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商优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商优化管理

篇1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选择

一、引言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实现最大化利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日益激烈的供应链竞争中,合适的供应商意味着高质量高服务的产品,正因如此,在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的选择同样必要,所以本文利用简单的AHP对VMI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进行优化选择。

二、VMI对B类产品的适用性

参照ABC分类法将备品备件依据缺货表现、供货特点和返修特点三个属性分类,A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导致停产,供货特点是供货周期长,供货周期得不到保证,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返修周期不确定,返修周期长,返修周期大于供货周期;B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严重影响质量(不停产),供货特点是正常供货周期,供货周期能保证但不能满足即时需要,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正常的返修周期,返修周期小于或等于供货周期;C类备品备件的缺货表现为给生产带来不便(不停产、不影响质量),供货特点是供货周期短,能满足生产的即时需要,不需要库存,返修特点是返修周期确定,返修周期短,能够满足生产的即时需要。

在此分类中,A类属于关键性备品备件,不允许缺货,需要保证一定库存,又要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避免风险,因此不宜采用VMI;C类不属于关键性备品备件,价值小数量大,缺货损失较小,适合采用无库存管理;B类处于A类和C类之间,缺货不会停产但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价值较大,风险性又比A类小,因此VMI很适合B类备品备件。

通过VMI对B类备品备件进行管理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协同效益,将库存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供应商也可将部分库存成本通过附加成本转移给企业,双方利益得到均衡。

三、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VMI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不同于一般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这种模式下,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涉及到生产运作、公司文化、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需要彼此信任,进行大量的信息沟通,因此,除了传统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中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水平、价格水平、交货能力的评估之外,对VMI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的选择中还要综合考虑供应商信息共享能力和合作兼容性的水平。所以提出了下面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因素包括质量水平A1(下属二级因素有质量认证情况B1和产品合格率B2)、价格水平A2(下属二级因素有产品价格比率B3、成本下降空间B4)、交货能力A3(下属二级因素有交货准时性B5、临时供货弹性B6和交货数量的准确性B7)、信息共享能力A4(下属二级因素有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B8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水平B9)、合作兼容性A5(下属二级因素有战略观念与经营理念的兼容性B10和企业文化的兼容性B11)。

四、优化选择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量化计算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一)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五、结论

备品备件管理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占有企业大量资金,所以应收到企业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在VMI库存管理模式下,只对B类产品适用,通过实施VMI可以显著感受到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而后构建在这种模式下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对企业在实施VMI库存管理模式下的备品备件供应商选择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俞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73-75.

[2] 郭如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4,32:194-196.

[3] 韩正华.基于AHP的发电公司煤炭供应商综合评价[J].电气时代,2014,12:68-70.

[4] 孙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OA软件供应商的选择[J].时代金融,2014,03:325-326.

篇2

引言

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先导产业,铁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物资也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的要求。物资是构成工程成本的主体,作为物资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的物资采购管理,就是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源头,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铁路工程领域应用并推广物资集中采购模式,通过对主要物资进行统一集中采购,可以有效提高铁路工程建设投资效益,保证物资采购质量、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大大促进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流程较长,工作繁杂,任何环节的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供应商管理是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将物资集中采购由计划转为实施的承接,而如何更好的选择、评价、监督与激励供应商,便成为物资集中采购成功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1 供应商管理在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不断加强、优化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促进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供应商管理在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物资集中采购是通过集合与统一企业内部各种物资采购需求,形成一个大的采购计划或采购订单,并进行统一集中的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等进行综合地绩效考察、询价比较、择扰采购,再通过统一的采购、库存、结算控制等,以最大化地利用采购规模优势,实现提升采购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铁路项目中物资成本占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60%左右,选择好的供应商,直接从厂家采购或者从一级商采购,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另外,优质供应商资金实力雄厚,可以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成本,有可能使成本降低5%左右。由此可知,在物资集中采购中,通过供应商选择管理,经公开竞争、评审确定‍后选定的供应商的整体实力强,控制产品成本能力高,从而有利于大幅度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1.2 有利于大大提高物资采购质量

质量管理是从供应商这个源头开始的,如果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能得到 100%的保证,那么公司就可以降低因供应商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质量成本。因此,物资采购可以通过供应商这一源头把好质量关,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并加强对供应商的考评与监督。如实时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服务进行追踪,及时收集使用单位的意见,并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的供应商重新审核验证,淘汰不合格供应商。通过供应商管理,可实现对供应商服务质量和采购物料‍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大大提高物资采购质量。

1.3 有利于净化铁路物资采购市场环境

通过对供应商的‍优化管理,准入供应商获得了铁路企业稳定的采购市场,为供应‍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合作前景。此外,通过对供应商的监督与激励,有利于让供应商专注于质量和服务的‍提高,并能够按照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交易,降低了不正当交易发生的可能性。由此可知,在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中,通过对对供应商的选择、考评、监督与激励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将实现对供应商群体的重新整合与洗盘,无疑将对铁‍路企业整个物资采购环境起到了较好的净化作用。

加强供应商管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然而,目前铁路工程物资集中采购的供应商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虽然供应商数量较大,但仍存在供应商供应质量差、响应慢、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稳定等问题,一定程度造成了物资集中采购成本高、效率低、物资质量不稳定的后果。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实际,探讨优化铁路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的主要策略,以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

2 合理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就是从众多类型相同的潜在的供应商中,选出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物资成本与质量满足项目要求过程。由于铁路工程对所需物资的技术标准、质量、交货期‍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供应商一旦选定,公司就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而供应商是否具有优质的供货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商的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公司的供应商队伍良莠不齐,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并易导致不良的连锁反应。因此,要做好集中物资采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重新评估现有的供应商,实行淘汰机制,增加优秀的供应商,使采购活动获得实质性响应,实现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高效进行。

目前,公司建立了有效地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体系、方法,经多因素、多部门的综合考核与评价,列为物资合格供方后,方可予以采购。不过,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且最大程度地保证物资质量满足‍铁路物资部门的需要,在物资采购选择供应商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竞争性原则,即集中物资采购选择供应商应通过竞争性采购实现,因为大批‍量的采购订单可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的供应商,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选出满意的‍供应商,获得质量和成本的最优;二是路径最优原则,由于铁路集中采购的物资需求辐射全国,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到配送运输的成本,路径的最优化以便降低运输费用、及时供货、便利的‍服务支持和快速反应,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三是专业化原则,即将采购的物资与铁路工程建设专业结合考虑,考虑供应商在‍铁路物资供应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可以大大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降低物资供‍应中的质量、运输等风险。

3 完善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

通过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具有综合实力的供应商,从而大大降低了供应商管理风险,并为后期的管理打下较好的基础,有力地保证了铁路工程的顺利推进。不过,供应商是否认真地执行其各项职能,则最终体现于供应商绩效水平的高低。因此,物资采购过程中必须对已经通过认‍证的、正在提供服务的供应商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考评,以监测和了解供应商的表现。通过绩效考评,可再一次地对供应商进行优胜劣汰,并可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适当激励,或与供应商沟通其不足并予以改进,从而得以不断提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

3.1 制定适用的绩效评估指标

只有制定适用的供应商绩效考评指标,才能使绩效评估做到公平公正,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具体而言,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定量原则、成‍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分别对业务技术指标(如价格、质量、‍付款周期、交货周期、服务、经营业绩等,考‍核的是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商‍业信誉指标(合同履行情况、有无违规违纪‍记录等,考核的是供应商是否信守合同,并‍且能做到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情况下都能遵守商业道德)等考核‍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同时根据物资产品‍类别、金额、影响大小、供应风险等来设定‍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分,并得出评估分。

3.2 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

如何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极其重要的,考评了但应用不充分,则考评的价值就未完整体现。因此,应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一是可实现对供应商的分级管理(如A、B、C、D四个级别,对应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根据供应商级别的‍不同,在信息交流、技术‍支持、质量控制、入场检验、采购份额、付款方式等方面‍都实施不同的管理,其中D级供应商应从《公司物资合格供方名单》中剔除;二是通过对供应商绩效考评得分的排序,得出供应商的排名顺序,而公司则可针对A级与B级供应商的需求加大激励力度,如可以优先付款,以提高其对公司的满意度与忠诚度,结成重点长期合作与培养的战略伙伴;三是由于绩效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供应商的某些方面的成功与不足,所以公司应针对其中的不足对供应商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助于建立起和谐稳固的供应商群体。

4 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

由于公司供应商的数量较大,绩效考评工作较为繁琐,通常以年度为周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了解供应商情况。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供应风险,提升供应商素质,应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以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为手段,适时适度地监督与激励供应商,以做好铁路工程物资供应商的‍后续监管,做到奖罚分明,以促进促进物资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优质供应商进入铁路工程物资‍采购市场的积极性。‍

4.1 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

在与供应商实际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某些供应商出现质量或服务上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物资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以约束供应商的不良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4.1.1 利用合同实施监督

采购合同是采供双方签订的基本法律文书,‍是项目部和供应商对双方在采供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达成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公司可利用采购合同的约束力,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具体设计合同条款时,要充分考虑采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产品成本控制不力、交货不及时、产品质量等‍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在合同中要明确此类情况出现时的处理方式及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在实际中体现就是一定要按照公司合同示范文本签订采购合同,以规避各种风险。

4.1.2 建立市场监督小组

只有增强对供应商的实时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手段,才能真正及时、有效地规避供应商风险。因此,公司应建立供应商市场监督小组,并制定相应的供应商管理条例,以做到依法监督、依法执行,从而既让供应商不敢轻易违规,亦可以严格保护供应商利益。在成员方面,市场监督小组成员应包括公司、项目部物资成员以及各地优秀的供应商,以共同监督市场状况;在职责方面,主要是根据各种渠道的投诉,对供应商资质、物资质量、服务等各种违规现象进行调查取证;三是在确定违规事实后,将采取快速落实,严肃处理的态度,对违规的供应商进行处罚,轻则处于罚金,重则取消供应商资格。总之,供应商市场监督小组应做明确供应商的权力与责任,做到责权匹配,责任到人,追责有据。

4.2 建立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

通过监督,可增强供应商的危机感,而激励则可以增强供应商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保证采供双方的利益,实现共赢‍结果的局面,必须建立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以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具体措施如下:

4.2.1 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关系

铁路工程物资采供双方的合作关系的起始阶段‍仅仅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开始阶段,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重要的是在供‍应商关系管理过程中,与供应商关系的维护、改进和发展伙伴关系。铁路工程物资采供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加深相互了解,解决采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也会使供应商相信与单位长期合作的可行性,尤其在其选择一些影响双方合作关系的不利行为时,会充分考虑到其行为会对其长期利益造成‍的损害,从而减少这种有害选择的机会成本。因此,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具体可可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将供应商分为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等,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使供应商管理有层次、有重点。

短期目标型供应商(C级)是指建立在短期合同上,适用进行‍临时资源供应的供应商,仅建立一般合作关系,保持信息联‍系即可。

长期目标型供应商(B级)是指采供双方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与其合作关系,应确定供应‍商的总体策略,引人淘汰机制,签署框架协议,从长远利‍益出发,相互配合,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共同‍降低成本。

渗透型供应商(A级)是指在长期目标型基础上发展起来,将‍对方视为自己企业延伸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更好‍品质、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和更低的成本等更多的支持。比如,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将股份公司系统内石化产品的需求优势与中石油的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以市场换资源。为进一步深化股份公司与资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施工生产用石化产品的集采专供,中铁物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中石油铁工油品销售有限公司”,以统一石化产品供应渠道,确保供应质量与数量,切实降低采购供应成本。

当然,在与供应商建立某种合作关系之后,这种合作关系还要根‍据铁路工程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如果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在生‍产、经营、质量、服务等环节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供应商合作关系战略。

4.2.2 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

为了提升供应商对公司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应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励供应商,相当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从而有利于建设稳定高效的供应商渠道,提高物资集中采购绩效。例如对公司的部分信息与供应商进行共享,从而建立起优质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有利于及时反馈质量信息,互通生产信息,共享市场信息,传递成本价格信息,通过信息的准时、准确传递,使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系统化、集成化运作。

结语

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可知,我国铁路建设仍处于大规模发展时期,而铁路工程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采用物资集中采购的优越性。供应商是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原料、设备及其他资源的企业,若要保证铁路工程的顺利完成,就必须有一批可靠的供应商为其提供必需的物资供应。因此,要做好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队伍,并通过不断优化供应商管理策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利于大幅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物资采购质量,并最终利于大大提高铁路工程建设投资效益。具体而言,物资集中采购中在优化供应商管理时,应从合理选择供应商、完善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出发,实行优胜劣汰,奖罚并重,以使准入供应商整体实力得到提高,并建立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信誉佳的供应商队伍,满足企业日益发展中对物资集中‍采购的需求,促使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浅谈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J].‍神华科技,2011(6)

[2]颖.铁路物资部门如何加强供应商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3)‍

[3]张孝荣‍.我国铁路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篇3

21世纪激烈的竞争格局在中国的调味品市场充分展现。2001年,中国调味品评出20强,再加上各地区域的60-70家强势品牌,全国市场上竞争的调味品品牌不下百家,但是,能在调味品市场中成为中国市场份额领头羊的全国性品牌就屈指可数,比如,酱油市场以“海天”为首、味精领域中“莲花”称老大、鸡精品牌中唯“太太乐”马首是瞻、醋中“恒顺”和“水塔”平分秋色、调味酱行业“老干妈”傲视群雄,等等。整体市场缺乏有竞争力的全国性品牌。

现今,调味品行业正处于一个浮躁的消费时代,各地的一些区域品牌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促销和低价,并与上述全国性品牌竞争,但,未能阻碍这些全国性品牌在中国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不可否认,在目前不规则的市场情况下,一些不规则的竞争影响品牌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消费者的趋于理性,以及品牌的认可度逐步上升,调味品市场逐渐向成熟的市场过渡。在成熟的市场中,面临着理性的消费者,厂商仅通过广告的轰炸和低价竞争很难改变他们消费观念。在曾经浮躁的消费时代过后,市场和消费者在盼望着理性的诉求和再性的营销策略。如何从中实行理性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在调味品行业的稳步发展,这正是市场未来前进根本之路。

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太乐”)看到了这一点,基于市场的深入研究,不仅采取相应的策略较好的处理广告和低价竞争的单纯的市场手段,而且采取了顺应市场的理性的营销手段。通过分析上海太太乐公司营销策略——售点营销策略之关系生动化(Lively Relationship)管理,我们不难理解太太乐如何能成为占据全国42%鸡精市场份额的调味品领导品牌。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可以看作是渠道的争夺,而渠道的争夺往往在每一个售点,尤其是含金量高的售点,就像战场上的高地一样重要,一个重要的售点是小区域或是影响最大的而且销量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的细分渠道,每一个售点的攻坚战预示着各个公司整体战略在具体战役中的实施。而公司将区域中的售点连成公司产品销售网就会发挥出强劲的战斗力,不仅可以与竞争对手抗衡,而且是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健康发展的平台。

所谓关系营销,即企业与批发商、零售商、餐饮店、消费者建立和保持长久发展又兼顾顾客和其他合作者利益的关系网络。事实上,企业、批发商、零售商、餐饮店、消费者均是这张网的节点,彼此之间紧密协作、共同发展。

太太乐的关系生动化主要是指品牌和产品的展现给客户(经销商)的消费者的CI形象。通过日常营销,太太乐的业务人员与客户建立起营销关系网,市场部由此与客户产生联系,进而促进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生动化关系网。

一个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它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它要树立CI。作为一个销售代表要把工作做得更优秀,也同样要树立自己的CI。以顾客感知为界,销售业务代表在前方做售点销售和生动化工作,市场部在后方提供有关的宣传及广告支持,且与业务代表积极配合在前方共同合作,做好为售点和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让售点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太太乐产品上,达到提升销量的最终目的。因此,售点关系生动化管理主要分为业务人员与售点关系生动化管理和品牌管理部、市场管理部与售点的关系生动化管理

一、业务人员与售点的关系生动化管理

公司产品流向终端是通过业务代表推广,其与客户的客情沟通直接影响产品在渠道中的生动化效果。故太太乐公司认为业务代表树立自己在客户中的CI形象,在终端实施关系生动化,是公司形象的直接代表。太太乐对于加强业务人员在售点实施关系生动化管理采取的策略如下:

1、为业务代表进行服务定位。

以公司的服务客户标准为准则,以积极、灵活的方式与零售客户沟通。很多销售代表都是以产品的卖到客户为终结。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得到的仅仅是产品或产品带来的好处,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销售代表不能实现其所许下的承诺,这导致客户对公司很不满意,削弱公司的形象。所以确定公司的服务定位:做诚实、守信、能带给客户“快乐”的销售代表,并以这种服务理念来贯穿工作行为的始终。

2、建立业务代表品牌服务理念。

太太乐公司不断的对业务代表进行品牌经营的思想灌输,无论是个人仪表、加强拜访频率的周期和固定期和固定化、优秀的生动化工作,以及售后服务的跟进,从各个方面加强业务代表在售点的品牌形象。由于太太乐现在面临的市场体系并不十分健全,所以业务代表一进公司,公司就在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1)注重业务代表的仪表和谈吐,使客户感到太太乐是可信的。2)训练业务代表用各种方法向客户强调信誉的重要性,并且购买公司的产品可以获得百分之百的信誉保证。3)培训业务代表向客户灌输品牌经营的思想。

3、售点积极开发。

业务代表积极开发各渠道网点,并协助客户下线网点开发,通过售点的生动化工作促进销量,从而加强品牌宣传,联系客情。孙子曰:“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击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所以在业务代表的努力之下拓展市场,巩固、维护、开发售点,实施关系生动化,不断加强太太乐在网点的品牌和产品影响力。

4、满足售点重点客户的需求。

针对零售终端。在零售渠道开展工作时非常注意客户的需求,利用其需求辅助公司的资源配合达到产品在该渠道中品牌的影响力和销量的增长(见表1的客户需求和表2的谈判的互惠需求的满足)。

二、品牌管理部、市场管理部与售点的关系生动化管理

除了业务代表在售点的关系生动化的管理,太太乐的品牌管理部和市场管理部这两个辅助业务部也需要加强售点的客情关系生动化管理,从要面对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售点品牌宣传、促销、扩大太太乐在公众中的影响。同时,通过在做市场推广中的销量的提升,提高了客户的积极性,加强了太太乐与客户的关系。让太太乐公司的营销网络更加结实、可靠且越编越大。太太乐的品牌管理部和市场管理部的售点关系生动化管理策略主要如下:

1、强化店头关系。

太太乐的品牌管理部和市场管理部结合售点种种必要,举行支持活动,以争取售点负责人好感(超市、餐饮等),促进产品销售,树立品牌地位,争取良好的陈列位和产品推广。如太太乐在各地平价连锁店开展“买太太乐,送vcd”促销活动,不但使产品销量增加,客情关系巩固,而且获得较好商品陈列位,同时,得到客户对此类活动相当的支持。

2、商品陈列生动化。

业务部与太太乐的品牌管理部和市场管理部共同合作,做好陈列生动化工作,抢占有利位置,使自己的商品能在卖场脱颖而出,引起消费者注意,提高销量。现在,太太乐成立了理货员队伍,目的就是让商场和超市的生动化工作做得更优秀,超过竞争对手。而在餐饮渠道投放水位牌上面注明本店“只使用太太乐鸡精”,即告知消费者的产品使用的信息和品牌宣传,而且该酒店的竞争对手会注意此信息,成为市场抄作的热点。

3、注意提高品牌渠道地位。

市场竞争激烈,须投入更多,使太太乐在渠道中显得耀眼夺目,诱导消费者购买,并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最爱。以基本的售点广告和促销活动等不断提升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购买欲望,销量增加,客情关系支持,列加有利产品和品牌的推广。比如,在餐饮渠道需要注意到厨师的对产品与菜式配合的要求,区别不同类型厨师的需求,如此才能有效的服务(如图1)。

篇4

【关键词】 物资供应成本; 采购成本; 供应商成本; 库存成本

物资供应的成本策划的目标是确保供给、实现最低库存、供应商的发展以及追求最低的所有权总成本。企业的物资供应可以划分为采购策划、供应商策划和库存策划三个环节,物资供应的成本策划也相应地分为采购成本策划、供应商成本策划和库存成本策划三个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采购成本、供应商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构成分析,估算与比较、流程的规范,为降低物资供应总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采购成本策划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进行采购行为而发生的成本。按照采购环节,采购成本策划主要包括采购成本构成分析、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和采购流程的规范三个方面。

(一)采购成本构成分析

采购成本按照采购行为的先后顺序可以划分为采购前成本、采购中成本和采购后成本。

1.采购前成本。采购前成本是指为准备采购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确定需求、分析供应市场、评选供应商、获取报价和谈判等方面的成本。

2.采购中成本。采购中成本是指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采购物流费用、税收费用、验收费用等。

3.采购后成本。采购后成本是指在采购行为发生后与采购相关的所有成本,主要包括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物品库存管理、缺货及质量风险、环保、采购失败和处理以及资金占用等方面的成本。

(二)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

这里所说的采购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处理物资采购行为而耗费的成本。归其影响动因来看,采购行为对企业的采购前成本、采购中成本和采购后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找出每项采购成本的主要动因;第二,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在现行采购方案下每项物资采购成本项目进行预计和测算;第三,将每项物资采购项目预计和测算的采购成本与产品设计时对某种物资的目标采购成本进行比较,找出超过目标采购成本的环节与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如表1所示。

(三)采购流程的规范

采购流程的规范就是在做好采购成本构成分析和采购成本的估算与比较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来规范采购流程,以达到加强采购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的。主要包括高效的采购部门、完善的采购计划、合理的采购渠道、合理的采购方法和安全的采购措施五个方面,其流程规范如图1所示。

二、供应商成本策划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与供应商伙伴关系的维护与加强,形成供需双方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供应环节价值增值和降低供应环节成本。供应商成本策划是指利用供应商关系管理和成本管理相融合的方法对供应商与物资供应成本之间关系的分析和策划,以寻求供销双方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其内容可分为供应商成本构成分析、供应商成本估算与比较、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三个方面。

(一)供应商成本构成分析

供应商交易主要从交易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资产的专用性三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物资供应的购买成本、库存成本和质量成本。

1.购买成本,是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入库前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格、订货成本和入库前杂费等。

2.库存成本,是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物资入库后到出库前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仓储保管费用、缺货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等。

3.质量成本,是企业在使用购买的物资而发生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等。

(二)供应商成本估算与比较

这里所说的供应商成本主要是指由于供应商的原因导致企业物资供应增加的成本。归其影响动因来看,供应商对企业的购买成本、库存成本和质量成本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供应商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找出每项供应商成本的主要动因;第二,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在现行采购方案下每项物资供应商成本项目进行预计和测算;第三,将每项物资采购项目预计和测算的供应商成本与产品设计时对某种物资的目标供应商成本进行比较,找出超过目标供应商成本的环节与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如表2所示。

(三)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

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就是在做好供应商成本构成分析和供应商成本的估算与比较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来规范采购流程,以达到加强对供应商成本控制的目的。其内容包括科学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健全的供应商审核、完备的供应商监督和严格的供应商质量控制四个方面,其流程规范如图2所示。

三、库存成本策划

库存成本是企业在物资入库后到出库前发生的成本,库存成本产生的原因主要源自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以及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库存成本策划是指利用库存管理和成本管理相融合的方法对库存成本与其成本动因之间关系的分析和策划,以寻求最低库存成本的过程。其内容可分为库存成本构成分析、库存成本估算与比较和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化三个方面。

(一)库存成本构成分析

根据企业中库存产生的原因,库存成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库存持有成本,是指为保持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与库存数量无关;可变成本包括资金占用成本、存储空间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和库存风险成本四个部分。

2.库存获得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得到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抛开库存的本身价值,如果库存是企业直接通过购买而获得的,则获得成本体现为订货成本,包括与供应商之间的通信联系费用、货物的运输费用等,订购或运输次数越多,订货成本就越高;如果库存是企业自己生产的,则获得成本体现为生产准备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一批货物而进行的生产线改线的费用。

3.库存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营销机会丧失带来的损失、企业采用紧急采购来解决库存的中断而承担的紧急额外采购成本等。

(二)库存成本估算与比较

这里所说的库存成本主要是指由于物资库存量变动的原因导致企业物资供应增加的成本,归其影响动因来看,库存对企业的物资持有成本、物资获得成本和物资短缺成本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库存成本的估算与比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找出每项库存成本的主要动因;第二,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在现行采购方案下每项物资库存成本项目进行预计和测算;第三,将每项物资采购项目预计和测算的库存成本与产品设计时对某种物资的目标库存成本进行比较,找出超过目标库存成本的环节与原因,以便加以改进。如表3所示。

(三)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化

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化就是在做好库存成本分析和库存成本的估算与比较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来优化库存管理方法,以达到加强对库存成本控制的目的。其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和库存优化四个方面,其优化流程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采购成本策划、供应商成本策划和库存成本策划,最终达到降低物资供应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靖.生产成本管理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94-97,108-110.

[2] 刘敏,蔡三发.基于交易成本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4).

篇5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一、引言

传统质量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产品、服务及过程,对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相关学者与实践者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关注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开始强调通过整合上游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下游顾客及顾客的顾客,以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Kaynak和Hartley,2008)。已有实证研究表明,质量管理的有效运用对供应链整体绩效及单一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Robinson和Malhotra,2005;Flynn,2005)。因此,如何在供应链情境下实施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与提升绩效的关键。

本文基于文献的系统梳理,从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链设计与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方向,以期有利于国内学者了解和掌握国外供应链质量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质量管理(SCQM)源于早期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理念、思想及方法在供应链情境下的拓展与延伸。基于文献回顾不难发现,SCQM的整合研究并不多见,对其概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已有研究(Robinson和Malhotra,2005;Foster,2008;Kuei等,2008),SCQM是指通过供应链渠道成员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以实现顾客满意并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以及单一企业绩效的过程。基于流程的视角,SCQM主要包括供应商质量管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以及顾客质量管理3个层面。它不仅关注过程技术与方法,而且强调渠道价值的创造(为中间及最终顾客创造价值),这从其发展演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关注点的变化亦可看出,见图1。

基于对于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的不同认识,众多学者开始对SCQM的研究主题及构成维度进行探讨。例如,Robinson和Malhotra(2005)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交流与合作活动、过程整合与管理、管理与领导、战略以及最佳实践是其4个研究主题;之后,诸多学者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拓展与完善,见表1、图20Kuei等(2008&2011)提出全球SCQM概念框架的4个维度,即供应链能力(产品质量、交付可靠性、供应商-购买商信任、运作效率、交付价值与客户创新)、关键成功因素(顾客关注、信息系统质量、供应商关系、外部关注的过程整合、供应链质量领导)、战略组成(质量管理文化、技术管理、供应商参与、供应链结构设计、战略规划),以及供应链质量实践、活动、计划(供应商-购买商质量会议、质量数据与报告、供应链质量办公室、供应链优化、政策部署)。总之,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的界定与维度的划分为后续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供应商质量管理

目前,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Curkovic和Handfield(1996)较早分析了IS09000和波多里奇奖标准在供应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北美314个企业调查数据的对比验证,认为波多里奇奖标准提供了一个实施供应商质量评价较为全面的框架,IS09000标准难以测量质量管理的一些关键领域,如战略规划、员工参与、质量结果和顾客满意。基于此,后续研究逐步提出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相关标准与参考指标。比如,Chin等(2006)开发了基于web的供应商管理与评价系统,提出管理供应商质量的评价准则(战略联盟、供应商发展、供应商监控)和关键因素(购买商-供应商合作关系、技术和信息分享;外包战略、潜在供应商评价、供应商激励;供应商绩效测量、供应商绩效提升)。Lo和YeUng(2006)提出供应商质量管理的3个维度、10个关键因素,即:供应商选择(质量文化、质量系统)、供应商发展(直接参与、信誉、采购实践、购买商-供应商互动)与供应商整合(战略方向、购买商-供应商关系、运作、联盟)。

(二〉供应商行为对质量与绩效的影响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由此导致外包及与关键供应商战略联盟的形成。Kannan和Tan(2004)发现供应链联盟者和未联盟者在对待供应商和质量管理的态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关键维度具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Lai等(2005)认为,稳定的关系与供应商质量承诺正向关联,当供应商对购买企业的供应确定性感知较强时,这种联系较强,资产专有性和交易频率对此没有影响。Prahinski和Fan(2007)则从供应商角度探究了交流质量的作用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评价内容和频率会影响交流质量和供应商承诺,供应商承诺对交流质量和供应商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总体来看,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供应商行为对质量与绩效的关系路径与影响机理尚不清晰。

四、供应链设计与优化

髙效的供应链设计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应用的前提,而产品、服务及过程质量对供应链的长期成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保证以致提升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巳经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最近十年来,这一分支的发展更加迅速。例如,Lee和Whang(2005)将TQM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和运营设计,从而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供应链安全;Rong等(2006)通过模拟食品质量退化,提出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生产和分配计划的制定;Batson和McGough(2007)借鉴质量工程学思想,构建供应链质量模型用于质量预测与质量改进;Vorst等(2009)基于食品质量、可持续性和物流不确定性的考虑,提出食品供应链重新设计的仿真模型;Das和Sengupta(2010)提出基于质量约束的供应链设计模型;Franca等(2010)基于质量风险和利润最大化双重考虑,引人了多目标随机供应链模型,对供应链质量、利润和顾客满意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Hung(2011)结合作业成本法和经济激励方案,运用0-1目标规划模型提出全球供应链质量管理最优激励体系;Xie等(2011)运用博弈论思想,分析竞争性供应链结构设计和质量改进策略的选择机制;Dai等(2012)基于产品质量和保修范围的双重约束,提出运用单周期模型在集中、分散两种情境下对供应链进行优化;Wang和Li(2012)提出将动态产品质量(食品货架期)定价模型应用于易腐食品供应链的设计,以减少食品损坏和最大化零售商利润。

总体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供应链初始设计,以及后期优化与改进两个阶段,侧重于质量管理理念与相关模型的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该方向研究出现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质量管理理念与数学、经济学、运筹学模型的融合,以拓展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其次,引人时间维度,开始关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内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五、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未来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人探究。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与外延的清晰界定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及其维度构成尚未达成共识。诸多学者大多都是根据各自需要,借鉴甚至是照搬传统质量管理要素,然而在供应链情境下的适用性值得商榷,因此,未来的研究迫切需要构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

(二)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影响路径。现有研究过于关注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供应商质量管理与绩效的关系路径尚不够清晰。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尝试构建供应商质量管理影响供应链,以及企业绩效的整合路径框架。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情境因素的作用,如环境、组织文化、企业特征,以及国别差异等等,以深人剖析供应商质量管理对绩效的影响机理。

篇6

关键词:库存配送系统;联合优化;遗传算法;C-W算法

一、库存与配送系统联合优化研究分类

1.联合优化思路。在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研究提出之前,大多学者都是单独对企业库存与配送进行研究的,比如考虑输入输出对动态库存进行研究,单独进行配送线路规划,动态库存管理研究中输入输出是已知的,没有考虑输入输出受企业采购过程中供应商配送的影响,而单独的运输线路规划问题则没有考虑库存内部动态管理,因此,对库存与配送系统联合优化研究很有必要,目前该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类研究基于供应链整体成本,构建模型求得整体的订货量与配送策略。此类研究综合考虑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三大成本“库存、采购与运输”,基于各方需求统一确定,互相了解需求,并且不允许缺货情况的发生,运输服务统一由第三方提供,构建的目标优化模型以生产商的生产成本、零售商的采购、库存成本,以及运输服务提供方的运输成本,以此求得最优解。但是该类研究没有考虑供应链参与各方的合作情况,各方对于利益的分配、成本的分摊机制没有考虑,容易造成分配不均而产生摩擦。

另外一类研究则是是由供应商主导库存配送,考虑一个供应商对多个零售商的库存-配送进行管理,构建模型对各独立零售商的库存进行管理,基于各地库存对时间、数量的需求,以自身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路线规划,及时给零售商补货。供应商管理库存与前一类研究不同,两类研究均从总体成本最优角度出发,但是前一类研究没有厘清供应链中各企业角色,及相应的职责,此类研究确定了供应商管理库存,则明确了研究的类型,对于成本分配问题有了较好的解决。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算法可以对基于库存考虑的线路规划问题求得最优解,通过供应链各节点的协同配合促进运作效率,各方均获得最大收益,为实际供应链运作提供参考。

2.算法研究分类。库存-配送系统可以视为库存-路径问题的升级版,但是本质考虑的重点仍然是供应链各方库存保有量、采购量、采购周期,与运输路径选择之间的合理调节。对于库存-路径问题的算法研究较多,我们可以借鉴其相关算法应用于库存-配送系统研究。

(1)启发式算法。运用启发式算法对库存-路径问题进行求解的研究比较普遍,如蚁群算法、邻域搜索算法、禁忌搜索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都或多或少有应用于库存-路径研究领域,其中遗传算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能较快地达到全局最优解,并且有优胜劣汰的算法规则,最多地被运用或改进后运用于库存-路径求解。

(2)C-W节约算法。C-W算法是解决旅行商提出的,基于节约的理念,适用于物流单元间流量较为稳定,变化不大的问题,是一种较为简洁实用的算法。由供应商主导库存,为多个零售商供货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库存过度配置,配送次数多配送量过大的情形,可以达到配送次数最少,配送量最经济(供应商、零售商采用最佳采购量)的效果,此时配送路线上配送较为稳定,配送变化不会太大,不会因为市场需求变动过大而引起配送问题,因为供应商对零售商的库存需求情况十分了解。因此C-W算法比较适合研究库存-路径问题,多数学者采用遗传算法或其他优化算法是都会结合C-W算法特点进行研究。

(3)其他算法。除运筹学领域优化算法、智能算法与C-W算法这几类典型的库存-路径求解算法之外,一些学者还采用概率论领域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研究随机需求下的库存-路径算法,也有学者采用分散决策算法(DDA decentralized decision algorithm)以求解分散决策情形下的库存与运输问题)。

二、库存与配送系统联合优化模型构建

库存与配送系统联合优化是促进供应链一体化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供应商统一管理库存构建一个供应商对多个零售商配送的简单两级供应链模型。

1.模型假设。(1)各零售商需求确定,且均与供应商形成直接连接网络;(2)零售商不允许缺货,不考虑提前期;(3)运输费用与距离成正比;(4)一个运输车辆一天只做一次配送,在不超过运输车辆的满载负荷前提下可以为多个零售商配送;(5)多个零售商的不同货物可以拼车运货,这一点由供应商统一管理库存,统一配送可以比较好地解决。

2.符号表示。本文考虑的是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由单供应商与多个零售商构成的一对多的简单二级供应链,用数字序号下标表示供应商与零售商,i∈(0,1,2,...,N),0表示供应商,1至N表示零售商。货物由供应商负责配送,共有M辆运输车,每辆车的载重相等为Q,供应商的补货周期为T,eij表示供应商及各零售商之间的距离,di表示零售商的需求率,A0,Ai表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补货成本,h0与hi表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库存成本,C表示车辆的运输成本,在供应商的补货周期内,ni表示零售商的订货次数,ti表示零售商的订货周期,则T=niti,令Xijkt表示车辆k在时间t从点i开往j进行配送,是则值为1,否则为0,令Qjkr表示车辆k在时间r为点j配送的货物量。

篇7

[摘 要] 供应商管理始终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企业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供应商评价体系是决定制造企业采购结果的关键因素,也是众多制造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制造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水平。

[关键词] 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优化;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46

[中图分类号] F2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099- 02

0 前 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钢铁、电子和纺织等上游原材料产业,而且促进了保险、银行、销售以及餐饮等下游服务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剧,众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重视采购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企业的经营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供应商管理在企业的采购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供应商评价体系是企业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参考,直接影响着企业原材料采购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的高效运作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供应商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产品设计、交货周期以及服务水平直接决定着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供应商的价格水平和付款方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并综合分析供货商的供货质量、价格、产品合格率、付款方式等多种因素,从而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及时淘汰不良供应商,促使制造企业的采购价格和产品质量的最优化,最终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营利润。

2 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供应商选择不合理

选择供应商是制造企业采购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优质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目前,众多企业依旧采取传统的采购模式,当缺少原材料供给时,才去慌忙地寻找供应商,很难保障供应商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即使找到了相对合适的供应商,也很有可能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调查和收集供应商的相关信息,最后造成供应的产品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虽然一部分企业在选取供应商时,做了信息收集的相关工作,但仅仅重视生产率、缺陷率和及时性等与直接供应密切相关的指标,未能全面评价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为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2.2 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健全

有效监督和控制供应商是制造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供应商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制造企业很难及时发现,也就不可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应对。所以,如何保证供应商所提品的质量和生产原材料的能力,如何及时获取供应商企业的经营情况都是制造企业采购环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建立并不断完善供应商激励和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如今大部分企业没有重视供应商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尽管一部分制造企业建立了供应商激励和评价机制, 还是存在着指标不完整、 内容不具体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为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带来了不利影响。

2.3 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评价和管理

由于早期的供应商关系主要体现在双方竞争性和对立性的关系,制造企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通常不能准确区别和看待不同的供应商,也缺乏对供应商明确的划分和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毋庸置疑,不同供应品对企业的重要性是有显著区别的,因此,不同供应商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如果制造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看待供应商,不仅会引起供商不满,打击其积极性,还会造成企业资源和资金浪费的不良现象。

3 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选择供应商的方法

制造企业要建立供应商资源信息数据库,时刻监督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时地选择和发展优秀的供应商,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从而有效提升采购效率和供应产品的质量。此外,由于采购环节的某一种因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供应链的中断或失误,所以不仅要全面评估供应商所提品的合格率、价格、交货的准时性等主要因素,还要详细了解供应商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生产设备的稳定性、信息化利用水平以及财务运转情况,进一步完善供应商的评价体系,从而选出最佳的供应商企业。

3.2 完善供应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制造企业要加大对供应商的监管和控制力度,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信息共享,从而提升双方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制造企业还要及时全面地了解供应商的经营和发展信息,建立并不断完善供应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利用配合和支持指标、价格指标、供货及时性指标、质量指标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实施奖罚制度,有效促使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更加符合制造企业的需要。

3.3 对供应商实施分类评价和管理

针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可以采取一、二、三级分类管理方式。根据供应产品的重要性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将相应的供应商也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例如某一供应产品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就把该类产品分为一级产品,提供这类产品的供应商也就是一级供应商,以同样的方式设置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之后对各级供应商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制造企业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为选择合理的供应商提供参考。

4 结 论

建立并不断优化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不仅可以降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有利于制造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制造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莉立.电子制造企业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徐曼,沈江,贺孟娇.工程机械主机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与改进的分析方法[J].工程机械,2009(2).

[3]赵英霞.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对外经贸实务,2012(9).

[4]石祝竹,莫煜,马晓兰.W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

[5]刘晓龙,郑克然.河南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6]姜华蕾.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7]石祝竹,莫煜,马晓兰.W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58-160.

[8]吉辽.大型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与准入研究――以H集团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9]李传明.供应链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研究及应用[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10]赵莉,赵艳萍,于惠敏.船舶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研究――以镇江四洋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3(10):73-76.

篇8

[关键词] 汽车 制造企业 供应商管理

汽车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从全球各国汽车销量上看,美国排名依旧保持第一。美国汽车工业集中在底特律及其周围五大湖区各州,这里集中有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特汽车公司,其汽车产量和销售额均占全国总数的80%左右。汽车制造企业在加强销售和客户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九十年代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普遍认为通过良好的供应商管理可在新一代汽车实现削减30%成本的目标,并加强了供应商管理。

一、美国汽车巨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美国的汽车巨头都很注重供应商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商数据库。供应商管理首先要从采购的数据与结构着手,清理采购数据,优化采购目录,标准化物料编码,丰富采购条目的描述,从而实现采购业务基础的优化,加速和实现搜索、查找、优选、替代、交叉索引等采购环节,也为各项采购业务的分析、绩效考核、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在福特公司,一度由于部件激增带来的巨大复杂性,给福特带来了约10000 美元的损失,还不包括容量占用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福特采用了供应商关系管理(SRM)软件来优化其采购基础,缩短了采购时间、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

2.供应商综合评价体系。供应商综合评价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为核心企业提供一套综合、全面的供应商评价方法。美国的汽车巨头都有自己的一套供应商综合评价体系。它具有高效性,及时性,动态性的特征。例如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用汽车开发了一整套供应商关系管理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对好的供应商,采取持续发展的合作策略,并针对采购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供应商一起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在评估中表现糟糕的供应商,则请其离开通用的业务体系。

3.供应商激励体系。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的汽车巨头主要采用订单激励,开辟免检通道,商誉激励等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以获取广告效应。例如福特设立了Q1奖,这个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供应商长期、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获得Q1奖意味着供应商以其稳定的产品质量水平获得福特汽车公司的表彰与认可。另外,通用汽车公司的供应商在购买其生产的汽车时会享有一定的折扣。

4.与供应商合作体系。有关机构对《财富》 排行前1000家公司的研究表明,在新产品推介过程中,越早让供应商参与其中,整个项目所节省的资金也就越多。美国的汽车巨头在采取措施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使供应商介入到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例如福特公司组建了一个专家组,这个专家组主要是帮助供应商改善其生产经营。戴姆勒・克莱斯勒在产品设计之前根据能力选择供应商,赋予供应商设计某一特定部件和系统的职责,从而加快了开发进程。

二、借鉴美国汽车巨头供应商管理,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企业

目前我们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正在急剧下降,国内车价却远远高于国外的同类型车。采购成本占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0%到60%, 占一辆车总成本的比重约为80%,所以采购成本是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中的核心部分。先进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借鉴美国汽车巨头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1.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像美国汽车巨头那样采用SRM系统或者请专业的软件开发商为其设计一套公司内部的局域网和与供应商共享信息的网上门户。使公司内部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到有关供应商信息的情况。也使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可以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评价要抓住主要指标或问题,比如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采取QSTP加权标准,即供货质(35%)、供货服务(25%)、技术考核(10%)、价格(30%)。通过评价,把结果反馈给供应商,和供应商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对于评价结果很差的供应商应当考虑与其终止合作关系。

3.构建激励体制。汽车制造企业应当构建激励体制。对供应商实施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增强供应商之间的适度竞争,降低公司采购的风险。在考虑采购物资的特性和供应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采取诸如延长合作期限,增加合作份额,增加物资类别,颁发证书或锦旗,现金或实物奖励等正的激励方法。也可以采用负激励的方法。

4.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应当改变以前与供应商的竞争合作关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核心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生产及规划上进行统筹一体化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汽车制造企业还可以实施“供应商削减成本”计划。在不侵蚀供应商利润的情况下,帮助供应商和公司削减成本。

参考文献:

[1]Jack Tu:美国汽车工业简介.盖世汽车, 2007-04-04

[2]David Sedwick.:Makers Squeeze Parts Costs[J].Automotive News,January 15,1996

[3]陈兵兵:汽车行业的上游供应链管理[J].电子商务世界,2004年8期

[4]省略/

[5]省略/

[6]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8

篇9

关键词: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采购模式

一、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原有采购模式

某大型国企成立于1960年,拥有50余年的建厂历史。1999年根据国有企业改制及相关部委要求,成立了集团公司。公司初始资产规模100亿元,员工5000人。公司原有的采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采购业务管理方面。(1)战略采购物资种类少。(2)各企业议价能力不一,差异性较大。(3)基础管理工作较薄弱。(4)无效库存庞大。(5)协同不充分。

(二)供应商管理方面。(1)供应商群体过度分散,数量庞大。(2)供应商重复审核。

二、建立并实施集中采购模式的原因

1.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有采购模式的种种弊端显现。不能适应集团化公司飞速发展的需要。采购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2.采购成本是企业生产乃至销售整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成本。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最终获利情况。3.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4.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5.集团化公司的集中采购相对传统分散采购而言,可以有效降低采购的人工、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三、集团化采购模式初探

(一)采购模式。1.集团公司直接集中采购。集团公司直接与少数实力雄厚、质量过硬、价格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框架协议),再与各子分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见图1)。主要限于对集团安排稳定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运营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大宗通用物资和特别重要物资。2.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集团公司牵头组织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以集中招标或联合谈判的方式,共同优选确定供应商短名单,确定采购价格(或定价机制),统一签订框架协议。各子分公司在框架协议项下执行订单采购,并负责过程控制、催交催运、接货验货、仓储配送和结算付款。主要适用于各子分公司生产所需的大宗通用重要物资。(1)组建由集团公司与各子分公司人员参加的专业化采购团队。在战略采购委员会组织下,成立若干采购管理小组和评标(联合谈判)专家组,形成集总部和各子分公司专业人员于一体的专业化采购团队,全面参与供应商推荐、供应商现场考察,共同组织集中招标或联合招标,共同筛选确定供应商短名单,确定最优惠采购价格。(2)定期供应商短名单和指导价格。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专业采购团队每年研究确定供应商短名单,定期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指导价格。(3)逐步提升集中组织采购规模,打造集团化采购的主导实现形式。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统一对外、集中决策、上下分工协作,这样既解决了集团化采购过程中总部孤军奋战的问题,也解决了各子分公司参与集团化采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逐步扩大集团组织集中采购范围创造条件。

(二)采购管理: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采购管理。(1)制订《集团公司物资供应管理规定》,规范生产使用物资供应工作。(2)制订《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规定》,统一管理集团供应商网络,通过对供应商动态考核扶优劣汰,大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控制供应风险。(3)制订《集团公司框架协议采购管理办法》,从集合需求,浓缩渠道、提高效率、严格执行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监督、检查和考核,提升框架协议采购质量。(4)制订《集团公司物资储备和库存管理规定》,控制储备规模,优化库存结构,加快物资周转,保证安全、经济供应。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采购控制。(1)对各企业提报的集团化采购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率进行考核和通报。(2)通过对物资供应管理检查、物资供应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专项检查,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3)定期监督、检查和考核框架协议采购情况,对框架协议采购质量和执行情况进行通报。(4)年初下达储备和库存管理考核指标,通过月度通报、季度评比、年度总结的方式对企业储备和库存管理情况进行考评。(5)对各企业物资供应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四、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变革路径

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变革的路径可分为“集中整合”“发展提高”“持续优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推进方法以及该阶段能力建设的重点。第一阶段为集中整合。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降低采购成本。首先要对于大宗物资(电磁线、钢板、变压器油、开关、套管等)整合采购量,减少供应商的数量。针对竞争性的供应市场,主要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个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建设自身项目管理的能力,确立公开,公正以及公平的流程,对分公司执行采购流程的监督能力和方法也要进行提高。第二阶段为发展提高阶段。其主要目标是打造战略供应商关系,建立高效的管控体系。这个阶段,应根据物料分类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采购战略,逐步扩大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实施供应商的动态管理,不断的更新供应商的信息,推动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个阶段,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物料分类管理的能力,以及应用管控平台(组织,流程,工具)形成高效的集团采购,进一步推动集团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的职权划分,使得成本与效率达到合理平衡。第三阶段为持续优化。通过持续优化创造集团公司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阶段,采购将改变从前的被动局面,逐步建立以集中统一、专业化采购与专业化管理有机结合为主要特征,以“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调拨“为主要内容,以集团组织采购为主导形式的采购管理体制。集团统一分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包括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储备管理、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绩效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由集团总部牵头组织统一对外实施集团化采购,其他物资由各企业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建立统一储备和各企业集中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制,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和ERP系统实现储备资源共享,集团牵头组织统一储备,对积压物料实施统一调拨。强化物资需求规律分析、供应市场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过程控制等专业化管理职能,从供应商整体实力、供应份额、合同执行情况、奖惩情况等,对每个供应商进行动态、量化考评,根据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向排名靠前的供应商实施订货倾斜,不断提升供应商提品和服务的品质,降低集团总体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主编[J].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2012,(1).

篇10

[关键词] 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链 信息系统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之下,世界经济的变革已经进入了加速状态。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以及高度竞争造成的高度个性化与迅速改变的客户需求令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企业常常需要与遍布全球的对象进行合作或服务,在增加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的同时,还需要处理更多的变化,更迅速地做出反应。供应链企业的关系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为了20世纪末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的"热点"。本文正是以供应商关系管理(SRM)作为研究对象,探讨SRM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有关问题,以期推动供应商关系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1.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是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条,所有节点企业建立在一个合作信念之上,即它们能够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效率得到提高。在供应链中,对供应商关系的管理与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RM)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建立和维持长久、紧密伙伴关系的管理思想,通过对双方资源和竞争优势的整合来共同开拓市场,降低产品前期的高额成本,实现双赢的企业管理模式。它以多种信息技术为支持和手段,在对企业的供方(包括原料供应商,设备及其他资源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以及供应信息完整有效的管理与运用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对供应商、产品或服务、沟通、信息交流、合同、资金、合作关系、合作项目以及相关的业务决策等进行全面的优化管理与支持。这种对合作关系的”主动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供应商,反过来又帮助公司确定最好的供应商,改进供应链整体业绩。

供应商关系管理可以分为事务型和分析型两种,两种类型的管理范围不同。

事务型SRM设计用来执行和跟踪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沟通过程,譬如下订单、订单支付、退货以及缺陷产品的回收等。事务型SRM主要把重点集中在事件驱动性的、短期的信息和报告上,管理内容包括:供应商信息的收集与评审;确定供应商;采购询价和订单确认;采购订单的下达和跟踪处理;订单到货验收入库;费用结算处理;采购数据的调整。

分析型SRM解决有关供应商关系的未来运行等战略性问题。分析型SRM运用每个供应商和产品的历史数据对供应商信息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检查供应商的基本情况,把握更有价值的供应商。其管理内容包括:评价供应商的能力(财务、质量、交付);选择和调整供应商;产生并分析需求;协同采购和库存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2.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特点

在供应链环境下,SRM的重点放在提供对企业获利能力重要性各不相同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之间交互所需的理解和服务上。SRM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提供支持,也就是:一是吸引新的供应商;二是通过采购和购置流程的自动化推销自己的需求,建立持续有效的供应商关系;三是通过交易全面了解从战略到执行的流程,优化供应商的选择;四是供应商的保持和发展:保持最好的供应商是维持竞争优势最好的保障。

三、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经过对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认为SRM系统应该建立在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相结合的构思体系上,为企业实现采购交易的自动化、业务流程的改进,支持决策者优化决策,实现跨业务协同提供先进的运作平台。

1.功能需求分析

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允许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制造商协作完成核心供应过程,包括:

(1)供应商注册。允许供应商接入企业,使采购人员掌握及时、准确的供应商信息,以制订更好的采购决策。

(2)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通过采用预置的选择策略与供应商协作,最大程度降低采购风险,增强供应基础监控,并且评估供应商绩效。

(3)计划驱动的采购。通过将采购与供应相集成,实现核心业务流程中对物料采购需求的快速响应。

(4)花费分析。通过整理物料与供应商信息,提高对采购费用和基础数据的及时了解。

2.业务流程分析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可以总结如下:

收集和调查货源,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有关信息;确定选择标准,对供应商资质进行评审和认证;接受企业各部门的采购需求指示,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适供应商,确定价格和供货方式;核准并下达采购订单,采购人员应将所要采购材料的质量、数量及交货期要求通知供应商;跟踪订单,验收货物,采购部门协助仓管部门对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物品退货、退款、补充货品等处理;采购订单结算;对采购完成状况和供应商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费用差异分析、按时交货情况、质量、服务过程评估等。

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四、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结构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来构建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C/S部分是系统的主体,完成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大部分功能。B/S部分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查询和上报需求信息功能,并为供应商提供注册和供应信息等服务功能。这种结构综合了安全性和灵活性的考虑,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结构图

2.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C/S部分划分为5个模块,其各个子模块的简要说明如下:

(1)基础资料模块。主要是SRM系统的一些基础数据,如公司资料、部门、物料信息、采购人员、退货原因等数据的设置。采购系统的运行参数如采购策略、订单生成策略也是系统运行的重要数据。

(2)供应商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供应商的基本信息维护、供应商评审、供应信息维护、供应商绩效分析和供应商调整等功能。根据供应商提交的申请表建立档案,记录供应商代码、名称、地址、联系人等基本信息,以及物料供应的基本情况。管理部门确定评审因素和方法,生成合格的供应商名单,开出通知;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提交供方物料名称、规格、价格、批量要求、付款条件、发货方式等详细信息,储存于供应商情况数据库。采购完成后,调用采购管理模块生成的业务信息建立供应商信誉记录,对按时交货情况、质量等进行绩效分析,以此为依据调整供应商等级数据。

(3)采购管理模块。主要是完成对采购全过程的业务处理,包括物料的请购处理、采购订单生成及处理、采购到货处理、结算处理及相关的查询和预警管理功能。根据企业各部门的物资需求信息编制采购计划表,也可以由生产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自动产生采购需求计划。采购需求结转生成请购单,进行审核和调整。通过物料询价处理,或根据预置的定点供应策略,请购单结转生成对供应商的采购订单(按照供应商与企业协商制订的信息交流标准)。经审核确认后正式下达,并生成收货通知。供应商到货后,进行验收和入库处理,对不合格的物料生成退货通知。同时根据实收情况登记应收账款,采取及时结算或分次结算方式,开具结算单,记录采购费用。

管理部门还可设定预警界限,根据观测因素值的变化给出示警信息。示警信息包括订单将要超出确认时间、送货将要超出确认时间、库存异常、送货数量短缺、质检合格率过低等。

(4)报表查询模块。主要提供相关业务的统计分析报表信息。

(5)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如用户权限、密码修改、数据备份、初始化及用户上机日志等功能。

系统web应用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供应商注册管理、采购信息管理、供应信息的及采购响应、信息查询等功能。供应商通过注册系统,根据不同的类别将基本信息注册到供应商数据库。对于筛选合格的供应商系统自动生成供应商自主操作平台,并自动对供应商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和分类。企业可以有选择地向供应商提供采购计划和需求信息,供应商可以最新的价格、数量等物料供应信息,也可以对已经的采购信息进行响应回复。

3.技术特性需求

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但重视信息的充分共享,同时更强调各方面相互之间的协作,以及协作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因此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首先,要有公共的系统接入平台和技术。要考虑支持网络应用的能力以及与供应渠道集成的能力。其次,采用公认的表现技术。就是以共同约定或者容易被接受的常用技术手段满足供应商伙伴的业务需求。第三,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供应商供应过程产生的数据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数据,另一种是现行数据。这两种数据除了满足日常业务处理需要外,还要用于数据分析与预测。第四,数据公共接口。要有数据公共接口整合企业内部的关键信息系统,企业内部原有的ERP系统也应该纳入供应商关系管理,在数据接口方面应该很好的处理。除了这四项基本必须的技术手段外,业务的特点决定了用户在某个时段要作共同的处理,系统还必须满足多用户并发访问的需要。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