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提问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提问的要求

篇1

一、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重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轻视记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上,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启发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师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提问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愉悦地接受教学。比如,在教四年级学生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时,老师就先给他们讲了一个小笑话:鸡妈妈带孩子们在花园散步,突然来了一只野猫,孩子们吓得乱跑。眼看孩子们要被野猫抓住了,鸡妈妈急中生智,学狗“汪――汪”叫了两声。野猫被吓跑了,孩子们得救了,鸡妈妈借机给孩子们上课:“现在你们都知道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了!”听完笑话,学生捧腹大笑,老师因势引导学生:“动物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你们的宠物有什么趣事呢?”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争先恐后发言。也许我们不能做到每在问题提出前都讲一个故事或者创设情境,但一条民间谚语、一句顺溜的提出,往往就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做的是使问题新颖,有趣味性,以免落入俗套。

二、课堂问题要能激活学生思维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学生的思维方式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我们在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否则会事倍功半。提问时,可以把教材的内容与一定的故事或实际事例有机结合,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会一开始就感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在他们心理上引发“冲突”。这样,当学生急于解开“冲突”时,他们就已经在进行思维训练了,对课文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三、课堂问题要随机应变

设问的目的是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以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点缀课堂。发问是否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过早发问,学生内心一片茫然,容易造成气氛紧张,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过晚发问,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容易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镜”,毫无价值可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提问,通过精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与思考。问题的设置要扣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精髓。同时要注重“问”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精当,有启发性。当然,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的切入口,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后,我提问:“这是一首送别诗,可是文中却没有一个送别的字眼,你对这首诗,有没有看法,请谈一谈。”提问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关键,能真正体现新课标中有关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要珍惜每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篇2

一、问题设置的要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趣味的东西或者问题往往兴趣会比较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课堂氛围自然也会更加的良好。比如说,老师在进行抛物线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篮球投篮加入进去,并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会兴趣盎然,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2.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注意其启发性,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便会有一定的疑惑,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为了一个问题进行争论,这样学生的交流也会增多,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得到开发,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便会愿意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和探究性思维。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设置一些灵活性比较强的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灵活,很容易学会一类题的解法。

3.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度性。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进行,保证课堂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度性。适度性指的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仔细的分析教材,这样设置出来的问题不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和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还能够确保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度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太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其针对性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有关系,这样学生便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突破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4.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论文教师的评价比较积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很容易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的对待学生回答的答案,并进行合理的评价,绝对不能在学生回答完之后不进行任何评价便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启发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的全面,若是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应该马上批评,而是将学生的错误指出来,鼓励其学习和改正。

二、避免提问的误区

1.忽略学生思维过程

有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往往会大量的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记忆性的内容,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锥体柱体的体积公式等。诚然,这样的提问是必要的,但不应为成为课堂主要的提问问题,虽然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比较踊跃、班级回答问题的气氛比较热闹,但太多这样的提问,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效率的提问并无实际意义。

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好坏,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提问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一个提问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那么这样的提问不管怎么热闹,它都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提问。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方面,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维活动时间,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使其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并注意及时的鼓励与提示,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友好和睦的思维环境;同时,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追问你这样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用什么来支持你的答案?如发现不足,就可问如何修正?这样通过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以及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修正、归纳、总结,就会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是否清楚、依据是否充分、推理是否正确。只要能长期坚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就一定会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教师理答未能深化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对学生应答的评价、补允、修正、拓展、提示本质等。但有部分教师在理答时,往往只是简单的对学生做一个很简短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很好”或是只简单的关心结果的正确与不正确如“同学们,你看他回答的对不对?”“对,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样做”,“不对,那正确的是什么?”。以上这些言语,表面上看,这个教师理答的非常好,但实际上,作为教师的理答,理应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不仅要指出学生的对与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阐述,通过对问题的拓展、延深使学生对这一问题得到升华与深化,使学生知道知识的迁移以及融会贯通,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提问对象考虑不周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提问技巧 方式与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类的必修课,对思维的活跃性及知识的灵活性具有极高的要求,大多数的教育者也懂得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心智,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都懂得提问的关键。如果一味地提出问题,而没有提到关键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任何的提问技巧,就无法使这一种教学法发挥它独特的效力,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结合一些案例,与大家分享几个重要的提问技巧。

一、课堂提问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我们的提问是要有目的性地提问,有指导性地提问,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随便发问。这就要求了我们的课堂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对于初中化学而言,我们的普遍目的是通过提问构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提高学习情感体验的同时增强化学思维能力。这是总的目的,若细分到每节课,就是让学生在这堂课的提问中理解并思索“水的形成”或是一些其他的课程知识。

这个要求,可分为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要求对提问的参与以及不懈的思索;而对教师而言,则是以“题”带“思”,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提问要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

所谓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说我们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主体性,教师问题的提出要紧紧围绕我们所要教授的课程,不能够让问题与课题脱离关系。一旦问题脱离了我们的课题,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无效的提问,相当于做了无用功,毫无意义可言。

比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我们的提问就应当重点围绕“空气”、“氧气”和“制取氧气”这三个小课题来进行,比如“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是什么?”“空气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气体是什么?”“氧气有什么特性?”“制取氧气中有什么注意要点?”等,这样的问题都是具有明确主体性的,是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的。以上的问题也是符合我们提问技巧的,而如果在这堂课上我们提一些“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则是脱离了课堂,是不符合我们提问的实际要求的。

因此,教育者在提出问题之前,一定要注意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存在必要的关联性,我们应该选择关联性强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入思考。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课堂提问也是具有时机性的。如果提问过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也无法做出解答,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的基本知识还没有理解,还缺少探讨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原始能力。而如果问题提出的太晚,错过了学生对知识的“回嚼”阶段,就可能失去提问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讲授《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制取氧气”这个实验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实验前就提问“制取氧气有哪几种方法?”还未进行实验的学生就无法作答,这个提问的时机掌握就是不好的。而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试验完成的几天之后进行提问,虽然对复习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好处,然而还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使提问失去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作用。而这个问题正确的提问时机,应该是在学生们刚刚了解了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的时候提出,学生有了基础知识作为思考的动力,且大脑仍然处在实验的思维之中,有利于对实验的二度探索。

四、课堂提问要有合理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法的选择,既不能胡搅蛮缠不讲方式,也不能拘泥于一种固定方法。事情的发展具有随机性,以一种固定的方法去面对随机变化的事物,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化学教师就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去加以提问。

比如,以往的课堂提问采用单个点名的方式进行,这样,点到的学生如果不会回答,课堂就会形成一种僵局,甚至会拉慢教学进度,对提问的进行十分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比如进行抢答式提问,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等方式。这些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课堂成就感的培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在课堂提问中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等问题。

总结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我们要重视课堂提问,在实施课堂提问的时候,不仅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还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提问。这样,才能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提问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课堂切实构建成为学生与教师相互协作,彼此交流的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 周春英. 化学问题的分类与“问题教学法”的灵活使用[J]. 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字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60-01

1有效的课堂提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性。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1.1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精确把握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知识之间的关联.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经验.结合实际背景,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

首先教师必须通读并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有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了解并掌握每一堂课的难点、重点、教学关键,以及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1.1.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若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断层,让提问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合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因材施教,对什么样年龄特征的学生准备什么样的课堂提问。其次还必须深入生活、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生活是无字的书.思想敏锐的有心人,可以从生活中读到精彩的词句和篇章.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数学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之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和关心些什么,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的语言。

1.2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提问仅仅满足准确、精练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是不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特别强调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式、悬念式、对话式等语言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发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求言之有趣,言之有味.幽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能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人认为数学课幽默素材太少,其实教材内容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幽默源,就看教师如何挖掘,如何发挥了。

1.3课堂提问应有针对性。首先教师对教材一定要吃透,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用心研究,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又精又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其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对学习能力低的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学习能力较好和较强的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2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答疑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话题。

在课堂上,学生喜欢回答怎样的问题?我们的提问学生能接受吗?我们的提问对学生的发展还有多大的空间?怎样的课堂提问最有效?在课堂上,怎样的提问结构才是最合理,最高效的?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探索实践,结合经典的教学案例,就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跟大家共享。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11-01

古语曰:“学起于思,想源于疑。”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把握课堂提问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运用提问策略,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全方位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此和大家交流。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方式策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学方式的传统化等各方面原因的制约,我们的课堂提问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导致提问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知识的讲授。其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提问内容不合理。一方面,一些教师在问题设计中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问题的难度较低,没有思索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思想内涵,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琐碎、松散,让学生产生排斥、厌烦心理。其次,提问方式不完善。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提问形式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没有互动,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有一部分教师更是只注重提问,而忽视了学生的回答过程。提问过于急促,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就公布答案,使学生变得懒于思考,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提问的重要教学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充分把握课堂提问的要求,有效提出问题

一个有效的问题,应该目标明确,这样学生的思考对于学习文章来说才有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有效的发挥提问的重要意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就应充分把握课堂提问的要求和原则,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就课堂提问的要求来说,一是问题的设计:首先,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存在一定的联系,富有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最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备启发性和趣味性,要能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问题的提出: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首先,可在课题处提出,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其次,可在学生矛盾处提出,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最后,可在学生疑难处提出,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几经回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样,有效的把握好课堂提问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问题是学生思维萌芽的火种,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萌芽,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有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其充分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等全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问题中提问,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语文习题来让学生学习,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胆的想象与扩展,让语文习题的解决转变为探索语文知识。这样,在降低了学习枯燥性的同时,也体现的学生的主体性,彰显了问题的针对性,利于能力的养成,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来源于生活,更离不开生活,因此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当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应加强所提问题与生活的联系性,积极的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大禹治水》一文时,有一段落中描写道大禹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为什么大禹会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体现出大禹的哪些品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这时,学生在思考大禹所具备品质的同时,也默默的和身边的人作对比。通过这样的提问,在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效率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改进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提问策略;有效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来阐述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的原则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时,大多数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教师无奈,只好点名提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很难活跃。一堂课讲下来,教师都不知道学生听进去了多少,听懂了多少。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进行提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1.多提参考性的问题

在初中低年级课堂上,教师一般会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刚刚起步,所以提出的机械性问题比较多,展示性的问题比较多。刚开始时学生觉得比较有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这样的问题没劲了,也就懒得发言了。因此教师应多采用参考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提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

马斯洛在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时说,有必要“让人们学会直接地用新鲜的目光检验现实”,而不是只研究“别人实践的结果”。他大力主张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要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世界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再现生活的场景中接受直接体验,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3.给学生多留些思考的时间

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开始点名。学生在被要求立即回答时,由于还未对问题进行充分地、深入地思考,没有时间组织语言,所以回答问题时通常就会紧张,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所以,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适当地等待一下再让学生回答。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有进行发散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对教师而言,课堂时间的掌控固然重要,但教师适当的等待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是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到实处的保证。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注重选择提问的时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把握提问的时机,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问题空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般在下面三个时机选择提问比较合适:(1)新课导入时提问。(2)强化重点时提问。(3)动态生成时提问。

首先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适当的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问题切入点的选择通常应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其次是从课堂教学的时间上把握,应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尾时提问并且安排下节课的提问内容,可以消除学生的倦怠心理。

2.问题的难易度要合理

合理的难易度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还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

3.提问对象要全面

提问对象要全面是指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这些都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同一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认识会有深有浅,分析也会不同。这样,每一个学生均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思维得到不断拓展。

4.注重提问的灵活性

注重提问的灵活性是指对课堂提问的灵活把握。提问有很多种方式,如疑问、设问、反问等,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尽量要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可能全部正确,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或答不出来。因此教师应根据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而应多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思考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5.注重提问后的激励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要进行表扬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要进行肯定表扬;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鼓励下次答好。同样的提问行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英语不同的情感,学生带着这些情感再去学习英语,相信进步会更加明显。

有效课堂提问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监控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兆飞.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04).

篇7

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领悟更需要教师的引领。因此,研究小学语文的提问设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

课堂提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设计出了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提问 设计一、引言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但事实上,我们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设计的。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提得好即教得好”。可见,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教师有效提问的引导下学会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小学语文提问设计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与催化剂。

二、课堂提问的基本理论

(一)课堂提问的过程

提问行为是问题编拟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行为的简称,共包括问题编拟、发问、应对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排列顺序显示问题行为的全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将隐含学科知识的授课内容演绎为一个个极具启发性的思考题的过程即可视为问题编拟。问题编拟是课堂提问行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下。

(二)课堂提问的功能

对课堂提问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教师富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提问手段,并逐步达到教学艺术的境地。课堂提问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学生注意力;2.激发学习兴趣;3.启迪学生思维。

三、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考虑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利因素,随时控制那些价值不大或毫无意义的提问,保证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提问的科学性,不仅要求教学内容是科学的,而且要求语文教师使用的语言也是科学的,语言的科学要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遵循逻辑规律,简单明晰地表达客观事物和情感世界。

(二)普通性原则

同一班级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品质必然会有差异,学习能力会有上中下的不同层次,口语表达也会有愿不愿,善于不善于的区别。班级学生因个体差异,提问也应该体现一个普遍性原则,让每个学生获得均等的话语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问对象的大众化,全班化也是重要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即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使一部分学生能对提问产生积极反应,而置另一些学生于不顾。

(三)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问时还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思索、探求,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学生必须通过己有的一些信息展开思考,初步寻找其中的奥妙和趣味,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知道,显然价值和意义不大,不值得一提。

(四)目的性原则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在教师心中一定要明确清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某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一些问题,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内化学生语文知识。

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小学生自主性相对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生活经验匮乏,这使得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更能发挥其引领示范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课堂提问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应该精心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学生行走期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疑问,产生参与活动的力量和冲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二)提问的技巧

巧妙的提问,犹如微风在平静的水面上卷起涟漪,能激起学生点点思维的浪花,教师要善导善控整个教学过程,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和技术。

(三)把握好提问的四个“度”

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前就需要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1.掌握难度。怎样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2.安排梯度。学习活动的过程如同人类认识其他事物的过程一样,先易后难、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设计问题组时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调节密度。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并且效果甚好,但是提问并非越多越好,主要是看提问是否激发兴趣、集中注意、达到提问的作用。不恰当的提问,高频率、高密度的问题围绕学生全面轰炸,其实不能实现提问的价值,反而阻碍课堂教学效果。

4.设计宽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我发挥的空间,并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这是探究性提问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说,探究性提问没有一定的答案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要注意目标清晰,组织问题的语言精练,具体明白;二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宽泛,不着边际,使学生不知从何作答。

五、结语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是有其独特之处的,主要取决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实践探索,笔者深深感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是个难度极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不可控性以及诸多的干扰因素。尽管如此,源于教师提问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对学生发展的重大影响,广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者还是坚定不移地奋斗在求索的路上。真诚地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小学语文的提问设计,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再添光彩。

参考文献:

篇8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精确把握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知识之间的关联.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经验.结合实际背景,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

首先教师必须通读并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有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了解并掌握每一堂课的难点、重点、教学关键,以及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若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断层,让提问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合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因材施教,对什么样年龄特征的学生准备什么样的课堂提问.其次还必须深入生活、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生活是无字的书.思想敏锐的有心人,可以从生活中读到精彩的词句和篇章.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数学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之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和关心些什么,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的语言.

(二)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

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提问仅仅满足准确、精练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是不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特别强调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式、悬念式、对话式等语言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发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

(三)课堂提问应有趣味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张载认为,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教之而不受,虽强告而无益”.他说:“教人之难,必尽人材.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理想的教学.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过程.他不同意“学,效也”的传统解释,认为学习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主动的自悟,即“学,觉也”.也就是说,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或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作好的教学,有效的教学.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求言之有趣,言之有味.幽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能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人认为数学课幽默素材太少,其实教材内容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幽默源,就看教师如何挖掘,如何发挥了.

(四)课堂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对教材一定要吃透,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用心研究,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又精又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其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对学习能力低的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学习能力较好和较强的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二、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答疑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话题.

在课堂上,学生喜欢回答怎样的问题?我们的提问学生能接受吗?我们的提问对学生的发展还有多大的空间?怎样的课堂提问最有效?在课堂上,怎样的提问结构才是最合理,最高效的?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探索实践,结合经典的教学案例,就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跟大家共享.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巧妙提问

教师要对课堂准备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使所提问题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提问的随意性,减少无意义的提问,同时要注意控制提问的频率和节奏.抓住时机巧妙提问,使学生在师生的问答中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好的问题在课堂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而且问得要自然,要紧扣本课的知识点,语言应该简练一点,最好一矢中的.教师就提问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 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迹,向平面发展 .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 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相传递的被动局面,是课堂呈现 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通过教师适时巧妙的提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效的问题能使人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有效达成课时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把握提问的深度和难度

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必须适宜,教师可以采取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如果提出的问题学生都答不出,或不需思考就能回答,那么,这样的提问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提问时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形式的多样.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中提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了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边问边答,及教师对问题深浅的尺度的合理把握,采用灵活多样的问答方式,有个别学生回答的,有学生一起回答的,有师生共答的,还有教师的适时分析.从特殊情况——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到一般的一次函数图象学生有了全面的理解.

(三)把握提问的对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钱庄商人不解.因为年代相去甚远,商人也不大看历史书,因此并不知道咸丰.丰子恺又说:“五谷丰登的“丰”.”谁知道商人仍不知道是哪个丰,丰子恺哭笑不得只好在纸上写了个“丰”.钱庄商人一看,恍然大悟,连声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丰子恺也乐了,心想,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五谷丰登”要时髦,比咸丰要通用.没多久,丰子恺和一个农民同乘一辆车,二人交谈甚欢,丰子恺自我介绍道:“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大叔一辈子在乡下种田,并没有听说过还有个汇丰银行,就摇头表示不知.丰子恺就说“咸丰皇帝”的“丰”.农民大叔只关心自己的温饱,并不去管谁又做了江山,何况是百年前的皇帝,仍是摇头.丰子恺只好在他手上写了个“丰”字.农民大叔忙说:“好姓好姓,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的“丰”啊!”丰子恺恍然大悟:“一直觉得说话并不是难事,可对待不同的说话对象,要说的话还真不一样”.

篇9

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仅是有效的,更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作为丰富多彩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应凸显其教学的高效性。关注阅读教学的高质高效,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但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人员来说,着力课堂提问,确是着眼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着力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技能,从而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提问的要求要有明确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前,教师要做好提问的准备,积极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是否构思巧妙,决定了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进而获取新的知识。当然,提问是要启发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引发大多数人的思考。发问应简明易懂,避免重复,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并且要富于思考。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教师提问:“我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谁要把心脏带回祖国?祖国是哪个国家?”同样的问题也可以这样提问:“谁要把心脏带回祖国?这里的祖国是指哪个国家?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呢?”显而易见,后者提问更显得有层次,更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维的习惯。课堂中,尽量不要即兴提问,随意提问,避免问题漫无目的,偏离目标,导致课堂上学生回答无从下手或不着边际。另外,教师提问后,要稍作停顿,留给全班同学思考的时间,不宜匆匆指定学生作答。如刚才的“谁要把心脏带回祖国?”这个问题学生就很好回答,但是如果要求学生立刻说出“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似乎有些困难,这时应该给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细细地品读一番。当学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体验,这时再提问,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参与进来,积极地思考,大胆地回答。

“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堂提问前,惟有教者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提问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教学时方能处变不惊,学生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提问才会有益于我们教育教学,才会有助于学生健康认知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要有层次性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提问,更需要讲究其发问的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先后难易的不同,可以分为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等。知识性提问是一种简单的提问。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字、词等基础知识以及文章中的一些基本信息的记忆情况。在知识提问中,教师通常可以使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干什么”等话语。如刚开始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教师可提问“谁要把心脏带回祖国?”理解性提问是用来检查对文本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教学苏教版十一册《最后的姿势》时,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的?”理解性提问是较高级的提问,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得较多。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理解,再通过课堂提问,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应用性提问的目的重在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如教学《负荆请罪》时,教师这样提问:“学完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俗话送给廉颇吗?”综合性提问强调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结合文本中个别的、分散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寻得深层的理解。如教学《船长》一文时,教师提问:“奥克勒大副到底会不会开枪?”这样的提问,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适当练习当时的航海上的一些规定及背景,深入了解、理性分析后才能获取正确的认识。而评价性提问主要考察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或进行比较和选择的一种提问方式。如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对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教师提问:“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的?”这样的提问,不仅需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需要学生借助文本,有自我的价值评价。

课堂上,教者巧妙地采取不同类型的提问,不同层次的提问,能够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顺利的学习“铺路搭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教书育人”的宗旨出发,要求我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适应的课堂提问教学技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地和谐发展,越发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中,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彻底地让自己不再是一名教书匠,而是一名专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不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门艺术。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

篇1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西方教育学家德加默曾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提问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思考,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有效提问之后学生的回答能够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有时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比较随意简单,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容易导致课堂上无人响应的尴尬局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怎么样才能做到一问百应,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一言不发的状况,已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话题。

一、课堂提问的概念

提问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从广义上讲提问是指有询问形式或功能的句子。我们所说的课堂提问通常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或学生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学者贝拉克研究发现:中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教师提问。课堂教学应该由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方式的提问构成,提问贯穿整节课并且一步步推进着课堂的进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估,适时引导进行下一个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那么提问如何进行分类呢?根据学者Thompson,1997 提出的观点:提问按交际性,可分为参照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按开放性,可分为封闭性、半开放性和开放性问题;按内容来分,可分为事实性问题、概括性问题和延伸性问题;从课堂互动管理这个角度来分,可分为预设性问题和动态生成性问题。那么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参照提问的范畴概念,适时制定不同类型的提问方案。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

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推动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也是连接教师、学生及教材桥梁,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降低情感过滤,所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重难点,锻炼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可以充分发挥目前倡导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拒绝一言堂,及时调控教学。成功的课堂提问会生成与之相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基础。教师在提问时,态度要和蔼有亲切感,要环顾全体学生而不是只注视成绩好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被欣赏的感觉,力争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其次课堂提问要重视个体循序渐进,要全面衡量答题学生的认知情况,使他们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最后,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为基础,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问题来设置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其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所设的特定事物或专题上来,有效地完成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