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教育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教育行业前景

篇1

关键词:数字地球;测绘工程;教育改革

当今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几年前,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发展和全球战略的需要,在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又着重推进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NSDI)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和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数字地球的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不论从科学技术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中国必须迎接这一挑战,这已经成为共识。如今,“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以及各种规模的“数字城市”的建设正在逐步实施。在构建“数字地球”过程中,测绘学科和测绘行业,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地球”的构建也将为测绘学科和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前景。一方面,数字地球的构建依赖于基础测绘数据。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地球的地理坐标框架,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它应能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基础上再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人文信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测绘业本身的基本工作。另一方面,数字地球的构建又促进了测绘学科的发展,并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地球”是从更高的层次,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应用已有的理论、技术、数据和能力,在卫星遥感测地定位技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通讯和Internet网信息技术支持下,向社会提供全新的测绘信息产品,包括更多、更新和更精细的地球静态和动态信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为我国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一机遇也对承担测绘人才教育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高级人才,是测绘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进行深化改革,才能适应这一新任务。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是“宽口径为主,专业覆盖面广”。而作为培养测绘人才的测绘工程专业在专业知识面上应是覆盖整个测绘一级学科。这就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不宜过深、过专,在有效时间内,只能讲授测绘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业务知识,而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只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根据需要继续学习、培训,进行补充和加深。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思路、方法,而不是只注重具体的知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由被动继承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性学习,多采用“启发式”、学生“参与式”和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质量评价及课程考核中,除注重基本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外,在专业课程考核时,可以更多地采用“开卷式”、“答辩式”、“撰写论文式”、“设计报告式”等多种方式,使对学生的评价更科学、更全面,把课程考核转变成为促进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驱动力。教学方式改革的另一措施是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制作CAI软件和软件,以加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信息量,增进教学效果。由于测绘工程专业本身与信息科学的密切关系,许多专业课程都可通过CAI软件来达到直观、形象、逼真的教学效果。因此,测绘工程专业应加大与课程配套的CAI软件的开发投入。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数字媒体专业 实训室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16-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数字媒体专业。我院地处珠三角经济发展重地――佛山,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弥补需求缺口,本着“立足地方、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和本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前景良好。

一、高等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媒体实训室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实践课作为技能培养的实现手段,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占不少于总学时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因此,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价中,实验、实训室建设和应用管理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为培养符合数字媒体专业要求的合格人才,数字媒体实训室除了提供先进高端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及良好的实训环境等硬件条件外,还应注重建设符合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软件环境”。

二、数字媒体实训室建设方案

1.数字媒体实训室功能需求分析

按照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可以将其划分为数字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出版、数字学习及数字展示六个基础内容领域。数字媒体实训室的建设也应该相应的满足数字图像处理,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音视频制作等动态视频数字技术和静态图像数字技术的实践条件。这就要求数字媒体实训室必须拥有强大的编辑功能、超大的存储容量、广播级的视听设备、独立的工作站点、稳定安全的系统和网络化的系统资源共享。

2.品牌的选择

数字媒体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实现音视频媒体类的设计制作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实训室的配置应满足对设备要求较高的课程。音视频媒体类的设计制作主要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来实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有MAC和PC两种操作平台,随着PC技术的不断发展,PC机较MAC机来讲在性能和价格方面越来越具有优势。目前国内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以中科大洋、索贝、极速、SDI 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品牌为主,并应用于国内各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属于广播级别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3.高品质的视听要求

随着高清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清电视、高清机顶盒、高清网络视频等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普通观众到传媒专业人员无不对视听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媒体专业音视频编辑、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等课程大部分涉及到图像、声音的制作和处理,高清晰的画质和高保真的声音是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追求的制作效果。数字媒体实训室设备应提供高分辨率的显示器、高配置显卡声卡、环绕立体的音响,从而使学生体验高质量的视听享受,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产品。

4.系统架构

结合专业实践从经济的角度和维护的角度出发,数字媒体实训室应选用千兆以太网的系统架构。以服务器为中心, 由网络交换机连接所有工作站点。实验室每个工作站点都是一个完整并且独立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独立完成数字媒体软件的各种编辑功能,并且每台计算机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教师机可以将素材统一存储于服务器硬盘,学生可以任意访问。学生将制作的作品存储于本地硬盘,也可以上传到FTP服务器供同学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查看学生上传服务器的作品进行批改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实时共享。工作站所有的计算机装有密码保护软件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

5.数字媒体实训室配置――以40台学生机为例

我院的数字媒体实训室根据专业实践要求,结合专业教学特点,选择了性能优越、系统稳定、兼容性好的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惠普(HP)工作站。由全千兆交换机将40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与超大磁盘容量的服务器相联。有4台学生机做为上下载工作站,配备了广播级非线性编辑硬件板卡,便于视频素材的上传和下载。其他36台编辑工作站除了配备了适合影音视频以及动画建模渲染的高配置硬件以外,还加配了正版含加密狗的Avid Liquid网络版高标清非线性全中文编辑软件以及AVE1000广播级的专业三维教学视频互动教学辅助管理软件。

整个配置具有大容量存储、实时访问、网络速度快等特点,能够给学生提供平时常应用到的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网络管理等功能,充分提供接近社会需求的工作环境。

惠普工作站系统架构图

三、数字媒体实训室应用管理

1.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训室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因以情境教学为主,学生处在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从周围的环境中主动获取信息、知识。而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和辅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职业院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也应接近真实职业场景,校内实训室应重视实验实习工位的数量、实验实习设备的配置,操作应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

2.承担社会服务工作

为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我院数字媒体实训室除日常的教学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培训、考证、比赛任务。每年都有学生在校内参加广告设计师、广告助理设计师的培训和考证,今年我院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200多位学生在该实训室进行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并参加考试。该实训室还承担课外科技活动、技能竞赛项目成为了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广东赛区高职组平面设计组的初赛赛点。因设备先进管理严谨,还将准备承接广东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的赛点工作。

3.实训室+工作室创新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把学生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但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难度非常大,我国还处于经济发展中阶段,现行的制度决定了企业以自身生存和发展为主要任务。不可能像发达国家的大企业那样耗资高成本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我国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刚出校门就能直接上任工作岗位的人才。在借鉴发达国家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立交桥式”以及瑞士职教体系都不可能完全的适应国内职业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现阶段如何做到教学与生产紧密对接,在此问题上本人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我院数字媒体实训室实行实训室+工作室创新管理模式,基于现有的专业设备和实践条件创立了数字媒体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承接校内外与专业相关的业务,如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制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制作、网页界面设计、动态网页制作等。由老师带领学生组建创新团队,严格按照公司的制作程序和流程来要求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把课堂变为公司,老师就是技术总监学生就是员工。目前我工作室承接的一些业务有专为教师服务的视频精品课程的制作,其中有精品课程《数控编程与制作》、《光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凤凰微课《非线性编辑》等省级项目。还有为校外“唐山时尚客餐饮有限公司”制作的宣传画册以及CI设计等平面设计制作。在承接校内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紧贴实际生产过程,推行了情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目前,该实验室承接的业务都已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并受到来自家长、企业、行业第三方的高度评价。学生通过制作真实的任务,在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真正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要求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现阶段我院迎来了争创省示范的契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实训室的建设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职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质量。数字媒体实训室作为该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场所,我们在抓硬件设施的同时也绝不放松应用管理这些“软件”环境。在不断思考、摸索、实践中我们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实训室的设备场地环境都是为真实的情境教学模式而营造,实训室+工作室的创新模式也为实现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在取得明显效果和骄傲成绩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努力,因为实训室的建设和应用管理将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1】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4号)

[3]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思考 职业技术教育 姜大源

篇3

    关键词:传统教育; 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出版行业的一次大发展、大变革,数字化出版一方面丰富了图书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版的形式,并延伸了出版空间,扩大了消费群体需求。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曾经人们通常是手不释卷,到了今天,大多数人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查询阅读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而且出版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最及时的反馈与评论。由于数字出版涵盖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对数字出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1 数字出版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出版是近年来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代表了整个数字出版的整体革命,是全方位数字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出版业的流程和工艺进行数字化;第二,是我们便于记录二次信息的介质,现在越来越多的存储介质比纸张更易于记录和读取数字化信息,这种新介质叫做数字媒体;第三,就是流通领域的革命,包括我们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行业无论是在出版形式还是在出版样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结合时展特点与社会的进步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数字出版具有以下优势特征:首先,数字出版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媒体性等;其次,它降低了出版的成本,大幅度减少了传统出版的许多中间环节,与传统出版相比,操作过程更加简单,节省了纸张,使出版产业朝着低能耗、高环保的方向发展。国家已经把发展数字出版和多媒体技术列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传统出版业发展已经走进瓶颈期,具体表现在:第一,纸张图书的售出量明显呈现出下滑趋势;第二,图书的人均购买量也逐年下降;第三,图书出版业利润收益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第四,我国居民的阅读率逐年下降,根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下降至54.2%,到了2005年竟然下降至48.7%,取而代之的是国民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浏览网页,聊天,玩游戏。到了最近几年,人们多数以电子书代替纸张图书,人们多数是利用大量的时间来浏览电子书来娱乐生活,种种迹象表明:数字出版将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出版业重量级成员的教育出版业,在网络信息时展的冲击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出版业应该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我国教育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教育出版业主要负责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侧重性、实用性等特征,存在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拥有巨大的购买力,而且教育部门的研发能力很强,因此,图书的出版与更新速度也是非常之快,一旦某一类图书打入市场,就会获得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教育出版业在整个出版行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教育出版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受教育的国民群体的素质的培养,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出版经济是教育出版经济,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只有教育教辅类读物才拥有最广泛、最众多的读者,只有教育类图书才会有最稳定的收益,每一位国民都需要接受教育,出版教育图书是传统教育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教育出版大约占据了整个图书市场的70%左右,教辅图书则支撑了整个出版业的半壁江山。但是现行的教育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正是由于教育类图书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收益比较好,才导致了各类出版社和民营企业竞相涌入教育出版市场,这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出版物的质量,以单纯的数量为目标肆意发行教育图书,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流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近年来,伴随着高考自主命题政策的实施,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教育图书,所以,出版社的市场销售格局受到限制,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把目光集中在互联网信息搜索上,传统教育出版的发展正在迎接新的挑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

    从表面上看,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并没有给教育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因为,现在大多数的教育类图书仍是以纸张的形式发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类图书更具发展潜力,因为它具有低碳环保,可循环使用,覆盖面广,应用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而高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使电子教材应用更加广泛,国家政策也会向这种更为环保和便利的出版方式倾斜,所以,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教育出版业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水平。

    面对这种形式,我国教育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教育形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出版已经从提供广泛化、标准化的出版物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转变。

    其次是出版社角色的转变,由出版商变成服务商。从数字时代学生与教师的需求来看,他们需求的内容不再仅仅是一个纸课本,而是一套涵盖电子教材,融合多媒体多个行业的个性化的教育解决方案,所以,此时的出版社重新定位自己由教育出版向教育服务转型,是否能赢得客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客户服务的质量。

    最后是产业规划方面的变化,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化出版,我国的教育出版商面临着如何整合资源、技术和资本的挑战。

    3 教育出版如何实现数字化发展

    我国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发展中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想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就必须明确这些基本问题,从实际出发来探究解决策略。

    首先,出版物的内容资源有限,数字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然而,单个出版社的信息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要加强出版行业的内外联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建立数字化出版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化资源的聚合效应,这样才能确保拥有足够信息量,迈出数字化出版的第一步。在出版行业强强联合的条件下,信息资源实现丰富化和最大化,构建规模庞大的数据服务系统,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开拓了市场,此外,还要加强教育出版社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高校是教育类知识的源产地,是教育出版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把高校研究出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并发展为数字产品在构建好的数字内容平台上出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建立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教育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法,这些服务平台包括:学习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习资料数据库、课后测试系统等,这样就将课上学习、课后作业和家庭辅导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服务平台是数字产品售出的货架,要想实现教育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这一服务平台是基础。

    其次,打造教育图书的数字化精品内容。评价一个出版产品的优劣主要看它的内容质量的高低,一本书版本形式再丰富多彩,如果没有好的内容作支撑也不会吸引来消费者,所以,打造数字化精品内容是实现出版数字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合理改善数字产品,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网上资料查询等等,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这样的教育资源才能获得价值。

    再次,要提高数字化服务质量,在数字化背景下,让读者读上数字化图书并不是最终目的,要想实现其长远发展,就要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图书出版服务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形成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建立有侧重点的学习数据库和数字化题库等,创造教育出版数字化服务方式。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可以利用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展示教育资源,让读者利用多种数字移动终端和载体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 国家和社会如何促进教育出版数字化

    未来5年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首先,为了使教育出版数字化运作积极有效地进行,国家应该加快制定适用于网络特性和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并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不顾出版内容质量,扰乱出版市场秩序的盗版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严格规范数字化出版秩序。

    其次,要培养全体公民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彻底净化互联网环境,从根本上消除数字版权的盗版问题。国家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传媒手段,加强版权保护宣传力度,使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版权保护行动中来。在出版人方面,要提高维权意识,全体社会成员要齐心协力共同打击侵犯版权的不法行为。

篇4

今年6月份,美国在线教育行业共融资1.2亿美元,至少36位独立投资人参与到17起交易事件中。而在5月份,融资数字更是达到2.25亿美元。

如果和其他行业横向比较,这个数字并不算多,但对于此前给人不温不火印象的在线教育行业来说,已经足够令人振奋,新的机遇正在形成。

在线教育是块诱人的蛋糕,其中K12在线教育的部分被看作是重中之重,是市场刚需。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之间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是消费教育产品的主力军,学习占据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

美国同业已经验证了K12在线教育的价值。成立于2000年4月的K12国际教育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之一,成立8年之后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数字显示,K12国际教育是美国27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公立学校的最大教育运营商,为超过75000名全日制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60个国家超过19000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注册学生。同时,K12国际教育也为相关学校提供课程、软件、管理系统的一站式运营外包服务。

竞争激烈的国内在线市场,怎么可能对这块蛋糕视而不见?淘金者陆续进入,一片方兴未艾的景象。

仅凭感性就能判断,中国的K12在线教育前景比美国要广阔。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数量多,也和中国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关,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压力越大,需求越大,留给市场的机会也就越多,问题在于,旺盛的需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

用好未来集团CEO张邦鑫的话来说,教育这块蛋糕总体很大,但吃蛋糕的都是些“蚂蚁”,连个“蟑螂”都没有。这形象地描述了国内教育市场、包括在线教育市场的现状。号角鸣响,不断有人加入,也陆续有人退出。

在线教育市场有两个切入方向: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学校和教育机构。为传统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在线技术服务是明晰的商业模式,但需要具备的资源门槛很高,而且,传统学校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面向学生的教育市场更容易进入,但竞争也十分残酷,十几年来,各种线下民营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占据了一到三线城市的各个区域,他们是在线教育从业者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我们本期的封面报道中,关于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之争,有一个生动的细节。2014年初,新东方集团对于线上线下发展策略的讨论一度达到最顶峰,在会议室里,线下学校校长们坐一边,新东方在线CEO孙畅坐另一边,董事长俞敏洪坐正中间当调停人,双方唇枪舌战,各不相让。

这种争论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终结,新东方线下学校的校长们发现,再不支持新东方在线,学生就都跑去其他平台了。

和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有利有弊,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

以美国为例,在线教育技术已经从MOOC和公开课阶段发展到了社交化学习、评分式教学和神经网络教学阶段,终端也从PC变成了手机,并且,直播教学的发展势头完全盖过了点播式学习,大量的直播类应用也在杀入在线教育市场。

相比之下,国内的在线教育技术起步晚,但迭代快,题库搜索技术比拼激烈,直播教学已经开始普及,线上“网红”名师身价倍增,成为争夺对象。

竞争胜负未定,教育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最大的获益者是学生,对他们来说,学习正在变得更加便捷、自由,但对于传统捍卫者而言,在线教育的一部分(比如直播),也正在瓦解教与学庄重的仪式感,偏重于术,而轻于道。

篇5

NO.1 教育培训

投资金额增长幅度:275.3%

投资价值指数:

2007年教育培训投资案例数量为13个,比2006年增长44.4%;投资金额为1.71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75.3%。目前中国教育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培训正在走向多元化与实用化,其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巨大。教育培训快速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创投机构竞逐的动力。

此外,由于国内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正在由简单技能培训向以用人市场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训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职业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创投机构的关注。

NO.2 电子商务

投资金额增长幅度:268.6%

投资价值指数:

2007年电子商务投资案例数量为26个,比2006年增长333.3%;投资金额为1.8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68.6%。电子商务投资规模爆发式增长,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电子商务模式和传统零售行业的创新性融合,具备传统零售丰富经验的创业团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整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场表现是吸引创投机构的主要因素。

另外,B2C仍然是最为活跃的电子商务投资领域。B2C行业在投资案例数量和金额上都呈快速增长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活跃的投资行业,这不仅与中国B2C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低,进入门槛不高有关,更与传统的零售行业和B2C电子商务的结合日趋紧密有关。

NO.3 零售连锁

投资金额增长幅度:218.0%

投资价值指数:

随着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品牌连锁更能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在消费驱动的市场环境中,餐饮、零售和酒店等连锁经营行业成为创投机构投资的重点领域。其中,2007年零售连锁投资案例数量为6个,比2006年增长20.0%;投资金额为5209万美元,比去年增长218.0%。尽管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处于整个市场的优势竞争地位,但是专注于垂直领域的零售连锁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创投机构对零售连锁的关注程度逐步增加。

NO.4 医药行业

投资金额增长幅度:126.2%

投资价值指数:

2007年医药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14个,比2006年增长27.2%;投资金额为1.47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26.2%。当前中国医药行业面临重新洗牌。随着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和引导,大量资本和技术投入正在推动医药行业快速发展。较高的毛利率、较少的资产负债以及大量自由的现金流是吸引创投机构投资医药行业的主要因素。

2007年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企业ShangPharma引入战略性投资者TPG,融资3000万美元,用以投入研发、购置研究设备、业务拓展等。同年,相同业务模式的药明康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NO.5 软件产业

投资金额增长幅度:122.8%

投资价值指数:

2007年由于互联网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和IT行业投资规模增长,导致IT行业投资金额超过互联网。其中,软件产业、数字电视、硬件产业和IT服务的投资金额增长幅度较大。2007年软件产业投资案例数量为18个,与2006年基本持平;投资金额为2.11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22.8%。全球软件研发产业分散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软件服务外包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国内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市场需求巨大,创投机构对软件产业产生持续关注。

NO.6 户外媒体

投资金额增长幅度:16.9%

投资价值指数:

篇6

关键词:增强现实;动画设计;数字媒体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社会各行各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不断的调整适应和创新。动画设计在这样历史机遇下也受到了影响。新的数字技术不断的被应用到动画设计当中。增强现实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动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画设计研究,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现实技术与动画现状分析

伴随着2017年的伊始,一款支付软件(简称:支付宝)融入了增强现实技术,创建了AR实景红包。这款软件创立的AR实景红包相比于既有的红包形式,互动性和趣味性都增强了很多。

增强现实(AR)技术是通过电脑加工,将虚拟的信息应用于真实的环境中,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一种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应用。说到关于虚拟与现实的技术,除了AR,就不得不说VR(虚拟现实),与AR不同的是,VR封闭了用户的视线,使用完全与周围环境隔绝的设备,结合虚拟的电脑模型来代替使用者的视野。并且VR的使用有一定的硬件要求,必须佩戴专用的VR头盔或是眼镜才能完成体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者的自由活动空间。在我看来,完全摒弃真实环境的体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者的自由活动空间,很难让生活在真实世界里的使用者完全接受,而且其对专用硬件的需求,也限制了它的普及程度。相比之下,通过大多数移动终端就轻易能实现的AR技术,则更具备发展前景。除了之前介绍的支付宝AR实景红包之外,宜家的官方APP,天文类的Google Sky Map,查找房源信息的Layar等诸多运用AR技术的APP,在发行之后广受好评,这些足以证明AR的无限潜力。

自2006年以来中国财政等部门发出一个愿景:希望中国的动漫产业在5―10年内实现其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的标准。如今,我国动画的发展蒸蒸日上,动画作品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动画市场也越来越成熟和稳定。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媒体技术领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多,变化最快的技术。数字媒体的多元化表现形式使得原有动画的格局发生了改变,数字媒体艺术给动画艺术开创了一个新的活动和展示空间。数字媒体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成为了传播动画作品的重要媒介。综上所述:增强现实技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使得动画作品更具有互动性。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动画的展示平台更为开阔。动画设计与增强现实相结合从而形成增强现实类的动画设计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二、基于增强现实的动画设计特点

增强现实,从字面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真实存在的东西进行再度地增强,进一步提高它的真实感,即把现实增强化,增强现实的到来可以说是时代的发展给予我们现代人生活宝贵的财富或者产物。从艺术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为了得到新的空间艺术,而进行的对已有真实空间艺术虚拟物质的叠加。

动画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传统动画逐渐的加入了最新的数字技术,尤其是增强现实技术开始与动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现在的许多儿童读物中有很多增强现实动画效果。这类动画效果让动画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缩短。

结合增强现实的理论依据增强现实类的动画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集成性。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增强现实动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密不可分,是集文字、图象、影像、声音、动画于一身的动画设计。其对视觉语言有了一定的扩展,对于信息的传递速度高于单纯的文字和图片。

第二:虚实结合性。增强现实强调虚实结合,将虚拟的物体叠加或合成到真实世界中,允许用户看见真实的世界。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观感同时完全感觉不到真假融合的突兀。

第三:娱乐性。现代化的动画设计考虑到对媒体的传播应用,所以对其作品的设计不再是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而是及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味觉于一体的设计,实现了对观看者的全身心调动和参与,扩展了使用者的想象力,给使用者带来了一种愉悦的视听享受,在增强娱乐性基础上实现了对观看者主观能动性的全面调动。

第四:交互性。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动画的使用是一种人机交互的信息传递形式,这就决定了受众需要主动地进行查找信息,更加强调了受众的参与性和参与精神,实现了对使用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

三、增强现实类动画设计的作用

增强现实技术在医疗,工业,国防,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那么增强现实类的动画在这些行业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以前因为增强现实技术对于专业的设备要求比较高,所以增强现实的普及性不高。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十分迅猛,其中智能手机的发展更快,性能也越来越好,已经基本满足了增强现实的硬件要求,并且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及普及率高等特点,因此可作为展现增强现实类动画作品的理想平台。

现在很多的景区都热衷于使用APP,来作为景区里的导航和方向指示。景区类APP的框架主要由景区简介,景点介绍,地图和周边等功能构件组成。并且也会有动画的展现形式。如自己在某景区的一个地点位置上,在APP上就会有一个相应的卡通小人站在地图显示的相应位置上。但是主要的以二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若与增强现实类动画相结合,会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到时出现的卡通小人物还会与使用者互动并且依旧能够保留基本功能。将会满足使用者的多种要求,吸引更多的使用群体

不仅是景区类APP运用增强现实类动画设计可以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教育行业中用到增强现实类的动画也会在效果上有着显著的提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运用了VR虚拟教学,可是VR有一个弊端就是想要完全的沉浸在虚拟的世界当中,就要佩戴专业的视觉设备。这使得在使用中有许多的不变之处。然而增强现实不一样,它是虚拟与真实的结合,只需要在便携设备上如手机,平板等上面装有增强现实显示的相关软件,通过扫描就可以欣赏到立体的(与真实世界)无异的画面。这样运用在教育行业中,会使知识的接受者们方便快捷的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因为动画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增强现实类动画运用到教育行业中,会使得使用者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不会觉得乏味。

增强现实类动画同时也可以用在企业的商品展示中,这样能够是消费者更直观,多方位的了解商品,比如房产,汽车等,可以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的完全,真实的了解一个商品。

四、总结

本文从发展现状,特点,作用等方面对增强现实类的动画设计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动画设计者和动画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增强现实类动画设计具有可行性、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增强现实类的动画设计研究还没有到成熟的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探讨。随着数字媒体与增强现实的相结合,增强现实类动画设计将会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兵.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6(11).

[2]刘庆科.论虚拟现实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

一、引言

教育类图书在我国传统的出版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数字阅读的出现对传统纸质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教育类图书的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对此,相关编辑人员应当紧跟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类图书编辑的创新与转型。

二、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特点

教育类图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分成课本教材、培训书籍以及工具书这三类,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类图书出版行业至今仍是出版行业中资源最好、前途最为光明的行业。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类图书编辑在以受众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的基础上,呈现出学术问题大众化、受众群体多元化、互联网概念融合化以及理论教育实践化的态势。

三、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在传统的纸质媒体环境下,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已经习惯了相对固化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也局限于对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了解新技术、新科技的方法也仅通过纸质媒体,对当前数字时代的发展变化缺乏敏锐的嗅觉,造成编辑内容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情况发生。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包含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了较为深刻的观念转变与文化变迁,在这一时代变化的大趋势下,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纸媒,转向了电子书、各类新闻信息类APP等新媒体知识宣传途径,这些知识获取途径使其了解知识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思维方式也由单一的阅读模式向立体阅读模式加以转变,大部分的读者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有所区别。因此,当前图书的编辑工作已经悄然从曾经的“为一本书寻找作者”向“为一位读者提供更多服务”的方向改变,为了确保纸质媒体在数字技术不断占领生存空间的境况下仍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传统纸媒无法满足当前读者需求的情况,教育类图书编辑必须加快自身理念的更新速度,通过吸收学习新的与数字媒体相关知识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以便在数字媒体发展进步的浪潮下,令图书编辑由知识内容的搬运者转变为教育服务的供应商。具体来说,由于数字化图书具有知识量大、表现丰富、改变了传统图书一书一册的出版形式等特点,为了令教育类图书编辑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图书编辑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在充分发挥出传统教育类图书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使教育类图书能够与数字出版刊物的优点相结合,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适应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变革[1]。

(二)加强编辑工作的互动性、及时性与智能性编辑人员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为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展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编辑工作者应当加强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令教育类图书的内容质量更符合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具体来说,首先,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诸如QQ、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越加完善,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提升沟通的及时性。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具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成本低、实效性强等优点,编辑人员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利,在加强沟通的情况下,编辑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读者的心态与当前市场的具体需求。此时,编辑人员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教育类图书的作者,便于作者对图书作品的选题进行策划,概念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图书的内容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满足数字化时代教育类图书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其次,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教育类图书编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此时,编辑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提升编辑工作智能化的方向。现阶段,某些电子书网站通过为作者提供智能化在线编辑平台的方式,便于作者为其数字化作品增添封面、添加视频、图片等内容,这种编辑平台在加强了作者对自身作品掌控性的同时,令作者承担了部分由编辑人员负责的工作,降低了编辑人员部分传统编辑工作应负担的工作量。对此,教育图书编辑人员可以对这种编辑平台加以借鉴,通过加强图书智能性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举例来说,某教育类图书出版社出版的某一系列教辅图书通过构建与学生日常学习知识相关的知识平台,并在读者购买教辅图书刮开相应账户密码,从而进入平台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读者吸收图书内相关知识的速度,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最后,当前的数字化图书具有一定的流媒体性,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编辑人员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发展变化的关注程度,确保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从而令图书能够跟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为例,其数字化图书的教学平台中,综合应用了诸如语音识别、人工智能、高清影音传送等数字化技术,丰富了图书的阅读体验感,获得了较好的出版效果[2]。

(三)深入了解相关国家教育政策随着现阶段我国对外教育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华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为教育类图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曾指出,到今年为止,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的巩固率应在95%以上,高中生的入学率应当超过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应维持在40%的水平,为提升我国整体的文化水平,还应当加大对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的发展力度。同时,新课程标准为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对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创新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新华社曾经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明确指出了那些词语与说法不适用于公开发表的情况,这为广大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上述相关政策可知,为确保教育类图书内容满足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对国家政策加以了解,明确掌握文化潮流与出版风向,从而为图书选题、语言规范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图书内容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比方说,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改革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函中》提出现阶段应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提法代替原有的“八年抗战”,这就要求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加强对国家相关部门政策的了解,及时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加以更新,确保出版图书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四)提升编辑人员的个人素质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类信息层出不穷,部分信息中存在一些会对信息接受人员思想观念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容。对此,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对自身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加以提升,从而保障图书的质量符合时代文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教育类图书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人员作为图书出版的把关人,应在熟悉课程标准、课程纲要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备正确的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下,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

篇8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市场

数字艺术教育体现在数字、艺术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方面。

数字指的是数码技术。现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日臻成熟,因而带来广泛的应用领域;艺术是情感、激情、精神世界;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掘个人的潜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顺应时代开拓和发展数字艺术教育,设计一套完整系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数字艺术设计教育缺乏文化根基

国内一些院校师资队伍中,最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同时又拥有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和创作经验的老师。

目前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很多,过多考虑使用器材、软件的能力,缺少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戏剧学、影视心理学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视赏析、影视剪辑、音乐剪辑课程,去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2.数码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动画学院图形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鉴北美的教学体制,把教学体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技术手段型,以软件、硬件为侧重点来教学的模式;其次是原创内容型,以培养创意为主的教学模式;最顶层的是人文关怀型,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可用性研究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国现在还停留在底层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培养为主,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的阶段。

3.理论研究领域空白

数字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的风风雨雨,尝试性的高校数字设计专业教学也不下8年,但数字设计的专业理论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一项空白。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刊物和相关大学的学报很少能见到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也看不到较规范的数字设计教材。

4.轻视设计创意,注重技术操作

当前数字设计教育习惯以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来评价水平高低,主要看谁的软件玩得精到。数字设计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曲建方教授认为,各个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技术只是种手段,艺术创造力才是核心。

二、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

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基础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

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美国的大学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教师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

3.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适应市场需求

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

目前国内数码设计类公司在招收人才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艺术人才与技术人才之间难以沟通,懂艺术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理解艺术。有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高校等相关教学机构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太差,专业设置和调整尚未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现在现有的学科分割严重,对数字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起点不够。

4.建立院校高端师资资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软件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联合办学招生,融合了计算机和艺术两方面的科研教学资源。另外,还依靠与国际数字媒体业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并定期聘请国际业界专家执教。

北京大学为教学配备最有效的师资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学力量,以培养实用高级专才为目的。

5.定期举办全国性高校数字设计教学论坛或会议

对当前数字媒体教学及影视动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讨。深入领会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围绕数码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国内外数码艺术教育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数码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富有成效的交流与互动。

6.许多专家提出数字教育与市场中的企业建立联系

请有丰富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新鲜创作理念。院校和企业探讨的问题是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领域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教育与市场的接轨。参与院校教学的企业人员要保证课程质量、时间安排;企业与学生之间要将宝贵的经验倾囊而授;安排好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等。

结语

如今信息时代是建立在以电子计算机为平台的基础之上的。视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将来,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艺术将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数字内容和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我国的数字艺术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主流,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数字艺术教育,推动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军.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国际设计教育大会ICSID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

篇9

翻译专业培养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翻译专业的就业方向

翻译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就业岗位:英语翻译、日语翻译、韩语翻译、翻译、外贸业务员、总裁助理 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英文翻译、俄语翻译、法语翻译、外贸专员、总经理秘书等。

国家机关和大中型企业

其实很多毕业生的专业都有可能进入国家机关和大中型企业,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明,这些工作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设置有专业的翻译岗位。

当然这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比较高,主要针对翻译类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如果经过专业的翻译培训,也会比其他人更具有优势,所以这类工作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有竞争力的岗位。

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

对于这些岗位来说,要选择的职业空间就比较多了。就算是非翻译专业的英语类毕业生,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由于英语专业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思想,在外企工作时更能理解和适应公司的工作内容,沟通起来也更方便。就算是非技术类的工作岗位,相对于非专业学生也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教育行业

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学校,外语教学一直在教育行业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教育行业人才紧缺,研究生毕业后对于进入教育行业同样具有优势。大部分学校和培训机构对于外语都有单独教学,任教也可以一专多能,除了翻译之外,笔译和口译都可以涉及。

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正在急速膨胀。翻译服务队伍不足仍然是困扰翻译产业的一大难题。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 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即使如此,现有的翻译队伍仍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篇10

关键词:虚拟现实;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88-03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talent market, cultivat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skills, post suit ability of students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analyzed the shandong province virtual reality problems between talents demand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Using the mode to build and project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mmarizes the virtual rea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e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 of thought,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and innovations. Better teaching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the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on of talents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传统行业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力,如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等[1]。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虚拟现实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参与者身临其境一般,产生沉浸感[2]。

1 虚拟现实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

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起的行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前沿研究方向,是未来社会发展学科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山东省很多虚拟现实制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缺口较大。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虚拟现实专业,而设有动漫专业或者多媒体专业,虽然这些专业都涉及到虚拟现实的知识,但是不精。而本科的虚拟现实专业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采用“平台+分岗”模式后,确定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模块是虚拟现实。

2)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学校总是怕学生学的知识不够多,面面俱到,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太肤浅,广而不精,很难对口就业。

3)教学内容不合理。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虽然采用项目教学,但是这些项目都是老师自己开发的,不是企业真实项目,不符合企业需求和标准。

4)学生实践能力差。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工作适应能力不强,离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3]。

5)教学团队缺少企业锻炼。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起的高新技术,很多老师都是现学现教,水平有限,缺乏企业经验。

以上原因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胜任公司工作,还需要公司进行培训,这样导致应届毕业生很难对口就业。

2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1年之前,设置的专业是动漫专业,该专业开设的课程比较广,包括网站开发、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面面俱到,唯恐学生学的不够。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广而不精,很难对口就业,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都从事销售行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课程组的划分,每个课程组有一位负责老师,负责该课程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并进行项目教学。但当时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的,并没有企业真实项目。本次教学改革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了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对口就业率改善不大。

2011年,先后到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鼎拓印象有限公司、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调研虚拟现实、建筑漫游、平面设计和游戏开发的发展前景。通过调研得知,游戏开发方向非常火,但是主要应用在大城市、国外外包等,像163、QQ都有自己专门的制作部门,所以学生就业比较难;平面设计方向范围比较广,可以融入到其他方向去,没有必要单独开设;建筑漫游和虚拟现实方向在大、中、小城市都用,比如大中型城市中的产品会,小城市的广告牌、店面、建筑效果展示、家装展示、建筑动画等,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好。而且山东省各大高校中基本上没有开设建筑漫游和虚拟现实专业的,精通的人不多,大部分只是会做一些皮毛,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市场需求量特别大。

所以,我们将动漫专业改为数字媒体专业,核心模块是虚拟现实,面小而精,与企业一起进行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解决了以上问题。

3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校企共建、项目主导”的模式,包括订单、项目和工作室。在课程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校企共建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层面

采用“共建、共育、共管、共评、共融”的模式。

如图1所示。

1)校企共建课程:通过多次到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济南铭途动漫有限公司、潍坊艺景图文有限公司和青岛锐盈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以及QQ、电话联系,成立了课程群建设委员会,课程群建设委员会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共同制定了虚拟现实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引入企业项目,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论证课程标准。

2)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人类进入2000年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惊人,而大部分校内教师缺少企业锻炼,掌握的前沿知识远远不够,单靠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核心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请企业兼职教师来讲授。同时,每一位校内专任教师对接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校内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促进专业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与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易迅麦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培育挖掘先进资源,对实训室、走廊等进行了统一布置,张贴了企业介绍、往届学生企业作品展示等宣传展板;持续抓好企业家进校园、分岗教学改革、订单教育等活动,使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

4)校企共建工作室:分别与易迅麦和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济南鸿清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在学院滨海校区成立了室内设计和数字媒体工作室,主要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室外表现、建筑动画、多媒体设计等工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企业要求和标准。

5)校企共育人才:我们和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育人才。即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由校内教师进行授课,第四学期创建订单班,由企业教师入校授课,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进入公司实习,由校外兼职教师协助校内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传授一线的具体的知识和经验[4]。

6)校企共同管理:不仅组建订单班、成立工作室,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进工作室传授专业知识,还聘请企业专家进行就业指导。学生在校和实习期间,都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管理。

7)校企共同评价:每个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的作品,特别是期末考核都请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8)校企共融: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会与校园文化融合[5]。虚拟现实实训室和工作室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布置,张贴企业文化、企业简介、企业兼职教师简介、往届学生在企业参与的项目作品、工作室管理制度等。

3.2 培养层面

采用“项目主导+分段式教学”的模式

1)项目主导:每门课程都是项目教学,项目都是从企业引入的真实项目。每个学期所有课程学习结束后,综合这几门课程,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综合项目实训。

2)分段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式教学。授课全部在实训室进行,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电脑,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及时动手操作。每学习完一门课程,都带领学生制作大项目。全部课程学习完毕再进行综合项目训练。最后进行订单,进入工作室和公司。通过企业调研、看望实习生,发现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非常认可,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

依托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创新实践了“企业工作站、学校工作室”建设改革模式。

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依托企业工作站,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

在学校建立企业工作室,引入行业企业技术资源、真实项目和兼职教师,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项目标准的认识以及动手设计、操作能力。

同时,组建了订单班,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授课4个月,校内专任教师跟随听课、学习,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项目设计能力,缩短了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距离,提升了对口就业率。

5 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5.1 校企新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要,和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青岛锐盈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共同制定建筑漫游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目标明确,突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特色。

5.2 岗位新项目――引进企业真实项目

虚拟现实模块的很多课程引进了企业真实项目。比如《室外表现》课程引入了济南万维企业策划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厂房设计、幼儿园设计、医院设计、住宅设计等;《建筑表现》课程引入了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小公建雪景表现、商业建筑表现、黄昏景别公建、住宅表现、鸟瞰日景、鸟瞰夜景;《建筑动画后期》课程青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片头制作;《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引入了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真实项目――校园虚拟漫游等。

5.3 组建订单班――触及学科前沿

由于校内专任教师很难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即使了解到,也很难马上理解的非常透彻,操作的非常熟练。所以,学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由校内教师进行授课,第四学期创建订单班,由企业专家入校授课,使学生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 [6]。

5.4 成立工作室――工学结合,服务企业

和企业合作,在滨海校区创建了工作室,并按照企业要求布置了工作环境,张贴了工作规则和制度,以及往届学生在企业中完成的作品。教师带领学生接项目,使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建模、赋材质、打相机、打灯光、渲染出图、制作动画、后期处理、虚拟漫游等制作流程,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前感受企业工作环境。

总之,虚拟现实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生的技能、对口就业率,也在同类院校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实习、就业单位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评价,一致认为我们实施的“共建、共育、共管、共评、共融”模式和“项目主导、分段式教学”模式非常好,对学生非常负责。

参考文献:

[1] 米锐.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2):122.

[2] 刘科文.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123.

[3] 张威琪.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6):40.

[4] 侯晓音.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