动摇,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牛产业发展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之以恒的把发展牛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为契机,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措施落实,优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体系,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牛产业发展氛围,做到牛果互抓,互促互支,全力推动牛产业快速发展。

2.加强规模养殖,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养殖水平。要按照经营规模化,饲养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定位,坚持以提高养殖效益为中心,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努力向千家万户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养殖发展。同时要坚持以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和规范养殖大户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大、中型繁育场、育肥场为骨干,以外销市场为导向,着力扶持培育“一户一棚一窖一池”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规模养牛重点村、重点社,继续扶持建办规模较大、标准高、管理科学、效益好的肉牛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大力推进基地规模的扩张,带动牛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3.加强肉牛繁育,进一步提高肉牛存栏总量。一是加强肉牛改良工作。要以建设全省农区优质肉牛繁养基地为目标,以扩量提质增效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本地黄牛良种的选留和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切实加强肉牛冻精改良站点建设,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狠抓肉牛品种改良,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肉牛品质。二是制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针对目前散养户养牛比较效益低下,养牛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对适龄母牛可每头每年补贴500元,优秀母牛犊每头每年补贴300元,调动群众养牛积极性,吸引有条件的农户主动养牛,养殖农户、育肥企业加快补栏,增加母牛存栏数,提高自繁自育能力。对闲置的温棚牛舍,已建成的养殖场、养殖小区要采取大户承包、无偿使用、农户联营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进行集中养殖,彻底消除空壳圈棚。同时要出台措施,对于基础母牛进行保护,防止母牛、牛犊被宰杀和外流,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养牛的热潮,通过养牛总量大幅度的增长,为规模化养牛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9

为加快全县兔业发展步伐,培育壮大肉兔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建成“西部地区肉兔养殖基地”。现就推进我县肉兔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肉兔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肉兔养殖具有饲料来源广、繁殖能力强、产出率高等优势,其营养结构丰富而全面,深受广大消费群体的重视和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肉兔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三大优势,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优选项目之一。我县是全国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建设示范县,肉兔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的潜力。加快肉兔产业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破解库区产业空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全县肉兔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力量,细化措施,抓住关键,千方百计促进肉兔产业的发展。

二、明确肉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我县肉兔产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规模生产为基础,以国家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以建设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加强品种引进和改良、肉食品加工出口和动物防疫等薄弱环节,按照产业化思路、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改进方法、优化服务,加快肉兔产业化经营步伐,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到20**年全县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500万只以上,建成存栏基础母兔5000只的核心场1个,基地乡(镇)建设二级扩繁场8个,年出栏优质商品肉兔1-3万只的养殖场(户)150个,年出栏3-6万只的养殖场(户)70个,年出栏6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20个;2009年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1000万只以上,建成年出栏1-3万只的肉兔养殖场(户)150个,年出栏3-6万只的肉兔养殖场(户)100个,年出栏6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40个;2011年,实现出栏优质商品肉兔2000万只,建成年出栏1—3万只的养殖场(户)700户,年出栏3—6万只的养殖场(户)350户,年出栏6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80户,积极培育两家以上县内龙头企业,努力把开县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肉兔出口基地县。

三、突出肉兔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抓好肉兔发展布局。按照“南部柑桔生猪、北部中药肉兔,平坝猪、中山兔、高山羊”的总体布局,建立以**等为主的养殖基地乡镇,培育5—10户规模养殖大户;其余乡镇、街道在适宜发展肉兔的区域培育3—5户规模养殖大户。

(二)强化良繁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国家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建设高标准的肉兔核心种场和扩繁场,引进和培育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优良品种,种兔良种率达到100%。同时,强化种兔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养殖户利益。

(三)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建设、分户饲养、连片集中、适度规模、配套服务”的原则,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点、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繁育用种、统一防疫用药、统一专用饲料、统一收购加工),大力培育发展肉兔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

(四)突出发展肉兔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加快肉兔加工厂建设。积极促成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中远大国际贸易公司合作建设肉兔加工厂,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打开出口通道,全面拉动肉兔产品提质增效。加快无公害基地和“出口备案场”认证步伐,建立健全肉兔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提高肉兔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切实加强肉兔防疫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肉兔防疫体系,严格执行肉兔防疫目标责任制。畜牧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坚决防止疫情发生和大面积扩散蔓延的现象。健全疫情测报网络和疫情报告系统,建立肉兔疫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兔用药监督管理,确保肉兔产业健康发展。

(六)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大专院校、聘请畜牧技术专家指导我县肉兔产业的发展,加快肉兔产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建立健全肉兔产业信息网络,打造信息交流平台。加快“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实现草兔配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开展退耕还草、建立优质牧草、专用饲料基地建设。

四、落实肉兔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加大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一是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种草养畜科技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效益。二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整合有限资金,支持肉兔产业发展。三是根据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产业发展基金安排范围内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二)建立种养大户扶持政策。对20**年12月31日前建成规模以上(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良种繁育场、基地扩繁场和基地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财政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县兔业发展办公室会同县财政局另行制定。

(三)实行防疫体系建设扶持政策。对规模养殖场(户)肉兔(年出栏1万只以上)实行免费防疫,对年出栏1万只以下的肉兔养殖户提供免费防疫药品,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五、抓好肉兔生产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肉兔产业发展快、带动强,是农民群众增效促收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肉兔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夏郑峰任组长,县政协副主席陈彩范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委、科委、农办、移民局、财政局、畜牧兽医局、环保局、国土房管局、扶贫办、科协、工商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务局、农综办、兔办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兔业发展办公室内,由兔业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协调、监管、政策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特点,抓好肉兔发展的相关工作。各镇乡街道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重点基地乡镇要实行领导责任制。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畜牧兽医站长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肉兔产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和服务管理。

篇10

课题组成员:林正玉、刘在銮、钱存林、蒋伏虎、刘澄、王寅等,执笔人:钱存林。摘要:近几年来,扬州新兴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学研加速融合,产业特色日趋鲜明,产业影响日渐扩大,但也存在基础不实、方向不明等问题。要从具备较为充足的支撑要素、构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顺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宜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领域。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包括: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市场需求;完善财政投融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兴产业;领域选择;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4-0052-04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世界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是以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全局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产业发展规律表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现实要求,是形成产业发展先发优势的战略要求。若干标志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将改变扬州原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平台和空间。

一、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

认清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是选择扬州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前提,也是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先决条件。近几年来,扬州深入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为代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是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近五年来,扬州市新兴产业以年均40%速度发展,2011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42%。二是产学研加速融合。先后建立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扬州分中心、扬州―南大光电研究院、扬州―南大化学研究院、西安交大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研究院、“三新”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公共研发平台,有力促进了关键技术的加快突破。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三是产业特色日趋鲜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目前已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其新光源、新能源、电子书等产业链完整、技术先进,在国内占据领先优势。各县(市)开发区各具特色,形成了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基地。四是产业影响日渐扩大。扬州市新兴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位次加速前移,在国内的影响逐步加大,太阳能光伏、LED产业产能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第三,电子书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电子纸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虽然扬州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基础不实、方向不明等现象较突出。一是产业布局趋同。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提出要把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或未来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尽管各有侧重,但产业趋同性难以避免,必然导致产能过剩。例如,在LED照明领域,全国已有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在智能电网领域,南京牵头成立智能电网产业联盟,无锡以集成电路为特色、盐城以风力发电为主体,也先后提出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战略。二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扬州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7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在全国还排不上前列位次。本土企业发展较慢,竞争力不强,又没有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扬州。三是人才缺口较大。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扬州发展新兴产业,不仅缺乏高端研发人才,同时面临着高级技术人才、普通熟练工人等多层次的人才供应不足。扬州市企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企业从员人员的0.2%,远低于无锡市2009年0.5%的水平。高校专业对新兴产业支撑力不强,理工科专业有效供给不足,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发展不匹配,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四是创新主体不明。扬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创新,但新兴产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扬州许多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和自主创新的主体,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即使有创新转型的念想,但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不清,方向不明,“跨行找不到路子,创新舍不得票子,管理打不破框子,引才迈不开步子”的现象相当突出。五是金融支撑力度不强。扬州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撑力度尚显不足,在创业投资方向,现今只有2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在上市融资方向,扬州只有8家上市公司,远低于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后备上市梯队也比较少;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全市担保机构已备案登记的有33家,注册资本20.7亿元,担保总额30亿元,其中涉及新兴产业的不足20%。虽然扬州各金融机构挖掘内部潜力,相继推出一些融资产品,但在新兴产业企业融资中运用还较少,至于科技信贷、专利抵押等科技金融产品还是空白。

二、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领域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产业,并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科学判断和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方向,是实现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将决定扬州未来的产业层次和在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因此,应紧密结合扬州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慎重选择适宜发展的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

1.具备较为充足的支撑要素,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前提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要素包括:关键技术、制造成本、资源禀赋、产业体系完整性、土地人才、市场需求、服务体系等。其中,有效的市场需求、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服务体系,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依据。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体现扬州特色的基本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着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使新兴产业的方向选择与扬州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产业配套条件相适应,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如川奇光电已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纸生产企业,产量达1000万片,电子书应成为扬州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宝胜集团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实力的电缆制造企业,在高压、超高压电缆、超导电缆和传感产品技术开发上,具有业内比较优势。扬州天雨环保集团在水污染治理专用设备领域居全国前三强。这些企业在某个领域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应成为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2.构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关键

产业链的本质是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要充分考察新兴产业上下游之间相互补充和衔接的状况。新兴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是以产业链分工的形式实现产业协作关系和扩大产业规模的。新兴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产业类型各不相同、市场潜力各不相同、供给结构各不相同。因此,应对新兴产业链进行细致分析,制定针对产业链不同环节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注重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占地耗能少、产业关链度高的项目,构建技术先进、主导明确、特色明确的新兴产业发展和功能分工体系,形成独特优势效应和投资焦点效应。扬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已形成“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的相对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础,所拥有的MOCVD数量和产能全国领先。扬州发起成立的江苏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放大了扬州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顺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基础

新兴产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因其发展的前瞻性、较强的社会性、生产要素的先进性等,需要政府长期培育。近十年,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出现了盲目引进外资,拼命扩大规模,导致部分新兴产业严重产能过剩。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从2006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连续5年产能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各地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把发展光伏产业放在重要位置。但2011年,光伏行业因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欧债危机加剧,多国削减光伏产业补贴,美国“双反案”,光伏产业市场不景气状况十分明显。多晶硅价格2007年12月每公斤400美元降至2011年12月每公斤22美元,全产业链严重亏损。扬州许多光伏制造企业歇业。这一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发展新兴产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形成的基础条件,市场容量与潜力关系着产业成长的规模和潜力。较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需求,吸引大量的资金、创新型人才及新技术的投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扬州要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孵化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新产品的市场宣传与消费引导,满足现实需求,引导潜在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4.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依据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以大量的创新活动为基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初见成效。这就要求正确处理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期性与政府任期制之间的关系。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风,人云亦云,炒作概念,今日物联网,明日传感网,缺乏持之以恒抓产业的耐力和定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从行业发展潜力、带头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出发,立足扬州优势和现实条件,选择适宜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咬住青山不放松”一抓几年,夯实基础,逐见成效。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并不等于发展循环经济,个别新兴产业领域也会带来高污染,如单晶硅冶炼的过程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因此,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要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为目标,开展减量化、再利用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绿色工业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三、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明确企业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探索产业政策组合模式,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秩序,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配置,有效降低新兴技术商业化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1.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主体,政府要着力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一是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到2015年,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积极鼓励其与有实力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面向企业提供多形式、开放式、市场化的创新服务,进而激活企业技术需求,逐步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创新主体。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期末,要培育年销售过百亿元的企业10家,形成每条新兴产业链均有龙头企业,每个新兴产业群均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的发展格局。四是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骨干。重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独特的生力军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创新任务。

2.引导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着种种障碍,需要政府推动、应用示范、标准制定。一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培育市场需求。以政策推动新产品扩大市场应用,靠市场终端培育和拉动新兴产品发展的内需市场。加大新兴产业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发展,降低使用新兴产业产品的初始成本。扬州要充分利用“十城万盏”、“电子书进课堂”等政策机遇,强化国内外市场开拓,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二是运用财税政策创造市场需求。运用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使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具备生存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个市场空间,对前景看好、眼前困难的新兴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重要环节中的中小企业适时制定实施扶持政策。三是削除体制扩大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扬州要组建国家专业技术标准化机构3家以上,制订或参与制订国际国内行业标准20项以上。建立尊重规则和法治的市场环境,为新兴产业产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扶持。

3.完善财政投融资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突出,需要强有力系统的财政投融资政策支持。一是发展创业投资。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充分吸引社会资本,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设立新兴产业发展财政性扶持基金,编制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预算,建立支持重点领域发展的专项基金。“十二五”期间,扬州发展20家以上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资本总额超过40亿元。二是推进科技金融。打造覆盖不同创新阶段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率先设立扬州科技支行,重点为科技型提供融资服务。积极开展科技担保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鼓励企业利用保险手段化解科技创新风险。三是扩大融资规模。培育和支持科技新型企业通过规范改制上市直接融资,积极推动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支持业绩突出、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融资。对成功在主板或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场以及批准公开发行债券融资的新兴产业企业,扬州市财政给予奖励。

4.优化产业布局

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土壤和根基。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投资、遍地开发、低水平过度竞争。一是注重资源节约。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采取集中开发、腾笼换鸟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项目规划和土地审批,力争创造一个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空间构架。二是注重特色发展。扬州要制定引导新兴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规划,市开发区要以规模化、高端化为方向,瞄准先进,加快建成代表扬州经济实力、创新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国家级一级开发区。其它各开发园区要更加注重以专业化和特色化为导向,争取建成更多省级以上开发区。三是注重配套开发。新兴产业开发区不单单是生产制造的载体,而应是综合型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创业孵化、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基地,吸引相关研发、生产和管理、投融资、服务企业入驻,搞好二、三产业配套和衔接,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新兴产业的根本是人才。扬州市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至2015年全市创业创新人才总量达3000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一是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要抓住当前大批海外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用好现有的各项人才政策,认真落实扬州市出台的“绿扬金凤”引进人才优惠措施,用好每年4000万元的人才资金,重点向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深厚氛围,既要关心人才的工作,也要关心人才的生活,努力提升人才在扬州的生活质量,满足国际化人才在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三是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引导企业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进利用高校科研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和完善开放灵活、来去自由的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开展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形成扬州本土的新兴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同时,调整扬州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设置,加快新兴产业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扬州发展新兴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扬州市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狄乾斌,周采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