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市场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贸易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艺术品流向富裕、开放经济体系
美国成全球最大艺术品交易商
艺术品的跨国贸易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虽然某些艺术品因为涉及到国家遗产保护等法律法规,令其流通有所限制,但其他类别的艺术品可以进行国际自由贸易。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迅猛发展,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代艺术品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没有受到任何制约。然而在其他艺术品领域却受到诸多限制,抑制了它们的国际贸易发展。
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艺术市场的国际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同时显示出艺术品流动趋向更加富裕以及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见图表1)
欧盟是2008年艺术品贸易净出口国(55亿欧元出口,49亿欧元进口),而欧洲最大的艺术市场(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均表现出贸易顺差。另外在中型市场方面,瑞典、奥地利和荷兰均为艺术品进口国。
在2008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商,也是最大的净出口国(52亿欧元的出口和49亿欧元的进口)。中国虽然借助香港地区的国际艺术品贸易优势成为了一个艺术品的净进口国,数据上亦显示:中国内地的出口额将近为进口额的3倍。但实际上,中国是艺术品的进口大国,绝大部分艺术品进口贸易都在香港进行,因为香港具有国际艺术品贸易窗口的优势,进口占主导地位。
在全球化进程中,依靠本土艺术品贸易流通的情况比较少见,就以阿联酋(UAC)来说,该地艺术品进口远远大子出口,显示出它要依赖进口外国艺术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另外,尽管近年来瑞士的艺术市场份额在某种程度上被新兴市场所抢占,但它仍是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和贸易目的地。瑞士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超过10亿欧元,这个成绩使它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交易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艺术品进口:欧盟稳定美国首现负增长
新加坡、阿联酋异军突起
在2003年至2008年这五年间,欧盟的艺术进口价值增长了46%,总值达到49亿欧元。英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国,占有进口份额的61%。同样在这五年期间,英国艺术品进口增长率高达30%,平均每年增长7%。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开始出现下滑,对比上一年下降27%(欧盟则下降18%)。尽管如此,欧洲大陆的其他几个主要艺术市场进口依然是正面增长。例如:法国在2007年有20%的增长,意大利和荷兰均增长了10%。法国在2008年仍然占据了欧盟的进口份额的10%。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和希腊,各占6%,成为欧洲第二、第三大艺术品进口国。
在美国,2008年进口下降了21%,是美国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这反映了从2008年底开始,艺术市场普遍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因为在美国进口的艺术品里,大概有71%是来自欧盟的五大艺术市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于是导致了美国进口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艺术品更贵。
2008年,瑞士的艺术品进口也出现了下降,较2007年价值下降17%。部分规模较小的跨国艺术市场根据供求关系,制定自由的贸易法规,从而在近几年保持了进口量强劲的增长。典型例子如:新加坡和阿联酋在2003年-2008年这五年间艺术进口增长近10倍。早在2006年,新加坡自由港就针对高端美术品和装饰艺术品设立贮藏仓库(仿照瑞士的类似设施)。印度的艺术品进口在2007年到达最高峰4400万欧元,尽管在08年下降58%,但2003-2008年五年间总增长率超过30%。(见图表2)
艺术品出口:美元贬值导致欧盟下滑
美国、中国稳步增长
欧盟的艺术品出口在之2007和2008年都出现下滑的趋势,从2006年的最高峰87亿欧元跌至2008年的55亿欧元,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导致下降的重要因素是美元的贬值,使得美国――作为欧洲艺术品的最大买家,在购买欧洲货品的时候要花费更高的成本。英国是欧盟最大的艺术品出口国,出口份额占欧盟的61%。2008年英国的艺术品出口贸易额为34亿欧元,下降了27%,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法国作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国则占有18%的市场份额,出口保持其价值的上升趋势,2008年出口额超过10亿欧元。第三位是德国,占9%的市场份额,2008年的出口贸易较2007年增长8%,贸易额为4.83亿欧元。
从2003年到2008年,欧盟市场销售艺术品的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6%,而出口量增长却不到1%。这两个类似的增长速度轨迹在2003/04和2004/05年度都出现过:2005/06年度的营业额增长速度(38%)远远超过出口增长率(5%),并且在2006年,出口量增长率比营业额增长率提早出现收缩。
另一方面,美国在2003年至2008年间,艺术市场营业额的平均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几乎相同,都在14%。在2006年出口量首次下降了15%之后,在2007年再次下跌了19%。虽然2008年的出口量出现6%的温和增长,但营业额却持续下降。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即艺术市场的出口量与总营业额的百分比)经历了从2003年的59%下降到2008年的27%的状况。在2003-2008年前期,导致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下降的原因是欧盟艺术市场急剧上升的成交量:但是在后期,导致欧盟出口成交额比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出口业绩的衰退、不利的汇率问题和美国买家需求疲软。假如美元兑换欧元汇率保持和前几年一样的话,这将对美国艺术品的出口和在已经收缩的美国市场成交量会更加有利,那么(用欧元结算的)2007年至2008年的出口额比率可以从27%上升至35%。
美国从2002年至2006年的出口增长达到了58亿欧元的高峰。而从2006年至之2007年,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5%,随后2008年有反弹性增长,返回到52亿欧元。瑞士虽然在2007年和2008年经历了微弱下降,但2008年的出口依然超过10亿欧元。中国艺术品出口贸易自2003年以来稳步增长,2003至2008年增幅超过200%,成交额比率为9%,该出口水平相对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仍然较低。中国的出口大部分为当代艺术作品,而且其中大部分经由香港(占中国艺术品出 口总额的85%)出口,而不是在有相对严格的出口限制的中国内地。
欧盟进出口艺术品:进口艺术品遭遇高增值税出口艺术品近年收缩
在2008年欧盟艺术品贸易中,83%的艺术品进口是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在欧盟国家出口的艺术品中,有88%是出口到非欧盟国家。这种高比例的进出口贸易已在欧洲艺术品贸易市场稳定多年,而在2009年更分别提高到88%的进口率和90%的出口率。
欧洲一些较小的艺术市场,依靠的是欧盟鹊囊帐跗访骋住6大的艺术市场――如法国和英国,则主要依靠欧盟以外的艺术品进出口贸易,进口和出口价值均占超过80%。2008年,英国和法国出口的艺术品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和瑞士,占总价值接近四分之三的比例。
有趣的是,在艺术品市场的进口环节,一些欧盟国家如奥地利,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对进口欧盟以外的艺术品征收了很高的增值税,欧盟对外贸易也比较少占主导地位。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在国与国之间差别很大,特别是艺术品和古董类,在欧盟范围内增值税规则相当复杂,这要取决于有关各方的交易增值税设定,以及两个贸易国之间增值税选择的形式。
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盟出口的艺术品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都出现收缩。而到了2009年表现更为明显,出口额下降36%,这是欧盟对外及对内的艺术品贸易缩小的结果。
艺术品国际贸易法规的双刃剑
对艺术品贸易实行限制是有争议的话题。大多数国家鼓励自由贸易,因为它的贸易价值增加了国内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几乎所有地区的艺术市场有着同样坚持:对属于国家遗产类艺术品实行贸易限制。
艺术品贸易的管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包括对艺术品进出口、税项、鼓励或抵制贸易的财政刺激、艺术品的所有权以及保留权等进行限制。其中最严格的艺术品贸易规定就是防止被盗窃的艺术品流出国外。这些贸易法规同样涵盖了有关艺术遗产、某些受保护物种以及环境等其他的合法贸易管制。
美国对进口和出口的艺术品贸易采取免税的特殊政策,这是使它成为全球艺术品贸易交易重要之地的原因之一。因为对进口产品的控制相对宽松,所以英国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品贸易国。其他发达的艺术市场主要贸易形式为进口,这些市场通常反对进口管制,以便最大限度地拓展其获得艺术品的范围。
篇2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延伸性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墓础上,提升国际贸易实操技能的一门课。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将来的国际贸易实际工作技能莫定必备的基础口
一、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的教学项目构建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的分析,最终确定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程在本专业中应实现的岗位能力任务,将以前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在本门课程中得以应用和实践,突出本门课程的实践延伸性,对同学以前所学的知识的一个大检阅和全面应用,突出实践性。
我们对这门课程摒弃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突出本专业在这门课程要实现的岗位能力任务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大胆地重新构建为四个项目,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所有知识有机地整合到这四个教学项目中,通过这四个项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操作,实现课程的岗位能力任务。
(一)明确产品
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所有活动都从产品开始,产品也要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对于产品应该研究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如表1所示)。
(二)国际市场调查
如何通过网络实现国际市场调查呢?我们主要采用查询全球贸易数据库(http:i/comtrade. un. org/db/dql3asic-Query. aspx)的方法来实现,通过海关编码,利用全球贸易数据库进行查询,可以知道产品在世界每个国家进出口的容量和流向,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数据库的设置,可以知道该产品的世界市场分布情况和主要竞争国家。此外,通过国贸资讯网可以了解国内主要的出口商和制造商,对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表2所示)。
(三)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通过国际市场调查,明确我们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可以明确我们营销的主要国家,接下来确定国外的竞争对手,并研究竞争对手,获悉他们销售的渠道以及其他市场推广活动的情况,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营销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如表3所示),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查询,确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四)企业的SWOT分析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明确了国际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接下来就是要研究自身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评估企业的综合情况,包括:成本、市场份额、客户关系、品牌影响力、行业经验、商业模式、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与企业文化,确定确定自己的竞争和营销策略,包括:进人哪个国外区域市场、采用哪种销售模式、使用哪些销售渠道等。
通过这四个项目模块的构建,以电子商务平台,用四个教学模块仿真重现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操作过程,这种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完全打破了已有的教课书的章节和教学体系,将所有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知识全部有机地整合到这四个项目模块中。
二、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学生实操练习任务的设置
完成了课程的重新构建,我们围绕着这四个项目进行教学,以电子商务为实训的平台,教师讲述相关的知识,然后在互联网上进行示范,所有任务的设置必须有一个主线贯穿其中,产品是一个最重要的主线,我们选择了一个化工产品“硫酸镁”作为我们所有任务的主线,所有的任务都在围绕着这个产品来进行(如图1所示)。
(二)教宇万法与实践
我们对07级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三个班做为样本,每个班有45人,我们将每个班分为9个组,我们的分组完全打破学生原有的序号,每个班1,11,21,31,41.2,12,22,32,42,以此类推分组,我们的授课时,所有学生分组来坐,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将每个项目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进行小任务的教学,通过课堂上演示操作,在每个任务结束后,我们布置一个对应的小任务,分组来完成,并在下次课进行展示,我们要求学生以某企业外销员的角色来进行展示,老师点评,并进行分组评比。的教学效果,而且上课不枯燥、不乏味,关键是学生在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中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通过小任务的的完成,了解与课程有关的丰富的课外知识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团队完成任务,不仅使原来陌生的关系变得融洽,加强了团队精神,而使班集体荣誉感增强,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人为我师的良好品行;课堂气氛好,老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指导+朋友”型,大家都能在愉快中学习进步。此外,通过角色扮演的练习,使学生们更增加了实战的感觉,让学生将来尽可能“零距离“上岗。
(三)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堂量化表现分:含发言、参加团队任务展示,小组发言次数、与老师、学生沟通次数等,占20,二是小任务完成情况,在完成一个项目教学时,小任务会被整合成一个项目,占30;三是开卷考试成绩,考试是项目设计,当所有项目教学全部完成后,每组同学将四个项目整合成一个整体项目,占50%,考核形成一个整体,是知识性、实用性、能力性的统一。
(四)项目设计分数的确定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项目报告最后分数的产生进行了革新,每一组都进行项目的展示,并选出一个评委为其他的几组打分,学生和老师的打分各占50%,加权平均得到最后项目的得分。对每个班项目设计第一名,第二名,进行了奖励。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经济贸易;贸易方式;宏观管理方式;运行机制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开放的互联网网络环境,打破商业贸易时空界限,促成交易双方在不相谋面的状态下达成合作交易的新型商业运作方式。因互联网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以其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交易效率高。随着商业经济全球一体化深度显著提高,电子商务已成为了全球各国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的重要手段。就电子商务运营结果而言,电子商务的存在不仅为商业往来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减少了交易双方的贸易成本,提高了交易双方乃至各国的经济效益,还变革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使得国际贸易得到更多的创新契机。目前,电子商务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1电子商务能提供较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电子商务赖以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多样化、信息处理速度明显加快、信息传输质量高、整个计算机系统得到优质建设与服务等。就整体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而言,其充当着连接交易双方的桥梁作用,有利于交易双方打破时空限制,更快达成自身的交易目的。
1.2电子虚拟市场形成
电子商务以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为载体,可直接实现不同地域交易双方的合作,这也促成了电子虚拟市场的形成。相对于当下普遍流行的实体贸易而言,电子商务促成的电子虚拟市场,无疑为商品、服务销售提供了更畅通的交易渠道。
1.3全球化市场形成
传统的经济贸易市场是实体交易市场,其低速交易决定了企业商品、服务交易难以无限扩大其市场贸易规模。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商品以数字化信息的形态得以迅速传输给需求者,大大打破了实体交易的时空限制。加之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促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贸易的交易主体也能轻易地将交易范围由原来的本国经济市场扩大到全球化大市场中,全球化市场正式形成。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国际贸易公司虚拟化
电子商务贸易突破全球贸易地域限制,大大方便了国际贸易公司的国际贸易服务往来。因电子商务操作便利、成本低、信息传输效率高,国际贸易公司往往会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构建与共同经营虚拟公司。而国际贸易公司相互合作形成虚拟联盟,并利用虚拟经营方式开展贸易合作与竞争,不仅有利于提高商品、服务信息传达与传播的效率,还有利于信息化发展模式更适应现实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国际贸易公司虚拟化还可强化国际贸易的个性化交易与多样化交易,细化贸易市场分工与合作,提高各种资源的互补力度与互相利用效率,最终形成利益共享的贸易状态。由此不难看出,电子商务下促使国际贸易公司实现虚拟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有利的。
2.2虚拟贸易空间形成
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虚拟交易有利于强化网络虚拟交易信息的交换速度,创造出更具实用价值的资源,进而构建全新的虚拟贸易市场空间。在这个虚拟贸易空间中,传统实体贸易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都被打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式形成。该全球市场是比实体市场还要广阔的市场,而且在这个更广阔的全球贸易市场中,信息快速流动提高了资本要素、物品要素、技术要素等多项要素的优化配置效率,使得全球各个市场在虚拟贸易空间的带动下进一步向前发展,此时,各国的贸易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促成虚拟贸易空间,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3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表现
3.1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其主要表现有:(1)电子商务作为虚拟化的国际贸易方式,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贸易往来各方都已选择电子实时沟通方式,而不再选择面谈等实体方式来交换贸易信息;(2)在电子商务的优势影响下,形成了两种突出的国际贸易方式,一种是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另一种是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其中,前者重在指通过电商方式完成国际贸易各方的商品供应活动与业务结算活动,即在完全国际电子商务中,商品、服务的交换完全是在虚拟网络上完成的。而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则是指商品、服务信息需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虚拟网络,但商品交易、服务交易还需通过一些传统渠道来实现,即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是一种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国际贸易方式;(3)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推动了贸易单据纸质化转化成了贸易单据电子化,并由此优化了国际贸易程序,变革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贸易单据的纸质化,一方面符合全球低碳经济理念,减少了木材等原材料的损耗,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信息的储存质量,增加了储存空间,减少了实体储藏室资源浪费,使得储藏室等实体资源得到更优化配置,进而降低企业单据等资料的储藏成本和整体运营成本,间接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总体而言,电子商务是通过国际贸易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乃至实时化等手段来促进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革与创新的。
3.2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对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新特点,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创新手段出台——电子政务。具体来看,主要表现有:(1)我国依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对出口商品的配额推行了电子招标方式,使参与招标的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投标资格认定及商品使用配合调整信息;(2)进出口商品可直接通过网络申请的方式从外经贸主管部门申领进出口许可证,而无需按部就班到多个实地窗口办理进出口许可证;(3)在海关方面,电子化的海关管理与海关电子报关管理系统出台,大大简化了报关手续;(4)我国在商品检验检疫管理方面正式落实了进出口商品管理系统内数据通信网,使进出口货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受理报验与签发商检证书等重要证件;(5)外贸业务整体运营过程实现了完全电子化。即国际贸易客户或相关贸易伙伴均可通过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货物跟踪系统实时查阅货物物流情况,大大降低了信息查阅成本,减少了货物丢失风险,也降低了商品的风险控制成本。不难看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给国际贸易各方都带来了较大的好处。
3.3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加快了国际贸易信息的流动使依托信息交换为载体的网络虚拟市场正式形成,并由此创新现行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使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具体来看,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创新主要表现有:(1)国际贸易管理组织得到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国际贸易企业构建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不仅可实时查看企业的财务、物资报表等经营情况,还可直接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后台统计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客户贸易外来数据,从而使企业上层管理者能够迅速把控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进而针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决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企业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得到明显优化;(2)在电子商务优势的影响下,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全球化经营贸易活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即电子公司正式形成。电子公司有效整合了互联网优势与企业经营优势,使得企业能够跨越国界限制与他国消费者进行实时双向沟通和贸易往来,进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3)在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商品、服务都直接转化成了数字信号,有形与无形贸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4)电子商务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传统贸易时空限制和国际贸易往来限制;(5)流动于国际贸易市场的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和市场垄断现象明显减少,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效率提高;(6)电子商务强化了国际贸易竞争。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产物,其出现与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联系,从而在促使商品生产、服务在全球市场流动的同时又增强了国际贸易的竞争。
3.4国际贸易营销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市场营销的巨大变革,也促进了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的创新,其中电子营销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首先,相比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在帮助企业挖掘客户时使企业更关注客户的需求,并尽可能为企业谋求最能满足客户需求,且又能让企业获取最大化利益的营销决策。在电子营销互动功能辅助下,客户对商品的选择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买卖双方双向互动交流趋势愈加明显;其次,利用电子营销,国际贸易中企业与客户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一对一”营销关系,即网络整合营销的创新。这种营销关系的建立,使客户对企业商品、服务更加信赖;再次,随着电子商务逐日深化,互联网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愈加密切,网络定制营销方式随之而生。客户可自行设计自己想要的商品与服务,交由企业帮忙定制,以完成自己的商品需求。这种新型营销方式不仅节约了客户的需求时长,还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企业与客户双方的经济效益;最后,电子商务催动了“软营销”方式的流行。在电子商务之前,企业主要采用传统广告和人员推销两种营销方式将商品、服务信息灌输给客户,进而提高客户的选购欲望。但“软营销”则不同,它通过对“网络礼仪”进行包装,如品牌故事、优美文章等吸引客户,使得客户能够感受到商品、服务的优势,进而产生消费欲望。可以说,以上四种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的改变,都把客户需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是营销方式创新的最大变革之处。
4结语
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工具的一种创新性手段,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推动下实现的创新性国际贸易方式、宏观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营销方式已产生了惊人的经营效益,因此,当下切不可忽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创新的功能。
作者:姜雨竹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风险控制
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市场下进行贸易往来的一种经营形式,其需要面对的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需要规避国际市场的多种风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品与服务,需要自身具备较好的资金支持,融资是国际贸易活动中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商业银行是提供给企业贸易资金的主要途径。
1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及特点
国际贸易企业以融资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贷款,是对企业国际贸易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与应收款等资产进行的融资。所以国际贸易融资实际上是商业银行根据企业资金与信用,为企业提供贸易资金的一种方式。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向银行融资,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打开国际贸易市场,促进国家贸易发展,也能够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解决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来看,其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融资方式具有多样性;二是融资手段具有灵活性。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与发展环境下,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融资方式与手段都在不断创新,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手段与方式也在不断完善,良好的适应了社会需求与国际贸易融资发展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结构的完善。
2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
国际贸易是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相接轨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合作,达到经济贸易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企业与银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际贸易融资的迅速发展,在融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上也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商业银行融资活动增多,在融资的安全性考量上也更加重视。特别是当前在国际交易市场中,交易环境不断恶劣,人民币币值不断提升,国际贸易企业在贸易活动中面临着汇率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融资需求上更高,也给商业银行形成了更高的融资压力。当前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活动中,对于国际贸易融资市场的前景认可度较高,因此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资金投入较多,已经占据了商业银行的较高业务比重。从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企业的融资类型来看,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融资业务。一是出口保理业务,二是出口退税托管贷款,三是货权、动产质押授信业务,四是供应链融资。国际贸易企业向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正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也提高了对企业的资金供给份额,这很好的促进了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经营发展优势,更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也存在多种问题。一是国际贸易融资市场的影响。我国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发展还不够深入,受到国际贸易融资市场的多种影响,在融资活动中面临多种风险。例如受到国际贸易融资体系与政策的影响,由于当前未形成专门的体系,所以融资行为缺少有力保障。再者,经济全球化也对国际贸易形成影响,国际贸易市场具有盈利性,而当前未形成专门的管理体系,融资结构单一,常引发多种融资风险。二是国际贸易市场的面向性较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市场被推出,其中的参与者多是经济水平较高的企业,其面向性较窄,贸易融资在盈利上并不高。且国际贸易市场的融资所需要的资金较多,风险也相对增高,其不平衡发展更是给融资形成了较大压力。
3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
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发挥着重要性作用,通过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贸易资金的方式,促进了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发展,但同时企业与银行都面临着财务风险。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结算环节若是出现资金问题,或商业银行在结算资金提供中出现问题,都造成企业及银行的贸易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当前国际贸易市场环境下,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而国内银行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较低,这都表明了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需要进行创新发展,应积极适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形式与特点,更需要不断创新,借鉴成功经验,为国际贸易融资提供更加具有科学性的融资服务,推动国内银行与国际贸易行业的同步发展。
3.1创新业务发展理念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商业银行与国际贸易企业同步发展与建设,为创新国际贸易融资,需要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国际贸易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情况,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需求变动与管理理念更新情况形成全面了解与掌握,从而形成对自身业务发展的适应性变化。当前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买方具有市场主导性,在这种市场发展特点下,可能引发供应链资金断裂造成国际贸易的平衡被打破的情况,所以商业银行向买方提供足够的流动资金,保持供应链平衡,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转移合作风险,能够更好的保证国际贸易活动的平稳进行。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合理转变与创新业务发展理念,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占有率,以中小外贸企业扩展市场为理念,满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创造更多的金融需求,既发展商业银行业务活动,又促进中小企业与市场经济发展。
3.2创新国际贸易融资新品种
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下,新的融资形式、融资手段与融资方法都在不断创新与优化。融资品种更是不断增多,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国际贸易融资新品种,对于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战略具有支持作用,提高了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国际贸易融资新品种包括供应链融资、结构性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根据国际贸易企业的需求,针对性的设计融资品种,为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提供更多的优势。
3.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与网络化发展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技术创新优势,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需要对贸易结算各环节形成针对,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信息化平台,能够促使贸易结算以自动化、网络化形式完成,在结算准确性上更高,也更加具有及时性。在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提供与信息获取上更加迅速。因此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还需要积极创新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不断促进国际贸易业务的创新化发展。
4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与控制措施
4.1完善风险监控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在融资风险的监控上需要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这不仅是规避银行融资风险的有效措施,也能够降低国际贸易企业的贸易风险。一方面,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监管需要形成对国际市场发展的动态化监管,调动国际贸易企业经营发展的动力,以国际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经营、管理与发展提高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深入认识,提高融资资金的投放效率,从银行层面上减少资金的错误投放,提高银行经济效益,规避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融资需要形成信用评价体系,对融资风险形成较好地规避效果。信用评价体系是针对与国际贸易企业所形成的体系标准,在信用评价体系中应呈现国际贸易企业的战略部署,并对企业的资金偿还能力进行评价,降低银行信贷危机。这需要参与国际贸易融资的银行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对国际贸易企业形成评估与评价,从而为企业提供融资机会,促进区域对外贸易,同时也减少融资风险,形成对融资风险的合理监控。
4.2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在风险控制上需要有良好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体系,也需要有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风险预防与融资管理。而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还包括国际市场相关法律、国际业务结算信息化技术等,因此在人才需求上更高,需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国际贸易融资形成较好的管理模式,以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管理手段形成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合理管理。一方面,需要向外部引进人才,如向高校吸引专业学生,进行校内外培养,扩宽人才来源与途径,增加专业人才数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形成对人才的内部培养,以专家讲座、外派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专业人才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在风险预防与控制上形成更高的专业意识。从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入手,提高了专业人才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预判与识别能力,在风险控制与管理上能够形成较好的实际效果。
篇5
1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1经济环境
基于经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具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市场营销。针对消费品市场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的国家对于市场的产品款式、性能以及特色方面存在品质竞争以及价格竞争。二是市场规模。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主要是关注国际市场的规模,对商品服务总量以及购买力进行分析。换言之,即人口以及收入方面的规定决定市场规模。三是消费结构。开展市场营销需要基于国际市场方面的各项消费因素进行分析,保证市场消费状况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1.2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的内容能够对营销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法律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在进入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当中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法律内容主要是由不同环节当中的法律构成,促进国际营销的顺利开展[。
1.3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含艺术、信仰、知识、法律以及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其他方面能力及习惯的总和。文化内容能够渗透在营销活动当中的各个环节,开展国际营销的主体是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能够评判市场营销的具体效果。因此,正确运用文化差异性能够实现国际市场营销的开展以及营销策略的制定。
2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2.1国际市场调研
海尔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市场永远在变。”国内营销与国际营销方面存在本质的不同,即两者市场营销环境存在差别。在开展国际营销策略制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制订符合国际市场发展规律的营销措施。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既应该对微观方面进行调查,还应该考察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关的宏观环境。如果对于出口市场方面的语言文字、、价值观以及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与相应经济层面的因素不够了解,将导致国际市场的开展失败。因此,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订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国际市场调研,保证对直接以及间接影响市场的因素进行分析,满足占领市场的营销目标达成。
2.2强势推广品牌
品牌是国际市场营销开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也是面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对于品牌的创建方面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将传统出口产品当中的低附加值、低价值、低质量、低自主的品牌进行摒弃,以此迅速占领市场,保证国际市场方面改变对我国产品的传统认知。因此,在强势推广品牌,打开国际市场方面,需要做到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市场细分与产品细化。在传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对出口的产品,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造成产品众多但其中无精品的状况产生,面临尴尬局面。就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该将国际市场进行细分,有效总结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具体优势,推广能够快速并且长期占领市场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提升品牌优势。想要在目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过程中占据优势,其根本因素是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以及品牌效应,能够具备优势品牌以及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占领国际市场的标志。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品牌战略是拓展市场的根本选择。因此,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注重实施品牌战略,运用品牌的号召力吸引消费群体,实现国际市场的占领以及强势推广品牌战略。
2.3规范网络贸易
随着现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被应用在各个市场竞争环境当中,网络贸易的方式也逐渐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我国目前高级计算机人才以及技术水平的缺乏,造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并没有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现代国际贸易环境下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相差甚远。同时,网络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网络安全也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交易安全性、网络贸易的征免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电子合同纠纷等问题屡见不鲜,相应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因此,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制定完善的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健全网络贸易的健康发展。积极培养高级计算机人才,为我国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的开展奠定基础,拓宽海外市场。
2.4政府引导下的优势整合
在整个市场环境的发展中,企业是整个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主体内容,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整个经济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际贸易方面,政府根据我国国际市场营销的状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在国际贸易往来当中的积极作用,全力帮助企业面临国际贸易市场的状况与挑战。企业想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政府支持密不可分。企业与企业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每一个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单独的企业在现代贸易环境下单独完成国际市场营销的能力有限,如果将企业进行优势整合,能够有效地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营销团队,这样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能够取得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对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政府因素。只有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优势,才能够促进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达成共识,致力于开发良好的合作渠道,优化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内容,建立良好的国际市场营销竞争的贸易环境。
3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经济逐渐蔓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了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整体。经济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方面也必将得到推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市场网络营销方面也应得到充分重视,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在网络国际贸易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培养高级计算机人才,满足国际市场营销的根本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构建属于我国的网络国际贸易营销体系,保证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更加完善,市场的拓宽面得到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市场中出现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无形价值方面进行充分关注,将提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各项因素进行妥善处理,为我国占领国际贸易市场提供保障。
4结语
篇6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背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也更加频繁。目前,中国对外贸易逐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为对外贸易创造了理想的环境,但同样也使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压力也随之增加。现阶段,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逐渐加深,那么,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1经济一体化背景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1.1有利影响
第一,促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而各经济体间联系也更加紧密,因此,同世界各国合作的几率也更大,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国际贸易提供了广阔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方面更有利于国外招商引资。基于此,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声誉也随之提高,更多国家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并有意向其开展贸易活动[1]。与此同时,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间竞争以及合作更加频繁,因而,跨国企业也随之成为各国企业在国际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形势之下,中国企业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除此之外,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也取得了极大发展,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方面效果理想。然而,却始终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其在国际社会当中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都很强,所以,备受外资关注,使得大量外资流入国内,进一步推动了其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而在此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第二,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计划经济影响下,中国发展速度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整体实力随之增强,更多企业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对外贸易实力也不断提高,在资金调配与流动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在国外市场投资受限制资金,进而获取相应的利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外贸收入逐渐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面推进了国家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2不利影响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波动性明显。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在此形势下,任一国家经济的波动都会波及全球,对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金融危机事件可以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无法规避影响。而在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即便已经取得理想成绩,但在竞争实力与风险抵御能力方面却始终存在不足之处,因而在经济结构方面并不完善,很难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而这也是最为不利的影响。第二,严重冲击产业发展。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内大部分企业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了对外贸易业务。然而,在国际市场当中,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也同样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企业的表现相对被动。但是,在实现经济一体化前,中国国内已经出现众多产业与企业,而相比较于国际社会,国内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当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更多国外产业进入中国,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严重冲击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为此,国内原有产业也逐渐退出市场,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基于经济一体化,使中国产业发展问题逐渐增加,因而,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进一步推进国内产业的发展。第三,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在经济一体化环境中,各个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面向世界,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及合作,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其他国家产业与企业也开始进入国内,增加了当前国内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压力。基于此,各国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竞争愈加激烈,导致国内实力薄弱的产业淡出竞争,降低了国内经济收入的增长速度,严重的还会下降。除此之外,国内重要经济部门也同样会受限于外企与外资,最终被淘汰[2]。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安全产生了危机,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必须要全面强化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及意识。第四,外贸引资受到影响。在对外招商引资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风险系数。其中,东南亚与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亚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也无法规避这一影响,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任程度也随之下降。更多的国家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对本国市场给予了资金投入,因而在发展中国家投入的力度随之下降。另外,大多数新兴国家开始运用自身优势,在国际市场当中吸收资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引资效果,降低了引资总量。最后,欧美等国家对贸易政策采取了放宽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力度不断提高,制约了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2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现状的阐述
第一,企业的主体地位不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建设时期,所以,经济体系尚未成熟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市场多元化的运作模式也十分模糊。其中。外贸经营权企业和中小型的外贸企业在实力方面相对薄弱,并没有能力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与发达国家的跨国集团相比,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及资金规模也相对落后,所以,同样不具备作为多元化战略实施主体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政府为企业在海外开拓市场提供了大力支持。然而,基于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使得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且多元化战略实施的主体地位也更加明确,企业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开拓能力随之增强,进一步完善了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战略机制,实现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第二,进出口商品集中性十分明显。因为我国的劳动力廉价,所以,在出口产品方面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重点,而能源资源产品次之。其中,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纺织业与服装产业等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出口方面逐渐下降,但始终属于国内主要的出口产品。另外,在国际原油价格提高的情况下,能源资源产品的出口比重也随之增加。对于进口而言,因为经济发展所带动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增长,所得能源资源类型的产品在进口商品当中占据较大比重,且消费品与资本品的进口量逐渐增加。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且进口与出口商品也更具多元化特点,但是,始终集中在几个商品市场当中。即便这种集中市场结构能够促进规模经济发展,但在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导致这种市场结构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不断增加了贸易风险,因此在对外贸易市场稳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用并不理想。
3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研究
3.1国内产业的全面升级
为了更好地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求,我国必须要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而这也是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途径。为此,应将全球视角作为思考基础,积极出台产业发展的政策,将产能不高的落后产业及时淘汰。与此同时,应当给予朝阳产业高度重视,更好地同国际社会实现接轨,全面升级国内产业,进一步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国际贸易方面始终保持理想的竞争力,基于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3.2促进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各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交流合作联系紧密。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并且同多个国家创建了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所以,基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与各国合作交流变得更加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无论是政府,亦或是跨国企业,都应当在全球范围之内,采取交流合作的途径来找到更多对外贸易的合作伙伴,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全面稳定发展。
3.3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应强化抵御能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仅为对外贸易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发展风险与安全隐患。所以,在对外贸易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应强化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相关意识,针对市场的变化展开深入且全面地分析。基于此,应当积极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对其中存在或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解决,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3]。
3.4全面提升跨国企业竞争实力
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跨国企业逐渐成为重要载体。由此可见,跨国企业发展的情况关乎国家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当给予跨国企业高度重视,全面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其中,针对部分跨国企业,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国际谈判等多种形式作用下,使其发展途径更加广泛,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需要对跨国企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确保法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及时淘汰发展落后的企业,贯彻并落实跨国企业兼并重组,以保证跨国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增强。
3.5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就应当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方面。其中,不应将目光放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中,同样需要对美国与欧盟等国家的外贸市场进行拓展与强化,还需要同港澳台及东盟等开展贸易及合作。基于此,新兴发展的经济主体也取得了瞩目成就,所以,更多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也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国家全面拓展市场的必要手段。为此,我国应对自身生产力水平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并发挥出口大国的竞争优势,全面强化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及合作,实现市场的全面拓展。除此之外,应保证市场的多元化与多层次发展,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生产与人民生活的进口需求,同时,这种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格局,还能够避免外贸市场相对集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外贸易市场在政策与市场方面的风险。
3.6实现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且企业的综合实力也相对薄弱,正是因为这一基本国情,导致企业难以独自承担多元化的对外贸易责任。而这种情况在我国综合国力未实现大幅度提升前仍然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为此,在这一形式之下,政府需要代替企业,当作市场开拓的主体。然而,在当前多元化市场背景下,企业仍然扮演着主体角色,所以,政府需要积极发展多元化外贸经营[4]。其中,应积极鼓励集团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当中,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中小型的外贸企业予以大力支持与全面保护,以保证其在对外贸易当中站稳脚跟。另外,这种多元化的外贸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出口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外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逐渐突显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7外贸经营商品形态应更加丰富
所谓的外贸经营商品形态,不仅包含了有形商品,同样也包括了无形商品。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市场经营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形商品中,所以,并未给予无形商品高度重视。从本质上来讲,我国浅层技术产品与劳动力供大于求,但是,高级技术产品却供不应求,因此,必须要提高无形商品进出口的重视程度。其中,政府与相关部门需要促进外贸经营商品形态的丰富化,进一步增加技术与劳务的进口与出口比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够把浅层技术产品出口至具有大量需求的发展中国家,进而不断满足其需求。基于此,高科技含量技术产品的大量进口也能够全面增强国内的生产力水平。而外贸经营商品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也能够实现国际市场的全面拓展,对国际贸易环境进行全面改善,最终获得理想的外贸收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也更加复杂,因而,对其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样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要想在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经济一体化带来复杂影响的情况下,应当对积极的影响予以充分利用,有效规避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外贸易的全面增长。基于此,本文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内对外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并阐述了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以增强自身国际影响力。
作者:李春霞 单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周道.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5(7).
[2]陈瑞.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品牌,2015(3).
篇7
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降临,给我国制造业的冲击非常的巨大,由于出现生产过剩且需求量不大的情况,导致制造业的产能极度过剩,以致国内经济受到相应程度的冲击及影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
二、全球?济危机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
1.技术水平落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由于我国机电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机电行业在进出口贸易市场中占有比例非常小,大部分都被国外先进技术垄断,我国每年造成的出口贸易损失不断增多,其中机电行业损失比率约为11%。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但整体收益却未见成效,加之国际出口贸易方面未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因此我国机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的比例非常低。
2.国际贸易保护,出口数量严重减低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很大,各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目的是防止因为进出口贸易数量过度无法形成正常的比例以致经济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发生。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市场中,进出口的总体比例依旧是国际贸易组织进行规定和限制,更有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行限制,以致给中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营销理念落后,国内市场缺乏定位
虽然我国是经济大国,可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却是如同“小树苗”一般,缺少足够的“养料”来茁壮的成长,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复杂性,因而往往采取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导致市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企业发展方向得不到定位,销售比例与市场占有率严重下降。另外,由于我国市场是多边形的态势,存在世界顶尖行业的同时,也同样拥有最落后的行业,因此导致我国机电行业的市场定位出现严重问题。
三、全球经济危机的机电企业国内市场服务营销战略
1.经营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主要注重针对产品进行开展,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大多采取的是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也就是打价格战,然而这种经营模式往往看不到市场营销的真正效果,只会让市场的竞争变得逐步激烈化。机电企业目前需要将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转变,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营销模式,由产品的价格到服务的模式进行转变,也就是针对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专业化的服务,将传统意义上市场营销的核心由产品转变为客户,从根本解决因市场价格战而导致的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
2.注重建设产品的品牌效应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由于营销的主体发生错误,导致企业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机电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产品的品牌效应的建设,若只是针对产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只会让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死循环中,无法从根本意义上改变市场,因此,产品品牌效应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客户的满意程度并非是只针对产品,更多的是针对品牌,通过对品牌的不断建设,能够更好的化解市场风险,从而减少因产品成本的增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
3.确定市场定位
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确定企业的自身定位,才能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我国的市场环境是极为复杂的,市场发展态势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世界上最发达与落后的市场都存在,因此机电企业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应当找到自身定位,根据当前市场现状,及时的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改变市场营销模式,建设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缓解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4.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是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就是CRM,在实际的市场营销活动中,CRM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市场客户的开发与发掘,还能够针对现有客户进行管理,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服务人员更好的进行企业与客户间关系的维护,也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客户资源的再次挖掘,避免因为市场态势发生变化时出现客户资源短缺等情况。另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减少进行市场营销成本,大大提升营销效率,还能对客户提供的售前、售后等服务进行快速有效的跟踪记录,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客户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篇8
引言
金融是上海自由贸易区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我国是通过了是几年的努力,才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为WTO当中的第143个成员。十多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方面加速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对外贸易方面也位居世界前列。因此,我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更进一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是主要任务,保持先进的引领优势是重点,同时也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演变趋势
1.全球经济新趋势
近几年,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兴的全球经济贸易制定出了谈判规则,使得WTO没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利。由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主导地位的全球经济贸易规则有三大类别,分别为西半球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 TTIP),TTIP已于2014 年达成了,包括欧盟 27 国和美国;东半球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 TPP),亚太地区的 13 个国家或地区正就 TPP 进行谈判;多边服务业协议(Plurilateral Service Agreement,简称 PSA),包括美欧日等 21个国家或地区已启动 PSA 谈判。一旦这三大类的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形成,定会给国际的贸易和投资方面带来影响,并且此后这三大规则成为世界的经济贸易规则。新的经济贸易规则有着高标准、覆盖国家范围较为广阔的特点,使得现如今的WTO将被完全视为空壳。但要注意到,这三类新的规则当中不包含我国如今的新兴和发展中的经济体,否则,我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然而,我国要防止经济被边缘化,使我国的经济能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建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对全球的任何国家和地区开放,让他们可以自由地投资和贸易,让我国能与全球的贸易形成一个对接的窗口。再进一步对海关、市场等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消除各方面的障碍,以便我国能尽快适应新型的全球经济贸易的规则。
2.人民币国际化
2009年7月,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正式启动,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的贸易大国,然而现在人民币在全球的流动还是相对较小的。这种情况与我国当前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相差有些出入,因而,我国要大力推进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使人民币更加国际化。这样不仅能使我国摆脱对其他国家的货币的依赖,还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说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的稳定环境、资金的兑换中心等等,还有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是必要的。从当前的形势看,我国的香港建有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同时也因为各方面的机制欠缺,市场不发达等情况,还有香港有着自己的货币,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压制了人民币的使用和流通。基于此,我国目前要在大陆内部找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再建立一个人民币的离岸金融中心,为国际贸易和贸易的投资提供一定的人民币,也使在我国居住的非本国居民能够以低成本获得和使用人民币,还能不受到管制等约束。这也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市场的使用率提高了,还能发挥人民币的各项职能,打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二、了解有关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创新的背景
1.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社会背景
全国的金融经济、贸易等中心都集中在上海这个发达的地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的重要作用。对上海的经济自由贸易发展金融的创新,在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金融环境,同时对我国在金融上的创新和激励都有着先锋的作用。
2.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背景
在上海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企业、服务业与制造业这三大产业占很大比重,因而对服务业的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对经济贸易的投资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些与金融经济都有着很大的联系。另外,国外对上海的投资比重也相对较大,国际上的金融和法律制度在上海能得到较好的推行并实施。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上海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地基。
3.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政治背景
现如今,全球的经济贸易竞争非常地激烈,竞争的程度也在随着它不断地深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三大经济体尝试着在此建立新型的全球经济贸易体制,从而阻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了不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对我国造成影响,已经主动的将贸易区的大门对外敞开,坚持“走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从而在经济贸易当中掌握经济的主动权。
三、分析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金融创新的现状
1.完善账户的管理机制
经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账户,我国境内和境外贸易账户之间的交流,贸易账户的资金兑换等的创新在于对这些账户的管理机制要改革和完善。本地居民和非我国的居民的外币与人民币分账户管理,还有金融机构的管理分账核算,这便对练得金融管理放宽了很多。境内与境外账户之间的交流,要有一定的沟通,但是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资金流通体制这也对境内境外的金融流通放松了管理。
2.对境外投资,使贸易市场开放
对金融的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在于多对境外的经济贸易进行投资,使经济资本的市场能稳定下来。为了大力度对境外的投资,已经在大范围对个人的证券投资放松了很多;同时,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对外投资也放松了管理,这也使得贸易市场更开放,更稳定。
3.市场化的利率
上海的金融改革和创新的新举措就有使利率能市场化。到目前为止,已有明确的区域实现利率市场化,在区域之内大量的金额可以转让,或者存在银行里,还有提高一小部分外币的存款利率。
总体来说,上海的浦东是我国第一批的经济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因为上海的经济从古代开始就比较发达,是富有的长三角经济带,有着我国最多的金融交易中心、银行、贸易市场等,这也加快了上海的金融中心的建设和保持上海在国际上的地位。
四、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创新方案
1.在组织上进行改革的方案
对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发展情况的考察指标主要有负债结构的调整、业务和客户的发展以及资金收入的结构调整。政府从组织战略出发,使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从组织上发展,让政府对其的投资力度加大,以及相关产业的总体布局合理,这两项当成是评价的指标。然而,考虑到经济贸易企业的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体系的效益,贸易区内所占的比重和新兴的企业的收益都可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2.有关主体加大对利益贡献的程度
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创新中金融机构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的指标、贷款的指标、创新的指标等,而金融的法制性和公务员的参与则是政府对上海经济自由贸易区金融创新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贸易区内,对金融创新的评价指标有贸易企业的贡献和贸易企业的忠诚。
3.有关主体对金融创新的满意度的考察
服务是金融制度的一个宗旨,企业对经济贸易区金融的环境和制度的满意程度是以相关企业的满意度
作为指标来评价的,以便于衡量金融的创新制度是不是可以为经济发展区提供机遇。另外,还可以从经济利益的方面出发,它包括成本、利润和风险调整的收益的指标,这也是对金融创新制度的满意程度的一项考察指标。
站在政府的角度,政府所制定出台的金融制度对金融的创新有一定的进步性,因而,企业的缴纳税收的贡献可以作为对金融创新满意度评价的一项指标。
4.完善相关业务的流程
相关业务的流程方案的改进包括成本、利润等,这作为金融机构的评价指标。而政府则是对金融行业的工作效率,法律法规的执行等出发评价的,让金融的投资流程和金融业务的管理流程也成为经济区域内的评价指标。
总结以上的几个方面的措施,它们都是利用绩效棱柱模型的理论来创新的,绩效棱柱模型理论在管理学当中是用来评价一个组织的绩效的三围框架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由组织的战略、组织的能力、相关业务的流程、相关主体的利益贡献和相关主题的满意程度所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五个不同的方面就组合成了一个三角棱柱的模型。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内涵
工业革命产生后,各国对于经济贸易的方式出现两种主张,一种是自由贸易,另一种是贸易保护主义。这两种贸易主张一般出现的规律是: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繁荣的时期,各国通常主张自由贸易,而在经济萧条、经济危机时期,主张贸易保护的会比较多;经济实力有所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的国家会主张自由贸易,经济水平下降、综合国力逐渐减弱的国家会走贸易保护的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自由贸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多数时候,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各国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然而,凡事有好的一面,也必然会有风险的一面。各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很大程度的限制民族产业的发展,使民族经济逐渐下滑。因此,很多国家都采用两种贸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一边通过自由贸易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边采取适当的贸易保护,增加民族产业的竞争力。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就是设置贸易壁垒,也称贸易阻碍,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顾名思义就是对进口的商品征缴高额的关税来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而非关税壁垒主要是通过设定严格的进口许可制及进口配额制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两种手段都能够有效的为发展中国家抵制外来商品对本国商品的冲击,使民族产业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多发达国家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调整国际收支。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壁垒的新特色
1.大范围的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展,世界各国之间通过进出口贸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都有意识的推出贸易保护措施,美国率先推出了“买美国货条款”,试图通过这种保护性的条款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随后,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的出现,并且受到保护的商品也越来越多。以往比较主张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也积极的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甚至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倡导者。
2.区域化的贸易壁垒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背景下,很多国家之间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结构,导致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呈现了集团化、区域化的特征。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再按照国家壁垒的思路开展,而是更多的推出了区域性的贸易阻碍手段。这种具有集团性质的区域性贸易保护手段,有效的阻止了其它竞争对手对组织内成员国经济的威胁,使组织内各成员国的贸易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进而加快了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3.灵活性的贸易壁垒
关税壁垒虽然用较高的进口税来限制外来商品的进入,但是它毕竟还是相对透明的。新特色的贸易壁垒主要是采取非关税壁垒,其中较典型的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这种贸易壁垒手段具有不确定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可能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标准来抵制外来商品的入侵,使贸易壁垒具备了灵活性的特点,甚至有的国家提出了节约资源、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关注人类健康、安全等口号,将这些同样作为贸易保护的理由。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市场的影响
1.危机爆发时期
该时期我国的实体经济暂时未受到严重的影响,主要的影响集中在金融系统。虽然国外的发达经济体呈现了不断衰退的趋势,但经济的总体趋势还是呈小幅度增长的,我国的经济也是以一种健康、平稳的姿态增长的。
2.危机升级时期
金融危机的持续升级引发了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各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强烈的震荡,全球三大发达国家经济体也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由于国外对外来商品的需求量降低,我国的商品出口额也大幅度的下降。该时期,很多国家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货币危机,货币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但人民币却出现升值。两种原因共同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的盈利额降低很多。对外贸易经济占据我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所以出口商品盈利额的降低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度下降。
3.经济回暖时期
经过世界各国对经济的不断调整,到目前为止,全球化经济已经逐渐出现回暖现象,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进出口贸易市场也开始缓慢的发展,但由于国外的经济总体恢复速度较慢,致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的增长速度依然低于进口商品的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和贸易收支情况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逐步回升。
四、金融危机下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首先,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发达国家都设置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该手段的推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商品的出口量,使我国向发达国家发展的步伐明显减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资金匮乏和技术相对落后两个原因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之一,应该详细的了解WTO中的相关技术标准和程序的规范要求,要全面享有WTO成员国的各种权利,尤其是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针对性的技术贸易壁垒。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我国要学会运用WTO中的各种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国外贸企业要结合WTO中的规定,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特有的技术法规体系和贸易救济体系,不断稳固我国在WTO中的地位。其次,技术壁垒之所以能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形成阻碍,究其原因就是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状态,很多商品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该不断的提高各项技术水平,强化对技术科研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技术上的创新,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样,无论多么坚实的技术贸易壁垒,都挡不住我国外贸市场的发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应制定出系统的技术标准及配套的技术认证体系,使我国的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企业要紧跟政府的领导步伐,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商品的技术含量,同时,企业要加强经济上的各项管理,尽量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和产品生产上。
2.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虽然绿色壁垒并没有充分发挥对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作用,但无论怎样,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绿色壁垒还是具有存在意义的,因此,我国外贸企业要想打破绿色壁垒的贸易阻碍,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时刻认识到只有绿色环保的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经济利益,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只有实现企业生产的高环境标准,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国要加大环保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我国的各项生产环节都处于绿色环保的大环境中。另外,要促使企业的各项生产进行绿色认证,企业在生产中应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放在同样的管理位置,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拥有高度的信誉和美誉,力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收的局面。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开始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这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面对此现状,我国外贸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抵抗外贸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经济带来的压力,坚持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外贸环境,同时,外贸企业要随时洞悉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项产业的结构,力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琼.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分析[J].中国商贸,2011(36).
[2]孙雅洁,郝宏魁,周腾.浅谈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8).
篇10
加入WTO后,在世界各国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的推动下,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愈加突出,发挥的作用更大。不过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显而易见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相对薄弱,但不可否认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随着服务贸易很快的发展,服务贸易的组成部分旅游贸易也很快的发展,旅游贸易的发展在中国有很大的可提高空间。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在2020年,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由此也可预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及其相关产业定能获得高速发展。安徽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美景令人神往,同时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其也成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而享誉中外,每年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游玩。黄山固然魅力无穷,可除了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花亭湖等景区同样不失风采,它们各有自身特色,以其独特魅力令无数游客为之疯狂。它们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黄山一样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天柱山和黄山还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这也是世人对它们风采的认可。除此之外,安徽省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所有这些优秀的资源不仅提高了安徽省的旅游文化品位、打响了安徽省旅游品牌,而且对安徽省旅游贸易的发展以及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衡量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
(一)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于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提出。这个指数是用来定量表述一国内各个产业相对出口的情况。本文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特定对一国某一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RCA指数,进行了如下定义:一国某一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占该地区出口贸易总额与本国旅游外汇收入占该国出口贸易总额的比率。
(二)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
现行经济学教材说,出口市场占有率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此,本文将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设定为:安徽省旅游外汇收入/全国旅游外汇收入。同时把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和中部其他五省进行比较。安徽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份额在全国旅游市场中所占比例并不突出,2013年时仅为3.21%。但是与其他中部五省比较,其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这也说明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比较具有竞争力。
三、影响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选取指标,搜集数据
实际生活中,人们外出旅游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交通便利与否,旅游区的娱乐设施、餐饮、住宿、购物等。可以看出,影响旅游业相关竞争力的因素比较多。本文通过综合衡量,认为旅游产业组织、发展潜力和交通状况在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上作用很突出,因此以这三个指标为核心,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选取2008-2013这六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下文章中模型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
(二)模型设定,建立模型
首先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对选取的三个指标进行一定的假设。用安徽省旅行旅游景点提供的星级宾馆数量来表示旅游产业组织,而旅游交通状况主要以安徽省铁路运营历程来衡量,旅游发展潜力原则上应该使用安徽省高等旅游院校在校生数量表示,但是考虑到数据搜集问题,本文以安徽省高等院校管理学专业在校生数量来代替。
1.旅游景区的星级宾馆数量对旅游服务贸易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当星级宾馆数量每增加5.3%,旅游外汇收入才能提高1%。这可能和安徽星级宾馆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存在较大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体,当他们外出旅游时可能由于资金原因,在选择住宿时更加青睐于一些价格低廉的快捷酒店如如家、青年旅舍等等。
2.铁路运营历程对旅游服务贸易的作用,从回归结果看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变量对Y作用不显著。这与我们生活常识相违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呈现多样性,其中自驾游现象明显逐年增加。此外随着高铁线路的拓展,为了赶时间,坐火车旅游的人数逐渐减少,乘坐高铁和动车成为主要的出游工具。
3.学习旅游管理的人将来对安徽省旅游服务产业的作用不可忽视,是股潜在的竞争力。高校学习旅游管理的学生,他们将来对旅游服务贸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在于理论的学习和真正的实践脱轨,只有把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出高校学生的真正价值。
四、关于加强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政府加强法律保护,保护自然景区的完整性,禁止肆意破坏
对任何有意破坏景区、造成景区财产损坏的行为都给予严厉处罚,起到警示作用。加强自然景区的维护,对相关损坏的自然景区及时加以维修护理,还原其原样,保持其自身特色。
(二)政府应加强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
我们所看到的安徽省过去的宣传都是以一些著名景点为宣传目标如黄山迎客松,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九华山,造成了游客只知道有这些景点,却不知道在哪里的窘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著名景点的宣传,应以这些景点为中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打造安徽旅游品牌。
(三)政府应加强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措施
安徽省应着力构建良好的交通环境,只有拥有高效通畅的交通网络,才能使游客旅游更加方便,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加强省内旅游景点的交通设施建设,可以开设旅游专列车,降低游客的旅游成本,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能感受到景区的完善服务又不至于花费过多,形成旅游的良性循环。
(四)加强与江浙等周边旅游强省开展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