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廉教育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制定应急演练方案,确定应急演练目的
制定了《xx省xx县水上交通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应急演练的目的是:通过演练不断形成及时、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二、应急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
此次演练xx县交通运输局现场指导,水库库区水上从业人员,山王、观英滩镇政府分管领导及船管员共同参与。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明确演练内容:
1、救生设备的实际运用;
2、灭火器的实际操作;
3、船舶实施救援。
第一阶段:县地方海事处人员对演练内容进行讲解,作演练任务布置。
第二阶段:海事人员对船员进行救生设备实际运用的讲解演练。
第三阶段:船员进行救生设备的实际运用演练。
第四阶段:海事人员对船员进行灭火器实际操作的讲解及实际运用演练。
第五阶段:有人落水,船舶实施救援(自救互救)。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改进方向
通过此次演练,使广大水上从业人员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性的水上交通事故,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确保一旦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减少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但在演练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1、极个别参加演练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事故过程不够严肃,对事故有序处置的紧张态度味道不足。
2、部分参演人员对演练方案不熟悉。
篇2
因此,必须从高一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以学生主动学习、潜力开发和多方面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的目标,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一、自信——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识记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训兽’。”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信心,是撑起生命力量的风帆。因此让各种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启动器。
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尊重、信任和自我激励来提高学生自觉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当学生的思维擦出创造性火花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出现思考障碍时,切莫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应因势利导,用话语温暖他们,用情感感化他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信,让班级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的精神脉搏与教师一起跳动。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利用班主任的优势,首先是在班级管理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他们的意见,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目标,处于跳一跳就能达到的高度。而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身价值。从而更有效地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器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
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预习使学生课前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一上课就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每次上课前,我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要求他们自学生字新词,并将重点内容及一时难以理解的内容用铅笔做上记号,边读边思考。同时,设计一些预习题让他们思考。或者让他们自己在预习时提出问题自己加以解答。新课教学前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完成好的予以表扬鼓励,完成较差的督促其及时改进。
记得在教《生命的壮歌》时有位学生告诉我,他预习时碰到一个生字“效”,就去查字典,知道了它的读音;为了弄懂课文中“有效”这个词的意思,他再次查了字典,懂得“很有用、很有效果”就是有效的意思;最后联系上下文弄清楚了者句话的意思是“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蹬了一下后,安全地跳到了悬崖边”。通过预习,他不仅懂得了“效”的读音和意思,而且还懂得“效”可以组成“效益、功效、成效、失效、行之有效”等许多词语。当他在课堂上流利地述说自己预习的成果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他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语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性、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但少年儿童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容易被奇异的现象和新颖的事物所吸引,一时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时的兴趣带有直观性、暂时性,往往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要使学生的兴趣向深入发展,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调动其积极情绪,引导学生的兴趣走向稳定。对此,语文课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努力做到贴近学生实际,内容生动有趣,形式灵活多样,即次次课堂有新内容、新花样,使学生百学不厌。每篇课文,由内容决定形式,力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我在教学《九寨沟》时,以“假想旅游”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在学生欣赏祖国美丽风光的同时,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并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导游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带领几名“游客”游览九寨沟。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培养了能力,而且对课文内容也潜移默化的掌握了。又如《公仪休拒收鲤鱼》,我则以剧本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深深体会到公仪休的清廉、机智,管家的阿谀献媚;并能在表演中体验,得到感悟:人之一生,不能做于法不容的事,但在方法上,要尽量做到灵活。当然在课堂上,会有一些学生做得不尽如人意,但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其前进的信心和决心。要知道,兴趣就是以这种求知欲、求成感和好奇心为基础的。这样,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能激发兴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体验——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化剂
《新课标》上明确的阐述:“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的过程。
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进行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也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学生主动的参与,包括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等,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其它一切学习的机会,对教科书,乃至一切的经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体验成功,甚至体验失败,因为我做了,所以我赢了。
篇3
(赤峰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际及生源情况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现进行了改革尝试.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9-02
作为赤峰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赤峰学院2010年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如何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如何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实验和有机理论两门课程呈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关系.但实验教学又有其特殊性,发挥好实验教学,扬长避短势必在“应用”人才培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与化工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工业“三废”处理、安全生产、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分析都有很大关系.如何把这种关系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落实对于“应用”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1].为此,有机教研室依据学院确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对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的四大块进行了有机整合.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改革切入点.突出了安全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绿色环保理念.
1 精选内容、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
本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的理念.在新修订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框架内,科学合理的设计了课程体系.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性质实验、合成实验是独立进行的.为突出“应用”主旨,侧重基本技能.我们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组合.考虑到我们的生源,我们是非重点院校,学生基础相对差一些,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没有接触.有机化学实验涉及到易燃、易爆、低沸点、有毒、有害及腐蚀性强等试剂和操作[2].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科学“应用”能力,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精髓说到底还是基本操作[3].为此我们在有限的学时中删掉了无机实验中做过的简单玻璃工操作,适当增加其它基本操作学时,加大加强了最基本蒸馏、重结晶提纯、熔点的测定、沸点的测定、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操作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把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等基本操作融入到制备合成实验中,如环己烯的制备、肉桂酸的制备、“三乙”的制备等.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高低既影响着实验的成败,也决定着实验的安全性,一个接受瓶错误的使用、一种试剂违规的加入,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特别是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及潜在危险性认识不足,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实验中不能很好地训练自己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存在应付实验心理[4].而这就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把强化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的安全性教育有机整合,顺势引导.教学中小到双顶丝、试管夹、喷灯、电热套,大到整套实验装置组装都加以规范.让学生在实验中先动脑、后动手、先观察、后思考,多设问题,多问为什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激发其求知欲以及锻炼其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安全观,为应用能力的获得打好基础,使其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
我们的毕业生大部分要到企业工作,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最近报道的江苏昆山某轮毂生产企业粉尘爆炸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究其深层次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管理层没有安全生产意识.有机化学实验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学场所完成的.而我们正好发挥了这一优势,把安全实验、安全生产教育贯穿始终.实验中也尽量不用、少用有毒有害试剂,尽量不制备有毒有害化合物,体现安全、绿色、环保理念.
适当减少性质验证实验的学时,经典的验证实验对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有机化学性质实验,内容陈旧乏味,且偏多、偏杂有些现象并不明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对此,我们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取了现象明显、无毒低毒经典的验证实验予以开设并保持与理论课知识同步进行,做到理论和实验很好的衔接.
增开了酸性橙﹙Ⅱ﹚染料的合成及织物的染色、咖啡因的提取等实验.通过实验的应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将不愿意学变为我要学.既开阔了视野、又让学生看到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机实验的重要性[5].自觉的形成了渇求新知识的意识.
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因缺少开发性综合性实验,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6].通过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简单合成、多步合成的训练,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在有机实验课的后期我们开设了跨学科的亲核取代反应的动力学测量、电化学方法制备碘仿综合设计实验.同时也把新技术、新仪器引入实验教学.构建了适合化学化工学院培养目标的“两基、一验、一宗”的课程体系,为提升有机实验课的水平奠定了基础.
2 改进方法、多头并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 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做配角”.老师讲、学生听,听完重复经典的实验内容.不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自主权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预习方法的改进.成功的实验,离不开实验前的预习.“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每个实验命题,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目的,领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操作方法、步骤以外.还要求学生查文献;想实验设计;写内容组合;议分析结果.并找到操作的注意事项.通过课前预习报告的检查,课堂互动式交流给以监督.这样的预习,学生就会积极动脑,用心领会.同时也是学生文献查阅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不懂的问题学生也会带着疑问进入实验室,这就为做好每一个实验奠定了基础.
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7].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每次实验课都由2-3名学生依据自己预习情况,分别根据老师的提问来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教师做出必要补充、纠正、解答.部分实验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如改变某些反应条件(温度、时间)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探究式方法揉入教学中.使学生受所讲课程的“感化”而去钻研和探寻.正是这种“感化”,才可使学生得到如何去献身未来事业的方法和应用本领.
实验课的讲解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学会用类似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认知过程比掌握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也是“应用”能力提高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进入实验课堂.传统的“一本书、一本教案、老师满堂灌”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在的教育发展趋势.因此,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和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充分利用了网络教育资源.不但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而且还节省了老师的板书时间.特别是在安全教育方面还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PPT的演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看到爆炸、燃烧等现象.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绿色环保贯彻始终.无论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验证实验、还是制备合成及提取等实验都用到大量有机试剂.在保证实验现象和效果的前提下,我们都采用微量或半微量的模式来完成教学.既经济又环保还达到了教学目的.制备合成实验中得到的产品有一部分直接用于性质实验和基本操作训练(如苯甲酸、环己烯等),对实验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液统一回收统一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2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不但可以全面综合的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而且还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为此,我们逐步建立了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平时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出勤、卫生等构成占40%,实验报告占30%,包括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等.期末成绩:由实验理论、实验技能操作构成占30%.实验理论考试在上学期完成,实验技能操作考试在下学期完成.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有机教研室全体教师都参与,学生随机抽题独立操作来完成.初步建立了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的试题库.
3 结束语
几年的实践表明,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的改革,不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一点已在毕业生考研和就业中得到了体现.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基础有机实验中我们还要不断引入一些新的仪器、新的科研成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
——————————
参考文献:
〔1〕易运红,吴功庆.应用型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改革的尝试[J].广州化工,2013,41﹙16﹚:233-234.
〔2〕王清廉,李瀛,高坤,许鹏飞,曹小平.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8.
〔3〕杨德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3,41﹙21﹚:212-214.
〔4〕曾造,王伟,李玉华,刘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毕节学院学报,2014,32﹙4﹚:116-120.
〔5〕张来新,陈强.师范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42﹙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