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字社区;网络;服务
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住宅和数字小区可以使住户通过网络就可以足不出户实现购物、娱乐、教育、沟通交流、医疗等一切生活需求。
1、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数字化社区”是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范围内为政府、物业服务机构、居民和各种中介组织之间搭建互动交流及服务的网络平台。“数字化社区”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各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基层管理机构、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搭建。从而,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表现方式的多样化,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便捷高效的虚拟社区。
前期建设包括社区VNP网络及社区综合管理系统、社区网站等三部分建设。在网站建设方面,完成社区门户网站和试点社区的子网站建设,包括栏目设置和信息录入,分别对各社区信息员进行了系统化培训。
2、建设目标
2.1社区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网络,为分散在不同区域内的组织、机构、家庭和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以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将数字社区建设规划为以下四个重点:1、区级数据中心建设;2、电子信息屏和触摸屏建设;3、公共信息亭建设;4、呼叫中心建设。
2.2建设思路:按照区民政局提出的“321”建设思路,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即通过电话、电脑、电视三种方式,建设电子信息屏和电子触摸屏,实施一个项目:社区呼叫中心,简称“三电、两屏、一中心”;并完成信息救助中心的试点建设。
2.3亮点建设:将对社区低保户、独居老人的信息救助服务、便民服务中心、数字社区网站运营做为数字社区的三个亮点来重点建设,从而更好的突出社区网“服务于民、方便于民”的理念,真正做到为居民办实事。
3、数字社区建设方案
3.1区级数据中心建设
在中心机房建设数字社区区级数据中心,开发一套平台管理软件从而方便各部门调用和管理本区的信息资源,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平台的开发根据总体需求而定。
3.2数字社区网站内容扩展
根据数字社区整体规划,子网站建设跟着社区、村委网络建设同步进行,完成所有子网站建设,并尽快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录入。
同时在数字社区网的功能模块上可以增加二手市场、房产交易信息和求职招聘三大板块,使其从单纯的信息转化为双向的交易信息平台,从而更好的实现便民服务、更快的踏入商业化运营的轨道。
3.3电子信息屏和触摸屏建设
两屏主要负责社区信息的整理、、传输,及时更新;另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等服务,实现在线交流等;社区居民可通过两屏放眼世界新闻、查询政策法规、与政府网上沟通、参加学习培训,还可以及时了解各种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等,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方便社区政务公开、社民办事等活动的开展,并通过电子信息屏的方式把一些政策法规、社区宣传和居民关心的“热点”及与其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公布于众。
电子信息屏和电子触摸屏的建设是实现社区信息互递的两个关键途径。
3.4公共信息亭建设
信息亭,又名公共信息亭,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集触摸屏技术、信息查询技术、自助服务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公共信息自助服务终端。它能整合各种软硬件设备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互动环境,提供信息服务或产品。信息亭的英文名为Kiosk,是土耳其语中的小屋子之意。公共信息亭已开通信息查询、信息提交、打印和缴费支付四大功能。信息查询,主要包括查询政府信息和公共信息两大类内容,涵盖市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诸多方面,可24小时不间断地向市民本地的重要新闻、城市电子地图、公交路线、求职、租房、家教、求医问药、文化娱乐等各类信息;信息提交,可以向政府提出各种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反映社情民意;打印,可免费打印电子地图、发票等;缴费支付,可缴纳水电气、电话卡等费用,可订购飞机票、车票、鲜花礼品等。可以看出,信息亭的作用已从简单的信息和查询深化到信息互动、电子支付、电子商务领域。
3.5呼叫中心建设
呼叫中心(Call Center,又称客户服务中心)其主旨是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为客户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查询、业务受理和投诉等服务。其拓扑图1如下所示。
3.6信息救助中心
“信息救助中心”是数字社区建设的一个试点,同时也是一个亮点,将“信息救助中心”目前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区内的独居老人和低保户,并逐步扩大服务内容和范围。此项目由区民政部门出资,在区内独居老人和低保户家中安装专用的一键通电话,根据老人的监护关系设置相应的亲情号码以及紧急救助电话,与社区呼叫中心相结合,实现对独居老人生活、疾病等方面的紧急救助。
由于目前语音交换不支持定制拨打功能,所以只能通过专用话机来实现。
3.7平安社区
为切实地搞好社区治安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我们利用中国电信“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对各社区内的生活、休闲区域、主要路口和治安盲点等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社区秩序,加强社区内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案发率,从而更好地打造“平安社区”。
篇2
关键词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化校园;高校信息化
DOIDOI:10.11907/rjdk.161437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8-0094-02
0 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传统信息化方式采用多个独立的系统,如人事系统、学工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等,缺乏整理规划和统一部署,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而且多个业务系统独立运行,存在以下问题:多重身份和密码体系,多重登陆界面,师生使用不够方便;多个系统之间数据标准不一,信息不能相互共享;各个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数据质量低下,给全局性的数据统计与查询造成障碍。通过云计算实现应用、资源及服务的高度整合,建立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数字校园服务平台”,以解决业务众多、分布异构、处理复杂、硬件更新频繁、软件安装繁琐和数据安全凸显等问题。同时,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提高数字化平台,为学校、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加优良、优质的服务。
1 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
(1)标准化、规范性和开放性。全校范围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体系设计、系统实施等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规范、标准,确保各个分系统有效协调,整个系统能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先进性、成熟性。系统设计不仅要利用当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考虑近年来应用发展特点,把先进性放在重要位置。
(3)可靠性、稳定性和容错性。系统结构、软件设计、系统设备选型等必须充分考虑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方面要采用容错机制,尽量减少系统故障发生[1]。
(4)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高校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应用平台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5)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平台设计上,要考虑数据互联互通,做到信息的隔离和安全,针对不同的应用,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2]。
2 数字化建设方案
2.1 总体框架设计
本文采用顶层设计思路,利用标准建设、网络运行环境与安全、软件支撑平台、SOA架构、云计算、移动技术等信息技术,协同化处理业务,实现师生综合信息服务的建设目标。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其核心部分是数据中心平台、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认证平台等三大平台。
2.2 数据中心平台
数据中心平台通过一套数据标准,建立共同的数据存储中心。满足异构系统数据获取及系统间标准业务数据交换的需要,实现对数据的充分管控与利用(见图2)。
数据中心平台以数字校园信息标准建设成果为依据,从数据源、数据目标到数据服务整个体系进行规划,由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服务等三部分组成。
数据来源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格式化文件(如:EXCEL、XML)和客户提供其它特殊文件形式。经过转换,将相关数据形成上述文件导出或发送给用户。
2.3 统一认证平台
统一认证是在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的基础上,完成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将用户信息、权限信息统一存储在用户数据中心,采取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标准用户认证方式。这样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同时增强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应用系统单点登录。即用户通过统一门户登录后,可以访问所有应用系统,并依据应用系统不同的权限访问对应的信息和资源[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架构(见图3)包含认证接入层、服务层、接口层认证服务管理层、数据层等。其中,数据层用来存储认证平台的用户组织信息和认证数据,主要通过Ldap和关系数据库实现,业务系统用户数据库保留原有用户数据,用户数据中心实现与业务系统用户数据库同步和更新。认证服务管理层实现认证服务的系统配置与系统监控。各项功能独立设计,相互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方便实现与第三方相关产品的对接。接口层提供相关数据接口、目录服务接口和认证接口。服务层提供目录服务、授权服务、认证服务。认证接入层相关应用系统根据提供的认证服务实现认证接入[4]。
2.4 统一门户平台
统一门户平台对各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方面的集成,如内容、服务、用户、权限、流程等,根据用户需求组织内容,实现无缝集成、个性化的信息访问;向用户提供访问各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提供综合服务门户[6]。
统一门户平台提供一站登录可直接访问本次整合的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以及与个人角色相关的所有服务;提供统一、规范的接口对校内各类服务和应用进行集成,实现跨数据、跨应用和跨平台接入和集成,为用户按照权限提供快速、灵活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对内容的权限控制,根据用户的角色可赋予用户浏览、审批、、修改等权限。
3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实现校内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工作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各项工作成为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减少了重复性工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同时大大减轻了教职工的劳动强度。本文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可以使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全面整合,达到信息化增值服务的目的,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景华.浅谈数字化校园的规划与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1(1):70-71.
[2]王龙,冯天亮,关继夫.数字化校园应用服务平台建设[J].2011(3):18-20.
篇3
一、建设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意义
随着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传播与开展公众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服务全体社会公众的公益性文教机构,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进一步需要,也将数字化建设放在图书馆长期建设的重要位置。
建设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具有长远的意义,首先,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公共图书馆必须摆脱提供目录的传统方式,通过实现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目录数字化,以提高公共图书馆图书的查找以及存取速度,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其次,如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急剧膨胀,实现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有利于高效收集、整理和存储不断增长的信息量,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同时,数字化建设迎合了信息化时代下读者的阅读偏好,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形式。
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1.传统的图书查找与借阅方式
公共图书馆目前大多采用传统手段提供社会服务,资源利用率较低,受读者阅读习惯、借书方式以及需求等因素限制,导致图书馆虽然已对社会公众开放,但图书馆藏书的需求信息还不够完善和精确。且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导致借阅图书查找、存取速度较低,书籍利用效率偏低。
2.公共图书馆信息技术过于单一,较为落后
某些公共图书馆目前的网络环境较为落后,仍然停留在局域网阶段,读者、馆际之间难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数字化沟通模式,馆际之间的读者需求信息以及藏书目录、数量等信息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3.特色数据资源较为匮乏
目前公共图书馆过于同质化发展,缺乏特色数字化或地方性信息资源,而全面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需要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应着重发展自身图书馆的特色数字化信息资源,提高特色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三、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1、加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我国公共图书馆主要靠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但就目前而言,资金问题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而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来解决信息系统研发、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费、维护费等问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拓展筹措资金的渠道,一方面,积极寻求政府财政支持,使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发展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多元化、多领域的筹资体系,吸引地方企业和个人对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支持,实现社会共赢。
2、加强图书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为保证数字化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顺利推行,数字化公共图书馆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充足的图书馆知识,还应具有极为熟练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操作水平,以更好地推动数字化建设。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计算机网络操作水平;并积极引进先进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3、推进公共图书案的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推动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拓展文献信息资源,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同时,进行数字化建设,还应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等服务。同时应不断挖掘信息,从深度上实现信息资源特色化,满足社会公众的高层次需求,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
4、积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实现数字化建设,需要有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硬件支持,依靠先进的数据库等硬件对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并进行收集、分类,加强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藏书查找、存取等速度。同时,各馆在建立数据库时,必须按照国际或是国内通用的协议和标准的数据格式来进行数据转换,促进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推动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篇4
关键词:高校 数字化校园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112-0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成为现在高校校园建设的一个热门方向,实现校园数字化不仅仅能够提升校园的管理水平,更能够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由于高校校园数字化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不仅仅从基础的网络建设还是到更高阶段的不同功能的网络应用,甚至延伸到教学教研以及远程教育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很难推进高校校园的数字化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难点,并由此出发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力的推动高校校园数字化的建设。
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难点
2.1 校园数字化建设理解不够透彻
很多高校在推进校园数字化的进程中,都是采用模仿的形式,并没有认真理解校园数字化需要和自己本校的特色相联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更要紧密结合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而不是简单的一味跟风,认为只要有了网络,就等于有了数字化,就能够提升了校园的教学水平,这种理解的误区导致了很多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只能够有其形,却没有实际的效果。
2.2 重视硬件建设却忽视软件应用
数字化校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生产力,从多方面提升校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科研效率。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软件应用,比如一卡通系统,远程教育系统,校园网系统和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等等,可是现在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建设更多的去重视硬件方面的建设,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增加一些没有必要的硬件设备,导致了投资过大,但是实际应用的效果却体现不出来。
2.3 信息的标准化建设难度较大
校园数字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能够加快信息的流转,提升各个部门的相互联动,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各个院系存在着明显的隔阂,再加上一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这些信息很难实现共享,从而形成当前高校虽然有了信息网络,但是却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因为各个部门院系在信息标准化建设上没有更好的完善。
2.4 校园数字化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可能绕过互联网而独自存在,如果仅仅建设一个独立的校园局域网络,那么对于高校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而既然要和互联网进行接通,那么就不可能避免来自互联网上的安全威胁,比如黑客的攻击和来自木马和病毒的干扰,虽然现在也有了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在校园网和互联网接通的连通部分增加防火墙来过滤一些安全隐患,增加杀毒软件来提升防毒能力,但是由于病毒攻击技术始终要高于安全防范技术,这就不可避免会存在安全管理的问题。
3 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难点解决方案分析
3.1 加强对高校数字化建设的认识
针对这个认识上的难题,高校内部需要积极展开宣传,从校园数字化建设方案的设计期,相关的专业团队就要走进高校,向高校的高层领导以及各个院系的中坚力量进行广泛的宣传,讲解高校数字化校园应该怎么才能够更好的完善,怎么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数字化的效用。让各个院系将自身从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统一到数字化平台上,并按照长期规划分步落实的方式来逐步发展和完善校园数字化建设。
3.2 将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高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投入要进行综合分析,硬件环境是为了支持软件应用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如果过分强大,但是软件的应用却过分渺小,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软件和硬件建设的不对等,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对此在进行规划数字化校园之初就要认真分析软件应用,比如校园一卡通、视频点播系统、远程教育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的应用需要使用多少台服务器,需要建设多大计算机管理机房,网络拓扑结构如何规划,未来的可扩展是否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校园数字化建设投入经费的利用率,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校园的管理水平。
3.3 消除信息孤岛
现在很多高校数字化虽然开通了网络功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都是各个部门干自己的事情,很少利用到其他院系的数据,这样就很难提升校园的沟通效率,对此高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各种信息进行标准化并录入到数据库中,然后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设置不同的权限,从而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下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也因为有了权限的设定也有助于高校信息的泄密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解决校园数字化后容易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
3.4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安全水平
虽然从技术上不能够彻底解决校园数字化的安全问题,但是可以从管理措施上能够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比如制定安全制度,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定期升级系统、升级硬件防火墙,修补系统漏洞,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防范使用人员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点击链接诱饵造成木马病毒的入侵,通过一系列的安全制度来有效提升校园网的安全水平。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难度不小,但是在事前进行缜密的规划,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从领导到基层人员都要重视数字化建设,并在建设的过程中配合信息部门以及建设部门的工作,完善信息标准化,消除信息孤岛,增强安全水平才能够推动数字化建设,才能够让校园数字化在促进高校办学水平,提升高校竞争能力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振中.浅谈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3).
篇5
关键词:安全防护;数字校园;信息资源;防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24-02
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资源保密工作的重点:一是确保交换、服务、存储、备份设备正常运行;二是确保网上信息资源不被破坏或窃取;三是严格防止计算机或存储介质在校园网与互联网间混用,导致泄密;四是杜绝不符合校园网接入要求的终端或不合法用户入网。为有效防范各种攻击破坏行为,确保网络及信息资源安全,构建数字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一、建设目标与原则
建设“数字校园安全防护系统”的目标和原则包括:构建整体防御体系;注重安全性能平衡;立足终端控制;着眼主动防范攻击;发挥原有设备作用;强化制度规定落实。
二、建设内容与功能
1.防范来自外网的病毒及入侵行为
(1)防火墙
学院校园网与全军军事训练综合信息网相连,为防止来自外网的端口扫描、蠕虫等安全威胁,购置具有军队认证资质、性能优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融信NGFW4000(TG-470C)型防火墙,该设备最大并发连接数160万,每秒新建连接数6万,实现以下功能:采用在线模式部署、在优先保证业务持续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防护、基于状态的链路检测,可以识别并阻断非法报文、防统计型报文等攻击行为;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来源和数据包的特征进行阻断设置;支持基于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时间、用户、文件、网址、关键字、邮件地址、脚本、MAC地址等多种方式进行访问控制;具有完善的日志收集、传输、存储、分析、报告等解决方案。
配置位置:全军网入口处。
(2)防毒墙
为防止来自外网的病毒传播,利用已有的天融信TOPSEC防病毒网关,串接在内网到全军网的出口处,过滤拦截双向的病毒传播。
配置位置:防火墙串行后端。
(3)入侵防御系统
为防止外网对校园网网络、服务、存储、终端设备和内部信息资源的破坏与窃取,及时发现、处理和防御各种入侵行为,购置1台H3C IPS T200E入侵防御设备,配合相应软件构建内网入侵防御系统。该系统在跟踪数据流状态的基础上,对报文进行3层到7层信息的深度检测,可以在蠕虫、病毒、木马、DoS/DDoS、后门、Walk-in蠕虫、连接劫持、带宽滥用等威胁发生前成功地检测并阻断,有效防御针对路由器、交换机、DNS服务器等网络重要基础设施的攻击。
配置位置:防毒墙或防火墙串行后端。
2.防范非法与不安全用户接入内网
(1)身份认证(用户入网实名制)
为防止外来终端随意接入校园网,利用已有的H3C Cams认证系统,在客户端安装H3C认证软件,实现用户名、密码、IP地址、MAC地址绑定后的统一认证,实现数字校园网络接入的实名制。
配置位置:安装在1台服务器上,接入核心交换机。
(2)端点准入系统(EAD)
为有效解决用户不及时升级病毒库、不打操作系统补丁、携带众多安全漏洞上网、运行恶意程序、试用黑客程序等问题,购置1套H3C端点准入防御系统。该系统能够在身份认证(实名制)的基础上,支持终端安全的准入控制,实现下线、隔离、提醒、监控等多种控制方式,支持安全状态评估、网络中安全威胁定位、安全事件感知及保护措施执行等,预防终端补丁、防病毒、ARP攻击、异常流量、黑白软件安装和运行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从端点接入上保证每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的安全,从而保证网络和信息安全。
配置位置:安装在1台工控机上,接入核心交换机。
(3)访问控制(ACL)
利用核心交换机的VLAN TAG划分及访问控制列表功能,对各VLAN之间的访问进行控制,杜绝非法的VLAN互访,从而通过设置只允许特定用户访问的VLAN,形成重要信息隔离区,以保证重要主机、系统和信息的安全,防止越权访问网络和使用资源。
配置位置:核心交换机。
3.用户终端安全防护
(1)防病毒感染
强制用户安装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或军事综合信息网防病毒系统,实时自动更新病毒库,有效防范病毒及木马。网管通过EAD端点准入防御系统,自动检测上网终端病毒库更新情况,遇有病毒库没有更新的终端,只允许其与杀毒软件服务器连接,不能访问网络上的其它任何设备或信息。
配置位置:安装于用户上网终端。
(2)防入侵攻击
网管利用网络提供各类个人防火墙软件,用户安装这些软件,以增强入网终端防攻击及部分木马的能力。
配置位置:安装于用户上网终端。
(3)防系统漏洞
用户利用网管已经构建的Windows UPDATA服务器(Windows补丁更新系统),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杜绝因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网管通过EAD端点准入防御系统,自动检测上网终端操作系统补丁安装情况,遇有没有安装补丁的终端,只允许其与Windows UPDATA服务器连接。
配置位置:用户上网终端与服务器连接自动更新。
4.网站及应用系统安全防护
(1)网站安全
网站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利用IPS系统防范蠕虫、病毒、木马、DoS/DDoS、后门等攻击,还要防止黑客向网站进行各类注入及跨站攻击,为此必须在网站建设初期做好安全防范,主要做好代码过滤、脚本防范、数据库防护、服务器安全配置等。
配置位置:网站建设代码及各服务器。
(2)应用系统安全
校园网运行的各类应用系统,必须使用校园“一卡通”统一安全认证机制,配合VLAN的ACL功能,在系统中设计权限控制功能,以保护应用系统及数据安全。
配置位置:应用系统程序权限管理系统。
5.军训网网络值勤综合管理系统
根据上级《关于配发军事训练信息网网络值勤综合管理系统的通知》精神,构建该系统运行环境。
6.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基础,在采用上述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的同时,建立一套数字校园安全管理与使用的制度章法体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包括:数字校园网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数字校园网使用管理规定;网管机房管理规定;数字校园网应急响应预案;教学训练信息资源使用规定。
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行为控制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建设探讨》中,作者提出了高校建设数字图书馆需要从“系统及网络的安全”“网页的安全”“访问的安全”三个方面加以考虑。虽然这是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考虑的重点,但是从笔者多年来从事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评估经验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故此,笔者从实际数字图书馆系统安全评估方面考虑,提出了:存储数据的安全、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制度安全、内部人员管理的安全。
1 存储数据的安全
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安全是指数字图书馆中电子信息资源的存储安全和存储读者信息的数据库安全。
当前数字图书馆系统大都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国内小型数字图书馆系统常用的有Access和My-SQL,有些大中型数字图书馆系统还使用Oracle、SQL Server、DB2和Sybase。目前许多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站存储着数以TB的电子资源,这些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根本,如果丢失或损坏(被篡改),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此外,数字图书馆还存储读者(客户)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对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且非常敏感的。这些信息的泄露会对读者(客户)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站难辞其咎。
在构建数字图书馆时,就要确保这些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合理设置用户及表格权限,在保障正常运行的同时,尽可能地阻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的访问。要对数据库进行异地备份,有条件的话让Web网站与数据库分开,使用NTFS分区,并启用EFS,并对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加密,增加硬件防火墙,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对于基于ASP的网站服务器,对ODBC的访问要有用户权限限制,并将Web服务器中的配置ODBC的工具进行删除,加密数据库访问配置文件。
现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大多都有客户的虚拟账号,存有余额。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还提供读者账户在线查询功能,对客户账目查询所提交的信息,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加密协议,也没有对查询数据加密。黑客嗅探并更改查询信息后,很容易获得账户信息,进而获得客户的详细资料,造成客户信息的外泄。现今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有用于与读者交流的论坛。这些论坛大多是在修改购得的商业软件后投入使用的,其源代码在互联网上多有流传,软件开发商编程的疏漏及软件存在的技术缺陷,都可能导致读者信息的泄露。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注册后,其相关信息可能在论坛上出现;论坛调用数据库中读者信息的同时,数据泄漏的风险大大增加;数据库连接的透明性也使数据库服务器容易遭受网络黑客的攻击。
为确保数据完整及安全,对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站数据要做到每星期进行一次完整性检查;图书借还信息及电子资源有偿下载信息库自动增量备份要做到30分钟。如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软件(如使用Symantec Backup Exec 12.5服务器版)来完成。此外,数据库服务器要有足够的冗余,保证在每一工作时间都有服务器正常运行。
2 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
操作的安全是指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其对信息处理中,其操作是正常的,对事件处理是在其授权内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说工作人员的操作是经过授权、认证的,其行为和结果经过他人(系统)审核,在他人(系统)监控下操作。对于误操作,审核人员可以对此进行恢复。防止操作人员怀有一定的目的进行数据的非授权修改。
工作人员要做好日志的保护和分析工作。网络日志是网络用户对网络的访问记录,也是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依据。许多入侵(内外网)都会在系统上留下痕迹,所以日志的保护是相当重要的。数据库运行日志,是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记录,保存着各种事务运行请求及运行结果。这些日志,对我们监控网络及服务器运行至关重要。有些日志如数据库日志可以通过日志回滚来进行对误操作数据进行恢复,我校2009年就有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数据严重丢失现象,就是通过数据库日志回滚来恢复数据的。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远程存储单向流。将路由器、防火墙及重要的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的日志备份到其他网络中的计算机,此计算机只能接收指定的网络设备传来的请求,对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请求予以舍弃,只接受本地用户本地操作,这样可以保护日志的安全。
3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高校开放数字图书馆系统,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但是,许多的高校图书馆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高校图书馆缺乏对网络管理员的监控、管理,造成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为所欲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当造成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没有人具体负责,造成损失时,没有相应的追责制度。湖北某高校曾出现管理员任意修改系统数据截留有偿下载信息的资金情况发生。我校也有因为没有相关制度,造成责权不明,网络管理虚位,当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人员相互推诿,造成不能及时响应,致使数据丢失的严重后果。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要有适合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来监督、约束工作人员,使责权到个人,使违规人员受到相应的惩罚,使工作积极人员得到相应的表彰。
4 使用基于行为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加强内部人员管理
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更多的人为因素已经上升到首位。上网行为的监控(包括网络访问限制、邮件监控、网络地址认证监控、网络借入认证等)已经摆在广大网络管理员面前,使用适当的行为控制设备(软硬件)来控制网络行为,更好地维护网络及信息安全。
数字图书馆系统中有相当大部分的成功攻击是来自于图书馆内部人员。他们比较了解系统的构建,熟悉系统的操作,其攻击大部分都具有相当的目的性。有些是想夸耀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有些是对工作、社会的不满,还有些是想修改信息获利。有些是离职人员对系统进行破坏。这些人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运行。使用基于行为控制技术的网络安全设备,就可以控制内部人员的上网行为。使其在其职责授权内使用网络资源,其行为受监控,并有详细的日志供日后审核。极大限度地制约此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高校有关部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使其意识到破坏系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维护高校网络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与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关系甚大。若网络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较低,任何技术措施都将失去作用;网络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则与技术防范的必要性及技术要求成反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严格的工作人员审核制度,并结合规章制度来约束内部人员。最大限度的保护系统的稳定和网络的安全。
从本文提出的四方面安全注意事项与2009年12月的笔者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建设探讨》所提出的三方面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高校在构建字图书馆时如若考虑到这七个方面来,所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就会安全的多。
参考文献
[1]杨展,张四大.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及网络安全[C]//中国计算机信息防护文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总体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特点,建立了图书馆藏书资源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在具体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借阅情况调整库存图书,优化图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实现时应收集借阅的信息特征,预期借阅资源的分析过程和优化后的实际处理方法。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总体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特点,建立了图书馆藏书资源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在具体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借阅情况调整库存图书,优化图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实现时应收集借阅的信息特征,预期借阅资源的分析过程和优化后的实际处理方法。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总体情况和读者的需求特点,建立了图书馆藏书资源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结合在具体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借阅情况调整库存图书,优化图书结构,给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效果,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实现时应收集借阅的信息特征,预期借阅资源的分析过程和优化后的实际处理方法。
【关键词】馆藏图书 资源优化 借阅关系 模型 图书结构
一、背景
图书馆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育事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知识更新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也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其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但是在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和增加时,往往遇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受经费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图书和期刊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使得图书更新经费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第二,现有图书馆的藏书往往是历史阶段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知识的针对性往往与当前需求不符,尤其是有些院校其研究方向、领域在历史岁月中经历过多次变化的更为明显。因此如何将那些专业方向不符的藏书与需要这些书的其他图书馆藏书进行交流,使当前图书藏书最贴近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更新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图书资源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经成为现代图书管理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图书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图书馆以往的读者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一个恰当的需求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验证当前的读者需求情况,通过验证后,将该模型用来提前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读者的需求情况。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图书更新采购计划或者图书交流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历史情况,建立尽可能的完善和真实的优化模型。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逐渐将统计方法、概率分析等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当中来,但这些方法有些仅仅停留在对方法本身的使用或者对某些单项指标的分析上,如针对某一期刊的阅读次数统计、期刊的借阅周期统计等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图书资源优化配置上来还并不是太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方法的研究,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图书资源贴近读者需求,实现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将有限的图书资源合理分配,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图书资源优化的准备工作
资源优化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优化模型其处理方法和流程都不尽相同,得到的处理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有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线性回归法等。这些方法在使用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优化分析时必须要有大量连续的历史数据,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对某些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起来比较负责。而采用另一知名的灰色系统理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数据的处理。该理论是基于信息不完全系统,即部分信息是已知的,部分信息是未知的,这样构成的系统称为少数据、不确定系统。如果将影响图书馆资源需求等各种复杂因素联合起来,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则它兼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面。其中,实际得图书需求历史资料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显示出确定性的一面;而需求随时间和学生数、专业特点不断变化的趋势又体现为不确定的一面。此外,该理论在处理时还有一个好处则是无需很多的数据,可以从杂乱无章、有限的、离散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建立相应的模型。
为了有效地进行图书资源的优化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优化过程中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各类图书以往的借阅数量、借阅率和现有的库存,这些数据都可以从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中得到。由于学校对图书资源的更新一般的都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更新周期,因此,本文分析的时候,时间单位也以半年为单位。
目前,图书的基本分类方法都是基于中图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所以,在本文对图书资源优化时也是采用中图分类法,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然后对每一类的图书分别进行处理。
从图书馆取得原始数据后,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更换或者滤掉其中的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是由于人为因素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如图书馆因故停止服务而造成的借阅量下降、突发的疫情导致医药类的图书借阅量猛增等等,这些都可能会使借阅量偏离正常值。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此类无效数据,保证建模和优化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
由于灰预测模型只需要4个或者4个以上的数据即可进行建模,因此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选取5个数据样本即可,本文选取了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5个学期的各类图书借阅量作为模型建立的样本(注:此时的上半年均对应该学年的下学期)。样本数据建立时,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寒暑假,在假期中图书的借阅数据会急剧下降,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数据应被视为无效数据,处理时应该将其去除。否则会使优化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方便起见,所有选取的借阅量数据长度是一定的,即5个学期中,如果要加入最新一个学期的数据量,则删除最早那个学期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总是最接近的5个学期,从而使得优化出来的资源配置最符合当前的需求。这样既保证了建模的需求,又能够代表最新的需求动态,分析出来的结果最为准确。
三、图书资源优化模型及流程
本文采用的优化模型是GM(1,1)白化型。
按此模型建立起来的优化方案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优化结果以平均相对误差、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等4个参数来衡量。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越小,则表明优化分析的结果精度越高,而关联度和小误差概率越大,表明优化的结果精度越高。
图1.图书资源优化流程结合历史借阅数据,按上述模型进行优化与计算后,得到每个新学期需要购买的图书资源满足如下公式:预期增加量=预期需求量*(1+a)-现有库存量,式中a称为富裕度,它是与预期借阅率相关的一个经验值,表示决策者希望图书库存经优化后的保有量。它的取值根据预期借阅率、图书馆实际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而言,预期借阅率越大,a的数值也就越大,表示需要购买更多的图书,1+a整个参数合一起作为调整系数,它和预期需求量的乘积代表优化后的期望图书库存量。图书期望值与现有库存的差值则代表本次资源优化过程中需要增加的图书。
四、优化方案的微调与确定
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理想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真实的借阅环境和读者需求,往往还需要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微调。在微调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在校学生数、教师数;学校的专业方向调整情况;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学校的开课情况;图书的新旧程度;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的动力等等。
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影响图书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整个图书借阅的主要对象。每个学生和教师对图书的需求互不相同,一般而言,随着学生数和老师的增多,图书的借阅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学生数、老师数与图书的借阅量是成正比的。
学生的学习专业不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图书感兴趣,尤其是当学校进行专业方法调整时,如果专业方向改变较大,这将导致大量学生需要新的专业领域的书籍。并且这种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导致的图书借阅方向和数量的改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即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后,必然会要借阅大量该专业的图书,这一过程是不与学生的兴趣特征为转移的。相对而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与更新对图书借阅的影响更小些,并且这种影响还主要由读者兴趣所支配。
学校的开课情况对图书借阅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原因有些类似学校专业方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如果某学期学校很多班级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课程,那么对程序开发类别的书借阅量将会明显增加,而当该课程结束后,对该类图书资源的需求又会急剧下降。所有分析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时,一定需要参考下一学期当中课程的开设情况。
还有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影响图书的借阅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动力强,那么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不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总是想方设法地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他们将构成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并且他们也是图书馆提高借阅率的重点服务对象。而相对那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或者读书兴趣不大,或者自身能力有限,苦于完成课堂上的内容,更没有更多的实际借阅课外的参考书。因此这类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学习方法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图书馆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欢迎他们来借阅图书,甚至可以提供预定服务,以保证他们的需求,提供图书的借阅率。
此外,还有一些客观、辅助的因素影响着图书的借阅率,如图书馆内部工作效率高,图书分布清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具有良好的检索体系和导读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这将有助于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借阅量。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图书推荐服务,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找到最多的符合其需要的图书。
五、总结
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的图书资源根据当前需求特征动态优化与完善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图书资源优化模型的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变化情况和高校学生动态变化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有针对的微调。设计的资源动态优化方案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实践中可为高校节约经费,做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梁宇光.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学科结构量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50-53.
[2]周晓丽,高润芝,马春晖,常有发.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现状分析[J].图书馆论丛,2007,(2):51-54.
[3]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
篇8
【关键词】安防企业 数字化 设计管理 企业发展 产品设计
安防系统(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SPS)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系统。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安防系统在国内外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上都已日渐成熟:国外有德国西门子、美国霍尼韦尔等公司,国内也有捷顺、科松等品牌和一些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目前,企业在追求技术提升的同时,也逐渐把目光放在了设计上。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设计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更是企业本身战略发展的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只有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管理,才能站稳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一、数字化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是一门集合设计和管理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计划、组织、统筹、规划及监督设计的全过程,协调各种资源,最终使设计达到预期的结果,[1]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战略指导作用。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设计战略管理、设计目标管理、设计程序管理、企业设计系统的管理、设计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的管理6个方面。[2]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推动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设计管理则是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网络信息管理,对产品设计以及管理组织进行优化,以达到资源的最佳利用。[3]
二、中小型安防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中小型企业尚在发展中,难免存在不足,最突出体现在安防展销会上。安防企业一般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安防展销会。国内展销会上,中小型安防企业偏多,其整体形象、产品、管理等在会场上就可见一斑。为获得好效果,企业往往会在产品开发、展览策划、品牌包装以及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上不惜血本,但收效甚微。环顾展销会,产品与产品之间区别度不大,仅能从企业标识识别;展厅布置也没有传达出企业的形象与精神。投入远大于收益,没有达到传递完整的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以及商业获利的目标。
(二)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企业规模小,导致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小,科研资金紧张。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发展中的限制因素,也导致产品开发的基本流程无法正常进行。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为了赶紧推出产品,往往不按流程,不顾市场环境,盲目生产,且由于技术薄弱,技术部门往往会选择回避一些问题,不求创新,只为能尽快完成任务。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只能打价格战。相应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从而无法继续吸引人才,提高科研水平,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产品缺乏竞争力
如果说企业的管理、视觉识别系统、服务等是企业的软实力,那么产品才是企业的硬实力。客户对于企业最直接的印象来自于企业的产品。然而,中小型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为了能够尽快在市场上站住脚跟,便急功近利地向市场投放产品,这些产品的基本功能与市场上已有的类似,但在外观设计上,由于周期短,人员少,便选择模仿。这种快速诞生的产品首先是无法融合于企业本身,其次是无法推出后续产品,最后是给用户造成了不良印象。短期内,可能会有收益,但从长远来说,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数字化设计管理的改进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依据数字化设计管理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引入理念,建立管理体系
中小型安防企业,相较于大公司而言,部门精简、机动灵活。但仍存在某些部门,如设计部门、制造部门不健全,需要外包的问题。因此大体上可以沿用国际大企业的设计管理方法,而在管理内部,则需要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反馈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来提高企业自身部门内部与外部的沟通效率。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网络,将企业管理层、各部门、销售网络乃至用户整合一体,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信息反馈,缩短生产周期,增强竞争力。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则可以通过EPR(数字化设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解决内部资源协商分配问题,和IIM(企业网上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解决外部交流需求。
(二)合理的战略点
中小型安防企业想要通过其产品获利,其产品需要在技术和设计两方面有所突破。技术对应着功能,设计对应着形式。功能和形式是探讨一个产品的永恒话题。从功能上来说,当今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如果想要研发新功能、新方式,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不是容易的事。但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就不同了,安防产品的外观、交互乃至服务方面都有很大的设计空间;不同企业的产品可能功能一样,但其形式却不一样;并且相对于开发新功能来说,较为容易一些。所以,中小型安防企业应该注重设计,并以此来带动技术研发,达到良性循环。为此,可以采取企业设计部门引入国内外的设计大师,或者采取和高校、设计公司、研发机构等合作的方式。比如武汉大学和深圳市汇生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将学院的科研、理论长处与企业的实践强项结合在一起。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可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设计部门,使外包的设计逐渐内部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全面设计
在设计产品时,运用CAID(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在实际制造前,真实模拟设计出产品外观、结构等,而进行工程分析和测试,以缩短生产周期,保障设计质量,降低设计风险。
1.整体性设计。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首先应该确立企业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出一套企业识别系统,包括公司标识、标准字、标准色等。在统一的标准下,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的形象明确完整地传达,树立可靠优质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为产品开发、形象推广提供母题。
2.沿用标准的设计流程,即计划、概念开发、系统水平设计、细节设计、测试和改进、产品推出6个阶段。[4]先根据企业现有情况,结合市场调查,整体评估立项后,再通过搜集客户需求、竞争产品情况后进行初步概念设计,随后深入设计,到制作样本,其间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没有问题后推向市场,并注意搜集客户反馈评估,以便后续产品开发。每一步所获得图像、数据都可纳入资源数据库中,方便数字化管理。完整进行6个阶段,可以使企业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风险。
3.注意根据功能、受众等将产品分类、分层,建立纵向梯度和横向系列,并通过产品设计体现出来,保证区别性和企业关联性。如霍尼韦尔公司将其安防产品主要分为门禁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智能社区系统四类,并在此之下又细分。其中,单就门禁控制系统下属的读卡器一项中,又分有多个系列。又如,定位经济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卡器的OmniClass家族系列、定位为高端稳定的感应式读卡器OmniProx家族系列等。各系列间由于定位的不同,外观区别大,而家族内每一款产品的区别基本只是在视觉比例上,而配色、材质以及设计元素上则保持统一。
4.具体产品造型设计。对于中小型企业,在产品推出的初期,可以采取依据企业标志,抽象提取出设计符号语言的方式。提取出的符号运用到产品造型设计之中,一方面保证了设计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也可对客户进行潜移默化的视觉传达,加深其对产品品牌和企业的理解;再者,也可以保证设计的独创性,不易被模仿。以笔者为深圳汇生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的一款门禁读卡器为例(图1),提炼其公司标志的元素,融入读卡器外观设计之中,以不同材质的对比来强调线形和品质。综合运用诸如犀牛、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多次模拟尝试,以满足工程需求。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楼宇建筑智能化到城市智能化是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市场仍是有很大部分可分。但是,国内中小型安防企业若想在强有力的对手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则必须充分理解数字化设计管理对于企业和设计的意义,并通过其来整体提升企业形象,从设计上提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地改正企业设计管理之中的不足,才能提高我国安防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打造世界名牌。
参考文献:
[1]杨军顺,王肖烨.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设计管理的作用[J].包装工程,2005(2).
[2]曾山,胡天璇,江建民.浅谈设计管理[J].江南大学学报,2002(1).
篇9
Abstract: User modeling is a key technology of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we established the user interest model, and mined the link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rough the Apriori algorithm. Then we get the target user’s nearest neighbor by clustering analysis to the user through FCM algorithm and produce recommend through th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in the top_n nearest neighbor concentr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nd also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innov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personalized service.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推荐系统;模糊聚类;协同过滤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recommended system;Fuzzy Clustering;Collaborartive Filtering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74-03
0 引言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有效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当前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的一种重要工具。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My Library[1]、Stanford大学数字图书馆Fab系统[2]、NEC研究院的CiteSeer系统[3]等都以不同形式向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信息服务。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快速高效地从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中获取有关知识,提高资源检索和推荐的智能水平,满足各类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核心技术,协同过滤是当前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推荐技术,它根据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邻居用户的偏好信息产生对目标用户的推荐。协同过滤技术主要通过其他用户对项目的评价进行推荐,无需考虑推荐内容的形式,相比信息检索、基于内容的推荐等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Amazon、CDNow、MovieFinder等都采用了协同过滤的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但随着系统用户和资源数量的急剧增长,协同过滤技术也存在冷启动问题、最初评价问题、和扩展性问题等[4]。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盒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推荐技术,通过对用户文献资源使用记录的分析,得到用户的文献偏好类别及权值,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FCM算法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似用户的Top_n最近邻居集,从而出生推荐。
1 用户兴趣建模
1.1 用户兴趣的收集与表示 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用户兴趣信息主要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图书借阅记录、用户定制信息、Web服务器日志等,这些数据的收集主要包括显性收集方式和隐性收集方式两种[5]。用户兴趣信息收集好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格式转化、归一化处理等步骤,本文不再赘述。
对用户兴趣信息进行预处理后,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表示用户对某一类资源的兴趣爱好。本文依据中图法来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并通过建立“多层分类树”的方式来表示读者对各类文献资源的兴趣爱好,如图1所示为某一用户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多层分类树”。
图1中,每个结点(分类)都有一个权值,其中父亲点的权值为其子结点之和,所有叶子结点的权值之和为1。每个结点包含子结点及与同层结点的关系(关联程度),如某一读者对“算法设计”领域的兴趣权值为0.1022,同时与之相关的领域信息有(数据库,0.72),(数据结构,0.63),后面的数字为与“算法设计”的相关度。各类文献资源的相关度值可以由专家指定,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找出各类文献资源的关联规则。
1.2 用户兴趣权值计算 用户兴趣权值主要表现在兴趣的方向和程度两方面,应根据用户对不同资源(表现为兴趣方向)的不同访问方式(浏览、下载等,表现为兴趣程度)来修改用户的权值,并根据权值的调整来对用户进行分组[6],因此用户兴趣权值的计算方法为:
nweight=oweight+v*t*r (1)
公式(1)中各参数的说明如下:
v:资源访问方式参数,本文设置v(浏览)=1、v(下载)2;
t:浏览时间长度,可从Web日志中获取该时间长度;
r:文献资源的关联度,若为文献本身则r为1。
若某一文献资源长时间没有被访问,则该文献的权值应相应减小,其计算方法为:
nweight=oweight*(1-t/D)*r (2)
其中D为一个时间周期常量,如可以取30天为一个周期。
2 用户模糊聚类分析
协同过滤中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把具有相近兴趣的用户分为一组,对用户分组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了基于模糊C均值(FCM,Fuzzy c—Means)的聚类算法[7]。FCM方法用值在0,1间的隶属度来标识某一对象属于不同类别的程度,具有模糊特性,可以更好的体现用户兴趣的多样性特点,适合数字图书馆用户的分类需求。
使用FCM聚类算法对用户进行聚类的过程如下:
1)数据集W=w■,w■,…,w■表示用户兴趣度向量,n为用户数;
2)初始化用户隶属矩阵U=u■,u■,…,u■,其中u■=u■,u■,…,u■■,u■表示某用户j在第i类中的隶属度, 介于0,1之间,使其满足式(3)中的约束条件;
■u■=1,?坌j=1,…,n (3)
3)用式(4)计算c个聚类中心c■,i=1,…,c;m是加权指数,且m∈[1,∞);
c■=■ (4)
4)计算价值函数式(5),若小于某一阈值,或连续两次价值函数值的该变量小于某个阈值,则算法停止;
JU,c■,…,c■=■J■=■■u■■d■■ (5)
d■=c■-w■为聚类中心c■与数据点w■间的欧几里德距离;
5)用式(6)计算新的用户隶属矩阵U,返回3)。
u■=■ (6)
计算出用户在各聚类中的隶属度后,可以根据式7)[8]的相似性度量方法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从而得到目标用户的Top_n最近邻居集,然后根据最近邻居集的所访问的文献资源情况来产生向目标用户的推荐文献。
sin(i,j)=■ (7)
3 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以宁波外事学校数字图书馆Web日志数据为数据源,对所提出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方案进行了模拟测试,以验证不同参数设置对读者分类的影响,从而达到最佳分类效果。
3.1 建立资源分类树 对依据中图法建立的多层分类树进行编码,如表1所示。中图法有一级类目A到Z,则分类树的第一层编码分别为01,02,…、26,如T用18表示,用1817表示TP二级类目。
3.2 读者访问信息收集 读者访问信息主要来源于Web日志,对Web日志信息预处理后如下表2所示。
3.3 关联度计算 本文以Apriori算法对各类文献之间的支持度和执行度进行了计算,如表3所示。然后依据关联度计算公式r=e*a+r1*(1-a)计算不同类别文献之间的关联度,如表4所示。关联度计算公式中若专家指定了值时a取0.6,否则取0。
3.4 用户权值计算 利用式(1)和式(2)对表2、表4计算出用户兴趣权值,所得到的读者兴趣值如下表5所示。
3.5 相似用户聚类 根据读者兴趣表5,建立模糊隶属矩阵,如表6所示。
将用户分成10-22类,以目标用户Top_10最近邻居集分别占模糊聚类和整个用户空间中的比率作为指标来说明用户聚类的可行性。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大部分分布在用户所在的聚类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聚类和协同过滤相结合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方案是可行和有效的。
4 结语
利用推荐系统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文献资源的查新来看,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数字图书馆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相关研究报道,与用户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提出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方案,为提高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Balabanovic M, Shoham Y.Fab:Content-based,Collaborative 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7,40(3):6672.
[2]Rucker J,Polance M J. Siteseer: Personalized Navigation for the 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40 (3):7375.
[3]Giles L,Bollacker K, Lawrence S. CiteSeer: An Automatic Citation Indexing System.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CM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1998:89-98.
[4]黄正.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综述[J].价值工程,2012,31(21).
[5]Aggarwal C.,Yu P.Data Mining Techniques for Personalization[J].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 23(1), 2000:4-9.
篇10
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既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确定的第一批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试点项目,又是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示范项目。工程初设批复概算投资591866万元,其中中央定额补助301450万元,省级资金94816万元,社会投融资195600万元。
2021年市涉农办统筹安排我处2000万元省级涉农资金用于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有关项目建设。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涉农资金的相关管理要求,我处编制了如下涉农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一、2020年工程总体实施情况
至2020年底,国家累计下达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投资500000万元,已累计完成总投资496816万元,占下达投资计划的99.36%。
(一)征地移民安置进展情况
至12月底,已基本完成土地的征收补偿工作,签订拆迁协议的房屋700座,签订协议的房屋中应拆除的房屋已完成拆除任务。
1、高陂陂寨安置点:场地平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已完工,A区已移交移民建房,移民群众已开始建房; B区已完成安置地分配,并移交移民建房。
2、高陂乌槎安置点:场地平整、周边主干道(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已完成五期共241块安置地的分配工作,准备移交移民建房。
3、大麻汶水塘安置点: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已完成两期129户、255套住房、57间店铺的分配;现正实施第二期安置房,第三期工程已完成招投标。自建房安置地已完成分配并交由移民自行建房。
4、三河汇城安置点:场地平整工程正在施工。
5、高陂党溪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安置地基本完成分配,准备移交移民建房。
(二)工程进展情况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左岸重力坝、船闸、10.5孔泄水闸)主体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并顺利通过二期导流阶段验收,船闸具备施工期通航条件。二期工程(右岸重力坝、电站厂房、鱼道、8.5孔泄水闸)于2018年底开始施工,至2020年底分别通过了库底清理、工程蓄水安全鉴定、下闸蓄水阶段环保专项及移民安置终验、下闸蓄水阶段验收,目前已达到下闸蓄水要求,初步具备了防洪、调水功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2021年度实施方案
2021年度上报国家投资计划为9186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450万元,省级(涉农)资金为2000万元,其余为社会投融资金。目前,国家计划尚未下达,而省级涉农资金已下达2000万元。结合工程建设实际,2021年度省级涉农资金我处拟主要安排用于独立费用(设计、监理、建设管理费等)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一)绩效目标要求。工程总目标:工程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预期防洪保护人口625万人,保护耕地190万亩,年发电量4亿千瓦时;2021年度绩效目标要求:完成首台机组并网发电,预计上网电量2000万千瓦时。
(二)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有:
(1)二期二段围堰拆除完成,完成下游临时钢栈桥拆除。
(2)右岸重力坝工程
计划2021年7月底完成相关附属工程(包括坝顶栏杆、路灯、值班房及坝头景观绿化等)。
(3)泄水闸工程
①土建实施方面:计划4月底,完成坝顶启闭机房施工,泄水闸工程土建施工全面完成。
②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实施方面: 计划4月底,完成二期泄水闸供油、供电系统,泄水闸工程金属结构及启闭机设备安装全面完成,具备防汛度汛条件。
(4)发电厂房工程
①土建实施方面:计划4月底完成坝顶栏杆等附属结构;计划6月底完成厂房屋面及外围装修,全面完成发电厂房土建施工。
②金属结构实施方面: 计划2021年4月完成清污机安装及调试。
③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实施方面:计划2021年6月底,首台机组(4#水轮发电机组)启动验收,具备发电条件;计划12月底,第二台机组(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调试。
(5)送出工程
送出工程输电线路架设并调试完成,具备输送电源条件(中国南方电网实施)。完成所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升压站具备系统倒送电功能。
三、存在问题
由于发电机组设备制造商(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受资产重组及疫情影响,高陂水利枢纽项目水轮发电机组主要部件套件延迟交货,首台机组存在延迟并网发电、后续机组延期交付风险。
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