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的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为图书资料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前景,而高素质的人才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战略发展的保证,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既懂信息技术,又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既是知识的提供者,又是知识的管理者。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信息的认知能力、训究能力、综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知识、促进知识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网络环境对图书管理员的新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图书管理人员应树立师生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
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观念,是高校图书管理员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无论是在传统的手工条件下,还是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时代,这条服务宗旨都不能改变。相反,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员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思想观念还应更进一步地得到加强。
2.图书管理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也是我们图书管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wwW.133229.cOM在网络环境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各类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工作主体的图书管理员必须破除因循守旧的意识和行为,树立创新观念,实施创新行动,才能不断地变革,拓宽思路,利用发展的信息技术,大力开发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挖掘信息资源的潜能,才能为我们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在的趋动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3.图书馆员要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以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不仅指网络通讯技术,还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等在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图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现代信息技术是图书管理员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传播和开发利用的锐利武器、运载工具和重要手段,图书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信息服务的质量。
4.图书管理员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利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效果,作为信息工作者的图书管理员如果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就无从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也不会有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在动力,更不会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1.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服务意识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时代的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紧跟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及服务意识,扩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读者的要求。如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引导他们选择、使用各类型的电子文献或者各种专业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在参考咨询方面,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本单位的网页来为读者解答各类咨询,介绍热点问题、科研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图书馆员成为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相互沟通、传递信息的桥梁与纽带。
2.充分显示出现代图书管理的社会公共性、公益性和共享性
网络环境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用户是资源共享的最终受益者,图书管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管理事业将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和共享性,网络通信技术对于信息资源建设协调领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加强网络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增强图书管理的社会职能,提高全民素质
图书管理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社会教育。在手工条件下,图书管理教育的特点是通过对广大读者借阅图书资料来传播知识,以此来开阔读者视野,启发智力,提高读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使读者受到教育.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随着图书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管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因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是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交换、存贮的中心。
另外,开发现有的图书资料管理服务资源并增强激励机制是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方式,图书馆的工作从采购、编目到流通,所有各个部门的工作,只是完成了到为读者服务这一终点的一部分,但应当看到的是,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消耗了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生产出许多无形和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各种检索工具、情报文摘、数据库、光盘、声像等高科技信息产品,使之成为面向现代化的重要产业,使其更加广泛地、全面地对各行各业提供宏观、微观层次的咨询服务。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管理员必须不断地优化知识结构,并从以上几个方面培养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贾英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及馆员队伍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12-13
篇2
关键词:E-Learning;教育传播;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E-learning Environment
Song Qingge
(Xingtai College,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mode of education,draw in a new model of education for E-learning.
Keywords:E-Learning;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Model.
一、什么是E-Learning
E-Learning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方式和教育本质。
E-Learning不是一种技术,技术只是传送内容的手段,E-Learning是以网络技术作为载体,承载并传送知识,其本身强调的是学习本身以及这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变革,这才是E-Learning的真谛。
二、教育传播模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个传播系统,该系统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基本要素所形成的不同的组合方式与联系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不同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以教育者为主导构成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具有较好的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具有较好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
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这一模式揭示了教育传播中,教师根据某种需要(如社会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需要等)选择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并通过媒体(这里的媒体包括教师的语言符号和体态等非语言符号)将教育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受通过教育媒体传来的信息并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教育信息与媒体,达到优化传播过程,提高传播效果的目的。
三、E-Learning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模式
(一)E-Learning环境下的学生地位
由于E-Learning是一种网络化学习,它的学习方式跟传统教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从学生角度来说,网络学习对学习者最根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有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两种能力就要求学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学习,所以在E-Learning环境下学生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占了主导地位。
(二)E-Learning环境下的教师地位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单向、独自的权威式垄断的地位,即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或知识传授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控制者,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潜能受到压制。而在E-Learning学习环境下,由于学生要求主动学习,所以教师就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教学的指导者,通过赋予求知者探究与理解的权利,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共同营造一种探究式的教育过程与氛围。
(三)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
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四)E-Learning环境下的媒介
E-Learning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因此互联网是它唯一的学习媒介,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师生也主要通过网络沟通。
(五)E-Learning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模式
作为教育传播模式中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媒介、信息在E-Learning环境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所以传播模式较传统相比也有了不同。如图2所示:
图1 传统教育传播基本模式 图2E-Learning教育传播模式
在新的传播模式中,传播教学信息的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同时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或指导,并且他们都同时接受“网络媒介”的反馈。
总之,由于教育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在E-Learning环境下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然要求新的教育传播模式与之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篇3
客体原本是与主体相对的一个哲学范畴,意指外界的事物,是主体的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就某种行为而言,客体指的是行为的载体或者受体。客体承载着行为,使主体的行为有所依附,而不至于成为某种虚空。
站在网络营销的角度,交易双方的动机或许是多种多样的,但任何一方的价值或者利益追求,最终都必须通过交易的产品(或劳务)来体现。虽然企业的营销活动,或者说主体双方的实践对象包含了极为广泛的内容,如产品、信息、交流、协商等等,但其本源在于用来交易的产品(或劳务)。离开具象的、能够为人们带来满足的产品或劳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就不再是一种营销关系,而会演化成某种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互动,而无须我们用市场营销的逻辑加以分析。如果我们舍去所有主观和抽象的成分,那么,一切交易或者营销活动,就都表现为产品(或劳务)在主体间的运动。因此,作为交易双方价值或利益表征的产品(或劳务),就是网络营销行为的客体。客体构成了行为的物质基础,它解决的主要是“做什么”的问题。
二、目标
目标是行为者将要完成的任务,或希望达到的结果,是行为主体对结果的预期。有的学者将结果看成行为的要素,事实上,虽然任何行为都会有结果,但结果表现为行为的后果,是执行行为以后的产物。也就是说,在实施行为以前,结果并不存在,因此,结果不是行为的先决条件,不构成行为的要素。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行为,在这一点上,所有人类行为都是无差别的,有差别的是不同行为所指向的具体内容,行为者对目标的重视程度,以及在人的意识中目标的清晰与否等等。目标说明的实质就是行为的“为什么”,在行为实际发生以前,目标就已经存在,并对行为起着始动、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所以,目标从来都是行为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无目标的人类行为。
网络营销是人类社会市场营销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主体的目标取向与营销者的既有条件及客观环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会因时、因地而异,不可能是某种恒定不变的状态。但立足于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一项营销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应该在最低限度上令主体双方都满意,这也正是现代营销所描述的“Win—WinGame”的本质内涵。所以说,交易双方的互利,应当是一切营销行为的终极目标。当然,在千差万别的营销实践中,不同主体期望中的利益可以是不尽相同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营销观念进一步将主体目标拓展为包括公司利润、消费者的欲望与满足、以及社会利益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
三、手段
手段是指实施行为的方法或者途径。如果说目标使主体的行为成为必要,那么,主体所采取的手段,则为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使行为者追求目标的意愿真正转化为外显的实际行动。网络营销是独立主体间的一种互动,是由主体各方共同推动的行为。不同的主体在人格、地位和相互关系上是平等或对等的,彼此的利益或者价值追求,建立在认识、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都不必屈服、更无从左右对方的意志,双方都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这种平等地位上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双方必须以协商、说服而非压服的方式适应对方,努力缩短彼此间的时空和心理距离,最终求得利益的一致或者平衡。所以,说服是连接主体双方的现实纽带,构成网络营销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关于营销战略、策略、沟通服务等所有方面的一切构思,都是说服,是说服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且,这里所谓的说服始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篇4
关键词:时空维度;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059-02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主要指对网络安全运行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和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网络用户的各种行为,主要对网络正常运行过程中安全状况进行一定的分析。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迅速发展,使得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逐渐带来人们极大的不便与困扰。目前,在网络的正常运行中常常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网络攻击行为,网络的发展开始呈现复杂化与规模化的特点。因此,为了有效地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就应进一步采用科学的方式对网络的安全态势进行管理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强化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
1 造成中网络账号不安全的原因
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环境中存在一定的隐患问题,黑客对网络账号的攻击越来越常见,较为普遍的网络黑客对网络账号进行攻击导致网络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常见的网络账号被侵袭的原因包括黑客攻击服务器、制作网站、键盘记录技术、屏幕录像以及远程浏览器执行等。黑客为了确保对网络账号的窃取成功以及隐蔽,会运用多种技术同时进行。网络业务化的广泛以及普及应用,黑客技术的更新也在不断进行。
1) 攻击服务器以及制作网站
关于,就是指黑客提前建立起一个相似于官方网站的类似网页,诱惑上网用户通过账号密码等信息的输入,或者黑客在网络中种植相关的木马病毒等。然后将对造假网页申请较为类似的官方域名,运用用户的拼写失误,将其进行连接;一些黑客甚至花费一定的M用购买数据库,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邮箱的地址等。然后黑客通过对这些邮箱地址发送钓鱼邮件,邮件中甚至包含了一些虚假的信息,骗取网络用户对网页进行访问。
2) 利用键盘进行记录
黑客用户运用木马病毒对网络用户正在操作进行的网页窗口进行监视,一旦发现网络用户对正在登陆的网页进行访问时,就可以将键盘上输入的内容进行记录。这种方法即使看似简单常用,但是对在线网络账号密码输入的获取、网上银行支付密码的获取效果相当好。针对这种入侵的方式只有采用一些模拟键盘技术才能将登陆的系统进行防护。
3) 采用屏幕录像的形式
一些木马病毒能够对屏幕进行相应的录像,并且录像的视频内存相对较小。这类技术与键盘记录技术类似,相对键盘记录只是多出了对鼠标点击内容进行相应的记录,并采用截图的形式对当时的内容进行截屏。黑客按照这些截屏以及鼠标的点击坐标,可以根据内容回访获取网络用户进行交易时敲击的键盘位置以及按钮等。
2 优化采用时空维度强化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方法
网络的运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强化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针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方式,本文以时空维度为基础进一步对网络态势的安全预测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网络安全态势的影响要素
网络安全态势的正常运行主要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方、网络防护方以及网络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若想使网络安全态势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就应对网络安全态势的影响要素进行及时的预测,其具体工作就是将网络环境中的运行状况与攻防数据进行相应的检测以及采集,并采用合理方式对采集处理的网络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将影响网络安全态势的各种要素整理出来,并且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其表述为六个元素。主要包括业务要素、资产要素拓扑结构要素、供给序列集要素、防护策略要素以及脆弱性要素等。
2)从时间维度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分析
在将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进行提取的基础条件下,应按照提取的相关要素有效的为安全态势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根据时间的变化,在网络攻防环境中对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进行详细的预测以及分析,并根据实际的网络攻防环境将其进行相关的验证并加以试用,进而以时间维度为基础对提升网络安全态势的效果奠定基础,并进一步明确了下次时间维度的预测以及分析目标,进而逐渐强化网络态势的精准性。在进行实际的预测过程中,在攻击序列的基础上逐渐使得频繁的脆弱性变化,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这种状况常常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针对其他的网络安全态势则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因此应有效地运用时间维度的分析法对安全态势进行相应的预测,这四类的网络安全态势可以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提供较为准备的信息,并且网络运行较为稳定,变化周期较长,使得在一定的时间内预测的安全要素一致,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采用合理的措施将其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将网络安全态势的影响因素以及实际运行环境进行有效结合,记录可能带来相应的变化,对网络安全态势的发展趋势的影响要素进行集中管理。
3)从空间维度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分析
以时间维度预测与网络安全态势的分析基础上,运用空间数据发掘理论,进一步对网络安全要素的影响条件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对一段时间内的安全态势进行一定的认识。而空间数据发掘理论,主要是针对拓扑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用于实际地理位置与几何形状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这种方式最初被广泛应用于GIS系统方面,交通控制方面、处理医学图像方面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等,但是由于网络数据具备一定的空间特点使其得以在网络安全中广泛应用。但是采用空间维度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分析及预测就应保证选取的时间范畴与实践维度预测与分析的时间段相一致,并且逐渐将安全态势的数据值算出来。在进行预测的实际过程中,应全面性的考虑到安全态势的预测容易受到时间维度的特点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对节点安全态势值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单单要受到节点自身的安全态势带来的影响,并且周边的安全态势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时间维度预测的安全态势值准确度不高,使得空间维度进行预测的安全态势值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安全态势安全值预测的过程中,应主要以空间数据发掘理论为基本载体,以空间维度为基础对安全态势进行预测以及计算,进而对安全要素的基本关系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际的时间维度预测结果相结合,从而得出最终的安全态势值。
3 对网络安全态势预测与网络智能技术进行分析
1) 强化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必要性
网络安全态势即网络运行过程中所在的网络环境的安全状态,与网络用户的行为与网络设备的运行有着直接的联系,对网络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现阶段,网络在持续的发展进步中,网络应用的关键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日渐凸显。因此,网络环境的安全隐患问题对广大的用户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并且网络攻击行为的逐渐复发化加大了网络管理工作的难度。为了有效地强化网络环境的安全,应对网络的安全态势进行一定的预测,进一步了解网络安全态势的基础常识,采用科学的安全策略对网络安全做出一定的防护。
2)网络安全态势进行预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在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进程中会受到安全态势基本要素的影响,使得相应的网络安全态势值的准确值不够精准,进而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运用脆弱性预测算法进行分类预测时,会由于安全态势出现的随机性相对较强,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预测的精准性。网络环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复杂,使得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难度有所增加,因此,应该与实际的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强化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促进网络安全的正常发展。
3)分析网络优化智能技术
网络安全性的优化主要是对网络正常运行的内部环境采取一定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整理网络环境,从而确保安全的网络环境。⒅悄芑技术应用于网络环境当中,并对网络进程中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整理并且收集分析,运用数字跟踪技术对正在运行的网络安全环境进行相应的判断。将网络的问题进行判断以及分析以后应对网络环境内部的配置进行相应的优化以及处理,进而更好的解决对网络安全态势的影响问题,进一步提升网络运行的效率。在网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智能化系统有助于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专家系统,进而实现对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进行网络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智能决策技术与知识优化管理技术对其进行优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时空维度对网络态势进行相应的预测是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在现阶段时代大背景下,网络管理人员应紧跟时展的步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强化对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安全意识,并以空间与时间两个基本维度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合理的分析,全面掌握网络安全态势的基本情况,针对网络安全态势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网络安全进一步调整,使其与未来发展的网络安全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刘玉岭,冯登国,连一峰,等.基于时空维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8):1681-1694.
[2] 李巧君.基于时空维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02,104.
[3] 彭大,郭栋栋,邢梅,等.基于时空维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通讯世界,2015(22):36-36.
[4] 史瑞芳.简析基于时空维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82-83.
篇5
关键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分析
一、前言
电力系统越来越依赖电力信息网络来保障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该数据信息网络出现的任何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波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因此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刻不容缓[1,2]。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估方法从早期简单的纯技术操作,逐渐过渡到目前普遍采用BS7799、OCTAVE、ISO13335、NIST SP800-30等相关标准的方法,充分体现以资产为出发点,以威胁为触发,以技术、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为诱因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方法及操作模型[3]。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在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已经完成了调查研究阶段、标准草案编制阶段和全国试点工作阶段,国信办制定的标准草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4](简称《指南》)得到了较好地实践。本文设计的工具是基于《指南》的,涉及内容包括:
(一)风险要素关系。围绕着资产、威胁、脆弱性和安全措施这些基本要素展开,在对基本要素的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业务战略、资产价值、安全需求、安全事件、残余风险等与基本要素相关的各类属性。
(二)风险分析原理。资产的属性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可以是威胁主体、影响对象、出现频率、动机等;脆弱性的属性是资产弱点的严重程度。
(三)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准备、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已有安全措施确认、风险分析、风险消减[5]。
三、电力信息网风险评估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文设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系统是基于《指南》的标准,设计阶段参考了Nipc-RiskAssessTool-V2.0,Microsoft Security Risk Self-Assessment Tool等风险评估工具。系统采用C/S结构,是一个多专家共同评估的风险评估工具。分为知识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系统评估端、评估管理端。其中前两个工具用于更新知识库和信息库。后两个工具是风险评估的主体。下面对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估管理端。评估管理端控制风险评估的进度,综合管理系统评估端的评估结果。具体表现在:开启评估任务;分配风险评估专家;对准备阶段、资产识别阶段、威胁识别阶段、脆弱性识别阶段、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风险分析阶段、选择控制措施阶段这七个阶段多个专家的评估进行确认,对多个专家的评估数据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评估结果。
(二)系统评估端。系统评估端由多个专家操作,同时开展评估。系统评估端要经历如下阶段:a.准备阶段:评估系统中CIA的相对重要性;b.资产识别阶段;c.威胁识别阶段;d.脆弱性识别阶段;e.已有控制措施识别阶段;f.风险分析阶段;g.控制措施选择阶段。在完成了风险评估的所有阶段之后,和评估管理端一样,可以浏览、导出、打印评估的结果—风险评估报表系列。
(三)信息库管理端。信息库管理端由资产管理,威胁管理,脆弱点管理,控制措施管理四部分组成。具体功能是:对资产大类、小类进行管理;对威胁列表进行管理;对脆弱点大类、列表进行管理;对控制措施列表进行管理。
(四)知识库管理端。知识库的管理分为系统CIA问卷管理,脆弱点问卷管理,威胁问卷管理,资产属性问卷管理,控制措施问卷管理,控制措施损益问卷管理六部分。
四、总结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意义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工具的结构设计和系统主要部分的功能描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对已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分析出已有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为风险处理计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Huisheng Gao,Yiqun Sun,Research on Indices System of Security Risk Evaluation for Electric Power.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IEEE,2007.
[2]Masami Hasegawa,Toshiki Ogawa,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System,SICE Annual Conference 2007.
[3]左晓栋等.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计算机安全,2004,7:64-66
篇6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物品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到达购买者手中,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物流过程。
在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中,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
1.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时至今日也没有最终的标准定论。在这里,我们总结各种电子商务的定义,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的定义如下:①IBM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②康柏在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是这样定义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业务操作的流程联接”。③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在网络上实现物资与人员流程的协调,以实现商业交换活动的过程。④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它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
有些专家在定义电子商务时,就注意将国外的定义与中国的现状相结合,扩大了美国原始电子商务定义的范围,提出了包括物流电子化过程的第二类电子商务概念:①电子商务是实施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②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③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购物市场。④电子商务是从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
1.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1.3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3.1物流保障生产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1.3.2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1.3.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2.1电子商务流关系的演变与发展①“以物易物”阶段;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③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④电子商务阶段。
2.2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2.2.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2.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
2.2.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
2.2.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
2.2.5柔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2.2.6集成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运作模式向社会化、共同化的方向发展,在数据与功能、技术与设备、人员和组织等各个层次上都在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行业需要成为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3.1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3.2现代物流企业的追求目标:一流的服务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3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信息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3.4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全球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物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
4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平面设计语言 网页视觉平面 平面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媒体已经开始取代纸质媒体,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网页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网络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优势,必须使自己的网页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这就需要进行网页视觉平面设计。在网页视觉平面设计中运用平面设计语言,能够使网页的组合更加合理,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网页视觉平面和平面设计语言
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网页是最重要的信息表达方式。与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同的是,网页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组合,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将影像、动画、图片、语音和文字组合起来,使读者能够通过浏览网页获得信息。网页的本质是一种视觉平面,要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就必须对网页中的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其更加协调。①这就需要用平面设计语言进行网页视觉平面的设计。
平面设计的媒介是视觉,也就是将观点和信息通过视觉语言符号传递给读者。平面设计的设计对象是不同的基本要素,设计者要在二维空间内将这些基本要素组合起来,并控制要素之间的搭配以及图形的形象和色彩,使之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图案。在平面设计中,重要的平面设计语言就是要素、形式、色彩和构图的搭配。
二、在网页视觉平面中应用平面设计语言
(一)在网页视觉平面中应用平面设计语言的构图
图片、正文、标题和空白是网络视觉平面的基本组成部分。要使网页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运用平面设计语言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安排,也就是所谓的构图。在构图的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阅读顺序、视觉习惯和视觉关注度。所谓的视觉习惯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方向感,例如从暖色调到冷色调、从虚到实、从具体到抽象、从动态到静态、从亮处到暗处等。设计者要以读者的视觉关注度为基础,对网页进行构图。
构图的具体过程:1.由于读者的视觉关注度最高的部位是几何中心,因此在网页的几何中心放置最重要的信息,例如广告和最新消息。2.读者往往对平面的上半部感到新鲜,而平面的下半部则给读者稳定感,因此可以将新鲜的内容安排在网页的上半部,将评论性的内容安排在网页的下半部。3.由于我国绝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往右读,因此平面左边的关注度较高,可以在网页左边的空白处放置重要的广告。当网页中有动有静时,读者往往对活动的目标进行最先关注,因此最好放置动态的广告。
构形是网页视觉平面构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构形指的是对网页中不同的图形进行分割。直线型、“O”形、“T”形都是常见的分割构图方式,不同的分割构图方式各有利弊,构形方式要与网页的内容相互配合。例如“T”形构图的缺点在于变化性不强,比较保守,其优点在于具有分明的网页结构,能够很好地体现主次关系。如果要利用“T”形构图,就要在网页的顶部放置横条式的重要广告,在网页的下方左边放置主菜单,在网页的右边放置主要内容。
(二)在网页视觉平面中应用平面设计语言的色调与色彩
在网页视觉平面设计中,搭配色彩和选择色调非常重要。色彩能够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对读者的视觉心理进行调试。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理会受到不同色彩基调和搭配的影响。②例如人的心理很容易被鲜艳醒目的颜色所吸引,而当前互联网主色调是蓝色,蓝色给人一种现代感,象征着互联网高科技。国内使用广泛的聊天软件QQ网页一般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这是由于中国人对红色比较喜爱,认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喜庆,而且红色是一种鲜艳的暖色调,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在视觉平面设计中,色彩和色调不仅能吸引读者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巧妙的色彩选择和搭配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人类的眼睛感到最舒服的是中等明度的全色光。因此,在视觉平面设计中还要注意合理搭配冷暖色调和色彩,尽量使用中等明度的色彩来缓解读者长时间浏览网页造成的视觉疲劳。
(三)在网页视觉平面中应用平面设计语言的要素搭配
网络媒体在进行网页设计时应注意网页视觉平面并非所有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严密的系统。③如果对每一个要素都进行完美的设计,却没有进行有效的搭配和组合,依然是一个失败的网页视觉平面设计。因此,在进行网页视觉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还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搭配各种要素。在平面设计语言中,常见的要素搭配方式有动与静的搭配、主与从的搭配等。
动与静的搭配是指对节奏和韵律进行协调。静态部分一般指的是网页上的图画和文字,而动态部分指的是网页上的动画。读者在浏览网页时,往往先锁定在移动的物体上,然后逐渐留意网页的中心,最后浏览整个网页。因此,在进行动静搭配时不仅要注意动与静的和谐,还要注意动与静的独立性,从而吸引读者的目光。
主与从的搭配是指协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使网页中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能够和谐统一。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就如红花与绿叶,在设计时要注意使二者分工明确,用“绿叶”来突出“红花”。在网页视觉平面设计中要注意内容不能喧宾夺主或面面俱到,以免使读者过度关注次要信息而忽略主要信息。
结语
在网页视觉平面设计中运用平面设计语言能够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提高网页的设计质量,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从而促进网页营销。在使用平面设计语言进行网页视觉平面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过分的使用设计语言而造成网页的形式大于内容,更不要随意使用不能体现网页功能的要素。总而言之,平面设计语言要为网页的实际内容和功能服务,切忌喧宾夺主,以免影响网页正常功能的发挥。
(注:本文为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410504098)
注释:
①岳花娟,虎静.浅析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
②梁旭.平面设计相关的几个问题探讨[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5).
篇8
关注具体案例,内在关系仍待研究在实践层面,有些高校利用FLASH、博客等制作平台,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案已建设了符合本专业特色的网络课程群,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网络课程群在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教学经验的课程组织。如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利用Microsoft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等制作工具,先将核心课程建成精品课程,然后分批建成了由20门课程组成的GIS专业网络课程群,其中包含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建模、遥感概论、数字高程模型、地图学、GIS集成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第二,基于感知经验的技术应用。如2007年西北师范大学的武和平等利用Google的文档协同编辑、在线日历、及时交流、群组论坛等,将已有的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教育学和英语词汇学习等网络课程组合起来,建设成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并搭建起模块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互动交流协作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教学日程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等,形成了资源支持和群组支持的两类网络教学模式。第三,基于实践检验而缺乏顶层设计的建设路径。例如,温州大学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网络课程组建网络课程群,将2003年建设的专业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2004年建设的专业课“教学系统设计”、2008年建设的专业课“教育技术学导论”和2007年建设的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四门省级精品课程联系起来,构成了“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群。第四,基于课程思想的网络课程群组织方式。例如,井冈山大学医学院的预防医学网络课程群主要包括预防医学网络课程、临床营养学网络课程、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网络课程。每一门网络课程大致都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自测平台、课堂录像等部分。该课程群中各网络课程都采用了相似的界面设计和模块设计,有利于学习者快速适应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学习,但不同网络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仍待强化。在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以课程间知识的联系为结合点,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然而,人们大多都采用精品课程带动课程群的思想,较多关注网络课程群实践的具体现象,而忽略了实践背后的知识建构理论,从而难以发挥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应有成效。
二、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亟待开展
教育技术领域知识建构研究的纬度多元,形式广泛。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建构的基本理论研究,如庄慧娟等(2008)从解释的视角,把协作知识建构看作是学习者在不断进行自我解释和与他人交互解释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从计算机支持的角度建立了基于解释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二是信息化环境中的知识建构研究,如李彤彤等(2011)在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中,将知识建构划分为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两个方面,而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又可分为观点表达、观点联结、观点建构三个阶段。三是基于知识建构的网络学习研究,如陈向东等(2008)在综合借鉴在线交流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异步交流知识建构评价框架,能够直观、快捷地评价异步交流参与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四是知识建构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如郭丽娜等(2012)利用Silverlight创建了能够实现文字、图形实时交互的可视化工具,有助于学习者减轻认知负荷,促进深度知识建构。当前,知识建构研究已经从个体间的知识分享转向集体间的知识共生,从单门课程的知识学习转向多门课程的知识协同。Bereiter(1991)认为,知识建构需要关注思想的持续改进,关注共同体(集体)知识,而不仅仅是个人知识。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团队基于“视觉文化”专题网站,提出知识“从共享到共生”的理念及策略,揭示了信息时代知识建构的趋势——在个体间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形成集体知识增长的学习共同体。(朱永海等,2012)在从单门课程的知识学习转向多门课程的知识协同方面,张义兵等(2012)针对知识建构理论在我国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建议把一些分科课程整合为综合课程,以此形成更好的以知识创造为核心的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建构需要学科知识作为支持。近年来虚拟学习社区和专题学习网站的相关研究便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建构问题而展开的。然而,虚拟学习社区虽然可以促进集体知识建构,但缺乏针对性的学科知识。张立国(2009)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在虚拟教学中推广协作学习时,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学科知识,开发者和教师很难在现实情境中规范地设计系统化、有效的团队协作和小组学习活动。尽管专题学习网站具备支持知识建构活动的学科知识,但往往是单一学科或课程的知识,跨学科、跨课程的知识建构仍然难以实现。网络课程群与网络课程所依据的设计理论不同,在知识建构中各具优势。如果仅仅注重单门网络课程的建设,而忽视不同网络课程的内在关联,则容易造成不同网络课程的知识衔接不紧密或内容重复低效等问题。尽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Scardamalia教授等(1994)认为网络环境支持跨课堂的协作知识建构,Harris(1995)还设计了“远程协作课题”(Tele-CollaborativeProjects),提出通过网络平台对某一研究领域内的一些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能够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搜集与交流,但针对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研究仍未深入开展。为了提升网络课程群的整体效益,实现不同网络课程知识的共享、共建和共生,笔者认为应突破单门网络课程支持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局限,分析网络课程群中不同网络课程之间的知识协同关系,探索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规律,为设计者设计、开发网络课程群提供理论参考,为学习者学习、应用网络课程群提供重要指导,为管理者选择、推广网络课程群提供判断依据。
三、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之内容体系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同网络课程如何实现知识融合、分解、创新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可以根据课程群、知识工程和教学设计等理论,探讨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和实践应用,优化网络课程群的设计开发,提升网络课程群的育人价值。
1.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既需要剖析本体层面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基础条件,又需要探讨社会层面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实现过程。其中,本体层面的知识建构反映了作为知识系统的网络课程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而社会层面的知识建构则体现了教师、学习者等获取和应用网络课程群资源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及结果,可以作为知识建构的促进性要素。“课程群首先应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渗透、融合与衔接,尽量合理避免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课程整合化程度,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允春喜等,2012)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分析需要从网络课程群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出发,充分考虑不同网络课程以及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将网络课程群的教学要素与知识建构的一般过程作为维度,可以构建出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分析框架(见表3)。
2.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模型研究
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根据Kang等(2001)的观点,可以把影响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要素划分为基本要素(知识建构的时空条件)、促进性要素(有效促进知识建构)和持续性发展要素(支持知识螺旋生产),然后再具体分析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状况。换言之,我们可以从知识建构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等角度出发,研究网络课程内部、网络课程群之间以及网络课程群与知识建构环境之间的联系,分析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要素、结构和特点,以实现知识的循环建构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再生,丰富网络课程群的知识教学活动,完善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效果。在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模型分析中,我们应该首先分析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阶段,探讨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所经历的自我组织(共享/发散)、相互连接(收敛)、智慧结晶(凝聚)和共同创造(共生)的过程,进而把握不同阶段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模型。
3.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促进策略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应以不同网络课程的协同作为知识建构的基础,以学习者与网络课程群的互动作为知识建构的目的。我们只有探讨清楚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与支持系统,才能促进学习者综合应用网络课程群的知识,提高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明析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后,我们还应该探讨学习者(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如何借助知识建构工具,在“学习者-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群-知识构建”等要素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协同、共建和共生,以及如何采用相应策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活动。促进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不是进行简单的课程组合,而是需要统筹规划网络课程体系,重新设计和整合网络课程,优化具体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在教学目标描述、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应用、学习环境建构和教学评价开展等方面,探索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分析不同网络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完善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教学活动,提出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促进策略。
4.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支持系统
在从单门网络课程知识学习到多门网络课程知识协同的过程中,不同学习阶段的组织记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知识建构的持续性发展要素。因此,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需要分析学习者如何处理生成的创新知识、操作规程、经验技巧和心智模式等,探讨如何应用支持系统将其转化为知识建构的新资源,并采用哪些方式对知识进行过滤和维护,以形成组织记忆的有效机制。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是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展开的。学生从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中分析、归纳、综合出对自己学习有价值的知识,然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不同的分类,或者根据学习的相关主题进行合理组织,从中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自己知识的创新。根据知识建构“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的基本过程,研究者需要分析知识论坛(KnowledgeForum)、知识空间可视化工具(KSV)和知识建构对话分析工具(KBDeX)等在网络课程群中的应用方法,进而构建网络课程群支持系统,包括学习过程跟踪和记录系统、学习反馈系统、学习导航系统和学习工具系统等,以促进不同网络课程的知识协同,支持学习者跨课程的网络学习。
5.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评价方式
网络课程群不仅要求学习者学习单门课程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借助不同网络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跨课程的知识建构。换言之,网络课程群既关注单门课程的学习状况,又关注相关网络课程的学习状况。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评价是指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测定、衡量网络课程群中学习者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网络课程群的知识建构进行多维评价:通过查看网络课程群的访问次数来判断该课程知识是否受欢迎;通过咨询别人使用课程后的体验来判断网络课程群的质量;通过学习不同网络课程的知识单元,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将其进行有效地存储,以判断网络课程群知识的组织状况;通过分析网络课程群能否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协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以判断网络课程群知识的共享状况;通过分析学生能否利用不同网络课程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化以及不同网络课程知识的迁移,以判断网络课程群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状况。
四、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之展望
篇9
【摘要题】社科信息教育
【关键词】信息素养能力/大学生/高等院校
1.1信息素养能力的构成和实质
信息素养能力是在信息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信息策略独立寻找、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和信息技能。任何信息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则信息活动的定向和执行环节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基本技能和信息基本策略。前两者在后者的统整、导向下,内化并结构化、网络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即构成了信息活动者的信息认知结构。从静态来考察,信息认知结构就是信息活动者的加工、同化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先行组织者”,它在不断同化、激活、加工、提取、储存所获得的诸多信息,使之处于有序的、组织化和网络化的状态。因此,信息素养能力的实质就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也就是说,信息素养能力不是空洞无物的心理官能,也不是泛泛存在的一般信息能力(Informationability),它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是实实在在的专门化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结构系统,即所谓的信息认知结构和信息操作方法系统。
1.2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过程
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的获得及其广泛迁移,经过不断的信息活动实践,从而使它们得到不断综合和概括而实现的。这一形成过程,从信息活动者的内因分析依赖于学生对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的掌握质量及其结构化、网络化和程序化水平,依赖于信息活动者一般智力水平以及信息活动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控制。从外部环境来分析,主要受以下教学因素的影响:①知识的外部结构化水平;②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水平;③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水平;④教学评价的适时性和促进性水平。
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分层递进的。首先,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这是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基本要素,但它不等同于信息素养能力。其次,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和不断地整合,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要素与原来的知识技能相互作用,内化为结构化、网络化的信息知识技能结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结构化、网络化水平是决定信息素养能力水平高低和发展程度的关键;再次,在解决特定任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运用一定的信息策略、方法,以信息活动任务和问题类型为线索和中心,将不同信息知识技能结构进行组块,实现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方法、信息策略的融会贯通和高度网络化、系统化,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程序化的信息活动经验结构,这标志着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将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过程划分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个阶段,由低到高依次为:第一阶段,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要素的学习掌握;第二阶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结构的组织与形成;第三阶段,程序化的信息活动经验结构的构建。
随着信息活动的进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对信息活动的定向和控制作用不断增强,使学生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学习不断深入,信息活动任务的难度不断增加,从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也在不断达到新的水平。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要遵循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规律,分阶段进行整体建构,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同,相应的教与学的起点行为也不同,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活动内容和方式必定随之而异。只有全面优化这些因素,才能加速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2信息素养能力的结构
信息素养能力是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在信息活动中的统一。从信息素养能力的构成和实质来看,信息素养能力的结构是静态的,它是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策略经过内化和概括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信息认知结构。但从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这个结构是动态的。其动态性一方面表现为信息素养能力是在学生信息活动中形成的,是以信息活动为内容中介,通过信息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并随着信息活动的丰富、信息活动内容的深入,信息素养能力的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信息素养能力在信息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已经形成的信息素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新信息技能的学习,并为顺利地进行信息活动提供符合信息需求特点的信息活动程序、步骤、策略和方法等,提高了对信息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又促进信息素养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就是说,信息素养能力结构是一个多因素、多形态、多层次的结构,它具有以下特点。
2.1信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制约信息素养能力发展的信息心理基础
信息素养能力是学生在信息活动中通过对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策略的内化和概括化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信息心理特征,信息活动是信息素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活动是学生信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协调运作的过程,信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学生掌握信息知识技能的速度和质量,制约着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水平。信息活动中智力因素主要是由信息感知、信息记忆、信息思维、信息想象、信息语言等信息心理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信息过程的具体操作;而非智力因素通常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信息过程,但对信息活动起动力和调节作用的信息心理因素,如信息动机、信息兴趣、信息情感、信息意志、信息性格等。忽视了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不可能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学生的信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是信息素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信息心理基础。
2.2基本信息能力和综合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能力在信息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与学生所进行的信息活动方式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信息活动是由内部信息活动和外部信息活动两部分构成的,即有两种形式的信息活动,内部信息活动即信息心理活动,它是通过信息语言、信息行为对信息需求的感知、言语表达等信息心理活动,以实现对信息需求的内化和概括化。这一信息活动过程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观察、信息思维、信息表达等信息心理能力。这些信息心理能力虽然彼此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是学生进行各种信息活动必备的基本信息能力。外部信息活动,在信息活动中主要是学生的信息实践操作性活动,如信息查寻、信息选择、信息评价、信息利用等,这种直观的外部操作可以加速学生掌握信息技能的内化过程。信息活动的外部活动必须有内部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外部信息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基本信息心理能力的发展,而且在外部信息活动中学生通过对信息知识的操作运用,逐步学会获取信息策略,形成信息实践操作技能,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策略,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信息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新知识能力等综合信息能力。这些综合信息能力需要多项基本信息能力的支持,是在学生的基本信息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有关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的结果。
信息活动是学生内部信息活动和外部信息活动的统一,二者在信息活动中相互转化,从而实现学生对信息知识的系统掌握和信息能力的全面发展。信息素养能力在信息活动中直接表现为信息观察、信息思维等基本信息能力和信息查寻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利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创造能力等综合信息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不同信息活动或信息活动的不同阶段中的信息行为表现加以测量和评价。
2.3信息思维能力和信息活动策略是信息素养能力的核心
学生的信息活动是一种信息思维活动,信息思维贯穿于信息活动的始终。离开了信息思维活动,任何信息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从信息素养能力在信息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思维能力是信息素养能力的核心。信息思维活动是一种指向信息问题解决的间接的、概括的信息认知过程,概括性是信息思维基本的特征,也是信息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信息思维获得的信息知识的概括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信息素养能力的发展。因此,抓住了概括能力,也就抓住了信息素养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培养学生信息思维的概括性是发展其信息素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信息过程是一种运用信息策略的活动过程。无论是信息知识的掌握、信息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具备信息素养,都得运用一定的信息策略。如果从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实质来看,信息策略比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具有更高的概括、更强的迁移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在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信息素养能力的核心。信息策略是学生在信息活动中有效活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是由直接对信息进行查寻、选择、评价和利用等信息过程的具体方法和对信息活动过程调节和控制的信息认知策略两大部分组成的,就是说,信息策略具有方法性和自我调控性两大特征。研究表明,造成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不同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的信息知识水平,而是他们信息元认知水平不一致。因此,我们认为,信息元认知策略是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关键成分,在信息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把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策略纳入信息素养能力的构成之中,强调信息素养能力的实质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强调信息活动是信息素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能力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对信息知识、信息技能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结构和功能要求,也为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教学与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不再是孤立的两张皮;其次,它也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即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信息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勇等.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再探.情报科学,2001,19(2)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教师生态位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2-0020-0006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A.G.)在1935年首先提出生态系统一词,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是指由网络学习社群及其物理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自成一体的实体,具有系统性、平衡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
在现代生态学中,生态位(eeological niche)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格林内尔(Grinnel,1919)首次使用生态位一词,把生态位看成是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哈钦森(Hutchinson,1957)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认为一个动物的潜在生态位在某一特定时期是很难被完全占有的。奥德姆(Odum,1983)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则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
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将生态位理论应用到网络教育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陈坚林(2010)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生物单位在生态系统中生存的时空位置。从生态学视角来看,教学要素能够在生存竞争的生态系统中拥有一个最能适合其生存的时空位置时,那就说明它有合适的动态生态位,就能与环境达成和谐。王凯(2010:83)认为教师生态位是教师在一定条件下或活动环境中发展、成长的状态,教师发展表现为教师个体或群体生态位的拓展。文丽萍(2008:28)分析了教师职场人际生态位的几种主要关系及职场人际生态位偏离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通过教师生态位的自我调整,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以促进生态位分化,创立基于师生协同进化的新职场生态位策略来拓宽教师职场生态位,从而建构起新的教师职场生态位。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通过这些新技术,人们不但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而且还可以克服时空的障碍,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顾日国,2005: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写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及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网络教育生态环境下,英语教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承担怎样的角色以及起着怎样的作用,亟需探讨;然而,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且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教师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学生的视角对网络教育环境下的英语教师生态位进行探究,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
1 研究设计
根据陈坚林(2010)对生态位的定义,即生态位是指每个生物单位在生态系统中生存的时空位置,本研究中,教师生态位是指教师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所处的“态”(地位)与“势”(作用)的综合,即,英语教师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的问题是:网络环境下是否需要教师、教师通过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起着怎样的作用。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北京某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在读学生206人,在网院学习2至4年,年龄在21至50周岁之间,其中男生36人,女生170人。根据“标准误差与样本的大小成反比”的原理,当有代表性的取样数量超过200以后,标准误差会显著降低,超过500以后,降低不再明显(王建新等,2003:42)。因此,206名取样基本能代表本研究调查的群体。
1.2 数据收集
1.2.1 问卷调查
本问卷采用了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设计,每题共有5个选项,每相邻两个选项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回答都给与了相应的分值(1=完全不需要/完全不喜欢/完全没帮助/完全不影响;2=不需要/不喜欢/没帮助/不影响;3=不知道;4=需要/喜欢/有帮助/有影响;5=非常需要/非常喜欢/非常有帮助/非常有影响)。问卷以教师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要内容,设计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部分内容如下:
(1)(教师的地位)你认为,在网院学习,是否还需要教师?
(2)(教师的角色)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教师?
(3)(教师的作用)当你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你通常向谁求助?
(4)(教师的作用)你在网院进行学习的阶段,谁对你的心理成长影响深刻?
(5)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你还希望教师做些什么?请畅所欲言……
通过纸介问卷的方式,采用团体施测、当场收回的办法,共向学生发放218份问卷,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20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搜集数据之前,在与被试背景相近的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试测,参加的人数有30人,根据试测情况对问卷进行了一定调整,以提高其整体信度与效度。运用SPSS16.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1.2.2 深度访谈
问卷的优势在于能快速了解所研究的问题,但它很难对问题的深度进行把握(Dornyei,2003)。为弥补问卷的不足,本研究就网络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教师生态位问题对5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问题涉及网络环境下是否需要教师、教师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等。
1.2.3 MSN语聊
除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研究还搜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MSN语聊记录作为数据来分析教师生态位问题,语聊时间跨度为一年,本文从中选取其中的3600字进行分析。语聊内容涉及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文中的教师和学生均使用化名。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教师的地位、角色以及作用)、通过三种方法(问卷、访谈、MSN语聊)对教师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
2.1 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地位
2.1.1 问卷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环境下是否需要教师的问题持肯定态度,高达76.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
2.1.2 深度访谈
从访谈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见表2。
2.1.3 MSN语聊
从访谈和MSN语聊可以看出,见表3,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需要教师,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完全一致。不言而喻,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重大影响。然而,教师仍然被需要,且不可替代,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而且……特别需要人的注意和人的监管,如果大量时间和电脑在一起,人会感觉孤独(Harold&Ray,2003:132)”。在结构的复杂性、记忆的灵活性以及思维的创造性方面,电脑是无法和人脑相比的。技术只是人类的工具,无论多高明的技术,都是由人类研发和控制的。网络环境下,仍需要教师,教师依然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2 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角色
2.2.1 问卷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师友”、“朋友”、“导师”、“专家”型的教师持肯定态度,对“家长”型的教师持否定态度。网院学生都是成年人,不希望老师像家长似的管教,而是需要像朋友一样的师长。
2.2.2 深度访谈
从访谈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师友型”和“朋友型”的教师,希望教师既能在学习上指导他们,又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见表5。
2.2.3 MSN语聊
从MSN语聊记录可以看出(见表6),学生很喜欢网院的这位老师,因为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从问卷、访谈和MSN语聊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喜欢“师友”、“专家”型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网络环境下,师生分离的状态避免了面对面所造成的尴尬,对于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学生往往更愿意对教师袒露心扉,希望教师既能像专家那样站在一定高度指导自己,又能像朋友那样关爱自己。
2.3 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作用
2.3.1 问卷调查
问题1:当你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你通常向谁求助?
问题2:在网院进行学习的阶段,谁对你的心理成长影响深刻?
从表7可以看出,当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求助于“互联网”,其次是“教师”,然后是“学友”。互联网由于其海量信息成为学生的第一选择,当学生对信息有疑问时,还是倾向于向教师请教,与学友探讨也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从表8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在心理成长方面对他们有影响的因素首先是“教师”,其次是“互联网”,然后是“学友”。这说明教师在学生心中依然占有崇高的地位,教师的人格与学识魅力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影响深刻。
2.3.2 深度访谈
从访谈(见表9)可以看出,学生觉得教师在学习方面对他们有帮助,在心理成长方面对他们有影响。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有两点:一方面在学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2.3.3 MSN语聊
从MSN语聊(见表10)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非常耐心。他不仅在学习方面鼓励、帮助学生,还和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样的教师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亦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在网络教育生态环境下,教师不仅在学习上为学生答疑,还要在心理上为他们解惑。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阐明了教师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如图1所示)。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技术和学生;教师和学生通过技术建立联系,并产生互动。在该系统中,教师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承担着新的角色――师友、朋友、导师及专家,通过这些角色,教师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3 讨论
3.1 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生态学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生命有机体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生命有机体的存在都必须依赖周围的环境,都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下来(Mtihlhausler,2003)。外语教学是一种生态系统,是一种在一定空间内各要素与环境构成的自然、开放的生态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种教学要素之间在生存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健康有序的状态(陈坚林,2010:213)。网络教育系统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系统,特指在网络教育环境内生存的各种要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技术、学生,教师和学生通过技术建立联系,并产生互动。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MSN语聊记录可以看出,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渴望教师的存在,教师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教师是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离开了教师的参与,整个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就无法运转。为保持网路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教师就要在该系统中拥有适合其生存的生态位,只有在适当的位置上,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2 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需要转换角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是利用电脑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活动的一个系统,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也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多向交流,使学生获得需要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高效率地实现学习目标(栾玉芹,柳卫杰,2006:115)。随着网络技术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网络教育中的师生角色都将重新定位。研究发现,学生喜欢“师友型”、“朋友型”、“导师型”、“专家型”的教师,希望教师指导他们,关心他们。“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科文,1996:107)。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导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少走弯路。网络环境下,师生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学生有困难时,需要倾诉的对象,希望教师就是自己无话不谈的“朋友”。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还需要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专家型的教师不仅更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还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还需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通过扮演这些适宜的角色,促使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3.3 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
3.3.1 根据网络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
本研究发现,当学生在学业方面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然而,当前网络资源的建设并不成熟,海量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迷失方向,因此,教师就成了茫茫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教师不仅要在学习内容方面进行答疑和指导,更
要在学习方法方面进行引导。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耐心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师生面对面的机会很少,因此,自我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首先,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风格,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明确学习目标。其次,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科目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还有,指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如果评价结果不理想,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同时帮助他们学会运用自我调节策略。总之,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要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
3.3.2 针对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在网院学习的学员年轻人居多,他们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上有很大的可塑性,在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心理结构和特点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冲突和矛盾,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等(薛德钧,2007)。这些矛盾在网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给网院学生带来双重的心理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的网络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汲取丰富知识、获得情感支持,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而不健康的网络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使他们出现网络心理障碍(陈巧蓉,2008:203)。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指导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心理疏导。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疏导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师生双方之间实现异地非同步的咨询和辅导。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能够迅速记录与保存咨询的内容,一方面能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出当时自己所表述的内容,从中获得思考和收获;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根据保存记录进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寻求更有效的疏导方法(李忠美,2009:86)。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社会现象,把握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重构对社会和网络世界的认知。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还获得良好的网络交流技能,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平衡。总之,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师益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