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管理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规管理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的生猪产业在转型变迁的过程中,有人觉得这个时代非常兴奋、迷茫,有人觉得这是个好的时代,有人觉得这是个最坏、最黑暗的时代,今年的整个饲料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但是我认为好与坏是相对的,如何从坏的环境(国家宏观经济调整过程中)中抓住机遇?近几年有些规模养猪做的非常好,效率非常高,有极少数顶尖猪场能够达到欧美国家的先进水平
首先来看生猪产业发展的态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生猪产业的亏损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跟家庭产业相比,生猪业又算比较幸运的,最近的生猪价格保持在7.3 元/ 斤,有的地方已经到了8.0 元/ 斤,那么也就是说供需平衡的问题以及生猪产业的亏损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对环保、限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导致很多散养户退出这个市场速度非常快,所以生猪产业亏损比较严重,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非常不均匀,力量也不均衡,中大型的规模猪场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发展速度快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中国去年引种达到18000 多头,是历史新高、育种体系的升级,但中国的土地、环保、水、空气的污染都是非常严重,中国政府在做很多调整以及资源优化。现在规模猪场到了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也很多,产业链在优化、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到了一个产业资本的新时代,很多资本企业加强对规模养猪业的支持,但是在支持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总结畜牧业发展的新问题,首先就是很多人都在谈的猪、禽的生产能力过剩,但是最近一周中国的家禽、生猪的整个价格都是上扬的。第二个就是中国的畜产品消费的结构与总量发生深刻的变化。第三是中国的牛羊肉价格升高,供需求矛盾较大,中国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去国外去收购一些乳制品企业,这就是一个深刻的供需矛盾。第四是中国的畜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供给,如何保证畜产品质量的安全,在现象的背后要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另外一方面就是如何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未来必须要将产业链升级,必须要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如何克服饲料资源供应紧张和成本上涨,如何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环保环节,如何减少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如何加强疫病系统防控。
所以在生猪产业里有很多环节需要去解决,那么我们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的生产,如何平衡我们的利益关系,如何让大家风雨同舟?现在很多养殖企业确实是最脆弱的,他所面临的风险最大,他所面临的挑战最多,他所受到的歧视最多,他却融资最困难,现在很多问题完全无法用技术来解决,但是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效率。在美国,由于PED(腹泻病)全面的暴发,具体的数据是影响着美国5% 的生猪出栏,美国的猪价上升最高已经达到80%,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养猪成本才5.0 元/ 斤左右,因为美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原料成本便宜。那么中国养猪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类似美国90 年代初,规模化养殖在快速的转型、发展与升级,中国的散养散户一定会退出这个市场,但是中国的养殖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去的养殖业人畜高度混居,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养猪业越发达,人口越多的地方养猪业越发达,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越有资本支持养猪业,越有消费市场,这个概念跟美国跟欧美是完全不一样的,欧美在现代化农业过程中,他的养殖业、种植业跟人的分布是分的非常均匀的。另外一方面在城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现在环境政策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现在养殖业很多人的观念一定要改变为什么中国的养猪业大规模亏损?对比西方国家的养猪业总结最核心的六个盈利点是:1. 养殖成本最低化。2. 生产阶段细分化。3. 营养方案合理化。4. 健康管理流程化。.5 生产系统最优化。
6 经济效益最大化。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流量思维、平和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
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等很多途径学习技术、了解行情,我们要改变观念、顺应潮流、适应社会的变化,格式化自己的思想,给自己洗脑,重新树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有更多的开放与协作心态,生存的理由就是给客户创造价值、提高效益。
养猪事业的成功,除了细节意外,就是坚持与耐心,就是专业与聚焦,另外一个就是开放性协作。如何深度的转型为规模化猪场?首先要明白养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第二如何提供给养猪场服务,第三如何帮养猪场提高效率,第四如何做长久的服务。规模养猪企业的十大真实需求:1. 强烈的企业发展;2. 系统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3. 高价值的联合育种体系建设;4. 大数据时代生产管理体系建设;5 标准规范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6 全方位的疾病诊断和防控能力;7. 高效率、覆盖面宽的营销网络体系建设;8. 性价比高、安全有保证的饲料和动保产品;9. 全方位风险管控能力(资金、市场、疾病、人才);10. 最合理养殖成本管理能力。
中国的市场非常巨大,中国的产业在深度的变化,我们到了一个新的转型升级的时代,转型升级就是畜牧业工业化的大发展,就是集约化、工业化、进行技术体系的提升,中国养猪业到了新时代,也就是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化的养殖、专业化的生产、信息化的管理、社会化的运作、资本化的服务。
养猪在不断的升级,在发展变迁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到底需要哪些管理。养殖要成功,企业运作到了一个商业时代,资本、资源和资讯的整合,生产养猪企业到了一个商品时代——性能、效率和效应。要把养猪利润最大化,就要让猪健康、安全的出栏,所以就要讲究生产效率、对料分析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生产指标,在管理过程中有没有很好的监控这些指标。养猪模式也在发生很多的变迁,未来如何变成屠宰、加工一条龙,所以养猪有大体系,包括品牌、技术、生产管理、人力、服务、合作、流程、融资,规模养猪是企业化的经营行为,具有专业化的管理、非常透明的财务、非常好的目标远景、严格的生产性能鉴定、严格的成本管控模式,在养猪业发展的过程中,健康管理有五个方面:1. 环境管理;2. 饲料和营养;3. 畜禽的健康管理;4. 设备与设施;5. 系统管理能力。
篇2
据了解,近年来,象州县的教育事业成绩喜人:2007年6月,该县“两基”通过国家级验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区“两基”工作先进县;2009年12月,该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2010年5月,该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被评为“广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优秀县”……
旧貌换新颜
象州县马坪中学(以下简称马坪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该校校园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备,师生精神面貌良好。“过去,学校教学楼烂,校园环境差,教学质量也跟不上,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有怨言。后来,县里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如今,我校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在软件配置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校长郑学颖这样告诉记者。
马坪中学的变化,是象州县教育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该县抓住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先后实施了校安工程等多个项目,并在实施各项目过程中,坚持领导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取得成效。
2009年,该县成立实施校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在县教育局设立校安办,具体负责校安工程的项目建设。此外,该县还为此下发了《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象州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象州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象州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的支持。
为确保建设资金能及时、足额投放,象州县多方筹集资金。迄今为止,该县共投入资金3 173万元,完成校安工程建设项目27个,建筑面积达28 007平方米;拆除D级危房76处,共计32 738平方米。
象州县妙皇中学(以下简称妙皇中学)原来的教学楼是80年代的预制板式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该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发放了建设资金,于2010年11月启动了该校的新教学楼建设工程,2011年6月便竣工交付使用了。该工程共投入资金29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9万元、自治区资金149万元,建筑面积为2 480平方米,五层全框架结构。建成后的教学楼整洁美观,基本满足了该校的教学需要。校长韦水生说:“新教学楼建成后,我们放心了,学生在里面上课也舒心了。这要感谢县里对我们学校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除了校安工程项目,近年来,象州县还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市、区)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该县领导经常到各学校检查指导常规管理工作,并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度,建立健全各层级目标管理体系,落实学校领导管理质量责任制和教学质量奖励制,落实学校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为使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2010年以来,象州县先后制定印发了《象州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工作方案》《象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象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督查工作方案》《象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复核评估实施方案》等文件,多次开展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达标校活动。该县明确要求各校严格制度管理,遵循“制定—实施—监控—反馈—完善—再实施”的过程,形成长效机制,使学校的“四化”(净化、亮化、美化、文化)、教育教学、安全卫生、财务管理等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该县还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安全卫生教育,不定期开展安全演练,要求各学校按规定配备安全协管员,确保学校的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逐步提高。
近几年,象州县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已投入经费400多万元(含社会捐赠35万元),用于增加和更新学校文化墙730面、板报808期、班级文化园地919个,增加学校绿化面积25 994平方米,种植树木5 390棵,修建围墙2 350米,硬化校园15 000平方米。2011年,经自治区评估组检查评验,该县被评为“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优秀县”。
黄桂路局长说:“学校是教育攻坚战的一线,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学校的各项办学设施,才能打一场漂亮的教育发展仗。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我县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真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了。”
走优质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都知道,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先锋队,所以,培养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稳步前进的前提。”黄桂路局长说。
近年来,象州县从教师管理、师资培训、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象州县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以来,该县先后制定了《象州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象州县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象州县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教职工调配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全县借调人员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等规章,明确规定了教职工调配等人事管理的程序及做法,使全县教师队伍的人事管理等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了教育系统师资的均衡配备,同时规范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了教师队伍。
象州县运江中心小学所属的那敖小学共有学生73人、教师5人,教师平均年龄54.4岁,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53岁,师资紧缺和老龄化问题突出。2012年,该县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招聘了68名特设岗位教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均衡分配,那敖小学分到了3名。3名特岗教师的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那敖小学师资紧缺和老龄化的问题。
为了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象州县加大经费投入,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2011年,该县累计组织679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组织100名初中班主任参加“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教师远程培训,组织150多名教师参加“象州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MS—EEPO基本功(Ⅱ)”培训,组织13名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参加来宾市“名师名校长工程”培训,组织68名英语教师参加来宾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培训,组织7名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参加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来宾市名校名师工程”第三期培训,组织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村级幼儿园园长参加全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全年累计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2 322人次。2012年,该县投入培训经费111.306万元,选送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外出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63人、区级培训83人、市级培训82人;参加远程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675人、区级培训65人。另外,该县还组织专任教师5 472人次,参加了继续教育全员培训。近年来,该县还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和实地观摩,学习先进地区的教改经验,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和能力,共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教师到洋思中学、永威中学、杜郎口中学学习教改经验达60多人次。
象州县初级中学政治教师黎燕玲,在参加了2012年“国培计划”后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个多月的学习中,我聆听了专家所做的主题报告,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受益匪浅。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专题讲座,对我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以后一定要结合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寺村镇中学语文教师陈柳红,参加了2012年广西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后说:“我在‘教师的语言艺术’‘班主任学’等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我将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加研究问题的实效性等方面努力工作,真正提高管理和研究能力,促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象州县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2011年3月,该县制定了《象州县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规定》,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带动等方式,让学科带头人在专家指导下,承担一定的教改实践任务,主动提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经过反复磨炼,该县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迅速提高。
象州镇初级中学教师韦晓玲,作为全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名师培养工程学员,曾多次被选派到南宁、柳州、来宾等地参加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评课互动等活动,还多次代表该县到来宾市所属的六个县、区中学送教,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受援学校老师、学生的好评。一位受援学校的校长这样称赞韦晓玲:“韦老师上的课真好,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都很先进,我们的老师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经过多年的努力,象州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县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9%和6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并涌现出自治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优秀班主任3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8人,市级优秀教师16人、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优秀班主任6人、十佳教师1人……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该县教师表现优秀,如在2013年1月9日至11日,象州中心校教师覃燕玲参加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办举行的“学生情景剧表演”和“老师情景剧表演”及观摩两项活动,以小学五年级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荣获全区比赛小学组第四名;象州镇初级中学教师韦文娟参加来宾市教师岗位大练兵展示活动,获得一等奖;象州县第二中学莫丽江老师参加来宾市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高中组比赛一等奖。如今,该县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环境,优化师资,使象州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特别是近两年,该县教学成绩突出:2011年,该县高考一本上线67人、二本上线410人、三本上线400人,本科上线率达52.2%,比2010年增长3.2%。2012年,该县高考一本上线63人、二本上线555人、三本上线1058人,本科上线率达62.5%,比2011年增长10.3%。中考成绩也表现优异,2012年,该县有254人获A+、362人获A、780人获B+。
篇3
关键词建设 工程 精细化 项目 管理 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ttention to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Key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fine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2010年是青海油田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油田建筑安装公司顺应号召认真学习推广华北油田精细化管理经验,在工程项目工作认真开展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2、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无缝隙管理,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从而实现对整个项目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的全方位管理,形成整体工程高质高效,由管理精细化到施工精细化再到项目精细化。
实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精细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项目的整体执行力,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企业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创造精品工程。
3、工程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工程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诸多好处相信大家并不难理解。对于如何能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项目决策者与组织者必须意识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投入并非可以用数学加减法的思维来看待的;②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制定实施方案、人员匹配、实施运营三大核心环节构成,而执行力则贯穿于这三大核心环节的始终,因此制定项目施工实施方案时,对于方法和目标应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还需要对相关人员及其所在的部门或班组进行协调,以及将奖励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用以提高执行力以适应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的机制;③没有执行力的管理必定丧失企业竞争力,当今我国建筑业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商业机会比比皆是,执行力对个人、组织都极为重要,是核心竞争力,因为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好,还是需要落实到人并付之行动,不折不扣地切实执行,否则就完全丧失制定实施方案的意义,这就是即使制定了认为是万无一失的严密的施工组织方案,还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所在。
4、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找准目标。以质量、工期管理为核心内容,要求施工管理人员通过“五个深入”的活动开展,实施施工管理精细化工程。即: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技术组织环节;通过掌握工程预算,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环节;通过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与到场时间,深入到工程项目的协调控制环节;通过坚持贯彻安全、质量目标,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环节;通过参与工程资料的编制,深入到工程项目的见证与总结环节。
采取措施。1、是夯实基础管理工作,针对项目管理梳理施工管理流程,完善相关制度,着力推进工程创优工作。2、针对员工现有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着力培养一批项目经理、技术员等项目管理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促使项目经理不止能够控制工程总进度、质量、安全、效益。并且能够推进工程创地区优良工程、省部级优良工程、直至国家级优良工程。技术员不止能够看懂图纸、查图集,能够使用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具,懂得工艺流程,施工程序等内容,并且能根据工程实际,逐步引进适用的、先进的、能提高功效、降低造价,提高品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施工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施工员要能按照工艺流程娴熟的安排各工序作业以及完成图纸要求,质检员要熟练各分项检验批的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预算员能熟练应用计算软件、施工定额并准确计算工程量,直至预测施工利润。材料员能够准确、清楚材料的规格、型号、和质量标准,而且能够按照进度计划使各种材料有序进场,实现零库存。3、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和专长,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各岗位人员分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搭配,按照岗位工作标准的要求,做好具体岗位工作划分、发挥个人的专长,落实岗位成效;4、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使员工保持最佳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强化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5、强化执行力,建立例会制度。从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年一评”工作,促使员工不断得到要求和进步;6、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并要求每位员工从细节做起,明确岗位职责,不断细化工作标准,树立“精从细中来、细在尽责中”的精细管理理念,抓好执行力的培养;7、强化监督作用。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把绩效考核开展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8、加强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技术方案的交流、分析、讨论,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总结”。
注重成果。在 “五个深入”的推动下,通过对重点工程全面开展 “创优”活动,以“创优”为载体,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以质量促了进度,形成良性循环。例如组织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掌握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主要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精心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事前论证,制定具体目标,使拟建工程施工方案更科学、更具可行性。组织质量检查人员,有针对性地检查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以“过程严格、执行规范、措施可行、行为有序”为主要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攻关,逐项消除,做好事中控制,确保创优措施方案实施,并以此达到预防质量通病,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目的。特别是对建筑工程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成立QC小组,有针对性地选择攻关课题,更加有力的保证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且通过QC成果,作好事后总结工作。
结束语
总之,在“五个深入”的推动下,通过全面实施管理精细化管理,促使管理人员转变项目管理思路,变被动的“要我去现场”向主动的“我要去现场”转变,变粗放式的常规管理向精细化的细节管理转变,保证工程施工全方位的受控,实现质量创优、工期符合、效益增长的管理目标,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进度上台阶,达到保证油田建设需要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坎贝尔著,周秋洪译.一页纸项目管理{M】.东方出版社,2010.
篇4
一、抓制度、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
教学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和谐顺利进行,就集中表现在是否建立起正常的稳定、协调、有活力和系统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我们按照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依据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上、适应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技术性原则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条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管理条例》《学生作业批阅、单元检测情况检查实施方案》《教科研奖励条例》《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教师职员聘任方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质量奖励方案,以及教务处主要职责和教务工作岗位职责以及30余种部室管理制度。这些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检查有尺度,评比有标准,为学校教学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抓常规、促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常规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常规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校兴衰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必须抓严、抓实、抓细、抓精,坚持始终。为此,我们建设立了“四大教学管理体系”
1.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学生学习常规》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九认真”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八认真”。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九认真”“八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五认真”,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985认真”。教师教学的“九认真”中的“八认真”大致对应学生学习的八认真,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乃至过程同样要反馈给教师。作为“管”,一方面是既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注重了一个“实”字,“实”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落实”,这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就是“实效”。制度再多、再全,不落实等于零,只有把健全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中,通过抓严、抓细、抓精、抓实,坚持始终,才能收到最后的实效。终结管理是目标,过程管理是保证。我们在注重终结管理是目标首先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在制度的具体落实和抓教师计划的制定、备课环节、自习辅导、作业布置收缴与评阅、复习检测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环节上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2.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学校成立评估小组,对全校所有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不打招呼的评估量化,对于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问题较多,满意率不高的教师,评估小组多次进入课堂进行评估,评估量化的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年度教师职务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模和教师聘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召开两次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评教调查,将评教情况通报给全体教师,并将学生评教满意率与绩效工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
3.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我们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了《石泉中学高考奖励方案》、《石泉中学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全校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在学校最辛苦的是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是最光荣的,地位最高的是教师,收入高的是教师(相对于行管人员),职称高的是教师,荣誉高的是教师。
4.教师全员聘任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了校内教师全员聘任制。聘任程序为:领导小组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在政教处的指导下提出班主任选聘建议;班主任在教务处指导下选聘任课教师;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处室主任提出所负责部门的教学辅导人员和行政人员选聘方案,报聘任领导小组决定。制定了严格的教师的聘任办法和落聘人员安置办法。
通过近几年内部全员聘任制的实施,教师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各班形成了班主任为中心,全体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抓活动、促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管理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强化科研管理的有关措施》,建立了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推动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1.坚持求实、求新原则,立足校本研究。所谓“实”,一是研究课题务实;二是研究过程务实。所谓“新”,一是课题应有时代感;二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因素,研究总结,反映出新时期的经验;三是研究的角度新,思路有新意,能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本学科中的研究课题。
2.大力开展高中新课改革专题的研究。各教研组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广泛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了起来。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定期邀请一些省、市专家和我校教有所长的教师作高考复习、课程改革、课改与教师成长、《论语》解读等方面的讲座。每学期都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高考复习研讨会,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考察学习。
4.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优秀论文续集出版《石泉中学教师教研教改经验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省市报刊杂志发表。目前已有100余篇优秀论文在省、市、县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四、抓素质,促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化教师管理,着重抓了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实施内功锤炼工程。教师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着重从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学科专业素质,综合文化修养等方面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抓好五项校本培训,即:教师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培训。实现“教师与课改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成才”的目标
2.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实施了“四抓工作”。即抓老教师优势和潜能的发挥;抓中年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抓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抓优秀教师的招聘培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师素质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被授予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学校;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康市实验电教先进学校;安康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学校连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先进单位”。
篇5
一、建立、修订和完善了各类岗位职责、常规管理制度
1、岗位职责类:教育运行处主任职责、分管德育(教学)副主任职责,德育员、教务员工作职责,实验员工作职责,校医工作职责,油印员工作职责、电教员工作职责,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职责,宿管员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等,明确了职责和工作范围。
2、教育教学管理类:教学方面有:早晚自习的有关规定,备课要求,考试实施方案,作业布置批改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教学常规考核实施方案,关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的规定。德育方面有:值周工作制度,学生自主管理方案,班主任考核细则。完善了各类考核评价制度。指定了德育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1、抓各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运行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毕业班工作部署》、实验员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抓备课。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新老教师有别。
2)抓课堂。让老师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其次,开展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研究课,开展了全员听课和评课。开展了校外教学交流活动,会理太平中学、仁和民中到我校听课和交流活动,我校部分教师也到民中听课交流。我校骨干教师到大田中学献课。
3)抓检测。初三实行周练制,初一、初二实行月练制。组织了半期质量检测。及时召开了质量分析会。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督促老师做好“三新一德”学习和考试工作。
2)派老师外出考察学习,陈思锜到成都参加“文明礼仪普及教育”观摩活动。彭涛到西华师大数学教学研讨会。
3)开展了“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上传到了博客上,要求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观看了长达3个小时的魏书生在广东中山市给400多名来自中山市的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录像,老师深受教育和鼓舞。
4)召开了近2年分来的新教师座谈会,给他们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安排了指导老师。
5)在沙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教师个人有效成绩的计算办法,今后教师的教学成绩以此为依据。
6)抓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2次班主任学习和工作会。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周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书记、教导主任、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
8)年级组组织学习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和“规范办学”的有关通知。
4、规范了办学行为,落实了规范后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教研、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1、区教研室到校指导了和检查了在研课题,对在研课题中好的做法做了充分的肯定,对不足提出了要求,对拟新立项的课题进行答辩。老师申报科研课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课题已在市电教馆立项,并在我校举行了开题报告会。
2、学校组织了说课比赛,优胜者参加了区组织的说课活动,参赛老师取得了好的成绩。
四、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1、教学常规检查:检查教案3次,每天行政干部带一名干事检查教学常规,一般是德育检查和教学检查结合起来,登记在案,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之一。期末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2、德育常规检查:学生自主管理,对值周老师履职的检查,对宿舍和公寓的检查和考核。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班主任手册检查。
五、德育工作
1、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开展了漫长而又辛苦的抗甲流工作。在板房隔离期间,在校吃住一周。
2、初中校级层面的学生自主管理初步形成,起到了好的作用,保护了操场,维护了公物的安全。为校运会、区运会做了良好的服务。
3、军训工作。看完了6集文明礼仪影碟,唱会了校歌,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完了德育校本教材,为新生入学打下了一个基础。
4、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国庆歌咏比赛,感恩教育,专题楼道安全教育,12.4法制专题教育,防甲流专题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布置专题板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
六、其他具体工作
1、协助板房的搬迁工作。
2、协助做搬迁户的思想工作。
3、区运会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4、顺利完成上届毕业班奖金的发放。
5、学校教育目标考核有进步,改进了上一年度所提出的问题。
6、补打乙肝疫苗,初三学生注射甲流疫苗。
7、为“创四川省平安区县”准备了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
8、报教师需求计划。
9、组织了学生体检。
、准备“普九验收”的相关工作。
七、存在的不足
1、会风没有明显的改善,迟到、缺席时有发生。影响开会和学习效果。
2、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开展效果不够好。
3、对岗位职责的考核,对教育教学的考核力度不够。
4、偏重教师讲的课堂改变不大。
5、作业量的统筹不够好。
6、差生的转化成效不显著。不文明在校园依然存在。
7、教师学习风气不浓。
下期重点工作
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理念下的“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三个有效”
1、选编教师学习资料,上传在博客上,培训课题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学习生本教育的理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编制好学案,课堂检测题,课后练习题
3、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做好集体备课。
4、运行处要组织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研究课,其他教师要上好过关课,全员上课,全员听课,全员评课。评价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常规考核之一。阶段交流总结
5、联系本市校外听课和交流。
6、以严谨到位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三个有效”。
7、以科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做得好的教师的好的做法推广。
二、毕业班工作
1、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2、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做思想工作,降低要求,督促过关。
3、做好留生源工作。
4、做好周六自主管理下的自愿自主测试工作。
5、对照目标检查各班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三、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推行班级“星级评价”。
1、班内学生自主管理,学校自主管理,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对班主任实行量化考核。
2、进行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争当仁和第一操的先进。
3、开展学生读名人传记活动。
篇6
现有x个教学班,x名学生,x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x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占地面积x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一栋,平房 间,学校设有图书室、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文体器材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接收与播放室、教学光盘播放室,教师能够积极利用现有器材进行教学活动,并对现代化教科研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学校食堂达到了C级指标。
学校先后被评为“x规范化学校”和“x电化教学示范校”等一批荣誉称号,x年度,学校又被x教育局推荐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学校在 教育局组织的“全 中小学生文艺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顺利通过了 “校舍设施维护管理优秀学校”和“ 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一、以务实创新的意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方案。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课程实施水平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为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明确工作目标、领导职能分工和工作步骤,指定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实施日常管理工作。学校还设立校本研训、课程设置与编排、地方课课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成长记录等几个专项研究工作模块,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引领、带动和促进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分条分块制订好具体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工作中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一班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务实的精神投身课程实施。
2、重建制度,依章实施。为了依法实施新课程,我们认真组织开展制度重建工作,以新课程思想为指导,审视原有的管理规章,修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师考核评估方案》,制订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这些制度、方案的制订实施,使我校新课程实施工作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等科目,更是有教材有教师有备课有评价。并根据学校的实际环境,学生的家庭环境,安排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动手写社会调查小报告,动眼观察当地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隐患,动脑思考解决办法,动手完成小制作等等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有部分地方课和综合课没有统一的发放教科书,学校在教导处统一指导下,由各个教研组长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学校自主开发了《大棚蔬菜的种植》、《苹果的栽培》、《日照旅游》、《环境教育》等校本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得以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以《 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为总抓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1、严格执行上级减负和作息时间的规定。住宿生早上7点起床上早操,走读生7:30到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再安排一次体育活动。严厉禁止利用晚自习补课上课,严厉禁止乱征订课外资料。学生每天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各学科均安排教师对当天的作业量进行把关控制。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另外,我们还将积极接纳社会人士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接受监督。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学校的图书馆(室)、体育场(馆)、实验室、活动室、微机室等场所向学生开放,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作用。强化德育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在体验中成长。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沟通,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关,遵循少年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科学合理地安排他们的课余生活。
3、采取多项措施控制学生的辍学率。一是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了义务教育合同书,让每个学生家长明白,保障孩子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是一项法定义务。二是学校通过广播室、墙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增强了广大教干教师及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三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开展救助,并免除他们部分上学费用。四是对已辍学的学生,学校推行“三级家访制度”,即:班主任教师家访、年级教干家访、学校教干家访,直至动员学生返校为止。五是奖罚分明,严格落实责任制。学校要求每位教职工要关心爱护学生,特别要对学困生、待转化生倍加呵护。每学年对控辍超标的教师在评先树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六是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馨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篇7
多元、多层次课程体系为“潞河人格教育”奠定基础
犹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健全人格的培育也需要适宜的课程和活动。学校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时空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是健全人格培育的物质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师生生命交往的共同载体。课程种类的选择、课程标准的确立、课程实施与评价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人格教育”这条主线展开,为此,我们开始了学校课程终极目标、保障目标、建构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实践活动。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验成长的乐趣。在传承潞河中学“人格教育”基本内核的基础上,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鲜明的主体精神、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本质特征的健全人格的潞河人。
课程的保障目标是打造具有高尚师德、敬业爱生、专业水平高、富于职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品位,使教师享受职业的欢乐、尊严与价值。通过课程建设培养和锻炼具有能够引领学校科学发展、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被师生高度认可的管理团队。
课程的建构目标是根据学生多元、多层次的结构,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建立起了包括国家课程、实验课程、民族教育补充课程、涉外课程和10类校本选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 健全人格教育的德育课程建设项目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教育功能,健全人格的培育必须通过活动加以落实。我们分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研究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设计契合度高、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实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渠道构建人格教育德育课程体系。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研究。发挥课堂教学这个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与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的对话与沟通,使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既享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又能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受益,实现志趣、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的不断生成与建构。
加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的研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着重探索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学会与他人、与社会自然相处,充分体验与领悟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开展健全人格教育的专题德育课程建设。用课程建设的要求设计健全人格教育的常规工作与重大活动,既突出健全人格教育的显性课程作用,又发挥健全人格教育的隐形课程作用。
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通州图书馆、韩美林艺术馆、北苑街道办事处、北京科技馆、天安门管理处、松堂关怀医院、盘山烈士陵园、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昌平励志国防教育培训学校等相继成为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学校还有自己的学工、学农基地。
发挥家长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家长学校的建设,丰富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指导家长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争取家长对学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2. 健全人格教育的校本课程建设项目
校本课程体现了一所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学生自主选择、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格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我们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本,按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突出地域文化、学校特点和学科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健全人格教育的各类校本课程。
开设学生成长系列指导课程。成长系列指导课程是高一至高三学生的必选课,包括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课程,学科学法指导课程,博诺Cort思维训练课程,学生性格、气质与职业选择指导课程,学生心智训练课程,生命伦理课程等。
丰富和完善人格教育的各领域选修课程。按照高中新课程要求,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在高一和高二开设科学实践类课程、人文拓展类课程、艺术修养类课程、体育健身类课程等各类校本课程。
调整实验类课程。针对学生中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及各类有特殊才能的资优学生,分别开设有针对性的实验课程,安排专任教师和专用场地,为多样化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创造独特的有利条件。
补充民族教育课程。针对新疆内高班学生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学习基础,我们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良好文化氛围,围绕“五观”和“四个认同”的培养要求,进一步补充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知识和活动体验课程。
提供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和活动体验。我们重视多元文化交流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中外基础教育课程比较研究,开设英国、美国高中课程供有到国外留学意愿的学生选择,还提供长短周期不同的国外体验课程。
课程的有效组织与实施为“潞河人格教育”提供保障
为保障“潞河人格教育”课程体系科学有效地实施,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领导、统筹协调和保障工作,制定了《潞河中学高中自主课程实验方案》《潞河中学学生导师制实施方案》《潞河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潞河中学社区服务实施方案》《潞河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潞河中学模块考核和学分认定方案和实施办法》《潞河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及实施办法》和《潞河中学自主会考方案和实施办法》等,对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学校以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为核心制定学科课程实施方案,落实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安排,完成校本选修课程研发等任务;以各年级备课组长为核心,年级任课教师负责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反馈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等;科研处和教学处负责全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评价、反馈和指导工作。
组建学生发展课程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生涯规划、选课指导、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以各班班主任为核心,以各班任课教师为成员,成立各班的学生导师组,负责研究班级学生具体需求和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协调各项学生工作。由聘任的任课教师担任学生导师,负责学生个体生涯规划、选课指导、研究性学习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和思想及心理指导等工作。教学处、学生处和科研处统筹学生发展课程指导工作,协调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反馈和指导学生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师、专家开设相关课程,有计划、有目标地规划校本选修课程,实现对校本课程的质量追求。通过《校本课程申请表》《校本课程选课指南》及“选课超市”“校本课程教学日志”等形式,严格校本课程常规管理。十年间,校本课程的发展在先期量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向追求精品课程、特色课程的转变。
篇8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
教研室是教学管理最基层的单位,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最终都要通过教研室才能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因此,加强教研室建设,强化教研室的功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加强教研室建设、强化教研室的功能,前提是搞好常规管理,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应用写作教研室十分重视做好规范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了贯彻落实学院“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我们制订了《应用写作教研室“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按学院“规范管理年”活动的步骤,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建立和完善本室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科研活动、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的基本制度,使本室教研工作、教师的教学行为、科研行为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最终达到提高本室教研工作的效能,提高学科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以实训教改、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室按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它不仅是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还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术研究等的重要平台。为了增强教研活动的效能,我们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紧紧围绕实训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实训教材建设、实训教改课题研究开展教研活动,务求使教研工作收到实效。在学院应用写作实训教改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下,为确保实训教改顺利推进,我们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开展专题性的教研活动。围绕实训教改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引导教师进行探索,寻找化解突破难点的办法。公开课,特别是专题研究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选择实训教改、课程建设的重大课题,举行公开课或研究课开展专题研讨,有利于活跃教研气氛,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规律,向教研活动的深度进军。针对应用写作教学存在重视格式训练,忽略思维训练的弊端,我们举行了“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写作思维训练”的专题研究课,探讨在知识讲授、例文导读、技能实训中如何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如何增强学生写作的问题意识、对象意识,增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这些专题研究课对突破实训教改、课程建设的难点,将实训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推向纵深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三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开展教研活动
在应用写作实训教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为了确保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制订了《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评估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作为依据,致力于将应用写作课程打造成为院级的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克服了时间紧迫、技术陌生、工作量大等困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成了应用写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应用写作精品课程网站两个网站。2009年应用写作课程进入院级精品课程的冲刺阶段,我们对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的进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我测评,拟写修订了一万多字的精品课程评估申报材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成了近十万字的实训题库、考试题库,进一步充实了精品课程网站。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得到了专家评审组的充分肯定,最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建成了应用写作院级精品课程。
四围绕实训教程编写开展教研活动
实训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实训教材建设三者密切相关。随着写作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化、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必然要求加强实训教材的建设,突破实训教改、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而实训教材建设的加强,又将极大地促进实训教改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实训教改、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我们紧紧把握实训教程编写这一契机,借风,适时启动了校本教材《经济应用写作实训教程》的编写工作,以此推进实训教改、精品课程建设。教程编写组拟订了《应用写作实训教程编写方案》,精心谋划,周密组织,认真实施。实训教程的编写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编写体例打破了传统教材编写的老套,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要素,因此,教程编写的过程,实质就是转变教学理念、锻炼教学团队、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
篇9
关键词: 治黄单位; 创新工作;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34-02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 ,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水到渠成的结果。“细”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精”的具体方法,通过“细”最终达到减损增效、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呢?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
2 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近年来,基层治黄单位对创新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好地做好创新工作,唯一出路就是要科学量化、细化创新工作流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以促进治黄事业的快速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创新工作实践经验,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2.1成立创新项目攻关小组,注意吸收新成员
根据项目需要,协助有关人员成立创新项目攻关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明确工作目标,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要求局班子成员和每个科室至少有一个创新课题,攻关小组以外的同志,对项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被采纳者,及时吸收加入攻关小组,使有才识的同志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2.2项目不唯一,课题灵活不死板
个别项目由于选题不准或技术难度过大,往往有时走入死胡同,我们及时引导更换题目,避免出现钻牛角,影响积极性,事倍功半现象发生。
2.3 排名领导不争不抢先
在确定项目完成人时,没有参与的人,特别是领导,要规定不准挂名,参与人员一律按在项目中贡献大小排序,避免一有项目,均是领导在先按职务高低排序的不良习惯,保护项目主要完成人的积极性。
2.4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保证创新工作落到实处,要求每个科室从实际工作出发,拟订创新课题,通过局务会审定后,制订创新计划和具体保障措施,明确每一个创新项目的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实行人盯人战术;加大督察力度,实施月通报制度,有力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三类会议,确保高质量完成.一是召开党组会,明确下步工作思路和目标,解决创新项目研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召开项目承办人员会议,集思广益,推进工作有效开展;三是每个项目小组自行组织碰头会,阶段性的总结创新项目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保项目按期完成。
2.5 注重人员素质提高,奠定创新思维基础
高度重视职工素质提高,创新教育形式,提供条件组织专业培训,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大专院校联合办班,把课堂办到单位,鼓励职工参加脱产学习,开展岗位练兵,师傅们自选课题轮流讲课,使学习成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帮助大家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为治黄工作奏出了新篇章。
2.6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在治黄科技创新工作上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发明创造及学术研讨,鼓励每个班组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年终在全局评选先进工作(生产)者、“文明标兵”、“学习标兵”的同时,评选“科技创新标兵”,并对其披红戴花,颁发奖金,激发其自豪感和荣誉感,借以调动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全局范围内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
2.7推行创新目标责任制,分解目标任务
把创新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由各分管局长分项负责各项创新工作,对重点创新项目逐项进行落实,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保障措施、进度安排,明确了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将研发进度计划量化到月。
2.8建立健全督查制度,确保创新顺利开展
按照制定的科技创新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由办公室定期对创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时刻关注重点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照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3 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奖惩
建立激励机制。创新工作开展方面,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在经济并不宽松的情况下,想法设法筹集资金,确保创新工作中的必要支出,对在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按规定予以一定奖励,此外,奖励项目完成人外出学习考察,通过此举,激励广大职工积极探索,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 完善实施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体系
4.1建立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要制定各种实施细则,对创新工作的目标、方法、流程等内容以条文形式进行公示,使职工从心中明白工作如何干,怎样考核,做到不等、不靠、超前工作,自我约束,自我评价。
4.2建立创新工作督查体系。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重在落实,对制定的各项规定,各种措施如何落实,要进行全面督查。创新工作都要建立专门的督查组织,负责督促制度、规定的实施,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
4.3建立创新工作考核追究体系。要将考核做为激励职工参与精细化操作,自觉执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做到严分析、严处理、层层追究,进一步提升创新工作管理水平。
5 搭建创新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平台
当今社会,各种制度、办法、规定林林总总,健全制度、从严要求成为提高单位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各种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制度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的情况,以及由于在管理上长期存在松、懒、散的现象,从而使制度规定形成的白纸黑字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因此,必须对已有制度进行修订,并且建立一套健全的、科学的责任制度,并且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这样,单位的各项管理才能真正行之有效,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5.1超前谋化创新工作制度。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地加强创新管理工作,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比较超前的创新工作管理制度。并且要下大力气、用真功夫,在加大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使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专业地贴近和符合本单位的长远发展规划,真正起到指导和保证创新工作在预定的计划中良性运作的作用。
5.2要有一个严抓细管、切实可行的监督制度。在创新工作的各个环节、信息链以及每个层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体系和督导机构,对创新工作精细管理理念的落实、贯彻与精细管理规章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精细管理规章在各个环节的兑现,在日常操作中的评估、修订与完善等进行全方位监督与指导,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正常推行。
篇10
论文摘要: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是企业精细化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辩证运用。它的核心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 构建和谐发展,实现人校两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力戒繁琐哲学,鼓励科学创新,才是高职教育教学实行精细化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等职业院校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转型过程中,如何确保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我院院长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湖南省级课题已通过了湖南省社科联成果鉴定。该项目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高职人才培养,对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作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构建了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法、观点,在该研究过程中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利用精细化培养理论,对我院的两个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造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方法,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但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将专业人才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辩证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内涵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不等同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如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论照搬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试图利用精心设计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工作行为,从而在整体上保障工作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企业质量控制的IS09000系列标准直接运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直接套用其概念条文,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这样势必对师生学校生活的全时空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对教学活动高度主观和机械的规范化过程,此种做法最终结果必然违背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的规律,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貌似精细,实际缺少对学生和教学规律的深入分析,盲目依赖强化措施,它至多只能称之为“学校企业化管理”,而不会真正获得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学校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提升。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教育教学管理要力争从“精细”中出”成果”、从”成果”中提炼“标准”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在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细,不等于繁琐,教学常规的“细是简单易行,是想得细、做得细、落实得细;实,是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注重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结合。我们的做法是:一抓制度。我院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形成指导我们日常工作规范的《办学指南》,其中教育教学管理建立了《教学常规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学校管理工作量化检查方案》等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控制教学过程的管理程序,实现了“制度规范、量化考核,管理精细、工作高效”的教学管理目标。二抓检查。通过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答疑等环节的常规教学检查,及时通报教学质量的绩效情况,这样既从中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激励、督促他们用心工作和学习;学院督导室组织督导团随机推门听课,深入了解课堂,及时与师生充分交流,寻找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办法。三抓交流小结。在各层次的检查、督促、评价过程中,随时发现优秀案例,集中进行展示交流,提供样板;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生成群体智慧;搜集典型案例或焦点问题,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集思广益,诊断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成果意识,注重成果物化,组织人员及时提炼推广,及时修订教育教学质量规章制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良性化运转。
三、教育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凝聚人心
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管理是第一要务,“师本”才是本之纲目。培育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完善的发展,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精细化与人性化融会的和谐教学管理最高境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考虑学校领导意图多,注重教学任务分配多,重视教学活动开展多,却很少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因此,建立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都必须要“以人为本”,要更多地关注师生的需要与情感,把管理定位在“服务”与“尊重”的基础上,使师生在民主的环境中既受到必要的约束,更享有充分的自由,这样教学及学习活动才会充满活力。我院在“抓内涵、上管理、创示范”过程中使教师的独创性劳动得到尊敬与提升,从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期,提出了多样化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其潜能发展,管理制度人性化,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适合学生的弹性学习为管理手段,给学生留有按自身发展潜力选择的余地,实现拓宽专业基础与增强专业职业技能紧密结合,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真诚、民主、科学的态度去制定规范、实施管理,才能与广大师生实现精神层面的深刻交流与共鸣,赢得人心,促进教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