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业务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重点分析了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现状与世界整体金融业务情况做了比对,结合世界范围的电子金融业务良好发展的一面,得出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优势之处,对我国未来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一、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工作的现状问题
(一)电子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电子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金融业务工作的现状突出的问题之一。其业务创新以四个大型国有银行作为导向和发展业务的主体,在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目的的情况下推出其产品,其业务又有所不同,很难团结协作。从全国范围来说其电子业务金融中心集中在北京、上海、香港等特大重要城市当中,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业务设计评审机制不足,体现不出区域差异与品牌效应
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一直是围绕金融行业人士推进电子金融业务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在现实中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其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地区发达,内陆地区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银行行业来说,我国的银行采取总分行制的金融业务制度,其产品与服务是从上到下分级推广,业务开展较为复杂,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其就要冲破许多发展障碍。产品服务的创新发展虽然在传统金融产品服务的发展模式继承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有所创新,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冲破传统业务发展模式的牢笼,作为传统金融产品的辅助品,没有体现出创新发展的宗旨,区域化和品牌效应没有体现出来[1]。
(三)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电子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体系较于发达国家还是不够完善,发达国家其金融业务以严格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来做保障,严厉打击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其发展环境较为我国和谐有序。我国还是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监督制度体系建设,在这方面还应该不断完善。由于电子金融行业涉及国家经济机密,其工作环境也是十分周密,需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但是就是有图谋不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贿赂私吞钱款的违法犯罪行为,使金融法制建设,金融业的发展受到重创。
(四)业务创新战略规划不足,资源安排与配套运行机制还应该完善加强
有些金融行业的部门组织对于业务创新战略规划还是认识不足,对于创新目标与发展策略还是不够了解,从新产品与业务的规划方面考虑,没有结合总行业务创新战略,以创新战略作为基础开展业务创新。在业务管理方面,其分行部门组织进行业务管理时,组织架构不够完善,认识不到其职能,负责的业务范围,上下级的协调工作不能够有序衔接,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传达与反馈机制还不够规范。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员工激励机制相对落后,有些电子金融企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产品精细化管理不足,导致业务开展难以继续进行[2]。
二、我国电子金融业务与世界整体金融业务情况进行比较
就当下我国的电子金融业务能力进行评估,与世界整体的电子金融业务水平进行对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就整体的业务能力来观察,西方国家的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较快,能够充分的进行电子金融的业务创新工作,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家上对于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进步的主要阵地。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对世界的电子金融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引导作用。高科技的金融事业走向,也带动了国际的科技水平腾飞。电子金融业务的拓展,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和改革,在金融行业改革体系结构上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虽然存在电子金融业务能力上的弊端,但是依然不能阻止行业拓展的脚步。因为有广阔的市场环境,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只要我国进行电子金融行业在技术方面的改革,并且能够充分的拓展服务的方向,就能够实现电子金融行业发展质量的飞跃。为了能够及时的与世界水平相平衡,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必须正视出现的问题,在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后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3]。
(一)促使改革的因素存在不同
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进步存在制约性,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对于电子金融业务能力的推动力不够,在计划设定和分析处理方面的力度不完善。对于当下的金融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价值的更高创收,再者就是对市场经济管控下的环境进行合理调控放松,以此满足发展运营的需求。因此,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电子金融的业务规划。我国当下的改革创新局面就是单纯的推广电子金融业务,却忽视了未来的经济收益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的整体秩序。
(二)改革的社会环境问题
面对目前的形式,进行必要的电子金融行业改革,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求能够有法治的社会以及政治环境最为基础,加上高科技的电子金融职业技术进行扶持,在充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电子金融业务操作。我国的电子金融业务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监管制度进行监督,这是为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有稳定公平的竞争环境,还有就是对于未来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良好的管控和促进,保证有能够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对于未来我国电子金融的发展,社会还是十分看好了,能够实现长足的计划和筹谋,就需要有社会环境的帮助,一旦管制的手段过于严格,或者是干扰的因素太多,就会造成发展受到制约的局面,影响未来计划的实施。我国电子金融行业存在改革环境不足的主要因素,就是源于社会管控的专制型,这促使行业的发展被垄断,造成发展的不足。再者就是我国社会相比较于西方国家存在制度上的制约性,没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很难实现改革。 (三)改革内容不一致
在我国电子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改革内容的不一致性,主要源于我国涉猎电子金融行业较晚,起步的能力较低。在这个环节上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差距,应该积极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金融发展方式,进行从简单到困难的计划实施。我国社会要在电子金融业务上进行改革,就不能够单一的、盲目的推行银行卡的互动,应该拓展当下的投资理财局势,进行功能性的技术含量提升。
电子金融业务的主要改革内容是进行资本的收集和植入,进行信用消费贷款,或者是进行投资理财的职能实施,再者就是进行网络银行的执行出售,但是能够实施的面积并不大,因此也没有得到特别良好的收益状况。压制我国电子金融发展改革的主要环节还是电子金融技术的缺失,实现技术的提升又需要极度的
财政投入,目前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改革内容[4]。 (四)改革后的影响差异
我国的电子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还是因为对于改革创新的业务职能过于看重,忽视了实际的电子金融销售市场。电子金融的实际项目存在很高的科技性,关于电子金融生产后出现的实际产品,只有专业的设计人员才了解其中的主要功能,还有少部分的改革参与人员能够了解产品的大概体系,但是关于产品的细节内容,销售人员很难能够充分的掌握,因此出现了销售的困境。因为客户不了解产品的功能,因此会出现对于产品的不信任,进而导致电子金融业务推广的困局。
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运营的矛盾性。因为电子金融业务的推广存在缺失问题,过度的广告效应很可能会出现市场反感情况,并且出现金融产品的使用功能遭受信誉值损失。
(五)改革后的管理水平不同
我国实施针对电子金融的改革创新之后,存在与国际电子金融业务监管上的差异,对于电子金融行业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严密监督的。有适当的监管手段才能保证工作的稳定进行,电子金融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迫使企业、公司和个人的经济受损,也会导致国家和社会的金融市场出现不平衡的局面。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监督管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一开始对电子金融的业务细节操作,因为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是发展生产的关键。金融企业的发展基本就是实现高标准、严格要求的重要制度,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国与国际标准相对比,存在的疏漏就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环节。
三、我国电子金融业务未来工作发展建议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协调统统要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是解决电子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电子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尝试,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建立服务体系需要建立的统一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其平台和数据库的建立需要金融机构开发新业务程序,满足纵横业务发展的需要。这里的纵向业务需要对其业务程序进行推广,使其便于操作,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广横向业务,就是减少信息共享的中间环节,减少系统冲突,加强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还应对服务系统进行协调和改造,在数据共享的中间环节连接接口,实现信息数据相互间共享。电子金融业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为了规避风险,需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拿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协调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规避资本风险管理,使其资本充足率保证为8%,通过加强资本金的管理,实施市场化的监管等措施对策规避风险[5]。
(二)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
关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我国还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有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为了促进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基本原则。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坚持合法合规原则,认真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和专业操守,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坚持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风险可控的原则。
(三)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应该根据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今后在开展新金融业务种类采取的模式是从建立试点再到规范,然后进行推广,为了缓解制度的落后制定关于金融方面的计算机安全规章。召集金融行业的着名专家人士,计算机专家对行业的存在的法规问题予以指导,充分吸收国外发达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分阶段不断深入法规制度的完善和修改工作,确立金融电子化的地位,使其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发展[6]。
(四)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为我国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奠定环境条件基础,其外部环境建设分为强化表外业务的管理,加快汇率、利益市场化,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四个方面。表外业务是从西方国家银行业业务发展而得来的经验教训,重点要加强风险的拓展,增加由表外业务带来的经济收入。以收获市场利益为目的,转变监管理念,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监控,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篇2
关键词:物流金融业务;财务管理;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目前,物流业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势头,在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方面较过去都有很大的提高,可是由于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众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仍然要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难题。针对目前物流业的各种问题,需要推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企业大量资金的沉淀问题可以由物流金融业务的多样性特点来解决,所以,物流业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发展物流业的金融业务。
一、物流企业金融业务财务管理方法分析
物流企业引入物流金融业务,益处与风险并存。所以在财务决策当中应当对利弊加以充分衡量,为物流金融业务选择正确的方向,争取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一)评价物流金融业务的目的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物流企业为融资企业提供保险、融资和结算等相关的增值业务,而物流金融业务带给物流企业的不止是利润新增长点,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因素。所以有必要在研究分析物流金融业务时,有必要对物流金融业务的利润及风险来源加以分析,并用财务数据量化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并将其与金融业务所带来的利润相比较,并据此作出财务分析,作为财务决策的参考,加强物流企业预测金融业务的精准性,完善企业决策管理。
(二)物流金融业务财务管理评价方法
运用财务管理的原理评价物流金融业务带给物流企业的利润及风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利润,结合物流的金融模式对相关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并量化。
1.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分析
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来反映成本与数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本量利的分析当中,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耗费依据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照成本和成本动因“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可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2.建立盈亏平衡模型
本量利分析法当中最重要的模型就是盈亏平衡模型。物流服务项目的设计、增删,都可以借助盈亏平衡模型进行分析。暂不考虑销售税金,物流体系的本量利关系表现为:
P=R-(V+F)=K×Q-(Vc×Q+F)=(K-Vc)×Q-F
其中,R表示销售收入,P表示销售利润,F表示物流固定成本的总额,V表示物流变动成本的总额,Q表示物流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K表示单位物流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价格,Vc表示单位物流产品或服务的变动成本。
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利润分析步骤如下所示:
(1)物流企业的业务分类;
(2)物流金融业务收入、业务量的确定;
(3)确定物流金融业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4)用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模型表现为:
P=R′-(V′+F′)=K′×Q′-(Vc′×Q′+F′)=(K′-Vc′)×Q′-F′
其中,R′是物流金融业务的收入,P′是物流金融业务的息税前利润,F′是物流金融业务的固定成本总额,V′是物流金融业务的变动成本总额,Q′是物流金融业务的业务量,K′是单位内物流金融业务的服务价格,Vc′是单位变动成本。
上式可以表示为:
物流金融业务的息税前利润=(单位内物流金融业务的服务价格-单位的变动成本)×物流金融的业务量-物流金融业务的固定成本
3.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分析
物流金融服务带给企业客观的收益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很多风险。主要是内部管理风险、监管风险、评估风险及质押货物风险。
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中,物流企业是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桥梁。物流金融业务使企业增加了相关的业务,并带来赊销风险,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也多承担了银行和融资企业之间融资相关关系人而产生的风险。
根据以上的计算,能够得到物流金融业务坏账风险、担保风险损失和息税前利润(P′)比较物流的金融业务坏账风险损失、担保风险损失之和与息税前利润的大小,所得结果如果是:P′>(坏账风险+担保风险),就说明了物流金融业务带给企业的利润要超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种物流金融业务对于物流企业发挥增值效应。如果所得结果是:P′
二、物流金融业务财务管理方法定量探究的完善建议
因为物流企业对于物流金融业务所进行财务管理应用的研究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在一些理论与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研究课题进行完善。
1.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与风险的管理研究较多,可是关于物流金融业务财务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稀少,我们应该对物流的金融业务财务分析上深入探讨,加大研究力度,这对于完善物流企业运营管理非常有益。
2.在物流金融业务的财务分析上,往往根据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是否向客户提供保险、融资、结算等相关业务服务,而将物流企业提供的对外业务分为物流金融业务和传统物流业务,然而,这种分类方法未必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所以这种方法应当通过财务实践不断进行检验。
3.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分析方法在物流业务上的应用可作为物流金融业务尚未开展时的决策分析,还可用作物流金融业务关于其事后跟踪管理的手段。这种方法是否适于物流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还应当通过会计工作着的实践检验。
三、结语
总之,物流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众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仍然面对很多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并积极探索着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路径,其中,物流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物流业的金融业务。然而目前我国对于物流金融业务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一些理论和方法并不完善,有些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田芬,吕永波,刘凌霄,陈立.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预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
[2]魏永明.对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4).
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ABCDTM技术;运营体系
1引言
传统的金融业务基本都是建立在有具体实物的抵押、相关证券的质押以及良好信用的基础上,而核心企业中的供应商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缺乏相关的抵质押物,信用贷款也缺乏充足的征信数据,传统的金融业务很难适应这些中小微企业。为了给中小微企业纾困,政府、金融机构、大型核心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可行性及实施途径,随着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T(物理网)、M(移动技术)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供应链业务的确权变得可行,从技术上保障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文章主要研究基于核心企业的特点,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产品情况,探索出适合核心企业自身特点的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从而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提供运营保障。
2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2.1发展背景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与金融两个领域交叉产生的创新业务,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得到了理论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各类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和实践蓬勃发展。在经济高度全球化形势下,供应链金融将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高度融合,实现产业效益与金融效益的乘数效应。不同类型供应链金融业务结合所处产业运行特点和规律,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改善了核心企业周边生态圈的营商环境。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发展,企业供应链活动呈现出数智化的趋势。在数智化供应链的不断创新下,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成为国家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有关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2018年8月广东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厅、金融办联合制定《广东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2019年7月国务院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
2.2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发展经过了贸易融资、物流金融、1+N供应链金融、M+1+N供应链金融等历程,近年来借助数字化手段演进得更加多样。从供应链金融的质押物性质及交易场景先后顺序来看,目前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模式分为三大类:面向上游企业融资的应收账款类、基于物流运输行业的存货类、面向下游销售企业的预付款类,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具体的应用模式。从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和运营平台主体又可分为:核心企业模式、电商模式、物流公司模式、第三方平台模式,不同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参与主体、风险管控点等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内容均有不同,体现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特征。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必须要切合企业的业务实际,为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保驾护航。
3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概述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模式不断发展,为供应链金融产品管理提升风控能力,降低业务成本。为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实现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公司”)“对中央负责,为五省服务”的经营宗旨,同时为解决供应商发展所面临的融资需求,南网公司以南网供应链金融统一服务平台为依托,将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与南网供应商融合在一个业务流程内。供应链金融的运营体系需要包括运营的保障机制、体制;日常业务运营的流程、操作规范;面对客户服务的服务体系。
4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架构
4.1供应链金融运营保障
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综合了多方面的职能管控,包括组织内部的管理团队建设、财务会计、技术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和与外部金融机构及供应商的交互协调。通过分析核心企业目前的组织架构和部门岗位职能,并结合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控管理,为供应链金融管理组织架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主要以信息服务为核心,采用业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运营模式进行运作。基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的要求,为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全面管控,需从多个管理维度实现供应链金融管理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供应链金融管理维度主要有法务管理、业务运营、业务管理、供应商服务、平台运维、财务结算、系统风险控制、业务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管理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营确定职责范围。法律服务团队通过对融资筹划、风控合规、交易设计、资产管理等方面开展分析,整合运用各种法律技术,为金融机构及供应链企业识别相关风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三大核心要素:数据、建模和系统。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营的实质是通过整合各类供应链参与方(包括供应商、物流仓储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的相关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供应链生态的发展和完善。在此过程中,核心企业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筛选具备优质资源且能够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优秀供应商,使其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中来,实现共赢发展互惠互利。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业务申请、服务提供机构审批、业务办理、业务执行、资金支付、业务结算等,该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闭环。核心企业处于业务信息集中处理环节,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的核心,核心企业相关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应用效果。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需要构建专业的供应商服务体系。该体系为核心供应商、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如银行)等多方提供优质服务。主要工作包括建设专业的服务人才队伍、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解答供应商在使用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接受用户的投诉与建议等。系统日常运维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硬件设施运维、平台系统运维、运营审计。财务结算运营包括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收入来源的核算,主要有信息服务费、保险经纪业务返佣等。系统风险控制运营通过对风控体系进行高效管理,规范事前尽职调查工作,提高对授信主体真实信息的掌控,强化对核心供应商的授信准入管理。业务风险控制运营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特点,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合理划分岗位职责。通过设置专业部门、制订业务操作指引,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健全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各流程环节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控制运营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对供应商资信调查、付款方式、信用限额、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监控,以保障应收款项能够及时回收。包括贷前风控:设立专门机构控制信用风险、确立提供信用额度的原则、制定信用政策、建立专门的信用体系;贷中风控:执行信用政策、管理信用周期、投后贷款跟踪、持续不断地监督债务人、监督供应商的信用情况;贷后风控:基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需求,核心企业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4.2供应链金融日常业务运营
供应链金融的日常运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七点。历史数据提供:从核心企业招投系统中提取供应商基础资料及历史交易信息,以大数据分析方式,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评估。交易数据导入:供应商确认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在系统中签署使用相关数据的授权协议。在经过核心企业法务审核后,通过数据接口,推送至金融机构。回款账户开立与确认:与核心企业业务系统联动,由供应链金融业务部门确认后,才可以变更。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供应商进行准入条件审批,通过审核的供应商,方可确认进入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数据储存:对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供应商,通过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收集并分析系统数据,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级,评级报告应经过授权后推送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办理、合同签订及管理均应采用电子签章或CA证书确认,合同签订流程全程采用系统电子化完成。财务核算:核心企业应着手成立供应链金融财务中心,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内容及要求,从组织框架上为资本运营管理做准备。绩效考核:为确保供应链金融业务高效有序运营,应设置并实施质量目标考核办法。质量目标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设置的范围与标准管理;二是实施控制管理;三是持续改进控制管理。经营团队建设: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营管理的要求,管理团队建设模块的程序设置基本上可以分为:招聘录用管理程序;学习培训管理程序;机构与岗位设置管理程序;辞退与辞职管理控制程序;目标设置与绩效考核管理程序;职业规划设计与控制管理程序;公司经营发展目标与文化构造控制管理程序。
4.3客服运营
设置有效的供应链金融客户服务运营管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分类管理。客户信息系统主要由客户的基本信息、业务对接服务信息组成,其中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户的工商注册、法人基本资料、基本经营情况(如处于经营何种阶段、经营类型、规模等)、经营管理者个人基本信息、详细经营情况(如资产情况、利润情况、产品结构等)、潜在需求情况等;业务对接服务信息包括业务对接类型、时间、履约情况、客户满意度等信息。第二,建立完善客户潜在需求分析机制。针对会员客户,由客户管理部门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定期对客户的潜在需求进行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客户在经营发展各个时期的服务需求。第三,逐步规范客户跟踪回访制度。该制度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履约过程中的回访,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了解客户经营情况或履约情况;其二,对客户进行定期回访,重点是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的潜在需求,该回访将贯穿客户关系维持的全过程。第四,建立完善客户台账管理机制。应按照会员管理、履约情况、客户潜在需求分析等内容,分别建立总台账和各子台账。供应链金融业务应立足于客户服务,有效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通过组织相应的商务活动,如金融商务论坛、咨询培训等,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增强客户对南网的认可程度,保持紧密关系。汇总分析供应链金融服务日常运营中的常见问题,整理列示常见问题库,方便供应商查阅相关信息,同时配置智能客服机器人,根据问题关键字返回相应解答。
5结论
核心企业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一定要从自身掌握的资源、所能确权的内容去考虑,不可盲目贪大、贪快。传统的核心企业由于缺乏金融领域人才配置、信息系统支撑、运营经验以及相关风控体系,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从以上方面加强保障,可以借助外部资源,也可以引入相关的人才、信息系统、风控系统以及运营体系。
参考文献:
[1]章雁.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风险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11(7):123-127.
[2]李飞.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思考[J].财会月刊,2011(6):34-36.
[3]康晨.供应链金融主体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商贸,2011(21):119-120.
[4]潘明.供应链运作机制选择研究———以H省A县丝网业为例[J].金融经济,2005(16):75-76.
[5]郭清马.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2):2-5,9.
[6]张宜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及推广[J].宜春学院学报,2011(1):39-41,116.
[7]龙志云,陈飞燕.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的再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83-84.
篇4
关键词: 边缘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 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 /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 ,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一旦出现纠纷, 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
篇5
关键词:中国邮政 电商服务平台 金融业务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将会作为一支潜力股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提供新生力量,它的发展势必会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中国邮政系统有着很好的服务"三农"的经历,可以支持邮政电商、邮政物流、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建立以邮政传统优势为切入点,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结合金融业务的功能与优势,发展邮政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打造邮政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叠加的新型模式。
一、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发展背景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统计分析,中国全年电商服务平台同比增长51.2%,达到6.4万亿元。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数据,仅仅在2015年一年之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将达到约19万亿元。随着电子商务成交量急剧加速以及用户户使用量的剧增,这些都对电商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些新要求的背后同时也表明了电商金融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比如在信用风险上,农村更多的对传统金融业务认可度高,对科技含量高的电子类比较排斥,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的产品风险也较高,依托传统邮政物流纵横模式,邮政具有较好的物流优势,可以讲电商产品直达乡村,但是邮政物流也面临着新时期各种新型物流(顺丰、韵达等)的冲击,在如何保留原有优势,提升产品物流传递速度,提供可靠的电商服务平台物流基础,是要提高重视的地方。另外,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的叠加也面临其他方面的挑战,具体如下:
(一)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叠加面临技术挑战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叠加面临技术挑战,主要表现在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的叠加依托互联网金融模式,而互联网金融模式基础是数据,数据是用户管理、风险分析、风险预警的核心,倘若数据出现了误差,那么整个平台将失去意义。随着计算机能力的日渐增强,人们对计算机的功能更加信任,这就导致了技术迷信,计算机给人们带来快捷的同时,其保养、升级、更新更应受到重视,在现在E时代大数据背景下, 电商服务平台从产品设计开始就需要网络进行。因此第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与时俱进的技术更新与维护。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叠加面临技术挑战,还表现在电商服务平台的建设随着发展势头迅猛,各家电商平台的数据基础和结构不同,造成在平台互联想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时面临着困难,如各电商服务平台的金融接口、密钥算法都差异较大,邮政农村电商平台的用户基础是农村,而其他电商平台基础为城镇居民、企业,金融业务类型相同,但实际数据采集的信息完全不同,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叠加整合起来难度非常大,很难实现电商金融体系的互联。
(二)业务风险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中金融电子商务化建设,是建立在虚拟网络上的,虚拟网络上的电商金融,由于交易双方未能直接当面进行交易,因此与传统金融相比可信度降低,一旦出现风险,救济途径也是依托网络技术,对一些用户来讲技术含量仍然太高。并且交易的平台是由非金融公司控制,容易导致受到道德风险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对现有优势的冲击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的基础是农村,依托广大农村用户的一贯信赖和可信度,邮政开展电商服务平台具有较好的前期市场稳定性和可信性,但是随着现有农村向周边城镇结合,农村用户逐年减少,随着其他物流的高速发展,农村已不是邮政一家独大的局面,相比较而言农村用户对电商平台接受能力较城镇居民较差,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技术讲解,投入的成本更多。
三、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发展应有的对策
(一)技术创新与完善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及标准,电商金融体系标准要参照国际成熟案例,做好规划工作,以长远目标进行开发研制。同时,要积极沟通其他电商服务平台,打造互联的数据沟通,从而做到资源优化共享,建立大数据云数据中心,加强风险分析及金融产品推广。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要与其他平台一同接受统一监督管理,纵横对比,从而更快发展。
(二)降低业务风险
降低业务风险,主要为了降低用户对新的金融模式的抵触,增加救济途径,增强用户对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的了解,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对邮政农村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对金融业务的特点进行讲解,通过消除疑虑提升信任,达到提升用户信任度,从而对后期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用户基础。
(三)保持现有优势
要保持现有优势,对自身已占优势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保持农村基础优势,提升物流、金融服务质量,打造用户满意度、可信度、产品质量、金融效益的综合优势,避免出现金融短板,并立足现有优势,发展服务平台,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平台更快的占据市场份额。
四、结束语
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的发展现在属于初级阶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的叠加融合是邮政转型并快速发展的契机,除去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以外,也要考虑参照传统金融行业,并且取其精华以充实自己,另外就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要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来确保邮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金融业务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杨.基于电商金融服务为核心的E网金融研究[J].南方金融,2015,08:18-25
[2]罗平,罗值伟.互联网金融E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2014,(12):15-22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3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92-03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个人客户(含家庭客户)为对象所提供的各项金融服务的统称。近年来随着个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贡献占比不断加大,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优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个人金融业务也愈加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重视。如何有效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发达国家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个人金融业务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真正的发展也是从上世纪末才开始。首先是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经济遭受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突破性的快速发展;在 90年代,各国经济状况发生较大变化,真正推动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由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中心的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银行业金融服务方式的改革,个人客户需要更加高效、安全的银行金融产品服务,这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个人零售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各国企业的资金筹措类型逐渐由过多地依赖从银行借入的间接融资型转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从金融市场筹集的直接型,这种变化迫使各国商业银行努力从个人金融方面探索和开发新业务,利用自身网点网络优势获得新的增长点。科技因素与市场因素相结合,决定了国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的现阶段特点表现为:服务方式日趋电子化、组织机构日趋专门化、业务重点日趋多元化和个人金融产品日趋个性化。
二、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少,国内的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对个人金融业务重视程度不足、发展观念滞后的现象,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不但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较国内对公业务的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差距。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较快提升,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个人和家庭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投资和消费的主体力量,个人和家庭客户对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并日趋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全面化的特征。同时,基于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紧紧跟随着国际市场的脚步,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由主要靠银行信贷的单一间接模式向依靠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直接模式转变,从而使对公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中心支柱地位被不断削弱,迫使其向个人金融业务领域转型以谋求更大的经营发展空间,这也推动我国个人金融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已经普遍意识到, 拓展个人金融业务, 推出适应个人客户需求的个人金融产品,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 符合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国内商业银行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个人金融业务创新领域的竞争和发展。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收入迅速提高。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实际增长7.8%,而这一数据是1978年133元和343元的44.5倍和55.7倍,是1998年2162元和5425元的2.7倍和3.5倍。另外,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200倍,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30%,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和资产的成倍增加使得国内个人金融业务市场日益活跃,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 国内商业银行对拓展个人金融产品表现出十分重视态度。由于个人金融产品是各商业银行吸引个人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金融产品研发和创新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如工商银行专门成立了产品创新部, 推动包括个人金融产品在内的银行产品创新;建设银行也在2007年初宣布在深圳设立其个人金融产品研发中心;农业银行在2008年成立了产品研发部,部门职责类似于工商银行的产品创新部。
二是重视丰富个人金融产品体系,重点建设个人金融产品品牌。首先,面对国内个人客户日益复杂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个人金融业务从原先单一的负债、贷款业务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的资产、负债、理财、支付结算和、咨询等业务,服务渠道从原先的网点柜面柜员发展到多重电子渠道、专营服务网点和专职客户经理,各家商业银行都大力发展着个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从产品数量、种类、营销手段、服务渠道等多个层面满足个人客户的需要。其次,国内商业银行也比较重视对个人金融产品品牌体系的建设,把品牌营销作为其个人金融服务整体营销的重要手段,依托品牌的力量吸引客户,增强客户粘性。表1列举了近年来工、农、中、建、招行推出的部分个人理财和信贷类新产品以及部分商业银行提供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
三是重视细分个人金融市场。在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逐步认识到对个人客户市场进行细分、精细化区分管理个人金融产品的重要性,按照银行界通行的客户贡献“二八”法则,特别对优质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塑造自身服务品牌,提高个人金融业务的盈利水平。在这方面,外国发达的商业银行走在前列,例如花旗银行香港机构,为香港高收入阶层的5%设立贵宾理财服务中心,其服务对象都是存款达100万港币以上的客户。我国国内目前大多数银行也都根据客户的收入和资产状况对客户进行了分级管理,对具备特定金融属性的客户群体提供指向性较强的金融产品。例如工商银行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理财金账户服务,招商银行对存款规模50万以上的客户提供金葵花理财服务,各家商业银行都推出了金卡、白金卡等贷记卡服务,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往往都有较高的起始认购额度。
四是重视利用科技手段辅助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利用科技手段辅助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分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大力发展电子银行,利用网络、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使个人客户使用金融产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综合信息和交易系统,利用产品信息、参数信息、客户信息、运营管理信息等系统采集业务和客户信息数据,利用综合交易系统统一账务,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支撑对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探索和决策。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问题
随着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各家商业银行对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品同质化、产品割裂化现象严重。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思路较为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着相互模仿的误区,致使同质化、割裂化状况严重。从产品结构上看均为3大板块:1、储蓄存款为主的负债业务。2、个人结算、银行卡、个人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代收代付等个人中间业务。3、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个人贷款业务。各行的产品功能、收费标准、收益率均趋同,缺乏更高的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差异性不足。同时,由于各行在设计产品时均从银行产品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尚未能真正得以实践,因此产品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和组合性,难以满足客户的一揽子金融需求 。
二是营销观念落后,过份依赖物理网点被动营销。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客户营销拓展模式,主要是在网点等待客户主动上门,业务营销主要是靠客户主动申请。在许多基层员工看来,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都是在柜台前等待客户、服务客户,认识存在偏差。因此导致个人金融业务营销仍局限于原始的柜台式推销,客户经理向外拓展客户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对客户类型的分析、有效的引导和潜力的挖掘严重不足。
三是宣传渠道、方式单一。个人金融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选取适合的切入点,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宣传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宣传简单地定位为推销,缺乏基于对客户系统分析形成的有效体系的根据,仍采取电视、报纸、网站等渠道的传统模式,宣传企业形象或基础产品,方式较为单一、生硬。从内容上看,宣传的产品内容不足,客户难以获得足够的产品信息;从角度上看,缺乏从客户出发的视角和对客户的细分,不易于受众的接受;从宣传媒介上看,未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向如微博等新媒体跟进;从更新速度上看,较为滞后,尚未跟上新产品的推广速度。
四是客户管理方式粗放,服务水平不高。在客户服务方面,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营理念,客户经理等服务人员的相对缺乏,导致出现优质客户常常面对无人维护,或一个客户经理服务数个客户的问题。同时,由于网点的效率低下以及电子银行渠道分流比率较低,常常带来网点多人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服务水平不高,客户体验不佳。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组合。要打破目前个人金融产品同质化、割裂化的现状,就是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对现有产品进行遴选、整合,通过产品组合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一方面是要将对公产品与个人产品形成公私产品组合。将贷款、授信、企业网银、现金管理、代销合作等对公业务发展与工资、银行卡、电子银行、贵金属、私人银行等个人金融业务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对公服务内涵的延伸来提升个人金融产品竞争能力。如将基金托管业务与借记卡联名卡发卡相结合,将企业网上银行业务与工资业务相结合,将贷款业务与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私人银行服务相结合等。另一方面是将各类个人金融产品进行组合,“工资+银行卡+电子银行”的客户拓展组合,“储蓄存款+理财类产品+个人贷款产品”的资金配置组合,以及在两大类个人金融产品组合基础上进行二次细分、服务内容拓展和灵活的个性化定制等。如针对客户的“金卡+网上银行贵宾服务+高收益理财产品+高端客户增值服务”的高端产品组合。
二是变坐商为行商,重视批量化营销。要扭转当前商业银行坐等客户上门的零散营销状况,亟需扭转营销理念,化被动为主动,将营业网点作为战斗堡垒,转换视角开展走出去营销。一方面,要建立“走出去”营销机制。“走出去”营销机制的建立重在队伍的建设和主动营销方式的建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外勤营销人员队伍,明确其营销责任,通过培训使之充分了解个人金融产品和有效的营销技术,培养对客户识别的能力,提高营销技巧。另一方面,要重视批量化营销。走出去营销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粗放式扫楼营销、零星发展客户,而应当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批量化客户发展。对公客户的个人金融业务拓展能够带来个人客户的批量化发展,因此需要集中力量将对公客户作为营销重点,针对高收入行业企业、大型集团公司、政府机构、学校医院等优质事业单位开展营销,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批量化快速发展。
三是细分客户群体,开展精细化宣传。根据当前的个人客户情况,需要从分层式多条线的方式对客户进行有效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化宣传。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和分配模式的多元化,我国人群的收入水平、消费层次等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因此,按资产状况划分客户可以分为潜力客户、中高收入客户和富裕客户,不同收入状况的客户对于银行产品的消费能力和理财需求有着较大差异。同时由于生活状况的分层,不同客户接受的传播媒介和场所也有所不同,需要在开展宣传时针对不同收入状况的客户,分层订制恰当的宣传策略和方案。如针对中高端客户开展个人金融业务咨询会、理财沙龙和贵金属鉴赏会等。另一方面,从社会结构上来看,不同的职业和行业特征,多条线地开展客户细分。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江浙地区出现了大量个体商户,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这个群体虽然收入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但是由于共同的行业特征,形成了共有的偏好和思维模式,对个人结算等特定产品相同的敏感性。因此,需要找准不同职业和行业个人客户的特征和敏感点,多条线分头切入,开展营销宣传。
四是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加大人员的投入,在软件上提高。重点在于提高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通过强化柜员、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以及电子银行客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人员配备,降低客户服务比,优化客户体验。另一方面是提升渠道服务,在硬件上完善。通过对网点进行分类管理,形成针对不同客户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根据网点布局分别突出便捷、舒适、高贵等不同的服务特点;通过加强系统建设,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网点服务能力;通过丰富电子渠道功能,完善商业银行的全渠道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嗣江.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策略研究[J].上海金融,2000,(05).
篇7
关键词:边缘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
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
(三)按照市场要求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制度进行重新安排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常的、有效的金融需求,最大可能地压缩非法融资的市场空间。边缘金融业务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信贷权限放松,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萎缩态势,银行信贷收紧,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增长态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各基层行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争取理解和政策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和审贷程序,方便和保证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求银企共赢。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则要立足地方,摆正市场发展定位,转变经营观念,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市场业务范围,在认真落实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的良机,压缩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空间。二是各商业银行应按《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立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采取工资奖金与贷款回收挂钩、制定免责条款、废除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等办法,充分调动信贷人员营销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扩大小企业信贷服务范围。同时还要借鉴边缘金融业务的做法,贷前调查不仅要注意收集财务报表、抵押担保等“硬信息”,还应关注企业负责人的人品、管理能力、还款意愿等“软信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发展关系型融资,开展循环信贷,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议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切实解决贷款操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四是公布信贷资金流向、地区资金紧缺度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边缘金融业务的流向和流量,增加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整合民间资本的运作,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引导和规范我区民间借贷活动的政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0(6):22-24.
[2]毛金明.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山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J].金融研究,2005(1):45-47.
[3]何田.地下经济与管制效率: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1):53-55.
[4]周彬.关于民间借贷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2(1):28-29.
篇8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以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利用互联网作为金融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媒介,对金融业务相关流程进行重组,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通过对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的逐步重构,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经营模式。余额宝、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已经打破了只有传统金融才能吸收存款的界限。可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特点与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既具有互联网高度开放性及兼容性特点,又具有金融业的特点。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的网络特点,网络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开放、互动平台,通过标准化的服务和合同,形成互联网金融产品效用随用户数量增加而非线性增加的消费者规模经济。其次,互联网金融具有金融业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业务虽已经营信息化,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核心仍然是提供金融功能,包括支付清算、再分配资源和风险分散等。最后,互联网金融具有“去中介、去中心”、“扁平化、轻资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具有双重性,既要面临传统金融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又要面临由于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金融的跨界经营、业务活动的“虚拟性”以及法律与监管的缺失等所带来的隐性风险。大致看来,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有:网络技术风险、操作性风险和虚拟性风险。
1.网络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运作,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交易信息完全通过网络传输,然而,由于网络及计算机自身缺陷或技术不成熟,病毒、黑客等可能导致网络软硬件瘫痪、信息泄露或被篡改,这严重威胁到互联网支付密钥的技术管理以及 TCP/IP协议的安全性,致使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信息或资金被非法盗取、篡改以及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金融、传媒、支付类网站成为仿冒重点目标。
2.操作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活动的高技术性带来操作性风险。大数据经营、操作主体变换、互联网金融账户授权使用、操作流程设计对网络系统依赖、真假电子货币识别,以及黑客入侵互联网金融机构放置逻辑炸弹、修改服务程序等致使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性风险无处不在。而且由于缺乏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互联网金融机构使用外部技术支持来降低营运成本,从而使金融机构无法提供高质量虚拟服务,也可能引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
3.虚拟性风险。互联网的“虚拟性”使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者身份、传递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互联网金融活动信息不对称,这一方面可能会使互联网金融业务中交易者利用虚假身份信息进行网络洗钱、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互联网金融平台难以对在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沉淀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管,引发支付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互联网金融是新时代金融创新的方向,它不仅使传统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发生巨大的变革,也使当代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这需要健全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配套技术、操作流程、监管准则和政策措施,以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
(一)完善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体系
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的基础。加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操作系统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以及金融信息、数据的安全防范技术等,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防护体系。
(二)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流程,构筑操作性风险管理体系
规避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需要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操作流程,不仅要建立互联网信息技术风险评估、管理、预警机制,还要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两个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进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流程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防范机制。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监测,完善业务管理风险动态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统一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体系,营造权责分明、法理明确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中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立完善的网络融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严格新业务开展报备和审查制度;改造业务开展流程,优化信息管理手段,不断规范和改进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的风险管理操作,推行基于大数据全程追踪和预警的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方法。
篇9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在于:
1、银行将会从养老金业务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首先,银行在进入了养老金市场后,其主要收入是管理费用,其通过为客户提供受托管理、资金托管、资产配置、主动管理等服务收取。商业银行的养老金业务所获得的管理费用与基本收入的存贷利差相比,占用的资本更少,从而能够间接的提高银行的资本收益率。除此之外,由于养老金自身的特征,其能够为银行的资产项目提供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这使得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增加、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资本回报率也有效提高。
2、养老金业务资金成本低、规模大、稳定性高
养老金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管理费用,所以养老金业务的系统风险较小,市场风险较低,而且经济周期的影响小,这就使得养老金业务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补充银行传统业务。除此之外,由于养老金业务客户群体的特点,所以其稳定性强,这十分切合银行的稳健的经营理念。
3、将居民储蓄性存款业务转为资产管理业务。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从一定角度上讲,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从而提高了居民的储蓄意愿。研究表明:社保制度的完善程度与储蓄意愿反相关。在此时,如果银行大力发展养老金业务,可以将减少的居民存款重新纳入银行。而且由于居民预防性储蓄存款转变成了养老金业务资金,所以原来的储蓄业务变成了资产管理业务,银行管理的灵活性间接得到了提高。
4、银行的广覆性切合养老金业务客户群体的特点。
如今,我国银行网点早已覆盖了市、县、镇,其覆盖程度要远远高于其它金融机构。除此之外,我国的商业银行和政府、企业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从这两个角度而言,商业银行能够很好地切合养老金业务客户区域广、客户分散的特点。并且由于商业银行的广覆性,使得其能够更好的发展养老金业务客户,能够为其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面临的问题
1、创新度不高,专向性不够
在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中,适合养老金业务的理财产品过少,而且并未专门开发适合的产品、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上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并未做到个人客户的细化分类,产品的设计未考虑到各个类型的投资者如:保障型、融资型、消费型等不同类型。除此之外,我国商业银行未为老年消费者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并未发挥老年人作为老龄化背景下的消费主力军的作用。
2、商业银行没有独立的养老金业务板块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大多采用将其列入公司业务、托管或者零售业务部门内,使得养老金融业务的产品服务,碎片化分布于各个部门中。因此当商业银行在研发养老金融产品时,需要各部门之间协商合作,但各部门间的协商合作不仅流程繁琐,而且提高了沟通成本。除此之外,养老金业务的长期性决定了其在短期之内带来的收益不会十分乐观,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考核更偏重于存贷业务,所以养老金业务得不到重视,发展也十分缓慢。
3、可能面临多头监管问题
养老金融业务的监管机构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因此可能存在存在多头监管的问题。例如企业年金,其资格准入、政策制定、业务监管、信息披露等工作由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银行的托管等业务的规范运营由银监会负责;年金的投资运作和监督由证监会负责;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年金由保监会负责。而且,在众多机构同时监管的情况下,银行监管部门在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中占有很小的份额。因此,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时需要重视可能面临的多头监管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1、合理布局养老金融业务,积极申请多种资格,实现多牌照运营
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趋势,要在老年综合金融服务、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社保资金结算、养老产业投融资等多个领域及早布局,可以开展独立的养老金融业务板块。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参与管理运作企业年金,通过这个过程,对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熟悉其管理过程。随着养老金改革和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养老金业务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提前布局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公务员职业年金等。并且可以利用自身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等优势,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结算、投资咨询、现金管理等服务。
2、聘任养老金融业务专业人才,重视对养老金融业务的人力资源投入
养老金融业务范围广、创新性高,需要专业性强,知识领域广的专业人才,而且要在精通养老资产管理业务的同时,熟悉财税知识、公司融资知识、投行业务等知识。除了吸纳各方人才外,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内部业务部门的横向交流以及组建外部专家团队。
3、注重开发创新性产品,增强服务的个性化、多层次性
商业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视业务创新。首先,要针对个人养老需求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加强个人客户细化分类,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同时产品的设计也应当考虑到各个类型的投资者。其次,应当开发基金类养老金融产品,能够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如赎回费、托管费、过户费、转换费、申购费、认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新的盈利渠道和业务领域。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技术平台,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创新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服务,其所起的带动商业银行业务增长的引擎作用越发显著。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抓住了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不再将目光聚集在单个个体,而是放眼整个供应链系统,纷纷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由此,供应链金融续写了现代金融发展的新篇章,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和盈利的重点业务之一。
一、供应链金融概念简介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界定。立足于本文的研究内容,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银行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中心,向上下游企业延伸,为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以信贷为主的金融服务。这种创新的金融服务不仅包括融资,还包括由此带来的结算、理财等现金管理,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新的收益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结合金融服务和互联网技术的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和融资企业的青睐。招商银行于2002年首次推出网上国内信用证,开始了发展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进程,到2009年其该项业务也发展出3316家客户,产品交易量达1000亿元。2010年底,深圳发展银行开发的供应链金融线上平台也有将近1000户以上的客户。网络化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加便捷和有效率,是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流方向。
虽然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发展只有短短的10几年,但是在各大银行的努力研发和推广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品品种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初的以信贷融资为主,到现在开始尝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结合企业的需求,推出各种增值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也成为了国内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是银行重要的经济效益来源。根据申银万国的一份报告预测,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2011年融资余额规模为5.75万亿元,2012年有望达到6.9万亿元,增速约为20%。而就单个银行来看,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其2011年底贸易融资授信余额2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8%。但我国供应链金融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漏洞和问题,需要各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我国供应链金融才能走得更远。
三、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环境的问题
1.法律环境的不健全。综合而言,我国供应链金融法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为:第一,关于供应链金融涉及到的物权和担保问题的记载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完备的法律文件,同时对具体的实施细节缺乏明文规定,使得权益的不确定风险变大;第二,法律规定的动产担保范围较少,《担保法》所规定的动产主要包括“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对于供应链金融经常涉及到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等物权的规定缺乏相关细则;第三,现行的担保登记制度存在不足,容易出现多次登记、重复担保的混乱情况;第四,优先权规则不明确,难以解决信贷人和第三方权益人之间的权利纠葛,无法保证银行作为信贷人对担保物的优先权。
2.金融监管的不完善。由于金融监管部门对于供应链的信息掌握度不高,对风险的监控和评估技术也较落后,因此对于供应链上所发生的金融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缺乏动态的创新的监管模式。同时,监管部门对于供应链金融的认知不足,意识不到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对供应链金融的专门监管。
(二)技术环境的问题
相比于国外完善的信息技术平台,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滞后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一个是缺乏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各个环节配套的技术平台。首先,银企共享平台的缺失,使得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获得的信息滞后于市场和企业,容易造成贸易周期和融资期限的不匹配,同时银行必须承受质押物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其次,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方式主要还是手工操作,并没有建立起电子网络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相结合的技术平台,这不仅耗费了较大的人工成本,而且也使得整个业务操作流程十分繁琐和缓慢,增加了银行业务的操作风险。
(三)银行自身的问题
1.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与传统的授信业务不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不再聚焦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等静态因素的审查,而更加注重某项贸易交易的运作情况以及其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银行对风险的管理既包括单笔的交易,又必须关注整条供应链的风险问题。目前,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管理模式,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国大部分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采用的仍是传统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并没有引进对应的债项评级体系,也缺少专门的审批通道,对第三方物流的监管也不到位。
2.缺乏专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部门和专业人员。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都是作为对公信贷业务的一部分,并没有组织专门的服务部门来开展业务,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停留于表层,无法向更专业化和更全面的方向前进。同时,供应链金融业务由于其所涉及对象的复杂性和业务流程的动态化,使得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多数在银行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人员都是从原先的信贷部门调转而来的,对供应链金融缺乏专业的认知,不利于银行业务竞争力的提高。
3.产品品种有限,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以信贷业务为主,大多数产品是用于服务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但是这种服务类型是单一的、表层的,并没有体现银行在供应链上应当起到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作用。除了融资服务,银行在供应链上更应该承担的工作是针对供应链的特点,研究和提供综合的全面的金融服务,引导资金流的有效和有序的流动,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完备的齐全的服务体系,才能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持续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对于政府,应该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立法工作,完善关于物权和担保的法律规定,特别是增加对存货、应收账款、仓单等动产的法律规范,明确界定供应链各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担保登记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犯罪行为给予合法制裁,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健康的法律环境。对于银行,在我国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应该研究和分析应对现行法律漏洞的对策,制度相关的风险管理办法,对于可能引起争议的权利问题要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法律文书中予以明确的界定,尽量减少因法律问题所引起的损失和风险。
(二)加强电子技术平台的建设。首先,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银行、企业和物流公司的信息能够在这个平台出来并得以共享,各方主体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使得银行的资金、企业的贸易和物流的监管能够有效匹配,保证供应链金融环境的公开透明和信息的对称。其次,要加强建设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电子操作平台,减少操作成本和风险,提高业务操作效率。通过电子化的操作平台,业务双方可以从网络上便捷地完成各种查询、交易等操作,实现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无纸化,即从融资的申请、审核和批准到资金的划转和债务的偿还,以及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账户的管理,都可以通过电子化操作平台实现。
(三)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针对供应链上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要引入债项评级体系,并与主体评级体系相结合,对企业做出最合理的评估;第二,要重视对供应链整体的风险评估,形成对“产-供-销”整个链条的动态监测和评估系统,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资金流的回返;第三,加强对质押物的风险管理,这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市场风险的管理,银行要时刻观察质押物市场价格的变动并做出应对措施,以防由于质押物贬值所带来的利用损失,另一个是操作风险的管理,银行必须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选择信誉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防止质押物在运输和仓储的过程中出现人为造成的损失,将可控风险降低。
(四)深化对供应链金融的认知,创建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企业,都必须转变业务发展观念,强化对供应链金融的本质认知,开阔视野,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待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立完备的齐全的覆盖整条供应链的金融服务体系。银行要改变供应链金融用于贸易融资的单一格局,创新金融产品,研发和推广多样化的服务。核心企业与中下游企业之间、银企之间、国内银行之间以及国内外银行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须不断加强,形成一个稳固的完备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
(五)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专业化管理。银行应该建立起专门致力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服务部门,形成一个专业的服务团队,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专业化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专业服务部门的建立,有助于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独立的规划、开发、管理和监管,使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序进行。与此相配套的,是供应链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即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建立一个全面掌握供应链金融运作的团队。
五、结论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起来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所取得的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它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又一个争相竞艳的宝地,是新世纪新阶段银行业务增长的新方向,是金融创新的成果。随着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供应链金融所带来的效益也更加让人期待。但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仍存在许多的漏洞,在技术水平、风险控制、管理模式以及法律建设等内外部因素上都有不足。我国银行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银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实践成果,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服务品牌。相信在各方力量的结合下,通过供应链金融各主体的共同努力,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莉,耿伟.国际保理业务在供应链前置中的融资创新研究――以我国出口生产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J].物流技术,2007(1).
[2]陈小娟.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D].暨南大学,2007.
[3]刘长宏,王春晖,吴迪.关于创建中小企业“1+N”授信模式的研究[J].金融论坛,2008(2).
[4]谭敏.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新发展――供应链融资[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 上一篇:工商联民主生活会意见
- 下一篇: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