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素质测评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心理素质测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心理素质测评

篇1

[关键词]新生代大学生 性格特点 素质测评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85-03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45%,江苏基本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高等教育成功转入后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95后”,这一标签化的特殊群体成为高校主力军,与之前的几代人比,新生代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江苏乃至全国高校正经历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洗礼,面对新生代大学生视野更开阔,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大,心理特点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素质测评激励显得很迫切。

一、新生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2013年新入学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这也意味着大学已经完全迎来新生代学生。由于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思想、行为,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与之前几代人的相比都有着很大差异。

以扬州某高校为例,对在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人生目标与职业生涯等问题展开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普遍有以下突出特征:

(一)价值观念取向多元化

价值观念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之所在。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等相互交融共生,共同影响新生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判断,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95后”新生代大学生。“95后”新生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已经显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元化倾向。

以扬州某高校为例,调查大学生对个人主义价值与集体主义价值、自我利益与社会责任等的价值观念。调查发现,42.2%的学生认为“集体主义原则”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必须遵守的准则,15.2%的学生认为“遵守集体主义的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32.8%的学生觉得“没集体主义这个概念,现在都只为自己打算”。

(二)生活环境优越性

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95后”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从一出生就生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大多数又都是独生子女,因而与“85后”相比,他们这一代人生活的环境更为优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度非常高。

对扬州某高校大学生生活习惯的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配有手机,近八成学生拥有电脑,35%的学生购买过数码相机等非学习必需品。在生活支出中,虽然伙食支出占据第一位,但其他新型消费形式如手机上网流量费用等所占比例大幅提高,体现了“95后”大学生消费的特性。“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渠道多元化,除父母给予、勤工俭学等传统方式外,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奖助力度加大,有部分学生是通过奖、助学金,企业工作站收入等方式获取生活费的。

(三)心理年龄不成熟

新生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有很大好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大多数家庭在物质方面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个别学生不但不体谅父母,而且还让父母为其操心劳神,对父母、老师的劝解无动于衷。激励是一种教育手段,激励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潜能的挖掘。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应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大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高校如何从新生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针对新生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矛盾化等特征,对传统的考核标准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改革,进而改进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传统评价与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95后”学生普遍走进大学校园并接受高等教育,以江苏某高校为例,“95后”新生代大学生的比例已达到本科生总数的98%以上。由于成长历程和环境不同,“95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

以《扬州某高校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例,该《办法》曾是在综合测评基础上的奖学金、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激励机制。就该《办法》总结来看,该高校大学生素质测评奖励惩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今高校评价体制的通病,具体表现在:

(一)评价模式僵化,重视鉴别、选拔,轻视激励、矫正

僵化的评价模式忽视了“95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传统的价值观念、僵化思维看待新生代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结果对优秀学生的激励效果远远好于一般学生。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社会现实下,大学生的社会身份由社会精英变成普通阶层。走上社会的新生代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社会竞争加剧、就业难度增加等难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对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态度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使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学习动机表层化,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模式以偏概全,评价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传统素质测评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忽视了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个性化要求。现行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感到不公平。在实践中,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普遍性而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如在非本专业有特殊成就的学生),难以把握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与激励,无法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最终考评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措施也是向全面发展的学生倾斜,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仅限于极少数的特殊情况,如在高级别的竞赛中取得较好名次的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学生等,因此,极少数的激励措施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重结果轻过程,忽略学生的价值体现,评价效果微乎其微

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不仅仅关心自己的收入(例如成绩、各种荣誉称号等)和投入(例如个人努力的程度、付出劳动量的大小等),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收入、投入与别人的收入、投入的关系。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高校育人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激励机制,应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各种愿望和需求与实现学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机制的优化思考

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可以较好地引导和满足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行为动机,形成自我内驱力,从而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根据以上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性格特点与传统激励体制存在的弊端的分析,本文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素质测评激励机制提出了如下优化建议:

(一)构建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具有多维度和多元化的特点。在美国评价内容不但涉及知识和智力,还涵盖了语言及实际操作能力、情感与态度等诸多方面。评价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有书面考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口头测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我们要以大学生“合格规范+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在“95后”大学生科学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目的是激发“95后”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热情。在设置奖项评比时,鼓励“95后”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素质测评激励机制

在完善“合格规范+个性特长”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根据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素质测评激励机制。第一,完善奖、助学金政策制度。以扬州某高校为例,2011年以前的奖、助学金制度主要是对极少数学业优秀学生的奖励,大多数的学生往往与之无关,难以起到激励作用。2012开始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设各种特长奖,如道德模范奖、才艺竞技奖、学业奋进奖、励志成才奖、学科竞赛奖等,以刺激和鼓励更多的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2014年还落实了“班级素质活动开展指导意见”,旨在让大部分学生甚至全部学生有自身素质提升的机会。第二,实行末位学生会商制。保持较高的淘汰率是许多国外大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中国不切实可行,目前也只有北京大学在实行这样的制度。末位会商制是针对末位的学生,学校跟家长建立会商制度,家庭和学校共同帮助后进生的一种激励机制,从而鞭策学生始终努力学习,进而保证高校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

(三)重视舆论宣传,积极创造自我激励型的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治理方式,反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理念,折射出校园精神,熏陶影响着新生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针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推行新的素质测评激励机制,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中体现自我激励的风气,同时树典型、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学风。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处在这种环境中的新生代大学生产生一种教育和激励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一种自由、乐观、向上又不失严肃性的环境,会使每个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自我激励氛围环境中,自觉自治,积极向上,开拓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婷婷,董雪梅.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邹苏.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3] 陈抿明.我国大学生激励体制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

[4] 李祥.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

[5] 张哲,张玉霞.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

篇2

摘 要:大学生素质测评是对教育教学内容和要求涉及的大学生的观念、品格是否“践行”及践行程度,知识、能力和方法是否“会运用”及会运用程度的测评。这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本质,是大学生素质测评与对大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的本质区别。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内容包括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即“五大素质体系”,素质测评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五大素质体系”中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模式包括综合素质测评和单项素质测评两种基本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测评;测评内容;测评模式;综合素质测评;单项素质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研究大学素质学分制,必须专门重点探讨大学生素质测评问题。

一、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本质及内容

(一)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本质

基于素质理论及前述素质测评的本质,笔者认为,大学生素质测评是对大学生素质的测量与评价,具体来讲,是对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是否“内化”为大学生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以及其“内化”程度的测量与评价。对“内化”的素质及其“内化”程度的测评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本质。

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对象是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素质,凡不是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素质,如那些没有内化为大学生素质的浩如烟海的知识或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观念、品格、能力、方法等,都不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内容。

“内化”是素质形成的标志,因此,大学生素质测评首先要测是否“内化”。“践行”是观念、品格内化为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的标志;“会运用”是知识、能力、方法内化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的标志。因此,对大学生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的测评首先要测大学生对某种观念、品格是否“践行”;对大学生知识、能力、方法素质的测评首先要测大学生是否“会运用”。其次,大学生素质测评还要测评素质内化的程度。大学生素质的高低是其素质内化的程度决定的,内化程度越高,说明素质越高,反之亦然。大学生越是“践行”某种观念或品格,说明其相应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越高;大学生“会运用”的知识越多越熟练,说明其相应的知识、能力、方法素质越高。

总之,大学生素质测评是对大学生的观念、品格是否“践行”及其践行程度,知识、能力和方法是否“会运用”及其程度的测评,这是大学生素质测评与传统的对大学生的评价的本质区别。

(二)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内容

1. 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内容是“五大素质体系”

根据素质理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内容是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即“五大素质体系”。“五大素质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其所有的素质进行测评,所以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内容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在观念素质体系中,世界观部分可重点测评理想和信念、社会观、政治观、经济观等;人生观部分可重点测评积极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以及幸福观、苦乐观、敬业精神、拼搏精神等;价值观部分可重点测评是非观、荣辱观、美丑观、善恶观以及如何看待物质财富、名誉与地位、索取与奉献等。其中,专业观念素质部分可重点测评对专业的热爱、执着以及科学精神。

在品格素质体系中,人格素质部分应重点测评正义、公正、正派、诚信、宽容等;道德素质部分应重点测评责任、修养、作风、言行文明等;心理素质部分应重点测评心态、自尊、自信、坚强、抗压、抗逆等;性格素质部分可重点测评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特别是对开朗、乐观、稳重、细致等素质的测评。其中,专业品格素质部分可重点测评相应专业的专业品行、专业毅力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

在知识素质体系中,专业知识素质部分应重点测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非专业知识素质部分应重点测评观念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

在能力素质体系中,认识能力部分应重点测评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超前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实践能力部分应重点测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调控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体能等。其中,专业能力素质部分可重点测评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

在方法素质体系中,可重点测评专业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实验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创新方法等。

在以上“五大素质体系”测评的主要内容中,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和特长素质测评。

2. 选择具体测评内容的基本原则

以上所述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内容是就一般要求而言的。高校因学校性质、办学层次定位等不同而千差万别,不同大学的学生素质测评内容必然有很大的差异,如何正确选择符合实际的素质测评内容是大学生素质测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选择素质测评具体内容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培养目标决定原则

培养目标决定原则是指大学所选择的素质测评具体内容一定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培养目标决定培养规格,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不同,实质上是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大学生素质测评是对大学生素质状况的测评,实际上是对不同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所规定的素质要求的测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有什么素质要求,素质测评就应测什么内容。

不同类型及不同办学层次的大学,其素质测评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就学校类型而言,军事类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的培养目标及其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会显然不同;就办学层次而言,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其素质要求必然以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强等符合研究型人才的要求为主;而高职类院校则主要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其素质要求必然以动手能力强,适应具体岗位实际操作需要等为主。

不同学科或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必然选择不同的素质测评内容。比如,在思维能力的要求方面,文学、艺术类学科重在形象思维能力,而哲学、理学类学科重在抽象思维能力;以工程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其观念、品格素质要求就会侧重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等素质;以企业家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则会重在对眼光、胆识、胸怀、坚韧等品格素质要求。

(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测评内容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可以测评;二是能够测评。

二、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

综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系统、全面地对大学生素质的测评从未有过。大学生素质测评是教育史上的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关键在于揭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内在规律性,换句话说,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更好地测评大学生内化的素质及其内化程度。这就需要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可以“复制”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

一方面,大学生素质测评作为一种素质测评,必须遵循素质测评的一般规律、原则及本质要求,包括明确素质测评目的、正确选择素质测评内容、设置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确定科学的素质评价标准、选用合格的素质测评人员、搜集全面真实的素质表征信息、采用恰当的素质测评方法、作出公正评价等基本环节。另一方面,大学生素质测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模式。决定了对大学生素质的测评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当然更不能简单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大学生素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大学生素质的测评必须是分类测评,最重要的是构建大学生素质分类测评的基本模式。

如何进行分类测评?笔者认为,分类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要符合大学素质教育的本质及要求。大学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既有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有综合素质的要求,更有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重要素质的要求。大学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大学素质教育的目的不外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强化大学生的某些重要的单项素质。

二要符合大学生素质表现的特征。总的来讲,大学生的素质表现既有综合性的素质表现,又有单项素质表现。比如课程学习,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精神、态度、恒心、毅力等观念素质和品格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又如学生的体能,反映的是学生的一种能力素质,是学生单项素质的表现。

三要涵盖大学生所有的素质表现。大学生的素质主要通过其课程学习、项目实训、行为表现、成果展现等表现出来,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分类必须包含这些方面的内容,不能有所遗漏。

四要符合“同类合并”的要求,即采用相同的测评流程、测评机制或方法的归为同一类素质测评模式。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提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两种基本模式,即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和单项素质测评模式。

(一)综合素质测评模式

综合素质测评模式是指对大学生的多项素质进行测评的一种素质测评模式。该素质测评模式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部分实训项目以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果。其中,对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测评应以测评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方法素质为主,以测评学生的专业观念素质和专业品格素质为辅;对非专业素质实训项目的测评应以测评学生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和能力素质为主,以测评学生的方法素质、知识素质为辅;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果的测评以测评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为主,以测评学生的专业观念素质和专业品格素质为辅。

为保证素质测评的客观性,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必须做到结果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相结合,或者说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这是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其与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重要区别之一。

结果性测评即静态测评,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状态下,以相对统一的测评方式,对测评对象已形成的素质水平进行测评,如期末考试。其优点是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测评对象已经形成的素质状况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然而,仅仅靠结果测评,难以保证测评的客观性。素质的内在性决定了对人的素质测评只能以测评对象的素质表征信息为依据,要保证素质测评的客观性,就必然要求素质表征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素质测评的信息定律告诉我们:素质表征信息越真实,越全面,测评结果越具有客观性。反之亦然。但仅仅是结果性的素质表征信息不能满足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要求。因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和素质表现非常复杂,作为测评依据的素质表征信息有真实的,也难免有虚假的,有一贯性的,也有偶然性的。特别是人在某种特殊环境下的外在表现易受心理因素、趋利意识等影响,有正常的一面,也可能有不正常甚至伪装的一面。比如有人因想得到认同在自陈量表的素质测评中掩饰自己的真实素质表现而虚假答题,也有人因压力太大或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高考失利。由此可见,仅靠静态测评即结果性测评难以保证素质测评的客观性。要保证素质测评的客观性,还必须在结果性测评的同时,注重过程性测评。

过程性测评即动态测评,是指对测评对象的素质表现过程进行跟踪测评。如实践考察、平时行为表现考察、特定情境下的互动等等。这种测评的优点是便于把握测评对象全面、真实素质表征信息而不是某种偶然性信息,全面准确评价测评对象的综合素质情况,纠正一些因测评对象某种静态测评发挥不当而不能得到准确评价的偏差。过程性评价除了具有作为一种非结果性测评的主要局限外,还具有对测评主体的要求高、消除主观色彩的难度大等局限。所以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只有将结果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消除各自的局限性,才能对测评对象的素质作出客观的评价。

综合素质测评模式要求过程性测评与结果性测评相结合,所以原则上排斥将一次性考试结果作为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一次性考试的结果是否学生的知识素质取决于命题设计。即使命题是一种素质测评的设计,但由于一次性往往带有偶然性,也难以保证测评结果与学生素质状况完全吻合,不能确保测评的客观性。综合素质测评原则上要求采用多种测评方式和方法,采用的测评方式、方法越多,搜集到的素质表征信息越全面,测评的结果越接近测评对象的客观实际。

1. 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流程

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流程应当包括素质测评的全部环节。

其一,设置测评指标体系。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结合课程、实训项目的培养目标,在“五大素质体系”中选择内容并科学设定权重。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测评指标体系必须是包含“五大素质”的指标体系,而不仅仅是知识或知识素质的测评指标体系,这是其与传统的大学生评价的本质区别之一。

比如,测评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状况,可设置“科学精神”的观念素质测评指标、“学风严谨”的品格素质测评指标、“数学知识会运用程度”的知识素质测评指标、“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素质测评指标、“数学方法会的程度”的方法素质测评指标。在设定“五大素质”测评指标的比例时,应减少对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的测评权重,加大对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的测评权重。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会运用程度”、“数学方法会的程度”三项测评指标可占绝大部分权重,“科学精神”、“学风严谨”两项测评指标也要占一定的权重。

与《数学》课程不同,对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类课程中的素质测评则应加大观念素质、品格素质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减少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这是因为,思想品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观念、品格方面的素质,不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类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学生掌握了这类知识、能力和方法,不等于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也不等于具备了观念、品格方面的素质。

又如军事训练实训项目,根据开设该项目的目的和要求,在设置“五大素质” 测评指标体系时,可设置苦乐观、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等观念素质测评指标,自信、合作、坚韧、抗压等品格素质测评指标,必要的军事知识、国防知识等知识素质测评指标,应变能力、执行能力、调控能力、协调能力等能力素质测评指标,队列动作要领和方法、内务整理要领和方法、射击要领和方法等方法素质测评指标。在权重系数分配上,可加大观念素质和品格素质的权重,适当减少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的权重。

各门课程、实训项目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及其测评权重比例的设置,应当符合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遵循素质测评的客观性原则,由任课教师提出并设计,并按学校的教学规范程序要求审批。

其二,确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标准就是给每个测评指标确定评价的计量单位和赋值的标准,如计量单位是百分制还是等级制,每个分值或等级的赋值标准是什么,以及百分制评价和等级制评价如何换算等。

评价标准不外乎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种类型。以百分制评价是一种定量的测评,适用于对知识素质的测评;以等级制评价既可以是一种定性的测评,也可以是一种定量的测评,适用于对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的测评。每个测评指标必须要有赋值标准,且标准越明确越具体越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素质测评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内化”及其程度的评价标准,如对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学生“践行”及程度的标准,而非学生掌握多少关于观念、品格的知识的标准;对知识素质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学生“会运用”及其程度的标准,而非学生记忆多少知识的标准;对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学生“会”及其程度的标准,而非学生记忆、理解多少关于能力、方法方面的知识的标准。这是素质测评最根本的体现。凡不以“内化”及其程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测评均不是素质测评。

为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教师或测评师拟定的评价标准也应当按学校的教学规范程序要求审批。

其三,搜集和处理素质表征信息。

大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依据。如果我们搜集的不是素质的表征信息,那么测评的结果也不会是大学生的素质。比如,某次考试的试题考的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则该考试的结果就不是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

在综合素质测评模式中,大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散见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测评主体全方位、全过程搜集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由于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可能存在片面性、不稳定性和不真实性,教师必须对搜集的素质表征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为保证素质表征信息的全面、真实,教师或测评师平时必须做好各项素质表征信息的记录,做到每个单项成绩都能找到充分依据。

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结果类信息。理论课程结果类信息主要通过考试、考查来搜集。要保证这类信息确为素质表征信息,关键在于命题内容的素质化和考试方式的多元化。

所谓命题内容的素质化,是指命题内容必须反映素质测评的本质要求,即通过命题内容测试的是学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对知识素质的考试命题必须是学生是否“会运用”及其的程度的命题,而不是关于学生记忆多少知识的命题;对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的考试命题必须是学生是否“会”及会的程度的命题,而不是关于学生储存了多少能力的知识、记住了多少关于方法的知识的命题。为此,要在知识素质的命题上至少排除机械记忆类题目,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的命题上至少排除考知识形态类题目。符合命题内容素质化的可称之为素质命题,其重要标志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甚至是开卷考试也无法抄袭,只能真正“内化”才能解题。

所谓考试、考查方式的多元化,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考试、考查方式,如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考试、作业检查等。考试、考查方式的多元化是为了保证搜集素质信息的一贯性、全面性和真实性。

实践课程结果类信息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及实训报告、课程设计、专业设计、实结、实践成果(作品)、毕业设计等搜集,也必须是搜集学生素质是否“内化”及内化程度的信息。如观念、品格是否“践行”及其的程度,知识是否“会运用”及其的程度,能力、方法是否“会”及其的程度等信息。

结果类信息是学生非常重要的素质表征信息,即使这样,结果类信息也只是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不能作为素质测评的唯一依据,更不能直接作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的结论。

二是过程类信息。过程类信息包括学生在课程或项目各个环节的素质表现,如预习准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互动、作业质量、平时测验、实践课(实验、实训、实习)过程考查等。这类信息主要由学习小组、班级、任课教师通过平时记录和特制量表进行搜集。

无论是结果类信息还是过程类信息,信息的搜集必须满足素质性、全面性、真实性(简称“三性”)的要求。素质性,是指搜集的信息必须是素质表征信息,也就是“内化”及其内化程度的信息,具体来讲,是观念、品格的“践行”及践行程度的信息,是知识的“会运用”及会的程度的信息,是能力、方法的“会”及会的程度的信息;全面性,是指信息搜集必须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能够反映学生素质的全息状况;真实性,是指搜集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没有诸如抄袭、舞弊、剽窃、弄虚作假等虚假因素。

只有满足素质信息搜集的“三性”要求,才能保证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客观性。为满足搜集信息的“三性”要求,学校必须建立大学生信息搜集确认制度。

其四,选用恰当的测评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测评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观察法、问答法、测试法、实验法、考试法、考查法、考核法、评比法、鉴定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测评法、交谈法、操演法、评定法、课堂检查法、课堂表现评价法、作业评价法、现场测评法、成果评价法等。根据素质测评的本质及要求以及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特征,笔者将上述诸多方法归纳为三种:素质考试、素质考查和综合评价。

(1)素质考试

考试是人们最熟悉、最常见、使用最多的测评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方式解答设定的题目或按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任务,以实现对学生的某种评价。考试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如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考试等,其中,笔试还包括闭卷和开卷形式。

考试之所以成为最常用的测评方法,甚至是主要的学生评价方法,是因为它有诸多的优点。首先,考试的形式多样,适用面广,适用于对学生的各种评价,特别适用于对学生的知识水准的评价;其次,考试的可操作性强,效率高,能在统一的时限内对众多应试者同时测评;其三,考试相对公平,所有应试者使用的是同一种试卷,应试程序和规则相同,应试环境大体一致,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其四,考试的社会认同度高。

但考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一,考试存在测评的盲区,不适用于对所有素质的测评,如无法测评学生的非专业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对能力素质的测评也有一些盲区,有些实践能力考试无能为力。其二,考试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比如某些国家级考试的规则及要求多达近百条,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保证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哪怕只有一个微小的环节,譬如在命题、保密、考场安排、监考、阅卷、登分统分等过程中稍有不当,都可能导致整个考试结果的失真。然而,实践中这些要求都很难完全满足,每个环节都极易变形走样。

由于考试具有适用面广、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相对公平、社会认同度高等特点,学校及社会在评价学生或选拔人才时往往首选考试的测评方法,造成滥用考试的现象。一方面,人们奉行“考试万能”,无论测评的内容是什么,也无论测评的目的是什么,凡是测评都使用考试的方法;另一方面,当考试未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甚至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时,人们就抛出“考试万恶”,使考试蒙上“罪名”。事实上,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笔者认为,考试的优点决定了它的永恒性,只要存在对人的评价就会有考试,而且考试依然是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进行测评的主要方法之一。

大学生素质测评不排斥考试,但必须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和要求,为此,笔者提出“素质考试”的概念。

素质考试,是指通过考试测评学生“内化”的素质及其内化程度的一种测评方法。

首先,“素质考试”是对考试方法的新运用,是对传统考试方法的优化和升级,所有的考试都可以升级为素质考试。

第二,“素质考试”是对素质“内化及其内化程度”的测评方法,是对知识是否“会运用”及其程度的测评方法,是对能力、方法是否“会”及其的程度的测评方法。换句话说,凡不是测知识是否“会运用”, 凡不是测能力、方法是否“会”的考试均不是素质考试。这是素质考试与传统考试的本质区别。

第三,“素质考试”的关键在于“素质命题”和考试结果的真实化。考试结果的真实化,即要求素质考试必须严格遵循考试的基本规范要求,如严格监考纪律,杜绝试题泄密、考生舞弊等,以确保考试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命题内容素质化和考试结果的真实化是素质考试的两个基本要求或标志,只有符合以上两项要求的才是素质考试。

第四,作为一种素质测评方法的素质考试,并非对所有的素质类型都适用,主要适用于对知识素质和方法素质的测评,也适用于对部分能力素质的测评,不适用于对非专业的观念素质、非专业的品格素质的测评。

第五,素质考试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要保证素质测评结果的客观性,还应综合运用其他测评方法。素质考试的成绩只是作为对学生“五大素质”测评指标进行评价的重要信息依据,而不能直接作为评价结论。

(2)素质考查

考查也是常见、使用频繁的测评方法。考查,是指采取特定的观察和检测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考查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较考试更加灵活多样,诸如:口头提问、作业检查(含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实践作业、课程论文等)、卷面测验(含平时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等)、课堂表现测评(含课堂互动、讨论、学习态度、小组学习情况等)、与课程直接相关的行为表现测评等。考查的本质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评价。

考查具有很多优点,因而成为人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得到了广泛运用。首先,考查较考试而言,其适用范围更广,适用于对学生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等的测评;其次,考查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几乎囊括了除考试以外的一切评价方式;其三,考查更具有可操作性,可随时随地进行。

但考查也有其局限性。其一,考查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考查的结果在于测评主体对评价标准的把握,所以考查较考试信度要差一些;其二,考查一般由测评主体随时随地进行,难以避免随意性、图简单、流于形式、走过场等,更易变形走样。

由于考查具有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形式灵活多样等优点,所以它仍是大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笔者在扬弃传统考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大学生素质测评主要方法之一的素质考查的概念。

素质考查,是指通过考查测评学生“内化”的素质及其内化程度的一种测评方法。

首先,素质考查是对考查方法的新运用,是对传统考查方法的优化和升级,所有的考查都可以升级为素质考查。

第二,素质考查是对素质“内化”及其程度的测评方法。具体来讲,是对观念、品格“践行”及践行程度的测评方法,是对知识“会运用”及其程度的测评方法,是对能力、方法“会”及其程度的测评方法。换句话说,凡不是测观念、品格是否“践行”,凡不是测知识是否“会运用”,凡不是测能力、方法是否“会”的考查法均不是素质考查。这是“素质考查”与传统考查的本质区别。

第三,素质考查的关键在于搜集表征信息的素质化和真实化。搜集表征信息的素质化,即要求搜集的信息是学生素质的表征信息,具体来说,搜集的是学生实际“会运用”的知识及其会运用的程度,真正“会”的能力、方法及其会的程度,实际“践行”的观念、品格及其践行程度方面的信息,而非其他的外在的非素质的表征信息,如死记硬背的知识、夸夸其谈的能力、纸上谈兵的方法、倒背如流的观念和品格等。这就要求测评人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仔细观察、深入考查,牢牢把握学生的素质表征信息。搜集信息的真实化,即要求对搜集到的学生素质表征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处理,要对考查所得的信息与测评对象平时一贯表现和考试成绩对比分析,排除学生一次性、偶然性的或刻意为之的表现,以保证素质表征信息的真实性。搜集表征信息的素质化和真实化是素质考查的两个基本要求或标志,是素质考查与传统考查的根本区别。

第四,素质考查适用于对学生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即“五大素质”的测评;适用于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训项目以及反映学生品格素质的行为表现的测评。

第五,素质考查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要保证素质测评结果的客观性,还应综合采用其他测评方法。

(3)综合评价

传统的对大学生的评价方法就是考试和考查,由于传统教育是知识本位的教育,所以这两种方法可以满足对大学生知识素质的评价。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评价,不只是测知识素质,而是测“五大素质”,所以,考试、考查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素质测评的需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在课程学习、项目实训中表现外,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成果。对大学生综合成果的测评,无论是素质考试还是素质考查都难以避免测评结果失真。因此,笔者提出“综合评价”的概念。

“综合评价”是指对大学生的实验报告、实践作品,实结、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状况进行测评的一种素质测评方法。

大学生的很多成果是其综合素质的反映,如实验报告、实践作品,实结、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传统的大学生评价通常将这些成果纳入考试、考查的范畴进行评价。但由于这些成果与考试、考查的内在要求存在根本的差距,机械地套用考试法、考查法对大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其结果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导致了对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综合素质表现的成果的评价失真。因此,对最能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这类成果既不能采用素质考试,也不能采用素质考查,而必须采用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通过大学生的成果评价大学生的素质状况,其本质是一种素质测评。综合评价也就是对大学生的实验报告、实践作品,实结、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反映出的学生知识“会运用”及其程度以及学生能力、方法“会”及其程度的一种综合测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专业观念素质和专业品格素质进行测评。

“综合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学生综合成果评价方法。传统的大学生评价将实验报告、实践作品,实结、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纳入考试、考查进行测评,测评的是学生的知识或知识素质。而综合评价是对学生“五大素质”的综合测评,综合测评是其重要特征。所以,综合评价必须设置“五大素质”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每个测评指标的评价标准,排斥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

综合评价适宜采用等级制评价。这种等级制评价也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其中,对素质成果的结果性评价占绝大部分的权重,对成果形成过程的过程性评价也应占一定的权重,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专业观念素质、专业品格素质的评价。

上述三种方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三种基本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也有其自身局限性,所以需要教师或测评师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教学目的及测评指标、评价标准等综合考虑来选用恰当的测评方法。同时,教师或测评师必须非常熟悉各种测评方法的特点、程序和要求并能正确运用,方能保证素质测评的客观性。要想完整、真实、客观地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恰当地采用三种测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素质测评方法,都是对大学生的“内化的素质及其内化程度”的测评,这是大学生素质测评与传统的对大学生的评价的本质区别所在。

其五,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是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教师或测评师根据分析处理了的素质表征信息按照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赋值。换句话说,是将分析处理好的素质表征信息,按照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相应评价。

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成绩评定应当分两步:第一步,对过程类和结果类素质表征信息,各按预先设定的测评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标准分别赋值;第二步,对过程类和结果类两类赋值,按预先设定的比例相加得出成绩评定的综合赋值。

2.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要求

为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必须满足下列带有规律性的一系列要求:

其一,设置的测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其测评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符合课程(项目、素质成果)性质、特点的要求;符合课程(项目、素质成果)教学目的的要求;符合课程(项目、素质成果)基本内容的要求;符合“五大素质体系”及其内在规律性比例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求;符合结果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内在比例的要求。

其二,确定的评价标准客观正确。

一是明确计量单位,是采用百分制评价,还是采用等级制评价要明确;二是评价标准必须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其三,搜集素质表征信息要符合“三性”要求。

搜集素质表征信息要符合素质性、全面性、真实性的要求。

其四,选用的测评方法恰当,运用得法到位。

“测评方法恰当”要求在选用具体测评方式方法时必须符合四个要求:一要符合具体课程(项目、素质成果)的性质特点及教学目的的要求;二要符合测评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要求;三要符合搜集信息的素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四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测评方法。

“运用得法到位”是指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选用测评方法的原则及要求执行,不能变形走样,比如考试,若命题内容不是素质命题则测评的不是素质,泄题、监考不严、阅卷随心所欲等均不能保证素质测评结果的客观性。

其五,素质测评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是保证素质测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这里的公开透明是指:教师或测评师必须事先(第一次课时)让学生充分知晓该课程(项目、素质成果)的素质测评方法、程序及要求,这是保证素质测评客观性的前提;素质表征信息的记录应当对作为测评对象的学生公开,接受学生监督,这是保证素质测评公正性的前提;学校要建立接受学生投诉和纠偏的机制。

其六,成绩评价客观公正。

成绩评价客观公正,是指教师或测评师在成绩评定时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带个人主观偏见,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与学生的素质状况基本吻合。要做到成绩评价客观公正,必须做到每一项测评结果都有其相应的素质表征信息作依据,都必须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评分,并能够经得起检查。

只有满足上述六个方面的要求,才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测评,才能保证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的客观性。

(二)单项素质测评模式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是指对大学生“五大素质体系”中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素质进行专门测评的一种素质测评模式。比如,专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素质测评,专门对大学生品格素质的素质测评,专门对大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质(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的素质测评,专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素质测评,专门对大学生特长素质的素质测评,专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素质测评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单项素质测评,旨在强化学生某些方面的单项素质,张扬学生的个性。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与综合素质测评模式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且更多的表现在差异性。单项素质测评模式有其特殊性,所以有必要专门探讨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流程与要求。

1.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流程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流程包括设置测评指标、确定评价标准、选择测评方法及成绩评定三个环节。

首先,设置测评指标。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虽然只是对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素质的测评,但也要设置素质测评指标。单项素质测评模式测评指标的设置不仅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测评目的要求,也要符合素质测评的要求,即测评指标必须是素质指标,反映大学生对观念、品格是否“践行”及其程度,对知识是否“会运用”及其程度,对能力、方法是否“会”及其程度等,确保设置的指标测的是学生“五大素质”中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的素质。

其次,确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标准是指对每个测评指标确定计量单位和赋值标准。通常,等级制更符合单项素质测评的要求,所以单项素质测评一般采取等级制评价。等级可分为简单的等级与复杂的等级:简单的等级即两级制,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复杂的等级一般为五级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用A、B、C、D、E标识。等级确定后,要给出每个等级的赋值标准。

以创新素质测评为例,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通过其创新成果反映出来,因此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测评主要是测评其创新成果。学生的创新成果可以采取五级制评价。对五个等级的具体的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创新成果获奖等级或获得认可级别以及创新价值的大小确定。评价标准可确定为:国家级为A;省部级为B;地市级为C;学校级为D;以此类推。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评价标准。

其三,选择测评方法及成绩评定。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测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仪表测试法、量表测试法、现场表现法、考试测评法、考查测评法、成果鉴定法等,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的单项素质测评的测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场表现法

现场表现法是指通过观察学生的现场表现,按照评价标准实施素质测评的一种测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方法等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等的测评。

(2)成果鉴定法

成果鉴定法是指通过审查学生提交的成果,按照评价标准实施素质测评的一种测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表现为成果的素质的测评,如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特长素质等的测评。

(3)跟踪观察法

跟踪观察法是指通过一定时期的观察,搜集相关的素质表征信息,再按照评价标准评定学生相应素质的一种素质测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学生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的测评,如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测评,需要四年一贯制的长期观察,搜集相关的素质表征信息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处理,做好跟踪记录,最后按照评价标准作出综合评定。跟踪观察法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单项素质测评方法,既要求满足信息搜集的“三性”要求,也要求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素质考试法

素质考试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式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一种测评方法,特别适用于对学生非专业知识素质的测评。

(5)量表测试法

量表测试法是指通过精心、科学设置的量表,采用问卷的方式测评学生某方面素质的测评方法,适用于对学生观念素质、心理素质等深层次素质的测评。使用量表测试法进行素质测评时,其测评的客观性取决于量表设计的科学程度。

(6)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是指通过仪表直接对学生某一种或某方面素质进行测评的一种素质测评方法,适用于公认的、且有成熟仪器或仪表进行的素质测评,如对学生体质、体能、心理素质等的测评。

上述单项素质测评方法中,除了跟踪观察法需要以搜集素质表征信息为前提外,其他测评方法的信息搜集过程与测评实施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表现为一种即时评价。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中的成绩评定往往与信息搜集、测评方法的选择合为一体,只有跟踪观察法需要相对较长时期的信息搜集过程,最终给出综合评定。所以单项素质测评模式通常只有上述三个环节。

2.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要求

根据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特点,为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还应遵循下列测评要求:

其一,测评指标的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和素质测评的要求。

单项素质测评是对学生某方面或某一种素质的测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测评指标的设置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测评指标的设置还要符合素质测评的要求,即设置的必须是素质指标。

其二,评价标准符合学生实际并尽可能量化。

评价标准要符合学生实际,既不能设定的太高,也不能设定的太低。评价标准设定的太高,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标准设定的太低,则达不到测评的目的,也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因而测评主体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务必在深入调查、反复征求意见特别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尽量使每个测评指标的评价标准既能准确反映素质测评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评价标准还要尽可能的量化,以便于按照评价标准作出正确的素质评定。只有量化的评价标准才能准确赋值。

其三,采用的测评方法恰当。

测评方法的选用必须符合单项素质测评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测试出学生某一方面或某一种素质的测评方法。

其四,成绩评定公开透明。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的成绩评定通常都是由测评人员现场即时评定,具有主观性,所以,单项素质测评的成绩评定特别要求公开透明。这里的公开透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测评指标和评价标准必须公开,以让测评对象和测评人员都充分知晓;二是指测评人员的现场评分必须公开,并对评分依据做好记载,以备复查。

其五,测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水准。

单项素质测评模式中,无论是即时评价还是长期观察之后的评价,都是由测评人员操作的,难以避免主观性。撇开其他因素,测评的客观性与测评人员的素质水准成正比。这就要求测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水准。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公正无私的职业道德水准,即不带任何主观偏见,严格遵照测评的规范程序,按照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单项素质进行评定;二是相应的专业素质水准。单项素质测评模式中,测评人员如同评估师、鉴宝师,其自身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水准,才能对学生的相应素质给出正确、科学的评价,否则其素质测评的结果就可能失真。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方面的要求,才是对学生单项素质的测评,才能保证单项素质测评结果的客观性。

大学生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及其流程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施爱平.浅析大学生素质测评[J].江苏高教,2001(5).

[2]于洋,唐瑞.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反思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3]韩俊彦,王立民.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3).

[4]谢敏.大学生素质发展与素质测评[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2).

[5]赵祖地,吴敬诚,戴冰.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研究[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5).

[6]董雨,付淼.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文教资料,2009(9).

[7]贾振华.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加速推进素质教育[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2).

[8]张志先.对人员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09(6).

[9]毛军权.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0]诸峰,陈凌,李忠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与测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6).

篇3

为深化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逐步建立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决定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基础信息进行测评,逐步建立反映我县教育发展的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是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是加强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也是我县教育质量评价和管理制度的重要创新,对于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最简明有效的方式来反映学校或地区的学生成长综合素质、反映教育质量的状况,以发现成绩、比较差距、找出问题、寻找原因、寻求对策为具体目标指向,为制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关教育政策、教学对策提供科学测评依据,引导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逐步建立我县的教育数据中心。

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指导思想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科学测评,提高教育决策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和谐发展。

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依法测评原则。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为依据,以求通过科学测评准确把握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为各级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建议。

(二)科学性原则。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从测评内容的选择、标准的制订、工具的研发,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报告的撰写与,整个过程都要保持高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导向性原则。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不用于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只是通过测评数据和测评结果的,科学诊断我县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寻求解决方案,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对象和内容

本次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对象为我县初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同时搜集与学生成长有关方面的信息(如父母、教师、学校甚至社区情况等信息)。根据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经验,现阶段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重点领域包括六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人际或社会素质、学习能力、成长环境。

三、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的和运用

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由我局统一公布,各学校和有关业务部门要充分运用好评测结果,指导和改进我县基础教育工作。

(一)促进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提供的丰富、科学、准确的信息、数据,促进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切实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决策和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从终结性走向过程性,从模糊性走向精细化。

(二)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改进。各学校和教育督导、教研部门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仅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质量模式,依据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中反映出的教育中存在问题,把教育督导和教研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帮助教师反思教育行为的有效性,指导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上来。

四、加强对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实施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是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的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措施,各有关学校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我县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直接指导,在县教育局学生成长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篇4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式;构建

一、科学的测评模式,是素质教育和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综合素质评价在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评价模式,又决定着综合素质测评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公正性、公平性。评价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测评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测评模式,它既是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的手段,又是学生加强自理、自学、自强、自律和自护教育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导航。

一方面,测评模式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的手段。一般情况下,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等五个方面。根据测评内容和目标,制定科学的测评模式,能够确保综合素质测评的公平公正,确保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能够增强学生自理、自学、自强、自律和自护能力,也能够引领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测评结果,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就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使学生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一般情况下是对学生的各项表现打分,然后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据此给予相应的评优奖励。在综合测评中,由课堂考试得到的学习成绩一般占70%;此外,包括、参加某项科技竞赛获奖等的科研能力得分;还有反映学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担任校院系班级学生干部、遵守公寓文明规范等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得分等。目前测评模式,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 测评目标偏移

目前的评价目标中,知识素质占70%比重,其它素质只占30%。就是在知识素质中,只有学习成绩可以量化,是硬性的,知识素质的测评成绩实际上就是平时的文化课成绩。而现代需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水平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却不在测评范围内。

(二) 测评内容存在一定缺陷

现行的评价模式,对影响学生发展的许多因素未涉及或涉及不深,其中包括对学生一生至关重要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即使有些素质在测评范围内,其测评内容内涵过于简单,过于概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流于形式。

(三) 测评的方法主观因素较多

目前的测评方法多用主观核定的方法,只有学习成绩一项是可以量化的。具体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代表或全班学生中,根据平时的印象打分,人为因素很多,可操作性不强,很难保证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测评结果指向性不强。由于测评方法主观因素较多,测评数据较少,致使测评的结果没有层次,显现不出每个同学的个性,大多处于中游,起不到激励作用。

三、综合素质测评模式探讨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决定着测评结果的公平公正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测评模式的构建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测评指标和权重,它决定着素质教育和综合测评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时代性;二是测评的程序,它保证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三是测评成绩的管理与使用,它激励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测评指标和权重

测评指标分为五个一级指标:知识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和二十四个二级指标,具体测评指标和权重如表1:

各院系根据具体情况依照综合测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所列项目及权重,制定详细的测评细则,最终得出综合测评成绩。对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学生,院系可另行制定政策。

(二)程序

1.自评。每位学生应根据具体的测评标准和自身的表现填写自我测评表,确定等级。

2.班评。各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班委会、团支部干部对学生自评结果进行班级评议,对自评结果进行检查、核实、班内公示。按测评指标要求核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统一填写《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测评表》并上报院、系办公室。

3.审核确定。院、系根据班级上报的测评结果,组织由学生、教师代表和班主任、系领导参加的《学生综合测评小组》进行复核确定。

(三)管理与使用

1.管理。对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一方面上报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存入学生档案,使主管领导对学生整体素质强项、弱项、综合优势便一清二楚,并作为推荐就业、确定奖助学金、评优入党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报给学生,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 找准自己的不足, 并根据自身的优势找到努力方向。

各项指标的测评结果,作为确定获奖学金、三好学生、推优入党及各种奖励的的主要参考依据,具体用公式表示为:

对于测评成绩的使用,一定要根据各院系的实际情况和名额的分配情况而定,对于专项奖励,如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要根据政策和具体条件另行制定方案。此测评办法尚处于试验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探讨。

篇5

【关键词】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人格培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建立在正确的态度、动机、价值观、性格、气质等人格特征上的。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但是从现阶段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人格培养方面的情况来看,其人格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再加上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人格培养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时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为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能力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时代对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诚实、正直、善良、纯朴等最基本的人格特点,同时还要具有爱国心、民族责任感、健康意识、创新精神、民主观念、平等观念、尊重观念、合作观念、法制观念、公德观念、集体观念、保护自然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等人格品质。从当前职业高中学生的人格现状来看,这些新要求是他们身上所欠缺的。同时,党和政府在教育方面也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品德教育等方面,这些都属于人格教育的范畴。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21世纪合格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政治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也在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以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求以及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变化的特征。现阶段,我国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以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两方面为核心,开始关注学生的道德法律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由此可见,人格教育是政治课的特殊使命。

(三)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人格具有可塑性,而职业高中正是塑造人格的最佳时期。当今社会,多元价值观充斥,职业高中学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再加上升学压力、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人格也趋于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学生人格特征发展发生了偏颇,这主要表现为缺乏责任感、自我为中心、自制能力差、心理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进行创设情境教学

高中政治课情境教学,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现实生活中跟学生紧密相连的实际事物,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二、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格培养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职学生的人格还没有完全成熟,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正确地引导可以帮助他们坚定信念和意志,从而不至于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之中丧失自我,变得功利和自私。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保持正确的、积极的、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交活动,通过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使学生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相互理解,心胸开阔,在遇到冲突的时候能够淡然处之,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能够自行控制,从而帮助学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团队协作,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求人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并且还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在政治教学中,要以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责任感进行明确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今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更加灵活的情景模拟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对社会责任感进行普及、宣传,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将人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

承认学生个体的价值,提升个体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在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为了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认同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构建。在传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主要是采用理论考试的片面测评模式。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构建多角度的人才评测制度,将人格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从实践、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以及理论等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与此同时,测评主体模式也要改变,摒弃之前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估方式,增加学生自身、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等评估体系,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人格培养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人格健全、健康发展的学生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在今后的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乔侠.论中职政治课教学中“正能量”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72

篇6

[关键词]心理素质; 市场营销; 测评;大学毕业生;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56-03

[作者简介]葛晓鸣(1978-),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应用型、实用型、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应该能够迅速熟悉工作,并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职责。可是,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羞涩、怯懦、懒惰、容易气馁、喜欢抱怨,存在易骄傲,甚至自负等心理问题。

营销专业的职业特点是压力大、竞争激烈。毕业生在未来就业中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较其他专业比更大,这种压力来自于业绩要求、管理工作、学习发展、沟通、工作与生活协调等方面。同时工作中始终存在激烈的竞争,使很多学生无法面对和承受,最终不得不放弃专业,转入其他行业。这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成为关系营销专业毕业生事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心理素质的专项培养,提升其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最近几年,高等院校围绕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知识体系建立和完善、动手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探索,成绩显著,但一些院校却较少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探索。因此,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是未来教改探索的关键。

二、研究内容

(一)确立“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以确立“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突出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特征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落脚点,以专职教师构成为条件,构建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使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方法的探索具有明确方向,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综合业务素质与实战技能,以适应未来市场营销实际工作的需要。

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必须以锻炼学生实战技能为出发点,所以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该学科教学中首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尤其在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的实践中,设计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操作项目,是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各专业学科知识点的必然选择。

(二)运用陈湘赟心理素质模型选择调查对象

1.设定研究对象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动员后,将其中积极要求参与此次研究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13人和对照组12人(如表1)。

表1研究对象

1实验组1对照组性别构成1男:5 女:81男:3 女:9毕业后选择1就业:10 升学:31就业:11 升学:1行业选择1营销:9 改行:41营销:9 改行:32.问卷方式和心理素质模型进行调查和测评

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难以调查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所以本研究直接选取了陈湘赟在《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研究与测评》中所使用的包含115道题的调查问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4个方面14个测量项目具有普遍适用性,可推广到所有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研究中,在心理素质测评项目构成上具有一致性;陈湘赟的模型经过多次反复检验,在类似研究中被证实有效;陈湘赟的模型是对已就业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剔除了与业绩弱相关的心理因素,比对陈湘赟模型可以找到在校生心理素质上的不足。

14一般创造性

16直觉创造性陈湘赟在研究中验证了保险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模型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与业绩之间呈正向强相关关系。本研究直接采用陈湘赟的调研问卷和心理素质模型,对在校营销

专业学生进行研究。

3.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了找出在校大学生与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差异,本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参与实验的2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检验寻找出在校学生与营销从业人员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4个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3:

表3心理素质各分量表t值

1f11f21f31f4t11.77312.954**12.451*12.586*注:*p<0.05,**p<0.01

4.对学生心理素质t检验结果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两项心理素质水平显著低于陈湘赟对保险营销从业者的测试水平。说明本校营销专业学生在这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可能将影响未来的业绩水平发挥。

(2)学生的创造性心理素质水平显著高于陈湘赟当年的调查数据,陈湘赟之前的研究显示创造性与业绩间存在明显正向强相关,说明营销专业学生在创造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可以通过加强训练将其转化为未来从业的竞争优势。

(3)在就业动机这一心理素质上,营销专业学生与陈湘赟的模型结果无明显差异。

5.针对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确定项目研究重点

陈湘赟在研究中提出:“自我调控能力占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地位,对其他三种心理素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美国著名的推销专家ferdinard在其著作中也提出:“营销始于失败,营销员做的第一步就是推销自己。”对于营销人员来说,面对顾客的拒绝,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对挫折失败的容忍性”、“目标的自律性”和不同情景下“正确的判断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弱,是制约营销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和工作绩效水平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营销专业在校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模式提高学生心理综合素质

营销专业学生由于特定的知识结构层次,在就业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突出表现在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本着以需求导向为主的教育改革精神,客观上要求在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实现动态的适应和有效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教——教学生明确职业心理训练的目的

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职业环境认知。了解自我包括对职业心理素质中的心理调节系统和职业能力系统的充分认知,了解职业特点、职业气质、职业现状和前景,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从而积极乐观地接受未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挑战,能够自主调动积极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拥有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把职业看成人生的一种体验,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会动态地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2.学——学习帮助及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将模拟实战教学的方法引入课堂,以推销技巧课程为试点,强调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练习磨练性格,提高心理成熟度,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在实践课上增加心理辅导,结合破冰式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拓展训练,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不断调整心理辅导的频率和方法。

3.做——强调学生参与,积极分享心得

在试点课程推销技巧的教学中以及校内实训中,强调学生参与,弱化考核,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实验组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多次不同角色参与实践,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辅导和小范围的心得分享。使学生减弱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同时积极分享心得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另外,利用校企联合平台,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实验组部分学生选送到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寒假实习,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内训和实践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将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并与实验组其他同学分享。

(四)心理训练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采取封闭式训练方法,由项目参与教师采用经过精心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师遵循认真、严肃的程序进行讲授、引

互动、干预和主控气氛等活动。

选取实验组学生13人,采取自愿形式参与。训练的方法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穿插个人拓展训练、团队游戏、团队竞技、故事分享、头脑风暴、音乐影视激励等手段,具体训练内容见表4。

操作方法:

1.经验分享。由教师和有从业经验的学生与实验组学生分享从业心得,通过讨论的形式,分析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和缺陷;由教师讲解营销行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训练积极性。

2.团队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团队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干预。每次选取一个模块的一个训练,模块间交替进行。在一次训练结束后, 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感受分享。教师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如何管理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3.反思内化。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和经验交流,通过思考、讨论、分享、总结和互助等形式,把训练的成果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学生通过不断反思和强化,将有目的的性格培养变成学生习惯性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湘赟.保险营销人员心理素质研究与测评[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1(6):58-61.

[2]丁茂芬.创新“教学做合一”训练方法,提高职业实战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72-173.

[3]彭移风.大学生心理训练及其效果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2):74-76.

[4]彭移风.大学生营销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与效果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46-51.

[5]涂勇.市场营销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初步构想[j].决策管理, 2005(17):51-52.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at the graduates give up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r fail to play to the best professional level, this paper carried on the grouping study on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using spss17.0 software for items questionnaire data of chen xiangyun to carry on t tes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workers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our aspec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nse train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eventually form examination system.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管理;

人类经过了几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通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改变的人类的生存方式。作为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前沿阵地――高校,同样遇到因信息技术革新来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因此,认识知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教育发展及其前景都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相对于成绩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等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薄弱,本文从技术层面上讨论一下在高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

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管理,实现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另一个是信息交流,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构建新型的师生、生生勾通渠道。

一、信息管理

1、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定义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主要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存储方式数字化、传递方式网络化、处理方式自动化。三者是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最终的目的要实现自动化。就现状来看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还主要停留在存储方式数字化、传递方式网络化,并且对纸质文档依赖程度还很高,更为重要的是数据虽然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但没有形成便于管理的数据库,数据的传递虽然实现了网络化,但没有形成具有固定模式的传递通道,随机性很大,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仅停留在对纸质文档的简单数字化,还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强大管理功能。

2、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为了能适应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更好利用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首要的任务是要着手对学生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并最终形成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学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学生学籍管理。能实现学生基本的信息的管理、查询和分析,能对学生学籍异动情况进行管理,能录入学生的操行评定结果,能对学生的奖惩情况进行管理。

(2)学生宿舍管理。能对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楼道工人基本信息管理、宿舍楼基本信息管理、宿舍基本信息管理、宿舍楼物品出入基本信息管理、宿舍配备物品及处理管理等功能,并提供了对各功能模块的查询和更新功能。

(3)综合素质测评管理。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信息进行管理。体质素质主要是每学年进行的体能测试结果,心理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的心理普查结果及学生出现在心理问题,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学生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级。

(4)奖学助金管理。能对学生成绩绩点、任职分值、荣誉分值、综合分值等计算、统计和分析。实现自动排名、审计奖学金,公示奖学金评审结果等功能。困难生认定管理,学生申请,教师审批,申请发放各项资助。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步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容繁多复杂,建设应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尽量避免突击建设和重复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调研。应充分对各级各类学生管理者、学生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繁琐、最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

(2)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把学生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的“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数据库的建立还应该有与其它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接口,如成绩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毕业管理系统等。

(3)开发应用软件。 通过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实现相应的管理功能,如学籍管理、宿舍管理、奖助学金管理等工作。在开发的过程一般采用B/S结构,软件要求操作界面设计个性化、直观、简单、方便;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数据处理。

(4)维护。要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对数据库和应用软件进行后期维护。

二、信息交流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生进行勾通和交流,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信息要在管理人员之间与学生之间传达,信息的经历了口头传达、书面传达,在信息时代利用手机和即时通讯工具群发信息则更加方便快捷。

2、信息的收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以便有效的开展工作,传统的做法是找学生谈话,学生比较多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有针对性的谈话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戒备心理,很难收集真实有效的信息。现在学生基本上都使用QQ、微薄、飞信、微信等信息平台,特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由于平时不善于与人勾通,他们更善于在这种虚拟空间里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能熟练的应用这些信息化的交流工具,随时留意学生的微薄内容,QQ、飞信、微信签名和群聊天记录,了解学生的各种动态。

信息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及管理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同时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不同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应用应用技术的能力也不相同,但生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计划有步聚的实现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和平等.论信息时代与教育的变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2]刘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教育与人才,2010-6

[3]骆耀祖等.信息技术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8

但是,今年以来的情况发生了些变化,这种变化的端倪首先在实际层面即人才的求职和升职上显现。不仅大多数外企在招聘、录用员工时要进行职业能力和心理测评,公司的人事主管们就有一种说法,在公司世界,智商使你被雇用,情商使你被提升。就连国家人事部也开始尝试这一举措。据报载,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副主任透露: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我国将与国际接轨,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手抓考试一手抓测评。在国家公务员的公开招考中,已经要求报考者接受行政职业能力的测试。2001年12月,人事部在深圳市组织了一场成人职业心理素质测评,来自深圳市高新技术、金融保险等行业的260人接受了这场特殊的测试。

这显然是一个信号,就是说,人才的“情商”将成为影响其求职、升职的重要因素。我国加入WT0后,这信号将会变为现实。国家人事部行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认为,人世后,有8类人将出现就业危机,其中

类人就是“情商低下的人”。事实上,实际生活中重视“情商”的呼声已越来越高。

些优秀的企业老总在呼吁大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业成绩,更要重视“情商”的提高,认为现在大学生最欠缺的就是“情商”;在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只有高情商的孩子才具有竞争力。

这个信号在学校却没有被强化。也许并不是老师们不想抓“情商”的培养,而是各种主观上无能为力的因素在发生着它无形的作用。比如我国目前压力极大的考试制度,比如我国庞大的学生大军,比如我国学校资金的匮乏,比如我国现时实行的学校评估制度,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们只能尽力而为,培养一个高情商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做父母的肩上。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的父母对于“情商”及其作用还没有基本的认识,在孩子的教育中,他们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他们重分数,轻能力;重竞争,轻合作。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的“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有83%的家长倾向于同意“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的观点,甚至其中有11%的家长完全同意。这么普遍的认识误区,令人揪心,让我们深感忧虑。

篇9

关键词: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素质提升

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加强学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促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证。

一、我国职业指导及从业人员的现状

1.职业指导的市场需求现状。 专家认为,职业指导是我国非常短缺的一项服务。 目前,国内需要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的人员有四个来源。 一是下岗失业人员。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 我国每年有近600 万的下岗人员是急需就业指导;二是每年超过 2000 万的新增劳动力; 三是1亿多的农民工在全国的大中城市打工; 四是各企业的在职职工。 这中间有6千万以上的人,面临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2.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现状。 专业人员缺口大 ,持证的更少 。目前,我国约有 10 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但通过“职业指导员 ” 以上认证考试的仅 2 万余名, 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2000 人。 但我国需要就业的人数达一亿多人,也就是说:我国一个职业指导师最少要面对 15 万人。 而据全美职业发展协会 NCDA 统计,美国1999 年就有 16 万名职业规划师,平均一个职业规划师面对 3000 人。

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不断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懂得本专业理论,学会运用科学、规范的职业指导技术和方法。 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1.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素质

作为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素质,它包括职业指导教师在职业指导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职业指导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2.过硬的专业技能素质

专业技能素质是指职业指导教师从事职业指导时在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 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

3.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所具有的心理品德和行为模式, 它反映了人的身心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概括起来有:思维条理清晰,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能正视现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以理解、信任、宽容、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责任心强,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意志坚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身体素质是人的体格和精力的统称。 身体素质是人学习、劳动能力的基础,直接反映了人体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生理机制、旺盛的精力、较强的毅力、耐力和适应艰苦环境、恶劣条件的能力。

三、提升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的方法

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是搞好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职业指导处于起步阶段,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良莠不齐,有关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要提高农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全面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1.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首先要准确认识职业指导的工作宗旨和本质。 职业指导工作本质上是对求职者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人员从主观上要防止、避免对服务对象产生偏见,杜绝对学生的任何过激语言和行为。 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和深化对职业指导工作意义的认识。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树立公仆意识,公正待人。 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辩证、客观地了解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意见,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讲解,体谅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服务。

2.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指导能力

要加强信息咨询、诊断质询和择业指导能力的培养。 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必须准确判断求职者信息咨询的各种要求,能在复杂的情况下为求职者确立咨询目标,并系统地开展职业指导。 其次要加强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 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职业指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职业指导教师要加强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信息整理与分析、信息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能利用网络采集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训练。

3.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作为职业指导教师,担负着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职责,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首先,应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纯洁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等心理素质。 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客观公正地处理。 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职业指导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宽容、尊重、关怀和引导。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职业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指导并非指单纯的职业咨询和心理诊断过程, 职业指导师也不同于教师和心理医生,它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体。 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应深入社会和生产第一线, 通过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篇10

一、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

毕业生择业心理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毕业生择业心理深受其认知水平和能力、情绪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1.功利的择业心理。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毕业生在择业时注重经济效益,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讲索取,却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此,这些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挑三捡四,不愿去基层工作,部分毕业生宁愿选择待业在家。

2.犹豫的择业心理。择业就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当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总是抱着“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望着那花俏”的侥幸心理选择用人单位,以致于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最终错过适合自己的岗位。

3.依赖的择业心理。部分毕业生在择业定位上缺乏独立的决断能力,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在职业选择上较多地甚至完全地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依赖父母、学校、老师和社会关系帮自己找工作,等待单位找上门。

4.自负的择业心理。在择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自恃在某方面具有优势或特长,过高估计自己的就业优势,产生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这些毕业生在求职中“眼高手低、浮躁虚夸”,对一般单位不屑,理想中好的单位又去不了,结果错过好机会。

5.自卑的择业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学习成绩平平或专业滞销或自感出身寒门或性格等诸多因素影响,总觉得自己生不如人、技不如人,以致过低评价自已,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和勇气,面对应聘心里发怵,觉得自己不行。

6.盲从的择业心理。盲从是指个体放弃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选择而盲目追随大众,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从众心理是较普遍的,如招聘会上,毕业生认为只要单位给予的报酬多、地方好、条件好就行,特别是看到应聘的人多,就跟着去应聘,非常盲目。

7.嫉妒的择业心理。嫉妒是人性弱点之一,嫉妒心理有着相当的普遍性。一些毕业生嫉妒心特别重,在择业中惟恐周围同学、特别是平时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不如自己的同学已经或即将签约比自己好的单位,轻者自己羞愧、愤怒、怨恨,重者讽刺挖苦、挑拨离间。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误区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就业外部环境不宽松。十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三峰叠加”的就业形势,客观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的不宽松。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就业的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事实需求与现有编制结构性矛盾。二是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就业群体学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学历要求不适应;就业群体专业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据统计,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80%从事的都不是原专业的工作。

(3)学校就业指导的缺失。据广西就业部门对广西大学等4所高校1566名2006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32.7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尚未得到充分重视”;37.25%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58.75%认为就业指导教师“同毕业生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学校就业指导的缺失,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4)媒体过度渲染就业难度。近年,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极报道,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压力,导致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悲观失望。据广西就业部门对2003届18所高校10519名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有26.77%的被调查者对就业前景有信心;对广西大学等4所高校1566名2006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仅10.8%的被调查者对就业前景有信心。

2.主观原因

(1)角色转换不充分,就业观念滞后。转换角色是指大学生从“天之骄子”转换到现实的社会求职者。但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仍自诩为社会精英,不能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参与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2)自我认知不完整,自我评价不客观。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认识和把握;自我评价则是依据认知分析评价自己。部分毕业生对自己兴趣、能力、特长等认知不全面、评价不客观,出现职业定位偏差。

(3)就业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承受力不强。毕业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以求在所学专业领域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就业,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毕业生往往感到紧张、烦恼、不知所措,表现为焦躁、忧郁、情绪波动大等。一旦遭遇择业挫折,则一蹶不振。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的方法和内容

1.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其必然要求毕业生择业观念实现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转变、从一步到位向动态就业、从等待就业向自主创业、从“到沿海去,到国外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向“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一系列就业观念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了解就业环境和形势,树立竞争就业的意识和动态就业的观念,实现以良好的择业心理状态合理择业、顺利就业。

2.启动素质测评系统,促进毕业生客观自我认知。“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准确的自我认知相当困难。为此,可启动素质测评系统,综合运用自我心理、气质、职业规划等测评手段自我评判,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使自我认知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初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潜力、能力倾向和存在不足,最后,结合就业期望和职业方向,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择业定位。

3.模拟挫折应聘,增强毕业生求职心理承受能力。模拟应聘是一种深受毕业生欢迎的就业指导教育模式,高校可紧密结合就业市场招聘实际,在指导课程内模拟招聘者挑战求职者心理素质的全过程,让毕业生体验求职不安、矛盾和尴尬,经历择业挫折,以此增强毕业生择业心理承受能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毕业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社会阅历浅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使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存在焦虑、抑郁、自卑冷漠等心理障碍,恐惧择业。为此,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危机感和抗挫折意识,提高毕业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自我调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

5.加强就业心理指导,促使毕业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由于就业心理咨询和指导工作滞后,造成就业心理指导的缺失,容易使毕业生陷入种种心理误区。因此,高校应前瞻性地加强就业心理指导,促使毕业生形成健康择业心态。如指导毕业生择业时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指导毕业生怀着必胜的信心去择业;指导毕业生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消除私心杂念,克服择业嫉妒心理。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的建议

1.加快专职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都没有学过心理学,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的就业心理指导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的教育、培养、提高,将优秀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加快专业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力求实现毕业生无心理障碍就业。

2.构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体系。为加强毕业生心理指导和教育,高校应成立心理学和就业指导专家参与的由校学生工作、就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校级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全面负责学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和运作;各院系成立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小组;同时,院系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毕业生心理健康自助小组。以此形成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员、院系心理咨询指导小组成员和毕业生自助组织等三个层面,形成三级工作网络,为保证毕业生择业心理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3.建立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更新、淘汰机制,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作了调整,但部分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新的产业需求,导致部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还要经过社会再培训才能就业。因此,一方面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建立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更新和淘汰机制,根据各专业领域发展情况和社会需要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应为毕业生免费开设短期实用培训课程,拓展学生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