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堂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游戏课堂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体育课堂 游戏教学 重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对体育感兴趣,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热情。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农村教学场地小、器材少,一部分老师对体育“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望而兴叹。个别老师对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教学方法枯燥无味,教学手段单调呆板,教学语言生搬硬套,使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索然。为此,适当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体育基础知识、技能,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怎样使游戏性的体育课上得生动,新颖活泼,有趣呢?我就这问题谈谈看法。
一、教学方法的游戏性
小学生对体育课普遍感兴趣,所以教师应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游戏性的组织形式来渗透教学内容,如投掷垒球项目,可以用掷“纸飞机”、投降落伞等来作为诱导练习,为投掷教材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形象性
在体育课中,要使学生始终如一地处于良好的学习形态之中,就一定要采用形式丰富多彩的形象化教学,如儿歌、比喻、模仿等;对于一般高年级的学生,多引用故事性的游戏情节,如“军事练习”、“野炊”、“义务劳动”等来模仿人物和动物的形象与动作。低年级学生可采用各种动物的动作,如“走、跑、跳、飞”,以及手脚配合,把他们引入角色之中,这样别有一番情趣,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既学到技术,又得到锻炼,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生都有一种“三好”的心理特征,即好动、好强、好胜,对单调枯燥的重复练习教学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任何新奇有趣的外界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掌握教学手段,针对其特点,安排新颖多样多变换的教学形式,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若一味强调速度老是重复相等距离的跑,那么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直线下降,在5―7次快速跑中最多认真跑两次,但若采用变换形式的快速跑,针对他们“三好”的心理特征,安排前两次学习快速跑技术,第三、四两次不等距离的组合角逐跑,第五次叫号跑。第六、七两次男、女不等距离的对抗比赛,我采用接力、换物跑等多种多样的变换手段来引导他们完成教学任务,并采用有趣味性的放松游戏和欢乐的舞蹈等,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放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预期效果。
三、教学语言的儿童性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一句生动的语言,一种形象的比喻,往往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丰富想象,活跃思维。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态来建立师生的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师的语言要热情、明快、富于鼓励和启发,语气要声调柔和,吐词清楚,顿挫分明,举例要生动活泼,绘声绘色,教态要和谐可亲,富有亲切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如用形象语言来教导学生:“兔子是怎么跳了?”“马儿是怎么跑了?”“大熊猫是怎么做滚翻动作?”又如前滚翻的动作要求他们“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翻”,投掷垒球:“蹬地转身似箭弓,挥臂和碗快如风”,等等。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一般应采用语言教学法,如用带有故事性的游戏目标,目的地,拟人、拟物的模仿动作,激发他们的情感,适时抓住他们好奇的特点,使他们自觉地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和锻炼。
四、课堂设计的新颖性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就必须注重他们的生理心理要求,所以在课堂设计上要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如音乐舞蹈图片等来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实例来丰富教学内容,用新颖多样、形象生动的动作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用新颖别致的场地、美观合理的器材布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一节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开始部分用提问小动物的动作和模仿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准备部分用音乐舞蹈来代替,基本部分做循环练习和游戏性动物跨越诱导练习,以对抗性的游戏比赛来活跃课堂气氛,结束部分用简单易懂的集体舞做放松。在场地、器材上,布置合理整洁简单,如画一个12―15米直径的大圆圈,自制五支标枪,在每个等分的边沿上插上一支标枪,用两条橡皮筋绕过中心标枪,接到周围的标枪上成“(+)”字图案,然后使各条线靠近中心的高,边沿稍低,让学生练习过竿动作,这样可分四组同时练习,加上其他几个简单学过的动作作为辅助内容,这样既能增加运动密度,又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始终有新颖的感觉,有求知的欲望。
在场地小、器材缺的情况下,只要大胆地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就能传授学生运动知识、技能、技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艳.小学体育游戏的作用与选择.2009,(01).
[2]李实盼,林富凛.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篇2
关键字:语言表达 有效表达 引导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灵活自如的操作和准确清晰的表达体现了学生的良好信息素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需要听听、看看、做做,更需要大量的读读、说说、讲讲。所以学生有效的表达能力主要体现于用流畅的课堂语言进行交流、用规范的技术用语描述操作过程、用科学的信息思想分析问题等等方面。
一、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操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种误区:过于偏重操作技能的训练,而轻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学生动作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思维的渗透;过于关注学生操作的结果,而忽视了专用术语的积累,从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语言”障碍。
曾今有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认识powerpoint》一课时,就曾遭遇这样的尴尬。
师:powerpoint 和word 是窗口相同用法相似,我们可以在word 菜单附近找到它的踪迹。请你根据已学的word 操作经验,尝试启动powerpoint 应用程序。
生:先按“开始”,再按“程序”,接着选“附件”,最后点这个“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桌面上就出现了这个。老师本意是通过迁移情境让学生掌握启动powerpoint 的方法,但学生不规范的表达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它反应了学生中存在的信息技术学科基础薄弱、技术术语匮乏的弊病。很多的学生不知道用什么术语去表达操作,也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组织去表达观点。
这种教育现象已引起了不少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往往高于基础理论分,这说明学生对基础概念的认知仍停留于表层。他们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对文字的表达能力不足以胜任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
二、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1、表达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
众所周知表达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人的成功要素中,有15%源于智力,却有85%源于沟通。信息技术学科表达不仅是课堂交流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生活的需要。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只会操作、不擅表达的人如何实现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价值。表达能力的训练并不限于语言学科,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都有训练语言表达的任务。信息技术学科表达既有所有课程的共性要求,也有其学科特质。
2、有效表达能够促进学科学习
强调学科表达是现代教育“轻视结果,注重过程”的重要体现。语言表达是注意、阅读、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事实证明,小学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从小培养规范、准确、精炼、主动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课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1、引导性的表述,让教师成为语言表达的典范
课堂中教师清晰的示范讲解、仔细深刻的分析点评都是学生有效表达的典范。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及语言感染力,还应善于运用即时性评价,发现学生表达中的问题,组织评价,教给学生科学的表达方法。
2、主动踊跃的表述,让孩子成为语言表达的主角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由于缺少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表达的欲望明显弱于操作。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说。在课堂中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操作中的偶然失误,就忽略了他们为之付出的种种努力;不能因为技能水平的差异,就忽视了学生的点滴进步。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努力呵护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时常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点滴进步,才能使学生由最初的“不敢做、不想说”到“敢做、敢说”,再逐步走向“能做、能说”。
3、精确性的表述,让信息技术课堂彰显学科规范
信息技术学科中术语很多,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强调术语的规范和积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单击、什么是右击、什么是快捷菜单、什么是对话框等等,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术语表达的规律,形成相对稳定的术语表达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学生要循序渐进,让规范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要有一个持之以恒、逐渐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逐步深入、及时纠错、不断完善、长期坚持,最终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
4、全程性的表述,让思想在交流表达中升华
课堂中流畅、规范、精彩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上机实践表现兴奋,却唯独缺少细致周密的审题和静心思考的习惯。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操作前的讨论与分析,要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等。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使每一项操作的目的更明确、流程更清晰,这就体现了在操作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而后有步骤,有目的的操作练习。
人们都说操作中“说”的过程,实质就是对技术操作逐步规范的过程和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过程。所以,在操作中要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这样,学生就能有机会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疑难问题,也让教师有更多时间直面学生的问题,让师生能在共同的交流碰撞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操作后表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展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所思、所疑、所获。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口头的表达,也要重视书面的表达。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记录有关的操作过程、技术要点。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传统的表达,也要重视现代化的表达。信息技术表达并不局限于课堂内,学生也可以通过qq 等进行表达,可以是传统的对话式表达,也可以是作品表达,从而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和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篇3
1沉浸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于1975年提出沉浸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地投入情境当中,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即进入一种沉浸之状态。这种沉浸体验是人们完全投入一项活动而体验到的整体感受。沉浸理论为游戏教学中的真实情境体验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换言之,在实际课堂中设计良好的教育游戏兼具教育性和游戏性,能够吸引学生沉浸于游戏所创造的学习情境中。这种游戏沉浸能够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增加其参与教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课堂学习内容。
2游戏教学及其重要性
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是把游戏活动引入英语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动机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从这一层面上游戏教学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2)沉浸性,也即体验性。在设计良好的游戏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而这种学习体验的获得主要是指沉浸于游戏所创造的学习情境中的学生通过有效的运用英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的真切学习体验,而非空洞直白的知识点。
3游戏课堂组织原则
3.1课前
沉浸理论中提到,挑战和技巧是影响沉浸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两者必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沉浸才有可能发生。具体到游戏教学形式及内容,若挑战过高,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学生又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游戏教学时应当注意:第一,恰当性。也即教师要通过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确定教学实际目的,整合教材内容,选取难度恰当的游戏任务将教学内容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机融合。只有合适恰当的游戏教学,才能够凸显其特有的教育意义。第二,多样性。游戏教学要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体现在游戏任务的设计上应当难易程度适当,形式多样,满足各个学习梯度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非个别学生的独角戏。比如针对后进生的游戏设计可以采取单词击鼓传花,错误连连看等考量基本知识的识记,而针对善学者,则可适当提高游戏难度满足其对知识的进一步应用。确保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是以人为本教育观在游戏教学中的体现。这点教师在课前准备游戏教学形式内容时,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师在游戏教学中的组织者身份。
3.2课中
游戏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取决于课中的开展情况。故而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有效指导。教师选取的沉浸理论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并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的同时,还要指导教授给他们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其专注其中。教师有效的示范,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沉浸在游戏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第二,即时反馈。沉浸形成的另外一个因素则是活动的互动性,即随时可以看到努力的结果。只有这种持续的对自身的肯定才会促使其不断挑战新的高度。而这种及时的反馈体现在游戏教学中就是教师要即时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客观正向的反馈,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不断促进其下一步的学习。具体而言就是游戏教学中评价的设计必须合理客观有效,不管是一个拟声的动画掌声,还是一个加分,还是教师的口头即时表扬,都必须能够进一步服务于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的真实体验学习。
3.3课后
教师在课后主要是运用沉浸理论反思游戏课堂的有效性。这也包括两方面:第一,即时反思。顾名思义也即课后反思当堂课游戏教学实施效果,主要是总结归纳得与失,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并不断对游戏形式进行调节与再创造,使课堂游戏不断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价值。第二,随时反思。也即教师在平时应当培养游戏教学的敏感力,用发现的眼光随时挖掘创新可能的教学游戏素材,并运用于教学实际,做好创造与再创造工作。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的游戏教学进行反思,持续用沉浸式理论要求提炼游戏素材,才能真正培养锻炼自己的游戏教学能力。
篇4
【关键词】 游戏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这一门学科本身就比较抽象,以至于小学数学课堂也是比较枯燥无味,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比较贪玩,很难对这比较单调的数学课感兴趣。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游戏与小学数学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了高效的数学课堂。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养成了很多优良的品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懂得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一颗童心,都比较爱玩,尤其是对游戏情有独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不使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可以将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引入到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知识并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自由结组,这个游戏叫‘凑十游戏’,你们这个小组里的人每个人说几个十以内的数字,最后你们说出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10,比如小宁说出了2和3,那么小明为了将这些数的和凑成10,就可以说出4和1或者5。下面大家来做做这个游戏吧!”做完这个游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将数加起来的总和为十几的知识,慢慢地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以游戏的教学方法愉悦了学生的心情,在游戏中既紧张又兴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游戏化教学的运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例如苏教版的四年级下册的《乘法》教学中,老师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笼子中有兔子和鸡,总共有18个头,54只脚,问笼子里到底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做这道题,这就需要相互合作,一起数够题目要求中的18只头,54只脚,有的学生需要扮演2只脚的鸡,有的学生就要扮演4只脚的兔子,在游戏中去探索新知。这种游戏化教学就突出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戏中不能只顾自己,要考虑这个小组这一整体所需要你扮演的角色,需要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去探索数学的奥秘,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游戏化教学,丰富数学课堂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而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开展游戏化教学,使课堂变得丰富精彩。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体会可能性的概念,进行了游戏化教学:“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看桌子上有一个不透明的箱子,10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3个红色的5个黑色的2个蓝色的,下面我将这些小球全部放入这个箱子中(摇晃一下),有哪位同学想上前来摸一个小球出来,看看你们会摸出怎样的小球来。”这时学生们会陆陆续续地到前面去亲自试验一下,并互相叙述自己最后的结果。这样让学生们在摸球的游戏中体会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们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使单调的课堂生活变得丰富精彩,活跃了课堂氛围,感受到学习小学数学的乐趣。
四、游戏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自律能力,对一些新奇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这些新奇的事物带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长时间的放在老师的授课上。将游戏引用到数学课堂中,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进位加法》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引用了扑克牌游戏,几个人一组,让两个人分别拿着1到10的牌,这两个人任意出一张牌,算一算这两牌加起来等于多少,谁先准确的回答上来,这两张牌就归谁,看看到游戏结束的时候,谁手中的牌最多。这个扑克牌游戏的运用,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中,同时推动着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游戏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欢乐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使数学内容不再那么抽象化,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采用游戏化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领悟数学思想、学到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课堂游戏;小学英语;性质
课堂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游戏,广义地讲就是玩,一种娱乐形式。英语课堂中的游戏又和纯粹的嬉戏有何区别呢?英语课堂游戏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的过程。通过真实的教学环境,采用一种生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可见,游戏在课堂中的作用,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让学生放松或者只是一种教学方法。
一、“游戏”这个教育理念的提出,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
它的情景性、互动性、主体性、参与性符合了小学阶段学生好奇的天性,创造了一种英语学习的环境。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以景动情、以情促知、情景交融、寓教于乐、在此过程中学生更能发挥主体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彰显自我个性,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应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来研究
通过这种形式,把教学的目标、内容、环境、方法、手段和评价有机结合,使英语教育目标最优化。
三、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追求
目前,这样一种新颖的形式已经被大多数学生所欢迎,教师所推崇。它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拓展思S,启迪灵性。游戏在教学中还可以是儿童身心愉悦,教学气氛活跃。这样的教学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有所乐,有利于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如果这样理想化的课堂环境得以实现,教师就必须有丰厚的英语知识积淀,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经验。
四、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基本特点
英语游戏教学包含了情感性、知识性、人文性、方法性、迁移性、发展性和整合性,它不是单纯的搞笑、嬉闹、毫无目的的娱乐。首先,这个理念要根植于教师的脑里和心里;其次;应该把英语课堂游戏变为一门教学艺术,使之成为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
1.情感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英语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英语文化的热爱。学好英语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学到西方先进的理念。当今社会,英语文化的全球性不可忽视,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可是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英语,并对英语文化感兴趣,体验学习英语文化的乐趣,从内心真正接受英语。
2.知识性。英语学习是知识逐渐积累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在特定时间内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这里就包含了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训练。其中包含了词汇的积累、篇章的阅读、发音技巧、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句型学习等等。游戏在其中的功能不要被夸大,我们还需要正确地认识。如一节课上缺少了应该必备的知识信息,那么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也都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价值。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课堂游戏把气氛弄得非常活跃,那只能是一种哗众取宠的现象。丰富多彩的游戏是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具体的语境当中,其交际性、工具性、人文性也就逐渐得到了发挥。
3.人文性。人文价值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是被重视的,老师在其中应指导学生学会聆听、表达、协作、竞争、共享……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相同的,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外语,只是通过这一种学习媒介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上需要老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热情;另外还需要老师有对学生、对事业深深的责任感。
4.方法性。课堂游戏在英语教学中无论从教还是学的角度,都应该遵从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就知识而言,单词记忆、句法学习、发音规律和技巧、阅读技巧、交际对话……这些方面都需要在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有精湛的业务水平。因为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开展有价值的课堂游戏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例如,怎么确定主题,形式的选择,手段的应用,选择何种媒体,如何学会聆听,如何学会协作等等,凡是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游戏教学中都能遇到。
5.迁移性。任何学科都有互溶性,小学课堂游戏在英语学科的运用同样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同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技能也能融入英语教学中。这也需要教师跟上新思路、新方法,多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
6.发展性。课堂游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开阔了眼界,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这种影响也潜移默化地向生活的其他方面延伸,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重要吗?这是许多家长们想要获得答案的问题。现在的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忽视英语的重要性,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阶段。其实不然,现在英语的重要性相比以前已经大大提高了,学好这门课程,打好基础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业都非常的有帮助。英语学习比起数学和语文更重视基础,如果小学阶段没有打好扎实的基础那么在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学习便会感到十分吃力影响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说小学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
既然了解了小学英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教师要怎么做才能使孩子们爱上这门新的语言,要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会使学生们打好基础呢?那么我们来一起浅析一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要想让孩子们学好英语,就要让他们对这门新鲜的学科感兴趣,孩子们有无限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我们教师正要很好的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兴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样才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如果只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那又怎能回提起孩子的兴趣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的这四十五分钟。
1、鼓励式教学
1.1、“精神“鼓励
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或者小公主,家人们都宠着护着,听不得批评,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错误而经常批评,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叛逆或者厌恶的,因而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喜欢就会没兴趣。采用鼓励法来改变这一状态,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创造几句朗朗上口又简单的鼓励口号,比如:good、good、verygood!perfect、perfect!×××go、go、go!等等并配有拍手、拍桌子等一些简单的动作,使学生们的单词与拍手声富有一定的节奏感。当孩子们回答对问题时,表现优秀时其他同学们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们都会积极的回答问题,渴望回答问题,获得同学与老师的表扬。
1.2、“物质”鼓励
在课堂上个教师除了有“精神”上的鼓励之外,我们还可以有“物质”上的鼓励,一个小小的不粘胶,小小的红色印章,小小的一朵小花都可以成为我们鼓励孩子们的道具。这样的奖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扬鼓励分发,也可以一个人的形式进行表扬,在课程结束时为表现突出的学生分发小奖励,这样他们不仅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同时也可以放学后获得家长的表扬和鼓励,获得了双丰收的效果。不断地奖励可以建立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和成就感。
2、英语儿歌式教学
歌曲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的内容,英文儿歌也是如此,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哼着押韵的歌词,学生们可以很轻松的接受这样全新形式的英语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歌曲来学习英语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为儿童所熟悉和喜爱的儿歌中,有大量内容反映了对儿童的思想及行为培养的内容,儿歌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词句都是简单易懂的。歌曲的抒情性和表现性以其音响、旋律、节奏、复调等因素作用于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心灵的共鸣。通过英文儿歌,把原本显得抽象的英语教育变得具体和生动起来。通过念叨理解,既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心志和陶冶情操。
3、游戏式教学
游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课堂上,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环节来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学习的英文单词,句子等融入到游戏环节中,使学生在轻松游戏的过程当中就能获得知识。游戏教学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3.1、个体游戏法
个体游戏是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每个游戏都是在为自己争取奖励,获得成功。比如我们在学习新的单词时,可以选几名同学站到班级的前面,把单词进行分解,每个孩子选择性的拼说一个或者几个字母,字母拼说完后的下一名学生来读出单词,拼说错的就要被惩罚不能进行游戏了,最后一名获得胜利。单词接龙、猜字母等等这些游戏对学习新的单词拼写会有很好的效果。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会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无压力,学习很快乐。
3.2、小组游戏法
篇7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倾听能力较弱,还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倾听,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对此,本文以小学体育课堂为例,对培养小学生正确倾听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从师生关系、教学契机、课堂游戏和激励性评价等四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
关键词 体育课堂 小学生 倾听 重要性 习惯
“倾听”作为新课程教学中的新名词,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和锻炼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反映班上一些学生经常一味地只顾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从不倾听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事实上,由于低年级学生本身的特点,这种“唯我独尊”的行为在很多小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能力还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倾听习惯。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限于其年龄阶段的常见特征及学习方法和能力上的不同,倾听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且能力表现普遍较差。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表现为认真、专心地倾听表达者的言语内容,这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是对说话者尊重的表现。除此之外,正确的倾听习惯使学生懂得如何倾听,绝不是有耳无心,而是应在倾听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思考,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表达欲望强烈,捕捉信息能力有限,且不善于倾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尊重他人,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吸引学生倾听
小学阶段的学生初入校园难免对教师产生陌生感和敬畏感,其往往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倾听”也多建立在“怕”的基础上,这对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和心理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上多了解学生,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从心理上愿意听教师的话。体育课堂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程之一,自由活动时间是最好的师生交流时机,多与学生交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学生从内心中愿意倾听教师的意见并获取知识。 (二)捕捉契机,教会学生倾听
低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为表达欲远远高于倾听欲,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话,而不喜欢听别人说。体育课上,笔者一旦提出问题,很多学生都不管问题是什么就会争相举手抢着回答,在其他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还有学生抢着回答,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他们提出要求:认真听的同学才有机会回答问题。等学生安静下来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倾听”教育,明确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教导学生要认真倾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倾听的过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倾听的过程不能抢话,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即使对方有错也应在发言结束后指出;最后还应用心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并进行选择性的倾听,获取有效信息。课堂中找准契机,引导学生如何倾听,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打好基础。 (三)利用多种体育游戏,训练学生倾听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体育课上一些机械的运动动作如果只是一味地反复练习,难免让学生觉得辛苦无聊。如果将课堂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以实心球的投掷动作学习为例,笔者会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并选择坐、跪、蹲、直立、半蹲的方式进行投球,选出整体投球最远的小组为获胜组,之后各小组间进行交流,总结投球经验,最后笔者进行总结并示范标准的投球动作让学生自主练习。利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动作的不同,并利用各组间的交流和教师的经验总结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意识到倾听是顺利表达的前提。这一过程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得学生的多项能力得以同步提高。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倾听
体育教学中,很多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学生有时会走神,没有认真听讲,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听课效率可谓是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可以说:“这位同学一直注视着老师,听得特别认真,其他同学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这位同学在他人发言时听得非常认真,并能指出不足,特别值得大家学习”;“同学们能在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不仅营造了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大大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结语
倾听作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在小学教育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充分地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都应根据学科特色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英语;应用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主要通过模仿达到掌握英语单词和句子的目的,然后进行语言的使用和表达,实现英语交流。掌握语言学习过程的主要特征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因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知识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中采用唱歌、表演、画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行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
一、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重要性
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课堂中,理想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学习,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环境,实现英语的应用,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英语课堂游戏的方式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这一点。在课堂中,利用短时间的英语小游戏,能够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有趣的小游戏中能够实现学生的兴趣的激发,为学生之后主动进行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游戏教学法的使用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好动、表演欲望较强,对于新生、有趣的事物接受较快。在进行课堂游戏的同时,要求学生对产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和积极的配合,能够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减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难度。优质的英语课堂中采用合理的游戏设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
二、游戏教学法在英语中的应用原则
(一)游戏和知识的结合
采用游戏教学是积极地实现娱乐和知识有效结合的方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游戏的设计,在游戏中实现语言的教学目使学生能够获得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掌握语言中的规律。为了实现之一教学目标,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游戏中的体验和教学的目的进行充分结合,使学生既能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又能够实现知识的掌握目标。
(二)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事物和创设情境继续拧教学,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游戏的方式较简单,通常是有关记忆力、反应能力的活动,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在进行游戏的选择时,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保证能够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需要。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和习惯
游戏的功能不仅仅是娱乐,还包括在游戏中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思想的形成。在游戏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完成游戏,能够提高学生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游戏的进行中,教师要制定游戏的规则,采用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保证学生地积极参与和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鼓励。
(四)保证游戏教学的多样性
针对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游戏较多,例如:字母游戏、单词游戏、句子游戏、对话游戏和课本剧游戏,游戏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两人、小组和集体的活动形式。游戏可以针对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观察、想象能力等,采用的形式有:听、说、读、写。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一)创设游戏情境
利用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创设游戏,将教学内容设置在游戏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练习和比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例如:在外研版的教材中有关颜色的英语单词red、blue、yellow、green、black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转盘的形式,将各种颜色设置在转盘的内围,将单词设置在转盘的,然后进行计时比赛,然学生将转盘中颜色和单词拼至正确的位置。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爱玩的心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水平。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能够将已学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真正愿意学习。
(二)在游戏中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英语知识中,每节课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同时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如果只依靠教师进行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一定会好。这时,教师就需要将重点和难点体现在游戏之中。
例如:在教学“Maybe I will be a doctor”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练习,按照一定的梯度和层次进行训练,从无意义的训练转变为有意义的训练。针对课文中的难点“What will you be in the future?”,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拍手说和双人配合问答的形式进行练习,并采用相对应的图片进行综合训练。采用这种分层次的练习形式,能够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
提高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的利用程度,就要进行不断地复习和巩固。在复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就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游戏,提高知识复习的乐趣。
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原则[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5).
篇9
一、立足体育游戏,提升课堂教学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板,只是按照体育教材及教学大纲来照本宣科,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所以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压抑。与此同时,高中生面临着比较大的学习压力,所以他们大都没有心情去参与体育活动,即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时候,他们也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中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通常而言,自我国古代以来,就有了舞蹈、射箭、军事训练以及民间游戏等一系列娱乐活动。而体育游戏则是将体育教学与游戏教学进行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起可以锻炼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奠定扎实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审题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其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等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高中体育游戏运用下,游戏所具有的自由性特征可以使学生切实摆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游戏中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游玩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与此同时,在同学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互相敞开心扉,彼此包容接纳,依照特定的体育游戏规则来进行相互互动,可以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另外,在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和学生均是游戏的参与者,他们均可以将自身作为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来投入到切实的体育活动中来,以使师生均可以在享受体育游戏活动的同时,切实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善用体育游戏,激活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表明,体育游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活动,可以使游戏参与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在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大都比较喜欢玩,比如当前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实际上就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蹴鞠游戏活动,而武术和篮球等体育游戏活动等也均起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游戏。然而,在当前的高中体育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大都先要求学生进行慢跑,然后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之后就开展体育教学,但是这种体育准备活动形式无法使学生的身体肌体得到充分地松散,身体惰性得不到克服,无法提升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度,那么会对学生的上课热情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体育学习问题,体育教师可以丰富准备活动方式,比如在跑步的过程中采用老鹰抓小鸡、螺旋跑、蛇形跑和钻山洞等多种方式,并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合理采用跑步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跑步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采用空中抛接球和丢手绢等方式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导入体育教学内容,从而可以使学生身体在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激情。
在体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大都以小组形式来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借助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高中生面临着严峻的考试和升学压力,所以他们的身心压力比较大,所以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可以充分解放学生的压力,放松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游戏方式,比如通过对各个同学进行相应编号,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编号来进行追人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反应能力和移动速度。又如,在讲解篮球部分体育教学知识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NBA模拟演练,使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并鼓励他们模仿其动作,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篮球游戏中来提升自身的篮球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驾驭体育课堂,慎用体育游戏
篇10
关键词:心理游戏;职业生涯规划课;原则;应用
心理游戏是以游戏为媒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游戏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它与其他游戏与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强调人际互动,激发游戏者某种内在心理体验,并加以引导,帮助游戏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应侧重于学生观念、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而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心理游戏其自身的强烈趣味性及侧重人际互动、内心体验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将职业意识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目标特别是德育情感目标的实现。作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应该适应时代的潮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发挥好心理游戏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心理游戏应用的基本原则。
1、服务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原则
心理游戏并不适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一般而言,体现职业意识、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培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内容更适合使用心理游戏。因此,是否使用心理游戏要取决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如果只是为了调动兴趣而游戏,就会使游戏失去方向,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2、服务于学生的原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心理游戏的应用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生理状况、性别特征、参与人数和情绪状态,甚至学生生源地、家庭背景等情况。同样的心理游戏,在有的班级使用效果就较好,有的班级就会很难推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因此,心理游戏在选择和使用的过程中,要以服务于学生为宗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
3、充分重视体验与分享的原则
心理游戏不只是简单的玩耍,而是通过玩耍过程使学生获得内心体验,这也正是心理游戏最有价值的地方。虽然心理游戏只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方法的一种,但要发挥其价值而不流于形式,就必须在游戏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并引导学生及时与同伴分享,强化体验的影响。这种体验可以是即时感受的表达,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游戏感受的小短文。但无论怎样的形式,都需要教师要给以及时科学的评价,帮助学生理清思想,端正态度。
4、安全易行的原则
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是运用心理游戏的首要前提,对那些可能对学生不利的因素要能够有预防的措施和手段。因此,运用游戏时,要注意规则的制定(规则中限制某些危险动作和行为)、环境的布置、形式的选择以及结果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游戏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安全,如游戏中可能会发生对学生人格及尊严造成伤害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当出现一些可能引起伤害的苗头时,能够及时引导,加以避免。除此之外,心理游戏在选择时,要尽量以简单易行为原则,否则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或因游戏难以开展而导致失败。
二、心理游戏的具体应用。
1、导入阶段,设置情境,提高兴趣。
心理游戏有很强的趣味性、活动性和启发性,利用心理游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从课堂伊始就吊足学生的胃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授“认识自我”这一内容时,设置“猜猜我是谁”这一小游戏,即教师给出班级5名学生的优点,看谁最先猜出这些学生的名字。这5名学生中有2名学生是日常表现好的学生、2名是学困生、1名是普通学生。通过这一游戏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人都有优点,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从而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自我分析。
2、授课阶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德育目标。
在讲授“树立学生团队精神”时,使用游戏“生死与共”。 其规则是:主持人喊“一、二、三、开始”后,每组所有同学都必须站在预先画好的圈里,不得有任何的身体部位碰触圆圈以外的地方。主持人计时,最后站不住的一组选手获胜。游戏结束后,先是学生组内相互交流,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与大家分享活动体会。通过游戏,学生普遍认识到“要想完成一项任务,组织中的每个人必须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和理解。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更多的机会,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和协作力,注重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游戏,通过活动――交流――分享――整合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团队合作意识由书本的理论上升为学生的共识,实现情感的升华。
3、巩固阶段,深化理解,留下反思。
在巩固教学阶段可以利用心理游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认识,并给学生留下反思的空间,将课堂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后。如在讲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一内容上,使用“有错你就说”一这心理游戏。规则是让学生排成纵队,后面的学生把手搭在前面学生的肩膀上。用数字代替方向(1――向左;2――向右;3――向前;4――向后),由主持人喊口令并监督队伍行进情况,犯错的同学需主动举手示意,并大声对组员说声:“对不起,我错了。”通过学生间分享游戏体会,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勇于面对错误和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主动反思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的错误。
再如在讲授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后,也可以利用一些成型的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