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与风险类型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
商业银行有四大本质特征:一是商业性。商业银行要追求盈利。二是风险性。既有资金的损失风险,又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风险。三是服务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众。四是关联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办得如何,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直接主导作用,贷款投向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聚集,由此便形成社会产业结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性”的本质特征。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
银行风险是指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以及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和大案要案的层出不穷,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三大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使贷款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计量、分散、转移、补偿等内容,其中以信用评级为前提的信用风险计量是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基础。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认识信贷风险首先应该认识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或是自然灾害等银行无法避免的因素;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这类因素体现在其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的质量之中。
(二)利率风险
自1952年至70年代末,我国本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如上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2007年不到一年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利率。同时政府对银行的一些特殊政策规定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准确预期,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以致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在总量结构上,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存在存差和借差缺口过大等问题,受限于资金运用权限的限制,大量资金积压,承受着利率调整的风险;其次,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结构在期限结构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配比关系,如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或以长期存款支持短期贷款。
(三)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范操作风险仍然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给操作风险下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与银行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它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或外部事件而对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内涵是动态的,银行许多新的风险会不断归并其中。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日常营运.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产生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多由外部原因引发。每个银行都有其自身、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环境,必须考虑银行具体情况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这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特征。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真正理解商业银行能够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风险,但不能回避风险,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要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控控制和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将其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
(二)构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篇2
随着市场与政府及个体的多元化,在经济的发展下,衍生出来的社会风险也逐渐在增加,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社会的损失,增强个体的福利,维持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社会系统的全面分析,在各种资源下,对社会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识别、评估和处理,运用多种控制手段,合理调配市场、个体及政府间的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动态的、可调控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这样的框架体系,有效的解决社会风险,实现多渠道的协调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已然到来,社会风险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在的社会结构,农村社会风险的存在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区域性概念。农村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正是由于国家在农村管理方面相对薄弱,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建立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多农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对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的研究
1、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在社会发展多元化日益加剧下,我们人类自身实践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正逐渐日益突出。风险社会已经来临,我们需要重新的总结这种变化。中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据多半,农民、农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很明显的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结构。识别农村面临的社会风险,分析社会风险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研究建立社会风险防范的机制及其所需环境,这都将对农村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如何识别社会风险?现代社会风险巨多,外部风险由自然作物所产生,自然具有不变性和固定性。人物制造的风险是由于人类长期学习认识世界从而对世界的影响造成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条件没有多少历史经验。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的社会结构逐渐的复杂多元化,社会化矛盾也慢慢的突出,风险在增加,我们已经不能的仅仅只从自然去分析社会风险是否加剧。角度不一样,对待风险的评估也就不一样,从个人看,从国家看,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在扩大。如此看来,在国家这个大背景下,农村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是与这些年来农村的改革体系有关,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的时代,风险也在转变加剧,随之而来,对策也需要作出调整。
2、风险的衡量与预警
农村社会风险是转型期农村向现代化发展路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现代化社会必然会产生风险。农村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更多的是在历史的变化下人为活动所带来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农业社会,其变化之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前国家建立的风险衡量计算系统。在新的衡量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之时,这种危机随时会爆发,阻碍农村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仔细分析这种转变带来的风险,其还是具有一些本质特征的。与传统农业中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相比,现代化工业风险更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引发的,其产生的后果具有复杂和不确定性。转型期的农村社会风险正是在从单一的一个方面为整个风险社会提出预警,其本质特征也是表现在农村社会风险方面未知的意外已然成为历史的主导力量。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据其特征做出防范的预警,构建出可行的方案应对农村社会风险已不容忽视。根据历史的变迁,我们总结出转型期农村主要存在的社会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失地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正在向现代化城镇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商涌向农村,征用土地,建筑高层。在被征地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本身的利益被制度框架的局限性所制约,他们得不到相应的合理利益,这就造成了群体反对围攻建筑商维权事件的发生,接着就产生过程风险。没有了土地,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也被斩断,进而触发农民的生存风险。
(2)农村债务风险。这应该说是农民与乡政府之间存在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家也相应的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农民的负担。但是,农业税的改革,使得政府的收支矛盾加深,一直以来累积的农村债务风险也慢慢地凸显出来,乡政府陷入了农业税债务困境中。农村中的集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不足,但是也使得乡村债务风险加剧,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发展。
(3)粮食生产安全风险。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十分重要。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日益变化的气候、水资源的不足等等各种原因制约了粮食生产,而正在飞速发展的城乡经济、人口增长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对粮食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粮食的供给长期处于紧缩状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粮食生产方面存在着风险安全问题,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个问题还将更加的突出。
(4)市场社会风险。包括人口流动风险、贫富差距风险、经营市场化风险。转型期的市场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个体散户无法应对这样的转变,这会加剧农村与城市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5)农村社会保障风险。老龄化正在我国盛行,而农村大多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对于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一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即使有,也只是保障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问题缺失,引发诸如养老风险、医疗风险等一系列的风险。
三、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及政策建议
就目前的这种状况,无论是从学术界分析还是政府的高度关注,他们都已经达成共识,完善规章制度必须转变为政府的理念,深入解析农村社会风险的独特性,正确识别风险的结构特征,并作出相应的防范机制。风险的预警体系确立应遵循当下大盘的实践原则,在未出现风险之前,进行预测性的防范。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制体系,因此我们有如下设计建议:
(1)建立农村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对转型期的农村发展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估机制正处于成长期,我们还应加快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农民朋友可以及时的了解各类风险。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的维权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包括利益分配和利益引导农民在经济上处于弱势,我们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则,减小农民劳动力与其他劳动力之间的利益差距,健全利益引导协调机制,引导农民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减少社会矛盾冲突,必要的提高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决策影响力,进一步落实公民权。
篇3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金融脱媒是金融关系的一次大变革,它的特征是银行与其顾客之间传统的存贷款关系的削弱,以及无数资金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增强。脱媒强有力地改变了不同金融中介和非金融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所占的比率有所增加,而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比率有所下降,金融脱媒表现更趋明显。
(一)商业银行的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
我国近几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总计逐年增加。2008年较2000年存款总额增加403.8%,同期贷款总额增加305.3%,贷款总额增幅低于存款总额增幅。同时,存差逐年扩大。截至2008年,存差已经达到235011亿元。另外。存贷款比率下降,2000年存贷比率为80.30%,而2008年下降为56.35%。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是原因之一,而借款企业及个人借款需求的减少,也是导致银行信贷资金运用不足的原因。
(二)借款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降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与之相伴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将出现下滑,银行的存贷差额将进一步增加。经营环境受到严峻考验。
(三)居民个人多渠道的投资途径,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
一是近年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及基金市场。二是部分居民储蓄存款流往保险市场。中国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保险深度2.3%;到2008年保险收入达9784.1亿元,保险密度740元,保险深度3.2%。三是随着我国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个人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拓宽了居民的理财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的储蓄存款。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看,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但需要关注的是,金融脱媒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为其战略转型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一)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机构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对负债业务的影响着,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证券市场产品的品种将日益丰富,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一般存款也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大型优质企业将以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组合中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如何有效管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将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其次,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日益突出。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敏感型业务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更显重要。再次,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使得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由于商业银行的客户更加广泛地应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和个人的市场风险将可能转化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这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更大考验。最后,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再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将显著降低,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将更为突出,这对银行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更加迫切、现实的要求。
(二)金融脱媒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机遇
1.金融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是横向风险分担,即可以把风险分散给风险偏好不同的机构或个人:而后者传统上是跨期风险分担,也就是短存长贷,通过承担风险而获益,即风险是“内部化”的。但随着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商业银行也需要借助证券市场来实现风险的“外部化”。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
2.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两者合作的可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规模经济的考虑决定了两者有深化合作的动力。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四、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转变经营服务理念,顺应脱媒趋势
金融脱媒已成为金融业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随着金融脱媒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将发生更深刻、重大的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要顺应这一潮流,一方面,要彻底改变思想观念,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另一方面。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
(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西方银行面对脱媒压力,开始将零售业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点,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如今在我国,脱媒已成为一种趋势,无法回避,外资银行纷纷把零售业务作为突破口,抢滩中国金融服务市场,这就迫切需要国内商业银行考虑业务转型。零售业务的经营实质是客户而不是资金,占有了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就等于拥有了发展的基础。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客户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阶段,而客户积累阶段是国内商业银行较
外资银行相比的优势所在。因此,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保住客户、增加盈利、应对脱媒的手段,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
根据分析可知,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做出功能调整。银行的本质是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契约组织,货币具有在流动中获利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银行的基本职能并非仅局限于存、贷款,还应具有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与外资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明显不足,获得非利息收入的能力较差。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四)实施资产证券化。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在金融脱媒背景下,随着一些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和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商业银行贷款向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集中。资产证券化为这种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可以用较低的投入完成信贷资产在特定行业的布局调整,优化行业投入结构和客户结构。另外,金融脱媒会扩大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一矛盾,成为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有效工具。
(五)加强与非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渗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
篇4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2
风险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特征,始终伴随并影响着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纵观历史变迁,人类社会所有的损失、灾难、问题都源于风险,一切又基于风险管理的不利。企业的发展更是与风险及风险管理息息相关,如影随行。
在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确立的13项世界一流企业具备的共性要素中,风险管理亦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世界一流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中石化集团公司“十二五”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战略目标,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国石化,倾力打造从国内一流到世界一流,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公司,并将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和防范风险放在了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
源于此,本人就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取向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的认识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objectives(ISO 31000&Guide 73),准确地表达了三个要素:即风险、不确定性及二者之间关系。
风险管理也即是对风险的控制和影响的评估。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就是组织内部管理层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监测评估,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是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信息的全面释疑和明确后,制定有效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标准,并对标准在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实施和执行的管理。针对风险管理流程和关键节点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作出应对风险的策略等开展连续的、动态的和高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再监督和再管理,从而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免疫系统体质,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关系与角色定位
就管理而言,一方面,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再监督和再管理。首先,企业风险管理贯穿企业全业务流程,需要各部门参与,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管理职能部门之一,应在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监督与服务作用。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内部审计将“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使企业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并成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内部审计全面参与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即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审计,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升其管理的“免疫力”。
国资委2006年下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中,就中央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进行了明确职责分工。其中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风险管理的监督职能,并根据实际提交企业风险管理评价审计综合报告。在《通知》中的第五十条 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应符合《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8号)的有关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内部角色与定位就是监督、评价、促进和帮助。
三、风险管理审计的价值取向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既是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责的需要,也是企业防范和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可以借鉴的、独立判断的依据
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充分运用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合理的审计方法(风险坐标法、蒙特卡罗法、关键风险指标管理和压力测试等),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和发展目标为基础,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引导,以风险及风险管理为导向,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战略目标、内控体系、信用风险、资产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廉政风险、监控预警等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审计评价和监督,检查是否建立健全“企业体检”制度,特别是企业“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海外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应建立专项风险评估制度,监督和促进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对风险量化分析与改进工作,特别对重大风险关键成因量化分析水平,并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和风险预警性的综合性的审计报告,为企业决策层在制定发展目标、决定投资决策和实现绩效管理时对风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评估,进一步促进企业决策层在风险与机遇的价值平衡中,根据企业风险偏好和发展策略,依据审计成果来有效规避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损失,从而达到企业战略目标。
(二)为企业业务层提供有效的监督保障
业务层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实施层级,也是潜在风险存在的发源地。内部审计不但要监督和评价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制实质性的作用和水平,还要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体系在各种经营管理环境中,对风险应对的预警预判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压力测试,来查看风险管理的最大承载能力和风险防范的特殊缺陷,从而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并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如内部审计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中对企业业绩考核和评价时,不能单纯就业绩评价业绩,而应该看到其风险管理后的综合业绩,即不仅要看指标结果,更要分析指标背后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管理的状况,这是对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与阶段性业绩评价中持续评估风险、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能力的体现。与此同时,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作为“短板”进行重点考核评价,为企业对未来中、长期发展中所面临全局性、趋势性的风险进行科学研判,准确定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切实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为全员风险意识提供服务和支持
全面风险管理不但在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进行风险管理,而更应该是在全员的每个岗位和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形成风险意识。这不仅仅是管理层、业务层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内部审计在关注风险管理时要参与和加强的工作,从而为实行企业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提供审计服务和支持。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运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审计报告、审计通报、专题审计和审计报道,积极影响和引导全员对风险管控要求与目的的认识与理解,灌输管理就是管理风险,做到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处不管和人人都负风险管理之责的理念。并根据风险变化,不间断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组织始终处于应对风险的最佳状态。同时,审计部门要在服务组织内部培育健康的风险意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沟通使所有利益相关人统一风险语言,明确管理是管理风险的理念,把组织成员从事物管理的狭隘眼界中解放出来,由上而下的灌输风险意识,风险管理工作才有较大的成功可能,且风险防范的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较高,内部审计价值的延伸才能更远、更有意义。
(四)为树立形象提供内在的诚信支持与帮助
苏轼《教战守策》中提到“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企业如人之躯体,免疫力低下则易外感内伤,内外界形象受到损失。
在当前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中国石化争创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大背景下,风险管理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体系中监督与问责机制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但要以人为本推进风险诚信报告,以企为本促进诚信经营,以审为本提高审计成果的诚信度,而且要为企业在内外部市场树立诚信经营、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企业形象提供支持与帮助,要不断促进企业在应对各种风险时内强体魄、外树形象,真正使全面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战略中的“血液文化”,从而从容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四、实现审计价值,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需要强化的几个方面
(一)树立全新的审计监督理念,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由基础性、合规性审计监督向风险导向、管理导向的审计监督转变,突出审计思路设计的创新。二是由事后监督向事中和事前以及跟踪监督转变,突出审计方式方法的不断的连续性前移。三是由局部、单项经济效益或财务收支审计向全局、全面性和整体性效益管理和风险管理审计的增加价值转变,突出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监督与服务真正价值。
(二)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实现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
内部审计必须在体制上完善管理职能,在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中强化监督的空间,在机制上树立权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与审计地位是相辅相成的。作用的进一步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地位创造了机会,同时组织地位的提升,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审计中报告信息的直达与畅通,卓有成效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其次,内部审计机构要有一定的处罚权和问责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三)提高审计综合素质,突出技术、思维和文化创新
随着中国石化在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新知识、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下,风险管理审计过程中大量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去评价风险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已经难以从容应对,各种内外部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无处不在浸蚀和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对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大审计专业技术领军人物、科学审计理念思维和审计文化素养的培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篇5
关键词:电网安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风险理论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随着大规模联合电力系统的出现,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得复杂多变,系统性事故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所增加,危及电力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电网进行安全分析,对电网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 电网安全及电网安全风险
2.1电网安全的内涵及其特点
用电负荷的屡创新高、电网的长期高位运行、电网的快速建设、电网系统的复杂性给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将是巨大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做好电网安全工作。电网安全是指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取各种措施防范未然,极力避免因外界环境的破坏性、电网内在的脆弱性、控制系统的不稳性等导致的人身安全事故、供电保障不足等事件的发生。不确定性、危害性是其本质特征,这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方法适合于电网安全管理。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利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对电网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和预警的过程。在电网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这是由电网安全的特征决定的。为了有针对性地建立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现代电网事故的特点及其新的发展趋势。根据对近年国内外典型电网安全事故的总结分析,将现代电网安全的特点概括如下:
2.1.1 风险致因多源性
自然灾害、设施故障、人为事故、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都可能导致电网安全事故,例如,地震、雷雨等自然灾害可能破坏供电网络,引起电网供电故障;设施的老化或人为破坏会影响供电网络、控制系统、监视系统的功能发挥,引起电网供电故障;春节、圣诞等期问的群体性社会活动可能拉大人民对电力的需求,以致电网的满负荷运转,增加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导致电力需求聚变,特别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将更深程度地打破“错开用电”的格局,增加局域电网满负荷运转概率,增强电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1.2风险相干频繁性
导致电网安全风险的因素是多样的,而且这些因素除了直接可能激发电网安全事故之外,还可能相互影响,使彼此对电网安全风险的致因作用增强,例如:在局部供电网络上,可能同时出现工业用电高峰和生活用电高峰,两者相互作用增加了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另外,多种电网安全风险并存,相互影响,进一步扩大了风险的范围和风险的危害性。
2.1.3风险后果放大性
随着电网设计的立体化、电网控制的自动化,各地电网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向一体化网络发展。在此背景下,电网安全事故的影响日趋严重,其严重性不仅体现为波及范围更广,而且体现为影响的深度日趋增强。网络的一体化使电网故障的影响范围扩大,大范围的电网安全事故会影响民生,甚至导致社会恐慌。
2.2电网安全风险的构成
电网安全的特点决定了电网安全的风险性和风险多样性,也决定了电网安全风险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了电网安全风险的构成:
(1)从电网安全风险的本源看,电网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人身安全风险和供电保障风险。前者是指人为触及电网而导致的接触者身心损伤;后者是指因设施故障、供电不足、供压不稳而导致的供电需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从电网安全风险的致因看,电网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人为致因风险、自然致因风险、社会致因风险和经济致因风险。其中,人为致因风险是指因人为操作失误、电网设施遭窃或破坏等行为导致的电网安全风险;自然致因风险是指因天灾而导致电网供电功能失效的风险;社会致因风险是指因人们生活习惯、民族习性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电网供电功能失效的风险;经济致因风险是指因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等经济因素导致的电网供电功能失效的风险。
(3)从电网安全风险的后果看。电网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身心损害风险、经济遏制风险和社会动荡风险。其中,身心损害风险是指因人触及供电网络或听闻电网安全事故而导致人身心受损的风险;经济遏制风险是指因电网安全事故导致电力供应保障不足而无法满足电力需求的风险;社会动荡风险是指因电网安全事故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受影响而出现社会波动的风险。
3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系统
3.1电网安全风险导向图
电网安全的风险致因多源性、风险相干频繁性、风险后果放大性等特征决定了电网安全风险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体现为风险的因果相关性。基于电网安全风险的多元构成,本文构建了电网安全风险导向图(见图1)。
在图1中,存在几条风险因果链,这些链串接形成电网安全风险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
(1)盗窃行为以及其它作业行为,一方面可能触及自身安全,另一方面会破坏供电设施,导致供电系统、调度系统故障,危及电网的准时、准量供应。这些因素是引起供电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
(2)在电网的安装、维护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操作过程中的防护不当都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危害,出现人身安全风险,而防护不当还可能危及电网范围内企业作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电力供需问题也是导致电网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工业化飞速发展时期,电力供需问题更加突出。供需不平衡,特别是电力需求的剧增,使供电、电控设施因长期满负荷作业而加速老化,以至一方面增加了供电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电网维护的频次。在电网的紧急维修中,人身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电网安全风险涉及人身安全、供电安全等民生议题,直接影响人民大众的生活。因此,电网安全风险容易影响民众的心理,形成心理焦虑、恐慌等情绪,特别在人们生活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电网安全风险的社会影响更加复杂。
多条风险因果链附着于电网运行系统之中,以电网运行系统为载体,相互影响。在电网运行系统中,维护系统、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3个子系统支撑着电网运行系统,它们也是电网安全风险产生的根源、传递的媒介和控制的手段。因此,电网安全风险的治理应从维护系统、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人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是实现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3.2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电网安全风险的复杂性及其特征,治理电网安全风险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口]。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至少包含维护系统、供电系统、控制系统(见图2)。
在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维护系统除了担负供电设施、电控设施的维修任务之外,还担负着这些设施的保护任务。因此,维护系统对电网运行系统的运转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为了保证供电和电控设施免遭破坏,需实施法制保护和防错管理等多种手段,以确保供电和电控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减少维护时间、维护成本对供电的影响。控制系统是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单元,其担负着维护系统调度和供电系统调度的任务,因此,控制系统对电网运行系统的运转效率具有决定作用。为了确保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应实现宏观预警管理、客户及订单管理、预算及计划管理和调度控制管理。其中,宏观预警管理是对社会、经济、人口的变化进行分析,实现对电力需求的预测;预算管理是基于准确的电力需求预测,合理地安排电力供给增长计划;客户及订单管理是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分布,指导计划管理,减少用电高峰的出现频次;调度控制管理指基于客户需求、电力供应能力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度。供电系统是电网的功能实现单元,其担负着满足客户供电需求、增进客户满意的任务。其中,安全预警、供电检测是基本功能,这两者分别是维护系统、控制系统响应的触发因子。
因此,在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维护系统、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是3个基本单元,3者相互配合是实现电网安全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3.3电网安全的科学管理
3.3.1 提高技术水平,加快技术进步
推广先进、适用的输变电技术,比如特高压输电技术。同超高压输电相比,特高压输电方式在输电成本、运行可靠性、功率损耗以及线路走廊宽度方面均优于超高压输电方式。推广应用同塔双回和多回紧凑型线路、大截面导线、大容量变压器,提高导向温升、串补、静补等先进适用的输电技术,不断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和经济运行水平,促进电网节能、节地、节材,实现电网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3.3.2在电网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是提高发、供电设备可靠性和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电力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电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都在客观上给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应建立健全技术监督机构,确保技术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加强重点设备技术监督,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既抓基础管理工作,也通过经常性监督,发现技术监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进行重点跟踪解决。
3.3.3 完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是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和电网崩溃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满足我国电网目前和未来规划的大区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应将现有稳定控制技术向在线决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从而保证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适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以电网EMS系统采集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结合稳定控制系统采集的数据等多数据源,开发研究新的状态估计技术和软件,以满足电力系统在线稳定分析评估和决策系统的需要,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开发适用于大规模电网、考虑交直流并列运行的在线安全稳定控制决策系统,将预防性控制和在线稳定控制决策结合起来,既为调度运行人员进行预防性控制提供策略和提示,又在线刷新现场稳定控制装置的控制策略表。
4结语
世界各国相继发生的电网安全事故表明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不容忽视,必须对其进行深入而具体地研究。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一方面为电力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电力企业运行的效率,促进了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厂网分开”可能使得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相互推卸安全责任,给电网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适应改革形势,建立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网厂协调的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基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闭环过程管理,建立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爱泉.《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02
『21谭林.纪朝新.《企业管理》.2010年01期
篇6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协同效应
随着现代企业规范程度的提高和各个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资委有《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许多行业都先后了行业风险管理指引,可见监管部门对此的重视。而就世界范围而言,美国《萨班斯――奥克利斯法案》颁布、COSO框架体系建立,也都是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加强。那么,什么是内部审计,什么是风险管理,两者的关系如何, 两者结合的意义有哪些,本文将就这些方面作进一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如何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要理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首先要清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概念。所谓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采用系统化、现代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而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与,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根据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之中,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与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相比,企业风险管理强调战略导向,覆盖了组织所有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领域,方法也更为结构化和规范化。
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被称为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内部审计师的作用是检查、评估和分析组织的风险,审查公司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促进公司在风险管理、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提高,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提供保证――风险已被分散、公司治理是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健全的。内部审计以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为中心,聚焦于控制、风险管理等关键问题,通过帮助组织管理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来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公司的经营。因此,内部审计承担了监督、分析、评价、检察、报告和改进等任务,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世界范围看,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IIA早就把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其1999年制定的内部审计定义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并列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2001年修改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明确要求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过程。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结合的意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它认为内部审计为组织提供价值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对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提供保证服务。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是将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打破了原来的内部审计只关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局面,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更加注重企业的未来,从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出发,就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的控制点是否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以及改进措施是否有效提出认定,来评价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以风险为对象的审计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又进了一步。风险审计就是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审计主体通过对组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等工作的审计,侧重对风险管理进行鉴证。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不仅为内部审计自身提供了发展契机,而且作为企业内的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必要和有价值的组成部分,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风险管理都能从双方的整合中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04年发表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意见书中指出:内部审计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角色是就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董事会提供客观保证,以帮助确信关键企业风险被正确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架中首要角色是监督者,包括对风险管理流程的评估和保证服务,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保证服务,对关键风险报告的评估和对关键风险管理的评估。
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标准,内部审计的服务种类可以分为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前者是一种独立评价的活动,后者是提供建议及咨询的活动。内部审计为整个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以外的所有利益相关主体服务,其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依其所处的位置、环境及掌握信息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讲,处于信息劣势的服务对象希望内部审计为其提供保证服务,处于信息优势的服务对象则更希望内部审计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其中,保证服务是指为了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或公司的治理过程提供一个独立的评价而对证物进行的客观的检验;咨询服务是咨询性的以及与委托人服务相关的活动,其性质和范围是与委托人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并不发生改变,因而它可以担任的角色也是基于这两种服务衍生的。除了作为监督者所提供的保证服务之外,内部审计还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与此相适应,内部审计承担了咨询者、协调者、建议者角色。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逐步变化和延续发展过程。在组织缺乏风险管理程序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可以向管理层提出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在组织实施风险管理的初期,内部审计能够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甚至直接担任项目经理;而当企业风险管理逐步成熟,运作稳定以后,内部审计就从建议者、协调者转化为监督者和咨询者。内部审计的报告关系也会影响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报告关系层次越高,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就越能够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反之,则从局部和流程角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四、企业如何发挥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
按照审计署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法人治理的有关要求,内部审计要相对独立。因此,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层,在业务上直接向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汇报,但这并不等于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脱节,事实上,如果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发挥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协同效用,无论是审计计划的制定还是审计范围的确定都将更具有针对性,审计的效果也会更好。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呢?
1、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风险分类,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企业在不同时期,其战略目标是不同的,风险分布、风险偏好以及风险应对策略都相应有所差异,保险企业亦如此。作为内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应以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为基础,分析公司当前的风险分布,了解公司当前的风险应对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并对这些风险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计划,分配审计资源。同时,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参与风险管理的时候,要清楚不同层级机构风险分布是不同的,在总公司层面,主要是决策风险,在分公司层面,主要是控制风险,在中心支公司及以下机构,主要是经营风险。
2、充分获取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按风险管理的要求开展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部门是风险管理的专业部门,其对于公司风险分布的了解最全面、最准确,内审部门应主动与风险管理部门沟通,了解目前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对于目前公司风险的看法和意见,并要求其对待定的审计项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由于目前大部分公司风险管理都还比较薄弱,无论是人员配备、人员的专业能力,还是公司的重视程度都还不够,风险管理部门也要依赖内审部门通过现场审计来验证、评价其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的合理性、有效性。因此,对于风险管理部门提出的审计要求,内审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予以合理安排。
3、与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毫无疑问,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是掌握公司风险信息最全面、最准确的两个部门,但掌握的情况却又有所区别。风险管理部门是在既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应对策略的基础上,注重对风险整体情况的识别、评价和分析,并对出现的重大风险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无论是其风险评级报告还是其风险分析报告,着眼点都是一个组织单位(全系统、分公司、甚至中心支公司)整体风险是否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而内审部门是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对公司经营过程的记录、结果等进行验证、核对、测试,以了解其合规性、合理性和发现其是否存在风险,因此,内审部门对于风险的了解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因此,如果内审部门能与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实现整体与具体的结合,则对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和风险信息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4、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有机整合
篇7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金融创新浪潮,时至今日,它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以货币和资本为经营客体的金融业和证券业,而是日益成为一般工业和商业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或是规避结算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避险工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如何计量,不单是会计主体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迫切关心的问题。
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为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颁布了四项具体准则,规定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唯一计量属性。这对于我国会计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拟对新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作些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衍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又称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基本金融工具(如现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
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作出了明确界定:“衍生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衍生性
衍生性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特征。衍生金融工具从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衍生而来,一般以一个或几个基本金融工具作为标的,其价值随着作为标的的基本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2.契约性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代表权利义务关系的合约,具有明显的契约性质。这一特性表明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合约买卖后的未来某一时点或时期进行交易,而并非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契约性的存在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杠杆性
衍生金融工具不要求或者只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参与者只需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仅凭信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往往能够取得以小博大的效果。但从负面效果来说,初始净投资即保证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也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了,加上衍生金融工具在未来结算,注定了它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交易。
4.风险性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损失有时是没有界限的,参与者面临着极高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它们往往会使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能够危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衍生工具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企业要求“规避风险“,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是不可分割的。市场的变幻莫测和交易者的过度投机,使得许多人获得了巨额利润,也使许多参与者遭受损失甚至破产。
二、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必要性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指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即以交易发生日取得的成本或承诺支付的金额作为入账依据,要求会计主体保持历史成本直到相应资产已耗用或负债已经清偿为止。但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具有其特殊性,如果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话,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将成为表外事项,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价值及其风险信息将无法得到充分披露。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以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
(一)从会计目标角度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具有预测性,更能满足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公允价值是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所达成的共识,它考虑了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一个更真实的了解,更有利于企业当局作出决策。人们在进行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时,由于其自身衍生性、契约性、杠杆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则更加注重信息质量,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判断收益的不确定程度。
(二)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角度分析
1.提供的信息更具相关性
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大大提高了相关性。历史成本计量仅能提供过去的信息,难以追踪其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一方面可以使那些没有历史成本可循的衍生金融工具进入财务报表,避免过多的表外科目;另一方面可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项目与即时的价值一致,为用户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企业经营者的投融资决策的风险度。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决定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使得不同时点发生的或不同企业所掌握的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一致的公允价值,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且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企业的会计处理。
3.公允价值信息具有及时性
虽然信息仅仅具有及时性并不一定能成为相关的信息,但不及时的信息是难以保证相关性的。在可供选择的信息中,公允价值无疑是最能确保衍生工具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计量属性。
(三)从金融风险管理角度分析
公允价值能及时地反馈市场信息,动态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这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更有效率地评价企业的投资、筹资决策的效果,满足了积极性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企业当局因而能有效地对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风险进行持续监控,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及时调整或平衡风险。
(四)从资本保全概念角度分析
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做出的认定,它与市场有着高度的联动性。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公允价值的变动信息能有效揭示企业管理当局的现有经济资源保值增值的情况。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能更好满足资本保全概念的要求。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改革建议
公允价值是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最理想选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它也有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分析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尚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在新准则提供的良好环境下得以长久健康有序地发展。
1.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建立活跃的市场经济体制
鉴于我国相对落后的市场条件,公允价值难以保证其公允性,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进程中,有必要完善资本和金融市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活跃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样各种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价才能很好地反映出其真实的价值,使我国经济趋于良性循环,逐渐实现有助于公允价值应用的环境,并在实践中保证这些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2.提高会计及金融从业人员执业能力
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因此,企业应当多培养或引进一些了解国际金融业务,熟悉多种金融衍生品的专业会计和金融人才,并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在实践中丰富操作经验,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有效实施。提高会计和金融人员的执业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二是加强业务培训。
3.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独立于财务和业务部门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部门,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内部审计和控制执行情况,培养具有相关金融知识的专门内部审计人员,以此来确保和监督财务部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要求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4.提高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时间短,性质复杂,涉及到金融、法律、会计等诸多领域。我国虽逐渐重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但有些规定尚不完善,可操作性还较差。只有熟谙衍生金融工具,了解市场法规,更好地应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才是提高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可操作性和可靠性的合理途径。
5.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制定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以保证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时,能够实现与其风险管理框架以及董事会批准的整体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风险管理目标,保持有关使用公允价值估价方法及政策规定在整个企业中的一致性。
6.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
这既包括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也包括加强对相关金融理论及法律规定的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创新速度很快,所以要紧跟其创新的步伐,以尽快的速度对其进行监管。所以,会计实务与金融理论及相关法律应该齐头并进,互相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建新,徐经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温章林.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兼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规定.财会探析.2007(1)
[5]张金松,赵飞.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财经界.2007(4)
篇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渐渐的将会成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对风险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于对整个农村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层次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了能够更加对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经济理论进行丰富、对农民的风险意识进行更全面的培养、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再进行一次系统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对风险管理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问题;对策建议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缺点
1、优点。第一、组织农民闯市场,避免了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土地得以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形成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特色产品为依托成立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品生产,打造农产品品牌;创造出农技服务“3+1”模式(即新农药、新肥料、新种子试点示范和测土配方施肥)在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同时既保护耕地和环境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将专业的经营模式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随着市场信息的来源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农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和增加高俯加值产品,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缺点。第一、政府支持资本承办的农民合作社不断壮大发展,这使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失去了信心。国家之所以会大力的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更多的农民可以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劳动成果。但是因与实力较弱的集团联合的农民合作社与跟强势集团联合的合作社的矛盾将会越演越烈,增大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难度。第二、引发投机行为。现在出现的套取国家扶持政策的“假合作社”问题。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财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甚至“政社不分”、“企社不分”问题。金融风险问题。第三、农村专业合作社任然停留在原材料供给等一些低层次的服务上面,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小,办理业务内容单一,带动的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也不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能人带动型的合作社。其主要问题是内容人员的控制问题,因为我国目前很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章程,或者有可以遵循的章程但是不重视,没有真正做到“民主控制”而是由少数人控制,也因为这个原因引发一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财务支出由经理一个人说了算,造成了财务方面的不规范。
2、龙头企业领办型的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立不超过总表决权票数20%的附加表决权,这就使得具有优势地位的龙头企业社员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就可能出现龙头企业单边控制合作社的现象
3、政府推动型合作社。因为政府的过度干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会随着政府的干预而受到相应程度的影响。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形成因素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以及成因错综复杂、各式各样。其风险成因中既有客观的,也有人为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是各种因素综合产生的。
1、经济体制风险性。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的最基本影响。自从农村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被取消以后,农村没有新型的市场销售策略在完全竞争型的市场机构中生存,市场的调节具有滞后性和农产品本身的非对称性,这种情况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陷入市场风险的泥潭里面。此外,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人民币不断的升值和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出现等现状,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不仅仅只是国内市场风险,还有严峻国际市场风险。
2、社会转型的不确定性。刘奇(2007)指出,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在由“全耕社会”转变为“半耕社会”。转变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人们的心理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形态和结构也会发生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变化,某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出显,会使我偿进入一个高风险性的社会。另外,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改变过程比较复杂,艰难,此过程会涉及到许多与政治经济相关的改变,所以使得农村的法律政策稳定性比较差,这种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常会使之面临很大的风险冲击。
3、人类认知的限制性。技术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由技术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人类农业技术知识的源泉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在农业生产中,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会存在局限性。还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素质不是很高,比较难以掌握核心的技术要领。
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面对日益复杂市场竞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这不仅要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而且还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使之成为能够健康发展。
1、加强理论研究。农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表现。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加强致富的强烈欲望和接受风险的意愿薄弱等来引导农民对合作社的信心。农民准也合作社的风险管理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发展等问题。鉴于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建议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依托着农业学校,科研院成立起农民合作社专门的风险研究咨询机构,并通过此机构来进行招标、立项等引导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因为农民自己承担风险能力较差,所以对通过合作社致富欲望非常强烈,但接受风险的愿意是非常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管理,不仅是相关的权利的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目标,但同样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建议政府依赖于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并通过招标,工程科学研究、指导学术界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2、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教育培训:一要加强风险教育;二要加强业务技能教育;三要加强诚信与法制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实施步伐,细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
3、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了可以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真实的信息。政府应该逐渐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综合性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善和经营模式的改变,由农村合作经营管理站创办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正式运行。建议合作社可以以此为鉴,建立起全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便捷、及时、权威的法律政策,技术,市场供需等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蔬菜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篇9
关键词风险,风险知觉,历史回顾,展望。
分类号B849:C93
风险知觉(risk perception)这一术语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保险、哲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是指人对潜伏于环境中的危险的主观评定方式或评定值。由于风险具有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往往很难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心理学领域还没有形成风险知觉研究的成熟的方法学体系以及风险知觉的整合观点。本文以风险知觉的研究历史为主线,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风险知觉的研究历史
1.1风险研究的萌芽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关于风险的最早心理学研究始于Cohen等人,他们把“风险情境”限定于交通情境,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步行者在实际交通情境中横穿马路的风险行为的实验研究[1,2]。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主要围绕“风险行为”这一主题开展了测量方法的精确化和效度考证、游戏情景中的风险行为、风险行为和预期的利益―损失之间的关系、风险行为和人格的关系、皮肤电击反应和事故风险之间的关系、小群体决策风险行为的改变、群体成员间的关系等研究。
20世纪60年代后期,心理学家们开始注重从认知层面探讨风险情境中人类行为的危险感受性问题,逐渐开拓了风险知觉的研究方向。日本学者长山等首先提出“危险感受性”的概念,并对影响事故发生的风险承担和危险感受性等主要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3]。学者们在对客观风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风险行为是建立在风险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并根据二者的关系,将风险行为分为个体没有认识到危险而采取行动的情况和认识到危险而故意采取行动的情况两种心理类型,指出前者属于危险感受性问题,后者属于风险问题,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时期,心理学领域中还开展了关于“风险”的定义和“潜在危险”方面的研究。
该时期对心理学领域的风险研究有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是Starr,他在《社会利益对科技风险》一文中对“How safe is safe enough”这一经典问题的系统而确切的陈述[4],标志着系统进行风险知觉研究的开始。Starr开创了利用风险―利益分析(risk-benefit analysis)法计算风险值的研究。他在对不同事物之间的风险―利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值的计算方法和风险的两范畴假说,发现由于风险类型不同行为者接受危险的程度也不同,这一结果极大地引发了心理学家们的兴趣。尽管人们对Starr等人提出的研究方法褒贬不一,但这种研究方法确实为后来心理学领域中利用心理物理法进行风险的定量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
1.2重视研究风险的本质特征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
在风险研究的萌芽阶段,风险是作为一种现象以及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关注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把研究视点从风险现象转移到风险的本质特征,重视风险情境分析、风险认知方式的研究。研究消费行为的Bettman较早地使用了“风险知觉”这一术语[5]。这一时期,心理学家依然保持风险行为方面的研究兴趣,同时,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发寻求计算“风险值”的方法。Zwahlen在沿袭Cohen等人20世纪50年代所用实验方法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风险的认知层面的研究,提出了与风险知觉意义相近的“风险接纳”(risk acceptance)一词,尝试利用风险接纳尺度计算不同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指标[6]。Wide论述了风险知觉信息和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人在拥有高度风险信息的情况下,通常会表现出降低风险的行为倾向,提出关于风险信息和风险行为的“风险补偿理论”(risk compensation theory),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风险平衡理论”(risk homeostasis theory)[7]。
有一些心理学家指责Starr用以进行风险―利益分析的数据是来源于经济学领域的,并对构成其风险-利益分析基础的假定条件提出质疑。但是,也有些心理学家受到Starr提出的“风险定量化”的启发,尝试运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定量研究“感知到的风险或风险知觉(perceived risk or risk perception)”。Lichtenstein等人研究了人们如何推断、评价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诸如事故、疾病、杀人、自杀等导致死亡的各种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人们对这些死亡现象的主观评估概率值和各种统计资料显示的实际值之间关系的调查[8]。其后,Fischoff、Slovic进行了关于死亡现象的心理学的主观评估研究。他们不仅从统计资料出发,还从实际的人类行为出发,尝试对Starr提出的“风险和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探讨,利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从感知到的风险(perceived risk)、感知到的利益(perceived benefit)和可接受的风险(acceptable risk)三个方面来验证Starr的结果。
1.3研究风险值的测量和风险知觉结构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现在)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出现了诸如臭氧层耗损、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规模的生存危机,再加上人们对吸烟、饮酒等危害健康的个人行为的关注,这一系列社会现象为风险的研究提供了重大的社会背景。这一时期,学术性的风险领域的研究与社会应用的关系极为密切,出现了大量的风险知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风险评定研究和风险识别研究两种。
1.3.1风险评定研究(risk evaluation research)
此种研究主要应用于工程学、医学、经济学等领域,进行风险管理的思考方式以及心理测量方面的风险知觉的定量评定,侧重于人类认知风险量的测量方法和风险知觉结构的建构研究。这一时期所取得的重要且意义深远的研究成果是,Slovic通过了解人类的各种风险行为,开创了对预测到的、并且已经造成不良后果的危险事物的分类学研究[9]。其研究方法是,运用心理物理量表和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利用心理测量的参数定量表示风险或建立风险的“认知地图”。Slovic把由30个项目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原子能发电、汽车,手枪等)看作独立的事物让评定者从风险量级(magnitude of risk)和风险维度(dimension of risk)两方面评定其危险性。具体做法是:要求评定者用0~100以内的整数来评定上述各种事物所带有的风险性的大小,同时,把风险的内容从风险的接受度、风险的紧迫度、对风险事物的相关知识和对风险事物的控制等八个维度进行回答。他们尝试利用这些结果,了解这些事物所包含的风险度,建构人类对存在于各种事物之间的风险的认知结构。至今为止,仍然有大量的关于风险值测定的研究在沿着Slovic的思路继续进行,研究者们还开展了大量的不同人种、文化和社会体制方面的风险知觉的国际比较研究[10]。
1.3.2风险识别研究(risk identification research)
前述风险评定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种社会事物和个人自发行为中包含的风险程度的评定方式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风险知觉的结构。与之相对,关于识别危险源的研究则侧重某一特定领域(如交通情景)和该领域中的特殊事件及情境中所潜伏的危险源的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此类研究多集中于危险源识别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应用于交通行为领域,进行了关于风险知识的多少、驾驶技术的优劣、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民族等差异方面的比较研究[11]。这方面的风险知觉研究,一般把反映实际交通路面状况的照片、录像和图片作为刺激呈现给评定者,考察其对该情境的危险感受性及不同危险源的权重评定[12]。
2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关于风险知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取向的定量、结构化研究,其方向是体现个人风险认知体系的风险印象方面的研究;另一种是发现或识别潜伏于现实情境中危险源过程的定性研究,其方向是在由不同权重的危险源构成的风险结构中识别最重要的危险源的认知研究。
2.1风险评定值的定量、结构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用于风险知觉研究的定型化的风险事件清单的适用性问题。Slovic发明的定型化的风险事件清单很有可能存在跨文化的差异,美国人看作带有风险性的事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评定者对于那些自己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事件是如何做出推断的?这些问题都还是悬而未决的。
如何看待测量得到的风险值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明确研究结果和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相关研究结果的验证支持,仅从建构风险知觉模型的角度出发进行纯粹的数理模型研究,势必导致研究手段自身的发展困境。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只有Slovic等人给出了唯一的报告[9]。
2.2危险源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危险源识别过程的分析不够深入。例如,对于在给定刺激情境中充当行为者的评定者来说,当可能给行为者带来危险的危险源是多个的时候,多个危险源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其危险程度,即风险值的大小在相对意义上是变化的,这样,多个危险源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其各自的危险程度就构成了不同的风险阶层,评定者必须正确发现与每一时刻相对应的风险性最高的危险源。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中还没有任何关于预测风险阶层结构的方法。
呈现给评定者的刺激情境的意思和其所要代表的刺激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已有研究已经证明,识别危险源的过程与每个人获取信息的特点密切相关,但以往研究中关于视听等感知觉特点,特别是视觉探索行为和风险知觉关系方面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3风险知觉研究展望
3.1理论研究
完善理论研究。由于风险研究的历史较短,风险知觉方面的研究就更不成熟,尤其是基本理论方面的探讨还很不够,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理论建构,以定量的实验研究为支持,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假说直至发展成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和进行风险识别训练的有力工具。
探索风险评定与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制定风险知觉的客观评定体系。尽管在风险知觉研究中,对风险知觉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还没有强有力的检验风险评定的客观指标。
探讨情绪、情感等因素对具体情境中的风险知觉的影响。早在风险研究的萌芽阶段,人们就开始关注风险行为及人格、认知、动机等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但却相对忽视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大导向作用的情感的影响。实践表明,情绪、情感和风险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对危险情境的分析和判断[13],今后的研究可以对个体在不同心境、应激、激情及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等状态下的风险感知方式与其相应判断结果的关系进行研究,考察不同情绪、情感状态对风险知觉的影响。
3.2测量研究
丰富量表测量的反应形式。自Thurstone开创用量表法研究态度的先河以后,风险知觉研究领域也逐步将量表法作为一种主要的定量研究方法。但已有量表主要采用李克特式反应形式,被试往往很难在由多个数字组成的选项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可考虑根据题目的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反应形式,以得到更为真实的测量结果。
研究方法多样化。同其他一切量表法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一样,风险知觉研究中也出现了诸如取样的代表性、显著性检验的争议等问题,所以,为了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风险知觉研究也可以采用在临床心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深度访谈”、“电话访谈”等“软方法”(soft method)进行研究。由于在调查风险知觉的问卷和量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敏感性问题,通过“面对面”(face to face)的访谈往往很难得到被试的真实回答,所以,在当前的风险知觉研究中,电话访谈、电子邮件访谈等倍受欢迎[14],这种访谈不但形式灵活,也增强了被试的匿名性。
3.3扩展研究
加强风险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高风险作业和保险领域,对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研究较少。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因风险认知而导致的焦虑不安、自卑退缩、妄自尊大等心理症状时刻都在侵袭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风险认知评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探讨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缓解风险认知的负面影响提供支持。
考察无意识在风险知觉中的作用。已有风险知觉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意识层面,对无意识对风险知觉的影响却知之甚少,这极易使人误认为冒险完全是有意识的。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借鉴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考察无意识对风险知觉的影响,纵深揭示风险知觉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Cohen J, Dearnaley E J, Hansel C E M. The risk taken in crossing a road. Oper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1955, 6(11): 120~128
2 Cohen J, Dearnaley E J, Hansel C E M. The risk taken in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hoho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58, 93(21): 1438~1441
3 山泰久, 田正一, 太城藤吉. 性における度の. 日本心理学会31回大会, シンポジウムXVII4, 1967
4 Starr C. Social benefit versus technological risk. Science, 1969, 165: 1232~1238
5 Bettman J R. Perceived risk and its components: A model and empirical tes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3, 10(2): 184~190
6 Zwahlen H T. Driver risk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driver safety index. IDBRA (International Drivers Behavior Research Associatio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iver Behavior, Zurich, Switzerland, 1973
7 Wide G J S. Theorie der risikokompensation der unfallverursachung und praktische folgerungen fur die unfallverhutung. Hefte zur Unfallheilkunde, 1978, 130(2): 134~156
8 Lichtenstein S, Slovic P, Fischhoff B, et al. Judged frequency of lethal ev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 1978, 14(6): 551~578
9 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 Science, 1987, 236(17): 280~285
10 Lopez-Vazquez E, Marvan M L. Risk perception,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two catastrophe risk situation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3, 31(1): 61~70
11 Brown S L, Cotton A. Risk-mitigating beliefs, risk estimates and self-reported speeding in a sample of Australian drivers.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03, 34(2): 183~188
12 Albarracin D, Wyer R S. The cognitive impact of past behaviour: Influences on beliefs, attitudes, and future behavioural decis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1): 5~22
篇10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联性
(一)两者具有共同理论与发展目标
从某个角度分析,虽然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在内涵与定义上存在差别,并且研究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中分别制定不同的研究框架,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均以委托理论与信息经济学作为主。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下,医院的竞争在日益激烈,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使得一些医院一味的追求经济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是过多强调业务发展,导致在内部管理上过于放松,不仅不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制约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做到两手一起抓,既要抓管理,也要抓经济。其次,要结合当前形势,以实际需求为标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加强对医院各项监督制度的执行,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一方面,要保证内部控制部门在占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为医院的发生创造一定的效益。另一方面,医院管理人员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作好人员编制,将经营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但是内部审计之中所具备的监督、评价、控制等职能能够帮助控制目标的顺利达成,能够进一步强化医院风险管理,对实现医院管理的监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共同的理论技术以委托理论与信息经济学为主,两者作为治理医院的主要手段,也是医院正常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与内部控制目标一致,两者只有保证目标的准确性与统一性,才能真正提高管理风险,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保证医院的稳定发展。
(二)内部审计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手段
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要素分析,其中的控制环境要素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人员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了个人诚信道德价值、审计委员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因此可以将内部审计划为内部控制之中。从COSO委员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析,内部控制之中的监督因素包括多方面,比如像内部审计,因此,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开展监督与评价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要素进行控制与监督,然后给予动态的评价,进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在持续动态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三)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影响内部审计方式
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实现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需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将工作的重点进行把握。与外部审计相同,内部审计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并且要将审计的效率以及效果作为审计工作。在严格按照制度基础审计中可以分步骤的开展审计,首先要进行符合性测试,并且要对控制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根据测试部位的可信赖程度,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从而找出薄弱点与失控点,除此之外,还要对审计的重点进行确认,决定测试的范围以及测试的重点、测试的方法。在经过调查、了解、分析之后如果发现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有所缺失,或者没有遵守相应的制度,那么则可以跳过符合性测试,进入到实质性测试,这样一来需进一步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另一方面,需要对内部控制开展评估,对内部审计中的内容进行评估,在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与探究中,可以判断风险领域,进而完善内部控制。
(四)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
在医院的治理过程中,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属于内在要求,是当前医院开展管理的主要手段。其中,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并且一个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与效率,扩大审计领域,促进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在内部审计之中内部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是积极完善内部制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对内部控制具有再控制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需要通过分析问题对发生的原因以及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这样可以帮助高层管理人员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内部控制系统,那么便会出现内部管理混乱,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内部审计的工作量,提高内部审计的风险,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制约性。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内部审计并没有在内部控制中提供监督与评价,则会对整个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等现状。
二、完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科学设定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与会计、财务经济活动区别的本质特征便是独立性,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从当前医院治理模式与现状分析,可以得知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与层次级别比较高,相应的独立性则会比较强,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比较大。此外,如果内部审计所汇报的层次比较高,那么就会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与评价的时候,需要依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保证这组织与经费等方面的独立,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监督具备客观性与权威性,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作用进行发挥。对于我国三甲医院而言,在医院的决策机构下积极设置审计委员会,并将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这样能够保证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发表审计意愿的时候不会受到任何部门与个人的影响。
(二)依据风险管理理念,融合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在风险管理之中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并将其中的风险因素的进行分析,在这种基础上对医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医院治理工作的发展。此外,还要在风险管理中积极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增加医院的价值。内部控制需要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处罚进行风险评估,积极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信息反馈系统,对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将企业所受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这样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中积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保证医院能够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但是从医院自身利益与自身角度分析,如果缺乏组织全局观,那么则会出现控制缺陷与控制忙点,因此在内部审计部门之中,其独立性成为内部控制的有效保障。所以,需依据风险管理理念,实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有机结合,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管理的基础上提高医院自身运营效率,提升医院的竞争能力。
(三)拓展内部审计服务领域,为内部控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