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定量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定量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定量分析

篇1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平台类公司; 信贷风险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view of the bank, based on the general government debt index and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cash flow of enterpris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banks, selec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ocal financing platform credit risk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index, establish the logistic credit risk multi-variant regression model, and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goodness-of-fit.

Keywords:Local financing platform; financing platforms such companies; credit risk

一、引言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银行作为融资平台贷款的最大主体,受到的影响肯定是最严重的。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必要对融资平台的风险做出判定并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基于银行视角建立一个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模型对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特别是银行本身的利益有着重要意义,银行应在隐性风险发展成为显性风险前,加强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定量测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基于银行的角度来建立一个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定量评估模型,为降低银行潜在的风险提供决策支持。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指标选取的三个维度:

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指标是对融资平台风险大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本文分别从政府债务风险,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和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三个维度进行指标的选取。

(1)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融资平台是政府主导的并且以政府财政作为担保的企业,对于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评估,首先要对政府的负债规模以及偿债能力做出客观的分析,只有地方融资的主导具有实力的情况下还款才有最后保底的可能。

(2)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融资平台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机构,虽然有着它与政府关联的特殊性,但仍具有一般公司的性质,在取得银行贷款时银行也会对其进行贷款风险的分析,但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上的财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明显的缺陷,所以在对融资平台本身风险的测量的指标体系上引入现金流量指标体系来弥补,通过对融资平台现金收入、支出用途以及筹资、投资等活动的信息,能够帮助银行评价融资平台未来净现金流量的能力,融资平台偿还债务的能力,消除了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依据而产生的受会计方法本身的影响。

(3)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融资平台项目对市政建设、地方经济的重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政府和企业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下还款意愿的强弱。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衡量指标选取

1.国际通用政府债务风险指标

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评价体系中首先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价,只有地方政府债务出于可控的大环境下,才能保证融资平台类贷款最后有保底还款的可能。

从世界发达国家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衡量主要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负债率、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利息支出率、债务依存度、资产负债率和担保负债比重等(见表1)。

前7项指标是地方政府现行债务的衡量,只有第8项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衡量。在前7项显性债务衡量指标中,负债率、债务率、资产负债率、债务依存度主要表示的是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情况;新增债务率主要考察债务增量的状况;偿债率以及利息支出率则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选取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加之在目前国际社会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警戒线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只能选取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适应,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相适应的债务风险指标作为测定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参照。

从经济结构来看,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依然较强。从政府债务结构特点来看,当前政府担保是形成中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主要来源。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地方政府担保这一形势,在选取地方政府指标时应予以特别关注。

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并结合中国地方债务的实际情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以下四项标准,参照表2。

三、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指标选取

在代表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指标的选取上,基于企业现金流量模型结合地方融资平台类公司的特点分别从反映企业支付能力、收益质量、运营效率以及成长潜力四个维度18个指标中选取,参照表3。

从反映平台类公司支付能力的指标中选取现金负债总额比率,它反映了融资平台类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

从反映平台类公司收益质量指标中选取净利润现金比率,它反映在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

从反映平台类公司营运效率指标中选取经营性现金收支比率,它反映了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比率。

在反映平台类公司长期成长潜力的指标中选取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它直观的反映了公司未来内部资金的增长状况以及增长趋势。

四、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指标的选取

政府与融资平台关系指标直接影响政府对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在对政府财政进行分析、平台类公司财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政府与融资平台类公司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关系决定了政府在有能力承担平台类公司债务的基础上承担愿意的强弱。

首先股权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政府在融资平台类公司中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享受的权利大小,政府出资额占融资平台类公司注册资金比重越大政府与平台类公司关系越强。

另外政府为融资平台提供的担保方式也是代表政府与平台类公司关系的重要指标,平台公司贷款的担保措施包括,土地抵押、收费权质押、政府对项目的回购协议、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当地政府的还款承诺等。

五、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

1.模型构建

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违约发生,取其值为1;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正常,取其值为0。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设Y是一个取值为1或0的二分类随机变量,X1,X2,…Xm,是可能影响Y的确定变量,通过观测n组观测值(Xi1, Xi2, … Xim,,Yi)(i=1,2…,n)则结果变量与自变量的模型为:

公式变形得出发生违约的概率如下:

通常理论上讲是否违约的临界值设定为0.5,即通过logistic模型计算出融资平台类公司 的违约概率大于或等于0.5,则将融资平台类公司判定为高风险企业,否则判定为低风险的企业。

Logistic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回归系数的检验采用wald统计量检验,wald值越大或显著概率越小,则该自变量在回归方程中的作用越大,贡献越大。

2.样本来源及变量定义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源于某省某国有商业银行在某省范围内的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资料,由于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发展的时间不长,从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搜集了30家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其中违约样本为7个,正常的样本为23个。本文变量的定义及赋值如表5。

3.实证分析

根据模型的要求变量保持独立性、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和共线性检验。通过检验可以看出变量间独立性强,如果某个自变量的容忍度(Tolerance)小于0.1,则可能共线性问题严重,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实际上就是容忍度的倒数,VIF越大,说明共线性问题可能越严重,检验可知所取的10个变量间没有存在共线性迹象。由此可见样本数据可以直接用于Logistic模型分析。

进行相关性检验并不能表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粗效应),要明确一个变量的变化能否由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就要涉及到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将原始样本数据进行赋值处理后用SPSS1 6.0软件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从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来看,内格科克R方检验(Nagelkerke R Square)为0.798表示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哈斯莫莱莫斯检验(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卡方分布统计量的显著水平为0.991>0.05,不显著,表示因变量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模型拟合较好。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采用Exp(B)值来进行系数显著性检验,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知10个变量的Exp(B)值都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即这10个变量对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风险有显著影响。根据模型参数估计的结果,构建出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定量评估模型。模型如下:

通过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估计,可以对样本公司是否有违约行为进行预测。同时通过对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的比较,可以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从对因变量贷款类别Y的分类预测结果可知,只将1家正常还款融资平台类公司判为违约公司时,模型对正常还款的融资平台类公司分类的准确率为95.8%;而将1家违约公司判为正常还款公司时,对违约融资平台类公司的分类准确率为87.5%;因此,总体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4.7%。上述结果可以说明,该模型在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用风险定量测评上应用的效果较为理想。

六、结论

本文选取融资平台类公司是否违约作为因变量,将地方政府负债率、地方政府利息支出率、地方政府担保负债比重、地方政府债务率、企业现金负债总额比率、企业净利润现金比率、企业经营性现金收支比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股权比例、担保方式这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构建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回归估计结果,本文得出了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公式。通过对分类预测结果分析得出,模型对正常款款的公司分类准确率为94.7%,对违约公司的分类准确率为87.5%总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4.7%,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研究[J].2010,6.

[2]郑仰驹.2010,3.试论现金流量分析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J].发展研究.

[3]隋剑 雄林琪.2004,9 (8).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J]. 金融论坛.

[4]王修华 刘灿 金洁.2011,32(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测算与规范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5]王善君.2004.银行中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估[M].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6]胡雪.2007.我国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M].上海交通大学.

[7]冯朝阳.2005.现金流量分析在贷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M].天津大学.

[8]何英.2005.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研究[M].中南大学.

[9]李文捷.2006.商业银行视角的企业信用风险监测度量研究[D].厦门大学.

篇2

关键词:风险辨识;顶推;钢箱梁桥;风险防范

工程概况

A大桥起点桩号Kll+624.48,终点桩号K16+097.52,桥梁全长4473.04,分别包括南侧堤外引桥(930+830+830+645+645m),南侧跨大堤桥(75+140+75m),南侧河滩引桥(645+645m)、主桥(60+60+160+386m)、北侧河滩引桥(546+546m)、北侧跨大堤桥(75+140+75m)、北侧堤外引桥(645+645+730+630m)。公路等级为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标准桥梁宽40.5米,主桥宽度43.6米。

钢箱梁顶推施工的风险特性

钢箱梁施工中,箱梁及导梁在桥面进行焊接拼装,如果焊接施工控制不合理,产生焊接质量问题,各梁段及导梁连接处存在强度缺陷,则有可能为此后的顶推施工工作埋下隐患;如果箱梁底部预制不够平整,滑道顶面不够光洁,滑道及支座存在标高误差,则可能造成箱梁底板应力集中,增加顶推的摩阻力,影响顶推的顺利进行;顶推施工时如不能保证钢箱梁运动的连续性,造成箱梁的“爬行”运动现象,对临时墩会造成反复冲击,而如果顶推不同步,还会产生负载集中的现象,加重先启动千斤顶的负担,墩水平受力异常增大,钢箱梁横向偏移、都会使墩发生过大偏移,甚至超出其允许值,造成危险;并使相应顶推过程导致梁中线偏差、各墩顶的偏位超出设计要求范围,而未及时发现调整,都将会导致顶推施工风险。

顶推过程中,桥梁的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在各施工阶段均在发生变化,各施工阶段的结构体系与成桥阶段的结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每一截面的内力为正负弯矩交叉出现。因此使用顶推法施工的钢箱梁必须做施工阶段分析,在施工阶段分析中需要考虑不同施工阶段边界条件和工况的变化等。

钢箱梁顶推过程风险的分解

工程项目的庞大复杂使得对项目风险的分解变的必不可少。首先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进而通过对本项目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原材料等的了解,以及项目风险的相互关系,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而且分解的深度是以使人们较为容易的识别出项目的风险,使项目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3.1投标风险

投标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l)采用固定价格带来的风险;(2)工程款支付条款中的风险; (3)合同条款不完善; (4)标准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 (5)投低标致使项目亏损风险;(6)投标前的现场勘查风险;(7)其他不可预见风险。

3.2钢箱梁顶推过程设计风险

钢箱梁顶推施工与设计有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对结构受力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结构或构造不合理、截面选择、结构物不均匀沉降、超载或偶然荷载影响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3.3钢箱梁顶推关键设备风险

针对钢箱梁顶推施工的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识别:

(l)钢箱梁拼装平台

钢箱梁顶推平台上部支撑为钢管立柱,顶推平台的钢管直径为100cm,顶推平台钢管立柱顶面设置可调级滑动支座,总结其风险为: A拼装平台刚度、强度是否足够;B拼装平台是否发生沉降,其沉降通常是地基、基础和上层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监测来分析相对沉降是否有差异,以监测该拼装平台的安全; C结构是否产生挠度,测定结构构件受力后产生的弯曲变形量。

(2)导梁

导梁采用工字形、变截面、实腹钢板钢导梁(如图1),高度为3.3米,与钢箱梁同高,长度为38.5米,总重85吨。两片导梁纵向由3节6片拼装成型与钢箱梁纵隔板焊接成整体。两导梁之间平面和横向联系采用析架联接,保证钢导梁的空间整体性,满足受力要求。导梁在变坡转角处垫塞钢板,使钢导梁在顶推过程中,减少箱梁悬臂负弯矩。

图1 钢导梁立面图

可能发生的问题有:

A导梁的设计与钢箱梁不相匹配,在刚度、长度及重量上的选择不合理;B导梁的使用状态支点最大弯矩与上墩后某一状态的负弯矩峰值不一致;C导梁提升时与墩发生相撞;D导梁各构件是否进行严格检查。

(3)顶推设备

可能出现的风险有:

A控制系统是否统筹兼顾,合理运行;

B影响顶推力控制的因素较多,以及如何调整顶推力;

C施工设备类型的不配套或不合格;

D施工设备的备件、燃料不足;

E施工机械和动力的故障。

3.3钢箱梁顶推启动、运行、合拢控制风险

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形扁平钢箱梁,运用整体多点式顶推施工方案架设。由于顶推施工工艺的相对复杂性以及顶推过程中对施工监控的要求,连续梁桥顶推过程中的涉及到的问题要比成桥以后复杂得多。而且顶推法施工工艺复杂、机械设备种类多,由其技术复杂和专业化程度高而表现出典型的高风险性,其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的风险有:

(l)启动引发的有效应力过大,产生构件破坏;

(2)启动产生顶推误差,引起轴向偏移。

3.4材料风险

(l)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的供应不足;

(2)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的品种和数量的差错;

(3)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和规格不合格;

(4)运输、存储和施工中的损耗;

(5)材料的浪费;

(6)材料事故的影响(如失窃等)。

钢箱梁顶推施工主要风险的防范措施

4.1钢箱梁顶推过程设计防范措施

钢箱梁桥顶推施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局部应力过大,在这种情况下,顶推施工的方案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来考虑:

(l)在满足使用性能和施工受力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顶推结构的重量,采用于主梁顶推就位后,再在钢挑梁上安装行车道板,这种方案大大降低了顶推时候的重量,整体和局部的受力状况都得到了改善;(2)对施工方案上进行修改,如增加临时墩的布置,减小反力;增大聚四氟乙烯板面积减小局部应力;(3)对截面的基本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引入拓扑优化方法来指导截面基本形式的选用。

4.2钢箱梁顶推过程关键设备防范措施

(1)拼装平台

若拼装平台所在处的地基不够坚实,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基础处理,一方面保证上部荷载全部施加后拼装平台不会发生超过允许范围的沉降量,另一方面,做好基层的平整度,为拼装平台安装的垂直度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导梁

采用变高度钢板为腹板,便于拼装和运输,每根主梁纵向分成多节,节与节之间用拼装钢板与螺栓拼装而成,两根主梁之间用钢管、型钢组成析架式横联和纵联,增强导梁的整体性和刚度。

(3)顶推设备

顶推过程中钢箱梁横向偏移不大于10.0mm;各墩顶的偏位均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箱梁顶进时,测量人员跟踪监测各墩的偏位及梁体中心线位置,当中心线偏移时,及时调整;顶推设备的安装定位需要配合使用GPS与空间三角网点测绘复核;导梁中线偏差不大于2.0mm;梁体中线偏差不大于2.0mm;顶推过程中必须保证滑板充分。

4.3钢箱梁顶推启动、运行、合拢控制防范措施

本桥采用柔性多点自动连续顶推工艺。顶推长度为576米,最大垂直荷载为120960kN,静摩阻系数按0.08考虑,则最大顶推力约为9677kN;主塔及53#墩上安装横向调节千斤顶,连续顶推千斤顶安装在箱梁底板纵隔梁轴线两边,即拉箱梁底板。临时墩上都安装顶推水平千斤顶,并要求每个桥墩上水平千斤顶拉力与梁在滑道上摩阻力相平衡,这样桥墩就不承受过大的水平推力,可以保证临时墩的安全。

篇3

关键词:信息系统;集成;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所谓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是从风险管理角度, 运用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和手段, 系统地分析信息和信息系统等资产所面临的人为的和自然的威胁, 以及威胁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遭受的危害程度, 有针对性地提出抵御威胁的安全等级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

一、信息系统集成的风险分析

1、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和特点

美国信息技术协会(ITAA)的定义,信息系统集成是根据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或子系统的要求把多种产品和技术验明并连接入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过程。美国IDC公司认为,系统集成是将软件,硬件和通信技术组合起来为用户解决和处理问题的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就是将分散的彼此不联系的孤立的信息系统结合成为一个更加和谐的有机整体,共享内部的信息资源使系统获得更好的结果。信息系统集成的本质是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开发。根据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系统集成具有以下特点:

(1) 目的性:信息系统集成应该以企业的整体战略为导向,具有一个整体的,一致的目标,即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信息系统。

(2) 多元性:信息系统的集成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集成,更是管理上的集成,包括平台的集成,异构数据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功能上的集成,人员的集成,管理的集成等等,其中人的集成是最关键的集成。

(3) 抽象性: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开发,其主要的对象是企业一个个的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不想制造业的流程具有规范的操作和可见性,其本身就具有抽象性。

(4) 不确定性:信息系统集成一般周期都会比较长,用户需求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发展,最后可能与当初开始时的需求会出入很大,因此系统集成的不确定性很大。

(5) 协调性:前面已经说过,信息系统集成涉及的层面人员很多,技术人员,管理层,决策人员之间需要很好的协调和沟通,各原有系统间也需要进行协调。

2、信息系统集成的风险

根据以上我们对信息系统集成特点的分析,信息系统集成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技术集成的风险

企业不同阶段上线的信息系统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开发,运行于不同的平台之上,系统集成可能会涉及不同的技术和平台集成的风险。新技术的成熟程度,新老技术之间,不同平台之间能否实现无缝的集成,企业本身具备的开发能力,如果选择信息系统集成商,选择的信息系统集成商的集成资质,所具备的能力,和对行业的了解程度,这些都会对信息系统集成的最后成败产生影响。

(2)信息集成的风险

信息系统集成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统一的最及时可靠的信息。由于企业不同阶段开发的信息系统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异构的数据库,也没有统一的数据字典,所以在信息集成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防止由于信息的失真而导致系统集成的失败,成为信息系统集成的一个主要问题。

(3)人员集成的风险

信息系统集成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人员,包括:企业决策人员,各级管理者,系统集成者,开发人员,维护人员等。不同的人员在整个系统集成的过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他们必须以整个系统集成项目的目标为出发点,充分交流,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保证系统集成的顺利完成。决策者对系统集成的支持程度,集成人员的能力,集成人员与开发人员,维护人员的配合程度,交流程度,是信息系统集成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信息系统集成主要是为企业各管理层使用的,他们是否能够参与到系统集成的项目中,最终会影响到最后系统的被接受程度。

(4)环境变化的风险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由于牵涉的因素很多,一般周期比较长,在整个系统集成的项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外部内部环境的变化,如人员的变动,企业业务流程的调整需要系统流程的重新设计,企业规模业务量的急速扩大,新的技术的出现,国家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行业竞争压力的变大,这些都回对系统集成产生影响,如果开始考虑不周全,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也会成为影响系统集成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风险评估方法

1、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评估方法是指运用数量指标来对风险进行评估,即对构成风险的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 当度量风险的要素(资产价值、威胁频率、弱点利用程度、安全措施的效率和成本等) 都被赋值, 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典型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时序模型、回归模型、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定量评估方法的优点是用直观的数据来表述评估的结果, 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级, 但这有个前提, 那就是可供参考的数据指标是准确的, 然而在信息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 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此外, 常常为了量化,使本来比较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模糊化了, 有的风险因素被量化以后还可能被误解。

2、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的评估方法是依据评估者的知识、经验、历史教训、政策走向及特殊情况等非量化资料对系统风险状况做出判断的过程。定性分析的操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包括小组讨论( 如德尔斐法)、检查列表( Check list)、问卷( Questionnaire)、人员访谈( Interv iew )、调查( Sruvey )等。在此基础上, 通过一个理论推断演绎的分析框架做出调查结论。典型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因素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德尔斐法。定性分析方法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优点是避免了定量方法的缺点, 可以挖掘出一些蕴藏很深的思想, 使评估的结论更全面、更深刻。但是它的主观性很强, 往往需要凭借分析者的经验和直觉, 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 为风险管理诸要素( 资产价值, 威胁的可能性,弱点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现有控制措施的效力等) 的大小或高低程度定性分级, 例如高、中、低三级。

与定量分析相比, 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 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分析法没有定量分析那样繁多的计算负担, 但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定量分析依赖大量的统计数据, 而定性分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定性分析较为主观, 定量分析基于客观。此外定量分析的结果很直观, 容易理解, 而定性分析的结果则很难有统一的解释。

3、综合评估方法

系统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有些评估要素可以用量化的形式来表达, 而对有些要素的量化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复杂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过程中, 应该将这两种方法融合起来。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定性分析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主要的综合分析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概率风险评估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结束语

总之,作为信息系统安全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得到了极大重视。因此, 研究一套科学的、先进的、可行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对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安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祯学,戴宗坤,肖龙,王标.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数学方法[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74―66

篇4

1.1危险源定义

对于医院内部的火灾危险源来说,可以定义为:在医院环境内,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会引发火灾事故的不安全物质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

1.2危险源辨识

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研究中,将危险源分为两类进行辨识,第一类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这种辨识方法在应用与医院环境中时,结合医院内部危险源的情况,将第一类作为辨识危险源的标准,将第二类作为评估危险源的条件。

2火灾危险源分类

按火灾危险源的危险性、所处环境及可能引发火灾的危害性,通过现场观察法、查阅相关事故记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等方法对医院消防安全危险源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按照医院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分类包括:

2.1电器

根据消防部门从各类火灾调查情况看,电器线路老化、过负荷、短路仍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医院具体情况,日常使用电器设备是医院中数量最多、危险性较高的危险源。

2.2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包含医院实验室、药剂科、麻醉科及其他临床医技科室使用各类危险化学品。

2.3放射源

放射源本身有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另外在放射源所处环境发生火情时,有特殊的应急预案和处理办法,同时需要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处置。在危险源管理上,对医院涉及放射源使用、管理的单位按照北京市《放射性物品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DB11/412-2007)的相关规定对放射性物品库进行分等级管理,严格执行相应防范要求。

2.4特种设备

指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施工设施等。

2.5医疗气体

包括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氩气、笑气、氦气、氮气等,用于医院手术、治疗、康复、急救等用途的气体及气体所处环境、存放瓶器。

2.6其他易燃物

对于病案科病历、财务处票据、病房后勤存放衣物的库房内等放置其他易燃物的部位也作为危险源重点管理对象。如此分类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管理,尽管医院安全系统中危险源种类繁多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做到重点监控。

3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查阅资料文献,风险评估方法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三大类,长期以来火灾风险评估以定性分析方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为主。由于定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识别最危险的火灾事件,但难以给出火灾危险等级,而定量分析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因素过于复杂,部分系数较难确定,因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建立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医院火灾危险源的特点,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消防安全工作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医院火灾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这种方法以火灾风险分级系统为基础,通过对火灾危险源以及其他风险参数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其赋予适当的指数,使用数学方法综合起来得到子系统的指数,从而快速简单地估算出相对火灾风险等级。

3.1建立指标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风险评估中的关键部分,指标是反映评估对象某一方面特征或状态的要素,各要素的集合就构成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由火灾事故各风险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它能反映所要评价对象的火灾风险状况。根据危险源分类,并参考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相关文献内容,由消防专业专家及医院安保工作人员,采用专家打分法以设计出医院各类火灾危险源的指标体系和各评价指标标准值。其中以电器类危险源为例,一级指标分别为本身材质、环境参数和人员管理,二级指标中有使用年限、使用时间、连接线路、自身温度、火灾负荷、人员密度、防火设施、引火因素、培训情况、管理情况等。评估指标标准值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最安全、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危险五个级别设置。

3.2应用灰关联算法进行计算指标体系权重

灰色系统理论是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主要用于解决“小样本、信息不确定”问题,其特点为“少数据建模”,具有简单、直观和计算量小的优点,而且其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一般能够吻合。所以在对存在不确定性知识的灰色系统进行分析时,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根据医院火灾危险源辨识后的特性,将影响危险源的“人、地、物、事”等因素量化,使用灰关联的算法对建立的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关联度,得出相关的权重。经过计算,得到电器类危险源的指标体系权重计算及标准值。

3.3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火灾危险源管理可视化

开发设计基于图形化管理的火灾危险源风险评估系统,将指标体系通过算法使用系统自动计算。评估时通过直接输入评估参数可以得到风险评估结果及相对应的管理措施,满足对医院火灾危险源评估分析。

4实例分析

医院某建筑内外科诊疗室的医用X型臂电器设备,属于电器类火灾危险源,根据现场调研得到该电气设备的实测值,使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经计算,医院某建筑内外科诊疗室的医用X型臂电器设备风险系数为0.6487,风险等级为最安全的级别,计算结果与现场评估结果相吻合。

5总结与展望

篇5

关键词:轨道交通;危害管控;风险分析;安全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02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科技的应用,使得轨道车辆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强大;系统越复杂,就可能导致可靠性和安全性下降。安全是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轨道交通管理的主题。所以现阶段危害管控的各种方法作为提高车辆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日渐被推广应用。

2 危害管控方法

2.1 危害登记册(HL)

(1) HL的目的。通过危害登记册,记录与工程合同规定有关的所有危害,对已确定的危害进行审核和跟踪,提供风险减轻措施,并监控危害关闭过程。新的危害经过评估后都将添加到危害登记册中,并且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确保所有的危害关闭。

(2) HL的管理及分析方法。此类安全管控将贯穿车辆整个设计、制造、调试与试验及运行(直到质保期结束)过程。安全分析及评估标准将根据工程指定风险矩阵进行,所有安全分析将满足ALARP原则。危害登记册通常包含PHA SHA IHA O&SHA四部分。a)初步危害分析(PHA)。PHA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在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系统地综合地确定有关系统的各种风险。PHA是设计阶段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一步,目的是:确定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存在的风险范围和风险程度,以便将安全管理的目标定位在适当的深度。初步风险分析的结果将以文件的形式包含在危害登记册里,在项目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提交。b)系统危害分析(SHA)。进行系统危害分析以便确认和评估与系统设计有关的各种风险,包括部件故障模式、软件错误以及由系统部件和设备之间的功能关系造成的风险。

系统风险分析通常在PHA之后,系统风险分析的结果将在项目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后期以文件形式包含在危害登记册(Hazard Log)中提交。c)接口危害分析(IHA)。将通过接口危害分析确认并评估子系统和/或系统之间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及其对整个系统安全的影响。IHA程序通常紧随PHA、SHA程序,重点强调车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接口。将对每个系统之间及系统和外部接口的临界关系进行分析,来识别可能导致的危害。d)运营与维护危害分析(O&SHA)。运营与维护危害分析主要从运营操作的角度对运营操作和维护工作,以及人为活动可能对系统操作和维护有负面影响的工作进行分析。要适当考虑影响安全和操作的全部人为因素和人机方面的因素。

2.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1)FMECA目的。分析产品中每个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对其产品所造成的可能影响,将每一个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危害按照它的严重程度及发生概率予以分类的一种自下而上进行归纳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出专项的改进措施。

(2)FMECA作用。a)定性地找出产品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设计、建造、试验、运营等多方面),已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b)为制定关键项点和严重度较高的单点故障等清单提供定性依据;c)为确定更换有寿件、元器件清单提供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定性信息。d)为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及工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清单提供定性的信息

(3) FMECA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能够辨识出所有故障模式及影响,并指出如何消除故障模式或降低其影响使设计更加可靠、安全。局限性:FMECA只考虑非并发的故障模式,即单点故障。每个故障模式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2.3 故障树分析(FTA)

(1)FTA目的。故障树分析以顶事件(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由上向下的严格层次的故障因果逻辑分析,逐层找出故障事件的必要而充分的直接原因,画出故障树,最终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原因和原因组合,在有基础数据时可以计算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等。

(2) FTA作用。FTA可以帮助判明潜在的故障模式和灾难性危险因素,发现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完善维修方案。

(3)FTA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a)故障树的定性分析。FTA的定性分析的基本结果就是求得的全部最小割集,用于识别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系统故障模式。有助于判明潜在的故障,避免遗漏重要的故障模式。同时定性分析也是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b)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在确定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后,可利用有关的故障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可以计算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判断出底事件的重要度。定量分析时,各个底事件是相互独立的(非共因故障)。若某些底事件互相不独立,则按照统计独立的假设进行计算时将出现工程上难以接受的误差,此时必须按照共因故障进行处理。

(4) FTA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对比FMECA与FTA,可以发现FMECA是采用自下而上的逻辑归纳法,从最基本的零部件故障分析到最终产品的故障。而FTA是采用自上而下逻辑演绎法,从最终的故障分析到基本零部件的故障。FMECA是从故障原因分析道故障的后果;FTA是从故障后果分析到故障原因。但FMECA却是一种单因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简单,仅针对单个故障进行分析。在反映连带故障及环境条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方面有局限性。FTA却能克服这些不足。局限性:为保证FTA分析的准确性,FMECA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只有FMECA将所有的基本故障模式分析清楚后,底事件才不会出现重大遗漏。同时需要保证FMECA内的故障率数据的精确度,用以FTA内的定量分析输入。所以FTA有一定的依赖性。

3 结语

轨道车辆的危害管控作为有效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手段及方法,正在不断的在国内的车辆系统集成商以及设备供应商推广。本文简单阐述了轨道车辆的危害管控的几项重要工作,同时对各项工作的相互区别、依存关系,应用方法进行简要的说明。其各项工作需要贯穿产品的设计、制造、调试、试验及运营验证,用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风险量化分析法;审计;工程项目造价;审计样本

对于内部审计机构来说,工程审计一直是审计的重点领域和难点领域,也是审计风险较大的领域,如何在审计中发现问题,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规避审计风险,也是审计人员重点考虑的事项。在工程项目审计中,特别是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审计项目,审计样本的选择,是审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采用风险量化分析法,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性,对其管理中的L险点进行定性分析,并进行量化,使选择工程审计样本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可以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

一、风险量化分析法的概念

风险量化分析法,就是通过定性风险分析排出优先顺序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通俗的讲,就是将一些不具体、模糊的风险因素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从而达到分析比较的目的。使用风险量化分析法,一般在定性风险分析之后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反映出来的趋势可以指出需要增加还是减少风险管理措施,它是风险应对计划的一项依据,并作为风险监测和控制的组成部分。

二、现行工程审计存在的主要难点及风险

对内部审计来说,工程项目审计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管理程序的合规性,如项目的审批程序、发包程序等;二是工程造价的真实合理性。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工程程序管理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在工程造价审核方面,由于工程造价审核的复杂性,仍存在较大的问题,是工程舞弊的重点领域,也是内部审计的主要风险点。

(一)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个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到项目竣工,中间要经过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结算、编制竣工财务报告等多个环节,且每个工程项目都涉及到多个专业,如土建、给排水、电力照明、通讯等专业,每个环节和每个专业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业务为支撑,审计人员除具备识图、施工、预决算、财务等方面的能力外,还必须对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好工程审计工作。

(二)工程项目管理周期长、建筑市场变化节奏快

一般较大的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都在1年以上,而一些大型基建项目,建设周期在三年以上甚至更长,较长的建设工期对应的是建设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材料价格的波动、人工费的变化和政策法规变化等因素,给工程审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风险,特别是工程结算审计。

(三)常用的审计样本选择方法不能满足工程审计要求,隐藏着较大风险

一些大型国企下面,往往设有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对企业内部的工程项目进行对口管理,这些管理机构每年管理的工程项目少则几十个,多的甚至上百个,如此多的工程项目,审计人员不可能进行详查,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项目进行审计,那么如何选择审计样本就变得非常重要。一般审计中常用的样本选择法为简单随机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分层选样法三种方法,但是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这三种抽样方法均不能让人满意,无法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样本,找到有效的切入口。因此选择审计样本时,一般都是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选择,没有客观性的标准和条件;而内部审计活动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作为审计的执行者“人”来说,难以避免审计人员的主观性,这就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防范工程审计风险能力低。

三、风险量化分析法在工程审计中的运用方法

(一)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找出工程管理过程中关键因素

对工程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以下关键因素:工程类别、投资额、是否招投标、工期长短、合同价约定、结算方法、工程款支付等,对以上的关键因素找出相关的风险点,分析其风险的大小,也就是先进行定性分析,继而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存在风险较大的项目,作为审计样本。

(二)对工程项目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时,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征,分为7个风险因素,同时设定项目总的风险权重为100分,根据各个特征的风险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值。

1.从工程类别上分析,大修、维修项目比新建项目风险大。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新建项目和大修、维修项目,新建项目一般有比较齐全的设计图纸和预算,审批程序较严谨;而大、维修项目,一般没有整体的图纸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维修到什么程度,建设方(使用方)有较大的话语权,实施结果有可能偏离原批准计划,在结算时,工程量的计量难度较大,因此大、维修项目造价舞弊风险比新建项目大。在定量分析时,新建项目风险度5分,大维修项目风险度10分。

2.从项目投资额分析,投资额大的项目的比投资小的风险大。投资额大的项目,建设方在管理项目时,相比投资额小的项目,有较大的舞弊空间;如100万的项目,舞弊的最大值也只能是十万元级别的,而千万元的项目,其舞弊值可能是百万级别的。因此可以按照投资额大小划分不同的风险度,100万元以下的项目风险度5分,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项目风险度10分,500万元以上项目风险度20分。

3.从工期角度来讲,工期长的比工期短的风险大。工期长的项目,由于建筑市场的人工、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大,造成工程结算难度加大,因此风险较大。定量分析时工期一年以下的项目风险度5分,一年以上的项目10分。

4.从招投标的角度分析,应招标而未招标的项目比招标项目风险大。工程发包环节是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工程发包一般经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不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公开招标的项目要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提供工程量清单,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后,确定中标人,经过这种方式确定的承包人,程序合规,风险较小;邀请招标的项目,相对公开招标来说,建设方在选择施工方时有较大的操作空间,风险较公开招标大;而应招标而未招标的项目,发包程序本身存在违规行为,由于没有进行投标报价程序,合同价的约定依据不足,风险较大。 因此,公开招标的项目风险度为5分,邀请招标的项目风险度为10分,可未经招标的项目风险度定为20分。

5.从工程审价的角度来说,自行审价的项目比委托第三方审价的项目风险大。第三方审价机构委派的审价人员,一般是专业的造价工程师,有丰富的审价经验,对建筑市场的政策变化比较了解,材料价格波动比较清楚,对工程结算比较专业,出具的审价报告比较规范,且审价报告必须经过发包方、承包方三方签认,一般能规避较大风险;而自行审价的项目,一般程序为项目管理人员审核后,本部门其它人员进行复核,然后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确定工程造价,但是由于审核人员均为本部门人员,缺少外部监管因素,实际操作中,很多项目连基本的复审程序也没有,容易形成舞弊风险;有些工程管理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工程项目的结余资金进行截留而不上交,容易形成“小金库”,往往存在较大风险。在风险度分析时,委托第三方审价的风险度定为5分,自行审价的项目风险度定为10分。

6.从工程结算价分析,结算价超出合同价较大的项目风险较大。项目合同价的约定,招标工程为中标价,未招标的工程一般按设计预算或计划金额,结算价大幅超出与合同价,表明这个项目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引起投资增加的原因一般是工程变更、工程量清单量差、材料价差调整、政策性调整等因素,而上述因素正是工程结算舞弊的主要手段,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可以根据结算价与合同价的偏离度进行划分,超出合同价10%之内的5分,超出合同价10-20%的10分,超出合同价20%以上的20分。

7.从工程款支付角度分析,工程款已经支付完毕的项目比未支付完毕的风险大。工程款项已经支付完毕的项目,如发现工程结算方面有多计价的问题,那么就要面临向施工方追讨多计的工程费用的难题,建设方失去主动权。在风险量化分析时,工程款尚未支付完毕5分,已经支付完毕的10分。

(三)通过打分程序,找出风险度最高的项目

根据风险度的量化分析,审计人员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管理的工程项目进行逐一打分,找出风险度排在前列的项目,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抽取一定数量作为审计样本,进行下一步的详审。

四、提高风险量化分析法效率的技巧

(一)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填写审计调查表

审计通知书下发时,同时下发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调查表,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填报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审计调查表中应有工程项目名称、类别、投资计划、合同价、招投标情况、结算价、审价情况、开工竣工日期、工程款支付情况等栏目。

(二)核实被审计单位填写工程情况调查表的准确性

审计进点后,首先要求被审计方提供工程管理方面的投资计划、合同,招投标、结算资料等,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调查表进行对比,防止被审计单位故意填写错误的信息,误导审计工作,如发现审计调查表填写的数据不准确或漏填等事项,应重点关注并查明原因。

(三)与“造价指标法”等配合使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风险量化分析方法选择出的工程样本,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每平方造价指标法”、“材料消耗量指标法”、“材料价格比较法”等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快速发现工程造价的舞弊行为,如“每平方造价指标法”依据历史数据,用来判断多层、高层住宅楼造价上非常有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征,使用风险量化分析的方法,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量化,使工程项目审计的样本选择更具有客观性,能较好的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好的规避审计风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量化分析法仍不能完全脱离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定性分析时,如何判断某一因素风险程度高低,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定性分析的准确性,而在定量分析时数值的取定,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才能使风险量化分析法更好的服务于工程项目审计。

参考文献:

[1]金妮.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审计方法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3(14):227.

篇7

战略风险评估是事关并购重组项目成败的关键。在分析并购重组项目战略动机的基础上,从银监会近期的政策文件以及经济评价的角度入手,探讨了项目战略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并进行了某海外项目重组案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

并购重组;战略风险;经济评价;风险评估;协同

随着我国有色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显,新建项目逐步减少,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主流,而并购重组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并购重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整合资源,获取协同效应,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其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此,战略风险评估是事关并购重组项目成败的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本文即是从资金供应方的角度探讨并购重组项目的战略风险评估方法。

1并购重组的战略动机

了解并购重组的动机是科学评估风险的前提。并购重组研究历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著名经济学家J.弗雷德.威斯通在总结1895年以来并购重组案例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并购重组的动因归纳为效率理论、信息与信号、问题与管理主义、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市场力量、税收筹划和再分配等7个方面。为贴近工程咨询实际,本文将上述动因概述为经营管理协同、财务税收协同、市场协同、低价投机、人利益5个方面:1)经营管理协同。主要表现为原辅材料、技术、人力管理等资源互补,如矿山与冶炼企业的重组。2)财务税收协同。主要表现为将外部融资转为内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如吸引投资基金入股;或利用一方的税收优惠降低税负,典型的是资不抵债企业的并购。3)市场协同。主要表现为获取市场垄断、定价权或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典型表现是同一行业的强强联合,如南北车合并;或生产优势与市场优势的结合,如一些贸易公司(市场优势)对矿山或冶炼厂(生产优势)的并购。4)低价投机。基于认为目标企业价值被低估的并购,如金融危机时基金或财务公司基于资本运作而收购矿产资源。5)人利益。管理层出于某种个人利益而做出的并购重组举动,如过去几年部分大型企业的大肆扩张有一定的人利益成分。上述动机中,经营管理协同、财务税收协同和市场协同具有明显的战略意图,而低价投机和人利益也有战略层面的考量,故而战略风险评估对并购重组项目尤其重要。

2战略风险评估角度

风险评估的角度需紧紧围绕动机展开,各种动机下的战略风险评估角度见表1(但不限于)展开。此外,对于资金提供方而言,评估战略风险还应考虑协同效应未能实现时,并购方可能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或退出策略。上述战略风险评估的内容与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可以提高项目的融资效率。

3战略风险评估方法

从评估角度分析,战略风险评估的目标是资金安全和战略目标(特别是财务目标)的可达性,注重资源的协同,具体的角度包括项目的市场、技术、经营管理及其他有形或无形资源,与工程咨询的理念相同。借鉴工程咨询方法(尤其是经济评价方法)可有效解决战略风险评估的部分问题。推荐的战略风险评估方法如下:1)经营管理协同角度。产业和战略的相关性可以尽职调查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完成;额外回报可借助财务评价中的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计算。2)财务税收协同角度。可直接计算或通过财务评价计算。3)市场协同角度。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主要通过市场预测方法完成。4)低价投机角度。通过对比估值报告和审计报告判断,成长性可通过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判断。5)人利益角度。可通过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判断;价值增长的动力来源可通过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或敏感性分析来判断。并购方案中的退出策略对资金提供方控制资金风险非常重要,一般在协议中有相关的约束条款,相关风险建议由专业的法务人员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战略风险评估的指导思想,而建立在大量尽职调查信息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判断在实践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定量分析只是验证和细化定性判断的结果。

4案例分析

某海外中资冶炼厂拟与当地另一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重组,以期解决自身的原料不足及财务困境问题。重组双方的优势、劣势如表2所列。通过上述分析,可基本判断双方重组的动机是经营管理、财税和市场协同,且协同效益明显,战略风险较小,融资机构可重点关注项目贷款担保和还款架构设计。

5结论与建议

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监督 体系构建 层次系统

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在20世纪八九十年纪逐渐在我国受到重视,随着《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内部控制审核》、《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范的陆续出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就正式成为理论与现实的迫切题域。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发展较晚,在评价分析框架、评价分析模式、评价分析方式等方面仍存一定障碍与问题。论文基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提炼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不相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存在不统一等困境,在统一性原则、全员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的原则审视基础上,提出目标导向的多层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基于BSC与AHP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可能路径。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困境考察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发展速度较快,但因起步晚,自身发展的不完善且受到内外环境的冲击,管窥我国中小企业当年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现状,总体上存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不相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存在不统一等困境。

1.内部控制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

内部控制评价这一程序近年来已被约40%的上市公司所采用,40%的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析公司的业绩、优势与不足。然而通过对2007年~2011年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分析比较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报告内容的相似度较大。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从不同年度报告内容的纵向比较上与不同公司同一年度报告内容的横向比较上看都存在相同或相似。二是报告定性的描述性较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总体上以概述性为主,量化打分与评定的成分较少,从而导致形式重于实质。综观对2007年~2011年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分析不难发现,内部控制评价总体上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定性描述型的分析偏重,而定量分析则相对薄弱,容易导致报告结果失真,难以避免纯文字性评价带来的模糊、精略等弊端。

2.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不相适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中小企业一定时期内、一个过程中的运行效率与成果的评价,但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多是在年终对结果作一定论,而缺乏全过程的监督与评判,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性缺失。在内部控制评价上多是以制度建设、设计方式等方面做出评价,而忽略评价内部控制的执行与执行效果,这样则可能导致内部控制评价的形式化,而无法反映内部控制评价的真实性。辟如一个中小企业为应对内部控制评价,将相关的理念、设计做成一册册的材料,但根本没有执行,只是子虚乌有,按传统只重结果轻过程的内部控制评价则很可能出现评价失真的现象。

3.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存在不统一

内部控制评价是从审计领域发展而来的,注册会计师一直是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评价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实现目标的需要,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慢慢超出审计人员的范围。评价主体的转变让评价内容和标准也发生变化,二者内容的不一致导致评价标准的不统一。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中小企业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可比性,因此要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在原则

针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总体上存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不相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存在不统一等困境,提出统一性原则、全员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当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在原则。

1.统一性原则: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进行评价。只有确立相应的标准,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考察各中小企业的得与失,优与劣。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在标准上尚未统一,美国的实务界将COSO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完整框架的标准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标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与中小企业内部都尚未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量定出有章可循的标准。在借鉴COSO报告的评价标准体系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是评价标企的一般标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等要素评价标准与生产业务循环、销售业务循环、采购业务循环等作业层级评价标准是具体评价标准,由此构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统一标准。

2.全员性原则: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评价

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中小企业人员应重视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提高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员工主动性,也让员工深入实际,增强中小企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是一个相互牵连的过程,仅仅靠一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一个人都配合好,才会有最好的内部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系统包含着多项目标,每一个员工也是被评价对象,员工可以通过参与评价体系实施自我评估,发现自身不足,以此改进。通过全民参与,员工自身水平得到提高,也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做出贡献,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3.客观性原则:客观对待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要本身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优劣势能客观对待。随着W TO的加入,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形势更加严峻,客观对待内部控制评价的同时,要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即为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基准的体系。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组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风险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关注和管理的焦点。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基准。风险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中,分析、确认经营风险,在各项指标上要把握风险管理理念,建立以风险管理理念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利于将风险由事后向事前控制转变。风险管理意识可促使中小企业在应对内部控制评价中的突变状况能够更为客观的审视与应对。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路径抉择

基于内部控制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不相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存在不统一等困境,在统一性原则、全员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的原则审视基础上,提出目标导向的多层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基于BSC与AHP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路径抉择。

1.目标导向的多层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

目标导向是在传统的原则导向、规则导向基础上提出的,是在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中寻求的最佳均衡点,多层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即是中小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评价主体包括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各个被审计部门和中小企业员工实施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自我评价的方法。简单来说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各个被审计部门和中小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有利于解决主体间的矛盾和不协调问题,并且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从下到上的全面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效果,最大程度的符合统一性原则、全员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并有效应对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不平衡、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不相适、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与标准存在不统一等困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财务控制保证保密性;中小企业内部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其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明确财务及其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严格依据《会计法》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的会计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核算规程、会计工作规程、会计人员岗位流动制、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内部的严控监督。二是现金流量预算予以控制。现金流量控制一般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盈余控制、评价是否过度投资的投资现金流量控制、使用盈余资金进行投资的合理投资现金流量控制等,对现金流量预算予以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三是应收帐款控制。应收帐款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效益,中小企业通过销售合同、收款率与应收帐款余额的百分比,也应对应收帐款的安全性,从而有力避免坏帐的可能。四是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主要指实物与现金,是中小企业质量最高的经济资产,对实物资产要及时对帐,避免现金被挪用等现象。五是财务风险控制。做足财务风险的功课,有力应对全球化的经济风险,有效利用债务提升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2.基于BSC与AHP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BSC即平衡计分卡,AHP即层次分析法,基于BSC与AHP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形式大于实质、定性重于定量的困境提出的,旨在定量分析上对内部控制评价做出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对内部控制系统打分作权重设计。这种方法将总目标作为一个系统,并将其分解成准则、方案等多个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计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符合内部控制系统特征。平衡计分卡(BSC)则要求中小企业在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外部组织与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之间达到平衡。这符合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如果根据中小企业内控特点将平衡计分卡四要素进行调整,即可以形成满足中小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要求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修改后的四要素分别是:财务角度、(中小)投资者角度、内部经营流程角度、长期发展与成长角度。之所以将顾客角度改为投资者角度,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特殊性和不健全性,中小投资者利益往往会受到大股东的侵害。因此,这一改变是希望管理层可以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视角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

[2]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Framework fo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Finance,1998.

[3]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Standards for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Government. Journal of Finance,1999.

[4]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4)

[5]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4)

篇9

【关键词】黑龙江 农户小额信贷 信用风险管理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户小额信贷将为黑龙江省的农业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管理好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对黑龙江省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课题结合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状况和风险进行分析,找到黑龙江省在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黑龙江省在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能力,以更好的发挥农户小额信贷在推动黑龙江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缺乏定量分析。

商业银行针对传统大型农户的分析模型不适用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一般是利用专家打分法和贷款评级法等较为简单的信用分析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即使有定量分析的成分,也是较为简单和粗糙,且主观性较强。随着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扩大,更为客观、准确、便捷的定量分析方法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

(二)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欠缺。

农户小额信贷进入黑龙江省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它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的问题,需要专门适合农户小额信贷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例如,农户小额信贷引入的联保责任制,这种特殊的担保方式在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当出现违约行为或产生其他风险时,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措施及执行细节规定,使得农户小额信贷缺乏最终还款保障机制。

(三)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成本高。

对农户来说一般存在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没有足额抵押物的特点。这决定了银行在放款前需要详尽调查农户情况信息,放款后需密切关注农户小额信贷农户的农业生产情况,及时获取农户的生产经营信息。但农户经营信息收集主要途径是靠信贷员登门拜访、调查。为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信贷员在贷前审查、贷后调查中需要频繁前往农户处调查了解情况,导致银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随着农户小额信贷业务量扩大,这种投入较高人力成本的模式显然不再合适。

二、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户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和天气影响。

农户生产规模小、资金力量弱,容易受到农产品价格和天气影响。在消费需求大时,农产品销路顺畅,可以卖个好价钱;相反则难以保障农农户收入,更失去偿还银行借款的能力。

(二)农户小额信贷机构缺乏有效的信用记录和历史数据。

信用记录和历史数据记录了农户以往的信用状况信息,是农户小额信贷机构判断农户信用情况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一。然而我国征信系统建立较晚,2006年才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征信的覆盖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需要。而且信用报告不够完善,所提供的数据不够充分。对历史信息的缺乏,影响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判断。

(三)农户信用意识淡薄。

我国在信用建设方面发展不如西方国家,包括黑龙江在内的全国各地农户信用意识有待加强。银行农户小额信贷农户在农村主要为农民,这些借款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信用观念不强,欠缺法律常识。部分借款人还不能意识到按时还款付息的重要性,给银行风险管理造成了很大阻碍。

(四)农户小额信贷机构信息化程度不高。

应用农户小额信贷信息管理系统的机构不多,在黑龙江个别偏远乡镇的农户小额信贷机构仍是人员手工记录信息,以纸质档案保存。虽然黑龙江商业银行一般不存在硬件设施跟不上的缺陷,但传统信贷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户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贷仍需适合其业务特点的信息系统。

三、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统一、规范、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指引。同时,和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的金融服务,如小额贷款担保、小额保险等金融中介服务对农户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够,它们的发展同农户小额信贷一样也需要政策上的扶持,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和指引。

(二)进一步完善农户征信系统需要。

征信系统作为重要的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一方面,征信系统尤其是农户征信系统应当纳入更多的农户;另一方面,农户征信系统在信息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扩充完善,提供更多信用相关信息,充实征信系统。

(三)加强信贷人才培养和信贷文化建设。

银行在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户小额信贷专门人才的培养,为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专业化的人才。除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培养外,还需要在银行内部建立稳定的信贷文化。在 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环境是其他部分的基础。环境影响员工的意识。

(四)在农户小额信贷银行和农户间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针黑龙江农户信用意识有待加强的现状,政府、银行、村委会等社会各界力量都需发挥作用,加强信用意识、法律法规的教育和普及。信任是双向的,银行在强调农户具有信用意识的同时,也应当拓宽和农户之间的沟通渠道,积极营造良好、诚信的借贷关系。当坏账发生在信用情况较好的农户时,往往不是因为农户不愿意还,而是无力偿还。尤其是通过联保方式贷款的农户,单个农户违约可能会造成集体违约。为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银行一方面要加强和农户的沟通,另一方面要努力与农户营造诚信的借贷文化。在与农户的直接接触中,向农户渗透诚信、坦诚的意识。而为了鼓励农户的坦诚,为农户提供关于经营困境的咨询;对于信誉良好的老农户,还可以考虑在与农户签订合同前,探讨遇到意外情况而无法偿还贷款时可以给予的一定宽限措施,如延长借款期限、适当降低利息或有条件提供周转资金。给予农户一定空间,或者说“后路”,鼓励农户遇到困难时主动向银行提供信息,双方以协商的心态共同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10

龚三山

(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重庆 408000)

 摘要: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

1 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重庆市涪陵区某化工公司新建厂区的场坪工程,总占地面积约660亩。设计工作由北方某大型设计院承担,设计人员按照北方习惯,在总图设计中没有考虑涪陵特有的山区地形,将整个厂区设计成四方形,导致大量的高切坡出现。并且在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后,总图无法调整,最终导致场坪工程多投资2000多万元,并造成工期增加,最终导致投产日期大大滞后,使该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损失。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 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 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常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

3.2 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 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