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培训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人才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院信息工程系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能在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
名师出高徒,建立一支理论性强并且实践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近几年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系不仅对外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从知名院校聘请相应专业的兼职教授,以及从企业引进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室教师;并且不断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各种学术和科研活动,参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术会议,选派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向兄弟院校如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学习。同时,还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带领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项目带教学,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三、建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的建设,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研制试验设备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很大的好处[5]。目前,学院斥资先后建设以及扩大了单片机原理实验室、PLC实验室、高频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电工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训实验室和电子设计制作实训实验室等。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还延长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信息工程系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创新实验室,由学生自己管理,系里不仅向实验室提供场地和仪器设备,还特意选派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该实验室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完成一些设计性的实验。
四、正确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结合紧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对促进学科学风建设、加速课程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6]。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系近几年来,高度重视各类全国性电子设计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2年第四届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和2012年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分别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充分发挥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篇2
关键词:服务外包;培训模式;财政补贴;培训平台
服务外包是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承包给专业的信息服务企业的一种新型企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人机合体”模式,通过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等手段,将企业的价值链精简、重组与优化,不断降低企业信息化技术的成本,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服务外包承包方的人才队伍构建成为业务成败的关键[1]。由此而衍生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国家商务部还专门印发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可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对于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要。
一、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外包培训以中低端为主,优秀高校和高级培训机构参与程度低
就广西目前服务外包的发展来看,服务外包的理论与技术并未纳入高校教育当中去,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体制的限制导致的。高校专业课程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的,高校不能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定制课程,无论是985高校还是211高校,都无法就服务外包开展高等教育人才计划。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构主要由二、三级院校、职业院校再加上社会上针对新兴行业组建的培训机构所组成。这些机构无论是从课程规划上、生源质量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很好的提高服务外包业务的交付质量,更不能对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2]。
(二)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方向单一
现阶段,广西服务外包是伴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而生的一种新型产业链,尚处于起步阶段,外包业务多以软件开发为主要阵地,此时的学校教育目标往往与社会需要不匹配,表现出极大的单一性。如市场需要软件开发,但这种开发是以行业专业化相连的,企业从学校接收的人才处于计算机知识过硬,而专业知识几乎为零的状态。这种人才很难在专业化的软件开发领域有长足发展,导致企业服务外包业务的业务范围得不到拓展。企业不得不进行这些“人才”的再培养和再创造,使得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在技术紧缺化的今天,时间的浪费更是企业发展的阻碍。
(三)服务外包师资队伍难以满足需要,“双师型”人才紧缺
由于广西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崛起尚需一段时间,此时的人才培训教师队伍难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现有的教师队伍人员不足,经验缺乏,部分教师空有理论知识,对于服务外包的企业涉及的领域知之甚少。这种培训机构培训的服务外包人才能力可想而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是针对服务外包开展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但其仍存在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教师人才紧缺的问题,对于教师的选用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也不能提供优厚的待遇引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均较强的专家,使得“双师型”教师凤毛麟角。
(四)缺乏人才培养标准和认证体系
由于服务外包是新兴的贸易形式,这种产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并未在高校推行,如此一来,国家也没有相应的培养标准来限定现有机构的培养质量,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规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材等等,从而培养的服务外包人才没有一个专业化的审批标准。另外,配套的论证体系尚未形成,培训机构是否真实具备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资质无从可知,更是缺乏监管,导致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具有较强的社会功利性,其人才培养的公益性无从体现。
(五)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虽然目前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存在诸多的不足,但其仍在一段时间内是服务外包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它的发展无疑是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的源泉。现阶段,这些培训机构并未得到国家财政的全力支持,仍然处于资金短缺的局面,虽然广西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这种支持显然远远不够,对于优秀教师的任教补助,培训机构的发展补助均未有体现,使得培训机构举步维艰。另外,企业吸收人才再培训的经费同样不足,使得培训人员没有积极性。如南宁制作动漫的企业,岗前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这种常态化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企业从节约成本出发,不愿将企业的资金用在人才培训上,导致这种常态化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还有,为了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其功利性较强,国家补助不足,只能从学生身上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如此一来,同样使得部分人才望而怯步。
二、服务外包培训的对策建议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目的就是输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结合服务外包业务企业的行业特点,较快的进行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与交付,形成具有高质量内涵的外包能力。因此,需要政府支持、高校入驻、现有培训机构不断升级改造、企业参与等合力才能即有针对性,又能输出高质量的外包人才。
(一)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模式
1.创新高等院校教育模式
要想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整体实力,高校的入驻是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具有大批理论过硬,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思维活跃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培训机构注入强劲的动力。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来改变现状: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要有自。 高校的加盟形式,最主要的是自行设置服务外包课程和专业,从而即能够针对市场需求,保证生源的高质和师资力量的可靠,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从而为企业培养专业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对于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高校灵活运用考核机制。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无外乎学时与学分并立考核,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都需要一定的学分学时为依据,才能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上,可以灵活进行学时学分的转换,例如对在企业实习或真实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学时或学分照顾,以刺激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行校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创睿软件根据多年的人才培养与运用总结出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3+1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黄金四年,为其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联合办学。高校提供人才的培养,企业提供人才的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实现零对接,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与共享,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和展示能力的平台。而且能够将具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外包人才请进课堂,给学生增加企业专业化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输出。
2.创新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模式
加强服务外包人才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能够对服务外包培训人员进行深刻、具体、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力培养。这种培训基地最好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而不是走出校门再进行培训,这样即可以节省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又能够推动高校与外包企业的联合,实现“毕业即就业”的双方零等待。
3.全而提高培训机构质量
由于培训机构目前是外包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因此培训机构的质量对于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至关重要。首先要规范培训资质和行业标准。完善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促进行业标准的快速出台,将其标准提高到国际要求,从而促进服务外包业向国际业务拓展。其次,国外优秀的服务外包专业化培训机构的引进,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走向,利用国际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最后,加强力度改造与提升国内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与质量。通过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创新培训模式等方式全面改进培训机构的实力,从而输出优质人才。
(二)加强对服务外包培训的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减少培训机构和被培训人才资金压力的直接手段。为了更好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链的可持续化发展,就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学员补贴要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补助标准至少要翻倍。二是对企业和培训机构培训经费进行补贴,包括人才引进补贴,硬件改造补助,软件升级补贴等。三是鼓励社会第三方进行人才投资,以发放有偿贷款的形式暂时性的对培训机构、学员以及高校等进行支持,通过资金回拢进行利益抽取[3]。
(三)加强服务外包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服务平台的优势与作用在众多行业中得以展现。在服务外包这一新兴领域内,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仍然无法估量。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资源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平台的信息归集,资源的聚拢和服务平台的开放来促进服务外包信息交流、外包人才库构建以及外包企业服务公众化,加强中介服务介绍,完善社会培训功能。通过定期学习、培训班、技能大赛等形式,不断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整体素质,使得服务外包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促进外包业务向更深层次迈进。
(四)加强服务外包培训的组织规划、管理和宣传工作
服务外包是新兴的企业发展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对服务外包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进行一系列的跟踪服务与管理,必要时与上级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扶持。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服务外包对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广泛宣传,从而更好的吸收人才。
(五)强化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鉴于目前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均缺少高端人才的现状,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从而不断拓宽服务外包的领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将人才资源货币化,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招收人才,这种国际间的协作,不但可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能够将服务外包业务拓展到国际领域。因此,国家和地主需要配套相应的补助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服务外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精简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手段。在此背景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得到发展。为了更好的培训全方位的人才,在明确其不足前提下,人才培训机构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质量,为国际间合作与竞争输出优质的人才资源,从而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王习农.服务外包不等于服务业外包――服务外包概念再认识与理论新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8):56-58.
篇3
数字艺术产业正在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在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数字艺术产业都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中国,数字艺术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和大连等地建立了19个动画产业基地,3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和4个网游动漫产业基地。
今年5月,财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快速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并指明要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目前,《劳动部数字艺术类新职业建议书》正在审核过程中,数字艺术作为一个新型职业,其全新的国家职业标准正在制订中,我国的数字艺术产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纪元。
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未来几年内数字艺术人才缺口将达30万人。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全国有500多所院校开办了数字艺术专业。一方面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人才培训机构,另一方面却是巨大的人才缺口,症结何在?
铱天万合教育技术公司总裁郭明认为, 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缺乏实训环节是目前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短板。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差的特点,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要求行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也要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但现在工科院校单纯重数字技术应用,而艺术院校只重艺术创作能力培养的弊端已经显现。
篇4
一、财税政策扶持
1、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中统筹安排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与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配套使用。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区要相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本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2、对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及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市财政按其所缴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50%额度予以奖励,奖励期限3年。
3、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总部、地区总部,自建自用办公用房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50%奖励给企业;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市财政按其所缴契税全额标准给予补助;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三年内市财政按房屋租金的15%给予补贴,租金补贴最高不超过企业当年纳税本市留成部分。
租房补贴资金在企业正常运行满一年后兑现。实际租赁价格高于同期房屋租赁市场平均价格的,以市场平均价格为基数计算。
4、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8%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5、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服务外包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6、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和技术改造。对服务外包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使用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等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企业购进软件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7、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服务外包企业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依法免征关税。
8、服务外包企业年服务外包营业额达到300万美元,增幅超过30%,且在我市缴纳各项税收(含关税)同比增长30%的,奖励其管理团队15万元;服务外包企业年服务外包营业额达到500万美元,增幅超过20%,且在我市缴纳各项税收(含关税)同比增长20%的,奖励其管理团队30万元;服务外包企业年服务外包营业额达到800万美元,增幅超过20%,且在我市缴纳各项税收(含关税)同比增长20%的,奖励其管理团队50万元。
9、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年薪收入10万元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前两年市财政按其所缴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等额标准予以奖励;后三年市财政按其所缴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的50%标准予以奖励。
10、对以海关报关方式出口的纯软件产品,每出口收汇1美元给予人民币0、05元的奖励。
11、鼓励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在国内外开办分公司或设立办事处。在境外投资10万美元以上单个项目的,按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最多不超过100万元。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2、按照部、省、市共建协议,支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本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生的贷款利息,按照贷款利息的50%给予补助。
13、支持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在行业内信息交流、中介协调、标准制定、规范自律、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作用。对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给予启动经费补贴。
三、人才培训和引进
14、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实行“学分交换”,将服务外包实训课程纳入有关专业具体教学计划,加强服务外包专业技能培训,并根据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学分制收费标准给予学分补贴。具体办法依据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商定的规定执行。
15、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选择若干高校、职业学院,鼓励其在数据加工处理、软件设计编写测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证券、呼叫中心、物流等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和安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16、支持培训机构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定制培训基地。借鉴国际通行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与服务外包示范园、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人才使用标准开展人才定制培训,建设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培训机构开发符合合肥服务外包人才需求、适用的服务外包课程体系和培训教材。
17、当年获得中央或省级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其获资金支持人员第二年仍在该企业工作的,市财政按其获资金支持人员每人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人才培训市级配套补贴,定向用于上述人员的培训。
当年获得中央或省级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我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其获得培训资金支持并在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人员,第二年仍在原企业工作的,市财政按其获资金支持人员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人才培训市级配套补贴。
18、凡经我市有关部门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一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市财政按照每人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我市培训机构,其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市财政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培训支持。
19、鼓励引进国外服务外包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推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将服务外包紧缺急需的各类高级人才列入我市引智范围,享受我市有关引进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居住、户籍、子女教育、就医、简化出入境手续等方面给予便利。
四、国际资质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
20、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申请相关国际资质认证。对取得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认证、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认证及其它相关国际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按财政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给予不超过认证费50%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额单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累计不超过200万元。
21、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对服务外包企业专利申请费用、专利信息检索费用给予适当资金补贴。其中,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含中国、国外)所需申请费、实审费,给予50%的财政补贴。
五、保障措施
22、加强服务外包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合肥海关、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外办、市金融办、市外宣办、高新区、经开区、滨湖新区、合肥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市服务外包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
23、放宽服务外包行业准入。对于不涉及前置审批的业务,工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申请,直接在其经营范围中核定服务外包的相关内容;对需要前置审批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在企业取得相关部门审批后,工商部门在其经营范围中核定服务外包的相关内容,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
24、积极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我市各类贷款担保公司积极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服务外包风险投资基金,联合境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孵化服务外包企业。鼓励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海内外上市加速发展。
25、服务外包企业可以实行灵活工作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服务外包企业可根据工作实际,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部分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26、支持编制全市服务外包产业专项规划,指导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27、鼓励政府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非业务优先外包给本地服务外包企业。结合“数字合肥”建设,促进政府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8、完善服务外包工作机制。建立服务外包统计制度,实行示范区、县、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月报制度,按月向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服务外包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建立服务外包示范区的考核机制,每年对服务外包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示范区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其他
29、本意见适用于在我市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外包企业和人才培训机构。
篇5
需求分析
贵州省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优势原材料、烟酒、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由于受资金、规模、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发展一直受到很多制约,融资难、销售难、留人难、生存难,使得中小企业在成长路上步履艰难。我省中小企业在销售网络、品牌、宣传、人才、资金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现在普遍的状况是:市场开拓能力弱、资金紧缺、技术创新能力弱、人才匮乏、信息闭塞、管理落后。如何能够克服上述困难的中小企业才能够成长壮大起来,如何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于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来讲至关重要。目前,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大致分布如下:(1)应用得不错的企业:目前达到这种水准的中小企业实在太少了,不到10%。而且大多还是只取得了局部的成功,整体成功的比例更小。(2)用不好:约10%的企业用不好,这是需求问题,企业没有足够的准备来应对应用新技术之后的适应性问题,效益无法得到体现。许多企业上了信息化系统,不但没有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还要花钱养活它。(3)不会用:约20%的企业不会用,这是人才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应用的人才,很多人对计算机、信息化有畏惧心理,导致很多企业面对信息化系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只好放弃。(4)用不起:约20%的企业用不起,这是成本问题,信息化相关工作和种类软硬件、设备价格不菲,很多企业望而却步。(5)不想用:约20%的企业不想用,这是意识问题,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能够带来的好处和变化。(6)暂不需要:约20%的企业暂时不用信息化也可以做得很好,即使做了信息化也产生不了太大的效益,企业暂时不需要。因此,贵州省中小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过程信息技术的实施成本和风险较大;软件跟不上企业的变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的利用率不高。而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技术服务平台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改进的难处,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信息化即是平台的主要工作。
技术可行性
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技术服务平台已建立了贵州省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需求信息库,采集了全省300多家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信息,并根据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方案和贵州省科技支撑工业十大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提出了当前我省电力产业、煤炭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产业、有色产业、建材产业、烟酒产业、新兴产业及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产业相关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需求50余项;围绕中小企业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服务。主要服务类型如下:(1)平台围绕贵州省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和分析方面的需求,积极提供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服务,推进数字设计和生产制造一体化等先进制造模式,强化CAE、CAM、CAD、CAPP、PDM(4CP)等单元技术在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分析、优化、制造、管理等中的应用和创新,2011年,平台收录了150余家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对60余个新产品开发设计提供了数字设计分析技术服务。(2)平台根据我省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利用成员单位公共科技资源,建设适用、有效的生产和管理系统,解决企业产品生产、管理等过程中主要瓶颈问题,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2011年,平台成员单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60余项。(3)平台通过整合资源,推动我省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推广信息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作用,2011年,平台专家组对全省40余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进行了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4)平台通过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训。平台成员单位2011年,举办制造业信息化培训期数总计524期,共计培训各类制造业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6890人次,其中培训管理人才860人次,核心技术人才2568人次、其他技术人才3462人次。培训的内容包括:4CP、PDM、ERP、数控技术、电子商务、CRM系统、MES系统、网络计算与资源共享等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及应用技术。
服务内容
技术服务业务内容(1)计算机辅助设计服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指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帮助工程师完成从总体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到工艺过程设计等环节的一切实用技术的总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能极大地提高设计质量、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新产品研发风险。(2)计算机辅助工程服务。计算机辅助工程(CAE,ComputerAidedEngineering)主要对设计对象进行仿真分析和评价预测,并对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直至设计结果达到最优。将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共同用于新产品研发,可以获得更优的研发成果。(3)计算机辅助测试服务。计算机辅助测试(CAT,ComputerAidedTesting)在机械工程领域可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动态特性评价、信号分析与处理,可实现对机械设备远程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CAD、CAE、CAT三者有机结合用于新产品研发,所获得的成果在确保成果先进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投入、控制研发风险等方面,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与理论难以比拟的。(4)信息与标准化服务。主要开展国内外机械行业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相关信息及相关标准的调研、搜集、分析研究、标准化人才培训等技术创新工作。并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质检机构提供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体系认证、咨询等标准化政策信息、标准文献资料服务。(5)工业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能为产品提供造型、色彩、功能、使用方式的优化解决方案、提高产品的附含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能为企业提供视觉传播设计及优化方案,提高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的传播度。(6)培训服务。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既有高学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企业急需的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熟悉CAD/CAE/CAM等先进设计手段,对产品开发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技术人才。企业希望能够针对技工和高层次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平台培训主要以工程技术人员、技工、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大学高年级学生为培训对象,在数字化设计领域,采用知识讲授与操作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各类专项培训,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使学员在更多地、更好地、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地、高效地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服务模式依托贵州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分析技术服务平台的联盟单位,将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站技术等集成,为我省中小企业工业产品提供数字化设计的全方位服务,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加强专家团队打造。完善专家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作用,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包括企业需求调研、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意见、培训等工作。平台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化管理方式,根据不同要求,采片“中心组织+平台成员单位相关行业专家技术指导+企业派人参加”、“中心组织+平台成员单位技术开发+企干骨参加”、“政府安排+中心组织+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等不同的服务模式进行服务。
服务手段[1]充分利用平台的“导航”和“窗口”作用,整合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广泛吸纳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如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和专业技术人员加盟平台的建设与服务,分行业、专业、地域,建立和健全基于平台的科技公共服务网点。建立一支与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广揽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来。同时,建立科学的、符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大胆启用年轻人才并委以重任,通过挑战性的工作,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技术与服务推广工作团队。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平台建设与服务的宣传力度,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大力宣传和弘扬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创造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的公平机会。规范服务流程,严格把好技术服务质量关。平台技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明确需求、确定方向、达成合作意向、技术协议、项目实施、提交报告,从而保障技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会员制推广服务策略。平台根据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开发远程设计服务程序并通过会员制方式把程序提供给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购置及运行费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做好技术及信息服务。
结论
篇6
摘要:本文针对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人才结构缺陷突出、人事管理制度落后、人才培训有待改进、激励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以本单位人力资源现状为例,从从业人员数量及具体分工情况、人员年龄构成情况、人员学历构成情况、人员相关工作年限、人员专业方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剖析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 :科技期刊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对策
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想生存和发展,人才是根本的保障。出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期刊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替代物质资源、物质资本等方面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选题、资金和市场的潜力。
一、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我国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些年,随着党和国家对科技期刊出版领域越来越重视,科技期刊出版不断壮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大批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科技期刊出版,使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人才队伍的数量与出版事业、出版产业的发展严重不匹配,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但人才严重缺乏,编辑人才多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
从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才在将来会占据重要地位:为适应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需要,具有管理大型企业、集团经验的资本运作人才和职业经理人;随着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和出版业市场化的发展,紧缺经营管理类人才;随着传统出版向电子网络化转型,具有数字媒体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研发、数字内容加工等经验的人才;从国际化发展趋势看,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市场运作规律的外向型人才;具有多方面经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科技期刊发展迫切需要的。
2.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本单位主办科技期刊3本,下面,分别就3本科技期刊的人员年龄构成情况、人员学历构成情况、人员相关工作年限、人员专业方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1)人员年龄构成情况。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25-35岁年龄组(60.6%)和46-55岁年龄组(24.25%);而≥56岁年龄组、36-45岁年龄组人员数很少,分别为9.09%、6.06%。
(2)人员学历构成情况。从业人员的学历大多已经集中在研究生(硕士),有17人(51.52%);但博士及以上人员极度欠缺,只占到从业总数的3.03%。
(3)人员从事科技期刊工作年限。从业人员大多经验不足,年限集中在小于等于5年,占到总从业人数的63.63%;而6-10年、10-15年、15年以上分别占12.12%、9.09%和15.16%。
(4)从业人员专业方向。从业人员的专业分布比较杂乱,而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化所迫切需要的出版类、外语类、经济类等人才极度缺乏。
二、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结构缺陷突出
整体结构配置不合理,知识结构混乱,学历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人员老化现象突出,45岁以下高层次专业人才所占比重较小;欠缺复合型人才;从国际竞争看,缺乏外向型人才。
2.人才培训有待改进
因有关政策限制、管理者不重视等原因,培训资金投入有限;并且,大多数培训因和工作契合度不够,培训缺乏针对性。与本应作为科技期刊人才培训重点的选题策划、编辑实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常常受忽略,出版方针政策、社会效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也不够深入,导致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3.激励机制尚未完善
论资排辈的薪酬体制没有完全打破,论资排辈、“铁饭碗”和“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地挫伤着核心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手段单一,传统的激励以物质为主,忽略了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激励制度违背公平原则,部门干多干少区别不大,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级差不明显。
三、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途径
人力资源是影响科技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要素之一,要使我国科技期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地位,就必须优化、调整科技期刊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化要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创造力。为更好地实施科技期刊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途径采取有利措施。
1.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
科技期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对于人才观的认识错误及重视不够,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在识人、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各个环节上对科技期刊的重要意义。
(1)正确的选才原则。在甄选人才方面,应坚持“求才之渴、识才之眼、举才之德、容才之量和用才之胆”的原则,在不断提升现有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聘用、调入等各种方式,广纳贤才,充实我们的科技期刊队伍。
(2)正确的用才原则。将科技期刊员工当作社会人进行管理——打造出舒心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激发他们的潜能;他们会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使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高度一致。
(3)正确的留才原则。要想留住人才,不仅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创造适应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对其进行深入、可持续开发;在薪酬待遇方面,科技期刊人才也不能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福利待遇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分配向技术骨干及一线人员倾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科技期刊。
2.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
要想科技期刊持续稳定发展,我们不能只依靠个别学历高、专业素质强的人才,而应当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人际氛围,以缓解工作、生活中的不利因素。本单位为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化、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激励制度合理化,加强对编辑出版工作长远性、全局性管理;坚持德才兼备、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则,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人才,以改善编辑出版队伍学历结构;采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内部人员流动体制,2年开展一次中干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新进人员要考试才能转正,通过“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中级资格证书才能承担责任编辑的工作,真正做到不仅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还为人才的良性循环提供坚实基础。
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使编辑出版人员具有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肯定及相应的回报,从而培养出对科技期刊的信赖与忠诚。
(1)将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将适合的人才放在相应的岗位上,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编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应该承担责任编辑的工作;而市场拓展能力强、性格外向的人才更应承担期刊宣传、营销的工作……这不仅满足了不同员工的精神需要,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还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有机结合。
(2)搞好人员的优化组合。将擅于编辑出版与擅长市场营销的人员、学历较高却经验不足人员与老一代的编辑出版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出版专业人员等进行组合,做到团队优势互补,使整体释放出比个体简单相加更大的能量。
(3)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环境。打破原有的身份界限,在双向选择中给所有人员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任制。对于每位受聘人员,制订出相应的绩效考评体系,聘任期间薪酬待遇与岗位挂钩。在收入分配时,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做得好的一定重奖,做得不好的一定要处罚。“一书兴社,一书败社。”因此,本出版单位鼓励创建品牌期刊,对于双效显著的A刊,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刊物,决不心慈手软,从分管领导开始逐级承担相应责任,直到处罚直接责任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力资源是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期刊出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基本,也是应对国际出版企业对我国出版体制和运行机制冲击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整合、优化,出版单位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科技期刊的大发展大繁荣才有坚实的支撑,向科技期刊出版强国迈进的步伐才会一步比一步更加踏实。
参考文献
[1]任胜利.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357-360
[2]赵苏阳.我国出版业人力资源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8(5):292-294
[3]张鹏飞.科技期刊与知识经济[J].编辑学报,1998,10(4):189-191
[4]陈丽华,于海洪,王坤.21 世纪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J].编辑学报,2003,15(6):458-460
[5]董应才.高校应重视编辑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312-314
篇7
一、强化担当,完善自身建设长效机制
1.强化责任担当
学院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的使命来抓,做到五有。
一是工作有专班。成立开展“培养职业精神 提升职业技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学院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办,负责活动的协调工作。
二是年度有目标。学院将自身建O工作作为年度的重点工作,列入全市人社系统年度工作任务中学院的个性工作目标任务,并分解到每一个月,逐月予以落实。
三是建设有方案。制定自身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落实目标任务。各科处室按照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同时制订自身建设检查考核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使整个创建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四是任务有督办。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督办自身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五是落实有体系。明确各科处室创建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创建联动机制,自身建设工作体系完整。
2.完善长效机制
自身建设既要有历史传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一是传承特色办学理念。校训重视历史传承:团结、勤奋、严谨、进取;办学理念讲求科学特色:管理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品牌荣校;校风力求与时俱进:守法、明理、勤奋、精进、创新。
二是构建规范管理体系。学院构建了制度健全、体制顺畅、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学院管理模式,涵盖了党务管理、行政管理、教学实习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制度建设作为抓好学院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三是完善科学培养模式。完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制定了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制度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按期组织学生实习,有计划、有课题、有实习评价、有实结;每年都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撰写总结材料,并在全院教职工会上汇报交流。
二、营造氛围,建设优良文化育人环境
1.重舆论引导
自身建设既要领导重视,还要群众人人参与;既要注重抓落实,还要善于抓总结提升。
一是引导大家人人参与自身建设。制定自身建设宣传工作方案,编印自身建设创建活动宣传资料下发师生员工,宣传自身建设创建活动主题、目标要求、活动意义,在学院网站开辟专栏,利用电子屏宣传,使自身建设创建活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二是带领大家宣传推进自身建设。制定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和信息报送与考核试行办法,规范新闻宣传,推进自身建设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是总结提升自身建设工作经验。鼓励大家总结提升自身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积极予以宣传推广。仅2015年就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学院20余次。
2.营造特色氛围
按照室内室外、功能分区、彰显特色、打造多样化宣传景观的原则,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一是屋顶宣传重在营造技能文化的大气场。在学院主要建筑物屋顶安装宣传标语。临街门面顶安装: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综合楼屋顶安装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教学楼屋顶安装校训:团结、勤奋、严谨、进取;学生宿舍屋顶安装校风:守法、明理、勤奋、精进、创新;实训楼的屋顶安装:劳动光荣、技能宝贵。
二是校园宣传栏重在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了企业文化墙、成果展示窗、知识拓展廊、多彩涂鸦墙、德育园地等室外文化展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文化。
三是室内文化区重在励志。建设了理论教室、实训室等室内文化展区,悬挂名人名言、规章制度等,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技能成才。
四是道路景观重在典型引路。学院主干道建设技能大师路;综合楼小花园西面建大型励志宣传景观;多年的绿化,形成了以综合楼小花园、樟树林、竹园、实训楼景观带、花坛、草坪等为主的校园景观;技能大师典型引路,激励学生技能成才。
三、突出特色,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数字校园
提高校园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校园管理实现数字化。
一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投资近80万元设计建设了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校园管理工作实现了数字化。
二是推广使用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建设单位已对科处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两期培训,目前学院管理基本实现网上办公。
三是完善数字化校园系统管理制度。制定了数字化校园系统管理制度,加强数字化校园系统管理,指定专门处室负责管理。目前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已完成了试运行,2016年准备全面实行数字化校园管理。
2.专业对接市场
强化市场导向,专业设置紧跟变化莫测的市场。
一是建立校园对接产业园、专业对接产业制度。化工专业对接荆门化工产业园,机电电子专业对接荆门电子产业园,数控车工、模具制造、焊接加工对接荆门航空产业园,财会、幼儿教育、电子商务等对接服务业,并与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湖北航特科技有限公司、天茂集团、中集宏图、利盛石化、东光电子等30多家技术含量高、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其中化工专业对接天茂集团、凯龙集团,先后开办了中级工、高级工定向班,并对员工进行了多次提升培训,得到企业好评。力争达到“办好一个专业,支撑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
二是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11月、2015年3月、2016年12月先后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领导、技术能手参加,就专业建设如何对接产业献计献策。专业建设研讨会得到省厅领导充分肯定。
三是打造品牌专业。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主动适应荆门市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瞄准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装配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群,成为湖北省职业培训电工电子类中心教研组组长院校,学院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重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学院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校校合作,打通了中高职直升通道。
3.深化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学院在多个专业推行了一体化教学,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湖北省唯一进入2016年全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学院成立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小组,制订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二是建设专用场地、组建教学团队。学院按照现代企业“6S现场管理”规范,建设一体化教学专用场地。精选骨干教师、吸纳技术能手、聘请课改专家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并多次邀请人社部一体化课改专家黄景容、姜大源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
三是总结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学院一体化课改经验在全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国家人社部《职业》杂志以《六措施保障 三阶段落实》为题介绍了我院一体化教改的经验和做法。
4.强化职业素养
育人先育德,始终把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放在优先位置。
一是编写职业素养教材。2014年,《技工院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被确立为部级课题,被评为省重点课题一等奖。《职业素养基本训练》教材也通过了人社部教材审批出版,得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广使用,《职业行为养成训练》编写即将完成。
二是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同志作《永远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专题报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院被吴天祥同志誉为“人民的贴心学院”;开展 “厉行勤俭好风尚、传承美德正能量”和“互联网+分类回收”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举办文艺晚会和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道德情操。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来影响家庭、辐射社会。学院学生张子轩和唐文菊被团市委分别授予“最美中职生标兵”和“最美中职生”荣誉称号。
5.注重创新创业
以培养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学院实训工厂,投资200余万元,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办公室8间的机械加工创客空间,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创客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并制定创客空间实施方案和运作办法。
二是推动师生创新创业。鼓励学院师生(包括近几年的毕业生)入住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所有入住的创客均可享受荆门市相关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有2名创客入住众创空间。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将创业知识列入学生教学的内容,完成创业模拟实训室建设,培养师生创新创业精神。
四、多措并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1.校企共建实训室
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一是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制定校内、校外校企共建汽车修理实训室(校中厂)和数控加工实训室(厂中校)计划。
二是精选合作企业。本着优势互补、平等自愿、互利双赢、长期合作的原则,多次深入相关企业考察、洽谈,签订校企共建实训室协议。
三是规范实训室建设。引厂入校,学院出场地,合作企业出设备,与顺航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汽车修理实训室(校中厂);厂中建校,合作企业出厂房,学院出设备,在湖北航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控加工实训室(厂中校)。
2.建设企业标准化实训基地
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实训质量,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制定建设方案。学习借鉴企业标准制定校内企业标准化实训基地数控加工中心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建设。
二是制定管理办法。借鉴企业6S管理办法,制定实训基地6S管理办法,成立6S管理检查考核领导小组。
三是实施6S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按照6S管理进行组织。
3.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给技能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交流平台,发挥其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效率。
一是积极申报。学院根据相关条件,积极申报省级袁秋芹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省厅批准。
二是制定方案。借鉴荆门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借鉴国家级郭振恩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经验,制定建设方案。
三是规范建设。按照建设方案,添置设施,配齐人员,完善职能、制度和职责,袁秋芹技能大师工作基本建设完成。
4.开展技能大讲堂文化节活动
传播技能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一是举行拜师学艺活动。与全国技能大师、荆门石化总厂机修钳工郭振恩合作,设立郭振恩励志班,举行拜师学艺活动。
二是传播技能大赛知识。邀请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技能大师、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指导专家、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徐国胜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赛项发展方向”为题,介绍了国际、国内技能大赛情况和发展方向,并对学院数控、模具专业教师如何进行大赛准备作了专题辅导。
三是开办启迪求真系列专题讲座。组织教师以工匠精神、智能制造、信息时代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其中院长许松以“工匠精神”为题,为全院师生进行了第一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是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邀请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毕业生王贤伟、荆楚理工学院毕业生张玉鹏和学院毕业生张芳、刘军、潘运虎等作报告,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
5.开展技能文化节活动
宣传校园文化,展现师生风采,检阅办学成果。
一是举办技能节暨开放日活动。先后举办了三届技能节暨开放日活动,举行学生技能竞赛和教师公开课等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观摩,得到广泛赞誉。
二是开展学生创新创意竞赛。举行了由湖北航特科技有限公司冠名的首届“航特杯”学生无动力车滑行竞赛。无动力车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滑行竞赛也由学生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创新精神。
三是举办学生实训、手工制作作品展。面向社会多次举办学生实训、手工制作作品展,特别是在全市春风行动中展示,得到原市委书记万勇的充分肯定。
6.组织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展示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承办荆门市职业技能大赛。学院先后承办荆门市第一、二、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农谷杯”创新创业技能竞赛。
二是参加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湖北省首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
三是参加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学生制作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装置》荣获湖北省创意设计竞赛一等奖,学生苏雪娇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技能夏令营活动。
五、注重实效,取得自身建设丰硕成果
1.以环境文化影响人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学院从外在的环境建设出发,推动内在的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了外在环境的建设。学院完善校园基础环境建设,精心设计和构思学院环境,既重视物质环境建设,更注重充满学术氛围的读书育人环境。
二是注重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学院不断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展示办学理念、校训、校规等校园文化,初步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理念。
三是构建了多样的文化载体。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建设,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橱窗文化、道路文化、教室和宿舍文化等文化载体,设立企业文化苑、成果展示窗、知识拓展廊、技能大师路、德育园地等文化栏目,形成了环境与师生的良好互动。
2.以人文文化教育人
成才先成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一是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了学院、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警校、社校共建机制,构建了政教、团委、保卫和学生会相结合的校园德育工作网络。
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天天有活动,开展“养成”教育,实行学生在校24小时无缝对接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教学、管理、服杖位一体为提升师生文明素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学院将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和学习行为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如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师孝亲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来影响家庭、辐射社会。
三是营造德育氛围。用广播、校园网、黑板报、墙报、会议等各种形式加强德育工作,策划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提升师生文明素养的目的。
3.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以人为本,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设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学院不断增强市场办学的危机意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党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涵盖了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是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模式。以制度建设作为抓好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构建了体制顺畅、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学院管理模式,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细化管理制度,关注干部师生的发展与追求,重视人才培养,在学院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良好和谐的校园秩序和校园氛围。
4.以技能文化培养人
突出技能教育核心,始终把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学院坚持质量兴校,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深化校企合作为重点,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抓手,突出技能教育核心,开展了拜师学艺、技能比赛等活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后,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三是高度重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提升培训能力,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市公共实训基地、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市金蓝领培训基地、市公关礼仪培训基地、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多次承担省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市大中型企业职工的培训、技能就业计划培训等工作,年最高培训人员达5000余人。实现了学制教育和技能培训“两条腿”走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持。
篇8
Nanjing Software Park has confirm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i-support platform and sticks to the diversified-development concept of “Both doing and not doing
自1999年2月经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紧紧围绕自身特点和园区龙头企业,经过9年的发展,头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光环的南京软件园,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产业特点。
电力电信等行业应用软件、BIOS(基本输入和输出系统)及嵌入式应用软件、游戏及动漫软件、服务外包四大领域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初具规模。今后围绕着“四集聚”, 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全力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加速完善软件业载体功能,高标准打造专业化产业空间,加速引进、培育软件业龙头企业,加速优化软件业的发展环境,为园区软件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成为园区共识。
为此,南京软件园已经明确了搭建和完善三支撑平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思路。
强化载体支撑平台
自2005年南京市提出建设 “中国软件名城”的战略后,南京软件园便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了软件园的规划,在已建成18万平方米软件研发、办公及配套用房的基础上,将占地面积由原来规划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3.58平方公里,并适时启动了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的软件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服务外包、动漫游戏、留学人员创业园、人才培训基地、公共技术平台以及软件公寓、服务中心等功能区。目前累计投资约4.7亿元,占地7万平方米的软件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已于2007年5月投入使用;占地6000平方米的软件园单身公寓也已交付使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的载体支撑环境,2007年,南京软件园启动了三期建设工程,主要有国电南自、英特神斯等企业购地自建,总建筑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园区规划适时科学调整、稳步推进载体建设的战略,为南京软件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而除了完善强有力的载体支撑平台外,优惠的扶持政策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对于吸引软件企业的落户同样不可或缺。为此,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根据南京软件园区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省市的相关政策于2007年制定出台了《南京高新区软件产业发展纲要》(2007-2010年)、《南京高新区软件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和《南京高新区软件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三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南京软件园的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配套服务,营造良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和软件研发人员提供功能完善的服务,努力将南京软件园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软件研发创新基地。
高新区管委会每年还投入600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的创业投资担保基金扶持企业创业、创新、创优,2005-2007年扶持资金总额达到1.56亿元,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3000余万元。
打造软件人才平台
南京软件园在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实施软件人才工程,努力打造软件人才高地。为了培养引进优秀的软件产业人才,南京软件园推进“三创载体”建设。2007年,南京高新区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海内外领军人才计划”推介暨共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合作协议,围绕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需求,优化资本、学科等资源,提供政府、园区、学校、金融机构等“四合一”的支持,构筑创新、创业、创优新载体。
为了解决适用人才短缺的问题,南京软件园还积极组织开展软件人才培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南京软件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改造装修了7000平方米的培训大楼用于软件人才培训,为培训机构提供各类教学设备、培训及人才资讯、学员实习、就业推荐、后勤保障等服务。该中心充分发挥高新区软件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与区内及周边的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大金陵学院等高校和江苏微软技术中心、蓝与白多媒体等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及培训协议,引进了印度萨蒂扬、毕博、环球数码等境内外知名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各类软件研发人员、项目经理及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市场需要,还与各类专业机构合作,为软件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才测评、职业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服务。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入园的软件企业,南京软件园还大力建设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南京EFI_BIOS及固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漫公共服务平台及软件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促进园区软件产业科技资源的集成、共享和利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降低科技创新成本,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为打造“数字高新”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信息资源和人才保障。
目前,南京软件园已完成动漫产业公共技术平台一期建设,同时按照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出口宽带的建设工作。EFI-BIOS(可扩展固件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公共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OS。2008年1月6日平台运营单位百敖公司获得信息产业部与英特尔共同颁发的授权,与英特尔、长城计算机、同方、华为、芯微技术、兆日科技、中兴科技、易拓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期正在建设之中。
经过十年的发展,南京软件园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十年间,南京软件园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16亿增长到2007年的108亿元,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稳步递增。2008年1-6月,南京软件园新增软件企业28家,总投资达1.2亿元;累计实现软件产业收入75.4亿元,其中过亿企业4家,超千万企业20家;而截至今年6月,园区共有注册软件企业325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而今后,南京软件园将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全力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加速完善软件业载体功能,高标准打造专业化产业空间,加速引进、培育软件业龙头企业,加速优化软件业的发展环境,为园区软件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FIC
资料链接:
南京软件园优惠政策
入园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五年内高新区按留成部分100%数额予以扶持;第六年至第十年高新区按留成部分50%的数额予以扶持。
入园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两年内高新区按留成部分100%数额予以扶持,第三年至第五年高新区按留成部分50%数额予以扶持。
入园企业租用软件创业中心办公用房,合同期在五年以上者,第一年至第二年免收房租,第三年免收50%租金。
篇9
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农民的需要为核心,体现出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现实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开展的农村信息化应该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草根运动”,在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民的参与起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甚至决定着这个活动的成败。如何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仅关系着农村信息化战略思想的确定,也关系着农村信息化具体路径的选择。
在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下,农村信息化又是农村信息化的关键,农村信息化主要是农民社会交往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态的信息化,因此农民的广泛参与就显得尤其重要。
从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对象的定位方面来看,我国政府已经很明确地把以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等“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农村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把农民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信息化工程也是围绕着农民的需要而展开的,充分地体现了信息化为农民服务的宗旨。
但是,农民成为农村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并不等于农民就真的成为农村信息化主体,就真的有积极性参与到这种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活动过程中来。
在目前阶段,由于农村信息化一般是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直接生产提供,因此农民虽然成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是他们还不是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主体,更不是农村信息化的决策主体,同时也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产权主体,这就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农民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而且由这样的建设体制所决定,政府的意志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表现的过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在农村延伸的现象,有点背离建设民主、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
因此,在农村信息化的推进中,不能仅仅把农民当作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还需要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把农民吸引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之中来,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与最终的决策者,让农村信息化真正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草根运动”,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社会效应,提高信息化的社会效率。
政府要大力扶持各种农村自治组织的建设,让它们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带动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参与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要变现在的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主要采取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投资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化决策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政府要创造适合农民参与的信息化建设决策和管理的社会制度环境,保证农民的要求和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并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以农民的需要为核心,体现出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现实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游戏人才真的缺乏吗?
张书乐
关键字:挖角 游戏人才缺口
游戏产业现在最缺的不是基层技术人员,而是短期培训所无法造就的高级研发人员,这些人才也是各游戏公司和猎头公司挖角的重点关照对象。
近段时间,国内网游两大巨头网易与金山之间因为游戏开发人员的跳槽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成了行业的热点,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网游人才的关注。
在此次事件中,网易《梦幻西游》主策划徐波带着几位核心成员投身金山所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显露。徐波和几位核心成员由金山投资专门成立了一家研发工作室,着手研发一款Q版游戏,箭头直指网易的《梦幻西游》。
而早在2004年,网易就不惜重金,从金山的西山居工作室挖走了《剑侠情缘》的主策划赵青,赵青加盟后,很快推出了网易首款武侠题材的网络游戏《大唐豪侠》。业界猜测,金山挖角网易的核心人物,也是报此前的一箭之仇。而这也似乎印证了一直以来的一个传闻,即网络游戏人才缺乏,游戏行业就业前景良好。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其实,诸如此类的挖角事件在游戏圈里并不鲜见。而这种表面情形则导致一个广为留传的所谓中国游戏人才缺口达到60万的说法。这无疑给了相对低迷的大学生就业前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看似前景广阔的游戏从业机会也成为某些游戏人才培训机构用来招揽生源的一个最好的广告。
然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缺口60万这样近乎天文数字的神话可以说一戳就破。九城、光通等公司的游戏团队大概在400人上下。按照平均数计算,一个中型游戏厂商最多容纳一百名游戏技术人员,那么60万就需要6000家左右的厂商才能容纳,还要考虑本身游戏厂商已有的人才量,如果这样的论证成立,中国遍地都是游戏开发公司了。而同时,不少游戏人才培训类学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进入游戏企业的现实也说明了游戏人才的培养有些供过于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游戏人才缺乏确实是困扰游戏公司发展的重要问题,但60万绝对是一个夸大的数字。另一方面我国的游戏开发历史短,人才积累少,主要依靠网易、金山、盛大等企业培养。
据《2005中国网游原创力量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游戏策划人员2005年的增长量仅有14人。其实游戏产业现在最缺的不是基层技术人员,而是短期培训所无法造就的高级研发人员,这些人才也是各游戏公司和猎头公司挖角的重点关照对象。
篇10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学院建设 发展思路
伴随着“天空开放” 进程的深入推进和中国民航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民航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对民航特有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的,使我院组建继续教育学院,发展终身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1 总体目标
依托民用航空的行业优势,地处珠三角航空大省的突出区域地势,充分发挥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作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师资培训;与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合作开展民航业内企业急需人才培养;主动与珠三角地区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培养各级各类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力争建成民航行业、珠三角地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国内著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民航行业继续教育品牌,成为中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旗帜和应领者。
2 具体目标
(1)主动接轨,发挥优势,培养民航业内急需人才。充分发挥我院现有民航特种工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鉴定优势,扩大规模,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民航业内高层次培训,主动与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合作,建立华南地区民航管理干部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两院优势,开展民航系统党政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职业岗位教育培训,力争实现年培训规模达到5万人次。
(2)突出特色,强化示范,拓宽高职师资培训项目。发挥我院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行业、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师资培训项目,为高职院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院校培训富有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与管理人才,实现培训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人数达1万人次。
(3)优化布局,稳定规模,开展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发挥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优势,与区域内中职院校合作,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引进高校学历教育,开办成人在职专升本、本专升硕等教育,形成物流管理等若干社会需求的通用品牌专业和5~10个珠三角地区成人教育品牌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在校规模五年内稳定在5000人。
(4)拓展领域,服务社区,探索区域职业继续教育。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开拓民航企业职业教育市场,逐步向其他航空制造业延伸,加强校企合作,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积极为珠三角地区企业发展和空港区域经济圈服务。实现在职教育与职前教育并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同步的职业继续教育,实现办学规模达到年2000人次。
(5)创新形式,服务社区,形成社区终身学习环境。围绕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原则,细化支持服务,开拓社区服务项目;开办小区大学,发展老年学习教育,开展各类各级人员业余兴趣等终身学习项目,形成继续教育新的增长点,办学规模达到年2000人次。
3 主要措施
3.1 彰显行业优势,突出培养民航企业急需人才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运输机2750架,年增长11%;通用机队规模2000架以上;航空运输总周转量99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0%。这一数字显示,中国民航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当前困扰民航企业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民航特有工种专业技术人才、航空安全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和操作性技能人才最为紧缺。我院将主动与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合作,在其现只有北京和昆明两个培训基地的情况下,积极申办建成其华南地区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党政干部培训项目,开展中青年骨干和后备干部培训项目;开展民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式的培训项目,如对从事民航运输的机组、空乘、安检、运输操作、货运等九类人才的危险品初训;为企业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民航特有工种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操作性技能人才,为国家民航强国战略作出贡献。主要培训项目详见表1:民航企业急需人才培训项目一览表。
表1 民航企业急需人才培训项目一览表
3.2 发挥示范引领,拓宽高职师资培训项目
发挥我院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优势,在现有电子信息类和物流管理类两个师资培训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向交通运输类、旅游管理类、机电设备类、通信类、计算机类、安全类、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类、财务会计类、财政金融类、经济贸易类、公共管理类、语言文化类过渡;为高职院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院校培训富有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与管理人才,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3.3 强化服务意识,开展成人在职学历教育
2011年仅广州市就有初中毕业生12万人,高中毕业生6万余人,这其中初中毕业生中有45%读中职;高中毕业生中,每年有40%读大专和高职;20%考不上大学;同时我院每年也有应届毕业生3000余人,还有很多社会在职人员希望提升学历教育,为了向这部分群体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继续教育学院拟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优势,与区内知名院校合作,引进优秀教育资源,以业余和函授教育为主,开办多层次的学历教育,详见表2:成人学历教育项目一览表。
3.4 加大校地合作,增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完成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企业每年用于继续教育的经费不少于工资总额的1.5~2.5%。我省为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将继续教育重点更是放在了现代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信息、社会工作等十二大领域,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10万人次,到2010年共计培训100万名高层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截至2008年末,广东省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法人单位1.4万余个,从业人员90.54万人;非企业法人单位559个,从业人员2.49万人。这些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问题日益突显。我院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在立足服务民航企业的同时,从向民航传统领域,逐步延伸扩大到航空领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领域,构建具有柔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期开展上岗和转岗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等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逐步向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职业岗位技术培训和职工自学成才培训拓展。
表2 成人在职学历教育项目一览表
3.5 提倡终身教育,创建社区终身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