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篇1

关键词:长螺旋成孔;后插钢筋笼;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越来越精密。针对特殊地质条件,非正常情况下,传统的施工工艺及方法已无法满足工程技术及质量要求。因此,必须探讨运用特殊的施工方法或工艺满足此种情况的质量技术要求。长螺旋成孔后插钢筋笼进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应运而生。

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传统工艺与后插钢筋笼工艺对比

传统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主要是通过正(反)循环旋转钻机或长臂螺旋钻机成孔,下钢筋笼,再下导管浇筑混凝土成桩的一种施工方法。后插钢筋笼是指用长臂螺旋钻机成孔后立即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随后将钢筋笼通过一定的施工设备后插入孔内,达到设计深度的一种施工方法。此种方法有施工方便,效率高,低污染,质量有保证等优点。

由以上工艺流程看,后插钢筋笼施工工艺比传统的工艺减少了5道工序,大大减少了技术、质量控制环节,缩短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必然降低工程总造价。

三、后插钢筋笼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难题

1、钢筋笼保护层的保障

后插钢筋笼施工中最常见,也是最难克服的一个技术难题是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的保障。由于钢筋笼插入前,孔内已浇注混凝土,为了保证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我们采用“护耳”法与“圆盘”垫块法,共同作用,保证了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如图1所示:

后插钢筋笼保护层措施示意图

2、钢筋笼后插至设计深度

由于孔内已浇注混凝土,要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有一定难度,若钢筋笼长度较大,或全孔通长钢筋笼情况,难度更大。一般方法是用平板振动器下放,因其振动力传递有限,钢筋笼只能下到某一深度,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有时很难达到设计深度。为此,我们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及大量的施工实践,将后插笼装置进行改进,在平板振动器下部中心部位用法栏连接一根无缝钢管,直径Φ110,壁厚10mm,长度一般大于钢筋设计长度2---3米。同时,钢筋笼加工时,在钢筋笼底端将钢筋笼做成锥型,反插钢筋笼时,无缝钢管底端从钢筋笼中心穿过并与钢筋笼锥尖接触。反插钢筋笼时,振动力可以通过中心杆拉动钢筋笼主筋,使钢筋笼准确到达设计深度,(如图2所示)

四、后插钢筋笼施工方法的优点

1、后插钢筋前已将混凝土浇注完毕,克服了易塌孔和缩径地层成孔难的问题,由于混凝土支撑作用,对孔壁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避免缩径桩的发生。

2、后插钢筋笼的振动力作用,使孔内混凝土密实度大大增加,从而使单桩承载大幅度提高,减少混凝土内蜂窝发生可能性。

3、后插钢筋笼施工由于没有循环泥浆,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4、该施工方法有工序少,速度快,施工环节简单,大大缩短施工工期的明显优势。

五、工程实践中应用

天津市蓟县曲院风荷一期工程中,我们对其6幢楼进行施工,设计桩径Φ500,桩长13m~26m不等,钢筋笼直径Φ450,长度8.0m~18.5m不等。施工中,我们应用后插钢筋笼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即提高施工效率,又降低了工程成本,施工结束后,经钢筋笼放量位置检测,及桩体缺陷检测,静荷载试验后,得出钢筋笼位置准确,桩体缺陷极少,承载力比以往同类桩提高10----20%。

载荷试验对比表

六、结论

篇2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监理;问题;措施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工期紧容易导致失误的发生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工期紧,工程量大,再加上施工人员数量达不到施工强度,为了赶工程进度,很多工程都会昼夜施工,施工人员就极其容易因为过度疲劳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结构部位钢筋放错、放少、固定绑扎点少的情况,这就使得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二)混凝土标号失误

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同的结构部位,混凝土标号各不相同。在施工前,要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中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强度,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现场确定混凝土入仓部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部位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施工人员马虎或不到位,未能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混凝土强度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混凝土入仓部位,而最终致使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施工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低

施工操作人员作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者,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但是由于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很多施工操作人员是临时拼凑而成,这些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以及相应的理论学习,此外,这些施工操作人员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管理难度大大增加。新时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对于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更高的现场操作技能,而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操作人员就很难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尤其是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写的好,但现场落实、具体操作又是另一个样,最终导致钢筋混凝土工程不能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四)建材质量及施工设备不达标

建材质量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工程验收不严谨,使得建材使用不合理,偷工减料以及以次充好的现象出现。作为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材的质量直接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建材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工程的质量更不可能得到保障。此外,当前钢筋混凝土对于施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进的设备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的效率,使得工程工期大大缩短。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施工队伍所采用的设备往往比较陈旧,计量不准,可靠性得不到保障,最终使得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强化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的具体措施

(一)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现场“三检制”的落实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强化落实“三检制”。所谓三检制,就是工程施工单位的自检、互检以及专业质量检查人员专检的一种工程检验制度。自检就是工程施工单位操作班组自己根据工程图纸、施工技术标准来自行进行检验,并对施工的情况是否合格做出判断。通过自检,可以使班组工序操作者充分了解自己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进行改正。互检就是各班组工序操作者之间进行相互检验,互检有多种形式,最为主要的就是下一个工序的班组操作者对上一工序的班组操作者施工情况一齐进行检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抽检;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且有助于加强施工人员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专检就是由施工单位专业质量检查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情况后,填写工序质量检查表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是对施工单位作业活动质量的复核与确认。“三检制”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来对工程施工的情况专业检验。“三检制”的落实可以有效的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二)强化重点部位检查

在监理的过程中不但应该关注一般部位的检查,还要对关键部位予以重点关注。监理工作的内容就是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应该受到重视。监理人员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预防为主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原则,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到实处。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关键部位的监理可以采用跟踪、旁站、平行检查的方法,而对于一般部位采用巡视、旁站检查的办法来进行监理。例如在进行结构钢筋(框架梁、柱)的绑扎、不同部位不同混凝土强度入仓的时候,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跟踪监理,如若发现施工人员出现马虎或不到位时,要及时指出并让其进行纠正,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难点,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三)加强制度控制

针对当前很多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升反降、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的情况,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对于那些兼职的非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或不合格的质量检查员要进行替换,选用专业的负责任的质检员。在材料验收以及工程质量验收的时候,应该要求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在自检表上签字,具体说来就是材料员以及技术员在材料验收表上签字;而技术员及质量检查员在工程质量验收表上签字。

(四)强化进度控制

在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进度控制,全面落实进度控制责任制,使得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有着明确的进度控制责任;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程整体进度的要求,编制年、月进度计划,然后再在月进度要求的情况下编制周计划。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监理要加强对周计划实施的监管,然后在每周监理例会上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矛盾进行协调,解决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问题,按期完成建设单位要求的合同工期。

(五)强化材料控制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效益,在施工中购买廉价、质量低的材料(例如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因此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前,要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必须使用、购足有质量保证、有材料供应量保障的单位的材料和数量;在施工前,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施工班组领取材料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图材料表来进行,防止多领取的现象,这就从制度上对材料问题进行了控制。

三、结语

工程监理是防止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防线,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工程监理措施,确保工程的质量,防止问题的发生。首先,落实现场工程质量“三检制”,强化施工单位现场自身的监督;其次,就监理单位来说,要促使施工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并且要主动接受监理单位监督;第三,监理单位在监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从工程进度、施工材料等多方面着手,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质量缺陷;防止措施

0 引言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归纳,并根据施工经验及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下面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

1 缺陷一:混凝土表面钢筋外露

1.1 产生原因

(1)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受到外力作用产生位移,或垫块间距过大或漏放,使钢筋与模板产生接触。

(2)混凝土构件尺寸小,配筋过于密集,骨料卡在钢筋之间,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四周,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现象,靠近模板的位置缺少砂浆或模板接合不严产生漏浆。

(4)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动棒撞击到钢筋,使钢筋产生位移,造成露筋。

(5)在施工过程中,布筋时踩踏钢筋;拆除模板过早,导致混凝土构件棱角破坏。

1.2 防治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位置无误并严格检查。

(2)选用适当的骨料粒径,并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正确。

(3)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充分润湿,并填堵好模板之间的缝隙。

(4)在混凝土振捣时不可撞击钢筋,钢筋间距过于密集处,可用振捣棒振捣。

(5)施工时,避免对钢筋进行踩踏;不可过早拆除模板,避免暴力拆卸,破坏构件棱角。

2 缺陷二:蜂窝

2.1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加水量不准确或砂浆过少、石子过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搅拌均匀,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受影响,振捣不够密实。

(3)下料不合理,造成离析现象。

(4)模板接缝处不严实,造成漏浆。

(5)配筋分布过于密集,石子粒径过大或塌落度过小。

2.2 防治措施

(1)在配料时,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料单配料,拌合时要均匀,塌落度适当。

(2)在混凝土浇筑时,下料高度超过两米要设置串桶或溜槽;浇筑时分层下料和振捣。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防止产生漏浆。

3 缺陷三:麻面

3.1 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不平整,在周转使用时拆模时表面被破坏。

(2)模板在使用时没有充分的润湿,使混凝土浇筑后,构件表面失水量过大。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表面隔离剂涂刷不到位,或因局部模板接缝不严漏浆,导致隔离剂失效。

(4)振捣不到位,致使混凝土中有气泡没有排除,最终导致气泡停留在构件表面。

3.2 防治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要清理模板的表面,保证模板表面光洁。

(2)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模板之间的接缝密实,并将模板充分润湿。

(3)使用比较长效的隔离剂,在隔离剂涂刷的过程中,保证涂刷均匀。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充分振捣混凝土,使混凝土中的气泡充分排除。

4 缺陷四:孔洞

4.1 产生原因

(1)在配筋比较致密的位置,混凝土骨料粒径过大被卡住,导致下料不到位,并且振捣不及时就又在上层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砂浆产生严重分离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性下料过多、过厚,导致振捣器无法振捣到位,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进入杂物(木块、泥块等)。

(5)在冬季施工时,没有合理的进行防冻处理,导致混凝土受冻。

4.2 防治措施

(1)在浇筑钢筋比较密集的部位时,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来进行浇筑,并认真进行分层振捣密实。

(2)预留孔洞,两侧同时进行下料,严防漏振。

(3)施工操作时谨慎细致,防止模板内进去杂物。

5 缺陷五:缺失棱角

5.1 产生原因

(1)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没有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到位,使构件表面脱水过快,强度变低;当模板产生裂痕时,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拆模时,模板受外力作用过大,棱角被碰掉。

(3)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到位。

3.2 防治措施

(1)在浇筑混凝土前使模板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认真浇水养护。

(2)拆除模板的过程中,避免暴力拆卸,防止用力过当。

(3)模板运输过程中,防止撞击模板;注意保护模板阳角,以免碰撞。

6 缺陷六:表面不平整

6.1 产生原因

(1)模板质量不过关,刚度和强度达不到标准。

(2)浇筑混凝土时,没有进行分层下料,浇筑强度过大,模板的支撑不牢固,导致混凝土在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没有进行抹子找平压光,致使表面粗糙不平整。

(4)在混凝土没有达到强度要求时,上人操作或运输材料,致使表面被破坏。

6.2 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利用水平控制线拉线用抹子找平、压实,终凝后浇水养护。

(2)严格检查模板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注意模板支撑的稳固,使支撑有足够的支撑面。

(3)混凝土浇筑后,当强度达到1.2N/mm 以上时,方可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的上方进行施工。

7 缺陷七:强度不够

7.1 产生原因

(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施工时随意加水,使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2)水泥质量不达标或受潮,砂、石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用量不准确。

(3)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方面因素控制不当而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够。

(4)在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早期受冻或拆模过早。

7.2 防治措施

(1)水泥使用前,严格检查出厂合格证、检测、复试报告。

(2)正确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及养护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4)冬季施工时,注意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8 缺陷八:裂缝

8.1 产生原因

(1)混凝土在凝结前,表面失水过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2)混凝土在养护一段时间后,由于水泥浆中的水分蒸发会产生干缩裂缝。

(3)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体积会产生一定的收缩,使混凝土产生收缩缝。

8.2 防治措施

(1)在混凝土初凝前认真抹面;如果混凝土表面积过大,要加强二次抹面或多次抹面。

(2)加强混凝土早期的养护,严格控制浇水时间,并做好混凝土养护措施,这样基本可以消除干缩裂缝。

(3)按设计要求预留施工缝、后浇带,防止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收缩缝。

通过以上的归纳总结,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部分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出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的结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不能仅仅从单一的方面着手,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原材料筛选、施工方法、施工过程工艺控制等方面,都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执行,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终上所述我认为要想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熟练度,这样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必然会减少。

【参考文献】

篇4

当前的房屋建筑结构主要是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材料,在住宅、商业、办公等中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其显著的特点构成了建筑工程的主要构件。这种结构实体的形成又主要通过模板、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来实现。

模板工程是实现结构空间体型、尺度的模壳作用的方法、钢筋工程是实现混凝土中主要受力材料钢筋成型的方法,混凝土工程是形成结构实体的人造物质成品的方法。两种材料( 混凝土、钢筋) 组合而成的空间尺度和体型,通过模型作用形成了建筑的结构体系。因此施工中必须从控制材料质量为先,通过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搭建成设计的结构形成。

1 模板工程的施工

所有构件的位置、形状、尺度,由模板的平面放线,竖向标高的量测来控制,并通过模板的制作和组合来解决。

施工中首先应对图纸所表达的结构体系有清晰的了解,并绘制模板样图,形成模板结构空间系统的立体形式。工程施工中对模板的制配,具体模板的放样是由建筑技术工人和施工技术人员来实现的。因此,配模工人和模板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识图水平、配模经验、配模方法、单块模板与构建整体、结构总体组合系统决定模板的工程技术水平。只有熟知模板制配安装的技术方法,才能从实际上解决工程结构形成的具体技术问题。模板工程施工应经力学计算,并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同时作好构造连接要求,模板的施工安全与材料、计算、构造、管理四个方面直接相关。对安装好的模板工程,应检查复核其位置、高度、形状、尺寸,对照图纸进行尺量,避免模板的结构错误,确保工程质量。

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1) 编制施工方案;2) 编制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3) 模板工程放线,标高量测; 4) 模板制配;5) 模板安装;6) 检查模板支架体系;7) 签认模板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2 钢筋工程的施工

钢筋工程施工主要是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钢筋的采购选材、加工制作和绑扎安装。钢筋原材材质和标准不断提升,应选择符合设计使用要求的钢筋。

钢筋加工先制成料表,签发下料单,按设计的钢筋级别、规格、形状、长度、弯钩形式、数量,进行除锈、调制、切断、弯曲的成型加工制作。由项目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技术工人进行核对料单,下料单正确,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上百、千万吨钢筋下料不出错误,符合要求的精打细算,不浪费。工完场清,楼空料净,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是从采购、下料到生产完工的成本核算的关键环节。看了图纸要有清晰的结构空间钢筋系统的成型形式,立体的钢筋体系效果。因此要懂得钢筋设计形式、构造,提料时要考虑钢筋连接方式,搭接受力位置、搭接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绑扎顺序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由于当前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没有料表,用平法制图表示,结构抗震构造复杂,标准图变化快,规范与标准图不一致,如不掌握钢筋设计规定、构造要求,则无法进行钢筋配料,不懂得钢筋受力体系,不清楚钢筋施工穿插的程序,钢筋绑扎组合成型的方法,缺少绑筋经验,则将无法进行钢筋施工。同时如何减少钢筋质量通病,治理钢筋位移影响受力的质量问题成为钢筋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所以,保证工程质量,从钢筋工程施工上讲,更体现钢筋技术工人和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钢筋绑扎成型后,应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把关,就是严格进行隐蔽验收。逐个柱,逐道墙,逐根梁,逐块板的对钢筋进行检查,与图纸核对,符合要求、级别、规格、形状、尺寸、数量、位置确定无误,可以浇筑混凝土,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工程施工要点:1) 编制施工方案,确定钢筋连接方式,施工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2) 对钢筋实行见证取样,抽取样品,进场复试;3) 校验钢筋复试报告,钢筋合格与否;4) 校验钢筋焊接,机械连接试验报告;5) 详细阅图,提取钢筋加工下料表;6) 制配加工钢筋,按使用顺序、钢筋编号、场地状况分类堆放;7) 钢筋绑扎作业;8) 隐检验收构件钢筋绑扎质量;9) 填写整改通知单,签认隐蔽验收记录;10) 签认钢筋工程分项检验批验收记录。

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工程是决定结构成型的关键。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最主要是强度问题,其次是抗裂性。现代混凝土又提出高性能、高强、耐久性问题。核心是强度,耐久性也已成为混凝土质量的重要要求。混凝土比较模板、钢筋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主要问题是具有不可逆性。

一般来讲,决定混凝土质量有15道工序: 原材料选材、配合比、计量、搅拌、运输、泵送、浇筑、振捣、后浇带、施工缝留置、表面抹压、覆盖薄膜、养护、留置试块、拆除模板、冬期施工。其中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配合比中又主要与水灰比、水胶比、砂率、含水量、外加剂有关。尤其水灰比决定混凝土的强度,水泥水化程度、孔隙率、收缩性、水的渗透性。而混凝土强度在未达到28 d 龄期时,具有未知性,也即混凝土强度的滞后性。因此强度的保证很大程度上主要靠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经过反复试配确定的配合比来实现。由于存在一个质量控制上的盲点,有可能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从大多数工程施工的结果看,强度不足很少。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升温极为缓慢,混凝土终凝硬化后,后期强度增长很低,时间延迟,往往至当年春转夏季,气温逐渐回升增高,水泥后期继续水化放热、升温,混凝土强度恢复渐强增长,经数月龄期,混凝土终达或接近设计强度,此种情况应慎重处理。只要精心配比,再精心施工,混凝土质量是可以保证的,也是能够保证的。

施工订购商品混凝土,应有对混凝土的品质要求,并适应施工和工程不同部位、性质是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除核验其坍落度外,还应核查供货小票、强度等级、W/C、浇筑部位、送货地点、出场时间、到场时间、送货车号,以避免混凝土厂调配,试配错误,造成事故。同时现场混凝土不得随意加水,加水将导致水灰比改变,强度、耐久性降低,收缩量增大的质量事故或问题的发生。

施工现场主要解决混凝土质量的密实度和抗裂性问题。关键搞好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施工组织管理。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要安排好泵送、浇筑、振捣、表面处理、养护工作。各工序人员到位,施工顺序合理,尤其选好振捣人员,划分好流水线,搞好分层施工,做到浇筑与振捣点同步,抹压与薄膜覆盖同步,养护及时,控制拆模,留好施工缝、后浇带、各类混凝土试块。同时如何保证混凝土浇筑后,避免扰动强度正在增长的混凝土所需的静置时间,控制上一层结构施工荷载,实现合理工期下的施工进度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至关重要。其中为满足紧迫工期而采用的早强过高的混凝土,因其水化热反应的强烈升温和早期混凝土受荷的内部受力不均,当超过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时,则易开裂。

混凝土工程施工要点: 1) 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作好施工组织准备工作;2) 选定商品混凝土厂,提出商品混凝土质量指标;3) 提请浇灌令;4) 测试进场商品混凝土坍落度;5) 严格管理并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使之有系统,有程序的进行;6) 留置各类试块;7) 控制拆模强度及时间;8) 签认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篇5

关键词: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转换层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转换施工,它是进行建筑施工工程中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相接施工应用,既是上部建筑结构的空中基础部分,同时又是下部建筑工程的封顶结构部分,对于建筑工程及其结构的安全质量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求,高层建筑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数量以及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虽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发展,但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结合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与类型,并根据建筑转换层的施工特点,对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措施进行分析与论述。

1、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与类型分析

1.1 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类型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按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功能作用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转换层形式,一种是进行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转换施工应用的建筑结构转换层,另一种是用于建筑功能转换施工应用的建筑功能转换层。

其中,建筑功能转换层,主要是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在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的中间部分进行拦腰设置的一个建筑设备层形式。它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楼层过高,导致施工过程中从地面进行施工水电的供应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受到建筑施工环境变化性特点的影响,为了方便进行建筑施工水电的供应以及建筑功能结构的完善,因此,就在高层建筑的中间层,进行一个专用功能转换层的设置,这样的建筑转换层也被称为是设备层,主要用于进行建筑功能设备的设置存放与转换实现。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小对建筑规划空间的占用,建筑功能转换层的高度一般要求设计在2.2m范围以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转换层,主要是用于进行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转换,是在不同建筑结构形式之间进行与实施的。

1.2 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中转换层在建筑结构功能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建筑转换层的转换结构构件内部需要很大的平衡力,这也是建筑转换层施工设计中的设计重点与关键点。其次,在建筑转换层中,建筑转换层的结构构件通常还是建筑上部结构跨度的多个倍数,并且进行建筑转换层结构质量控制中,转换层中结构构件的竖向挠度是需要进行严格控制的目标对象。再次,在建筑转换层中,由于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连续施工强度比较大,并且部分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建筑转换层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最后,由于建筑转换层在建筑工程中的特殊设置,对于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进行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设计中,需要单独进行相关施工方案的设计制定,以避免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产生影响。

2、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分析

根据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施工要求,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确定,在确立相关施工原则的情况下,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开展与实施。

2.1 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原则

通常情况下,进行建筑转换层的施工中,转换层中的转换梁的截面施工高度要在转换梁跨度值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范围内,根据目前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情况来看,建筑转换梁的截面施工高度通常在1.6m至4.0m之间,较小的建筑转换梁截面高度值也在0.9m到1.4m之间。其次,进行建筑转换层中转换厚板的厚度设计施工中,通常建筑转换层中转换厚板的厚度值在转换梁柱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范围之内。此外,在进行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选择合理的转换层模板支撑方案,在进行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同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保证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2.2 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方法

根据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方案设计不同,建筑转换层的具体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应用技术也有不同。以钢筋混凝土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为例,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中,主要包括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中的钢筋工程部分和混凝土工程部分三个施工内容。

首先,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主要有一次性支模施工法、荷载传递支模施工法、叠合浇筑支模施工法以及埋设型钢支模施工法等。其中,一次性支模施工法,是指在进行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中,能够实现从建筑结构的转换层底部一直支撑到建筑底层地面或者是地下室底板的模板支撑系统,它主要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可以应用的支撑材料比较多,并且建筑转换层的位置比较低的结构转换层施工中;荷载传递法进行建筑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主要就是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将转换梁或者是转换板的自身荷载重量以及施工荷载等,利用模板支撑系统转移到建筑楼板中的施工方法;此外,叠合浇筑支模施工方法,主要是通过叠合梁的原理把转换梁进行多次浇筑成型,这种支模施工方法在模板浇筑施工完成后,只需要对于第一次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荷载等进行支撑实现,具有一定的施工应用优势。

其次,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的施工中,还需要进行混凝土工程部分以及钢筋工程部分的施工开展与实施。其中,在进行混凝土工程部分的施工中,主要是应注意采取相关的防温控裂措施,对于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进行控制和避免。比较常用的混凝土施工防温控裂措施主要有,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施工气候条件等的控制,并通过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各部位的温度变化监测,实现对于混凝土浇筑裂缝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此外,还可以从水泥材料选择以及混凝土保温养护等方面,控制和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而对于钢筋工程的施工,注意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转换层中,转换梁或者是转换板的含钢量比较高、主筋比较长以及转换层梁柱节点区域的钢筋分布密集等特点情况,进行钢筋工程的正确放样以及下料施工,合理的进行钢筋就位次序的安放设置,并注意进行控制,以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中,钢筋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施工环节就是钢筋就位次序的设置。

3、建筑转换层质量控制体系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中,建筑转换层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避免和控制建筑转化层施工中影响质量的问题发生,保证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建筑转换层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根据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在通过对建筑转换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使质量控制体系有可操作性,保持适用性,确保有效性,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的控制和保障。比如,在进行截面尺寸比较大的建筑转换层转换构件的施工中,为了保证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应注意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实施;其次,在进行建筑转换层中转换结构的自重和施工荷载比较大的建筑转换构件施工中,尤其需要对于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建筑转换层的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而对于建筑转换层施工中,转换结构下层空间高度比较大,并且难以进行脚手架支撑设置的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可以通过使用在转换结构内埋设型钢的施工方法,或者是利用叠合梁施工的方法原理,进行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应用,以保证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最后,对于转换结构中竖向荷载作用比较大,并且预应力钢筋使用数量比较多的建筑转换层施工,应注意防止预拉开裂以及反拱问题发生。可以采用择期张拉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转换层张拉之前对于转换结构下部的支撑能力进行加强,保证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换而然之,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包括从质量目标的确定,到施工组织方案的确定,再到具体的施工工序,都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从对施工人员的质量行为管理,到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选型、检测及使用,抓住每个质量控制的节点,做好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及检查,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

4、结束语

总之,建筑转换层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施工形式,进行建筑转换层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分析,有利于提高转换层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

[2]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

篇6

关键词:建筑过程 主体结构 混凝土 钢筋结构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021-02

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施卫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构成及施工方法有清晰的认识。下文就对混转结构和现浇混凝土结构这两种主要的工程结构主体的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1 砖混结构

按照施工的先后次序,没有把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分为下列几个工序:基础顶面抄平、放线及立皮数杆一立门框一摆砖样一砌筑第一施工层砖墙(包括安放楼梯构件)一墙底弹线(地面上500mm水平线)一立窗框一搭脚手架一砌筑第二施工层砖墙(包括安放楼梯构件及门窗洞口的预制过梁)一墙顶弹线(楼板下100mm水平线)及抹找平层一吊出里脚手架一安装楼板及阳台板一浇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及灌缝一(以上各楼层重复从砌筑第一施工层砖墙到灌屋面板板缝止)一砌女儿墙及烟囱、风道出口等。

如果每层或某一楼层墙顶有圈梁,在完成第二施工层砖墙的施工后可以插入:安装圈梁模板一绑扎钢筋一浇筑混凝土。而水暖、电的工种则应该配合穿行,比如说电线的立管、水平管要在砌砖时就需要配合埋设。

1.1材料、半成品的进场

一般在基础施工阶段,都会有有大量的土方开挖和回填,而受到场地的限制,同时,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会需要大量的材料及半成品,诸如砖、楼板、楼梯、过梁、门窗框此类。因此,可以在施工后期,依照施工平面布置图,有效组织大型机械设备、材料和半成品的有序进场。如果在垂直运输机械上选用塔式起重机,那么应该在起重机安装完成后,再组织材料和半成品有序进场。

1.2放线和抄平

建筑施工设计需要考虑房屋平面尺寸以及各层标高的正确,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墙、柱、楼板、门窗等轴线、标高的放线和抄平工作,同时必须完成在施工开始之前,到具体的部位做好标志。

1.3立门窗框

立门窗框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方法是“压口”,就是说先立好门框再砌砖,立好窗框再砌窗问墙,只要是木门窗框,都应该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塞口”。就先留好洞口,以后将门窗框钉在洞口的木砖上,或者是焊在洞口预留的钢筋上,洞口尺寸每边比框至少大20mm。此做法适用于钢门窗框。

1.4摆砖样

摆砖样也可以称为撂底,就是在基础墙上,依据墙身长度和叠砌方式,先用砖块试摆,保证墙体每一皮的砖块排列和灰缝宽度均匀。摆砖样的好坏,直接对对墙身质量、外观、砌筑效率、材料用量等有重大影响,这部分的工作应该由有经验的工人进行。

2 现浇混凝土结构

在结构构件的设计位置进行构件的制作,这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就是在现场的设计位置,把基础、柱、梁、楼板等构件,依次浇筑成为整体的结构。一直以来此种方式在多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所以,其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要求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下文将就主要的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2.1模板工程

使混凝土具有结构构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模型称为模板系统。其由荷载的支架两部分所组成:直接与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和保持模板形状与位置、并承受模板与混凝土。因为其的工程数量大,对整个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劳动力与材料的消耗、工程费用和施工工期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在冶金工业建筑中,每100m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就需要展开的模板面积约900m2,其工料费用约占混凝土工程全部工程费用的20%~35%,而制作及拆装木模所需劳动力约占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全部劳动力60%以上。

建筑施工管理墙、柱模板的安装底面应找平,画出模板边线是在模板安装前就必须要完成的工序。如果梁和板的模板的支柱,是支承在土地面上的,那就应该对地面进行预整平夯实,在支柱底部垫上垫板,保证各支柱之间有拉杆拉结。上下层的模板支柱应安装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当模板安装完成后,在进行钢筋的安装,接着是混凝土的浇筑,只有等到所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拆模程序逐步进行。如果是不承重的模板,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就可以进行拆除;而如果是承重模板,就必须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数值时,才可拆除:当板的跨度在小于等于2m时不低于50%,2m以上至8m时不低于70%1当梁的跨度小于等于8m时不低于70%,大于8m时不低于100%;当悬臂梁、悬臂板的跨度小于等于2m时不低于70%,大于2m时不低于100%。

2.2钢筋工程

按照直径的大小钢筋可分为钢筋和钢丝。细钢筋的直径为6~12mm,因为其常卷成圆盘状,所以也叫盘条或盘圆。中粗钢筋的直径为12~22mm,粗钢筋的直径大于22mm,其长度一般为6~12m。钢筋的加工通常都是在车间进行,主要工序包括冷拔、冷拉、接长、调直、剪切、弯曲、绑扎或焊接成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等工序。在进行钢筋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证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绑扎时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捆绑的牢固。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这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中控制在25%以内,在受压区中控制在50%以内。绑扎接头的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要控制在钢筋直径的10倍以内。接头不能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在钢筋安装或现场绑扎时,必须要考虑模板安装;如果是柱钢筋,那就必须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绑扎:如果是梁的钢筋,则通常是在梁模板安装好后,再在模板上方扎好,进而放人模板内;如果是高大的梁,应该留出一面侧模不装,等到在模板内扎好钢筋后,再安装侧模;如果是楼板钢筋,就要在楼板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绑扎。

钢筋在混凝土中应有一定的保护层。工地常用预制的水泥砂浆块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注意不能将楼板或雨篷等的面层钢筋踩低,防止质量出现问题。通常来说,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就必须要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同时也必须要做好记录。

篇7

【关键词】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各大街小巷中每天都有大批的新建工程开始施工。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时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城市建筑工程的首选,其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都日益受到相关部门与专业人士的重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当中,十之八九都是钢筋混凝土成分,因此,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整体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问题。

一、高层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的制作流程分析

1、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选用。首先,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钢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程度,如果钢筋的质量不合格,那么,所制成的钢筋混凝土就达不到符合规定的抗压强度,就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其次,钢筋混凝土的内部为水泥、沙子以及石子等材料。水泥的质量对钢筋混凝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能够混放在一起。同时,对于钢筋混凝土中的砂子、石子的含泥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2、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制作工序。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制作安装工序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工序之一。建筑模板制作安装的结构、标高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以重视。一般情况下,构筑物的现浇梁、柱子以及其他主要的承重结构,在进行安装模板的时候,主次梁起的高度不应该大于 1/1000,大型构筑物大部分都是采用钢模板,能够更好的起到耐压的作用。模板安全完毕之后,技术人员在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3、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在钢筋混凝土的制作中,钢筋的绑扎工作直接影响到钢筋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所以说,钢筋绑扎工序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也应该遵照施工图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合理的绑扎。另一方面,当钢筋的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工作。混凝土配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结构质量,因此要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选出最佳的配合比例,这样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混凝土结构。

二、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质量方面面临的问题

1、钢筋的质量差,制作水平差。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钢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程度。在当前的钢筋混凝土建设过程中,钢筋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钢筋焊接的质量差。在钢筋混凝土的建造过程中,钢筋焊接所需用的焊条不符合国家 GB50205―92 的规定,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其次,钢筋在绑扎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现象。钢筋绑扎不牢固,就会容易出现松动,从而忽视了钢筋搭接长度对钢筋焊接接头的受力影响;其次,钢筋的施工管理不完善,粗制滥造。

2、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工作不完善。首先,混凝土的材料选用不合理。由于施工方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采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造成了混凝土的质量低劣;其次,混凝土在浇筑前,模板内部的脏物或者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模板出现了湿润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耐压力性能;再次,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施工方不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导致了混凝土的耐压性变差。

3、混凝土模板的设计不规范。首先,模板底层支撑的地基夯实不够,立底模的垂直支撑常在混凝土浇筑时淋湿从而导致了地基软化,容易造成模板的弯曲和裂缝现象;其次,在模板的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方不能够按照规格对模板进行设计,模板的安装不符合要求,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尺寸变差,导致了混凝土的规格不符合标准规定,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再次,在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制作过程中,侧面模板的支撑不够,造成模板的刚度不够,出现了严重的膨模现象。

三、提高高层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加强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对混凝土的总体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不均匀,就会导致钢筋混凝土质量的不过关。首先,要加强钢筋的质量保证。钢筋必须满足 GB5024―92 规范的要求,在试验合格后进行使用。其次,对现场搅拌混凝土,应该拿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进而进行有效比对,审查并出具试配后的混凝土总体质量性能;再次,保证钢筋混凝土内部水泥、沙子以及石子等材料的质量,对于钢筋混凝土中的砂子、石子的含泥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2、加强钢筋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中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及时有效准确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测定骨料的整体含水量,充分了解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损失程度,保证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调整用水量和砂率,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合格之后再进行使用。同时,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标准的重量,根据使用现场温度调整用量,不得任意加减使用量,另外还要注意掺外加剂后拌和时间的延长,从而使得混凝土的配合比比较均匀。

3、加强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钢筋混凝土施工前首要应该严格选用原材料,进而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采用颗粒直径为10- 40mm 、含泥量低于 1% 的碎石子,然后加入含泥量低于 3% 的中砂。这个时候,可以加入缓凝减水剂,以便能够减少水泥水化热释放的整体速度,延长初凝时间。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时候,对碎石进行降温,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钢筋混凝土入模的温度。通过严格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过程,加强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为提高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奠定重要的基础。

四、结语

钢筋混凝土施工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只有加强对混凝土制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每个工序的有序运行,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华生.建筑工程钢筋混净土施工质量管理[J ].科技信息,2006

[2]GB 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3]J GJ 3―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S].

篇8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行业在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工民建,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项关键产业。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建筑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一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作为工民建施工过程当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施工环节,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关键作用。

工民建当中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毋庸置疑是一项浩大而繁杂的工程,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与安全的标准要求都非常的高,关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容除了上述的最基本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之外,还有许多更为具体的施工工艺技术及作业方法,比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冬期施工、雨季施工、抗渗混凝土施工等等,这些施工方法的特点和要求都还有待于我们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摸索和总结。总而言之,由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所面对的具体施工对象千变万化,再加上施工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我们很难对其进行简单而教条的总结,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分析,反过来再进一步促进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步。

1 工民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毫不客气地说,在工民建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该是起到关键而有决定性的作用的。尤其是钢筋混凝土作为当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工民建工程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在工民建工程当中,民用办公楼和住宅楼以及工业厂房的基础及柱、梁、板等构件,其防渗能力、承载能力以及耐久性能等方面往往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来提供有效支持的。可以这么说,工民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水平、作业班组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施工材料的好坏等因素就最终决定了其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地管理与控制,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管理途径来确保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为工民建的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应当注意的主要事项有:第一,混凝土在入模时,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超过两米时,应采用串筒或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施工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超过一米半;第二,从发车时算起,混凝土必须在五个小时内施工完毕(添加了缓凝剂等外加剂的混凝土则另行计算时间),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即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相邻的混凝土施工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且交接处应采用振捣棒进行不间断地搅动;第三,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应持续,直至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应超过四十厘米,并保证不漏振,不过振;第四,施工梁板混凝土时,应当先施工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再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施工,但不得出现冷缝,而当梁柱节点处存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时(强度等级相差至少十兆帕),在其进行混浇时,应当先施工高标号的混凝土,再施工低标号的混凝土,并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的施工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的施工高度,另外,还须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振捣采用直径三十毫米的振捣棒,振捣间距为一百到两百毫米,以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第五,混凝土施工快要完成时,应当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从而及时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第六,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后用毛刷进行拉毛处理(通过水泥和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和成水泥砂浆,将以上水泥砂浆通过拉毛滚筒或者笤帚,抹到墙面上,形成刺状突起,干燥后即成,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粘接能力;现在的毛坯房墙面一般不需要拉毛处理即可贴砖,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墙面比较光滑,则需要做拉毛处理);第七,混凝土表面在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养护,等到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再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当及时洒水。

2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2.1 梁模板支模不牢,底模未按规定起拱,梁柱接头处未处理好

在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应对其中线位置、标高以及截面尺寸等进行复核,模板支撑体系必须安装牢固可靠,一旦发现偏差过大应立即予以校正,其梁板底模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起拱。

2.2 钢筋成型尺寸不符合要求

应对钢筋加工工序的管理进行加强,结合施工班组的设备特征及其操作手感,预先计划好各种型号的钢筋加工的长度调整值,并在整个钢筋配料过程中统一控制,并且要按照实际成型的要求制定出一系列的划线方法,其板距大小也应当按照钢筋的弯曲直径与弯曲角度来予以确定,尤其要注意先放实样并经检查无误之后,才能开展大批加工。

2.3 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箍筋间距不一

a.绑扎时应牢固;b.对已不准确骨架个别箍筋松绑应重新绑扎;c.外伸部分一道临时箍筋,并应缠扣绑扎;d.浇筑混凝土时,不能踩筋;e.划出箍筋位置后再绑扎。

2.4 混凝土蜂窝麻面

a.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均匀;b.模板按规定润湿,接缝严密,清理干净;c.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d.按规定进行养护。

2.5 混凝土露筋

a.采用标准垫块,并牢固固定;b.混凝土振捣密实。

2.6 混凝土出现孔洞

a.混凝土倾倒高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规定使用混凝土串筒;b.混凝土振捣按规范要求,以防漏振。

2.7 混凝土出现缝隙及夹层

a.按规范处理施工缝;b.将混凝土杂物清理干净。

3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居住又是人们一项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行业无疑具有天然的消费市场优势。正因为如此,建筑行业在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工民建,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项关键产业。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建筑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一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当然,我们也应当同时对我国建筑行业当前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要正视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发展无序、竞争恶劣、市场混乱等现象。不过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在近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民建的腾飞速度几乎就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其不管是在建筑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法方面,还是在建筑的施工机具及劳动力的的配置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而作为工民建施工过程当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施工环节,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钰.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 [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2] 任卫国. 浅谈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5).

[3] 宋剑锋. 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9).

[4] 杨旭.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 地基基础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设投资项目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质量,是项目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中不变的主题。

然而由于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多变,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和事故。如2009年西宁市佳豪国际广场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2010年由于电焊工违章操作,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损失惨重。因此,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防止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对于建筑行业乃至国民经济都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质量研究发展概况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及人们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质量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1]。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泰勒研究了大工业生产的管理实践,创立了科学质量管理的新理论。1924年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预防缺陷”的概念,即除事后检查外,还应事先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中,较质量检验阶段迈进一大步。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识到统计质量方法不能全面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导致“全面质量管理”新阶段的出现。全面质量管理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2]。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ISO9000系列标准的和两次修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延伸,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走向国际化、规范化的新高度[3]。

从1958年开始,我国开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进行监测,并在80年代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加速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进度。1995年以后,我国采用 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4]。本文在认真总结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理解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主要从地基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和节能保温工程五个方面重点阐述。

3.1地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是现代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将房屋建筑的荷载传递到地基的下部结构,起到支撑荷载的作用。如果地基质量不过关,将导致建筑物失稳,造成严重后果。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应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进行控制。

(1)灰土地基

灰土地基主要适用于一般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灰土地基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如灰土的土料、石灰以及配合比、灰土拌匀程度。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等。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灰土地基的压实系数。

(2)砂和砂石地基

砂和砂石地基是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时,采用砂或砂砾石(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实或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砂和砂石地基的砂石级配要严格控制,一般采用坚硬的中砂或粗砂与碎石或卵石级配而成,砂石掺杂物中不得掺杂草根、树叶等杂质,确保级配均匀[5]。砂石地基施工控制的工序是:检验砂石质量进行分层铺筑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3)强夯地基

强夯法常用于软弱土地基,它利用夯锤产生的强大冲击能量,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均匀程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减少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强夯法在施工前要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锤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在施工中要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和夯击范围;施工结束后还要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是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或级配碎石等共同构成的换填垫层。土工合成材料有纺型、编织型、无纺型等,能有效起到排水、隔离、反滤和加筋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要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和工后检测全面控制[6]。施工前应对土工织物的物理性能、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进行检验;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清基、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控制土工胞腔袋装袋及摆放两道工序;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

3.2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是指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的砌筑而成的建筑结构。

(1)砖砌体工程

砖砌体工程的块体材料主要有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等。

施工前要确保砌体的垂直度和尺寸偏差以及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符合要求,并对砖块浇水,砂浆要搅拌均匀;砌筑时,应先铺底灰,再分皮挂线砌筑,做到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7];施工结束后,要对灰缝、转角等进行检查,在砌体临时间断处留直槎时应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钢筋,并对拉结钢筋进行表观检测和尺寸检查。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材料来源广泛,具有材质稳定、强度较高、施工方便、造价较低且热工性能好等特点。

砌块宜采用铺浆法砌筑[8],铺灰长度2m~3 m,砂浆沉入度为50 mm~70 mm。水平和竖向灰缝厚度8 mm~12 mm。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砌筑,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小于90 mm)。纵横墙交接处也应交错搭接。

(3)石砌体工程

石砌体主要有毛石、毛料石、粗料石、细料石等,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毛石砌体和料石砌体均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砌筑质量要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砌筑完成后,要对石材和砂浆强度等级以及灰缝砂浆饱满度进行检查,并对石砌体尺寸、位置允许偏差和组砌形式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3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主要可分为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

(1)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9]。

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用分段分层支模的方法,上下层支柱要在同一竖直中心线上;墙面模板应拼装完整,两片模板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持墙体厚度一致;为便于拆模、防止沾浆,应对拼装后的模板涂隔离剂,并注意控制拆模时间。

(2)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结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应从钢筋原材料进场检验、储存和堆放、配料和代换、加工、连接、绑扎与安装以及在混凝土浇捣前对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检查等方面加以控制[10]。

钢筋原材料进场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中使用。钢筋应按不同的品种、规格堆放,干燥环境下存储。钢筋配料要根据配筋图,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根数及重量。当构件有裂缝宽度或抗裂性要求时,钢筋代换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抗裂性验算。

钢筋加工要先对钢筋配料单与设计图复核,再按配料单试制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机械连接的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要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和安装前要认真核对熟悉图纸,检查需绑钢筋的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和图纸相符。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和养护等方面[11]。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现行标准要求,使用前要进行检验。配合比要在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方法合理确定。

施工时要控制连续浇筑的混凝土间歇时间,合理布置施工缝和后浇带的位置,按规定方法和龄期进行养护。要对混凝土施工实行旁站监理,控制混凝土形成的关键工序。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按要求制作试件,通过试验分析判断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指导施工。

3.4防水工程

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因素有设计、材料、施工、成品保护和管理维护等方面[12]。

(1)防水设计质量控制

防水设计质量控制主要考虑设防标准偏低,温度与收缩裂缝的影响,设计构造组合、细部节点处理不合理等方面。

(2)防水材料质量控制

防水材料可分为柔性防水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防水涂料。要根据工程和规范要求选用质量合格的防水材料。

(3)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防水施工的要点是要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序,任用合格的施工人员,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加强施工监督,确保防水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5节能保温工程

我国墙体保温共有三种形式,即外墙内保温、夹芯保温、外墙外保温。

(1)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将保温层与基层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再在表面做保护层及装饰层,通过保护层有效阻断冷(热)桥,减少了空气、风及湿气等的流入,稳定了建筑热环境,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13]。

外墙内保温要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以减少保温层的厚度,少占室内使用面积。同时,保温层表面应有护面层,以提高面层的强度和硬度,但不得直接用硬质砂浆抹灰,以防开裂。外墙内侧保温砂浆要满足施工厚度和施工外观要求,并确保施工安全。

(2)夹芯保温

夹芯保温墙体作为复合保温墙体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由内、外叶两片组成,保温材料位于两片墙体中间,三者通过拉接件连接,内叶墙主要起承重作用,外叶墙起保护层作用[14]。

夹芯保温墙体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空心砌块、聚苯板保温板和装饰性劈离砌块,墙体所用砌块要严格控制强度等级、抗渗性及相对含水率。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龄期不足 28 天的不得上墙砌筑。

(3)外墙外保温

建筑外墙主要由基层墙体(如钢筋混凝土墙、混凝土空心砌砖墙、黏土多孔砖墙、黏土实心砖墙等)、外保温材料(粘结层、保温层、保护层)和饰面层三部分构成。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的有[15]:外挂式建筑外墙外保温、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性浇注成型和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要从材料的选择、浆料的配比、保温层的施工厚度和养护日期等方面控制。

4结论和建议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要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面控制,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优。由于目前的质量事故常发生在施工阶段,故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讨论较多。施工质量的控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邬晓光.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顾慰慈.工程监理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姚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金国辉.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高飞华.砂石地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高飞华[J].技术与市场,2012,19(4):217.

赵伟.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8,37(1):59-59.

郑军华,金红霞.浅析砖砌体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78.

魏敏.浅谈砌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山西建筑,2011(10):199-200.

汤少强.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合理应用[J].科技风,2008(2):11-13.

罗坚宏.房屋建筑中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施工,2009,31(7):54-55,64.

王小金.浅谈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J].建设监理,2003(4):47-48.

曹磊.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与工程实践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曾志勇.建筑墙体节能技术与外墙内保温施工过程控制[J].四川建材,2009(2):13,16.

篇10

【关键词】劲性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随着这些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满足现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随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本身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当前的混凝土工程中各种先进的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施工技术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前的混凝土工程中,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具有高承载力和高延性以及高抗震性的混凝土结构,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得其子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而为了使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和促进劲性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加大对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从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以及难点出发,对对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深入研究,然后对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一、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及难点

在进行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由于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因此对进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不仅能够对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以及安全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以及难点主要在于劲性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过于密集,从而导致了钢筋和钢骨之间容易出现冲突现象,因此严重的影响到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正常施工。

二、钢骨梁加工制作

在劲性钢筋混凝土架构的施工过程中,钢骨梁加工制作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钢骨梁架加工制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因此,在进行钢骨梁加工制作时,必须要对钢骨梁加工制作的质量和工期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从而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而在进行钢骨梁架加工制作时,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必须要对图纸以及相关要求烂熟于胸;

第二步: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必须要精确计算,并且在加工地点进行1:1放样;

第三步:利用经确任无误的大样图进行下料,并对要求k型焊缝的钢板焊接接头进行处理,打磨成45°[1];

第四步: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后开始焊接,为了确保科研项目一次性成功,我们从全处范围内抽调四名具有丰富电焊经验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进行加工;

第五步:每榀钢骨梁完全加工完毕后,必须按照有关规范标准严格检查处理。由于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会发生局部变形。

三、劲性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等到钢骨就位后,就应该对钢骨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钢筋混凝土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对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其科研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劲性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要满足如下要求:

1、模板: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及规范要求立模。模板分为柱模、底模等,在树立模板的过程中要先立底模板,从房屋±0.000处开始搭脚手架直至设计高度,脚手架底部承力面必须是经过夯实的。然后在底模上立侧模并加固,必须保证模板的平整、稳定和严密性,防止漏浆和跑模现象出现[2]。

2、加工和绑扎钢筋: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其施工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要对施工需要应用到的钢筋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过后才能应用到实际的施工中。而在加工钢筋时还必须要严格的安装相关要求和实际规定等进行下料,而由于劲性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较密集,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钢筋打架现象,就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从而才能够有效地确保其施工质量和效率。

3、混凝土浇注: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使此科研项目一次性成功,在浇注混凝土前我们还做好了以下工作:

(1)原材料筛选:碎石粒径选用0~20mm,水泥选用525#,采用中粗砂,对所有到现场材料的各项技术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发现有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

(2)原材料准备:备齐碎石、砂、水泥等所有材料,必须做到认真计算,宽备窄用,只有这样才能可能一次性浇注完src框架的混凝土。

(3)准备好备用电源并调试好。

(4)根据实际工程量的多少准备好ф50的小型振动棒,并有备用。

(5)由于钢骨上翼缘板较宽,为了在浇注混凝土时能使其中气泡释放出来,不致出现空洞,在上翼缘板上左右两侧每隔600mm各打一个ф10的气孔,应注意避开对结构和施工有影响的部位,如加劲肋和次梁处。

四、结束语

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随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满足现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前的混凝土工程中,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具有高承载力和高延性以及高抗震性的混凝土结构,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得其子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通过本文对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为了使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以及使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进一步发展,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今后的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其施工技术也必定会更加完善成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