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化建议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理化建议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理化建议案例

篇1

【关键词】 医院病历档案;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510-02

医院的病历档案属于中国国家档案局所列出的档案目录中专门档案的民生档案,是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医疗有关的文字、图表、符号、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并经过病案管理科进行病历档案的收集,整理加工,并装订成册。病历档案的载体可以是纸张、磁盘、硬盘、光盘或其他设备。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资源的共享,与国际的接轨,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病历档案的利用价值也就尤为凸显出来。

1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改革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为了满足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就要与时俱进,实现病历档案从采集、存储、传递和服务利用过程中全面信息化,不断提高病历档案的利用率。

2 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2.1 实现了病历档案资源的共享 是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医疗服务从疾病诊治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转变,医疗服务的组织从院内合作向区域协统转变,医疗资源的配置从单个医院向区域统筹转变,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使远程会诊变得实际可行,因此医疗机构也从共享中获得利益。(1)

2.2 使病历档案的重要性得到体现 医院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医院的宗旨就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但是医疗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而且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医院的病历档案信息也是复杂而多元化的。这使得医院的病历档案信息显得尤为的重要,使得它的利用价值有着更高的期待,因此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在医院的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医院病历档案的信息建设使病历档案信息的使用,利用价值,及其服务社会的作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延伸。

2.3信息数据传递速度快 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等医院个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查阅,利用等,在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备的支持下使海量的数据从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通讯上,都能很快并及时的满足各方面授权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得以充分应用,让各个层次的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的调取,利用病历档案资料,

3 建立严格的医院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加强监管 根据国家档案局先后印发《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电子公文门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纲要,并结合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规定:“医院必须建立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门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相关的医院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管。加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的管理,经常与立档的科室沟通,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使电子档案能够及时的归档。及时保证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把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变被动接受各科室文件归档为主动上门指导科室开展指导档案立卷整理业务,主动与立档者或档案利用者建立联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随时收集档案材料,并积极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服务。(2)

4 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 一份病案可谓集医疗信息之大成,一些病案资料本身就具有信息的特征。(3)为了满足医疗、科研、教学服务;满足院内、院外及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下信息服务:

4.1 医疗作用 医院病案信息的医疗作用主要是备忘。没有那个医生可以永远记得住每一个患者的健康状况,例如他们做了些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最终确诊的是什么疾病,等等。但是这些诊疗计划、方案、记录对医务人员却很重要。

4.2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研究的作用 对疾病在家族、在人群流行、分布的科学研究。病案信息可以为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研究提供有计划的进行相关收集和建立相关索引的作用。

4.3医院的病历档案信息还具有教学的作用被称为活教材,记录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辨析、治疗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还具有医院管理作用,医疗付款凭据作用,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凭证作用,历史的作用。

总之,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是医疗改革的需要,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要有档案管理的知识、医学知识、病案信息知识、计算机知识,才能应对复杂的医院病历档案管理,要不断的学习和参加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1] 干芊、李扬新、胡瑛 钟伟梅.关于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思考[J].兰台世界,2012(17):6-7.

篇2

关键词: 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52-010引言

综合档案工作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完善的档案管理对学校历史资料的保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重大活动,只有齐全、完整的归档、存档,才能确保过程的完成;否则,学校就会遗漏自己的历史,也不能为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随着高校管理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顺应学校发展的需求,加快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服务。

1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的目标

1.1 高校档案工作标准化包括档案工作业务范围的规范化、档案术语的标准化以及档案工作技术与设备的标准化等一系列内容,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部分,可利于各单位档案工作者的学术和业务交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1.2 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①思想现代化。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主动提供资料和服务,提高档案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②管理方法规范化、科学化。建立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的技术方法,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切实地提高。

1.3 档案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①采用先进的库房设备、自动化管理的技术和设备等,用现代技术与设备储存、保护、利用档案。②运用现代光学技术实现档案的高密存贮,最常见的包括计算机输出缩微技术,快速扫描技术,光盘存贮技术,全息超缩微技术,应用普通缩微摄像技术等。③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登记、统计和库存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将档案的编目与检索,档案部门的行政管理等都实行网络化。

1.4 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档案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热爱并适合从事该岗位的工作,能够主动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应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挑战。

2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措施

2.1 制定总体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划,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档案人员要对实现档案现代化的长期和近期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因目标不清而造成的人才、物力的浪费,保证每一环节的效益。

2.2 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实现管理现代化就是配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而忽视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科学管理才能做到信息灵通、决策准确、规程合理、工作效率高、内外职能协调,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要不断学习创新,加强交流,制订出一系列科学的、统一的规则和技术规范,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规范档案工作。

2.3 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各级档案部门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改变过去“重管轻用”、“重量轻质”的陈旧观念,打破“你来我查”的被动局面,主动提供资料和服务,提高档案利用率,积极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广大师生群众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

2.4 加强档案收集、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首先是实现档案网络化建设。为了给高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利用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我们可以实现非保密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和网上利用,要在档案室相关网站上建立档案信息网页,实现远程在线查询。其次,是档案的数字化。为了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我们要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研究制定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规划。一是实现档案进馆前的数字化。收集和接收其他各种形式的电子文件及其生成环境,把电子档案连同相应的纸质档案一并列入档案部门的接收范围。妥善做好电子文件的积累、鉴定、著录、归档、保密等方面工作,按照文档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技术规范的规定,将文档进行分门别类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校园网上直接接收电子文件,实现校内文件材料网上传递、存储、立卷、归档等功能,依托校园网,进行文档一体化建设。二是对原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通过手工录入、直接扫描、缩微胶片转换等手段,使这些信息合并到现有档案资源数据库中。在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分级鉴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把纸质档案、胶片、照片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第三,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做好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为满足当前利用需求和实现自动化管理,达到收集完整、整理有序、系统准确、保管安全的目标,我们要首先做好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把职务范围内形成的文件材料据为已有,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严格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各部门应当按规定要求及时向档案室移交档案,不得分散保存,实现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档案室要着眼社会需求,改善馆藏结构,拓宽接收和征集范围。总之,要想实现档案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同步协调发展,我们就要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建设同步实施,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将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

2.5 要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档案管理技术越先进,对档案专业干部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要搞好档案建设,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要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扎实认真地开展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要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支持档案干部,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档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档案工作发展,进一步优化档案干部队伍结构,积极选调专门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充实档案干部队伍,把档案人员的培训提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整体规划,建立良性的队伍和吐旧纳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作风实的档案工作队伍,不断推动档案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高校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法规制度完备、管理体制科学、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技术普及、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档案事业体系。把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与高校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现代化系统,更好地为高校改革和建设服务,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篇3

据调查,某区常住人口约115万左右,仅主城区及新开发区域拆迁安置的超期过渡费每年就达到8亿元左右,全区每年拆迁安置的超期过渡费合计将大于10亿元。如此大的超期过渡费,具有深层次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现有的建设和安置模式,提前规划、有序推进、确保真正做到安置先行。拆迁安置超期过渡费在全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造成安置房建设推进滞后,房源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拆迁安置房建设的主要弊端:

一是规划布局不合理。在城市化建设中,拆迁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发展拓展更多空间,让城市发展更好,但在拆迁前,往往因缺少科学性、前瞻性的规划,导致安置房的选址不科学、不合理。有些地区拆迁后仍然实行就地安置,拆迁后在原址新建,仅仅为翻新式地建设,或者将棚户区进行改造,由“旧”变“新”、由“低”变“高”,这一原址就地安置的模式,能改变城市面貌,却不能较好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较好地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南京市已逐步改变这一模式,规划了四大保障房片区,主城区拆迁后均进行集中建设、集中安置,为城市发展腾足空间,而这一模式的缺点是安置地址一般较为偏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群众的满意度较低。

二是安置方式较为单一。从现状来看,由于住房保值增值的空间较大,所以货币安置较少有人选择。货币安置方式,即根据拟拆迁安置房屋面积测算成货币,由被拆迁户自行解决住房问题,或购买商品房,或其他用途,但更多被拆迁户选择安置房。当前各地推行较广的企业建设、政府回购,委托建设、政府回购,政府搭台、部门操作等方式,无论是代建、收购,还是由开发单位自建等方式,其最终都是由政府买单,难以解决资金等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三是建设进度普遍滞后。从安置房建设工程本身来看,就地安置必须待该地块拆迁完成后、相关手续办理好后方可建设,而手续办理的时间一般需近一年时间。因此,项目建设周期从手续办理到建成交付通常需要3到5年,拆迁过渡时间较长,政府要承担起繁重的超期过渡费,仅一年的超期过渡费足以建成一个中等体量的小区。其他类型政府回购等建设模式,往往因规划滞后、资金难以落实等原因,导致建设进度滞后,安置不及时等问题。

四是建设量与需求量不匹配。一般来说,安置房建设量要与需求量基本吻合,但由于被拆迁户往往选择房屋安置,较少选择货币安置,而现有的拆迁政策,按照房屋安置有利于被拆迁户,一般家庭能分配二到三套住房,甚至更多。安置房分配房屋多,导致两种现象,一则被拆迁户分得住房过剩,多用于出租,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二则增加了政府的建设成本,加大了政府负担。

拆迁安置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当下依靠政府手段进行安置房建设和管理,已难以有效解决安置房建设的资金、品质、效益等难题,应以社会化手段多元化推进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是将安置房与商品房建设规划联姻。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调查摸清未来二到三年或更长时间的拆迁量,根据拆迁量提前做好安置房建设规划,研究在商品房建设中留置一定比例的安置房,其优势,第一,可以克服安置房选址方面的难题。第二,可以克服建设品质方面的缺憾。第三,可以有效避免超期过渡费问题。其操作模式是,政府部门核定拟拆迁区域的拆迁量,在房屋未拆迁前就提前将拟拆迁地块安置房的需求量、套型等进行全面调研汇总,与开发商对接,将其纳入整体规划、设计。根据市场可调整价格,政府测算好补助方案,以减免部分土地出让金,减免相关税费、规费等方式补助开发商。通过这一方式,解决安置房建设资金、质量、进度等问题,开发商也可避免商品房开发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

二是将安置房独立选址与合作开发相结合。一方面,政府以异地安置的方式开展规划选址后,由开发商开发建设,土地以划拨的方式,建设地块的部分土地由开发商按照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安置房,部分地块由开发商自主开发建设商品房或者进行其他商业开发,用于平衡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将本地开发企业的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开发完成后移交部分房源作为安置住房,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安置房开发建设。

三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建设安置房。在城市发展中,拆迁户中存在着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家庭,可以根据该类家庭的数量等实际情况,由企事业单位自主建设安置房,用于解决职工的安置问题。政府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拟拆迁地块的拆迁时限及拆迁户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安置房建设。以这种方式,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为政府分担部分建设安置任务,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安置房建设推进缓慢问题。

篇4

【关键词】移民综合监理;视角;移民安置规划

一、移民综合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移民综合监理是在参照工程监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水库移民安置的特点,对移民工作管理方法体系的创新,是水库移民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是移民综合监理单位根据现行移民法律法规、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各项合同、协议等对移民搬迁进度、移民安置质量、移民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以及移民生活水平恢复情况等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

移民综合监理的主要职责可概括为“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根据审定的移民安置规划及进度计划监督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检查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进度,跟踪移民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和重要工程的实施进度,保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按进度计划要求进行。②根据移民安置规划确定的移民安置目标,监督检查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移民安置综合质量,对移民工程的建设进行技术监管,参与移民工程建设质量评估,参与移民工程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③参与委托方移民资金使用计划编制,审核移民实施机构的移民资金使用申请,监督检查移民资金的合理使用。④协助委托方起草移民安置合同或协议,对移民安置实施中补充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参与移民实施方案设计变更的审核及移民工程的招标活动,监督检查移民工程变更,对移民安置工作协议的执行与变更提出监理意见。⑤建立移民监理信息服务、收集、整理各类移民安置和移民工程建设信息,定期汇总和编制移民监理工作报告,及时向委托方报告重大问题;⑥监督检查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环境保护、安全文明施工与管理,协助做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⑦协调移民安置协议双方的关系,协助移民实施机构调解移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组织召开监理例会,为移民实施机构开展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移民综合监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常见移民安置规划问题

(一)移民安置规划前期工作不扎实

移民安置规划是移民搬迁安置的蓝图,是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移民综合监理过程中发现,部分项目的前期移民安置规划工作不扎实,移民安置规划没有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前期规划部分工作未严格按移民规划程序进行,如未进行移民意愿调查或移民意愿调查仅仅走过场,未对移民安置规划进行有效对接,移民参与程度不够等。如四川某水利项目,规划了两个居民点,因未进行充分的移民意愿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对接,其中一个居民点新址建设完成后,移民不愿意搬去该新址;而另一个居民点因距离省道较近,移民又争去该居民点,导致该居民点环境容量不足。②移民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前期工作过程中,因对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重视不到位,移民对政策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致使对移民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引发。③专业项目规划没有达到相关行业设计深度。前期工作过程中,受投资控制、设计周期、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及担忧该项目是否能够核准等原因的影响,部分专业项目没有达到相关行业设计深度要求,致使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专业项目设计变更较多。

(二)移民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实施阶段规划方案变化大

经审批的移民安置规划是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的依据,部分项目因前期工作不扎实、历史原因、政策变化、社会进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移民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符合度低,实施过程中,原规划标准无法实行、规划方案无法实施。这种情况在建设周期较长、移民安置任务较重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尤为突出。如某大型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广西、贵州两省(区),移民安置工作跨度时间长达13年,规划时采用的是有土安置方式,但因时间跨度长,移民的意愿发生了较大改变,且部分地区土地开发难度较大,生产安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实施阶段,部分地区生产安置方式不得不调整为长期实物补偿方案。如重庆某水电站,可研阶段未进行充分的移民意愿调查,规划了6个居民点。实施阶段,移民安置去向与原规划相差较远,最终仅实施了1个居民点,其余均选择了分散安置方式。

(三)移民补偿费用概算不足,实施阶段移民费用难以控制

为争取项目立项,部分地方政府和业主只顾及眼前利益,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过程中,有意压低移民补偿费用,移民补偿费用被严重低估。如某航电枢纽,地方政府为争取该工程立项,刻意降低库区专业项目投资概算,压低移民补偿标准。实施阶段移民补偿费用成倍增长、专项建设项目数量和费用明显增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时间跨度往往较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移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地方政府和移民主体的期望值提高,以及移民安置政策的完善和移民安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实施阶段部分补偿标准、实施方案与可研阶段成果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变化较大,其中在土地补偿、搬迁安置、专业项目等方面的费用增加幅度较为明显。

三、从移民监理视角对如何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移民安置规划应切实履行规划程序

移民安置规划应依法依规进行编制,充分研究落实移民政策法规要求。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区、市)均颁布了相应的移民政策法规,逐步规范了移民安置规划程序,有力促进了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

移民安置规划应切实履行移民安置规划相关程序,在移民安置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做好前期调研、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移民安置规划既要满足移民安置的近期需求,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留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同时应加强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让移民及时了解国家的移民政策、法规,引导移民通过正常的途径、合法的渠道反映其诉求,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征求移民意愿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应做到实处,使规划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二)夯实实物指标调查和移民规划工作内容

实物指标调查事关移民群众和相关单位的切身利益,是移民安置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在进行实物指标调查时,工作人员应该细致、耐心,大到房屋面积测量,小到零星树木统计,都要清楚无误并由权属人的签字认可。实物指标进行公示期间,移民群众提出异议的,要认真进行复核,确保无误,以免为今后的移民实施工作带来被动局面和隐患。扎实做好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是确保实施阶段移民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在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移民意愿和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移民规划方案要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移民安置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并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市、集镇和村庄的总体规划相衔接。

(三)加强设计变更的预控工作

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使得移民安置工作难以按原规划设计方案实施,重大和一般设计变更一定程度上均影响移民安置工作的进展。如金沙江某水电站项目,2015年收到的设计变更就多达58条,大部分均是增加投资。如何做好设计变更的管控工作,对地方政府、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可研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容易引起移民安置规划变更的因素,加强设计变更的预控工作,以便最大程度的降低设计变更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避免因前期设计深度不够、前期遗留问题过多等原因导致的实施阶段设计变更较多而致使移民安置实施投资增加、进度难以控制的情况发生。必要时,可以在可研阶段便引入移民综合监理对项目的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过程和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防止随意性、盲目性和增加可行性,促使投资、质量、进度按合同目标实现。

篇5

关键词:不平衡土推力;建筑结构;影响

TU3

2008年马鞍山西湖花园59栋“楼歪歪”,2009年6月27日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和2011年2月23日杭州备塘河上演“惊天动地”――百米河床瞬间拱出水面,这些灾害都是楼房或河床两侧地基压重差异大造成楼、河道位移、倾斜,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灾害,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分析都是不平衡土推力对建筑产生的影响。

一、不平衡土推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不平衡土推力呢,最直观形象的表述就是在建筑两侧一边堆砌土方,另一边则是通过下挖地下基坑从而导致建筑两侧因压力不均从而产生压力差,导致建筑周围土体因为不平衡压力而发生水平位移,水平位移过程中因为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从而对建筑产生了后果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以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故分析不平衡土推力对建筑的影响。

2009年6月27日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西侧淀浦河南岸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商品房小区工地内,发生一幢13层楼房向南整体倾倒事故,一名工人逃生不及被压致死。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立即组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为组长的14人专家组奔赴现场调查。上海市政府7月3日召开新闻会宣布,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4.6米深的地下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致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在3日的新闻会上,专家组组长江欢成分析事发楼房附近有过两次堆土施工:第一次堆土施工发生在半年前,堆土距离楼房约20米,离防汛墙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堆土施工发生在6月下旬。6月20日,施工方在事发楼盘前方开挖基坑,土方紧贴建筑物堆积在楼房北侧,堆土在6天内即高达10米。第二次堆土是造成楼房倒覆的主要原因。土方在短时间内快速堆积,产生了3000吨左右的侧向力,加之楼房前方由于开挖基坑出现凌空面,导致楼房产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对PHC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产生很大的偏心弯矩,最终破坏桩基,引起楼房整体倒覆。经过勘察、检验、复核认为,倒覆大楼的原勘察报告、原设计结构和大楼所用的PHC管桩都符合规范要求。针对部分桩基是空心水泥管的疑问,江欢成认为空心桩是很好的桩型,节省材料,垂直承载力很强。同时,从设计角度来说建筑物通常不依靠桩基来抵抗水平推力。对于楼房是否因开挖基坑导致倒覆的疑问,专家组成员认为上海的地质条件下可以进行基坑开挖,但是土方一定要外运。开挖基坑的案例在上海有很多例都没有出现问题。倒覆楼房的施工问题不在于开挖基坑,而在于土方没有外运,造成楼房前后高低差,产生非常大的压力差,致使土体水平位移,导致房屋倾倒。

贵州是山区地形,经常会遇到建筑在山脚修建的情况。此时,建筑下部须将山脚挖开,因此建筑往往会形成半地下室或局部地下室(即建筑1~2面靠山或坡,另外1~2面完露出室外地面)这样建筑非全埋地下室就存在不平衡土推力的影响。结构设计时,往往很难处理此类问题。出现此问题时,为满足高层建筑的许多规范,通常需要将完整的地下室依照上部塔楼的范围用缝分开。这样,能抵抗土推力的范围又会更加小了。因现在的建筑往往一个大地下上会有多个塔楼。未避免做超限审查,原本完整的地下室顶板不得不用几条缝分开,给地下室防水造成很多困难。

三、建筑产生不平衡土推力的原因分析。

(1)建设单位赶工期。违规赶工期往往是建设单位的责任,为了建筑工程早日投入使用, 建设单位要求加快进度, 施工单位言听计从, 违规作业, 施工所需强度还没有达到就进行下道工序, 给结构安全带来隐患。另外建设单位压低工程价款, 施工和监理单位无利可图时, 就会不择手段去施工和管理, 这样也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2) 施工企业偷工减料。经济效益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但只考虑经济效益就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节省费用,部分施工企业使用无资质的施工队, 或者通过挂靠或层层转包承揽工程的方式,因为没有资质的施工队技术力量不足、项目部不健全、管理混乱、很容易就出现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等动作,降低工程成本, 发生楼房坍塌就成必然。另外施工企业无视施工规范,违背科学规律去赶进度使许多环节会出现漏洞, 工程的早产造成先天不足, 刚交工便出现渗水、裂缝等现象。还有就是施工过程中投机取巧,施工不当必然导致产生不平衡土推力对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

(3) 监理企业缺乏监督。众所周知监理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价、进度、安全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的我国目前的监理工作管理混乱,监理不能够充分行使职权, 起不到应有监督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建设速度快、项目多, 执业监理工程师少, 有许多监理人员是无证上岗, 监理项目部技术力量偏低, 监督管理水平上不去, 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其次是监理市场混乱, 由于恶性竞争造成监理管理费用普遍较低, 国家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人员人工日费用不能得到保证,监理公司用不起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 为降低监理成本只得使用技术水平偏低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无实际管理经验的实习生, 这样监督管理力度自然放水。而且监理管理费低并一些监理人员不能自律给施工单位留下把柄,监理工作缺乏公正, 工程质量就很难不出现问题。

(4) 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不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行政主管部门难逃其责。其一招标管理混乱,对暗箱操作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 招标过程失去了公开、公平、公正性,技术力量低, 信誉度差的企业, 甚至挂靠的草台班子乘虚而入,混乱的招标市场造成的结果是工程质量下降, 坑害国家和百姓。其二重备案轻跟踪,办理施工许可证时, 要求手续合法和资料齐全,但现场实际往往与备案资料出入很大,就项目部组成而言, 备案的是配备完善的, 但施工现场却由于跟踪管理不到位, 项目部组成不完善, 技术力量薄弱, 难以生产出合格产品。最后,准入制度执行不严,对进入本地区的外企考察了解的少, 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如何难以掌握, 因此, 易鱼龙混杂, 一旦不良企业承揽住工程, 质量就很难保证。

(5)建筑设计时,当建筑周围有地形高差,出现不平衡土推力时,因建筑周围需形成连通道路或需形成连通的小区环境,加之建设方因多种原因,往往不愿采用永久性护坡挡墙,这样致使设计不能将建筑本身与土体分开。建设方经常会要求结构设计仅采用钢筋砼挡墙来挡建筑外因高差形成的不平衡土推力。

四、应对策略。

因此不平衡的土推力会对建筑物的桩基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轻则建筑发生倾斜,重则就如上海莲花河畔景园的倒楼事故,因此,要想从源头上减少不平衡土推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必须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 1) 加强和完善招投标制度。尽快推行网上招标、投标和评标体系, 使严肃的招投标制度真正体现其公开、公正、公平性, 为建设单位选择一个良好的施工企业, 把好施工质量第一关。

( 2)推行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如今欧美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对涉及建筑业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实行强制性的担保和保险制度, 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担保与保险,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设计、施工、使用的的整个过程中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强制性担保与保险制度能够加强各方主体参与工程质量控制的能动性。担保与保险公司将在施工阶段积极协助、监督施工企业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不出或少出问题, 就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维修费用。施工企业为了提高社会信誉, 争取担保与保险费的优惠, 必须加强质量管理, 想方设法提高工程质量, 以此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 我国只对建筑工人实行意外伤害保险而对工程质量还没有实行保险制度。因此建议尽早建立和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担保与保险制度, 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

( 3) 加强施工和监理企业的现场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施工和监理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 完善项目部的配备,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法规之规定进行施工及监督管理, 提升施工和监理的质量。

( 4) 加强建筑材料的生产与使用的管理。建筑材料不仅要节能、环保, 还要考虑起强度, 要大力推广轻质、高强、节能、环保、多功能的建筑材料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严控材料的质量, 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市场、用于工程, 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5) 当结构设计遇到非全埋地下室时,应按现行抗震规范,将高边坡处的土体与建筑地下室外墙脱开,高标高处的基坑土体应要求建设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做好永久性挡墙或做永久性边坡处理。结构计算时,非全埋地下室不应作为地下室设计,非全埋地下室顶板不应作为上部建筑嵌固端,嵌固端楼板应下移至全埋地下室顶板或基础顶面。这样处理后,建筑受力就可以避免不平衡土推力的不利影响了。但后续问题也需一并处理好,首先为避免多塔结构而不得不分的地下室顶板板缝,应与建筑设计密切配合,做好防水构造处理。再者,因高坡处边坡处理完后与地下室外墙间形成一条沟或槽,此处无法被利用,若不处理,后期往往成为垃圾堆积的黑场所,此时,可在地下室顶板处外挑梁板与边坡挡墙相接,做好防水处理后可保证建筑室外环境完整,且看不到建筑周围有一圈沟槽。

综上所述,不注意防治避免不平衡土推力问题将会对建筑造成很坏的影响甚至会成安全事故。为避免和杜绝再有类似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事故再次发生。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做好各部门安全监管工作等各项确保安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齐文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D]. 东南大学 2006

[2]汤燕群.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制度下的投标报价分析[D]. 中南林学院 2005

篇6

摘要:《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以来,在中国土地立法缺位情况下,很长时间内充当了土地最高法角色。经过十余年施行,这部法律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已显得有所滞后。《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因此浮出水面。本文根据法律的社会、政治、经济影响,通过研究和分析,指出该草案的先进之处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对《土地管理法》重新修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土地立法

一、修订草案可采纳之处

1.土地权利的细化

修订草案第二章关于土地权利的有关内容,与《物权法》紧密联系。其中,第十条明确了土地的相关权利种类,尤其对于地役权、土地抵押权等有了明确的阐释,使得相关土地权利有法可依,在法律层面上加强了对土地相关权利人的保护,防止了土地权利的滥用。第十九条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分,加入了地上权和地下权,与城市建设紧密相关,为建设工程的施工运行提供了法律的基础。

修订草案强调推行土地登记制度,使土地权利物权化,有利于保护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合法利益。在第二十六条到第三十一条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土地登记的强制性、必要性、效力、登记方法和发证机关等,对于土地登记的广泛实施做出了必要的铺垫和保障。此外,第二十三条创造性提出了异议登记的措施,在土地登记实施之后有充分的可借鉴性,对于争议土地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条件下,耕地问题成为一个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耕地的保护涉及到社会的广泛利益。在修订草案中,对于耕地采取了相当严格的控制机制。第一条就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奠定了耕地保护的中心思想。第五十一条至第五十五条,先后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划分、占用、用途、数量、转用等进行了严格限制,保护力度尤为突出。第五十五条到第五十七条提及相关政策,增加了先补后占制度,结合耕地占补平衡、总量平衡的政策,以及第一百二十一条破坏耕地的法律责任,有助于一般耕地的保护。再者,修订草案中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资金保障。第四十七条指出,国家将设立启用耕地保护基金,对耕地保护予以补贴。第八十四条规定,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专项用于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资金的支持,对于耕地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修订草案强化了对建设用地的控制,能够间接达到耕地保护的目的。第七十七条提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立项,严格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监管。第七十八条将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的审批权收归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一并提出建设项目核查制度,有利于控制地方违法违规审批的现象。

第九十二条大幅度缩小了划拨用地的取得范围,减少建设用地的调配。

此外,对于行政部门也加强了保护耕地的要求。第四十五条将耕地保护列为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责任,第四十六条还将耕地保护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第一百二十九条进一步规定对于大量耕地或者基本农田被违法占用的地方人民政府给予问责制。这些要求为地方政府保质保量地落实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法律约束。

3.权利人利益的维护

修订草案中多处体现了对土地权利人利益的保护,符合法律以人为本的宗旨。开篇第五条明确指出:“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进而,第十六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一条中,明确了土地权利人的权益范畴,对于破坏土地权利人利益的行为在法律上予以追究,使得土地权利人的维权行为有法可依。第七十二条、第一百条提出土地收益的公开制度,结合第一百二十四条在法律上的警示,可以加强对土地权利人直接利益的保护,制约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占有土地收益的违法行为。对于土地权利争议,第二十三条中去除了“三十日内”的规定,有利于土地权利人充分准备、及时反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关于土地闲置,第九十二条中去除了“无偿”二字,有利于建设用地单位损失的减小。

对于土地使用期限,修订草案中也有了一定的表示。第十四条将土地承包经营期限由三十年修改为“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一百零三条:“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宗土地的以外,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出让、租赁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支付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等相关费用”。“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自动续期。”这些措施综合考虑了社会群体的可接受性,对于承包地和住宅用地的使用人——农民和居民——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对于建设用地的继续利用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消除社会上的不确定心理。

4.土地监督监察的强化

修订草案第六条指出:“国家实行土地督察制度。”这一制度在第十章有着详细而具体的说明。引进国家对地方的督察机制,对于地方人民政府在土地方面的行政予以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土地违规行为的发生,防止权力的滥用。同时,加强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监察职能,赋予人民政府依法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权力,允许调动公安部门进行配合,使得地方政府能够对土地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的控制,予以合适的处理。此外,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三十条的问责制,第一百一十九条行政不作为和错误作为的责任、第一百二十八条阻碍执法的责任等等规定,对于土地监督和土地监察的顺利进行给予了保障。

二、修订草案值得探讨之处

在整个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中,也体现出了诸多的不合理因素,应评估和讨论其可行性,进行慎重选择。

1.土地交易的风险

修订草案第二十六条指出:“依法应当登记而未登记的土地,不得转让、出租、作价入股或者抵押。”这就意味着,依法登记的土地即可以进行转让、出租、作价入股或者抵押等活动。这一推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相关内容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描述;第二十条、第八十八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六条对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描述;第二十一条、第九十条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描述。无论何种土地,均允许正常的转让、出租、作价入股或者抵押等活动。而土地市场作为土地交易的媒介,修订草案中也予以了承认。第九十四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和租赁,必须通过统一的土地市场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纳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将土地市场正式引入,同时也间接承认了土地交易的合理性。

以上种种,对于土地交易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放开,转让、出租、继承、入股、抵押等土地交易活动均被认可。名为转让,实则与买卖并无异处,这无疑会对中国现行的土地公有制制度予以强烈的冲击。修订草案第二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但是,在土地交易制度下,公有制的生命是否会被严重缩短?这一点不可不慎重考虑。

2.征地政策的模糊

修订草案中,第六十九条出现这样表述:将量化的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完全废止;无独有偶,第七十六条,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同样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量化指标的缺失,势必造成土地征收中补偿方式的混乱,双方将难以达成一致。作为弱者,农民的利益将更加难以得到保障。第七十一条,对于补偿争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裁决即为最终裁决”,这显然属于一言堂现象的重新演绎。在其中,官官相护的因素不可以不被考虑,一旦裁决显失公平,农民的利益将化为泡影。而且,“对裁决程序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裁决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里的“十五日”,对于农民来讲,显然太少,自己的意愿难以进行有效的表达,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应有的反应。更为离谱的是,“征收土地补偿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的实施”。土地的补偿争议无法起到应有的干涉作用,随着土地被征收,农民将失去最原始的谈判资本,其利益将完全丧失。

3.村集体权力的扩张

修订草案第十四条:“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十五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双双被废止。这无疑给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了扩大化的权力,给了他们跳过农民利益,为所欲为地承包土地的职能。这类争执在调整之前发生率明显不低,如此调整,想必将使农民无处申诉,对于村集体的稳定相当不利。

4.建设用地的潜在问题

第八十条:“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需要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结合第七十八条,这一规定放大了省级政府对于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和土地征收的权力,给建设项目的扩大化进行留下了缺口,与耕地保护的思想格格不入。

第一百二十八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准则被删减,似乎意味着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对于建设单位或个人的施工可以任意干涉,建设单位或个人将无权进行申辩,这无疑会给有关部门的职权滥用留下隐患。

篇7

论文关键词:睹物思人,情何以堪,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

《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同属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中教学篇目。这两篇文言文篇幅较长,实词虚词用法丰富,但学生手头有相关作者、背景资料,有翻译,还有内容分析,所以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两篇文言文时,设计第一步,就告诉学生要深入课本和资料,第二步将学生分组,整理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第三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两篇文言文的异同。

这两篇课文的作者都属主张古文运动的散文大家,两文又都书写了对已逝世亲人的至痛之情,读来悲恻动人。无论是作者与被记者关系和情感,还有抒情的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作者的形象和思想情感,都有可比性,所以在学生扫除文字障碍之后,通过两文的比较,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抒情的方式。从比较中还可以学习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以下是让学生讨论交流两篇文言文的异同的教学片段。

师: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及作者与被记者关系和情感,还有抒情的方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作者的形象和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作者都是主张古文运动的大家。

生:都抒发了对已逝亲人的至痛之情。

生:都通过叙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师:情感相同吗?

生:不完全相同。

师:请说一说怎么不完全相同。

生:《祭十二郎文》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生:是的,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

师:这是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生:这是间接抒情。

生:总之,文章抒发了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宦海苦情,难怪有人说它是“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师: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生:作者先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师:哪些趣事?

生:第一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生:第二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生:第三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师:为什么记述这些趣事?

生: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师:两篇文章还有不同点吗?

生:《祭十二郎文》睹“书信”而忆事,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则以“竹”为载体。

师:为何以“竹”为载体?

生:文章开始写到画竹的技法,中间写到偃竹记的来历,最后写到作者在文与可病逝之后看到偃竹图,想起文与可,不由产生感伤悲痛的情怀。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竹子在组织材料,由竹子引起了作者的感伤情怀。线索是竹子。

生:由我们还可想到文与可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