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的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规划的方法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规划的方法论

篇1

关键词经济法学 交通产业法学 研究方法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83-01

一、 前言

交通产业法的研究方法问题在整个交通产业法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学的研究方法是法学发展的助推器,甚至是法学流派分野的重要标志之一。交通产业法理论的完善和成熟,很大程度在于研究方法的构建和突破。分析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性质,从上位经济法的研究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借鉴的角度,寻求符合我国交通产业发展特色的研究方法,丰富交通产业法学理论。

二、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提出

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落后制约其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拉伦茨在《法学方法论》中亦说“ 法学之成为科学就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交通产业法学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兴起和繁荣,反映了我国现代交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缜密完善的理论无疑是交通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皮尔逊所言: “ 整个科学的统一仅在于它的方法不在于它的材料”。经济法学中以往的成就、突破、纷争和遗憾,都可在研究方法的得失上觅求原因。交通产业法学未来的发展,关键也在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或原有研究方法的新组合,新观点、新内容会滚滚而来,正所谓得“鱼”不若得“渔”。交通产业法学欲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应重视、加强自身方法论的构建。

三、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学理分析

交通产业法学的深层理解关键在于对其研究方法的剖析。正如研究方法论的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所言“法理学中最为主要者,厥为法学方法论及法目的学二者”。法学研究方法,作为前人学者研究的一种智力成果和文化积淀,具有的强大的影响力,它总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后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要在硕儒皇皇巨著中得到启迪,同时勾勒出属于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一片天空殊非易事。选择以法学研究方法为交通产业法学的切入视角,是开启交通产业法学知识大厦的“钥匙”。

(一)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关系

交通产业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已成定论,其研究方法自然属于经济法的研究方法之一。更深一步辨析,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与经济法研究方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系统论意义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要素”和“系统”的关系。

(二)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分析

交通产业法自身性质决定了其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交通产业法是在经济法蓬勃发展中开出的一朵奇葩,体现着交通产业演进趋势中出现的新特点,我们应该以变革的眼光看待交通产业法的发展。

1、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具有政策性

交通产业法是研究调整提供位移服务的社会关系的产业法,是国民经济结构稳固与安全的支柱。国家是其中的主体,国家在交通资源的配置,交通投资方向的决定,交通发展布局的规划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无不表明交通产业法的国家政策导向性。

2、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具有技术性

交通产业法与其他法学相比,更具技术性。交通本身的作用是为克服人、货物在距离上的困难,人们能够克服空间位移的能力,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越发达,交通产业就越发达,交通产业越发达,就有求于更完备的法学理论,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的技术性应运而生。

四、交通产业法学的研究方法的法学构想

交通产业法是一门具有实证精神的法,应具有不同视角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在坚持经济法的一般研究方法上,用经济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描绘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的蓝图是切实可行的。

(一)经济法一般分析方法的本土化

交通产业法学首当其冲应该适用经济法的一般分析方法。经济法的一般分析方法多为国外先进理论的引进,这是法律全球化的表现方式之一。现代的交通产业法研究方法不宜靠移植得以创立,应从我国本土资源中演化而来,注重对国情的研究。

(二)借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交通产业法的“产业”源自经济学,应借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交通产业法的立法理念多在于经济学,直接吸收经济学的概念、论断不胜枚举,如前所述交通产业法自身的学科特色也需要和经济学的交叉、融合,形成此中有彼,比中有此的局面,注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明智而正确的选择。经济学的大量分析方法直接适用于交通产业的研究方法,可以开辟交通产业研究方法的新领域。

五、 结语

交通产业法学的研究方法是认识交通产业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基本性能、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的思维方式,在方兴未艾的经济法学界占有重要一席。了解已有的交通产业法学研究方法,寻智者之步伐,开己之半亩方塘,是每个交通产业法学者的光荣使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交通产业法的研究方法能得到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林立. 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 整体与部分 方法论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张的过程中,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在农村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1.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的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以户籍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户籍来对城乡居民采取不同就业、保障、医疗、住宅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主要是在城市中流动,到农村中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很少,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199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1年达到2.99∶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199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2000以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最大,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已接近或突破万元。

表1 1992~2011年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图1 1992~2011居民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2.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及省内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

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3.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它包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二元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尤其对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导致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城乡二元体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

4.乡村规划覆盖面比较小,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屡屡突破现存的发展规划,大量占用土地使得城区面积不断的外延,存在“摊大饼”和“空心城”现象。与之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规划进展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尤其是乡镇及村级规划工作仍未完成,即使完成了规划但是科学性和执行力都不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村落空心化,大量旧房及宅基地闲置,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公共建设规划也难以有效实施。

5.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先东部后中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型,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则十分落后,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有些地方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超过3倍,加上农村资金管理混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涉农资金使用非常分散,造成项目资金管理困难,投入效益不高,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慢。尽管我国进行了村村通公路等一些基础建设投资,但其发展仍旧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策对“三农”的倾斜,目前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实际用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资金却依旧很少。

6.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滑。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投入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也日趋降低。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同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村的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与投入金额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

二、用马克思方法论看待城乡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分工导致的,城乡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代表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乡关系的这种分离和对抗正是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地,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地,是工业人口的聚集地。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虽然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具有合理性。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因此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三、方法论:解决我国城乡统筹的途径

(一)推进我国城乡统筹需要坚持方法论

要运用马克思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摒除我国城乡分离与对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要推进城乡统筹,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总体,实现不断向整体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借鉴马克思关于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摒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当分工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时,分工最终会消除,城乡对立会消失,城乡走向融合。

(二)方法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1.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城乡统筹从全局出发。在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时,应该注意到经济因素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片面强调GDP忽视整体性协调发展的理念会导致城市更加发达,农村更加落后,最终只会离城乡统筹越来越远。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放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让其他各个部分的才有所发展,才不会导致任何部分的片面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总体,只有通过推动东中西部的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之一就是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人们消除对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划分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要意识学会从同一——对立——融合的辩证方法实现城乡统筹,看待实现城乡融合,绝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是生产基本条件包括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空间集结体,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城市经济的统治地位,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体两面。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3.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实行城乡产业一体化,才能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实现城乡融合。要实现农业逐步工业化、产业一体化就要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导产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需求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它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需求上涨。政府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工具会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2]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0(6).

[4]石慧颖,覃雯静.总体性方法论视域中的重庆城乡统筹[J].延边党校学报,2010(8).

[5]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城乡观的钥匙[J].求索,2010(9).

[6]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

[7]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篇3

关键词:文化资源;现象学;意向性;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1—0086—05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升软实力的国家战略,随着市场经济下的工业生产正在经历从“物质匮乏型”到“精神匮乏型”的转变,振兴文化产业凸显出必要性和紧迫性。所谓振兴,就是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自发到自觉、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我国现在的文化产业标准是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其中包括了新闻、影视、广告、动漫、网络游戏、文艺演出、主题公园等诸多领域。以往针对以上这些文化产业领域基本上采取分类研究,新闻、影视、广告属于传播学,动漫、网络游戏属于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科学,文艺演出、主题公园属于策划学、营销学,等等,而且还有其他相近的人文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纷纷浸入这些研究领域。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资料,通过相应的生产方法,最终生产出以媒介为载体的文化产品。生产方法——学术研究称之为方法论——要实现文化资源从原始形态向媒介形态的过渡,才能最终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资源必须转化为一种文本,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阐释和定位,让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主动地解释并接受。因此,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求方法论必须完成“原始形态(过程Ⅰ)——文本形态(过程Ⅱ)——媒介形态”的过程(模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存在,以往文化资源的自发性生产,注重历史事实的还原性和历史逻辑的连贯性,缺乏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解释,很难进行创造性的生产。当前文化产业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跨学科的、交叉性的,至今没有形成一套针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的方法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国内文化产业正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在已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须拥有一套属于自身范畴的合理、有效的方法论。因此,建构出适合文化资源开发的方法论并开发出结合实际生产的应用模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为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引入现象学方法

在自发的生产方法中,从文化资源的原始形态过渡到媒介形态这两个过程是分割、独立进行的。前者属于历史研究者的工作,力求挖掘出文化资源的历史本质;后者属于传播研究者的工作,生产出能够被当下消费者接收并解释的媒介现象。自发的生产方法通常采用实证与批判两种研究方法。实证的方法主要利用归纳法保证获得材料是全面的并能够相互证明,比如当前很多文化产品生产之前都会进行市场调查;批判的方法主要利用演绎法保证生成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比如生产者都会根据市场调查的消费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产品定位。但是,实证研究在实际操作当中不可能保证完全归纳,而且在将大多数上升为一般性的同时,容易忽略少数的偶然性作用;批判研究设置先验起点的形而上学方法,在保证过程真理的同时,难以对先验假设进行有效性论证。同时,作为由来已久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传统分歧的当代继承,实证与批判两种研究方法彼此对立,很难统一起来。自觉的生产方法不仅要统合业已割裂的生产过程,还要力求避免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缺陷与互斥,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对经验方法和批判方法的超越。

现象学作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向来以其独到的方法论著称。该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指出:“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态度:典型哲学的思维态度和典型哲学的方法。”①胡塞尔的毕生心愿就是将哲学建设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胡塞尔称之为“现象学”),并为各种具体科学奠定绝对可靠的认识论基础。在胡塞尔看来,哲学家首先需要追问的是认识如何成为可能的,而这一追问的关键即在于确认思维具有无可怀疑的绝对的被给予性,或曰不证自明性。在此之前,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都意在说明:人类认识需要有第一起点——康德称之为先验理性,并通过这种先验的能力认识世界并形成经验,最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下认识世界的方法为西方带来了科学技术与自由民主,但是其中存有的明显的缺陷也使得西方遭遇了重重危机。胡塞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经验论或实证主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是对自然之发现的结果现象,自然在这里指的是一个按照精确的自然规律而在空间、时间存在的统一之意义上的自然”②,不仅将物理世界自然化,而且还将一切理想和规范都自然化了,忽视了作为个体存在的主体性;历史主义与世界观哲学同样不可取,前者“将自己定位于经验的精神生活的事实领域”③,后者企图系统地考察关于世界的智慧并赋予它理论的形式,两者都过于依赖以“事实”为基础的东西。为了解决近代欧洲的科学危机,胡塞尔创建了现象学这种独特的方法论,主要体现为现象学的还原法、描述法和意向性三个概念。

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符号化的文本形式,在物理媒介的载体上附加了诸多人类文化的“交互主体性”意义。文化资源开发虽然需要从文本形态准确还原到原始形态,找到文化资源存在的历史本质,但是这种还原的关键不在于对文化资源进行“本质的还原”④,而重点在于对文化资源进行狭义的“现象学的还原”⑤。换言之,“本质的还原”追求的是文化资源的必然规定性与逻辑连贯性,“现象学的还原”追求的是主体认识的内在性与纯粹性。前者认识的结果是一般性的,而后者认识的结果是创造性的。由于文化资源的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还原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得重新认识的文本形态转化为富含创造性的媒介形态。只有创造性的认识才能为文化产品赋予具有创意的文化附加值,并且只有富含创意的文化附加值的媒介产品才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现象学的还原”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文化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之后,文化资源实现了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的追根溯源,在进行创造性的认识之后需要实现一种创造性的解释,并最终以能够被人类理解和市场接受的媒介形态展现给消费者。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意向性”的概念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使得重新认识的创造性的文本形态转化为创造性的媒介形态。所谓“意向性”,是指意识活动必然具有的意指功能⑥。在胡塞尔看来,一切意识活动均可被视为意向性活动,其所指向的就是意向对象,它产生于意向活动对感觉材料的“激活”和“统握”。文化资源最终呈现的媒介形态就是消费者的意向对象,后者必将根据自身的主体性特征去直观把握前者,这种意向性必将产生离散性的、选择性的、创造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只能是一种有选择的描述,或是一种在确定的广阔视域中的创造性描述。因为要想穷尽意向对象的全部特征,尤其是关联性特征,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

二、如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引入现象学方法

文化产品是文化资源的媒介形态,最终需要被消费者理解并接受,也就是使得生产者的意义与消费者的意义形成一定的“交互主体性”。是否能够更好地建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互主体性”,是文化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的关键,也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第一要义。所谓交互主体性,体现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认知关系;再关照意向性的概念,生产者对作为意向对象的文化产品的认知,以及消费者对作为意向对象的文化产品的认知,都属于意向性的过程;其中前者贯穿于“过程Ⅰ”,后者贯穿于“过程Ⅱ”。换句话说,调和生产者的意向性与消费者的意向性是建构交互主体性的主要工作。

1.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意向性

我们首先考察生产者意向。生产者一般将文化产品置于市场化的直观视域下,受到经济价值因素的影响。生产者的工作不同于历史研究者,也不同于传播研究者,但更倾向于后者。生产者不太关心文化资源的原始形态,总是从已有普遍接受的、一般性的文本形态出发,直接到达媒介形态。因此,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虽然有相关的历史顾问参与,但仍招致很多基于“过程Ⅰ”不足的各种批评。媒介形态过分迁就于现代的生活世界,极大地扭曲了文本的原始形态。不过,从生产者角度来看,生产者以追求经济价值为最终目的,文化产品只要在消费者那里获得价值实现就是成功。当下很多经典题材的不断翻拍——以四大名著为典型代表,虽然有很多来自“过程Ⅰ”的批评,但是偏向于现代生活世界的市场化生产依旧带来了更多的票房与更高的收视率。

我们再来考察消费者意向。生产者一般将文化产品置于“生活世界”的直观视域下,受到兴趣价值因素的制约。胡塞尔将“生活世界”解释为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是每个个体或每个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因此,生活世界是一个日常的、触手可及的、非抽象的直观世界,随着个体自我主观视域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当然,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理想型的。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意向性不是纯粹直观的,而是基于兴趣的。这种兴趣只有通过人与人、自我与自我的意义交换才能进行价值实现。生活世界里兴趣价值的意义交换受到教育程度、地域文化、民族习惯、群体性格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尤以意识形态为最重要和最主要。比如像电影《赤壁》这种几乎完全颠覆文本原始形态的文化产品,虽然少数历史素养较高的观众难以接受,但是当下这种“娱乐至死”俨然成为媒介形态的意识形态。正是由于此,以普遍性与一般性为代表的生产者意向才能有效地统一消费者意向,使得文化产品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价值实现。

文化产业竞争就是文化创意竞争,创意的生产总是体现较多的特殊性与差异性,这既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更是在逻辑上不证自明的。反观国内当下的文化产品市场,几乎是集体趋向于市场化生产,主要表现为题材单一化,内容同质化。市场与创意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文化产业尚处于国家保护阶段,过于注重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在短期内还能维持,但是创意的缺失已经危机四伏。电影市场是中国文化产品市场中最为开放的领域,但一部《阿凡达》的票房抵得上当年全部国产电影的总收入。消费者的意向性对象是市场化生产的文化产品,难免受到意识形态的主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生活世界具有历史性,仅靠市场化生产的方法难以长期获益。或者说,“过程Ⅱ”的不合理性就是由于“过程Ⅰ”的缺失,这种缺失就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缺失,可以通过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加以解决。我们可以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弥补“过程Ⅰ”,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弥补“过程Ⅱ”。

2.现象学还原与现象学描述

生活世界的历史性决定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具有历史性,主要是指理解主体(消费者)所处的不同于理解对象(文化产品)的特定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决定着理解者对文本的理解。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有关“有效历史”的概念告诉我们:只有被主观个体理解了的历史才是对其有效的历史,不存在“集体的历史”,因为理解是个人行为;只存在当下的历史,因为过去的历史总要放在当下来理解。在进行现象学还原与现象学描述时,要注重消费者对文化产品认识的“意向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文化资源已经脱离了原始形态的必然规定性与逻辑连贯性,以媒介形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添加了创造性意义的文化产品是加工过的文化资源。这种加工经过了“过程Ⅰ”与“过程Ⅱ”两个阶段,我们要求加工后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源的历史本质与文化产品的媒介现象的有效统一。

“过程Ⅰ”是将文化资源进行现象学还原的过程。胡塞尔曾这样描述现象学的基本态度:我们的“出发点先于所有的立场,即:以直观的,并且先于所有理论思维的自身被给予之物为出发点,以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看到的并且可以直接把握到的东西为出发点”⑦。例如“中原文化”是河南具有绝对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的文本形态,如果问及什么是中原文化,很多人都会马上想到“武术”、“黄帝”、“少林寺”、“龙门石窟”,等等,这些直观到的现象都是构成“中原文化”的各种类型的存在,这是一种常见的将文化资源从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的还原。但这种非现象学的还原是有局限性的、不彻底的,或者说是含有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残余的。能够代表中原文化的文本形态远不止上述的这些存在,我们只是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原文化,而赋予我们思维定势的这种“代表性”是长期经验的结果。这种长期经验源自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中心主义的干扰、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等,结果是大大缩减了将文化资源从文本形态向原始形态还原的可能性区间。“武术”、“少林寺”等显性的存在与“烩面”、“河南话”等隐形的存在之间没有先验的因果性与优先级,为前者贴上权威与中心标签的是具有科学主义危机的经验主义。因此,纯粹的现象学的还原应该尽量抛开经验主义的束缚,这必将大大增加文化资源的开发视域,并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过程Ⅱ”是将文化资源进行现象学描述的过程。文本形态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或者实体层面,是难以被一般消费者接受的,必须将其转化为某种媒介形态才能变成文化产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媒介形态,亦即文化资源的媒介形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和什么样的内容。我们还以“中原文化”为例,在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之后,我们扩大了开发视域,下一步应该选择哪些存在来描述中原文化以及怎样描述呢?胡塞尔指出,一定要在“意向性”的基础上进行现象学的描述,“达到对内在心理学的、然后是现象学的被给予性的真正意义的把握,并最后达到所有那些本质关联”⑧。文化产品的“交互主体性”由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决定,偏重于前者将导致“叫好不叫座”,偏重于后者将导致“叫座不叫好”。生产者往往站在专业化角度从文本形态转化媒介形态,而消费者往往站在市场化角度从媒介形态解释文本形态,平衡两者的最好方法是寓“生产者意义”于“消费者意义”之中。“中原文化”在历史上的权威意义与中心价值应该与一般大众的“生活世界”⑨相互结合,意向对象(文化资源)要依存于意向主体(消费者)而存在。《禅宗少林》与《少林寺传奇》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但是前者的描述形式与后者的描述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向大众市场投降的方法只是暂时的,纯粹的现象学的描述应该通过“意向性”去培养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努力培育并提升大众市场。

三、文化资源开发中现象学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对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尚处于尝试阶段,还有巨大的拓展空间,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主要有:1.直观与意向性的概念应该如何在文化产业的语境中理解,又应该如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应用?2.还原与描述的方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操作性?3.当前消费者的生活世界如何定义,文化产业如何应对消费者的生活世界?在今后的研究当中,我们将尝试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研究领域1和研究领域2同属于经典概念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改造:直观、意向性、还原、描述,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关键概念,但是此概念是基于哲学范畴的一般性定义,具有较多形而上的意义;而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具有较多形而下的要素。因此,文化资源开发中运用现象学的方法,需要充分结合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就像法兰克福学派一样,从经典理论入手,深入考察了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现状,进行了富有现实性的合理、有效的文化工业批判;后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成熟,正是从批判中汲取了文化产品生产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领域3同样重要,涉及了统一市场与创意的关键要素——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意向性所处的生活世界。可以预设,正是生活世界的历史性才使得消费者的意向性具有了流变性,使得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具有了必要性。如何准确描述并定义当前国内消费者的生活世界,成为研究领域1的必须,以及研究领域2的前提。

四、对《大长今》和《盗梦空间》的现象学分析

我们可以2004年在国内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和2010年在国内一上映即火爆的美国大片《盗梦空间》为例,来简单分析一下现象学方法在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基本研究思路。

韩国与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文化资源贫乏但是又善于文化资源开发;不同点在于韩国立足于本国文化资源,美国的文化资源开发则放眼全球。《大长今》以一段韩国的真实历史为基础,围绕传奇人物徐长今的经历,结合当前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大量观众对宫廷故事十分感兴趣的现状,在故事中着重表现了韩国传统的医术、泡菜、礼仪等,使得“韩医”、“韩餐”、“韩服”迅速风靡。《盗梦空间》几乎没有文化资源基础,仅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其中灵活组织了大量的好莱坞元素,使得观众看起来既熟悉又惊叹。

这两个例子都折射出现象学方法的应用,前者将历史人物徐长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象学的还原,从复杂的原始形态中着重体现其聪明、果敢、自强不息的文本形态,这些正契合了当前生活世界消费者认知的“意向性”;后者对弗洛伊德艰涩的精神分析理论做出完全开放式的演绎,在消费者厌倦了仅仅立足于一般事实的经验逻辑的大场面、大明星、大制作的好莱坞快餐电影的时候,有关梦的荒诞又新奇的现象学的描述必将引起观众的叹服。两者都“试图揭示性地和理解性地去接近无意识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信念中,从许多人甚至所有人的共同信念中剖析出尚未把握的东西”⑩。

总之,在国内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并迅猛发展的当下,找出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既任重道远又大有可为。

篇4

关键词:低碳;工业工程;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64-03

一、引言

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其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转变。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工业生产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方式,向高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低废物产出、低废气排放、高产品附加值的新型低碳工业转变。面对工业低碳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创新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贴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人才。

二、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是通过工业工程专业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创新、制度创新和重组改善等方法减少能源消耗,实现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最大化,寻求经济与环境最大综合效益。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必须以低碳经济为理念,建立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工程人才。

(一)培养目标

以“广阔的基础知识、多维的问题处理方法、现代的低能高效理念、有针对性的实践”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特色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跨学科、多元化角度推动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发展。“基础技能”要求学生有扎实深厚的理工科基础与宽广的经营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工业工程专业所要求的基础IE技能,能够对复杂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评价、改善和控制;“特色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代谢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生态工业系统集成分析、生态效率评价等方法和改善优化工具,使之应用于低碳经济领域,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模式

1.大类招生,分级培养。大类招生,可以强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做事的专业能力,突破单一学科设置模式的弊端,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在培养上采取分级培养的模式。第一级为本科技能培养,培养学制为4年,采取“2+1+1”的培养模式。其中,前两年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管理大类基础课,第一个“1”用于传统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课程的学习,第二个“1”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与企业对接,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第二级为研究生培养,依托高校丰富教育资源,设立本硕连读班,培养学制为6年,采取“2+2+2”的培养模式。第一个“2”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管理类基础课,第二个“2”用于传统工业工程课程和现代工业工程课程的学习,第三个“2”深入学习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领域的系统研究方法,并在所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建立与学制模式相对应的“1+X”课程体系。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的课程模式,应将基础和通用的知识构成通用课程平台,组成不同的专门化的教学模块。“1”传统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课程,“X”指低碳经济需要的工业工程特色课程。形成一种“1+X”的课程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兼顾共性与个性,兼顾方法与实践,使人才具有扎实的管理类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低碳领域方法。

3.教学过程中实施全程管理。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便于管理和激励。将教学管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入学水平测试、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评价与改进。通过量化的指标,便于指导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工业工程教学体系建设

工业工程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必须打破课程设置上的界限,突出实用性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内和实验室,而是真正的“走出去”,延伸到直接接触低碳经济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的企业中。

响应“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特色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体系分解为“公共基础、专业传统方法论、跨专业云选课、实践”四个模块,其中实践模块贯穿整个体系,其他三个模块依据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形成严密的体系结构。

(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课是整体教学的基底,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扎实的基础课程是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的保证。增加综合性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对作为工具类技能的信息科学技术和语言的学习;提高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起点;选用优秀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确保教学质量。

(二)专业传统方法论模块

对应课程模式中的“1”,专业传统方法论模块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着眼于生产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发挥投入资源的作用。

(三)跨专业“云选课”模块

课程模式中的“X”代表课程复合的多元性和特色化,利用校内与校际资源建立“云选课”机制。“云选课”是基于相关课程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资源的互补,实行互认学分制度,以便适应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各学院甚至是学校间的学科交流和渗透,可以是软实力的授课指导,也可以是硬件的共享与学习。

(四)实践模块

1.以面向低碳经济的仿真实验室为载体的教学实践。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功能是围绕并服务于专业建设,强化学生应用所学工具和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该领域工作所需的系统规划、设计、优化、运作的创新能力和素养。旨在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具备工程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低碳经济发展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环保低碳及工业工程相关行业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事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的跨学科复合人才。

2.低碳产业“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实践。工业工程的教学环节不应局限于课内,应该延展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可以在生态产业园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孵化器”,将“产学研”与“人才孵化器”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企业及产业“零距离”对接。

组织方式可以是建立“统一组织、混合编队、分散实习、顶岗实践、双向管理”的运行机制,将学生分散开来,按岗位编制成实习小分队,使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全程跟踪生产过程;也可以是假期社会实践方式,即学生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实践。

四、结束语

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依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新技能、新知识的需求来确定专业建设定位,构建正确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保证扎实的工业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要特别注重培养人才的工业工程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理念。高校在专业教育中应抓住发展脉络,立足自身教学与科研优势,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协调各个实践环节,面向低碳经济建设工业工程学科,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英,等.“四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0,29(15):152-154.

[2]郭位.Bryan Deuermeyer.工业工程课程的最新沿革[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2):1-5.

[3]陆钢,等.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2010,13(2):125-128.

[4]李春发,等.生态工业工程:面向循环经济的工业工程研究[J].工业工程,2008,11(3):1-5.

[5]李卫红.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的创新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23(4):83-86.

[6]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5):40-42.

[7]杨晓英,等.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90-92.

[8]魏冬捷.试析PBL教学法对培养低碳经济人才的应用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010,(4):38-41.

[9]陈亚绒,等.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IE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J].工业工程,2009,12(2):122-130.

[10]孙卫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篇5

(一)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类学科教学模式特点

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理论基础,熟悉软件开发工具的各项功能,熟练运用这些工具编写应用程序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以知识的灌输为宗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训练,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问题解决能力薄弱、工作适应周期过长,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项目实践顺利结合起来,甚至个别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对根本不了解课程设置的意义。本文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几个弊端: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由于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及实验设备的不齐备性,教师的授课效果经常不能及时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反馈出来。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偏向理论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也偏向于死记语法规则等,忽略教师真正的授课意义。虽然教师在授课时配有相关例题操作,用以说明每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但由于授课环境有限,教师最多也只能让学生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学生只知其果,不明其因。同时由于缺乏实景教学,即使简单明了的内容,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讲解,演示,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教学被动,学生积极性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一整节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讲者有意,听者无心,而且一味的被动接受抽象的概念更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也无法激发学生在主动求知欲和创造望。

(3)理论和实践结合力度不够。由于理论和实践不是同步进行的,由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容易种种不同的困惑,但是在实践当中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反应出来,因此造成了理论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参差不齐,根本达不到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教学规划的要求。

(4)学生考核系统单一。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仍是以应试为主,即使在高校里考试也还是一个检验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但是如今的考试形式一般以笔试的结果定输赢,考核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更多的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这样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二)基于软件工程学的方法论

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和维护软件的一项工作,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开发技术与开发管理两大方面。软件工程学方法论是人们为了克服“软件危机”而做了大量的工作,而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它们在软件开发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软件工程方法论就是在整个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中提炼出来的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思想,它可概括为:目标、过程和原则。

(1)软件工程方法论目标。即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生产具有正确性及可用性的产品,它形成了对过程、过程模型及工程方法选取的约束。

(2)软件工程方法论过程。就是如何在生产一个能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步骤中完成对生产过程的分析、设计、确认,它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

(3)软件工程方法论原则。则是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论开发软件的时候,从对任务的抽象逻辑分析开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开发,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的标准。本文利用软件工程方法论中的软件复用技术与项目管理学结合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软件复用作为软件工程方法论里的一种技术或者思想,在整个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能否实现软件产业的工业化进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主要是指利用现有的软件资源来构建新的系统,避免重复劳动的方案。

并且软件复用并不局限于代码的复用,复用的过程延续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虽然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但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要想使软件产品实现或者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就必须采用项目管理来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它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在有限资源的限定下达到相关项目的目标。在相关项目中项目管理主要是协调和管理,而方法论则为项目进程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方式方法。

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针对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的教学模式。它将经典的软件工程方法论提升到理念的高度,跳出软件开发这一领域,应用到了高校计算机软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当中去,并组织力量认真进行改革实践,经过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的教学体系就是将软件工程方法论当中的一些技术和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通过CDIO的教学模式,将实践项目和课堂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项目中以整体的角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综合考察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后,运用软件复用技术将实践项目与相关专业课程串联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也理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侧重点,对关联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课时量的安排等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安排更合理,教学目的更明确,更有利于对整个教学体系的优化。在界定计算机软件类专业课程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计算机软件类专业课程知识点以及课程知识点之间衔接关系的分析,建立课程间知识点网络及扩展知识复用库,减少重复知识点的讲授,实现课程间的无缝衔接,使学生在常规授课内容外能利用扩展知识复用库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间知识点讲授的最优化,如图1所示。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项目管理式教学模式

本文根据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了项目管理式教学模式的思想,将软件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作为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察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建设的相关资料,为决策提供内容支持。其次,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规划,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细粒度的扩展计划。最后,在学期开始时,将学生按兴趣、爱好划分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系统学习和沟通。将整个教学过程当做一个大的项目,而项目内不同的项目组负责的任务不一样,但最终的任务都是一样的,使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成立了Web开发小组,Flash兴趣小组、C++、Java学习小组等等。为保证该方法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有相关的管理能力,例如:整体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等。其中沟通协调为其中最为主要技巧,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做法如:多使用一些非正式的沟通,合理使用Y理论,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等等。

2.教学形式改进

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有规划的机房授课方式,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这样既避免填鸭式教学的被动性,又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实时的关联在一起。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既讲理论又教实践,不仅能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

3.三步培养模式

整体教学模式采用“例证讲解、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三步培养模式。例证讲解就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类比实际案例,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融入到案例中来,同时课堂氛围采用启发式、辩论式教学,使课程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实用性,课堂氛围更活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数据结构的树的理论学习时,选择一个树的应用案例,并结合树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学生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启发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其可行性,已达到加深强化理论学习的作用。课程设计要做到的要求就是是项目化,对每门操作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要采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安排课程设计,并进行项目式的管理。

针对课程的区别,制定不同的课程设计指导方案,并加入扩展知识复用库,包括一些如Eclipse、VisualStudio等开发工具的介绍,成功的案例介绍、参考书籍介绍等信息。使学生能在实践的同时参阅资料,是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毕业设计选题以实际的项目为背景,联合校企的业务背景,从立项到收尾,涵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如参与到《xx市党务政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去,实行与企业单位类似的管理模式,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进度考察,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功能模块,同时尽量平衡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企业中开发项目的流程、规范,学习做事的方法,更深层次的感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在工作中更快的进入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长期的观察统计,并将一些反应学生竞争力的能力水平按一定的指标量化后,可以得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图,如图2所示。

(三)考核系统的改革

传统的学生绩效考核体系主要采用的是以理论笔试成绩为主,平时的表现和课程设计为辅,这样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因此建立良好的学生能力考核系统对培养合格优秀的计算机软件类专业人才极为重要。根据当前社会对计算机软件类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提出综合考核系统。该考核系统从专业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5个方面进行评价,相应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并将该指标落实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专业理论知识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度量,在整个评价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例分配,一般来说不宜超过65%。动手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类题目,条件允许的话使用机房上机考试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不好做定量分析,因此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相对客观一致的评价标准。而团队协作来在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中却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进度、分工、协调和交流等方面,可以很清晰的形成对团队协作能力评价的素材。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每部分所占的比重,不同的时间段侧重的方面不同,形成多元化、多维度、客观的评价结果。

实施效果

篇6

一阵沉默,继而,与会者们起身鼓掌,欢呼:我要的就是这个。

而对于本书作者,前GE中国区副总裁许正经历过无数这样的时刻:“嘿,就是这个东西,我们终于找到了!”

然而,要做到如此,并不容易。

隔靴并不能搔痒

2008年,作者任职于IBM公司时,与同事一道为陕鼓集团制定战略规划。他们对自己的提案非常自信,相信陕鼓集团若能按照他们规划的路径执行下去,就一定能转型成功。但出乎意料的是,陕鼓集团董事长印建安并不买账。

尽管对提案不买账,印建安却邀请作者加入陕鼓集团,出任副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战略转型。

有意思的是,作者加入陕鼓之后,跟印建安一样,对IBM提出的框架有了同样的犹豫。因为,他发现,他实际上并不了解这家企业,甚至都不了解这个行业,而此前做的提案和建议更多是理论推导以及对成功案例的演绎。

作者自诩为“屁股决定脑袋”,因而他决定推迟执行IBM提出的战略规划,以免“自食其果”。

战略脱离不了实际

不了解陕鼓集团,对这个行业也相对陌生。那,怎么办?

作者开始频繁走访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业务以及所在的行业,去寻找内在的知识、逻辑和产业发展的规律。了解越多,也就越会无知,而作者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通过不断地了解、学习、探讨、质询、实验和求证之后,作者发现过去商学院里大而全的战略规划方法并不适用于陕鼓集团。要找到真正的战略,关键是了解企业内在的运营特质和行业的规律。而作者也发现越是完美复杂的理论或许就越不实用,重要的是回到事物的原点,对战略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思考。

10个月之后,作者的想法日趋成熟和明朗,而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业务会议上,受到探讨的启发,陕鼓集团的战略方向以及可能的业务划分在作者头脑中前所未有的清晰,当他迫不及待将初始的战略规划介绍给印建安时,印建安连连点头。

篇7

[关键词]旅游信息科学;旅游系统;研究框架;体系;展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6-0072-08

1 引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机票预订系统发展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旅游的各个方面,给现代旅游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且已深入到旅游产业和旅游研究层面。实践中,各国都非常重视旅游信息化工作,中国国家旅游局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旅游信息化的工作,于2003年启动“金旅工程”。从研究来看,莎达(sharda)在其著作《旅游信息科学》中从旅行推荐系统、社区和用户界面设计3个方面对旅游信息科学进行阐述。国内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步探讨旅游信息的内容、旅游信息搜集以及旅游信息在旅游促销中的应用,并就旅游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信息开发,以及旅游信息的科研服务、信息标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有部分学者从旅游信息的技术层面进行探索。但是从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来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信息化(尤其是旅游信息系统建设)、eTourism、虚拟旅游、数字旅游、旅游网络营销等方面,研究亦涉及信息的传播、感知、组织、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旅游信息的研究相对零散,缺乏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深入研究旅游信息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理论,尤其是关于旅游信息本质以及旅游信息科学的构建方面思考较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经济、管理、生产、社会等诸多方面,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社会应用的推动,信息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和技术已深入各学科领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形成了较多的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中有些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如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社会信息学等,这些部门信息学的发展为旅游信息科学的成功提供了借鉴。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信息科学也迎来了又一次腾飞的机遇。旅游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一些新的技术的不断引入,如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等,这些都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但是,如果不从基础层面去研究旅游信息的本质特征、旅游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等基础理论和方法,就会直接影响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应紧紧抓住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旅游信息的研究,创建旅游信息科学。

信息发展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1948年,维纳(Wiener)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香农(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隆哥(Longo)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式、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钟义信将信息通过本体论和主体论两方面进行说明,从主体角度来看,信息是指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关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变化方式,包括这种状态/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罗时进则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探讨,狭义的信息是指能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差异的、能为某种目的带来有用的、可以被理解的消息、情况等。广义的信息是指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王彦峰认为,旅游信息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以及连接两者的组织三方面的信息。龚玉明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旅游信息属于社会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有经济信息的属性。其实,从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的理解来看,学者们对于信息的本质理解基本一致,只是在细节的表述方面和信息的宽度方面有所不同。根据“信息”的基本概念,本文可以给旅游信息做如下的描述:旅游信息是旅游活动中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属性。

旅游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它具备信息的基本特点,但是旅游活动的特殊性,旅游信息又具备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泛在性。旅游活动涉及面广,涉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种信息,有自然信息、社会经济信息、旅游者信息、旅游企业信息等。如目的地自然特征信息,包括自然旅游资源、气候等相关信息;旅游者相关的信息,如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旅游流以及其他信息等,这样就使表征它们的信息产生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的泛在和海量特征,导致旅游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困难重重。(2)时空性。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空间区域的依托,而且旅游活动又有历时性的时间特征,时空性是旅游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3)可共享性。旅游信息的共享性是基于信息的非消耗性而存在的。它不像物质那样被某个客体占有以后,其他客体无法再占有。信息是任何一个客体都不会因为其他客体也占有这个信息而会从此失去。(4)不对称性。在旅游市场交易中,旅游产品的拥有方和游客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通常产品的拥有方对自己所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游客对所要购买的产品的信息知之甚少。(5)增值性。人类对旅游活动的认识就是通过对旅游信息的加工处理而获得的,由于旅游系统是一个整体,而每个旅游要素或现象及其信息运动规律都是旅游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基于不同目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其运动规律,应用于实践之中,信息得到升值。

从旅游信息的种类来看,以主体(如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等)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旅游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从旅游活动过程来看,有旅游需求信息、旅游产品信息、旅游行为信息、旅游环境信息等;从信息的传播来看,有信息的形式、信息的传递(渠道)、信息的反馈等;从管理和决策的角度来看,有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决策和反馈等。

2 旅游系统与旅游信息科学

2.1旅游系统中的信息观

众多的学者从空间、供需等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了描述,冈 恩(Gunn)在2002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在甘恩提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中,供给和需求两个最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构成了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在供给子系统里,吸引物、促销、交通、信息和服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提供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系统的研究,旅游系统应该包括目的地系统、客源地系统、营销系统、旅行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旅游系统是在外部的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影响下,各子系统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旅游信息的传递。旅游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旅游信息完成的,信息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信息可以把旅游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和外部之间的信息传递给对方,从而能够在客观上保持系统的平衡性,促进系统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具体见图1。

从系统论、控制论、认识论和传输论(旅行信息传输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来看,在旅游系统之中,信息无处不在,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之中。从系统论来看,有系统的存在就有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不论是在系统内部,还是在系统的外部,都有信息的存在。在系统内部,信息在目的地系统――营销系统――客源地系统――旅行系统――支持保障系统之间传递和反馈,各个系统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外部环境可以对系统输入信息,系统也输出和反馈信息,系统本身的信息和输出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形成新的决策管理依据又输入系统,对系统再次产生新的影响。在旅游系统内外部一直有信息流的出现和连接,就必须用信息论来研究旅游系统中的信息和信息流的问题,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管理、分析和决策,消除人们对于旅游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度量,从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或是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认识信息(认识论,信息可从物理、生物和符号3个层次认识)、传输信息(尤其是旅游营销信息),最终实现决策以利于系统的优化,因此掌握的旅游信息越多,对旅游系统中旅游信息的运动规律、传播机理的把握越多,就对旅游系统的认识越深刻,越有利于对旅游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总体来看,信息在旅游系统中可以这样去认识:(1)信息是研究旅游系统的钥匙。信息是旅游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旅游系统内外部联系的纽带,是研究旅游系统的切入点。(2)信息自成系统。在旅游系统中信息通过传播、反馈和循环自成体系。旅游主体(游客)获取信息以保证自己旅游的质量,同时反馈信息给旅游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目的地系统、营销系统、客源地系统、旅行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促进系统优化。(3)信息是旅游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获取信息、发现知识使自己在竞争和合作中保持市场地位。(4)外部信息(政策、文化、技术、自然等)的输入对旅游系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2.2信息科学与旅游系统

现在,信息科学及其技术已深入各学科领域和社会各方面,并已经形成了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较多的分支科学,这些分支学科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信息科学也迎来了腾飞的机遇。香农把侠义信息论的立足点转移到统计数学基础上。然而狭义信息论只考虑信息的语法方面,同时仅考虑了随机型的不定性,没有考虑其他类型(如模糊型、偶发型)的不定性。为了弥补香农的不足,使其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如模式识别、决策理论、控制理论、系统理论等,因此产生了广义信息论。广义信息论是利用一般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所有与信息有关领域的问题,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存贮、变化、处理、传递和控制信息,掌握其中的一般规律。广义信息论即通常的信息科学,在狭义信息论向信息科学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研究转向生物、人类、社会以及某些“聪明的”机器这样一些高等范畴内事物运动规律,传统的物质观念、能量观念和科学方法论已不足以解决信息问题,而信息、关系、目的、智能、功能等却成为研究复杂事物机制的重要途径。

信息科学是多学科综合的学科,最早的信息科学主要关注信息的收集,分类、操作、保存、信息检索和分发。最近的信息科学,研究注意力已经指向人一机界面、组件、语义网、有价值的敏感设计、迭代设计过程和人们产生、利用和发现信息的路线。因此,信息科学不应该受到信息理论(即只研究信息的数学概念)、图书馆科学和情报学的困惑。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的,在旅游系统中信息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发展之中,信息是各个子系统联系的纽带,要研究旅游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必须要探明信息的产生、传输,信息的作用机制、信息反馈与决策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能够系统解决和全面研究旅游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则是旅游信息科学。基于旅游信息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旅游信息运动、旅游系统发展的规律,也能够丰富信息科学和旅游学的理论和实践。综上,笔者认为,旅游信息科学(Tourism Information Science,TIS)是以旅游信息(本质和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研究旅游系统中的信息获取、管理、分析、传递、利用,探索旅游信息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从学科属性来看,旅游信息科学是综合信息科学、数学、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系统中信息运动规律的典型交叉学科,而且也是一门横断学科。

3 旅游信息科学体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自己的研究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旅游信息科学的发展和构建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也需要现代技术和方法论的保障。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完善旅游系统理论,才能对旅游系统(包括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进行实际的应用指导。因此,完善的学科体系构建则应从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4个层面着手。

3.1理论支撑体系

根据唯物辩证法,实践是认识的先导,但认识对实践有能动反作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则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旅游学科实践超前、理论滞后的情况下,理论研究至关重要,深厚、完善的理论基础是旅游信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信息科学作为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必然要依靠信息科学、旅游学和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撑,主要的理论支撑必然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传输论和识别论。信息论主要研究旅游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信息传输技 术,信息特征的抽取、分类和识别的模式、识别理论和方法等;控制论是研究旅游信息流程、旅游系统的反馈机制和控制原理;系统论从旅游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认识旅游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旅游系统,调整和优化旅游系统结构。同时,由于旅游信息的特殊性,旅游信息的传输和认识必然受到重视,因此传输论(旅游信息传输过程和方法)和识别论也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系统论、控制论、认识论和传输论的指导下,还需要旅游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学等诸多学科的学科理论支撑,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研究、管理和实践之中。

3.2方法论支撑

从方法论来看,方法论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旅游信息科学需要有信息科学的具体方法论支撑,还要依赖哲学方法论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综上,旅游信息科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综合分析方法(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调控;信息系统综合方法(综合复杂系统的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的思想,在不断探索和改善旅游系统的原则下,如何利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系统等新方法和理论,寻求信息与旅游系统中一些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建立旅游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研究体系和方法;信息系统进化方法(变革复杂系统的方法),利用广义系统进化的观点,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研究旅游系统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层级之间的进化过程、模式和机制。另外一些是一般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实验、归纳、数学模型和演绎方法,以及旅游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等是旅游信息方法论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具体的学科方法包括文献调查法、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数学模型法、系统模拟法、黑箱方法、预测方法、评价方法等。

3.3技术支撑体系

旅游信息科学是一门以系统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综合学科,技术支持对其至关重要。从旅游信息科学来看,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是其研究的主线,信息传输则是信息流通的主要保障,因此,支撑学科发展的技术主要从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信息)发现和信息传输三个方面来考虑。

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是旅游信息科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信息的组织、管理、存储等主要功能。完成这些功能则主要依赖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旅游信息数据的处理、存储、分析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数据库能以系统全局的观点集中统一组织、管理数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旅游信息管理的基础,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和遥感技术(RS)等。

信息发现与决策技术。信息发现与决策是面向研究和应用的研究核心,其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模拟、复杂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是知识发现的最主要体现,主要的方法有基于算法的方法和基于可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数据同化、数据驱动。研究者可以从各种形式表示的信息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挖掘、发现)知识。知识发现的目的是在梳理原始数据的细节过程中,从杂乱的原始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简洁的知识(发现规律)。而复杂决策支持系统则主要面向复杂旅游系统应用,通过决策支持技术,提供科学决策。

信息传播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是信息传播的保障。信息传播主要依赖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技术则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4 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框架

旅游信息科学是交叉贯穿于多个领域的横断学科,其研究应该包含4个层面: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旅游信息科学以旅游系统和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两条研究主线、技术导向性和需求导向性应用两条应用主线,深入而全面地展开旅游信息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最终揭示旅游信息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创建全面完善的旅游信息科学,促进(调控)旅游系统的全面优化。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现状,笔者构建了旅游信息科学的ODTG研究框架(图2)。

4.1研究对象和任务

从研究对象上看,旅游信息科学关注旅游系统以及贯穿于其中与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以及生产要素资源等的相关信息。研究对象更应该是旅游系统中的信息,探索信息在旅游系统中的作用,全面研究信息的作用、功能、本质、特点和运动规律等。

4.2研究主线与领域

旅游新科学的研究主线则是以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为主的研究主线和以技术导向型和需求导向性为主的应用研究主线。从学科的框架来看旅游信息的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旅游信息的获取、组织(包括信息的分类及其标准化)、管理、传输的主要功能,因此信息的管理涉及概念研究、技术研究等内容。有了良好的管理,才可能进行旅游信息的挖掘(知识发现),这里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数据同化、数据驱动、数据模拟等,涉及旅游信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应用4个层面。不论是面向需求导向还是技术导向,在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的层面之上,才能建立良好的应用体系。这几个方面共同组织、共同研究、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旅游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实现旅游系统最终优化的目的。从框架体系来看,旅游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围绕主题展开,具体包括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4个方面。

4.3研究的主题与创新

4.3.1理论研究

旅游信息科学要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输论和识别论等基本理论指导下,深入探索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信息理论,包括旅游信息产生的机理、传播方式、旅游信息分类、旅游信息标准(化);旅游信息流理论,包括旅游信息的形成、采集、存储、管理的理论;旅游信息挖掘理论,对于旅游信息的分析,探讨旅游信息挖掘方式和理论支撑;旅游信息共享的理论,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标准、规范等;旅游信息流调控理论,探索旅游信息流对于旅游客流、旅游资金流等的导引和调控;以及旅游信息融合理论、信息资源集成理论等。

4.3.2方法研究

信息科学拥有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信息科学在旅游中的具体应用就产生了旅游信息科学方法论。首先,把旅游活动看成复杂旅游系统,在系统的内外部交流变化中,考虑信息的复杂性及其重要作用,把复杂的旅游系统的过程抽象成信息的发生、传递、转换、控制和反馈的过程,从而控制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传递和交换,把研究的角度更多的转向了信息的流动及其变化。其次,通过对信息的研究、分析,探讨信息的发生、传递、作用规律,从而认识旅游系统的规律性,探索独 具特色的旅游信息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为旅游系统(旅游发展、旅游活动)提供有效地优化措施。

4.3.3技术研究

旅游信息科学是关于旅游信息的科学,因而信息科学的技术支撑是其发展的关键,需要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旅游信息发现和决策技术以及信息传播技术。根据旅游信息的特殊性,旅游信息科学技术包括:旅游信息采集技术(包括RS)、旅游信息管理(信息组织、信息存储)技术、旅游信息网络技术、旅游信息定位技术(包括GPS)、旅游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包括GIS)、旅游信息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资源信息可视化技术、旅游信息模拟技术、旅游信息传播技术、旅游信息技术(包括网络,WebGIS)、旅游信息人工智能、旅游信息挖掘技术和旅游决策支持技术等。

4.3.4应用研究

旅游信息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最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旅游学各领域的知识创新,实现旅游学研究和旅游业的现代化,促进旅游研究、旅游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从旅游信息科学的具体应用来看,旅游信息应用领域广阔,对旅游产业促进作用明显,主要包括:(1)需求导向性应用。知识、规律的探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应从实用的角度,研究旅游信息的规律及功能,以及旅游信息对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游客的效益和功能。从政府需求的角度,可以利用旅游信息科学发现知识,为政府旅游开发提供决策依据,亦可以建设政府旅游网站,开展网上旅游行政管理,建立旅游办公系统,提高了旅游行政单位的协调能力、办事效率,使旅游行政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从旅游企业的角度,利用旅游信息科学可以构建高效的管理经营体制,提高旅游收益;从旅游者的角度,应用旅游信息科学可以制订旅游者计划,定制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从旅游从业者的角度,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导游信息系统、旅游从业者审核系统及旅游网上培训系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2)技术导向性应用。以传统技术为基础构建中国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旅游网上交易业务即旅游电子商务;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开发景区虚拟软件,制作动态宣传片;以新型技术为基础,开发旅游监督智能系统及旅游规划模拟系统,形成旅游资源定位系统,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全面信息化。

4.4研究的目标与展望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获取知识已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而更侧重于知识的社会化功能。管理者、决策者、经营者和旅游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知识,而并不用了解“知识”本身。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要从创建旅游信息科学的全局出发,深入探讨旅游信息科学若干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通过实际应用,总结经验和提高水平,不断充实完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创旅游信息科学的大好局面。当然从目前来看,旅游信息科学研究的碎片化,导致我国在此方面积累少,缺乏系统和全面性,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应加强研究,尤其是在旅游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机理、旅游信息分类及其标准、旅游信息共享、旅游信息挖掘、旅游决策支持与旅游系统模拟、旅游信息采集技术、旅游信息(数据)可视化以及旅游信息技术集成研究等方面应强化和深入。

5 结语

篇8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社会调查方法 课程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教育部在 1998 年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其培养目标一般被认为是“面向农业科技推广、面向农村企业经管、面向农村社会管理、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专业教育方向;“培养具备农业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事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决策计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浙江省的丽水学院自2009年在商学院设置农村区域发展的本科专业。目前它是浙江省的重点学科。从2010年开始,丽水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四年级秋季学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文献检索》课程。笔者长期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下仅依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管理学门类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涉“农”有关的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的教育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方法、技能及应用型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教育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有计划地实践教学内容付诸实施。实践性是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内在要求。近年来,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滕明兰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认识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以及研究创新性实践3个模块,其中,基础认识性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农村体验)、初步社会调查等。综合应用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调查、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市场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研究创新性实践主要包括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设计性实验等。三个模块中,第一和第二个模块都提到了社会调查,可见社会调查能力是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

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之一。段华平和卞新民在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时谈到四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四是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除以上认识外,笔者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所具有的应用性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针对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研究。要科学了解与认识“三农”问题,就迫切需要下基层调研,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要讲求科学性,社会调查研究本身涵括了方法论和具体的调查技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开展社会调查要讲求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主要详细阐述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没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背景,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适当补充社科研究方法论的内容。要讲清楚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事;要讲清楚如何具体开展调查,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是什么。二是因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开展的是农村调查,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侧重于开展农村调查会使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以及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三是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教学要贯彻始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丽水学院2010年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时,就进行了充分的设计。首先,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有机的结合,将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查找和文献综述写作,以及社会调查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教学。由此,课程名称也就命名为《社会调查方法与文献检索》。其次,课程没有指定的课本,只有推荐的参考书目。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课本主要供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使用的,一般理论性太强,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学时也太多,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不实用。无疑,无课本授课,也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要相对简单和明确,对多媒体教学以及PPT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讲课更要能吸引学生。再次,为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效串联教学内容的各环节,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社会调查“丽水市莲都区流动人口的调查”以及后续的调查报告。这其中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围绕着“流动人口”研究展开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对丽水市莲都区的流动人口就某一主题,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共分为启、承、转、合四个模块。一般来讲,按一周两节课,一学期16周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如下:

(1)启:选题与文献综述写作

1、如何选题

2、文献检索

3、文献综述写法(布置作业)

4、小结(讲评文献综述的作业)

本模块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其中,文献检索的课堂教学是既包括关于信息文献的基本知识的介绍,也包括查找相关文献的实践操作的学习;既包括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的查找和借阅,也包括中国知网、读秀等网络工具的使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的能力,提升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再谈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硕博论文以及综述类论文的范例,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的作业要求是以流动人口对研究对象,自选某一主题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等关键概念的界定、基本理论和他人相关研究综述。最后要求至少有5个注释和5个参考书目。

(2)承: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5、科学研究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逻辑

7、测量与概念的操作化

8、小结

本模块侧重于理论教学,其中也涵括案例的分析,希望借此能将理论讲得更清楚、明白。社科研究方法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是社会调查具体技术的基础。本模块授课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此部分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3)转: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9、问卷设计的方法

10、问卷调查的实践(布置问卷设计的作业)

11、访谈(布置访谈的作业)

12、观察

13、小结: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讲评问卷设计和访谈的作业)

本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内容,最后通过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比较,反思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性。本部分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贯彻实践性教学,如何将调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巧有效传授,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当然,本部分的作业量也较大。作业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设计要求问卷有封面信和指导语,以及9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要求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填写至少5份问卷。第二项是就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访谈,作业要求提交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其中,访谈提纲要求10个问题,访谈记录要求500字。

(4)合: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

14、调查报告写作

15、论文写作指导

16、总结(讲评调查报告的作业)

本模块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就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格式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辅导。最后提交的调查报告要求包括总结前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

篇9

本报讯 近日,根据Gartner发表的《Magic Quadrant for 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 2008》(中端企业存储阵列魔力象限)报告,在中端企业级磁盘阵列产品市场中,戴尔居于领导地位。在2008年10月最新的市场动态图中,戴尔超过了惠普和IBM,其主要原因是,戴尔在并购EqualLogic及在iSCSI SAN方面采用了创新的技术,因而获得了领先的地位。另外,在iSCSI SAN市场,戴尔占市场总体销售收入31.1%,位列第一。其次是EMC和NetApp,分别占13.3%和12.5%。另外,根据Gartner公司的第三季度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存储厂商市场份额数据,戴尔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3.8%,年增长率为5.2%,季度增长率为4.1%,超过惠普,名列第三。IBM名列第一,其市场份额为19.5%。戴尔公司大中华区企业级解决方案市场总监Milind Yedkar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客户毫无例外地会谨慎考虑每一项投资和存储的效益。我们的一贯战略是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简单、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其存储产品的经济效益。这些方案符合他们的需求,而他们的认可也证明我们的解决方案行之有效。”

江苏软件外包产业园二期开园三期奠基

本报讯 近日,无锡(国家)软件园•江苏软件外包产业园二期开园、三期奠基仪式在无锡高新区隆重举行。截至目前,产业园的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吸引了包括IBM、NEC、NTT DATA、中软、浪潮等企业入驻。三期项目占地355亩,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

神州数码与美国安腾普结成合作伙伴

本报讯 近日,神州数码系统科技公司宣布与美国安腾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又讯 近日,神州数码工程院正式成立。除了着眼新技术、新产品、方法论的研究外,工程院还致力于电子政务、金融、电信等行业的服务研发。因此,工程院也被看做是神州数码向IT服务转型的重要一环。

篇10

论文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1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在生态目标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y.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就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侧重从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的角度来探索作用于空间规划的理论Cz7.本文所指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应用生态思维和生态学理论,对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物质空间规划,是一种落实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虽然引进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生态规划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弱势”地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留出大片的绿地作为纯粹的自然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使得生态空间时常受到蚕食和冲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生态规划要求

2. 1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2.1.1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快速向城市景观演替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乡村景观不断向城市建设景观演替,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系统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规划不能对此简单的“打压”;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发展又给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带来强烈的冲击.

2. 1. 2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小城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布局,使得人工建设斑块更加分散化,自然生境破碎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落实难度.

2.1.3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路网)迅猛发展,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地截断,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人为切断了野生动植物的流通路线,将自然生态区变为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孤岛,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触角伸向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空前加大.

这些发展特征使得生态问题从以前人们认知的城市或乡村个体的局部问题拓展到涵盖整个城乡系统的地区问题.此时,不是一个城市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就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二流的 区域环境孕育不出一流的城市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必须统筹城市、乡村和生态空间协同共进.

2. 2生态规划必须同时满足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需要

2. 2. 1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仍然要贯彻此精神(3].我国 城市化、工业化才处于中期阶段的前期,在今后相当 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的要务,限 制经济发展的生态规划是不合时宜的,也是难以落 实的. 2. 2. 2保护特珠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空间

目前,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的控制角色逐渐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量更加强大,此时生态规划必须能够强有力地保护区域内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并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优化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传统区域、城市规划在生态方面的缺陷

受工业化时期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思想影响过多,我国传统规划体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或者是以城市为核心而展开的,并且主要以中心地理论、区位论、增长极等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以发展为重的规划方案在地方政府还是具有一定执行力度的.然而,也正是这种偏重发展的规划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生态规划在空间的落实情况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被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牵着鼻子走,为了总体规划内容的完整性,所做的生态专项规划也只是“有名无实”的附属品.甚至很多规划中,总体的城镇建设扩张、产业布局方案已经形成定论,要生态规划从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来为总方案提供支撑.另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傲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虽然应用一些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区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但是由于其对发展的限制,勾画的完美图景根本得不到实现.

4自然生态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过于理想化

所谓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规划川.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对乡村景观、农业用地和生态空间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加之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正成为威胁我国特别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方法,试图提高自然生态、乡村景观的地位,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反规划”将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它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向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4J

可以看出,“反(逆)规划”类似于空间管制,主要是针对生态战略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进行控制,这种偏重于生态保护的初衷会使得实践中出现管制与发展的矛盾.其结果要么是给发展戴上“紧箍咒”,要么是“生态优先”根本无从落实.

另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而是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规划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次序,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仍然是主流,生态规划又与城市规划相脱节,因此缺乏实际效力,致使美好的生态规划图景终成空.

5与空间管治相结合—城乡空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出路

不管是一味重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传统城市规划还是“自然优先”的“反规划”都是一种极端,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仍然是“发展”,只是其发展方式是节约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在这方面,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s],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人诊释,只是由于其规划目标体系太过庞杂,从学科体系、资料收集、规划人员出发的知识结构等都远远超出了“生态规划”所能达到的境地,以至于在城乡空间难以落实.

但是,如果精深的生态专项规划和广博的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融合为相互反馈和协商的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各自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态规划的时候不要一味保护,给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设发展规划,考虑生态的需求),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有学者探索和研究[[n.笔者通过对规划的实践总结,结合理论的可能性,认为空间管治是城乡空间规划与总体规划的重要结合点,解决空间管治(其实质是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的意志体现)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各自为政的病疾,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5. 1规划原则

5.1.1整体性原则

从保护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整体要求出发,统筹城乡空间生态保护区体系,融城郊绿化、田野景观、生态用地于一体,构筑大地园林景观.芒福德特别强调区域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对城市生存的重要性,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61.

5. 1. 2重要的生态资源首要保护原则

虽然这种方法提倡生态优化发展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进行,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生态战略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还是要强制性保护的.

5.1.3保护与发展协调原则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特别是发展初期};.从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来看,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既不能像《增长的极限》中悲观地主张“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增长(零增长)”;也不能像《没有极限的增长》中过度乐观,认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会使环境污染得到遏制[s].因此,城乡空间生态规划除了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还应该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5.1.4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总的空间管治框架下,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城乡空间自然斑块、廊道、网络、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尽可能通过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将相邻保护区连接起来,在穿越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上建设动物通道,防止生境破碎化,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空间确定的方法—经济敏感性和生态敏感性盛加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选用对区域开发建设、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植被、水 系、坡度、高程、农田等自然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 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按重要性程度划分等级, 赋予分值,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自然生态敏感区划.生态敏感性越高的地区越需要保护,不适合经济开发建设.

经济敏感性的实质是对投人产出的分析,主要是指在相同的经济投资、资源占用的条件下,预期带来的经济增长,经济敏感性愈强的地区开发的潜力愈大.经济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一般可以选择经济实力基础、产业基础、城镇建设基础、交通区位条件等因子,分级赋值,进行叠加分析.

根据生态敏感分区和经济敏感分区(发展潜力分区)协调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建设、产业空间的协调,结合一般的生态目标(生态总量平衡、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保护、建设空间隔离带等)进行总体空间管治规划.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再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5. 3生态规划与空间管治相融合的编制步骤

这种融合不是把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简单地归拢在一起,眉毛胡子一把抓,仍然是分工明确的工作组,只是他们对各专项的分析、评价、方案是要相互反馈和循环前进的.

5. 3. 1生态调查

生态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翔实的资料是全面掌握区域内重要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演替过程分析等工作的关键,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十年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实际规划中,经济发展资料往往比较充裕,而自然生态资料显得匾乏和不成系统.因此,生态调查往往需要反复的补充调查(调查目的逐渐明晰,需要的资料逐渐具体化),需要书面资料搜集、政府工作人员座谈、当地高校相关研究所座谈、当地居民调查等多种途径.

5. 3. 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对区域内生态演替过程分析、重要生态资源识别、生态敏感性分析等,以了解和认识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该过程为区域重要生态资源强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空间管治提供参考、也是最终的城乡空间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5. 3. 3经济分析

主要是经济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哪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最大、投资回报率较高,不仅能使经济 发展相对集中(避免遍地开花式的、高投人、高消耗、 低回报的随意建设与开发),又能使经济集中在效率 制高点.如前面所述,经济分析如同生态敏感分析一 样选取一定的指标,在空间上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区 域经济敏感分区图,为空间管治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5. 3. 4空间管治区划

主要是结合生态敏感分区与经济敏感分区,作出城乡空间总体管治分区.其中在生态分析与评价步骤中确认的重要生态资源,在这里要首先强制性作为生态保护空间.

5. 3. 5生态规划

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之下(注意,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简单的服从于发展,空间管治本身已经充分结合了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敏感分区),应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设想.

5.3.6融入区域、城市规划

从前面可以看出,生态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其灵魂已经融人了区域、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空间是相互反馈和协调的,在最后把规划成果(也是表现形式)融人总体规划中,完善总体规划成果的内容,便于城市管理者执行(图1).

5. 4城乡空间生态规划落实的政策引领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对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体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必要创新现有的规划实施体系,针对性地建立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使生态规划实效得以保障[2].本文所提倡的以空间管治为结合点,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引领全区域不同行政主体、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

5. 4. 1政绩考核差别化

传统的政绩考核强调“GDP至上”,如果继续如此,势必会造成各个层次的行政主体都在大搞工业,形成遍地开花式的污染;从全区域城乡空间高度划定的生态保护用地也会受到冲击.因此,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同功能定位的行政单元其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有所不同.

5.4.2生态环境准入门槛差别化

根据不同空间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意向,通过规定性政策限制和税收差别引导两种方式,实行差别化的生态准人门槛.

5.4.3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因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空间可以优化周边建设空间环境从而使其增值,但现行价格体系下绿化、农业本身的经济收益相对低下.所以,需要对生态、农业和各类建设空间采取差别化管理,如采用税收、财政、直接补贴等手段,使建设空间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绿化、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