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课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是一门兼具技术性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课程,其特点是新颖、全面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1)新颖性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软件的不断更新,这给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全面性
计算机网络方面,本课程包含了网络与数据通信、组网技术、网络安全、网页网站开发等内容。多媒体方面,除了对多媒体相关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外,还包含了几乎所有主流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学习,课程内容及其广泛。
(3)实用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网络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1.2 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是一门较新的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针对以经管类专业为主体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理论学习晦涩难懂,实践教学兴趣盎然
本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广、内容繁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理解起来难度也大,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淡薄。
(2)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本课程即要讲授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又要讲授大量的多媒体开发软件,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3)对口教材难觅
本课程现在能够选用的教材较少,我们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后,选择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胡虚怀老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一书,该书总体来说是目前最好的相关教材之一。
(4)应用软件更新快,教学硬件条件跟不上
本课程相关的应用软件,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开发类的软件,更新迅速,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对教学硬件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5)传统教学以及考核形式缺乏合理性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采用只在传统教室讲解的形式或多媒体教室演示的方式,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另外,采用传统的纸质试题考核,无法真实衡量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高分低能的现象将成为学生将来就业的屏障。
2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建立正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必须与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体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对于以经管类专业为主题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以“儒魂商才”为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2)教学模式
新颖、全面、实用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只能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多而杂,而且知识更新迅猛,加上教学的学时太少,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以引导式教学为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2 弱化理论教学,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教学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经管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与自身特点,认识到文科学生相对理工科学生而言,逻辑思维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弱化了复杂理论的讲授,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力度。
我们主要围绕如何开发和制作网页作品、多媒体应用系统或多媒体作品开发等主题,重点讲授各种软件开发平台和实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大量的案例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深入浅出的案例。通过几年的教学建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案例库。
教师上课时遵循“展示-讲解-引导”的步骤,首先对案例的最终效果进行展示,然后把枯燥的知识点融入案例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讲解,最后再对该案例可能进行的拓展与完善给学生以引导启发。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该课程在2008年刚增设的时候是34学时(其中12学时的上机实践),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组感觉该安排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锻炼的需求。
2.3自编讲义,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由于适合我们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教材非常难寻,于是课程组根据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专业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团队有针对性地编写了教学讲义。该讲义经过几年的试用与反复修改完善,现已逐步趋于成熟,现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校对,计划尽快作为正式教材进行公开出版。
2.4 改革传统教学与考核模式
除了上述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外,我们的网上教学环境己经形成规模,课程的网络学习网站日趋完善,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补充效果明显。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网络与多媒体开发工具的应用,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能力的测评。
2.5 改进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尽量采用最新软件教学
该课程实行教学改革后,我们将全部34个学时全部调整在了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教学,这样就对学校的软硬件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扩大课程影响力
篇2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结合这个趋势,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改革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尝试。从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的教学优势和几点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畅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其中网络教学改革受到极大关注。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提高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对国外,我国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实际应用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师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积极探讨基于网络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专业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阅读课教学大多采用精读课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学生只是把阅读课当成是精读二课,上完之后只是对于个别词汇有印象,教师对文章的讲解只是停留在对语法和词汇用法的讲解,或是对于句子和篇章的理解介绍。对于阅读能力的技巧,如略读、跳读、如何把握关键词和主题句,教师都不做介绍,对于如何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如何进行阅读训练的测试以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很少提及,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阅读课失去了兴趣,阅读技巧没有掌握,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提高,阅读作为学习英语的基础至关重要,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够改变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
2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优势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可以创造最直接、最主动、最真实、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阅读内容丰富。网络信息是目前最大的资源库,而多媒体也能提供十分丰富的学习资源。相对以前的纸质阅读内容来讲,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说为英语专业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和资料。学生可以从各大学习网站搜索到各种各样的英语资讯和新闻来进行在线阅读,学习到英语学习的各类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对于课本知识的补充阅读,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到背景知识及作者介绍,大量的英语阅读还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网络还提供了在线试题和分析,即时的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多媒体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PPT和文本资料进行补充阅读,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进行资料的阅读,清晰直观的多媒体资源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方便阅读。
(2)阅读环境开放。网络多媒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只要有电脑就可以进行阅读学习。网络多媒体阅读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几个特点,为学生创造了轻松良好的阅读环境,网络多媒体阅读教学集文字、图像、动漫于一身,图文并茂的情景提供了与课文有关的,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学生可以运用眼、耳、脑并用,多方面接受网络多媒体环境传递的信息,有研究发现,通过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接受的信息量比纸质环境下接受的内容更不容易被遗忘,这与不同环境对感观刺激的作用不一样相一致。生动形象的网络多媒体环境能大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观技术来掌握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阅读行为。
(3)阅读内容即时。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简单内容的纸质阅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相对来说,纸质教材的阅读材料更新较慢,而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层出不穷,时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资讯材料。网络多媒体阅读可以提供与课本相关的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背景介绍,学生不用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图书馆查询相关知识的介绍,网络可以迅速方便的提供学生需要的内容,网络多媒体阅读省时省力,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内容。 (4)学生角色改变。传统阅读课堂当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心理压力大,怕出错出丑或是受到教师批评,所以不愿意更多的参与课堂活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课堂学生的交流对象变为电脑,参与网上分组讨论或是完成作业都没有了压力,可以尽情进行自己阅读能力的发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都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需求式学习,教师由领导者变成督促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前传统课堂的阅读只是个人阅读,没有动力和兴趣,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阅读,学生参与到小组作业和讨论中,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帮助,发现对方的问题,培养了互助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
3 网络多媒体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设想
(1)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网络多媒体环境阅读材料可谓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如何选取合适英语专业学生来阅读的材料?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比较高,应选取英语母语作者完成的作品、或是适合较高水平读者阅读的英文原文来阅读,材料应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需要相吻合。如各大英文学习网站上都有现成的阅读材料供各个阶段英语水平学习者阅读,还有英语新闻。新闻语言往往是一门语言发展的先锋,新闻中不乏新的语言形式。但新闻本身能使学生同时注意到新的语言意义和形式,并使学生对新的语言形式产生猛然醒悟的作用,而这一点正是许多阅读材所欠缺的。即时性很强的英语新闻不仅记录着世界各个地方发生的大事小情,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讯息,还能从中学习到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阅读内容的情景化。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使用PPT和网络环境展示各类题材、风格、体裁的文章,集文本、声像、动漫、图画等为一体,反映东西方历史风俗、人物环境、介绍社会科学知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开展精心设计的各类情景化动态交互活动。网络环境下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主要在学生与电脑、与教师、与学生、与英语母族使用者之间进行。通过网上搜索,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文学、历史、地理或其他学科的某一话题展开网上讨论和交流,以真实、自然、立体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真实或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下,增强阅读量的输入、提升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
(3)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作用为辅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挥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小组进行在线相互交流,利用网络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利用电子邮件与教师进行沟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进行问题的处理。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感观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对多媒体的视频和音频进行大脑思维再次加工,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记住和了解到阅读内容。需要提出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不是让学生放任地自主学习,而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和帮助,使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熟悉文章体裁激发其运用结构图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相应的略读、寻读、查读和跳读策略,运用到具体实际的阅读当中,最终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成绩。
4 结语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阅读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笔者这里仅仅对其优势和教学内容的编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作为新型高效的技术手段,网络多媒体的发展对于全面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网络多媒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在改革当中提升和改变了自己——教师从繁重的模式化备课工作当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模式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眼界得到开阔,学习时间得到节省,自主学习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对象的智能性与自主性,跨平台可移植性值得借鉴。因此,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必将促进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冬梅,刘耀辉.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篇3
摘要:文章主张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互动媒体专业,并分析了互动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以及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问题。基于Flash的特色,提出建立以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并给出了体系框架。这对于数字媒体专业、互动媒体专业以及新媒体专业的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互动媒体;课程体系;Flash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一个世纪之前,福楼拜曾乐观地预言科学和艺术的未来:“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现在,他的预言正在实现,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使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数字技术为主要应用特征的互动媒体艺术运动,在信息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各行各业甚至普通人的生活。社会需要新媒体艺术形式,人们需要在互动的方式下实现各种媒体的表达。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所形成的互动媒体得到空前的社会需要,掌握互动媒体技术成为媒体人新的追求,互动媒体专业成为当下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互动媒体毕竟是新的媒体形式,这个专业还是新生事物,教学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争议。而最为重要的是有必要对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2互动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
互动媒体专业是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新专业。其特点是在数字媒体专业强调数字媒体制作、合成的基础上,互动媒体强化媒体与用户的交互,强调用程序来控制媒体,用程序来呈现媒体,因而,一方面媒体的呈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动态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另一方面,媒体可按设计者的编程意愿而受到控制,因而可与用户交互。可见,对于互动媒体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媒体的设计、制作能力,而且要具有相当的编程能力。目前,单方面能力强的学生不少,但两者都行的不多,就是能在两方面能进行沟通的也不多。从业界的要求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至少能在两者间进行沟通的人员。当然如果两者都行的最好,但这实在很难。实际情况是,依据各学校的师资情况,将专业课程按艺术与编程各有侧重来组织教学。如果是非艺术类生源且编程能力强的师资,则按三分之一为艺术课,三分之二为编程课来组织教学;如果是艺术类生源且编程能力相对较弱的师资,则按三分之二为艺术课,三分之一为编程课来组织教学。
3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
3.1面向应用
面向应用是互动媒体专业最主要的办学原则。在这个原则要求下,课程体系的制定要来源于实际,来源于企业,来源于社会调研。要从调研中得到的原始数据中筛选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再整合出具体的课程体系。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生能真正学到实用的东西。
3.2教授新技术
这是由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的。互动媒体的主要生存空间是互联网,而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软件日新月异。所以必须教授学生最新的技术,学生毕业后才能较快的适应企业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自己熟悉或善长的科目,吸纳新技术,传授新技术。
3.3强化基础
任何技能都强调基本功,互动媒体人员从事的是创意产业,也必须强调基本功。特别是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功,如颜色、布局、构图、绘画等,以及编程的基本功。当然,根据不同生源性质,可对艺术、编程的基础课各有侧重,但总的说,基础课的比较就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比例。
3.4突出特色
应该说,培养互动媒体类的学生有很多方案,学生以后从事就业也有很多可选的软件工具,但是,怎么把这个专业办出特色,使得毕业生抢手,这就是办学特色的问题了。要办出有特色的专业,一方面教师要有自己的功底和沉淀,另一方面教师更要跟踪新技术,了解新变化,深入企业和行业,这样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突出特色的专业出来。
4为什么以Flash为主线来建设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这首先要从Flash的历史和特点说起。
从做网络动画起家,到扛起RIA应用的大旗,Flash仅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它的主人也从小作坊式的FUTURE WAVE小公司到多媒体巨头MACROMEDIA,再到业界霸主ADOBE。每次“小鱼”被“大鱼”吃掉,都是因为Flash这一“美食”。但每次的主人易手,都把Flash推上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如今的Flash光芒四射,既为事实上的网络动画标准,又横扫网络视频领域;既以独档一面之能提供全方位的Flash作品,又以海量之势融会各路软件完成RIA应用。因而,如今的网络上Flash无处不在,从既爱又烦的Flash广告,到如痴如醉的Flash MTV;从娓娓道来的Flash课件,到欲罢不能的Flash游戏;从光彩夺目的Flash艺术,到迷宫游历般的Flash社区;从温馨浸人的Flash展示网站,到华丽大气的Flash商业应用。从桌面到网络,从网上到移动,到处都有Flash的身影。Flash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它让艺术人士有无限的艺术展示空间,又让技术人员有广阔的技术舞台。
具体说一说Flash的主要特点:
(1) 动画的制作能力。动画制作是Flash的看家本领,发迹之缘。Flash以动画起家,也以动画辉煌。除了可以制作传统的逐帧动画、运动动画、变形动画、遮照动画和路径动画之外,还可以实现时间轴效果。最新的Flash版本可以制作三维动画。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Flash的动画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它的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是适应了市场和用户的需要。热爱Flash的人声称自己为“闪客”。Flas有广大的受群和迷恋者。
(2) 媒体的合成能力。除了动画制作之外,Flash更像个多媒体的集成软件。早年的多媒体集成工具Authorware已有让位给Flash的迹象。Flash能集成各种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等。对可视对象还可以设计动画和过渡效果。它独创的视频格式文件FLV是完全意义上的流式媒体,特别适合于网络应用。现在包括YOUTUBE、BBC、优酷等大型视频网站都采用这种视频格式。
(3) 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能力。Flash的编程能力完全可以当成一个独立的编程语言来学习。由于有可视化的表现形式,这种面向对象的编程更能让非编程专业的学生易于入门。Flash编程是其强于其他创作工具的重要原因。ADOBE公司为了让不懂Flash创作环境的编程人员加入到Flash的编程队伍来,最近推出了Flex Builder,这是一个类JAVA的编程环境。有了两股Flash的编程力量,相信Flash的编程语言Actionscript会走得更远,更具有竞争性。
(4) 很强的媒体表现能力。因为出身于动画,所以它能对各种可视媒体实现动态表达、过渡展示;因为有强大的编程能力,所以它能用程序控制各种媒体实现富于创意、变化多姿的界面。Flash所表达出来的美能达到任何媒体创作人员所想达到的境界,大量现有的Flash作品也真正地体现出这样的美。有“闪客”说过,用Flash创作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5) 方便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通讯能力。现在,前台用Flash表现,后台用数据库支持的应用模式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商业的应用上。这种模式就应用了Flash的强大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通讯能力。在桌面应用上,缩主语言可用Fscommand、ExternalInterface等具有ActiveX功能的接口与Flash通讯。而网络上可用LoadMovie、LoadXML、LoadVariables、getURL等与外部程序交换数据,实现Flash到中间件再到数据库的连接。
(6) 良好的平台适应性。Flash文件体积小,易于网络传送,并能跨网络平台运行;Flash灵活的桌面应用到网络应用,具有良好的平台适应性。这样的特性解决了艺术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的大问题,因为许多软件不具备跨网络平台运行,这给互动媒体人员带来许多不便。但Flash解决了跨平台运行问题。
从以上的几点我们认为,如果能够以Flash为主干课程,再加上艺术设计类课程,媒体制作类课程,后台数据库类课程,最后由Flash来表现互动媒体,那么,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完全符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媒体专业需要的。
5以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案例
图1所示为以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案例,本案例以非艺术类生源且师资的编程能力强为条件,基本上按三分之一为艺术课,三分之二为编程课来组织教学。
本案例有这样的特色:
(1) 二条平行线,艺术设计和程序设计,再加一个塔尖,即互动媒体应用;
(2) 以Flash为主线,围绕着Flash所能综合的技术和应用方向设计课程;
(3) 可进可退。这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的。“进”是指对于编程能力强的学生,可向RIA应用方向发展;“退”是指对于编程能力差的学生,就用Flash做动画或实现创意也是不错的方案,而对于艺术细胞少的学生,学会Flash编程也是一个大受欢迎的程序员。
6结束语
Flash传播着一种自由的文化,一种自由的艺术。Flash也被誉为“新媒体文化运动”,它正从方方面面冲击着传统的媒体和文化。如果说“卡拉OK”让人们都变成了歌手,那么Flash则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的创造者,它用一种属于大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悄然改变着互联网,然后又冲出互联网改变传统媒体,走向商业应用,开始改变互联网之外的更多领域。当我们讨论互动媒体专业的教学问题时,不要忽视Flash的存在和影响力。互动是互联网的灵魂,互动是Flash的精髓,Flash提供的互动完全能实现互动媒体专业的需要。另一方面,Flash的表现形式丰富而又灵活,自由而又开放,所以,基于Flash为主线的互动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能秉承Flash的技术和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克巧, 喻丽. 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07, (21).
[2] 叶颖. 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J]. 出版参考, 2000, (19).
篇4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篇5
关键词:创新;多媒体;教育
Abstract: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the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Restructuring knowledge”,the practice ability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knowledge,and motivate them on creative ability.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the paper expounds the discovery and results the high school computer education.
Keywords:Innovation;Multi-media;Education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IT行业、影视行业、政府、金融、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创作、计算机及网络多媒体设备维护、交互多媒体作品创作、影视作品编辑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那么如何培养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方面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多媒体专业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一、创造探究机会,提供想象空间,激发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应用已有的知识,才会有独特的想法,才能有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常常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设计,开展相互交流合作,互相启发思想,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推行项目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是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等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
项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三、改变传统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里,互动无疑是多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最为显著的特性之一。互动教学将成为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热点,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将给教师的主导地位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教学关系中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将处于主导地位。授课教师除了讲授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通过教学中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技能的训练。以前老师们总是鼓励学生勤学好问,但现在我认为学生好问不等于勤学,应该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的设计制作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实践运用中进行变通,而不是仅仅解决当时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借助互联网络资源来扩展学生的业余课堂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学习时间,通过网络延伸和扩展他们获取知识的范围和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效资源,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到传递知识的主动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传授、启发、引导的重要角色。这既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打破了由教师个人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能快速地提高了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多年来由于我们系部整个团队的努力探索和研究,采取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积极性。在由本省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市人民政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和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首次全省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中,多媒体专业方向的动漫画设计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和优胜奖,网页制作获得二等奖,多媒体设计获得二等奖。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中倡导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个体、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红英.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福建电脑,2008,3
篇6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建设 项目化
随着项目化教学的普及,人们对项目化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配套相应的资源网站,就是我们在优化项目化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云服务器相比传统服务器,有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强,部署配置方便,性能更强、速度更快等特点,因此我们选择使用云端来创建资源网站,以下是我们建设云端教学资源网站的体会。
一、资源网站建设的背景
交互媒体制作是我校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制作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学好这门技术对学生将来的实习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项目化教学后,虽然课堂教学效果相比于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提高了很多,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有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能力,上课玩游戏以及合作意识不强等等。
二、交互媒体制作资源网站建设的优点
基于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配套相应的自制教学资源网站能够较好地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自制教学资源网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的一种适合学生特点的学科教学资源网站,它可以在不开通互联网的情况下在校园网或教室内使用,它如下优点:
1.与课堂项目化教学相比。与之配套的资源网站一方面具有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信息量广,更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具有可选性;再一方面,专题资源学习网站又具有信息相对集中,大量无关信息已经被去除,有利于学生在相对较少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2.在教学的交互性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在一堂课中要完成项目化教学的任务,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并不多,并且,有些项目要求在课外完成,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而网络因为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实现形式丰富的交互,提供丰富的数字多媒体与虚拟现实,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学习。并且学生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进行项目化课内外教学信息的反馈、交流和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和改进自身的教学。
3.在教学的愉悦性上。在基于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其观点、想法一旦得到认可,会使其产生尊重自我、实现自我的优越感。学生容易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
三、交互媒体制作资源网站的运作和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我们对交互媒体制作网站的教育功能和交流功能作了系统化的探讨,从而探索出建设教学资源网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对交互媒体制作项目教学网站的运作和功能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在内容安排上坚持以多媒体专业内容为主,并结合教学进度进行及时更新。提供丰富教学资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同学们阅读及下载学习。
2.多样化的问题与回答问题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加强同学对问题进行讨论的热情与力度,帮助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3.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功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展示与传播、试题库建设、在线多媒体专业知识交流、开辟教学论坛聊天室师生互动,以实现多对多的全天候交流;为学生、教师提供相应的信息存储能力,使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将自己收集的资源到网站中与大家共享。
4.视听写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记忆强度与学习效果;演示模式简单化,体现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深层次意义。
5.开设校园生活、情感交流、社会热点、娱乐天地等栏目,促进学生文化与情感的交流。
四、交互媒体制作教学资源网站的应用
交互媒体制作教学资源网站,是以服务项目化教学为宗旨的。教师在网站中项目任务、演示教学内容、布置相关问题,学生把网站作为学习工具自主学习,通过完成教师的任务以及自主的思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我们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几个环节主导教学。课前,我们在网站上一些与课中项目相关的资料以便同学进行预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引导他们利用学习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然后上传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热烈讨论。课中,教师通过演示课件和展示教学资料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讲解。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教慢和教快的同学都可以利用网站多媒体辅助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来不及解答,也可以将相应的问题发送到网站中供老师课后解答。课后,教师评价和小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论坛中提出供讨论的问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见解。
五、建立交互媒体制作教学资源网站的体会
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配套资源网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广阔、自由的环境,使教学逐渐从传统的课堂走向了个性化、探究式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虽然目前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整体上说建立配套资源网站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做进一步探索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媒体;改革;媒介融合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手机终端与固定终端都实现了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媒介融合使现阶段的信息摄取由单一的形式走向了多样化,同时高校的多媒体专业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教育现状分析
1.1新媒体教育的发展脉络。从传媒进化史来看,经历口耳相传、印刷传播、电子产品以及数字媒介时代,基于现阶段的需要,技术的革新让新媒体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新兴技术支撑体系下演化出的新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则从2007年衍生之初就投入了教育行业,在2014年于各大高校中兴起,全方位、立体化、新形象均使新媒体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深刻。[1]1.2国外新媒体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以美国为典型案例,美国的新媒体专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以计算机图形为基础的数学技术,这对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学生有很高的硬性要求。比如,学生要会运用3DMax或Maya等软件在计算机上制图,同时在此基础上,为3D科幻影片制作高水准的特效,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支撑。第二类则是设立在传媒学院和商学院下,与影视传媒相关的专业。第三类主要出现在艺术类专业上,要求学生有相当的语言表达能力。1.3国内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内,新媒体行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可观,各行各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甚至在某些行业如果员工无法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那么企业会自主淘汰不合格的员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巩固行业地位。[2]在国内,广告学、新闻学、动漫制作学等专业都与新媒体有不同程度的交集。随着新媒体的普遍应用和技术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延伸出更为细致的高校专业。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关注度和热度持续提高,使得新媒体专业人才在未来的就业中将占据明显的优势。1.4地方性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的意义。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普及,从侧面来讲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技术引导,才能使各个媒介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存在价值。地方性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的目的不仅是丰富本校的专业设置,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第一,教学措施。脱离原来的教育和知识传授模式,形成了现在的全方位、立体性授课模式。高校通过引进专业的新媒体设备和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给予学生更好的视听享受和更专业的技术指导。例如,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新媒体设备进行口语授课。第二,课程设置。遵照相应的进度需求,合理地设置课程。由理论走向实际操作,再到临近期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模拟课程等达到学生更新自身知识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新媒体人才的目的。第三,岗位需求。由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日俱增,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岗位数量与类别也在不断更新。传媒学、广告学、网络学、动漫制作、新媒体编辑与运营等通过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三大主要推动力成功跻身热门行业之列,是优秀人才主要选择的岗位。第四,制约因素。缺乏原创性是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良莠不齐的中小型企业盲目追求点击量和阅读量,抄袭和模仿痕迹严重。当前的新媒体产业链有四个关键环节:内容创意、内容制作、生产复制、交易传播。第一个环节与最后一个环节的成本较高,中小型企业往往会为了缩减成本而走上复制信息的道路,直接导致销售渠道受阻,发展困难。
2改革策略
2.1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培养。政府对于新媒体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综合现在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急迫性,新媒体教学毋庸置疑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3]教育理念要紧跟社会总体水平不断进步,就要摆脱守旧的纸质教育模式,不能局限于传播理论知识,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多媒体资源。要逐渐走出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不拘泥于课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学生了解新媒体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新媒体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在课下,组织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参与进来,亲自操作,明确原理,掌握诀窍。2.2加大对地方的产业研究,推行校企合作。正如现在全日制高校普遍施行假期与社会企业合作,借此来锻炼和检查学生在大学期间和课堂上的实际成果一样,现在的高校均采用开放式教育模式,这就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钻研和改变对多媒体的看法,最终积极提高自身的技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种新兴产业的崛起使互联网得到了进一步普及,遵循传统经营模式的产业需积极跟进。财务的申报、账务的处理、人才的管理和更有效的沟通等内容贯穿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对新媒体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各个经营环节。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不仅能发掘人才,还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2.3充分发挥新媒体专业在各个行业的作用。信息的采集和汇总离不开新媒体的辅助,正如互联网无所不在,新媒体亦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的优化和改良离不开新媒体的介入。[4]根据大数据展望社会的发展前景,将来新媒体的表达和具体的呈现方式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盈,在社会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新研发出来的医学仪器、打印技术和广告呈现展板等都离不开新媒体的大力支持,如3D打印机以及可以深入患者胃部进行手术的医学胶囊等,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也逐步攻克了技术难题,推动了社会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会继续深入挖掘这种能力,造福人类。
3结语
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客观存在致使现在的教育观念和模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新媒体专业的设置逐渐走向专业化。相信在以后的高校教育中和社会生活中,新媒体也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涂涛,李文.新媒体与未来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34-38.
[2]宋皓.浅谈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的改革[J].北方文学(下),2017(08):148-150.
[3]孙傲飚.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交际,2016(17):140-141.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数字媒体专业 实训室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16-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数字媒体专业。我院地处珠三角经济发展重地――佛山,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弥补需求缺口,本着“立足地方、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和本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前景良好。
一、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媒体实训室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实践课作为技能培养的实现手段,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占不少于总学时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因此,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价中,实验、实训室建设和应用管理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为培养符合数字媒体专业要求的合格人才,数字媒体实训室除了提供先进高端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及良好的实训环境等硬件条件外,还应注重建设符合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软件环境”。
二、数字媒体实训室建设方案
1.数字媒体实训室功能需求分析
按照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可以将其划分为数字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出版、数字学习及数字展示六个基础内容领域。数字媒体实训室的建设也应该相应的满足数字图像处理,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音视频制作等动态视频数字技术和静态图像数字技术的实践条件。这就要求数字媒体实训室必须拥有强大的编辑功能、超大的存储容量、广播级的视听设备、独立的工作站点、稳定安全的系统和网络化的系统资源共享。
2.品牌的选择
数字媒体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实现音视频媒体类的设计制作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实训室的配置应满足对设备要求较高的课程。音视频媒体类的设计制作主要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来实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有MAC和PC两种操作平台,随着PC技术的不断发展,PC机较MAC机来讲在性能和价格方面越来越具有优势。目前国内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以中科大洋、索贝、极速、SDI 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品牌为主,并应用于国内各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属于广播级别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3.高品质的视听要求
随着高清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清电视、高清机顶盒、高清网络视频等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普通观众到传媒专业人员无不对视听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媒体专业音视频编辑、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等课程大部分涉及到图像、声音的制作和处理,高清晰的画质和高保真的声音是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追求的制作效果。数字媒体实训室设备应提供高分辨率的显示器、高配置显卡声卡、环绕立体的音响,从而使学生体验高质量的视听享受,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产品。
4.系统架构
结合专业实践从经济的角度和维护的角度出发,数字媒体实训室应选用千兆以太网的系统架构。以服务器为中心, 由网络交换机连接所有工作站点。实验室每个工作站点都是一个完整并且独立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独立完成数字媒体软件的各种编辑功能,并且每台计算机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教师机可以将素材统一存储于服务器硬盘,学生可以任意访问。学生将制作的作品存储于本地硬盘,也可以上传到FTP服务器供同学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上传服务器的作品进行批改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实时共享。工作站所有的计算机装有密码保护软件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
5.数字媒体实训室配置――以40台学生机为例
我院的数字媒体实训室根据专业实践要求,结合专业教学特点,选择了性能优越、系统稳定、兼容性好的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惠普(HP)工作站。由全千兆交换机将40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与超大磁盘容量的服务器相联。有4台学生机做为上下载工作站,配备了广播级非线性编辑硬件板卡,便于视频素材的上传和下载。其他36台编辑工作站除了配备了适合影音视频以及动画建模渲染的高配置硬件以外,还加配了正版含加密狗的Avid Liquid网络版高标清非线性全中文编辑软件以及AVE1000广播级的专业三维教学视频互动教学辅助管理软件。
整个配置具有大容量存储、实时访问、网络速度快等特点,能够给学生提供平时常应用到的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网络管理等功能,充分提供接近社会需求的工作环境。
惠普工作站系统架构图
三、数字媒体实训室应用管理
1.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训室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因以情境教学为主,学生处在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从周围的环境中主动获取信息、知识。而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和辅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职业院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也应接近真实职业场景,校内实训室应重视实验实习工位的数量、实验实习设备的配置,操作应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
2.承担社会服务工作
为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我院数字媒体实训室除日常的教学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培训、考证、比赛任务。每年都有学生在校内参加广告设计师、广告助理设计师的培训和考证,今年我院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200多位学生在该实训室进行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并参加考试。该实训室还承担课外科技活动、技能竞赛项目成为了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广东赛区高职组平面设计组的初赛赛点。因设备先进管理严谨,还将准备承接广东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的赛点工作。
3.实训室+工作室创新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把学生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但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难度非常大,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中阶段,现行的制度决定了企业以自身生存和发展为主要任务。不可能像发达国家的大企业那样耗资高成本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我国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刚出校门就能直接上任工作岗位的人才。在借鉴发达国家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立交桥式”以及瑞士职教体系都不可能完全的适应国内职业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现阶段如何做到教学与生产紧密对接,在此问题上本人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我院数字媒体实训室实行实训室+工作室创新管理模式,基于现有的专业设备和实践条件创立了数字媒体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承接校内外与专业相关的业务,如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制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制作、网页界面设计、动态网页制作等。由老师带领学生组建创新团队,严格按照公司的制作程序和流程来要求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把课堂变为公司,老师就是技术总监学生就是员工。目前我工作室承接的一些业务有专为教师服务的视频精品课程的制作,其中有精品课程《数控编程与制作》、《光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凤凰微课《非线性编辑》等省级项目。还有为校外“唐山时尚客餐饮有限公司”制作的宣传画册以及CI设计等平面设计制作。在承接校内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紧贴实际生产过程,推行了情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目前,该实验室承接的业务都已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并受到来自家长、企业、行业第三方的高度评价。学生通过制作真实的任务,在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真正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要求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现阶段我院迎来了争创省示范的契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实训室的建设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职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质量。数字媒体实训室作为该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场所,我们在抓硬件设施的同时也绝不放松应用管理这些“软件”环境。在不断思考、摸索、实践中我们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实训室的设备场地环境都是为真实的情境教学模式而营造,实训室+工作室的创新模式也为实现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在取得明显效果和骄傲成绩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努力,因为实训室的建设和应用管理将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1】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4号)
[3]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思考 职业技术教育 姜大源
篇9
新媒体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新媒体处于尴尬的发展处境,存在意识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1.1新媒体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认识不到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普遍使用,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技术传播成为时展趋势。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媒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比较片面,想当然地认为新媒体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在于引进一些信息化的设备,如在各个村里简要配置计算机、传真机等硬件设施,这些简单的措施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实质性作用,忽视了新媒体在农村的建设。
1.2缺乏新媒体专业性技术人才
农村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还要懂得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善于在浩瀚的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中筛选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新技术,从而完成农业信息技术的搜寻、收集、整理和工作。然而当前,我国教育制度无法满足农村对新媒体专业性技术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讲授的知识具有滞后性,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农村发展新形势,无法快速适应农业的发展变化。此外,新媒体的基层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整体较低,对网络知识的了解甚少。
1.3新媒体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其中大部分的网络设施都是为政府服务的,网络媒体信息比较少,且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2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2.1提高农户的媒体化意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千年的农业种植历史,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已成为我国农业特色形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强化农户利用新媒体的意识,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观念,使农户真正意识到媒体信息就是资源,媒体信息就是财富的意识。意识是改变行为的基础,只有农民从心里真正意识到新媒体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学习和驾驭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提高新媒体技术对农业经济作用的宣传
当前,电视仍为我国农村最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是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因此,新媒体技术宣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视这一媒介在农村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捷的优势,结合当前作物,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和传播。此外,利用农村赶集、庙会、聚会等人群聚集形式,开展新媒体作用宣传,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3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
当今社会是新媒体教学和学习的时代,正可谓“处处点击皆学问”,政府在提高新媒体宣传的同时,应积极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渠道,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手机短信咨询、论坛等反馈渠道,及时有效地将农民接收农业科技信息的情况反馈给传播主体。这样有助于专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通过新媒体途径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宣传反馈的问题。这样即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也克服了大众媒介反馈不及时的缺点,有利于农业科技信息的快速高效传播。
3结论
篇10
关键词: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就业;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100-03
一、媒体类专业及媒体类人才的“新”特征
媒体类专业可分为传统媒体类专业和数字媒体类专业,传统媒体类专业包括新闻与传播学下属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等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媒介平台而设立的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媒体类专业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知识结构的变易性。受媒体技术革命的影响,媒体从以印刷技术为主流的报纸媒体、以电子技术为主流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为以数字技术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媒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也呈现为从新闻专业向广播电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的跃迁,媒体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具有与时俱进的变易求“新”的特征。
(二)知识类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正是由于媒体类专业的技术规定性,决定了媒体类专业由文学艺术、传播学理论向兼具技术和艺术,并向整合心理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转移。专业人才既需要掌握宽广深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现代高科技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能力,因此,媒体类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
(三)知识转化的时效性。某种意义上说,媒体类专业永远都是“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基地,它既要求人才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迅速转化为产业创新能力。媒体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媒体产业的动力源,其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素质对行业发展有着引领作用。其创新能力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新”技术能力和“新”艺术创意能力上。
可见,“新”是媒体类专业人才的基本特征,“新”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与艺术创作能力、“新”媒体理论研究能力、“新”媒体文化创意能力与“新”媒体行业前瞻能力构成的综合性实践创新能力是媒体类专业人才核心素质。
二、国内外基于就业导向的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一)国内高校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自1996年清华大学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专业和“新媒体研究”课程,特别是2004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来,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形成了相对具有特色的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开设信息艺术概论、信息图表设计、动态表达基础、数字动态设计表达、互动媒体设计、脚本语言基础、数字影音设计、信息设计方法、信息结构设计、界面设计、人因工程与可用性评测、新媒体艺术、信息设计、交互技术、设计社会学等课程。人才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信息产业、动、漫与游戏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影视动画、数字娱乐、网络游戏)、交互界面设计、移动通信应用服务、多媒体应用与内容制作、公共信息设施设计、新闻和娱乐媒体、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媒体艺术机构等。其人才培养创新性体现在超前的理念和前沿的课程,如人因工程与可用性评测等特色课程。
2.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该校国内首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空白。该专业下设三个方向: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网络多媒体方向、游戏设计方向。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在影视特效艺术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偏重艺术实践,就业导向型,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是,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就业方向包括影视、动漫制作和电子游戏企业,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电视台以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该专业科研实力雄厚,有一个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注重IT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上三所高校的媒体类专业培养方式各有特色,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视媒体设计思想及视觉传达的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则偏重实务及从实践中创新,作为科研型的浙江大学则重视技术工具的创新运用能力。三种培养方案对于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艺术主导型的院校通过艺术创意培养推动了媒体设计理念及其艺术化表达的创新;二是应用主导型的院校通过实务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后推动了媒体技能创新;三是科研主导型的院校通过基础研究推动了媒体领域的技术革新。
(二)国外高校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比较而言,国外高校“新”媒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我们选取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包豪斯大学等著名高校相关专业为例:
1.麻省理工学院传媒艺术与科学系:该系属于建筑设计学院的一部分,它分博士、硕士和本科公共课三个层次来进行数字艺术教育,强调科研和实践。所有研究生都参与媒体实验室工作和获得资助。培养高端的媒体人才,为科研院所及尖端领域提供数字艺术人才。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闻名于世。独特的实验室模式,使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并重。
2.普渡大学计算机图形技术系:该系将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互动多媒体、动画技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可分别授予理学士和硕士等学位。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美最好的电脑图形业界的参与者、管理者和领头人。毕业生因过硬的技术本领,深得就业市场的青睐。重视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图像领域的深度创新运用。
3.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该学院有三个专业,即媒体(经济)文化、媒体(艺术)设计与媒体(技术)系统。媒体文化、设计与技术一体三面,构筑媒体人才全面的知识结构。文化、设计与科学三位一体的媒体学科架构,是媒体学科上的创新之举。设置众多的项目课程。文化素质与科学技能并重,以项目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湛的技术与大师思维。
以上可见,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渡大学为理工科院校提供了一个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很好的借鉴,前者的实验室模式以及后者在电脑图形领域的特色研究,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包豪斯大学的课程安排注重对学生项目
设计能力的培养,“项目课程”的分量非常重,学分也非常大,是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重要教学计划内容,强调在“做”中学习的“项目课程”对增进就业助益颇大。
三、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就业互动机制的个案分析
在国内高校新媒体类专业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以下简称“媒体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完成了由“传播学”向“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的转型,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结构,二是创新型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机制。
(一)建立面向就业的动态培养计划体系。2004年媒体系对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200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影视制作类课程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计算机类课程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他综合类和基础理论课程都有所增加,其中类似《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体现了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这一次培养计划的调整,对学生的就业导向和增进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媒体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SPSS统计软件频率分析所取得的图形化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培养计划的角度来看,IT业、广播电影电视业、教育机构(考研、在高校任职或任教)这三大类型基本上是培养目标所指向的范围,最近几年七成左右的毕业生流向了这三种类型。第二,从200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从事IT业者为零,到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吻合了媒体系培养目标从传统媒体逐渐向数字媒体转变的思路,也可以看出课程调整提供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就业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硕士毕业生IT业从业者呈波动上升趋势,2008年(占总毕业生数的1/3)和2009年(占总毕业生数约1/4)明显高于2006年和2007年所占比重。显示了数字媒体行业渐次成为媒体系的主要毕业去向,这与媒体系的培养目标吻合。第四,广播电影电视业就业人数近年基本上呈收缩的态势,而广告业历年所占比重都不大,并非媒体系毕业生的首选行业。一方面,由于偏重技术的数字媒体广告职业被划归到IT业;另一方面,传统广告业所要求的设计和策划技能并非媒体系教学计划所专注的目标。第五,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职业类型所占比重较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过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被纳入到既定轨道,培养计划对初次就业流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媒体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4届至2008届从事IT业的本科毕业生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x轴为时间轴,y轴为IT业就业者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为了简化回归系数,将年份自变量x转换为1-5的等差数列,最后得到如下回归曲线。可以看出前五年的IT就业基本拟合三次方程模型,在这五年内媒体系的IT业就业学生增速呈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
从图1可见,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与学生的就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创新的内容对学生就业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就业的流向指导着培养计划的调整。
2010年媒体系针对三网融合的就业市场进行了第二次大的调整,实行以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媒体类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在2010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其中计算机类占比29%,比重明显加大(增加10个百分点),而影视制作类占18%,压缩了9个百分点。这些变化是系教学委员会根据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市场反馈调整的结果。第二,除了计算机类和影视制作类的变化较大,其他四种类型保持相对稳定,增减在5个百分点以内,但是课程安排有了一定的变动。为了适应数字艺术发展的需要,美术类课程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中增添了“数字表现技法”课程,艺术理论类课程新增“心理学与接受美学”、“网络虚拟艺术”课程,补充了从传统艺术向数字媒体艺术转变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第三,为了区别于计算机系、艺术系的培养方向,媒体系在加大计算机类课程比重的同时,却没有削减艺术方面的课程比重,这是保持媒体类专业艺术特色的举措。2004年艺术理论类与美术类课程的总占比为20%,2010年这两门课程的总占比为21%,艺术理论类10%,美术类11%,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说明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也重视学生艺术素质的养成。
(二)建立以项目带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增进就业机制。技术开发能力和艺术创意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种前沿的视野,以项目带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增进就业的途径之一。媒体系以国家级、国家部委及省各级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黑龙江省网上虚拟体验馆、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于数字仿真模型的网络舆论引导规律研究、古代孔庙祭祀的数字化复原研究、虚拟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三维展示系统、基于动作感应技术的虚拟现实空间交互研究、与黑龙江晨报合作成立新媒体形态设计联合实验室等项目,为学生技术创新与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高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研究站在研究的前沿,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战略意义。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先后进入到百度、华为、中兴、腾讯、奇虎、新浪、盛大、水晶石等新媒体领域,在手机、数字电视、网络媒体三网合一的时代,站在了行业最前沿。
四、结论
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之间是一个互动的机制,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由于媒体专业的特殊性,面向就业的媒体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结构,随着就业市场的需求即时调整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二,面向就业市场的创新性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增进就业率,还能提高学生就业的平台。高平台的就业去向又增强了在校学生实践创新学习的热情。其三,正确预见就业市场的动向,是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的关键。其四,以前沿性实践创新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先进理念和创意能力,使之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可以成为行业先锋。诚然,在探讨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就业问题中,还有许多更复杂的因素需要考虑,但营构动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3.
[2]叶福军,潘瑞芳.浅谈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状况[J].新闻界,2010,(5).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tsinghua.省略/pubHsh/.
[4]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animation.EUC.省略.
[5]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B/OL].http://cs.zju.省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