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增强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于企业的来说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风险抵御系统,从而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概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企业信息为基础,利用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监督,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偏失所带来的损失。利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经营活动所面临的财务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确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原则
①相关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所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经营活动。②重要性原则,根据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选择可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③预测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可以及时检测到引起财务风险的隐性因素。④动态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但要满足静态的剖析,还要随时监控财务运行的情况。
2.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注意预警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及针对性。企业可以选择财务分析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操作能力等,通过预警指标监测和控制财务风险。
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模型包括单变量判断模型、多元化线性判定模型和派生模型、概率模型。动态预警模型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不同的模型具有各个不同的特点,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预测模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4.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般包括两个要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措施是在财务危机潜伏期内,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弱点,避免财务危机的爆发。在财务危机爆发时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定性方法在财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模型大多侧重于对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评价标准主要取决于经验数据。而现代企业的管理同时关注非量化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等非量化因素也将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忽略定性方法和非财务指标,可能造成不准确和不完整的财务风险评估结果。但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受到企业之间的差异、评价的主观性及数据获取的难度等限制而难以实际应用。
(二)忽略现金流量指标的作用
企业的财务环境一般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规模状况、现金流量和资产结构等。当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指标选择上,使用最多的是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质量以及盈利状况。从指标选择上可以看出,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忽视了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
四、政策建议
(一)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量比较大,企业应建全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主要有基础数据采集层、风险分析层和领导层。基础数据采集层的职责是收集财务风险预警需要的基础数据,收集有关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预警信息。风险分析层主要负责对基层所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财务风险预警对象的程度,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向领导层汇报。领导层常设立在公司的董事会或企业决策机构的下属组织,主要是负责对重大的风险进行决策和考核。
(二)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运用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时,企业不仅要注重定量指标的分析,还要考虑到定性分析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例如,可以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纳入到预警模型中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功能集成。同时,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发展情况,适时改变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而避免分析结果存在的偏差。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蔡莉莉.浅析企业财务分险预警系统的完善.财会研究,2010.
[2]钱光明.浅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财会通讯,2010.
篇2
摘 要:自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形态呈现出“增长速度放缓,增长质量更上台阶”的发展状况。基于新常态视角下,如何全面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提升预警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因素以及财务状况,并根据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预警方面的基本理论,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和优化财务风险预警流程。财务风险模型建立后,能够对风险因素及时预警,化解财务风险的产生,提升企业财务质量,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
关键词 :新常态视角 财务风险 预警机制 预警模型
一、引言
自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形态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状况。即增长速度放缓,增长质量更上台阶,基于这个新常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面临严重挑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企业通过监控有段实时监控内部财务风险,并对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基于企业的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有效控制异常重要。在新常态的视角下,分析国内预警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角度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二、新常态下的财务分析
(一)新常态概述
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增长速度放缓,增长质量更上台阶。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是适度的,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结构是优化的,第三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三是经济质量是较高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四是经济制度环境是有利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新常态下突出的财务风险
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着运行成本上升,投资政策改变,贸易环境变化,市场需求疲软等一系列新问题。整个市场需求变缓,产品质量要求增高,财务风险大大提高,如何应对财务风险将是中小企业能否在新常态下生存下去的关键。
三、新常态下财务风险定性、定量分析
(一)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依靠主观分析与判断,进而对财务风险预警因素进行分析的手段。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较而言,定性分析因素在企业阶段性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下面对定性分析各项方法进行分析:
1、表征观察法
该方法主要是对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对企业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判定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如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同期水平,资产结构方面发生异常状况,财务内部控制恶化;企业盈利来源非经常性的损益,则可能是主营业务已经发生重大问题。表征观察法对企业财务出现的显性因素进行特征分析,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适用于较为明显的财务异常变化。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此种评价方法是一种拟人化的分析方式,企业运行状况不佳,所体现出的状况与人病危状况相类似,如表1所示:
该分析方法,具备简单明了效果,较为适合企业自身财务风险预警的诊断。但此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难度。财务预警的过程中,各项因素的清晰程度,很难想表中表现的至关状况。因此,要求财务预警分析这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
3、管理评分法
管理评分法最先由美国财务学家提出,将破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加权处理,通过评分判定企业安全性。该方法的具体评分表如表2所示:
在进行评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最终得分分值越高,则说明企业处境较差,财务风险较为严重。该方法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具备简单易懂等特点,但由于各项内在因素需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工作量较大。只有在掌握内部财务状况各项因素的同时,才能够发挥此种方法的实效。
(二)财务风险预警定量分析
与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而言,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更加便捷,并且判定效果良好,使得定量分析方法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基于新常态视角下,定量分析更能够体现出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单变量判定模型
单变量判定模型,又被称之为单变量分析法,主要是对企业单一财务指标进而评估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该评定模型在分析过程中,评定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便于运用。但该方法在运用方面,由于是针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单一分析,造成分析结果缺乏系统性,预警能力严重不足。
2、多变量判定模型
多变量判定模型与单变量判定模型存在一定区别,可以将该模型称之为Z计分法模型,是由爱德华·阿尔曼(Edward·altman)在1968年提出。该模型当中的线性函数公式主要是通过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而成,通过企业内部财务多个财务指标进而建立。多变量判定模型内容当中经常运用的Z分数预警模型与F分数预警模型,经典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为普通股以及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由于Z模型的建立当中,并没有将企业当中的现金流量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对于此种问题很多相关方面的学者进行了改进,建立了F分数模型: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X5为(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
多变量判定模型分析较为准确,并且模型精度分析较高,需要大量的参数内容提供支撑,工作量较大。但此种方法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应对财务风险的准确性较高,并且被应用在本次研究当中,对规避风险及分析财务风险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优势。
3、联合预警模型分析方法
由于财务指标通常只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财务状况,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区域位置等各项非财务信息指标进行分析。因此,产生了联合预警模型。该模型能够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模拟,反应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因素,确定理论框架以及行业特征,克服财务指标的片面性。
四、新常态下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准备工作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企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各项流程进行充分规范。在新常态视角下,分析企业发展问题需要基于个层面进行分析,细致化诠释各项内容。因此,在准备工作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项内容:一是统一思想。只有将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管理者对于风险预警思想进行统一,才能够积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预警意识;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将财务风险预警各项内容细致化划分,健全工作计划的向西行,提升操作型;三是做好信息收集与管理。将财务信息指标进行收集,保证信息来源与内部与外部。同时,对各项内容进行积极评价,为信息利用奠定基础。
(二)财务风险预警F模型
选用F模型作为本选题研究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即: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X5为(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
在该模型当中,选择五个自变量内容,具体临界点为0.0274;如果低于0.0274,则说明公司财务风险状况不容乐观,可能面临破产;一旦高于0.0274,则预测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可继续生产运营。
(三)财务风险预案
企业内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被实质化之后,形成财务危机,一旦危机出现,企业则需要制定具体的管理预案进行危机方面的处理。
本文选定企业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处理程序如下:
对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内部的财务危机状况进行登记的评判,重新评估可能被隐瞒的财务数据内容,明确内部债券债务是否符合发展状况,积极探寻有利因素并寻找对策。
启动预案。根据财务状况以及危险程度,判定危机信号具体数值,对危机预案进行拟定,实施方案预算体系,确保数据内容处于可控范围。
保证信息畅通。危机预案处理过程中,需要保证领导机构以及执行操作内容信息方面的流通度,为处理新情况以及预案有效执行奠定基础。
总结。当危机处理完成之后,应该尽心总结与分析,将财务风险当中的具体风险指标进行筛选,确保预案执行效果得到提升。
五、新常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一)企业概况
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厂房占地10000平方米,拥有自己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厂房,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硬件设施。公司多年来专注于高品质模具加工机床、机械加工专用机床设备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经营销售,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服务。目前产品规模、研发实力、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管理综合实力已位居华南地区行业前列。
(二)该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1、财务状况总体失衡
2012年,该企业资产总额为165284万元,与上一年同比增长25639万元。其中负债总额为112123万元,与上一年同比增长12058万元。主业务收入为568496万元,与去年增长14.81%,实现净利润3447万元,增长692万元,为年度预算3200万元的107.72%。基于该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较大,并且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较高,未来收益内容不够明确,造成公司资产缩水。公司具体财务状况如下表3所示:
2、缺乏评估机制
该公司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未对内部控制提升自身的认识程度,造成内部控制不够明确,严重的影响企业整体运行状况。同时,对财务与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严重影响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财务运作效率低下。并且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各项不确定环节财务风险控制不能够准确预测,传统的表征观察法风险预警不能够体现出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致使企业产生或陷入风险。
3、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
基于该企业财务报表而言,发现其现金金额较大,高达2亿元,并且流动负债也处于较高水平,充分的说明该企业资金应用效率低下。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处于分散状况,资金流动性未能够得到体现,知识资金管理手段落后。在应对财务风险方面,方法单一,管理不能够满足企业自身要求。
(三)财务指标预警分析
选定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数据分析之后,得出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预警评估得分进行计算,将总分设定为100分。按照优先级分别对资产负债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预警指标赋予20:20:26:18:16的比重。在最高分与最低分方面设定上限与下限数值,保证上限标准值为1.5倍,下限标准值为0.5倍。具体公式按照(行业最佳比率-标准比率)/(行业最高得分-评分值),得出评估表当中的预警得分,具体如下表4所示:
根据企业风险预警评估表当中的计算,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在2012年财务风险预警的总得分为118.23分,并且在2013与2014年,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得分分别为112.87与119.66分,得出均超过100,位于正常区间范围内。即企业财务状况较为安全,财务风险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四)F模型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评估
运用F模型对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进行验证,旨在评价2012年风险预警结果,并通过相同的模型计算,得出2013年具体数据。具体数据如下表5所示:
基于上表当中的各项数值,能够计算出F模型各项指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X5为(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
2012年: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0.205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0.017
X3=(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0.025
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0.085
X5=(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0.022
=-0.1744+1.1091×0.205+0.1704×0.017+1.9271×0.025+ 0.0302×0.085+0.4961×0.022
=0.1175
2013: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0.152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0.019
X3=(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0.026
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0.066
X5=(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0.031
=-0.1744+1.1091×0.152+0.1704×0.019+1.9271×0.026+ 0.0302×0.066+0.4961×0.031
=0.065
(五)实证检验
经过具体计算得知,2012年F值为0.1175>0.0274;2013年F指为0.065>0.0274,并且根据该模型进行判定,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在近期内,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与上述财务风险预警评估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新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在公司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内部财务风险因素,并加以控制。首先,针对财务总体失衡的状况,需要对公司生产经营进行实时分析,通过经济活动分析等手段,由市场调研作为基础,找出问题所在与差距因素,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公司资产质量、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盈利水平等方面预警监控机制。
其次,F 财务风险预测机制,能够对各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计算,在公司发展方面具有推动意义,实现企业各项财务状况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并且该模型凭借对企业多项风险因素进行计算,准确提供风险预警,为企业发展提供准确预算结果。
最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并不是针对财务部分的工作内容,更是整个企业财务的工作内容。但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产生,有效控制成本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新常态视角下,企业正在面临着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如何保证企业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控制财务风险因素显然已经成为企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该企业在应用传统的定性风险预警方面,并未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特点,造成风险预警能力低下,严重影响预警效果。F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内部财务状况,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提升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准确预测风险因素。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推动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梁达.以新常态视角看待经济增速的变化[J].宏观经济管理,2014,4(12):125-127.
[2]王丽娜.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杨美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4]王本运.大唐电力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5]杨瑶,李红琨.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1,11(09):236-237.
[6]韩东平,郑洲,颜宝铜.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财务预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0,6(06):114-117.
[7]董纪昌,马慧.家电行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11(01):78-83.
[8]史小英.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4(20):45-49.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引言
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配套设施迅速提高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高校运营质量及财务管理的有序进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筹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有效地分析高校财务状况,通过建立专门的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监测、评价和控制高校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是高校当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复杂的经济形势使得高校财务管理正面临多方面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日常运营风险等。高校管理者若不能像企业管理者一样重视风险并力求规避风险,必将给高校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目前,国内学者对于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暂还缺乏系统性的分析,且针对高校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对高校财务风险的系统性研究已成为各大高校迫切需要攻克的课题,同时科学合理地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高校财务风险的涵义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高校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发生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负面偏离的可能性。高校财务状况恶化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不会瞬间产生。由此可见,构建高校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前洞悉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高校财务管理漏洞及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综合财务管理水平。
2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1重要性原则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体现于所选的指标能突出反映高校在筹资、投资和日常营运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现象。此外,还应注意成本效益原则,预警指标不宜过多。
2.2横向可比原则
横向可比原则强调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有助于各高校之间进行横向财务风险的可比性。因此,应根据我国目前通用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设立指标,建立统一的核算范围,促进指标体系的量化及比较。
2.3实用性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的另一重要原则是不仅要保持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还应注重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因此,构建指标体系的所有数据均应由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提供,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可操作性。
2.4动态性原则
该原则指指标体系的建立能体现一个动态的持续分析过程。它不仅用于评价高校过去的财务状况,更重要的是能预测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动态性原则还体现在指标体系必须根据财经政策的新要求和会计核算的更新,逐年同步修正指标体系,以时刻准确反映高校的财务风险状况。
3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预警指标的选取应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和敏感性。高校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偿债、运营、投资等方面。本文针对性地选取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作为核心指标,将非财务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从而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见图1)。
3.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高校偿还到期负债的能力。高校只有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才能抵御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风险,才能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及可持续经营水平。(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指高校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衡量高校利用举债资金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反映高校长期偿债能力。高校资产负债率并不是越低越好,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0%~50%较为适宜。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高校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用于衡量高校短期偿债能力。速动资产是除去高校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实验器具、维修配件、储备药品等资产后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是稳定型变量指标,指标值为1.0最为适宜。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2营运能力指标
(1)收入支出比。该指标是高校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之比。指标值越大,反映出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属于极大型指标。收入支出比率=收入总额/支出总额。(2)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比率。该指标是指高校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与年末流动资产之比,可以有效衡量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高低,及时体现高校资金回收情况。指标指越小,说明高校应收款项对资金的占用越小,营运风险越小。根据我国高校现状,该指标值应控制在50%以内。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比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年末流动资产×100%。(3)招生计划现金比率。该指标是指当年实际收到的学费与应收取的学费之比。学费是高校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指标有效衡量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该指标为极大型变量指标,最大值为1.0,即当年所有学生均已缴纳学费。若有近50%学生欠费,就可认定已出现财务风险。招生计划现金比率=当年实际收到的学费/当年应收取的学费。
3.3收益能力指标
(1)资产创收率。该指标是教育补助收入、科研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的加总与资产总额之比。高校资产的主要投资产出体现在教育和科研成果收入,所以该指标较好地反映了高校资产的收益能力。资产创收率=(教育补助收入+科研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资产总额。
3.4发展能力指标
(1)货币资金余额增长率。该指标是指年末货币资金与年初货币资金的差额与年初货币资金之比。该指标值较好地反映了高校财务调控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支付能力越强,进而有助于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货币资金余额增长率=(年末货币资金-年初货币资金)/年初货币资金。(2)固定资产增长率。该指标是高校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与年初固定资产总额的差额与年初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增长程度。该指标属于区间型变量指标,体现高校资产管理效果。该指标值越低,说明高校发展潜力欠佳,该指标越高,说明资金有风险。固定资产增长率=(年末固定资产总额-年初固定资产总额)/年初固定资产总额。(3)自筹能力比率。该指标是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加总与本期收入之比,可以衡量高校除财政拨款外多渠道筹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表明高校自我筹资能力,进而看出高校的自我协调发展能力越强。自筹能力比率=(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本期收入总额×100%。
3.5非财务指标
(1)新生报到率。新生报到率反映了高校的美誉度及声誉,一定程度上能体现高校的综合评价度。新生报到率=当年报到新生数/当年新生录取数×100%。(2)生师比率。生师比率反映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率,生师比应符合高校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在合适的范围内。生师比率=在校学生年平均数/教师年平均数×100%。(3)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高低可以作为高校专业设置或调整的依据。分为初次就业率、年底就业率或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人数/毕业生总数×100%。
4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4.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为更好地规划高校各项经济活动,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合理的审批授权机制,尤其对于大额资金经济业务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并设立多层次监督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各方面保证高校正常运作。
4.2强化预算管理
财务风险控制需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的规范。首先,应将财务信息公开作为高校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预算标准和程序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情况公开。其次,应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主要从加强预算管理责任、制定科学的预算标准、细化预算项目等方面考虑。
4.3优化融资结构
新形势下高校应克服对财政拨款的过度依赖,积极推进多渠道筹资方式,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筹资模式。在政府主导下,积极通过市场自有机制和社会各种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来合理分摊高校教育成本。
4.4建立可行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高校应在现有的会计核算基础上,根据高校实际构建适合高校本身的预警指标体系,设置预警值,由预警组织机构定期及不定期提交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报告,适时对高校风险点进行排查及整改,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5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全方位地量化评价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为高校决策管理层提供风险管理决策依据,指导高校事前、事中、事后综合监测财务状况及风险水平,及时做出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本文针对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只是从总体角度出发,尚不具体,各高校在实际运用时可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设置指标预警值,从而达到有效监测财务风险的目的,并针对预警结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萍.我国公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2]黄青山.高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估[J].商业会计:上半月,2009,(19):39-40..
[3]郜蕊.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09,(8X):24-25.
篇4
(一)转轨经济体制下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也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政企不分离。具体体现在:一是政资不分导致政企难以根本分离;二是政府习惯全面干预,企业经营中政策作用大于内在机制作用;三是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财政补贴,使企业提高效率动力不足。
其次,产权不清晰。不同所有权主体之间权责关系不明确问题,导致国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不能得到合理的法律保护、约束和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国有财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高风险。
再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功能不强、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缺乏、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这已成为增大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垄断。在行政垄断的保护下,国有垄断企业往往出现高价格和高利润,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垄断企业始终是在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收益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因而往往产生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企业也容易陷入寻租和技术停滞的困境,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影响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包括:一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经营效果、发展能力的综合测度,也是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越强,则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企业利用其自身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三营运能力,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揭示了企业的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财务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四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五发展能力,发展能力较好的企业,往往需要增大投资、扩大生产,盈利状况良好,往往能够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小;反之,发展能力较弱的企业,或者由于盈利状况较差,或者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往往筹集少量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大。六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它首先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进而决定了其内部治理机构的构成和运作,并通过内部治理机构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产生影响,在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其特殊性,在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八市场份额,很多企业为了在产业成长时期获得抢先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在运用抢先战略时遇到利润的“增长陷阱”,即市场占有率提升过程中利润率迅速下降,未来却难以提升的困境。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根据上文分析本文选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发展能力、股权结构、市场份额七个一级指标和21个2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以下:
表1 财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指标 息税前利润率 X1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 X2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成本费用+财务费用)
每股收益X3 净利润/股本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X4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X5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X6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
总资产周转率X7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流量指标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X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股本
销售现金比率X9 经营现金净流入注营业务收入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10 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
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X11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
速动比率X12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X13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X14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流动资产负债比率X15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
发展能力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X16 本期固定资产总额/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总额―1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 本期总资产/去年同期末总资产―1
净利润增长率X18 本期净利润/去年同期净利润一1
股权结构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 第一大股东股权/总股本
国有股比例X20 国有股股东股权/总股本
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 X21 企业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40个2012年到 2013 年间实际控制人为发生本质变化的沪深 A 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ST或*ST公司70家,非ST公司70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和 RESSET 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站。通过对选取的20个财务指标在财务困境发前1至5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年的Z统计检验量,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除总资产周转率X7、速动比率X12、产权比率X14、净利润增长率X18之外的17 个财务指标具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且Z值随着ST发生时间的临近而显著增大,证明这17个财务指标有较强的时效性。
表2 各指标Z统计量
指标 1 2 3 4 5
息税前利润率X1 1.724 2.742 2.003 1.433 1.883
成本费用率X2 2.001 3.288 2.987 2.275 3.095
每股收益X3 2.1 2.086 2.563 1.868 2.059
应收账款周转率X4 3.741 3.715 3.669 3.676 3.596
存货周转率X5 4.04 3.953 3.938 3.95 3.836
流动资产周转率X6 4.403 4.009 1.829 4.538 5.012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X8 4.754 3.487 2.628 4.012 3.118
销售收到现金比率X9 0.878 1.42 2.076 1.782 1.794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X10 3.811 4.409 4.352 4.447 4.753
流动比率X11 3.831 3.393 3.476 3.571 3.656
资产负债率X13 4.197 4.208 4.159 4.18 4.242
流动负债比率X15 3.521 3.535 3.545 3.574 3.597
固定资产增长率X16 4.038 3.708 3.644 3.326 3.516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 1.564 1.478 1.793 1.528 1.545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 3.556 3.273 2.263 3.029 3.205
国有股比例X20 3.392 3.394 3.281 3.397 3.497
市场占有率 X21 1.758 3.516 4.25 4.063 1.782
(二)判别模型
1.logistic模型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其中m是自变量的个数。.该模型中,P介于 0~1 之间,取0.5为临界值,当 P 值大于0.5时,认为该公司是财务非正常公司,P 值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越不好,越容易发生财务危机。P 值小于该临界值时,认为该公司属于财务正常公司,P 值越小,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越不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当 p值处于临界值边缘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加以控制,企业很可能会面临财务危机。
2.具体实证分析
该部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解决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提取影响财务危机的主要因子,实现变量的顺利降维。
(1)首先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如下
表3 KMO 和 Bartlett 检验
样本充分性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Bartlett球形检验
近似卡方 Df Sig
0.689 66.152 70 0.000***
通过进行 KMO 测试,得到测试系数为 0.601,大于0.5,球形 Bartlett 卡方检验值为 676.867,表明各变量间相关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确定公共因子。通过公共因子提取后的各变量的共同度可以看出5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2.399%,因此提取5个主成分。
(3)得出因子载荷矩阵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F F1 F2 F3 F4 F5
X3 .914 .147 .224 .056 .111
X5 .101 -.023 .107 .975 .066
X9 .599 .588 -.148 .225 .069
X14 .132 .129 .951 .109 .018
X17 .151 .906 .214 -.093 .114
X18 .108 .111 .018 .067 .985
由此可以得出5个主成分的得分函数:
F1=0.914X3+0.101X5+0.599X9+0.132X14+0.151X17+0.108X18
F2=0.147X3-0.023X5+0.588X9+0.129X14+0.906X17+0.111X18
F3=0.224X3+0.107X5-0.148X9+0.951X14+0.214X17+ 0.018X18
F4=0.056X3+0.975X5+0.225X9+0.109X14-0.093X17 +0.067X18
F5=0.111X3+0.066X5+0.069X9+0.018X14+0.114X17+0.985X18
(4)构建模型
利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5个主成分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不显著的F2、F6变量,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表5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因子 系数 标准差 Wald值 sig
F1 -.272 .147 3.398 .015**
F2 .175 .061 8.268 .004***
F3 .045 .026 2.960 .035**
F5 .004 .009 .206 .0 40**
C -3.599 1.185 9.230 .002***
Chi-square 91.063
Sig. .000
-2 Log likelihood 18.340
Cox & Snell R Square .648
Nagelkerke R Square .913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0.05 水平上显著。
构建logistic模型为:
其中t=-3.599-0.272F1-0.175F2-0.045F3-0.004F5
模型以0.5作为判别分界点,p值大于0.5时,判别企业为非正常企业,P值越大,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当p值小于0.5时,判别为正常企业,P值越小,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资产越安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若p值等于0.5,则说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明朗,处于灰色地带,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表6 回归检验结果分类标准
非ST公司 St公司 误判率
种类 非st公司 65 5 7.14
St公司 3 67 4.28
误判率合计 5.71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对于非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 7.14%,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4.28%,总体上误判率为 5.71%。从判别结果可以看出单纯财务指标变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为理想。
四、对策建议
(一)树立高度的财务风险意识
国有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握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发现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和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二)合理安排负债规模
企业应合理安排负债规模,使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维持在合理的比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负债能够给企业带来避税、约束激励经营者的正面效应。企业应考虑到自身行业的竞争程度、本企业的成长阶段、自身的经营能力等特征,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确定使风险最小、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三)提高公司营运和盈利能力
实现盈利是企业分配利润、偿还负债、实现增长的前提,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长远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应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四)合理安排公司股权结构
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很不合理的现状,应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所有者多元化,尤其要加大企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适当加入企业经营者股权和股票期权份额。具体应占企业所有者总额多大比例,应与企业规模以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联系。
篇5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始于20世纪末期,经过10多年的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超过传统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另一支柱性产业成为必然。然而,房地产业的发展过快、市场不成熟等原因已经引起了房地产市场日益“泡沫化”。房地产业素来以高回报率、高风险性的特点著称,这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政府为了抑制过分飙高的房价,稳定房地产交易价格,频频出台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政策,这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强劲挑战。因此,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广大投资者能通过直接揭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获取真实、有效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高管认清公司潜在财务风险,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带来积极意义。
美国学者Altman选取了1946-1965年20年间的33家ST公司和33家非ST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了计量方法从众多财务比率中选取最合适的五个变量来建立判别函数,并以计算而得的分值作为判断财务风险程度的依据。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显示,Z-score模型对于停业前一年和前两年的判别准确度达到了惊人的95%和82%。李泽红等人(2009),张敏慧(2009),杨晓彦(2011),王小燕(2012)等人也从企业的财务风险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资金筹备”、“投资决策方案”、“资本运营”和“收益分配与再分配”等四个大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分类,通过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周汉唐(2014)的研究认为房地产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房地产公司一般承担着高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容易使企业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公司随时面临破产威胁,公司应当积极应对可能的风险,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房地产行业特点与财务风险关系及预警模型选择
(一)中国房地产行业特点与财务风险关系
首先,房地产业,生产周期越长,不确定性大,导致更大的风险概率。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变动随时间增加而变大,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也越大,这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利润水平和资金回笼。其次,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金额大,开发产品造价高,开发周期又长,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在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都应该保证资金链的完善。最后,在组织设计上,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按照投资项目而成立多个项目分公司(或项目部),这极易带来管理方面的风险。总公司和项目分公司存在委托关系,双方获得的信息有可能产生不对称,由此造成总公司控制力度下降,这极易导致预算无法得到控制,引起财务风险扩大。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选择
学术界和商界用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变量主要有以市场数据和以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两个大类。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各类监控组织监察力度不够的现状,以市场数据为基础的模型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因此,我们选择使用样本企业指数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奥特曼的Z模型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以民营为主,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0%,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家庭治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家族治理模式普遍存在的弊端包括产权不消、集权管理,这是导致公司治理机制缺乏有效性、企业运营效率低和财务风险扩大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程度,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此来提高治理效率。
(二)优化资本结构
21世纪初期,国家银根政策宽松,政策鼓励房地产业发展,房地产企业迅猛发展,但高资产负债比经营的现状并未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随着2011年国家严厉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下跌,银行贷款困难,民众购房态度不明朗,一些高负债的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濒临倒闭。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的资源配置。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从世界上成立第一家商业银行以来,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问题就层出不穷。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的逐步深入,银行财务危机爆发得也愈加频繁,逐渐演化为一种全球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飞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不良资产过高、呆账过多、资本充足率不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较差、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加之现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通过借贷率差便能盈利的经营模式将被打破,行业内竞争压力加剧,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引发银行财务危机。并且,长期以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中,管理层更侧重于风险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通常不重视风险的事先管理,这无疑增加了银行财务危机爆发的概率。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显得非常必要。
1.2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是进行其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研究,建立相关风险评估模型,预先警示财务运行体系中隐藏的风险并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减小财务风险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中各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及财务管理理论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构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目前金融发展迫切需求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负债经营的特点导致商业银行本身就是就是一种具有内在风险的特殊企业,而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在其业务经营的全过程预测风险,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其次,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措施的推行,银行经营环境将发生巨大改变,这将导致经济波动加剧,为稳定资本市场,有效控制风险,防范危机,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是相当必要的。
2.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不恰当等而引起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或资本结构不合理,加之缺乏对相关因素的预测和分析,导致银行面临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差异的风险。
3.主要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类型
3.1单变量模型
Fitzpatrick(1932)最早开展针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他通过对单个财务比率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单变量模型中判别能力最高的指标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这也是最早的针对初期单变量模型的研究。Secrist(1938)最早将单变量统计法引入银行风险分析,通过对美国1929-1933年间倒闭的735家银行和未倒闭的121家银行的近百个财务指标进行逐一单变量系统分析,试图找出倒闭银行与健康银行在财务状况上的差别。李秉成(2004)从财务困境形成角度、困境征兆角度,运用单变量财务困境预测方法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系统,提出了两类财务困境综合分析方法:财务困境加权分析法和象限分析法,通过分析危机预警征兆初步判断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水平
单变量模型操作简单,易于理解,但其分析结果过于片面,对风险的监测不够全面,且易于被管理层操纵,更无法判断危机爆发的时间,因此在现实中已很少被使用。
3.2多元判别模型
在单变量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以Sinkey(1975)和Spahr(1989)为代表的学者将多变量分析法引入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通过建立判别函数,综合统计分析各财务指标得出风险判断值。在我国,熊维平和朱红书(200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郑楠楠(2009)从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的背景入手,分析了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的来源、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了平衡计分卡和EVA概念应用于上市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设置的探讨,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十四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3.3线性概率模型
Meyer和Pifer(1970)最早使用线性概率模型来预测银行破产。他们以39家破产银行以及与之相配对的同时间、同地区、开业时间相似的正常经营银行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银行破产前一至两年,约有80%的破产银行可以被成功地预测出来,但是三年以上的预测能力就不太理想了。郑茂(2003)构建了财务预警评判指标体系,应用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模型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层进行财务危机预测、信用风险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佘雪锋、杨瑾淑(2008)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模型,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线性概率模型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一是误差项异方差,二是概率的预测值可能在区间(O,l)之外。因此这种方法较少被采用。
我国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我国基本没有出现关于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到九十年代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国内经济成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财务风险预警的探索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受到加入世贸组织、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急剧上升,其中规范性研究相对实证研究多一些,说明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没有很好地与国内经济实际结合起来,并且实证研究中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较多,针对商业银行的则一直很少。另外我国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国外已有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创新之处很少,国外研究随日趋成熟,但由于各国资本市场环境不同、宏观经济政策不一致、行业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等,因此,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先进研究成果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我们在应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我国自身情况,创建出符合自己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楠楠.我国上市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2]左淋丞.基于宏观经济影响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D].长沙:湖南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 财务危机 相关分析 逻辑回归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证券市场一路经历考验和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迄今,沪深两市共有近1500家上市公司。然而,由于管理和操作的原因,许多公司都遭遇了财务困境,甚至因为财务风险而变成ST或PT公司,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和流通市值,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恐慌和经济损失。因此,这就需要在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前,找到一套切实可行的预警方法,为市场主体各方敲响警钟,以促进上市公司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
1.财务风险的定义
风险(Risk)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预测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结合。企业总是在不同的风险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经营企业离不开风险。
2.财务管理指标简述
现在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衡量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取决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因此,企业的财务指标可分成以下几类: 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运营能力指标、收益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在每一类指标中包括若干个财务比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盈利能力指标
获得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每股收益(EPS)(全面摊薄);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ROA);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ROE)(全面摊薄)。
(2)成长能力指标
成长能力指标是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与往年相比的纵向分析。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率(全面摊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率;总资产同比增长率;每股净资产(NAVPS)同比增长率;每股现金流量增长率。
(3)营运能力指标
企业的营运能力即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是指企业的营业收入净额对各项营运资产的比率关系。一般而言,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能力指标主要有: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4)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支付债务的能力,它表明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企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
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在上述基础指标体系中的26个指标,并不是所有指标都能反映出渐入财务危机的企业与健康型企业的差异;并且,各指标对财务危机的预示程度也各不相同。一般可使用专家选择法定性确定对财务危机敏感的指标,本文从实证分析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定量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筛选、提炼并综合考虑进行预测。
1.数据来源
本文从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64家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其中有于2000年~2007年八年中被特别处理的34家ST公司作为财务困境公司的研究样本,其选取标准为:
(1)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
(2)交易所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
其余30家公司为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作为健康型公司的研究样本。利用WIND咨询金融终端提取上市公司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于ST公司提取其被特别处理前一年度的数据(如*ST济百, 编号为600807,于2003年3月7日宣布进行特别处理,则提取该公司2002年度的26个指标值进行研究)。并将健康型企业赋值为1; ST企业赋值为0。
2.指标的筛选
正如上文所述,每个指标对企业财务困境的敏感程度有强有弱。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时,我们需要将26个基础指标精简,以那些能够充分预警企业财务危机的指标作为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和建立Logit逻辑回归模型,根据指标对财务危机的敏感程度进行筛选。
(1)相关分析方法
描述客观事物相互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就是相关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相关系数R来表示。正相关时,R值在0和1之间;负相关时,R值在-1和0之间。
(2)Logit逻辑回归模型基本思路
Logit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非线性概率模型,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克服了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且具有了较其他模型更广泛的适用范。
(3)指标筛选结果
利用EVIEWS软件,对64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各个指标与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关关系和Logit逻辑回归关系,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清晰的辨别出与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相关性较大的指标。①通过观察相关系数值,大于0.5的指标即具有中度相关性,大于0.8的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②通过观察各个指标Logit逻辑回归模型的P值,可以判断P值小于0.05的指标即为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进而拒绝原假设,认为该指标的变动将对公司属性(属于健康型企业或是渐近财务危机的企业)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依据上述两条判断标准,选取以下指标作为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每股收益(EPS)(全面摊薄);销售净利率(NP);资产净利率(ROA);主营业务利润率(MR);净资产收益率(ROE)(全面摊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IRG);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率(IRP);总资产同比增长率(IRS);每股净资产(NAVPS)同比增长率(INAVPS);流动资产周转率(LT);总资产周转率(TT);流动比率(LDBL);保守速动比率(BSSDBL);资产负债率(ZCFZL);已获利息倍数(YHLXBS)。
3.利用主成分分析提炼指标
(1)主成分分析方法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是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
(2)主成分分析结果
在SPSS软件中,对上述15个基础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有以下结论:①主成分F1和F2一起解释了总方差的51.72%(累计贡献率),这说明前两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相当的信息。②前5个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而其他主成分的特征值小于1,可以认为前五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③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与原始变量关系,可用下列线性组合表示:④依照上式计算64家样本企业的F1和F2,为方便后续计算,记为:
4.应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综合预警系统
(1)神经网络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由大量神经元互相联接而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对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强的模拟能力。此外,神经网络的“黑箱”特性很适合预测领域的应用需要,它不需要任何经验公式,就能从已有数据中归纳规则,获得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因此即使不清楚预测问题的内部机理,只要有大量的输入、输出样本,经神经网络“黑箱”内部自动调整后,便可建立良好的输入、输出映射模型。
(2)应用神经网络建模
本文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中的一种feed-forward backprop建立模型,经过多次试验,有三个模型拟和程度较好(见下表)。
三个模型的拟和程度十分相近,神经网络的训练步数均在10步左右即可达到目标。下图展示了第二个模型的拟和程度和“黑箱”内的训练步数。
5.模型的检验和评价
为了评价模型的优劣,本文随机选取了10个上市公司的数据,分别为:伊泰B股、鲁抗医药、亚通股份、青岛海尔、中国铝业、大化B股、平煤天安、ST天目、*ST成商、S*ST沪科,将其相关数据带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除了ST天目的判断出现错误,其他的模型拟合结果良好,应用该模型判断的结论十分接近于真实值。
总的来说,采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建模,取得了非常好的拟和效果,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精确度高,且建模操作简便。进一步研究上述神经网络的三个模型,正确率均为90%,其中Model2效果最好,结果简洁清楚,可以直接用于判断预测企业是否面临着重大的财务危机。而对于ST天目这个样本数据,三个模型均在此预测出错,有可能是公司提供的数据有出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三、结论
本文从四个方向26个财务指标出发,逐步进行指标的筛选、提炼和综合考虑,混合使用了相关关系分析、Logit逻辑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起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前一年的预警系统,并应用其进行预测。模型的检验说明其拟和度达到90%。该系统为预警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卫海英 刘 潇:SPSS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庞 皓:计量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盛 骤 谢式千 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因子分析;多项logistics分析方法
世界经济尚未从危机中回复,企业的生存条件恶劣,而中小企业更是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管理水平低、规模小、发展时期短、融资困难以及经验不足等问题的限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更具个性化的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满足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实际需要。
1、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提出
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应在中小企业自身一些特定条件下运用会计要素及其结构指标针对风险因素进行描述、分析、预测,最终形成具有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自身特点、特色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紧急预案。
1.1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几个前提
(1)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特异性是通过某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的,并以此作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特异性的来源,本文以行业细分作为代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再用资本额、所属地域等指标进行细分,目的是保证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特异性具有实际上的比较意义。
(2)模型形成的变量不是一个判断值则只是一个描述值,描述值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紧急预案在数值描述上的需求,避免仅靠判断值分析公司财务风险,而转化为序列描述值的综合判断。
(3)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紧急预案是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数据序列描述值的实际预警值启动程序。
1.2模型分析方法
一是采用多个独立变量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判定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是否存在,为下一步模型检验提供依据。二是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用于在多个独立变量非参数检验方法判定行业差异化后,进行财务模型指标的选择。
2、实证测算分析
2.1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源
从A股市场选取中小企业上市公司77家,数据报告取自国泰安数据库官方网站,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将制造业作为基准行业,即行业4,房地产、综合定义为行业1,IT、电力、化工、纺织、服务定义为行业2,其他类别定义为行业3,通过4个行业的分析,分析与基准行业4制造业的差异。
2.2变量选择
从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指标五个方面选取了资产负债率等20个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2.3多个独立变量非参数检验
以行业为分组变量进行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中位数检验。
由分析结果可见,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比率与行业相关。
以中位数检验,可以得到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净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净利润率、销售净利率与行业有关。
所以在之前的研究中以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中ST、非ST分类,事实上是具有局限性的,尽管在研究中数据出现了Kruskal-Wallis H检验和中位数检验不一致的原因,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针对不同的行业进行的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更适合企业进行序列描述性工作。
2.4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
选定了20个变量进行非参数检验以判断与行业的关系,实际上在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过程中,变量自身也存在着相关性,指标包含的信息可能存在许多重叠部分或冗余部分,容易使真实信息被扭曲进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首先进行数据简化分析工作,采用因子分析来进行此项工作。
先对量表进行KMO测量和Bartctt球体检验, KMO值为0.629,大于0.6,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P值小于0.001,拒绝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的原假设,说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六个因子基本上符合了要求,六个因子(即: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现金比率X3、营运资金比率X4、资产负债率X5、股东权益比率X6)共解释总方差72.042%,基本能代表原变量方差的信息。所以在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过程中,选取6个主成分带入后向逐步法引入变量,回归方程,模型显著。
所以参照行业4,行业1、2、3有以上回归方程,通过研究77家中小企业上市企业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出了以行业为特异性代表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由于本文是根据方程最终拟合值计算指标数,所以多项Logistic回归未进行显著性剔除,目的是结合多个独立变量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更为直接的反映中小企业上市企业实际模型计算数值,提高拟合度。
变量中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营运资金比率X4、资产负债率X5显著,预警模型方程为:以行业4为基准
Logit[P(行业=1|X1,X2,X4,X5)]=-1.904+1.557X1-2.931X2-0.509X4-0.395X5
Logit[P(行业=2|X1,X2,X4,X5)]=-1.441-1.171X1+2.061X2-0.485X4-0.379X5
Logit[P(行业=3|X1,X2,X4,X5)]= 2.352-6.896X1+5.312X2+0.315X4-0.730X5
由此可见,不同情境模式下(本研究以行业为基准)是不同的,所以在之前的研究中以ST、非ST分类是存在一些欠缺的。
7.1 研究结论
1. 非参数检验过程说明,针对不同情景,财务指标的差异性是存在的,以上虽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中位数检验,所提示的财务指标项目并不相同,甚至没有交集,主要原因是数据,个别行业的样本数太少,更大规模的数据验证工作可以完成更为准确的行业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工作。
2. 多元Logistic模型与一般的ST、非ST分类不同在于,情景模式的多元使得多元Logistic模型代替了二元Logistic模型,增加了数据计算量,同时财务指标的选择成为了更重要的内容,以上选择了20个指标,因子载荷分析后,形成了6个,在Logistic模型以这6个指标建立了涉及4种行业情景模式的Logistic模型回归方程。
3. 提出了解决公司财务风险问题需要有系统的预警预案机制,即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起到的仅是数据描述作用,不应该放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成为判断作用,公司财务风险预警预案机制来保证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成为一个系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是具有公司个性化特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体系需要有一个综合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艳.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上市公司失败预警模型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2] 梁娟.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
[3] 郭志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3);
篇9
关键词: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逻辑回归模型;非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2503
0引言
财务预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预警分析方法两大类,基于财务变量的研究,虽说有一定的预警效果,但它很难全面覆盖与财务危机有关的完整信息,某些不能量化的非财务变量可能是导致财务危机的关键部分,特别是建筑行业,一旦疏忽了这些变量,模型便有失全面性,所以本文尝试引入非财务指标,验证它能提高财务预警模型的准确性。
1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建筑行业财务预警模型
1.1样本与数据选取
1.1.1本选取
本文针对建筑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建筑业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作为因变量,以若干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作为自变量来进行实证研究。借助国泰安数据库和巨潮咨询网,以2014年的73家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1家B股上市公司。从连续性的角度入手,剔除了上市时间不满5年的和已退市公司18家。从数据可获得性的角度考虑,又剔除了数据不全的建筑类公司4家。最终选取了以东华科技为代表的50家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1.1.2数据选取
本文研究的是首次出现财务危机的前三年的数据,将首次出现财务危机的当年记为t年(即2014年),将发生财务危机的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分别表示为t-1年、t-2年、t-3年。而上市公司在第t年是否被特殊处理是建立在t-1年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的,即:一旦获取某一上市公司的(T-1)年的财务数据,我们就几乎可以断定该公司是否会因为“财务状况异常”被ST,所以研究t-1年的数据无实际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t-2、t-3年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
1.2预警指标的选取
1.2.1财务指标的选取
本文从盈利、偿债、发展、经营能力等角度出发,选取了如表1财务变量进行研究。
1.3实证研究
1.3.1样本所属类别分析
从各个样本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可以发现,有一些健康公司的财务状况外在表现与财务危机公司相似,因此为了避免单纯依靠ST作为判断标准而产生误判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初步的分类,使具有近似特征的样本聚集在一起,同时使差异大的样本分离开来。论文通过聚类分析法区分出财务危机和健康公司。
聚类分析结果表中数字1表示健康公司,数字2、3、4代表存在财务隐患的公司,共7家,其中就包括了2014年建筑行业的所有ST上市公司,同时结合沪深两市对当年公司经营的其他披露信息,本研究中判定这7个公司属于财务危机公司。
1.3.2变量数据K-S检验
K-S检验能检验出样本是否服从正态指标,是拟合优度的检验方法之一,一般以显著性水平=0.05为分界线。若Asymp.sig值大于0.05则说明服从正态分布,若小于0.05则说明不服从正态分布。
根据SPSS15.0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到:t-2年中Asymp.sig值大于0.05的指标有:X1、X2、X3、X4、X5、X8、X9、X19、X21、X22、X24、X25、X26、X27、X28、X29、X39,即这些指标服从正态分布。其余的指标Asymp.sig值均小于0.05,说明这些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
同理,t-3年中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有:X1、X3、X4、X5、X6、X16、X19、X21、X28、X29、X30,其余均不符合正态分布。
1.3.3显著性检验
(1)T检验。
将K-S检验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指标进行t检验,即对研究样本t-2、t-3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目的是检验指标中财务危机公司和财务正常公司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一般设定显著性水平为5%,若α值小于5%,则表示通过T检验。反之,则未通过。将通过正态分布的t-2、t-3年各指标导入SPSS进行t检验。
在t-2年的t检验的输出结果表中可知α值
(2)U检验。
对未通过K-S检验的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指标进行两组独立样本U检验。如果概率p值小于0.05,则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否则,没有明显的差别。本文运用SPSS15.0对t-2、t-3年的指标进行U检验。
在t-2年的U检验结果表中可以看出p
综合t检验和U检验的输出结果,我们发现在t-2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有12个,这些指标均能反映财务危机和健康公司的差异,适合作为引入模型的指标。而t-3年的有6个,t-2年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数量明显多于t-1年的数量,说明越接近被St的年份,其差异性表现的越明显。相比于t-3年,t-2年指标的显著性较为明显,所以,本文着重利用t-2年的显著变量建立预测模型。
1.3.4多重共线性诊断
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时,并不是解释变量引入越多越好,因为引入越多,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概率也就越大,而共线性会直接影响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因此,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很有必要。共线性诊断的结果见表3。
共线性诊断的判断标准是:若VIF>10,则具有共线性,应当删除该指标;若VIF10,容忍度较小,表示这些指标之间具有共线性,应加以去除,用剩余的指标X4、X5、X18构建逻辑回归模型。由于X28、X29、X39是非财务指标,不具有连续性,可直接放入综合模型中。
1.3.5Logistic模型建立
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由于因变量并不属于定量数据,所以设置虚拟变量,本文设定发生财务危机公司的Y值为1,健康公司Y值为0,通过之前检验的指标为自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迭代数据处理。其输出结果如表4。
(1)纯财务指标逻辑回归模型。
根据表5,非财务变量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得出加入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模型为:
Y=ln[p/(1-p)]=2.913-3.729*X5-0.286*X18-0.105*X28
2预警模型的运用
为了进一步检验财务预警模型的预警结果,本文进行回判检验。本文以0.5的概率值为划分标准线,对模型进行回判检验。判断标准为:若P值>0.5,则判为财务危机公司;若P值
2.1纯财务逻辑回归模型的模型回判
根据表7可以看出,43家健康公司被测出有2家为财务危机公司,准确率为95.3%,7家财务危机公司被测出有2家是健康公司,准确率为71.4%,所以,基于纯财务数据的逻辑模型的准确率为92%。
综上,财务危机公司的预测准确性从42.9%提高到71.4%,整体的预测准确性从88%提高到92%,结果证明:引入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模型的准确性更高,能达到更好的预警效果。
理论上来说,大部分财务指标只是财务报表中的量化数据,而非财务指标则表现了公司的许多外在特征,它们能间接地表现出公司的营运管理状况,从全新的视角来描述引起公司财务危机的不同潜在风险因素,能促使预警模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证上来说,本实证过程中股权结构的非财务指标X28(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引入提升了对整体模型的预测效果(从88%提高到92%)。这体现出非财务指标对于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性,为了规避财务危机,公司应当多关注非财务信息。
3研究结论
(1)从建立的模型来看,盈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等具有明显的预警作用,通过K-S检验、T检验、U检验、共线性诊断筛选出的指标进入逻辑回归模型方程,运用向后逐步选择法,最终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几个指标进入方程,结果证明非财务指标有很好的风险预测效果。
(2)从t-2、t-3年的数据纵向比较来看,越接近St年份的数据其模型显著性越强。
(3)从检验的结果来看,运用非财务指标对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危机预测能达到更好的预警效果,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也说明本文的研究是可行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李晶.基于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的公司预警模型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7.
篇10
一、企业主要财务风险类型分析
(一)筹资风险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的资金主要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权益资金主要是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债务资金则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机构借入的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生产需要而产生筹资行为,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还本付息、资金使用效率与不确定性。
(二)投资风险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当有闲置的资金时,企业将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般来讲,企业的投资可分为两种,一是内部投资,二是外部投资,如购买股票和债券。无论是内部投资还是外部投资,企业都面临着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客户信用产生的风险,二是应收账款产生坏账造成的风险。企业在销售环节中,由于过多重视销售业绩,从而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为了扩大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进行盲目赊销,而不去调查客户信用等问题,从而加大了资金回收的风险。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企业资金运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将财务成果分配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声誉。但是收益的分配有可能影响到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无法及时筹措资金,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降低企业偿债能力水平。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股票价值,挫伤股东的投资积极性。所以,企业要制订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保证资金的正常流动,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的利益和企业的长期经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导致财务风险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会给企业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带来难以预见的结果,如自然灾害、政治形势造成的企业无法规避的风险。例如,2007年的金融危机造成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对出口型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连带担保责任引发财务风险
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风险防范水平差,而且在进行财务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主观性强,造成财务决策失误,为其他公司进行担保再加上自身为子公司和客户的债务担保,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危机,蕴藏着财务风险。
(三)过度融资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产生债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中适度负债可以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获得财务杠杆收益。但是,过度融资使得负债比例过高,企业承担巨大的偿债危机,一旦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就可能影响即期债务支付,导致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导致债务风险。
(四)多元化经营不当产生财务风险
许多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但是,使用不当,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盲目多元化,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原来的优势丧失,抗风险能力降低,导致企业资金缺乏,周转不灵,反而拖垮优势产业,出现财务危机。
(五)追求销量而导致财务风险
过度追求销售业绩而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大量应收账款造成企业优质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有。此外在预约账款和应收账款方面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资信评价制度,没有及时跟踪客户的经营现状及付款情况、对客户的信用等级适时调整、针对客户采取不同的贷款支付和回收方式,导致企业经营中现金流出现断裂,演进成财务危机。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一)研究和把控宏观经济环境
财务风险大多来自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应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改革,遵循宏观经济规律。调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提高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降低外部因素给企业财务带来的风险,促进企业财务状况不断优化。
(二)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
1. 通过科学的财务识别方法,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风险识别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它避免了主观判断的不科学性,以财务指标为变量,采用线性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企业将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预测企业短期的负债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动能力,以周、月、季、半年、一年为期,实施短期财务预警,实现企业业务科学化、合理化。
2. 完善财务制度,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企业要不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不断整合企业内外重要的财务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济效率,并采取相应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财务预警信息的传递,建立企业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领导要重视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便企业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加强财产控制,通过对企业存款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将风险管理贯穿于各个环节、各类业务中,通过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资料,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四)强化风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妥善安排资金的使用,保证资金产生最佳效果,避免资金出现周转困难。
2.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第一,建立客户信用额度。第二,做好账款分析。企业应对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的时限进行分析,重点监控赊龄长的应收账款。第三,加强坏账管理。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要定期检查,严格审批坏账损失,同时对逾期的应收账款要重点关注,防止发生坏账损失,对死账、呆账、在取得确切证据以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五)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融资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根据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选择有利的资本结构。要慎重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要短、中、长期相结合,防止盲目举债。
(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是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对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作用。企业可将不同部门的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向领导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工作,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七)重视现金流量,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命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何保持现金的合理流动,关系着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应从不同方面入手,如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方面,全方面扩展资金渠道,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不断增强企业的现金流动,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资金风险。