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

篇1

数学课堂导入激趣认知水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新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地去学习,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使学生学习的思维由浅入深,进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

1.导入必须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之成为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导入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可以是新课内容的知识准备和补充,也可以是新课内容的组成部分。

3.导入必须符合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体现,新课导入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4.导入必须简洁、紧凑。导入是一个过渡环节,要简洁、精炼,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就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作简单的阐述。

1.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在引入新课时,提出似乎与本课内容无多大联系,而实质上却紧密相连的典型问题,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法。亚里斯多德曾经讲过“思维自疑问惊讶开始。”设计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活跃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一般来讲,数学中的悬念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时,假如把地球近似看作一球体,绕着赤道用一根绳子捆紧,然后把绳子放长10米(假设绳子离地球表面距离均等),中间的空隙能容纳。

A.一支铅笔B.一只老鼠C.一只猫D.一头牛

结果,学生猜测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使学生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悬念,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复习导入法

知识绝不是孤立的,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续。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例如,在讲授“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时,先让学生回顾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公式,am÷an=am-n (a≠0,m,n都是正整数,且m>n),然后让学生讨论当m=n和mn时的情况,从而引入新课。

3.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阐明对学生的学习目标,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有最快的方法剪出字母A,然后再出示:“北京古宫图”“飞机”“中国结”“脸谱”等图形,让他们找找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4.联系生活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爱学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

例如,在学习正多边形时,先让学生去收集常见的地砖和墙砖的图案,却不见由正五边形,正七边形等其他形状的,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入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弄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带着疑问进行学习,像这样的导入,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入手,由学生自己去计算、思考,很自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5.诗词导入法

诗词导入法,就是通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诗词来导入新课。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视图”时,开场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学能说说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横看,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然后说,这首诗隐含了一些数学知识,他教会我们怎样去观察物体,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视图”。

6.类比分析导入法

类比分析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知识经类比分析,得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外一些特殊知识的导入方法。康德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使知识向更深层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引申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教师指出:方程的解法与不等式的解法有类似之处,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先让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把等号变为不等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让学生解答。这样的导入能把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的对象迁移到未知的对象上去,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导入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选用,精心设计。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都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统一,都要简明扼要,紧扣课题,不拖泥带水,不影响正课进行,通过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上最终达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明确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期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的四个要素.

[2]数学课程标准.

[3]走进高效课堂.

篇2

一、初中语文教学要强化预习方法指导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预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解决一些基础性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提高预习方法技巧性,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向学生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不仅强调预习习惯的培养,而且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预习。同时,在预习中要制定预习计划,对预习达到什么成效做到目标鲜明、心中有数。在预习活动实施环节,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浏览等形式了解教材背景,解决生字词以及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概括,还要对照课后思考题尝试自主分析理解,这样的预习方法既全面又突出重点,能达到解决基础性问题和提炼难点的目标。强化预习习惯和技巧的培养,能够实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以及奠定学习基础的双重作用,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预习方法指导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与整体教学设计融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要强化记忆技巧指导

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记忆这一技能方法,无论是课文的背诵还是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都需要强化记忆。在技巧指导方面,笔者侧重于抓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是重视提高学生记忆的形象程度,指导学生将枯燥的知识点与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顺口溜等形式将一些文学常识、语法要点进行形象记忆。其次,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了记忆时间节点的指导,每一节课教学之后,何时开展第一轮复习,相隔多长时间进行回顾,这些时间间隔里面大有科学,蕴含了人脑记忆规律等诸多技巧。笔者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帮助学生科学制定不同轮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达到花最少时间取得最佳效果的目标。此外,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串联也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语文知识实现前后联动,从一个知识点的记忆带出多个知识点的回顾,可以增强语文学习理解的效率和巩固程度。重视记忆技巧指导,能够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高效的学习活动中达到预期目标。

三、初中语文教学要强化探究路径指导

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与师生互动效果如何,对教学效率具有明显影响。笔者在教学中大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浯动中开动脑筋相互交流,自主寻找答案、尝试总结规律、提炼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学习活动的深刻程度,增强了学习效果。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强化了思维线索、思维角度的指导,以一组思考题引导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思维方向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让学生能够正确思考问题、深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在语文课堂上,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即提高了探究学习能力,又养成了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

四、初中语文教学要强化迁移运用指导

语文学习是一个灵活机动的过程,也是记忆迁移再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笔者在阅读分析教学中,侧重于引导学生结合思考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针对写作框架、运用手法、主题与思想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自己尝试提炼总结文章哪些写作技巧值得借鉴,与作文写作结合起来,在课外开展仿写活动,这样的迁移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的经验技巧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强化这一方面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学习中提炼出通用的方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五、初中语文教学要强化自主巩固指导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45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历史学科学习,因此,对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正是学生有效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大好时机。现代教学倡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只有有效解决了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生没有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避免学生在历史知识点学习的过程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无疑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方面存在不足,教师按照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对学生该如何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进行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进而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影响了知识点有效呈现,同时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

为了使初中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而就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来没有引起重视,同时也没有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无疑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方面存在不足

历史虽然是一门学生十分喜欢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学习难度相对不大的学科,然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并没有对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方面引起重视,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与知识点的讲解结合起来,使得学生难以在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引导下更加高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二、应对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上文对目前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以解决,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针对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理解知识点。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点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通过理解知识点进而深入掌握知识点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在新时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机械的记忆知识点的情况。

(二)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针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

针对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将学生有效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本人会针对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进行集体作答,这样就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四)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篇4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与补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稳步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成绩.

本文对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进而影响着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薄弱

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总是急于求成,在还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就急忙进入下一学习阶段.还有些学生好高骛远,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或表现欲较强,过多追求难题、偏题的解读与学习,不仅抓不住学习的重点,还不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不能从基础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而在正常考试中成绩无法提高.

2.学习方法不当

良好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与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而在实际高中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并不能根据自身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及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是盲目跟随,只注重看教师如何指导.还有些学生认真听课记笔记,但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对难点知识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请教老师而是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理论与思想,这也是学习方法不当的体现.

3.缺乏学习动机

高中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再加上从小到大一直在接触数学学科,但成绩又无法提高,所以心里会产生厌恶与排斥感,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也重,于是对于不怎么感兴趣的数学学科缺乏学习动机,甚至有些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也因为其他原因而成绩无法提高,致使学习兴趣被磨灭,除了要应付高考而并无积极正面的学习动机.

4.缺乏学习主动性

高中面临高考压力,学习任务繁重,难免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学习任务过重,缺乏更多自行思考的时间,慢慢产生对教师的强烈依赖心理,只会一味地跟着教师的引导方向与步伐走,被动应付而盲目学习,并不能充分利用教师的指导而实现自主学习与思考,结果只能紧张地跟随全班的学习节奏而迷失自我,不仅不能充分理解教师教授内容的含义,而且会因为无法提高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排斥感.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方法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基础知识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只有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支持下才能为数学学习提供可靠保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同时注重每一阶段的学结,做好自我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并改进,注重联系曾经学过的知识去思考,切忌急于求成.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结构、相互间的联系及类型归类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注重与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借鉴其他同学的有效经验,并结合自身状况归纳总结形成对自己有用的新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式;备考技巧

高中历史学科属于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承担着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情感渗透等多重职责,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进行备考。高中历史教师在制定一些有效的学习方式之前需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存在的普遍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制定出符合阶段学生特点的一些方式和技巧,通过有效性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一、明确学习基本要求,夯实历史学习能力基础

高中历史的学习虽然需要勤奋踏实,但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对历史学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一定明确的认识,详细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找出适合自己学习进步的方式,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包含有背诵、分析、探索、总结。在背诵中强调理解性记忆,实现高效记忆,历史科目中需要记忆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历史事件较多,学生面对大量的背诵内容如果只是单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很难将这些内容完全记忆下来,对于记下来的内容也容易混淆,导致知识点的错乱,因此,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在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缓解机械性记忆的枯燥。在分析方面结合自身平时的历史测验成绩综合分析,对于错题不仅需要掌握错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还需要针对与错题有关的所有知识点在心中有一个梳理,找出自己不熟悉的内容重新进行巩固。在探究方面,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面,要积极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从各种书籍、电视以及网络中了解与之有关的历史时间,在了解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自身的见识,同时也能提高历史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总结环节中应该充分担任好引导者的身份,对于学生的学习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的经验,从而提炼出适合自身学习提高的最佳方法。

二、开展方法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对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发现和推广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去尝试。首先需要了解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利用课余时间将所学到的知识点通过历史线索搭建框架,让学生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看待每个知识点,历史应该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每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有其前因后果,只有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系统体系,才有利于学生将各个历史知识点完整结合,提高学习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从人脑记忆规律以及先进记忆法两个方面入手,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后时间检查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效果,并穿插有关知识点的考查,加强学生的理解性记忆。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由于传统教学课堂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习惯性地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中跟着教师的思维,自己并没有扩大思维范围,对问题的理解深度以及认识的广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第一步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力量。目前最有效的课堂形式就是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公开性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想法各抒己见,通过参与学习环节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互动中,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并扩大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自身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其次,教师在授课时采用诙谐的幽默语句生动地表述历史事件的发生,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根据本文的分析,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学习技巧方面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并且改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体现出学习主人翁的地位,通过一系列学习方法的改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汉森.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16(12).

篇6

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随着英语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队伍当中,其中包括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者和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把英语作为外来语)的英语学习者。中国人作为EFL的英语学习者,把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障碍;原因是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系。简单来说,汉语使用的是汉字,也就是一系列符号文字来表达意思;而英语使用的是字母,即通过语音来表达意思。换句话来说,中国的汉字是基于文字的形象来传达意义,而不是像英语那样通过字母拼写成的单词传辞达意。从一系列相关学者的研究中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英语的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者听力水平的影响,也就是学习者对英语语音的分辨理解程度的影响;相对而言,汉语的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汉语写作水平的高低(Tan,Spinks,Eden,Perfetti & Siok,2005)。

因此,当中国学生初学英语的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入手,因为长期以来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建立在学习汉语的基础之上的,一开始学习英语这种完全不同的由字母构成的语言体系,无论是大脑思维还是认知方面都是不太适应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汉语和英语的本质不同:当看到某个英语单词的时候,学过发音规则和音标的人可以马上读出这个英语单词,但是可能不知道单词的意思;反之,当看到某个汉字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汉字的形象,而不是它的读音,学习者在读不出字音的情况下也可能猜出汉字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而不能言传”。

二、第二语言学习方法的基础理论

学习方法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尤其重要,它们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学习,还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并存储他们希望从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信息。Hsiao和Oxford(2002)曾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学习方法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必备工具,为他们有效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学习铺平了道路。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使他们的自律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Hsiao和Oxford(2002)对台湾一所大学的534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学习一门外语并不等同于使用这门外语。这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分清学习外语和使用外语的侧重点,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以使得学习和使用外语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第二,需要意识到语言学习的环境,环境的变化通常会引起学习方法的改变。第三,学习方法的具体性和一般性是相对的,对学习方法的具体性和一般性要有明确认识,学习方法的使用越具体越好。第四,创立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方法(task-based strategy)。也就是说不应该把学习方法看成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技巧,而应把学习方法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结合,即把学习方法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Hsiao和Oxford(2002)建议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通过教授学习方法来加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自学能力,研究找出适合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把这些方法融入到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外语。

三、ESL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及影响因素

如上文所提到的,环境不同学习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在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之外的英语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语言学习特点。由于这些学习者的母语并非英语,所以生活在美国这个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以适应这个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id(1987)在他的研究中指出:ESL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动态学习法(kinesthetic learning strategy)和触摸式学习法(tactile learning strategy),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不倾向于使用分组学习法(group learning strategy)。调查显示: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倾向于可视性学习法(visual learning strategy)和触摸式学习法(tactile learning strategy)。在接受调查研究的六个专业的学生中,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之外,其它五个专业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最倾向于动态学习法而最反对使用分组学习法。从年龄方面来看,被调查者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使用可视性(visual learning)、听力(auditory learning)、动态(kinesthetic learning)及触摸式学习法(tactile learning strategy)。从在美国生活和学习英语的时间长短来看,在美国生活时间越长,越倾向于听力学习法。从母语的背景来看,母语为阿拉伯语和中文的学习者都对可视性学习法(visual learning strategy)有很强的倾向性。母语为中文的学习者甚至选择了听力学习法(auditory learning strategy)作为最喜爱的学习方法。

四、中国EFL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及影响因素

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英语学习者。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技巧及影响因素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Gob和Foong(1997)对中国大陆一所本科院校的175名在校本科生,同时也是EFL学习者进行了研究,目的旨在调查EFL学习者的学习技巧使用频率,以及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性别对学习技巧的使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使实验严谨,研究者首先对175名被调查者进行了英语水平测试,之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被调查者的学习技巧使用种类及相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是被调查者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而记忆法(memory strategies)是被研究者使用频率最低的方法;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习者更注重于使用学习技巧;女性学习者相对于男性学习者而言更善于使用各种学习技巧,而且女性学习者在学习受到挫折的情况下能更快地调整情绪加以应对。

虽然以上调查结果显示记忆法的使用频率最低,但是另有调查显示:记忆法(memory strategies)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成功的学习方法之一,这取决于学习者如何使用这一方法。Gan(2004)等在对中国EFL学习者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不成功的学习者学习词汇的方法只是限于死记硬背(rote learning),他们似乎陷入了“死记硬背―快速遗忘―心理受挫”这一恶性循环;然而,成功的学习者除了使用记忆法记住单词,还辅以练习对单词进行巩固。多数成功的学习者还表示他们经常练习阅读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熟悉它们的应用。以上研究表明:在词汇学习方面,成功的EFL学习者与不成功的EFL学习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在对单词的记忆和巩固方面技巧的使用。

EFL学习者学习技巧的使用除了受到他们自身英语水平和性别的影响之外,一些研究表明:学习方法的使用还受到个人认知因素(internal cognition)、情感因素(emotion)、外界刺激(external incentives)和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context)等因素的影响。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学习或者曾经学习过英语。不论是到美国、英国等英语语言国家留学的ESL学习者,还是在中国的教育机构接受英语语言学习和训练的EFL学习者,如果想要使自己的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效,都必须找到并发掘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适合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工作中将会大大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Gan,Z.,Humphreys,G.& Hamp-Lyons,L.Understanding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EFL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4,(88):229-244.

[2]Gob,C.C. & Foong,K.P.Chinese ESL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A look at frequency,proficiency,and gender.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7,(2):39-53.

[3]Hsiao,T.& Oxford,paring theories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2,86(3):368-383.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轻负高效;课堂氛围;教学策略

“轻负高效”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高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轻负高效”的策略,仅供参考。

一、师生之间加强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轻负”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减下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此,就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大胆积极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改变传统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讨论事宜,真正帮助学生解惑,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真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探讨活动,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在欢乐中学习和接受数学知识,真正达到“轻负”的效果。而实现“高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数学教学课堂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二、同学之间增强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需要多个学生一起探讨,结合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提高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时,自己所学的知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从而真正实现整个班级的进步。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出多个题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中那些不会答题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在分配小组时,教师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争取做到以优带次,中等水平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设计出更多更全面的习题,让每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向他人学习。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难度系数不等的应用题,让每个小组分别做出解答,之后相互交换答案,学会其他小组的答题技巧,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三、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内容的整体难度不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大纲的要求,对整个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选择一些更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多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以便创新出更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目标。此外,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教师需要跟上时展的要求,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学服务。例如在学习《运算定律》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书本中典型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细致的讲解一遍,让学生真正吃透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内容讲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鸡兔同笼的故事,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算出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尽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知识点的答题技巧。

四、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这时教师将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始终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吃透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出本节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拉近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方便学生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来开展教学,借用钟表这个工具更加形象直观的给学生展示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具置,之后随意调整钟表指针的方向,让学生报出准确的时间,这样不仅教会学生认出时间,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知识并不难,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数学的身影,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让学生会更加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质量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数学课堂采用黑板教学已跟不上时展,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数学知识用声音和画面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年月日》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下载更多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年月日的数量以及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而让学生了解人的一生大概有多少个年月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珍惜每一天。

六、结束语

总之,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努力,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实现“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梳理出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巧,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13

虽然高中地理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又有理科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我们的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一定要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前提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何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讲究三点:眼到、手到、心到。眼到:需要学生用眼睛仔细去观察,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手到:要求学生用笔去记住关键的知识,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心到: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许多高中生觉得地理的学习很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乏对地理这门学科的理解,他们认为地理有自然、人文、国土、区域四大板块,融合起来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这是因为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而某些学生的逻辑思维混乱、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动机和兴趣,因而,加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度。下面通过五个要点来讲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效果。

一、学会高效地利用地图

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要想学好地理首先得看懂地图,在学习自然地理和地球的时候,学生必须得记住那几张春分秋分图,这些图的判断需要学生拥有一些数学方面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可以根据阳光照射地球时,地球俯视图凹凸的两面来区分夏至和冬至。在学习各种地质图、地形图、地理数据图、地理漫画图等时,需要学生学会以下三点:1.要学会读图,即首先要读懂图的主题信息,还要看清楚图上的细节。2.要学会图像转换,要学会将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还要求学生学会图文之间的信息对接。3.学会利用图上的信息,学会将图上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学会将图上的要点进行形象化的记忆。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的时候,要学会记忆中国的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资源图、中国作物分布图、中国人口图等。记忆这些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这些图中的区域进行定位,利用各种图的特征与不同的图的区域相结合,从而做到一看图就想起该图的特征,看到图的特征就联想起对应的图。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之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看图识图的技巧,还要教学生画图的技巧。最好让学生经常练习画图。久而久之,就加深了对图形的记忆,学生经常练习作一些等温图、洋流图,这样在考试中遇到了就能游刃有余地面对了。

二、加强对教科书的理解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合了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同时它所涉及的范围又很广泛,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方方面面都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然而,有些学生缺乏对教科书的理解或是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分析与鉴别。例如:在分析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只会从太阳辐射方面考虑,只有少数才会从日照时间这方面考虑。这些学生在考虑问题时,缺乏思维的跨越性、缺乏思维的宽度与广度,没有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缺少对教科书的深度解剖,从而形成了思维的定式,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也相应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严密性,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在课上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老师可以为其解答,若是有个别异议的地方,大家可以一同讨论,一同解决。万事开头难,要加强对教科书的理解就得学会从基础抓起,学生要扎扎实实打牢基础,脚踏实地的学习地理原理。在掌握了这些原理、规则以后就能够找到其他相似事物的规律,然后分析问题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注重学习地理的过程

学习高中地理和其他学科有着相同的环节,学生在课前进行仔细的预习,把自己第一遍看不懂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回过头来看第二遍,如果还是不懂就做上记号,准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若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留历史问题。在课后将当天所学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适当地结合一些典型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将做错的题目归类,看看自己那些方面比较薄弱,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更正和补充。

四、提高联想记忆力

高中地理各方面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这就表现在众多的地理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关联。许多学生缺乏对地形、地貌的理解,这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将抽象的事物立体化,这就加大了学生的解题难度。学生想要提高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需要以下三步:首先,要培养一种地理思维,分清新课程标准对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然后,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在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要听老师讲,还要学会自己将重要知识点说出来;其次,在早间还可以多读读所作的笔记;最后,在读图之时,同学不仅仅只需要读图,还需要多动动手画一画,同学们在进行地理学习的时候,除了感官记忆外,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关联。如:在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就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来形象地记忆,把陕西省比作一个跪着的兵马俑、把海南岛想象成一个硕实的椰子等。

五、将地理与生活相联系

许多学生只是单纯地将地理的学习作为一门任务来完成,有这种思想对于学习地理是极其不利的,学生需要将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才会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有极大的d趣,他就会高效地完成这件事。例如:我们平时登山的时候会发现,人越往高处走,空气就会变得越冷,这其中就有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

篇9

【关键词】卓越课堂 中职英语 教学 运用

当今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应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英语作为工具,越来越表现出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面临学生基础薄弱、对英语没有兴趣等困难。如何改进英语教学,使英语不再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障碍?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卓越课堂”这个新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卓越课堂”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一、学生身边的一些话题

虽然学生都很熟悉,但是由于学生对英语已经接近放弃,所以话题再贴近生活,他们也不愿意配合老师。基于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应更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包括了学法、教师、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景等要素的一个系统,并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以中职学生为出发点,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满足他们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缜密、新颖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吸引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走,使学生的英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课堂活动的丰富性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主干,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适当的预设活动,则使课堂更加生动,使学习更加真实。中职英语教材的生活化,只要老师稍加处理就能使课堂活动多姿多彩。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合作型、益智型等多种课堂活动形式都能使学生们在“互动”的课堂中学习到最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性

中职学生的智商不低,那为什么对学习很厌恶呢?其实主要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英语本身是一种工具。学习一种工具的使用是没有捷径的。教师只有在学习方法上正确地引导学生们,才能使学生们学会使用这种工具。教会学生使用字典;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电脑;教会学生做笔记;教会学生做计划等等。这些都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是卓越课堂教学中一项得力的措施。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1.评价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笼统的评价,诸如“very 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学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方面做的很好,要继续发扬下去。对于学生的表现(如朗读、听写、做题等)老师都应给予针对性的评价点拨,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激情。2.评价要有技巧性: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别孩子不听讲,大家都在听,就他不听还趴在课桌上。有些老师就会沉不住气,停下课,把学生叫起来,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长此以往这个学生对学习就会彻底失去信心。如果老师能够在讲课的同时,站在他的旁边,轻轻拍拍他,下课后再找他谈谈,那么他就不会那么厌学。技巧性的评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评价要有风格性:评价来源于学生,语言要幽默精美、简短利落,学生就乐于接受。在课堂中不时地冒出:“excellent”、“good boy”……,可以使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短,感情也得到交流。4.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既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那在形式上一定不能简单化。多样的形式具有新鲜感,比如夸张的表情、不同的语调、肢体语言、亲昵的动作、小小的奖品……,都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你真诚的心,让学生们在你赏识的眼光中发挥他潜在的能力,课堂上很多超常的发挥就是这样生成的。

总之,卓越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是真实的,教学内容应当是扎实的,学生的收获应当是丰实的。卓越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为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客观地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课堂 教学 后动力

一、正确理解“高效课堂”,让课堂产生后动力

在课堂中,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学生不但能积累大量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且还能陶冶情操。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这样的课堂只能起到平台的作用。古人云:“读书全靠自用心,教师不过是指路人。”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相比,课堂只是一个缩影、一个窗口。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仅凭课堂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学生存在的许多问题仅在课堂上是解决不完的;教师把课讲得再深入、再全面,也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中所要解决的,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授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多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意识,从而使课堂产生后动力。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地去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得以完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从而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死的,但方法是活的,这与当前所提倡的“转教法为学法”“转变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一脉相承的。

二、如何让课堂产生后动力

(一)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思维意识在逐步发展、完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导,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为实现目标而付诸行动。

(二)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前提,否则,学生将“狼吃天涯,无从下口”。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方法,以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程度,去自主解决更多同类型的题。为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情况。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路和技巧的强化训练,以使他们做到熟能生巧、活学活用。

(三)提高学生会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动口的能力

“口说三遍,不如手中一遍。”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往往会刻板地要求学生按照他自己的设计思路去做,无形中就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被教师替代了,这样就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性,不利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尝试,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亲身经验和感受,这样,学生才能对指导掌握得扎实、理解得透彻。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包括的方面比较多,比如听课习惯、作业习惯、答题习惯等。但是总的来讲,无论什么习惯都离不开“细心”二字。只要细心,就会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失误,保证会做的题万无一失。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型,只要我们细心去分析,总会找到思路,从而凭借已有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正确解题。

(五)让学生感受成功,增强自信

对于学生来说,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就,就会产生幸福感。学生每学一点知识,都是一种进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从而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去寻求更大的进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激发学生“拼”着学的精神,确立他们端正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就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六)培养学生钻研难题的兴趣和良好的心态

学生学习的效果,心态影响占了重要的位置。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皮革马利翁效应”中提到:“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有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应把这个理念运用到学生身上,去尝试调整学生的心态。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钻研难题的兴趣,并向学生提出一些期望,并要在此过程中不断鼓励、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朝着期望的目标不断努力。

三、发挥好课堂后动力,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