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调研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
全区劳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经济”目标,突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农民就业能力得到提高。我区始终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全区对15080名农民进行了引导性培训,比上年增加50%;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2.6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1.36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11.92万人,比上年增加2.8%,劳务总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加7.7%,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5.8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2.6万名农民外,还有12.9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转移渠道单一,组织有序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有序输出比重较小,没有形成市场主体,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尽管每年有关部门都要联合举办1-2次企业用工招聘会,但成功率并不很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对有序劳务输出的用工单位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仍选择“亲带戚、邻带里、师带徒、父带子”等自发转移方式。二是输出后的工资收入与农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较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的工种自身技能又达不到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外出务工的局面。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维权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经济发展滞后,就地转移劳动力较难。尽管近几年我区经济发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内主城区及市外经济发达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七)土地流转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有效解脱出来。二是部分农民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三、对策:理体制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 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摸清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以区就业局为龙头,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居)委为基础,建立纵向到村、横向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准确掌握全区劳动力总量、已培训和转移的人员数量、本人愿意转移而没有转移的人员及这些人员的技能情况、培训状况,每年调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户一卡、一村一档”的档案体制,实现由目前的无序静态管理向科学动态管理转变。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为主,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一是培训管理上,由劳动局统筹协调。长期培训(毕业时发两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由教委负责;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短期培训由劳动局负责。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市场运作,强化订单培训,实行农民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除长期培训的以外,少讲理论课,多上实践课,中短期培训的至少应做到“半耕半读”;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来源:文秘站 )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一是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学法守法的意识;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由公安、劳动、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组成联合维权组,每年开展1—2次联合执法检查;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篇2
关键词:全科医生;内科学;课程;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5-0045-04
健康公平是人类在21世纪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边疆基层卫生系统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医疗服务能力弱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相关政策,针对培养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1]。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本科缩小版”式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学制短、生源基础差的学情,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胜任基层医疗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本文借鉴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专家委员提出的以卫生系统为基础,有针对性地确立岗位胜任力要求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先进理念[2],针对培养基层全科医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内科学》开展岗位需求调研,旨在为以岗位胜任力[3]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西南边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3个县(市)卫计局所属145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调研,包括120家乡镇卫生院,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家基层医疗机构选取1-2名具有五年以上基层临床医疗或全科医学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医生,发放问卷1-2份。145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发放问卷180份。
(二)方法
1.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法及专家咨询法设计问卷内容。通过与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以红头文件形式向各县(市)卫计局发放问卷,文件明确规定调查对象必须具有五年以上基层临床医疗或全科医学实践经验,保证了问卷的作答质量。
2.调查内容
针对培养基层全科医生的专业核心课——《内科学》课程中58种内科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进
行调查。在设计问卷之前,通过专家咨询法从葛均波主编的《内科学(第8版)》教材中筛选出常见内科疾病58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9种,循环系统疾病18种,消化系统疾病14种,泌尿系统疾病6种,血液系统疾病6种,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謝病5种。通过问卷,调查以上内科疾病在基层医疗诊治过程中出现的频率,频率判断包括非常多、比较多、一般、比较少和无,一共五个等级。
3.调查过程
调查时限为2019年4-5月,共25d。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份,回收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100%。
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
二、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所在科室情况:全科101人,内科33人,外科14人,妇产科8人,儿科7人,五官科5人。执业资格情况:临床执业医师78人,临床执业助理医师51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30人,乡村医生17人,公卫执业医师2人,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人。
(二)58种内科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1.9种呼吸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9种呼吸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非常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遇到一般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遇到比较少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和肺结核。
2.18种循环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18种循环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一般多的循环系统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余循环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的频率均比较小。
3.14种消化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14种消化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比较多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遇到一般多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消化性溃疡和结核性腹膜炎;其余消化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的频率均比较小。
4.6种泌尿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6种泌尿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層医疗诊治中遇到一般多的泌尿系统疾病为尿路感染;其余消化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的频率均比较小。
5.6种血液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6种血液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表中所有血液系统疾病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的频率均比较小。
6.5种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
5种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病在基层医疗中诊治的频率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比较多的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病为糖尿病;遇到一般多的为痛风;其余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病在基层医疗诊治中遇到的频率均比较小。
三、讨论
(一)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内容常见的是照搬本科体系,或将本科课程内容进行部分删减。课程设置依然是按照先设置课程,后确定教学目标的传统理念[4]。通常是教材内容是什么,教师想教什么,课程目标就设定成什么,而不是由期望的学习目标来确定课程内容。另外,这种学科型教学重在学习内容的系统全面而忽略岗位的实际应用,与学制短、学生基础理论差的学情不相适应。这是导致学生所学与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脱节的直接原因。
(二)以基层医疗岗位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思想动态;共青团工作
中图分类号:D2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054-01
一、调研基本情况
1、突出调研重点。紧密结合采油厂的发展实际和广大团员青年的需求,围绕“应对挑战青年争先”这一主题,油田公司团委委员、采油厂团委书记积极组织团委委员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总结采油厂近几年共青团工作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共青团工作在基层开展的困难和现状,借鉴兄弟单位好的做法,重新梳理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思路,确定了几项重点和难点工作作为调研课题,为我们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2、明确调研方式。采油六厂团委委员按照调研活动的整体方案和运行计划,深入到本次调研的基层单位采注一队检查指导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情况。各位委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单独谈话、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采油厂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地调研,仔细听取基层团员青年对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3、注重调研效果。在调研中,参加调研的采注一队团员青年人员达到84人次,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2场次、单独谈话8人次,把此次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讲清楚,让每人均能如实、客观的回答问卷中的问题,找准了制约油田公司和采油厂共青团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在基层开展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共青团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共青团发展的突出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问卷调研共发出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问卷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广大团员青年面对油田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如对“建设大油田,建设示范石油矿区”的战,94%的青工认为是很有意义或有意义的,92%以上青工认为公司面对危机的举措是很合理或合理的;同时,82%的人对未来的打算是应对挑战、青年争先,84%的人愿意通过努力提高技能,这说明广大青工学习技能的热情还是高昂的。
当然,我们从问卷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形势任务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在第7题中,认为今年收入将会上升、基本不变、下降的分别占到30%,收入作为青工利益的主要方面,如果不能有正确认识的话,势必会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近而影响工作;第10题中,最苦恼的问题收入低也占到70%以上。
2、学习培训的时间有欠缺。在第21题中,学习时间为1小时之内、想起来就学、根本不学的分别为25%、26%、5%,学习时间明显不足;在第21题中,培训时间不足1月的也达到86%以上。
3、团组织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第11题中,遇到困难求助于团干部的只有10%;在第24题中,认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有40%的人认为效果不大;在第25题中,也有40%以上的人认为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存在问题,这些都反应出团工作影响力上还存在欠缺。
三、下步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对进一步搞好共青团工作构成了较大影响,也制约着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工作举措,积极应对挑战。为此,围绕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对策。
1、加强形势目标任务教育。将“凝心促和谐、聚力促发展”活动与近年来一直开展的“应对挑战、青年争先”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采油厂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不断增强形势任务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引领性。对油田公司、采油厂重要会议精神、领导讲话、采油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举措和发展动态等内容及时进行梳理,采取网络传达、知识答题、专题讨论、会议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使员工在第一时间了解油田整体形势及采油厂发展趋势,引导青年员工从客观发展规律中坚定信心,从准确把握企业面临的机遇中坚定信心,从采油厂的决策部署中坚定信心,进而在思想上做好应对复杂局面、迎接更大挑战、付出更多努力的准备。
2、深化青年成才助推行动。为破解班站分布散而广、工作制度不同、人员难以集中,无法实现员工规模集中培训,尤其是难以满足夜班员工培训需求的难题。采油厂团委将与培训站相结合,依托网络课堂教学,强调员工网上的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通过完善网络学习积分制和网络答题晋级制,激发员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员工随时随地开展自学和自测,提升综合素质,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学习知识与交流经验的互动平台。为员工提供一个先进的网络资源和专业教学服务,促进培训成果向员工绩效转化。
篇4
__同志自9月被派往__区团委挂职锻炼以来,自觉按照团中央、团市委的有关要求,深入基层抓调研,强化指导促工作,严格自律树形象,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挂职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理思路。挂职伊始,__同志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主动深入基层团组织实地走访谈干部,与团员青年座谈,全面摸清基层团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制约因素;通过对9个街镇团委和70余个村厂团组织现实性状况的全面分析,与挂职单位团干部共同撰写了《当前__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并在《区情调研》上予以刊发,对推动全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强化引导抓典型。坚持把典型引路作为推动基层团工作的有效方法,结合基层调研,大力挖掘和选树先进工作典型,指导挂职单位在全区开展了“百项五四共青团特( )色工作”评选活动,选树组织建设、民主建设、工作阵地、整合资源、专题活动等五个方面的典型38个,如__镇东兰坨庄村团支部的“坚持党建带团建,创建和谐团支部”、杨柳青一中团委的“阳光使者俱乐部”、赛达伟业有限公司团支部的“年轻的战场主题辩论赛”、__中学团总支的“校园吉尼斯,你我的精彩”等,有效促进了基层团工作的活跃。
三、夯实基础促规范。以《__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颁布为契机,指导挂职单位对青年志愿者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调整,注册成立了__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设立了助老服务、法律服务两个志愿服务总队。半年来,全区41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1613名注册志愿者,累计向14个签约养老机构提供助老服务128次,服务时间4000多小时,有力推进了__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针对__区青联长期没有换届的问题,积极协助挂职单位筹备召开青联二届一次全体会议,具体指导青联界别划分、委员推荐等基础内容,从源头上规范青联工作,为青联发挥团结凝聚全区优秀青年群体、搭建相互交流合作的桥梁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5
一、坚持重大决策之前开展调研。凡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不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做决策。凡提交市委常委会决定的重大决策方案,必须经过调查研究程序,把是否进行调查研究作为追究重大决策失误责任的主要内容。
二、重大调研课题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优势,借助社会智力资源,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决策分析、咨询论证。一些重点课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参加,也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由专家学者承担。
三、明确调查研究的主要分类。调查研究主要分为基本情况调研、典型经验调研、新生事物调研、市情民意调研、决策性调研、督导性调研和突发性问题调研等。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调研,认真把握好调研工作的主题。
四、突出调查研究工作的重点。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展开,既要抓住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问题,又要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切实为市委决策做好服务。对于农民上访、职工下岗、减轻农民负担、司法不公正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基层调研,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五、把握重点调研课题的时限。对于贯彻中央、省委、酒泉市委以及市委重大部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及时开展“短平快”式的调研,迅速准确地反映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增强市委快速反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六、不断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本领。撰写调研报告是每一位市委委员的一个基本功。要勤于观察,捕捉信息,掌握动态,选准课题;勤于思考,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勤于学习,努力扩大知识面;勤于练笔,不烦修改,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七、认真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一是情况要真实。反映情况要真实可靠,提供信息要准确无误,得出的结论要正确公正。二是材料要详实。要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找出规律性。三是文风要朴实。调研报告的文字要生动质朴,不要华而不实;要文字简练,不要拖泥带水;要数据一致,不要前后矛盾;要结论客观,不要主观独断;要有前瞻性,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四是建议要切实可行。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既要防止光讲观点没有材料,满纸结论性语言,空发议论;又要防止只堆砌材料,不提出明确观点。建议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实际,合情合理合法,便于操作,便于研究。
八、加强对调研成果的转化。要建立市委委员调查研究工作资料库,加强全市性资料交流,对一些有分量、有价值、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可采用《参阅件》的形式印发全市进行成果共享,也可推荐给新闻媒体或其它刊物发表。要做好优秀调研成果的评审工作,每年召开一次调查研究交流座谈会,通报调研成果,进行调研成果交流和评审,将优秀调研文章编印成册。市委的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等要重视采纳优秀调研成果,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新思路和新举措。
九、建立和完善调研工作责任制。每位市委委员每年用于下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每人每年选定1个调研课题,亲自主持制定调研方案,亲自组织调研活动,亲自组织撰写有分析、有建议、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市委常委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少于两个月,每周一般不少于一天,市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市委委员调研工作专题汇报。
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月活动。市委确定每年11月份为调查研究月,全面盘点全年工作,分析形势,谋划下一年度发展思路。调查研究月所确定的重大调研专题,分别由市委常委包抓,各常委对所承担的课题,要亲自主持制定调研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到调查研究与本人分管的工作相结合、与服务市委的决策相结合。
十一、对全市调研课题实行分类管理。市委常委会确定的调研课题为重大调研课题。重大调研课题由市委办公室征集各方面的意见,提出建议性课题方案,报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事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调研课题,由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市委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市委委员承担的其他调研课题为专项调研课题。专项调研课题由市委委员研究提出,向市委办公室备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调研成果。市委关注的其他调研课题,由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实际情况来完成,并向市委办公室备案和提交调研成果。
十二、坚持深入基层联系点调研制度。要把基层联系点作为市委委员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坚持经常深系点调查研究,原则上每月深入基层联系点调研不少于2次,及时掌握联系点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动态,要善于从各自联系点上发现新问题,切实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困难。
十三、不断改进调研方式。要采取上下结合、横向联合等方法,开展联合调查研究。要注重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水平。对涉及全市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调研课题,可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要反复论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十四、切实转变调研作风。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调研作风。全体市委委员下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不准搞超出规格的接待迎送,不得给基层增加负担,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带头联系困难群众,多到问题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过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市委委员在群众中的威信。
十五、建立资金投入办法。对重大调研课题实行调研经费专项划拨制度,在分配重大调研课题任务时,应足额拨付相应的调研经费,专项资金从市财政中列支,并在人员、时间、设备等方面予以保证,从各方面支持和鼓励市委委员开展调研工作。
十六、完善考评管理办法。市委委员的调研课题完成情况,由市委办公室汇总,定期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年底由市委常委会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干部考核、评优树模范畴,把调研工作完成情况、建议转化为决策情况,作为评价市委委员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依据。
篇6
重视体验部队生活与了解藏区卫生需求相结合
基层军医的医疗工作涉及范围广,要求高,因而需要军医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较扎实的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较好的体能素质:一是重视体验高原部队基层生活。高原医学专业学员大多为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入军校,对基层部队基本不了解,缺少基层当兵的经历,不清楚高原部队军医的日常工作内容,使得学习方向不明确。为此,根据学员任职需要,每年均需安排学员到高原基层部队卫生队参观调研,了解基层军医的职能,明白基层军医承担医疗、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时刻要做好参加军事演练及斗争的准备。二是重视了解藏区居民卫生需求。通过在社区调研,与高原居民交流,了解高原常见病、高原特发病的发病情况以及高原人群卫生的需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员基本明白他们以后工作的内容、所需的知识,以及必须具备的任职能力,使他们懂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原军医,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较多的人文知识,才能成为“上得去、打的好、打得赢”的联勤军医。
重视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高原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等比内地落后,也正是这些差距,高原地区更需要有用高科技的产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医学的进步,高原地区的繁荣昌盛同样需要高原医学的保障,尤其要解决不同人群快速进入高原后的快速习服及长期适应问题,这是当今高原医学研究的难点,也是重点。未经习服的平原人群快速进入高原地区后,将面临缺氧、寒冷损伤造成的劳动作业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着力培养高质量的高原医学人才,积极开展高原医学预研究,对今后全面提升高原地区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我系在培养学生时,专门成立本科生创新基金,对那些有兴趣、有需求、有前景的学生提供适当的资助,指导学生在本科期间参与并研究部分课题,并撰写医学论文,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多学习、多思考,今后多做贡献。回顾调查发现,参与创新基金的学生,大部分无论本职工作岗位上还是后续的继续深造学习上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科研思维的培养,为“科技为军、科技兴军、科技强军”做准备。
重视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抓好教学质量
篇7
一、农村基层就业的背景和意义
2003年至今,中央政府联合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2003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6年的“三支一扶计划”、2008年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配套政策,如:《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等。顺应国家政策,结合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指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具有深远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高职院校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基层就业,不仅发挥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吃苦耐劳、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崇高品质,得到了一笔人生最丰厚的财富,因此,做好农村基层就业工作不单单是提高学生就业率,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根据农村基层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扎根在农村基层的部分学生正展示着无穷的活力和生命力,他们不仅给农村带去了较为开放的思想观念,还带去了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不但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部分学生工作不久就已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因此,做好农村基层就业工作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学生能到农村基层就业实现人生抱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农村基层单位可以获得新鲜血液,培养后备力量,也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长远高效的措施,做好农村基层就业工作,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定向培养,鼓励毕业生到边远乡镇“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就业,并让学生爱岗敬业,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二、影响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
(一)受到陈旧观念影响学生主动性不高。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毕业生中仍存在 “非城市不去,待遇不高不去”等陈旧观念,还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使一些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望而却步。
(二)缺乏农村基层就业岗位的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基层人才匮乏,农业、医疗、基础教育需求更为突出,有的地方人才和技术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对口专业学生缺乏对农村基层就业岗位的深入了解,专业技能学习不过硬,进入单位无法适应,甚至考核不合格。
(三)政府和学校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高职院校学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就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就是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进入各大中型企业单位,做真正的蓝领,或者学好技术自主创业。
三、指导农村基层就业的措施
(一)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奠定基层就业的技能。根据基层工作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结合基层就业调研,实施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环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认知实习环”、“单项技能训练环”、“综合技能训练环”、“轮岗实习环”、“顶岗实习环”的教学模式,彰显实践教学特色。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及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高职院校系统设计实训内容,增加技能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校外紧密型合作企业,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引入最新的行业资讯,促进“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使课堂教学更具实用性。
(二)利用专业服务活动,转变基层就业观念。学生只有掌握国情、了解社会、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信念,才能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通过假期实践,让学生尽早涉入社会,服务社会、感恩社会;利用专业服务活动,尽早运用技能、检验技能、熟悉技能,培养学生基层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假期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义务服务团,成立科技服务小分队,组建专业实践服务队开展专业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道德观念,又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学生带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同时,使学生养成了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勤政为民、遵纪守法的好作风、好习惯。尤其是运用专业特色服务社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精神,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上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实践财富。
篇8
一、蹲点调研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回顾总结百名书记蹲点调研活动,其主要做法和特点有:
1 做到身入心入,真情贴近群众。在蹲点调研活动中,市、县(市、区)委书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坚持轻车简从下基层。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多管齐下集民意,采取张贴告示、公布手机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民情沟通会、组织分类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求;坚持宣传政策聚人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等专题作宣讲:坚持真情实意重民生。普遍开展访贫问苦,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许多书记反映。在蹲点调研中直接面对最基层群众、接触最具体难题、感受最真实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深化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 坚持利民惠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农村饮水问题、道路问题、医保问题、宅基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帮助解决。有些地方通过领导干部与农户联系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一帮一”、“几帮一”的帮扶活动;有些地方采取点上现场办公的方式接待反映,化解了一批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有些地方组织企业与村镇对接,牵线搭桥帮助村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等等。这些举措既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事难事。也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3 注重解剖麻雀。推动面上工作。坚持“蹲在点上、谋在面上”,既着力解决好一个点的问题。办好一个点的实事,更注重着眼全局。由点及面,分析面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取得面上工作的主动权。各地在蹲点中,大多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村镇和企业,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围绕维护社会稳定、解决民生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并对群众提出的一些涉及养老保险、土地置换、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性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延伸调研,解剖麻雀、提出对策。指导推进各项工作。
4 撰写蹲点手记,总结所感所悟。注重边调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普遍以“蹲点手记”的形式,认真梳理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记录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许多书记的蹲点手记饱含深情,读来感人肺腑。他们对照优秀基层干部的事迹查找自身思想境界上的差距:由群众的淳朴感情和对干部的热切欢迎,看到自己密切联系群众的不足:根据政策和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查找自己在求真务实上的问题。据初步统计,“百名书记蹲点调研”活动期间共撰写蹲点手记500余篇。
5 及时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各地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动作用,根据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受众特点,周密策划方案,精心制作节目,同步报道蹲点调研进展情况。及时选登书记蹲点手记,大力宣传蹲点调研的好做法好经验,有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许多地方还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组织征文笔谈、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交流蹲点体会,开展理论研讨。展示蹲点调研成果。使蹲点调研活动产生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带动了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转作风办实事。浙江开展的这一活动不仅在省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了中央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连续两次进行了反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律监察报》等许多全国性报刊也对这一活动进行了长篇报道。
二、蹲点调研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蹲点调研活动的开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效果明显,受到了各级干部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也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拥护。
1 在真诚交流感情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蹲点调研中,市、县(市、区)委书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农村,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拉近了与群众的地域距离,也拉近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通过走访农户,身临其境感受基层群众的酸甜苦辣,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更上心了;通过开门纳谏、上门问计,群众和干部的心走得更近了:通过为民办事、排忧解难。干部和群众的情更深了;通过宣传政策、上党课,干部和群众的目标更一致了。蹲点后,一些书记感触很深,“住不住村就是不一样,不一样的就是与群众的感情真正加深了。住在群众家里,群众就把你当作自家人,愿意掏心窝子、讲心里话。”一些村民说。“书记能与我们吃住在一起,真的做梦也没有想到。书记和我们心贴心。我们把书记看作自家人”。
2 在深入走访群众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在蹲点调研活动中,市、县(市、区)委书记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多方征求群众的意见,听到了许多以前不曾听到的话,了解到了以前不甚全面掌握的信息,深化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许多书记反映。这次蹲点调研有很多“新发现”,比如,原来以为已经掌握的情况,实际上还不够全面;原来以为正确的决策,其实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原来以为落实的问题,实际上还不够到位等。许多蹲点调研归来的书记说,“掌握实际情况更加全面系统了,把握实情更加深入细致了,通过对点上问题的分析,对推进面上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 在切实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了老百姓的实际利益。这次蹲点调研,注重把搞好调研与办好实事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真正起到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的效果,获得了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蹲点调研中。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现场办、协调办、交办、督办等多种形式,分类解决问题:能落实的现场办好:情况复杂涉及方方面面
的。集中力量协调办好;该办但不能立即落实的,承诺期限、明确职责作好交办;目前没有条件解决的,认真做好解释说服工作。让群众理解。
4 在坚持以点带面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蹲点调研活动中,各地大多以行政村为蹲点单位,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探索了建设新农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化了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通过收集掌握基层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意愿、诉求,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谋划发展思路、修订完善发展规划,通过总结分析蹲点村建设新农村的好做法好经验,解剖麻雀、由点到面,为推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5 在贴近基层实际中。进一步锤炼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在这次蹲点中,市、县(市、区)委书记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密接触。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在工作作风、思想境界、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从而为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找到了对照的镜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共商新农村发展大计、共议帮扶致富举措,发现和总结了一大批基层创造的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的好办法好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求真务实解难题、因地制宜攻难关的能力和水平。
6 在下移工作重心中,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基层基础工作。这次蹲点调研,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民情沟通会,问计群众、求教百姓,把党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基层;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的密切接触,深入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经验和问题:通过帮助村两委完善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
在百名书记蹲点调研的示范引领下,各市、县(市、区)班子成员和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干部纷纷走进基层、走进困难、走进矛盾,掀起了万名干部深入基层转作风办实事的热潮。据初步统计,截止4月30日,全省市县乡三级班子成员和部门干部在蹲点调研活动期间。共有65030名干部下基层,累计天数282048天,所到行政村(社区)80959个(次)、企业102147个,走访农户(居民)473689户,为基层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树立了新时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好形象。
三、蹲点调研活动带来的启示
这次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活动,不仅使市、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识上发生了转变,而且使他们思想上受到震撼、精神上受到洗礼,获得了许多深刻的体会和启示:
1 蹲点调研这一优良传统应该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许多书记深有感慨,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解决问题的好途径;蹲点调研是一次有效的党性锻炼,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一次求真的理性思考。普遍希望省委建立健全蹲点调研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制度,一种自觉,一种风气。
2 认真研读基层这本大书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重任。群众是永远的老师,基层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市、县(市、区)委书记坚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以谦虚平等的态度向群众学习,问计于基层,取到了真经。大家真切体会到,农村是一个大课堂。经验来自基层,办法来自实践,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许多在办公室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在基层群众那里受到启发、找到办法。
3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总开关。这次蹲点调研,领导干部天天围着农民转、听着农民说、帮着农民干。一下子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不少书记深有感慨:干部对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只要我们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深怀对群众的热爱之情,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把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当作领导工作的大事,就一定能赢得民心,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4 优良的干部作风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通过蹲点调研,市、县(市、区)委书记找准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总结了新农村建设好的经验。加深了对新农村建设规律的认识。许多书记深有感触:为什么我们办的有些事情吃力不讨好,根子在于干部的作风问题。要真正带动和引导好农民兄弟加快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各级干部要带着良好的作风。真正深入下去,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服务农民、利益农民。
篇9
根据__省老年学学会关于开展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调研的通知,我们确定在__区开展调研,发放调查问卷上百份、召开38场座谈会,进行调研分析,初步形成调研报告。
__市__区城乡绝大多数社区(村)都设有老年协会,据统计,现有基层老年协会56个,其中,在80年代成立10个,在90年代成立的__个,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33个。现有会员人数11293人,为老年人口数的49.45%。在市、区党委、政府和涉老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各基层老年协会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近年来,一些基层老年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发展经济、维护社会治安、调解纠纷、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关心下一代、组织文体活动、为老服务等活动,达__457人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社会反响很好。
调研座谈中,反映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1、合法身份待认证:由于对老年群众组织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民政局社团登记条款繁杂和老年协会自身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全区56个基层老年协会中,仅有12个老年协会向民政局登记或备案,大部分老年协会都没有进行注册登记,没有合法身份。
2、经费来源无保障:老年协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费、自主创收和社会捐助,不确定因素多,资金十分有限,难以开展活动。据统计,56个老年协会近三年年均活动经费为65万元,平均每个老年协会仅1.16万元。大部分基层老年协会还没有得到政府承诺的活动经费,即__府办86号文件中按各社区老人总数“每人每年不得少于30元的标准下拨活动经费”尚未兑现。
3、硬件设施太简陋:近年来,市老年基金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一些基层老年协会添置了一些器材,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大多数老年协会只能利用祠堂、宫庙、仓库为活动场所,仅配有电视机及简单的运动器材。狭小的场地、简陋的设施,已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4、活动效能不显著:由于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政策未落实、经费无保障,各基层老年协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56个基层老年协会中,47个老年协会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外,有9个协会处于一般状态。
20__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六十五条、六十六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老年人可以通过老年人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新修订的《老年法》增加了老年人可以依法设立自己的组织并开展活动,这些规定处处彰显立法的民生情怀,为推进基层老年协会的法律化、规范化建设做出了法律规定。
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发展老年社会组织、推进老年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重要载体,在老年人精神文化养老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
1、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是做好基层老龄工作的需要,要如同抓稳定发展、抓和谐建设那样来抓好老年工作。加强基层老年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团结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在建设美丽__,创新社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落实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等相关文件精神,建议市政府就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基层老年协会的主要职责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如何加强对老年协会的组织领导。
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由市老龄办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基层老年协会章程》,各社区(村)老年协会根据《章程》制定协会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促进基层老年协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4、简化手续注册正名。由市老龄办与市民政局协调,制定方便基层老年协会注册登记的章程,如:取消注册资金限制、简化注册手续、免收注册费用、放宽年审要求等,使每个基层老年协会都具有合法的社团身份。
5、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__府办86号文件《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落实按各社区老人总数“每人每年不得少于30元的标准下拨活动经费”,并将其纳入市、区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确保老年协会的经费来源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划拨幅度应逐步提高,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资助,促进基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
篇10
不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水平再上新台阶
东亭街道政协工委
近年来,东亭街道政协工委坚持按照“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要求,深刻把握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质,不断推动基层协商民主规范化建设,为街道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更广泛的力量。
一、着力增强基层协商民主意识
协商民主的实质是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实效取决于协商参与各方的协商民主意识。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对协商民主建设高度重视,中心组开展了协商民主理论专题学习。政协工委充分发挥对协商民主把握力和实践力强的优势,通过理论宣讲、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了班子成员对基层协商民主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利用“幸福东亭”公众号、社区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加强对协商民主重要意义、独特优势和地位作用的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群众协商民主素养和能力。通过讨论会、宣教会等途径,引导居民群众在协商中要充分表达并深入交流,遵循规则并有序协商、畅所欲言且理性有度。
二、着力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平台
东亭街道作为锡山城市化发展的先行区,面临的各类矛盾相对集中。街道政协工委发挥联系群众密切、化解矛盾优势明显,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大力加强各类工作平台建设。16个社区社情民意收集站、2个政协委员工作站、4个委员(常委)工作室先后建成,这些平台不但是密切政协组织联系群众的窗口,更是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平台。在映月社区委员工作站,政协委员吕斌发挥律师专业特点,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商提供法律知识支撑。东亭街道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多由政府承揽,政府投入大但居民却对物业管理意见颇多,以德高望重的世居居民为主的“小区管理委员会”对物业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开展有效协商,政府投入不增居民满意度却不断提升。华亭路因尚未纳入市政管理一度脏乱差,沿街商户和周边居民意见大,政协委员建议成立“东亭商会龙湖商业街分会”,使之成为商户与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委和物业公司沟通协商的平台主体,在街区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着力突出基层民主协商重点
街道政协工委围绕党工委办事处工作中心,认真协商讨论,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党工委办事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在美丽锡山建设中,东亭部分路段停车难问题突出,导致乱停车现象严重。街道政协工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对部分路段实行停车收费,用市场上手段进行调节。同时广泛发动志愿者开展文明停车劝导,都收到了明显成效。东亭城市化以来居民迅速集聚,教育、文化和医疗矛盾突出,工委开展调研论证,提出了切实的意见和建议,直接推动了东亭中学易地新建、原址扩建等一批民生工程。在东亭工业园区西区拆迁工作中,工委建议拆迁工作从评估到结算全程公开,增加拆迁工作公信度,创造了“3个月完成90%工作量”的东亭速度。
四、着力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
- 上一篇:教小孩认识数字的方法
- 下一篇: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