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关键词] 河南省;税务筹划;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探寻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税务筹划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税务筹划是确立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是纳税人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精密规划而获得节税收益的活动。据测算,税务筹划能够给企业和组织减少15-20%税负负担。通过税务筹划,企业可在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使国家的税收立法意图得以实现,并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税务筹划人才是为企业提供税务筹划服务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税务筹划行业方兴未艾,一些大公司、企业开始专门设立税务部门负责这项工作,中小企业也纷纷设置专职会计人员进行节税筹划以期减轻税负。同时,随着税务咨询和税务行业的蓬勃兴起,与此相关的业务正走向专业化和精锐化,税务筹划师(Taxpay strategist)这一职业开始走向前台,被更多人所关注。2014年8月,国务院下文取消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许可的行政审批,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由准入类职业资格变成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降低税务行业就业、创业门槛,将有效激发税务从业者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税务行业发展,提升整个税务行业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税收政策正在面临重大改革和调整,无论企业、税务中介机构以及税务部门对税务筹划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大力培养专业的税务筹划人才无论对企业、税务中介机构还是税务机关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河南省税务筹划人才需求分析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税务筹划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来自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服务局发展指导处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全省中小企业单位数量达到39.74万家,同比增长1.27%;从业人员达到1149.96万人,同比增长2.01%。完成增加值12522.85亿元,同比增长14.04%,实交税金993.66亿元,同比增长9.89%。其中中型企业1.69万家,小型企业12.38万家,微型企业25.67万家。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按照一般的企业速度分析,河南省中小企业数每年将增加4000千余户,按每个企业配备1-2名会计人员计算,仅每年至少需要增加4000千余名会计从业人员。加上原有会计人员的更新,需求量就更大了。

由于全国税收法律和法规的复杂性,特别是各类税收法规不断地出台,财会人员了解和掌握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和实务操作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当务之急。为此财政部出台相关文件,建议企业设立税务会计岗位做好税收征缴工作鼓励企业合理节税。因此税务筹划人员必将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之一。同时,调查资料显示,企业提供的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中介、报税员、财务管理五类岗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2%、27%、16%、12%和23%,这为设置税务筹划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调查中,当被问及“贵企业是否对税务筹划人才有需求”时,90.5%的企业都做了肯定回答。这充分说明企业涉税风险已是企业急需面对的重大风险之一,税务筹划越来越受到纳税人的关注。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往往对税务知识一知半解,只会填写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不会对申报表进行具体分析,甚至不能区分对企业有用的税收政策,更谈不上事先的税务筹划。懂税务知识并能够进行筹划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甚少,市场缺口相当大。经过系统学习的税务筹划师将成为紧缺人才,预示着税务筹划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税务筹划人才是河南省税务中介机构发展的需要

税务师行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企业对税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税务筹划服务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有众多的会计师、律师和税务师事务所纷纷开辟和发展有关税务筹划的咨询和业务。开展好税务业务的核心,就是要积极培养和吸纳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以优化税务的人员构成,这是发展税务行业的关键。

《注册税务师行业“十二五”时期发展指导意见》(国税发[2012]39号)明确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底,行业规模实现较快发展。力争实现行业收入总额翻一番,注册税务师资格人数、执业人数和行业从业人数分别达到12万人、5万人和12万人,税务师事务所数量达到6000家。税务师事务所重组、转型运转顺利,涉税鉴证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涉税服务高端业务、新兴业务比重进一步提高。截至2013年6月,河南省从事经营的税务师事务所共计228家,其中有限责任制税务师事务所150家,占总数的65.8%;合伙制税务师事务所78家,占总数的34.2%。注税行业从业人员3982人,其中具备职业资格的人员只有1536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只有38.6%。这与全国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河南税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缺口,需要引进一批具备财税政策、税收法律咨询、税收筹划和税务等多方面工作能力的专业税务人才。

(三)加强政府税收筹划,是河南省税务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需要

随着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税收征管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税收征管方向从“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税务机关的普遍做法,成为当今税收征管改革的主导潮流。在财税行政部门职能转变过程中对于税收筹划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首先,政府税收筹划是发挥税收三大职能作用的需要;其次,政府税收筹划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需要。财税部门想要通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增加税收收入,就应当简化税制,让税收征纳双方容易操作,科学设置征管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尽量减少税制的执行与遵从成本;其三,政府税收筹划是财税行政管理部门与纳税人之间避税与反避税博弈的需要。由于存在税收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缺陷和漏洞,为了不断完善制度,政府和财税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借助于反避税手段来堵塞漏洞。税务筹划师在帮助企业合理节税的同时,也引导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税收法规。税务筹划师的职责决不仅是避税节税,更不是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而是考虑如何用好国家政策,使得企业的税收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处理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保护国家税收利益之间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人才,以适应税务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需要。

据调查,河南省税务系统仍然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年龄结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以郑州市金水区地税局为例,该局共有人员325人,下辖18个基层税务所;1个征收大厅;1个票管所;区局机关内设10个科室。承担着全区8.3万余户各类纳税人的地方税收征管工作。应该说这个数字在郑州市地税系统乃至河南省地税系统就分局单位来说可能是最多的,但仍然面临征管力量不足,后继人员短缺的问题。如该局税收管理员196人,辖区所管纳税人34982户,平均每名税收管理员管理178户;2013年该局共计组织各项收入51.2亿元,自2009年以来年递增17%。但应该看到的是在该局的人员组成中,30岁以下人员仅占14%,30-50岁这一档所占比例达到77%,其中的36%属于40-50岁之间的人员,这些人在10年内都有退休的可能性。近年来河南省国地税系统通过大力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信息化培训等,税务人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其中从正规税务院校毕业的人员的比例、取得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比例、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仍然偏低,加上因为队伍年龄结构偏老,虽然都有激情和干劲,但相对来讲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反应能力就略微逊色一点,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河南省税务机关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无疑为税务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机遇,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共招考4732人,其中仅省以下地税系统招考人数就达到了400人。

三、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税务筹划人才培养

(一)中小企业、税务师事务所、基层税务机关是高职院校税务筹划人才需求的主体

据调查,很多用人单位以往招聘的很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会计、税务人才在工作中动手能力差,不能立即投入到工作岗位中,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培训后才能上岗,并且他们的待遇比高职高专人才要高很多,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现在,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税务师事务所、基层税务机关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喜欢聘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用人单位不唯学历,更重视求职者实践经验

在人才需求调查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1~3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说,实际上就是实务能力,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审查等系列工作任务,高职学生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

实际上,税务筹划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税务筹划人员大多是身兼数职,包括一些会计核算工作,报表分析,纳税申报,节税策划等,侧重的是实务。对于税务筹划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他们一进企业就能立刻投入工作,免去了企业巨大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及节税筹划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中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三)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税务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供需矛盾,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税务(筹划)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需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注册税务师行业“十二五”时期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要加强行业协会、税务师事务所与财税类大专院校的沟通合作,共同探索税务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支持开设注册税务师专业方向的院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和教材开发。推动注册税务师专业方向院校开设涉税司法鉴定、税收筹划、税务会计、税务风险管理等课程,鼓励在税务师事务所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推广注册税务师方向的“订单式”人员培养模式,解决行业人才短缺和培养滞后问题,促进行业发展;深入推进注册税务师考试制度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调整、完善考试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税务师行业中,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篇2

关键词 第二课堂 人才培养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08

1 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目的与作用

1.1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大学理想和使命的具体体现。上海海关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确立“关院合作、实践导向、共同设计、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高投入以保证学生实习正常开展,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毕业生受到一线海关单位和报关企业的普遍欢迎。

1.2 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课堂活动广义上是指除了课程课堂教学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体育活动;狭义上是指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所以,可以说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育人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来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既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续,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2 上海海关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

学院在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下,积极支持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学院“德育为先,为国把关”为宗旨的人才培B模式下,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相应的开展了丰富的服务于第一课堂的第二课堂活动。其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生自主创立和发展的社团活动;校内外的各类文化体育及竞赛活动;志愿服务及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蓬勃发展中的创新创业活动。

2.1 社团活动

(1)校内为主、相互联合,融入学院精神、活跃学习生活。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推进者额高校风尚的引领者,是第二课堂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院现有科技类、人文社会类、体育类、文艺类等类型社团共36个,各个社团都有着定期的特色活动以及非定期的外出活动。社团也成了关院学子相互交流、丰富课外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平台。

(2)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术型社团发展,推进良好学风建设。建立良好的学风一直是我院师生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标,本学年以来,数学建模社、3D建模社等一系列学术型社团在师生的努力下从建立到发展,为上海海关学院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关院讲坛”等知识性讲座也成为推动学风建设的一大动力,除此之外,经管系更是积极响应以院团委作为指导、系部支持联动、社团自主管理的基本体系,筹建以围绕专业学科内容、助力学生成才需求、强化专业教师指导为宗旨的大学生学术科研社团。

2.2 校内外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及竞赛

(1)校内活动。我院在团委学生会的组织下,在各个学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包括海关管理系“青漫杯”绘画比赛、经济与工商管理系“h歌”大赛、法律系“关院演说家”、外语系“关院表演大赛”等活动。面向校外,我校学生也积极参加了上海市大学生汉字听写大会、上海高校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并代表学校和个人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总体上可以看出,我院面向学生的各式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大家的组织和学习能力。

(2)科创竞赛。我校学生在校外积极参加了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PEMT全国营销策划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化技能大赛、“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上海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团队大赛等多项科创竞赛。

2.3 志愿者服务

我院有着隶属于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的志愿者服务总队,旨在为我校有志于奉献和服务学校及社会的同学们提供志愿者活动信息的与反馈平台,是我校志愿者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社会实践

我院现有的常规化实习旨在构建以专业实习实践、毕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社会调查为补充的社会实践实习教学体系,并积极探索确立“基地依托、实践导向、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目前我校共有14个海关实习基地、18个其他实习基地、6个学院示范性实习基地。学院力图利用行业资源建立实习基地,规范实习管理流程。

3 上海海关学院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 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部分内容缺少自主意识和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部分学生对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所需时间较久的、资金奖励少的竞赛积极性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参加第二课堂竞赛活动得本质意义,趋利性太强;有些学生团队虽然参与了相关竞赛,但是时间精力投入少,不愿坚持到最后,缺乏毅力;对于学校举办的一些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讲座,相比一些文体类讲座,部分学生缺少积极性,往往主动参加的人数较少;对于学校没有统一要求的项目自学考证,仅有少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积极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第二课堂亟需营造踏实正确的学习氛围,拒绝急功近利第二课堂建设者可以通过海报宣传、教师引导、组织班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本质意义:努力将所学知识通过竞赛得到更好吸收掌握,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规范性,起到去功利化的目的,使更多地学生回归到“以学备赛,以赛促学”上来。

第二,第二课堂建设者可以请相关优秀同学现身说法,讲授经验付出才有收获,在第二课堂表现出彩活跃的同学,往往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对于自己在第二课堂的表现会有更好的反思和体会。

第三,第二课堂建设者应倡导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并存的激励模式。对获奖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及物质奖励,对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奖金和辅助工作量,对获奖班级进行表彰和经费鼓励。另外可以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的学生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从而完善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

3.2 第二课堂的师资力量不稳定,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第二课堂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使得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因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而显得无所适从。我校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中所占比例较低,部分指导老师对学生第二课堂的专业指导并不足够,存在少量“挂名”现象,未对所指导学生给予足够重视及帮助。此外,还存在部分指导老师包揽学生课题,忽视了对学生学术研究创造性、主动性的培养。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与学生沟通的频次,明确学生需求。特别是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和学生双向主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并且运用专业知识以“引导”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目的进行指导,而非只在立项、答辩等“关键”时刻给出建议,忽视过程中的指导。

第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激励教师担任学生活动导师,让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首先在报酬上,教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补贴可以参照第一课堂的课酬,对指导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助;其次,在培上,可以定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外出学习;最后,在奖励上,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要记入其工作量,指导第二课堂活动获得市级、省级及以上奖项的,要作为教师重要的个人成绩,参与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等等,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的积极性。

3.3 第二课堂活动过于单薄,信息传达、分享不畅

部分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层次不高,存在着短期化、低效重复、浪费资源的现象。因而,第二课堂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面和力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也难以在众多活动中甄选有效活动,最优分配时间。通过问卷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信息获取渠道过于单一或者根本就是缺少获取渠道。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将社会资源引入到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按照优势互补,双方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三真一融合;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C-0050-04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2003年开办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以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吸收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学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等典型模式的本质与精髓,加强校企合作,依靠企业开发专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充分体现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自2007年起经过不断地开展探索与研究,初步构建了以“真实的病人资源”、“真实的学习情境”和“真实的职业岗位”为核心要素的院校双元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开展这一模式下特色护士的定向培养,主要有中医护理、妇儿护理、危急症护理特色方向,为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培养了一大批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护理人才。

一、“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真一融合”,即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面对真实的病人,在真实的岗位上,将课堂与病房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医院护理及医疗工作的特点,采用“半天病房半天课堂”的半工半读学习形式。学生上午在病房接触岗位实践,医院选派带教老师,实训内容根据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相关教学案例;下午在已有岗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医院选拔临床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及熟悉带教老师实施整体护理程序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基础性生活护理。在医院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做一体,发现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能力、素质得到积累和提升。

“校院双元”体现在校院双方人才培养的“三高”特色,即合作融合度高、资源共享度高及优势互补度高。[2]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后3年在医院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作为授课教师,校院双方教师“一对一”构思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不少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充分挖掘和利用临床案例、教学情景作为教学资源,实现行业骨干的经验优势、医院专业实践环境优势和学校教师多年的理论教学优势融合共享与互补,在教学方法及校本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改革。针对校院合作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医院的需求,加入医院文化、特色专科、护理文书资料的书写、各种电子档案处理等教学内容,从而丰富人文课程的内涵,体现医院的特色。教学的组织由校院双方共同承担,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医院特色。校院双方同时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主体,校院形成紧密而非松散型的合作关系,双方优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思路

“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遵循五年制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实训)课程模块”、“拓展课程模块”和“证书培训考核模块”四大学习模块。为满足校院合作班学生对职业能力的需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学校提出了“以高素质的人为体,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为翼”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思路。在真正的岗位上、真实病人中、真切的情境下实现了课堂与病房融合的“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3]

(二)构建“三真”教学情境

1.真实的学习情境。从知识培养的角度,构建真实的临床护理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渴望,产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工学交替,学生半天病房半天课堂,围绕病人病情发展、治疗变化中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知识不再是抽象空洞,而是具体真实,因而知识理解是深刻的,知识的记忆是牢固的,知识的迁移必然也是好的。

2.真实的病人。从技能培养的角度,真实的病人有利于学生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每天安排的病房实践,和病人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进行交流,观察操作时病人伴有的真实身体反应、心理变化等,因而技能学习时学会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操作,同时有安全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的内化与养成;并且同一操作在不同病人身上的不同体验与感受,也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养成,这也是与在校生在没有表情变化,没有病情变化,没有操作后反应或反应单一固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3.真实的职业岗位。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病人及家属的痛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职业的价值,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亲情的可贵;药品经过自己手服到病人口中、进入到病人体内,学生知道自己工作正确与否、严谨与否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理解作为一个护理人员为什么必须要有慎独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医护人员为了病人的健康,加班加点,甚至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及家庭,从她们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奉献精神。病人健康的恢复常常是医生、护士、治疗师、营养师等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耳濡目染下,潜移默化中,这些最终化作学生的爱伤观念、慎独精神、奉献精神、严谨求实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病房与课堂相融合

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想,根据医院护理操作、诊疗技术上午相对集中的特点,安排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到病房进行实践,下午和晚上学习专业理论,每天上午的实践课程由校院双方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及知识基础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课堂将要学习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的病区病房进行实践,病房所见与课堂所学相联系,病房所见成为课堂所学的基础,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螺旋式上升。

(四)搭建“三全”立体监控与评价体系

“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形成由学校、医院、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学校、医院四方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决策指挥系统。一方面,定期召开研讨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证调整[4];另一方面,对日常教学过程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在每一届校院合作班开办之前,校院双方都会对任课教师进行面试,选拔优秀任课教师。每学期开学前召集校内及医院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对接,开展集体备课;成立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组,定期检查教学情况,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考试课程校院合作班和校内班均采用教考分离,科学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促进了校院双元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三真一融合 校院双元”

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参加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成绩比较

传统观念认为,行业有真实的学习情境、真实的病人、真实的职业岗位,但在考试上学校教师在教学的系统性和重难点把握上似乎更有优势,在考试成绩上校内班好于校院合作班;结果三年成绩比较,校院合作班不仅不低于校内班,且明显校院合作班成绩高于校内班(见表1)。

(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比较

以2008级高职护理校内班和2008级高职护理中医院班(五年制高职护理在校班和校院合作班)为例,研究比较两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护生综合职业能力[5],包括10个方面:专业能力,如重症护理能力、计划和评价能力等;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生涯发展能力,如领导能力、科研能力等。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记分。根据对所列条目的履行程度分“差”、“中”、“良”、“优”,分别用1、2、3、4表示。两类班级的比较(见表2)。

结果显示,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在重症护理能力、计划和评价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三)对校院合作班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

校院合作班学生在岗位中认识专业、学习技能因职业认同感好、岗位适应力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而有优势,在校院共同组织的活动如征文、演讲、技能比赛等活动中成绩突出,入职后工作单位普遍反映知识掌握活、临床思维好,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护理工作。归因分析,工学交替,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学场所从学校到医院,真情、真人、真练,是真正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和临床工作零距离对接,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的动态变化;真实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学习动机转变,在岗位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深刻而牢固,学生较早接触临床工作环境,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最终实现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信念的全面提升。

在医院学习,由行业专家骨干教学,教学场所有迁移,教学主体有变更,这一改变更贴近职业教育的本质,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本模式,首先,需要更多的医院有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驱力,医院要有“职业教育是行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的理念,把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看作是现代化医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院双方都有互为不可分割的共鸣,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持久健康发展;其次,本模式的深度发展,教学资源还需开发,如配套的教材及进一步特色化的“半天病房半天课堂”实训指导;再次,本模式的外部运行环境也亟需政府相应的政策制度,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节和导向,吸引行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为“工学结合”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唯有这样,校院合作办学才能持久,才能培养高素质、行业欢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敏,冯维希,张海云,胡玉涛.院校合作下学习情景建构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3).

[2]吴晓莲.“校企(院)合作,无缝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新机制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4).

[3]邓荆云,贲亚P,马慧芳,余薇,周咏等.学校与医院“定岗双元”合作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课程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2(18).

[4]徐敏,傅育红,邵阿末,王立文,邱东民.院校合作中高职护理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

[5]张渝成,雷宁,刘春江,王炎峰,吴正吉.高职护理专业“1+2”校院合作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1).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ree Authenticities and One Integration

School and Hospital Du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

CHEN Min & GU Jiao & ZHANG Ling

(Jiangsu Lianyunga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222006, Jiangsu Province)

篇4

关键词:技艺融合;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2-02

一、研究背景

通过行业调研显示,网页设计师职业方向用人要求必须具备设计技术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目前,我国高职网页设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重技术”能力、“轻艺术”能力培养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了人才培养的能力短板现象非常严重,毕业生毕业达不到岗位综合能力要求,专业对口率不高,其相关专业教学质量较差。经过近五年探索实践,我网页设计师专业方向设计了独具特色基于岗位综合能力的“4571”课程体系开发范式,从四个维度进行界定:即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开发主体、科学的开发方法、闭环的开发过程、完整的开发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五个关键环节,形成七个产品,最后一个结果就是“技艺融合”的课程体系,这一信息最终要反馈到岗位能力需求调研,从而使得整个开发过程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二、研究内容

1.岗位调研,分析岗位核心技术能力和艺术能力,归纳形成“技艺融合”的职业能力标准集。实践专家研讨会第一阶段由实践专家主导,陈述实践专家个人职业发展阶段及代表性任务,通过对初、中、高各职业阶段的分析和总结,确认市场调研所汇总整理出的岗位能力要求,并与课程专家共同对岗位能力进行分解。实践专家研讨会第二阶段,由课程专家主导,根据表1分解职业能力所得技术能力与艺术能力,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合并为职业初、中、高三个能力阶段的技术能力集与艺术能力集。

2.技术能力和艺术能力整合,形成核心课程。课程专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参照岗位能力,将职业能力各阶段技术能力与艺术能力交叉融合形成专业课程。工具软件应用能力集与艺术鉴赏及色彩搭配能力集相结合,构建技艺融合的专业基础课程;网页制作技术能力集与设计能力集相结合,构建技艺融合的专业骨干课程;强化岗位技艺综合能力,构建技艺融合的专业实训课程。

3.依据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及认知规律,把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为入门阶段、提高阶段及职业能力胜任阶段。入门阶段:以培养造型构图能力和基础工具使用能力为目的,技术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网站基本策划能力及相关软件应用能力,在艺术能力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平面构成能力及色彩搭配能力,辅以设计鉴赏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阶段:是色彩搭配能力培养和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技术与艺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中小型网站设计与制作能力及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在此阶段,辅以设计思想的理论性讲座,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水平。职业能力胜任阶段:是艺术能力和技术能力培养的升华阶段,主要通过综合项目实训及实习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及艺术创作能力。新课程体系以符合职业技术能力发展趋势的“技艺融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为主,以艺术素质课程、文化素质及政治素质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为辅,在培养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艺术能力,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让学生的技艺能力同步发展,并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打造“技艺融合”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①项目实战,艺术类教师专练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能力。针对艺术类教师工具软件使用能力及网页制作技术能力较弱的问题,我专业每年派遣艺术类教师到企业完成商业项目中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工作任务,以培养艺术类教师的工具软件使用能力及网页制作技术能力,并在商业项目实战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艺术设计能力及设计思想表达能力。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类教师提高艺术修养及网页设计能力。针对技术类教师软件应用能力强,但艺术设计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外出培训、选修艺术类课程等方式提高技术类教师的艺术修养,并与艺术类教师共同参与商业项目实践,在项目实战中提高教师的艺术设计能力。③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引进“技艺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兼职形式引进行业实践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帮助教学团队提高技艺能力,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④技术类师资与艺术类师资相结合,满足“技艺融合”课程教学需要。在教学安排中,若教师无法独立承担技艺融合的课程教学,可以技术教师与艺术教师搭配的教学团队形式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各施所长,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又可以相互学习,互补缩短。

5.开发“技艺融合”的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采用任务驱动,从分析艺术设计思想入手,按照工作过程利用工具软件完成项目任务,并在每个学习情境结束后都对该学习情境中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技能及艺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技艺经验。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既了解了项目的基本工作流程,又对构成项目的各个单项任务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通过完成任务直至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学习了各种专业技术、技能,艺术修养也得到了一定提高,真正做到了学会的都是极有实用价值且使用频率相对极高的,在一定层面上来说解决了提高教学效益的体质问题。

6.建设“技艺融合”的教学资源库。①根据岗位艺术能力要求建设艺术库,网页设计师岗位艺术能力要求主要是艺术鉴赏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图形创意能力、设计思想表达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②根据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建设技术库,网页设计师岗位技术能力主要是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及原型设计软件使用能力、WEB2.0页面制作能力、交互式脚本语言应用能力。③根据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建设综合库,与实习实训公司的开发基地相结合,共同开发实习实训综合项目库。④根据教学需要建设学习课件资源库,建立开放式教学平台,提供优质的PPT课件及视频教程课件。

“技艺融合”的网页设计师人才课程体系构建应立足于市场人才需求,以“技艺融合”的网页设计师人才培养为目标,由“技艺融合”的实践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采用面向职业岗位的反向推导流程,围绕人才“技艺融合”的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同时建设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及教学实施保障体系,以实现符合行业需求的网页设计师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莫足琴,梁铭,夏德洲.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王小净.培养专业人才更需培养操作技艺型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索[J].文教资料,2009,(6).

篇5

【关键词】高校 艺术人才 培养 非遗传承 实践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必要性

1.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千百年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危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播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师生提供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平台,实现“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资源彼此共享、相互促进,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非遗”正在被逐步地推向市场。而“非遗”保护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阻碍“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守护精神家园、展示和传播“非遗”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将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实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3.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节日缺乏了解。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还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而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非遗”传承的有关活动创新地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良好的、富有传统风格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综合素质的作用。包括房屋建设等校园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宣传栏、广告牌以及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等各种学校活动设施的建设。

2.富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对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的特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体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制定以及校史的完整编撰来展现。具有传统风格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4.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组织“非遗”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成立学生“非遗”科技小组,开展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培养、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更好地突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二)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整个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

1.以“非遗”项目市场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如培养目标中,要求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懂得“非遗”项目管理知识等。培养规格中,要熟悉“非遗”领域基本法规、政策,掌握“非遗”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非遗”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

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必须保证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管理和评估制度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对于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可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群中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灵活调整,如根据非遗课程特点,采用聘请非遗传承人集中授课,教师分解指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要点,同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6

本文旨在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思路,研究“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化办公技术”的改革方法及途径,探索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且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培养。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网络化办公技术”系列课程在传统的“办公设备维护”、“办公软件”、“工具软件”、“操作系统”等课程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填充,前后紧密衔接,形成完整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各类OA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技巧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掌握办公软件和后台数据维护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

由于计算机技术变化迅速,“网络化办公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无疑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知识更容易接受,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课内时间利用率高,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此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1.方案设计

具体教学方案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课程的工具性、基础性、专业性、职业性、时代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构建。

首先要通过行业调研分析归纳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岗位的标准及核心技能,总结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比照现有教学大纲,找出需改进之处,形成基本思路。同时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和督导,保证课程内容先进、实用。

其次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逐步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主教材、实训指导讲义、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是教:教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逐步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尝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团队学习、情景教学、项目嵌入以及现代新型师徒式等多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好学、乐学的优良学风和学习主体意识,并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途径逐渐多元化。通过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及行业信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上互动交流,打破时空界限,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是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延伸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开放专业实训室,同时积极开拓企业办公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直接参与工作过程,形成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工还是学(读)都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还是一种育人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这些概念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彼此间相互包容、渗透和替代,都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其中校企合作表明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两个核心概念,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又是一种工作探索。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工作任务。教育部首批确定了107所试点院校,要求试点院校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要求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要求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可以先在学校集中学习,然后到企业实习,也可以采取工学多次交替方式;要求探索建立适应半工半读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人才 培养 必要性

项目编号:2014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 2014ZCY159

前言:通过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相搭配,在共同协商,彼此配合的方法下将教学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设计,运行模式的构建相结合,塑造了大量实际操作能力强,与社会市场接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对于学校的必要性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校从校企合作中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不仅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工程建设信息,了解社会需求方向,而且可以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使得课程针对性大大增强,大力提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把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本专业前进的步伐,给学生提供大量先进的,准确的,及时的学习信息,为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技术做出大量贡献。

(二)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的必要性

对企业和学校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个一箭双雕,互惠互利的好机会,给两方都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方面,企业利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拥有科研技术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先进的专业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运转。另一方面,学校直接为企业提供大量对口专业的技术人才,企业可以不花费较多资金,提前挑选到自己需要的高质量,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

(三)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也极大方便了大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充分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实践性,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先进前沿的行业信息,感受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氛围的同时,择业、就业压力也相对减轻,这源于自身的操作能力强,所学理论与社会需求挂钩,能够迅速适应本行业的工作环境,与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较快投入到社会中,就业多了一份有力的保障。

二、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一)兼顾企业和学校的利益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本身的种种优点,如有利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体系的改革,为企业提供先进专业技术与科研成果,供应高质量,高素养的技术人才,给建筑专业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在就业方面赋予他们积极有益的保障和帮助等,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适用。为大众所熟知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一系列大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每年吸纳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用来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行和流转,从而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拉动我国GDP持续上升,为我国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与市场经济的完美契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企业,高职院校,学生都从校企合作中受利丰厚,能够享有国家专门实行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各种优惠政策,为自身的运营带来极大好处。

(二)充分考虑市场需要

市场决定经济,需要决定变化,校企合作是一种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一起参与培养人才的创新,它既适应于当今市场环境,又满足了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大力渴望和需求,是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是一场成功的革新,实现了教学中课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实现了企业选拔准则与毕业生高技能,高素养的对应,实现了国家建筑行业各部门的多样化需求同具备专业性、针对性学生的对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有力增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极大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改变我国目前的僧多粥少的不协调的现状,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的拓展壮大,维护社会安定。

(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为达到人生目标,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充分准备。然而,我国因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计划经济体系和受到固守传统,不愿革新的高校教育理念的毒害,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被部分教师所质疑和拒绝,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将阻碍教育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校企合作,不能一味的排斥,只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应看到它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探究出它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利益,毕竟所有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只有教师及时的认可,才能帮助学生制定准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学生通过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加强同企业的沟通交流,加大对企业的了解,对就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校企合作才发挥出了应该有的效果。

总结

校企合作现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大力推广校企合作,让每个企业,每所高校,每位专业学生乐于接受并参与其中,将是一项浩大的,充满挑战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葛超,冯晨静,李娜.人学生就业困难的原闪分析及指导对策[J].河北农业人学学报,2010,(3):359-361.

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实践技能竞赛;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趋向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既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高等性,又实现了大学教育的职业性。尤其是农业院校,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成为农业高端技术型人才。这都依靠平时的点滴锻炼和积累,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鼓励采用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新的形式,经过调查发现,竞赛活动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技能竞赛一般是主办方先给出竞赛内容,选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确定解决方法,并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在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查找文献,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反过来,实践技能竞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两者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1 国内外竞赛发展与现状的比较分析

宏观来看,在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问题。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名大学生参加种类繁多的竞赛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

20世纪初至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始于1985年,至今每年有11个国家,超过700支参赛队参加该项比赛;1998英国开始大学生创业项目,其目的是为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年参与该项目的高校有17所,后来逐渐增加到30多所,许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从中产生;日本在1998年启动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提倡大学生创业实践,举办从学校到国家各个层次的创业竞赛,深受好评。

分析国内外竞赛发展的现状可知,中外大学生竞赛都蓬勃发展,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中外大学生竞赛的异同。

从竞赛目的来看,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都比较注重学生发扬分工合作的精神,通过媒体、书本等方式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创新性的方法,充分调动、挖掘青年学生的能力。国内通常把竞赛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竞赛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形成相辅相成的模式。国外举办竞赛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

从竞赛形式上看,数学建模竞赛通常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建立,并撰写论文。期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书本、软件等资源,在团队内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指导教师对给定的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指导也就以宏观方法论的形式展现。从竞赛过程可以发现,针对比赛的题目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论文总体方法大致一样,对数据的处理手法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缺乏创新能力;实际操作上对教学类软件掌握不全面,并未达到专业层次的水平。

从竞赛试题上看,源于生活实际是国内、国外竞赛试题的共同特点,比较切合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如构造汽车自动识别系统、大气污染数据造假等问题都是度极高的话题,常被引用而成为竞赛试题。

从评价方式上看,竞赛选手能够给出一个结论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假设下,采用数学建模中一套成熟的方法,基本上都能得到看似合理的答案。但是竞赛的目的是在完成的基础之上,突破假设、方法上的约束,创新地采用新的方法,多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优秀的论文是有创新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综上所述,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竞赛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各有其特色,但难掩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竞赛目标定位不准;竞赛活动与课堂教学脱节;教师参与辅助不足;主办竞赛主体单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脱节;竞赛与实际应用脱节;竞赛看似声势浩大,真正参与者较少,受到启发者更少。所以竞赛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进行结合与统一,这种有效地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与实践应用水平。

2 基于实践技能竞赛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真正体现竞赛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扩展教育平台,完善教育机制。

2.1 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一方面,要在课堂内丰富创新创业的内涵,从思想到方法论上给予学生们综合教育,比如,开展大学生就业、创新教育。也可以开设与竞赛相关的公选课,比如,数学文化、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的学分、开课时间、考核办法等。同时,要注重课堂外间接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训练,从前比较重视课堂内的教学,现在要充分体现出课堂外教学的积极作用,其教学活动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包括从各类实践技能竞赛到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科研课题,它不仅是对课堂内的补充,更是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迅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课堂内和课堂外不是简单串联的先后关系,应该是一个课堂内到课堂外,再回到课堂内的闭路循环,二者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互相促进。所以能够通过实践技能竞赛这个平台,促进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2.1.1 调整课程学时构成,侧重实践技能 在教学总学时改变不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相关课程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构成比例,突出实践性比较强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自己主动去补充理论学时,提高学习的方法、效率。

2.1.2 丰富实验构成,增强创造力 实验课的作用不用多说,是教学环节的不可缺少的过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课也不能固守在验证性的层次上,那只能传授一般的固定实验方法,并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非验证性的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开放的,并没有统一的结果,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的实验更易于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以应加大这方面的学时和丰富其内容。

2.1.3 扩展评价标准,突出个性 现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然从各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但总体上是模块化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体特点的判别,而实践技能竞赛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以数学建模为例,善于理论分析的,善于计算机编程的,善于撰写论文的,这样组合的团队更容易出好的成果。

2.2 依托实践技能竞赛平台实施多层次创新教育

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平台机制下,组织不同级别的竞赛活动,从院系到省市、全国各个层次。也可以成立学生的创新活动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落实“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多层次创新教育过程:依托社团竞赛培育“想创新”的意识;依托校内竞赛树立“敢创新”的理念;依托校外竞赛训练“会创新”的能力;依托竞赛成果提升“能创新”的水平。在整个过程当中,纠正不正之风,要以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比创新、赛技能的积极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把实践技能竞赛变成练技能、练创新的载体和舞台。

此外,为了使竞赛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扩大对外交流,从原来的校际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扩展到高校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这样更有利于找到理论与社会需求的真正结合点,并且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增进二者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尤其在现今的招生、就业形势下,这样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2.3 引入“创新学分”等奖励方法

竞赛的开展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法,可以引入“创新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从学分上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对创新的重视,发掘创新的乐趣,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竞赛活动相应的创新学分,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学分制的管理办法,还丰富了教学管理的方式。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业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推动了各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由于电子商务是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学科,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内容随着电子商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些都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本文着重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探讨目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1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特点和难点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关学科的内容于一体,知识涉及面广,强调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和难点:

1.1 应用领域较广,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要求较高

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要求更快的更新教学内容。

1.2 基础理论涉及面大,涵盖理、工和管等学科,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电子商务专业通常是开设在管理学科中,课程大纲中数学的比重小于工科的学生,专业基础课中有很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课程,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课程相对较少而且课时量有限,使得很多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软件设计和互联网应用时,感觉技术能力不足。

1.3 电子商务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有大量的实践学习机会

无论是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还是商务活动方面电子商务教学都需要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了解网站建设中的问题、电子支付安全保证方式、电子商务虚拟活动如何与物流相对接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发现理论教学中知识的不足。 [ hi138\Com]

2 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从教方面来看,主要涉及教师、课程设置、试验或实践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2.1 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影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教师都不是这个专业毕业,有些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有些是管理专业的老师。由于横跨了管、工两个学科,造成一方面工科的老师在讲信息技术的时候只能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解,而不能从如何应用该技术的角度讲授,教学内容显得枯燥、难懂;另一方面管理类的老师只是能讲授一些商务、管理方面概念,不能将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商务、管理活动以及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等知识讲授给学生。这两方面的老师都不能从电子商务专业整体的、系统的高度传授知识。

2.2 课程设置涵盖工、管、经等学科,重点不突出且深度不够从课程设置情况看,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学科,既有电子通信专业的微机原理、网页制作、C++等课程,也有经管类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还有诸如网上支付与安全、网络营销等技术与管理交叉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看覆盖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要求,但课时安排较少,很多技术课程仅仅介绍了一些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并且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如网上支付与安全,要求学生要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基础和电子支付技术基础,但管理类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当老师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只能知道一些概念,对于支付技术和安全技术则很难掌握。

2.3 试验或实践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理论和实践脱离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通信技术提升商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许多技术都需要通过试验和实践才能掌握,仅仅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明白,但目前许多与教学配套的软件很少,许多技术已经应用到实践中,但却没有人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而且许多电子商务类的公司受规模和条件的限制也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

3 改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建议

3.1 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一方面,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进修等;另一方面,促使专业教师参与电子商务实践工作,如与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使教师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提高。

3.2 教与学方面的建议

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教应该占主导的地位,要改善电子商务教学效果,老师应该起到主要的作用,通过各个阶段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白自己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

3.3 在课程设置方面,尽可能设置宽泛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选择课程

由于电子商务涉及面广,包含工、理、管等学科,在大学期间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不太现实。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尽可能有宽泛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

3.4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增加与电子商务公司的交流

与开展电子商务的公司合作,一方面请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士来校为学生介绍他们开展电子商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让学生到电子商务公司进行实习活动,了解电子商务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之处。

4 结论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通过加强教师的指导、根据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等措施,提高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hi138/Com]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1、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综合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

1996~2000年原国家教委启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重大的改革。研究内容涉及到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体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涌现出许多重大教学改革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国内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了教学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竞争在进一步加剧,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3-8]。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创新推动着艺术设计类专业不断的发展。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的高科技时代,艺术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先进国家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思想,在高校的学术交流中不断为我所用,从而加快了我国科教体系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并促进了诸多艺术设计新学科的诞生。与此同时,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训练,也打破了以往的单调模式,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新的基础教学直接运用到现代化的艺术设计课程之中,在材料应用的工艺训练手段和创意思维以及制作、表现等方面,一种更宽泛,更合理的教育课程结构日趋完善。总之,新课程从基础训练到专业设计大大加强了课程之间的互动联系,使现代化的高等艺术设计如虎添翼。

从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上来看,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适合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还未完全树立,适宜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还未形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从重视程度到实施方式与内容上还大有可为;等等。

为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世纪之初,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研究。

2、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综合实践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分析及研究意义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日益高涨,艺术设计类专业象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凡是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各高校都很看重其专业设计理论基础的课程建设,而轻视实践课程建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各高校都在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方法进行探讨。本人也到过一些大学参观考察,参观了一些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设计实验室,发现学生很难自主创新,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性相差甚远,而且由于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学生人数多、课时有限、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设备台套数少的缺点,实习基地太少,怎样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所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和创造性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强调以创新设计为主线,把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的发展创造应有的条件,这也是我们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艺术创作发展的趋势,现有的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改革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3、结论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并未根本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为中心的,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其创新潜能的发挥。所以提倡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立学习模式;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成创新设计与制作中心,进行设计及其它技能创新设计大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设计活动和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及动手能力;建立“课外学分”制度,“课外学分”活动使学生置身到学、研、产的环境中,开扩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