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体解剖学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体解剖学综述

篇1

人胎肺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其与发育分化的关系王樯黄中新(5)

广东解剖学通报 粘附分子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在缺血皮质和基底节区分布的比较雷万龙袁群芳(9)

降温速度对冷冻保存异体小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周建生胡汝麒(13)

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促进体外培养的小脑皮质神经元的生存和生长廖异平郭畹华(16)

短程与长程去卵巢大鼠骨计量学的实验研究黄连芳李青南(20)

肝部分切除术后血管增生的形态计量学与计算机三维重组研究李长青邹仲之(23)

bFGF对培养的基底前脑细胞表达NOS和NGFR的作用燕启江谢瑶(26)

锁骨下肌的临床解剖学观测瞿东滨钟世镇(31)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其与AD病理机制的关系汪建民(34)

氧化损伤在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结形成中的作用庚照学(38)

如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刘鸿宇周耀中(41)

重视能力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刘建康何清华(43)

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探索罗灼玲张立群(46)

课前下功夫课堂要效益尹保国(48)

组织学教学中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马宁芳何清华(52)

提高人体形态学教学效果方法探讨徐杰陈传好(56)

内耳骨迷路标本的制作冯正巩汪华侨(62)

人参皂甙Rg3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生成的影响李明秋滕诚毅杨春壮张大伟刘跃光冯克俭(81)

变应性鼻炎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丘理子黄映红赖荷张建国陈盛强李敏雄(85)

缬草对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大鼠血清皮质酮和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的影响秦亚静林玉坤周春春李燕钟志强曾园山(88)

褪黑素对1型糖尿病脑病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齿状回细胞凋亡及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玉洪荣王薇郭灵张芳蓝玲白鹭(94)

1型糖尿病脑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观察郭灵崔卫刚蓝玲邓祥发曾庆堂林丹磨洁琳(99)

幽门螺杆菌成分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江振友李春艳叶嗣颖顾文珍施珊珊胡萍(103)

胎儿及育龄期子宫内膜P63表达及其意义广东解剖学通报 林芳芳卢晓晔(107)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旷场行为观察邢州剥、卫文黄越玲李敏雄易咏红戴丽军陈盛强(109)

ERK1/2信号通路介导同型半胱氨酸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申新田赵静范黎黎杨春涛李玉娟冯鉴强唐小卿(114)

抗坏血酸体外诱导皮质与中脑源神经干细胞向TH阳性细胞定向分化彭超华戴冀斌潘伯群(119)

家兔躯干肌抗疲劳相关酶的测定与光谱比较董炜吴连仲朱友余秦宜德汪元钧李卫平(122)

湘西大学生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黄大元张惠娟朱耀峰吴国运梁成青(125)

四周龄大鼠海马脑片培养方法于天莲赵小贞林凌(129)

骨质疏松症骨组织cDNA差减文库的构建魏小勇(132)

NF—KBp65、VEGF-C及受体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孙平郭素芬李明秋马彦文冯克俭(134)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观察程辉李秀云鞠学红(139)

综述

Nogo基因及其受体与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的研究林如英(综述)王玮(审校)(142)

胸腰椎骨折分类研究进展王刚(综述)彭浩(审校)黄文华(审校)(146)

教学经验

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的体会郝木峰贺振泉王家有许晓伍马春媚张进(149)

启发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肖春苟陈秀琴周星萍邹锦慧(150)

开展留学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的思考余菁欧阳丽斯郭开华李东培(153)

八年制医学解剖学教学的探讨欧阳丽斯余菁李东培郭开华初国良(155)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彭微(157)

缬草对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大鼠大脑海马p-CREB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周春春曾园山秦亚静丁英李燕钟志强(81)

电针上调脑梗塞大鼠皮质缺血半影区Bcl-2蛋白质的表达刘星宿宝贵吕来清潘三强韩辉(88)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叶静萍黄绍宽陈盛强刘学军王延平(93)

哌唑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nNOS表达的影响朱永红童明张露青肖明丁炯(96)

类风湿关节炎前后肠道T淋巴细胞的分布变化姜杨侯继野朱勇杰王吉锡王皓徐玉东(100)

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研究周丽娜谢华(103)

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解剖观察董博(107)HttP://

水通道蛋白在急性实验染毒大鼠肾脏的表达及意义陈侠黄中新(110)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干肿瘤手术的应用吕建平曹志恺全伟张昊钟文军陈凡帆骆锦标(114)

不同阶段生精小管组织学结构研究贾书花王炯安炜欣王谊荣田云李凯平李建伟(117)

糖尿病肾病不同进展阶段的微炎症状态及其干预治疗研究许敏玲袁帅丁德良(121)

东莞明代双人墓出土骨骸的鉴定和保存刘靖陈凌枫陈国伟张文光张德兴李国营张龙(12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廖镜芳周冬梅钟东彩(130)

综述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程辉(综述)栗志(综述)鞠学红(审校)(134)

体外分离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研究进展田东(综述)付茂勇(审校)(138)

教学经验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学习资源管理的组件化姚伙生洪衍波徐达政杨秉其陈治环黄志松初国良(142)

在高校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成家茂张本斯朱建华何宏文张卫光(144)

HDMI视频录播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徐松王岐本关勇蒙艳斌邝满元贾蕾(148)

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培养能力——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晏长荣邓成国郭青平(150)

Motic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程云岳淑芬刘玉荷宋芳杨美霞(152)

中枢神经系统的教学实践及体会谢勇江周速(154)

技术方法

兔肾积水铸型标本设计与制作李万强周小兵张杰彭珍山(156)

颞骨的解剖学标本制作和体会刘金生刘锦宇汪昌学涂良携姜苏明(158)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观察麦大海林华明季德林黎昌国

系统解剖学案例教学法中案例设计的初探陈婷婷韦力黄绍明玉洪荣邓琼英杨伯宁

广东解剖学通报 苯丙胺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和突触结构的影响张洁刘钦宿宝贵

低声压级次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GFAP表达的影响黄文丰钟立军裴兆辉庄志强陈景藻初国良

盲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探索和实践许晓伍马春媚郝木峰贺振泉

核转录因子κB在神经干细胞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刘疏影狄娟李铮俞杨刘子中戴冀斌

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压痛点定位规律及其解剖学基础刘强杨波李义凯

胎儿大脑半球径线生长规律的解剖学研究夏武宪杨晓勤孟庆军

葡萄膜炎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初步探讨李林姚达强江惠燕陈盛强

中职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探讨郭佩勤

髂内动脉发出三条臀下动脉一例林灯马建军黄晶晶石静宝张蓝方赵琰誉杨智奎

浅谈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公民素质教育李婧

组织胚胎学课程“双向互动式”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估周乾毅袁新初张伟程桂荣袁世锦

兔膝关节神经支选择性切断后对关节软骨的影响肖春苟梁俊晖邓雪华周小强刘国强周星平邹锦慧

人胚肝组织结构发生发育及其功能关系的研究王炯贾书花王谊荣宋丽华张旭东

人体解剖学对义术语的释义原则王晓鹰徐杰

苯丙胺对大鼠学习能力和海马结构GFAP阳性细胞结构的影响刘钦刘运泉潘三强韩辉宿宝贵

IL-6、TNF-α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陈永锋吴仲敏浦发晓

人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基础研究陈吴兴陈光平纪建松王向明王祖飞赵中伟徐民

临床胶片库在影像解剖学与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高恒宇姜杨郭林娜侯继野

聚乙烯醇水溶胶在解剖标本涂刷中的应用徐宏张雨生石小田

组织学与胚胎学多媒体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吴学平金晓梅汤美容李玉磊

儿童感音神经性聋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与听性脑干反应阈比较丘理子毛敏黄映红

脊髓小胶质细胞SFKs介导rrTNF诱导的机械痛敏魏绪红杨涛刘翠翠宫庆娟信文君周丽君刘先国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实验课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汤挺兵钱金岳黄阳生

篇2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1633

国内刊号:31-1285/R

邮发代号:4-38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解剖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6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主办。作为国家级核心期刊,以服务广大会员和医药卫生科技工作人员、促进国内外解剖学学术交流和发展、全面反映我国解剖学最新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沿最新动态为宗旨,主要对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系、科研院所等形态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对临床工作者提供基础理论的参考。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4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582-01

人体结构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这门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组成而产生的一门课程。如何在高职高专的学生中开展这门课程,如何使高职高专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的掌握人体结构生理学的知识体系,是高职高专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人体结构生理学》课程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 应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有机整合

《人体结构生理学》这门课程虽然是一本教材,但其实它只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机械的放在一起。同时通过对几所高职高专调查发现,开设这门课程的各个高校在上课的时通常是三个学科的老师分开上,一部分讲完再由另一个老师讲,各自完成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这样的一门课程讲解分三部分讲,失去了这样作为完整一门课程设置的意义。所以如果能够使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有机的融合和相互渗透,使三门学科的界限消失,实现医学基础课程整体化,则可以为学生后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可以让一个老师把三门课程的内容同时由浅入深,由形态结构到功能规律一次完成讲解,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有连贯性,更容易接受,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更系统。2 应多媒体教学且要有创新

由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结合的课程讲解起来难度是比较大,还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有形态结构的实体模型,同时还有一些微观、抽象、复杂机理内容,所以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很难满足以上教学内容,所以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心血管内容的时候,可以先用图片讲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然后再用动画演示心脏的泵血和血管的运输血液过程,从而完成血液循环的内容讲解,理解起来更容易,更直观。同时多媒体教学技术还具有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的意义。多媒体的优点还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所以多媒体可以真正的做到三门课程的有机整合,这是其他媒体难以做到的。

高职高专的课时数比较少,多媒体还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3 应将较多的试验和科研引入到教学当中

生理学本来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现有的生理知识大量来自于动物实验和科研的结果,所以我们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纳入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渗透科研实验的思路,介绍常用的科研方法,讲解实验操作等内容,指导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由教师对其科学性进行评判,这样既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 应将较多的临床知识引入到教学当中

《人体结构生理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讲解起来难免会很枯燥,所以在讲解人体正常和运动状态下各器官功能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常见的临床病理状态下人体功能变化的情况.这样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基本概念更加正确、清晰,而且了解了人体生理指标变化的内在规律和医学常识.例如,在讲解“红细胞功能”时,补充介绍临床各种贫血的产生原因、功能变化以及目前治疗方法和饮食改善注意事项等知识。5 重视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

篇4

鼻是人体面部的重要器官,其是否协调对称对面容美观及其生理功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鼻的支架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骨性部分,下部为软骨部分,变化较大的是软骨部分。软骨由鼻外侧软骨、鼻中隔软骨、鼻翼软骨组成,其中鼻翼软骨是构成鼻下部1/3,即鼻尖,鼻翼和鼻小柱形状的主要成分,是鼻下1/3形态的结构基础,是影响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1]。唇裂患者鼻解剖学异常亦主要发生在鼻翼软骨上,其临床表现在鼻下1/3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患侧鼻翼塌陷及鼻孔扁平,鼻底塌陷,鼻小柱偏斜,鼻中隔偏曲等。国内外学者对鼻翼软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2,3]。现对有关鼻翼软骨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1 解剖学研究

传统上一直把鼻翼软骨简单地分为内侧角和外侧角两部分,两者之间的连接称为膝部或穹隆部。Daniel[4]在1992年对鼻翼软骨的解剖形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鼻翼软骨左右各一,底面成马蹄形,可分为内侧角,中间角和外侧角三部分,每一脚又由两个节段组成。内侧脚由上方的小柱段和下方的脚板段组成,作用为构成鼻小柱的主要部分和鼻尖的支撑结构。中间脚也由二个节段构成,分别为内侧的小叶段和外侧的顶段,它主要构成鼻尖和尖下小叶的形态。小叶段与内侧脚的小柱段之间的过渡为小柱交界,有一向后旋转的角度为鼻翼软骨的后旋角,两侧小叶段从小柱交界开始向两侧分开,从而形成鼻翼软骨的分离角度,为90°~100°。外侧脚主要依据凹凸形状分为两个节段,意义不是很大。至于外侧脚是否组成了鼻翼的主要部分,即鼻翼的支撑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论。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鼻翼部只有软骨支撑,外侧角直接对应鼻翼的形态,即鼻翼软骨为构成鼻翼的支架。但是,还有学者认为鼻翼伴行在鼻翼软骨侧方,仅仅延伸至鼻孔侧壁前3/1,外侧角几乎不维持鼻翼的形态和结构,外侧脚主要形成鼻尖的支持[4~6]。对此目前尚无明确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体上讲,要明确地描述解剖中所见的鼻翼软骨的形状似有困难,如同Natvig所说,没有一个模型可以代表所有鼻翼软骨的形态[7]。鼻翼软骨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筋膜、肌肉、韧带等结构密切相关。Lepesteur等[8]提出鼻翼软骨环的概念:鼻翼软骨的内、外脚,穹隆部,鼻中隔,小翼软骨和鼻孔基底的纤维组织连结而成的环状结构。此后,Daniel和Letourneau等[9,10]也阐述了鼻翼软骨环的概念。

2 组织学研究

鼻翼软骨属于透明软骨,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组成[11]。以往的学者采用穿刺等方法研究双侧软骨差异,现多采用将软骨连续切片后研究其组织学特征。对鼻翼软骨的组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唇裂患者鼻翼软骨的病理学研究上。关于唇裂鼻畸形形成机制一直以来存在着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理论之争,但两者均认为鼻翼软骨在鼻畸形形成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内源性理论者Stenstrom、Stark和Kaplan等认为,与正常侧相比,患侧鼻翼软骨细胞和基质成分有所改变。杜晓扬等[12]亦观察到患侧鼻翼软骨小于健侧,承认鼻翼软骨存在发育不足。杨连平等[13]也支持此观点,认为单侧唇裂患侧鼻翼软骨的外侧脚细胞发育差于内侧脚及中间脚处,患侧鼻翼软骨外侧角较健侧发育不足。魏建宏等[14]对软骨连续切片后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发现畸形患儿的鼻翼软骨外侧角1/4处细胞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均明显小于健侧,提示患侧鼻翼软骨外侧角发育不足;并且研究还发现,患儿双侧鼻翼软骨外侧角近膜边细胞和靠近中央细胞均有差异。而Sadove[15]等进行了单侧唇裂健患侧鼻翼软骨的组织学比较,认为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唇裂鼻畸形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鼻翼软骨的组织学研究是鼻畸形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还任重道远。

3 测量学研究

国内外有关鼻翼软骨的定量研究,文献甚少。洪志坚对20具尸体标本进行了鼻翼软骨的解剖学测量:得到了鼻翼软骨内侧脚厚度为(0.96±0.19)mm,外侧脚厚度(1.06±0.20)mm,顶部软骨厚度(1.13士0.31)mm,可见鼻翼软骨菲薄,仅为1 mm 左右。这是目前所查到的文献中,对鼻翼软骨形态学数据测量最为详细的资料[16]。但以上测量是建立在尸体解剖基础之上,人体死亡后的软骨结构迅速发生生物学和力学的变化,其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尸体解剖得出的研究资料与实际的活体状态有较大的差距。Young Seok Kim等[17]在开放式鼻畸形整复术中用游标卡尺测量两侧鼻翼软骨内侧脚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唇裂侧、非唇裂测量结果分别为内侧脚长度(13.84±3.47)mm、(13.80±3.48)mm,宽度(2.92±0.95)mm、(3.28±0.93)mm,厚度(0.69±0.23)mm、(0.70±0.20)mm。迄今为止,我们所得到的鼻翼软骨的三维测量数据还较为局限,这是因为受到样本含量及测量方法的限制,因此,对鼻翼软骨的精确的定量性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尤其是测量方法的改进,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数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学者对关节软骨的MR成像和软骨三维重建方法进行了研究[18]。重建后的软骨像具有立体直观的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但鼻翼软骨菲薄且形态复杂,目前尚不能实现对其的三维成像,这还有赖于医学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鼻翼软骨在维持外鼻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形态学、组织学及测量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上认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方法以软骨移植效果最佳。因此,如果术前能够详细了解正常侧鼻翼软骨的形状和大小,在软骨移植及软骨塑形时有较为精确的数据作为参考,使得鼻畸形整复术更为精确和个体化,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正常侧鼻翼软骨的手术创伤,同时也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 Sheen JH.Aesthetic rhinoplasty.Louis:Mosby,1978,2.

2 Oneal RM,Lzenberg PH,Schlesinger J.Surgical anatomy of the nose.In Daniel RK:RhinoPlasty.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4,1-20.

3 De Carolis V.A newly designed minigraft to achieve angularity and Projection of the nasal tip:The asymmerterical bipyramidal graft.Ann Plast Surg,1993,30:122.

4 Daniel RK.The nasal tip:anatomy and aesthetics 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2):216.

5 Devan PP.Rhinoplasty.Nasal Tip Projection,2003,1.

6 Neeta Patel,Rhinoplasty.The Difficult Nasal Tip:Total Resection of the Alar Cartilages Aesth Plast Surg,2009,33:81-83.

7 Natving P,Sether LA,Gingrass RP,et al.Anatomic details of the osseouscartilaginous framework of the nose.Plast Reconstr Surg,1971,48:528.

8 Lepesteur J,Firmin F.Considerations of the cartilage pent roof of the nose.Ann Chir Plast Esthet,1977,22:1.

9 Daniel RK,Letourneau A.Rhinoplasty:Nasal anatomy.Ann Plast Surg,1988,20:5.

10 Letourneau A,Daniel RK.The superficial musculoponeurotic system of the nose.Plast Reconstr Surg,1988,82:48.

11 周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12 杜晓扬,水庆付,褚燕军,等.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复.安徽医药,2003,7(11):47-48.

13 杨连平,乔丽平.单侧唇裂鼻翼软骨组织学观察.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15(3):258-266.

14 魏建宏,乔丽平,杨连平.鼻翼与鼻翼软骨的解剖学观察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5):397-399.

15 Sadove R,Ladaga L,Magee WP Jr.Cartilaginous histology of the cleftlip nose:proving the extrinsic etiology.Plast Reconstr Surg,1988,81:655-661.

16 洪志坚.鼻尖部整形美容手术探讨和相关解剖学研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1.

篇5

半个世纪以来,肛肠外科解剖学的研究出现了崭新局面,极大地促进了肛肠外科的发展。现择期主要者综述如下。

1 痔的应用解剖[1]

肛垫 人类肛管内齿线上方有一宽约1.5~2.0cm的环状组织带,既往称为痔区。该区厚而柔软,1975年thomson[2]命名为“肛垫”。镜观,可见肛垫借“y”形沟分割为右前、右后及左侧3块,它们是由12~14个直肠柱相对集中而成。3个肛垫宛如心脏的三尖瓣,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

肛垫系胎生时就存在的解剖学实体,它的主要结构成分是:粘膜上皮、血管、平滑肌及弹性结缔组织纤维。thomson(1975)[2]、bernstein(1983)[3]等曾将痔切除标本与尸体正常肛垫标本作对比观察,发现二者并无组织学上的明显差异。

粘膜上皮 痔区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与复层鳞状上皮之间的移行上皮(atz上皮)。上皮内有嗜银细胞即ec细胞和分泌iga的细胞,前者与粘膜神经丛相连,参与发起有关闭锁的传入兴奋,后者与肛管区的局部免疫有关。上皮内感觉神经末梢器极为丰富,其神经分布形式不同于皮肤,而与口唇的神经支配有明显相似之处。其功能不仅可产生便意,而且对直肠内容物的性质有精细的辨别能力,故痔区感受器的面积虽小,但对大便临近时能起到警报作用,具有某种保护功能。

动脉 痔区的动脉主要来自直肠下动脉(70%)和动脉(42%)。痔区的血代单独由直肠下动脉负担,约占人群的10%。直肠上动脉一般不参加,或仅有少数终支(平均5支)可达痔区[2]。据近代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4],直肠上动脉分支变异很大,并不像miles(1919)描述的直肠上动脉3终支与3个肛垫的位置相对应,thomson解剖50例,无一例与miles描述相一致,如gray(1989)、parnud(1976)等权威性解剖学论著对miles说法也不予支持,所以痔和直肠上动脉的末端无直接关系,应走出以前认识的误区。

静脉 痔区粘膜下静脉丛呈扩张状态,但静脉壁无任何病理性损害表现,属生理现象。1982年saint-pierre等[5]发现女性痔丛有雌激素受体和类似正常的乳腺组织,由此可以解释月经期前和妊娠妇女出现的“痔”的症状。

门-体静脉交通 痔区粘膜下,属门静脉的直肠上静脉与属体静脉的直肠下静脉及静脉可自由吻合,但痔区静脉是由体静脉瓣的作用,只允许痔静脉丛的血液流向前列腺静脉丛或阴道静脉丛(体循环),而体循环血液则不能流向门静脉系。thomson将钡剂注入双侧直肠上静脉,令期扩张,发现这些扩张静脉不是3具肛垫模式,而是像一串葡萄似的排列肛管一周,因而证实直肠上静脉和肛垫并无直接的解剖关系,门静脉同压导致痔静脉淤血成痔的传统概念,现在已被否定。

动-静脉吻合 动静脉吻合是指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直接吻合管,散布于肛垫粘膜下层,thomson称其为“窦状静脉”,此种窦状扩大的血管腔隙有2种类型,即薄壁型和厚壁型,壁内有丰富的特殊感觉神经末梢器,提示它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或者说是肛压的调节器[7]。动静脉吻合的存在,表明肛垫具有组织的特性。

treitz肌 treitz肌是指部分联合纵肌纤维穿内括约肌进入肛垫的平滑肌纤维。此种纤维在肛垫内的分布方式,主要是呈网状缠绕痔静脉丛。部分纤维与穿越内括约肌下端的“u”形逆行纤维,连合呈弓状结构。排便时,弓状纤维近侧收缩上提肛垫;由于内括约肌远侧扩张,此弓状纤维对痔静脉有压缩作用,故loder(1994)称treitz肌为“痔的提肛及压缩器”(levator et compressor hemorrhoids)[8]。随着年龄增长,treitz肌退行变性,肛垫有凸出于肛管腔的趋势,可能是无症状的肛垫脱垂。

a 静息时 b排便时:弓状纤维上部上提肛垫,下部由于内括约肌扩张有压缩静脉的作用

2 肛裂的应用解剖

肛裂的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百余年来,许多学者从解剖学上作如下探索。

肛瓣 肛瓣是直肠柱下端之间的半月形皱襞,6~12个,其游离缘向上。早在1908年baall设想:肛裂是肛瓣硬粪块撕裂后向下延伸而成的线样创口。但是肛裂通常在齿线以下,距肛瓣尚远,并未见肛瓣被撕伤的痕迹,故这一说法不能成立。。

minor三角 外括约肌浅部肌束在后方呈“y”形分叉,与皮下部肌束构成minor三角,该处肛管皮肤缺乏肌肉支持,为一薄弱区。1937年blaisdell根据外括约肌的解剖学排列指出:皮下部横位于三角的前方,犹如栅状,当干硬粪块跨越其前面或过度扩张时,易于后方裂伤形成肛裂,此即blaisdell栅门学说。但是,组织学证实,肛裂的基底部不是外括约肌皮下部,而是内括约肌,外括约肌并非肛裂的病因。

栉膜与栉膜带 栉膜是指齿线与括约肌间沟之间的肛管上皮而言,是肛管的正常结构。“栉膜带”(pecten band)是1919年miles作为肛裂的病因病理学说而提出来的名词,目前在我国有关肛裂的文献上仍广为引用,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查明,栉膜带就是内括约肌,如miles所描述的栉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而成的“栉膜带”是不存的。他所倡导的栉膜切断术,事实上就是内括约肌切断术[9]。

动脉 1989年klosterhalfen等[10]通过尸体血管造影,发现正常人两侧动脉的分支,在肛后连合处吻合较好者仅有15%,而85%的人无吻合,该处小血管密度低于前连合和两侧,形成乏血管区。动脉穿经内括约肌间隔处发出的小支与肌纤维呈垂直方向进入肌内,有可能在肌肉痉挛性收缩压迫血管,加重肛后连合的缺血现象。lund(1999)[11]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肛管各象限皮肤区及内括约肌区的血管分布,发现齿线上下各1cm的间距中,后方的小动脉数明显低于其它区。

上述解剖学发现,被生理检测和临床试验所证明。

schouten(1994)[12]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检测31例健康成人的肛管皮肤血流,证实肛后连合区血流灌注压明显低于肛管其它欧。

schouten(1996)[13]测量27例慢性肛裂病人行内括约肌侧切术前后的肛压(marp)与肛管皮肤血流灌注压(adbf),并作对比性观察,发现肛管皮肤血流与肛管静息压呈负相关。当肛管麻醉时,marp从(8.4±1.6)kpa[63±21)mmhg]下降至(4.3±2.0kpa[32±15)mmhg]而肛后中线的adbf从(0.79±0.22)v上升至(1.31±0.35)v;在内括约肌侧切术后marp明显下降(35%),同时肛裂处血流量明显上升(65%),提示肛裂的病理生理学实质是高肛压低血流。gibbons分析此种现象时指出:通常大动脉收缩压是160kpa(120mmhg),括约肌内的小动脉压约11.3kpa(85mmhg),正常肛管静息压在此范围内;若括约肌痉挛引起肛压升高超过小动脉压时,肛管皮肤区的血管灌注压可降至4.7kpa(35mmhg),如在下肢,如此灌注压可发生缺血性溃疡和下肢静息痛,因而没有理由认为同样情况不会发生于肛管。按照缺血学说,可以较满意地解答肛裂为何好发于肛后中线?为何不易愈合?也可以解释扩肛或内括约肌切开术为何有疗效。

综上所述,根据肛管血供的局部解剖学研究,证实并支持了肛裂的血管病因学说,即肛裂是缺血性溃疡。但是有关10%女性和10%男性为何好发前位肛裂,其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3 肛瘘的应用解剖

肛瘘的形成和延伸途径与解剖学关系极为密切。

肛腺 3~10个,多数位于粘膜下层(80%),内括约肌肉(8%)、内括约肌纵肌面(2%),进入联合纵肌层者有20%。肛腺管通常开口于肛隐窝,故又称隐窝腺。自从1880年法国解剖学家herman和desfoses发现肛腺以来,隐窝腺感染一直为人们公认的肛瘘发病学说,许多学者对肛腺的形态结构、组化特性及分布范围等曾作过详尽观察。里川彰夫(1986)将肛腺分肛瘘组和非肛瘘组,前者肛腺类型绝大多数为导管直型(85.3%);后者肛腺多数为导管弯曲型(37.9%),其次是导管和腺房各占一半的混合型(2.6%)。lassmann(1983)发现肛瘘病人的肛腺中有扁平上皮化生者占81.5%,而无肛瘘者为28%。肛腺上皮的扁平上皮化生可导致肛腺产生粘液能力的下降。肛腺上皮(主要为能产生粘液的柱状上皮伴有少量杯状细胞)表面用ab-pas、hid-ab染色,有一怪硫粘蛋白膜,即使在有扁平上皮化生的部位也是如此。观察植物血凝素对表面膜的亲和性时发现,一部分杯状细胞为uea-1、pha阳性,而在有扁平上皮化生的细胞边缘及细胞间则表现为uea-1阳性,因此推测肛腺上皮的扁平上皮化生产生粘液能力的低下与某种免疫机能下降有关。上述资料,给肛腺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9]。

联合纵肌[1~4] 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其主要成分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纤维外,还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这些纤维肌性组织呈放射状穿插肛管壁向各个方向延伸;向内,穿内括约肌至肛管粘膜下间隙。向下,穿外括约肌皮下部至肛周皮下间隙。向餐,穿过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进入坐骨直肠间隙。联合纵肌层是肛周结缔组织系统的集散地,肛腺恰位于此。可以设想,此层为隐窝腺感染或肛瘘的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hass-fox(1984)断言:肛瘘的形成和延伸与其说是沿肛腺管,不如说是沿着以联合纵肌为中轴的肛管结缔组织系统蔓延更为重要。

括约肌间间隙[14] shafik(1976)根据联合纵肌不同的起源,将其分为内侧、中间和外侧3层,环绕3层间共4个间隙,命名为括约肌间间隙(intersphincteric space)。最内侧间隙们于内铡纵肌与内括约肌之间,借穿内括约肌的纤维与粘膜下间隙交通。最外侧间隙位于外侧纵肌与外括约肌之间,借穿外括约肌的纤维与坐骨直肠间隙交通,外侧纵肌与中间纵肌之间的间隙向外上方与坐骨直肠间隙的上部交通。内侧纵肌与中间纵肌之间的间隙向上与骨盆直肠间隙直接交通,是骨盆直肠肛瘘延伸的主要途径。骨盆直肠肛瘘向下沿此间隙可至肛周皮肤,而皮下脓肿也可经此途径向上蔓延至骨盆直肠间隙。括约肌间间隙解剖学为肛瘘在联合纵肌层的延伸,具体地提供了解剖径路。

中央间隙 中央间隙(central space)是位于联合纵肌下端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的环状间隙,由shafik于1979年首次提出。间隙内有联合纵肌的中央腱(central tendon),中央间隙借中央腱的纤维直接或间接地与其它间隙交通。向外通坐骨直肠间隙,向内通粘膜下间隙,向下通皮下间隙,向上通括约肌间间隙并经此间隙与骨舅直肠间隙交通。故中央间隙是各肛周间隙的总汇。

按照肛朱的解剖位置,eisenhammer曾指出,肛周感染的原发性脓肿是在括约肌肌间隙内。但据临床统计,各类脓肿中肛周脓肿所占比例最大,而括约肌肌间脓肿发生率比eisenhammer所报道的90%小得多。goligher曾观察29例肛周脓肿或肛瘘与肛隐窝(内口)的关系。发现令有5例证实脓肿(或肛瘘)与隐窝相通。由此他认为隐窝腺感染学说对肛瘘不完全适用。1990年shafik[15]根据中央间隙解剖学的研究,提出:病菌侵入肛周组织的门户不是肛隐窝,而是破损了的肛管上皮。原发性脓肿不是沿肛腺形成的括约肌肌间脓肿,而是在中央间隙内最先形成中央脓肿,继而沿纵肌纤维向其它间隙蔓延形成肛瘘。此即肛瘘病因学的新概念---中央间隙感染学说。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肛周脓肿(即中央脓肿)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现象。关于病菌如何侵入中央间隙,他认为这与间隙内侧皮肤的解剖特点有关:(1)此处皮肤借纤维隔与中央腱直接相连,较坚硬,乏弹性。(2)皮肤深面是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的间隙,缺乏肌肉支持,易外伤感染(如硬便擦伤)。一旦感染细菌侵入间隙后,感染可短期地局限该间隙内,若被忽视或误诊,即可发生向其它间隙蔓延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或各种类型的肛瘘。

4 盆底横纹肌应用解剖

盆底横纹肌是一组具有特殊形态和功能的肌群,它不同于人体其它部位的横纹肌。

4.1 基本排列模式

双套管式组合 huber[16]发现盆底横纹肌纤维呈内纵外环两层排列。由纵肌向下延伸呈袖状包绕肛直肠抵,由上向下分别为:肛提肌纵层、悬带、皱皮肌。外环肌由上向下逐渐增厚,依次形成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深部、浅部、皮下部。内纵肌由肛提肌神经支配,是肛管的扩张器。外环肌由神经支配,是肛管的收缩器,两者协调收缩共同维护排便活动。

三组肌群配布 garavoglia[17]根据肌纤维排列及其控便作用,将盆底横纹肌分为上、中、下三组。上组(耻尾线以上)由肛提肌及其复合体组成,肌纤维起自耻骨弓,经会阴体平面交叉,呈水平“8”形环绕肛管上部,止于肛尾缝。功能为侧方压缩(夹闭)肛管。中组(耻尾线平面)由耻骨直肠肌及括约肌复合体(肛直肠环)组成,肌纤维呈“u”形环绕肛管中部,功能为维持肛直肠角,起控便闸门效应。下组(耻尾线以下)由外括约肌浅部及会阴肌复合体组成,肌纤维起自尾骨,经会阴体平面交叉,呈水平“8”形环绕肛管下部,止于耻骨支,功能为侧方压缩(夹闭)肛管。由此看来,盆底横纹肌在肛管的上下端发别编织成睚下一对“8”字形吊带,将肛管前方固定于会阴体,后方固定于肛尾缝。居两吊带,将肛管前方固定于会阴体,后方固定于肛尾缝。居两吊带之间的肛管中部由耻骨直肠肌和外括约肌深部包绕。但须强调指出,自制的实现除上述作用外,尚须依赖于这些肌肉对盆底的固定作用。

4.2 纤维-肌性腹合体

盆底横纹肌的部分纤维、内脏迷离的平滑肌纤维及筋膜-腱纤维在盆底不同平面相互交织混杂,构成若干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复合体,如盆膈、尿生殖膈、肛直肠肌环、联合纵肌、肛尾韧带、肛尾缝及会阴体等。此种纤维-肌性复合体是盆底横纹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盆底形态浓密的显著特色,也是适应盆底负荷功能最理想的结构。1989年shafik[18]提出了肛提肌复合体(levator complex)的新概念,该复合体的组成万分,包括5个部分。

shafik指出,肛提肌复合体的变性或损害将影响盆底与器官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某些功能性疾患的发生。例如,超负荷的持续性腹内压升高,将引起肛尾缝过度伸展、肛提肌裂隙扩大、裂隙韧带拉长并松弛、悬带变位、肛提肌下陷,致使肛管与隧道之间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肛直肠因失去支持而脱垂。

4.3 神经支配

肌提肌:据报道[19]约62.5%的肛提肌神经与盆内脏神经(副交感)共干。

耻骨直肠肌:耻骨直肠肌神经多数来自盆内脏神经或盆内脏神经与肛提肌神经共干。lawson(1981)[20]认为耻骨直肠肌上部为盆内脏神经(副交感)支配,下部为神经支配。

外括约肌:主要由会阴神经和神经支配,两者有部分重叠。括约肌后端双侧有交互吻合现象。有人发现,破坏了神经,2个月后外括约肌未见任何组织学改变。据推测,外括约肌可能有类似auerbach丛的神经中枢。

篇6

【关键词】干细胞 移植 抗衰老

【Abstract】Stem cells are one of the major hot spots of today’s cell biology. This review statement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stem cells.

【Key word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ti-aging

衰老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细胞的数量减少,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下降,提示干细胞生理性衰老可能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1]。衰老程度可通过外观、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相关指标、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进行检测。如反映抗氧化能力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含量等。SOD是机体内重要抗氧化酶之一,其活力和含量反映了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丙二醛能引起突变使细胞结构和功能被破坏,以此反映体内自由基产生和老化程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抑制丙二醛生成并增强SOD活性而对抗衰老。所有这些因子的改变均由于其特定的功能细胞老化、功能下降,及没有足够的干细胞对其进行及时更新所致。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产生表现型和基因型与自己完全相同的子代干细胞,又能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干细胞医疗技术被《科学》、《自然》等杂志评为21世纪生物科学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是攻克各种传统医学力所不及的重大疾病的一种崭新的医疗技术。2007年英国科学家Anastasia在自然杂志撰文指出成体干细胞对人体自我修复和组织再生至关重要,成体干细胞减少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

2009年罗利民等[2]以新生儿脐带血分离出的间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输入60Coγ射线照射组小鼠体内,照射后当天再次输注人脐血间质干细胞,证实脐血间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对辐射造成的脾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促进脾脏细胞分裂增殖,加速脾脏细胞修复。

同年李艳菊等[3]采用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模型,由大鼠尾静脉输入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3×106个,每周1次,共4次。实验证实MSC回输到衰老大鼠体内能够归巢到肾脏组织,治疗组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所以MSC分泌VEGF可能是其抗肾脏衰老的机制之一。

2010年李军等[4]将胎鼠源干细胞连续3次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超声检查心脏,检验SOD活力、丙二醛含量、GSH-PX活力,各器官做解剖学检查及组织学衰老程度比较评分。结果示移植组小鼠存活日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移植3个月后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心脾质量指数,器官组织学衰老程度评分结果以及血生化指标皆优于对照组,证实移植小鼠胎鼠源干细胞能有效地延缓小鼠衰老进程。

杨春等[5]将脂肪源干细胞(ADSCs)经尾静脉输入亚急性衰老治疗组大鼠中,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NO、IL-2水平及脾脏指数均有所提高,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证实异体移植ADSCs可有效增强大鼠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D-半乳糖诱发的大鼠衰老。

许婷婷等[7]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入小鼠体内,6个月后观察比较骨髓切片及PPARγ蛋白表达情况,切片显示实验组骨髓脂肪组织明显少于对照组, PPARγ蛋白的表达量也较低,实验证实脐带MSC作为一种新来源的MSC,能抑制小鼠自然衰老进程中骨髓的脂肪化,有望应用于抗衰老研究。

综上五个临床实验研究,几乎得出相似的结果:对于进行干细胞移植以抗衰老在动物身上是可行的。实验表明注射干细胞后血清SOD、NO、IL-2水平及脾脏指数均有所提高,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器官组织学衰老程度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虽然在诸如鼠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免疫反应、怎样控制细胞的增殖,部分移植的干细胞发展成脑瘤[8]以及利用胚胎干细胞存在着社会学及伦理学方面等问题,但这些都不能抹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希望。虽然干细胞作用机制、细胞类型、移植方式、移植时机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研究结果的公布,我们有望看到干细胞移植可使人们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的组织器官,而使这种获益是确定的、持续的、安全的,可以在临床中放心应用仍需要大家的努力。虽然我们仍旧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但是干细胞移植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治愈此种疾病的希望。

人体整个生命过程就是支持与储备系统的不断消耗过程,干细胞以其特有的多潜能分化性质,可使衰老或病态器官组织重新恢复健康,而人类就有望同时拥有长者的智慧及青春的活力。多利羊的成功,使我们坚信这些设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7、8]。

参 考 文 献

[1]张敬军,刘焯霖.《干细胞的应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 ,20(8) :1522-1526.

[2]罗利民,布林.《人脐血间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脾脏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3卷第1期.

[3]李艳菊,胡亮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回输对大鼠肾脏衰老的影响》中华肾脏病学杂志2009,25(3):241-242.

[4]李军,张洹.《移植胎鼠间充质干细胞的抗衰老作用》生理学报2010,62(1):79-85.

[5]杨春,李东飞.《异体脂肪源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的抗衰老作用》解剖学报2010,41(1):87-92.

[6]许婷婷, 周艳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自然衰老过程中骨髓脂肪化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4):816-818.

[7]Gretchen V.Rat brains respond to embryonic stem cells[J].Science,2002,295(5553):254-255.

篇7

【关键词】 小腿整形术;解剖学;临床应用;综述

人体的形体美是身体各部位相互协调并遵循一定的规律,修长而有良好曲线的双腿一直是爱美女性的追求,目前小腿整形术越来越受到求美者及整形外科医生的关注。针对小腿的整形手术有小腿缩形术、小腿增粗术和小腿延长术等。小腿缩形术主要适用于小腿短粗的所谓萝卜腿,手术方案有小腿吸脂术、胫神经腓肠肌支切断术、腓肠肌部分切除术、跟腱部分切断术和小腿肉毒素注射等。小腿增粗术手术方案有小腿假体置入术和软组织填充术两种。小腿延长术因其并发症较多,临床上现已不提倡使用。本文主要对小腿缩形术和小腿增粗术从临床术式的术后效果和优缺点及解剖美学角度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小腿解剖及美学标准

理想的小腿长度应等于2个头高,小腿的最大周径位于小腿的上1/4水平,是整个小腿长度的3/4,小腿中部的周径应是最大周径加上最下处的周径的1/2,最下部的周径应该是最大周径的50%~70%(平均为63%)。HOWARD[1]认为美学意义上小腿应该是踝至腓肠肌下缘的距离与膝至小腿后正中线最突出点的距离相等,而且此距离与整个小腿长度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率。SZALAY[2]统计显示,美丽的小腿的最大周径为33~36 cm,并且认为大于或小于这个数值都是不符合美学特征的。

小腿的形状取决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发育情况、胫骨的形状和长度以及皮下脂肪的厚度。其中比目鱼肌占小腿肌肉总量的40%,属于白肌纤维,负责小腿负重和稳定,而腓肠肌属于红肌纤维,主要负责敏捷和快速运动[3]。

2 小腿缩形术

2.1 以减少肌肉体积为目的的手术方法

2.1.1 胫神经腓肠肌支切断术

此术式源于骨科治疗马蹄型内翻足的手术方法——胫神经选择性神经切断术[45]。现有学者将其应用于小腿缩形以改善小腿外形,但是关于其疗效和并发症等问题,目前尚有争议。

(1)胫神经腓肠肌肌支解剖学研究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小腿三头肌及其神经支配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69]。胫神经在腘窝处的各个分支起点在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上下3 cm范围内。腓肠肌内侧头肌支从胫神经发出,在胫神经膜内位于胫神经干浅层内侧,起点大部分位于股骨内外上髁水平连线之上,平均值为(-6.6±13.7)mm。神经长度平均(42±12)mm;神经起始处宽度(2.3±0.4)mm。腓肠肌内侧头神经肌支1支者占85%,终支为3支者占95%,在肌门处发终支者占75%。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从胫神经发出,在胫神经膜内的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位于胫神经浅层外侧,神经起点高度(2.4±16.7)mm,长度(50±13)mm,起始处宽度(2.5±0.4)mm。腓肠肌外侧头神经肌支为1支,95%分为3支终支,在肌门处分为终支者占80%。比目鱼肌肌支从胫神经发出,在胫神经膜内该神经位于腓肠内侧皮神经的深面,向远端走行于腓肠肌深面,进入比目鱼肌,该神经起点高度(13.5±14.3)mm,神经干长度(54±13)mm,神经起始处宽度(2.5±0.4)mm。比目鱼肌近侧神经肌支85%为1支,分为2~6支终支,以2支终支最多见。胫神经的解剖变异主要是腓肠肌内侧头肌支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共干和腓肠肌外侧头神经肌支与比目鱼肌神经肌支共干两种情况,这在手术切断腓肠肌外侧头神经肌支时尤其要注意避免损伤比目鱼肌神经肌支。

(2)腓肠肌内外头神经肌支切断后肌肉的变化

孙鸿斌[10]和徐建广等[1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认为,在去神经支配后2周腓肠肌湿质量减少为正常的52.1%,至神经损伤后16周腓肠肌湿质量维持在正常的25%左右。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失神经支配2周腓肠肌细胞直径减少为正常的64.87%,至失神经支配20周肌细胞直径仅为正常值的25.06%,肌细胞截面积与肌细胞直径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李明善等[8]对大鼠胫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得出结论认为,当80%切断胫神经时小腿三头肌萎缩55%。国外有学者对小腿三头肌进行肌力测定,结果显示,腓肠肌功能丧失后小腿内收力量减少30%,屈曲力量减少5%~15%。而比目鱼肌功能丧失后小腿肌力明显下降50%[3]。由此可见,腓肠肌内外侧头功能丧失对小腿的功能影响小,采用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是可行的。

(3)腓肠肌神经肌支切断的临床应用

学者TSAI等对700例病人进行了腓肠肌神经肌支切断术,认为此术式是减少小腿体积、改善外形的有效术式。国内外骨科学者采用胫神经腓肠肌肌支切断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15],此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是腓肠内外侧皮神经损伤、小腿肌力下降和小腿肌肉萎缩。韩国SEOCK对求术者进行此术式,术后恢复期短,手术当天即可走动。PARK等[16]报道了15例胫神经腓肠肌支切断术病人的并发症,其中4例为肌肉肥大,另有4例为垂足。李希军等[17]在国内率先开展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切断的小腿减肥术,可以使小腿最大周径减少(3.5±1.1)cm,他们认为此术式可缩小小腿,改善小腿外形,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明显,同时不影响病人的行走功能。但手术存在两个缺点:一是保留了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并没有改善小腿外侧的形状;二是手术切口长,术后瘢痕明显。

部分学者的结果却令人失望。LEMPERLE等[3]提及WEBSTER曾为1例病人切断双侧腓肠肌内外侧头神经肌支,但是术后病人小腿仅有轻微的变细;此外SZALAY也做过1例,术后6个月病人小腿最大周径仅减少1.5 cm,踝部水肿持续1年,手术效果不满意。HWANG等[6]提及此手术术后存在小腿代偿性肥大的并发症,KIM等[18]认为此手术效果在术前不可预测,术后小腿缺失正常的类鱼腹形状。

综上所述,腓肠肌神经肌支切断术可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小腿缩形手术,目前关于此手术的远期、近期并发症尚未见大样本报道。此手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效果不佳甚至小腿肥大,可能与腓肠肌代偿性肥大有关;②垂足:因为损伤了比目鱼肌神经肌支;③瘢痕;④术后小腿侧面观缺失正常的类鱼腹形状;⑤术前不能准确预期手术效果;⑥关节病变:膝关节的力学平衡改变,长期磨损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病理改变。所以此手术的临床应用尚需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内镜等先进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手术方案的改进将会使此手术更加完善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1.2 腓肠肌部分切除术

此手术最早用于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导致的小腿肥大,现逐渐应用于小腿缩形的美容学治疗,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纯的腓肠肌切除术、内镜下腓肠肌切除术和借助特殊器械的腓肠肌切除术等。

(1)手术切除

LEMPERLE等[3]根据经验认为部分甚至全部切除腓肠肌不会影响病人小腿的功能,因为其他肌肉在几周内可以代偿其功能,而对于严重小腿肌肉肥大的病人可以切除全部腓肠肌。他们为15例病人进行了双侧小腿腓肠肌切除术,切除肌肉平均质量560 g;术前平均小腿周径36~48 cm,术后小腿周径31~41 cm。随访8月~4年,4~6周后没有病人诉行走和运动不便。CHIH等[19]报道应用此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导致的小腿肥大1 例,切除腓肠肌内外侧头肌肉280 g,小腿的周径从术前的38.0 cm(上)、32.5 cm(中)、22.0 cm(下)分别减少到33.5 cm(上)、29.5 cm(中)、22.0 cm(下),术后小腿外观良好,随访2年小腿稳定性良好。

(2)内镜辅助肌肉切除

有学者开始使用内镜辅助下腓肠肌部分切除术,但是手术操作难度相对增加。KIM等[18]报道了60例115侧内镜辅助下小腿肌肉部分切除手术,他们使用自制的剥离器保留腓肠肌起点的附着部分,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小腿最大周径可以减少3~7 cm,小腿肌力术后6~12个月恢复正常。认为内镜辅助下小腿肌肉切除术的优点是:①可选择去除小腿膨大部分;②瘢痕小;③膝关节稳定性好。

(3)借助于特殊器械的肌肉切除

秦荣生等[20]利用特殊肌肉切除器——螺刀为13例病人进行了小腿肌肉部分切除术。切除肌肉量左小腿平均为77.08 g,右小腿平均为76.85 g。术后病人的小腿最大周径平均减少2.4 cm。13例病人中2例并发血肿,1例表面轻度不平整,1例行走后易疲劳,1个月后恢复。认为手术时可考虑少量去除比目鱼肌,以使小腿中下部外形塑造效果更好。

(4)射频消融肌肉缩形术

近年来PARK[21]对250例小腿肥大病人在射频消融引导下行选择性腓肠肌凝固坏死术,小腿平均周径减少25 cm,小腿外形轮廓流畅自然,术后7 d即可进行日常活动。

综上所述,小腿最大周径的减少量并不与肌肉切除量的增加呈正比,考虑为多种因素影响小腿周径,如肿胀、测量误差、腓肠肌量的个体差异、小腿单位体积内肌肉减少量、支配肌肉的神经被切断后经过数月渐进性萎缩或残余肌肉的代偿性肥大等。小腿肌肉切除和小腿体积变化之间的确切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2.1.3 肌腱切断术

应用内镜切断腓肠肌内侧头肌腱或外侧头肌腱进行小腿塑形,术后平均周径可以减少10%。但肌腱切断术式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还应进一步探讨。

2.1.4 肉毒素注射

HYUN等[22]将32、48或72 U 3个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注射在6位女性受术者腓肠肌内侧头,术后1周即出现腓肠肌萎缩,局部肌肉隆起消失,小腿曲线变的圆滑顺畅,小腿周径变化轻微。认为肉毒素在小腿塑形、消除肌肉隆起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减少小腿最大周径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肉毒素瘦腿的主要问题是使用剂量受限,其人体推荐使用剂量为单次注射不超过200 U。

2.2 减少脂肪体积的手术方法

目前小腿脂肪抽吸的手术方法包括坐位的术前标记和检查、使用弯曲的适合小腿曲度的吸脂针、超量灌注肿胀麻醉技术和体外超声辅助吸脂等;手术适应证是小腿皮下脂肪堆积,对小腿皮下脂肪厚度的判断主要依靠捏夹试验。MLADICK等[23]认为病人坐位时更有利于判断小腿皮下脂肪的厚度,小腿皮下脂肪厚度必须达到2~3 cm才是小腿脂肪抽吸的适应证,并提出使用弯曲的适合小腿曲度的吸脂针、超量灌注肿胀麻醉技术和体外超声辅助吸脂。小腿皮下脂肪厚度达到1.5 cm即可进行小腿脂肪抽吸术,也是目前公认的小腿吸脂标准。国内外学者在脂肪抽吸的临床实践中得出结论,吸脂后皮肤性状和条件无明显变化,甚至在某些特殊部位皮肤性状还可以得到改善。小腿脂肪抽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不平和硬结,感染、持续性水肿(6个月以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一般很少见。

3 小腿增粗术

小腿增粗术的主要受术者是追求健美和活力的女性以及小腿过于纤细的女性,此外小腿增粗术也适用于外伤、疾病或先天性异常引起的双腿不对称等。目前小腿增粗的方法主要有硅橡胶假体、硅凝胶假体填充和自体脂肪移植等。2005年,NIECHAJEV[24]报道了18例20侧小腿增粗术,其中14例病人以美容为目的,其余4例属于病理性小腿发育不良。17例病人使用硅凝胶假体,假体容积60~200 mL;其中12例使用雪茄形假体,5例使用解剖形态(非对称形)假体。所有病人都取得了良好的小腿外形并且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无假体排斥反应、感染、小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目前针对小腿粗大的手术方案较多,但是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解决引起小腿肥大的全部病因,而且部分手术尚未有全面的临床经验总结,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有待于更进一步观察,综合减少小腿肌肉体积和脂肪体积的手术方案是解决小腿粗大的最合适选择。小腿增粗术目前手术方案明确,效果良好而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美容外科手术,但是不同种族审美观的不同可能是限制此手术在黄种人中开展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HOWARD P S. Calf augmentation and correction of contour deformities[J]. Clin Plast Surg, 1991,18(3): 601605.

[2]SZALAY L. Twelve years experience of calf augmentation[J]. Aesthetic Plast Surg, 1995,19(5):473476.

[3]LEMPERLE G, EXNER K. The resection of gastrocnemius muscles in aesthetically disturbingcalf hypertrophy[J].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998,102(6):22302236.

[4]DEL T, DETREMBL E, HANSON P, et al. Selective tibial neu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quinovarus foot: a 2year followup of three cases[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6,85(1):8288.

[5]BUFFENOIR K, ROUJ E, LARTERRE F, et al. Spastic equinus foot: 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tibial neurotomy[J]. Neurosurgery, 2004,55(5):11301137.

[6]HWANG K, KIM Y J, CHUNG I H, et al. Innervation of calfmuscles in relation to calf reduction[J]. Ann Plast Surg, 2003,50(5):517522.

[7]赵凯冰. 小腿三头肌神经肌支形态学研究[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16(2):108109.

[8]李明善,赵凯冰. 小腿三头肌神经肌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2,21(2):911.

[9]李希军,柳大烈,宋磊,等. 胫神经腓肠肌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应用解剖探讨[J]. 中国美容医学, 2006,15(3):262264.

[10]孙鸿斌,苑福升,张巨. 大鼠去神经支配骨骼肌及运动终板的形态学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32(1):8789.

[11]徐建广,顾玉东. 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4,21(1):5758.

[12]SMYTH M D, PEACOCK W J.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asticity[J]. J Muscle Nerve, 2000,23:153163.

[13]CAILLET P, MERTENS P, RABASEDA S,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gait in the hemiplegic patient after selective tibial neurotomy[J]. J Neurochir, 1998,44:183191.

[14]KIM S C, KANG M H, OCK J J. Calfcontouring surgery of gastrocnemius hypertrophy: selective neurectomy of the sural nerve[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8,32(6):889893.

[15]TSAI F C, MARDINI S, FONG T H, et al. Selective neurectomy of the gastrocnemius and soleus muscles for calf hypertrophy: an anatomical study and 700 clinical cases[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122(1):178187.

[16]MICHAEL S. Some Korean women are taking great strides to show a little leg[J].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1,21:208213.

[17]李希军,柳大烈,袁继龙,等. 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切断的小腿减肥术[J].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17(3):196198.

[18]KIM I G, HWANG S H, LEW J M, et al. Endoscopeassisted calf reduction in orientals[J].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0,106(3):713718.

[19]CHIH C T, SU S L, CHUNG S L, et al. Aesthetic resection of the gastrocnemius muscle in postpoliomyelitis calf hypertrophy: an uncommon case report[J]. Aesth Plast surg, 2001,25:111113.

[20]秦荣生,王侠,陈育哲,等. 小腿腓肠肌部分切除塑造小腿外形[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3,19(2):8587.

[21]PARK Y J, JO Y W, BANG S I, et al. Radiofrequency volume reduction of gastrocnemins muscle hypertrophy for cosmetic purpeses[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7,31(1):5361.

[22]HYUN J L, DONGWON LEE, YEONHO PARK, et al. Botulinum toxin a for aesthetic contouring of enlarged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J]. Dermatologic Surgery, 2004,30(6):867871.

篇8

关键词:步态识别; 支持向量机; 关节角度; 轮廓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0-0086-04

Gait Recognition Based on Joint Angles

ZENG Ying, LIU Bo

(Ea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A gai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joint angle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view point that joint angles of motion body contain rich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s. The lower limbs, coordinates of pelvis, knee joints and ankle joints were computed with mo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in body anatomy, The included angles of lower limbs are extracted as the angle of the moving joints. Considering low classification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gait classifiers such as NN and KNN classifier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which has an effective classifying ability for small sample was used for the gait classific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CASIA gait database demonstrate that the approach has an encouraging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Keywords:gait recogni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joint angle; silhouette feature

0 引 言

步态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旨在通过人行走的姿势来识别人的身份。因其具备在远距离或低视频质量情况下的识别潜力,且难以隐藏或伪装,近年来引起了各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人的步态是自身生理结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在行走时的外在综合表现。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步态亦不尽相同,故步态特征可以为人的身份识别提供独特的线索。步态特征既包括身高、体形等基于几何度量的特征,也包括对行为变化较敏感的运动学特征,如关节点的运动轨迹及位移速度、肢体关节角度等。直观上,人类视觉对步态的识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体轮廓形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1],因此,现有的步态识别方法大多基于人体轮廓特征。文献[2]应用傅里叶描述子描述人步行时的轮廓特征,利用模板匹配法获取待测样本与训练样本的相似度,最后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决策;文献[3]利用人体二值图像的侧面外轮廓宽度矢量作为步态特征,使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步态识别;文献[4]提出一种是基于Procrustes形状分析的步态识别方法,利用统计形状分析提取步态特征向量,分别采用最近邻分类器、K近邻分类器及最近标本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

上述方法经实验验证是成功的,但存在一定不足:人体轮廓特征虽然能反映运动人体的形状变化,但无法直接表达步态的运动特性,属于步态的低层信息;而且人体轮廓形状容易受服饰改变、外物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识别性能很不稳定;在分类识别方面,上述方法采用的是最简单的模式分类方法,如最近邻分类器、隐马尔可夫模型等,其共同理论基础是经典统计学,采用的是样本数目趋于无穷大时的渐进理论,但在实际问题中,研究样本的数目是有限的,因此这些分类方法的分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使用下肢关节角度作为步态特征。下肢关节角度是重要的步态运动学参数,能有效反映步态运动的细微变化,相较于人体轮廓,包含了更丰富的步态模式变化信息。在获得了有效的特征向量之后,关键问题是设计具有良好分类能力的分类器。支持向量机无需先验知识,与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相比具有推广性能强、能保证全局最优等优点。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与最近邻分类原则相结合的策略进行分类决策。

1 步态特征提取

1.1 步态检测

采用中值法[5]估计图像序列的背景帧;然后使用背景减除法检测图像中的运动目标,并在设定的阈值下对图像进行二值分割。二值化后的图像会出现噪声,使用3×3的腐蚀和膨胀滤波算子去除噪声点,并执行连通性分析进一步填充小的空洞。对预处理后的二值图像进行边界跟踪,即可获得人体外轮廓边界线。

1.2 下肢关节点定位

在人体轮廓图像上定义一个能包含整个人体的最小矩形框,如图1所示,人体身高即为矩形框的宽度,记为H。根据图2给出的解剖学中人体下肢比例关系[6],可以确定盆骨、膝、踝关节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1=0.53H,Y2=0.285H,Y3=0.039H。各关节点横坐标的定位过程如下:

(1) 盆骨关节点:从左至右水平扫描轮廓图像的第Y1行,记录像素值为1的点的坐标。由图1可知,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位于盆骨点左右两侧的轮廓边界线上,其横坐标分别记作X1L,X1R;盆骨关节点的横坐标X1可用下式计算:

X1=X1L+(X1R-X1L)/2(1)

(2) 膝关节点:需要确定左、右膝关节点的位置。以坐标点(X1,Y2)为起始位置,分别向左、右两侧水平扫描轮廓图像的第Y2行;然后按步骤1的相同方法得到左、右膝关节点的横坐标值。

踝关节点 定位方法类似于步骤(2)。

图1 下肢关节点位置

图2 下肢占身高的比例

人在行走时,膝、踝关节点在某些时刻会出现自遮挡现象,此时无法检测出它们的位置。本文采用插值的方法获得近似的关节点位置。同一步态序列中,插值公式为:

xn+2=xn+2(xn+1-xn)(2)

yn+2=yn+2(yn+1-yn)(3)

式中:下标n,n+1分别代表第n帧和第n+1帧步态图像,第n+2帧为遮挡点所在的帧,(x , y)表示关节点的坐标。

本文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如背景简单、视角单一、小规模的评估数据库等,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将考虑视角变化对步态识别的影响,并在大规模、复杂背景下的步态数据库中进行算法验证,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1]王亮,胡为明,谭铁牛.基于步态的身份识别[J].计算机学报,2003,26(3):1-7.

[2]COLLINS R T,GROSS R,SHI Jian-bo.Silhouette-based human identification from body shape and gait[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 Washington DC.[s.n.],2002:351-356.

[3]KALE A,CUNTOOR N,YEGNANARAYANA B,et al.Gait analysis for human identifi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o- and Video-Based Biometric Person Authentication. Guildford.[s.n.],2003:706-714.

[4]WANG Liang, NING Hua-zhong, HU Wei-ming, et al. Gait recognition based on procrustes shape analysis[C]//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New York: IEEE, 2002: 22-25.

[5]田见光,赵荣椿.步态识别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1(5):20-23.

[6]YOO J H,NIXON M S,HARRIS C J.Extracting human gait signatures by body segment properties[C]//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EEE Southwest Symposium on Imag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S.l.]: IEEE, 2002: 35-39.

[7]边肇棋,张学工.模式识别[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刘向东,陈兆乾.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人脸识别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25(12):2261-2263.

篇9

关键词: 中职 生理学 教学改革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探讨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与统一。生理学与护理学密切相关,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同时是联系护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中枢课程,并为后续的一些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鉴于中职学生学制短、课时少、基础薄弱的现状,而生理学内容抽象复杂,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积极性学好这门课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从充分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明确重点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部分功能规律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护理等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由于中职教育学制短、课时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医学专业课程及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1],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护理学专业特点及后续课程的设置合理设置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重点内容明确。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等与专业联系密切的内容要作为重点详细讲解,对于细胞、体温、感觉、生殖等内容简单讲解即可,从而使有限的课堂理论教学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2.完善的教学设计

首先进行组织教学包括考勤;然后复习导入新课,可以用承上启下的提问、过渡性陈述、悬疑问题等方式导入;接下来是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过程中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内容讲解完了进行必要的小结,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强化课程重点难点;讲完课后要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主要是本堂课程复习思考题及预习下节内容。

3.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3.1多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于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如直观的动画演示,体现了动静结合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如讲授静息电位的形成这个知识点时,教师采用Flas形式来展示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离子的流动,形象的动画、鲜明的色彩把抽象复杂的过程变得直观易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及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2]。在生理学教学中可以应用这一方法,如:在讲述渗透性利尿这一知识点时,引入糖尿病案例。冯某,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尿、口干、多饮、多食伴消瘦,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空腹血糖20mmol/L,尿糖4+,尿酮体+,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首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思考渗透性利尿的原理,葡萄糖在肾小管中重吸收的部位、吸收量,然后由教师讲解糖尿病病人多尿的原因。

3.3PBL教学法

PBL是一套创设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向导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3]。PBL教学是以内容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然后将课程设计教给学生让其解决,课堂上老师指导随机分组对课程设计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归纳知识体系[5]。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比较,PBL教学法的优点是:(1)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索性、主动性;(2)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问题性和参与性;(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5]。

4.课堂总结

每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概括所讲授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6]。最后还要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除了课后练习题,还要有思考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如:(1)思考近视眼和老花眼眼球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而近视眼与远视眼产生原理的区别又是什么。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内容;(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原理有何不同。以上两种利尿现象哪一种与抗利尿激素有关,是怎么调节的等。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注意做到四个联系:(1)联系解剖结构,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解剖学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生理学的基础。(2)联系最新进展,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生理学科学最新进展的学习网站,让学生自主探索,提高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3)联系临床实践,使生理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能深化所学内容。如:讲血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带学生到实验室掌握血压测量方法。血压的测量也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4)联系日常生活,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联系在一起,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则能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如:在讲解血型这一内容时,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像报纸上报道的对一位3岁RH阴性血的小女孩的救援等。

总之,在中职护理专业的生理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护理专业特色、层次分明、突出重点,进行科学的规划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理学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及好奇心,同时要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波.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李玉彬,徐秀芝.在解剖学教学中恰当应用案例教学[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263-1264.

[3]杨海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基础生物化学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6(2):35-36.

[4]崔炳权,何震宇.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118.

篇10

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才能形成创新行为,从而产生创新效应,并取得创新结果,实现自主创新[3]。超声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每年让研究生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超声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创新特点;鼓励研究生多与专家进行交流,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其成功经验和创新精神。积极创新的人应该勇于突破,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学会用与他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以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突破。研究生培养区别于本科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能力、科研的创新能力、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英语论文读写能力[4]。科研基本功的训练是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或解决临床问题为前提,密切结合临床工作,要求研究生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保持敏锐的科研洞察力,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从细微处入手,找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思考其是否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并作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此外,还应培养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查阅文献获取科研信息的能力是超声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医学科技情报资料反映了国内外医学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是科学工作者了解同行工作、追踪国际最新动向的窗口,也是确定或调整课题方向的重要依据[5]。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鼓励研究生养成每天查阅文献的习惯,专门请医学检索教研室教师向学生传授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技巧,使研究生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认真查阅文献,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摸清前辈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萌发新见解。我们还应要求每位研究生多写综述、科研标书等,使其在获取科技信息方面得到更多的经验积累;还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能力,英语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研究生获取国外文献资料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每两周组织一次外文文献抄读学习,由研究生担任主讲,就近期查阅的文献进行重点汇报,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通过让研究生学习查阅文献,使其及时更改研究内容,提高科研水平。

建立立体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超声医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超声图像的成像和观察都在一个动态的状态下进行,例如从不同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同一器官,这是超声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手段的优势,同时也是研究生学习的难点[6]。在临床工作中,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研究生将显示屏上的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进行概念转换,从而建立研究生的立体思维,改变其单纯的平面思维概念。帮助研究生建立立体思维,首先要让研究生凭借积累的解剖学、病理学及成像技术知识等去辨认二维图像,同时进行逆向思维,使研究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虚拟的三维人体组织结构,然后让研究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判断,最后达到诊断的目的。整个影像成像诊断过程就是一个“立体—平面—立体”的变换过程。

兼顾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