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篇1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问题也日益突显。金融风险如果不能被及时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将会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至今还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区域金融风险,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分析研究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

1、区域金融风险的概念

区域金融风险是一种不同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的中现尺度的金融风险。其没有宏观尺度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政治风险引发整体金融风险的特征,也不完全等同于由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为主的微观金融风险。中观尺度的区域金融风险是指国内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也可以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传播引起的。

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是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的传播、扩散和放大形成的。由于微观金融风险主要是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所以具有通过信用关系和货币与信贷市场作为传播途径的特征。信用关系中主要是短期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个别机构的财务状况通过信用关系联系在一起,加上人们心理预期和选择上的差异,可能将风险成倍地放大,造成系统性的危机和损失。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资金回报率高的区域会吸引其他地区资金的流入。如果该区域的资金高回报是源于投机性的泡沫化,那么该区域会很快成为金融高风险区。这种金融风险的区域聚集效应曾数次发生,如海南房地产投机热就形成了大量至今难以消化的不良资产。风险区域聚集的根源在于资金的逐利性,但宏观政策的失误或不配套、地区政府的短视行为等都可能成为诱因。为了扶持某地的发展,中央政府会给一些优惠政策,如这些政策带来的非经营性收益过高,就容易导致投机资金的过度涌入。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或放松管制,也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区域集中。

2、区域金融风险的特征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双重性。区域金融体系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方领导。一方面,区域金融的发展要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一致,配合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则区域金融风险势必受到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会因为国家政策取向、国家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而产生风险。另一方面,区域金融体系是地方经济的支撑,与地区经济密切联系,地方政府会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侧重和管理需要制定并要求其执行地方法规、地方性政策。因此,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双重领导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2)区域金融风险的传导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体金融风险在国际间的传导效应日益加强,然而国与国之间毕竟有货币阻隔、贸易壁垒,资本和商品尚不能畅通无阻的流动,危机期间,政府更是可以采取严格管制以限制资本和商品的流动。然而区域之间没有任何天然的隔绝屏障,金融风险在区域之间具有更强的外部传递效应。一方面,区域内积累的金融风险能够较好的向区域外扩散,在风险聚集的关键时期可以起到化解危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面对周边区域或全国性的金融风险,区域金融往往会受到巨大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必须将区域经济放在开放经济的假设下,关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金融稳定状况,监督主要外部传导渠道的资金流量。

(3)区域金融风险的突发性。整体金融风险的爆发一般需要多数经济指标同时恶化,大量机构同时出现经营困难,单个企业的信用危机一般不至于导致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但是,区域金融体系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局部单位甚至一个企业的经营恶化就有可能导致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所以,即使在整体经济状况还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区域金融也可能爆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更加关注企业单位的微观审慎指标和更具前瞻性的宏观先行指标。

3、区域金融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这是区域金融风险最集中,最严重的反映。首先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偏高,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目前累计达数千亿元,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更低。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比率过高,全国信托投资公司的账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不足,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地区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还经过了某些形式的“处理”,真实的不良贷款比例极有可能更大。再加上一些地区银行应收未收或事实上无法收到的利息大量增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十分严峻和突出。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之前,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这就为在某些局部区域发生金融信用危机制造了条件。

(2)市场风险。随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权证交易所等多种形式的区域性证券市场。对于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范,有关部门也疏于管理,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在一些地区,通过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直接改制的企业管理混乱,效益甚差而无力分红,催债的趋势日渐扩大。各类企业通过区域性金融市场甚至不通过任何机构批准,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在一些地区十分普遍,其中大多数存在到期兑付困难的问题。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和部分供销社,以招股方式变

相高息吸收公众存款,部分基金会因备付金太少已经引发挤兑风潮。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企业效益不理想,不少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券,其中许多债券是由金融机构担保或发行,到期不能兑付时,往往要金融机构垫付,企业经营风险将转化为金融风险。此外,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仍较普通,大多数到期兑付困难,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这些问题无疑进一步加大了爆发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危险,有些实际上已经是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初期征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3)资产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方面。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以上。总资本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和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和三级资本),核心资本的充足率要达到4%以上,二级资本不超过一级资本的100%。三级资本不超过一级资本的28%。我国国有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差距较大,金融风险较高。但我国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并不算低,真正低的是二级资本和三级资本的充足率。所以,国有银行宜通过补充附属资本,即二、三级资本来提高总资本充足率。

(4)输入型风险。这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外或区外发生金融危机,从外部转嫁或传输到本金融区的风险,它充分反映出金融风险的“连锁效应”,或称多米诺骨牌效应。具体表现为本地金融机构对外投资、贷款收不回来形成的坏帐,或本地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在外地、国外的存款提取不到,而影响自身的资金周转。

(5)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对客户提取现金的支付能力不足。就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能否保持高流动性是能否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境,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个别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事实上出现过支付困难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已难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如城乡信用社和部分县、市金融机构,因管理不善,经营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极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一旦在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中出现挤兑风波或支付危机,就会成为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6)金融犯罪风险。一些地区银行因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之金融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金融领域内贪污、诈骗等大案要案不断发生,而且金额越来越大。目前,经济越是发达地区金融犯罪案件越多。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存单、信用证、保险单等进行资金诈骗。这些现象都说明,金融领域内的犯罪风险在我国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十分突出。

二、区域金融风险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预防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作为两个既密切关联又有区别的金融学范畴,直接指明了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必要性。所谓金融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活动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或表现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股价、外汇市场汇率的暴跌,货币急剧贬值。某一机构出现支付困难乃至破产倒闭,这属于微观金融风险的“单体释放”,而不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大批金融机构都陷入严重困境,并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破坏性影响的局面。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着风险,只要有金融交易存在,金融风险就必然存在;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尽管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但是只要不断地化解金融风险,就不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安全良好,全社会都受益,金融安全很差,全社会都遭殃。金融稳定事关政治、经济、社会稳定。金融的稳定能够有效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金融体系一旦遭到破坏,爆发金融危机,不但会使一个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因此,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局部性、区域性的金融不稳定因素逐渐凸现的形势下,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风险及其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为决策者掌握和控制区域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提高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水平,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预防机制的可行性论证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可测性。分析一国的整体金融风险无法直接考察单个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只能依赖于整体统计数据,而数据的加总即使不存在统计误差也会掩盖经济微观结构中的重要联系。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中,关键企业和金融机构数量有限,我们可以单独考察具体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而不仅是使用整体统计数据。实际上,在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中,我们以系统论的思想分析各个单位及其间的联系,因为在区域层面上,个体单位之间的影响不应忽视,而概率统计思想在此则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在区域金融风险的分析和识别中,我们可以透过总量数据研究其背后的结构突变,因而可以在总量数据显现风险之前提前识别金融风险,所以区域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测性,这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提供了基础。

(2)区域金融风险的可控性。区域金融风险一般来源于局部经济单位的经营恶化。对于整体金融风险的控制往往不得不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重要经济变量,可能诱发其它经济问题,而对于区域金融风险,相应的控制措施一般不会造成整体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在治理区域金融风险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必须从区域风险水平和风险传播途径人手。首先要争取降低区域的风险水平,以预防为主;其次是控制区域金融风险的传播途径,减小其影响和损失。沿着这一思路,区域金融风险控制有赖于风险监测指标的预警、区域金融监测当局的所能获得的授权、行动决心和经济实力。因此,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并保持其正常运行,是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只要观察即时、措施得当,区域金融风险就能够较好的得到控制,这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明确了目标。

三、区域金融风险预防体系的建构

1、目标体系的全面确立

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目的,便是使监管部门尽可能全面、完全、具体地了解影响金融安全的各种有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不胜枚举,而且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作用也因一国的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市场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分析风险的角度不同,所选择的指标也就不同。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要求对宏观

经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监测。区域金融隶属于一国之中,其稳定状况不用考虑国外金融经济环境对区域金融带来的影响,只需从区域金融业自身的内在风险大小和区域外部影响因素去考虑。由于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应从金融机构自身状况、金融市场和区域经济环境状况的角度讨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建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金融监管体系分为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三大块,银监局主要监管银行业,保监局主要监管保险业,证监局主要监管证券业。

同时,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由于我国客观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和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国内各地区的金融风险也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金融风险状况的各因素在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充分考虑地方经济金融运行的特色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的不同特点,抓住重点,区别对待,提高预防机制的实际效用。

2、指标体系的完整架构

本文借鉴世界各国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结合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实情,从四个方面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

(1)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是用来说明外部环境如区域宏观经济状况、区域企业经营状况、政府调控、企业信用等对金融运行的影响。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只是金融稳定的一个外部因素,但外部因素往往也对金融稳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情况对金融稳定状况起着重要影响,较差的经济环境会阻碍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具体包括区域宏观经济状况、区域企业经营状况、政府调控能力、企业信用状况等四项二级指标。

(2)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是从微观的角度反映银行业财务状况,主要用来描述区域银行业风险的大小。具体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和管理能力等五项二级指标。资本充足性是用来衡量银行业资本金是否充足,判断银行业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资产质量是评价银行业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盈利能力主要是用银行的收入水平和所获利润的大小来衡量经营状况的好坏。流动性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证客户提存及清偿债务。风险管理能力是反映金融机构风险大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3)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具体包括佣金收入增长率。成本收入比,违规案件率等三项二级指标。佣金收入增长率反映区域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体现了证券业的发展程度,指标越高说明证券市场发展越快。成本收入比反映证券机构经营的成本与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证券机构经营效率越低,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越大。违规案件率反映证券机构经营的合规性,违规案件发生越多,说明证券机构经营越不规范,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越大。

(4)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具体包括保险深度,保费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三项二级指标。保险深度反映的是区域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体现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标越高说明保险市场越发达,越有利于金融稳定。保费增长率反映了区域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指标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好,越有利于金融稳定。如果保费增长率过低,区域保险市场基本陷入衰退,会对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简单赔付率反映的是区域保险机构的赔付能力,指标越低说明赔付能力越强,区域经济愈强。

参考文献:

[1]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2]徐璐: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J],金融经济,2007,(18).

[3]陈秋玲,薛玉春,肖璐:金融风险预警:评价指标、预警机制与实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2009,(5).

[4]崔艳娟,张风海,徐晓飞: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商业研究,2008,(11).

篇2

关键词:金融稳定;区域风险;指标体系;金融地理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4428(2012)02-73 -04

一、引言

金融由于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风险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比风险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特别是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具有突发性与传染性的突出特点更要求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警上。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有赖于金融发展实际中的某些变量的先导性作用,因而,为了全面、客观地衡量区域金融稳定状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

传统金融稳定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规模指标、经济指标或金融指标。然而,传统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指标在用于中国实践时并不能准确揭示各区域金融风险的共同本质。此外,中国区域发展的复杂条件、区域发展的不对称导致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更加复杂,其中不仅有金融因素,同样也有地理因素及新经济地理因素等。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分析金融问题,并强调在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地理环境对金融成长的持续影响。金融地理理论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彼此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包括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金融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新学说,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是其研究的难点,也是其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解释区域金融稳定及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独特的说服力。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持区域金融稳定运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对区域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为金融稳定评价提供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其未来走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中,在确定每一单项指标时,需要根据该指标所反映的对象特征与地位,确定其合理的指标名称、含义及口径范围,以确定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指标多种多样,但就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而言,研究目的不同,最佳的选择指标也有差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合理指标以科学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

(二)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标构成的完备体系。从理论上讲,统计指标体系的附属指标需要有合理的数量,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不充分。最好是每一个附属指标各自代表着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状态以避免信息的重复与遗漏,从而使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客观、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状况,否则会造成结果的失衡和无法充分揭示区域金融风险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显著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影响因素的具体罗列,而应该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尽量地选择主要指标,排除次要指标,做到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以使最终纳入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数值的细微变化都能直接反映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情况。

三、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很多,基于金融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何从众多因素中选择既有代表性、又对区域金融稳定能做出迅速反应的指标,是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所在。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以及结合我国金融地理的基本发展状态,本文将指标分成四大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根据具体需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

1、区位要素指标

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者认为,地理位置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比如Putnam将其称为“社会资本”(Socail Capital),Amin和Thrift将其称为“制度氛围”(Institutional thickness)。在指标体系中系统地纳入金融地理区位指标对正确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自然区位看,交通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而不利的地理区位环境恶劣、对外往来成本大,因此经济金融发展的“先天”条件差。其次,从经济环境来看,较好的经济金融影响力为将来金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金融业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很高,如果一个区域在地理上靠近信息源从而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则这个区域信息较为充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就较小。

金融市场是金融信息集聚的区域。由于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为实现金融信息的价值就需要实现信息向腹地传递以体现信息的“外在性”。然而,信息向外传递的过程中由于“解译”的偏差而出现信息“衰减”和“距离磨擦”,离信息中心越近的区域所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越准确,而离信息中心越远的地区,信息可达性差,不利于该地区的金融稳定。北京是中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心,几乎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都集聚在北京。因此,北京的金融监管信息是最丰富的。上海是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最完善的城市因而拥有最密集的市场信息。因此,本文以到北京、上海的平均距离(取倒数,以进行正向化处理)作为地理位置的指标以反映该地获取信息的难易。本文的另一地理区位指标是东、中、西部哑变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虚拟变量。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经济的发展使沿海地区的金融资源积累和积聚较为充分,市场机制较为灵活,而内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金融资源的回报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效益与效率导向下,金融资源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单向配置、从而形成东-中-西部非平衡分布的特征。

第三个指标为经济区位指标。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金融地理理论认为,当地GDP/全国GDP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该区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因此,经济区位指标由当地GDP/全国GDP作为变量。

2、金融发展要素指标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也即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等。为综合考察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本研究将金融市场细分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货币市场。

(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当股票等有价证券出现以后,经济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一切财富都将可能会符号化、虚拟化。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由证券化程度反映,一般用证券市值/GDP衡量地区证券化程度的高低。发展水平较高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证券业的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和金融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为体现证券市场的发展所具有的空间地理特征,本文另外选择上市公司数/证券营业部数及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两个金融地理学指标。

金融地理学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密集的地方,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对于券商来说,这一区域距离上市公司较近,就更容易获取上市公司的众多标准信息和非标准信息,特别是对于公司并购、接管等“小道消息”,而要想了解这类非标准信息,就必须具有相应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文化)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信息源。因此,证券公司具有接近上市公司的动机,从而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与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股票交易额/证券营业部数指标则反映了每个证券营业部平均交易额的大小。证券营业部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关证券交易的信息也相对密集,信息的相对充分将导致证券交易的活跃,从而股票交易额以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也体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

(2)货币市场

通常,货币市场指标由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两指标构成。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反映资金的总量实力,体现了区域可动用的金融资源总量。然而,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其不断由低收益地区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因此,就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投资,本地区投资也可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因此,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本文认为,作为间接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高效、合理地配置货币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并不是反映区域货币市场发展水平的合理指标,因为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只能反映资源规模水平而无法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故本文采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额以较客观地反映货币市场的效率,另一指标为票据业务总量指标。

(3)保险市场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中实现风险规避的重要支柱。保险业的高度发展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活动集聚,风险积聚将愈发突出,风险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应对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本文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指标度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保险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指标则是指本区域每人的保险费用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保险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集聚是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特征与必要前提。鉴于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约束,金融机构按业务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类金融机构与证券类金融机构。金融地理的“金融产业集聚”观表明,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效益,进而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每万人金融机构数为变量。

3、城市信用要素指标

较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金融业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金融体系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信用环境恶劣将导致逃废债务、金融欺诈等行为的发生,对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构成障碍从而威胁到金融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市场参与者信用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普遍有较好的信用习惯和较高的信用记录,信用风险也就相对较低,金融业的发展就有较好的信用环境。因此,一般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区域信用制度建设的差异。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与其他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属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人力资本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然而,直接的人力资本数据统计比较困难而且缺乏,本文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地区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的变量。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及休闲中心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及终身学习环境,有利于城市整体信用水平提高。因此,将城市公共图书馆数量作为信用环境参考指标是合理的。

4、风险抵补指标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程度二个方面,包括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与资本充足率两指标。

因而,根据金融地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从区位要素、金融发展要素、区域信用要素、风险抵补要素四个层面上构建了四个层次、15个子指标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体系(表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二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由于设计者所处环境和考虑出发点的不同,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总体上看,AHP由于其科学性最高,也是目前在各学科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AH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隶属关系将要素进行分层组合,从而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系统;然后,根据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对其进行定量表示,再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

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赋值及其分别构成的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判定矩阵各因素的权重:

1、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n

其中aij就是元素uj和uj相对于基准要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2、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乘积:

3、将判断矩阵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并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

最后将W标准化,

AHP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三)对区域金融稳定情况的分析评价步骤

首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计算相应指标值;

其次,对各项具体指标值按既定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确定该区域某一单项指标类别的分值,

(0≤Pi≤100)

其中,Wij为相应第i个具体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Sij则表示相应指标的分值。

再次,对各指标类别指标按其权重分别加权求和,计算整个区域稳定状况的具体分值,即,

(0≤P≤100)

其中,Wai为第i个指标类别的权重,Wb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根据上式求出综合评价分值,对照表2中所归属的分值区间,即可对整个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四)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通常可以根据计算分值将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程度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五个等级,在不同等级之间分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值越高则表明金融稳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等级划分与赋值见表2。

五、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以内地某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为该省2009年金融年鉴的分析整理而得。根据该省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如表3。

(二)基本判断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该省各指标类别对其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对比表2的等级划分,区位、金融发展和区域信用三指标的分值处于较高金融稳定区间,而风险抵补指标则处于高金融稳定区间。在四个指标类别中,该省在风险抵补指标上的稳定性最强,而在金融发展指标上表现最弱。根据表3中的指标类别分值及其权重,则可计算出该省总的区域金融稳定的加权总分值P,

P=87X0.2+77.6X0.3+78.22X0.2+90X0.3=83.3

因此,可以看出该省金融稳定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区域金融风险基本可控。

六、结论

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经济服务,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渗透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细胞和毛孔,直接关乎经济发展。无数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离不开稳定运行的金融业。因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是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金融是否稳定,需要一套科学、完备而显著的指标体系进行反映和评价。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地理性特征出发,创建以金融地理学为视角的评价指标系统,不仅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区域金融运行的基本现状,而且可以有利于各个区域针对其自身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指标“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区域金融活力,从而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Hoggarth G,SaportaV.Costs of Banking System Instability:SomeEmpirical Evidence [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2001 ),2001 :150~155.

[2]易传和.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9).

[3]韩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J].上海金融,2003,(06).

[4]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07) .

[5]刘锡良,孙磊.金融结构视角中的金融安全论[J] .经济学动态, 2004,(08).

作者简介:

葛秀芳,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信息中心,经济师;

篇3

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是提升供应链协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供应链金融也面临着复杂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本人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

1.供应链金融的特征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其出发点是核心企业,以担保品和交易关系构成供应链链条。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供应链中的各企业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保险和结算等等[1]。与传统的信贷和贸易融资不同,供应链融资在核心企业的支持下,其金融支持能够到达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

供应链金融的特征。供应链金融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可以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购销行为中融入银行信用,从而使供应链上的商业信用增强,使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战略协同关系,使供应链的竞争力提高。其次,对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能够对其进行资金注入,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避免供应链出现失衡。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种种优点,在我国物流、钢铁、家电、汽车等各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发展了三种基本的供应链金融形式:存贷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应用收账融资。在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金融风险。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对金融风险的大小进行识别和分析,以此来提高服务定价的准确性,维护供应链金融的稳定。

2.基于供应链金融特征的评估原则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特殊性,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不仅需要遵循一般的风险评估原则,还要遵守基于供应链金融特征的评估原则,包括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系统性评估原则和强调动态性与过程性的评估原则。

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传统的风险评级系统共有九步,其基础为主体评级,并以债项评级作为辅助,显然这种风险评级的方式更适合于传统的信贷。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这种当时不能对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的大小进行准确的评估,往往造成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高估,一定程度上对业务拓展造成了阻碍。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自偿性,销售存货所得的现金流是企业主要的还款来源,因此提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也就是对债项和借款企业主体的风险进行综合考虑,并加重债项评价的权重,对债项指标进行侧重[2]。

深圳发展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进行总结时,也曾提出在自偿性贸易融资中,由于借款主体的还款来源主要依托其资产收入以及综合偿付能力,银行对借款者的授信的依据为贷款者对交易的组织能力以及该业务的自我清偿特征,短周期操作中的自偿性和封闭性才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核心。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体系的设置时,要对债项结构评价指标和主体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考虑,赋予不同的权重。

系统性评估原则。供应链是一个综合系统,供应链的金融风险也具有复杂性。企业的运营,企业所在的供应链、区域,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供应链的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时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以提高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的完整性。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3]。

非系统性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企业担保品的变现风险、信用风险、具体操作风险。

系统性风险评估指标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以及行业、区域、宏观的风险的衡量。

强调动态性与过程性的评估原则。与信贷服务不同的是,供应链金融不仅要对贷款的准入问题进行关注,更重要的是要对运营的过程进行控制,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要强调动态性和过程性。也就是在进行融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其指标的设置要根据业务运营的过程来进行,并重视与过程相关的指标。以操作过程风险为例,其在供应链金融中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得到更多的权重,以显示其动态性与过程性。

3.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的探讨

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风险评判标准的构建以及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指标权重一致性的检验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判标准的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包括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是系统性融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基础。在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一线评估人员对现场的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数据和资料,分析工具尽量采用定量。

以定量评估来衡量能够使用定量公式进行衡量的指标。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数据来计算定量指标,进而对规则进行设置,以对应不同的评分范围。以具体的评分来对指标的定量值进行映射。

对于难以定量的情况一般采取7级打分的评级方法,也就是将风险由高到低划分为7个等级,再以数字1到数字7来进行标注[4]。例如风险很大设置为1分,最后风险很小设置为7分。进而以每一指标的权重为基础,进行分值的加权平均,最后的分值作为其最终评分结果。

融资的风险评估必须注重动态性和过程性,这是由供应链金融的过程性与动态性的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贷款期间,评估人员和监管方都要对业务的动态变化进行关注,并随之对评估分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进行灵敏的识别和准确的判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对检验指标权重的一致性。专家打分是确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主要方法,专家一般采取德尔菲法进行打分,对各因素的最终权重进行分别估计。将专家的估计结果进行处理,主要是求平均和归一化两种处理,最后得出的结果作为指标的最终权重。此外,层次分析法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方法,这是由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评价指标的数量比一般风险评估要多。层次分析法可以以公式来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并检验指标权重的一致性。

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对判断矩阵进行构建,进而计算相对的权重,计算方法主要有特征根法和和法等等。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之后还要检验其一致性,以确定权重系数的合理性。在得到该组元素对其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向量后,还需要进行计算各层元素对该风险评估体系目标层的总体排序权重。将单准则下的权重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合成,形成总排序权重,并对总排序权重的一致性进行逐层检验。

在完成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判标准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对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之后,则可以对具体业务进行评分。一般由专家进行系统性指标的评分,由一线信贷评估人员进行非系统指标的评分。二者都要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动态性、过程性和实践性,对评估指标进行严格的把握和评分。

篇4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金融学教学也面临挑战。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诚信危机、风险恐惧,是将来从事金融工作的学生必须要克服的。信用是金融市场运作的根本,一定培养学生的诚信理念;风险理念的培养是为了防范区域风险的聚集效应;还要坚持创新,创新理念是确保金融创新步伐与市场变革相适应的前提;更要培养所有主体要遵法守法,金融人才的法治理念是规范金融市场与维护国家金融利益的根基。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良好的机遇。在金融学专业人才的理念培养上,应着重树立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诚信理念、风险理念、创新理念和法治理念。 

    一、诚信理念的培养 

    20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中“伦理责任”缺失的后果。在现实金融活动中,诚信就是遵守承诺契约的行为,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即包括各种形式的诚信。一般来讲,培养诚信理念包括下述这样三种形式。 

    1.培养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所谓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就是金融活动中应该信守自己的承诺,按照自己的承诺办事。承诺实际上就是当事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因而任何参与主体都必须遵守。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已经和客户拥有了各种形式的契约,那么就应该全方位地自觉地遵守这些契约,而不是去设法逃避契约的约束,更不能曲解和修改契约的内容,甚至于去毁约。  培养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所谓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就是指有的当事者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上的阻滞性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把握信息中的全部内容,从而不能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的情况;而另外的当事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从而可以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状况。这种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更多地拥有信息的一方处于交易的优势地位,可以说,那种较多掌握信息的当事者,可以借助信息拥有的优势地位而欺骗信息不全的当事者,但是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却并没有去这样干,而是诚信地对待信息不全的一方,这种状况就是信息非对称下的诚信。  培养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也就是说,一方当事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并没有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充分考虑了当事者的另一方的利益,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利益才最大。这种考虑对方当事者利益的诚信,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诚信。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这种诚信,往往是当事者从对方的利益出发的,所以这种诚信可以说是一种很高形式的诚信。 

    二、风险理念的培养 

    金融是资金的聚集地,也是风险的集合体,金融创新和发展总是伴随着风险。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金融风险具有可测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受益对称性等特征,是客观的、现实的存在,这是由金融过程内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针对金融学学习,必须培养金融运行的风险理念。 

    1.培养认识风险的能力。广义的金融风险指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在参与金融活动过程中,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事物或其他原因导致金融资产价值、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则指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时,其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金融过程的网络化和金融关系的多样化,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联动性、广泛的渗透性和自我增强的传播特性。如果金融风险超过了承受能力,局部、个别的风险就会蔓延、传播开来,从而影响到区域、国家甚至国际范围,形成金融危机,给经济运行和社会福利造成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范围广,影响大,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危机和动荡不但使一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培养防范风险的能力。目前,就国内金融市场而言,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被推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资金回报率高的区域会吸引其他地区资金的流入。如果该区域的资金高回报是源于投机性的泡沫化,那么该区域会很快成为金融高风险区。我们要加大了对金融监管与市场监管的力度,并重视金融风险的评估、预警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建设,着力提高防范金融风险、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三、创新理念的培养 

    1.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更是经济发展的本质。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或引进的新事物,从而使得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功能。金融创新的内容包括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其核心是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转移风险的创新、增加流动性的创新、信用创造的创新、股权创造型创新、运用高新技术的创新和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  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全面而辩证地看待金融创新效应。通过对金融工程学等重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既要培养金融创新思维、掌握金融创新的技巧和方法,又要把握金融创新的路径和规律、正确认识和理解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关系。金融创新既具有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丰富金融交易品种、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增强经济主体应对和转移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等积极作用,也具有增大金融系统风险、降低金融体系稳定性、加大金融监管难度、削弱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等负面影响。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而直接的原因便是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以至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滥,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次贷衍生品业务及其交易的放任自流,助长了衍生品风险的积聚和爆发。  创新需要监管,强化金融监管理念。对中国而言,既不能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而视金融创新为洪水猛兽,抵制金融创新,也不能对金融创新监管过死。明智的策略应该是:一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对经济金融的积极作用,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中国现阶段由于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种类少、结构单一,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应完善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大力鼓励和推动金融创新,探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途径。二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金融监管机构应切实加强跨市场、跨境风险的监管,确保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创新步伐和市场变革相适应。同时,要弄清楚金融创新中的产品结构、层次和风险特征,研究金融创新规律,适时、适度地引导金融创新活动,把握监管力度,避免监管过度和监管缺位,探索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由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由单向监管向全面监管、由封闭性监管向开放性监管等转变的途径。 

    四、法治理念的培养 

    1.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法律知识。在依法治国及法律全球化的宏观环境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必须确立法治理念。在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风险加大的形势下,政府的“政策规制”只能发挥短期效应,只有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安全的长效机制。无论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有序衔接,必须有金融法律制度加以有效调整。目前,中国的金融业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金融业发展市场化的挑战,二是金融业发展国际化的挑战。前者主要表现为立法滞后,特别是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金融资产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流动性不强,以及金融交易的不规范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导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法律调整”相冲突,这也是西方国家以国际贸易平衡为由干涉中国金融市场的“法定借口”。因此,无论是金融专业或任何一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掌握国内金融立法的动态与金融法律制度,熟悉国际金融体制、规则及其相关法律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运用法律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中国正处于金融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完善金融立法,健全金融法律制度至关重要。其一,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的过度自由化和自主创新会使风险叠加,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甚至是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只能应对而不能消除。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对安全金融创新、加强系统性风险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律制度的确立,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与根本。其二,有利于维护中国的金融利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在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干涉下,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状况中。境外短期投机资金乘机而入,如果没有很好地运用法律来防范金融风险,势必会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充分运用好各种法律切实维护中国金融利益。 

    参考文献: 

    [1]郭建新.论金融信用与伦理责任[J].财贸经济,2010,(8). 

    曹廷贵.对于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点看法[J].财经科学,2002,(增刊). 

篇5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对于维持我国金融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蕴藏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尚未消除,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较多区域性金融风险,如高利贷崩盘、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借贷资金链断裂危机等,这些区域性金融风险有向全国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变的趋势。切实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向全国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信用中介,是金融风险的终极承受者,因此,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状况和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尤为重要。

二、 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概述

(一)商业系统性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金融体系部分或全部受到损害进而致使大范围金融服务紊乱并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一般可以用金融体系中许多机构同时违约的可能性或系统性重要机构倒闭的概率来衡量。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染性。商业银行都是高负债企业,一家银行遭受危机,就会传染到其他银行,最终演变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2)普遍性。银行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几乎整个社会经济体都不可幸免,影响范围要比一般性风险普遍。(3)破坏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破坏性非常大,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4)负外部性。商业银行的失败不仅会对本身造成影响,同样也会对其他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二)商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顺周期性。银行体系高负债经营和顺周期性的特点使银行体系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2)信息不对称。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存款人的“羊群效应”,并形成挤兑风险;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使银行错误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资产。(3)风险溢出与传染效应。在当今的银行系统中,银行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使风险更容易从个别银行溢出从而传染至其它银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

(三)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衡量方法

目前,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会计资产负债数据的方法和基于股票和债券市场数据的方法。本文利用SCCA模型(Systemic 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SCCA模型是Gray和Jobst等在2010年对CCA模型从多元角度进行的推广后提出的一种更加科学的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法。与其他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法相比,SCCA模型充分利用市场数据、关注系统性风险,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清楚地展示风险传导过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分析依据。

三、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SCCA模型,选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2007第一季度年至2013年第二季度期间的系统性风险,其资产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3年,中、农、工、建、交等银行的资产波动率、违约距离及其变化趋势。在2007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先上升后下降。这期间主要是受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资产市值波动率为0.043323、违约距离4.9043,此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较高,也是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一个拐点。2008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市值波动率和违约距离逐渐回落,系统性风险逐渐降低。

2009年第四季度爆发的欧债危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又出现大幅上升,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在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到达统计期内的最高水平,其资产市值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分别达到0.064715和8.3326。随后,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扭转,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违约距离逐渐回落,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在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违约距离又逐渐上升,说明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又出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中部分行业不景气和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四、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

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对于维持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1)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限制银行间交易的风险敞口、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定逆周期政策并推进风险导向监管,以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2)加强银行自身建设,包括提高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提高资产质量、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重视以及完善经营管理水平。

(3)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合理规范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储户利益、增强银行信用具有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1]Lehar.Measuring Systemic Risk: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Journal ofBanking & Finance,2005:2-23

[2]Gennotte,G.D.Pyle.Capital controls and bank risk[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7(15):805-824

[3]张晓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7):75-83

[4]刘吕科,张定胜,邹恒甫.金融系统性风险衡量研究最新进展述评[J].金融研究,2012(11):31-43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低碳金融;集群发展;混业经营;风险投资

低碳金融的兴起与地球变暖及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环保公约——《京都议定书》关联紧密。《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京都议定书》,对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了限制性约束。鉴于各国的减排成本相差悬殊,通常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至20倍,所以《京都议定书》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来完成履责,这造就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此,发展河北省低碳金融,真正立足经济舞台,需要制定一系列更为灵活、操作性更强的低碳金融发展方略,为河北省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

一、提升区位优势,促进碳金融企业集群发展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是因为企业的需求,因此,低碳金融的发展取决于低碳企业的存在。低碳金融是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产生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各种金融交易活动。河北省发展低碳金融的基础应该从低碳企业集群发展人手。一个地区适合于低碳企业投资并集群发展的区位优势,一般由该地区经济所特有的某些因素形成。区位优势可以来自于:投入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地理位置;投入要素的价格、质量和生产率;政府的政策和干预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文化差距;法律和商业法规等。因此,那些劳动力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的区域,运输方便、市场潜力大的地区,政治风险小、基础设施好的地区,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由此而成为低碳企业投资的热点区位。

区位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低碳金融企业愿意到此地区投资发展而不在彼地区投资生产。例如,我国浙江省产业集群在数量质量上都领先全国,因而浙江省的竞争力和人民的富裕程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无锡、张家界等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实施了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因此,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产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思路,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低碳金融发展的前提。这表明此地区低碳企业发达,在空间上密集分布,为低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对象基础。河北省促进低碳金融与低碳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大力促进低碳金融企业集群发展。

国内外研究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区位优势是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至关重要的吸引力。河北省应大力提升潜在区位优势,加强本省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低碳金融的相应发展。

二、完善碳金融风险投资机制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态,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到1946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Geoger Doriot和新西兰地区的一些企业家共同组织了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简称AR&D),它们专门对一些处于早期阶段的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从而揭开了现代风险投资的序幕。风险投资机制是风险投资的投资主体、投资对象、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风险资本撤出渠道、政府的监管系统等构成的经济运行体系,在符合低碳产业创业规律的前提下,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高效运行过程。

我国要在新形势下成为经济强国,河北省要成为经济强省,必须加快高科技低碳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和低碳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器”,对我国和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完善河北省风险投资机制是低碳金融稳定发展的保障。例如,在低碳金融初步发展阶段,其投资主体不应是某一个金融机构,应该以“结合体”金融机构的方式完成对低碳企业的金融服务,这样可以减小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这类似保险机构的“共同保险”模式。

从总体而言,碳金融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其运作过程始终是在市场筛选和过滤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市场筛选和过滤机制是碳金融风险投资运作的重要机制。因此,完善河北省碳金融风险投资机制,首先要加大低碳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扩充资金规模,增强其实力;其次要规范风险投资过程,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低碳金融风险投资专业人才;最后要完善低碳金融风险投资运作环境,比如,对低碳产业投资公司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 三、建立有效的碳金融混业经营模式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借鉴欧盟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欧盟内部大市场在成员国之间实行人员、物资、资本和服务自由流通,欧盟区域政策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以达到缩小区域间差距的目的,使欧盟范围内不同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这一切都为解决区域不平等问题和实现广大地区真正的联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盟的金融合作模式可以归纳为“共同稳定、同步发展的区域化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那么河北省可以根据本省省情,先选出一个区域进行地区碳金融混业经营试点,进而优劣互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河北低碳金融混业发展。通过建立本区域低碳金融混业经营促进本区域低碳企业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低碳企业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低碳金融混业经营资金链要远远大于单个单位的资金流量。因此,建立低碳金融混业经营是增强低碳产业资金流动性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有效的政府扶持机制

在经济结构调整变革和振兴的过程当中,中国金融业既要顺应发展趋势,又需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充分发挥金融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全球经济调整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金融服务要先行,对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更是我国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机遇,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金融机构在开展低碳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政策风险大、企业资信不足等难题,往往无法得刭相应的风险补偿,这不可避免的导致金融业对于低碳项目融资的不积极。虽然当前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是服务低碳经济的一个不错的开端,但绿色信贷对低碳经济发展仍然有限,尤其在低碳金融方面中国金融界没有恰如其分承担并完成使命,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金融界在低碳金融发展方面的不到位,恰恰反映出国家的导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银行自身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如何准确的去评估新经济模式下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这种适合低碳金融业务的新风险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这就意味着潜在的风险很大。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近几年被各国关注,但现实中成功可借鉴的商业模式少,对于各国金融业而言低碳金融的发展是在摸索中前进,金融业对低碳经济不熟悉,风险程度不确定,造成了金融界发展低碳金融态度谨慎。因此,政府的导向是极其关键的,政府在财政与税收两大角度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于金融机构的低碳金融业务可以采取税收的优惠,对于跨国低碳融资项目,受益国政府之间按照收益比例相互协商,按比例共同给予财政扶持。

五、培养低碳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5个方面: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因此“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

金融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在于自主创新力。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在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河北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为促进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关键是培育河北自身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的创新。因此,政府应对于金融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全融企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面对挑战,在加强风险监控体系完善的同时勇于开拓低碳金融新业务,比如,借鉴保险业的共保、分保方式建立大型低碳项目共融业务、分融业务等,这样不但降低了新经济背景下的潜在风险,还促进了自身金融业务的拓展,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上述表明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对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投资方略研究表明,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提升区位优势;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低碳金融产业战略联盟;培养本土低碳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力。以上方面有效结合定会带来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宫映雪,刘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J].辽 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 经济评论,2007,(5).

李真,卢德坤,杨晓静.构建碳金融体系抢占未来制 高点[N].经济参考报,2010 - 04 - 07.

篇7

关键词:长三角 金融稳定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6-045-05

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为两翼、15个城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圈正以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长速度推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由于长三角地区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高、企业筹资渠道广,整体货币化进程进步较快,从而带动了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资本形成的规模与效率。长三角地区几乎集聚了中国所有的金融机构,形成了从省(直辖市)、地市、县、乡四个层面,国有、股份制、合作制、外资四种经济成份组成的庞大的金融机构网络。

从理论上考察,货币化程度的区域差异是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发展中的地区,由于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特征,金融运行必然具有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地区金融运行规律的差异,决定了金融风险累积程度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差异。因此,长三角地区金融稳定的维护,需要建立一个体现区域金融运行特点的金融稳定评价体系。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稳定的基本内涵

金融稳定是一种状态,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计算机网络、金融法律框架)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瑞典等国家就提出了金融稳定的概念。对于金融稳定的认识和重视主要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清算银行发起了“金融稳定论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联合开发了对一国金融稳定状况进行判断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近年来,每年发表本国《金融稳定报告》的中央银行越来越多。

金融稳定是整体与局部共有的概念。整体的金融稳定需要建立在局部稳定基础之上,局部的稳定又需要整体的稳定做后盾,二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无论从地域范围看,还是从经济金融总量看,维护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稳定对于全国的金融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维护本辖区的金融稳定,承办有关业务。相对于总行的宏观层面而言,中心支行和支行所在地区是微观层面,这就决定了履行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能是执行和操作,维护范围是区域和局部。

在2005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周小川行长指出:“各分支行要积极发挥在金融稳定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本辖区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监测,及时完成本辖区金融运行绩效和金融稳定评估,做好本地区由人民银行负责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因此,辖区人民银行分支行及时而恰当地评估辖区金融稳定状况,已经成为履行基层央行职能的一项全新工作。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

区域金融风险是区域金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而它的产生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密切相关。许多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正是来自于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经济运行质量、总量的变化,都会对金融业的运行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效应。因此,监测与评估区域金融风险首先要监测与评估区域经济风险,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辖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要分析国家宏观调控对辖区经济运行的正负影响,以及对银行业机构经营可能产生的风险、对辖区金融稳定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

(一)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这三项经济指标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总量指标,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融资需求。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格局下,这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而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及信贷风险程度高度正相关。在一个地区,这三项指标关系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与总量、就业、银行资金的需求及信贷风险。主要分析指标是三项指标的总量及增长幅度。

(二)居民消费水平。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水平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背景下,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储蓄率,继而对银行的资金来源和结构产生影响。我国银行机构资金“短进长出”的错配现象十分普遍,存在资金运用的结构性风险。由于银行机构尚未全面推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资金来源对于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有直接影响,资金结构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高度相关。主要分析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累计及累计增减幅度。

(三)市场价格水平。经济活动中的周期性波动反映较快的主要指标是市场价格,这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市场价格水平是影响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就业机会、社会资金的需求、金融运行状况。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对市场价格水平进行即时的监测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等指数。

(四)土地、劳动力等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仅仅是资金、技术与劳动力,土地、资源、环保等都制约经济增长速度、规模及能否持续。有效的经济增长产生的需求能否有相应的土地供应,经济主体能否从劳动力市场得到需要的人力资源。由于土地与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对经济金融发展与稳定的影响也会逐步加大。主要监测分析指标:土地供应量的增减、土地交易价格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力市场的匹配率、求人倍率等。

(五)热点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周期的繁荣、过渡或萧条时期,总有一些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而较快发展,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或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当前的房地产业、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产业。而银行资金相对集中这些行业又支撑和支持了这些热点的形成,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就伴随产生或扩大,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不利因素。主要分析指标:相关热点行业发展的速度、风险以及在地区产业的比例。

(六)社会融资。主要分析外商投资、民资利用、企业上市融资和出口企业结汇。通过分析,了解辖区一定时期全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和资金投向,把握社会融资替代效应的大小及增减变化,以此推断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变化。主要分析指标:外商实际投资、新注册民营企业总资本、上市公司数及融资量、全部出口企业结汇量的增长速度及与同期比较。

三、长三角地区金融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价

评估区域金融风险,并提出化解风险的相关政策及操作性建议,是建立在对区域金融运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金融运行监测体系。

(一)范围。对区域金融运行的监测应该包括辖区内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三个行业之间的交叉经营已经成为现实,如银行保险、存管股民保证金、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等。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已经面临着入世后的严峻挑战。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由分业向混业的转变是大势所趋。因此,金融风险的监测必须是一个大口径的范围。调整后的人民银行法,已经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银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的职责。

(二)内容。(1)总量指标。辖区金融总量的增长情况,余额、增加额、增长幅度、同比增减。银行业机构资产负债总额及增减;本外币贷款总量、增减及与主要经济指标增减的比较;银行结售汇总额及与上年比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证券交易机构开设资金账户数、客户交易保证金、证券交易总额;上市公司及融资总额的变化;保费收入、理赔额。(2)结构指标。辖区主要金融指标对比变化及结构分布。存贷款余额及新增存贷款比例;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结构;贷款的地区及行业分布,银行机构与邮政储蓄资金的结构。保险密度;保险深度。(3)资产价格水平。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价格与民间借贷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及平均和最高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及平均和最高利率;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水平;同业拆借利率水平;票据贴现利率水平;票据转贴现利率水平;民间借贷利率水平。

四、长三角地区银行业机构风险状况的评价指标

人民银行的金融风险监测是为了分析金融风险,把握其对于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措施。对于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是法人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四项指标。

(一)流动性风险评价。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1)流动性比率为流动性资产总额与流动性负债总额之比,总体水平不得低于25%。(2)超额备付金比率,在央行的超额准备加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总额之比,不得低于2%。(3)核心负债比率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得低于60%。(4)流动性缺口率为流动性缺口加未使用不可撤销承诺与到期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得低于-10%。

(二)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率、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关联授信比例三类指标。(1)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高于5%。(2)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得高于4%。(3)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为对单一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15%。(4)关联授信比例为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关联度不得高于50%。

(三)市场风险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20%。

(四)操作性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五、长三角地区银行业机构风险迁徙的评价指标

风险迁徙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计算不良资产占比应包括抵贷资产,要分析不良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对损失程度进行评价,以此评估区域金融资产安全程度上升还是下降。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率与可疑贷款迁徙率。

(一)贷款质量指标。(1)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0.5%。(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1.5%。(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3%。(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不得高于40%。

(二)信贷资产的风险集中程度。辖区最大的100家客户贷款余额及新增额与辖区全部贷款余额及同期新增贷款的比例。

(三)不良资产损失程度。主要是不良信贷资产及抵贷资产潜在的损失状况、估计损失率。

(四)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与保函业务中,可能发生的垫款及垫款损失。主要指标:垫款比例;垫款损失。

六、长三角地区银行业机构风险抵补能力的评价指标

风险抵补能力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一)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盈利能力指标包括:(1)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反映资产的获利能力,不得低于0.6%,指标的数值越大,表明获利能力越强。(2)资本收益率。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期初与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值)之比,不得低于11%。(3)利息回收率。实收利息与到期应收利息的比例,反映盈利的质量状况。(4)非盈利资产率指标。非盈利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反映资产的无效占用状况。

(二)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和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1)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为授信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得低于100%。(2)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为非信贷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非信贷预计损失之比,不得低于100%。

(三)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考核其变化及资本真实性,以此评估实际抗风险能力,主要指标:(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2)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

七、长三角地区银行业机构内部控制现状的评价

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银行的三大风险。银行的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是辖区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其中主要是防范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银行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和其他事故等。监测分析主要内容是:规章制度和稽核建设、基层行的合规性监督、职责制订立、行务管理公开制度的建立、人员轮岗轮调、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和举报人员的激励机制、银行账户管理。衡量指标主要是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一)公司治理架构。银行业机构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它是减少经营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的制度保证。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否发挥应有作用。

(二)控制环境建设。一是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的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二是银行机构最高决策层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银行管理层是否存在高风险经营偏好;四是银行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五是有没有合理的任用、培训、评价、奖惩的制度安排。

(三)内部管理控制。一是最高管理层对各部门业务活动的授权及控制;二是内部监管部门对业务活动日常的监管与专项评估;三是专职监事机构职权的履行及效果;四是业务操作程序能否按规定执行;五是关键风险点及重要的业务环节能否得到应有的控制。

(四)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不同于那些容易被量化的风险,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小则影响股东价值,大则动摇其客户基础,引发集中挤兑,严重影响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和与客户业务关系的维护,甚至对一个地区银行机构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地区的金融不稳定。

八、银行改革对辖区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

我国银行机构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改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是相伴而行的。

(一)银行的改革。已经进行的中行、建行、工行的股份制改革和交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对于辖区金融稳定的影响是现实的。主要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引起了分支机构的哪些变化。一是防范化解经营性风险的能力是否提高。二是信贷行为变化对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是否有利。三是是否建立防范化解不良资产形成的有效机制。

(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农村金融稳定首先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是否稳定。本次改革试点的核心目的之一是真正解决农村信用社由谁投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问题。重点是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解决的两个难题是增资扩股和压降不良贷款。因此,要十分关注能否花钱买到好机制,信贷行为是否有积极的变化,是否化解了经营风险并形成了防范风险的机制与能力。

九、长三角地区主要金融风险的分析

(一)辖区银行业机构经营性风险。(1)通过对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总体水平的对比及结构性分析,把握整体损失程度,尤其是要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2)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法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3)对辖区前若干户的贷款余额、新增额的行业与结构占比进行分析,了解贷款过度集中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的影响及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4)对银行业机构的交叉授信现状进行分析,把握授信过度为企业挪用贷款提供了哪些可能,对银行资金的安全带来了哪些影响。(5)通过对担保贷款的分析,揭示企业超过净资产进行贷款担保,评价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揭示银行保证贷款的潜在风险。(6)分析农村信用社违反监管部门规定,在有关证券公司的债券投资和寿险公司的团体保险投资,了解并评价其损失程度。(7)分析银行机构贷款管理、制度执行、内部审计监督,有无各类案件的发生或隐患,评价其内部控制程度的有效性。

(二)典型金融风险案例分析。(1)选择辖区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银行机构,分析其不良贷款的现状、形成原因、化解能力、防范控制机制的建设,以及对其经营发展的影响。(2)分析近期或近年来,贷款新增较快、余额较为集中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银行资金在这些行业运用的风险程度。(3)对于已经出现的农村信用社债券投资损失进行原因剖析,并要分析这类风险对于农村信用社及地区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4)分析助学贷款、下岗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政策性贷款的资产质量,以及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5)对原划转农业银行的人民银行专项贷款和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油附营贷款进行分析,反映其损失程度及对于农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1)分析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用于关闭的原自办城市信用社使用情况以及可能的损失程度。(2)分析外商投资活动中结汇申请用途与实际使用用途不合、外资进入房地产企业、企业资本金结汇后转入其他地区或者非居民账户的结汇等不规范行为。(3)分析民间借贷活动的借贷主体、借贷动机、借贷期限、借贷利率、借贷用途、借贷方式,以及民间借贷给地区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析辖区假币犯罪的新动向,对辖区的经济金融秩序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5)对辖区全部信用担保机构的实际担保总量、担保结构、担保对象进行总体分析,对担保补偿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揭示担保贷款的经营风险。分析辖区内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要目标的各类犯罪活动和金融腐败案件。

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分析

(一)金融稳定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及影响。分析辖区政府组建的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在地区金融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分析以人民银行分支行为主的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及作用,银行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程度对辖区金融稳定的影响。

(二)金融司法环境。分析司法部门依法对银行债权的维护程度,能否按照现行国家的法规与政策判决企业破产案件、维护银行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对银行依法诉讼的案件,司法部门能否依法公正、及时、有效地立案、审理和执行。

(三)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现状。辖区企业信用等级的总体状况、信用信息透明程度,企业能否依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财务制度,按照真实、合规、透明的要求,接受银行的贷款管理。信用社区和信用乡镇村的创建及效果。

(四)社会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分析为解决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供销社社员股金过程中的个人股金兑付,政府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使用及归还情况,以及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

(五)银行业机构自身抗风险能力的现状。主要分析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情况,以此评价其化解不良资产的能力,这其中重点要对法人金融机构盈亏真实性进行必要分析,有无隐性财务风险。

十一、区域金融风险的总体评估及化解的建议

(一)总体评估。建立辖区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同时要十分重视进行经济与金融之间、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之间、银行各类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预测辖区相关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机构风险发展变化的趋势,还要对辖区整体化解风险的能力进行恰当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较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风险较大。

(二)建议。主要是针对本辖区金融稳定现状中的问题:一是对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上级银行提出,要求通过政策安排及调整,从制度上帮助辖区化解金融不稳定因素。二是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在金融司法、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抵贷资产拍卖、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创建信用社区及乡镇村、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等方面,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领导责任。三是对金融机构提出,要求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创造条件实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制度,防范信用风险,强化内控制度的完善与执行,防范操作风险,重视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市场的分析预测,防范市场风险,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主体责任。四是对监管部门提出,鉴于地市级没有保险与证券监管机构,监管建议主要是对银行监管部门,要求落实各类风险监管措施,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及时纠正并处罚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监管责任。五是对辖区人民银行机构提出,要求加大对经济金融运行的风险监测,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分析预警辖区金融风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化解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责任。

十二、建立长三角地区金融稳定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长三角地区的金融风险监测制度。建议由人行上海分行牵头,建立会员制的中心城市金融稳定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召开长三角区域金融稳定分析会。各中心支行人民银行均要明确具体职能部门并抽调人员负责收集、报送本辖区金融稳定指标和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上海分行负责定期汇总分析并反馈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

(二)建立《长三角地区金融稳定报告》制度。联席会议应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定期分析辖区金融稳定状况,编写并发表《长三角地区金融稳定报告》(定期)、《长三角地区金融稳定情况简报》(不定期)。办事机构的人员除牵头行抽调外,可从各中心城市人民银行借用一部分业务和综合写作能力强的人员参加。

(三)联席会议办事机构除负责会议期间的会务工作外,还负有协调解决辖区范围内各成员地区提交的相关事项,根据成员地区的提议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专题调研。如对辖区范围内的上市企业、关联企业建立必要的联合监测分析制度等,可以突破现有“划地为牢”、信息沟通不及时的障碍,为辖区内银行机构防范风险起到较好的信息支持作用。中心城市发生的突发性金融风险事项亦可及时由办事机构向其他会员单位通报。

(四)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信用建设与合作。一是利用上海市现有征信系统和人民银行现有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黑名单”,建立长三角地区失信行为的惩诫制度,维护金融债权和地区金融安全;二是加强长三角地区资信评级机构的合作,统一评级指标,规范评级市场,建立行业协会类的资信评级组织;三是协调执法部门,加强地区间的金融债权执法合作,加大执法力度。

篇8

作为一种世界潮流,金融自由化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金融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自由化风险的产生,然后以我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和宏观金融风险指数为依据,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结果证明,金融自由化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但如果制定健全的防御制度,完善金融环境建设,就能够降低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风险,规避金融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宏观金融风险;相关性;分析

0 引言

20实际70年代初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席卷了全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刮起了自由主义之风。为此,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肖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正是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管制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有必要开放金融管制,进行金融改革,实施金融体系的自由化。虽然金融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复苏。但一些手段过于粗鲁的政策却给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机制体制不健全的地区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甚至引发了全球性的次贷危机。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危机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和传染性,也加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规模和危害程度。各国学者和经济学研究者逐渐把研究的目光放到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等问题上。

1 宏观金融风险的产生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打开本地区的金融市场,实施对外开放,政府以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为立足点,突破金融管制、完善金融体系的的一系列过程就是金融自由化。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和金 融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都会走上金融自由化的道路。金融自由化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利率、汇率的自由化和对金融机构分业管理制度框架的突破。从表现特征上来看,不同区域间市场的贯通程度和交往程度不断加深,一体化趋势增强;金融风险涉及的区域成片,传染性与危害性加重;私人资本流动更加畅通,成为国际资本的主力军;跨国银行综合化、全能化趋势明显,金融兼并案持续增长。

金融自由化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提高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金融机构的效率,实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平衡。同时,更加公开、透明的金融信息对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做出了更加精准的判断与分析。最后,世界金融一体化无疑与金融自由化之间是分不开的,金融自由化加快了世界资本的流动速度,为金融企业盈利提供了更多机遇。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则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市场效率在得以提高的同时,金融市场效率的功能却遭到削弱。银行致力于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与动力不足,银行员工利用金融工具和客户的无知心理进行金融诈骗的案件屡禁不止。商业银行在丧失其垄断地位后,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利润出现”滑铁卢”。第二、由于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各大金融机构结成整体后,细微的冲击也会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土崩瓦解。第三、金融客户的风险和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也有所加深。

2 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分析测试

2.1 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

金融学家Bandiera 从8个角度对将金融自由化进行了划分,并运用8个指标对金融自由化进行了测度。金融政策的力度会对8大指标进行多元赋值。本文首先参照往年金融类的研究文献和相关报告对我国金融自由化的重大事项进行了采集、分析和评分,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和完善。如果在某一年没有增加分值,但数据却发生分值增加的话,则在原有数值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分数。如果数值没有增加,或增加幅度比本文要小的话,则分值的累加以本文为例。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分类累加,我们就可以得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集成量化表。然后对表中涉及的8个金融指标进行研究,利用系数矩阵获得2个主成分,利用各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最终构建出金融自由化指数FL。

2.2 构建宏观金融风险指数

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产生的损失以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就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包括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两者的风险承受主体各有不同,宏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社会大众或者政府;微观金融风险的主体则是金融机构。因此两者的风险应对方式也各有千秋。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相关性,因此对微观金融风险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说明。作为公共风险的一种,宏观金融风险更需要政府来负担更多的责任。

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是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被认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类。宏观金融风险产生于金融体系自身或者宏观经济政策的崩溃、缺陷与损坏。当宏观金融风险不断累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便引发金融危机,对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宏观风险,我们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维度进行把握。

经济金融指标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测量,在本文中测度指标包括了宏观经济因素和金融的脆弱性,并具体细分为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系统指标两大类。参照相关文献研究,笔者选取了15类关键的经济金融指标。以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为依据,参照《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我们得出15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并对其实施标准化处理,然后研究15类指标的指数的主成分,得到5大主成分的运算公式。将关键数值列入公式,得到5大主成分的数据。利用各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最终构建出宏观金融风险指数FR。

2.3 制度因素的变更

政策风险局出版的《国际各国风险投资指南》搜集了世界各地关键的政治、经济指标和风险指数。该机构所测得的政治风险指数中,法制、国家官员的质量、官员腐败程度是具有说服力的3大制度性因素。这些数据因素的获得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因此本文也以这3项作为衡量相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制度因素。

3 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以法制、国家官员的质量、官员腐败程度作为影响相关方面的参考因素。为杜绝虚假回归现象,首先对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指数之间的稳定性、平衡性做了验证,结果证实两者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协整检验也证明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数值为-1.09的协整回归系数说明,两者之间保持的长期弹性为-1.09。因此说,我国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导致宏观金融风险的上升。金融自由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金融风险反而降低1.09个百分点。这说明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对金融自由化进程的稳健有重大作用。将法制和国家官员质量加入到生成模型中后发现,两者之间原来呈现负数的弹性数值变成了正数,这说明健全的制度环境降低了金融自由化可能产生的给金融风险。法制、官员质量产生的系数绝对值与腐败产生的系数绝对值相比要大得多,这说明法制和官员质量对缓和经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腐败因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危机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和传染性,也加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规模和危害程度。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国家官员的质量,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对经济的稳定运行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大降低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能够有效地抑制金融风险的累加,进而缓解金融危机的爆发,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害行。金融自由化是全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我们只能面对,不能逃避。面对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我们必须要慎重地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致力于打造健康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完善经济政策与法制建设,强化金融监督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柯健.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6.

[2]刘逖.跨国银行与金融自由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45-47.

[3]郝琳.西方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金融监管[J].上海金融.2001(3):16-18.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4-35.

[5]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89-90.

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大规模工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飞跃,为国家和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金融支持有着很大的作用。张荣刚等(2007)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研究金融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的影响[1]。张小蒂等(2010)通过建立实证模型研究了金融与产业集群的关系[2]。谷任等(2007)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角度的研究表明集群地区网络系统的完善和技术扩散有助于金融对产业集群的支持,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经费,培育融资担保体系[3]。吕文栋(2005)研究表明当地集群产业的成长会促进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两者会形成双赢的局面[4]。张世晓等(2009)认为,区域创新集聚与其金融结构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从而获得较高的盈利,提升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力,有效控制区域金融风险[5]。王瑜(2005)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信贷收益,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6]。李明贤等(2008)对构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加快金融业自身的改革,大力推进跨区域发展,为“两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撑[7]。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2008)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研发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金融体制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8]。

从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产业集群”和“金融支持”的研究文献看,大都只研究其中两个方面,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当缺乏。本文从“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着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在“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作用,从而提出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与发展路径

(一)“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两型”产业实质上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发展目标,以环保性、低消耗、循环型、高科技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两型”产业集群是指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下,一些有着相同、相近和相似产业的企业聚集在某地,进而吸引相关服务机构的进驻,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效的生态经济群体。

“两型”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集群,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下,“两型”产业集群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提高绿色发展意识,着重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突显其行业特征和创新性特征。

(二)“两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两型”产业集群主要是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的产业的集群,其发展要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产业聚集三个方面着手。

1.有效节约资源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节约资源,发展“两型”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两型”产业集群区域内,采取重点产业试点的原则,以点带面,掌握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从而促进“两型”产业集群更好的发展;应利用“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关联性,延伸其产业链,集中利用集群产业内的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边际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物流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形式和物流业的发展,能帮助降低集群内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整合外部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配置率,有效节约资源。

2.加强环境保护

首先,要提高绿色意识。一是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和升级。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并有效利用新能源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科学制定绿色高新技术标准和范式,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各区域内加强节能减排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开展清洁高效生产。其次,要优化生态布局,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两型”产业集群的生态布局,大力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区域间企业的生态联系,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发挥集群企业的专业化特征,有效合理地确定区域创新发展的生态定位,提升“两型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和互补程度,优化绿色创新体系的产业链布局,理清产业结构的配套关系,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

3.促进产业集聚

第一,搞好长远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制定“两型”产业集群的远景规划,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第二,完善区域建设,增强聚集功能。一是发展区域内产业集聚功能。按照发展“两型”产业集群的建设要求,完成对各类产业聚集区域的整合优化,培育一批产业配套、集聚发展、生态环保的重点产业集聚区域;出台和修订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建设和完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二是引导发展区域产业集聚规模。通过引导同行业的相关企业向各专业园区聚集,把区域建设成为承接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功能,有效改善区域内行业分散的局面;同时要根据专业分工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发展,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推进专业区域的产业集聚规模。

三、金融支持“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

1.满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要求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这些都体现了金融支持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区域内金融资源的综合可以使企业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获得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2.激励和监督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靠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创新行为,尽可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率,能帮助企业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促使企业朝着绿色、循环经济方面发展。

3.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

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比较容易改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增大,复杂性增强,使得技术创新项目呈现较高的风险。然而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创新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组合区域内各金融机构(上接第210页)的资金来分散这种风险,有效的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选择更加专业化,更能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项目进行投资,还能降低企业的间接成本,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

(二)支持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

1.提供资金支持

集群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融资渠道,会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资金支援,解决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金融机构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利益竞争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的畅通和有效的资金支持,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2.促进资源导向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会使得更多的资源要素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要资源要素都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的,并且这些资源要素的流入会加速产业的培育发展。特别是区域内金融机构开展的某些金融活动,会使得这些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之更好的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较好的直接支持和资源导向,这就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然而,完善的金融体系可能有效地帮助战略性新兴企业分散和化解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进行严格的评估,减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带来的流动风险。另外,金融部门还能通过保险公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提供金融保险,降低金融风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两型”产业集群区域的园区建设

1.提高集群产业园区的协作配套水平

“两型”产业集群的园区建设需要区域内有较好的协作配套水平。金融的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务,鼓励区域内产业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合作,加快推进园区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业集中程度,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能提升集群产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将配套产品做精、做大,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园区尽快成为加速产业集聚的载体。

2.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一方面,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园区内金融机构的配合发展和融资渠道的畅通,能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园区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提升,能促使企业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替身,不断提高资源的集约强度,明确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配套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上多渠道融资条件的保障,能吸引相关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加入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一)建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银行,为企业集群服务

在产业集群区建立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解决储蓄过剩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好地融资渠道,解决集群区域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发挥地域优势,更好地了解产业集群的运作状况和发展前景,帮助群内企业制定中长期的投资融资发展战略,为集群内产业提供比较稳定的金融支持。

2.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

着力发展壮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例如中小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推动服务“两型”产业集群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提升其运行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得注意引进外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中小银行进驻集群区域内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为“两型”产业集群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3.建立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设立支持“两型”产业集群担保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完善担保机构的损失补偿与奖励机制以及对“两型”产业集群的保费补贴等机制。

4.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对接平台

通过搭建银企对接会议、调研、座谈会、合作会议、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对接平台,不断增强“两型”产业集群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两型”产业集群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同时,“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集合票据、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改变“两型”产业集群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1.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区域信息采集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快建设为区域内企业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区域信用评价机构,管理好征信市场并规范征信机构的经营,为征信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披露“两型”产业集群内信贷、资源、环保等重大失信行为,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监督,形成全社会支持维护征信体系的氛围。

2.完善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可以反映“两型”产业集群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帮助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意识。因此构建金融支持体系离不开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其构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所选的指标必须符合金融生态的含义,具有可得性和可度量性。二是坚持有效性原则。所选的指标必须能准确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并且是有效的指标,能够在不同范围、不同时期进行动态比较指标。另外,指标的选取不能太单一,要注重指标间的互补性。

3.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制度调整和完善

法律环境会直接影响金融生态。建议立法机关及时出台有利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法律规定,防范、控制金融营运风险,建立配套的失信惩罚机制;规范征信工作,确保信用评级工作的公正公平;制定金融突发事件防范方案,保障金融市场健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司法保障功能,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防范企业资产非正常转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加快推进区域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上的协调、衔接和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法制环境。

4.完善金融市场中介体系

为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风险,保护企业的有效贷款,应加强担保业务的展开,努力构建担保中介市场与保险中介市场的对接,在发展保险市场的基础上规范金融中介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和收集信息业务,要支持中介市场的发展,应在规范各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投资咨询业务和顾问业务,公开企业信息,保证其透明化,有效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

(三)完善金融体制

1.建立金融融合机制

建立相应的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的分析;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建立区域金融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制度;建立高效、透明的圈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防止扰乱市场,有效的监管区域内的金融经济发展。

2.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改善“两型”产业集群的贷款审批流程、切实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设定较为宽松的监管指标,给金融机构在政策制定上一定的灵活性。建立区域信贷制度,优化贷款审批程序,下放贷款审批权,加强对信贷业务的考核。另外,还可以建立异地贷款管理体制,并下放异地贷款审批权限,促进更多资金在区域内流动,及时为企业的创新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3.区域金融清算体系的建立

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应性强的清算体系,可以降低社会社会交易成本,促进产业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应建立区域金融清算体系,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为更好的加强金融支持,可适当的发展城市群内金融机构的同城化,特别是银行可实行同行及跨行通存通兑,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荣刚,梁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135-136.

[2]张小蒂,王永齐.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59-67.

[3]谷任,邝国良.产业集群、金融发展与产业竞争力[J].中国软科学,2007(6):92-95.

[4]吕文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个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张世晓,王国华.区域创新集聚与金融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9(5):97-100.

[6]王瑜.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J].企业经济2005(12):183-184.

[7]李明贤,匡远配.“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10-113.

篇10

关键词:金融企业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风险防范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风险频繁发生,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到最近的欧美债务危机,都证明了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巨大,不但能使个别金融企业蒙受巨额损失,而且可能破坏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企业的监管体系,提高金融企业监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企业风险形成的原因

企业风险具有客观性,在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并随着国民经济及金融运行,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风险也不同。轻度的金融风险不足以威胁金融企业的整体安全,但却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前提。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企业风险的法律规范不健全。潜在的金融风险隐患除了违规操作衍生交易,资产效益低下,呆帐坏帐率偏高,金融诈骗严重等国际共同的金融风险外,还具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显著特点,如金融主体资格不健全、部分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偏低、在行业内的过度竞争造成的金融机构不合理的设置、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炒作、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等。中国现有金融风险隐患的成因,一是体制的不健全,二是法制的不完备,这两方面相互联系与影响。

第二,从金融制度方面看,中国金融体制性的变革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市场模式,但这种模式与完善的市场机制所需要的金融市场差距还比较大,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其中,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尚未完善,尽管央行已开始采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宏观金融市场,但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外汇市场等支持操作机制不健全,完全依赖中央银行来间接宏观调控的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已向商业化方向转变,但因一贯实行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影响,加之地方政府干预严重,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职能。

第三,从金融法律制度上看,中国的金融法制建设起步比较晚,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同步发展,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法律规范的缺位和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备等问题。但从法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难看出,建立与完善金融体制,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与规范作后盾,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必须以秩序为前提。而无论是制度、规范,还是秩序,都是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与目标,因此,可以说,金融法制的不健全是中国金融企业潜在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金融企业风险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金融监管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维持国际金融秩序稳定。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第一,金融企业监管理念的改变。市场约束将在金融监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中更倾向于以市场参与者的监督力量来监控金融机构,采取越来越灵活的金融监管方式。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监管权力,借用银行内部的力量加强风险防范,在金融机构的设立程序、条件和布局等方面严格监督程序,以确保金融机构的适度市场占有率和效益水平,并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项目等方面下功夫,以避免因市场规模有限而引发过度竞争,诱发金融风险。

第二,金融企业监管体制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曾经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施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种形式。受金融企业混业经营的影响,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量上呈下降趋势。

第三,金融企业监管法制呈现出向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不断加深的金融企业国际化,使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此背景下,各国需要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下的监管规则和管理,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监管和法律体系内的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地推广和应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影响。

第四,金融企业更重视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的监管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监管当局过去一直将监管重点放在合规性方面,但这种方法不能及时反映金融企业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也滞后于市场发展。因此,一些国家的监管当局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实现了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金融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只注重传统金融业务的监管已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整个金融企业的风险,只有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并重监管,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企业的整体风险。

三、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给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的企业和金融陷入发展的低谷,一时难以走出困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导致金融企业的风险因素是复杂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是最重要的原因。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通过中央银行对金融活动实施严厉的监管,这是维护安全和稳定的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保证。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才使金融活动成为充满魅力的区域,刺激人们去应对金融风险,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从而赋予了金融监管法律定位研究存在的理由。

总之,国际国内的金融企业风险事件表明,通过建立系统的监管体制,加大央行监管力度是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唯一途径。金融法制的引导、激励、规范作用将会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并使得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央行监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真正成为金融企业的风险屏障。

四、完善金融企业的风险监管措施

第一,借鉴功能监管思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监管模式。有些金融企业的业务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实际存在的交叉经营,大部分外资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它们在国内的业务与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存在一定冲突,势必对分业监管构成挑战。因此,单纯的分业监管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功能监管的思路,弥补分业监管的漏洞与死角,同时建立和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建立完整的风险预警系统。

第二,就反金融犯罪的预防法制建设而言,首先加强金融立法,包括金融组织管理立法、金融活动管理立法、金融监管立法等。这些立法给人们提供正确的行为模式,对金融犯罪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次加强金融行政执法,对于金融企业越轨行为进行纠正,对于金融犯罪具有阻却效果和预防效果。另外,当前还要弥补法律对金融中介机构规定的不足,注重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监管,风险往往产生于有些金融中介人为的夸张或掩盖。

第三,就反金融犯罪的刑事法制建设而言,一是加强反金融犯罪的刑事立法,对于那些严重的金融违法行为设立严密的法网和严厉的刑罚,为刑事司法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加强反金融犯罪之刑事司法,使所有金融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处罚。与此同时,要培养全社会的金融法律意识,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仅仅需要普通市民,还需要立法机关、执法机关(主要指监管部门)、司法机关等部门的参与。

第四,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会影响人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应当谨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因此,为了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我们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①盖锐. 金融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②曹士兵等主编. 金融审判与银行债权保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③高晋康.金融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④王晓晔. 经济法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