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长兴岛地区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长兴岛地处北纬30o19′东经121o34′,东西长,南北窄,东临横沙,北望崇明,被誉为绿色的翡翠,镶嵌在长江入海口。长兴岛原属宝山区管辖,2005年3月18日由国务院批准,5月31日整建制划归崇明县。其属江口沙洲,咸丰年间已形成石头沙、瑞丰沙、鸭窝沙、潘家沙、圆圆沙、金带沙六个部分。20世纪60年代末,长兴人民担土填江,将六个小岛筑坝联成一体。岛上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四周水体的调温作用,夏季湿润凉爽,冬季温和,雨水调匀,光照充足。这里有富饶的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占地4.5平方公里的长兴岛前卫农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种有柑、橘、橙、柚4大类60多个品种的1万多株果树,有“长江第一园”的美称。每年享誉海内外的海洋节庆文化,将全岛挑染成一副五彩斑斓的绚丽画卷,形成多元、富有本地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2]
2、长兴岛内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文化资源现状
先进的信息化闭环管理。以中船、中海、振华港机三大央企为核心的工业基地,均建立了与企业信息化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基础配套设施。设计、生产、物流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加强,内部OA系统、一卡通等软件系统普及应用,防火墙、入侵防护、网络准入等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加强,并具有数据备份中心。活跃的创新氛围。在岛重点企业积极承接国家工程,不断推挤技术和工艺创新,发现市场引领潮流。基地内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研发机构)5个,研发投入占销售投入的比重达2.7%。取得科技创新成绩如:振华重工与上海船舶设计所联合突破了大型起重铺管船设计、制造、安装和测试的自主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中船先后交付的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29.7万吨超级油轮(VLCC)、17.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等。最大型的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目前上海长兴造船基地共有大型干船坞4座,大型门式起重机8台,舾装码头17座。中海有13个修船泊位,配套的15-60吨起重机21台,并有3座万吨级的浮船坞等。振华港机的主要设施包括卸货码头、发运码头、重件码头和修理码头7座,6艘大型浮吊以及10000多平方米的重型车间等。最励志的工业企业文化。在这片美丽的岛屿上,总有人挑灯夜战,无畏艰难。他们始终牢记着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和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从1865年清政府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始,“江南”就成了中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的摇篮。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从这里走出,中国第一台车床、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中国第一炉钢在这里诞生,实业救国的故事在这里谱写,“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在这里传承。“以修为主,修造并举”是中海的战略,“爱我中海、勇创一流”是中海的精神,“诚信四海、追求卓越”是中海人始终践行的价值观,这里有为全体员工传颂的抗洪精神、改造船精神、“振奋5”轮抢险精神,这里还有陆金林、赖丕参等一批先进模范典型。[3-4]
二、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能遇到的问题
1、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产品和模式缺乏创新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一是工业旅游出现盲目跟风、产品同质问题。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项目是中国先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更需要深入挖掘企业和区域文化内涵,否则将会出现四不像问题,导致整体项目的失败。二是传统观念认为工业文化旅游开发主体是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这样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开发流于形式,员工和当地居民缺乏广泛的认同感。如果前期开发过程中没有明确项目开发主体,创新开发模式,就会造成动员不足或宣传力度减弱的情况,导致员工或当地居民对开发项目的不认同,使开发项目难以运作,从而导致项目夭折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企业在开发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创新开发模式,重视地方社区参与问题和内部信息传递问题。[5]
2、在工业文化资源开发中环保意识不足
旅游资源开发应秉持科学合理的开发思想,注重生态平衡。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要发展成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制造岛,更应重视整个岛屿的平衡发展。开发过程的不平衡可能表现为整个项目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对重点工业文化资源投入过多,导致一些非重点海洋文化资源被忽略。例如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开发,从而忽略前卫农场的橘文化和青草沙水库的生态系统。
3、工业文化资源开发主体间的协调问题
成功的开发项目必是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结果。工业文化资源的开发项目涉及多个主体,这就要求整个项目在制定时,应统筹多方利益,系统划分有关主体的职责。一是政府层面。政府部门仅提出宏观的计划方针,而缺乏强有力的具体指导性意见。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项目由政府牵头组织,因此其更应该发挥协调职能。二是长兴岛内的企业层面。一方面,作为工业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企业可能过于关注自身的资源,从而忽视地方社区和教育系统的作用。将所有的责任自揽,虽然有助于项目的快速实施,但引起的效应有限,难以形成广泛的共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反而不利于整体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企业有机密信息泄露的顾虑,不愿意主动开发其工业文化资源。中介媒体层面。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如果中介媒体对整个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品牌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可能会使整个项目无人问津。[6]
三、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1、走科技和海洋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上海市长兴岛工业文化旅游属于先进海洋制造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结合物,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多元化的特点,需要创新旅游产品。可以考虑将会展业、商务旅游、科普基地和高科技人才教育基地相结合。一方面,会展业、商务旅游、高科技人才教育作为是技术交流和高科技文化交流的主体形式,具有极强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上海振华重工、江南造船长兴基地和中海长兴岛分公司均属知识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作为制造业的科技领先巨头,其产品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在工业文明日趋鼎盛、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与文化相关产业的融合,找寻更高的附加值,已成为未来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坚持效益和生态兼顾的原则
长兴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对整个上海市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长兴岛工业文化资源旅游项目作为中国新兴高端制造业的探路者,应承担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统筹好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既要实现自身价值,又能兼顾地方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整个岛屿的可持续发展。
3、引入“社区”作为项目开发的主体之一
一方面,作为长兴岛项目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当地社区居民有权利知悉整个项目的进展和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将社区引入项目开发的主体之一,可以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整个项目的开发更具有活力,降低了项目失败的风险。就政府而言,当地政府应建立具有广泛共识的文化价值观,如成立相关工作小组专门负责该地工业文化旅游的文化宣传工作,做好群众动员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效应。就企业而言,相关企业应做好职工文化培训工作,妥善处理好职工的食宿待遇、教育培训等问题。
4、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解决企业对重要机密信息泄露的顾虑之忧。如成立由专家组成的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整个项目信息泄露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加强与上海高校的科研合作,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信息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并制定信息泄露风险应急预案,完善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平台。
5、建立高效有序的协调机制
篇2
一、引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美誉的泰山,历史文化悠久、风景资源独特,具有深厚的科学研究价值,因此受到世界各地游客青睐。在现存条件基础上如何珍惜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使泰山风景区固有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得到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达到效益最大化,对泰山风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便是当务之急。
二、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分类
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风景资源调查内容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两大类,天景、地景、园景、建筑等八种类,日月星光、泉井、历史名园等七十四小类。通过对泰山风景名胜区涵盖的地貌、植被、建筑、碑刻书法摩崖艺术等风景资源深入探索,得出风景资源分类结果,具体见下表。
三、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结果及发展意见
(一)泰山中路景区
泰山中路作为古今最主要的登山游览线路,也是历代皇帝的登山御道,其在景区中担当的地位不言而喻,最终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基于各评价层的分析对比可知,利用条件的评价值较低是综合评价未达到“很好”的主要原因。因此,该景区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应对住宿、旅游管理的安全、方便、高效等方面加以改进。
(二)泰山天烛峰景区
天烛峰景区位于泰山东麓,是最早的徒步游览线,最终评价为“一般”。综合分析各评价层发现导致评价值不高的原因有两个:
1、景区的经济、人文、科学和艺术的评价值明显偏低,导致人文景源评价值为“一般”。
2、开发利用条件的5个评价因子的评价值全部偏低。由于天烛峰景区地理位置劣势明显,可达性极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积极结合“封禅大典”演出和泰山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景区特色吸引客源,提升人文景源发展水平。
篇3
关键词:3S技术 地质地貌识别 植被识别 旅游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13-02
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突出特点是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需要野外实习。野外实习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愉快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整合地理概念和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理解课堂地理知识的最好方法,野外经验同时也是一个地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野外实习对于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的桥梁。因此,在野外实习的教学上,教师优化教学手段,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更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野外实习经验。
传统的地理实习是教师根据实习目的选择合理的实习地点和路线,通过地形图、罗盘等工具进行导航定位,到达指定观察点进行学习讲解。然而,这些传统辅助工具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高精度地形图不易获得,罗盘操作精度不高。在野外行进时,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空间定位和方位识别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是决定野外实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学生通常是在事先勘测的路线上进行实习,这就容易造成对实习区域地物信息、地质地貌现象的不完全认识。
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地理学从常规的野外采样观测向“天—空—地”立体化动态监测方向发展。随着3S技术的发展,3S技术一体化集成日趋成为发展的主流,在野外地理实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遥感技术由于其范围广、速度快、信息广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空间信息获取和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GPS则有着精度高、操作简便、提供三维坐标、观测时间短、全天候作业等的特点,在定位及导航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GIS作为3S技术的核心,可以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信息管理、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以及辅助决策服务。3S技术宏观、快速和准确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工具在野外实习时的不足,对学生综合理解掌握3S技术以及野外地理实习效果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遥感技术和GPS在地质地貌识别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图像直观、综合、宏观的特点,不仅在岩性识别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地质构造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地质信息。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增强图像,能够突出这些地质形迹,客观形象地反应了区域构造特征与差异,为分析地质构造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途径。而GPS则可以对典型地质地貌观测点进行快速、准确地导航定位,改善野外实习效果。GIS技术则可以实现各种专题图的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相结合的数据库,制作专题制图,尤其是利用DEM高程数据,还能使各种专题制图立体显示,提供了多视角、多层面观察分析地形地貌的新途径。
本次以柳江盆地为例分析遥感技术在地质地貌实习中的应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镇管辖。总面积约180 km2,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 km。在柳江盆地范围内,各时代地层的发育具有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1.1 遥感技术识别岩性和地质构造
在岩石岩性的识别上,由于不同岩石的反射光谱有差别,在遥感影像上,不同类型岩石的色调往往也不相同。同时,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会组合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识别岩石类型的重要标志。沉积岩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层性,胶结良好的沉积岩出露充分时,可在较大范围内呈条带状延伸。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可以显示出沉积岩的走向和倾向;岩浆岩多呈团块状和短的脉状;变质岩是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而来,在遥感影像上的显示特征与原始母岩的特征类似,由于经受过变质,其影像特征更为复杂。图3可以看到不同的岩石在颜色、纹理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中A处为沉积岩,B处为变质岩,C处为岩浆岩。
利用遥感影像除了识别大规模地质构造和实习地的岩石岩性,还可以识别一些地貌特征,比如河流的切割、山地河谷出口处、冲积-洪积扇的分布。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野外实习方式,没有遥感影像的辅助,很难从整体上对实习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1.2 GPS进行空间定位
2 遥感技术在植被地理实习中的应用
由于受到植被内部组织结构、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在遥感图像上的像元亮度值就会呈现不同的范围,加上不同植被类型在纹理信息、分布信息、面积信息等属性各有不同。因此,借助于遥感影像可以直观地识别雾灵山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点,进而帮助学生更直观、精准地分析植被分布特点。例如,雾灵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了不同的温度-湿度组合和植被类型,导致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十分明显。由于山体成东北-西南走向,山体阴阳坡差异也很突出。阳坡植被大致可以分为低中山松栎林带、中山针阔混交林带、山地草甸带三个带。低中山地带森林植被多遭破坏,占优势的植被类型为中生和旱生中生落叶灌丛,中山针阔混交林带主要分布着以云杉占优势的针叶林,由于人为影响,针叶林呈散生状态存在。山地草甸带植物群落较多,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3 GIS技术在旅游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野外实习是旅游开发和规划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地区旅游规划实习主要旨在通过对黄山地区旅游景观的构成、特征的分析和对主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进而学习掌握旅游开发规划的基本技能。GIS技术在旅游管理的野外实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
旅游资源的调查涉及资源信息的获取、汇总管理及分析制图。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广域性决定了调查研究的覆盖面广,传统的方法受到人力、物力及自然条件等制约,覆盖面不足且精度低。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开发的价值,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人工记录管理资源数据的方式使得分析评价缺乏综合性,而GIS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可以通过选取地理条件、景观资源、交通便利性、周围环境开发程度等各种重要制约作用的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评价旅游开发适宜度。
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通过GIS的路径分析功能,可以筛选出路径合理的旅游资源进行组合,这种路线选择方式避免了人为分析设计的主观性,可以选择出最优的旅游线路。图5为以黄山风景区为例,选取所需旅游景点,得到的时间较短,费用较少,线路利用率较高的最佳路线。
4 结论
3S技术在野外地理实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提供了宏观、清晰的影像信息,快速、准确的定位导航服务,而且能够科学、定量地整合地理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野外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M].测绘出版社,2009.
[2] 梅安新.遥感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赵荣,孙鹏.GPS技术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8):45.
篇4
摘要:文化旅游是中国旅游产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我国旅游业要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必须十分重视文化旅游建设,不断挖掘文化旅游的内涵,大力营造文化旅游氛围,建立整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体系,为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
关键词:文化旅游 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人们青睐、富有内涵的旅游形式。人们的旅游活动将会越来越受到旅游文化要素的影响。要提高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保持中国旅游业的发可持续发展展,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建设。要吸引和激发起人们的旅游动机,无论是人文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必须具有无穷魅力、独具民族地方文化内涵。笔者就文化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谈点浅见.
一、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文化旅游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途径。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产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和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度。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打造地方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完善旅游产业和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站在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高度来研究本课题,可以凸显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国内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指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旅客以获取旅游目的地文化印象、精神产品、增长历史文化知识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二种说法是文化旅游一旦作为某种具体的旅游产品,那么这种旅游产品就特指民俗文化旅游;三种说法是文化旅游指旅客为实现某种特定的文化需求与感受,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而全面体验,达到全方位的文化和精神享受的一种旅游产品。在时间维度上,文化旅游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涵盖了民俗体验旅游、古迹游览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等众多旅游领域。总之,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特殊的魅力。它具有神秘性、民族性、多样性、艺术性、互动性等特征。
2.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旅游活动是旅客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实施的一种高端消费,其最大的收获就是一段美好记忆和精神的愉悦,因此,旅游没有文化就谈不上高端消费。只有充分十分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展示文化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1)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位。现代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旅游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因素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旅客物质方面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对于旅客来说,物质需求是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则属于旅客的高级需求,难于满足。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差异性是该地域和民族所独有, 可比性低, 往往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很难复制和模仿,很容易创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形成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突出旅游文化的区域间特质,是打造区域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驱动力作用。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旅游经济效益业并不与人数的增加成正比,而与旅游文化因素和特色旅游服务的质量成正比。以武汉市为例,近年来,武汉市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大江大河大武汉”的文化内涵,每年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保持在二位数增长。201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为1.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342亿元。其中,选择在武汉过夜的游客占54.1%;一日游占45.9%;在宾馆酒店过夜的国内游客3903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27.74%;居民家庭接待游客3609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25.66%;本市一日游游客2941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20.91%;本省其它地市一日游游客1942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13.81%;外省一日游游客1670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11.88%。
3.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武汉市为例,海外游客对武汉市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大多数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文化资源,2012年,武汉市入境过夜游客在汉人均花费为5004.30元/人,其中外国人4376.70元/人,香港同胞5632.91元/人,澳门同胞2551.72元/人,台湾同胞6249.04元/人 。入境过夜游客在汉人均天花费为1510.74元/人天。其中,外国人1455.13元/人天,香港同胞1578.18元/人天,澳门同胞1056.18元/人天,台湾同胞1444.88元/人天 。目前,武汉市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挖掘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旅游活动的需求,是我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现代服务业竞争的必由之路。
总之,旅客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不仅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而且也将旅客所在地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到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形成了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更加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旅游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旅游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要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与大繁荣,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来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消费需求,各地在大力挖掘旅游文化特色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旅游产业良性的运行机制,确保提升旅游产业品质,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挖掘文化旅游的内涵。文化旅游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涵盖了民俗体验旅游、古迹游览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等众多旅游领域。我国文化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的文化旅游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之路,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使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文化型和效益型,通过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效应、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和档次。
2.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全民参与”发展模式。我国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得旅游目的地的投资经营者、游客和当地居民三者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当地政府才能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利益,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所以,政府管理部门要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科学合理地引导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平台。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文化旅游公司化的改造,使文化旅游公司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使文化旅游企业成为真正的产业主体;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尽快改变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局面。要打破行业垄断地位,进一步降低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打造统一的市场环境;提高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监管能力,努力探索整合区域文化旅游市场监管队伍的有效途径,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落实税收和信贷扶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各地要尽快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平台。
4.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人才。文化产业要以人为本,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努力营造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要特事特办,打破常规,确保旅游产业用人渠道畅通,激活旅游产业用人机制,为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教育培训部门培养能够一大批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管理、文化旅游企业经营、文化旅游市场运作、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文化旅游经纪、文化旅游贸易咨询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5.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要坚持标准、提高水平,突出特色、加强对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促进各种文化旅游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流通。对符合规划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创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印刷复制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群。发挥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6.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力度,打造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旅游,离不开一大批有竞争实力强的旅游企业和文化旅游集团。要精心谋划和推进一批成长性好、牵市场空间大、动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积极扶持有实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形成一批专业特色鲜明的民营文化旅游产业板块。扶持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领军人物和旅游产业品牌,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龙头文化旅游企业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带动整个文化旅游产业水平提高,要加强对群众文化旅游需求和文化旅游市场消费的调查研究工作,适应现代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和愉悦方式的满足,在文化旅游的内容上进行独特的、富有创意的提炼和开掘,开发深受旅客喜爱、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广大人民才群众容易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7.招商引资拓宽投资渠道,搞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储备,要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管理,要策划一批上档次、上规模、切实可行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做到旅游项目“策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上马一批”。要加强对外招商引资活动,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支持设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给予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文化旅游产业要积极探索以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国有资本、外资等为资本来源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的多元化。文化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物质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注: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战略支柱产业视域下文化旅游业的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为2012A04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N].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篇5
湖南省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40年的宣传普及和试验研究,特别是近10年来的长足发展,现已进入到比较成熟的生产实用阶段。已形成湖南省遥感中心、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省测绘科研所以及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单位遥感力量组成的遥感技术应用队伍,拥有500多名遥感专业从业人员,近8000万元遥感专业设备,且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近2亿元,在土地利用与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反应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随着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需要和遥感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湖南卫星遥感应用已成为支撑政府决策的有力工具。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国土资源管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前景越来越广阔。
历史回顾
湖南卫星遥感的过去主要是遥感技术应用方法试验。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湖南省政府、湖南省计委、湖南省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湖南率先进行了“湖南省国土调查多平台遥感预试验”。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湖南省和中科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了“洞庭湖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1990年代初至中期,进行了“湖南省防洪减灾信息工程运行系统方案”研究,有力地推动了3S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在原国家计委支持下,实施“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基本查明了湖南省各类资源和环境状况,为我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湖南省卫星遥感技术开始用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应用现状
湖南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工作开展近40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在技术方法上已基本成熟,遥感装备水平为满足应用需求得到了全面改善。土地利用变化与矿山开发状况遥感调查与监测、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遥感调查研究、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遥感预警与应急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地质等遥感信息形成机理研究、遥感与多源地学数据的综合应用,迈上了新的台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期间,湖南省以卫星遥感底图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与外业调查,全面查明了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基本农田分布状况和城镇地籍状况,真实掌握了土地基础数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准确性高、现实性强的基础数据。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与土地年度变更调查
2000年组建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以来,基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批、供、用、补、查”对基础数据的需求,国土资源部门每年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特别是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束之后,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全省土地监测“一张图”的全覆盖。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最新情况,其成果是土地年度变更调查的主要依据。土地年度变更调查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以及其他相关地类的变化为主要对象,以客观准确反映年度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主要目标,对满足土地管理日常业务的现实需求,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扩大调查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土地基础数据资料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效保障土地参与国家宏观调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常态化手段,每年开展一次。本工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定期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和矿产勘查开采状况等,发现全省土地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并对违法情况进行核查,为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3年来,共发现并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200多起,违法占用土地4万多亩,违法占用耕地1.6万多亩,矿产违法案件999起。各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主体处以罚款1.2亿多元,违法主体补办手续产生的土地矿产收益在100亿元以上。3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中,各县市区对违法主体处分200余人,其中县处级4人,科级及以下82人;移送司法机关21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00多起;个别土地违法严重的县(市、区)被国家问责或警示约谈。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对土地矿产违法行为起了极大的震慑,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对稳定土地市场、规范矿业秩序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耕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0-2011年,我省基于卫片遥感图像及其解译成果为调查底图,投入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耗时两年,全面查清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和分布。
2010-2012年,我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投入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名,在外业逐图斑核查的基础上,通过基本农田区位调整和划定、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以及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等,全面健全了基本农田图表册基础资料,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建立了基本农田数据库,规范了保护标识及责任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对切实提高基本农田的区位稳定程度、集中连片程度、落地到户程度和信息化程度,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稳定农民承包土地的思想,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土地调查工程。该工作以0.5米的航天或航空遥感图像为外业调查底图,以内业判读指界与野外现场勘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权属调查、界址点采集,然后经内业上图、套合“二调”图斑线和地类、编辑、裁切,编制成农村土地所有权地籍图和宗地图,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和面积汇总,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
为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启动了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每年开展一次。
该工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湖南省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获取矿产资源开发客观数据,为矿政管理部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反应
湖南是我国地质灾害严重的省区。针对湖南严重的地质灾害, 2004年以来,我省基于气象卫星信息和多普勒雷达信息,在汛期开展地质灾害卫星遥感预警预报工作,向相关部门和公众通过Web GIS实时预警预报信息。
10年来,共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500余次,成功预报200多次,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外,基于多源对地观测卫星信息开展的,集预警预报、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也于2011年开始研究,预计在近年可以运行,并将成为我省防灾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
未来趋势
卫星遥感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动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迅速发展的卫星遥感技术,正逐步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中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卫星遥感技术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已具备多样的信息获取途径和系统而科学的信息处理方法,已成为当代国土资源管理首选的技术手段和主要的决策助手。
篇6
关键词:野生花卉;花境;应用;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68.99;S68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359-05
野生花卉作为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在花卉育种中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广泛的应用[1,2]。北京市西郊的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但这些野生花卉长期以来被作为直接资源而无节制地采挖,这种低效率、高破坏的资源开发方式亟待改变。花境是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园林应用形式,着重表现植物群落在自然状态下的美感[3,4];花境区别于其他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花境是一种更符合自然生长状态的园林表现形式。花境的植物材料一直是花境研究的重点[5],园林上多选用多年生草本、亚灌木以及一部分灌木植物;花境的配置要求有季相变化、颜色变化以及层次变化,是表现自然群落生长状态的一种园林组合形式。由于野生花卉的观赏性状未经人类改造,因而更加贴近自然,是花境设计中最具利用价值的一类材料[6]。野生花卉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长期以来相互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这对于花境的设计配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花境模拟自然的有效方式[7];野生花卉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如果能将这些野生花卉加以科学引种和规模化繁殖,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针对北京市城市绿化中花境植物材料应用不多、地方特色不突出,同时缺乏抗逆性强、耐阴的花境植物种类现状,作者对北京市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以期加速开发北京市周边山区野生花卉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城市绿化,使之成为提升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美化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
1 百花山概况
1.1 自然地理及地质状况
百花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黄塔乡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9°49′-39°53′、东经115°30′-115°38′,是北京西山的组成部分,属太行山北麓、小五台山支脉。百花山山脉呈东北北-南南西走向,阳坡陡险,阴坡平缓,相对高差大,最高处海拔2 050 m。百花山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7 ℃,冬季寒冷晴燥,最冷月均温-10 ℃;夏季炎热,最热月均温21 ℃。年降水量超过700 mm,其中70%的降水集中在6~8月[8-11]。山上土壤分3个土类,在海拔1 900 m以上为山地草甸土;1 200~1 900 m为山地棕壤;1 200 m以下为山地褐土。
1.2 植被现状
百花山最高处百草畔海拔2 050 m,为北京市第三高峰。其森林覆盖率达90%,素以森林茂密、珍禽异兽出没、名花异草繁多而闻名,被誉为“华北百草园”。现为北京市市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天然植被和动植物资源,使其逐渐恢复华北山区典型自然风貌[12-14]。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群山环抱、奇峰连绵、溪水潺潺、云遮雾罩,尤其是盛夏气爽风凉、壑间溪水长流,自海拔900~2 000 m处均有清泉长流,高山水景十分秀丽,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是野生花卉资源的分布中心之一。据调查, 百花山约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27科811种,最典型的有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等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多达200余种[15]。由于山体相对高差悬殊、地质环境独特、地形差异显著,形成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如百花山草甸层分布在海拔1 800~2 050 m的山顶附近,由于风大土薄,乔木不易生长,因此这里是草本花卉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带[16]。
2 调查方法
为充分了解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现状,并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笔者采取野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17-21],于2010年春季对百花山主要四大景区(主峰景区、百花草甸景区、百花谷景区、百草畔景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具体流程为确定调查路线、沿调查路线实施野生观赏花灌木植物调查、现场记录、采集植物标本、标本整理与鉴定、归类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状况
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8-12,15-18,22],共在百花山植物资源中筛选出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亚灌木植物共计20科41个属45种,其中38种为宿根花卉,具体见表1。这次调查涵盖了百花山各个海拔高度的植被层,发现百花山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生境主要包含山野沟谷或湿地、林缘或林下、山坡疏林或草地、石质山坡或石缝、高山草甸5种类型,各种生境下生长发育的不同植物反映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生态适应性,这种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丰富性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3.2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3.2.1 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调查结果显示,百花山野生花卉大家族中,有观花的,有观果的,有观叶的;植株有直立的、匍匐的,也有攀缘的;在色彩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红、黄、白、蓝、紫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园林应用需求[11,12]。
3.2.2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百花山野生花卉大多具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和抗盐碱等特性,适应性非常广泛。
3.2.3 繁殖简单,栽培容易 百花山野生花卉一般具有极强的自播和自繁能力,因此其繁殖和栽培大多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栽培条件与其野生环境相似就能成活。
3.2.4 应用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百花山野生花卉取材方便,成本低,收效却很大。作为引种驯化栽培,许多野生花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作为药材、香料和色素提取的原料植物等;而作为园林植物种质创新的材料,通过杂交、诱变和基因工程等育种手段可以创造出花卉的新品种或新种质。
3.2.5 群体功能强,景观效果好 野生花卉单株种植,观赏效果往往不太明显,但作为群体存在,成丛、成片或与其他花卉进行合理搭配实施花境种植,可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3 百花山野生花卉作花境材料应用的分析
3.3.1 不同高度的野生花卉在花境中的应用 从景观角度来说,花境的设计要考虑到层次,这个层次包括形态上的层次、色彩上的层次以及观赏期上的层次[4,23]。从形态层次上看,一般的设计会涉及到低矮地被、中等高度的主景花卉以及高草本或亚灌木。不同高度的植物材料合理配置构成了花境整体形态上的层次。本次调查的45种野生花卉涵盖了不同的高度层次,有较高的多样性,具体见表2。
株高在100 cm以上的植物在花境中处于较高的层面,可作为整个花境的背景而起到烘托环境、揭示主题的作用,高大植物在花境中多形成纵向线条,因此多选择垂直花序的花卉。为使得整个观赏层次连续有序,在植物选择时也可以多元化选择,以增加花境的野趣。如百花山的胡枝子、华北覆盆子、柳兰、三裂绣线菊以及乌头等植物,它们植株高大、观赏性较好、适应性也较强,作为花境背景植物非常适合。需要注意的是缬草的气味较浓,在应用时应慎重选择。
中等高度的植物(50~100 cm)在花境中往往作为主景,一般具有色彩鲜艳、生长茂密的特点;对于观花效果一般的植物要具有奇特的叶形或其他独到的特征,如北黄花菜、龙牙草、落新妇、金莲花、华北耧斗菜、糖芥、狼尾花、展枝沙参等就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其中一些种已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而狭苞橐吾、牛扁、和尚菜、北重楼的叶形奇特,观赏价值高,作为主景的背景也具有较好的效果;葱、水金凤等具有奇特的株型或花序,也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这类花卉一般观赏价值高,但是适应性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其中一些为高海拔地带生长的花卉,应用于城市绿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较低矮(50 cm以下)的植物一般可作为地被使用,低矮的地被应用于花境时往往处于较为阴蔽的环境,这就要求植物的耐阴性较强。从百花山的生境来看,处于高山草甸的植物耐阴性不理想,而处于中低海拔的林下植物耐阴性强,如宽叶薹草、鹿蹄草、玉竹、大丁草、狗舌草等,这些植物生活在林下深沟中,往往成片生长;但是这些植物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此外,低矮植物很多是生长在岩石峭壁上,是岩生植物的最佳选择,如附地菜、小丛红景天以及百里香等,在花境应用上配以岩石也会产生独特的观赏效果[3,24]。
3.3.2 按色彩层次分析 花境景观的色彩是最先也是最能吸引观赏者的要素,所以花境的色彩层次是其观赏特性的主题。色彩的层次可以是不同色系构成的较为强烈的色彩组合,也可以是同一色系内色彩变化产生的连续层次[3,4]。在所有调查的野生花卉中,花卉颜色以白、黄以及蓝紫色系为主(表3),这种大的色调区分是园林设计中常常首先考虑的,其次就是在同一种花系中还存在有差异的颜色种类,并且同一色系中也存在不同的高度层次,利用这种多样性设计单一色系或复合色系的花境也是常用的手法。如白色系中棉团铁线莲为藤本植物,既可作为地被的形式应用,也可作为背景,或者是点缀之用。蓝紫色系的花卉给人一种深远和神秘的感觉,如附地菜、展枝沙参、柳兰、落新妇等就具有这类特点,这在花境应用上无论花色还是花型都是不错的配置植物选择。黄色花卉中野罂粟、北黄花菜、糖芥、金莲花等观赏性尤为突出,其中也有一些开花较为繁茂的种类,很适合应用到花境之中。除了花色以外,植物的叶色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不同颜色的叶片深浅不一也构成了一种色差层次,可产生超凡脱俗的观赏效果。
4 讨论
野生花卉资源一直以来都受到园艺界的关注,但在最初往往是不加区分的,盲目引种甚至是掠夺式的直接采挖利用导致了大量野生花卉资源的被破坏与消失。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才逐渐被作为种质资源而应用于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工作中,一大批新型的花卉品种通过育种家们的辛勤付出而得以问世。当然这类育种工作往往是加强了原始种某一方面的特性,使得其形态上不再具有自然的韵味,这也是个令人遗憾的结果[25]。
大量未经开发的野生花卉本身已经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将其直接应用到园林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固有的特点,而且回归自然,符合现代园林设计的宗旨[22]。这些植物在野生环境下所具有的群落组合状态也为园林设计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在花境应用中,以草本花卉为主的高山草甸自然群落值得认真研究,它为花境植物的选择、配置、设计以及保持园林景观生态稳定性提供了重要参考[26]。对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系统调查与总结归纳,将有助于人们有选择地引种与繁殖,并应用到花境的设计中[27]。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植物本身都是美的,如何发现并且以最合适的形式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才是园林工作者的真正使命。
野生花卉的引种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栽培管理特性以及文化特性[25]。观赏性状的筛选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生长特性、抗胁迫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如对于一些高山花卉的引种就要尤为慎重,一些观赏性状优良的资源更应该注意其原始生境,在应用中为其创造合适的立地环境,使得其充分展现自身优良性状,才是野生花卉资源合理开发的目的所在[28]。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作为对野生花卉资源利用的探讨,本研究只以观赏特性以及部分生态适应性作为选择的标准进行了初步筛选,仅仅为花境设计中野生花卉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一个参考。
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国内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丰富各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是培育特色花卉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基础,是我国由花卉资源(野生种和栽培种)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加快中国名花世界化的物质保障。我们应当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百花山的野生花卉资源,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并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北京市的园林植物种类,使城市园林景观多样化,园林作品向香化、美化、垂直绿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充分体现出北京市的绿化特点和独特风格。在确保野生种质资源获得保护的前提下,提高野生花卉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 涛,朴永吉,林元雪.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4):45-48.
[2] 周家琪,秦魁杰,吴涤新,等.秦岭南坡火地塘等地区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初报[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2):78-92.
[3] 吴涤新.花卉应用与设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4] 董 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王美仙,刘 燕.花境及其在国外的研究应用[J].北方园艺,2006(4):135-136.
[6] 刘 杰,杨恒友.野生花卉资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3):134-135.
[7] 苏雪痕. 中国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和应用前景[J].中国花卉园艺,2007(22):30-31.
[8] 李炜民,孟雪松,郭 佳.北京东灵山、百花山风景名胜区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5,20(3):286-288.
[9] 董运斋,王永强,徐 雨.北京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评价[J].林业科技,2004,29(6):53-54.
[10] 王树栋,刘建斌,赵祥云,等.北京山区野生花卉的资源及其主要应用类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3):191-194.
[11] 徐 姗,雷维群.北京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园林应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92-294.
[12] 晏 海,廖圣晓,周 丽,等.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2):97-101.
[13] 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上)[M]. 修订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14] 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下)[M]. 修订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15] 张德舜,陈有民.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调查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11(4):80-87.
[16] 郝 倩,王艳君.北京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4):79-80.
[17] 马克平,陈灵芝,于顺利,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Ⅰ.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A].钱迎倩,甄仁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18-334.
[18] 周 鸿.浅谈百花山野生花卉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园艺,2009(11):63-64.
[19] 王小平.北京森林植物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0] 汪劲武.常见野花[M].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1] 莫建玲,权 键,杜 娟.抗逆性北京野生花卉筛选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95-98.
[22] 王美仙.北京野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引种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1(2):282-284.
[23] 刘燕燕.百花山野生花卉在夏季花境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园林,2009(2):20-23.
[24] 朱红霞.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12-14.
[25] 卓丽环,周蕴薇.黑龙江省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分布及引种驯化的探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6):89-92.
[26] 张 芹,李保会,王士玲,等.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 2004,19(3):261-265.
篇7
关键词:水系;林业;生态;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林业大市、水资源大市。但从目前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看,人多地少,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从全市水资源安全方面看,水体污染、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开展了沂蒙山区水系林业生态建设现状调查与规划研究,以构建沂蒙山区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打造水系绿色生态屏障。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规划范围和对象
2.1.1 调查研究范围
全市林业资源现状、水系分布及生态状况、经济社会基本情况、自然概况等。
2.1.2 规划研究对象
全市范围内水系流域(河流、干渠、水库等)沿岸,其中:山区地形为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防洪线和堤坝以外;平原地形为防洪线和堤坝外侧延伸6km范围内;上述区域的林地、林带、退耕还林地、中低产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农田林网等现状和规划任务;全市范围内水系流域湿地。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采用问题研究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规划研究与实施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全面调查分析全市水系分布状况及林业资源现状,制定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目标,进行以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为目的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和类型划分,开展重点区位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专项研究与专项规划设计,研究提出规划实施技术、政策措施。
2.3 规划研究内容
2.3.1 资源调查
调查范围内林地现状和规划对象的面积、数量及分布等;调查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地规划林种、树种和主要造营林技术措施;造林规模、完成年限,湿地保护措施、规模及完成年限;造林与湿地保护工程投资概算;编制各种表格、图件。
2.3.2 规划成果
汇总完成全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调查规划统计资料;编制完成全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编制完成重点区域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3.1 自然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2′,南北最大长距204 km,东西最大宽距161 km,辖三区九县,181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019.4万人,总面积17184.1 km2。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4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境内山多河多,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62%,平原面积占38%;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沂、沭河纵贯南北。
临沂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 ℃,年平均日照时数2421.2 h,﹥10℃的积温4409.1 ℃,无霜期为180~230 d。年平均降水量886.6 mm,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78.5%。由于降水集中,暴雨频繁,对土壤的剥蚀力强,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3.2 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分析
3.2.1 林业资源现状
全市国土总面积1718410hm2,林业用地4785594hm2,占总面积的2785%。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3993746hm2,占总面积的2324%;疏林地26734hm2,占总面积的02%;灌木林地21793hm2,占总面积的13%;未成林造林地103749hm2,占总面积的06%;宜林地412281hm2,占总面积的24%。在非林地中,农田林网已网面积1095959hm2,林网覆盖折实181019hm2,农林间作350622hm2,间作覆盖折实56305hm2,村镇树28951万株,折实面积927048hm2。森林覆盖率达241%,林木绿化率达313%。
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面积3991721hm2,其中纯林面积3854069hm2,混交林面积137652hm2;竹林面积2025hm2;灌木林地面积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15382hm2,占706%,其他灌木林地面积6411hm2;宜林地面积中,宜林荒山荒地面积412224hm2。
3.2.2 森林植被资源概况
临沂市属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区域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9科87属188种,草本植物有20科50属200种。
3.2.3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种类
全市植被类型复杂,防护林、用材林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7个植被型、8个群系纲、16个群系组、27个群系。流域区内乔木林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2个植被型,其中分松林、杨林、刺槐林、栎林4个群系组,共有黑松林、赤松林、油松林、落叶松林、黑杨林、毛白杨林、刺槐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等10个群系。灌木有30多种,主要包括灌丛、灌木草丛两个植被型。
3.3 林业生态状况分析
3.3.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生态功能脆弱
全市人均森林面积3919m2,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全市有412281hm2荒山未绿化,面积大,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水库周围及主干河流两侧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全市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3522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6053万t,土壤氮、磷、钾肥流量按标准化肥计达668万t,占年化肥使用量的50%左右。
332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防护功能偏低
在现有森林面积中,纯林面积3854069hm2,占965%;混交林面积137652hm2,仅占35%;经济林179200hm2,占448%,森林内部结构不合理,生态防护功能偏低。特别是现有经济林多采用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制度,土壤,径流调节功能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差,生态保护功能低。
333 毁林开荒问题突出,林业发展空间不足
部分地区重开发轻保护,重产业轻生态,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问题突出。特别是贫困偏远山区农林经营方式落后,广种薄收,形成了“森林-灌丛-耕地-裸岩石山”植被演替现象。开发建设挤占耕地、耕地挤占林地时有发生。目前全市现有耕地中,2~6°缓坡地占215%,6~15°斜坡地占98%,>25°陡坡地占25%,而现有林业用地即使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也只有2785%,林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3.4 水系分布与生态状况分析
3.4.1 水系分布状况
全市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沭河,有较大支流1035条,中小支流15000条,其中10km以上河流321多条。建有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29座,小型水库899座,总拦蓄能力3.4×109m3。
3.4.2 水系生态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系生态建设滞后,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山区等生态敏感区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719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特别是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模数偏高,是全省水土流失主要地区之一。
3.4.3 水系林业生态建设状况与潜力
全市水系河流、环库总长度6993.5km,可绿化总长度9185.7km,水系保护区域总面积996801.8hm2。区域中,林地总面积为466660.3hm2,其中有林地面392803hm2,灌木林地面积21590.2hm2,疏林地面积2300.1hm2,未成林造林地8122.5hm2,宜林地面积为38784.1hm2;非林地面积530141.5hm2,其中退耕还林地16694.9hm2,产业结构调整土地38067.2hm2,农田林网已网面积95357.9hm2,需完善63265hm2,未网52989.4hm2。
3.5 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区域划分
3.5.1 生态功能区划
(1)西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包括蒙阴、沂水、费县、平邑、苍山县北部和沂南县西部,总面积6874km2。区域特点以山区、丘陵为主,可耕地少,土壤肥力较差,水资源利用系数低,是临沂市的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集中分布区。
(2)沭东丘陵生态功能区。包括莒南和临沭东部,总面积5498km2。区域特点耕地面积少,山坡地开发较多,森林覆盖率低。
(3)沂沭河冲积平原生态功能区。包括郯城、沂南东部、苍山南部和临沭西部,总面积3712.4km2。该区域为沂河、沭河形成的冲积平原,水网密集,地势平坦,是农田防护重点区域。
(4)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区。包括兰山、罗庄和河东区,总面积1785.6km2。该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是临沂市的经济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水系密集、交通密集、企业密集、建筑密集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5.2 重点保护区域
(1)水源涵养区。包括沂河、沭河等主要河流源头和沿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重点是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农林生态经营示范,降低源头径流能力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水土流失。
(2)重要水源保护区。包括主要沂、沭河等河流湿地和岸堤水库、跋山水库、许家崖水库、陡山水库、会宝岭水库等汇水区域。该区重点是严格保护现有沿河环库林带,维护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库区植被生态系统,治理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区。包括西南部抱犊崮低山丘陵区、沭东丘陵区。该区是全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发展生态型经济林,营建水土保持防护林,全面控制水土流失。
2013年3月 绿 色 科 技 第3期4 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总体思路
运用林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原理,以改善水系生态环境、保障水系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建设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和流域大型林区为重点,在提升改造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加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建立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水系林业保护体系,构筑水系绿色林业生态屏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 规划设计方案
4.2.1 建设总任务
到2015年,全市水系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共完成新造片林970847hm2,其中:防护林658308hm2,用材林93612hm2,经济林21887hm2,特用林57hm2;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15254hm2,新增折实面积1034545hm2。水系保护区林木绿化率达到374%。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26处,面积691313hm2。湿地保护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701%。
422 重点工程规划设计
(1)沿河环库林业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沿河流两侧建设河流防护林带。沂河、沭河等主要河流两侧,每侧营造不低于50m的主林带,其他普通河流和干渠两侧,每侧不低于30m。环库建设水源保护林带。在岸堤、跋山等7座大型水库周围建设不低于500m的主林带;上冶、石岚等27座中型水库,建设不低于200m的主林带;899座小型水库建设不低于30m的主林带。根据不同地形设计相应林种树种,山丘陡坡、瘠薄丘陵区段营造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坡脚及丘陵地营造经济林、用材林;农田平坦地段发展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城区、乡镇驻地等重要节点,以景观园林绿化为主,栽植彩叶、观花观果或常绿的风景观光林。树种设计,山丘地段以黑松、侧柏等防护树种为主,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发展桃、杏等经济林树种,片状栽植;平原地段以杨树、银杏等乔木为主,配以常绿树种,带状栽植。
(2)封山育林工程。封山育林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是多快好省培育森林资源、恢复植被的重要方式。工程规划以西北部山区和沭东丘陵区为主,范围包括境内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且有天然乔灌木生长的荒山及流域内现有的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封育区以封为主,封、造、抚育、保护并举,使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全面提高生态防护效益。通过封山育林,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消除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达到流域区乔灌草生长速度加快,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得以快速修复。
(3)退耕还林工程。25°以上陡坡耕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后发展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25°以下缓坡地退耕后,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以发展经济林、用材林为主。在水库周边景观点,栽植观叶、观花、观果等风景林;对山区村镇有限的平缓粮田,实施地边地堰绿化,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林为主。通过退耕还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集约型高效林业,培育核桃、板栗、金银花等经济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
(4)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荒山造林采取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策略。高山陡坡采用生态防护型模式,在适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山脚、坡角地采用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相结合的模式,一般地区采用生态经济型模式。生态防护型配置方式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固土保水能力强的乡土阔叶树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景观型配置方式为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乡土彩叶、观花、观果阔叶树种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经济型配置方式为经济、生态兼用的乡土阔叶树树种。工程设计将荒山绿化与发展旅游业,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5)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以沂、沭、祊、汶河等河流为重点,梯度建设建设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工程建设在截、蓄、导、用工程的基础上,设置净化、景观、修复三大功能区。净化、修复区通过种植以芦苇、芦竹、蒲草、苦江草为主的挺水植物,以睡莲、菱角、芡实为主的浮叶植物,以当地生长的眼子草及轮叶黑藻、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形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立体搭配的优化配置,建立起生态群落净化区,充分发挥生物生态群落的净水作用,以此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423 重点示范区设计
(1)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绿色无公害经济林生产标准,对流域内现有经济林落后的管理经营模式进行改良,规划建立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的绿色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通过采用果园生草等技术,改善果园生态,增强经济林园地径流调节功能,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截留降解经济林园地残留农药,增强净化水质的功能。通过采用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实行林果病害综合防治,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改善用肥结构,科学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用量;苹果、桃等实行果实套袋,减少用药次数。以此全面降低各种化肥、农药残留对水环境的污染,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档次,提高收益。既提高了经济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又增加农民收入。
(2)中幼林抚育示范区。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的有效措施。设计建立中幼林抚育示范区,解决重栽轻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提高造林效率。幼林抚育采用松土除草、补植补造、间株定株、割灌修枝等技术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中林抚育主要采用定株、割灌、修枝打叉、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由单层纯林向复层群落结构转变,增强生态防护功能。
(3)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引入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建立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森林健康经营的目标是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森林健康经营,就是要把低质低效的林分转变为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养分循环比较通畅,生态系统比较完备的,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一个健康的森林。采用森林健康诊断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系流域各类森林的功能定位,采取相应的技术模式进行改良,实现流域内森林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全面提高流域区内现有林分的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或产业活力。
5 规划效益预测
(1)规划设计了五大林业生态保护重点工程,规划植树造林107×105hm2,林木绿化率由313%提高到374%,增加61%,可形成比较完备的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山丘地区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将大幅度增强,平原耕地、水网将得到有效保护。规划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26处,面积691313hm2。湿地保护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701%。实施后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净化水质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2)规划实施后,发展干杂果经济林面积21887hm2,稳产后平均生产干杂果6000kg/年·hm2,可生产干杂果品131×105t/年,产值达394×108元/年;规划设计的12×105hm2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改型改造示范区,每公顷可增收1500元以上,降低成本750元以上,可增收节支27×108元。新增用材林面积93612hm2,林网折实面积1034545hm2,平均蓄积生长量按18m3/年·hm2,蓄积生长量可达186×105m3/年;新建防护林658308hm2,平均蓄积生长量按6m3/年·hm2,蓄积生长量可达395×105m3/年。
(3)按照《山东省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报告》(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4)对规划林地、林网植树中能单独核算的项目进行计量,规划实施后,涵养水源、保育水土、农业防护、净化环境、固碳价值等森林生态服务间接经济效益每可达295×1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