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筹措足够的资金,保证企业可持续生产和经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和运行,所以资金筹措工作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需要企业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等制定合法合理的实施产生经营的资金方法。建筑企业还需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以获得最大的利益。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都有风险,需要企业充分考虑风险之后再做出决策,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建筑企业也要在施工之前参与经营决策,尽量避免遭遇损失等,以此维护企业的利益。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也要协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随时对方案中的不足进行修改。依据已有的经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制定有助于企业经济利益提高的经营决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施工效果,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提高经济核算的准确率
1.经济核算的内容
首先是核算产品。在企业进行施工时,还要分析、对比、记录实际施工量、建筑施工面积、建筑安装量、产品质量以及合同完成情况等。并且细致考核建筑产品的价值、工期等因素,对企业施工计划的完成量进行检查,并对社会对产品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其次是核算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在企业进行施工时,经济核算中最基础的核算时核算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核算生产过程中损耗的材料、机械设备、人工费用等,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总成本进行整体反应。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施工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再次,核算资金。企业资金核算指的是监督、记录、考核完成生产任务占用的资金,以企业施工周期长的特征为依据,提高资金的运转速度合理利用率。
2.经济核算基本的方法
首先是会计核算,指的是以企业资金和物资的收支变化以及经济活动状况对经济的价值形态进行客观反映。其基本预算单位是货币,通过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全面以及系统的计算,进而准确编制会计报表。其次是统计核算,是指以会计核算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现阶段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客观反映。以统计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类、整理以及研究,将企业生产以及经营的全过程和综合结果进行真实的体现,还能以统计核算数据为依据对当前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3.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首先对经济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针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以及个体单位,综合分析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第一要分析其生产状况,主要是分析产品的完成情况、材料的供应情况、材料的损耗、机械设备的施工状况等。第二以工程造价为依据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工程造价的整体,、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费。第三,以产出利润为依据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利用的形成情况、利润的分配情况、分析利润的综合水平等。经济核算活动应用的主要分析法是比较法和平衡法。比较法作为经济核算活动中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对实际数据和计划数据进行比较,也就是对现阶段完成的实际数量和原来完成的数量进行比较,了解完成计划的情况,将问题原因查明,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平衡法指的是以四柱平衡理论为依据分析经济指标。
三、实施责任成本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责任成本管理的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哪个部门负责控制成本,就由哪个部门管理可控成本。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生产特点,结合工程标价的构成和成本发生的区域,分别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预算、定额、财务、会计管理,以确定的成本和目标利润,有效控制产生的成本费用。第一,企业一定要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并将其纳入工程成本费用管理的范畴。还需进行前瞻性的管理,对工程成本费用的形成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另外,也要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成本超过预期。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可能不能依照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需要将项目分包出去。此时需要对分包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以收入为依据明确指出,以责任成本为依据进行工程招标。企业最好选择良好实力、信誉以及员工素质的单位,以此支出最小的质量成本。企业要以工程进度为依据,对材料成本以及外委加工进行控制,还需在材料消耗定额的指导下严格执行材料消耗计划,避免材料回收,并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将材料堆放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在搬运、仓储以及摊销过程中产生耗损。最后以分包合同为依据结算工程费用,一定要在有关质量部门验收工程合格之后,再由经营部门结算其实际完成的工程量。2010.10.28~2013.9.26,富豪商业大厦(合同总造价共2,800.00万元),笔者主持了该项目的投标工作,并参与了项目管理。该项目被评为2012年“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第二,对质量成本和安全费用进行控制。当前,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增加质量成本是其占领建筑市场的重要措施,企业项目经理指导完成质量进度控制系统的构建,准确分析和预测可能影响质量以及进度的某些因素,不仅创造社会价值给企业,也大大降低支出的质量成本,同时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对安全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公司、项目经理部和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或者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并由个人责任人和班组承担责任。还需确保投入足够的资金到安全设施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避免带来的损失超过安全投入,也避免带来过大的影响。2011.12.30~2012.10.12,开平市梁金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工程(合同总造价共2,254.74万元),笔者主持了该项目的投标工作,并参与了施工管理。该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江门市优良样板工程”,2013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第三,充分合理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具有远见的制定工程进度的计划,促使其尽量契合变化后的施工条件,还需实施动态控制。依据变化的情况实施项目,并不能影响总进度计划,然后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调整,有效提高劳动效率。也要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工程。因此,项目经理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企业经济管理可以以正规标准的科学管理为基础进行理性化的管理,促使企业以标准的规章制度为依据,严格控制运营成本,严格要求质量监测。只有制定好企业管理制度,确保正常运行经济管理活动。标准的管理模式可以避免企业管理人员行使权利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因素表现出不正当行为。理性化管理模式明确了各方面的运行规则,避免企业由于主观因素产生不合法或者合理的经济活动。
四、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
管理需要正确的“管”。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具有约束性,并且以人为中心,这是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针对性、可行性以及稳定性,确保制度执行的公正、严格以及连续。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管理艺术进行管理。并且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力,以此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最大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建筑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虽然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改成股份制,也建立了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可是还不能明确职责,以合理科学的工作制度推动企业发展。这需要企业规范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治理结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五、结束语
篇2
一、企业预算成本控制的缺陷
(一)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以环境保护为先,低碳节能为重,所以企业的管理思想根源有所变化,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过度的状态,企业日常维护的观念需要向着低碳节能的角度改变,但是目前的管理制度却不能规范员工行为,甚至让员工产生反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降低了企业发展动力。例如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生产误差导致废品,企业内部对废品和责任人的处理方式陈旧,一般会采取重新领料加工或人员过错失误处罚为手段,却不考虑如何改进方式,由于操作流程中存在不方便,就不采取措施检验产品是否达标,以至影响原辅料的实际可用数量,使产量下降,而造成资金投入损失,由于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企业收益率下降。
(二)财务信息流管理不当 企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支撑和维护,企业内部人员虽然在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正确引导,但是在对财务信息流控制过程中信息的正确性把握太差,导致了企业人员配置的混乱,使员工不能清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遇到紧急情况和资本损耗就互相推委,致使企业内部信息流不能上传下达,顺利进行财务信息的更新与通知。比如企业生产环节中耗用情况不能及时递交给财务部门处理备案,原辅材料采购存在赊购现象,购买产品成本原始凭证不能及时递交给财务部门,以至于库存材料和财务账目核对不一致,财务部门不能正确核算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也不了解尚有多少库存,所以对购买原材料和损耗产品的财务数据录入存在偏差。
二、企业预算成本控制加强的方式
(一)合理制定产品价格,稳定控制成本 企业内部产品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还要充分考虑自身对成本的控制力,要尽量保证利润的回报,还要考虑对市场中其他产品的冲击力,通过详细调查市场发展情况确定如何开展战略成本定价,是采用撇脂定价法还是领先定价法,既要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还要帮助企业迅速收回成本,非常考验财务部门的定价策略。如果财务部门能够充分考虑市场中的变换形式,通过合理化的策略制定符合产品发展路线的策略,就可以既提高产品竞争力,又稳定了成本的控制力。
(二)稳定固定的工作流程,减少前期成本投入 企业中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前期成本的投入,定期定量的检查工作流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对前期成本的管控。生产就是使其用的原辅料转化为目标产品的过程,而在这期间投入的各种项目成本就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动力。如果在流转的过程中遇到的断档、阻滞多,则需要的动力就要很大才能使转变正常进行,反之,流程越通畅所需成本就越小。企业多环节的工作流加大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前期的环节中,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成本资源浪费。
三、企业财务考核的缺点与不足
(一)企业财务监督不当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主要依赖于企业的产权分离模式,监督耗损成本过高,企业财务监督措施的开展主要考虑资本的有效运行,资本自投入到产出再到收益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监督,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企业面临的现状中,监督在长远角度来看需要加强效率管理,但是目前企业内部资源配给不合理,部门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了企业监督所带来的高昂成本,所以不具备完整和有效的监督考核基础,目前所使用的监督方式并不奏效。企业资金监督管理中事前成本控制和事后收益控制都存在不确定性,现在往往是事前有预算事后无考核,有时会因为激励因素不明确而对关键成本环节的把握不当,形成过高的监督成本。
(二)企业管理层级权限分配不合理 企业内部目前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内部财务考核要注意企业管理层次的协调,要区分企业内部的权限划分,企业内部的多环节操作形成了复杂的组织层次, 使管理链条过长, 导致管理效率低。将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将资源有效配给在每一个环节,不让多环节成为提高成本的障碍,要通过协调发展来降低成本投入,帮助企业财务部门在成本控制中加强管理,在财务考核时没有对不同的财务环节做出合适的考核标准与方法,针对不同成本额度的调查分析也没有做出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待不同层级的管理不能区别对待,增加了企业管理负担, 提高了管理成本,企业管理层权限划分不明确导致了处理方式冗杂,环节繁琐,对管理层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
(三)企业内部财务考核标准不规范 企业内部缺乏建立财务考核制度,没有确立财务考核制度的重要性,使企业内部员工对成本管控的认识浅薄,企业中没有对员工进行完整的财务考核培训,使财务部门开展财务考核时在各个环节和各层级开展工作都遇到了困难。让企业内部的财务考核能够顺利发展需要加强员工对内部财务考核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考核基础。因为企业内部现阶段缺乏加强财务知识的普及和财务考核制度建设的讨论,这就会导致员工对企业财务发展的方向不明确,与企业战略发展脱钩。
四、低碳经济时期企业财务考核创新
(一)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财务监督体系 面对国际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发展压力,我国企业要实现变革与创新,确立财务管理有效监督体系,在开展绿色经营模式的同时需要注意提高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第一,企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的办法强化对内部资本的控制和管理,对未来企业绿色市场竞争的行为予以引导和扶持,要通过建立健全内部财务考核制度来创造内部资金公平有效的运行机制;第二,资产投资与财务管理合并为一,缩短管理流程,规范企业兼并、收购破产以及优势企业重组上市等经济行为,运用“绿色化”财务考核的方式激励企业员工,提高企业成本控制,开源节流,调整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第三,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有利于形成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
(二)明细企业管理层级划分,确立财务目标 低碳经济发展时期企业需要通过明细企业管理层级划分,确立不同管理层级的不同权限,提升财务管理的成本管控效率,树立企业财务资本管理预算制度,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在以企业层级权限明晰管控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新框架中,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低成本投入与高收益并行。这要求企业管理加强资本使用效率,确保资本的安全有效运行,即确保投资人最初投入资本尽量少受损失,也可以完成最初设定的经济投资基础目标。资本的保全既包括原始资本的价值也包括无风险投资中应得的收益,最终目标在于实现资本的增值,表现在超出原始资本的价值可以确认和计量,包括了无风险报酬和超过经营预期所实现的收益两个部分。此外,资本的无形增值通过计量和统计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而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必须实行国有资本的预算。
(三)加强财务考核标准化培训,提高人员财务考核意识 财务工作涉及到单位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财务考核的监督是保证资本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财务人员有效开展工作的激励措施。首先,它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以及支持财务考核制度,对企业内部的资本负责,企业内部做好财务考核,要将财务考核制度落实到位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提高个人对财务考核的认识,完善个人财务素质,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其次,财务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实现资本的有效运行,通过低成本投入获得高收益,帮助企业资本有效运行,形成健康循环、稳定发展、长期获益;再次,企业要加强财务知识的培训,提高考核的标准化,培养每一位员工的高级财务知识,加强考核的重要性认识,帮助企业内部的员工规范自我考核方式,与企业战略发展融合为一体。在企业内部财务考核建设中要加强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高系统性的学习机制,帮助企业内部的员工努力解放思想,积极转变理财观念,改进理财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健能:《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探究》,《企业管理》2009年第10期。
篇3
1.会计课程教学中经济业务呈现方式的不适应性。
在中职学校会计类课程尤其是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人们一直习惯用文字来表述或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例如,业务1:“2012年9月20日向正荣公司购入a材料1000吨,材料款100000元已通过银行支付。”业务2“:采购员张山预借差旅费2000元,企业用现金付讫”等等。用文字表述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对经济业务的基本概括,给会计教学以及学生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也给后续的专业学习尤其是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不适应性。由于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进行后续会计课程(包括专业会计课程、会计实训课程等)的学习时,只习惯文字呈现经济业务,对用原始凭证反映经济业务表现出不习惯,有的甚至感到无所适从,不明白凭证上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让学生由习惯用文字表述企业的经济业务转变为习惯用原始凭证反映经济业务,在会计教学中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2.会计实训教学缺乏明显的岗位性。
从目前各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组织情况看,有二种类型:一种是会计单项实训。这种实训主要是配合各相关章节的学习进行的。如会计基础教学中所开展的会计凭证填制;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等。会计单项实训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种实训活动既是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开始,也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二是会计综合实训。这种实训活动一般安排在毕业前进行。这种实训活动较前一种会计单项实训活动而言,涉及的业务类型多,会计核算难度更大,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知识、会计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适应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开展的会计实训活动来看,无论是会计单项实训还是会计综合实训,都是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开展的会计实训活动,真正意义上的分岗轮岗实训教学则不多见。
二、改进中职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展中职会计教学。
根据中职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的实际,建议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要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小企业会计准则知识点。同时考虑到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间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作适当延展,即在讲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可适量加入企业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
2.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用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
建议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用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初接触会计时,使其所学与会计实际一致,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学校在2011级会计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改变了会计基础教学中一直沿用文字反映经济业务的习惯做法,改用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加强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认知能力;二是将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也由原来的一学年(第一、二学期)改为一年半(第一、二、三学期),进一步凸显会计基础课程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改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会计综合实训中采用分岗与轮岗相结合的方式。
篇4
关键词:中职 会计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62-0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以为各行业、企业培养初级会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会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不适应性。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普遍开设了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和会计核算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在讲授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时,都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内容展开的。目前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讲授内容与目前中职生的实际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具体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深度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不相适应。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规范我国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以及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内容广泛,包含一个基本准则和多个具体准则,且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尽管许多学校在讲授该门课程时,会考虑到目前中职生的实际,在内容上进行删减,但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上仍与日益下降的中职生素质表现出不相适应。二是课程知识的适用范围与中职学生就业需求不相适应。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实施,其实施范围不包括小企业。但是从对中职生就业情况所作的调查看,目前中职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各类小微企业。以东莞地区为例,作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东莞地区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民营、小微企业是吸纳中职学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企业。而目前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讲授内容尚未充分考虑中职生今后就业的需要,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都有待提高。
2.会计课程教学中经济业务呈现方式的不适应性。在中职学校会计类课程尤其是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人们一直习惯用文字来表述或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例如,业务1:“2012年9月20日向正荣公司购入a材料1000吨,材料款100000元已通过银行支付。”业务2:“采购员张山预借差旅费2000元,企业用现金付讫”等等。用文字表述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对经济业务的基本概括,给会计教学以及学生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也给后续的专业学习尤其是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不适应性。由于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进行后续会计课程(包括专业会计课程、会计实训课程等)的学习时,只习惯文字呈现经济业务,对用原始凭证反映经济业务表现出不习惯,有的甚至感到无所适从,不明白凭证上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让学生由习惯用文字表述企业的经济业务转变为习惯用原始凭证反映经济业务,在会计教学中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3.会计实训教学缺乏明显的岗位性。从目前各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组织情况看,有二种类型:一种是会计单项实训。这种实训主要是配合各相关章节的学习进行的。如会计基础教学中所开展的会计凭证填制;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等。会计单项实训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种实训活动既是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开始,也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二是会计综合实训。这种实训活动一般安排在毕业前进行。这种实训活动较前一种会计单项实训活动而言,涉及的业务类型多,会计核算难度更大,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知识、会计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适应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开展的会计实训活动来看,无论是会计单项实训还是会计综合实训,都是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开展的会计实训活动,真正意义上的分岗轮岗实训教学则不多见。
二、改进中职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展中职会计教学。根据中职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的实际,建议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要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讲授小企业会计准则知识点。同时考虑到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间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作适当延展,即在讲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可适量加入企业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
2.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用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建议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用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最初接触会计时,使其所学与会计实际一致,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学校在2011级会计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改变了会计基础教学中一直沿用文字反映经济业务的习惯做法,改用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加强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认知能力;二是将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也由原来的一学年(第一、二学期)改为一年半(第一、二、三学期),进一步凸显会计基础课程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改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会计综合实训中采用分岗与轮岗相结合的方式。按企业会计工作,设立基本会计岗位进行实训业务,包括会计主管、出纳、流动资产核算、存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等,分岗实训可以创设一种贴近实际、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会计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责。在此基础上,通过轮岗,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会计综合实训中采用分岗与轮岗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要解决好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岗轮岗实训涉及各会计岗位的业务,业务处理涉及的知识点多,实操性也非常强,因此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实际操作经验和问题处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二是分岗轮岗实训对课时量要求较多,必须对课程及课时做出合理的安排。
参考文献:
[1]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2] 李炜.论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的有效性.职业教育,2013(1)
篇5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改 典型工作任务 中职会计专业
我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最终将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为“款项收取、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与分析、财务报告编制与阅读、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电算化应用”共九项。下面我就这九项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描述如下:
一、款项收取
会计人员必须保证安全、准确地收取款项,顺畅地与他人沟通,会使用各种收银设备,维护相关设施的正常运行。
会计人员从事所有工作时不仅要满足技术要求,还要能够遵循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在团队里符合规定地完成协同任务。
会计人员能够熟练进行现钞的清点、查验。处理各种准现金的交易清算。
二、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
会计人员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填制及审核企业的原始凭证;另外,会计人员应凭借对原始凭证的分析及审核来判断经济业务实质,快速、准确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将企业的经济业务反映在记账凭证上;期末,定期将记账凭证工整地装订成册。
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正确地填制原始凭证,并且能够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会计人员能够根据已有的原始凭证进行分析,判断出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而填制记账凭证。会计人员能够工整地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
三、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
会计人员必须有能力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正确、完整的登记账簿,进行对账、结账,并对登记账簿的错漏进行更正。当一个会计年度终了时,会计人员设置与登记所涉及到的账簿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类总账、明细账等。
会计人员能够进行账簿的启用与登记;处理各种会计凭证,依据相应的顺序选择相关的会计账簿进行登账、对账和结账;账簿登记后能进行交接、保管等工作。
四、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
会计人员必须保证安全、准确地收支各项货币资金;能够正确书写金额的大小写数字;正确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此外还要熟练掌握会计和税务相关知识。
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时款项清点应准确快速;能够处理各种现金、银行存款的交易;对货币资金收支过程保留原始凭证并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熟练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做好会计交接工作。
五、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能力,掌握会计基础工作处理能力。在处理企业经济业务时,能够按照规定合理取得、并仔细审核原始凭证,准确编制记账凭证,及时、完整、真实登记会计账簿,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人员能够参与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合理取得、审核并粘贴原始凭证,运用记账凭证的核算形式,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试算平衡以及编制财务报表,从而完成企业整月的经济业务。
从事所有工作时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谨慎,及时、真实、完整地完成各项工作,并且要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
六、成本计算与分析
会计人员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可以计算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进行成本和利润的预测提供数据,参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决策;可以为企业计算利润、进行利润分配提供数据。
会计人员在企业实际条件下,合理取得、审核并粘贴原始凭证,参与完成企业采购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并据实填制原始凭证,谨慎编制相关记账凭证,认真登记会计账簿。
七、财务报告编制与阅读
为准确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凭证、账簿等前期会计知识,在熟悉会计日常工作全流程的前提下,有能力将前期各项数据加以综合整理,并按照规范格式对外报送数据。
会计人员在服从企业安排的条件下,配合他人或独立对某会计期间进行全流程参与,在完成日常经济业务记录后,认真阅读企业以前期间会计报表。条件允许时可尝试自行填制本期间会计报表,并交由企业其他财务人员检验。阅读及填制报表过程中,会计人员应保守企业财务信息、商业秘密。
八、税费计算与申报
按期交纳各项税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法定义务。大多数情况下缴纳税金的额度通过企业计算与税务主管机关稽核相结合的方式确认。因此,税款计算与征缴成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责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税款征缴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后续工作,相关税款的金额直接来源于企业会计报表体系。
财务信息的对外报送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工作重点。会计人员需要分别前往国税局、地税局完成月度会计报表申报工作。条件允许时,还应参与企业季报、年报等工作。
九、会计电算化应用
企业会计工作自动化、电子化已经普及。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使用计算机搜集、处理、保存、传递财务信息的能力,能够独立操作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凭证录入,账簿登记,报表生成。针对手工与电算化结果的差异额具备最基础的调整能力。
会计人员在服从企业安排的条件下,应积极了解不同企业财务电算化软件环境的差异,经过短期培训,具备独立上机操作的能力。
会计人员在熟悉企业电算化软件的基础之上,可以参与到企业日常工作自动化过程中,以Excel为载体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部分零散财务数据的生成、处理。
至此我们实现了用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描述会计职业工作的目标,以此作为基础我们即可为教学过程设计、确定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教学顺序,从而最终完成中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
篇6
关键词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关系 协调发展
企业的经济核算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业务核算,而会计核算,三是统计核算。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成为现在企业面临的重要项目,也给企业的会计工作者与统计工作者带来巨大地挑战。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概念
(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也叫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记录、计算和分析,做到对经济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并定期的编制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表,向所需部门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附表和其他所需的相关资料,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
(二)统计核算的概念
统计核算是指以货币、实物和劳动为计量单位,采用大量的观察法、推论法,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形成企业所需要的统计资料。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运用各种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料。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资料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转化,会计核算为统计核算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料,并以统计核算的核算方法为基础,在统计核算中也借鉴了许多的会计方法,比如账户的设置就用了会计等式的辅助。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要运用各种经济指标来计算、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会计和统计的核算指标相互交叉,如统计核算中的基本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会计核算中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都是反映了时点指标,本期发生额则反映了时期指标。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统计核算,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始终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中。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
1、核算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以实物和劳动为辅助的计量单位,比如企业在进行原材料的核算时,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核算材料的采购价款及需缴纳的进项税,同时以实物和劳动作为辅助形式。统计核算的计量单位则没有硬性的要求,而是根据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还是采用实物或劳动。
2、核算的内容不同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内容上有不同之处:会计核算主要是进行设置账户,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进行成本的计算、财产的清查、审核凭证和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统计核算主要是通过数量关系的核算来提供相关数据。在观察、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中的综合指标法,通过对一些指标的计算,最后根据推论和分析来反映企业经营的情况和规律。
3、核算的对象不同
在核算对象上,会计和统计也是不一样的。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状况进行登记、计算和分析,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资料,所以说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状况。统计核算的计量单位是不确定,它既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劳动,所以可资金核算,或实物核算。它的对象也区别于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的程度、规模大小、指标的平均数等数量关系的计算反映其经营状况。
4、核算的目标不同
在核算的目标上,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对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管理者、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统计核算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指标的计算来反映出企业的各项指标在数量上的关系,根据其作出决策分析。
5、核算的原则不同
在核算的原则上,会计核算的核算原则是按权责发生制来计算,凡是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无论其款项是否在本期到账或支付,都应该计入本期的发生额中。统计核算主要是从数量上来分析,所以统计以产品的生产和权责发生制为核算的原则,凡是在本期发生的产品数量,都应该计入发生数额。
6、核算的方法不同
在核算的方法上,两者的基本核算的过程差不多,所以基本的核算方法一样,但会计核算的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逐笔的登记,而统计核算的方法则是经过大量的观察,数据的搜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论,来了解企业经营的规律及发展动态。
三、根据两者间的关系,分析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两者协调发展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进入准则的不断地完善和严格,使企业进入的难度增强,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加强了企业自身及市场的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所以要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是向企业提供相关资料的有效渠道,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两者间虽然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密切联系,但在两者的核算内容、方法、原则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的,而这个差异使得我们提供的财务资料的准确性不高,且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各自内部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矛盾,所以要协调两者间的关系,使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发展。
(二)两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1、改进核算的方法,利用国内外两个渠道,引进国外的优势资源,借鉴人家核算方法好的方面,但要避免盲目的照搬人家的核算方法,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吸收他们的,最后是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核算方法,每个企业的核算方法也是不同的,也可以企业之间相互借鉴。也要加强会计与统计核算方法上的联系,在会计中融入统计的核算方法,统计核算方法为会计的核算做基础,使两者联系更加密切。
2、促进两者优势的互补,会计核算更加的严谨,规范,而统计在分析上有优势力量,可以利用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来促进统计核算在工作时规范程度的提升,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优势,对会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使提供的信息更加的准确和完整。
3、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准则,在企业的统计核算中,许多的统计指标都是来源于会计中的,要有科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可以促进我们统计工作的开展,能使会计工作有序的进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4、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指标,对指标进行汇总、归纳和分类,对相同内容的指标进行统计汇总,这样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且使用方便快捷,有利于财务的分析和预测。
总之,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区别,所以我们在把握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关系时,要从两者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方面来掌握。正确的了解两者间的关系,并处理好两者的协调关系,使其协调发展,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完整的信息资料,有利于企业经营项目的决策,实现两者的协调性,可以保证提供信息资料的质量,使其更加的科学,在面对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也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国潮.试述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8):187-188.
[2]张丽宏.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探究.中等职业教育.2007(26):21-22.
[3]李羽.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概述.现代经济信息.2009(22):165-166.
篇7
关键词:不确定性 会计原因 原则方法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的企业生产经营不确定性因素也就相对较多,而且很多情况下也比较重要,为了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真实,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效率,研究那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十分重要,处理好不确定性事项对企业会信息的影响也是当前会计行业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我国会计信息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目前从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来看,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经济存在不稳定性,机遇随时会变成挑战,一旦企业会计信息处理不及时,企业生产经营就会与外界经济业务之间发生矛盾,这不仅会导致企业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大增,也会让其经济业务环境变得复杂多变,导致企业无法准确预判经济和商业结果。
2.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业务产生的不确定性。这个影响因素是受我国经济大环境控制的,也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不确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各种税收等等,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必须给与充分的考虑,否者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变成无用。
3.从企业本身的特点及各种经济业务的角度分析不确定性因素。(1)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会计元素是特定对象的会计。会计要素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由于静态的会计要素缺少灵活性,无法与动态的资本运转想适应,其结果是过度泛化结果出现不确定性;二是由于未来预期经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不确定性。
(2)会计的基本原则带来不确定性。会计原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①矛盾的原则使会计操作本身不知道课程采取,比如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原理原则,充分披露原则和原理的重要性;②而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主要作用于人为的预估和判断,这就难免会导致失误的发生。
(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带来不确定性。例如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物操作指南之间存在差异。企业在处理同一会计问题时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措施,这就让企业在处理会计问题时感到迷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
(4)企业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指的是,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是不同的,同样的业务处理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的问题。这不仅包括技术原因,也有管理压力,会计人员的欺诈、合理的误差原因。
二、会计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处理方法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的不确定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时间和金额的两个方面,当时还要考虑到了未来发展的经济利益和风险损失,在衡量和估算的时候还要考虑业务的相关性以及可靠性,而从实际业务操作来看,可靠性应该给予更高的关注和重视。消除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影响,主要从计量和披露两个方面进行,这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从而正确、真实的反应出企业的经济业务。
首先,要确定好企业使用的计量属性,目前,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重新采用,近几年的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已被广泛应用,而且应用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可以消除价格的对会计信息的干扰,从而更有利于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所以说,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会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
其次,在会计信息中反应不确定性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性的部分一般以报表披露的方法进行。会计人员无论多么努力,采用多少种核算方法,还会存在好多不确定性因素是不能被准确核算出来的,因为这些业务一般都是面对未来,以未来的环境和成果还衡量现在,是不太可能有准确数据的,这种情况下,不反应出来这些不确定性,企业的会计信息就会出现不可靠、不真实的现象,所以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都应该采用报表披露和附注的形式将其完善的表达出来。
不确定性因素定性方式的计量,一般应用数学核算方法,主要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并充分考虑不确定性的高风险因素,不是针对一个点进行估计核算,而是就未来的各种分布情况就行统计总结,从而得到真实的价值。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对于不确定性因素的核算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弊端,如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这种经济不确定因素,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给出的处理方法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完善健全,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以抱着谨慎小心的态度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可以用来抵消企业当年的营业利润,但是这种提取方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企业提取时往往忽视了局部,只重视整体,而并未从实际出发,根据每笔应收账款的可能收回率、金额等因素划分提取比例。这就要求企业今后要根据概率的分布,和坏账比例来准备出一定的坏账金额。
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经济的大环境,企业的不确定性会计的衡量和处理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最为会计从业人员,站在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角度,尽量正确核算和披露企业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可靠,为我国不确定性会计的发展提高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母晓光,王双.会计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年第4期.
[2]陈文.对财务会计当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2年15期.
篇8
会计学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图表数据多、账务处理流程操作性强等特点,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会计实践经验和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支撑,因此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专业性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易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型,将企业的经济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与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从把握资金运动的角度入手,理解和领会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精髓,而沙盘模型推演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沙盘模型在管理类学科ERP竞赛中涉及较多,但由于很难在沙盘模型与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之间找到切入点,因此在会计教学中较少直接使用。只有在复杂的经济业务中找出资金运动的规律,才能更有逻辑层次地将其在沙盘模型上进行推演。本文拟在这一方面进行尝试,以期为会计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会计沙盘模型”理论的提出
20世纪40年代中期,易庭源教授将德国巴比的“资本循环学说”和日本太田哲三的从平衡表与损益表双重计算损益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水槽为比喻说明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形成“新动态论”。20世纪50年代初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发展为“资金运动论”,通过教学模型对会计账户的设置进行经典性的解释。[1]此后,在“会计对象
就是企业产权价值运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老师们通过建立“会计平面模型”来全程模拟企业的产权价值运动,并在该模型模拟的基础上,基于产权价值运动的视角对会计概念进行分析[4],首次提出将管理学ERP实验中的沙盘模型以沙堆和沙坑的表现形式引入会计教学,全程、全景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资金运动理论”。 [5]此外,还有一些会计学者采用了图表会计教学,将会计的内容通过图和表的形式表达出来,方便学生记忆。
沙盘推演的教学方法在管理学ERP实验中被采用的频率较高,它通过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模拟的竞争性行业,分组建立若干模拟公司,围绕形象直观的沙盘教具,实战演练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竞争,感悟经营决策真谛。[6-7]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还原沙盘模型的本真,以沙的流动及其所引起的沙坑容积和沙堆体积的变化,在此模拟过程中对会计核算相关概念与教学理念给予全新的诠释。
会计教学中的“会计沙盘模型”可以这样定义:假定开公司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公司的经济活动就围绕这个平面来展开,这个平面的里外就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虚拟空间范围。在公司没有成立起来之前,这块平面里外都是平整的,既没有突出在平面之上的沙堆,也没有下陷在平面之外的沙坑。企业发生各种经济业务,就相当于围绕着这个平面进行各种操作活动。首先得从平面之外取一些沙,放到
平面之上;这样,平面之上就有了一个沙堆,而在平面之外就会产生一个沙坑。在这里,以沙代表资金。一旦开始进行生产经营,就得进行储备、生产和销售活动;这就好像利用已经放在平面之上的沙,把它们分布到各种形态之上,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转化。最后,如果公司不干了,就相当于把平面上的所有沙堆还回原来的沙坑之中,这样,平面里外又恢复到了最初没有办公司时的状态。
沙盘推演具有如下特点:(1)整个沙盘推演只建立在一个会计主体之上,沙盘推演的是某一特定会计主体所有经济业务引起的资金运动。(2)沙盘推演不采用特制的教具,而是还原到沙盘模型本色;也就是说,在沙盘推演中,只有不断运动的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沙坑和沙堆及其体积或容积的变化。简言之,就是在会计沙盘模型上借助于沙的流动全程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使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变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运动。这个特定的沙盘简称为“会计沙盘模型”。
二、沙盘模型推演下的经济业务
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归纳起来只有四种类型:资金从外部流入企业,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企业以及资金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在沙盘模型中形象生动的推演企业的经济业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背后的经济实质。
(一)资金进入企业
开公司、办企业,首先得有本钱,有一定的资本,才能把公司成立起来,并为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打下基础和提供条件。
从“会计沙盘模型”上看,开公司、办企业首先得有操作对象――“沙”――才能进行。企业首先得从这个平面之外取一部分沙,放到这个平面之上。其结果是沙从平面之外流到平面之上,并在平面之上形成一个沙堆(见图2中沙堆b);而被挖的地方就会形成了一个沙坑(见图2中沙坑a)。其具体的推演见图1中A段所示。
图1 企业资金运动在会计沙盘模型上的推演
附注:为推演的方便,在模型中用“?”代表沙坑,用“”来表示沙堆,用“沙”来代表资金,箭头表示资金运动的流向。
当然,企业可能会有很多资金来源渠道。从“会计沙盘模型”的角度来看,沙可以从平面之外的很多地方取得。这样,平面之外的沙坑就可能有很多个。这些深浅不同的沙坑就是平面之上沙堆的来源渠道。与此同时,投资者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具体存在形态可能有多种。从“会计沙盘模型”上看,流入到平面之上的沙可能放在一起,也可能分散堆放。这样,平面之上可能就有许多大小各不相同的沙堆,这些沙堆就代表投资者投入到企业的资金的各种存在形态。从某一时点来看,沙盘推演具体情况见图2所示。
图2 资金进入企业后的静态模拟
(二)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与周转
企业有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就可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以工业企业为例,随着储备、生产和销售的依次循环与周转,经营资金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其存在形态。
从“会计沙盘模型”上看,通过储备环节,平面上的一大堆沙被分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沙堆(见图1中B1段);在生产环节,就好像从各个小沙堆中取一部分沙堆放在一起进行加工操作,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沙堆;加工好后,就把这个已加工完毕的沙堆从加工场所搬到平面之上的另外一个专门堆放成品的地方,等待销售(见图1中B2段)。经过销售,实现等价交换,代表已完工产品的沙堆转化为一个新的沙堆(见图1中B3段)。其运动的结果是,随着沙在不同的沙堆之间转来转去,转出的沙堆的体积减少,而转入的沙堆的体积会等量地增加。
(三)资金退出企业
从一定来源取得的资金,在企业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与周转,就会有一部分资金退出企业。从“会计沙盘模型”上看,平面之上代表资金的一部分沙堆,流到平面之外的某一个沙坑之中。其具体运动如图1中C段运动所示。其运动的结果是,平面之上沙堆体积甚至沙堆个数减少;与此同时,平面之外的某个沙坑被填平或被填得变浅。
如果被清算解散,企业的资金就会全部退出企业。从“会计沙盘模型”上看,就是把平面之上的所有沙都搬走,去填平平面之外的所有沙坑。其结果是平面之外和平面之上又都恢复到开办公司前的状态之中(其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
(四)资金来源渠道之间相互转化
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资金来源渠道被新的资金来源道所取代,但并未引起企业经营资金总量的实际变化。
从“会计沙盘模型”上看,在平面之外有一个沙坑g,它是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现在要通过从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筹集资金来偿还旧的资金来源渠道,怎样才能使之转化为现实呢?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h处取一部分沙,搬到平面之上(见图1中的第D1段运动),这时就会在h处出现一个新的小沙坑(即代表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然后再把刚搬到平面之上的沙堆流转到平面之外的g处,去填平g处的沙坑(见图1中的D2段运动)。为了填平G处的沙坑,就必须从h处取得等量的沙,这样g处原本的沙坑就又恢复到原来的平面状况。其具体运动见图1中D段所示。
从图1中D段可以看出,要完成这一笔经济业务,资金经过了D1、D2两段运动。实际上,可以把这两段运动简化成为一段,即直接从h处取沙来填平g处的小沙坑,即图1中的D3段运动,即沙直接从h处被挖出并流到了g处。其运动结果就是,原先平面之外g处的沙坑被填平或被填浅;与此同时,在平面之外h处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与g处沙坑所减少的容积完全相等的沙坑。
三、会计教学中采用沙盘模型推演的意义
采用沙盘模拟企业资金运动进行会计教学改革,不仅在教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亦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意义。相对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教学,采用沙盘模型推演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与意义。
(一)在教学形式上:形象、生动而贴切地诠释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概念及其记账规则
借助于会计沙盘模型,通过推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直接从资金运动的角度来分析会计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的概念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将企业的经济业务这一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实体化,使其转换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使教学内容更加浅显易懂,更容易被学生所领会和掌握。[8]
(二)在教学内容上:按企业五大经营环节重构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强调会计与业务的融合,优化和整合企业的信息化系统
现行的教材和教学体系都是按会计报表项目排列的。借助于会计沙盘推演,寻找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整个资金运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投资和筹资五个方面,按照这五大经营环节构建新的基于资金运动视角的会计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整个会计核算理论体系。此外,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引起一段资金运动;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是一段物资流;根据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的又是一段信息流。这样,借助于沙盘推演,亦可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完美融合。
通过会计沙盘推演,重构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将会计与经济业务融合,使得会计核算教学的重心自始至终都在于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通过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分析,会计分录的处理也就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顺带所得。这种“跳出会计学会计”的教学方法看似淡化会计处理,实际上是将会计从后台推向前台,从被动地从后台提供信息,到主动走上前台与业务部门融合在一起,最终到达对经济业务的及时、精准而全程的管控。
(三)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
当前,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然而更多的只是将教材上的内容复制到多媒体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帮助者,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其肩负有对会计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监控、研究和评价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要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掌控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采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改革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因为采用多媒体技术,就忽视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教学。[9]
会计沙盘推演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中充分而完美的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会计沙盘推演,在复杂的资金运动流程图,都可以完美地、连续地、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会计沙盘推演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企业资金运动、企业经济业务乃至经营活动的整体把握与控制,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在教学效果上:提高学生对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体把握能力与财务分析水平
借助于沙盘推演,使学生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按企业供应、生产、销售、投资和筹资五个环节构建整个会计核算理论体系,能提高学生们对企业整个经济业务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整体把握。在具体的沙盘推演过程中,每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是某一经营环节整体资金运动链条上的一小段,而不是孤立的、零散而琐碎的。这样,我们在分析每一笔经济业务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时,都是站在一个整体的、全局的角度。
其次,从资金运动在沙盘上的推演来看,各种会计原则、会计假设等理念是影响企业资金运动的首要因素,这种推演使得资金运动、会计原则和会计假设、会计项目的设置紧密结合起来,使会计学生们不仅知道资金是怎样运动的、账务是怎样处理的,而且还知道资金为什么要这样做,账务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进行,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农业 会计制度 完善 资金控制
一、引言
农业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对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整合,从而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相关政府对我国农业会计的日趋重视,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环节之一。虽然相关政策和标准已经趋于明确,但是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相关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核算中存在漏洞,影响核算反应的结果。
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产业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同时也决定了农业会计制度能否完整的反应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活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当下农业发展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产业内部的核算存在漏洞,而如果不及时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也变得多样化,发展方向上也与以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当下的工业会计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农业发展中,其核算的重点也没有及时进行变化,从而导致农业会计制度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的发展,无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核算和反映。
(二)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由于农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业务,在发生经济核算环节之前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同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也更为复杂和多变。而当下用于农业核算的会计手段较为落后,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核算的方式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决定了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无法对农业内部环节进行控制。
(三)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加强
在对农业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有着多变性的特点,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信息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农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企业内部的相关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信息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变化,同时也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考虑,从而使会计处理方法更适用于当下的农业发展。
三、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策略分析
当下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不能很好的将农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不利于当下农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当下的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整合,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完善
由于农业其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随着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核算。由于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和不可控性,可以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特殊的标准对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对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整合,从而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核算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方向,结合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管理。
(二)强化会计处理环节
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的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处理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适当的增添一定的会计科目,明确账务处理的过程和环节,进一步提高账务处理的有效性。在强化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分类,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高素质会计核算团队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中也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不仅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完善中,可以提出更多有效的会计处理办法,从而间接的完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控制,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立
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明确会计制度体系内部的法律责任的确认,从而强化会计内部的控制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会计核算行为的约束来提高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构建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明确法律责任可以对会计核算的行为进行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性,通过加强管理来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明确,对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需要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制度体系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日常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提高日常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从而全面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规划,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建设路径[J].农业经济,2015年9期
[2]唐立兵,刘志成,张平.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2期
[3]李玲英.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督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5期
[4]王志霞,李思经,李虹.对完善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6期
篇10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确认计量比较
一、会计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围绕会计相关性原则在确认计量上有着比较大的区别,相关性原则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就是要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在减少和规避错误、虚假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只有按照相关性要求进行会计计量,才能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到真实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相关性也是为了满足企业会计信息核算的要求,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和决策管理、企业财务报告之间的关联,在强调彼此之间会计信息一致性的基础上,依靠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为财务会计管理的预测和决策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而税务会计在相关性原则上和财务会计有着很大的区别,税务会计在相关性原则的使用上主要是为了满足税务检查中会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要表现出其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相关性。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收入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相关支出都必须是围绕经济利益开展的,跟经济利益无关事项发生的支出不能税前扣除;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所支出的相关成本,按照规定为了规避企业偷税漏税行为,在税法中对此类成本设置了相应的扣除标准。也就是说在税务会计中进行扣除成本支出时,应当确保其支出必须跟收入具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否则不得税前扣除。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相关性原则的使用上是一样的,在确认计量过程中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性原则在上述这两种会计确认计量中的差异,提高确认计量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二、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比较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核算中都是将会计准则作为基本依据,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会计核算业务的基础,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要实现会计核算和确认主要是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要保障企业在收入的会计核算及计量是在收入发生当期进行的,不允许出现提前开展或延后开展的情况。二是在税务会计中,也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来确认企业应当缴纳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工作。但是就税法中的会计权责发生制而言,这一会计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具有一系列的问题。
三、会计重要性原则的比较
重要性原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会计核算程序时,围绕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根据特定经济业务的内容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排序和选择,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减少核算的偏差。一般情况下,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都是根据重要性原则来进行的,因此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尽量确保其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对于财务会计来讲,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首先应当保障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财务管理状况真实完整,通过其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得以全面地反映。除此之外,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相关的经营决策信息、管理成果信息等有效信息也应当充分运用到会计确认计量方法中,切实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跟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不同,税务会计在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时,不仅要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完整,通过会计财务报告得以反映。同时更应当尊重税法的相关规定,在税法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在税法规定上,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并不会考虑企业的性质、规模大小以及业务情况,对任何企业都是平等的,这也使得税务会计对于重要性原则的考量比较小。这也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会计重要性原则方面的差异,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在实际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中,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企业税务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陈立弘.财务会计确认若干问题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