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乡村文化遗产 保护 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宝贵财富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乡村文化体系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着解构和重组的危机。目前,我国的乡村社会正在发生着这些变化:首先,乡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精英群体严重缺失,乡村生产力不足,难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其次,乡村的行政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其管理体系正在发生着变革。最后,乡村正在大力进行城镇化建设,乡村空间正在重新布局,许多传统布局被打破和淹没。因此,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传统乡村生态正在消失,许多乡村文化正在衰退。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的灵魂所在。为了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经济和文化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就需要有效协调乡村和城市文明良性发展,促进乡村和城市文明共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遗产是乡村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宝贵财富,随着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传统乡村文化遗产的发展逐渐受到压制。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引入政府力量,构建完善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才能尽量减小市场经济利益思想带来的影响,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镇文化使乡村独有的文化魅力减退

目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要求城镇和乡村在功能定位上必须实行一体化,在社会公共政策服务上要实现公平公正。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农业和工业收入分配的统一性,也就是在政策和产业上实现统一互补,乡村和城镇居民必须享受相同的待遇,这样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城镇和乡村居民在收益上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没有充分体现乡村的独特社会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到乡村的独立性特征。相关学者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应该是城镇和乡村共同发展建设,由城镇向农村覆盖,逐渐消除城镇和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别。正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城市工业文明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的主体部分,l村文化逐渐失去其独特魅力。

城镇文明需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价值观去影响传统乡村文化中的消极文化价值观,打破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乡村文化不能一味地趋附于城镇文化,而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体现乡村文化特色,实现和城镇文化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彰显乡村文化的内涵和魅力,通过淳朴、悠久的乡村特色文化去改善城镇功利性文化思想。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我国的乡村文化遗产,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在现代化科技文明的影响下,我国的乡村文化正在消失,其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第一,乡村规模正在不断缩小,而传统乡村中的乡村文化也在不断消失。第二,在城镇化文明的影响下,现代乡村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许多乡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2001年时,我国的乡村数量有几十万个,许多现存文化遗产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但是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的乡村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平均每年减少8000多个乡村群体。2010年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只有9万个左右的乡村。由此可知,我国传统乡村消失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乡村人员正在迅速外流,乡村文化遗产受到破坏。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减弱,很难应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同时,许多地方政府在乡村发展战略中,过于重视乡村经济发展,忽视了乡村文化发展,缺少政府力量的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强。

乡村文化精英人员流失,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不断减少

近几年来,我国乡村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对乡村人员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社会流动方式虽然给农民带来了大量收入,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导致农民群体被解构。农民群体迅速外流最终会导致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增多,农村老人养老问题。随着全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使得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保护的主体不断消失,许多带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建筑物纷纷被拆除。一些现代化企业纷纷进入农村办厂,给传统乡村带去了现代化工业文明,而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妇女以及儿童,难以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恢复乡村文化生态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各种困境。因此,必须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才能促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国家部门和政府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保护制度。对于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和荣誉称号,为其消除后顾之忧。同时,对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继承人进行考核评审,国家和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严格挑选继承人和保护人。具体而言,首先,根据每个项目的乡村文化遗产,选择明确的继承人,让其负责每一个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其次,国家文化部门要收集相关的乡村文化遗产名录,开设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对于申请继承乡村文化遗产的个人,进行严格审批。最后,定期对乡村文化遗产继承人的相关技能和传承知识进行考核,如果考核发现不合格,取消其传承的资格。只有挑选合格的继承人,才能使乡村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化生态正在不断流失,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文明逐渐冲击乡村本土文明,必须让乡村本土人员认识到乡村文化生态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地区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乡村精英人员在当地就业,防止乡村文化保护后继无人。其次,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乡村社会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祛除社会功利性思想,对于乡村文化团体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大力宣传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起乡村人民的重视。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内容摘要:乡村旅游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本文在分析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如何传承乡村旅游的文化提出对策建议,以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体现文化意境。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对策建议

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所谓乡村旅游,顾名思义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风光、乡村经济活动、乡村自然景观、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民族风俗文化为根本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通过吸引城市旅游者进行乡村农耕体验、绘制乡村自然景观、拍摄乡村自然景色、乡村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其以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在进行旅游的同时,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求新、求异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交流。环境不断恶化,空气不够新鲜,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等等,使得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渴望回归安宁、自然,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追求修身养性的方向。

旅游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体现了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在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体现的文化,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到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乡村的农耕、采摘活动等,还可以让旅游者享受城市不具有的自然风光,如乡村自然景观,这两者是人们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两个不同方面,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享受并体验深层次的文化活动。此外,乡村旅游可以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可以让其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觉。

开展乡村旅游,其所依赖的资源,不是依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人造景观,不是对失去原有自然环境高度浓缩的民俗风情,而是伴随人类繁衍、进化而世代留下的、富有朝气的可以让旅游者融入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现今,人们无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其内容都比以前要丰富的多。然而,当人们对这样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氛围开始厌倦时,为了寻求不同的文化氛围,寻求一种让人精神可以得以放松,体验自然的文化氛围时,许多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在寻求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全新生活体验时,可以对其身心进行放松。对于这些城市人来说,由于乡村所蕴涵着的文化是城市所没有的,这就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焦点。因此,脱离文化开展乡村旅游,宛如没有地基的高楼,最终会走向消亡,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要走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使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乡村物质文化

乡村物质文化,是指由乡村生活创造的物质产品所表现的文化,如具体的器具,以及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乡村物质文化体现了乡村居民集体或个体的智慧,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欣赏和享受,包括乡村田园文化、乡村山水文化、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手工艺文化等。

第一,乡村田园文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气候等多样化,因此人们因地制宜,以不同的耕作方式进行田园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地理位置不同,有江南水乡、沿海渔业、畜牧草原、丘陵盆地、高原等不同类型的田园文化形态;依据农作物不同,有花卉园、果园、林园、茶园、竹园等。乡村田园文化,体现了安宁、和谐、淳朴、自然的生活韵律,因而成为城市居民所追求的放松休憩地。

第二,乡村山水文化。它源自于最原始的乡村自然地形地貌景物,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乡村山水文化,依赖于优越的乡村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样的自然山水景物,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山水文化。借助于这些自然赋予的环境,人们设置了凉亭台、楼阁等观赏平点,促进景与情的交融,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自然情感,在享受自然生命的同时,赋予了山水特殊的文化内涵,这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大自然的所在。

第三,农耕文化。在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为代表的农耕思想,以及“重农抑商”的儒家思想,经历数千年的相传和浸润,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农耕文化。乡村中的农舍、篱笆、河流、鱼塘、鹅塘等,宁静舒适平稳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修渠灌溉、打井饮水、围湖造田、采果摘茶等农事活动,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富有活力的田园农耕画面图,勾起旅游者强烈的怀旧情感,使其陶醉于世外桃源般的回归生活中。

第四,乡村饮食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体现了典型的乡村饮食文化特点。简单朴实的农家风味,由于其材料天然、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成为人们追逐的饮食之一。农家自制腌菜、农家自蒸窝头、红薯烙、农家田地野菜等等,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追求不同口味的需求、追求天然食物的心理,在品尝这些乡村美食时,人们能够闻到其中渗透的乡村的清香,吃到天然的食物滋味,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寻常的体验和感觉。此外,由于乡村饮食的独特制作风格、方法,使得这些饮食更加美味、纯真,满足人们追求天然韵味的情感等,这些无一不吸引城市游客积极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

第五,乡村建筑文化。乡村建筑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其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人景之美、人文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乡村建筑各有千秋,如客家五凤楼和土楼、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碉房等乡村建筑,以及高大挺拔的文笔塔、高大威武的佛像、气派恢宏的祠堂等乡村宗祠建筑。

第六,乡村手工艺文化。与乡村生活紧密相关的乡村手工艺,直接反映了乡村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观念,这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乡村的剪纸、手编花篮、手工刺绣、皮影、泥人工艺、彩灯等。为了感受这种手工艺所包含的文化,有的游客主动参观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同时购买手工艺品,因为这是他们亲身体验的成果,具有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感,其购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手工艺品自身的价值。

(二)乡村制度文化

为了保证乡村的稳定、秩序正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约定并形成多种多样的伦理道德以及礼仪规范,其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组成了当地乡村的制度文化,其主要有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乡村礼仪文化。

一是乡村聚落制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规范体系,即为了保障乡村的集体凝聚力,为乡村树立自我形象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其中乡村聚落权力体系体现了该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一般由权力人,即村长或族长等,权力组织,奖惩体制等组成。在乡村,如果村民间存在矛盾,权力人就会主持公道,对其进行协调解决,若协调解决未果,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解决。如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聚落,其聚落生活既体现人际关系中权威的一面,又体现了和谐相处的一面。通过对乡村聚落权力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群落的集体凝聚力,为其人际交往和关系维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现实依据和来源。

二是乡村礼仪文化。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我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乡村礼仪多样化,如诞生礼、婚礼、寿礼等人生礼仪。尽管礼仪多样化,但是每种礼仪都有完整的程序和规范,如孩子诞生后的大喜、小喜、满月礼、百日礼等;婚礼有提亲、选吉日、迎亲等;丧礼有头七、一七、二七、三七、三年等,这些淳朴的礼仪与生活节奏快且机械化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因此对游客来说具有陌生感与新鲜感。

(三)乡村精神文化

一是乡村节日文化。乡村节日体现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如盛行于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腊八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农事活动节庆、物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等;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畲族传统节日,农历三月三、分龙节等,以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是畲族的祭祖日。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等。节日不同其民俗活动也不同,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等,端午节悬艾叶和菖蒲、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重阳节插茱萸、登高、饮酒等。

二是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因此若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共性文化,则家庭生活文化体现的就是个性文化,它由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劳作分工、饮食、家庭用语、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组成。快节奏文化的城市生活文化,与慢节奏文化的乡村家庭生活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乡村旅游时,游客在享受乡村家庭生活文化的同时,会感受到浓厚的家庭亲情关系,这可以增进其家庭成员间的深层次了解,有利于感情更加融洽和家庭更加和睦。

三是乡村艺术文化。乡村艺术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审美特征。乡村书法家、乡村作家等的创作,具有特色的乡村审美想象,游客在欣赏时,既可欣赏到世外桃源般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又可体会到与世无争的心境。与此同时,在乡村长久流传的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等艺术文化,种类多种多样,在体现古朴纯真清新乡村味道的同时深受城市游客的喜爱。

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的对策思考

(一)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与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相结合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政府政策应该倾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结合,以促进乡村旅游所体现的文化传承,进而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做法有:地区不同其扶持政策不同,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限制对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进行任何改变,以保证其特色;颁布符合当地建筑风格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在保障乡村建筑文化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乡村特色文化,少开发、多利用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乡村旅游,加之各地区经济基础不平衡,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由于旅游发展的阶段局限性,以及乡村资源基础薄弱,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少开发、多利用,避免盲目开发毁坏乡村旅游当地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丢掉乡村中最本质的东西,使乡村“城市化”,那就失去乡村旅游的根基。如新西兰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所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中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趋于大众化,或者失去乡村本地特色。因此,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或产品设计,必须要具有当地特色,挖掘当地乡村乡土文化,真正给游客不同的体验和感觉。以乡村旅馆为例,可以用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但是外观形状必须采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乡村民居形式,如陕西延安窑洞、福建客家土楼等。因此,我国在乡村旅游时,要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保证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走味,使其得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传承,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双.论乡村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商业,2009.5

2.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河北林果研究,2006,21(3)

3.林轶.乡村旅游应走生态文化道路.今日南国,2008(1)

篇3

关键字: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 规划 设计 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乡村属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为满足乡村地区生活与生产的现实需要,人类在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乡村景观,展示着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让城市生活空间不断减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点逐渐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结合自然因素,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维持乡村乡土风貌及文化底蕴,延续并进一步营造乡村景观,在提高乡村地区景观品质及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乡村景观概述

当前,人们对景观的定义与理解不同,其在地理学、生态学及生物学等科学中所指内容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乡村景观,主要是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景观定义为区域地理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景观为复杂人类活动及自然过程在大地中所留下的烙印。以人类聚居状态为标准,可以将景观类型分为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三大类,其景观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1: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差异对比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村景观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既有相似处,也存在着其独特特征。乡村景观相对纯自然景观而言,其存在着一定人工气息,相对城市景观而言,乡村景观自然属性较为突出,人类干扰强度较低。与纯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乡村景观具有着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田园文化及农业生产景观,包括乡村自然景观及乡村人文景观。其中乡村自然景观主要指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为区域范围内自然条件及状态的表现;乡村人文景观主要反映的是乡村区域范围内社会及文化发展状态,突出表现农业乡村生产性景观及乡村聚落景观。

二、乡村景观其特点及价值研究

(一)乡村景观特点分析

乡村景观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乡村景观其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均具备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第二,生产性。乡村景观的形成与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需要存在着紧密关系,为满足现实需要,对原有的乡村土地进行改造与完善;第三,生态型。乡村环境多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生态美是由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第四,审美性。乡村景观其田园风光亲切宜人,自然生态气息浓厚,审美性突出;第五,体现文化及历史气息。乡村景观蕴含着区域乡村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包含着较强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历史气息等。

(二)乡村景观价值研究

随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重要性越发突出,乡村景观价值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乡村景观最突出的价值主要为审美性价值、生产性价值与环境价值,此外,乡村景观的地域认知价值与文化历史价值也属于乡村景观的重要价值。乡村景观反映着一个区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及社会文化状况,蕴含着十分强烈的地域人文精神,体现着区域特色,其历史文化价值极为宝贵,对人类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景观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着人为因素。乡村景观中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等属于其人为因素,地形、水文、植被及地形等因素属于乡村景观自然因素。不同区域中的乡村景观,其风俗习惯、生产特点、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不同,相应特点不同。乡村景观如同活的博物馆,包含着区域文化特征与地域特征,在研究与分析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

在现阶段,我国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其中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乡村珍贵的土地资源,打造富有农村特色、农家情趣、文化气息的舒适坏境,改善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进而带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乡村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乡村变美,从而打破钢筋混凝土森林和城市景观崇拜。这便为风景园林设计师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舞台。在进行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区域特征,考虑如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重视对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努力提高乡村景观品质,实现乡村景观价值。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规划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原理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保护乡村景观资源,如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景观资源及生产性资源等。乡村耕地资源属于乡村景观特色资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在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耕地资源的破坏。乡村景观中河流、山地等自然景观资源,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留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后,则难以恢复,为此,应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坚持规划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开放性原则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景观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全民共享的资源,不应设计为少部分人享有的封闭式资源。要确保景观看得见、走的进、摸得着,尽量避免私家田园、私家庭院式的景观。

(三)协调性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坚持协调性原则,要求乡村景观人文因素及自然因素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生产、经济发展、旅游等因素,将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置于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分析,分析乡村景观周边区域布局及特色,做到兼顾周边,与整体区域环境统一。

此外,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尊重其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充分保护区域特色,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及影响等。

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景观属于一种具备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属于一种乡土景观,它展示着乡村地域气候、土地自然、人文过程中的物质形态,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感触景观特点、当地风俗及文化底蕴;二是乡村景观是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中形成,具有和谐美感,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特色资源,也为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涉及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等多项因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其对城乡系统布局合理调整、乡村生态与景观环境的塑造、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及品牌产业发展等各内容均具有指导意义。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及资源难以满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要求,乡村景观逐渐成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乡村景观及其特点、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原则及意义进行分析。乡村景观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水平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左秀利.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2]胡朝晖.基于滨海乡村特征的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以大亚湾绿道小桂湾段为例[J].风景园林,2013

[3]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2

[4]陈达活,韦媛春,李定攀等.浅谈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J].中华民居,2013

[5]陆琦,李自若.时代与地域: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反思[J].风景园林,2013

篇4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1.1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1.1.1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 农村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

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又是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手段[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已经在乡村社会普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也逐渐进入乡村社会。

1.1.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然不高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居民――农民。虽然当前乡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素质仍然与之有较大差距。

2) 农村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二是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方面,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教学[3]。此外,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比不上城市。第三,农村继续教育发展不合理。

1.1.3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乡村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乡村社区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为了满足群众这种文化参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1.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现状问题

1.2.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同时,我国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汉族跟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而少数民族相比较有着更鲜明的特色。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4]。

1.2.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不完善、脱离市场;缺乏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本应由传统文化产业化带来的诸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1.2.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

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时兴生态旅游、享受生态文化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激活乡村文化的方式之一。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5]。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改变目前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

3) 搭建平台、连接市场,打通乡村文化消费渠道。要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渠道与平台,培育和疏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渠道,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将乡村文化消费渠道平台的建设放在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培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2 结论

篇5

Abstract:Must help the farmer not only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economic production aspect to cast off poverty and set out on a road to prosperity, must help the farmer in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aspect to cast off poverty and set out on a road to prosperity. But the public welfare culture goes to the country to serve is improves the countryside citizen culture quality the main way. Therefore does well the culture to go to the country to serve into rural economy soaring to realize affluent society's key.

关键词:公益文化 下乡服务 小康社会

key word:The public welfare culture goes to the country to serve affluent society

公益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无偿的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及相关载体。发展公益文化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缩小城乡差别,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而公益文化则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因而,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中央既强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明确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益性事业所带来的新成果,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加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而农村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瓶颈,因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农村建设就成为今后一个较长时间的工作重点,则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就成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公益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近几年来,中央已经明确作出许多重大决定,大力扶持农村科技文化发展。比如送家电下乡,送科技下乡,送图书下乡,送法律下乡,送电影下乡,在农村建立村级文化站等等。而作为文化部门更应该创新思想,改变传统方法,以积极的态度为搞好公益文化下乡服务作贡献。

一、转变作风,更新观念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提高,除丰富的物质需求外,更需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差距较大,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出实招,见实效,避免在公益文化下乡服务中大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落于实处,使农村文化事业稳定而健康地发展。

二、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点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只有发展公益文化,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化,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坚持文化繁荣与规范管理相结合

要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文化立法,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文化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营造文化繁荣发展的格局。同时,依法加强文化管理,整动文化市场秩序,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文化安全和有序发展。

四、公益文化进乡村,可选多样化的路径。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乡村景观;融合

1、前言 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乡村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在发展农田水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出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发展能力,美化村容村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筑和谐村镇,为开展生态、民俗、观光旅游和农民通过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奠定基础,对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乡村景观和农田水利的分析 2.1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表现

村落是大地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景观学对景观含义的定义及描述,景观首先是一种格局。最主要的表现是反映现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使用,而历史的记录则成为了乡村景观中最有历史价值的内容。主要表现有: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的所有景观空间,包括了郊区、乡村、景观野生地域的范围。

乡村景观是由乡村形成聚落、聚落有经济活动、聚落的文化积淀以及自然环境构成的景观环境整体。

乡村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影响程度较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和特征保持的较强,在景观中占据主置,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定义上的景观来说,最关键的的不同在于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型经济下土地利用的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背景。其次,乡村景观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乡村的优势、摆脱乡村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2.2 农田水利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

2)特点

(1)需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简单明了的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表达了出来。有了完善的基本农田水利措施,其他耕作,施肥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效果。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农业措施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收益慢,而且直接受益不明显,而如今很多地方对这些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已经非常的重视,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力度。

(2)具有很高的群众性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广发的遍布在全国每一个乡村,并与每一位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每年为了兴建水利设施,都要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由此可见,群众性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特点。

(3)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极有各种兴利功能(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等),又包括各种除害减灾功能,另外,还包括各种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花卉、养鱼等)。此外,还要承担大田作物灌排等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农田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我国城府的大力扶持。

3、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

3.1 工程景观融合

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2 文化景观融合

开展农田水利一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结束语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的融合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于未来发展农村,为农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和持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钊.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 [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乡村记忆

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关键。如今,传统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新型产业已经体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乡村旅游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渠道,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既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特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让活的灵魂支撑乡村旅游发展。

一、传承民族文化与开发乡村旅游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古村落对于人们“记住乡愁、留住乡情”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命脉提供了有效载体,是做好乡村旅游宣传的一大举措。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开发旅游业是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不少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二、李家疃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

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李家疃村,古建筑群在1801年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是山东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氏家族兴盛时期规划建设的王家大庄园。现存明清古建筑300余间,历史文化建筑主要包括“九门一庄”、亚元府、解元府等;传统街巷主要有南北大街、酒店胡同、盐店胡同、牌坊街等;另有为数不少的栓马桩、上马石、旗杆石、石雕、砖雕、古井等。李家疃古村落建筑布局严整、规模宏大、风貌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2010年,李家疃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2年,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古村落。

二、李家疃村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一)自觉保护,循序引导,筑实古建筑群基层基础守护防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家疃村经济发展迅速,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翻盖新房,同时村内道路也要进行整治,房屋和道路建设必然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古建筑是留还是拆搬上了议事议程。面对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李家疃村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祖先负责,对儿孙负责的坚定态度,决定实施古村落保护计划,将“任何人不准随意拆除、损毁古建筑,包括院的一切建筑物”纳入村规民约,研究制订了《李家疃村历史文物保护办法》,建立了文物保护档案,对历史建筑设立了保护标志,建立了保护公示牌,组建了专门的保护队伍,定期巡查。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号召村民自觉保护古建筑,村里每年还拿出专款,用于古建筑的修缮保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全村所有古建筑均得到原址保护,未发生任何拆建行为。

(二)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古建筑群落合理有序保护开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古村风貌受到影响,古村内部基础设施落后,旧居新房交错,整体景观受到破坏。李家疃村意识到古村落保护仅仅靠依靠一个村庄的力量,不管从财力、物力,还是技术人才角度来说,都是极为有限的,加强古村落保护必须有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因此,为有效保护李家疃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古村历史风貌景观,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聘请专业单位制定了新村建设与旧村保护方案。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乡村博物馆,与乡村记忆工程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

“乡村记忆”工程是山东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创新探索,其最终目的是在对乡村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利用,乡村旅游将成为乡村记忆工程后续利用的重要延伸层面。

“乡村记忆”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在文化的原生地有效地保护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主要建设原则是“乡村(社区)自主、专家指导、政府扶持;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居民是民俗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参与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李家疃村在合理保护开发村内古建筑群落的基础上,已于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乡村博物馆,馆内由序厅、村落的记忆厅、家族的记忆厅、文化的记忆厅、人生的记忆厅、创业的记忆厅、尾厅以及院落景观组成,各厅根据主题布置不同的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实物藏品。这些主题厅及物品,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传统文化的的丰厚底蕴,记录了中国北方传统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凸现了李家疃村的历史和民俗。该馆预计于2016年年底建成开放,届时人们将可以借助博物馆与古建筑更好地了解李家疃“乡村记忆”中的岁月变迁,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不光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更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渠道,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力量就在于景观的持续吸引力,而文化是持续吸引力的基石,能给游客更真切更深刻的体验。人类几千年文明所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从不同方面散发出古老气息和独特魅力。由此可见,保存文化风格和传承优秀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永恒课题。因此,李家疃村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社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情感价值;延续和拓展文化传承功能,与文化、文物部门联合开展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挖掘经济价值,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和旅游,将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打造成一项让群众受的益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美丽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Zhuhai,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ituation.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 Tourism planning; Rural tourism.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党的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乡村,美丽乡村的突破口是乡村旅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趋丰富,尤其在城镇化的演进过程中,不断有城市居民希望逃离至少是暂时逃离城市钢筋水泥的环境。不断有城市居民踏上一次又一次的旅程,去纵情山水,以寻找记忆中的田园牧歌;去休闲娱乐以洗去工作的疲累;去探幽访古,以开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在越来越热的旅游大军中,乡村旅游活动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小视的新的增长点。

一、蓬莱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主要力量。蓬莱是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是驰名中外的“人间仙境、休闲天堂、美酒之乡”。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美化农村环境,蓬莱市2012年初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涌现出了大辛店镇木兰沟村、刘家沟镇马家沟村、小门家镇岳家圈村、北沟镇刘家村、村里集镇南官山村等10个村“蓬莱美丽乡村”。在此基础上,蓬莱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中国旅游报等单位专家,审议通过了由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蓬莱市乡村旅游发展重点片区规划》。规划提出,以建设"蓬莱美丽乡村"为目标,依托“外土内洋”的民居文化、时尚浪漫的葡萄酒文化、独具特色的乡土饮食文化和低碳宜人的生活环境,打造中西合璧、最具洋味儿的美丽乡村;以山海为形、以文化为魂、以葡萄酒庄园和村庄为载体,培育“滨海度假+葡萄酒体验+乡村田园”的复合型乡村旅游新业态,以“休闲无忧、快乐幸福、绿色健康、浪漫飘逸、心灵回归”为内涵,构建中西融合、山海共享、城乡和美、快活慢享、动静结合的蓬莱生活方式,建设我国新一代乡村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的新样板。美丽乡村建设为蓬莱市乡村旅游业注入了生机,使乡村旅游成为一大亮点,但是,据调研情况看,蓬莱市乡村旅游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二)缺乏科学规划。

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三)缺乏特色产品及品牌。

我市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四)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

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五)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

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对大力发展蓬莱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旅游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四)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

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五)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参考文献

篇9

2013年6月,第四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从2007年以来,成都作为我国唯一的承办地,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国际“非遗”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非遗之都”。人们普遍认为,“非遗”是世界的。然而,“非遗”更是本土的,对成都享誉全国的乡村旅游而言,也需要借力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然的特殊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地域性、民间性等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

主要包括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表演艺术。三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技艺和经验,如传统的生产技术、医药、体育健身活动等。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存在空间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这需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发挥旅游资源中文化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非遗”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就势在必行。通过乡村旅游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保护“非遗”,能够使珍贵的“非遗”能够完善的保存下来,同时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反哺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远处说,“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近处说,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由于乡村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外出,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出现,而现目前乡村也是犯罪率比较高的“重灾区”,缺乏文化的熏陶,让乡村沦为文化的“沙漠”,不利于乡村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所以“非遗”保护和传承,加速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坚守文化基石,对于乡村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三、成都彭州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发展现状

彭州处于成都北部,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到严重影响。经过五年的灾后重建,风景依然美丽。

(一)突出的成就

1、形式丰富多彩

彭州市有20个乡镇,村庄众多。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数量众多。主要包括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民俗等项目。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州有3大类,涉及的范围较广。分布状况如下:1.传统表演艺术:闹年锣鼓(九尺镇宝马村),川剧围鼓(阳镇二桥村);2.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天彭牡丹花会(丹景山镇丹景村);3.传统技艺和经验:彭州淝酒酿造技术(丽春镇官渠村)、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桂花镇利济村)。

2、遗产综合价值高

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极高,部分代表项目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分布表,可以看出彭州获得市级项目的有:闹年锣鼓、川剧围鼓、天彭牡丹花会;获得省级项目的有: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在成都市“非遗”8类传统音乐中,所占1类(闹年锣鼓);5类传统戏剧中,所占1类(川剧围鼓);42类传统技艺类中,所占2类(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13类民俗中,所占1类(天彭牡丹花会)。

3、原生态较强

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原生态气息强。例如,天彭牡丹花会,每年清明节前后,在丹景山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品种繁多的彭州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历史悠久,独称一绝,与洛阳、菏泽三甲天下。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4、艺术欣赏品味优雅

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是凝聚了彭州人民智慧,让人称叹,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例如,桂花土陶距今有490多年历史,18座仓建于明末清初,利用自然山势建造,可烧制2米大件陶器,主产生活陶。生产出的陶形状优美,质量一流,在海内外赢得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川西平原独特的人文艺术和价值观念,制造出的土陶所展现出的图案很多都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5、地域特色鲜明

彭州市乡村旅游中“非遗”地域特色鲜明,直接反映了彭州人民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形象而生动的体现了川西人民独特的智慧。从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到闹年锣鼓、川剧围鼓、天彭牡丹花会,无不展现彭州“非遗”的地域特色。同时由于特色鲜明,也吸引了八方游客。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开发形式较为单一

彭州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开发形式有艺术表演与制作过程,其中以民俗活动为主。现有项目开发主要集中在同类型项目上的开发,缺少将多种“非遗”整合性开发。这样一种单一形式、单一项目、低层次的开发形式,不利于彭州市“非遗”的价值体现。

2、传承人极其匮乏

“非遗”项目中的技艺类由于传承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随着岁月的流逝,“非遗”的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危险局面。因为随着老年传承者的离世,珍贵的“非遗”将随之灭绝,对于当地文化继承而言,这样的一种珍贵文化也许就戛然而止,从此在地球上灭绝。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县“羌绣”传承老艺人几乎消失殆尽,就是极大的损失。

3、对文化产品内涵挖掘肤浅

在彭州市“非遗”产品中,更多的项目是简单的展示给游客观看,比如川剧围鼓、闹年锣鼓、桂陶制作技艺等等,但是游客对其文化的内涵了解较少,让游客感到迷惑或者直接缺乏兴趣。“非遗”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是最宝贵的遗产,但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舍本逐末,重视了“外表”,却忽视了“内在”,以至于不能让游客产生“留恋往返”的效果。

四、建议与对策

(一)坚持政府主导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和行使者,有义务、有职责对社会发展中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非遗”作为国家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濒临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政府既要让“非遗”能够妥善的保护和传承下来,也要发挥“非遗”的作用,加速旅游发展,从而反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非遗”保护与传承从狭隘的“只保护不开发”的思维走出来。在政策方面,建立一些对“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能够缓解和改变目前“非遗”中的濒危状态,这无疑具有操作性、时效性。这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够避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另一方面有效的传承了“非遗”发展,更好的发挥“非遗”在乡村旅游中的特殊作用。

(二)拓宽文化内涵,创新保护与开发模式

篇10

这期全县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主体培训班经过县文化出版局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班了。举办这期培训班是我县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和实施市、县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项目的重要举措。对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才队伍,提升我县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生产经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出版局联合下发了《正宁县关于实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项目的意见》,县文化出版局下发了20xx年度全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请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按照两个文件要求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下面,我借这期培训班的机会,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发展和壮大地方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重要内涵。当前,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正在崛起的朝阳产业,顺应了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县虽然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民俗文化资源也比较丰富,特别是香包刺绣产业在各级的重视努力下,这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和其它县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品种单一,生产经营规模小等等。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匮乏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县上确定从今年开始,把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是符合我县县情,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一项富民之举。抓好这项工作既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实施省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项目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县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专业艺术人才1400人,刺绣能手300人,国家、省、市级艺术大师36人。香包刺绣产品376种,年生产能力70万件,销售收入1400万元。产品销国内20多个省市,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从这个角度讲,重视和加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有助于帮助全县干部群众特别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品牌效益,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强势;有助于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使广大群众在民俗艺术生产中提高技艺和自身素质,陶冶情操,推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出发,进一步认识实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配合抓好县上骨干培训的同时,全力抓好乡村普训。切实提高我县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明确任务,确保质量,全力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

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县上提出全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项目实施从20xx年开始,至20xx年结束,共3年时间,采取选派参加市级培训、县上骨干培训和乡村普训相结合三咱方式进行,共计培训民俗文化从业人员1.7万人(次)。其中乡村普训16700人(次),今年普训要完成1万人(次),每次培训都要建立台帐进行详细记载,年终市上还要检查验收,任务非常艰巨,质量要求非常高。请各乡镇早谋划,早安排,确定一名副职专抓此项工作,集中利用香包节前的冲刺阶段和农闲时间抓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一要点面结合,有的放矢。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产业大村、产业大户的生产优势,利用市级、县级主体培训班,开展强化培训。并以此为龙头,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面上培训的全面开展。二要灵活形式,务求实效。县乡村三级联动,积极发挥培训主导作用,多层次开展香包不业生产技能培训。灵活采取办班培训、现场指导、骨干带动等形式,因人施教,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地传授制作技术,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培训验收制度,每年年终,由各乡镇提出申请,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出版局按照年度培训计划,采取实地考察、检查培训台帐、走访座谈等方式核实培训任务落实情况。培训合格的学员,将按要求核发市上统一印制的培训合格证书。对培训任务落实不到位的,要扣减相应经费。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和补课。

关 于这期培训,由于时间的关系,虽然安排的非常短,但非常重要。请大家高度重视,珍惜机会,集中精力,确保学习培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让大家参加培训,作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是组织对大家的信任、支持和关心,大家一定要端正思想认识,克服培训不培训无所谓的错误认识,充分把握这次良机,潜心学习,刻苦钻研。二要遵守培训纪律,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纪律约束就容易形成一盘散沙,也就难以达到培训提高的目的,因此大家在集中培训期间要认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三要加强交流,在座各位都是乡村推荐上来的生产能手、优秀分子,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管理优势。大家在学习之余,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交流,把自己在生产经营中的信息、技能、经验毫不保留地拿出来,互相借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