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风险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并购风险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并购风险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措施

 

1. 企业并购及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1.1企业并购的概念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并购”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并购”即传统意义上的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广义的并购除了上述活动以外,还包括分立、分拆、资产分离等多种形式。论文参考。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2. 并购财务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

并购财务风险主要分为:目标企业估值风险、融资风险以及整合风险。论文参考。

2.1目标企业估值风险的产生对目标企业的估价可能出现的预测失误,就是并购企业的估价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收集的信息是否全面、有效。具体指标为: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多少及时间预期、财务报表相关数据、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偏差。

2.1.1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多少及时间预期

并购企业所收集的信息是否全面有效关键在于:(1)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2)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3)准备并购的时间长短。(4)目标企业审计时间距离并购时间的长短。

2.1.2财务报表相关数据

现阶段,财务报表自身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为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埋下了隐患:(1)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的披露。对于未决诉讼、重大售后退货、对外担保等所导致的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会计制度中虽然要求在附注中予以披露,但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目标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披露与否和披露程度。(2)表外融资。有些企业为避免融资行为引起财务状况恶化在报表中的反映,采用售后回租、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抵借等手段进行表外融资。(3)无法反映的重要资源价值及制度安排。由于货币计量假设的客观存在, 许多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价值无法有效地在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如重要的人力资源、特许经营权等。

2.2融资风险企业通常采取的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和认股权证。融资方式、结构、资金使用方式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2.2.1融资方式风险

(1)自有资金。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而且手续简便,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并购时都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2)银行贷款。以银行贷款融资可以弥补资金不足,但是我国企业的平均负债率比较高,再向银行融资能力有限,银行也加大了对贷款的审查和控制。(3)债券融资。此种方式需要严格复杂的审批,有相关的规模和指标限制。同时,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由于国家法律对于用途的严格规定,也难用于并购支付。(4)股票融资。发行股票融资存在的问题是收购方是否具有股票发行资格,不符合发行资格的企业无法通过发行股票方式实现融资。

2.2.2融资结构风险

目前,企业并购所需要的资金很难通过单一的方式解决。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情况下,企业面临融资结构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短期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结构。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将会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当中,如果效果不达预期,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机会。

2.3整合风险企业并购完成后,原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务资源及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及时迅速地进行整合,以期实现企业并购目标。整合期间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形式为:财务组织机制风险、理财风险和财务行为人风险。

2.3.1财务组织机制风险

并购企业财务组织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受自身的企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财务收益与期望值之间发生差异和背离的可能性。

2.3.2理财风险

并购企业理财风险是指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财务运作缺陷和财务行为不当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3.3财务行为人风险

并购企业财务行为人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组织内部管理主体因恶意或善意的财务失误、监控不力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1目标企业估值风险的防范3.1.1采用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定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市盈率法、市场价格法、同业市值比较方法、账面价值法和清算价值法。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

3.1.2关注财务报表的同时要了解表外资源

表外资源对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外融资和某些重要资源没有在会计报表内反映而引发的财务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重点调查售后回租、应收账款的抵借以及集团内部相互抵押担保融资、债务转移、现金调剂等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对人力资源、特许经营权等重要的表外资源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3.2融资风险的防范3.2.1现金并购风险的防范

对于现金并购中的流动性风险,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具体步骤是: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现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

3.2.2股票并购风险的防范

针对股票并购中股权分散、股价下跌的风险,并购企业应充分考虑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对股权分散和股价下跌是否可以接受,以及收购公司股票在市场上的当前价格。

3.3整合风险的防范3.3.1整合前财务审查

财务审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并购方确定被并购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充分地反映该企业财务状况。财务审查的内容包括并购后需要整合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哪些、需要的资金投入、企业的负债结构等重要财务问题。

3.3.2加强并购后企业的组织结构整合

组织结构的整合主要是并购重组后的企业的机构设置问题,其关键是合并双方的人事安排。并购方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尽快制定并购后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标准,做到人尽其才。论文参考。

4.结论

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是一项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更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对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治理并购的高风险,以指导企业并购实践,提高并购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们对并购活动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对防范并购财务风险问题也会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RobertJ. Borghese,Paul F. Boerjiesai .M & A: From Plan to integrate[M] . Beijing: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2004,368-371

[2]谢沛善 .企业并购融资的障碍及突破[J]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15:18-19

篇2

关键词:企业并购;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探讨

一、企业并购的优势

在现有的企业管理策略下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收购行为,即企业公司通过经济补偿、自愿平等的前提下获取对其他产业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资产,我们称之为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运营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的重组,资源的分配调整中一种重要的发展手段,特别是当企业要进行自我突破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候,企业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得到全新的行业技术,使企业在突破发展过程中降低不必要的发展风险,充分利用好企业并购技术可以使企业内部的效益日益增长,实现企业的规模发展,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率,使用最低的投入达到企业资源的整合为企业本身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税收筹划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外国引进一系列先进的企业管理概念,税收筹划便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企业管理概念,税收筹划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定义竟不相同,有人认为税收筹划是一种节税、省税、避税和税负的转移,另一种观念则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作为节税的一种经营理念。经过对其多种定义的分析梳理的情况下得出,税收筹划是指在于法律责任允许的前提下纳税人通过企业在发展经营和财务的实施和计划中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纳税方案,从而实现节税、省税,达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根据税收筹划的观念与概念的需求,企业在实行税收筹划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第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遵守一切法律责任法律法规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本原则,超出法律范围的时候企业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第二,税收筹划应该做出企业本身的利益分析。当税收策划的成本过高那么对其实施税收筹划便有些不值得;第三,在整体布局的前提下来实施税收筹划。最后,当纳税事实已经出现,需要纳税的项目和计税的依据都成为事实,但却没有提前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如果在进行税收筹划便是违反了法律法规,便不是节税而是偷税。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减少存在的防范风险,第一时间进行税收筹划方案的改调,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实现提升的目的。

三、企业并购中税收筹划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凭证的完整性

税收筹划一直是企业购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检查前提下,我们需要将企业的税收凭证完整的保存下来方便日后的查找。而现如今的企业税收的记录和保存从不同方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账簿中的记账凭证记录并不合理,保存的方法也不够严谨,对于未来未知的企业纠纷,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证明使其化解。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纳税期依法纳税但是并不是说明企业纳税义务的结束,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市场监察不充分,有些企业会通过并购手段来实现转嫁债务、偷税漏税,很多企业由于会计账簿中的税收凭证不全面,对其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纠纷,使企业整体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二)筹划方案的前瞻

企业在并购计划之前就要制定好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方案就是企业实施方案的前提,如果在企业完成自身制定实施方案在来制定税收筹划便失去了税收筹划的概念而是为了实现偷税漏税施展出不合法的手段形式。针对国家税法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调整性较大,我国的很多企业策划中,导致税收筹划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对税收筹划意识观念不够强烈,思想不到位,不能够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减少并购方案中税收负担,所以企业在进行并购计划过程中,要第一时间对税收筹划进行规整,从而减少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

(三)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随着大量的利益驱使下,很多企业在进行并购过程中违背了法律责任,使国家出现严重的税收损失,使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情况。在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公司业务逐日增多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从中触及税务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在这种氛围下对企业税收筹划的要求逐步提升,一些企业在违反税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实现并购,大大增加了企业并购的风险,不但不能实现企业的并购规划反而还危及整个企业的正常发展。

很多企业忽略了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整体地考虑众多方面因素,企业大多数在并购过程中只注重怎么节税,减少企业税负负担,从而导致实施税收筹划失败。

四、企业并购中税收筹划方案优化措施

(一)加强税收筹划意识,实现事前筹划规划

在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要强化企业对于税收筹划的意识,加强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规划与管理。首先,企业要认清本身并购实际,建立起成熟的税收筹划机制,对企业在实现并购项目中的税收筹划,实行评估与策划,加强企业的节税能力,减少企业为并购所付出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然后,通过设置相应的部门组织,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专业性,达成企业的筹划要求。最后,对于加强每个环节的税收筹划与掌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

对于企业来说税收筹划是企业并购事前的规划,所以增强事前筹划才可以使税收筹划更好地开展。首先,需要提升企业对于事前筹划的适应性,加强税收筹划的能力,随着时展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对于税收整体的筹划是企业并购不可容缺的一部分;然后,对于国家的税法与政策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中不断的改革与变动,企业更要增强对税收政策的适应力,加强企业对于税收政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增加对于国家政策的服从能力,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风险评估系统与税收筹划方案

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所以在风险评估这方面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于税收筹划的认识,使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风险降到最低。首先,根据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提升风险意识,政策风险企业一定要注重起来,所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与认知,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利用国家的政策得到控制使其影响达到最低。最后加强企业相关部门人员的知识梳理,听过企业培训使其风险意识得到提升,同时企业也要引荐一些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从而避免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承受的风险。

对于可能对企业并购产生影响的因素,企业要在并购的同时结合本身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减少此类的影响,所以,针对企业并购的规划来说我们首先要完善税收筹划的规划,加强企业对于节税和成本控制的能力。然后,企业要通过对于整体需求来考虑在实施并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及时地加以控制,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最后,控制企业并购时候的成本,在实行并购计划的时候要加强对于各个部门人员的交流与探讨,加强整个税收筹划方案的完整性,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并购支付方式中的税收筹划

F金支付有一定的自身缺陷,使其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会为其带来一定的风险,现金支付会使公司承受巨大的现金压力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

股权支付可以避免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任何税务支出,但是对于未来的企业税务会有一定影响。可以达到延期进行纳税的好处。股权的支付有不同的具体类型,所以其处理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虽然股权支付不同于现金支付,可以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但是股权支付并不能得到目标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税收抵免,股权支付也存在着股权稀释风险。

相对于现金支付与股权支付来说,混合支付相对来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现金、股票、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组合的支付方式我们称之为混合支付。国家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在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或股本账面价值)20%情况下,并购企业接受被并购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需与被并购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认。所以企业要在这比例是大于20%还是小于20%的程度上做出精打细算,得出有利的方案结果,与之同时,并购企业在混合支付中的非股权方式使用了公司债券或者可转换债券,债券的利息不仅在所得税之前扣除,从而减少了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更可获得一部分抵税利益。债券支付使现金支付的时间延缓,推迟了资本收益税的负担,从而减少了税务的负担。

结束语

税收筹划是企业并购规划中不可缺失的规划前瞻,企业要加强相关部门员工的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从而实现让税收筹划可以更好地为公司展开企业并购的计划,降低成本,减少并购风险,实现企业省税、节税。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是加速企业的经济快速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并购也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较为鲜明的主题。企业并购作为一项实现企业战略、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其中又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或收购的统称,是并购企业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

1.2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并购活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发生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可能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际严重负偏离而导致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2.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所谓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是指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而导致并购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损失的可能性。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预期。

导致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财务报表风险。财务报表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如果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本身不够真实或者经过粉饰美化,那么计算出来的目标企业的价值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利润预测风险。目标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对了解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并购企业真正关注的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并以此为主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第三,贴现系数风险。通过预测企业未来价值增值的方法来评估企业价值,贴现率的估计就是一个关键问题,而这种估计由于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结果的不正确。

2.2 流动性风险

并购占用并购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将导致并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并购后,并购企业可能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当并购企业采取现金收购时,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越强,并购企业越能顺利、迅速地获取收购资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3 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

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此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买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求,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4 整合风险

在整合期间,财务风险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第一,企业财务组织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组织更新、财务协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资本运营风险。并购完成后企业在进行资产经营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资产、成本、财务运作、负债、盈利等财务职能按照协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实施财务整合和科学监控,以实现企业的并购目的。但由于宏观环境和具体环境的不可确定性,以及企业内部财务行为的管理失误企业管理论文,而使企业并购后未能实现预期的并购目的,会导致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第三,盈利能力风险。实施并购后企业资本是否能实现保值增值、能否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是并购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并购后的盈利能力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管理者和其他股东的未来收益与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

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3.1 尽量获取目标企业全面准确的信息,降低企业估价风险

中小企业对并购前财务风险的防范,应采取以下对策:

3.1.1 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

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并购过程中首要信息来源与重要价值评估依据。其数据的真实性对评估结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防范价值评估风险,首先就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查。对目标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进行清理。评价目标企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财务状况、财务比率是否恰当,是否有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

3.1.2 采用恰当的估价方法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目标企业的估值定价是非常复杂的.一般需要各种估价方法进行综合运用,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并购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企业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清算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现金流量法。总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应当根据并购的特点,选择较为恰当的并购估价模型。

3.2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

在企业并购中,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当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然后考虑成本最小化。因为一旦融资失败,将会导致企业并购的财务危机,这样成本最小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但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考虑择优顺序。

具体而言:(1)测算企业可利用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准确预测企业可以利用的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对于合理使用自有资金,优化企业并购融资结构至关重要。(2)推算企业偿债的能力和负债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准确测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根据偿债能力确定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对于合理确定负债融资规模和避免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3)确定并购的股权融资规模。

3.3 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杠杆

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目标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首先,目标企业必须是经营风险小,产品有较为稳固的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才能保证收购以后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次,收购前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长期债务都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最后,并购企业最好在日常经营中能提取一定的现金作为偿债基金以应付债务高峰的现金需要,避免出现技术性破产而导致杠杆收购的失败。

3.4.整合期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实施并购后,财务必须实施一体化管理。目标企业必须按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整合。中小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财务整合的必要性来自于财务管理在公司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业如果没有一套健全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就不可能健康成长。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被并购,正是由于财务管理不善企业管理论文,成本费用居高不下,资产结构不合理,反映到产品成本上便是无竞争优势。

其次,财务整合是发挥企业并购所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保证。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各种效益。一般表现在:通过并购实现合理避税,预期效应对并购的巨大刺激作用。这些都需要在财务整合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最后,财务整合是实现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有效控制的途径,更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实施有效控制,并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重要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信息。一般而言,并购双方的会计核算体系、定额体系、考核体系、财务制度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并购企业客观要求统一会计口径,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4 结论

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扩张的一个重要工具。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购比内部扩张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在并购中,企业财务管理是整个并购过程中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在并购中,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环节,要意识到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尽量减少风险。这样,才能为成功的并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政府与企业都应树立忧患意识,通过促进优势企业并购快速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并在未来开放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包丽琼,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企业管理2008.9

[2]陶学伟,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控制探讨财会通讯2009.1

[3]王宗光,常文芳,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度量模型探析财会通讯2009.02

[4]游婉瑜,浅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规避财会研究2008:186-187

[5]王会恒,高伟,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8-80

[6]施金影,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问题的思考财会通讯2008.12:107-108

篇4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并购和财务风险

1.1并购的界定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并购(Merger&Acquisition,简称M&A)的涵义阐述多种多样,也并没有非常统一的概念,不过本质上看来各种阐述是一致的,区别在于阐释的角度和立足点不同。一般而言,企业并购是指为实现自身突破性的发展或者弥补当前发展的困境而通过支付一定的成本以获得其他企业部分或全部的终极控制权。根据角度不同,人们把并购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而言狭义的并购是指企业兼并和收购,而广义的并购除兼并和收购外,还包括其他的资产重组形式。①兼并。国外企业兼并通常是指吸收合并,用公式表示为:“A+B=A(B)”通常由其中一家占有优势的公司吸收其他的的公司来扩大自己的规模1,按照这种兼并方式,只有一家公司可以在并购完成后保持其法人地位。另外,还有一种兼并方式是新设合并,用公式表示为:“A+B=C”,是两个或几个公司合并成为一个新公司。我国在探讨企业兼并时一般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变换法人主体的方式来获得目标企业的产权”。②收购。收购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拥有某特定企业的部分或者全部的控制权。现金和股票收购是并购企业的两种收购方式,而通过这两种方式可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目前普遍将收购划分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两种形式。资产收购是指买方企业在收购完成后最终获得卖方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股权收购是买方企业在完成收购后获得卖方企业部分或全部终极控制权。两种收购形式区别在于:资产收购仅仅涉及到双方的资产,而股权收购不仅涉及到资产,买方应按持股比例承担相应的权力与义务。

1.2财务风险的界定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投资、定价、融资、支付过程中决策不当融资而造成企业在并购后的偿债能力降低甚至丧失,从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的风险。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重要且客观的存在,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完全消除并购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但是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的损失。并购的实质是一项产权交易活动,在风云诡谲的并购浪潮背后,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风险是必然的,风险始终伴随着整个并购活动,财务风险更是在并购的活动中稍有不慎就会诱发,在并购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投资、定价、融资、支付过程中决策不当融资而造成企业在并购后的偿债能力降低甚至丧失,从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的风险。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重要且客观的存在,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完全消除并购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但是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的损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定位以及不同的关注点使得财务风险有广义涵义和狭义涵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一般仅仅是指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广义的财务风险则认为风险不仅是指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投资选择、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融资结构、支付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重新整合是一项成功并购活动的重要环节。

3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特征

在企业并购的风险中,财务风险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指由于承担债务过多而引起的债务到期后不能够及时还本付息,具体表现为企业用现金偿还高息债务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可控性、决策性和结果二重性特征。

3.1不确定性特征

财务风险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风险和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否发生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一般而言,财务管理中的“不确定性”是指债务过多、利息过高而导致资金短缺从而引起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稳定性。

3.2动态性特征

企业并购活动过程中的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可能会随时出现诱发财务风险的因素,这些因素始终存在于并购过程,一旦出现将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3可控性特征

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征决定了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很难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任其发生而坐视不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手段来提高信息的处理质量,从而确保企业并购的顺利实现。

4企业并购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4.1投资决策风险控制

企业投资的方式多种多样,而预期收益不是所有投资方式能够实现的,如果在计划的时间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就会造成偿债能力下降和企业盈利下降。企业在重新涉入一个领域时必定进行一番投资,在投资前期充分的做好并购的调查,只有这样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才能最大可能的获得超额利润。此外,在企业做相关的投资决策时还要克服冒险思想、乐观思想和冒进思想,从而尽可能的的避免风险及降低风险损失的影响。

4.2定价决策风险控制

企业并购是一项关于资产和权益的交易活动,而交易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在交易过程中对交易资产和权益的合理定价,因此价值评估是整个并购定价过程的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在进行价值评估时要求对资产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最终选择适合双方企业的定价模型。目前,我国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①现金流量贴现法;②市盈率乘数法;③股利资本化法;④资产基准法;⑤股票市价法;⑥相对价值法。根据企业具体的情况选定适合的价值评估方式,最终做出最合理的定价决策。

4.3融资决策风险控制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融资是开端,如果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则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继而引起融资风险。融资渠道主要有借入资金和所有者投资两大类。企业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就使得收益具有了不确定性,甚者丧失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必须对负债经营规模给予控制,合理利用杠杆融资。

4.4支付决策风险控制

最终支付价格的多少和企业并购成功与否都会受支付方式的影响,目前企业并购中使用的主要有现金、股票和混合证券三种支付方式。目标企业所有者,即被并购方如果对企业未来信心不高时比较乐于接受现金支付方式;而如果被并购方对并购后的企业前景看好,希望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分得红利,则可能更愿意接受换股并购的方式;混合证券则是在遵循双方意愿的情况下,综合现金、股票和其他支付方式,选择一个满足目标企业而又符合并购方实际情况的支付决策,那么在并购定价谈判中,并购方就能处于主动地位抓住有利于自己的机会,从而降低目标企业的最终成交价格,降低成本,减小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李金田,李红锟.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与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2]王凯,李婉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证券期货,2011,(16).

[3]刘振峰.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

[4]陈共荣,艾志群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14).

篇5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整合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现在,许多企业都越来越热衷并购这个现代化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有一系列的科学指导方法来帮助并购方快速控制目标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双方企业高度精确合作,提高竞争力。然而由于并购具有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必须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建设。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后要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是必然的,唯一可做的就是防范预警。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包括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整合风险。

(一)并购定价风险

企业并购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购定价是其中一个环节,它涉及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与价格谈判。对于价值评估,是并购方通过对方的财务报表,作为冰山一角,来窥探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宏观状况。某些目标企业会把主要的可能拉低自己整个企业的形象的信息进行隐藏和篡改,影响并购方对其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错误判断。此外,中介公司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用一些不光明和不科学的评估方法,使用障眼法,欺骗并购方。关于价格谈判风险,它的概念是指由于并购财务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并购的价格会围绕价值曲线作上下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谈判技巧、经济实力和并购动机等等。在并购双方进行价格谈判,被收购方手中可能掌握大量筹码,导致出现买家市场,要合理提高价格要求。同时,并购方由于信息贫瘠,只能任人宰割,尽量压低价格是唯一的方式。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这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一种基本类型,他出现在并购以后。并购方和目标企业的资金融合过程,是一个为了保证资金需求的过程,并可能导致资本结构的调整。企业并购也是需要巨额成本来支撑的,比如购买价格、交易成本等等,单靠企业的自有资金似乎很难解决问题,融资将是更好的选择,要规避融资风险,就要充分了解企业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获利并积累所得的资金,而外部融资又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为取得所需资金通过对外举债方式获得的资金,如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权益融资则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企业在选取融资方式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郑重对待。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

这是并购企业为完成目标企业的收购,采用某种对价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混合支付等方法。企业的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几种相互搭配,只有经过科学的考量,才能尽最大的可能规避并购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有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合理配置资源,那么并购成功后,重要的活动就是并购企业主导的整合环节,包括对人力资源、财务状况、企业文化、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整合,整个整合过程中,财务整合是核心。如果并购企业没有在整合前进行合理规划,在整合中没有科学程序,就会诱发潜在的财务风险因子,导致并构成本大规模增加、资金严重短缺。有效的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应该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一)防范并购定价风险

在进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过程中,要防止目标企业为了能掩盖实情,修改报表的行为,就要在评估时,充分分析和检查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查和评价这些步骤的完成不仅要借助科学规范的审核中介机构的力量,还要利用自己公司内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以防被目标企业失真的会计信息干扰决策。此外,还要发挥市场优势,全面调查分析目标企业,防止掉进对方设置的财务陷阱;同时要制定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评估策略,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挖掘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企业内在的隐藏信息。在价格评估方面,就要打造一批具有杀伤力的专业商务谈判人才,方便整个企业能够占据价格方面的成本优势。

(二)防范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融资要求融资方式要合理,把融资风险降到最低,并尽量减小成本。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要充分进行科学规划,选择对自身最有力、合理合法的渠道。并购企业拥有充裕资金时,将会降低融资数额,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要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范围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有多种支付方式可以选择,各有其优势和风险。其中可分为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企业要以自身财务状况及目标企业的意向为前提条件,将多种方式搭配结合,尽量分散或消除风险,降低企业并构成本。在并购前,要编制资金预算表,减少支付压力与资金流动性风险,使企业正常快速运转。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的整合环节是为了提高企业规模效益与协同效应,在这个整合期间,要注意协调并购双方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防止并购企业的损失。同时,加强在并购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控,预防内乱。企业并购的整合过程,也是剥离低效资产、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此外,要不断创新管理资金运营;企业并购后,采取一体化模式,把财务管理制度与全面预算制度两者相统一,以便随时精确把握目标企业的财务信息;要加强考核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创建全新的战略和企业文化。

三、结束语

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倾向于并购发展,然而并购财务还面临着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整合风险等诸多风险。只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用科学的防范方法,并借鉴太阳能光热企业的成功并购案例,才能促进并购企业在后期发展中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6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指的是各种并购的风险在价值量上综合的反映,主要是指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其是一个由定价、融资及支付等财务决策行为引起价值风险的集合。企业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及筹资(举债)数额的大小都会引起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化,所以,财务风险狭义的涵义指的是因举债而导致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广义的涵义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各种难以预见及控制的影响因素引发的企业财务危机及破产的可能性,以及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增加负债压力。假如企业并购的成本是通过举债融资方式来支付的,就可能面临高昂的利息、债务契约限制带来的机会损失及还款压力等财务风险,导致企业不断扩大负债率,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

其次控制股权流失。假如企业并购成本是通过股票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就可能面临企业原发性股东流失的风险,导致股东将全部或部分失去剩余收益的控制或索取权。

再次是丧失投资机会。企业并购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债务,同时可能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自有资本。企业即便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也恐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失去投资机会。

最后是短缺的现金存量。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大量货币资金可能会被消耗掉,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由于企业现金存量的不足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与困难,增加了企业财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第一,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及不对称性。对目标企业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是企业并购过程中价格的制定的基础,并购价格的制定是较复杂的。而在市场条件下,不可能做到各类信息的完全共享,完全的信息被目标公司所拥有,但并购方却很难得到足够的信息,特别在一些非公开的信息方面,双方在享有上不对称,目标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第二,收购企业管理者目标不明确。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客观的对待财务风险,对其认识不足,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而且某些企业的管理者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只追求规模效应,盲目并购,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三,并购企业融资不畅。在多渠道融资时,企业必然要面临融资结构的风险。其最突出的表现为债务结构不合理,并购企业可能由于融资不畅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者目标企业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而陷入财务危机。

第四,不当的并购企业支付方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当前现金与资产是并购方的主要支付形式。单一的支付方式导致了并购支付风险的发生。

三、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第一,优化管理,合理制定并购战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管理方法手段及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与控制管理。同时制定合理的并购战略,获取市场力量、技术优势及获取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并购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企业制定并购决策之前应对本企业及目标企业进行充分的估价与评价,不要盲目追求轰动和规模效应,并购战略要符合市场规律,以降低并购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第二,科学决策,降低并购财务风险。企业在并购前要对目标企业内外部整体的条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目标企业的并入能否给并购企业带来协同效应及资源的共享,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需进行科学决策。而信息的透明度与真实性是并购中并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由此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降低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措施之一。进行认真查分析,才能挖掘公开信息之外对企业存在重大潜在影响的信息。

第三,进行恰当融资组合,分散财务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收购企业需谨慎选择融资渠道,进行恰当的融资组合,进行企业并购时应在资金成本最低的情况下进行。对影响并购效果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合理选择并购方式及实现的途径,分散财务风险,这是有效规避并购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第四,合理选择支付方式,建立财务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收购企业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就是在选择怎样规避财务风险措施,由于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存在,通过分析不同支付方式的支付成本与支付边界,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风险规避的作用。另外,要建立财务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充分分析企业并购所依赖的各种支撑条件,积极做好企业并购的财务审核调查。对企业并购风险的预测预警是建立风险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

篇7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防范

并购是企业实施资本运营,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性扩张和实现协同效应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企业并购在我国不断发展,正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注意。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企业并购的步伐,充分发挥企业并购在产业战略重组和企业资本运营中的作用。

■一、并购概述

(一)企业并购概念

一般来说,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两大途径,即内部扩充和外部扩展。内部扩充是指企业从其内部和外部筹集资金来进行投资,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行为,但其具有投入大、风险大和时间长的特点。而外部扩展则是指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与其他企业组合起来,利用其现成设备、技术力量和其他外部条件,实现优势互补,以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行为,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和风险小的特点。兼并和收购是企业外部扩张的主要形式。

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的一种经济行为。企业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用现金、有价证券等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

(二)企业并购分类

企业并购类型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是按照并购双方业务性质划分,可分为三种: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横向并购。

二是按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分类可分为两种:善意并购,敌意并购。

三是按照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可分为三种:承担债务式并购,现金购买式并购,股权交易式并购。

四是按是否利用被并购企业本身资产来支付并购资金分类,分为两种:杠杆并购,非杠杆并购。

(三)企业并购的动因

一是谋求未来发展机会。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四是迅速筹集资金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本文由并购流程来分析财务风险的来源。企业并购的流程包括计划决策――交易执行――运营整合,各个阶段存在不同的财务风险。

(一)计划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计划决策阶段,企业必须对并购环境进行考察,同时要对本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等进行合理的评价,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并购和是否能产生财务风险协同效应。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环境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估价风险等。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也即系统风险,是指影响企业并购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一些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2.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性,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知识或真实情况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的了解。

3.估价风险

它包括对自身价值的估价风险和目标企业价值风险。自身价值的评估风险主要体现在过高地估计了企业的实力,而目标企业价值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二)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交易执行阶段,企业要决定并购的支付方式和融资策略,从而会出现支付风险和融资风险。

1.支付风险目前

并购主要有三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支付方式选择是并购活动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充分考虑交易双方资本结构,结合并购动机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

2.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运营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运营整合阶段,企业要整合资源,投入生产运营,这就会产生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

1.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举债收购中,特别是存在于杠杆并购中。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

3.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由于多种财务风险的存在,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轻风险损失程度,在并购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从多方面采取具体措施防范风险。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整体防范

1.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增强企业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

更换、强化管理层及财务队伍,大力调整财务管理的职能和职责,改变工作环境,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财务监管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有效地杜绝财务腐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制定有效的并购战略以规避战略风险

制定和实施并购战略通常使企业谋求外部成长的关键经营行为。由于并购活动中充满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因此制定有效的并购战略是并购成功的第一步。

3.聘请有经验丰富且资质良好的中介机构

并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和机构发挥作用,如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以及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和具有资本应用实际操作经验的投资银行机构等,这些人士提供的专业调查和咨询意见是防范风险的有力武器。独立于并购双方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是并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第三方。

(二)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由于目标企业刻意隐瞒或不主动披露相关信息,财务陷阱在每一起并购案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为减少在并购中不慎落入财务陷阱的概率,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特别重视并购中的尽职调查。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尽职调查:1.财务状况的审查。2.防止利用关联交易与资产重组转嫁风险。3.重视法律审查。4.重视表外信息。

(三)降低估价风险的对策

由于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

(四)对资产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

(五)保证并购资金的取得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的大小与并购所采用的支方式有关,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

(六)增强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降低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首先必须选择好理想的收购对象。其次,收购前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长期债务都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为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营性的利息支出。

(七)防范和控制运营风险的措施

完整的并购整合财务计划主要包括并购整合的资金安排、并购整合期限的长短与所需成本、并购整合期的现金流量、债务结构以及降低负债比例的后续安排等。整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并购整合期的财务计划也就应具备良好的弹性和适应性,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应该把整合成本予以量化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防止因整合成本过高而造成的整合财务风险。

(八)利用法律手段和政府职能降低环境风险

篇8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金融稳定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9)04-0058-04

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存压力和政策鼓励的双重作用下,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重组、联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走上了并购重组的道路。并购本身就有风险,银行业是一个外部效应很强的行业,城市商业银行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并购活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对城市商业银行并购和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界定

关于金融稳定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始于20世纪末期,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稳定的概念界定还没有形成共识。国内学者也从金融体系的职能、金融不稳定、金融状态等方面对金融稳定进行界定,概念并不统一。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中把金融稳定界定为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有学者把金融稳定概括为一个宏观抽象概念,它要求金融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健康运转,并且能够正确评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金融稳定的分析框架

在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处于金融体系的核心,在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银行稳定又成为金融稳定的核心,因而必须考察城市商业银行并购对银行稳定进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被广泛接受的“冲击一传导”分析框架,通过关注金融体系面临的内外冲击及其蔓延传导来分析金融稳定。金融经济主要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构成,所以冲击也来自这几个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作为一个事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是通过这三个方面产生的:第一,并购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影响,而且对单一机构的影响可以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第二,城市商业银行并购改变了银行业市场结构,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第三,并购可能使城市商业银行和外部金融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金融稳定。

对于第一方面,并购使城市商业银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管理能力,剔除不良资产,引入优质资产。并购之后,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夯实了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对于第三方面,监管是外部金融环境的重要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并购减少了银行数量,可以使监管当局集中对付若干家大银行,进而提高了监管效率,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而,从监管的角度看,城市商业银行并购提高了金融稳定程度。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第二方面,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通过银行业市场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二、基于集中度和市场竞争的分析

金融市场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是市场结构的变化,即市场结构的变化会改变市场集中程度,然后通过竞争等行为选择影响金融稳定。并购使市场集中度发生变化,然而集中度的变化怎样影响金融稳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分歧。

(一)关于集中度、市场竞争和金融稳定的争论

在传统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框架下,市场集中会增强垄断,弱化竞争,但是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某些情况下集中度的提高反而有利于竞争。因此,我们无法在集中度、竞争和金融稳定三者间建立单一的联系,只能分别讨论集中度和金融稳定、竞争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

1、市场集中和金融稳定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银行业集中有利于金融稳定。他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证:第一,银行业高集中度可以表现在银行的规模较大,这有利于大银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抗击冲击、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银行业高集中度还可以表现为银行数量较少,在银行数量较少时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Alien和Gale认为加拿大和英国银行业比美国更加稳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集中的市场结构会使银行业更为脆弱。原因在于:第一,银行规模扩大会强化“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效应,政府会通过隐性补贴、信誉担保等手段保护银行,避免大银行倒闭对金融、经济产生冲击,这样就增强了大银行的道德风险,降低了银行业的稳定性;第二,银行规模扩大使银行更加不透明,对其进行监管的难度更大,等等。

2、市场竞争和金融稳定的关系。Boyd等、De Nicol6研究了银行在信贷市场的竞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结论是银行间的竞争有利于规避企业的道德风险,增强银行的稳定性。当银行信贷市场竞争不足时,银行就可以凭借垄断势力设定较高的贷款利率,这会诱发贷款企业的道德风险,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使信贷风险变大。因此,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竞争可以降低利率,形成较为合理的风险一收益机制,降低信贷风险。在我国银行信贷市场上不充分竞争和过度不规范竞争的现象并存,贷款市场的竞争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防范金融体系风险。

反对的观点认为,竞争可能导致诸如银行破产、银行恐慌等不利于金融稳定的后果。Allen和Gale提出银行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生存空间的竞争,也就是市场份额的竞争。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随着新银行的不断进入,规模逐渐变小的银行为获得更多生存空间,使得每个银行都有冒险的激励。所以,银行之间的过度竞争会破坏金融稳定。

(二)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与金融稳定关系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集中度和金融稳定、竞争和金融稳定的关系都存在矛盾:集中和竞争既可以促进金融稳定,也可以破坏金融稳定。然而,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统一的。已有的研究在论述集中、竞争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时,都隐含着“度”的思想:市场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毫无竞争或竞争过度都会破坏金融稳定,只有适度的集中和竞争才会促进金融稳定。那么,城市商业银行并购对金融稳定有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必须从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市场结构看,我国银行业呈现出国有商业银行行政垄断与中小银行非有效竞争并存的特征。一方面,特定历史背景和体制环境形成、强化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2007年底,国有商业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为53%。另一方面,在

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垄断剩余的大约34%的市场空间里,有8860家中小银行进行着激烈竞争。另外,在分支行体制下,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是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展开的,我国各类银行的营业网点189921个,同一区域内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因此,我国银行业存在总体竞争不足和局部竞争过度并存的情况。而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都不利于银行业的健康稳定。

针对这种情况。白钦先提出“有限适度竞争”原则,要在“高度垄断毫无竞争和破坏性竞争”之间寻求平衡;李建国考察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效率的关系,认为要使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富有效率,解决中国银行业竞争不足与竞争无序并存的矛盾,其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合理的、区域竞争型的银行市场结构。而城市商业银行并购在扩大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同时实现了中小银行的适度集中,既增强了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力量,又抑制了中小银行间的过度竞争,可以促进适度竞争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形成,从而有利于金融稳定。

第一,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可以扩大单个银行的规模和实力,缩小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差距,有助于形成能够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抗衡的力量,改变我国银行业总体竞争不足的态势。通过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势力、提高银行业总体竞争程度促进金融稳定。

第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可以实现中小银行的适度集中。Allen和Gale指出在完全竞争状态中的零利润条件下,小规模银行存在追求正利润的冒险经营动力。而由规模相对大的银行组成的相对集中的银行业,由于各个银行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反而不敢轻易冒险。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并购提高了中小银行的集中度,可以减小中小银行过度竞争对金融体系的破坏,使我国金融业更加稳定。

三、基于市场退出机制的分析

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概念,金融体系中的风险积聚会影响其稳定性,而金融体系中某一个体的倒闭或破产并不意味着不稳定,辩证地看,问题金融机构的退出反而会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定。《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中也指出“金融稳定并不追求金融机构的‘零倒闭’,而是要建立一个能使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被淘汰出局的机制,加强市场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并购是市场退出的重要方式,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退出机制和金融稳定的关系

市场退出是指问题银行因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或丧失长期偿付能力等原因,按照法律程序停止经营,进行解散、合并或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并退出市场的行为。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法人地位的消灭,二是风险的转移、分散和补偿,三是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四是它属于完全性淘汰机制而不是优化机制。作为经营失败的最终处理方式,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因在于下述方面。

第一,银行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退出市场,本身就减轻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积聚。另外,在问题银行退出市场之后,健康银行将进入问题银行原有的市场份额,在银行业市场重新达到均衡之后,健康银行的市场份额会有所提高,这将使银行体系更为稳定。

第二,退出机制可以避免问题银行的负外部性影响金融稳定。问题银行的负外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家银行因信用危机产生挤兑,可能引发对其他银行甚至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不足,使本来经营正常的银行陷入其中,巨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其次,问题银行不能及时退出市场的话,会变成“鬼魂银行”(zombie)。因为这类银行严重资不抵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所以在和健康银行竞争时会采取极端手段,导致银行业恶性竞争,破坏金融稳定。因而,市场退出机制可以避免负外部性对金融稳定的不良影响。

第三,退出机制可以增加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其基本原则,如果没有退出机制,问题银行就不用担心被淘汰出局,这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状况的激励。所以,通过退出机制淘汰有问题的商业银行,有利于提高金融业的竞争水平,激励银行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金融稳定。

(二)并购是市场退出的重要方式

根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国际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经验,我国经营失败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主要有解散(包括并购)、撤销(关闭)、破产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解散(主要表现为被并购)。并购是解散的主要形式。对银行来说,当经营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到其正常运转时。可以由其他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收购或兼并出现问题的银行,同时继承被收购或兼并银行的全部资产和合法负债,实现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第二,撤销(关闭)。撤销(关闭)是一种行政行为,指监管当局吊销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并组织实施清算。第三,破产。破产是指在经监管当局同意后,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自身或其债权人向法院提起破产申请,法院受理后,由法院宣告金融机构破产并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破产清算。

作为市场退出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退出市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被并购银行的情况能够被并购方接受,即并购方实施并购的收益要大于成本,从而有动机或愿望收购被并购的问题银行;第二。并购方有足够实力消化被并购问题银行的损失,这样才能避免被转移来的风险拖垮,形成更大的风险。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并购实现问题银行退出能够挽救出现问题的银行,使问题银行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能从整体上保证向社会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连续性,比撤销、破产两种退出方式更有利于金融稳定。并购也因此被称为是一种文明改变问题银行倒闭命运的方式。

(三)城市商业银行并购和金融稳定关系评价

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退出方式,可以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城市商业银行的并购也将有利于金融稳定。这是因为:

篇9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并购 风险 应对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电力企业并购的现象,电力企业并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增强企业的规模与实力,提升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价值,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企业的并购也面临一些风险,如何避免风险也是企业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并购风险的剖析

(一)并购的概念及特点

并购是指通过对企业整体资产或企业股权的购买、兼并重组或无偿划转,而获得所有权的产权交易行为。与通常购买商品用于消费或生产不同,一般企业产权体现为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分权,其主要特点包括所有权(股权比例)是可分割的、经营权是分离(关系)的、收益权(寻租)是不确定的、处分权(职工)是受限的等。并购投资主要是为了满足战略需要,获得所有权以及未来经营获利,电力企业的并购主要考虑标的公司是否为企业需要点、能否顺利完成交易、未来能否实现预期盈利等。笔者所在企业通过不断注资和项目并购,迅速做大做强,目前已管理运营包括并不限于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光伏发电、垃圾发电和其他清洁能源等几十家发电项目。

(二)并购风险及其形成原因

所谓并购风险,就是企业在并购活动中达不到预先设定目标的可能性。只要有并购,就存在并购风险,并购风险贯穿于并购的全过程,只是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并购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在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影响,导致并购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而形成并购风险。

宏观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是企业自身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是一种系统性,难以预控的风险,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主要表现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核准及行政许可方面的风险,包括建设项目、开发权、生产经营资质等,直接决定建设项目是否合法,企业是否能长期合法有效存续,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规等。此外,比如风电电价、光伏电价的调整等政策变化,也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微观因素的影响。企业自身的局限性、被收购方的信息披露程度、并购整合的难度及复杂性等微观因素,均会导致并购结果不确定。常表现为目标公司及标的资产的权属、合法性存在一定争议或问题,相关不动产权证取得风险,劳动用工风险,诉讼风险及行政处罚风险等等;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源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安全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和环保风险等。笔者所在企业曾因收购方在信息披露程度方面存在问题,在一个承债式水电项目收购中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微观因素导致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事前、事中及事后进行防范与控制。

二、电力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及防范

目前,我国在企业并购方面的法律和规定尚不够完善,在资本市场不成熟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在并购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第一,并购投资的主体不同。并购投资可能会涉及几个不同利益和不同需求的企业法人,各法人内部又可能存在自然人的组合,这就导致并购中不同企业法人的目标不同,产生并购的不确定性。第二,企业各种运营活动都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因素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多种因素的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下,企业并购的结果也会产生不确定性,并购风险往往隐藏其中。第三,存在企业并购就会存在风险,企业并购的程序非常复杂,在并购的每个环节和步骤中都隐藏着风险。

(一)电力企业并购中的市场风险

1.市场风险的来源。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运营,使得发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电力企业运营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电价、原料价格以及电量消纳等方面。在新的竞价环境下,电力市场中的交易更多以市场价格为核心,但由于电力的不可储存性、电力用户较低的需求弹性等使得电价的变化相当复杂,由于影响电价变化因素的复杂性与随机性,使得电价的准确预测以及电量的消纳充满难以预料的风险。例如,受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笔者所在的电力企业近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风、弃光甚至是弃水现象。

2.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企业要防范市场风险,首先要对市场风险有合理的预测,了解法律在相关方面的不足,对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模拟,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其次要密切关注与电力行业相关的政策变化,做好政策的研究与预判,建立电力项目并购的市场模型,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电力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的原因。资金是企业并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很多企业在并购时候需要借入大量的资金,在承债式并购中,并购目标企业还需要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债务偿还能力,导致企业在并购之后难以支付本金和利息,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甚至会造成破产。

2.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电力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在财务决策、财务系统优化以及融资方面需要重点防范财务风险。第一,财务决策要科学合理。并购之前,要对并入企业的情况充分掌握,分析目标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明确目标企业的优势以及劣势,对并购之后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评估和预测,分析并购是否能带来显著效益以及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第二,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把风险对企业的不良影响最小化。第三,在融资方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组合,把节省成本放在第一位,选择经济型的融资结构,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资金成本。另外,企业要协调好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以及自有资本在企业中所占有的比例,对企业获得资金的模式、资金的来源以及途径等进行分析,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例如可以运用多种支付组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支付的灵活性,把企业并购中的资金耗费最小化,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三)电力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1.管理风险的来源。由于并购前,两家企业在管理制度以及组织上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企业并购以后需要对制度进行完善,对人员和机构做出统一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由于观念和企业文化的不同,往往会遇到阻碍,甚至企业内部会发生混乱,并购的预期效果难以实现,因此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实现并购的关键。

2.防范管理风险的措施。首先,在进行并购之前,要充分了解被并购企业的各项制度以及组织机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购以后的规划、机构和人员调整,保证并购后,企业能发挥协同效用,有序运行。第二,并购企业以后需要进行业务的重组和调整,盘点和分析企业资源,制定企业的资源配置方案,保证并购之后各类资源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三、电力企业并购中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法律尽职调查工作

企业并购中涉及法律的相关问题都要调查清楚。针对被并购公司的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各种信息如名称、住所、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等。第二,股权方面,包括公司的股权现状,股东的出资方式以及各个股东股份所占的比例,公司是否还存在股权纠纷等。第三,公司的管理层,主要是公司的董事会、监理会等的人员及其职位信息。第四,公司在目前或者以往的运营中劳动用工是否合法,劳动合同和薪酬制度是否合理,各级工作人员的薪酬以及内部的晋升机制。第五,公司的运营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与法律冲突,目前是否存在债务,以及债务的数量,是否存在潜在债务如抵押、担保等。第六,公司是否合法拥有土地证和房产证,或者是否拥有合法使用手续。第七,公司已经投资的项目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是否拥有合法的生产许可批文和证书。第八,一些特许经营权的项目,如环保发电、水电项目的开发,有没有的得到政府正式授权,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意外情况。第九,公司在建工程的各种信息,例如工程中设备的使用情况、建设的各种费用、各种合同和协议的签订、工程质量、工期等,都要详细进行调查。

(二)做好财务审计工作

电力企业并购中可以通过财务审计,加强财务风险的规避。财务审计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财务规范性情况。如果并购涉及民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部分,查看是否规范;如果是大型企业需要重视财务管控能力,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管理以及外部审计的实施情况等。第二,政策的执行状况也是财务审计需要关注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利率、汇率以及财政政策和各种优惠政策,了解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第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包括应收款项、存货量、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造价、债务的数量、债务的结构以及成本等。第四,损益表。主要是电量和电价的确定,业务成本、业务的总额、营业利润、净利润、税金缴纳等。第五,现金流量表。确定企业所采取的筹资形式,筹资渠道、资金的需求量、预计筹资的数量、投资活动的资金安排、投资项目的风险、回报等。

(三)做好资产评估工作

资产评估主要是为并购活动提供准确而又全面的数据参考,促使并购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并购中往往存在政府干预性较强、评估人员专业能力不够、被并购企业会计资料失实、债务遗留问题严重等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措施,包括明确评估标准、注重评估方法的选择、加强债务评估和其他评估等确保资产评估的有效性,降低并购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做好体系制度的完善工作

电力企业在并购前要充分考虑体系和制度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对标的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进行调整,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制定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使企业在并购以后能够适应在人事、管理以及运营等方面的变化。

(五)做好企业的文化整合工作

电力企业在并购中要加强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如果企业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如果企业文化难以融会贯通,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企业在并购时,要比较两个企业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员工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电力企业并购风险的剖析可以看出,虽然并购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企业并购也存在着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在并购过程中注意做好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等事项,加强防范和应对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损失和风险,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价值提升与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文菁.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税风险及应对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1(12):31.

篇10

【关键词】企业并购 问题 对策

一、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决策失误

(1)扩张规模与追求多元化经营存在盲目性。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在经历了短缺经济时期之后,觉得只要把企业做大,就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混淆了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的概念。另外,盲目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实施的多元化经营反而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2)并购的时机选择不当。在一些行业正值鼎盛时期时,企业欲想涉足该行业,往往通过并购实现。但是在该时期如果被并购企业运行良好,则收购方会付出更高的代价。或者是某行业的市场已经饱和,却做出进军该行业的决策,这些都是决策上的失误。

(二)财务风险

(1)并购支付风险。并购方在并购前,必须估计出目标企业的价值。但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除目标企业价值外还有很多,如目标企业在市场中地位、资产收益预期等。并购方对其真实情况的了解和市场信息的收集等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各种估价体系本身存在偏差,加大并购的风险。

(2)融资方式风险。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在多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一般融资结构包括债务性融资和资本性融资。合理的融资结构,一是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二是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三是短期债务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合理搭配。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比如杠杆并购,当并购后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了机会。

(三)整合不力

企业完成并购后的整合,也是关乎并购成败的重要因素。整合不力,反而会增加企业负担。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战略整合不力,协同效应不明显。其次产业整合不彻底,影响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再次,管理整合上的欠缺,管理当局若不能将双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优化整合,便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我国的并购活动,大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并购,缺少实际的整合举措,对并购后整合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并购前对整合没有做完整的计划,从而忽视了战略性。在整合中没有解决好管理层的整合问题,使并购双方的管理层发生抵触,忽视对员工的关注,导致员工对管理层失去信任,丧失工作积极性。此外,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往往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整合,这对企业并购也是不利的。

二、解决方案及对策

(一)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抓住有利时机

(1)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并购方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合理分析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地位、经济环境等因素,明确日后发展需要,确定好中长期发展目标。合理制定战略举措,尤其是制定通过并购手段来获取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避免盲目扩张和盲目追求多元化。

(2)抓住有利时机,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目标企业的选择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依据来选择,而且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并购时机,看其是否与战略目标吻合。并购方要对目标企业的技术、市场地位、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详尽的了解,反复筛选,只有选择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企业,才能使潜在的协同效应转化为实际的企业经济利益,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防范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1)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降低估价风险。并购企业应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主并方可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预期。然后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再根据双方价格博弈在该区间协商的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2)实现支付方式多样化。我国目前市场大环境以及法规的改善,企业应该学会用多样化的支付方式进行并购。首先要考虑并购规模和并购方现金创造能力。其次,要考虑并购企业通过股票支付对自身的影响。股票支付对并购企业的影响是对企业股权的稀释,最终可能影响企业的控制权变更。最后可以通过边际分析,将几种支付方式相结合,达到组合的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目的,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3)拓展融资渠道来保证结构的合理化。国内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国内资本流通困难,融资渠道狭小,所以,我国企业不妨积极开拓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海外影响,提高知名度,而且还可以为我国企业带来巨额国际金融融资,解决企业并购中融资困难的局面。

(三)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1)进行战略整合。并购的完成只是实现了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协同效应的最终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完成后对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调整。所以并购完成后,并购企业应该在把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以长期发展战略对被并购方经营战略进行调整,使双方经营战略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

(2)进行产业整合。并购方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当前的经营战略,结合自身和目标企业所具有的产业优势和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进行统一规划和和整合,处置一些与产业不相关、低效率、获利能力差的资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的总体效率。从而增加并购企业的利润,使并购企业获得控制权价值。

(3)进行管理整合。首先在并购完成后,并购方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目标企业及时灌输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以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其次是并购方应尽快了解被并购企业的人员信息,正确评估其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的价值,再次要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减少因并购而引起的人员动荡,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建立一整套新的规章制度,实现企业的有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