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问题

篇1

新课程主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这首先是指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敢于和乐于提出问题。因此,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转换思路,以生问代替师问,突出学生主体,让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精彩。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的《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提问。当学生自主学习完后,为了让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先结合教材,对世界格局、两极世界、冷战等概念进行讲解,再通过提问调动学生情绪: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你们有哪些问题想问?想不想让自己的问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内容?此时,有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二战后初期会形成两极格局?”“为什么二战后美国要采用冷战的手段?”“冷战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学生提问之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引领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巧设历史问题,引导探究学习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思考问题对学生的价值,如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探究的价值等。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探究题目,供学生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当时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先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为什么?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围绕哪些方面展开?这些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中,学生必须结合历史知识、本身认知等方面才能作答。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全方位了解当时的背景,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共同进行分析。这一问题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有效牵引学生思维,学生只有联系时代背景,主动阅读学量的相关资料,才会分析得出答案。

三、设计开放问题,拓宽学生思路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过于呆板,以免让学生觉得乏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

1.有一条广告语是这样的:知讯者生存。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信息?

篇2

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历史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对于理科生可谓是门选修课。所以,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重视不比语数英这三门主课程,学校对于历史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的改进与硬件设施方面的重视度也不尽人意。

2.历史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

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理论紧密的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问题,能够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与其他的历史典故、材料进行结合与联想,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3.历史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

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手段基本比较保守,以教师传递知识,机械的灌输式方法为主,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但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思维,还减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二、问题教学法的起源及意义

1.问题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最早形态可以视为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问答法和暗示教学。最早的问题教学法是其弟子柏拉图将苏格拉底运用“产婆术”进行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伟所编著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是最早对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进行探讨的书籍,其根据对人的问题解决行为分析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五步法”对之后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有着深远的意义。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在《问题教学》中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法为之后问题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问题教学法逐渐被世界教学领域所充分应用。

2.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问题教学法绝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生活实际出发,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充分的使其吸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其学习进行引导。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开拓思维,让学生自己摸索问题的答案。教师在以教材为主的教学中,遵循问题探究的原则,也应根据适当的条件补充课外知识,使其与实际相结合,而不局限于课本。在问题的设置中,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免破坏学生的积极性,失去对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师也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让学生大胆去质疑、探索,发挥想象,培养开放性的思维。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1.实施基础条件

思维决定行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水平要求,首先,学生要有较大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所了解以进行下一步探究。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而强制地逼迫学生去学习的话,那无疑是一种遏制真理出现的行为。所以,在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创设历史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再次,学生应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问题教学法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所以学生的主动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最后,教师的学术水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问题的总结,都考验着教师的功力。问题教学法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教师需要有综合的知识储备来帮助解决学生的一系列问题。

2.问题的设置

在问题教学中,问题是核心词汇,问题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效果,所以问题的质量至关重要。第一,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的重点,以教材为主,不脱离教学大纲。第二,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了,让学生能够领会其意思与要求。第三,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前提,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第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其思维。第五,问题要有双向性,使学生学会质疑。

3.组织探究

学生对问题的要求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自主学习,开散思维,用现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整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让学生自行讨论,取长补短,碰撞出交锋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开阔自己的思维。在教师的肯定与提点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篇3

一、以问题为导向,探究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高中新课教育改革以前,教学的主体几乎都是以老师为主,老师基本都是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非主体,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溉似的教学,师生间严重缺乏有效的互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一直非常低,以致于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去探究和学习。而在新的课程改革完成以后,课堂的教学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而老师则在教学中着重发挥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明显提升。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教学的触媒,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大量的问题,然而学生在探求答案的时候反而浪费了他们大量宝贵的上课时间,而用在思考以及研究问题上的时间就相对缩短很多,如此反而又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故而,以问题为触媒进行教学,要着重让学生学习领会历史课程的重、难点,以便提升他们的思维及探究能力,而非过多地创设并解答各种问题。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里逐步就会理出历史知识的体系,有效增强其问题意识,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二、设置所提问题的合理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回答所提问题,对于一些史料分析的题目设置得非常简单,如什么战役哪年召开,哪年发生的太平洋战争等浅显问题。如果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这样提问可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直这样简单的提问,对于一些学生将失去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大大降低,进而无法参与课堂中来。但是,若是老师所设的问题太过复杂,学生就会回答不出来,从而很容易感到迷茫。另外,学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其理解领会知识点、构建起知识体系并无太大的帮助。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历史老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科学地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时要注重问题的纵向性,以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最终得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以史料的相关内容引出提问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考试,很多都是利用史料列举,再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对学生予以考查,重点考查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故而,在史料的教学中,要选取适合的历史史料作基础,继而创设有一定深度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性质的问题。这样的话,学生会逐而渐之地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逐步找出史料背后所涵盖的历史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讲一些历史运动的时候,可以结合史料来创设探究的问题。这样就会刺激学生创新思考,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能够串联历史所有知识,对于所有的历史知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性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利用历史知识中的隐性问题进行提问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历史书本中的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利用背诵的形式死记硬背,其实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甚至可能会阻碍其历史思维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灵活地创设问题,深入挖掘结论性表述之后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继而引导学生去理性剖析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理解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构建起较为系统的历史思路。举例说明,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形成的相关知识,教师可根据一些隐含的相关知识,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整个思考的过程充满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处理历史史例的分析能力,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归根结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要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杂乱、零散、无序。教师提出问题对于有效课堂来说只是而且只能是第一步,学生能合理提出问题才是关键。一方面,教师必须引导和指导W生注重围绕重难点,注意把握提问的层次梯度,重点放在对材料的归纳、理解、分析上,挖掘原结论性知识的新视点,保证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攻关克难的成功与自信,才能意识到解决问题清晰思路的重要,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理性地成长。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教师长时期的循序渐进地指导和引导。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提出各种问题为中心,同时还要合理设置问题,以激起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创设问题的同时,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简易程度,这样就会取得有效的课堂作用。所以,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考,逐步优化教学方式,让有效提问成为激活历史教学的重要媒介,以便更好地完善高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莫尔攀.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2(28).

2.赵菊梅.有效教学之问题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1(26).

3.鲁晶.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教学法浅谈[J].速读(中旬),2014(06).

4.庞晓晴.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篇4

1.历史课不受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可能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有历史课程不受学生及家长重视的体会。现实生活中,学生及家长对历史学科给予的关注度不够,甚至部分教师也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敷衍了事,从而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个:(1)目前社会上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较严重。(2)江西省毕业会考实行开卷考试的方式,导致家长及学校对历史教学不重视,使学生形成了历史课不重要的思维定式。(3)部分学校的历史课由非专业教师担任,由于这些历史教师历史知识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感到历史课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

2.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缺乏。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专题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变得更高。在通史教学中,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再加上江西省毕业会考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一些学生连中国朝代的先后顺序都分不清,更谈不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记忆了。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专题模式教学,难度相当大。

3.教师存在的问题。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一,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不一致,这就形成了教学观念的多样化。特别是在比较偏远的山区,虽然历史课程改革了,但是部分老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且还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也受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及教学理念的影响。

4.教材存在的问题。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教材必修章节具有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学目标高等特点,从而给历史教学带来了重、繁杂、难度大等问题,不利于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及家长存在的重视理科、轻视文科的观念,不可能靠一两个教师就能扭转过来,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想让学生重视历史课,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重视这门课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利用当今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引出相关的历史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历史教师还应注重变换教学方式,避免照本宣科,尽量将教学内容的精彩之处、玄妙之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培养专业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针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教学理念不一致的问题,学校应注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应定期地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通过开展专业交流会,使教师有机会互相交流教学心得,进而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要实现角色转变,由课堂教学的“主演”转变成课堂教学的“主持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自主学习 问题意识 培养

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1]160。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历史“自主导学”课堂中问题生成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发现历史问题的过程,问题生成是“自主导学”课堂中的重要环节。

我校“自主导学”课堂分为自主学习环节、合作对话环节、展示成果环节、问题生成环节。这种课堂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学生通过学习一节课的内容后,提不出相关的问题,问题生成环节几乎形同虚设。

学生难以生成问题或生成的问题价值不大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造成思考没有充足的依据。第二,长期以来的教师一言堂,形成了教师讲、教师问、教师写,学生听、学生答、学生记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变得盲从、迷信教师的权威和课本的权威,造成思维懒惰,极少质疑。第三,有些学生缺乏勇气或自信。即使自己有了不同的想法或疑问也不敢提出来,悄悄打消掉自己的疑问。第四,有的教师备课过于注重预设或早已准备好所谓的标准答案,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设计上课,甚至有时会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在自己的预设范围内而忽略其提出的疑问。或者教师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解决能力之外,而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第五,学生质疑的思维或技巧欠缺,不知道怎么提出疑问。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的原因导致学生难以生成问题或生成的问题无价值。为此,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提供形成问题意识的依据

问题并非凭空生成的,高一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是进入高中阶段后,对专题式、模块式的历史课,存在知识的空白点。良好的知识储备才能为学生的问题生成提供基础和依据,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都不了解,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例如讲《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一课,学生要生成问题,产生质疑,首先必须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原因、全球化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宗旨、作用,中国入世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等。当然,基础知识并不是在学生死记硬背的基础上掌握,而是通过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自主梳理和教师点拨相结合。或者创设一段有错误的小短文式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来“找茬”,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总之,学生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是问题生成的前提。

二、呈现多样化的史料,创设形成问题意识的情境

“当学生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就会导致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1]151。因此,要呈现史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与新知识、新史料的冲突,进而产生质疑。历史问题就要与历史材料相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做到史论结合。史料要出自不同出处,多角度展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疑问。例如,通过两则关于海禁、闭关锁国的史料分别出自民间传说和官方记载,培养学生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进而会对史料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呈现史料不但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情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建立起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2]。史料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史料字数要适宜,难度适中,过于冗长的史料会干扰学生的问题生成,过于简短的史料不会为学生的问题生成提供足够的证据。史料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学生产生质疑之后,会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除了文献类的史料,创设虚拟的情境,更能让历史贴近学生,比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时,可以虚拟一个美国的历史人物约翰,设置几个情境,分别是1955年、70年代中期、80年代、1998年的生活情景。学生会跟随这个历史人物,感受美国的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学生会产生质疑,为什么1955年约翰大学毕业时就业机会随处可见?为什么70年代中期,约翰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80年代里根是怎样解决经济滞胀的?1998年约翰为什么认同克林顿?

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例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时,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唐诗、宋词、元曲为什么会产生?这时,给学生呈现时代背景的史料,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蒙古人也拒绝被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同化。他们取消了儒生所享有的特权,废除了儒学教育和考试体制,这一体制曾为中国的官僚体制培养了无数的文职官员。”[3]这是元曲产生的背景,科举制被废除,大批文人转向文学创作。

篇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将历史知识按专题的形式进行编写,单独呈现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模块。以专题模式编写教材,打破了空间限制,将本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结合,把本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舞台背景中进行叙述,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并形成全球史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编写体例打破了空间限制,割裂了时间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时只记住了一个点,无法形成线和面,也无法构建正确的知识时空体系。学生只知道某一历史事件本身,却不知道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如果在高考中遇到综合考查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试题或考查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试题时,学生就很难考取高分。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题呢?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地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教材中的知识按时间顺序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最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系。以中国古代史中的隋唐时期为例,相关知识点如下。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政治(必修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的经济(必修2)农业城市及商业

隋唐时期的文化(必修3)楷书步入盛世雕版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唐朝诗歌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上图就打破了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将三本历史必修教材联系了起来。同学们可以此为参照列出隋唐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样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为依托的中国古代史就呈现在眼前了。以通史为基础,在阶段的基础上巩固专题,能把通史和专题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是准确解题的基础。高考历史试题由各种各样的信息组成,如文本信息、图表信息等。在这些信息中有的对解题有帮助,有的没有帮助。对准确解题有帮助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有效信息。反之,对解题帮助不大甚至没有帮助的,就是无用信息,又被称为干扰信息。实际上,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在高考中,有些考生在面对试题的时候感觉不知所措或者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提取出材料或者设问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如何才能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审题的时候要遵循先审设问后审材料的原则。有些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先读材料后读设问,这样做,一是会浪费时间,造成解题效率低下;二是会造成不能有效提取信息。因为,有些考生读完材料后,不知道材料说的是什么,看完设问后,还得再重新读一遍材料。最重要的是,先读设问,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利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三、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欠缺,要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6年高考全国历史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中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试题一般难度较大,有些考生在这方面容易失分。论证问题的前提是确定论点和寻找论据,这就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因为只有在熟料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出充分的论据。另外,还得培养和训练逻辑推理的能力,因为论证问题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探讨问题,就是探究和讨论问题,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挂钩,所以要多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史论结合能力欠缺,要培养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但是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好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史论结合,要么直接摘取材料中的原话,要么直接摘取教材中的原话。

历史知识包含“史”与“论”两个方面。“史”指历史事实。它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历史知识的本源,它的突出特征是客观性。“论”指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论”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具有主观性和多元性。史论结合,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的结合,它是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唯有尊重客观史实、确立唯物史观、贯彻论从史出,才能真正解答好历史问题。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导向,要坚持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的原则。从史料中来,即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到史料中去,即自觉地把理论观点应用到史料的分析当中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26-04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高中历史教学行为,如何发挥历史教学益智育人的功能,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实践中对“问题式”教学情有独钟,而且屡试不爽。特撰此文,与同行交流。

问题设计是教学有效的关键

教师备课不仅是熟悉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非常重要。问题设计准确、适当并带有启发性,对学生自学会有很大帮助。用之于教学过程,可以起到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探究深层次问题的作用。

如在讲“古代中国农业”时,笔者编写了下列问题式导读提纲:1.古代中国农业北方和南方的耕作技术是否一致?你觉得有什区别?可以怎样划分?2.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你能描述耕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吗?3.教材上说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是何时确立?结合缴纳租税说明你对土地私有权的理解。4.中国古代“男耕女织”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非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第一个问题是教材没有明确表述的,但以学生的经验和基础,他们可以想到北方和南方是不同的。北方雨量小,以旱田为主;南方水资源丰富,以水田为主。旱地耕作与水田耕作完全是两个系统、两种技术。区别并不难。问题是你不提出来,学生就想不到。黄河流域的农业以旱田为主,在汉代耕作技术就完全成熟了。铁犁牛耕和耧车等系列工具,都是适用于旱田耕作的。长江以南有很多丘陵地带,水田是一块儿一块儿的,曲辕犁更适合水田尤其是小块儿地的耕作。实际还有作物问题。北方在唐代及以前以种粟为主,南方农业经济超过北方农业,与种植水稻有关。水稻种植的关键技术是育秧移栽,这个技术在南方开发时期才逐渐成熟。这样,学生再看教材就清楚多了,建构知识不用很多时间。顺便说一句,人教版2004年版这节课的表述比2007年版要好一些。

第一个问题解决得好,第二个问题不需要教师多讲,悟性好的学生一般回答很全面。

第三个问题旨在启发思维。古代中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名义上的私有并不代表所有者具有完全的土地私有权。封建国家征收的租税,定额是强制性的,因此从租税角度说,农民是国家的佃户。有土地的农民一方面要缴纳沉重的租税,还要服劳役。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要缴纳双重租税。分辨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缺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是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的。这节课虽然学习的是古代中国农业,但教师应该有中西比较的意识,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要随机应变。

历代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小农经济是税收的主要对象。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个问题。那么,第四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合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这里告诉学生,古代地方的县令,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收税,收税依照户籍,编户登记不仅包括土地,也包括人口,还有户税。

用这样几个问题带动学生自学教材。理解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积极地回应教师的提问。那些悟性差一些的学生,回应问题往往抓不住要害,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在个别辅导时再因材施教。

设计问题的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理解透彻。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必须有深入到理解层面的问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会影响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应对高考的要求。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才会认真对待。当然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关键是要有不同于教材的角度,转换角度还是这些知识,但学生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在引领思维的基础上讲解

历史课不可能脱离教师的讲解。因为理解历史问题很多是与经验有关。就像看《红楼梦》,没有经验和学识看不出这部作品的伟大。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高手不是依靠先进的渔竿,而是靠经验。学历史也是这个道理,教材写得再好,学生未必能看明白,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历史学基础。因此教师的讲解就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一堂课下来,只听得教师在讲,那是“满堂灌”,学生不动脑子,忙着记住老师的讲解,就没有了思维的训练。问题式教学就是要启动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思维,让他们也动起来,教师在适当的“坎儿”上,适时地讲解,目的是引导思维的发展。这里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引领?讲什么?怎样讲?

问题设计是将本课的知识串联起来,如果问题设计得太浅显,或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教师就没什么可引领的,讲解也没有深度可言。目前高考考查知识掌握准确、细腻的试题越来越少,江苏省自主命题的试卷也呈现这样的趋势。文科班教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必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引领学习,一般来说,文科班学生都比较用功,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用功的方向,而看教材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就形成带着问题学习的状况。这样,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学生就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但是,最忌讳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提供自己设计问题的答案。因为,教师如果直接给出答案,一些学生就不再思考了。没有了思考过程也不是问题式教学。正如陈柳燕老师所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1]思维既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也是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式教学就是要抓住一节课需要思维的核心。教师的讲解也在于引领思维的方向,而不是要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因此,问题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引领思维,在学生进入思维的状态下再适时讲解。

笔者在古代农业的课堂教学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处理,没有直接切入问题,而是先问:你们中谁的家庭在农村?谁知道苏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种小麦和种水稻在耕作技术方面有什么不同?教材上的耧车能用于水稻播种吗?这实际上就点拨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思路。我所在的学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有些学生很快就想到南北农业的各自特点,还有学生想到地理课所学的知识,一下子就抓住了旱田与水田耕作技术的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总结,讲解了南北农业技术各自不同的特点,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记忆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了基础,第二个问题迎刃而解。

进入第三个问题前,我也是先与学生聊一些似乎与教学毫不相关的话题。比如问:你们中家里有私产房的请举手?你怎么理解房屋的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有哪些权力?家里有承包土地或湖面的吗?你们知道经营农业要交多少税吗?我的想法是,了解土地私有制,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私有制?私有权包括哪些权利?房屋私有是学生最容易联系的生活经验,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太优越,他们中有很少关心家庭经济生活的,因此只能想到私有权就是我的,只知道取消了农业税和承包赚钱。于是,我又提出:古代农民有了土地私有权,但同时还要将收获物的一大部分缴纳给封建国家,缴纳多少完全是国家说了算,这样的私有制及其私有权,怎么理解?设计第三个问题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思考,我认为中国古代的土地私有制是不完整的,没有法律保障。封建国家确认土地私有,并登记在册,或发给田凭,目的是收取租税,并不保护私有制。租税额度完全由国家规定。古代租税不同于现代的产权税。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按照收获季节收取租税,实际上是国家充当地主的角色。允许土地兼并和没收田产,都说明没有对土地私有制的法律保护,因此,土地私有制是不完整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讨论热烈。最后我只是提出自己看法,要求学习有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内容时比较分析。

为了解决第四个问题,课前我要求学生翻看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商鞅变法”。首先问的是:为什么非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儿子多的大家庭以家庭为单位耕作,互相帮助,为什么不可以呢?联系商鞅变法的强制分户,使学生明白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在形成中有国家意志的驱使。再介绍古代税收的种类,户税、人头税也迫使大家庭分解。理解到这个层面,文科班也可以了。

问题式教学启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很容易生成另外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思路偏差和错误概念,也是讲解不可或缺的内容。但这是随机性的,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讲解,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智慧的要求非常高。

“问题式”教学有利于高考复习

“问题式”教学可以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考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在高考复习中,结合试题采用问题式教学,也有成效。在复习之前,我给出一个问题: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上课时,用多媒体展示一道题:

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

A.报复 B.打开中国市场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改造异教徒

大部分学生选择B项,我问,A项为什么排除,答曰,是直接原因。再问:C项为何也排除?学生语塞。我又追问:C项与B项是什么关系?有学生说是因果关系。因为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为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我说只是推理,应该有事实依据;选C项是不是看似合逻辑?一些学生点头。再问:开展了工业革命就必然要发动侵略战争吗?学生产生了分歧,有的说是,有的说未必。我说:英国议会在通过对华战争议案时发生激烈的争论,仅以微弱多数通过,这至少说明还有不少反对意见,我不做结论。假设C项成立,有没有史实证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也引起了侵略战争?有学生回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新矛盾有关。我说,战争的性质要区分开来,你们自己思考;又追问:那么,计算机产生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不是也必然要引发战争?学生热闹了起来,议论纷纷。我总结说,这道题是选B还是选C,你们课后自己讨论。我的想法是,高考复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历史思维中的逻辑推理要有史实根据。复习课不在于做多少试题,抓住一些典型试题,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这样才能应对高考。

在复习这节课前,我还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将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什么?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应该将运动的发生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你怎么看?课堂上,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很有兴趣。我的目的不是否定那个说法,而是启发学生认识,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结论就不一样。再进一步,就是历史观不同,标准不一样。这样的复习课上着有意思,我乐此不疲。

问题式教学其实很多人都在用,是一种很普遍的方法。如果每堂课的教学都能够设计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把教学立意设计成问题,将一节课连接起来,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受益,这样就可以整体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李君岗,男,1961年生,江苏徐州人,中学特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师资发展处主任。

篇8

一、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状况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般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着重点在于灌输历史知识,忽视思维引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等问题。

1.只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

受到传统的教育模式的习惯影响,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师都只注重了对学生灌输历史知识。教学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样使得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较佳,但是往往不能灵活使用,成为“书呆子”。

2.思维引导的缺乏,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目前,很多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兴趣问题的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往往都强硬地灌输历史知识,并且没留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提问时间。历史课对于学习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只顾着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机械、无思考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水平和自身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历史教学中应当多培养问题意识

在历史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些问题教学的气氛,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梯度问题等,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这样的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情境问题的设计,问题教学氛围的营造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来适当地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欲望,将学生加入到情境问题中,将教学气氛营造起来。

例如,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学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的诞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接受能力,再结合“的具体定义、意义、目标”等问题,进行分小组合作分析、探究,自主学习等,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之间共同解决。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将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连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譬如,“大家假想一下,如果并没有被提出,或者是另外一个主义,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等等。将枯燥、压抑的传统教学方式抛弃,采取学生更愿意接受的趣味教学。

2.梯度问题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梯度问题来强化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利用梯度问题,将历史教学内容引导出,让学生一直处于思考状态和有问题答疑的状态中,再将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背景提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

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人教版的高中历史必修课3第一单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主猜测封建教育中传统课程的内容、谁提出的等问题。在实际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参考,结合当前课堂所教的历史内容、知识提出一些问题,依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

3.杜绝伪问题和浅问题

提问是课堂中师生沟通最简单且有最有效的途径。问题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效果怎样和问题的质量好坏有密切的联系。应当杜绝提一些伪问题和浅问题,比如“同学们说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的没质量的问题尽量杜绝。问题的范围不宜过大,问题的深度、难度应当循序渐进。直接提出一个很难很深的问题,会让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

篇9

关键词:课堂提问 学习方式 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后,课堂提问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但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却存在诸多问题,使课堂教学的效益大打折扣。例如:在我校的历史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不够重视。如;对问题没有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等等。由于课堂提问简单、重复、呆板和随意,使得课堂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部分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站起来回答的学生,也往往是照本宣科,不加思考,当然也提不出或不善于不愿意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历史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结合我的一节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节历史课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我在讲人民版《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时,一开始就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教学内容,让学生选出三位同学宣读他在上节课《中国产生》上完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假设你是一名近代的普通中国商人,你将如何经营你的生意?这三位同学是这样设计的:

甲同学:我投资纺织业,先从外国进一批洋纱洋布,与同行一起研究,研究出其中的技术,在手工业同行中进行推广,将中国的土纱土布做得更好,把洋纱洋布比下去,再输出中国。(方案一)

乙同学:我会开办一个轮船零件配制厂,原因是从经济实力和背后,我都远远不如官办和外商,所以我不开轮船厂,赚小钱的办法实用且没有太大的风险,不会树大招风,受到排挤,既获得了利润,又立于不败之地。(方案二)

丙同学:我会开一家饭馆,要求我做的饭味美价廉,这样吃饭的人就多了,当然钱就来了。(方案三)

我在这三位同学宣读完以后就顺势提问学生哪一种方案可行,并说明原因。这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的意见是:

方案一:可行但不能用于手工生产,因为手工业根本不能与机器生产抗衡这已被事实证明,还要有好的技术人员 。 方案二:不可行,因为当时需要的资金大而且当时的轮船主要控制在外商和官员手中,普通商人是不可能进入的 。方案三:可行,但利润太低。

紧接着教师就因势利导地提出:“同学们,你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一起阅读教材,通过研究当时中国发展的状况,再来评析”。

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所以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很是关键。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更有实效。从而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长发挥,使智力能力发挥最大效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

二、抓重点巧设疑

教材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课眼”之所在,提问的设计抓住“课眼”,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从而使学生围绕“课眼”理解,掌握全课内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联其他教学内容设计提问,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情景性问题为载体、用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突出学生的充分参与性,积极思索问题的主动性。例如我在导入新课以后,先是利用多媒体把不同时期中国发展状况演示出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把不同发展特点的原因填写进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教师: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学生:清政府放宽了投资设厂的限制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客观影响;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政府实行有利政策。

教师:为什么其发展只能是短暂的?

学生: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迫下主要从事轻工业,无资金、技术、规模;帝国主义加紧经济侵略;的压迫;时局动荡战争因素;得出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障碍。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回来重新认识前面三个方案。

篇10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何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为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作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教学活动的环境,这是由于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知识、实践活动的掌握力度不够,还不能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物理问题讨论式的教学实施中,可以利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高中物理的教学实际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将物理与生活脱离。其实,物理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老师在教学过程应该时刻注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靠近,从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比如,在人教版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的“摩擦力”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众所周知,学生在踢足球的时候,足球会逐渐慢慢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第二,在汽车的轮胎上刻有凹凸的纹路有何意义?(因为使得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越多就越能增加摩擦力);第三,仔细观察手端茶杯,茶杯静止,手捧茶杯水平运动,竖直运动,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比如静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是相同、相反,又或者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甚至是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可以是静止状态等理论问题)

(二)创设差异性的实验问题情境

所谓差异性的实验是不同于学生之前学过的概念或者理论常识、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的科学实验。从作用上看,比起普通常规的科学实验,差异性的实验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差异性实验时,老师需要时刻注意符合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简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将其深刻融入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有著名学者说过:“人类认识世界中,物理学实验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比如,在“内接法与外接法测量电阻”的教学,老师先让学生分别采取内接法和外接进行测量同一只电阻,由于受常规思维影响,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这同一只电阻的测量结果的阻值是会是相同的,事实上,结果是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出的结果截然不同。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著名教育家、学者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就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方法解决问题,才可能找到独立思路。”问题,作为学生讨论探究的重要导火索,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日常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尤为关键的。

(一)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是不符合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老师要摒弃之前单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通过具有活力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首先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其次,老师需要提供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让其自主分析、自主探究问题、自主做出经验总结。最后,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10―15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建立合作小组是进行讨论的重要前提,学生进行组内的讨论和交流,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实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言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课、学生静听,缺乏学生主动学习。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勇于发言。面对物理困惑,老师要及时采取民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内心的见解,同时还要进行表扬、肯定或指导,让学生越来越积极踊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