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学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经典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从传统到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元素 从传统到现代的涅 从传统到现代的衍变 从传统到现代――谈声乐演唱方法的嬗变 英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突破之路 从传统农户到现代农户的分化与变迁 普育: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绿色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 中国商法的轨迹:从传统到现代 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民的角色转变 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教育的角色转变 从传统到转向现代:中国“海派”绘画的现代性取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 从传统到现代: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与模式的根本转变 从传统农庄到现代城市社区转型的曲折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赵氏孤儿》当代阐释中情与理的转换 从传统到现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生成与变迁 英语听写:从传统模式到现代课改的蜕变 孙瑞哲:重构从传统到现代的体系化优势 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5}王彬彬:《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当代三大文学论争辨析》,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王朔:《我看金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8页。
{16}赵勇:《什么时候读金庸》,《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3期。
{17}{19}{2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166页、第160-162页、第160页。
{18}{20}赵勇:《为什么喜欢读路遥》,《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2页、第83页。
{21}赵勇:《今天我们怎样怀念路遥》的网络跟帖,http:///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62739&Post
ID=11806739.
{23}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137页。
{24}黄书泉:《文学消费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1期。有关“恒态经典”和“动态经典”的论述可参见[加]斯蒂文・托托西著,马瑞琦译:《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大W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4页。
{25}{26}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27}[英]约翰逊著,李赋宁、潘家洵译:《〈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见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16
作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是生活的本质。”生命过程本身就有价值,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应享受过程之美。
众所周知,教育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被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涌动,正在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而要传承与重建传统文化,教育责无旁贷。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这一概念,有很多种解释,但笔者最认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诗性文化这一解读。西方民族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在科学方面,而中华民族最独特的创造则是诗学,这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生命的发育与生产方式。古人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古代圣贤特别强调“诗教”和“乐教”,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在中国诗学里,中国诗性文化其实拥有五种知识谱系。
在政治上,“诗歌之道与政通”,从周代的“观民风”开始,诗歌是古代君主了解社会现实的渠道之一。在实用方面,诗性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实用理性”,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处理现实问题的利器。在审美观念上,魏晋南北朝之后,固有的审美功能得到了再次的提升。由此可见,通过诗歌的学习运用,古代中华民族不仅和西方人一样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而且还可以说是以一种更高级、更优雅、更文明的方式,实现三者的统一。
二、如何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要以今天的主流价值观为基准,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才能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
1. 营造社会教育氛围
大力宣传节日文化内涵。例如,利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通过祭祖、扫墓等对逝去祖先的祭奠活动,来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对生命的认识。让学生珍惜生命,表达关爱,孝敬长辈;提高生命质量,加强健康锻炼,从而促进生命与文化的共生。
2. 高度重视母语教育
公民素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而优质的母语素养则奠定了公民的人文底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首次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线是掌握语用规范,洋溢生命活力的母语。因此,母语教育应是贯穿教育的生命线。母语教育要在学生心田种下文化创造的希望之种,让每个公民从热爱母语到享受母语,再到创新母语,从而让民族文化的薪火长盛,永续辉煌。
3.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教育
这要求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助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让爱国成为青少年的人生习惯,用中国梦引领人生梦,以家国情怀养正人格品行,从而让爱国的种子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萌发。
4. 要营造学校教育氛围
(1)学校教育应高度重视语文教育
重视语文教育,培养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通过强化读书,来涵养灵气,充实底蕴;通过强化思考,跳出语文看语文;通过强化专业实践,为教师的未来发展奠基。
(2)要重构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传承、发展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意义建构。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语文教育要从民族文化的陶杯里汲取最丰富的营养,滋养自己,丰厚自己;语文教育要有家园情怀、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语文教育要把根源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追求并形成民族风格、民族品质,带着“乡情”走向世界。
5. 坚守德育教育阵地
学校可适当利用《弟子规》《三字经》《曾国潘家书》以及古代名人立志的故事,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要营造家庭教育氛围
这几句话想必人人耳熟能详:“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子不教,父之过”。古代启蒙教材《三字经》中的这些语言,为我们道出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界定。让我们明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与不可取代的。可面对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让人忧心忡忡,有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隔代教育、留守儿童问题。
现如今,很多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外地打工,把学生留守在家乡让祖辈照料和教育,以为只要为学生提供物质支持,学生安全有人看,吃得饱穿得暖就没有问题了。殊不知,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成长存在不利影响。粗暴打骂多,教养方式不佳;只注重健康安全,活动交往少;与祖辈更亲,与父母关系差。这些表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埋下的是精神地雷。可见,隔代教育、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
(2)尽快结束“小皇帝”“小公主”式的教育方式。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四二一”式的结构,致使家庭教育重心更加下移。因此,父母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子女。北大女博士王帆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中《做一个怎样的子女》短短10分钟的演讲,感动了无数人。“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句话让不少人落泪。不可否认,亲子关系的非平衡性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恒定规律,无论经历多少社会变化,家庭生活中的物质和服务流向总是指向未来的一代。儿女是父母的希望、是寄托、是财产、是生命的延续。这种“下一代为重”的代际传递模式,就社会整体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这种代际交换关系的严重倾斜,无疑是对父母权益的侵害,也将成为家庭和谐、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做一个怎样的子女”是未来社会亟需解决的的现实问题,怎样做好子女应是人生的必修课。当然,在这个课堂上,教育绝不能缺席。
三、学校教育教学中各学科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中国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并未改变,素质教育在不少地区推行还有阻力,特别是高中教育教学。高考是指挥棒,它可以引领各学科教学目标。
1. 让高考发挥指挥棒作用
语文课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政治试题可以通过社会生活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典型事迹,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历史试题可以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教育教学中各学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语文、政治等学科可渗透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学科可渗透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学科可渗透对乡土意识、环境等理念的掌握。
数学和理科综合等科目,可从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故事中让学生领会其中的科技原理;也可将四大发明、勾股定理、圆周率等所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内容,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明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四、传统文化教育应防止两大误区
1. 传统文化教育应警惕泥古倾向
近年来,民间出现了大量的读经班,有的家庭教育把《弟子规》《三字经》的价值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的用一些极端的、超乎常理的办法来弘扬“孝道”,甚至有些教育机构还让学生学习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这些现象,将会使年轻一代无所适从,甚至导致价值观的错乱。
2. 顶层设计要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篇3
“国学经典诵读”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二、活动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机整合,特举办此项比赛;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系统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举办“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传承华夏文明古风”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诵读文化经典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鞍山小学的学生从小开始,在他们心灵最纯净的时期,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与现代文明、现代科学、现代民主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文化,为培养具有“刚毅之气 厚实之学 强健之体”的现代合格公民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三、组织机构
成立鞍山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组长:李鑫明
副组长:
成员:**
袁朝华及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参赛时间:11月9日(如遇下雨则另行通知)
2、参赛对象:1-9年级全体学生;
3、参赛内容:
⑴规定内容:1至3年级集体脱稿朗诵《三字经》;4至9年级集体脱稿朗诵《弟子规》中的一则(总叙和亲仁两则除外)。
⑵自选内容:每班自选一个节目,节目内容不限,但必须是国学经典。
4、比赛形式:
(1)规定内容以班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编排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
(2)自选内容统一规定不能只是采取单一的集体诵读形式,必须要有艺术表演形式。
4、着装要求
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五、工作人员名单及分工
1、总指挥:
2、具体事务协调:
3、具体分工及负责人
⑴活动主持:
⑵场地器材组:
⑶场务:
⑷奖品组:
⑸摄影组:
⑹医务组:
⑺安全保卫:
⑻成绩汇总:
⑼奖状书写:
⑽评委组:
⑾校园安保:
六、安全及工作要求
⑴为保障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请每位班主任教师高度重视,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节目有配乐的班级请在11月1日前将所选音乐准备好,交到白晓燕处,以便汇总。
⑵“一切行动听指挥”,各班班主任在活动当天要负责本班学生方阵的安全,自始至终守护好本班学生,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活动开始前,各班班主任要清点本班参加活动的人数,特别是确实未参加活动的学生,班主任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弄清其未到校的原因,如实做好记载。
⑶所有学生要自始至终参加完比赛活动,中途不得离开;各班要安排一名学生安全员配合班主任管理本班安全。
⑷安全负责
各班安全由各班班主任及各班安全员负责
⑸活动进(退)场顺序:
活动当天各班进(退)场时,均以班为单位,由各班班主任带队逐个进(退)场,请各位班主任务必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严防出现不安全事故。
⑹各班班主任教育学生在观看节目期间,请保持场地卫生及会场纪律;活动结束后,各班安排学生打扫好自己所在区域的卫生,并把板凳端回教室。
⑺此次活动需要用到的器材设备请与袁朝华老师联系。
⑻当天值周领导及值日教师负责此次活动全场安全领导工作和突发性时间的处置工作。
七、活动程序
⒈工作人员及评委到位。
⒉奏国歌、升国旗。
⒊李鑫明校长宣布活动开始并致辞。
⒋评委组长张泽元老师宣读评分规则。
⒌活动开始。
⒍活动结束。
⒎颁奖仪式。
八、评分标准:
使用100分制,两个节目分开评分,每个班级的最后得分为两个节目的平均分。具体细则如下:
1、诵读内容为古今中华经典诗文和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体裁不限,格调积极向上。(10分)
2、仪表仪态(共20分)
1)服装统一,整齐大方;(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3.精神面貌(共15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10分)
4.创新(共15分)
1)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适当配乐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5分)
5.朗诵技巧(共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作品节奏,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3—5分钟之内。(5分)
九、评比奖励办法
全校所有班级拉通排名,不再分年段设奖。奖励设置如下: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秀奖。
十、其余未尽事宜待通知。
篇4
21世纪70年代西方首先发生了关于“经典”问题的论争,随后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那么什么是经典呢?“经典,按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是指权威性的着作。在英语中,classic作为形容词指最优秀的、杰出的、传统的、不朽的、典型的等,作为名词指杰作、名着、第一流的作家和着作、古典作品等。按这种词义来说文学的经典机制,可概括为是以文学中的杰作、名着为范本,以之来引导、评价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种秩序和规则。”[2]由此可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检验,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淘汰之后存留下来的。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熔铸了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精华。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介手段的产生无疑对经典文本构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在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重要媒介的今天,经典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在后现代,文学经典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物质生产需要前代留下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同样也需要前代留下的精神生产力,而文学经典就是这种精神生产力的遗产。因而,文学经典的存在是不能被解构的,人类世代的活动构成历史,在文学活动时代延续中又确立了文学经典的地位。文学经典是人类自身繁殖生产和再生产、延续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文学表现,即人类存在的必然性活动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是现时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从人类存在来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割裂文化遗产、文学经典。”[3]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从读者的体验讲,经典是那些能够启蒙益智,陶冶情操的书;能够使人在精神上变得成熟和深邃的书;能够使人或惊奇或震惊或愉悦的书……”[4]。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讲授。
二、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1.应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新的时代,新的媒介,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过去只有受过比较高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而现在这些所谓只有精英人才才能掌握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为广大百姓所了解。比如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的开播及其很高的收视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外国文学经典教学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共享资源。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了更宽广的空间。首先,网络为经典文学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教学网站,在网站里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教学课件、电子讲义,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和学生在网站上进行交流,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网站展开讨论。
2.改善教学方法
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学生不爱听外国文学史课,但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还是喜欢这门课的。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注意从以下三方面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增加生动性。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日常话语形式往往是回顾性的,它强化现实,代表的是现在和过去,而文学常常打破现实中的东西,表达的是一种希望。文学作为人学,它也是人类发展长河中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积淀,所以文学是与人生相连的。基于此,教师在文学课的讲授中就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充满激情,以情感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形成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条式的讲授。只有教师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课才能生动、传神,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阅读作品的兴趣和冲动。
(2)拓展深刻性。在授课中,仅仅有生动性还不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如果仅仅是追求生动性,与影视相比我们肯定是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性是真正吸引学生的缘由。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一定要具有延展性和启发性,延展性就是要求对文学现象的解读要有广度和深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性就是要求授课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现实关怀。传统文学经典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来源,在教授文学中穿插一些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经典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传达一种文化精神。
篇5
1.1网络时代
唐诗、宋词、元曲、名小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量的文学大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古人和今人共同搭建了一座巨型的“文化大厦”。通过对各个文学大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他们都重视经典文学。网络时代的来临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也逃不过网络时代带来的冲击。网络时代改变了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作家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通常都会和作家的生活地点、生活状态、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文学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呐喊》等作品都同它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每部经典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时代先驱者的结合,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一代人的精神的合集。经典文学使人文价值能够永恒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对这种价值的挖掘和发现往往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经典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虽然剥夺了文化精英对文化的掌控权,但是却没能获取到经典文学的正真价值,造成了在网络时代下,文学作品发展出现了空心化。
1.2阅读方式的变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数据逐渐走向了边缘化,并且在逐渐走向消失的途中。电子书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传统书籍,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阅读方式的变化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文学经典的形成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网络上和读者见面,同时和读者就作品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通过网络,作品将成为作家、读者、批判家的探讨对象。网络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发展速度,也使人们的思考形式发生了变化,文学作品的欣赏逐渐变成了快餐文化,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成为了仅仅是追求感官刺激,不在是为了心灵冲击和精神上的愉悦追求,这种变化使文学经典阅读逐渐缺失。
2解析经典阅读方式
对于文学的学习不能仅去听,要去读去想。只有通过读和想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内涵。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摆脱不了政治因素对心理造成的影响。钱理群教授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由于长时间受政治元素的影响,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都会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而带着政治色彩去阅读就很难走进读者的内心。虽然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价值和革命价值,如果带着历史情结去阅读,那么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将会消失在阅读之中,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其它文学家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浓厚的政治因素将会使部分读者(年轻的读者)失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久而久者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会消失在变化之中。经典的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其政治性的体现,而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一部具有文学价值作品可以起到净化人心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读者在经典阅读中,往往因时代的独立性而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从而心灵同经典阅读之间将会形成隔膜,使读者的心灵和文学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缺少了读者的支持,作家写作的动力也会逐渐消失,长时间的发展下去,经典阅读将会消失在文化的海洋之中。网络文学的出现使阅读受到了一种新的解析方式,自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字兴起后,经典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城市快节奏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使深度阅读已经成为了历史,反观轻松的现代网络文学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阅读形式。网络文学的特性、读者在网上交流不会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促成了所有以读者身份上网人员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局面,而且所有网民在交流中相互都是独立的,不受到任何人的约束,这种“绝对自由”导致了戏弄经典、嘲讽经典、改造经典情况的发生。
3解析传统文学价值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人都有着一颗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心,因此他们在创作之中都带有着浓厚的时代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改变,但其根本性质并没有消失。从古人的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真实情感写照,对读者的心理都会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这种文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深度阅读才能够体会到。网络文学作品的兴起同传统的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网络文学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娱乐性质,而不在是历史使命感,正所谓“茶余饭后”当不得真,仅仅是消遣而已。娱乐形式的小说在我国的文学道路上曾经遭受过道严重的批判,将文学当作失意或者得意时的一种消遣游戏应该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掩埋,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创作呈现了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从当代的一些作品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那种使命感已经不再存在,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娱乐性质,供人消遣,调侃经典之作。可以说文学经典阅读的消失很大原因是因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缺失。例如我国当代的代表作家郭敬明,从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作品中体现的是深厚的物质文化,这种体现并不是由于作家本身的思想造成的,而是作家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名车、名包、名表、在小说中层出不穷,这对读者的思想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而现在的80后,90后对这样类型的小说却是独钟,久而久之,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古代文学;经典;影视改编
过去以书本为主体的纸质传播当中,人们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揣摩文学经典里蕴涵的深刻内涵,方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等,于是,在科技条件的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与传统的书本相比,影视剧的翻拍和改编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影视翻拍和改编除了融入文学内容之外,更多的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吸引大众的眼球[1]。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所以,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其内容具有流传性、且传承下来的内容、精神和价值与大部分人的需要保持一致,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对于电影改编,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而非有机体,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影视改编后传播时间的缩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促使更多人对古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在如今快餐时代中,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还能不用出门,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自古以来,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赵宏丽: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影视媒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文学遗产》承办的周秦汉唐经典文本读书会召开的时候,恰逢《文学遗产》创刊六十周年,可以算是我们刊庆的系列活动之一。几个重点高校研究周秦汉唐文学的青年学者,以座谈会的形式聚在一起商讨学术,确实别开生面。《文学遗产》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全国性的综合性大会也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如论坛等,每年也都要举办若干次。每个论坛都有专门话题,譬如小说戏曲方面的、唐代文学、佛教文学等,不一而足。但这样的会好像还是第一次。 再看高校,虽说多有自己的座谈会、工作坊、读书会,但像这种跨校际的学术研讨方式似乎还不多见。所以,我说别开生面,具有特殊意义。参加读书会的青年学者,具有一定代表性,大家对学术探索都充满兴趣,都怀有一种敬畏精神,这是走到一起的学术动力。
长期以来,周秦汉唐文学研究,选题很散,缺乏热点,少有共同的话题。通过读书会的形式,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开一时风气,不无益处。尤其是各位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从事的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通过读书会聚在一起,就有了形散神不散的意味。学术研究的形散,是好事,说明学术研究没有一定之规,百花齐放。问题是,神在哪里?读书会的目的,就是通过深入讨论,追寻周秦汉唐文学的神。客观地说,周秦汉唐文学研究,正面临很多困境。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很多优秀的青年学者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借鉴海外汉学研究经验,希望有所拓展、有所深入、有所成就,尤其是希望在研究中逐渐树立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学术价值观。毕竟,我们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如果没有共同的学术追求,学术共同体的意义便不复存在。
说到学科边界问题,周秦汉唐文学研究尤其凸显。长期以来,我们古典文学内部各说各话、各自为战,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同时,各学科之间也需要打破彼此的成见,互相沟通、互相借鉴、共同发展。文史哲分家以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文学、历史、哲学,各说各话。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对历史常有偏见,觉得他们见物不见人;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对文学界也有成见,认为文学研究是见人不见物;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认为文学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甚至是对哲学的间接折射,不能直接揭示宇宙与社会的本质与真理。当然,文学、历史学界也有人认为哲学研究没有学问,因为他们物、人皆不见,只讨论形而上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偏见。历史可以为文学提供直接素材,文学也可以是历史与哲学的反映。学术界对于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研究,所用材料大体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是观察的角度。譬如谈到屈原,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屈原的思想和形象,还有他的时代、他的生存环境,还有楚地风物等,涉及历史学、地理学、哲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打破内部藩篱,进行跨学科研究,就很有必要。问题是,这些话题说了很多遍,学术界也多有尝试,但成功者有限。这就昭示我们:跨界研究确有风险。
以往,我们的学科观念(或者说专业观念)意识太强了,强大到融化进我们的血液中,变成了我们的灵魂,使得我们做什么事都有专业观念,这也是在本质上制约我们的一个因素。可是如果我们没有学科意识,又容易发生危险。这不仅仅是我们小学科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学术界的问题,是整个教育界的问题。大家都想打破学科界限和传统的专业观念,但是如何打开,打开到什么样的程度,还不清楚。就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唐宋以后的文学研究还好办,而先唐文学研究正处在十字路口。对于现状,大家都不满足,都想四处扩张,努力拓宽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又缺乏底气,不知如何伸展,伸展到什么地方。如前所说,稍微不慎,这种扩张就容易闹出笑话。看来,我们与其纠缠在这种理念或观念上的探索,不如抓住一些个案,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我们可以将历代成功的文人解剖若干个案,追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我所说的成功不是那种浪得虚名的所谓成功,而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正的成功。
这就需要回归传统、重读经典、阐释经典、还原历史。目前,青年学者们倡导的周秦汉唐读书会,这个概念很好,很有气势,因为周秦汉唐是中国人向往的盛世。例如两周时期,郁郁乎文哉,想都不敢想象的时代。秦朝虽然短命,但是毕竟也是大一统的开始。所以我觉得周秦汉唐更有气派。甚至还可以叫周秦汉唐经典读书会,或叫经典研究会。当然,经典的含义很宽,今天看到的周秦汉唐的文献,多数都已成为经典。这里包括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出土的文献,当然是经典。周秦汉唐保存下来的文献,当然也都是经典,都应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学术走到今天,人们不愿意再奢谈方法问题,而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经典。只有抓住经典,才能抓住学术的灵魂。
我的理解,经典有两类:一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一是经典。我在很多场合说过这这样的话:正本清源,就是回归传统文化;拨乱反正,就是重读经典。马列经典,这里暂且不论。就正本清源而言,首先要从基本观念说起,反思我们的文学概论。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确有所感。什么叫文学?什么叫好的文学?什么叫文学的体裁?文学的分类?文学的作用?这些问题似乎说滥了,但仔细想想,依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学术界一直在呼吁建构中国自己的研究系统,对先唐文学研究来讲,这里可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先唐文学研究的最大问题,不是材料,而是研究观念。观念一变,材料翻新;观念不变,材料永远都是旧材料。所以我觉得观念问题非常重要。经典读书会,就是以经典为中心、以周秦汉唐为中心,慢慢地延续下去、坚持下去,就会有生机、有成果。
我希望这个成果有两类:一是让大众知道的普及性成果,一是高精尖的学术成果。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应该承担起传播文明的使命。如果我们这些人能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类似于当年王伯祥、余冠英那样的文学普及工作,把周秦汉唐的精华继承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学术研究,不能离开学者所处的时代,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一种学问,如果社会不需要,人民不接受,只是限于个人的自娱自乐,自以为小把戏玩得挺好、挺精致,其实是挺无聊的。我们要用学术的方式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同时也是为自己服务,给自己留下一点学术发展的空间。
这次学术讨论会,可以形成三点共识:
第一个问题,是钞本与定本的关系。目前,钞本研究是西方汉学界一个热点话题。周秦汉唐是钞本时代,宋代则开辟了刻本时代。因此,读书会将研究对象的下限界定在唐代,是可行的。有人可能会质疑说,这种做法与以往的文学史划分不一样,应该先秦是一段、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一段、唐宋是一段。我们的回答可以说是依据文献保存的方式而定。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的刻本是唐代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此后刻书便像长江大河一样,滔滔不绝。因此,咸通九年的刻本的刊刻可以算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与此相关联的是钞本和定本的关系问题。表面看,这只是形式的不同,其实涉及一个更加根本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对待经典的问题。
按照后现论讲,钞本时代的经典都存在不断叠加完成的情况,因此,今天的文本有很多不可靠,很复杂,仅靠现有的文本去理解先秦、理解魏晋,这样的文本不可靠。既然如此,就必须抛开现存的观念,根据钞本还原历史,重新解构经典。这种观点,有点类似于二十世纪前期的古史辨派的主张,带有思想史的意味,否定是为了更好地拓展。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定本也是建构在钞本的基础上的,两者有前后继承关系,而不是断裂关系。前者是解构经典,后者是守望经典,都有着强烈的学术话语权的背景。我们强调守望经典,更多的是从学术的层面考虑问题,可能有点抱残守缺的意味,具有悲壮的色彩。
第二个问题,是文学史的写法问题。民国初年,文学研究明显分为两派,一是传统的章(太炎)、黄(侃)学派,强调学术研究贵在发明。客观地说,章太炎、黄侃对中国文学的理解非常深刻、精到。黄侃研究《文选》就非常出色,常有独到见解,章太炎的《国故论衡》也讨论了很多文学史问题。但不可否认,章、黄学派,带有明显的江湖习气。另外一派则为北大、清华新派学者,强调学术研究贵在发现,对于传统的文学研究,重在探索历史背后的人的因素。这些问题,也都值得重新思考。学术史的发展证明,后者引领了潮流。这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学术研究必须与时俱进。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经典文学阅读,农林院校,创新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点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说两句日常用语,然后在大学英语等级测试中拿个合格的分数了,它必须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听、说、读、写、译及扩展性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农林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同样遵从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结合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特点,经典文学阅读的导入能够更大程度地增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一、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要求有一座桥梁能够促进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人们进行交流。起着沟通作用的语言自然就充当了这座交流的桥梁。英语因其简单的发音、相对容易的语法规则以及以母语为英语的英、美等国家发达的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为了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自然也就成为了达成这个任务的主力军。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国内每个高校的必修科目,而且教学持续时间较长,基本贯穿了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始终,这足以证明国人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延续了以应试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堂似乎就单纯地成为了四、六级考试的备考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一本教材贯穿始终,词汇、课文、习题的循环加上教师一个人的全程讲解,这些只会带领学生走向题海战术的深渊——学生只懂得机械地记忆单词和句子,尽力地按照生硬的语法答对每个题目。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乏味,而且教师本身也会逐渐失去教学的兴趣。在高校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师生之间不仅存在客观的工作关系,而且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情感关系。[5](p107)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有了自己的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需要有更多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和互动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和老师都失去了热情,那么,最终的结果势必不如人意。语言的学习原本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达到更好地表达自己和理解周围的目的。然而,传统的生硬的语言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挫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虽然就现在的农林院校学生生源构成而言,城市学生生源所占的比例已经逐步扩大,甚至有一些学校还大有城市学生人数超过农村学生人数的趋势,但是,相对其它院校而言,农林院校的农村学生比例还是要大得多。农村在经济、讯息等方面落后于城市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农村学生的资讯途径和信息量相对城市学生少。但是,开放的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有很大好处的,尤其是在外国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特别明显。在非本国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言环境的营造需要靠学习者有限的生活环境的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的信息源,不管是网络信息、音像资料的流通还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其涉及领域和扩展空间都要大很多,这样的环境自然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有了前期的堆积,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这些差距体现出来的结果的迥异程度也是很明显的——农村生源地的学生更具备吃苦精神而长于笔头功夫,城市生源地的学生更擅长于语言的应用,听说能力更强。于是,在目前还以农村生源地学生为主体的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目标的教学还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更能契合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笔头功夫强于其它应用能力的特点。但是,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凭多高的分数,语言学习者如果不具备对所学语言的应用能力,教学效果都不尽人意。
所幸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都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在继续通过考试测定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入高分段口语测试,各种针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演讲比赛的蓬勃兴起等等,都证明了大家对英语学习不仅提出了读和写的要求,更期待英语学习者能兼备听、说和译的素质,进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对于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综合性语言能力培养的目标也很明确。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其农林的发展肯定要和世界接轨,而农林院校的学生会成为这个发展中的生力军,自然也必须是能够驾驭作为交流桥梁的语言的人才。如何结合农林院校特点,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经典文学的特点及其阅读的意义
文学是对于人类历史和人物言论的记录,是对本体精神的追索和显影,是人类意义存在的幻想性实现。[6]p156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作家对于生活的思索,它向读者展示着一定时期的意识和思想形态。正如德国优秀的剧作家莱辛所说:“一个有才能的作家,不管他选择哪种形式,只要不单单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机智、学识而写作,他总是着眼于他的时代,着眼于他国家的最光辉、最优秀的人,并且着力描写为他们所喜欢、为他们所感动的事物。”[3]p275
文学是内视艺术,是对人类心灵及其生命存在的直观,是所有艺术中人借以认识并确立自己的最好方式。文学阅读能为人们了解过去提供途径,也能为人们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经典文学的阅读更是具备了这样的功能。所谓经典文学,按照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所说就是“指全社会,尤其是学术界公认的,经久不衰、流传于世的不朽作品”。[2]145经典文学是文学中的上乘之作,它兼具所有文学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独立的特性。
首先,作为文学的一个部分,经典文学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文学善于利用社会生活来展示广阔的文化背景,其人物、事件都来自于作者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观察和思考。然而,正如中国古语所云,“文章千古事,寂寞身后名”,作为经典而传承的文学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应该属于所有的时代,因此,经典文学又被赋予了时空的超越性。
其次,既然被称为作家的作品,文学肯定反应的是作家个人独特的思想,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思维,文学具备其独特的原创性,经典文学更是如此。在美国耶鲁学派批评家布鲁姆《西方正典》一书中,他说道:“经典的陌生性并不依赖大胆创新带来的冲击而存在,但是,任何一部要与传统做必胜的竞赛并加入经典的作品首先应该具有原创魅力”。[7]p620再次,作为从普遍的文学中凸显出来的经典文学必然有其独树一帜的典范性,这体现在经典文学内涵的丰富性上,经典文学必须涉及一些典型性的有重大意义的思想和观念,才能丰富和有益于人类的生活,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和传承。典范性是经典文学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的基本条件。那么,要具备典范性,经典文学就必须是获得学术界和大众的共识,从而成为文化传统中无比牢固的部分,成为衡量其它文本的尺度和榜样,这也就意味着经典文学必须具有权威性。
究其根源,文学是作者的一种文字记录,经典文学创作的过程更是作者深刻思索的过程。鉴于其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其词汇的使用必然具备很高的准确度,经典文学是词汇使用的典范代表。文学能提供一个记忆历史的平台,但是,要成为经典文学,它还必须能够被传承,文学穿越时空的特性只能在经典文学的传承中才能得以体现,而这个承担经典文学的传承的载体就是读者。文学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经过了作者筛选的词汇的再思考的过程。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许多,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读者的不断重读是经典形成的一个要素,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来自集体阅读经验的积淀和累加。
三、在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作为教学的基础,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增强势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好经典文学所具备的原创性、时代性、超时空性以及典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经典文学作为阅读材料,能达到提高其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首先,经典文学阅读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词汇,了解其地道的应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1] p258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具备对其独特文化的最精确的记录的因素,经典文学中词汇选择的准确性不容置疑的。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词汇,而且都有上下文的背景。这样,词汇教学就不会像阅读一般的阅读材料时那么突兀了。有了上下基础,学生对词汇的搭配、和词汇相关的各种修辞手法、词汇的语法功能等就能做到更透彻的了解。同时,由于经典文学作品众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重复出现的词汇的可能性增大,加上所阅读文本上下文的提示,对于词汇的学习就具备了重复性,那么对词汇的记忆必然有一个加强的过程。而且,单纯的词汇记忆的枯燥性也随着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各种手法的应用而消失了,词汇的记忆过程成为了一种享受。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文学的美丽通过语言表达,而语言又被文学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无限的表现力。经典文学是经过了大众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精髓,它们虽然高于生活却更是源自生活的,正如贺拉斯在《诗艺》中借鉴亚里斯多德的见解时所说:“艺术可是虚构,但是虚构要合理。虚构的目的在于引人喜欢,因此必须切近真实”。[3]p67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和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8]p111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读到的是字里行间透露的文化信息。文学所覆盖的学识的广度是其它任何艺术都不能取代的。作为经典文学,要得以传承,必须具备典型性特征,而且必然对后来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基本的文化精髓会一直存在下去。那么,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就是文化精神的体会过程。理解人物思维和文化信息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种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能直接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同时,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文化差异,对于语言的实际应用来说非常有利——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然就能将最合适的语言应用在最合适的场合。
将经典文学阅读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能通过学生对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通过学生词汇、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写和译的能力。词汇量的增大、词汇的应用准确度的提高,背景知识的增强,必然带来听、说的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都会受益于经典文学阅读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经典文学的阅读涵盖面广、阅读量大,通过经典文学阅读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教师和学生并不愿意在此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接受大幅度削减教师口授的时间而引入似乎不直接跟课文产生联系的经典文学的阅读。这时,就需要引入创新型的教学思维了——放弃传统的只有老师讲授、处处迷信课本的教学模式,走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给予学生更多支配课堂的自由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专家申纪云先生在《创造性教学》一书中认为,创新型教师具有创造性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善于从客观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出发,制定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致力于培养创造型学生和卓有成效的教师。这体现了创新型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让文学的学习不再成为专业学生的专利。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创造型学生的目标,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显得更好。
就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体现出上述优势,它本身的特点还带来了另一个其它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农林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具备吃苦精神,更适合进行阅读。早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落后的信息条件之间的差距,需要他们勤奋的学习来弥补。他们更愿意静下心做阅读而缺少听说环境。那么,发挥农林院校学生的优势,让他们进行经典文学的阅读,正确引导其利用好阅读资料,营造有利于其应用所学知识的环境,一定能更好地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
结语
经典文学的阅读具备引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得到综合性提高的潜力,但是,这个过程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长期的努力才能体现。在现代农林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具备其特有的优势。利用好农林院校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优势,结合经典文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其的阅读兴趣,将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引入到对其的教学过程中,相信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突破单纯的语言记忆的局限,达到能对其进行实际交流和应用的目的,发挥出其带来的语言综合素质提高的潜力。
参考文献:
[1].Lewis M.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e Lxical Approach[A].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55-263
[2].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梁平.文学经典的存在与启示[J].名作欣赏,2011(6)
篇9
关键词:经典;阅读;人文学科;鲍姆加藤《美学》
中图分类号:I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43-04
一、经典研读的意义
经典阅读,乃是支撑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此为以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学科特性所决定。英国当代哲学家艾耶尔在比较哲学发展时便说:“自然科学的进步所特有的那种直线形式。……物理学的理论就像技术仪器一样,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就要被取代。”[1](P6)与生产工具和自然科学由浅入深,由落后到先进的直线替展不同,人文学科发展取立体树状样式。简言之,“哲学等是以视角和层次(或者说‘范式’)的转换方式发展的,而文学艺术则是以累积和扩展的方式发展的。”[2](P110)无论“范式转换”或是“累积扩展”,都不是否定性取代性的。比如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又到语言论的发展,体现的是范式转换,而非认识论取代本体论、语言论取代认识论等。文学更是如此,后来作品和方法不仅不能取代以往的创作,而且不一定比之前作品地位更高。这就是说,人文学科永远必须阅读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原典。
马克思将今人所说的人文学科称之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3](P489)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学科的又一特征,便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来说,人文学科对于物质生产发展似乎“无用”。既没有直接功利作用,又必须阅读绝非现代口语的作品,人文学科的两个特征在当今现实中成为富有冲突的两个方面。于是,人文经典阅读在当下社会中大为冷落,在国人读书总量下滑趋势中跌落最惨。这种状况甚至蔓延至大学人文教育。然而,略有识者皆知,人文学科对于人之为人的品格与境界的培养和提升至关重要。这便是人文学科“无用”中之“大用”。所谓“知识分子”,并非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者,而是具有人文精神担当意识者。毫无疑问,经典阅读,十分重要。
二、大学文科经典研读的问题与机会
目前中国大学人文学科阅读量则少得多。就本科人文学科教学而论,尽管教师时常也开出参考书目,但阅读者不多,且呈递减趋势,结果近乎虚设。其教学上的原因,便是对阅读缺乏有形要求。上课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老师考笔记,学生背笔记。一门课下来,十数页笔记足以拿到“优秀”,连教材都不必多读,遑论经典?果有原典阅读,也是全凭个人兴趣,与教学过程无关。而较有人文兴趣的学生,扩招以来明显减少。这固然与当今蔑视读书(不是蔑视考试)的社会环境有关,但也有内在恒常原因。人群中各种兴趣与天赋之间的比例皆有常数,并不随时代演进而发生根本变化。以学问论,有天然兴趣的比例并不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而增加,更何况,处于精神高端的“兴趣”原本就“峣峣者易折”,如今更遭遇厚重物质功利咄咄逼人的挑战。随着各档次学校扩招,比例恒常不变的对专业真正有爱好有兴趣的考生,更多被名气更大学校所网罗,这对一般学校的生源无疑产生很大影响,对其教学来说,无疑更加艰难。再有,尽管高考试题编构已有很大进步,但高考成绩终非鉴别专业天赋爱好的唯一尺度。
篇10
《西游记》与孙悟空是凝聚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经典之一。作为一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经典的人物塑造,孙悟空身上神异的本领,是令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作为极富想象力的一部经典,许多东方哲学的精华涵盖于《西游记》的文本里面。“比如小说里的动与静之辩。像如来、菩萨、唐僧,往往身上都有o的象征,因为他们是定的、是有自信的,自信可以压盖一切。所以妖怪啊、孙悟空啊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再比如生死之辩――唐僧也好、菩萨也好,他们慈悲为怀,他们护生,还有些角色是说杀人就杀人,所以杀生和护生构成一对范畴。”施战军说。
文学是人物关系的张力场。施战军说,关系场里的夫妻关系、亲友关系、师徒关系等诸多关系都涵盖在《西游记》的师徒四人里面,这点设置也是极为巧妙。
作家对经典颇为思辨的讲述,吸引在场的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参与到有关历史与文明的讨论当中。“历史取得巨大的进步只是所谓科学主义努力的成果吗?”施战军概括,人文主义历史在向前踏步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少宝贝,也流失了很多东西。人类历史就像巨大的有两岸的河流,河的中间是已被冲垮的瓦砾、树木、房屋、尸体等,这些巨大的东西随着历史的洪流漂流下去。然而河的两岸并没有远去,那里有建筑、雕塑、歌唱和月光,因为哲学与文学始终在岸上。
作为一项公益性文学品牌活动,“名家讲经典”将在2017年内举办20场讲座。每期活动将从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中,精选出雅俗共赏的名作经典,邀请一位在专业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公众细腻解读作家和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内涵。
而作为“名家讲经典”的首讲,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此前已为百名文学爱好者解读了《红楼梦》四个非同一般的“读者”,他对红楼梦独到的见解与解读吸引了百名红学爱好者到场交流,并圈粉众多年轻网民,使他们重拾经典。“经典给了我们民族无穷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当用好这些财富。”读者留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