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研究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期望;家庭背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2日
一、引言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会对学生自身的教育期望产生影响,进而对其未来学业成绩、教育获得、地位获得和收入水平产生影响。教育期望虽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但是可以作为一种正向的心理能力,激励青少年更加勇敢的追求学业上的成功。作为影响教育成就进而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变量,关注家庭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外有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倾向于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不足,同时对低收入家庭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边际回报高于高收入家庭。目前,OECD国家的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提升低收入家庭对更高级别的教育的渴望,并将之视为一种提升国家在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竞争力的手段,中国同样也需要关注这些问题。中国在未来二三十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中国需要完成从人口数量与结构优势向人口质量优势的转变,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然而有研究发现,我国贫穷的农村地区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20%以上,初中阶段的辍学率高达25%,这意味着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期望,我国未来将有大量劳动力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工人的要求,同时为我国未来埋下人力资本赤字和收入分配恶化的隐患。对教育期望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教育不平等,为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降低教育不平等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对教育期望的界定有教育抱负和教育期待之分,前者是对具有某种社会属性渴望的一种反思,后者则是人们基于对自身位置和社会运行的理解所设定的更为现实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测量中,通常较难对两者进行区分。本文所指的教育期望同时包含了上述两种含义,同时还包含了家庭未来的教育投资需求或预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即家庭对未来教育投资的计划或者主观选择。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人们在进行预期时也会追求最优化,因此本文认为家庭教育期望和实际的教育投资决策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
Becker基于物质资本的投资理论,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他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是一生收入最大化,而投资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是影响人力资本最优投资量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他大部分因素,如家庭收入、年龄、健康、性别、能力等,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因素进行解释。由此推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或许可以通过降低教育投资的流动性约束和失败风险提高家庭的教育期望,而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或许可以分别通过提高教育回报率和降低教育投资失败的风险来提高家庭的教育期望。
三、我国家庭教育期望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一)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影响家庭教育期望的因素可以分为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两类。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中关注较多的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社会学广泛研究的一个特征,具有多种测量方式,但是大部分都包含了对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量化指标的考虑。受数据的限制,大部分研究主要对局部地区或特定群体进行分析,有学者分别对局部地区的弱势群体,如农民、流动儿童和残疾人家庭等进行分析,结果均发现,家庭收入和父母的教育水平分别与家庭教育期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刘保中等使用全国范围的调查样本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陈旭峰使用某市农村学校的数据,王进和汪宁宁使用广州市的数据,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的非经济因素比经济因素对教育期望的影响更大,而宋阳使用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会显著影响家庭的教育期望,而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则不显著。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对家庭层面的其他特征和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李丹使用广西荔浦的调查数据发现,父母的健康状况越好、对陌生人信任度越高和社会公平认同度的认同度越低,则家庭的教育期望越高。王思琦和柴万万通过对作为全国贫困县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的一个县调研发现,农民家庭的教育期望会随着子女年级上升而下降,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倾向于成绩较好前景明朗的子女及男性后代,教育前景而非经济因素是决定教育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与之相似,胡咏梅和杨素红使用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数据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显著影响家庭的教育期望。此外,刘保中等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发现,子女数量越少、孩子性别为男孩、具有城市户籍,以及民族为汉族则家庭的教育期望越高。
(二)社区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关注较多的是教育回报率,此外少量研究关注了升学率、文化和收入风险。早期的研究中,钟宇平和陆根书使用1998年对中国北京、南京、西安三地14所高校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部分实证结果不支持教育回报上升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期望这一观点,并认为这可能和缺乏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方面的信息,或不能以经济理性的方式按照成本收益做出决策,或个体承受很大的“按计划地”完成教育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后续研究,较少考虑真实的教育回报,大部分考虑的是家庭主观预期的教育回报,但结果基本上都支持教育回报上升可以促进家庭教育期望的观点。陈沁和袁志刚认为土地和高教育都具有“失业保险”的功能因此彼此之间具有替代效应,他们使用1989~2006年“中国家庭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发现,当教育回报减少时,土地对教育的替代作用增加,即土地拥有量越多,则辍学率越高。廖桂蓉的研究发现,藏区贫困牧民对学校教育往往抱有过高期望,而当现实的教育回报率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时,会降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研究分析了教育收益对高等教育类型选择的影响,许祥云和张凡永使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课题组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发现由于家庭倾向于低估高职教育的收益,同时高估本科教育的收益,使得家庭选择高职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与之相似,杨钋和翁秋怡使用2011年度“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新生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收入预期越低,越倾向于选择大专而非本科学历,越倾向于选择低选拔性的一般院校而非“985”和“211”高校,他们认为这种选择是为了降低教育成本。此外,廖娟等使用2007年在北京六所高校所做的“研究生教育态度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预期收入对选择研究生教育有显著影响,本科毕业时的收入越高,越愿意直接就业而不是继续读书,预期硕士毕业时收入越高,则越愿意选择继续攻读硕士。
此外,一些学者对其他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杨春华使用2000年长春市和乌鲁木齐市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任何一个职业层或学历层,期待孩子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的父母占比,长春市高于乌鲁木齐市,他通过对比《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的数据,认为两地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方面相似,而1999年高等教育机构(含中专)的招生数,前者为82.2%远高于后者的37.1%,由此判断,升学率是影响家庭教育期望的重要因素。同时一些学者通过对局部地区的调研发现,农村的教育期望较低,并存在严重的辍学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2)对部分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高等教育的教育费用较高;(3)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而大部分农村毕业生,从事非正规就业、低职业地位、低收入和边缘行业的概率高,教育投资结果和教育投资期望的偏差越来越大降低了部分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热情;(4)农村社会逐渐形成和传播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四、结论
国内现有的关于教育期望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家庭特征对教育期望的影响,即使涉及区域差异的影响也仅涉及城乡差异,没有对整体各区域间教育期望的差异进行分析,此外只是简单的使用虚拟变量检测了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没有深入讨论其影响机制。目前,几乎没有学者使用2000年以后的全国范围的数据研究地区间真实的教育回报和教育发展差异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
1978年以后,中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快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阶层不平等和区域不平等始终存在,区域间的教育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很大的一个构成部分,同时部分欠发达地区面临辍学率较高等问题。对教育期望地区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教育不平等,为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降低教育不平等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区域发展特征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Campbell R T.Status attainment research:End of the beginning or beginning of the end[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83.
[2]Armstrong A.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Children's Test Scores[R].Working Paper 005,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2011.
[3]王甫勤,时怡雯.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2014.
[4]Caucutt E M,Lochner L,Park Y.Correlation,Consumption,Confusion,or Constraints:Why do Poor Children Perform so Poorly?[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5.
[5]Gale T,Parker S.To aspire:A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understanding aspir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5.42.2.
[6]汪伟.中国如何应对未来的劳动力短缺[J].社会科学报,2016.1.
[7]Zhang,L.,Yi,H.,Luo,R.,Liu,C.,& Rozelle,S..The human capital roots of the middle income trap:the case of China[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3.44.s1.
[8]刘谦.迟疑的“大学梦”――对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愿望的人类学分析[J].教育研究,2015.1.
[9]Becker G S.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
[10]Bradley R H,Corwyn R F.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1.
[11]李丹,刘澈元,胡天阳.泛北部湾中国区域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研究――基于对广西荔浦与全州两县的抽样调查[J].开发研究,2013.
[12]刘守义,王春禄,刘佳君,韩惠鹏.农村母亲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影响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009.
[13]马国庆.北京市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期望和教育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4]申南乔.甘肃省农村残疾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9.
[15]刘保中,张月云,李建新.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与家庭教育期望[J].青年研究,2014.
[16]陈旭峰.农民地位代际流动何以可能?――农民市民化水平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3.
[17]王进,汪宁宁.教育选择:理性还是文化――基于广州市的实证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3.
[18]宋阳.家庭背景、父母期望与子女高中教育获得性别差异[D].南京大学,2012.
[19]王思琦,柴万万.“过日子”逻辑与农民的教育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15.
[20]胡咏梅,杨素红.学生学业成绩与教育期望关系研究――基于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实证分析[J].天中学刊,2010.
[21]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假设的检验:对中国大学生的个案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2]陈沁,袁志刚.土地替代教育――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家庭的教育选择[J].经济学(季刊),2013.
[23]廖桂蓉.教育期望与贫困陷阱:对藏区牧民持续贫困的一种解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4]许祥云,张凡永.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差异及启示[J].教育与经济,2015.
[25]杨钋,翁秋怡.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收入预期对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4.
[26]廖娟,Joop Hartog,丁小浩.预期收入、风险与教育选择――来自北京六所高校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篇2
关键词:父母 教养方式 儿童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延续。父母的一举一动,如家长教孩子认字、说话,传递给孩子生活常识、社会规范等,对儿童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孩子幼小时所养成的习惯最深,也不易改正,如果说遗传是第一天性,那么习惯就是第二天性。然而,幼小所形成的习惯,大多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方式。
一、综述国内外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一)国外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
1.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被鲍德温使用,并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家长的人格不同,家长在帮助子女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所采纳的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并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2.继鲍德温之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保姆林特经过Σ煌家庭环境中所受社会化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家庭环境限制类型的不同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她也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宽容型。
3.苏联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家裴斯泰洛奇研究了母亲和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诞生的时候就是他开始受教育的时候。”他建议母亲应从早年就要发展儿童的体力,让他去习惯劳动,培养他对别人的爱,使他去认识周围的大千世界。
4.日本教育家福泽谕也研究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的影响。在他看来,孩子在出生后,父母不应该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智力,等到孩子长得类似于兽身那样健壮时,再说对孩子进行智力的教育,并且他强烈主张孩子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就是说,家庭教养方式在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国内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
1.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人人所知。他也研究了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当他还是一个进化论者的时候,他就特别真挚的,尖锐的揭发了旧社会的父子关系,有力的批判了封建的旧社会的家庭教育。他认为,父母应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首先是理解。如果不先产生理解,一味的蛮做,就会对孩子的发展形成阻碍。其次是指导,并且家长和子女地位要平等。后者必须优于前者,绝不能是同一种模型,父母是指导者,协商者,而不是命令者。最后就是解放,也就是说,不能给他们单单灌输一些道理或者是溺爱,而是更应该交给他们生存的本领。
2.华东心理师大心理系桑标并探讨了中日两个不同国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在测验的过程中,“母子关系的维度用接受――拒绝,宽容――严厉表示。父子关系维度用肯定――否定表示。”
3.中国留学生张溯考察了东北两京母亲的教育意识,他认为母亲的教育意识体现在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期望上。日本母亲多采取宽容的态度,孩子的成长与母亲的期望较为一致。中国母亲对孩子期望较高,但孩子的成长水平与母亲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4.林磊等人的“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和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性比,前者在教育孩子时,较少表现出溺爱、专制、惩罚、过高成就要求等。
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父母自身。父母自身因素包括A:受教育程度因素: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父母因所受教育程度较低,父母们把一种封建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给孩子,并让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去实践一切活动,他们的教养方式给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极端,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B:不同父母的素质。比如:自己孩子被他人打了,就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攻击对他进行攻击的人,最终会使孩子误认为攻击行为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这种类型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久而久之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偏激的思想,容易出现侵社会而非亲社会的行为。
2.儿童自身论。首先,在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没有伙伴关系,并且群体活动较少,不愿和他人交往合作,容易形成孤僻,胆怯,不合群等特点。其次,由于一切由父母包办,会形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的特点。儿童气质特点也有一定影响,拜尔发现儿童天生气质上的差异会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向模式”说,试图揭示亲子关系的双向互动机制,从而引发了儿童个性特征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的研究的高峰期,因此也产生了由单向决定观逐渐向双向互动观的转变的研究思路[7]。
(二)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在当今社会中,社会这个大家庭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儿童从小就要去面对学业上的压力,尤其目前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二孩时代的到来给家长又一次再拾起生命摇篮的机会,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一些变化,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2.家庭结构。社会越来越发展,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中的母亲或父亲会因为家庭所带来的压力,不屑一顾的去挣钱,首先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身心教育。因此,孩子因此会更多的与同龄人交往。科德里,西曼研究发现,依赖同龄人的孩子比依赖成年人的孩子更有可能会辍学,吸引,说话脏话和做不被家长认可的事情,往往会形成孤僻,冷漠,任性的性格。
3.遗传。人的气质也主要有遗传决定。目前,许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通常人的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性情直率。比如:当孩子做错事情,或没有成功时,属于胆汁质类型的父母可能会对小孩发脾气,小孩对父母就会存有一种恐惧感。而相对前面情况,粘液质的人就会显得平静,善于克制忍让,会对小孩持有一种耐心,慢慢给小孩讲道理,去鼓励孩子。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合理转变
父母教养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因此,父母们为了避免使用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教养方式,就应该对其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
(一)父母自身.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自身应做出一定改变。A.父母应以多侄女的观点教育孩子。不能总是强化并提高孩子的个体地位和个体意识。因此,家庭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出门去寻找“兄弟姐妹”。B.民主,平等,尊重的Υ孩子。父母对孩子不能溺爱。平常多多鼓励孩子更多的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C.多关注品德修养,防止家庭教育学校化。应更多的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更加注重给孩子灌输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D.家庭形成统一的教育观念。对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表扬,对不良的行为进行批评,引导。同时,父母要善于观察和鉴别孩子某些方面的才能,并且鼓励孩子去发展那种特殊的才能,当孩子犯错误时应耐心的用语言去教导并鼓励孩子,而非一律批评。家长要多参与如何正确教养孩子相关方面的活动,提高自身教养水平。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密切的结合。学校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所给予的教育也有漏缺的地方,但漏缺的地方或许恰恰是学校能更好给予的,因此,家庭和学校的密切结合更能提高儿童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学校可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正确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养方式,找出他们的合理之处和错误之处,及时反思,及时改正。
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防微杜渐,积极引导,运用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和睦,严慈并济的家庭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的积极教化功能,为孩子构建坚实的成长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素华.家长的教养方式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05).
[3]陈英.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1999,(12).
[4]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05).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误区 观念
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规模的家庭教育调查研究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十几年的时间。从近年来我国家庭家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集中于探讨教养方式、教育行为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而少有涉及关于家庭教育观念的相关调查和研究。把握和深入研究家庭教育观念,对开展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界定
依据教育运行空间特性,可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就是父母的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具体内容,不同的研究者存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国学者陈帼眉教授将其划分为家长的儿童观、人才观、教育观和亲子观等几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家庭教育观念应包括儿童的发展观、儿童教育观、儿童教育期望观、亲子观;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除了包括儿童发展、教育途径、儿童的可塑性以及成功教育的信心之外还应包括对学校教育的看法。
二、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
观念,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抽象概念。意识与行为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很多的传统教育思想精髓被传承了下来,但是一些文化糟粕也被有意无意的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下,传统的家庭模式被打破,都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些家庭教育观念,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如重智轻德,期望过高等。这些观念与提倡科学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尤其是在提倡人全面发展的今天,家庭的这种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愈加严重。因此转变社会的,尤其是家长的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尽管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各专家和学者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针对社会上,尤其是家长们的某些不合时宜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应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首先是科学的儿童观。儿童是人,不是物,儿童是孩子,不是成年人,是有独立人格和自尊心的独立的个体,不能强行的加家长的意志予孩子身上。其次是科学的子女观。子女是家庭成员,也是国家的未来,父母要树立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观念,不能把子女当作只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最后是科学教育观。遵循适合儿童自身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孩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施教。
(二)要实事求是的给孩子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定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之常情,关键在于客观现实与父母的主观愿望有一个动态的平衡。即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普及化阶段,也不能使“人人都上大学”,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分数至上”“名牌至上”只是家长自己的一厢情愿,适合的才是正确的,高分和名牌对于孩子来说或许只是父辈当年遗憾的补偿。上大学和高学历可以成才,但成才不一定唯此一种。据调查显示,美国成功的企业家中,低学历和大器晚成者超过高学历的人数。不能以分数和学历来评价一个人的一切。
(三)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要纠正“重智轻德”的偏向,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是家庭教育的方向。父母的首要职责是教育孩子做人,这是成才的基础。在重视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要十分重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德育,不仅要配合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勤劳节俭的教育。孩子吃、穿、用、追求名牌的倾向较为普遍。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抗挫折的能力。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即使智力超常、成绩优异,考上了名牌大学,也难以成才。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占有重要位置,要引导孩子把决心落实到行动、要求从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逐步进入轨道,形成习惯。
另外,家长切切不要总是把孩子局限在家庭学习中,硬把家庭教育变成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该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中,欣赏大自然的美,这对拓宽孩子的视野和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三、对家庭教育的再反思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状况的不乐观,凸显的问题,除了家庭教育观念的陈旧和落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从某种角度讲,教育孩子就是教育家长,帮助家长培养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即是对家长的再教育。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已有的文化知识和原始的教育方式远远落后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要提高家庭教育程度必须给家长“充电”,办好“家长学校”。只有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使家长接触新的知识,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提高家长对现代科学知识的掌握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学习内容的丰富,网络学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很多低俗的网络内容会引诱孩子。据调查显示:我国具有网络知识的家长不到百分之二十,如果家长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知识,你怎么能够知道孩子就是在利用网络在学习。
(二)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培训
家庭教育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整个社会给家长的教育却非常少,很多家长的教育方法还是传统的方式,根本就不知道科学的教子方法。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家长形成家长学校理念,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的讲座,由“家教专家”和成功的“家教模范”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介绍和推广先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提高家长思想道德建设与修养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冲击。某些社会领域的道德规范存在一定的缺失。很多家长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孩子价值观念扭曲、行为失范。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家长提高认识,加强修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摇篮。高尚品德的培养必须从孩子抓起,要对其美好品德的形成循循善诱,使其辨明是非、分清善恶。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注意家长的言行举止,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环境。
(四)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意识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进了学校就没自己什么事了,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学校,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责任,认为教育纯属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当然,学校教育在教育系统里是很重要的教育环节,它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校要尽到学校的责任。但家庭教育是包括孩子道德、行为,做人、生活的最基础教育,是终身的、延续的。所以,对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应该结合学校教育,是其接受系统的、完整的家庭教育。
总之,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又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若是方法得当,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赵刚.家长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Francoise Dolto.儿童的利益――学会尊重儿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池瑾.母亲教育观念与儿童心理特征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2)
[4]李巧巧.刘丽.我国父母教育观念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5]关迪.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误区和发展策略. [J].东北师大学报.2011(6)
[6]刘秀丽.刘航.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2009(5)
[7]张青.提高家庭教育程度的关键是家长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青春期教育 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社会环境,迫在眉梢
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养成、身心正常发育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与青春期性教育密切相关。青春期性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社会观等有深远影响。
近年相对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趋于弱势的小学生成为社会事件、校园事件的目标群体。据全国妇联统计:1997年下半年全国各地投诉个案135件,2000年上升到3081件。2009年仅媒体公开报道就有175人。事后调查其归因多为家长对孩子性教育意识淡薄,对性教育的内容模糊甚至空白,孩子没有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清楚遇到此类危险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教育环境,资源紧缺
教育部1999年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2002年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内容甚少, 2012年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仅限于小学高年级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以及中段的异往和建立异性同伴关系。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性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小学生青春期教育的教材和书籍资源相对不足、有限。
相对大中专,教育机制对小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课程重视不够,设置缺乏稳定性。教师多兼任,一般由班主任在学生生活中遇事提及。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观念影响,青春期教育课程中9.6%的教师能全部讲解此内容,36.3%有选择地讲解,其余 54.1%的教师则会一带而过或干脆不讲[1]。教师缺乏相关内容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培训学习,而这恰恰是教育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具备相应的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
3.重塑观念 修复漏洞
性教育领域中我国普遍存在着(重女轻男)的倾向。家庭、学校和社会往往更加关注对女孩的性教育,而过于忽视男孩的性教育,对男孩的约束和道德责任感教育意识薄弱。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男性更易引起性冲动,和女性相比对网络及信息的吸入量和需求量更广、更多。全球青少年青春期年龄较上世纪普遍有所提前。全国妇联研究所1995年和1999年两项青春期教育需求评估调查显示,随着青春期普遍提前,青少年“非常希望了解生理发育知识”的占被调查总数的69.9%[2]。因此现阶段我国青春期教育着力点和方向标应向小学生偏移。青少年青春期知识迫切的需求与正规渠道获得伶仃的性知识形成反差和矛盾。加上社会媒体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广泛性,网络漏洞和监管的不完善性,这对控制力和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是巨大的危险和诱惑。畸形的渠道获得不良的性知识是导致青少年性方面产生不良的理念与行为的重要原因。
4.家庭教育 流于疏忽
我国近些年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但做到规模和普及任道重远。尤其是性教育方面,首先因为传统思想影响下的家长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正规的性教育培训和学习,对性教育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此类知识无需教育,随年龄增长自然知道。还有些家长认为过早性教育会导致儿童青少年早熟。另外一部分家长认为不告知性知识是纯洁的保险箱[3]。在不知如何教,怎么教的情况下,采取回避态度。家长在性教育方面的空缺,自然把责任推给学校。在上述背景下,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没有得到充分自我认知的情况下,在激素水平作用下对自我出现的正常生理心理反应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疑惑感,这种性知识的正常需求和被压抑产生了一组矛盾。无形中将获得性知识的来源推向旁门左道。
二、相关概念
“青春期”是指由童年期逐渐向青年期过渡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19岁。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对毕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近年来青春期年龄界限有2-3年的提前。
“性教育”是一种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的教育[3]。其中包括生活教育、卫生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和人格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大量研究表明,性教育与青少年的社会化、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的发展以及今后恋爱、择偶和婚姻家庭中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性教育更应该是生命的教育,“终生”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也可以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4]。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主,对人类的发展影响意义重大。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瑞典是全球第一个引领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由政府支持系统化展开,教育部将其列为必修课,教育范围包括幼儿到准父母。有效的减少了青少年性病、性犯罪等不良事件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性解放、性自由”对美国青少年产生了错误导向,导致少女怀孕逐年增加,性病、艾滋病骤然剧增,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和惨重代价。随后美英澳等国的“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以及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A 代表避免婚前,B 代表对配偶或一个保持忠贞、不搞性乱,C 代表正确使用安全套)为代表的成功模式已被国际上普遍采用为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5]。许多发达国家逐步意识到性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随之也先后开始探索研究实施青春期性教育。
2.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2.1起源甚早,历史搁浅
公元前500年孔子的《诗经》中提及有关性道德的教学内容,是我国最早有关性教育的记录。公元79年,班固编辑《白虎通德论》, 提出学习技艺外,学生应接受性教育,是中国最早的学校性教育。北宋后至封建社会,性教育被禁锢了很长时期,乃至我国性教育的发展受到阻断。
2.2不断发展,逐步深入
解放前周建人、鲁迅、张竞生等人曾倡导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1963年总理对《生理卫生》教材做出批示, “一定要把性卫生知识交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有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1986年姚佩宽[6]等人出版了第一部青春期性教育的教学参考书《青春期教育》。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88 年颁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和加强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1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初中全面开展青春期教育。此后,一系列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继开展,有关青春期性教育的教本、科普读物、咨询手册,为青少年提供知识、信息与咨询服务的网站等呈现出多渠道发展的良好态势。将青春期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各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变化,消除困惑。
2.3认识现状,与时俱进
(1)社会环境中害事件的不断出现郑重提醒我们对家长与孩子开展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的青春期教育的迫切性。(2)随着青春期的提前,小学开展青春期教育契机更好。6-12岁之间,即是弱势群体,最需要保护的时期,他们的性好奇和性探究不带有任何满足性生理需要的目的,他们把性当作知识来学习,就象他们认识汽车、植物一样。(3)由于观念的尚未转变,现代青春期教育多以中学、大学为重点,疏忽了小学教育。小学生现有的青春期教育教材凤毛菱角,也大多是蜻蜓点水、星星点点。内容上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4)传统观念下,社会、家庭、学校等大小环境更注重对女童的青春期教育,而忽视男童的教育。这与人体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及社会现象有冲突。应更重视男童的道德教育与高尚的情操教育。(5)教育对象在力度和范围上应该由原来的以学生为对象向家长、教师为对象倾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我国性教育学家阮芳赋教授所说:“就像普通教育有德、智、体、美几个方面一样,性教育也可以分为德、智、体、美几个方面。”
2.4未来展望、发展方向
根据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倾向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道德教育(尤其注重男童的道德教育)、尊重人性和认知情绪等方面。教学内容要做到知识清晰、程度适度、有趣游戏、联系大自然生物变化和活动为主。家庭教育也要一起学习参与其中,以理论为基础,生活实例为导向,讲座与研讨、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培养家长学会科学的、系统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尤其加强男童的道德教育。此外对青春期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采用标准化学习,间接的提高了教师性教育的专业能力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顾美皎.妇女保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2]潘绥铭.中国性现状【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Pl~2
[3]彭晓辉主编.性科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2年.
[4]蒋凌燕 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比较教育研究[J].(2009),7
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 调查 研究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子女的效果和成果。
据媒体报道,兰州28岁女子林娟(化名)因痴迷刘德华而成为全国瞩目的一个新闻焦点。杨丽娟疯狂追逐刘德华13年荒废学业,为了女儿杨丽娟的追星梦,68岁的兰州退休老教师杨勤冀卖肾筹旅费,倾家荡产千方百计“帮助”女儿追星,但仍遭母女埋怨,最后跳海自杀。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追星事件,它在本质上是严肃的,是一个事关青年的问题,是一个事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何至于此?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帮助家长和学校更好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进行了“家庭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研究,努力探索家庭教育良好方法。
一、普通高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孩子心理、品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的个性品质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来说,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是无法替代的。为进一步了解家庭教育的状况,以便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我们就相关问题在我校学生中进行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85份,收回180份,调查对象涉及高中三个年级各一班的学生。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并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给予纠正,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令人满意的家庭教育状况
1.家庭物质生活丰富,家庭收入相对稳定。在调查“你家庭的经济收入”中,很富裕的家庭占2%,保证温饱的家庭占93%,很难维持的家庭占5%。稳定的家庭收入为孩子教育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2.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程度普通较高。有所谓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问卷调查中,学校召开的家长会,48.3%父母每次参加,32.2%大部分参加,19.5%很少参加。家长重视孩子尽快成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证明。
3.家庭教育内容趋于全面且丰富,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受到了重视。在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哪方面调查中,有79.4%的家庭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学习成绩放第一位的有14.4%,心理健康放第一位的有3.3%。
4.家庭教育民主化氛围明显。当孩子对父母述说某事或对某事的看法时,有87.3%家长仔细听孩子说完,然后再发表他们的意见,有9.4%打断孩子的说话, 有3.3%以“做其他事情”为理,不理会。调查还发现,15.6%孩子认为父母的管束很严厉,70.6%宽严合适,13.2%较宽松,0.6%不管不问。
5.家长较注重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89.5%讲道理, 9.4%严厉批评,1.1%打骂。当发现作业、考试成绩退步时,有74.4%父母帮助分析原因,鼓励孩子进步,15.6%严厉批评,10%不理睬,没有采用打、骂。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家庭教育期望期过高,加重学生心理负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普遍存在。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是好事,但过度重视往往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调查发现,36.7%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60%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在职业规划方面,51.1%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知识分子,21.7%希望做政府官员,7.8%希望参军或当警察,22%希望做个体户,没有什么特别期待的占17.2%。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一般都希望过上更宽裕、更体面的生活,对孩子的高期望自然就产生了,要求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当家长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无法兑现,有家长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教育方法或冷眼相待。殊不知,这会加重孩子心理负担,甚至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在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或重点大学家庭中,有4.6%的孩子经常去上网,71.3%的孩子偶尔去上网;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想到的倾诉对象88.8%不是父母。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点。
2.重学习成绩轻素质能力培养。在“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哪方面”的调查中,“关心学习成绩”放第二位占47.2%。调查同时发现,当身体不舒服时,只有47.2%学生自己去看病 37.2%告诉父母让他(她)们带我去看,15.6%要同学陪伴去。重视学习成绩是应该的,但轻视素质能力的培养会给孩子过分依赖,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觉得做任何事只要有父母都可以成功的。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软弱和逃避的个性,缺乏创新和独立性,在激烈的日后竞争中更容易败下阵来。家长重学习成绩倾向跟高考的分数指挥棒和社会重学历轻能力的现实有必然的联系。
3.家庭教育文化氛围单薄。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调查表明,我校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学文化以上学历的分别占6.7%和3.3%;父母亲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学历的分别占69.4%和83.3%。
父母亲的职业情况也是家庭文化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个体劳动者的比例分别是26.7%和30%;父母亲是其他职业的(如农民或不固定工作等)比例分别是51.1%和58.3%。
父母亲的正确导向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影响。调查表明,只有57.2%家长经常看电视新闻或订阅报纸关心国家大事,17.2%家庭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家里有明确而且能执行,大约一半的家庭周末或假期里就餐、休息没有规律。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家庭教育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出现这种状况,是与父母职业和物欲膨胀的转型社会有一定联系。
4.教育观念落后。现代家庭一般都很重视孩子教育,但很少家庭清楚明白家长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更谈不上去履行相应的职责。调查显示,63.3%家庭很少主动和学校老师联系。许多家长认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给他学费、生活费,自己的责任就算完成了,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还有家长认为,孩子在校太辛苦了,回到家里就应该放松一下,可以不用做家务了,不必按时起居和饮食。调查中发现,只有43.9%学生在家里做经常做家务,48.3%有时做,6.7%自己的事就做。周末或假期里,学生在家就餐、休息65%没有规律。家长的这些观念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带来很大的阻力。造成教育观念的落后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是社会人口素质不高所致。
5.教育方法不当,重教而不会教。调查中有48.3%父母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32.2%很少检查,19.5%没检查过。当学习退步时,15.6%严厉批评,10%不理睬。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存在观点不一致,5.6%当孩子面争吵,相互埋怨,有24.4%父母一方指责,另一方护着或不说话。这样的家庭教育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做不好还得到袒护,久而久之,需要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就很难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家长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联系,认为文化水平不高就帮助解决不了孩子学习的问题,就采取不理睬的做法。另一方面与家长意识有关,认为“一方指责,另一方护着”是体现对孩子的关爱,但其实质是溺爱。
二、研究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父母更新观念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自己的孩子从小都不认真教育,长大了还期待别人更认真对待?身为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二)重视家庭教育过程
看到许多功成名就的事例,家长往往只重视最终的结果,不关注教育的过程。其实,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试想没有过程,哪来的结果?对孩子成长有一定的期待是需要的,但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帮你分析原因,鼓励克服学习生活困难,抽些空余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有耐心地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三)重视孩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我们常见的家庭教育情形是一家人围着孩子转,百依百顺,父母越俎代庖,这样使孩子误以为自己天生就应该受照顾,要求的权利越来越多,结果让孩子凡事必要以“我”为中心,极易养成自私任性、孤僻等不良心理。相反,如果我们家长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在做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中培养其独立性。让孩子分担家务,通过劳动使其懂得尊重劳动成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逐渐形成应有的义务感、责任心。
(四)改进教育方法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孩子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制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对那些爱发问、好活动、喜探索的孩子,若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恰恰是创造性人才的雏苗。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等看了书或请教了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孩子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分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
(五)优化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小孩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孩子的情感、气质、行为、道德、个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思想、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和社会等方面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在一个充满民主、宽松、体贴、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及感情。父母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使孩子感到轻松自如,没有任何精神压力,这种环境会使孩子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创造活动之中,这对孩子独特个性的形成、创新意识的萌发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父母们应学会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这比恐吓、哄骗、打骂都管用。
(六)加强思辨教育
高中是学生逐渐走向成长化、社会的阶段,作为家长要教会孩子用辩证的思维和观点看待人和物。在高中繁杂学生生活中,有的学生遇到考试失手、人际交往障碍或教师同学的批评就要轻率离校出走或欲轻生。这就是缺乏思辨教育的表现。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要引导孩子看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孩子需要表扬,需要鼓励,但是不能光表扬,也还要有批评。由于孩子做的一些事情不都是对的,该批评就批评,批评也是促使孩子进步的一种手段。面对挫折失败时,要告诉孩子失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一次不等于失去一切,教会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要鼓励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血腥的“国际家庭日” . 家教指南,2005(08).
篇6
【关 键 词】 学前家庭教育;教育行为;儿童成长问题;教育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2010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是一种没有专门计划和明确目标,随环境而转移的,以潜移默化的“亲子”影响为主的离散性教育,分散在千家万户之中,因家长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道德观念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包括身体、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和教育等方面。
本研究是围绕3~6岁重庆市城镇幼儿园家庭教育素养的调查分析,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和家长教育行为以及儿童的成长问题三方面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9月,从重庆市征集了12个区域、共计25个园所。园所包括示范园11所、公办一级园、民办一、二级园各3所,民办三级园2所。其中主城区幼儿园15所,县镇幼儿园10所。在各个园所抽取大、中、小班幼儿家长参与调研,共计2425个家庭,回收有效问卷1896份,回收率78.19%。其中公办园1473人,民办园423人,男童1004名,女童972名。
本研究所用工具为自编问卷。从家长基本信息、教育素质与行为以及儿童成长问题三方面组成,并参考有关专家意见编制而成。问卷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方式设计,分两部分:26项客观性题(单项选择、多向选择)和2项主观性题。在研究过程中,将各园所分项目统计;园所类别归类统计;各项目合计统计几种形式。在研究中,11所示范园又分为主城区和县镇示范园,各选项数据及比率接近。鉴于此,示范园计为一项综合统计。
园所数据统计按等级分类为:示范园、公办一级园、二级园园、民办一、二、三级园;调查问卷主要以调研园所通过网络下载,向家长发放形式。整个过程用时50多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人基本信息
对受访人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基本信息进行分类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受访者年龄,示范园家长30岁以上的占83.67%,35岁以上有37%;公办二级、民办二、三级园家长25~30岁占30%以上,示范园家长相比其他类别家庭年龄更为成熟。受访者母亲占63.60%、父亲占36.40%,母亲为此次调研主要人群。学历上,示范园家长本科学历占42.88%,硕士及以上占10.05%,是所有类别园所学历最高人群;其次是民办一级园、公办一级园;公办二级、民办二、三级园家长学历中学、专科最多,占有比例80%以上。职业项目来看,政府机关、军人、金融服务业、事业单位家长更多选择示范园、公办一级;公办二级、民办二、三级家长自由职业者居多,分别为45.03%、41.07%。从家庭收入来看,示范园家长收入最高、公办、民办一级园之间家长收入差异不明显,5000元以上占4成;民办二、三级园家庭收入最低。
基本信息数据统计显示:示范园家长群综合素质最高;公办一级园、民办一级园次之;公办二级园、民办二、三级园家长综合素质较低。
(二)教育素质与行为
1. 教育素质。从育儿能力、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承担者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统计表示,对受访者“育儿能力”自查,分“游刃有余”“基本胜任”“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三项。其中家长认为育儿“游刃有余”仅为5.21%,其中综合素质最高的示范园家长此项仅为3.66%;“基本胜任”占64.27%;“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占达到30.04%。近九成家长育儿方面缺乏自信。近94.6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长结合。
在家庭教育方式中,45.92%家庭存在“成员间相互不一致”“工作忙,没有精力管”“隔代教育”“单亲教育”项分别为26.68%、24.94%、2.23%。这说明成员间对教育不一致是家庭教育最大问题;而现代父母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等,也让部分家长感到力不从心,将孩子的教育交给长辈管教。
“家庭教育氛围”选项,“民主型”家长选项最高,占51.44%。其中示范园、公办和民办一级园家长自我评价均达50%以上。民办三级园最低,此项比率29.51%;“严厉型”和“溺爱型”比例接近,分别为21.12%、17.67%。“放任自流型”合计比率为9.77%,约15.57%民办三级园家长认为属于此项。
“主要家庭教育承担者”选项中,五成及以上的母亲是家庭教育承担者,其次为长辈,父亲参与率较低,公办二级园仅为6.8%。示范园父亲参与度最高,占29.61%。调查数据显示母亲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者,父亲参与角色,相对整体素质最高的示范园所父亲最为重视儿童的教育。
在“父亲的育儿角色”项目调查中,74.4%家长认为父亲角色很重要,近两成家长认为“重要,但没有时间”。此选项民办三级园最高,达30.6%。
针对家长是否意愿参与家长志愿者活动,有70%家长愿意参与,其中民办二级园达96.43%;58%家长愿意让幼儿参与活动。
综上数据显示,近九成家长对育儿不自信;家长有家园共育意识;家庭教育主要以母亲、长辈为主要承担者、父亲参与度低;家庭氛围各层级园所有差异,示范园、公办民办一级园家长“民主型”较高,“严厉型”“溺爱型”较次,而“放任自流”型民办三级园比率最高;多数家长愿意自己与儿童参与互动性活动。
2. 教育行为。从家园联系方式、家长陪伴时间、陪伴方式、育儿知识渠道等方面进行统计。
此选项为多选,“幼儿园与家长联系方式”项目统计,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园栏是幼儿园最常用方式,示范园、公办一二级、民办一级园使用班级博客或qq方式。
表中15项显示,最为家长青睐的方式,亲子活动”最受家长欢迎,其次是“家长开放日”“个别交流”“班级博客”“讲座”“家园栏”。
“陪伴孩子时间”项,70%以上母亲陪伴孩子“一天半小时以上”,民办三级园相对较低,占44.64%,21.43%的家长利用周末陪伴孩子。
“陪孩子做什么”选项,由高至低分别为:示范园“做孩子喜欢的游戏”“阅读”“外出郊游”“约小伙伴一起玩”,四项合计占73.26%;公办一级园“做孩子喜欢的游戏”“看电视”“阅读”“外出郊游”公办二级园“看电视”“做孩子喜欢的游戏”;民办一级园“做孩子喜欢的游戏”“外出郊游”“看电视”“阅读”;民办二级园选择“看电视”“做孩子喜欢的游戏”民办三级园选择“看电视”“外出郊游”“约小伙伴一起玩”,选择“阅读”项仅为10.92%。
“增长育儿知识的渠道”项,“朋友沟通”方式最高,占24.67%,“上网”“看书”“电视栏目”方式分别占21.78%、20.33%、17.20%。
综上数据显示:幼儿园与家长联系方式,家长更喜欢亲子、个性化交流方式。大部分母亲能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民办三级园家长因为生活及工作压力,陪伴时间较少。与儿童的交流方式,示范园家长尊重儿童个性成长,注意引导幼儿对书的兴趣,亲近自然和儿童同伴交往;一级园家长尊重儿童个性成长,但“看电视”比例较高;民办三级园家长陪伴“看电视”比率最高,对“阅读”不重视;家长和孩子对电视的依赖较大。朋友交流、网络、书籍、电视成为家长拓展育儿方式的主要渠道。
(三)儿童教育行为问题
此项为多项选择。从儿童生长发育、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个性心理五方面进行统计,情况如下:
“生长发育”一项共计1253人次,占总人数的66.0%。其中“孩子抵抗力低,容易生病”占54%;“体重、身高不达标”项占28%;肥胖、先天性疾病分别占12%、6%。
“生活习惯”一项共计有2562人次选择,占总人数135.13%,是五个选项中比例最高一项。其中“不能按时入睡”“不能独自进餐”“不能整理自己的物品”问题比率分别为31%、26%、21%。
“行为习惯”选项,共计有2214人次选择此项,占总人数的116.77%。包括九方面的内容,其中“无理取闹”“不珍惜物品”比例最高,分别为26.24%、22.49%;“不愿意分享”“不遵守规则”次之,分别为16.12%、15.58%。
“学习习惯”选项,共计有2512人次选择此项,占总人数的132.79%。其中“注意力不集中”“喜欢看电视打游戏”“做事拖拉”“不喜欢看书”几项比例最高,分别为27.47%、25.72%、21.30%、12.10%。
“个性心理”选项,共计有1756人次选择,占总人数的92.62%。其中“不自信”“情绪不稳定”“性格暴躁”三项最为突出,分别为28%、26%、20%。
本研究从“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和“育儿困惑”两方面进行主观性调查。共计有768人参与了主观性答题,占总人数40.51%。其中示范园、公办一级园、民办一级园家长参与度相对较高。“儿童最突出问题”经过整理,包括个性、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理能力、爱看电视、生活无规律、注意力不集中、挑食、睡觉、不尊重长辈等问题。项目合计1861人次,占总人数242.32%。
“育儿困惑”一栏中,内容包括:如何与幼儿沟通?如何培养兴趣、特长及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如何把握度、隔代教育问题、成员间如何协调、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如是否需要教孩子识字、算数,要不要让孩子上兴趣班等。合计困惑总数757个。小班幼儿家长问题集中于自理能力、睡觉、进餐等生活能力,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中大班家长更关注于幼儿社会往、学习习惯等问题。
综上所述,幼儿育儿问题明显突出,同时也反映出家长育儿问题明显;隔代教育、成员间观念不一致等问题让家庭教育矛盾突出;工作压力和缺乏育儿经验,让家长焦虑、力不从心。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学前家庭教育发展不均衡。综合上述调查数据,六个类型的园所家长存在明显差异。示范园家长综合素质:包括年龄成熟、学历、工作环境、收入、教育意识与行为等方面最强;公办、民办一级园次之;民办二、三级园相对最低。
2. 学前家庭教育家长乏力。通过统计,反映出学前儿童成长问题突出,其中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别为135.13%、116.77%、132.79%;个性心理发展问题占92.62%。对待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六个层级家长没有明显差异,家长育儿乏力,近九成家长育儿方面不自信。整个学前家庭教育育儿能力与水平都需要得到提高。
(二)建议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涉及到家长和子女两方面。指导的全过程四类对象包括: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管理者。学前儿童的指导工作在幼儿园、社区、企事业单位、传媒介中进行。学前儿童指导过程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学前儿童家庭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鉴于此,拟以下几点建议:
1. 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学前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面对日益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与学前家庭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政府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学前教育而言,因其多功能和综合性,需要应实施跨部门综合,而不能仅限于教育单一部门的垂直管理,需要将相关的多方面的行政力量整合起来,如民政、妇联、工商、教育、卫生等部门,基层社区相结合,建立学前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营造氛围,建立系统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社区、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素养的提高工作。
2. 加强园所指导,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引领工作。福禄贝尔提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是完美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学前教育机构成为文化交流与教育经验交换的场所。各园所要加强对教师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其善于同家长和热心支持幼儿教育的各界人士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 创建网络平台,分享优质学前家庭教育资源。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络虚拟空间,打破地区、性质、等级的界限,通过社会支持、媒介宣传、专家引领、园所联盟、家长参与等方式,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和育儿理念与方法,让更多的家长和儿童受益,促进园所、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这种方式成本低、收效快,受益广,值得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罗.麦金托什. 发展生态学理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丁连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左本琴,周平. 家长选择民办亲子园的原因及其评价调查[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1):42-16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燕. 经济体制转型中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7] 吴波,方晓义,李一飞. 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8] 徐燕. 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7(4).
[9] 洪秀敏,庞丽娟.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
[10] 刘熙瑞. 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2(7).
[11] 廖艺刚. 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与政府介入――对思明区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反思[J]. 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篇7
论文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家庭教育
近年来关于学龄期儿童由攻击性行为引起的暴力事件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开始闪现,学龄期儿童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到惊讶与担心。为什么这些孩子爆发出这样的与其年龄不相适宜的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性与终生性的家庭教育该怎样来预防与制止这种行为发生,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其特点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阻碍了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是儿童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任何行为。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其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婴儿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物品或空间争夺引起,进入学龄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如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等)引起儿童间的攻击逐渐增多。从攻击的表现形式来看,儿童倾向于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的使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上的攻击。第二,攻击性行为存在稳定性。在童年时期被同伴评定为攻击性的孩子到成年期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第三,攻击性行为还存在性别差异。与女孩相比,男孩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二、攻击性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危害
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很不利,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而且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每一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社会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有西方学者指出,对于儿童来讲,大部分知识和交往技能,都源于同伴。同伴关系不仅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同伴关系较差,不能融入到正常的儿童生活中并导致人格倒退。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反社会行为,这严重的阻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据资料表明,在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当中,很多的暴力少年犯在其早年的儿童期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
三、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教育对策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教育,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在一个人的教育中人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家庭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其父母亲,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这种角色是多重的。家庭教育该怎么来预防和制止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
1、成人的榜样作用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并由班杜拉提出一套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有专家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如果儿童长期生长在暴力专制的家庭,其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几率很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对儿童实施暴力,无形中是在教儿童使用暴力,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儿童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简单的反射形式--攻击性行为来对付。常靠体罚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家庭外往往也是强侵犯性的,而且这样的孩子认为打斗是合法化的。
中国的教育受儒家文化、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一些家庭教育理念中许多的父母总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一贯用压制、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他们向儿童提供了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其后果是,不但达不到教育儿童的目的,反而变相的暗示了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你就这样对待他”。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他”。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外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的目标和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时多么的伟大,当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视为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教育的基本准则就是尊重儿童,将他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提高儿童道德水平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其自我控制水平有关,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又与自我控制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行为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表明,个人的道德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而道德水平越高,儿童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性相反的亲社会方向。由此看来,提高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生命、幸福与人际和谐的可贵,能有效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的道德培养可通过其特殊的方式,如游戏和故事。皮亚杰的游戏理论阐明了游戏之德性养成功能。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机能、解决情感冲突、补偿未满足需要、最终发展社会性、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儿童被要求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才是能享受游戏快乐的人。在游戏中儿童懂得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通过游戏儿童也明白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学习了判断善恶、美丑、是非、好坏等道德行为规则,提高道德得认知水平。故事也是提高儿童道德水平的另一种方式。故事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的宝贵价值告诉儿童,儿童在听故事或读故事时会在无意识层面获得这些教益,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藏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很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前提。儿童总是无比热情的重复体验这些故事,将他们自己的愿望投射和融合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故事帮助他们宣泄情感,帮助他们习得美德,也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压制这种行为,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引领儿童的成长儿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9.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比较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
[3]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蒋红斌.重视游戏尊重儿童的天性—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式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
篇8
>>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边沿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帮助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刍议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1-79.
[3]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157(3):60-65.
[4]叶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5]傅爱红.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04):63-65.
[6]傅斌.依托文化共享工程 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02):72-74.
篇9
关键词 创造性人格 家庭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Family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Creative Personality Study
Abstract Creative personality talent is the hope of the country, the creative factors include family, social, school and their own. Excellent family environment, proper atten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arents,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as well as the right of parents education, these are the favorable impact of the chil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ormation. Family education 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unfavorable way, the only child of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parents neglected education force is the 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not conducive to the chil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actors formed.
Key wor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amily; education
众所周知,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键时间段在早期,儿童的早期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父母是孩子最为密切的关系之一,因此在儿童早期创造性人格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思考家庭环境应该怎样发挥影响作用的,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探析,提高人们对孩子对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重视程度。
1 创造型人格的实质
1.1 创造性人格的涵义
英国的Galton于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是国际上最早关于创造性研究的科学文献,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研究创造力的开始。尽管对于其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理论界定,但目前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对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创造目标的实现产生动力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2 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因素
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因素通常由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组成。(1)学生自身方面。高质量地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其创造性人格有明显的正相关。(2)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营造的整体学习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导方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很重要的作用。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基础,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敢于疑问,敢于创新,而不是讲思维禁锢在考试和书本范围。(3)社会文化方面。由于社会上长久以来对有序遵从这一观念的灌输,学生往往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就会被教育谨小慎微,尊重伦理,以集体的价值为主等,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4)家庭环境方面。通常父母文化较高的,家庭环境宽松的家庭的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
2 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家庭是包括家庭物质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属影响的广义概念。结合已有研究,家庭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期望目标等。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包括优越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在物质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同样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自由表达想法和愿望和基本环境,有父母和家庭成员共同营造的家庭氛围会帮助孩子形成轻松的心理氛围,增加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
其次,父母的期望目标会促进儿童创造望的激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常常与出生顺序相联系。个体所处的特殊位置引起了父母格外的关注和期望。现在的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孩子成为家长的唯一关注希望,在获得更高的关注的同时,是否能将这种关注很好地利用其积极方面,是当代家长和我们所需要研究的话题。
最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孩子创造性人格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由父母的智商、情商、社会阅历、社会地位、成长经历等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儿童的父母更注重开放式的教养方式,他们重视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开放的教养方式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在生活中更加主动去进行可能的创造。
3 创造性人格培养中现存的不利因素
(1)隔代教育抑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我国独特的家庭结构造成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管教。隔代的溺爱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更多关注集中在物质生活上,集中在衣食起居的问题上,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思维的训练有所欠缺。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程度。隔代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逾越道德规范问题、情感缺失问题、生理教育不足问题以及产生教育不当问题。
(2)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对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相对其它孩子来说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独生”,因此,在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发展方面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独生子女往往具有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投资不遗余力,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进行培养,这些都会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智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是和人的交往,而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再与人的交往中难免有欠缺的方面,孤僻、自私、自我中心等都是常出现的性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3)忽视了教育合力的形成。家长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孩子,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学校的班主任和带课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根据老师的指导家长要学会“赏识教育”,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的同时学会表达,让孩子找到自信。从而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使得创造性人格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聪绒,郑莉君.创造性人格研究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 程良道.论创造性人格的实质[J].科技创业月刊,2002(10).
[3] 戴冰,张惠,张庆林.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刍议[J].教育探索,2004(6).
[4] 葛孚瑾.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 权月彤.家庭环境中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6] 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8] 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功人生第一步[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人际信任 大学生 综述
一、引言
大学时代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在认知、社会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实现了社会化。人际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大学生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大量研究表明,较高水平的人际信任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稳定的亲情、爱情、友情关系,从而使大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人类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许多因素会影响人际信任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发展,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氛围、父母的养育方式等都会对人际信任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养育方式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人际信任,本文拟从父母养育方式角度探讨其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关系。
二、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张文新指出,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在青少年的一生发展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青少年的行为具有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各种父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它是在父母和儿童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诸多研究一致表明,在所有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大。
1.国外的研究
弗洛伊德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不同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进行了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温暖和爱。Sears将其与学习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养育方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温暖与控制。
美国心理学家Symonds最早研究了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维度,“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这是从父母养育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养育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世纪60、70年代起,有学者将家庭养育方式类型化、模式化。最有代表性的是Baumrind的研究,她通过实验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父母养育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并指出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儿童个性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Mcloyd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孩子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孩子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
总之,西方心理学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的观察研究,结果具有可信性和有效性。
2.国内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学者才开始家庭教养方式这一方面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包括养育方式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个性特征、人际关系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蒋奖研究了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研究指出两者有密切的关系。父母对待子女有更多的温暖与爱,子女出现问题的几率就降低;反过来,父母过多地惩罚、干涉或过度保护孩子,子女中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就会增加。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成绩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来起作用的,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评价。
关于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负性教养方式和不健康的人格特质有正相关;亲子关系中的亲子行为与孩子的积极人格特征相关。王志梅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中,父亲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偏爱和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六个因素对子女人格特征的影响最大。谢培方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而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的养育方式不利于子女的社会适应。
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学者运用实证的方法对父母养育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是对西方父母养育方式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为家庭教育提供了高贵的借鉴资料。
三、人际信任研究
1.人际信任的概念
信任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多维度的特点。心理学领域最早对“信任”进行研究的是多伊奇(Deutsch,1958)。后来学者Rotter将“信任”的含义缩窄到“人际信任”的范畴,即仅指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信任而不包括对事件的信任。代表性的说法如: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辞、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认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
我国对人际信任的界定大都是引用国外的定义。张建新等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合作或竞争”的不确定条件下,预期另一方对自己做出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杨中芳等从人际关系角度提出了一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认为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履行他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即相信对方能够胜任自己的托付。这些界定分别揭示了人际信任不同的侧面,各有偏向,但同时也忽略了人际信任的其他重要方面。
综合国内外观点,我们认为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能力和道德的确定性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感。
2.人际信任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开始成为国内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学术研究的热点。据相关资料显示,仅有17.44%的大学生对他人的行为和承诺、陈述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赖程度,并能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人际交往;有70.93%的大学生只具有一般性的信赖程度,不足以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际信任程度较低者有11.3%,他们不能在集体中找到恰当的自我角色定位,不能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融洽共事,自感烦恼。郑信军(1998)对人际信任问题做了研究,分析了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人际信任与人格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大学生的社会信任度极低,女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总体上高于男生,尤其是在陌生人方面差异更为显著。井维华(2006)对山东曲阜市的初中生、职业高中生和大学生施测后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信任量表和其他分量表上的平均得分低于理论水平,差异性显著。
四、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人际信任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以不同被试者为研究对象,都证明了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相关。伍业光等(1998)认为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可增加子女的人际信任程度,特别是增加子女乐于助人的行为;反之,消极的父母养育方式会使子女人际信任感下降。所以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对他人的信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苏巧荣(2002)认为子女的人际信任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
而罗任、周茜对广州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父母养育方式进行研究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人际信任度的影响正在减弱,这应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家长要适应子女态度的转变,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适时与子女进行沟通,以身作则,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程度,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消极的家庭养育方式可能是父母低人际信任水平在子女身上的投射,他们对子女拒绝否认或是过度干涉,表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不信任子女自律、自理的能力。子女可能从这种长期稳定的人际互动的模式中获得低人际信任感。而积极的家庭养育方式能使子女得到更多的自和积极正确的引导,能使子女既信赖自己也信赖他人。同时,积极的家庭养育方式为子女提供开放、温馨的家庭氛围,能促使子女人格的完善和良好行为方式的养成,这些都有益于提高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
还有的研究认为,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养育方式容易使大学生出现社交回避行为和在社交情境中出现社交苦恼体验。如果父母经常以惩罚为手段对待子女,那么,子女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表现为神经质、敏感多疑;过分干涉和保护则容易使大学生自卑、缺乏成功体验、产生自我否定等;经常拒绝、否定则会诱发大学生日后的高焦虑及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原因。魏娟等的研究认为,父母养育方式影响着民办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子女的人际信任度,而消极的养育方式是阻碍子女良好人际信任的因素。
五、小结
总之,大学时期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的重要时期,人际信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冲突,若缺乏人际信任,则无法正确处理矛盾与冲突,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倡导教育的情感化,避免教育过度化。父母对孩子应尊重、信任和理解,使子女在亲密和谐的氛围中生活、学习,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注重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其健全人格的塑造,让大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要加强对高职生的社交辅导,建立和谐融洽双赢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信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8。
[2]王丽芳 阎克乐 王志波 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58-560。
[3]赵志一 窦路明 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99-400。
[4]伍业光 唐全胜 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93-494。
[5]伍明辉 宋凤宁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2,(6),440-442。
[6]简佳 唐茂芹 彭燕 人际信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2),122-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