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方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划方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划方案设计

篇1

关键词:地理设计;三维建筑;规划方案

1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建筑规划设计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于空间数据载体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建筑规划方案的设计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其所形成的各种设计成果相对浅显,并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应用,影响了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地理设计的出现,为建筑规划方案设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其能够将设计方案与地理环境影响因素模拟、数字技术应用和系统思考等结合在一起,将设计方案的视觉效果直观的展示出来,而且能够凭借良好的空间数据分析管理功能,针对最终得到的建筑规划方案进行深入评估,提出优化建议,具备良好的效果,也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2基于地理设计的三维建筑规划方案设计

2.1设计流程

地理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强调人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交互式参与,从而为设计数据的整合以及环境状况的分析提供良好的支撑。从这一方面考虑,应该将人员的设计思路融入到信息派生中,以提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来讲,主要是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如规划条件、自然环境等,结合分析结果,针对建筑的排布方式进设计,明确自动布局算法和约束条件,得到初步设计方案,对建筑的风格和体量进行确定,然后对得到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做好深化设计,最终形成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成果[1]。

2.2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设计主要是针对建筑位置、排布等的设计,提升建筑的整体审美效果,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筑本身的平面布局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对于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立足全局,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建筑布局的设计主要是立足地块信息,通过排布方式、布局算法以及约束指标,形成建筑的体量与底面。应该考虑建筑布局的可行域问题,确保其处于建筑红线范围内,例如,在建筑工程规划阶段,为了保证足够的绿化面积,可以首先在规划区域内排除绿地区域,剩下的部分就是建筑主体布局的可行域,建筑规划和布局正是在这样的区域内进行。

2.3初步设计

对建筑规划方案进行初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建筑外立面和三维形态,其核心则是依照设计思想,形成研究对象的三维空间信息构造和三维模型。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比较常见的三维建模工具包括了CAD、3DMax等,不过其形成的成果不具备任何的语义信息和对象,想要进行修改非常困难。因此,这里采用CityEngine平台及其二次开发包,对建筑外立面的形态进行构建和展示。规则制定:对于建筑规划方案的设计而言,规则制定的主要目标,是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讲,需要结合建筑的设计需求,进行相应的分割,结合CityEngine中的形状规则函数,在软件系统中自动生成对应的模型。规则制定的内容并不复杂,仅需要考虑以下两点:(1)建筑的基本形态,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空间规则函数的相互组合迭代来实现;其次是建筑附属设施,包括房檐、烟囱、百叶窗等,这些设施的造型复杂,基本上无法通过系统提供的规则脚本进行构建,可以结合专业的建模软件,针对不同的设施进行逐一建模,然后以通用格式导出,然后在规则脚本中,将平面几何形态替换为实体模型,增加模型的真实感和细节;三是纹理映射,其基本原理,是立足建筑整体的树状层次结构,针对相应的叶子节点,设置合理的UV和纹理路径,得到三维建筑模型[2]。(2)规则库建立:在CityEngine中,制定出的建筑规则成果并非单一的建筑三维模型,最为关键的则是规则脚本语言从CGA文件,其能够被应用到任何建筑底面中,通过对规则参数的调整,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而且这些建立好的建筑规则能够被重复利用,为其他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因此,建立建筑规则库,是设计人员积累设计经验的过程,也可以为交互式设计提供备选方案,意义重大。

2.4方案优化

(1)评估体系:想要确保建筑规划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就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进,通过设计人员、决策人员以及用户的相互沟通,最终得到被一致认同的设计成果。想要对建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首先需要对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具体来讲,建筑规划方案的评估体系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空间评估,可以结合GIS和GPS技术,进行二维层面的常规分析以及三维层面的分析,在三维环境中得到直观的效果反馈;②安全性评估,主要是结合地质地形信息等因素,评价规划方案的安全性;③经济性评估,计算得到相应的经济指标,与所处区域的规划条件进行对比,从而得到指标量上的评价结果;④环境影响评估,主要是采用GIS叠加分析技术,针对建筑周边的水系、道路、实地等生态因子进行叠加,做好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建筑规划方案的全面评价,得到定性定量的指标结果,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对比的依据。(2)实时优化:在建筑规划方案自动布局以及初步设计环节,采用的是交互式设计的方法,形态的构建是通过自动布局算法和CityEn-gine规则引擎实现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能够确保设计结果对象语义和几何形态的一致性,能够为成果的实时条件提供支撑。在对规则脚本进行编写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从建筑本身的需求出发,制定相应的规则参数,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屋顶样式等,然后通过改变这些参数值的方式,实现建筑形态的随意变化,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建筑规划方案[3]。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领域,规划方案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设计经验以及创造精神要求较高。针对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思想作为核心的地理设计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对地理信息数据、工具和方法进行充分利用,形成完善的空间方法体系。因此,基于地理设计,进行三维建筑规划方案的设计,不仅能够对设计成果的语义信息进行充实,还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梅,邱月,唐相桢.基于地理设计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设计方法[J].规划师,2015,31(5):49-54.

[2]何兴富,谢征海.基于地理设计的三维道路设计系统研究与实现[J].地理信息世界,2013(6):72-76.

篇2

关键词:中型医院;网络规划;逻辑结构;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医院也正在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运营管理中的高效利用,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真正实现信息惠民,带动医院发展。本文根据当前中型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及一些特点,结合当前最新的网络技术,针对中型医院规划出一套科学合理网络设计方案。

1 中型医院网络系统特点及需求分析

1.1 中型医院网络系统特点

医院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当前的中型医院网络普遍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

(1)网络设备老化,设备性能较差,满足不了当前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2)网络单核心,没有核心冗余备份,网络可靠性存在风险。

(3)网络结构缺乏统一规划,设备功能不明确。

(4)网络边界安全设计不全面,只能防范部分网络攻击和病毒。

(5)内网用户接入安全防范薄弱,内网病毒攻击存在严重隐患。

(6)网络出现故障不能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

(7)缺乏统一网管软件。

1.2 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可稳定有效持续运行,满足医院临床应用业务,安全可靠,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维护。

2 设计原则和网络规划

2.1 设计原则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服务行业,对整个网络性能要求相对较高,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网络可靠性原则。网络拓扑应采用稳定可靠的形式,网络结构可使用双链路,双核心交换设备等。

(2)网络实用性原则。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选取合适设备满足医院现有业务应用,提高性价比。

(3)网络可扩展原则。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可应用到现有设备和业务发展后在现有网络中添加设备。

(4)网络完整性原则。应实现端到端的,可整合多业务应用,满足全医院的一体化网络。

(5)网络高性能原则。优化线路设计,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提高网络及设备的数据转发能力,保证医院整个网络良好运行。

(6)网络可管理原则。选用先进网络管理平台,对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监测,维护。

(7)网络安全性原则。制定统一的骨干网安全策略,使数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2 网络规划

结合医院信息点分布,将核心交换机放置于机房,与各服务器等核心业务相连,每个楼栋设置一个汇聚弱电井,配置一台中档交换机,向上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向下连接至各楼层,负责整个楼的数据转发处理,每个楼层配置一台或多台低档交换机,负责直接介入楼层信息点。这样可减少布线工作量,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出现故障时,可减小影响区域,便于排查检修。

3 网络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3.1 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现有的结构和设备,在充分考虑保护原有投资的情况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实现典型的树形结构。整个结构规划成三层架构,核心-汇聚-接入。核心和汇聚之间构成全院网络的骨干,并采用双核心、双链路设计,可以确保整个网络的稳定可靠及连续性,确保医院所有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每个大楼成为一个汇聚点,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和医技楼等。各楼层为接入层,与汇聚层交换机级联。这种规划使全网的整体网络转发性能最高、全网的可扩展性最高。

图1

3.2 核心层设计

由于核心层处于网络中心地位,数据交换量大,在此配备两台H3C S7510E,通过万兆多模光纤连接,采用IRF2技术将其虚拟成一台设备,实现医院网络核心交换机双机互备、负载均衡,汇聚层设备通过千兆单模光纤双上联至两台核心交换机,完成全网的数据转发的和控制。

3.3 汇聚层设计

为了保障各汇聚点的全面可靠性,及大流量数据服务传输需求,各楼通过单汇聚设备H3C S5800使用千兆单模光纤双上联到两台核心交换机,保证链路的可靠,保障各区域的连续稳定性工作。

3.4 接入层设计

接入层选用H3C S3600千兆交换机,可提供较多端口,即插即用,便于维护和管理,通过六类双绞线上连汇聚交换机。

3.5 网络管理设计

采用H3C智能管理中心网管软件,能够对全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如支持拓扑图自动生成,使管理者对网络链路及设备一目了然,支持端口实时流量统计,防止数据拥塞,可对网络设备实现远程配置和故障检测。

3.6 网络安全设计

为实现全网安全,配置ISA服务器,对入网用户的网络权限进行管理,入网计算机安装网管软件,对U盘、光驱等其它外设使用统一配置,统一管理使用。安装杀毒软件,并有效运作。配置防火墙,制定合适的防护规则。对计算机所安装软件审核,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整体规划效果说明

核心层的双机互备及核心与汇聚之间双链路设计,增强了网络骨干的强壮性。两台核心交换机虚拟化,链路负载均衡技术,最大化利用设备资源,提高数据传输能力,汇聚层和接入层合理放置,减少网络布线。采用智能网管软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减少管理维护工作。

本方案选取了成熟先进的网络技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硬件设备及设计线路,提供了智能管理安全设计,兼顾了实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先进性,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以满足中型医院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葛志军,.某院信息科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7).

[2]汪鹏,李刚荣.新医改环境下数据化医院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临床医学工程,2010(08).

篇3

关键词: 综合体,山水,地域文脉,钱湖文化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东钱湖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周边青山群抱、逶迤绮丽,素来拥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亦刚亦柔”的山水格局。

刚,如秀峰峥嵘、雄伟挺拔,亦如传统民居格局方正;柔,如钱湖波平、静谧和美,亦如街巷空间流动。一刚一柔,方圆平衡,创造出“刚柔相济”的和谐意境。

一 前期分析

本项目地处东钱湖老镇中心,它的实施将对城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首先从宏观层面进行项目解读。

从区域功能看,它是提升老镇公共服务的“引擎”和塑造北部形象的“门户”,是公共活动的重要节点。从交通看,地块临莫枝北路和白石北路两条城市主干道,形成了主要的形象展示面,原S71省道现从中部斜向穿越,改道后部分保留路段将形成场地记忆。从空间看,地块西南侧临中塘河,拥有良好的山水景观资源,位于区域空间格局的山水视线通廊和开放空间轴线上。从规划条件看,上位规划确定分为行政和商务办公两个地块进行开发。从业态上看,需配置与城市共享的0.8万方商业和规划若干便于分割出让的独立商务楼,以增加可操作性。

二 设计理念

南北分区的用地划分,要求方案兼顾两种迥异的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协调;清晰的水乡文脉和复杂的场地特征,要求方案针对其环境作出合理的回应;快速更新的城市格局和发展需求则期待项目的落成能够快速的融入城市,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诸多推动和制约方案进程的要素,成为本案的关键所在!为寻求解题的思路,我们尝试首先从地域文脉本身寻求答案。

通过研究东钱湖特有的山水格局和民居聚落形态,可以发现:“刚”性的因素和“柔”性的因素,两种看似对立的特征在自然中和谐共生:山石是刚性的,流水是柔性的;民居是格局方正的,街巷空间是流动的。

“财智之湖”鲜明的理念讲求的是方圆之间和谐的平衡,恰恰是将刚性和柔性因素结合到城市的核心价值中。将这种具有传统精神特征的理念融合到设计主旨中,就可以创造出刚柔相济的空间和建筑形态:

行政中心格局方正,比例考究,对比鲜明,取卓然于群的态势;商务区有张有弛,因地制宜,流畅圆润,取水韵柔和的态势。两者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并通过柔性的要素串联起来,形成新的城市地标。

进而,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将现状公路桥与着重打造的河埠和滨水景观相结合,重塑埠岸开放空间;将水韵湖石的意向和粉墙黛瓦的色彩与富有地域特征的材料相结合,形成“中塘埠、钱湖石”的方案主题。

三 设计要点

在具体方案设计当中,通过结合环境、融入地域特色和延续历史文脉,逐步实现方案构思的整体理念。

结合规划和现状的景观系统,打造新的镇区公共活动节点,串联景观和步行系统,使之成为更均衡的网络化公共空间体系。以滨水院落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形成休闲、舒适和富有人气的商业和办公氛围,激活滨水区。合理控制建筑高度和形体,形成由向湖滨逐步降低,面向水面、绿地、广场逐步跌落的城市天际线,体现对城市环境的尊重。

东钱湖民居聚落兼具河埠文化的“一水一街”线性空间和大湖文化面湖而居的气魄。设计延续东钱湖传统水乡傍水而居、依水而筑的建筑肌理,通过水、桥、广场秉承水乡特质。提取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要素――“埠头文化”,再将传统空间中购物、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用现代建筑语言进行场所再现,以现代本土的方式重塑中塘河埠岸空间。

为体现地域特征,通过提取东街、西街当中水廓山村,粉墙黛瓦建筑特色,将这些要素以现代的建筑形式表达出来。石材的运用是东钱湖地域文化非常重要的特征,木材则是具有环保和亲和力的材质,将不同色彩质感的两种材质组合应用起来即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表皮元素。同时方案将具有气候适应性的通风组织和遮阳技术,应用到建筑布局和建筑立面当中,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实现低碳环保的目标,

项目地处街角,地段商业价值梯级变化难以避免。方案通过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提升内部人气等设计手段,均衡提升各界面商业价值,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关系。

由此,方案经由确立功能分区、引入城市环境要素、构建功能布局和开放空间、推敲建筑形态和形体关系、融合地域特征元素和表皮肌理,最终形成能够契合用地周边环境、体现场所文脉特征的地域建筑。

四 设计解析

功能:

商务地块和镇政府地块依托中塘河开放空间组成“一河两院”的整体布局。商务地块三栋主楼呈半围和的态势,裙房临河和临街面因资源不同分别主要布置休闲类业态和临街商业店铺,商务办公功能则主要布置在主楼四层以上。镇政府地块主楼和副通过连廊衔接,便民服务、大会议、食堂等功能主要布置在主楼一层和副楼当中,政务办公则布置在主楼二层以上。

交通:

交通组织上,两个地块均可形成完整的体系,便于分期实施;其中商务地块通过环路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商业界面的连续和人流的自然引导;镇政府地块则保障礼仪入口和后勤流线的相对分离。

景观:

篇4

[关键词]住宅小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E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92-0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居不只是乐业。如今安居的概念已不仅仅是有屋而居,而是完整的配套设施、良好的住宅环境和住宅质量的结合,创造舒适、宜人、便捷的住宅小^环境和住宅建筑,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新标准。

1.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切实为业主考虑,考虑业主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居家生活模式的转变,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适、高效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数量上、质量上均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原则,强调方便居住人群的使用。

1.2 生态环保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概念,把建设绿色居住空间环境作为目标,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活家园。在局部地带,将景观轴线与地形结合重整,与绿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住区整体的景观轴线,调节优化整个居住社区的局部条件,成为该居住环境优势与亮点。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建设生态住宅小区,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生态住宅小区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生态环境,它处于自然生态平衡的系统中,具有实用功能、环境效益、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种种优势。人们对自然的回归离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拥有绿色,一个是拥有水。在生态住宅小区里,绿色意味着环保和生态意识,代表着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而水,则是一种很灵性的东西,不仅能净化空气,而且还总给人们一种很和谐的感觉,一般来说小孩子都是喜欢玩水的,或许就是这个缘故。总之,有绿色和水的住宅小区才有可能成为生态住宅小区,才能具有美感和环保的功能,才能使人们处于一种回归自然的环境当中。

1.3 合理设计原则

面对规划基地内的现状景观资源,在充分调查、分析现状地形条件的基础之上,合理有效地、适度地对地形重整,从而创造出既宜于人们居住生活,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资源的居住社区。在户型配备方面,充分考虑多样化的需要,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生活需要。在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中,根据城市商业发展的宏观需求来确定经营项目与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达到对土地的最优化利用。

1.4 整体和谐原则

人类本身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不断利用大自然各种资源,不断探索发展壮大自己,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极其重要。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开发并非都是正确的、健康的、可持续的,这将会大大伤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随着伤害的不断积累、酝酿,大自然就会以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报复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因此,提出并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对于人类以及大自然都是十分必要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与融合性,形成中心围合、空间交融的景观形态;在核心位置设置景观步道以增强小区空间景观的层次感;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形象的单调和围合空间的压抑感,将部分住宅组群做了分段处理和微小的错落变化,以加强整体的节奏感和空间的变化,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并与绿化相融合。

2.住宅小区的方案设计

2.1 规划条件

根据规划要求,某小区项目是集交通、居住、商业为一体的中型综合居住区。用地面积39513m2,总建筑面积162198.1m2,容积率3.7,建筑密度35%,由1栋32层(底部3层商业、上部单身公寓)、2栋28层(底部3层商业、上部单身公寓)、1栋25层住宅、1栋18层住宅及1栋3层幼儿园组成,其建筑形式以单身公寓和住宅为主,并配以高档的商业形成情景式商业内街,高低错落,形成城市道路的新制高点,完善城市形象。

2.2 方案构思

高层住宅和低层商业沿某大道形成梯状布局、塑造城市形象、空间处理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潜力,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形体处理以简洁的空间体量、明确的材质、多层次的景观渗透,来勾勒小区的时尚地标。建筑房型设置定位―――以90m2以内的小房型住宅为主力房型,面积占住宅总面积70%以上,其他如100m2以上的大户型住宅占少数。基于用地自身特定的区位和环境资源条件,以设计现代化、园林化,创造充满时代感、富有高品质、体现了城市新风貌的新型城市居住空间及商业空间为目标,协调住宅区内外部的环境与景观形象,合理确定住宅的布局与开发强度,建设富有特色和文化韵味的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住区。

2.3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在住宅小区设计中,注重了住宅群体的组合,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丰富的空间景观,另一方面强调等值观念,力求将环境优势与每个院落相结合,规划将高层建筑沿路自由布置,通过底层公建将此空间串联成一个整体,面向中心花园,形成小区环抱聚合的空间形态,符合风水学中”聚气”的概念。建筑多采用新都市主义风格,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人的生活价值取向与欣赏品位,将全方位的建筑形象置于绿树环抱中营造现代都市绿园。其建筑造型设计遵循庄重、简捷、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外观形象既满足地域惟建筑的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单体立面结合简洁的建筑型体,以朴实的材质(面块、涂料、玻璃、石材等)塑造简洁、大气、明快的建筑形象。

3.建筑节能与环保设计

3.1 节材措施

节能材料多采用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采用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高强钢筋;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体等轻质节能材料;建筑选材时优先使用含再循环材料的金属、玻璃、石膏、木材等,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宜占工程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使用利用工业与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作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制品和配制再生混凝土等。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其用量宜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30%以上。

3.2 节水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用于绿化喷灌、浇洒道路。雨水利用工程的”回用、减污、削洪”三重效果与其它节水方式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调蓄、净化和渗透方面选取的构筑物主要包括:雨水沉淀调节池、地下室储存水池、雨水储存桶、绿地、干草沟、渗管、渗透式雨水口、土壤滤池等。为了对雨水的利用起到展示和示范的目的,拟采取多种雨水收集与利用形式,比如设雨水储水排水板、雨水储存桶、就地入渗等设施。

3.3 暖通节能

通风排烟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节能要求,并选用高效节能低噪声的风机。能效值控制房间空调器能效值达到能效等级2级要求。空调室外机遮蔽措施应保证空调设备散热充分,并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机组,统一设计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安放位置和搁板构造;避免多台相邻室外机吹出气流相互干扰,避免高层建筑烟囱效应对高区室外机换热效率的影响;室外机安装位置避免对相邻住户造成热污染和噪声污染;空调室外机遮挡隔栅的有效通风面积比不小于80%。

4.结语

随着人们对住宅小区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建筑整体规划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在整体规划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兼顾建筑的节能与环保设计,从规划设计创作做起,为人们创造一个低能耗、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建筑设计方案;工业建筑;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050-02

1 建筑设计方案对城市建设的作用

1.1 体现城市特色规划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中城市建设不断和世界接轨,由之前的封闭、统一 形式到个性化、潮流化、国际大都会发展的过程。对于我国城市的建筑设计、规划、决策以及到具体实施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经验,应当考虑自身的现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创造符合本城市发展的建筑设计。因此在我们对于建筑设计方案和城市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时,必须要准确掌握城市的特征,积极创造出鲜明特色,独特新颖并具有新创意的建筑艺术作品,为城市的特色形成加上闪亮的一笔。

1.2 落实城市总体设计的需要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较为迅速,人口不断的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人们在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筑设计的合理设计与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根据。城市总体设计就是在城市的较大空间范围里所实施的美学组织及功能,它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框架及指导者,然而却不可以替代个体建筑的设计。

1.3 建筑设计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

建筑设计有其独特性的功能作用,具体表现在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实施。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结合设计方案和方法,增强城市的形象,加强城市空问与物质形态的联系,使城市的各组成要素得到交辉相应,自然天成。所以城市设计借助建筑设计这一“桥梁”,使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每个城市应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方案,逐步开展城市规划阶段的各项工作。让建设设计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反过来城市规划来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

2 建筑设计方案的新理念

2.1 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理念

2.1.1 工业建筑设计应遵循城市设计原理

现代城市面临的一系列工业园问题,工业园产生的环境污染损害城市的形象,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合理解决工业建筑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应采取如下二个方面的措施。其一,处理好工业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需结合工业建筑设计应与城市设计理论;其二,严格的审查和科学的论证工业园的选址,对于生产规模大、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要分时段,分地点逐步外迁;对于影响较小的小型企业,应限制其发展,敦促其技术改进。

2.1.2 工业建筑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工业建筑设计必须符合时展的要求,彻底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首先工业建筑采用节能设计,如发展被动式能源利用技术。其次,建筑设计的思想上,有机的整合建筑物、人、外部环境的协调关系,使工业建筑不仅满足生产的功能,还要满足劳动者享受生产生活的功能。最后,必须重视对落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

2.1.3 体现工业建筑设计的个性特征

工业建筑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应创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工业建筑同样是一件艺术品,要充分表现其文化内涵。所以,工业建筑设计时引入人文环境因素,重视对场所性,创造性的表现,使其具有个性化的表现欲望。

2.2 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

2.2.1个性化的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注重环境, 环境协调, 个性化。生态建筑设计重点在于突出自身形象,使静态的建筑更好的地融入生活的环境。生态建筑设计应注意如下二点:其一,熟练掌握设计尺度,灵活、多变的运用建筑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充分体现建筑功能,同时使建筑物的空间、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观赏性的设计;其二,综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 使整个建筑物在搭配上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环境相呼应。

2.2.2增加室内空间绿色

内容空间绿色设计的目的是使生态建筑外部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呼应,促进和谐统一。 室内空间通过引入绿色理念,使生活环境更加清新怡人,使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室内绿色设计考虑的三个方面:1)加强室内外空间的联系:增加室内外的通透,使室内的空间和室外的空间相连;2)把室外景观引入室内:让室外的自然环境贴近起居生活,把室外的生态景观引入到室内空间,使室内的小环境变成外面的大气候,这样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又亲近了大自然;3)室内装饰生态化:室内设计小品、装饰壁画设计等与自然紧密联系。

2.2.3 重视环境的协调化

生态建筑设计的环境协调观即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要相协调,相适应。设计方案应从以下三点着手:1)根据实际环境,设计方案体现因地、因时、因景制宜的思路;2)合理、恰当地协调因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经济利益; 3)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新、旧建筑的矛盾,合理预测和控制矛盾产生的影响。

2.2.4 加强建筑技术的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不断的地认识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环境的持续发展相结合,有效的利用资源和科学的控制环境污染。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可再生能源, 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

3 加强建筑设计方案的管理

3.1 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推进建筑设计方案管理的法制化,关键措施是把建筑设计方案管理的过程纳入严格,规范的制度化。健全完善三个机制来保证制度化:1)改革运行机制,使规划管理的程序纳入法制管理的道路,提高管理效率;2)完善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项目承办责任机制和违法追究的制度;3)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增强规划管理的透明力度,并使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以及群众监督相互结合起来,以防止执法者徇私枉法。

3.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相关的技术规范

建筑设计方案管理中涉及到相当繁多的具体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规范,其中很多规范是通过专业部门,专业人员严格的科学测算、缜密论证、实地勘探以及反复修正不断健全完善而形成的,一旦颁布就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一定切实的履行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不能有一点的纰漏。如果在规划与管理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的时候,出现有不符技术规范标准的,坚决不予批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设计原则 滨水景观设计 新安湖 新安小区

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涉及滨水景观设计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综合性设计,对改善居住区景观环境,引导居住区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寿宁县重点民生项目新安小区规划的人工湖――新安湖为例,从居住区滨水的景观结构、场地竖向改造与驳岸处理、植被选择与造型塑造、地面铺装等视角进行探讨,旨在为新安小区滨水景观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新安湖位于寿宁县南阳镇新安小区的西北部,其原始地形为狭长的、向西南方向弯曲的谷地,河床平时水位10-20m不等,宽度在30-80m之间,汛时水位可淹至渔洋路边。根据新安小区规划设计设想(下称“上位规划”),把该河床的形制整体向西南方向偏移,并在西南角设计拦河坝,且适当拓宽河床,两岸设计束水防洪堤,湖面宽度介于20-55m之间。本研究的范围从新安湖及其周边区域,东至新安小区的友苑,西至新安小区的盟苑,南至24米宽市政规划路,北至渔洋路。区域面积为23128.92m2,包括部分水体、小区道路、居住建筑及绿化用地等,其中水域面积占8921.52m2,小区道路面积占3869.81m2,居住面积占3965.20m2,绿化用地面积为6372.42m2。湖滨南侧的地势高差大,最高海拔为585.20m,最低海拔为569.00m,相差16.2m;北侧的地势相对平缓,最高海拔为573.00m,最低海拔为569.00m,相差4m。湖岸两侧的居住小区,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的联排独栋建筑,设计为蓝屋顶灰白墙的外观模式,使建筑与蓝天碧水融为一体。上位规划对湖滨区提出的理念是“显山露水、蓝天绿树”,使湖滨景观与居住主团融为一体,提高居住品质的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图1)

2 新安湖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2.1 注重亲水性原则

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是作为水体与实体之间的过度,担负着一种从软质形态要素向硬质形态要素过渡的使命。本文的亲水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入口疏散区向水面凸出部分、喷泉广场和亲水木质台阶的营造方面。入口疏散区向水面凸出的部分可以观水,设计为钢混结构的方形平台,使用者步入湖滨区就可以观赏到最大范围的滨水景观;喷泉广场的设计立于水上,可以实现水上赏水,其周边设计一个用护栏围着的小平台,居民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跳舞及休闲等活动,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身在水中央的感受;亲水木质台阶延伸到水中,是水陆相连的纽带,从而实现从陆地到水域的自然过渡,使用者可以顺着台阶走到水中,享受水带来的清凉触感。

2.2 景观要素的整合原则

景观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品等。新安湖滨水景观设计在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小区的功能布局、主要服务区域和人群、完善小区整体规划设计中赋予它的功能和服务要求。具体而言,新安湖的地势整体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势,利用地势差合理的配植乔木―灌木―地被,使整体景观在空间上富有层次感和动态感;新安小区的整体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风格,新安湖的主体景观塑造上也设计成同样风格,为了增加多样性,局部设计延用西方风格;考虑到新安湖的水是活水,汛期则涨,湖域设计成两端窄,中间宽的形式,并且设计地势自北端而向南端逐渐降低,在增加湖域的容水量的同时也加快了排水的速度。而对植被设计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依据地势、坡度以及滨水绿化带的宽度。配植上遵循从高到低依次种植乔木、灌木和地被的规律。坡度较缓处植花树、绿篱等,坡度较陡处则以高大乔木和地被为主,以此实现固土防灾。滨水绿化带较窄处主要以地被植物的搭配为主,较宽处则设置为纯林景观。

2.3 生态性原则

生态设计指的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张锋在《张家口大清河滨河区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到德国莱茵河,瑞士的雷维苏河以及日本的三大河流改造方案都遵循了生态性原则,它们的改造理念就是回归自然状态。在本文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时吸收此思想,具体而言,新安湖的场地竖向设计就是在原有的地形基础上进行挖高填低,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小;绿地系统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当地适生树种,如樟树、桂树、柳树、银杏等。本土树种移栽可以较快的适应水土与气候,容易生长,自行繁衍,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自然生物循环系统。

2.4 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就是要尊重传统文化、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及合理利用原有景观。新安湖的地方性原则体现在对冯梦龙文化的运用和植被配置上。梦龙文化是寿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湖的设计中融入了这一当地要素,在新安湖的入口疏散区设计配置了一个主题雕像水池,雕像设计为冯梦龙塑像,此外,还预设了一座文化展馆,计划展出冯梦龙作品集和相关故事的图文,意在传扬梦龙文化的精神。寿宁县是亚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合常绿阔叶林植被生长。因而选用寿宁常见的樟树、茶树、银杏树、柳树等喜温暖湿润,适应性较强的树种作为主要景观树种。

3 新安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3.1 景观结构布局

方案设计构思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类空间。静态空间主要位于西北角方向和东南角方向,即属于私密性空间,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相对封闭的休憩空间。西北角的空间范围在拱桥以西的部分,包括花架,桃花林以及亭子。桃花林中设有一木质结构的通道,与亭子相连接,亭子为仿古的造型。东南角的静态空间主要是指垂钓静思区,设计了木质平台作为垂钓使用,这一平台南侧设置为银杏林,往东南方向设有一木桥,木桥连接垂钓区对岸的一处亭子,亭子四周有各种花树环绕,组成静谧空间。入口疏散区与健身广场之间的路段两侧植有行道树,把这一路段围成了一封闭空间,因而也做静态空间处理。另外,戏语长亭和喷泉广场作为两大休闲娱乐场地,可以吸引集聚较多的人口,相对而言这两处之间的路段就显得较为清净,因而也做静态空间处理。动态空间主要位于入口处的疏散区和中间部分的游憩广场。入口疏散区包括停车场、服务中心、文化展馆以及水池雕像,主要功能是为了疏散人群和提供服务需求。中间部分为游憩广场,包括健身广场、喷泉广场。北侧的健身广场中设计布置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健身广场采用地面铺砖,并设计了一弧形的木质亲水平台,延伸到水面上,呈阶梯状。健身广场边上布置了一座桥,连接湖岸两侧。南侧的喷泉广场,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的中间为一个喷泉,水池内有5根柱子,池外为铺装阶梯与地面过渡衔接,周边设有一圆形平台,居民可以在其中进行跳舞、休闲等活动。另外,西北角的长亭拟作为当地戏曲爱好者的活动场所,因而作为动态空间处理。东南方向还设有一处亲水木质台阶,距离入口疏散区较近,人气会较旺盛,也作为动态空间处理。(图2)

3.2 场地竖向与驳岸处理

根据新安湖滨水区地势高差分析,场地竖向的设计上遵循下沉式设计思路,由湖中央向湖滨两侧海拔地势逐渐增高,最低处为576.70m,最高处为581.30m。其中南侧公路与湖岸线之间的缓坡最大高差为3.60m,北侧公路与驳岸之间的最大高差为1.70m。本文的滨水景观设计上讲究突出地形的层次感与整体的自然过渡协调。地势高度从两侧的公路向湖中心降低,依据竖向设计对区域的地势进行整治,即挖高填低,使整体呈现出较规则的层次感。

位于水陆之间的滨水驳岸设计分为自然式的生态驳岸和以硬质景观为主的驳岸。在自然式的生态驳岸设计,主要是沿着湖岸线零散的布置3-5块山石,周边可“随意”地布置芦苇,菖蒲等植被,但在布置时要注意疏密的合理搭配,高矮搭配以及颜色的搭配,使整体驳岸景观看起来自然舒适又不失美感。在桥的入口处安排了成簇的美人蕉或者单棵的桃花树,从而凸显桥的位置,同时作为分割空间的一个标志(图3)。以硬质景观为主的驳岸则与自然式相反,注重于现代化的感受和质感,如石阶、木栈道、亲水平台等,在满足人们亲水性的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把水域空间和陆域空间明显的分隔开。

2.3 植物景观配置与造型设计

新安湖的植被景观配置主要分为四项内容,即水域绿化、滨水绿化带设计、广场绿化区设计和纯林带设计。植物配置上主要遵循乔木―灌木―地被的配置方式,依据植被造势,凸显地势的起伏,营造空间的动态变化。在主要道路及入口处,植物配植采用“行植”规则式布局,绿地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注重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水域绿化主要就是对湖域植被的配置,本文中水域绿化主要选用了荷花这一植物,配植于喷泉广场和水上通道的入口附近,呈面状分布,植株的数量由岸边向水中央减少,集中分布于几个地点,避免造成过于拥挤的现象。

滨水绿化带设计,需要强调观赏性和休憩的功能,植物布置主要以地被、花灌木,点植少量乔木的配置方法,注意乔木-灌木-地被的组合,还要注意与驳岸石头的搭配。具体而言,在植物配置上,沿园路布置垂柳,大概隔5米植一棵;园路与驳岸之间的过渡带则以草和灌木为主,在草地上布置一些红花木等低矮的花灌木,花灌木的边上倚靠着大块的不规则石头,可使之单独成景。另外,西北角设计一片桃花林,作为休憩使用,可春赏花,夏品果,冬天体验凋零的萧条美。而东南角的钓鱼台上设有树巢,则选用樟树、洋紫荆这一类高大的树种,突出区域差异的同时还可遮阳。

广场绿化区主要指入口疏散区的绿化和健身广场的绿化。入口疏散区的绿化是整个滨水区给人第一印象的区域,因而在设计时要给人以大气美观的感觉。主要以常绿植被为主、增加开花树种,配置时要注意与构筑物的外沿线相结合,即在主入口处的花槽内种洋紫荆,建筑物后方植樟树,靠近厕所的位置植玉兰,美观的同时可以除异味。健身广场的绿化主要体现在西侧的两处花坛,花坛设计成弧形的,相对布置,形成一个“八”字形的开口,有“开阔视野”的提示。

纯林景观即成片布置植被的区域,主要位于南北两侧的缓坡和东南角的花树林。北侧的缓坡坡度小,以布置灌木为主,设置成绿篱;南侧的缓坡,坡度相对较大,布置成银杏林,以与湖岸线同一方向凸出的弧线方向片植。东南角的花树林,主要以洋紫荆、玉兰、桂花等色彩鲜明、富有香味的树种为主。

3.4 地面铺装设计

地面铺装遵循生态性与地方性原则,总体上以生态环保为创意,多采用环保材料,既创造出良好的景观,也达到了“乡愁”的目的。铺装作为空间界面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着,由于它自始至终地伴随着居民,影响着居住区环境空间的景观效果,成为整个空间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方案的地面铺装材料主要有透水地砖、卵石、木材等几类。入口处和广场主要采用性价比较高的是地砖,一是地砖比较干净也容易打扫维护;二是地砖相对于其他地面铺砖不容易滑倒,且价格相对较低。滨水区主干道采用青砖路面,一方面防滑排水,另一方面也有较好的景观效果,雨天夜间无眩光,使人们能够惬意享受美丽的景观。而步行道采用卵石,在草坪中点缀卵石,石头坚硬、强壮的质感和草坪柔软、光泽的质感产生强烈对比的同时也相互映衬,从而使得整体更具有动态感。休息区由于花、树多,选择木质的质材,更容易让人放松,特别是在桃花林使用木质铺装,更有一种隔绝空间的静谧感。

本文考虑到上位规划对该片区的居住品质定位和景观设计要求,从划分不同的景观空间入手,融合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把不同功能区连成一整体。在细部设计上,力求最小的地形改造和当地相关景观要素的最大限度整合,注重地域植被、环保生态建材的应用,若干景观小品的设计不仅达到了居民观赏性的要求,同时也达到了生态居住区的功能。总之,文章提出对居住区内外的自然资源和人为活动进行最优化整合、利用、组合的设计思路是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可参照性。

(致谢:对课题组指导老师符小洪的细心审阅及叶青老师、郭淑玲,林月强,连碧宗,叶彬彬等同学的帮助,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袁剑锋.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4,04:80-81.

[2] 张锋.张家口大清河滨河区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08.

[3] 张咏梅,胡斌.人性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J].绿色大世界,2007,Z1:86-88.

[4] 池方益,刘化荣,周秋萍,等.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8,04:66-67.

[5] 马琳,许大为,吴h.滨江公园景观设计中功能与地域文化的交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73-77.

[6] 王卫红,魏建平,邵松柏.城市滨水景观区规划研究――以广州城市滨水景观区规划建设为例[J]. 建筑科学,2006,06:103-107.

[7] 郎小霞,徐欢,朴永吉.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之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299-302.

篇7

此次获奖的规划设计方案是天津海河办通过国际招标,由美国易道公司为主设计的,该方案在充分尊重保留天津历史和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其创作的景观规划设计――慈海桥至北安桥左右岸4km长的景观效果,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高度评价。

在方案中,设计人员充分尊重并认真考虑了天津市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城市,无论是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还是若干年来与国外通商交往而形成的特殊文化氛围,并将其加以提炼,使其精髓能够在新的规划设计中加以反映和体现;同时结合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思路,以形成一个能够适应天津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

易道公司做的第一期工程设计,主要是从三岔河口到北安桥之间。4km长范围内从水岸到河岸边道路的红线。这个设计离不开原来的城市风格和文化背景,因为过去天津最好的文化历史街区都在这一个范围内。在这4km范围中,设计了多个重要的开敞性城市空间及城市广场,其中的文化广场在解放桥附近,设计了城市主题雕塑,同时以桥为背景,更加强调了环境的整体风格。海河上的桥这时已经不是单单的一座桥,而成了公园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使桥同时融入了城市之中。

方案设计中,每一个开放空间都强调了与附近现有建筑之间的关系,如文化广场与附近的古文化街相融在一起,有着更浓烈的文化氛围,但在设计中是用新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实现用景观设计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继续发扬。创新。

方案设计中强调了人与水的亲近,一年中有320天的时间,人是可以走近水旁边的,设计中加强了人与水。人与河、人与城市的亲情关系。对设计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城市设计的作用可以对人的生活有好的帮助,水滨建筑的尺度应适宜人与环境。与自然的亲近,这是非常重要的。

海河是天津城市的中心,与天津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而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不是单一的。城市交通很重要,有许多城市水系设计,将交通要道挨着水,从而也就将人与水给隔开了。新的设计中,对此提出了很好的方案和设想。城市地铁是今后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功能,设计中,人们从地铁站出站后最多走700m就可以到海河边,从而拉近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更加体现出亲情。和平路是天津有名的商业街,其繁荣程度如同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设计中强调了和平路与海河的关系,人们在商业街购物完后,能够到海河边上来走一走,看一看,同时也是加强了商业与旅游的沟通。这也就是在设计中,分别从土地功能和街景的功能出发,为城市发展打好基础,由此带动城市经济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消费可以有静有动,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海河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打好基础。如果做不好,就要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现在加强海河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景观环境的建设,就是要保证将这个架构的基础做好。景观如同水、电,是城市的基础,非常重要,可以说城市发展不能缺少景观建设,没有景观就不可能将城市建设好。建筑与景观应一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进行统一协调,同时也强调了整体的关系。海河规划设计不是单个的景观设计,而是一个整体,包括环境、绿化。景观、交通。应是各个方面互动的关系将天津的优势连在一起才能做成功。这里强调的规划设计应是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局部。

方案设计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材料施工,以及手法和工艺,从而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更好地体现传统的历史风貌,使传统在现代化建设中得以发展和创新。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规划设计

1 项目位置与概况

我们的项目位于建德市焦山新村灯盏凹区块,用地面积为18439平方米。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北纬29°13’~29°46’,东经118°54’~119°45’(北纬29°28’,东经119°16’)。东与浦江县接壤,南与兰溪市和龙游县毗邻,西南与衢州市衢江区相交,西北与淳安县为邻,东北与桐庐县交界。东起姚村乡金郎坪村,西至李家镇翁家村,长约90千米;南起三河乡毕家村,北至下包乡胥岭村木坞尖,宽约47千米。建德是杭州通往浙西的门户。也是杭州连接金华、衢州的重要节点城市。2009年根据杭州市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将建德定位于“杭州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极旅游集散中心”。建德地处杭州—千岛湖—黄山这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重点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建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境内古迹众多,江、湖、岩、洞、瀑、雾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新安江畔的瀑高百丈、飞珠霰玉的“葫芦飞瀑”,青山滴翠、春水碧波的“七里”,虚无缥缈、如梦如幻的“白沙奇雾”,以及人称江南第一悬空寺的“大慈岩”等景点融为独特的新安江山水风光,被誉为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的明珠。 建德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全市已形成了集公路、水路、铁路于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320、330国道横惯全境,城乡公路网发达。金华至新安江铁路与浙赣线衔接,汇入国家大动脉

2 规划设计依据

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及浙江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地块规划定点图;规划设计方案任务书;国家有关设计规划条例。

3 规划设计原则

(1)合理性原则:具备明确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建筑个性,优良的景观价值。做到科学利用土地,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层次,完善商业、交通、水电等配套公共设施,满足人的住食行游等活动需求。合理的结合一区作为一整体小区来设计。

(2)系统性原则:对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形象设计、物业管理方式、商业会所设计进行整体考虑,强调规划的远近期结合,在结合远期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完善内部结构,同时对园区的经营管理、环境形象设计等有所考虑。注重项目整体规划与周边用地规划之间的协调性,注重对项目内部景观的营造及与周边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过渡和遮挡,处理好项目东侧的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

(3)灵活性原则:基于住宅区建设的规模大,需分期开发和住宅区规划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开发过程中及时调整应变策略,具备灵活变动的可能性;

(4)生态性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调整生态结构,维护自然生态状况是本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尊重现有景观,通过合理利用和改造,使住区融于原有的自然环境,成为住宅景观中富于特色而又有机和谐的一环;

(5)文化性原则: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传统文化理念出发,突出住区的文化特色,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项目开发不是简单的在土地上浇筑混泥土,而是对这一区块长久以来形成的人文、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映,在时间的长河中,凝结历史的精华,记载人类的文明。

4 规划设计构思

小区结构:本项目二期全部由多层建筑组成。根据场地条件结合交通、景观等资源现状对此做了如下分区:在整个小区中心设计中心绿化,中心景观。结合中心绿化创造适宜尺度。在沿路一侧按商业设计配套管理用房。以中心景观为最大的辐射整个小区。

交通组织:出入口,根据区位关系和周边道路状况,将小区的形象主入口设置在地块东面城市道路上,便于整个小区的进出。在原一期入口处设置为次入口。车型系统,环形主干道结构带来了机动车道的最大简化,只有两个层级小区干道和小区入户道路。主干道为曲线型环道,连接两个个出入口,并将地块均匀划分, 以带来最大的便利均好性,随着道路的起伏回转创造丰富多变的小区空间形态。入户道路连接住宅与主干道。小区全部利用地上停机动车,在架空层处以储藏室的形式设置非机动车位满足住户需求。步行系统,步行系统将结合景观设计来布置,主要限于小心景观区的小区内部联系。

景观设计:入口景观,在小区的二期主入口设计一个入口景观。而入口景观直对着中心景观,使之连系为一体。中心景观,根据两个小区的分期,在小区中心设计一个中心景观。为整个小区所有的住户实现最大的景观辐射。视线,南低北高的建筑布置形成相对较为开敞的视廊,视线上的东西贯通,利用对景,在各个入口均产生良好的视廊,开阔悠远。形成梯级视线,有利于日照.

5 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区建筑单体多层、和多层加配套用房结合两种。A户型面积控制在63平方米左右,我们设计了紧凑形的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一阳台设计,采用一梯两户,全明设计,公摊小,户形方正,动静分明。可以满足一般的三口之家的需求;B户型面积控制在93平方米左右, 我们设计了舒适的三室两厅一厨一卫一阳台设计,B户型我们设计为边厅形式,两房朝南。客厅和餐厅完全方正设计,边厅我们也采用全明设计,一梯两户的设计公摊小,户形方正;C户型面积控制在93平方米左右, 我们设计了舒适的三室两厅一厨一卫一阳台设计,C户型我们设计为南厅形式,一厅两房朝南。客厅和餐厅结合设计,南北通透;D户型面积控制在110平方米左右, 我们设计了舒适的三室两厅一厨两卫一阳台设计,D户型南北通透,主卧朝南,带飘窗,带卫生间。客厅和餐厅完全方正设计,两卫的设计我们还是全明设计,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篇9

20*年完成*市*区永嘉市场、*市*区回龙市场、*市*区鸿鹤综合市场的“三化”示范集贸市场建设工作达标任务。“三化”集贸市场要实现卫生整洁、设施齐备、秩序井然、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标示明显、诚信经营的目标,减少市场经营者违法违章行为,做到诚信经商、诚信经营。

二、工作重点

(一)按照市场功能分区对集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划分:蔬菜区、水果区、干副食品区、鲜肉区、水产区、熟食品区、家禽家畜出售和宰杀区等功能区应分区布局合理,标志标示明显。

(二)市场设施建设达到集贸市场“三化”建设的相关标准。

(三)制定和完善市场各项管理制度。按照“放而有度、治而有序、管而有法”的原则,完善市场规划,规范市场行为,健全和落实《商品交易市场商品禁入制度》、《商品交易市场重要商品索证索票制度》、《商品质量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商品市场主办者“第一责任人”制度》、《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市场秩序管理制度》、《商品质量承诺制度》等制度,制作统一的“三化”形象标志、标语,设置统一的公示栏、公平秤,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建立起依法行政、诚信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人民政府对集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负首要责任,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试点集贸市场“三化”建设工作进度细化表》(详见附件)的要求,加强对集贸市场“三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做好任务分解,细化工作目标,并结合各集贸市场的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相关乡镇、市场业主要将任务分解情况和实施方案报区集贸市场“三化”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配合、通力协作。集贸市场“三化”建设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实施。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协办部门要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主动介入、积极参与,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各责任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并动员市场业主加大对集贸市场的资金投入力度。各相关乡镇、业主单位和区级各相关部门须在20*年11月10日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区20*年集贸市场“三化”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统计工作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实现基层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准确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宣传经常化、统计服务优质化,为推动珊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务

开展镇级和“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围绕组织网络健全、基础工作规范、规章制度落实、数据质量可靠、统计服务高效的总体要求,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三上”统计单位和统计人员要依照统计法律、法规和规范化建设要求,进行统计规范化建设,使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原始资料的登记和管理等达到规范化要求。

三、创建要求

我镇统计规范化建设包括统计组织网络健全、基础工作规范、硬件设施到位、规章制度落实、数据质量可靠、统计服务高效。具体要求如下:

1、统计机构设置到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统计工作第一责任人。设置镇统计机构,有明确的分管领导、统计机构负责人、统计人员;做到有牌子、有班子、有公章、有制度,有专门的办公场所。

2、统计人员队伍稳定。设统计助理1人,统计站长1人,综合统计兼一产统计1名,二产统计1名,三产统计1名。各“三上”企业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并实行持证上岗。

3、建立统计工作岗位责任制。统计机构负责人、统计各专业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并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岗位责任制。“三上”企业统计人员严格执行“企业一套表”相关制度,按照制度规定的表式、指标、标准、口径、计算方法等要求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真实、准确、及时的由企业独立在网上填报“企业一套表”,并建立统计员岗位责任制。

4、制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对承担统计工作任务的村(居)、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实行年度统计工作考核,根据统计工作考核得分,按得分高低适当给予奖励。

5、统计人员持证上岗达100%。择优选用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人员担任统计员,并保证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每位专(兼)职统计人员必须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并参加统计继续教育。

6、统计原始资料规范。具有与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相适应的统计原始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管理工作规范。

7、统计报表与统计调查实施规范。认真执行各种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基层表符合法定要求,汇总表(过录表)与基层表数据相符;直接取得的数据要与名录库、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相符;各专业统计台帐规格统一、指标齐全、数据真实、字迹清楚。规范统计报表的布置、统计报表资料的签领、签收、催报、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8、统计档案管理规范。建立统计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整理归档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基层统计报表、综合统计表、统计调查分析、重要统计文件等统计资料,及时办理统计档案交接手续。

9、统计普法宣传进一步深化。镇分管领导、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及“三上”企业统计人员积极参加统计普法学习,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

10、统计数据质量监督检查规范。督促落实“三上”企业、服务业重点单位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配合上级统计部门搞好统计巡查、统计督查、统计监审和统计执法大检查等工作。

11、统计信息化建设到位。有统计专用电脑及其辅助设备;统计信息报送网络渠道健全并保证通畅;认真履行网络制度,确保网络安全。

12、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将统计工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普查和专项调查经费以及大型普查经费、基层普查员补助经费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好统计人员的待遇问题。建立统计岗位补贴制度,在大型普查工作中,将给予村级辅助调查员、普查员相应的工作补助,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组织机构

为使我镇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成效,达到预期目的,决定成立由肖强华为组长,蔡峰同志为副组长,肖巧龙、王霞、黄有志、王辉琴等同志为成员的镇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统计站,肖巧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可行工作方案,对照市政府办文件规定和标准,扎实做好统计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启动阶段(20xx年7月15日前)

以《市乡镇(街道、园区)和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实施意见》为基础,结合本镇实际,制定20xx年珊瑚镇级和三上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验收考核办法;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对三上企业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部署并启动我镇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8月10日-8月15日)

一是强化镇统计站工作职责。统计站设置规范建设文本,各三上企业按照实施意见把工作职责、制度等相关内容定做上墙,同时建好台账;二是组织搞好统计工作总结考评验收。各三上企业对照标准搞好总结和自查自评,查漏补缺,确保基础工作规范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