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篇1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一、引言

作为语言系统中的新兴成员,而且是当下最能体现时代特征以及当代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当今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语言变迁规律和语言发展动态,进一步丰富语言本体的研究;第二,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也有利于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补充、拓展和完善。

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归纳整理了最近几年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口和问题,以期对完善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二、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在文献方面,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资料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文献,不限年限,共检索到1334条。从时间和数量特征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1年,前期研究成果比较少,在2008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不超过10篇,在2008~2010年期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成倍增长,之后速度放缓但仍处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顶峰,有233篇,2016年降到188篇。

这些科研文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从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截止到2016年,知网上收录的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资料有1228条,由此可见,语言学是网络话语分析领域的主力军。赵乐平(2015)指出:“语言学的探索已经深入到网络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语义、语用、语境、语体等多个层面。”面对1994~2010年间中文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网络语言的大量研究成果,陈敏哲、白解红(2012)指出:“在近二十年来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领域,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两年,从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献来看,以生态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居多,这也体现了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但也不乏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本体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分析的科研文献。

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视角,是将网络流行语看作语言生态系统的新成员,或探究其在语言环境中是如何促生和变化的,或探究其是如何反过来影响语言生态系统的环境的:邹春燕(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中,利用生态性的全息论和生态位理论对网络流行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动态变化作了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研究,并首次构建了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词汇研究模式,既观察了语言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又重视了语言和环境的关系;或运用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探究网络流行语:石杰(2016)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一文中从网络流行语的来源、特征、带来的多样文化及其发展情况等方面出发,论证网络流行语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其符合语言发展的生态原则,应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积极促进其成为汉语体系的一部分;或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趋势以及应持有的态度:毕会英(2013)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音和结构上的变异,而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的生动表达往往通过此变异实现其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言规律,反而增强了网络流行语的幽默效果,因此人们应该乐观、宽容地对待网络流行语。从保护弱势语言的角度出发,人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新兴语言,容许新兴语言在语言生态环境中存在,进而保持语言生态的多样性。

也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直面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问题的学者,如杨勇、张泉(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探究》中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和监管,才能提升网络语言的规范度,捍卫母语的纯洁性,保障现代汉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四、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C制、概念隐喻、转喻以及概念整合等相关理论,探究当今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建构,如王婷(2016)在《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一文中,以《咬文嚼字》2012~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语料,按照汉语构词法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各类流行语意义建构的机制。王婷的研究结果为: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如“任性”一词本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而现在的意思则是敢作敢为、天真率性,这种从贬义到褒义的词义色彩的变化中涉及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如“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缩略语,两者存在于同一认知域中,在具体的语境中,源域(前者)为目标域(后者)提供心理可及性,“网红”形式简洁,作为认知参照点,为“网络红人”这个整体提供心理可及性,用部分代整体,进而引导识解者获得整体意义。

有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出发进行研究。王寅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文中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李燕芳(2016)在《象似性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认知探析》中,从影像、图示和隐喻三种象似性视角出发研究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认为象似性现象也有一定的认知理据,并从省力原则、情感交流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形成的认知理据。

五、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有的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认为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语言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还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将网络流行语看作是特定网络群体使用的一种方言。如徐先梅、马东(2013)指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依据地域范围的分布界定的,它在这一地域内具有全民性的特征。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阶层、原居住地等)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网络这个交际平台上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问题,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资料中几乎都有涉及。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给语言带来了活力,如徐先梅、马冬(2013)在《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研究》一文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变异的一个体现,在时代的发展中是一种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发展,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语言学家陈原指出:“语言因为有了变异,才能够把不适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淘汰掉,才能够使自己丰富起来,换句话说,语言的变异使语言本身经常有活力,不至于僵化。”在2015年1月召开的第十届青年语言学者沙龙上,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2015)指出:“新媒体时代曾有一种观念很盛行,就是‘语言纯洁论’。”李宇明认为,“纯洁论”是五十年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看法,语言是不可能纯洁的,语言一旦纯洁,那么这个语言就死亡了,语言一定是在每个人心上想的、键盘上跳动的,绝对纯洁的语言并不存在。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这种语言形式是对现代汉语规范性的挑战,一些不问出处和真正内涵只为追求娱乐的流行语所折射出的大众文化趋势和社会心理,正在冲击着网络流行语文化的积极意义。网络流行语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正在让汉语变得干瘪、乏味,这种思考不无道理。

在语言学界,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的新成员、新的语言形式,充满朝气和活力,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为资料源,归纳整理了有关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看到,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深化。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不统一、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治理看法不一以及研究Z料单一等。希望本文可以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为2016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传播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研究”[项目编号:2016XJJS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毕会英.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J].学术交流,2013,

(12).

[2]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9).

[3]石杰.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6,(2).

[4]赵乐平.从语言学视角看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概况[J].新媒体研

究,2015,(1).

[5]杨勇,张泉.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及治理探

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3).

篇2

一、现状

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集中在10至39岁这一年龄段,占总网民数的70.8%,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7.9%;1当今在校的高校大学生基本正处在此年龄段,且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显示在网民中以学生群体最多,比例达到总体网民的24.8%。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互联网带给他们的“轰炸”,大量“新词新语”凭借着网络流行语这股风潮蜂拥而至,以其“易记易上口”、新潮、简洁、多样、幽默的风格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广泛受到推崇和喜爱。戴卫克利斯特尔曾说过,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它可以被我们爱且恨,但我们决不能够忽视它。2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更不能够忽略这样的现状,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乃至全网民的一部分。

二、网络流行语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影响

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多方位全面型人才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与现实社会,社会实践融合起来。当然,网络流行语这样一种流行文化,有其生动接地气的一面,但沙石俱下,也存在低俗和对抗主流文化的一面,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也必须重视。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大多数接受群体会因为其简洁、幽默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它的粗俗性。比如“屌丝”、“SB”等较粗俗的网络用语,时常会被网民用来情绪发泄,日久便形成了口头禅挂在嘴边。在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着重关注一些负面表达的网络流行语,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误导学生,影响学生的文明素养。

篇3

一、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原因

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能够介入学生作文,学生喜欢运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对“创新”思想的片面理解和对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抵触情绪,增强了学生吸收社会流行语的愿望。

2.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当代浓厚英文学习氛围的影响。随着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它们在丰富文学样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词汇、语法的变异。

3.社会流行语大量介入学生作文,反映了学生趋时求异的心理。

二、大量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利弊

“有文采”,是好作文在语言上的一个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部分社会流行语进入学生作文,确实可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活力。

1.一些专业术语、广告语以及传统用语等被学生赋予新的内涵,引入作文,不仅增强了语言表现力,而且使文章语言内涵丰富,回味无穷。如,把广告语“我们一直在努力”引入作文,就展示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天天去,早请示,晚汇报”这种本来含有庄严感的政治用语,在作文中引用,也产生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2.有些社会流行语,学生引入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学生以之表述心志。比如,学生对崇敬的人常会来一句“世界因你而精彩”,这种引用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取得千言万语无法言明的效果。受网络文学风格影响,学生作文中许多词汇意义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这在客观上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产生了很大益处。

当然,中学生对社会流行语并不能有明确的理性认识,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进入作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明显。

1.学生对明知违反语言运用规则的用语也不愿纠正,甚至有意为“标新立异”而出错,致使语言表达粗俗化,不中不西。如:“他这个野人,这次考试居然囊括各科第一。”

2.把“废物”捡来当时髦,视一些品位低俗的社会流行语为“新潮”,片面求异,以为“求异”就是有“个性”,如,用“恐龙”来称呼相貌丑的同学,开口“哇塞”,闭口“真爽”,这种种表现,不仅造成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规范的语言推波助澜。

三、规范作文中的社会流行语

写作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写作语言不能一味拒绝社会流行语,但对社会流行语完全吸收,也是一种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恰到好处地引用生活中鲜活的社会流行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学生作文中的社会流行语仔细考察,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表情达意,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的审美感受等多种角度出发来全面认识社会流行语,力求使学生能自觉抵制粗俗化的社会流行语。下面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1.从文章中具体的社会流行语入手,建立社会流行语的使用档案。对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流行语,我们主要从社会、道德和审美的因素来具体剖析,使学生了解其基本内涵和一般使用的范围以及程度,对作文中使用不恰当的社会流行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辨别。

篇4

(一)对学生语言习惯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包括:形象、新颖、便捷等,这种特性使得网络流行语深受学生群体的欢迎。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表现内容具有弹性,想象空间开阔,丰富了校园话题的内容,增加了交流过程中的趣味性。但由于其产生的环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负面问题。网络环境会对学生语言使用的规范性造成影响,表现如下。

1、随意更改词性。

在学校里经常有学生因为在网络流行语潮流的影响下,混淆了许多词义。例如“套牢”本来是适用于股票行业的专业用语,意思是“因为股票价格下跌,使得买入的股票滞留在手里”,却经常被学生用来形容某些较为繁重的负担。

2、不合理地打乱句子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有着非常严密的格式,必须讲究一句话中词语的相互搭配关系。可是学生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经常忽略这些,甚至有的为了追随潮流故意破换语法的搭配。例如他们受影响,经常说“吃个饭先”,这就话中就把状语后置了。还有他们在省略句的使用上,则把“你在宿舍吗?”省略为“宿?”这种形式。这种毫无原则的省略,是对句子结构的严重破坏。

(二)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语言作为思维活动的载体而存在,和思维发生相对作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通常会影响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实际交往中,需要学生正确掌握两种标准,分别是口语交际词汇和语法准则,就可以慢慢给思维赋予逻辑性。但如果学生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比较深,他们的思维逻辑就容易产生混乱。比如部分学生因为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过分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忽略甚至不尊重别人的感受。除此之外,因为人的思维一般具有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敏捷度四个特点,现在的学生们由于处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深刻性的思维本来就差,对于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一定要多加培训和提高有深刻性的思维。但是网络流行语大多比较肤浅,思维特征方面的深刻性就比较差,因此影响学生提高思维深刻性。

(三)对学生道德意识的熏染

网络流行语比较开放,自由度也比较高,其内容就可能出现庸俗,浅薄的东西。由于学生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还不完善,对于问题的看待不够全面,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极易对社会的主流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这对于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产生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可能使他们的人生误入歧途。

二、从语文教学出发提出相应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娱乐趣味性,对学生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削减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改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把精力集中在语文的学习上。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为情景模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应用的氛围下完成练习,从而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并且可以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取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二)亲近传统经典,提高审美情趣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经典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文化精髓。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文字本身的美感,感悟经典,抵御网络流行语的不良影响。在教导学生之前,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并对于经典文学有这一定的赏析能力,在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时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诵读这一形式,让学生感悟经典的意蕴。例如教师通过解读《水调歌头》,亲自诵读,带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体会别样风情,让学生领略作者那份感情。当学生受到这些经典的洗礼之后,他们的审美观念自然就向更高点进步了。

(三)结合学校和社会的教学,建立一套体系

学校通过考试,依照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考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并予以奖励,比如普通话职业等级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最后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缩小理论知识与就业需要的差距,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四)进行课程研发,深化课程改革

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出发点,为社会的需要培养相关人才。教育要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因此课程的改革和研发就尤为重要。在进行改革和研发的时候,就要以这一目标为基础,进而构建合理的应用体系,把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放在第一位,贯彻一切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是为以后工作服务这一意识,加强相关能力的学习,使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三、结束语

篇5

选择赞成燃放,可以从民间习俗、人情需求、文化传承等角度正面阐述;同时还可以由禁放原因如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出发,指出暂时性燃放的烟花爆竹并不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而安全隐患主要与产品|量和自身安全意识有关等。

选择禁止燃放,可以正面例证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也可以论证“年味”也能换一种形式,不健康的习俗可以休矣。

选择限制燃放,则更容易写作,只要结合前两者即可。

要注意的是,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三种不同态度,实质上是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的激烈碰撞和博弈。行文时除了罗列理由,最好能再提出几点解决方法,比如提高烟花爆竹“国标”、改善城市规划布局、改变经济和能源结构等,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这个题目将成语“买椟还珠”放到了当下的社会环境来思考。

“还珠”的行为固然愚笨,但制作精美的“椟”的确能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珠”的价值,所以,适度的包装会“锦上添花”。但过分的包装只会“喧宾夺主”,无端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失去消费者,得不偿失。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产品需要包装,但要“适度”。

当然,也可以从材料的对立面出发立意:不需要在意外在的包装,内在的品质最重要,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还可以做更深层的思考:剖析内在品质和外在包装的辩证关系,引申到“文”与“质”的关系。

在这个作文题中,陈道明反驳的话语是关键句,从中可以挖掘主题,如:(1)世界是由平凡的人组成的,没有这么多英雄,正是看似“平庸”的人通过努力奉献了精彩,所以,要看到平凡的人的价值;(2)孩子们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获得了集体荣誉,个人英雄是英雄,团体英雄也是英雄;(3)孩子们的动作虽然整齐划一,但“每一张脸是不一样的”,在群体表现中也可以体现个性,“集体荣誉”与“个人英雄”并不矛盾;等等。

题目中的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理想”的。第一则材料揭示了孩子们的理想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科学家”变成了“明星”“老板”这类受人关注、收入丰厚的职业。第二则材料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极少与科学相关。

材料的内在指向在于引导同学们思考物质与精神、名利与理想的关系。科学家的物质生活未必丰富,但精神往往是富足的;而明星、老板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名有利、物质生活不错。所以,人们应该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富足还是物质的富有?是追求名利还是理想主义?写作时,应该就此话题展开辩证思考,可以赞同追求物质,因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也可以提倡人应该有点理想主义,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阐述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并非矛盾对立的双方。

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面对大数据,你有怎样的思考?你会怎么办?”不外乎三种态度:其一,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并且全力投入这种生活;其二,更多地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弊”,于是远离大数据,保持大数据出现之前的生活状态;其三,辩证看待大数据的利与弊,不拒绝,但也会小心,更重要的是学会应对和运用大数据。

相对来说,第三种态度更客观。大数据存在隐私安全问题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只要我们学会变大数据之弊为利,就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比如可以这样立意:不做数据的奴隶;趋利避害,让大数据造福人类;让大数据为我所用;以敬畏之心面对大数据。

在具体写作时,好的文章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追求思想的深度。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大数据,不仅关系到自我将来的生活,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能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思考,文章自然就会走向深刻。举例来说,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他将来适合怎样的工作……那么,这个孩子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迎合观众或听众的口味,那么,创意、灵感和惊喜还会存在吗?

写作立意的方向可以有:

(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利。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类“善假于物”,可以“绝江河”,可以“致千里”,何乐而不为?

(2)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弊。以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很难从纯科学的角度对这一新技术做精细的弊端评估,所以不妨切换视角,从科技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在科技生活中丧失的东西如人文情怀等角度着笔,更易成文。

(3)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利弊皆有,弊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许多人类自身的价值,如创新、审美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这是人类的信心与优势所在。古往今来,科学和人文,从来都是人类发展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力量。

应该说,最后一种立意是这个作文题比较好的立意。

材料从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出发,对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利弊给出了三种意见:(1)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丰富;(2)长期误用、滥用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一种亵渎;(3)语言有其固有规律,应包容地看待网络用语。

三种意见,各有道理。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综合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立意如:

(1) 赞赏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因为网络流行语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其时代性、创新性不容抹杀。

(2) 包容地看待新的语言形态。我们应该相信汉语的自我净化能力,可以在欢迎美好的、有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坚守好汉语言文字的纯净。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展示一系列中美青少年 “流行语”,初步分析青少年社会心理及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描述 了作者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有关“流行语”的问卷调查情况,并分析了 “流行语”所折射的青少年嘻哈文化、校园文化的特征。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最好的载体。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必然导致语言的变迁。“流行语”的盛行就是语言变迁的突出表现。“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两大奉属性,它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 “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方面来看,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并且有着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 “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直是一个强调独立、个性,鼓励冒险、开拓等精神的国家。在上世纪打破种族、性别等障碍后,美国社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创新,努力实现 自身价值。当代美国青少年的这种社会心理文化特征在他们的 “流行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青少年社会心理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 自我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当进入学校甚至社会这些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与修订,并重新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美国青年尤为如此,他们思想独立,勇于创新并打破常规,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创性。这无疑成为语言变化的一大动因,诸多 “流行语”随之诞生。一些青少年把原有的一些词汇 、词组变形使用。例如:

yeah!  (表示欢呼的)变形为 yeaaah!; 

what。s up? (你最近怎么样?)变形为 wazzup?; 

out of here (不在,走了)变形为 outta here; 

kind of (有点)变形为 kinda; 

sort of (有点)也变成了sorta 

cool(酷)变成 kewl 

nice (好)变成 niice 

damn (该死,可恶)变成语气较轻、较委婉的 dang 

还有些青少年与计算机和网络至交,已经标新立异地独创了不少具有电子信息时代的特色词汇

例如 : 

(1)u : you 

ui — y0ur 

r = are 

y = why 

xmas = christmas 

thax = thanks; 

(2)cu= see you 

brb = be right back 

idn / idk = i don t know . 

yw = you’re welcome 

omg : oh my god 

(3)asl=age/sex/locati0n 

(4)dl=download 

rly = really 

gf= girlfriend 

bf= boyfriend 

(5)2= to/too 

4 = for 

me2= me too 

b4= before 

cu 18er= see you later 

(6)cu@night =see you at night 

happy 

以上六类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是网络时代诞生的 “流行语”。它们的突出特征便是简洁,同时夹杂了数字和符号,常见于美国青少年的博客以及聊天记录里 (例如 qq,01cq等)。第 (1)类新词是鉴于发音相近而简化的词汇,从而使交流更加快捷。第 (2)、(3)、(4)类包含的表达方式均为缩略词,它们或由每个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或提取单词中的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同样使交流更加便利省时。第 (5)、(6)两类构思巧妙,利用了数字、符号简单明了的特性,使构成的新词令人过 目不忘印象深刻,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中国青少年也创造了他们独有的 “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有些来自英语国家,除以上列出的gf, bf,cu,b4, 一 等之外,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

例如 : 

gg哥哥  沙发 

mm 妹妹  晕 

楼主  雷人 

潜水  :) 

这些表达方式同样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并且形象生动,广为流传,成为青少年的鲜明特色。 

二.青少年文化特征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一)街头嘻哈文化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美国黑人说唱音乐 (rap music)在美国传播以来,美国城市的年轻人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嘻哈 (hip-hop)文化。它起源于说唱音乐及与之相伴随的强调即兴发挥,追求个性化,反映不与主流相融的桀骜不驯的霹雷舞 (break dance);但是这种风潮迅速到达美国城市街头的各个角落嘻哈风格随处可见。因此广义而言,嘻哈多指流行于城市年轻人中一种凸显自我的街头文化,甚或可以说成是一种生活态度,包括语言、服饰或标榜 “帅”、“酷”的招牌动作。若具体体现在装束上,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宽松的 t恤、轻便的球鞋,随意裹在头上的头巾,率性的鼻环和粗宽的耳环、项链、或手环,动感十足间处处张扬个性、引领时尚。“嘻哈”风格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随处可见。例如: 

chillin’  放轻松 

bling—bling 闪亮的珠宝,引申为名牌服饰配饰 

phat杰出的,一流的 (不是 fat肥胖之意) 

gangsta  (gangster的变体)土匪,歹徒 (在此指充满暴力的一种 rap形式) 

getting crunked放松,做你自己 (crunk为一种 rap形式) 

off the chain脱身,摆脱困境 (与 off the hook意思相近) 

美国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能够成为嘻哈一族感到 自豪,他们随时追随着 hip hop音乐中的 “流行语”,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突出自己的身份,他们有时甚至不在乎别人是否能够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这些表现嘻哈风格的 “流行语”还是被青少年广为使用,有些甚至已经写入字典,例如: chillin’,bing-bling等。 

(二)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值学习年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独有的校园环境造就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流行语”。美国校园 “流行语”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心态及现状。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既可以结识朋友、增长学识、发展兴趣,又可以锻炼能力。例如:建筑学社团,英语社团,圣经解读社团,读书会,体育运动社团,海外学生社团,环境保护社团,学生联合国等等。同时美国校园的体育活动及艺术活动也很丰富。体育比赛是校园的大赛事,尤其是篮球,美式足球和棒球;此外,骑马、攀岩、划船、滑雪、飞翔、跳伞等运动也深受欢迎。美国文化极重视艺术天赋的充分展示和个人创造力的充分表达,因此在美国校园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如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催生了具有典型校园风格的 “流行语”。例如: 

chill/chill out放松;镇定下来 

playa/player花花公子 

hot漂亮的 

trip过度担心或紧张 

dude伙计,老兄 

ride车,汽车 

cool很棒,很酷 

crib/pad 家,住处 

hang out经常去的地方,住处 

chick女性 (常有侮辱之意) 

fraternity兄弟会/sorority姐妹会,女学生联谊会 

whoops!哎呦 (表示惊讶 ,沮丧,轻度道歉等) 

cake course一门课很好修,可以说是白送学分的 

cheese/cheddar钱 

hella非常 

homey朋友,密友 

take no prisoner (多指教授)考试很严格,而且不留活口

这些 “流行语”有的反映学校社团,例如 fraternity 和 sorority;有的反映学校生活,例如 rideplayer等;有的则反映学校学习,例如 cake course和take no prisoner.

在中国,校园 “流行语”也举不胜举,同样反映了当下学校生活文化的个个方面。例如: 

郁闷  变态 

猪头  亲爱的  . 

恶心  爽 

汗  我晕/我倒 

东东 (东西,玩意) 

特困生 (特爱睡觉的学生) 

挂了  (考试不及格) 

这些校园 “流行语”在同学之间口头相传,迅速成为校园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使用这些 “流行语”不仅易于与同学沟通交流,而且加强了作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美国青年流行语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青少年 “流行语”及其反映的青少年社会心理与文化特征,我们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进行了有关 “流行语”的问卷调查。他们中间以及他们的朋友经常使用的 “流行语”包括: 

w hatever 

fabulous

aw esom e 

cooi 

tight 

let’s hang out tonight. 

he is chill 

i’m crashed. 

epic win/fail 

google it/ to google 

to wiki 

to friend(make friends) 

在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感叹词,表达情绪,例如:fabulous,awesome,tight等;有些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例如 let’s hang out tonight.通过该 “流行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丰富自由的夜场活动,他们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泡吧、在家举办聚会等等;有些则是关于学习的,例如:to google,to wiki.。大部分中国青少年对google搜索引擎都很熟悉,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查资料时经常会使用。wiki全名为 wimpedia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包括政治 、科技、文化 、教育、法律等等。 

在对留学中国的美国青少年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说出了许多 “流行语”,部分原因可能是 “流行语”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日常交流时,“流行语”会自然、不经过思考无意识的脱口而出。而正是这些 “流行语”形成了青少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并折射着青少年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心理、文化等特征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表现极具明显的时代特征。青少年处在身体心理急剧变化时期,了解其社会心理、文化、心态等对学校、老师、父母具有重大意义,而心理文化因素很难捕捉,只有在青少年的言行举1卜上间接获得。研究青少年 “流行语”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入青少年世界的途径。了解青少年 “流行语”不仅能使家长、老师了解青少年的个性、好恶、文化等,同时也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alzell t.(1996).flappers 2 gappers:american youth slang.springfield,md:merriam-webster inc.smith c.,faris r.,& denton m.l.(2004).are american youth alienated from organized geligion?a gesearchgeport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geligion,number 6. 

篇7

【关键词】汉语言教学;新媒体;优化;适应性

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本质上,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变化在于媒介上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原有线下图书、报纸等媒介向网络媒介转型,同时将原有的资料、文献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实现一键搜索、聚集呈现的效果。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也对原有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了冲击,成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构成,能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加直观与便捷的文学接触方式,将汉语言文学的学科魅力进行多元呈现。同时,大学生群体作为潮流前沿的主力军,其在与网络接触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就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对新媒体的应用相对较为狭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影响到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优化。在此背景下,各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充分借助新媒体,将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优势相融合,促进自身教学适应性的提升。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借助新媒体资源的适应体现

1.新媒体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与汉语言文学的广延性。新媒体本身依托着WEB2.0,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体现着互联网本身的优势,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集中体现在能够依托各个搜索引擎,对碎片化的传播信息进行拼凑,并将网络范围内的多样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教学资源获取的便利性,这也为汉语言教学提供了资源的支撑。同时,汉语言文学本身也有着广延性,教学开展既需要依托传统的教材,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与新媒体本身的资源多样性相适应。

2.新媒体资源的可塑性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性。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不仅呈现出了资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特点,同时在这种特点的背后还隐藏着资源的可塑性,这主要体现在新媒体资源能够按照一定的条件实施限制与归类,从多元内容中生成具有共性的集合,从而塑造一个与教学相适应的信息空间。新媒体的这种特色也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性相适应,即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根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形成总体的目标,在这种目标支撑下,可以通过提炼关键词等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定向资源的获取和资源空间的搭建,为教学开展提供支持。

3.新媒体平台的便捷性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践性。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汉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体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由于平台本身的低门槛、易操作等特点,迅速集聚了各类用户群体,而新的媒介也催生了用户群体新的应用与需求,用户出于盈利、社交等的需求,对汉语言文学本身进行了网络化的创造,这既影响到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规范,同时也以一种新的形式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此情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也能够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践与应用进行延伸,引导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对“网络汉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写作、分享等,积极参与到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共享的趋势中,发挥一次写作、多元点评、综合促进的效果。

二、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的困境

1.网络流行语的冲击。网络流行语是新媒体本身的一种特色与标签,这不仅体现着新环境下汉语言的新发展,同时体现着社会大众对新媒体的积极参与。网络流行语所彰显出的自身的特色与便捷性,同样也是汉语言文学本身的多意性与创造性的一种体现,但是这种体现由于存在语言应用等的不规范,也对传统汉语造成了冲击。并且,新媒体与网络发展到现在,也编织起了自身的用户网,而大学生群体正是这种用户网的关键构成,这也使得网络流行语通过影响大学生群体,进而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产生冲击。这种冲击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流行语应用不规范、不文明等问题,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规范性产生冲突,从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2.汉语言文学教学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在不断更新与变动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自身的应用性,这也进一步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离,造成大学生群体对汉语言文学本身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同时,汉语言专业学生在与新媒体元素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接触的频度较高,影响到学生本身的汉语言使用习惯,这就对教学本身造成了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结束以后,缺乏相对应的语言使用环境,影响到汉语言专业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和专业应用能力提升。

3.汉语言文学受众地位和作用的转变。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专业学生受众地位和作用的转变也影响了汉语言教学的发展。汉语言专业学生参与到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在社交等因素的作用下进行不自觉的线上转移,呈现出线上社交、线上观点发表的特点,由于汉语言专业学生本身在语言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新媒体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凸显出自身的特色,赢得社交群体的关注,从而凸显自身的新媒体地位。但是,这种受众地位的提升也对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实践造成一定的影响,汉语言专业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参与与现实社会的参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线下交流中容易产生自卑与恐惧,加上线上社交过程中采用的是语言文字,部分学生出现提笔忘字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到汉语言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优化建议

1.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流行语,加强汉语言文学的规范教学。各个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进行辩证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问题总结等,提升汉语言教学的规范性。本质上,网络流行语作为特定媒介背景下的语言,体现出新媒体环境下的语言特色,具有趣味性等语言特征,并对学生的语言使用与应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以网络流行语为切入点,尊重网络流行语,同时承认网络流行语的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能够从汉语言专业出发,指出网络流行语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并与学生进行积极谈论,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识,以此来引导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规范语言应用的意识,延续汉语言学生原有的文学风尚。

2.利用网络平台调动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新媒体的发展本身也为汉语言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撑,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平台等,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这些平台的优势,就能够充分调动汉语言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引导汉语言专业学生进行写作,并与学校校报、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合作,刊登与传播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创建综合性、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受众地位有所变动,这就需要汉语言专业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创建综合性和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以确保整体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要能够积极探索新媒体教学的方式,迎合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专业教学的要求,提升汉语言专业教学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与调整,结合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在应用过程中的困境与特点,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流行语;英译;文化

如今,在这个社会各个方面都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急速发展,同时它也在不断影响和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愈来愈大作用,各种新生事物,新观念,新做法名称层出不穷。这就给中国流行语中英翻译的方法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流行文化的原汁原味?如何能让英语国家的人们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理解中国流行文化?特别是在跨文化以及语际交际中的流行文化词汇空缺翻译问题怎样解决?因为语际交际中的词汇空缺与原语和目的语使用者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发展,语言中的新词语也将不断出现。一种语言中的新词往往在另一种语言中成为“词汇空缺”,至少在短时期内会出现词汇空缺。世界文化是一个整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中都有特定的位置。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交际中既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也有难以吻合的层面。译者只有最大限度地补足其互缺的内容,才能使译文臻于完美,世界文化的版图也才能因此而不断扩大。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周方珠,2004)。这里所说的“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法律、道德观念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分析思考,笔者最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翻译中国流行语的新方法新规律:

一、运用拼音

此类情况应限制于词语具有中国流行特色,是根基于我国的某种社会现象而出现的词语,比如说某个流行的电视节目、某个网络热帖、某个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等。比如:“屌丝”这个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都广泛运用的词语,到目前为止,英语文化中还没有与之相对的词语(在百度翻译中,“屌丝”一词被翻译为“loser”,可是结合现实来讲,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自称“屌丝”的人客观上来讲并不都是“loser”),在全校范围内各个专业各个年级超过五百人的调查中,我们给了这个词的翻译四种选择“common people”“ordinary guys”“grass roots”和“Diaos”,调查结果显示选择“ordinary guys”(33.33%)与选择“Diaos”(31.25%)的人数不相上下。这说明了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词语在没有同等翻译词语时最好以能比较容易被国外接受的拼音字母翻译的方式,这样它的影响会更为广泛并对于填补文化空白(cultural margins)具有意义深远的作用。

再比如说“伤爹”这个新出现的流行词,其意义已经由以前狭隘的“伤老爹的心”扩展为广义上的“伤心”,如果可以直接译为“heartbroken”则不能体现出中国特色以及中国文化的背景,因此直接拼音翻译为“Shangdiee”相比之下不失为上策。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山寨文化”一词在被梁雪松主编的《汉英特色口译

8000词》中被翻译为“Shanzhai culture”,虽然在英语中“knock

off”一词表达与此相近的意思,可是单纯地将这两个词互换放在语义对等的地位上显然违背了“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流行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一初衷。虽然汉英两种语言中也有很多含义基本对等的词汇,如比基尼bikini,春卷spring roll,枇杷loquat等,可是在这些国际共用词汇出现之前,总有一种翻译方法需要以中文为主体,以中国的文化和发音先入为主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毕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翻译、诠释自己的文化与社会。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是以英语文化为准,还是以汉文化为准?还是另立或创立新标准?从过去的历史来看,强势文化隐形的标准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当今世界以由以英美文化为中心的强权世界格局转变为由多个迅速发展的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中国家与老牌英美国家共同处理世界事务的格局,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软实力格局的分布和变化,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人数成倍增长,本文提出的“运用拼音”的翻译方法正是顺应了这个世界性的大形势大背景。

二、使用英语本土流行词语进行替换

文化都有其相通之处,反映其文化的流行词语也是如此,如果在译语文化里可以找到与之在形式上与功能上基本对应的现成的词汇时,最好直接替换,而不是运用拼音。

“邱懋如教授曾把翻译的对等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对等、文体对等和社会文化对等。其中语言对等是最重要的,在翻译时需优先考虑。”(赵明,2003),但这需要译者不仅对原语和目的语的流行语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有包容俗语甚至是粗俗语的雅量。

东西方文化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渊源的不同。东方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的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东西方文化渊源之别造成的差异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所表现。比如下面这个对话,“How is your work

ing today?”“Another day,another dollar。”这一回答体现了说话人对其工作无比厌烦而为了谋生又不得不做的无奈。这句话可以按照我们的语言文化背景译成“唉,当一天的和尚撞一天的钟。”再如流行语“吃货”一词是指那些在任何美食面前没有抵抗力,有时甚至可能会因此失态的人,在英语中的“foodie”或者“food bully”(后者比前者程度稍有加重),表达的意思与中文“吃货”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对应的;再如“非主流”这个词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是“maverick”(本意是和大众持不同意见的人)。

三、创新化的传统

在英语基础牢固,具有一定翻译经验或研究水平,且不符合以上两种情况时,可运用“创新化的传统”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直译、意译等)。

对于“创新化的传统”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翻译对象是时代感气息很强的流行词语,译者需要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许渊冲先生曾说过“译学要敢为天下先。”(许渊冲,1999),但是“创新”并不是毫无依据天马行空的随意“创新”,而是要建立在科学的传统的翻译方法之上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翻译是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语际信息转换,这种翻译方法目的在于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最大保真值。译者可以参照流行语的构成方式,通过缩略、合成、拼缀、象声等方式,力图使所造之词无斧凿之痕,如果找不到形神兼备的词语,不妨退而求其次,但宁可形非而神似,不可反之。

总之,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频繁及文化与翻译研究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平等。这意味着文化霸权主义受到了挑战,人们以更加开放的心理接受外域文化,尊重源语文化;这更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特色展示,更有利于指导翻译实践。

比如说“拼爹”一词,指的是“比拼老爹”。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一些年轻人开始比拼各自的父母,例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在翻译成英文时多数人还是认为直译为“competi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人气仅次于这个翻译法的就是调查小组在一起讨论创造出来的“Daddy-is-the-key”,但是后者的翻译显然更加传神,既从本意上将“爹”这个象征家庭背景的词表达了出来,又在形神兼备的程度上强调了“拼”,这一翻译把这个中文流行语点活了。在梁雪松主编的《汉英特色口译8000词》一书中,“中国热”被译为“Sinomania”,“手机幻听”被译为“ringxiety”,“宅男宅女”被译为“indoorsman,indoorswoman”,“无手机焦虑症”被译为“Nomophobia”,也都体现了“创新化的传统”翻译方法。

四、传统的翻译方法

在反复斟酌思考后,以上三种方法都行不通时,就要运用传统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直译、移译、意译或者阐释,或者采用各种其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是:首选异化,不得已时采用归化(the first choice is foreignization; the last resort is

domestication),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永远并存(赵明,2003)。

英汉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差异之一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流行语作为语言中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活力的语言成分,几乎涵盖了当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文体角度讲,流行语属于非常“不正式”的文体;从文化角度看,一条流行语的背后往往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达到文体、文化这两方面的等值正是流行语翻译需要努力的方向。可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同时可在直译后加上流行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如在梁雪松主编的《汉英特色口译8000词》一书中,“靠山”一词被翻译为“backer patron”,“大学生村官”被译为“little village official”,“富二代”被译为“second rich

generation”,“暧昧短信”被译为“steamy text message”。

语言与文化是两个重合的圈,要学语言就要学文化。语言是文化领域最重要的部分,也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而语言又反映文化。广义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象征,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心理变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衣食住行等,流行语更是如此。

语言交际在不同文化中都是以自身默契来编码和解码的,对于流行语的翻译要从中国社会现状的角度与视野去破解东西方社会的不同价值观、人生观,以建立跨文化的东西方文化共识,以促进文化沟通,追求以新文化、新价值标准为中介并使彼此都能接受,最终促成跨文化的交际成功,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笔者相信流行语的翻译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诠释中国特色的社会现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梁雪松.汉英特色口译8000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许渊冲.中国翻译[M].北京:中国翻译杂志编辑部,1999(2)

[5]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英汉互译的理论与实践(Interingual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老师;课堂语言

对于语文课特别是小学语文而言,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的语言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组织语言的时候应该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语言词语实用也必须规范,有一定的启迪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所以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色来组织语言,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声情并茂,把语文自身的魅力充分的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语言规范

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但包括了发音,用词还必须语句通顺。老师的教学语言若是不规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也会给学生造成知识方面的错误和语言逻辑的混乱。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必须尽量避免语言上的失误,保证语言的质量。学生年级比较小,接触的事情比较少,在学习的时候喜欢模仿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必须讲普通话,语速词汇等方面都必须达到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读课文的时候,应该声情并茂,体现出汉语的美感,注意语言和情绪,对于那些难懂的字词,必须给学生反复的讲说,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扩散的能力,在读到优美的句子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的同时进行想象。

二、老师教学的时候,课堂语言必须风趣

小学生的精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只有那些比较有趣的事情才能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必要利用比较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语言风趣幽默,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把比较抽象的内容更加的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富有激情和激励性

那些比较有激情的语言课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有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也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让学生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听课的时候更加的认真仔细。那些比较和蔼可亲的语言,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更加愿意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让老师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老师在讲课时候的激情主要来自对于教学的喜爱和对于学生的喜爱。

没有激情的课堂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那些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兴趣的时候很容易开小差,长此以往,不但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失去教学的兴趣。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到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有必要对其进行表扬,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提高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也应该对其进行鼓励,绝对不能随意批评学生,随意的批评学生不但会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甚至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不喜欢这个老师,长此以往,便会失去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采取激励性的语言是非常必要的。

四、在教学的过程中,谨慎使用流行语言

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很多小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到电脑,了解的信息比十年前的同龄人多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注意流行语言的慎用。在现在很多小学生张口闭口都是网络上的流行语,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以往的经典教学语言,一遍遍重复,也会渐渐的显得比较枯燥,网络流行语的应用,能够提高课堂的活力,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网络语言也有糟粕和精华之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决不能随意使用。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比较差,老师随意的使用网络语言,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自身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老师应该合理的利用网络流行语的精华,更加灵活的使用语言,不断地进行语文教学风格创新,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

五、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口头禅等一些语言的重复使用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习惯性的说出某些话,并且很多时候还会无意识的对某些话语进行重复,很容易形成口头禅。在语文教学中,语气词用的过多会降低语言的美感。学生现在接触的信息比较多,也比较聪明,若是老师经常性的重复某个词语,便会被学生取笑,老师的语言比较匮乏,变化比较少,也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不应该语气平淡的讲课,这样的讲课方式,只会让低年级的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降低课堂效率,老师应该根据情景的需要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语速和语调,这些变化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提高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

结语:

人们之间沟通的实现,依靠的便是语言。语文不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还是小学教育中所有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语言进行教学,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摘抄积累优美的语言,尽量提高自身的素养,讲课的时候风趣有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小芳.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分析[J].课外语文,2013(12)

[2]尹丽云.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J].学园,2013(17)

[3]唐燕.提高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13(06)

[4]韩继国.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J].考试周刊,2013(32)

篇10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潘俊

与相对稳定固化的语音和语法体系相比,词汇范畴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新词语作为观察语言变化的晴雨表,不仅最直接地见证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而且最真切地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领域的巨大变化。(李静莹,2008,(4):41)。因此,对于新词语的研究,有利于传承文化,以及揭示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本文将把新词“潘俊钡拇罅坑肯终庖挥镅韵窒笾糜谟镉醚У氖右爸中,用新兴的语言模因论加以考察,以期对新词语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主义的观点对文化传承进化现象和规律进行解释的新理论。模因论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模因这一概念起源于社会生物学,如今,模因论已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语言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交叉渗透,阐释了很多论题,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广义上讲,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魏代香,2011,(3):95),但并非所有的语言模因都可以被保留并流传下来,只有一些特定的,生命力强,被广泛复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得以持续传播的模因才能成为“强势模因”,而那些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发展变化逐渐被人淡忘,甚至消失的模因则称为“弱势模因”。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流行语实质上就是一种强势语言模因。

二、新词“潘俊毙纬汕渴颇R虻脑因

强势模因即在自我复制竞争中获胜的模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都是强势模因,语言模因也不例外,能够被使用、传播的网络语言必定是强势模因。(曹进,刘芳,2008,(1):47)。“潘俊币淮仕淙淮有一些不文明含义,但其为何能在网络上爆红,形成强势模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心理因素。它反映了一种集体焦虑,不仅是文化问题,更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折射。有学者认为这一“潘俊鼻榻岵⒉皇羌虻サ那啻呵樾鳎而是现实社会矛盾不断堆积的征兆。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叛逆心理和自我存在意识,他们故意采取与传统社会不同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确证自我存在的价值。 “属丝”一词的使用者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敢于创新,不愿墨守陈规,这是“潘俊币淮适艿降毕履昵崛嘶队的原因之一。

其次,语言因素。语言体系本身对新词汇模因的形成和复制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一些词语失去了新颖性和生命力,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率地完成沟通,必须做到信息传递的迅速,因此要求网络语言的输入方便快捷。“潘俊币淮示褪窃谡庋特殊环境中应运而生,它的使用者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敢于创新,不愿墨守陈规,追求交流的即时性和简洁性。

再次,社会因素。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需要寻求一种释放的渠道。“潘俊币淮示哂星苛业淖猿耙馕叮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有人用它自嘲,有人借它减压,也有人从中获得了共鸣与温暖,这是一场“语言狂欢”。这些方面都印证了“潘俊币淮示哂杏镅阅R虻暮侠硇浴⑹鄙行院途济性。

三、结语

模因论为言语交际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信息时代,带有强势模因的网络热词,更容易被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是网络热词得以复制和传播的潜在动力。利用语言模因论,考察网络热词“潘俊钡挠镆搴陀镉锰卣鳎我们发现词语模因的复制和广泛传播是语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互相接触、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语言模因论给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角,从而鼓励我们从新的角度思考语言的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进,刘芳.从模因论看网络语言词汇特点[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7.

[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02).

[3]李静莹.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晒+X”族新词探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4):41.

[4]魏代香.新词语词群的模因视角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